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影响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6:08

科技发展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1

 

一、科技革命之前的音乐形态

 

在科技革命之前,音乐的形式更是还非常的单一,乐器种类和内部构造还没有完善,制作工艺相当的简单,操作不复杂,导致使用其表达的音乐效果也不尽完美。

 

铜管乐器中的重要角色圆号,来源于封建贵族在庄园中狩猎时使用的号角,起初是没有装有活塞的。这导致初始的号角只能发出固定的、简单的音,不能通过改变空气柱长短的方式,来改变音高。钢琴的鼻祖:羽管键琴(又称拨弦古钢琴),由键盘连接机械部件,控制拨子拨动琴弦发声,由于其音量小,且音强不可控制,逐渐被击弦古钢琴所代,最后衍变成为现在的钢琴,成为音乐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音乐的表现力,是能够随着乐器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在科技的推动之下,音乐这门艺术会变得越来越富有表现力。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没有能够记录音乐的工具,人们只能用口耳相传或者“师承”的方式将音乐传承下来,也就是人脑的记忆。(注:乐谱只是音乐的符号化记录,并不是音乐本身)。但是以这样的方式记录音乐,会受到“记忆”本身的局限性,也会因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产生较大的偏差,也就是说,人脑记忆并不能准确、真实地记录音乐。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对音乐形态的影响

 

(一)科技革命的概况与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从那时起人类开始蒸汽时代。由于当时有利的时代背景,人们受到种种有利因素的刺激,这些有利条件导致发明家们一系列的发明。这样生活生产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过起了有机械的生活。

 

(二)科技革命所引起的音乐形态的影响

 

1.从音乐形式与结构看

 

十八世纪开始的欧洲工业革命同时推动了音乐的前进。在工业革命之前音乐的表演一般为独唱或者独奏的形式,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音乐形式更多是室内乐或者交响乐。交响乐因为其内容深刻、结构完美,表现复杂而且变化多样的思想感情,被认为代表了人类音乐的最高成就,成为了世间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2.从乐器种类与结构看

 

当然乐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也有了华丽的转变,这一时期大量的乐器被创造和改造,乐器在构造及发音性能发面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交响乐队在当时也初具规模。包括现代的钢琴、铜管乐、木管乐、弦乐家族等等都是在当时定型的。

 

钢琴是一种典型的19 世纪的机械装置,它有数百个机动部件和琴弦,这些部件大部分由木头制成,然后有做工精细的、灵巧的杠杆和弹簧装置控制。当然,它在工业革命时期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由许多大作曲家手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钢琴独奏的乐曲。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装有活塞的现代圆号和小号产生。如果没有当时蒸汽机上的活塞,也就不会有现在这种能够通过活塞来改变音高的现代圆号、小号、各种中音号和低音大号等等铜管乐器。

 

3. 从记录音乐的载体和传播方式看

 

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并没有出现能记录声音的工具,但是,在音乐的传播方式上,有一样发明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火车。试想,在贝多芬21岁时,曾从奥地利波恩前往首都维也纳,准备跟随海顿开始他的学习生涯。他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整整花费了八天,才抵达目的地。而当火车发明之后,旅途似乎就不再那么漫长了。1896年11月,理查德·施特劳斯仅仅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在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莱比锡等地的演出,最终回到慕尼黑。这对于一个世纪之前的贝多芬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而两个旅途的差别,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火车。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工业革命之后,音乐坐上了火车、轮船,可以快速到达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音乐的传播进入了一个火车的时代。

 

(三)科技发展对音乐影响的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音乐发展迅猛,小号和圆号、钢琴、提琴等众多乐器的改革和完善,是交响音乐艺术发展的新纪元。基本确立了音乐的完整体系和音乐理论,给当时许多大作曲家更大的创作空间,也让演奏家有更广阔的舞台。为人类呈现出精彩的视听效果。

 

就现代而言,还是很多古典音乐爱好者们追逐着交响音乐,他们喜欢到音乐厅去欣赏纯粹的音乐盛会,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醇熟魅力。那是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穿越了几个世纪被完好的保留至今,她带给现代人的绝不仅仅是音乐本身,她还带来了历史的痕迹。也给现代音乐学习者带来了学习的基础和研究的课题。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2

关键词:科技;发展;书法;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96-01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积极影响

(一)新出版的书法资料更加丰富、精美

1.随着现代高度发展的印刷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的精致、清晰的书法碑帖。新出版精致的书法碑帖更有益于临习者准确地体会与欣赏,以获得学习的门径。

2.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很多原大、原尺寸的高仿古人书法作品。观看这样的资料,仿佛就像看到古人的真迹一般。这样有利于临习者对于古人书法作品进行整体的把握。

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古人书法作品中单字放大后再进行印刷的书法资料愈来愈多。临习者观察放大后的字,会更容易注意到字的细节:笔画之间的呼应、笔画的位置、粗细、长短等等,从而把古人的字临习得更加准确。

(二)书写工具更加精良、更加完备

1.笔、纸、毛毡从小、中、大到更大,给书写者很大的发挥空间:小到蝇头小楷,大到巨擘榜书。

2.从普通的宣纸到仿古宣、泥金、泥银、皮纸、麻纸等等不同材质的纸,给书写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使书写者可以创作出不同感觉的作品。

3.墨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不同类型的墨块到墨液、宿墨液、朱墨液。比如用宿墨液书写可以使作品更富有张力;用朱墨液书写可以使作品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书法论坛、QQ、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的兴起,让人们的书法交流更加快捷

1.很多书法名家都开通了微信、微博等交流工具,他们经常会利用这样的平台发一些书法作品及自己的观点、感受等等。大家浏览后可以进行交流、学习,从而学到很多知识。

2.如果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少,学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把自己写的书法作品以电子图片的形式发给老师进行互动学习。这样就方便了许多。

3.书法家协会、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展览信息,读者在手机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取信息。

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消极影响

(一)“键盘敲字”对书法的冲击很大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的逐渐出现,使人们日常书写更加偏好键盘敲击出来的文字,而不是以前用笔书写出来的文字。

(二)人们“提笔忘字”的现象时有出现

对书法爱好者来讲,他们可以从兴趣出发坚持练习书法。对于非书法爱好者,他们可能很少再去动手写字,偶尔用笔写字甚至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所以,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非书法爱好者(更大的群体)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三、国家、社会对此现象的应对政策

(一)“键盘敲字”对书法的冲击是很大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的书法教育做出了以下要求: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注重基本书写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进行书法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社会上的书法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人们发觉“提笔忘字”的现象后,主动去培训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代科技对书法的消极影响问题。

四、结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书法爱好者带来了丰富的书法资料、精良的书法工具、更多的书法交流机会。但是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日常书写更偏向于“键盘敲字”。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爱好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对非书法爱好者则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3

关键词:道教;科技发展;化学;医药学;地理;天文历法

一、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更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和医药学等大都得益于道教的发展。但是,道教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也不可避免的有一定消极影响。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

道教修炼的目标之一就是追求长生不老,而炼制外丹一度是古代道教追求长生的主要办法。炼制外丹的过程就是各种无机化合物之间重新组合,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道教在长期炼丹过程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其中最大的贡献便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发明了火药。传统火药最主要的成分是硝石、硫和木炭成分,道教炼丹术中常用硝石和三黄(硫、雄黄、雌黄)等为炼丹原料,易发生剧烈燃烧和爆炸现象,客观上利于火药的发明。

(二)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

道教典籍中含有大量关于天体宇宙论、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等的记载,例如《盘天经》记载了道教为行法求雨、观测天象而涉及的气象预测等问题;《玄真子外篇》中对光的反射现象予以关注,对雨后彩虹景象有自己独到的科学见解。另外,《道藏》中保存着大量先秦、两汉诸家经典文献,这些文献中也有大量的物理学相关史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延续和发展。

(三)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发展

道教出于祛病延年、修炼成仙和扩大宗教影响力的目的,主张“未学道,先学医”,因为从事丹法修炼,应当明白人体内部的经脉穴窍、气血运行、脏腑生理、阴阳生克等等,才不至于盲修瞎炼。自古以来许多道教著名代表人物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尤其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对中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

另外,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制药技术的发展,道教中药学著作如《种芝草法》、《太上灵宝芝草品》、《图经衍义本草》等都记载了详细的药物学知识,为后来药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四)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矿物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关于矿物的认识,很多是出于炼丹术士的记载。炼丹的主要药料丹砂、铅和四黄八石等记载尤详。如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记述云母砂、马齿砂、豆砂、末砂等不同品质的丹砂的性状和产地;陈少微《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中关于矿物丹砂性状的描述,是深入产区、产地之后才写出来的。

(五)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从《道藏》中众多的文献可以看出,道教中人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而且有一套用来观察和思考地理环境的深层文化符号系统。《道藏》中记载的“五岳真形图”显示道教中人已经会用不同颜色和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地形和地貌,这在客观上就促进了道教对于周围地理环境和名山大川的开发和探究。

(六)道教促进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

道教主张认识天,按照天之运行法则进行修道,因此注重天文观测。从历史上看,道教出过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如葛洪、李兰、李播、李淳风及赵友钦等。尤其是南北朝至隋唐年间,许多道士不仅参与了国家历法的制定,而且曾长期在皇家天文台负责相关工作。道家经典《道藏》中的《通占大象历星经》详细记载的星宿、星官名达161个,星图162幅,《太玄金金锁流珠引》记载了中国古代太阳历法――“二十八旁通历”的史料,十分珍贵。

此外,道教对我国古代术数、冶炼器具、剑和镜的制作、漏刻和观天仪的制作等工业科技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简析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消极影响

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怀疑,但由于宗教本身的局限性,道教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也有以下消极影响:

(一)道教书籍多使用晦涩难懂的隐名暗语

道教记载中国古代科技的典籍不胜枚举,但部分典籍用语较为晦涩,或者直接使用隐名暗语。对此,道家著名代表人物葛洪曾说过:“凡方书所名药物,又或与常药物同而实非者,如河上姹女,非妇人也;陵阳子明,非男子也;禹余粮,非米也,尧浆,非水也……”如非道教内部熟知典籍的道士,一般人员非常容易误读,这对道家典籍的流传和正确理解都是不利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传播和扩散。

(二)道教科技记载中掺杂道教

道教毕竟是宗教团体,其所研究和记载的一切中国古代科技都是为宗教服务的,所以道教中有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学说或多或少的都有的痕迹,这就影响了古代科技学说和记载的准确性。而道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不容小觑,所以,这些并不完美的科技知识传播向大众之后,后世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找出其缪默并为纠正其学说而努力。

(三)道教更注重科技的实用性,忽略了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探索

中国古代科技总体具有注重实用性的特点,道教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如此,道教发展科技是为其宗教本身服务,这种局限性使其只关注其宗教本身所使用的科技发展,而缺乏继续研究的动力,例如道教在炼丹的过程中无意发明了火药,但这只是道教炼丹活动的副产品,炼丹术士们也仅仅是知道那个配比会发生燃烧和爆炸,至于会什么会这样?这种爆炸有什么用?他们往往不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四)道教中的宗教神秘主义限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

道教由于受自身宗教神秘主义的束缚,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作用。这表现在对事物的发展变化难以用理性的态度去解释清楚时,往往依托鬼神,如《道藏》中对遁甲隐形、尸解剑解、步蹑天罡、五雷正法等的记载,荒延不经,令人如读神话。这种对自然现象与和自身力量的任意夸大,以荒诞无稽的东西当成是事实,甚至以此惑众,阻碍了对科学认识的纵深发展。

(五)道教注重修身养性,不注重科技成果的扩散

道教吸收了道家老子等“无为”的思想,道教中人讲究修身养性,在完成宗教活动之余,并不注重对于古代科技发展成果的扩散和推广,缺乏主动性。这样,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虽然多有助益,但是也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局限于道教内部或者个人,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成果向外部的传播。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为现代科技留下了大量典籍和著作,为以后科技的发展也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这种影响多是为道教宗教活动服务的,缺乏更深层次动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参考文献:

[1]金正姚.道教与炼丹术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65-166

[2]赵寰宇.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文化纵横,2010,(11):104

[3]杜莹.中国古代道教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3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4

演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之间的协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改善能源结构,加强污染治理,走低消耗、低排放、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而科技创新无疑将成为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通过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就如何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生态城镇化;驱动影响;灰色关联分析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正面临资源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以河北省为例,2013年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8%,但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凸显。水资源短缺、能源供求缺口大、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2013年河北省能源生产量仅占能源消费量的23.3%,能源供需缺口达23930万吨标煤;且以煤炭为主(占88%)的能源消费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空气污染严重。2013年河北省SO2排放量为128.47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工业排放占到了90%以上;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5.25万吨、烟(粉)尘的排放量131.3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显然,以单纯工业化发展、城市规模扩张和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发展难以为继,河北省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破解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化的关系,以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化无疑是实现河北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生态城镇化及特征

自党的十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颇为关注,围绕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如何走低碳、绿色的发展道路等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一些学者基于生态城镇化理念,探讨如何解决区域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其中袁成达教授(2013)提出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陈璇(2014)、黄荔梅(2013)、邓大松(2013)、万晓琼(2014)等分别针对国家、省级层面生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生态城镇化的现状评估与战略选择等问题开展研究;但是目前从创新驱动角度研究分析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有王兰英(2014)从创新驱动战略与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黄娟(2013)围绕生态城镇化与生态科技创新驱动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学者的研究讨论中,生态城镇化的概念逐渐形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的袁成达教授(2013)认为生态城镇化是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1]。黄娟等(2013)提出生态城镇化在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建筑、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传统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它是城镇化在这些方面的生态文明转型。所以,生态城镇化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等基本特征,它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2]。由此看来,融合生态文明理念,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能称其为生态城镇化[3]。上述学者的观点表明,生态城镇化既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探索破解城镇化盲目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和谐等难题的一个创新之路。生态城镇化具有四大特征,即:生态化、个性化、人本化和循环利用,而最基本的特征则为生态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强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镇;三是加强城市防洪、排水管道、污水集中处理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城市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引导绿色消费观念,不断提高城镇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为此,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必须注重“生态化”的实施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发展,走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机理

在当今世界各国纷纷以创新驱动发展做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深刻变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背景下,生态城镇化的建设同样需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作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首先,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生态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对大量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以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等创新为基础。其次,科技创新为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城市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实现从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红利”的低水平“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高水平“创新驱动”,提供必要的基础[4]。这是因为无论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管理等改造传统产业,还是依靠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来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都必须以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前提。最后,科技创新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运输处置是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生态难题,而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均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根源。为此,必须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为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驱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述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影响是否在现实经济中得到体现,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灰色关联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GreyTheory)的重要内容,该理论1982年由邓聚龙教授创立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灰色关联分析是指对某一发展变化系统的动态过程发展态势进行量化分析,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相关因素的关联程度[5]。如果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科技创新能力衡量指标科技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应主要从科技创新的投入(人力、财力)、科技创新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指标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重点选取了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研究的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所有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11~2014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生态城镇化发展衡量指标生态城镇化发展在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不仅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而且关注区域经济内生增长能力的提升。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不仅要体现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更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特征。为此,本文结合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等,选取了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排放SO2、单位GDP能耗、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8项指标,样本区间为2005~2013年。其中,单位GDP能耗的2005~2011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但2012年和2013年的数据缺失,本文运用相应年份的能源消费量和按不变价格调整后的GDP计算得到;其它7项指标的数据全部通过查阅《河北经济年鉴2014》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获得。本文所用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各因素指标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素指标的全部数据参见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根据上述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思路和求解步骤,本文以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序列R&D经费占GDP之比作为子序列X1(k)、R&D人员全时当量为子序列X2(k)、国内专利授权数为子序列X3(k)、技术市场成交额为子序列X4(k),并分别以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各衡量指标序列为参考序列,即城镇化率为参考序列X01(k)、第三产业占GDP比为参考序列X02(k)、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考序列X03(k)、万元GDP能耗为参考序列X04(k)、工业排放SO2为参考序列X05(k)、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参考序列X06(k)、城市日污水处理能力为参考序列X07(k)、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参考序列X08(k)。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子序列分别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各参考序列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以此对河北省科技创新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判断。其各因子间的关联度计算结果参见表2。表2数据显示:(1)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子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科技创新对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整体影响非常显著,河北未来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2)科技创新能力因子中R&D经费占GDP之比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5个关联度排序第一(分别为0.935、0.880、0.846、0.868、0.928),2个排序为第二(0.928、0.898),且所有关联度均大于0.8,说明R&D经费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由此可见,加大科技投入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任何新技术、新知识的开发与创造,都需要大量财力支撑为前提。(3)R&D人员全时当量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在与城镇化发展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8个模型中,有3个模型的关联度大于0.9,其他均大于0.8;同时,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R&D人员全时当量与生态城镇化发展各因子的关联度有3个排序为第一(分别为0.865、0.939、0.929),说明科技创新的人力投入对城镇化的影响非常大。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最终是由人来进行的,优秀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最重要资源。(4)在8个模型的关联性分析中,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关联度均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关联度,说明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远大于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影响。由此表明,新技术、新发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固然重要,但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转让、真正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带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可见,加强科技创新市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由目前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低下以及生态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得到进一步诠释。近来年,河北省以加快发展重化工业为引领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城镇化水平得到提升,2014年城镇化率已达49%,但仍低于全国54.77%的平均水平,更是与北京(86.4%)、江苏(65.2%)等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河北省与北京、江苏等地区乃至全国存在着巨大差距。以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为例,2014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河北37.2%、北京77.9%、江苏46.7%、全国48.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河北86.6%、北京99.6%、江苏98.1%、全国91.8%;废气中SO2和粉尘排放量分别为:河北118.99万吨和179.77万吨、北京7.89万吨和5.74万吨、江苏90.47万吨和76.37万吨。就河北与江苏对比来看,人口总数相差不大,但江苏省地区总产值是河北省的近2.5倍,污染却明显低于河北省。由此可见,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化”水平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河北省同样与北京、江苏等地存在巨大差距。以R&D经费占GDP之比和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来看,2014年R&D经费占GDP之比分别为:河北1.07%、北京5.95%、江苏2.54%、全国2.05%;而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河北29.22亿元、北京3137.19亿元、江苏543.16亿元。可见,无论是科技创新投入还是科技创新市场环境方面,河北省都远远落后于北京和江苏地区。

四、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较低是制约河北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二,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其中,R&D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对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尤为明显。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目前,河北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落后,在全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仅为第22名[7]。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提升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第一,强化创新意识,加大R&D经费投入。针对目前河北省R&D投资占GDP比重较低的现实,应加大政府在创新上的投入,提高R&D经费占GDP之比达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研究以政府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投入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全社会R&D水平的快速提高,为科技创新驱动生态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要素,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动力,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流动性。因此,必须重视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创新人才的积极性,留住并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高技术人才进入本地区,为提升河北创新能力构筑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第三,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河北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对生态城镇化进程的驱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创新导向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应用促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和强化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动科技研发服务、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各类专利和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转化,有效推动生态城镇化的良序发展。第四,改善要素市场环境,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搭建创新驱动的平台。一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和机制。二是加快重要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如果土地、资本、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价格机制健全了,能够真实反映其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它们就能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就能被集约节约使用,相关科技创新也会在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袁成达.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DB/OL].[2013-07-21].

[2]黄娟,李枥霖.生态城镇化及其生态科技创新驱动[J].管理学刊,2013,26(4):22-27.

[3]万晓琼.生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4(5):130-132.

[4]赵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3):98-101.

[5]江景星.湖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5-137.

[6]郑凌霄.科技创新投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176-178.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5

Abstract: Science can no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ethics, but can play the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ethics. It can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to solve moral topic, and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judgment of the relative value.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fe technology, we found that some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are generally accepted has led to moral contradictions, some is applicable in ethical theory of most cases, under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 it is no longer applicable. Science technology has two sides in the society, has both a good side and bad side. To play the biggest social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is a big factor we must be considered.

关键词: 科学技术;社会伦理;克隆羊;医学实验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ethics;Clone sheep;medical experiments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327-03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积极的方面如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工业,农业,医学等产业的发展,消极方面的影响如加剧了战争武器的毁灭性,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等等。但人们仍然抱着科学乐观主义,对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充分的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伦理的负面影响成为现代社会讨论的一大热点。

科学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本身所包含的功能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大的。但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科技本身的发展并不是总成正比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价值分析的视角来衡量科技的作用。

价值工程于1947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工程师拉里·麦尔斯(L.D.Miles)创立,它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系统或服务的价值,降低其成本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起初只是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后来逐步渗透到社会学的领域。

价值工程主要思想是通过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功能及成本分析,提高对象的价值,用数学比例式表达如下:价值=功能/成本。

那么如果以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看它的价值的大小,也可以通过这一公式来考察。科学技术功能的逐步增加是确定的,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不是增加,从公式中看是要收一个因素的影响的,那就是成本。成本当然包括科技的研发成本,也包括由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如果科技的发展与社会伦理产生巨大的冲突,我们仍然放任或促进这种科技的发展,那由社会混乱带来的成本无疑将是巨大的,甚至是超出人类承受范围的。

对科学和伦理的关系,尤其是就科学对于伦理的影响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显然是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学对于伦理规范的评价和决定不能起直接的作用,就一般而言,由于科学和伦理的本性决定了。

科学在这里是自然科学的简称,它是以自然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即使它把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像在生理学、心理学、医学中所作的那样,也主要研究人的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而伦理则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操作程序主要在于解释,亦即用事件之间普遍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某一现象的发生;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则在于理解独特的个人、独特的社会、独特的时代的意义;显而易见,意义的理解与因果的解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两种科学的对象和目标各异,因而科学对伦理没有直接相通的渠道。但是,科学毕竟能对伦理起间接的影响。

正如享普尔(C.G.H em pe l)所指出的,首先科学能够提供解决道德论题所需要的事实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总是需要的。因为不管我们采取什么伦理价值体系,事实信息责成我们在给定情况下遵循的行为过程将取决于该情况的事实。它可以用来断言:在给定情况下所期待的目标是否能达到;如果能达到,用什么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多大几率;除了可能产生所要求的结果外,还伴随着什么结果和结局;几个目标是否可以同时实现,或者它们是否不相容。

其次,借助于影响个体或群体采纳伦理价值体系的心理学诸学科的研究,科学能够以十分不同的方式说明某些伦理评价和选择问题。尽管科学不能确证和决定任何伦理准则系统,但是其结果能够间接影响我们对于道德问题的观点的改变。科学通过扩大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意识到没有设想过的或未包含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提供抵制伦理教条主义和地方观念的措施。

最后,与科学知识某些根本方面的比较,还有助于阐明关于道德评价和选择的一些进一步的问题,尤其能为相对价值的判断提供某种基础。

按传统说法,行为准则有许多起源于宗教仪式,它们在野蛮人和原始人的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伦理学的研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研究善本身是什么,另一部分研究道德的准则。另一些道德准则,例如禁止杀人和偷盗,具有更显著的社会效用,因此虽然最初与之相关的那些原始神学体系衰亡了,它们却保留了下来。哲学家们通过一条不同的途径得出了一种不同的,其中行为的道德准则也是处于次要地位的看法。他们构想出了善这个概念,他们讲善,指的是我们希望看到其本身存在着而不论其后果的那种东西。大多数人都会一致认为,幸福比不幸更可取,友好比敌对更可取,等等。按照这一观点,如果道德准则对于本身就是善的那种东西的存在有促进作用的话,那它们被证明是正当的,而否则就不然。

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并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剧了战争武器的毁灭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了能从和平的工业中抽出来去打仗的那部分人数的比例,它们还借助于各种新观念的猛烈冲击,使得那种依赖于供不应求的旧经济体制很难维持,使文明古国失去了平衡;它们迫使中国陷入混乱;迫使日本成为西方式的、残忍的帝国主义;迫使俄国力图建立一种新的经济体制;迫使德国力图维持旧的经济体制。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所造成的。

在1996年提出的克隆羊的成功,在技术上至少有三大突破:①找到了供体细胞脱分化的方法。②细胞融合技术突破。③融合细胞的激活。“多利”是成年哺乳动物无性繁殖成功的第一个例子,它打破了“用成年动物细胞无法培养成胚胎”、“动物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的理论,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胚胎发育理论上和在基因工程技术上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

克隆羊之所以引起世界的轰动,是因为既然羊这种高等哺乳动物能被克隆,那么克隆人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应该是没有多大的困难了。成功克隆了世界第一头绵羊的苏格兰科学家I.Willmut说:“有可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培养出克隆人,不过我想象不出有谁会这样做”。3月2日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用胚胎细胞复制了猴子,只要进一步研究,用成年猴克隆出小猴是完全可能的。他们估计“不出5年,复制技术就会应用在人类身上”。于是一时间,世界各地都有这样一类议论:我们能否可以从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身上取出细胞进行复制,来改进人的遗传性状呢?如果将克隆技术与基因重组技术结合起来,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创造出各种各样高体能、高智力的超人呢?如果这项技术被黑社会利用了,我们是否会制造出“奴隶大军”?而人类有性繁殖逐渐被替代后,是否会由克隆人统治世界?真的,一个怪影在世界上游荡着,这就是克隆人的怪影,它可能侵犯了人的尊严,破坏人伦道德,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危害……它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总之,克隆人所带来的伦理问题,人的社会责任和公德之类的问题。有一些则属于新伦理问题,如后代人权问题,自然伦理、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伦理学的发展。

从克隆羊到克隆人,无论是在科学发展趋势上,还是在理论上和逻辑上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正是在这种矛盾与冲突中向前发展的。这里我们又一次地看到真理追求与美善的追求的矛盾与冲突,科学精神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人文精神的矛盾与冲突。但是真正完善的社会发展是不断自觉地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之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使之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地发展。其实,我们也应反过来想想。

我们关于人体实验的各种立法到达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我们对于动物的实验完全达到万无一失的程度了,我们的克隆技术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了,受实验人的利益受到了最好的保护。这时为了医疗某些不孕病的病人以及不想结婚而希望有孩子的父母,我们对他们开发克隆人的实验,是完全必要的和允许的。进一步为了科学的目的将克隆人推广到社会,并将这种技术进一步与基因重组、试管婴儿和体外培育技术相结合,这肯定会导致家庭观念、人伦观念的伦理观念的改变以及身份识别和财产继承以及赡养责任等项法律观念的改变。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预言了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个体家庭行将消亡。他们说“不言而喻,消灭个体经济和消灭家庭分不开”,“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个体家庭不再是社会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为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这时“真正自由缔结的婚姻”、“充分自由的婚姻”就会到来,进而“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克隆人行将到来的科学事实,说明任何伦理观念都不是绝对的,都是不断改变和发展的,会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提供了更加充分的论据。

总之,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是有两面性的,我国目前真处于一个寄希望于科学技术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以发展我们的国家的时期,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我们既要考虑它的正面作用,又要考虑它的负面作用。公众倾向于科学乐观主义,对科学负面作用通常容易估计不足,例如对农药带来的“静寂的春天”,原子能带来威胁人类生存的危害,环境污染会毁灭我们这个星球等等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充分说明克隆人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害,就像充分说明核武器实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一样,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未来前途很可能是一片光明,但也有被自己毁灭的危险。

随着生命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伦理理论,在特定的生物医学情景下不再适用,我们还会发现一些被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却导致矛盾的、无法接受的道德结论,而且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可以得出相互冲突但都言之有理的伦理答案。例如,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克隆(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等,对其正、反论证引发了诸多伦理困境,而关于人工流产、安乐死、同性恋、HIV、异种移植、HGP(人类基因计划)等的伦理的大讨论,也都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并且在此过程中,生命伦理学中的各派学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后果论看到特有决定的现实影响,但其代表性理论——功利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理论;义务论以义务和责任来回答“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行为本身的目的是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但这些原则和义务易于流于形式,抽象而空洞,很难解决具体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伦理学首先考虑伦理问题中包括哪些道德权利,道德困境的解决依据权利的等级,它的优势在于强调了个人的道德核心性,以及冲突中的道德权利,但并没有说明如何解决权利冲突;罗斯的伦理理论用道德直觉把握正当与否,但却没有提供信任他人直觉的途径。

近20年来,生命伦理学家们越来越注重于提出和发现生物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而不再拘泥于建立某种普遍化的原则。对各个伦理问题的论证也不再只依赖于一个前提,而是依赖于许多因素,论证则存在于不同要素的相互协调之中和共同作用之中。目前,在医学和生命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着大量有待解决的伦理问题。在对这些伦理问题普遍缺乏道德共识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得出一个或几个普遍化的伦理原则,然而将之应用于不同的道德决定中。

生物医学情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及其与每一个具体个人的紧密联系,使我们看到,在这个生命科学引起划时代震撼、引发“生物原子弹”的新世纪,寻求一劳永逸的解决伦理选择的办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生命伦理学家已经意识到应该为伦理问题寻求满意的解答,并且他们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绝对合理的。生命伦理学仍然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研究领域,但是我们现在的答案比起20年前来,经过了更加充分的论证和推理,因为只有在这种具体细致的研究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在常识的世界中,社会规范和技术属于不同的领域,只有当技术干预的各种目标被确定时,它们才有联系。这些目标就像笛卡尔的松果腺那样,允许精神和肉体之间进行无法忍受但却是必要的交流。价值和本质外在地结合成效率的技术——逻辑。在这种结构中,医学把关于肉体(曾被科学地理解为一台精巧的生物机器)的客观知识和体现在健康中的主观价值结合了起来。

客观性和主观性彼此间超越使医生和患者分离开来的制度隔阂而相互对应,医学因此成为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复合体,两者都为对方精心确定了作用。尽管在医生的职业义务中体现了患者具有的权利(right),但医疗的权利(authority)来自于对专门知识的控制。当然,这些权利不会扩展到干扰医学的技术层面,医生的权力也不会无视在其之下进行医疗实践的社会规范。这种观点或许被人们广泛接受,尤其是医生。但是,对这种简单的关于医术的描述,人们有理由表示怀疑。

最近,艾滋病患者发起的试图影响研究和治疗机构的斗争已经比以前所有的患者抗议活动都更加明显和有效地改变了医疗方法。这些斗争实际上表明,医学在其自身的技术结构、工具和程序设计中包含着各种规范。从这些斗争中,人们也会发现,患者对于康复以及其所规定的义务和权利的理解实际上以不同的方式与技术的状态相关。

人体实验的伦理规则应该能够阻止医药公司牟取暴利,保护病人免受研究人员更多关心科学而忽视人性的危险。伦理学的各种准则是用来保证病人的各项权利的,这些权利有:拒绝把他或她得身体让他人使用的权利,知情权,随时退出的权利,治疗由于参与实验而发生的并发症的权利,等等。艾滋病危机迫使医学已经把参与实验的愿望当做患者的一种不再能够被武断剥夺的权利。正如科学为了考虑患者权利不得不适应早期研究中的种种限制那样,科学将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适应这种由道德进步带来的问题。那时,也只有到那时,一种新的共识才将真实地出现。

在医学这样的技术领域,顾客的权利必须体现在举足轻重的技术代码中。正是这种代码实现了两种关于受控机体身体的话语之间的转换,并且把道德——法律人引入了科学。因此,伦理学对医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设定了目标或者控制了虐待,更根本的是,它用形成设计和系统的方法使它们适应其具有特殊意义的任务。在拉陶看来,规范的授权(Delegation)就成为医疗技术的中心。

因此,芬伯格建议,对医学伦理学作一种新的社会技术(sociotechnical)的解释。像其他职业伦理学一样,医学伦理学通常被用来为判断个案提供规则。在一种未经考察的背景下,各种伦理问题被视为共识,这些共识涉及程序、医患关系以及其他医学制度方面的问题。结果,讨论被人为地限定为在制度的范围内能做什么,而这种制度的范围又无意中等同于医学的科学基础,从而免受批评和讨论。但是,他将证明,那些对于医学显得最“科学的”东西最好被看作是社会利益的技术中介。

这样,通过考察规范就能彻底深入这一问题。揭示医学的规范层面驱散了构成个人主义研究背景的技术必然性的幻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会在各个方面冲击现有的社会伦理关系,而随着社会伦理学的发展,社会伦理对科学也会不断进行修正,迫使科学与现有伦理相适应。这是一个双向的作用。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最大社会价值,社会伦理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大因素。社会在他们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法新社伦敦3月6日电.英下院举行克隆技术听证会[N].参考消息,1997年3月10日.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6

关键词:科技;珠宝;鉴定;影响

如今,随着珠宝鉴定业中计算机技术的持续改进和运用,珠宝鉴定新技术的产生与不断改进,珠宝鉴定设备的更新与升级,这些均对我国的珠宝鉴定工作具有极为深远之影响。珠宝鉴定的精准化,对更好地打击假冒伪劣珠宝来说显得意义重大。珠宝鉴定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让现代人应用新技术对珠宝产品进行快速、安全而又有效的鉴定,并且珠宝鉴定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均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计算机技术对珠宝鉴定的影响作用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主流珠宝鉴定还是以专业人士的人工操作为主要方式。然而,随着珠宝类品牌的世界一体化方向加以发展,诸多珠宝类产品进入到消费市场之中的同时,各类珠宝软件也就延伸至珠宝销售企业的鉴定、销售以及仓储等相当多的步骤当中。以上计算机软件系统逐步代替了以人工掌控为主的传统管理形式。这样一来,通过珠宝鉴定组织机构所开发的珠宝鉴定软件也由此而产生,它牵涉到了分配、鉴定、出证和录入记录等诸多环节,从而让鉴定工作之效率以及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进而就能进行无纸化管理。同时,模式识别类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对珠宝鉴定产生非常重要的实用性价值,从而为操作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该程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快速地发展起来,随后由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拓展至实用性领域之中,也逐步成为实施珠宝鉴定的辅信息化管理系统。它能够使用各类仪器以及方法,对珠宝各方面的参量开展测试,通过综合性判断之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模式识别程序应用的过程当中,因为数据库等大量信息被频繁地调动起来,计算机所具有的强大特点也就突显处理。模式识别系统包含了四个部分的内容,也就是对数据进行提取和预处理,对特征加以提取和选择、决策。该系统甚至覆盖了几乎全部常规仪器设备的检验方法,从而能对珠宝的具体类别、密度以及硬度等进行合理的判断,并且对珠宝的颜色、吸收光谱等诸多非标准化特点所描述的参量加以对比,从而得到合理的结果。所以说,这一程序能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解除了珠宝鉴定专业人士的局限性,从而为珠宝鉴定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操作经验。

二、光谱技术对珠宝鉴定的影响作用

虽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各类技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应用了,然而只局限在部分特定性的内容,从来没有如同过去十多年一样屡次被用在珠宝检测实验室之中。以上技术被持续地加以改进,从而能够适应于对宝石进行处理和合成等技术当中面对的全新挑战。一是紫外-可见光光谱。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光谱技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止还没有过大的发展,而钻石所具有的光谱往往在低温之下易于被改变,但是运用数学函数来对室温谱线加以验证,可以观察到谱线之变化,也就能够得到更加高的清晰度以及分辨率。该光谱还可以和红外光谱技术加以结合以鉴定各类宝石。二是红外光谱。在上个世纪末,红外光谱被授予了一个非常重要之功能。它是判断与鉴定翡翠是不是通过了酸洗或者聚合物充填的最理想测试方式。在部分实验室之中,翡翠红外光谱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测试内容。试验正好证明了经过了热处理的孟速红宝石和没有经过处理的红宝石红外光谱显得迥然不同。依据红外光谱,即可把黑曜岩与别的天然玻璃、大量人造玻璃加以分别开来。钻石则依据氮原子与硼原子的各自含量,可以分成四种不同的类型。因为氮原子的不断汇聚,这就让红外光谱显得十分常见。对钻石类型所进行的区分,可帮助区分出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的差异。与此相同的是,不同类型的钻石,高温、高压的处理流程也存在差异。如今,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应用到检测祖母绿以及翡翠之中的各类填充物,而且还能鉴别与合成祖母绿,该技术在反射模式当中是最为有效的。三是拉曼光谱。也许在以往十多年里最为重要的宝石鉴定机器即为拉曼显微光度计。这一十分灵敏的发光技术已经被大量运用于无损检测,主要包括了各类宝石所具有的包体特点以及各类填充物。因为于拉曼光谱能够应用于已镶嵌于宝石之中的应用,这对于检测人造类制品而言是极其方便的。这一方法还能提供犹如破案过程之中的指纹一般极为重要的数据。具体来说,就是呈结晶物的拉曼谱线的峰值是非常地平滑的,而且其存在于固定能量之中,非有机的物质,比如蛋白石和树脂等往往展现出宽而又特殊的谱线。当前,普通的珠宝实验室均已安排了拉曼显微探针这种设备。在运用拉曼光谱技术过程中就需运用各类谱图。应用以上资料,光谱仪就可以在数秒钟之中鉴定出最终的结果,而一样的化学分析与X射线衍射则有可能要耗费数个小时。这一发光光谱以及成像技术涵盖了紫外线的照射以及可见光发光状况之运用。使用显微分光计则可在十分细微的点上来明确光谱所具有的传播趋势。具体来说,把样品放置于两片过滤器间,在关上全部光源之后,就能够看到荧光,这就是交叉滤光技术。DeBeers公司的学者DiamondView正是运用波长要小于230nm的荧光加以制造与开发。通过以上能量之激发,从而能够合成钻石以及天然钻石,展现出不一样的图形。在诸多试验之中,还还应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珠宝进行鉴定,应用电子束来轰击不同的样品,这样一来即可让其发光,并且捕捉道谱线。运用阴极发光仪还可辨出从相同钻石原胚之中分别切出的两块钻石,而阴极发光则在刚玉与尖晶石的光谱特点鉴定当中也得到了非常大的运用。

三、鉴定仪器对珠宝鉴定的影响作用

因为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意义上的珠宝鉴定仪器如今已经得到了非常快的大发展。比如,电子显微镜以及黑盒装置等。这些鉴定不但在精准度和鉴定的速度、快捷性等多个方面均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且对珠宝所造成的损伤程度也是非常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具备了非常高的分辨率特点,能显示出位于珠宝表面的图像显得非常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在聚焦电子束的巨大冲击下,如同原子序数的衬度、表面的形貌衬度等像衬度由此而加以形成。与此同时,由于鉴定仪器的不断升级,背散射类电子产品的数量也在持续地增长。这种电子产品的亮度和暗衬度能够切实帮助确定各个区域之中的平均原子序数状况。在实际鉴定当中,应当合理地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既十分直观又相当快速的鉴定与分析仪,从而便于快速观测到珠宝其表的的微小不足。另一种则是黑盒装置。所谓黑盒装置,主要是指便携式和体积不高的鉴定性工具,典型的黑盒装置主要是使用钻石来作为探针,其通常用在鉴定珠宝钻石上。莫桑石探测仪在得到运用之后,即可用以区分莫桑石和天然钻石,如此以求弥补钻石探针数量上的不足。当然,如果位于紫外线外的透度探测仪以及硬笔。同样,这也是黑盒装置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具。而那些比较高等级的黑盒装置之中,还涵盖了杠杆量尺等测量工具,显微照相和宝石测绘系统等进行切磨的工具。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无数次的竞争,导致用户的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网络电视和电视等新终端电视的不断发展,切实提升了社会大众所具有乐范围,让社会大众门能够使用移动终端来以观看中种类内富的多种电视节目,切实导致了有线电视用户遭受极大的流失已经近视难以难免的。在当前情况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珠宝鉴定来说已经产生而且必然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影响作用。近些年来,关注珠宝行业的人们已经能够真切地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珠宝鉴定所具有的重大价值。笔者坚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对珠宝所进行的鉴定、处理以及合成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更加出色的精准性,所使用的仪器必然会更为便利,所运用的技术也必然会显得更为安全与可靠,开展鉴定的方式方法也不会局限于传统手段。所以说,科技的不断进步肯定会促进珠宝鉴定工作取得新的更好的发展,让消费者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消费,享受珠宝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刘世敏. 现代测试技术在宝玉石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岩矿测试,2012(1)

[2]张淑波,张新蓉. 浅析现代科技在宝石鉴定中的作用[J]. 中国电子商务,2014(8)

[3]张彩甜. 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珠宝玉石计算机o助鉴定及信息系统[J]. 福建电脑, 2014(9).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7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医学教育 创新思维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impacted on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Yu Xichong, Yang Wei, Wu Bola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ing, integrating and fast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demanded talents who should have broad vision in some fields and process team spirit and creative idea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the effects of them on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ossible results.

Key words: moder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edical education; creative thinking

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娱乐和教育等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医学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社会医疗事业推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现代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这种变革,21世纪的医学教育对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作出积极回应,开展一系列改革的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并具有科学思维的医学人才。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著、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著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3.3 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3]

创新思维是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创新思维作为智力的一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少年智则国智”,国人的创新思维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而创新思维的出现需要培养和熏陶。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显得很重要,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很重要。首先,创新思维的培养依靠一线教师的启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可能,不妨邀请专职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或授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开阔的视野。在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主动获取医学知识并非难事,关键是发挥监督的作用。除常规知识传授之外,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阅读最新的医学进展并书写提交自己感兴趣领域的阅读笔记。此外,设立讨论课,要求学生阅读规定的文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创新思维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在医学教育中设立科研基金资助学生优秀的创新性想法。

3.4 强化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科技革命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区域间合作乃至社团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1]。在临床医疗行为和医学科研中,合作尤其突出,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新技术、理论和方法,不可能单独承担医疗和科研项目。医学教育在培养个性的同时,还应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现有的实践性课程中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和考核指标,对每一位参与团队工作的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另外,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团队合作,形成团队意识。

3.5 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拓展新视野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特点,要求医学教育的内容更新,不能拘泥于以往基本知识的传授,而要拓展其内容,主要在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介绍上突出新。教学内容最好由传授者自行拟定,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对教学手段应当不断提高和改进。信息技术发展和软件的发展,使教学手段发生巨变,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动画、视频、音频和幻灯演示等。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医学继续教育中,提高了传授知识的容量和传授效率。如在高年级医学生的专业课教育中,可直接采用数据库,检索需要的文献,针对医学症状现场讲解,这样既丰富了讲解内容,更新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

强化实践教学功能。实践是获得理论的途径,同时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让医学生接触较先进的设备,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新技术,同时通过对新技术和理论的了解和应用,始终坚持产学研的道路,提倡医学生参与学术团体的工作,接触较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拓展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浩明,赵国杰.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社团的国际合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41-47.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1-4.

[3] 王跃新.现代科技革命与创造性思维的互动关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6):21-24.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8

在培育集群的初期,不管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还是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一是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制订集群规划。政府具有科技和资金的优势,通过对市场准确的把握以及对农民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总体上调整农业机构和农产品种类,形成农业集聚种植的状态。二是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加强集群的品牌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可以通过开展博览会的方式展销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区域内的技术,使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由此促进品牌的建设。三是政府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新品种以及通过引进新品种来提高区域内农产品种类的质量。由于政府的支持,集群加强同高校及研究院的合作成立许多研究机构,进行新品种的开发和培育。区域内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必然提高农民的收益,使得集聚种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四是政府提供有效的公共促进农业集聚的形成。政府通过开办公共培训机构,对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培训,实施优秀人才引进战略,形成地方专业人才化市场。同时完善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的运输,吸引加工企业的到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农业集聚的种植。

(二)扶持培育一批优势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本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的成长。

在农业产业群成长过程中,要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要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培育龙头企业,首先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优化环境,在政策落实、企业融资、担保推介、科技支持、村企联合、农超对接、企农联结、包联驻点、企业用工、项目编报等十个方面为龙头企业积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有效地保障了龙头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其次是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龙头企业集中入园、集聚发展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第一要事,加大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催生大产业,推动大集中,促进大发展。要根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不断创建新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导。要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和推行对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双赢”的目标。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精品平台。目前,相当一批农业生产者品牌意识滞后,创名牌的意识不强。农业发展已进入“品牌竞天下”的时代,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就必须打造农业品牌。要进一步加强商标、品牌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增强商标、品牌意识,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根据各农业产业集群的特点,积极鼓励、指导农业龙头企业特种产品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专业大户实施品牌战略,使其尽早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和品牌,并将品牌发展成名牌。要对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生长地理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研究,为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使用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以形成地方名牌。

(三)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使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由成长到繁荣过程中贡献率有明显提高。

农业产业的繁荣阶段,集群形成了整体优势,集聚效应优势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集群网络基本形成。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这个阶段,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

1、加强领导,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主导地位,按照“强化公益性,发展多元化”的原则,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创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措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细化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年度依据工作业绩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进步先进县区和乡镇进行表彰,对为农业科技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1)、深化农业推广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产学研、农科教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机制。把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应用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首要任务,打破行政界限,按照自然区划重点扶持和建立区域农业科技成果扩散中心。有针对性建设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开发基地和农科教合作基地,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加强与农产品市场、各类基地以及专业大户之间的联系。加强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的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真正建立起综合协调的社会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2)、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切实稳住一批从事基础研究和攻差研究的科技力量,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集成创新的运行机制,确保农业科研的突破和后劲,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对从事基础研究和攻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实行优惠政策,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步伐,探索企业办科研等科技发展新路子。改革科研计划管理体制,采取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强调技术的实用化,提高管理效率,转变“重研究、轻开发,重成果、轻转化”的观念,从科研的立项、申报抓起,使其面向和立足于立场,达到农业科研成果评价、管理与集成应用、市场经营的内在有机结合。鼓励与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兴办或参与兴办经济实体,分流一批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机构内部的激励、竞争、约束、监督等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要理顺科研管理的条块关系,建立起农业科研管理宏观调控、管理和协调的新体制。(3)、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由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所决定,市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支持,拨出专项经费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专门用于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并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形成以拨款为主渠道包括科技贷款、社会投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3、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为了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含量,密切与农户联系,依托农业科技园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是一条捷径。科技园区的认定,科技龙头企业的入住是关键。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增加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1)、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农业科技的进步、创新以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优秀拔尖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正视当前社会经济多元化和科技人才要求多样化的现实,从尊重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在规律,最大限度调动优秀拔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创新激情出发,用一流待遇吸引一流人才。要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的评价、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出台一系列激励优秀拔尖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政策措施。(2)、造就高素质新型农民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关键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抓住集群网络与集群创新两个动因,带动农业产业集群顺利发展,使其在发展中稳定。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9

【关键词】科学技术;德育;道德教育;道德观念

今天,科技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需要。它既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又产生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的假象,让人们以为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一切所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主体活动的日益复杂,科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对人类自身的伤害也更加严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重新认识科技进步所担负的历史责任,即科技的道德价值问题。

一、科技与德育的内在关系

对于二者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五种观点:第一,科技与德育是一致的。科技和德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两个地位持衡、水平对应的名词。第二,科技与德育是对立的。科技只给人带来灾难,因此,它越发达,德育就越堕落,二者是互相对立的关系。第三,科技与德育毫不相干。它们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作用,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研究领域。第四,科学决定论。培根认为在科技面前,道德软弱无力,只能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随科技的止步而止步,而且科技很轻松的就可以清楚道德的痕迹。第五,道德决定论。道德决定科技的发展,认识到道德对科技的能动作用,却忽视了科技的客观发展对道德的反作用,没有辨证地认识到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与道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科学的求真与道德的求善反映了人类不同的需求,二者在实现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另一方面,科学的求真与道德的求善,都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科技进步有助于道德水准的提升;道德的进步有助于科技的前进。

二、科技发展对德育的影响

(一)科技发展对德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1.转变德育观念。首先,科技发展引起教学观念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其次,促使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被社会认可,因此知识就逐渐成为人评价自己和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

2.德育方法更加现代化。首先,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出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德育过程中确立,这种教学方法已变得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其次,德育方法的内容得以丰富。随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德育的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范围不断增加等等,都会导致新德育方法的产生。

3.德育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有机会掌握新科技知识。科学文化素质是德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最基本素质。其次,可以塑造开拓创新的能力和高超的教育技能。一个没有良好教学艺术和组织能力的德育工作者无法胜任工作。第三,德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会更加健全。德育工作者想要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激烈竞争,其基本保证就是健全的心理素质。

4.德育实践内容得以丰富。道德实践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受教育者除了可以进行社会调查这种实践活动外,还可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取想要的资料,以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科技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

指出:“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技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德育工作不断面临挑战:

1.追求理想过于功利化与世俗化。科技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不仅造成教育目标的功利化――按照某个标准或模式培养知识技术型人才,而且使世俗化“物质比精神更重要”的实用主义看法颇有一定市场。很多人∈乔嵴治重技术,看重知识技能而忽视道德品质,只关注自身利益。

2.意识形态渗透趋势恶化。科技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不断开放化,而其实质就是文化的开放。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之间激烈碰撞,这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呈现勃勃生机的景象,另一方面却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如何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剔除腐朽落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德育工作亟需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科技竞争引发民族自卑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压倒性优势,压力下国民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树立起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时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崇高使命。

4.人际关系疏远冷淡。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德育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变成了人与机器,于是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减少,而人与机器的接触不断频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缺失关爱。感情联系淡薄。

(三)科技进步下德育面临挑战的原因

1.传统道德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道德规范还是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改善他们的所思所想,进一步带动人们的精神价值和观念提升,加强道德的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这不仅是社会一切社会道德范畴的轴心,还是一切美德的总称和社会善恶评价的标准。

2.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相对滞后。历史中很多道德的变革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比如:以前人们认为人体神圣不能被解剖,否则就是污辱上帝、亵渎神灵,是极不道德的。但是现在的科学发展突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进一步打破了这种局限性并为后期的发展做了一定的研究,使得生命不再是神秘的,人们也能为生命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科学技术与德育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科技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德育工作要积极吸取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负面因素,并进一步提高其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主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和改进:

(一)加大科技道德教育力度

当前要着重加强三方面的教育:一是生态道德。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养成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习惯。二是生命道德。为了让大学生敢于正视和处理人口过剩的社会问题,必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生育观,提倡赡养老人,培养学会关心和珍爱生命的道德观念。三是网络道德。网络社会,关系异常复杂,为防止信息时代不道德行为的不断发生,必须教育大学生树立全新的网络道德。

(二)建立新的科技伦理观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地球村”时代。但是,由于科技发展的不规范性导致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很多矛盾甚至战争。因此,只有拓宽原有的科技伦理概念,重视科技伦理观的培养,弘扬科技的正面效应,同时遏制其负面影响,才能走出民族主义的局限,树立全球一体的意识、发展全人类的目标。

(三)加强对科技应用的有效监管

现代信息的应用已经触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科技手段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有效的监管。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应注重网络道德的教育,使信息技术等科技在德育中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四)大力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正确的价值观,其核心内容是“学会关心”。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当今社会的人们都会接触、使用现代科技,所以,我们必须将科技的发展和使用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做好德育工作。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的同时,我们还须树立更高境界的信念、理想和责任感,以仁爱之心对待人类、自然和社会。

(五)逐步让网络成为德育新平台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德育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我们要遵循思想性、开放性原则来解决网络信息内容多元性和德育工作指导思想一元性的冲突,用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占领和开拓网络阵地,如巧用手机资源服务德育教育、善用网络聊天工具学习铺垫,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开展网上交流和讨论,把存在偏误的思想道德观引导到正确轨道等等。

参考文献

[1] 章建华.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道德的关系章建华[J].江西: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3).

[2] .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 丁林.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M].教育探索,2003(2).

科技发展的影响篇10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作物 推广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85-02

一、农业科技在农业文明延续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科技与生产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掌握科技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础。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期,发展农业是第一要务。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文明,其主要内容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延续,科学技术不间断发展是重要原因 。诚然,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条件依赖很大。科学技术对生产的贡献很薄弱。如果用今天的科技发展的眼光来看,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漫长而微弱的,但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表现加速度的规律性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长久不衰,正是由于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缘故。古代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结出的累累硕果,也首先表现在栽培作物的推广发展上。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栽培作物推广发展的一系列成果也都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成果的应用为基础的,而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因素,虽然对它的发展程度发生影响,但重要性都排在科学技术之后。

二、农业科技对农作物推广的历史影响

科学技术对封建社会农作物的推广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是以犁为代表的耕作农具的发明、发展;二是农产品加工工具的发明、发展;三是对农作物生长特性的认识及栽培、储藏技术的发展,四是掌握农业科技和劳动技能的高素质劳动力的分布和迁移。基本影响情况如下:

1.农具及耕作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发达,到春秋末年,铁金属出现。以大牲畜为动力的铁制农具犁的发明是一场在农业领域中的生产力革命,其意义不亚于近代的工业革命,为土地的开垦、种植业的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铁制农具经历了从秦汉到宋代约1500年的发展完善过程。这种完善过程中的微弱的变化,都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生产成果。最能说明这种变化的是小麦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推广发展。西汉初年,我国的经济中心是在黄河中下游的关中、华北平原地区。当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大豆类。这和谷子、大豆耐旱、耐瘠薄,对耕作条件要求不高有关。而小麦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在北方就有零星种植,但只到封建社会初期还只是“接续饥乏”之物,在粮食作物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这是由于冬小麦对耕作条件要求较高,中国北方地区春秋季节干旱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西汉末年农学家汜胜之在关中推广冬小麦取得“遂使天卜丰穰”的显著成绩,决非仅仅由于关中是全国经济中心,或其他的历史偶然因素决定的,而应该和当时犁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耕、耱农作体系的初步形成,耧车的发明,代田法的推广,再加上关中地区土层深厚而疏松,水利条件当时居全国之冠有直接关系。但总的来说,冬小麦在西汉时期的种植面积并不大,这是因为当时的犁还很原始笨重,耕地深度仅一寸,不能完全满足冬小麦的生长条件。魏晋以后,由于钢铁质量的提高,犁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尉犁、江东犁等轻巧方便,能深耕达三寸的新犁型的出现,再加上耙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到唐代耕、耱、耙的精细耕作体系已经形成,耕作抗旱保墒能力增强,冬小麦生长的耕作条件已初步具备,“小小早,不至全损”。唐中叶以后,冬小麦在北方得到广泛的种植。如果没有铁制农具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2.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工具的发明创造,不但使手工业部门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也是农作物得以推广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合适的加工工具,粮食不能成为美味食品,棉麻也不能成为遮寒衣被,农作物的推广发展就在实用意义上受到阻碍。例如,小麦粒食其适口性并不比谷子具有优越,如果没有西汉石盘磨的出现,小麦就不能做成美味面食。没有从粒食到面食饮食结构的变化,小麦实用价值无论从自给的角度,还是商品的角度,小麦种植都不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唐代水力碾业的发展,更是提高了面粉的生产加工能力,给小麦面粉的商品化创造了条件。在宋代时,棉花加工“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就凭用手剖籽这一点,棉花种植业就很难发展起来。正是由于黄道婆从海南引进了做、造、捍、掸,纺织之具,才提高了棉花的加工能力,使棉花在元代得以快速发展。宋代油料从自给加工发展到商品加工,就是由于榨油工具的改进,从而引起了油菜在江南地区种植的勃兴。

3.农业栽培、引种、储藏技术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各种栽培作物都有其固有的生理特性,要想获得引种的成功、作物的丰产,必须根据其生理特性,结合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安排农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栽培技术,并辅以耕、蓐、锄、耘等管理措施。正如贾思勰所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1]留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料,从《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到《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其主要内容都是记载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农学家们在继承前人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农业实践经验,及时总结当时生产中种植的新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给当时农作物的推广发展以科学的指导。如茶叶兴于中唐,首载于《四时纂要》;木棉兴于元,首载于《农桑辑要》;甘薯兴于明,首载于《农政全书》。

农作物的引种需要具备科技的视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引种科技历史密切相连。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我国引进了胡麻、核桃、石榴、胡葱、胡蒜、蚕豆等作物。隋唐时期,引进黄瓜、莴苣、菠菜、蓖麻等栽培作物。宋代从占城(今越南)引进占城稻,以后“占城稻”并入了我国古来就有的早稻序列。尤其明清时期,我国先后从东南亚各国引进玉米、甘薯、烟草、花生、南瓜、马铃薯、辣椒、番茄、荷兰豆等一批具有广阔推广前景的农作物。

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着作物的区域分布。跨地区的引种和物种推广,必须解决相应的科技问题。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关乎作物推广与发展的成败、快慢。某一种农作物的栽培、储藏技术的发展,都直接决定着其在某一区域内的推广发展。具备这种特征最明显的是甘薯在华南、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推广过程,十六世纪末,甘薯从吕宋国引进后,为了在福建推广种植,巡抚金学曾首先命陈振龙父子在福州小规模试种,证明甘薯适宜福建“土性”,并解决了育曲、扦插、藏种等技术问题后,在福建推广成功。十七世纪初,徐光启根据长江流域的冬季气温低于华南的气候特点,解决了留种的技术问题后,甘薯在长江流域得以大面积种植。直到十八世纪中叶,由于华北地区“三冬冰冻,留种为难”,南方的“开窖藏种”不能适合华北的气候条件,使甘薯在华北推广受到阻碍。黄可润、陆耀在总结民间藏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实践发明了在北方连薯带藤的闭窖藏法,使甘薯在华北地区的得以广泛的种植。

4.人口迁移与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作物推广的影响

科学技术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必须通过生产劳动者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的发展。高素质劳动者是科技的成功执行人,没有高素质劳动者,科技就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地区分布,直接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美洲是世界三大物种起源地之―,但直到十七世纪印地安的农业生产,还处在原始状态。在封建社会,劳动力的素质,是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锻炼出来的,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结构中,劳动技能父子相传,具有很强的传承性。除了自然条件外,高素质劳动力的迁移,往往是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几经转移.秦汉时天下财富“关中十居其六”,魏晋至盛唐的“中州熟,天下足”,北宋至明代,称“苏湖熟,天下足”,清朝称“湖广熟,天下足”。其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战争、人口过剩等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带来的小麦种植技术在江南的传播。和其他传播手段相比,人口迁移更具有直接性,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到宋代以后,新物种的推广速度大大快于唐朝以前,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日益成熟。

三、结语

科学技术对栽培作物的推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内在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它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对它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农业的最终出路,还是依靠科技的进步。新物种的推广,优越性要超过原来的物种,是新工具、新材料、新技术、新的实验手段的结晶。没有科技支撑着的作物推广,或长期没有科技超越的作物推广,最终是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