从中国美术馆看东方建筑中建筑文化

时间:2022-11-27 10:05:03

从中国美术馆看东方建筑中建筑文化

引言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象征和社会环境的缩影,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东方建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值得我们探究。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全球文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时代,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交织碰撞,一些建筑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同化,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特质。这种变化的倾向并不是现象性的,而是一种文化的游离,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历史特色的流失,因此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内涵的把握显得更为重要。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积淀着丰富建筑理念的世界文明古国,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继承并汲取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同时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应是我国建筑发展努力前进的方向。当我们在感叹现代建筑的创意、革新时,也应适时回头审视早期的一些建筑作品,其中不乏将中国民族特色元素成功融入建筑设计蕴含着东方文化精神的建筑典范,许多建筑大师曾经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探寻值得我们深思。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就十分注重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挖掘,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从早期的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师作品的手法,逐渐转到了努力探索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中,并形成了作品细腻、儒雅、富于古典意韵的个人风格,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1建筑的设计背景与风格

1.1建筑设计背景

中国美术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建筑作品,被公认为五六十年代中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这座建筑交织着古典与现代、民族传统与创新的矛盾、斗争和解决突破,体现了戴念慈先生建筑设计的一贯特色,是现代化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成功例子,通过对美术馆建筑外观设计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东方特色,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中国美术馆坐落于北京市中心地带,东城区五四大街上,与“五四”运动策源地“红楼”相邻,因为毗邻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等古典建筑而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对美术馆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里的美术馆应该既是拥有民族风格,与周边建筑遥相呼应的艺术品,又是具有实用价值,面向未来的崭新现代建筑。

1.2建筑风格

众所周知,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最直接的外在体现,既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功能要素,又包含着时代和民族的审美要素,决定着建筑的整体风貌。为了能设计出既体现新中国美术馆丰富多彩的内涵,又不使人产生豪华浮夸之感的建筑,戴念慈先生多次到景山进行实地考察,反复推敲,精雕细琢。他非常赞同建筑应具有永久感,认为“建筑必须具有性格上的永久性……而我们的很多现代建筑则缺乏这种难以体会的永久感、端正感和庄严性”。除了在设计上力图使建筑达到稳重、坚实、端庄的永恒感外,戴念慈先生也严格按照中国美术馆“要鲜明地表现中国的民族风格”的风格定位,忠实地吸收传统民族形式,努力创造民族形式与现代建筑的功能和技术结合,使美术馆显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风采。

2建筑的整体设计建造与文化内涵

2.1整体设计建造

建筑整体风格的设计和蕴含的文化精神在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美术馆的设计始终把握“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旨,体现中国东方传统的文化精神,并满足了当时的展览需求(图1)。在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的主楼建了17个展览厅,共五层,展览总面积8300平方米,其中一层9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达5100平方米;三层5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2000平方米;五层3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1200平方米。在平面设计上,美术馆的轴线方向性很强,使中央立面显现出宏伟的气魄。外观主体采用了古典三段式的构图,正立面共分为三层,一层为高大宽敞的休息环廊,二层为办公室整齐规则的大窗,顶层为一列空柱廊,整体布局划分富有节奏感,虚实交替,相生相映。立面纵向为五段,中央高起体量集中,两翼展开,端部收起,起讫得宜,舒展而不松散,富有秩序。由于美术馆中央高两边低的集中式传统构图,增强了中央楼阁的形象,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民族风格。

2.2文化内涵

建筑整体最具特色的就是汲取了莫高窟九层飞檐的传统造型语言,巧妙地吸收了敦煌莫高窟飞檐的建筑精神。所谓九层楼是莫高窟的第96窟,是这个洞窟里的最高建筑。作为莫高窟标志性建筑的九层楼原型高约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因而莫高窟作为世界的艺术宝库在国内国外都享有盛誉。戴念慈先生正是对莫高窟飞檐的建筑意蕴加以理解,充分利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元素,与当时的建筑文化理念相融合,将九层飞檐作为中国美术馆标志性的建筑特色。飞檐在近乎竖直的立面上层层跌落,宛如一串音符,渐渐奏响,带来强而有力的韵律感,在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又给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且这两者具有共性,无论是中国美术馆还是敦煌莫高窟都是珍贵艺术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意义深远。在表面的处理上,美术馆早期采用的贴面材料是浅米色的陶制面砖,装饰部分也都是陶制花饰,其中有的采用琉璃面,有的则是素陶面,两者间杂使用,没有采用大点金彩画或过于鲜艳的色彩。立面整体设计元素较为丰富,朴实无华,具有文化气息,象征美术创作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3建筑的细部雕琢

美术馆的细部设计丰富而精致耐看,中间突出的四层部分采用了中国古典楼阁式的屋顶,与正门廊和侧面门廊上采用的几个中国式卷棚屋顶相呼应,增强了民族风格,剩余其他部分和回廊则做成平顶,解决了展厅的顶部采光问题。金色琉璃瓦屋顶色彩鲜艳,既给人以高贵华丽的感觉,又具有经久耐用的实用价值。加之屋顶下墙面配以琉璃花饰,梁柱上绿色陶饰的间隔出现,使各种建筑元素与周围景观构成相辅相成的格局,极具传统特色又富有新意。主楼东、西、南三边的长廊点缀着翠竹,使建筑造型的装饰庄重、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派。另外,在檐口的处理上,一圈一圈预制混凝土的块儿放在檐口里,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美妙的光晕,那种随光影变化而形成的美妙景致让来访者感叹。这些细节的处理有的典雅高贵,有的纯朴坦荡,有的含蓄奇妙,都共同传达着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这种将文化、绘画、历史、光影相结合的建筑作品已经不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场所,更是一件艺术品。通过美术馆我们能够体会到建筑师对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的继承和总体艺术感、总体平面性的把握,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坚持与追求,将一座艺术的宫殿处理得得体而融合,笔到意到,兼顾现代的、东方的、传统的特色,这正是我们所应努力传承、发扬的。

结语

随着时代的前进,原建的中国美术馆由于受建馆时期的建筑理念和经济条件所限,建设标准不高,展示环境较差,主体结构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无论是使用面积还是功能上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许多艺术精品不能在此展出。因此,分别在1995年和2002年对其加建了4143.5平方米的画库和实施了改造装修工程。但是这一切改进都是在保持美术馆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完善其各种功能的。可见,中国美术馆的建筑风格设计是被大众认可的,经得起时间历练,具有永久性的。而这正是因为它是富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和现代感的艺术作品,是注重深层的文化内涵、追求具有民族特色和创新的建筑,它将传统建筑形式与新结构大胆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建筑优美的外形轮廓,又赋予其新鲜的活力。今天,建筑文化正向着全球化、跨文化的方向发展,新时代的建筑固然要求创新、要求突破,但一切都是建立在永续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无论是在东方还是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是东方建筑文化精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天人同构的宇宙观为骨架,以情理相依的伦理观为内容,以刚柔互济的审美为形式,以工艺合一的创作观为方法,追求大气、生气、富丽与自然的山林风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从立意构思到平面规划、建筑造型、装饰装修,无一不闪耀着象征主义色彩,既有非常强固的承续力量,又有相当宽容的弹性幅度。设计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作品,除了注重外在建筑风格、形式,更应把握建筑的文脉和内在精神,通过不同层次的表层符号和深层文脉的融合,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体现独有的传统神韵。深层认识、探求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无论是为了顺应文化全球化,还是为了能设计出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建筑,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时间洗礼和历史沉淀的中国美术馆所呈现的传统文化特质和东方文化气息深深吸引着来访者,告诉我们传统的东方建筑中有着宝贵的建筑风格与技艺,提醒我们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中国东方建筑文化精髓意义深远,它是传统文化的延伸,是民族建筑文脉的传承。我国的建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文化精髓,它是历经时代积累、具有顽强生命力、被世界认可的优秀文化,是新文化、新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的建筑文化离不开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它是文明的文化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着眼于实体相比,东方的建筑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语言,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应充分运用这些东方元素,表现出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透过文化历史的符号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传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情感。我们应坚持设计建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建筑的追求,挖掘、继承东方的文化内涵,掌握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汇至建筑设计当中,同时结合时代的精神,在继承传统,把握东方、中国建筑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创造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万千.建筑师戴念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陈欣.东方建筑艺术的象征性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47-52.

[3]岳延峰.谈东方建筑文化[J].甘肃科技,2008,24(17):197-198.

[4]罗璇.再看东方建筑形式中精神内涵的变化[J].现代装饰(理论),2012(9):207-207.

作者:赵晶 单位: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