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5 11:19:38

工程风险管理

工程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质量

项目风险管理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施工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风险,任何工程施工项目都存在风险,如何切实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施工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将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按参与主体划分可分为建设单位引起的风险、勘察单位引起的风险、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施工单位引起的风险。

(1)建设单位引起的风险。有的建设单位不遵循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施工单位提出过分的要求,例如要求低标价、高质量、短工期等。施工单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得不勉为其难,接受业主的要求,导致工程质量和工期难以得到保证。

(2)勘察单位引起的风险。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某些勘察单位没有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未能给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成果,导致施工单位在后续施工中增加成本。

(3)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有的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或为了降低设计成本,设计图纸不科学,甚至存在重大失误,而因此出现工程事故后,往往以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为借口,将责任推给施工单位。

(4)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建设工程监理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当监理工程师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不按照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擅自改变标准,甚至有些监理为谋取私利、吃拿卡要,就会扰乱施工企业正常施工秩序。

(5)施工单位自身行为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成本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所引起的风险。施工人员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或安全事故。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将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指标

由上述工程建设项目五大参与主体所带来的风险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成本风险。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在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后还要进行科学的风险指标的评价。

1、分险因素的提取:

(1) 质量风险:实际质量未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建设工程的质量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方面:

①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研究,没有客观分析就主观的确定施工方案;没有认真勘察地质情况,盲目开工;任意修改设计方案,不按图纸施工;不按照正常施工程序,胡乱施工。

②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如沙石级配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水泥受潮、结块,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有渗漏、蜂窝等质量问题。

③施工管理问题。如不按照图纸,盲目施工;未经监理,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修改设计图纸,偷工减料;不按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④设计技术的影响。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忽略了实际情况,或者是考虑不周,造成的设计缺陷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工期风险:施工单位致使建设工程的工期延长,所建项目不能按时投入使用的风险。

① 物资供应对进度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等未能按期进场,或进入施工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延误工期。

② 资金的影响。资金的影响是指工程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工程才能顺利进行,若业主拖欠工程进度款,将会影响施工单位的资金运转,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③ 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或遇到不可抗力的影响,阻碍工程的正常进行,都会影响工程进度。

④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影响。除了施工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工作不及时,工作流程衔接不到位,也会影响工期。

(3) 成本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致使工程施工实际费用超过原来预算费用的风险。

① 管理不善。项目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的合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对工程项目成本变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力度不够,不合理支出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

② 技术方面原因。对施工单位的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业主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及对质量要求等级与严格程度;工程技术的复杂程度高,造成施工复杂和施工成本不确定程度增加;

三、施工中风险应对措施:

(1)加强工程风险的预测识别。防微杜渐、积极预防,当发现风险时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将工程项目风险降到最小。

(2)提高建设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克服或消除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从而降低工程项目风险。

(3)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者的水平。因为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情况千变万化,管理者计划不周、管理不当、对问题处理不及时,或者施工人员不按图纸或规范标准施工,施工管理紊乱,缺乏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案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

(4)完善合同风险管理。实际项目中,施工方常常忽略合同中的规定,或者对合同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进行工程建设,无形中会给项目带来成本风险和工期风险。

(5)加强风险意识。在工程建设中有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出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楼歪歪”、“楼倒倒”事件,都是由于建设人员缺乏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当事故发生后会对工程建设项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可能给施工项目带来时间,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潜在损失,在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落后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分析,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无疑对施工项目合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效益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卓甫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工程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工程风险管理;项目制度费用

一、概述

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大型化和技术复杂化,业主和建设者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工程建设客观现实告诉我们,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取得好的投资效益,创造企业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做好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找出一些能够抵抗风险的措施、方法,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确定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制定、选择和管理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也就是说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风险分析,减少项目决策的不确定,以便决策更加科学,以及在项目实施阶段保证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实现项目投资,质量速度目标。建筑产品同其他产品相比,其区别在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的周期长、多样性、复杂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能确定的因素,如天气、地形地貌、所在地区政府的规定等一些客观因素,因此,加强项目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更加重要。

二、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

我们国家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并没有系统化,工程保险业没有很好的启动,究其原因:人们对风险管理并不重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够;建筑市场的不规范;风险担保人的市场也不健全、保险公司也不开拓建筑市场;同时工程风险管理的中介咨询机构几乎没有。加强风险管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和损失,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风险因素是指一些增加损失发生的概率或增加损失严重程度的一些事件、构成风险因素的条件越多,每一项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工程造成的损失也就越严重。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损失的发生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风险发生的分类不同,就存在很多分类:按损害对象的风险来分,有人身风险、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按风险性质来分,有主观上存在的风险、也有客观因素产生的风险;按项目的环境来分类,有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和内部机制造成风险。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按风险来源来分,有自然风险、技术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财经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和环境风险。

三、工程风险管理的环节

工程风险管理目标是通过对工程风险的分析,来减少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工程的损失,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化,并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使建设项目的投资得到很有效的控制,工程效益得到最大化得实现。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目标的建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选择最经济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目标,想方设法减少和尽可能避免损失的发生,如果是损失一旦发生,应尽可能减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使其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况。2)风险的识别,要对付风险,首先必须先识别风险,针对不同得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大小和不同技术条件,风险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当地的经验和有关的信息资料,选择多种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分类。3)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对建设项目风险发生概率的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的过程。4)规划并决策,完成了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过程,就应该对各种风险管理对策进行规划,同时根据项目的管理的总体目标,并处理风险的最佳对策组合进行对策。5)计划实施,当风险管理者对各种风险对策做出选择之后,必须制订具体的计划并付诸实施。6)检查和总结,通过检查和总结,可以使风险管理者及时发现偏差,纠正一些错误,减少一些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完善各种计划,最终完成目标。

四、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

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已引起了政府重视,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是由于从事某些特定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失的可能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是在项目管理活动或事件中消除消极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是根据工程风险环境和设定的目标对工程风险分析和处置进行决策的过程。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形成企业制度的创新和建立风险控制秩序。有些企业决策得不到执行,权利交叉,工作互相推拖,责任不明确,秩序比较混乱,因此在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以提升企业的活力。设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内部风险保护基金,降低运营风险,提高总体收益。2)在组织上建立以风险部门和风险经理为主体的监督机构,以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3)明确风险责任主体,加强目标管理。4)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建设工程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阶段在技术方面、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合同签订和实施方面都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在。同时,在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的客观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除承担上述必然风险外,还要承担一些由于特殊环境造成的风险,工程承包人所处的被动经济地位这些人为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还要承担着比业主更大的风险。

五、推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条件

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我国每年的工程项目投资的规模巨大,风险管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为了使工程风险管理顺利进行,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1)政府的支持,必须由执政部门制定有关制度强制执行。2)培育有雄厚资金的担保主体。3)将业主管理纳入法制轨道。4)强化施工企业的信用度。5)明确担保费用支付主体。

工程风险管理篇3

关键词:造价风险;风险识别;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需求不断加大,电网建设任务日益繁重。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大、外部环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见因素,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工程造价大幅提高,投资效益明显降低,国家利益遭受损害。因此,对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特别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工程造价风险的基本特征

通常来看,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工程造价风险有着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1全程性

项目实施整个周期内,造价风险无处不在,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这是造价风险最基本的特征。

2.2客观性

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人为因素以及项目所处的环境因素等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3管理能动性

虽然我们不能够完全在事前消除各种风险,却可以通过对造价风险科学合理的管理,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减少损失程度,因此造价风险又具有管理能动性。

2.4动态性及其他

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又具有质和量的可变性,这也决定了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随着近年来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周期的延长,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呈现多层性、复杂性、偶然性和被动性等诸多特征。

3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

工程造价风险的识别是在对项目系统风险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罗列出整个工程项目具体活动中存在的全部风险事件,分析各风险事件的概率大小及分布规律,确定各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对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事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是进行项目风险性造价管理的第一步,只有识别出工程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才能找到造成造价风险的根本原因,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方法去回避、化解、转移和消减这些风险及后果,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4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

4.1工程造价风险的处理对策

由于工程造价的风险来源于项目具体活动的风险事件,因此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也应转化为对建设项目造价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而不是直接对建设项目的造价进行控制。本文结合目前工程项目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在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后,总结出了应对建设项目造价风险的主要处理对策。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工程造价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高,并且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时,企业主动终止或放弃该工程项目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在所有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是最彻底的一种造价风险处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采取风险回避的处置方法时,要尽量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实施,一定要做到对工程造价风险的准确估量,否则后期的项目实施与调整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用适当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针对风险大的项目,应加强计划工作,选派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注重责任落实,提高参建人员风险意识。在方案选择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风险,比如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或寻找工程担保的办法解决。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目前,其他项目清单与计价表中的暂列金额实质上就是一种风险准备金。

4.2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策略

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策略是辅助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一般来说,一个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项目的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监控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清单、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风险反馈渠道。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也可以组织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和管理计划。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前,只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风险评估,管理者才会对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良好的项目内外部环境,有利于项目成员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是确保风险管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基础。完善项目内外部控制环境,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一是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造价专责的素质,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整个管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高素质的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还可以节约成本;二是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可以按照业务流程设立控制活动,并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制订详细的控制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信息沟通不仅包括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项目内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包括组织成员与项目外部环境以及项目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可以使项目的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成员。加强项目的内部监督。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风险,要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的决策程序,加强项目内部监督,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造价风险管理机构,同时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全过程对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5业主方各阶段造价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在工程项目中有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对于可控风险要做好提前预测和有效规避;对于不可避免的风险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使风险降到最低。

5.1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

投资决策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首要环节,该阶段决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设备选型、站址选择等重要事项,其中任何一项决策的失误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控制留下隐患。由此可见,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以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设计阶段带来的风险。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工程造价各阶段控制的重点。有些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过高追求安全系数,有些设计部门过高追求设计标准,忽视经济目标,特别是在现行设计收费标准与投资密切关联的情况下设计方追求投资最大化。招投标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招投标过程中的招标文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不准确、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晰等都是造成工程造价风险的重要因素。施工阶段带来的风险。项目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较大的风险主要有工程变更签证和不可抗力。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科学的设计考核体系是设计变更屡见不鲜的重要原因,而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的、不可避免的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影响非常大。

5.2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方案比选必须充分。备选方案的数量应满足三个以上,只有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选择最优方案,才能做到优中选优,降低投资决策风险。二是投资估算必须准确。项目投资估算应做到方法科学、基础资料完整、依据充分,并且全面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对投资的影响,起到控制总投资的作用。设计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避免设计部门以提高工程造价为代价,保证设计工作便利或是加大设计安全系数保护设计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典型造价对比分析,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控制造价指标;运用限额设计的手段预防造价风险发生。二是推广设计竞赛。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出台《输变电工程设计激励约束机制》,2012年提出的招标和设计竞赛相结合的设计单位选拔手段更是别出心裁,将设计竞赛推广至招标过程,提高了设计水平。三是运用设计监理。设计监理是控制工程造价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设计监理监控设计质量、规范设计变更、防止设计粗糙等问题,及时准确地处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规范招投标文件编制。加强招投标文件审查力度,清单招标工程要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避免招投标文件出现漏洞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提高合同条款严密性与完善性,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允许调整的条件、范围和程序,避免由于合同不严密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严格限制过度不平衡报价。不平衡报价是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常用的策略,投标人过分不平衡报价必然会损害业主方和其他投标人的利益。可以通过在招标文件中增加限制条款,规范投标单位采取不平衡报价策略时不敢过分低价或高价。项目施工阶段造价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是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工程项目在实施前要制定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二是加强变更和签证管理。充分发挥造价监理和业主项目部造价专责的作用,全过程管控工程造价。造价监理和造价专责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面跟踪,对经济技术变更及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进行预测和分析,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签证。三是加强设备、材料管理。根据项目的功能要求选择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及性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对于设备以及价值大的大宗材料应由甲方提供,一般的材料由乙方自采,但是必须由甲方提出标准要求,并经过严格的现场验货,杜绝以次充好或是擅自提高材料标准。

6结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性的管理体系,单纯、机械地依赖一定的管理方法是绝对不够的。它要求项目管理者研究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侧重点的管理好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成功管理项目风险、控制工程造价风险,更能体现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业主或开发商的工程造价风险意识,掌握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技能和方法,达到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危害的目的。

作者:史哲 王镝 刘靖波 单位: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潘绍强.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门窗,2012(8).

[2]王岩莉,赵春花.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因素分析[J].建工论坛,2010(30).

[3]逄涛,杨德翠.浅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风险[J].建设监理,2011(9).

[4]吴素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风险探讨[J].四川建筑,2009(1).

工程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风险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增长,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再加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这就导致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使施工进度缓慢。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1建筑工程中风险管理的内涵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指的是所有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不确定因素。一般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建筑工程项目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风险,而风险管理就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风险为主要目的,对工程项目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从而实现最终控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当中的风险管理关乎着建筑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一旦对风险进行了错误的评估,就会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管理能够使得企业尽可能的降低经济损失,降低生产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相关的管理人员会在收集整理资料之后,运用多种方式对工程项目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化的识别。然而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自身及其外部的环境十分复杂,这就给全面识别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根据风险识别的流程(见图1)进行工作,防止出现风险隐患的疏漏。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原则:首先,个别性原则。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虽然部分风险之间有着相似性,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相同的风险。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风险差异性的重视;其次,主观性原则。虽然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由于人的参与这就致使风险识别是一种主观性的行为,再加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就导致在进行风险识别之时会由于人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因素对风险识别的影响;最后,复杂性原则。建筑工程中的风险有很多,而且并不是单独存在的,部分风险之间存在着极强的联系,形成了一种复杂交错的关系,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风险之间的关系网,做好风险的识别。

2.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分析过程中,相关分析人员会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技术进行工程项目中存在风险的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都会伴随着风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会对工程项目本身产生一系列不确定影响,风险分析这一环节最为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分析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确定是有利影响还是不理影响,以便于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之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与索要分析风险相关的客观数据信息。在客观数据信息不充分之时,可以选取主观信息进行补充。其次,根据已获取的客观数据信息,采用概率法量化该风险可能会对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的结果,建立不确定模型。最后,对不同的风险可能会对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把不确定性以及可能会发生的结果联合到一起,以便于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帮助。

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主要指的是在进行风险管理之时,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的控制,风险控制的重点就在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损失以及消除项目中的风险隐患,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控制的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回避风险。这一策略主要是中断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源头,以杜绝风险的发生。回避风险适用于项目工程的计划阶段,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放弃高风险低效益的项目进行风险的回避;其次,控制损失。这就要求在进行风险控制之时,采取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方式,通过对风险发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分析,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在进行控制损失之时,要注意做好损失的预防以及损失的遏制,制定好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最后,转移风险。在进行风险控制之时,采取转移风险的措施指的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把风险转移到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实现风险承受主体的转变,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损失的目的。

3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应用

3.1工程概况

该建筑工程项目为一栋综合楼,高度为30m,整体为框架式结构,工程施工周期为一年,基坑深度为8m,抗震等级为6度。该项目工程的特点为施工场地较为狭小,同时施工场地所处位置较为特殊,周边已有建筑,施工噪音对工作环境有着影响。

3.2项目风险识别

该项目工程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进行实地的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口头上的咨询,经过认真的分析之后,总结出该工程项目所要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了分类,例如,可以控制的风险有资金短缺、技术方案有无以及赔偿的冲突,不可控制的风险有地方政策、合同条款不完整、项目设计有缺陷以及气候条件变化等。这些为建筑企业的实际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确保决策科学有效。

3.3项目风险分析

在工程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会对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对该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把调查得到的风险进行归纳,计算出各项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时对工程项目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确定出项目工程运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

3.4项目风险控制

在进行风险控制之时,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企业根据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类型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在项目工程的施工阶段,建筑工程所要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社会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人员风险等。因此,在进行风险控制之时,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而风险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对建筑工程项目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当中,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风险识别、分析以及控制,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鹏云.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项目风险及其全面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7):34.

[2]周红林.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69.

[3]翟阳.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4):110.

[4]刘俊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685.

工程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工程管理

1、前言

同其他建筑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点:第一,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单项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区内各项水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工程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而单项水利工程自身也往往是综合性的,各服务口标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矛盾。第二,一般来说,大、中型水利工程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而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利的、不利的)第三是运行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它们又多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冲刷力等的作用,工作条件较其他建筑物更为复杂。

2、风险管理

2.1风险的含义

对工程风险的定义关涉对风险的定义。风险的定义在经济学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不确定性,另一种是预期与实际的差距[1]。它们都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损失来评判风险的有无与大小。在社会学中,对风险也有客观主义的实在论与主观主义的建构论两种认识[2]。在此,从关注工程活动目标的角度来思考工程风险,将工程风险定义为影响工程活动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集合。其涵义并不局限于不确定性所蕴含的带来损失的不利一面,它还包括不确定性所蕴含的带来机遇的有利一面。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工程的整个生命期间都可能对工程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或者使工程活动中各个阶段的预期目标和期望效果难以达致,阻比工程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妨碍工程活动的后续展开,甚至造成工程的失败;或者促进工程的完善,使工程在满足社会各方的利益与意愿的同时又兼顾自然与社会的价值诉求和生态诉求。因此,工程风险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

2.2工程风险的特点

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塌方,导致这种风险事故发生的因素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了,可能是采购的建材质量不合格或者材料型号与设计不符,可能是设计单位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可能是承包商的施工工艺不当或现场管理有漏洞等等。总之,风险损失往往是风险因素在潜伏期积蓄到一定程度才爆发的。

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影响因素太多,自然环境、设计、材料质量、施工和管理人员素质施工技术水平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不可靠因素而导致风险。当采用新方案施工,发生什么样的风险事故,造成什么样的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2.3工程风险管理的目的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控制风险频率和风险幅度的策略、程序、技术和方法。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估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目标必须与工程的总目标相一致,必须与工程的环境和企业的特有属性相一致。一般来说,应有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规定具体负责的范围,并制定具体风险管理的措施和程序。

3、工程风险因素

3.1政治风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工程市场,不可避免的将面临国际政治风云带来的各种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政局不稳、国际关系紧张、与我国的关系、政策开放性、拒付债务。

3.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水利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实力、经济形势及业主的资金和支付能力可能给工程公司的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3.3自然风险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直到运营生产,与工程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都密切相关,对工程的成败有着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容易发生对工程的自然条件估计不准确而产生的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的影响。

3.4技术风险

标准和规程特别庞大复杂,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如许多大型的工程中浇筑混凝土的一项工作,就需要用到许多规范和标准。

4、风险管理方法

4.1风险识别

识别工程风险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是在历史信息、专家经验(以及工人操作经验)、内部数据库、业界风险事件数据库、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等信息基础上,应用核对表、流程图、工作分解结、敏感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专家调查法(例如专家个人判断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幕景分析法等方法识别工程项目可能具有的风险。

4.2风险评估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本着防患于未然的要求,从人员安排、技术支撑、资金到位、自然风险、人为破坏等各个方面予以填密思考,并且设计好几套风险应对预案。在评估的过程中,理应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风险源的确认。在风险发生之前,风险源难以确认,但是我们理应按照有关技术和工作的经验,提前拟定范围,并且根据风险发生的机率予以量化;二是根据危险程度而确认风险发生次序。把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放到警示位置。在水利工程方面,风险的评估尤为重要,而评估的基本前提是风险的分析。

4.3风险防范方案的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决策,理应建立在对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基础之上。“防范决策不仅要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阻断危机事件的发生,减小危机的危害程度,而且应通过对潜在危害事件的预测、认知,主动积极地调整、控制,促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相对一般决策所具有的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特点,它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逆向性(防患于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超前性(防患于未然);信息不对称性与高风险性(防范的是.“信息雾”,得到的确切信息和付出的东西二者之间其实就是质和量的关系。既然严重不对称,注定防范风险就是一种高风险投入);执行的军事化强制性(令行禁止。对风险防范决策执行必需严格)”

4.4检查和评估

决策之后,需要将自上而下的评估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评估模式结合起来,引入360度绩效评估,全方位予以认真评估。在效果的巩固和落实方面,一定采取追踪管理,对正在实施的决策要适时修正,对已经落实的方案要调查落实情况,注重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估和反馈,从而便于构建防范风险的指标生成体系。

5、结论

通过水利工程中体现出来的风险以及面对风险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使我们了解水利工程中的风险,明白如何采取避险的措施,这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工程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项目风险管理

 

我国每年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巨大,投资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生产消费过程。在该过程中,未确定因素、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由此而造成的风险直接威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具有极其重要研究价值的。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现代项目管理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是在美国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上发展起来,后来蔓延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项目管理对计划、合同、进度、质量、风险等诸多方面都有充分重视,并形成有机的管理框架。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按照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的内在规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种管理制度。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最好地达到项目的目标,识别、分析、应对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的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可以被认为是使潜在机会或回报最大化、使潜在风险最小化。论文格式。

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分析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完成这部分工作还不能做到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项目的总目标,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对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随时监视风险的动态,一旦有新情况,马上对新出现的风险再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行动。这就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2.1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风险识别是对工程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风险识别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工程承包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对风险的估计、评价和控制才有实际意义。论文格式。风险识别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衡量风险的大小;二是提供最适当的风险管理对策。风险识别是否全面、深刻,直接影响整个风险管理的最终结果。论文格式。风险识别从风险分类着手,采用专家调查法、故障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有效辨别。专家调查法是邀请专家找出各种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对其后果的定性估量,主要有DELPHI法和头脑风暴法。故障树法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风险分解成具体的小风险,或对各种引起风险的原因进行分解。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的风险主要有可行性研究阶段存在的基础数据不完整、不可靠,分析模型不合理的风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内容不完整,设计存在缺陷、错误,采用不恰当的规范,未考虑地质条件,有关数据不足或不可靠的风险;施工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施工安全措施不当的风险;工艺流程不合理,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未达到规定要求的风险;自然环境中的洪水、地震、台风、雷电、泥石流、地陷等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组织管理中的组织不妥当,目标不适当,缺乏管理协调的风险;进度计划中的管理不力造成工期滞后,劳动力缺乏或劳动生产率低,材料供应不足的风险;成本管理中的不适当的工程变更,不适当的工程支付,预算偏低的风险;合同签订中合同条款表达有误,合同类型选择不当,索赔管理不力的风险;人员配置中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人素质的风险;在材料供应上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供货不足或拖延,数量差错,质量规格问题的风险;设备施工设备供应不足,安装失误的风险;资金上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费用超支,资金不到位的风险等等。

2.2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值进行排队,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同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价标准,用以判断该系统的风险是否可被接受,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还可对风险划分等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评价是管理者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它是在项目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风险的系统评价模型,对管理者面临的风险因素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出面临的关键风险,确定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顺利完成任务。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综合评价法,AHP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综合评价法是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水平或风险事件进行评价,然后综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对风险进行排序。AHP层次分析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偏好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要采用标度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程度,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模糊评价法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评价工程项目风险,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或三角模拟等方法度量风险,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而多次模拟项目风险,得到模拟仿真计算的统计结果,依次作为风险度量的结果。

2.3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事件所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影响项目的潜在相关后果。可以使用进度网络模型,寿命周期费用模型或者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分析工程项目的风险。在制定项目开发计划、确定项目过程优先级时分析工程进度风险和工程项目费用风险时,多用进度网络模型和寿命周期费用模型;在工程项目资金出现问题时,多用快速反应速率模型来确定该项目规划的各种备选方案所需的预算分配。风险分析应从整体出发,弄清楚各个风险事件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以便制定出系统的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可以考虑各个不同风险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如何才能把风险转化为机会。

2.4工程项目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利用恰当的技术或手段来设法避开或控制风险,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管理者可以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损失控制、风险自留等方法来进行风险控制。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方案的过程。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管理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风险转移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进行应对的权利转移给第三方。它不能消除风险,只是将管理风险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风险损失控制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风险处理手段。风险控制是通过事先控制或应急方案使风险不发生或一旦发生后使损失额最小或尽可能挽回损失。风险自留又叫保留风险。风险量被确认为不大,并不超过项目应急费用时,可以自留风险。这种手段意味着项目队伍决定以不变的项目计划去应对某一风险,或项目队伍不能找到其它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对风险的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或降低风险损失的影响。项目风险管理对于一个工程是很重要的, 在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重视风险的识别、评价、分析和控制,才能更好地转化项目风险为项目利润。

工程风险管理篇7

地质工程学是在岩体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地质工程的定义进行了阐述,但都强调地质工程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体及其改造结果的评估。从工程实践看,地质工程问题可抽象地概括为自然系统和工程系统两个方面。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一个工程系统与诸多自然系统如何实现最佳耦合的一门学科,是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改造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工程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2.1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地质工程项目从启动到实施过程中,直至项目竣工后的工程运行阶段,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充满了风险,工程的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具有三维结构特征。每一阶段都要对项目目标、约束条件以及项目内容进行实时跟踪、对比分析、调整控制和预测。可见,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用系统的、动态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大小,它不仅使各层次的项目管理者建立风险意识,重视风险问题,防范于未然,而且要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形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管理过程。因此可将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定义为:项目管理者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选择相应的手段,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安全效果的动态过程。

2.2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①项目参与方比较多,如业主、设计方、项目承包方(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劳务承包方等)、材料供应商等,他们需面对因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工程风险和因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发的各种管理风险,认真分析承担风险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②风险是有时限的。不同的风险可能存在于项目的某一阶段,其风险具有潜伏期和活动期两大基本特征,风险的承担者也只在这特定的时间内才承担这些风险。③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对地质体的改造过程中不断地预测将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其项目风险管理不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用来追查和推卸责任的,而是在出现地质条件突变并有可能影响到区域地质环境时,积极与项目参与各方共同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将工程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④项目风险管理是有代价的。项目风险的计划编制、识别、分析、监控和处置都需要分配项目的资源,由于项目风险管理是用来减轻或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其真正价值在未来才能体现出来的。⑤项目风险将随项目进展而变化。一旦项目目标、时间和费用计划确定,该项目的风险计划也应当随之完成。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项目的时间、费用等约束有重大变化时,相对于这些约束的风险也要重新进行评估。

3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①风险分析。②风险辨识。③风险估计。④风险评价。⑤风险评估。⑥风险控制。

4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项目损失的发生,进行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经济性原则。②满意性与环境协调性原则。③战略上蔑视而战术上重视的原则。④社会责任感。

5我国地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5.1目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①现有工程保险制度下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a.在我国,工程保险作为一项新制度,工程界、金融界以及有关部门,仍对其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对风险存在有侥幸心理,或是认为实行工程保险将加大工程成本而得不偿失。b.当前,我国推行的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在目前的保险制度下保险人并没有参与到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只仅关注事后理赔,是一种消极的态度。②现有的监理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缺乏公正、独立性。b.先天不足,无法弥补。c.安全管理缺乏资金保障,安全条例无法落实。③现有检测机构委托关系的弊端如下:a.由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的工作缺乏公正独立性,为施工单位的利益擅自改动检测数据,出假报告,对工程质量的损害非常巨大。b.检测工作仅对来样负责,降低了检测机构的责任,提高了建设工程的风险。c.监理单位对材料见证取样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有效的对材料进行监督控制,失去了第三方检测的作用。

工程风险管理篇8

工程项目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为每个建设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业主和承包商在投标阶段所确定的方案计划与实际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就会发生工程变更。变更即意味着改变,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就有风险。由于工程变更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的特点,因此承包商也必然要面对由工程变更而带来的风险,站在承包商的角度分析工程变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设计变更风险。设计变更的发生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期间,由不同参与方提出,并且最终由设计单位以设计变更或者设计补充文件的形式发出工程变更指令。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较多,若业主在设计之前的考虑不周全,那么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对设计提出修改或补充。若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疏忽或不细致,同样也会对原设计提出补充或修改。这些变更会引起工程量、施工进度以及工作流程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给承包商实现目标利益带来风险。

1.2外界环境变更引起的风险。这种变更风险主要来自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变更。近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不是十分稳定,政策变化、材料供应紧缺、通货膨胀等时有发生。此外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自然灾害较以前发生的概率也有所增加。这些都会给承包商带来不可预知的变更风险。

1.3施工措施变更风险。这种变更的发生是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因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施工环境或施工条件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向监理工程师以及业主提出对原施工措施方案作出改变。这种变更的发生会导致施工计划的变更,对原施工顺序与时间作出调整从而使施工生产效率下降,阻碍工程的顺利实施,给承包商带来工期延长的风险。

1.4各参与方干预带来的变更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各参与方之间既是合作者也是利益的对立方。如业主、分包商、供货商等在施工过程中都可以提出对己方有利的工程变更,那么对于承包商来说就要承担变更所带来的风险。1.5管理风险。人员是企业的主体,因此对人员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变更风险发生时,企业员工管理有序,人员素质高,那么就会以团队的力量积极采取措施有效的应对风险,从而避免或降低风险的损失,否则就会使损失扩大化。

2工程变更风险应对措施

2.1承包商应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对工程变更风险通过识别、分析、评价后将各种风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那些影响较大的风险,应该引起承包商的高度重视,并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此外还应该对成功的变更风险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2.2设计变更风险应对措施。提出设计变更的参与方可以是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也可以是承包商本身。一般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往往为了实现工程造价、工期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目标,会对施工图纸设计提出优化与变更,可是这些变更对于承包商来说在很多时候都是无条件服从。无论哪一种变更的发生,都会间接导致合同签订内容的改变,这就需要承包商在依据变更指令组织施工的同时,应该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并且及时得到驻地监理的签认资料,以此做为变更单价确定的依据。

2.3外界环境变更风险应对措施。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不够稳定,承包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等情况,对此承包商应时刻掌握市场的动态,如果承包商对于市场无法准确地判断,也可以效仿大企业囤积材料这种措施以避免风险。除此以外天气和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更影响也不容忽视,在面对这种工程变更风险时应采取将高风险的工程进行分包或工程保险等方法将风险转移。

2.4独立设置合同管理部门。许多承包商对于合同管理环节不够重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因为一旦合同管理中出现了失误,工程的变更风险必然发生,也有可能承担由此带来的相关变更风险,所以承包商要提高对合同管理的意识并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增强合同变更风险管理的能力。

工程风险管理篇9

关键词:工程;质量;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 1674-3954(2013)09-0184-02

前言

对于工程建设从业者来说,不管从事何种岗位以及设计、业主、监理方、施工方四方中哪一方,工程质量是工程参与者的永恒主题。通过收集若干工程自破土动工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信息,可以说在工程建设质量方面,或多或少总会留有遗憾,甚至有较为严重影响建筑使用不便的质量弊端。

1 风险意识的确立,风险问题思想上重视

1.1客观影响不利因素多

我们知道,工程建设周期持续时间长,建设合作参与方多,手工作业比例高,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等诸多客观条件致使工程质量风险因素多,工程质量波动大。各种成因风险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工程,降低预期工程质量,并对后续工序质量产生错综复杂的影响。即风险事件或风险因素一旦发生成为现实,质量损失不是单独唯一的,而且会连锁增加。

1.2质量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目标的统一性

风险管理和质量目标管理不是平行对等的,而是依附于质量管理体系存在并发挥作用,为目标控制服务的一种管理思想,结合控制措施,制定风险对策,更好地保证目标任务完成。

2 工程质量要素风险认识

2.1人的要素

为完成项目目标任务的资源链中,人是所有资源中弹性最大和活力最强的因素,是能否使其它资源最优化地组合并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从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所有参与者(业主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尽管在确保工程质量方面分工不同,但都是质量保证体系各个环节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责任者,且贯穿质量保证体系的方案、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和过程方法全过程。工程质量依赖于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工作效率、责任感、道德品质),终归为人的因素。

2.2材料(设备器具)要素

组成建筑实体材料(设备器具)满足设计技术标准并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是质量合格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目前市场完全具备供应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器具)条件的厂家众多,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诚信履约和过程管理问题。主要风险表现在:①经复检合格,但保证质量程度不同。②掌握供应商(厂家)资源有限导致不能完全保证做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③质量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过程供应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持续性。④购供双方仅着眼于自身利益,服务于工程整体利益的思想认识程度不足。

2.3资金投入要素

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密集型,资金占用量大的特点。从建设工程投资方和承建方的心态分析,投资方希望以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达到质量目标,而承建方企及以较高造价承接工程履约合同,达到预期的利润空间。这也正是合格质量基础上的满足质量目标要求程度和资金投入互为矛盾的表现,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①不同技能作业水平的专业劳务队人工费价格差异较大。②满足设计要求且质量合格的材料(设备器具)存在价格差。③施工单位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的差别带来的工程施工成本不同。所以如何平衡资金投入和工程质量关系,并采取相应的必要措施,是投资方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3 工程质量常见风险

建设工程质量风险本身客观存在,且一些风险事件具有普遍性,发生概率高。统计已建工程发生的质量事件与风险概率,分析高概率事件(见表1)产生的成因,有利于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制定针对措施,为质量目标实现奠定管理基础。

建筑工程风险对策(风险防范或风险管理)的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三种方式本文不做阐述,仅从风险自留的角度进行讨论。通过分析以上高概率风险事件成因,使我们更加全面理解风险事件,认识风险事件,所以风险管理基于成因制定措施,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4 质量风险管理的措施

风险管理对策是为质量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服务的,从高概率风险事件入手,质量目标达成更具有可操作性,效果也更为明显。风险管理强调的是主动控制,根据风险事件和成因制定预防计划和措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尽可能降低风险事件的概率。同时,以建筑工程人、材、资金三要素制定的风险预防计划和措施,应根据建设活动参与方和各专业工程各自特点有所不同,否则同质化地措施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4.1人的风险管理

4.1.1工程设计方案确定

认识上高度重视,论证过程科学,方案确定慎重。业主方在确定建设方案时,对建设工程的用途、建筑面积划分、配置功能等使用要求必须清晰,明确工程设计须达到的使用目标。防范使用功能描述不明了,定位模糊不清,轻率确定的风险。

4.1.2施工图设计

(1)对施工图纸设计须达到的深度,须说明清楚,且设计质量违约条款在合同中约定明确;严格考察各专业设计人员资质、业绩和执业经验;

(2)设计人员就专业采用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定期向业主进行通报,接受业主的合理化建议;

(3)业主参加各专业设计方案确定会议;跟踪检查设计人、校核人、审核人、审定人工作流程记录;

(4)业主也可自行组织非设计方具有丰富经验专业人员进行专项审核;

(5)召开施工图定稿前讨论会。

4.1.3施工阶段

(1)合同质量条款约定明确,落实中标单位投标时确定的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承诺,建立管理人员技术经验能力审查和考核制度;

(2)狠抓质量管理层级责任制落实,严控过程,切实履行职责;

(3)结合工程实际,针对工程不同阶段和专业工程特点筛选出较易产生质量风险若干项,并按发生概率高低排序,在专项质量实施方案中明显体现出预控措施,施工时各参与方认真督导检查;

(4)施工期间定期组织分项工程施工前质量通病、错误施工做法交底和讨论,确定施工工艺标准;

(5)对施工作业层人员,不懈地坚持班前技术交底会;

(6)以工程交付后“舒适使用,便于维修”技术方案,尽可能提高建筑功能水平。

4.2材料(设备器具)风险管理

(1)考察工程核心设备工程案例的实际使用状况,以该设备供应案例的质量、供货期间履约合同情况和售后服务为重点调研;

(2)材料(设备器具)合同中的质量等级要求(设备技术指标、材质规定、元件品牌)、检验方式、供货周期约定、售后服务承诺等条款应明确,违约条款清晰无歧义;

(3)供应期间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检查,必要时供应方人员须详细交底;

(4)对于装饰用材料,材料存在色差、规格尺寸不统一、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应是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4.3资金投入影响质量的风险管理

(1)施工单位因其自身的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理念、生产规模、施工组织模式、企业拥有资源等因素施工成本不同,所以业主方应选择综合能力与工程质量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施工企业,应约该类企业的合理报价;

(2)招标时拦标价的设定应充分考虑满足质量目标必要的施工方成本支出和利润水平,且投标人综合能力在同一层级;

(3)摒弃合理低价即是最低价的片面认识。结合市场情况,当最低价与其它投标人报价差异较大时,应认真分析其报价文件,不能奢望投资少而质量目标达到“最优”;

(4)目前建材设备市场价格比较透明,但质量差别悬殊,假冒产品事件时有发生,应特别注意“质优价廉”事件;

(5)在工程质量和投资管理管理过程中,必须将二者统筹兼顾,力求实现质量和投资目标整体最优。

工程风险管理篇10

关键词:工程 工程合同 风险 控制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57-02

工程合同风险指在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或利益。企业如何承担和化解工程合同中的风险,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工程合同是建筑企业承揽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指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合同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等特点,合同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发生时产生的成本,保障工程合同双方和利益,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也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了很好地做到对工程合同风险进行控制,就要对工程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应对策略。

1 工程合同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1.1 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合同签定不规范

合同签定的不规范主要包括合同的不严谨和存在漏洞。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双方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比如有些建设项目为了回避可能承担的责任,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加上在合同编写过程中使用模糊语言,以至于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出现问题的时候,双方势必会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工程纠纷,严重的还会导致合同最终难于履行。而有些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或缺陷。比如在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合同一方为了降低违约责任或是怕伤及感情,往往对违约责任不多作规定,这样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就没有相关的合同条文作依据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

1.2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公平性的原则

签订合同的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同当事人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对合同条款进行更改。合同双方这些自私行为,不利于合同的正常执行,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严重的还会损害消费者的最终利益。

1.3 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

有些合同双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律意识淡薄,不惜违反法律法规签署一份象征性的合同,其实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双方的权利和利益是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的履行与否也不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这样的合同风险是显而易见。

1.4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格的合同管理人才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认为签合同只是走过场,合同只是形式和摆设,签定合同之前对合同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评估,也没有严格的签定合同的程序。有些则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工程合同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视合同的存在,随意施工,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尽如人意,违背了签定合同的初衷。另外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有高素质、有专业知识,能掌控全局的人来担任。有些施工单位则是随意指定人员来担任这项工作,这是对这项工程的极不负责任的。

1.5 合同签定后在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一般是指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物资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比如通货膨胀,物料物价上涨或降价等。若合同没有制定应对措施,必然会造成合同双方中的一方经济损失;还有由于合同双方对物价的估计方式不同,对价格调整的应对措施有别;合同一方的信誉或经济状况等可能造成合同实施困难,引起合同风险;政治风险比如国家禁止开垦山林、禁止毁坏农田等等可能会导致合同的终止、建设场地的毁坏、工程延期等带来工程合同风险,往往使得承包商这一方遭受损失。

2 工程合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对增加收益、减少损失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与分析来判断风险的来源和原因,就能最大限度防止合同风险的产生或降低风险产生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合同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2.1 严把合同签订关,合同签订要规范化、严谨化

在合同签订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包括:施工项目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完整无误。合同是否采取了国家标准文本;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有失偏颇,双方如何制约;合同完不成时的法律责任以及补救措施;合同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尽量一致,避免产生岐义。签订工程合同时,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由合同双方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是双方意愿的真实表达,做到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2.2 对合同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在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施工非常重要,只有按合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合同风险。合同依法签订后,建立合同实施的保障体系,保证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有序地进行,对合同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使工程项目的全部合同事件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合同的顺利实现。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分解合同事件,对各个标的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熟悉合同条款,找出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降低风险的产生,提高合同的履约率。2.3 积极沟通,争取对合同风险化解机会

合同中的风险条款是合同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条件。在合同实施中,如果双方都能认真执行合同、履行自己的责任,合同实施得比较顺利和满意,合同双方可利用这种友好的气氛,对合同中的一些隐性风险进行协商和解释,并作为合同的补充文本保存下来,使合同得以顺利执行。这样就能使一些本来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得到化解,将可能出现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担。

2.4 加强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

由于工程合同的实施周期长,耗资大,所以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同变更,在合同变更中,变更量最大最频繁的是工程变更,因此工程变更在合同索赔中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合同变更就意味着索赔的机会,用索赔和反索赔来弥补或减少损失,是施工单位采用的风险对策之一。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对合同双方的往来文件、资料、图纸、帐目等进行搜集整理,密切注意合同实施中每一事件的详细过程,以作为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的基本依据,寻找索赔机会,通过索赔和反索赔达到降低风险、补偿损失的目的。

2.5 果断采取经济措施

从经济观点上说,采取经济措施产生的费用比承担风险实际损失要合算得多。对工程风险较大的某一部分工作,为避免违约承担风险,可采用增加经济投入的方式减少风险。比如大幅度增加人员,增加了机械设备,增加班次,增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或加班费用等。虽然在经济上增加了支出,但保证了施工进度,保证了企业信誉,避免了风险的产生。

综上所述,工程合同一经签订,即成为合同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都和双方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熟悉和掌握与工程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是要控制和防范工程合同风险的重要前提。其次,深入研究合同条款,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是控制合同风险的重要保障。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和对工程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按合同条款执行,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愿灵活变通,才能实现合同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工程项目管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