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学的专业认识十篇

时间:2023-11-09 17:47:23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1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农民专业合作社 矛盾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改革开放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从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离开了土地流转,土地的潜能发挥就受到了极大束缚。因此健康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有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随着2002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土地流转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期。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要抓住“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按照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理论,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初期发展过程实际上正是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过程,是人们对于实践发展需要的一种认识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虽然家庭承包经营打破了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模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现实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普遍存在的是“分”。这使得生产农产品难以与市场建立真正的直接联系,从而阻碍了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而提出的,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来源于真正实践的认识。

丰富的感性材料,科学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要条件。从实际流转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它的发展始终不顺畅。虽然农地流转的面积和比重在增加,但进展十分缓慢,流转的比例仍然很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①两部法律的颁布稳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现并加快了土地的规范有序流转。广大农村通过一系列方式广泛地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有效的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的矛盾表现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次上升性循环过程往往难以达到科学性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限制。“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当前我国合作社的实践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其中围绕实践者对实践对象的认识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矛盾问题。

1.农民与合作社的矛盾:认识不统一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近些年开始的,很多地方农户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且不统一。部分农民认为合作社不过是为生产经营而组织在一起的简单联合形式,加上非常成功的典型事例较少,有的农户缺少直观认识,对成立合作社热情不高;还有些农民长期以来形成对土地的依附性强,不愿离开土地,把土地看作命根子,在其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是活命田和保险田,宁可粗放经营,甚至不惜撂荒弃耕,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

2.社员与合作社的矛盾:专业人才缺乏

大多合作社成员基本上都是普通农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知识积累差,对新技术掌握程度低,影响到合作社与大市场的衔接。专业化人才的缺乏,社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型人才不多,加之自成立合作社以来,其基本处于自主探索中,缺乏专业培训,造成合作社无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经营管理,阻碍了合作社的创新和发展。

3.合作社与合作社的矛盾:筹措资金困难

合作社大多数自有资金少,在发展较大项目需借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进行担保,这种现状对自身发展不利,且对银行信贷投放也存在着制约。同时,在部分地方成立合作社后,一些农民见有利可图,一哄而上,并不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申请贷款而是想利用合作社有关优惠政策取得信贷资金,得到政府的补贴。这种情况下发放的贷款不仅风险大,也加重了正规合作社申请贷款的困难性。

4.基层政府与合作社的矛盾:政策不完善

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需进一步加强,出台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技术、税收、人才、注册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此项工作认识也需加强,多出台支持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

5.市场与合作社的矛盾:产品粗加工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多仍以农作物产品为主,其规模化的种植生产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合作社也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也会越来越高,再加上缺乏对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的深入挖掘,在产业项目的选择上得到缺乏指导,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优质农作物的高附加值加工和利用,如何变普通农作物为专用农作物销售。因此,提高绿色种植技术,生产高级专用、特级农作物,延长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产品加工二次及三次转化能力是农业专业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

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从认识的两次飞跃条件看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的矛盾生产的原因

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制约主体认识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这种制约和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合作社自身的主观因素对认识能力的制约

与合作社相关的无论是农民、社员还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其主观的认识能力都会制约其对合作社发展的认识能力,制约他们认识能力的主观因素一般包括是否掌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拥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及相关的政治素质、经验储备、文化素质、价值取向和自身内在因素等。

首先,合作社相关人员掌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就能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创造条件,比如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参观学习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效果好的典型,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提高村民对其的认识,引导他们自愿入社。其次,面对各种矛盾,要有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明确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村民增收为目标;同时要以村民依法自愿,不改变土地用途,有偿使用,公开、公平、公正为土地流转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2.基层党委政府对认识能力的制约

当前我国政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文件,正是基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实行以来的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正确的理性认识。但是理性认识必须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并探索出具体的实践模式,同时,理性认识和实践模式还要为实践主体所掌握。

法律政策虽然依法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但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部分基层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重视却不够,对新事物理解认识能力不到位,致使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因而,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应该对合作社给予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使正确的理性认识与具体的实践紧密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力,也在实践中验证认识的正确性,促进实践的发展。

3.社会生产力因素对认识能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生产领域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及科学技术条件,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相距甚远,加上人们的主观认识条件不足,因而对合作社发展的认识能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实践要求,也不能客观真实的发映合作社发展的全貌。

因此,要切实健康有序的推进土地流转,使合作社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必须提高科学技术条件,促进生产生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的生产发展拥有足够后备支持力量,为认识能力的提高,理性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

四、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个发展过程和其中存在的哲学问题来看,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起着指导作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辩证法来对待事物的发展,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对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综合、演绎等来完成对这一领域的认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人类服务,指导人们征服自然的工作。

从上述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在各种矛盾可以看出,如果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便不能认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根源,就可能导致走向错误的方向,影响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生事物的认识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注释:

①《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了“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参考文献: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4]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韩俊.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2

关键词:农业;学习倦怠:涉农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21-02

高层次、专业化的涉农专业大学生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所必需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然而,以培养涉农专业人才为主的农业院校在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时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涉农专业人才成为农业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是大学生沮丧、疲乏、焦虑、迷茫、无力等消极学习心理的表现,反映了大学生对待学习的负面态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择业、创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厌学情绪、逃课、考试作弊、缺乏对专业的认识以及没有明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根据调研发现,在农业院校中40%的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下降明显,存在学业倦怠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厌学情绪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无法从学习中找到其内在需求。一些大学生的目的仅仅是获得学历,缺乏对时代和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更高层次的觉悟,因而没有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大学生对自我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自暴自弃。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前途渺茫,缺乏自信;有53.2%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精力不济。这可能是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帮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影响。

(二)逃课和作弊现象

大学生逃课存在明显的主动性,具体表现为对某些课程的逃避和对上课本身的厌恶。一般情况下存在“身逃”和“心逃”两种表现,即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采取逃避的办法,不经过履行相应的手续置身课堂之外。而大多数学生存在出工不出力的“心逃”F象,即使身在课堂但是却不关注课堂的内容,选择做其他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比如睡觉、玩手机等。逃课现象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对课堂教授内容无法掌握,对专业知识不能够理解,因此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以此来避免不及格。这不仅仅是自身诚信的问题,对其他同学来说更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调查结果显示,存在逃课、上课迟到早退以及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的同学占29.2%,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考试作弊等现象的产生。

二、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业倦怠现象的成因

(一)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

涉农专业的工作在大部分时间里可能更多的是面对农村和农民,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受父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将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打算,仅仅把专业学习当作一个“跳板”,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造成就业压力。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是否认为努力学习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4%的同学几乎不认为或不认为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对于 “推动你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2%的同学认为学习涉农专业,是为了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该选项在“献身科学,回报社会 ” “对学习或学科内容感兴趣,实现自我” “实现家庭的愿望,回报父母 ”和“谋求好工作 ”四个选项中占最大的比例。由于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动力不足,产生学业倦怠现象。

(二)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涉农专业学生有很大比例来自农村家庭,绝大部分家长存在着“供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村这个圈子”的思想,所以影响到学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的岗位。而对于一些女生而言,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女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加上相关涉农专业,许多时候需要进行田间工作,对于女生来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规划,在择业过程中对专业相关的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够理性地选择合适的工作。在调查结果中,仅有12.1%的同学能够制订学习规划并严格执行。

(三)对农业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较低

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村环境“差”,是很多学生对农村和农业的普遍认识。他们认为在就业保障、收入水平、工作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工作相比差异明显。农业类高校毕业生通常工作在农业生产的一线,但是受专业学习年限和实践经历的影响,很少有毕业生能在最初的几年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很少有毕业生能够扎根基层坚持下来。

三、改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把学农、爱农、服务农民的意识和兴趣贯穿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学农、爱农、服务农民意识。调查显示,有31.1%的同学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他们把课余时间大部分用在上网聊天、打游戏、打扑克、看电视上。这就要求教育者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地进行时间分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模式

农业类高校应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利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可以请相关专家教授结合自身经验,与同学分享科研心得,帮助学生提高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搬进实验室、搬到田间,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到实验或者农业劳动中,感受其中的快乐和魅力。同时,改进传统的考核模式,不再将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调查结果中,有69.5%的同学表示对所学专业很满意或基本满意。这些调查数据应当引起教育者重新思考并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构建农科院校学业规划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更应该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要单独立项研究,配备专业的学业规划师资队伍。这个师资团队应由辅导员、系主任、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根据学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做相应的指导。要根据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发展目标等,制定“差异化”的规划方案。要深入把握涉农专业大学生成长规律、社会大环境、传统观念等影响因素,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制定共性突出、个性鲜明、实用性强的学业规划方案,当好涉农专业大学生高质量发展的引路人。

首先,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规划的原则。学校在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认清专业的发展前景,把个人发展方向和涉农专业的发展结合起来,确立合适的学业发展目标,最终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制定“差异化”的学业规划方案。

其次,要通过学业规划教师个别谈心摸底、小组讨论分析等方法,做好“一对一”的跟踪指导,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学业阶段,及时帮助涉农专业大学生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调整学业规划发展路径。

再次,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导师的作用。辅导员和导师更熟悉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家庭情况、人际关系等,可以精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特别是在对个性发展需求强烈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单亲家庭和心理题学生等群体的个别辅导上,更容易引导大学生在“差异化”规划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完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农业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涉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摒弃旧的择业观,使其充分认识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人才的优势,正确处理好困难和机遇的关系。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就业机会。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搭建有益的创业平台。再次,加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广泛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到企业参观和学习,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完美衔接。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类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需要高校培育更多的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这需要农业类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教育体系,改善固有的教育模式,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重新思考对农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学农、务农、爱农。

参考文献:

[1]成晓乐.大学生厌学情绪和行为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2013(5):185-187.

[2]高霞光,张俊.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64-165.

[3]桑运川,刘璎.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913-6914.

[4]张宝义,赵琪.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透视[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4):55-57.

[5]朱永英,陈昌平,史宪莹.高校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理论,2015(26):160-161.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3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农村教师;阻滞;重构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60-03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文化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它强调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以及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终身学习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的专业结构可分为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追求上充分表现出的风范与活力。专业知识包括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专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特殊能力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教师教育实践直接相连的特殊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第二个层次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蕴涵在教师个人或群体中的独具的文化特质,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具体来说,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的反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育理念;二是价值体系;三是行为模式”。其中,教育理念是教师文化的支柱,价值体系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行为模式是教师文化的表现。

农村教师的所处的特定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城市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他们具有纯真、质朴、勤俭、善良的性格,带有传统农业文化的烙痕,但农村教师身上又无不藏匿着现代文化的影子,农村教师经常在这两个不同的文化时空里进行角色转换,时刻不忘捕捉来自城市的文化因子并将其融入农村教师文化。现代农村教师文化在通向现代性和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显得力不从心,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研究指向专业发展的农村教师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教师文化重构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教师文化,应该在专业化视阈下予以重构,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对新型教师文化的诉求。农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知识素养的极度欠缺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加强农村教师文化。当前,农村教师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不一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阻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激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文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激励着教师的行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农村教师文化重构有助于挖掘农村教师群体的资源。通过专业合作寻求同事间的互动,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教师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这也是当前迅速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教师文化重构十分重要。

二、农村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阻滞

(一)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

1.教师专业意识淡薄。笔者对河南省部分市县农村教师做了调查,在回答“您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或事业”时,认为教师是一项职业的占50.2%,认为教师是一项事业的占46.8%,认为教师是一项专业只占3.1%。不少农村教师认为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在机械的、年复一年的教书生活中形成了思维惰性,对教育缺乏激情,不愿意、更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此类教师在一所学校占较大比例时,将阻碍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特征的教师文化氛围的形成。

2.自我成长意识薄弱。由于农村生活的清苦,不少农村教师似乎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丧失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动力。有些教师常常把学生的提高与教师的发展相对立。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问题意识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

3.自身知识陈旧老化。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实践性知识”与“内容知识”两大类。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决定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其自身的成长。笔者调查发现,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一些小学,由“民办”转为“公办”教师的比例相当大。这些教师观念较为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尽管他们在道义感的驱使下,尽职尽责,却仍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另外,一些农村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由于自身知识不足,很难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来解读,更不能通过教学内容而展开师生共生互动的知识阐释和文化建构。

(二)农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差

1.教育的工具取向严重。工具理性思维的教师文化,往往产生的是单向度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缺乏自身价值的意义追求,更不可能实现教师个体的内在价值。然而,当前社会看重的是教师的外在的工具价值,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工具性价值取向在农村中小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学校领导认为教师就是教学工具;教师认为学生就是考试工具;同时把自身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被完全庸俗化了。这样,教师成为物化的人,受自然所操纵,受工具理性所支配,渐渐丧失了生命的激情。

2.教育目标的城市倾向较重。当前,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远远不如城市,因而以城市文化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往往成为评价、淘汰、更新和发展社会文化的标准。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的农村教师,虽然对城市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却很难改变自己弱势的生存环境,也很难追求与城市人等同的发展机会。于是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向其传递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的观念。

3.农村教师职业精神的式微。物质文明相对城市十分匮乏的农村地区,农村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不再纯粹满足于传统社会的“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在“利”和“义”的博弈中,由于经济利益所驱动,容易滑向“利”的一边。笔者在河南省部分学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方面,46%的农村教师只求过得去;10%的懒散马虎、敷衍塞责;在对待学生方面,20%的教师冷落歧视差生,50%的教师虽然不冷落歧视差生但也不给予特别帮助,

34%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约有22%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教师职业道德不尽如人意,其职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三)农村教师行为失范

教育规范是制约学校成员个人行为的重要途径,凡是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农村教师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主要以“口述与板书”为主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教师中心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单向的信息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被限制;另外,知识本位主义影响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认为完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

2.教师与教师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农村教师往往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仅靠自己的教学经验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既无深度的交流,更无真诚的沟通与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常常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

3.教师与家长之间行为的交往失范。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人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因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监护人对儿童学习缺乏关注,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师也缺乏与监护人交往。这样,就阻碍了教师文化向农村社区传递的途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日益趋于边缘化状态。

三、专业化视阈下教师文化的重构

(一)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理论素养,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教师在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践及文化反思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通过文化主体精神的觉悟与唤醒,对自身文化与发展的自知,逐步实现对自己教师文化的不断超越。研究者认为,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造”(self―made),而不是“被造”(be―made),教师发展在更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助”。随着“反思性实践家”(re―flective practitioner)教师形象的提出,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水平,实现专业自主。“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不断地学会教学,教师的终生学习或专业发展必须是自主的”。处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思维惯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构建既有现代文化内涵,又有农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农村教师文化,以适应农村教师自身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应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加强师德修养

农村学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对自己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应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这是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我国教师文化经过了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公仆文化的发展路径。目前,这三种文化特征在我国农村教师文化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笔者认为,农村教师是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他们有着低层次的物质要求,也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当代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教师的无私奉献来换取农村教育的发展,以牺牲教师的利益来减轻国家的负担,是不可取的。农村教师不能缺少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基准和个体需求,只有这样,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护,才能拥有教师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塑成农村教师的完美职业形象,才会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

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也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故而,农村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更要致力于学校教师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教育变革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推行新课程,必须更新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其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能否塑成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否则,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因条件缺失导致农村新课改停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的课堂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融合现代教师文化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四)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提升农村教师的评价能力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助于强化受众者的某项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教师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方面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打好基础。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4

关键词:涉农中职生;创业能力;培养;重要性;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49-03

1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1.1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质的飞跃和综合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过程,是不断磨练和持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过程。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中职生的就业能力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1.2拓宽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就业渠道

创业教育的内容涉及创业意识、精神、能力、方法的培养与实现的主要形式、途径。虽然大部分刚毕业的中职生无法在毕业时走上创业的道路,但接受过创业教育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对就业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在选择就业岗位和创业行业上会大胆尝试,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勇于拓宽了就业渠道。

1.3提高涉农专业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创业能力包括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完善外在素质,创业需要的文化和专业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胆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1.4支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中西部地区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开展培养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能力研究,有助于消除“轻农思想”,树立“来自农村、扎根农村、发展三农”的自信,为中西部地区“三农”发展培养“有技术、有能力、有本领、有思维、有胆略”的创业型、引领型技术人才,能够带动农民创业,有力促进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1.5带动就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涉农专业中职毕业生通过创办企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促进中职毕业生就业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创办种植养殖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显著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建设,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6为“三农”发展提供创业型人才

“十二五”期间,国家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农业部对全国农民创业工作作了部署,从国家层面对农民创业给予政策照顾、技术服务和资金的倾斜。农类大中专学校做为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三农”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涉农创业型人才。

2当前涉农专业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薄弱

一是中职生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中职生的年龄普遍在15―20岁之间,由于踏入中职学校门口时还未成年,认知有限,经验欠缺,知识结构不完整,对创业认识度不高,缺乏创业意识。

二是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尚未形成,中职生创业能力低下。当前中职学校均开设了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创业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学校开展的一些创业教育大部分停留在讲座或创业案例的学习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是创业教育载体缺乏。中职学校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存在忽略对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能力培养的问题。学生参与社会兼职、种植养殖企业经营管理、校园模拟创业、创业竞赛活动等偏少,与企业高层交流少,缺乏与创业成功人士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缺乏创业教育载体。

3培养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实施途径

涉农专业中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创业主体是涉农专业学生,内容是农业养殖种植以及其他相关的行业,并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笔者认为涉农中职业创业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

3.1调查与分析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空间

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保障创业的效果,必须对涉农专业中职生的创业空间开展调查与研究。学校的就业部门、专业教师等应该结合学校开设的涉农专业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本地乃至周边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了解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收集各级政府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和文件,走访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学校农类专业合作企业以及往届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形成创业空间调查分析报告,为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指导,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方向性参考。

3.2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能力的第一位因素,没有创业意识就无所谓创业。创业意识树立贯穿于整个中职生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讲授时,要注重对学生灌输创业理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业胆识,引导他们树立想创业、敢创业的职业理想。同时,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举办创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在就业难的形势下,就业和创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3.3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自信

据调查,大部分就读涉农专业的中职生来自农村,加上社会对中职教育认识有偏差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读中职无用,学生对学好技术没有足够的自信,对创业更加缺乏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应该 是培植学生的创业自信。首先,把本校成功创业的案例和本地著名的创业人士的事迹编印成书,作为创业教育辅助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启迪学生的创业思路,激励学生学习典型。其次,定期邀请知名农业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以创业者亲身的活生生例子和面对面的交流,消除学生因自己学历低、没有背景而产生的胆怯、自卑、犹豫的消极心态,引起学生对中职学生也可以成功创业、别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复制的思考,培养创业自信。最后,开辟农民企业家、农业专家、农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专栏,在校园里营造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

3.4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涉农专业学生的创业本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修课后,在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版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书的第四单元介绍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的内容,明确指出了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但是创业教育内容相对比较缺少,而且对涉农专业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养、教学实践等方面。

3.4.1课程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应该紧接《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开设,在学生对就业有了一定认识和规划后,进一步深化学习,开展更深、更广层次的就业形式教育,这样更符合学生职业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3.4.2教材开发每个农类中职校不乏优秀毕业生和创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激发学生创业胆识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校应该组织力量收集编写,开发出校本教材,辅助教学。

3.4.3师资培养学校涉农专业教师中具有创业经验的不多,甚至很少或没有,可以通过聘请校外种植养殖专家以及成功农民企业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到校给学生授课,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蹲点锻炼,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3.4.4教学实践利用学校的种植养殖实训基地以及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见习实习场所,从培养一名创业者应具备的因素出发,将现代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现代化养殖种植模式、真实的种植养殖环境与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和组织能力。强化仿真教学、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科技下乡、技术咨询和服务,勤工助学、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圆梦工程等,引导学生既在校学习,又到企业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把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生产经营技能直接运用到生产经营实际中去,开展初步的创业体验或尝试。校内的创业实践可“分两步走”,第一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校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资源,开展公司化经营管理,并以学校畜牧兽医诊所、果园、插花团体等为经济组织,面向市场开展农类科技技术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竞争、创业意识,锻炼其创业精神;第二步以企业为依托,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以及顶岗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抓住机会促成自主创业。

3.5成立创业指导基地,建立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创业实践的支撑,单靠课堂学习和课外的耳濡目染是不够的。需要成立一个创业指导基地,整合校园、企业、政府等多方面资源,建立专门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内外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基地应该坚持“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方式,从创业实践项目、信息提供、资金筹集和资助、技术支持和拓展等方面着手开展指导和服务工作。要聘请创业指导教师,努力帮助条件成熟的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要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和信息追踪制度,与顶岗实习或就业创业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完善基地的建设。

3.6加强教学互通,强化教育效果

创业教育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与专业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涉农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学领域除了创业教育课程外,还应涉及到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教学,要求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交流和互通,针对专业特点开展教学,强化创业教育效果,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技能、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毕业生。

参考文献: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5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 如中国农业大学等) 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 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

(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 “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表2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满意度调查(单位:%)

指标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开设数量 8.6 55.0 28.5 7.3 0.6

开课学期 5.3 58.3 29.1 7.3 0

学时安排 4.6 49.0 42.4 4.0 0

难易程度 4.0 50.0 40.0 6.0 0

授课方式 4.0 43.0 40.4 11.9 0.7

教学内容 4.0 45.0 39.1 11.9 0

考核方式 4.6 37.7 39.1 16.6 2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注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而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显得较为薄弱,调查中,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这两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都需要对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认知,并具备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把实践教学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合理安排人数,避免学生走马观花;提高补助标准,调动学生积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依据。此外,要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并建议通过与“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和入党推优等挂钩,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6

    1 引言

    在告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业领域渗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农科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农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2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针对我校和其它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视不够。因为,这些学生是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领导、老师认为懂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行了,不需要更深的计算机方面知识。如会上网、聊天、打字排版就行了。在将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学这么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农业科研中怎么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来说,意识不到计算机的作用,意识不到计算机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知识是解决未来工作中面临问题的钥匙,而是仅停留在文档处理、表格处理的认识水平,对编程等认为“高深莫测”,缺乏信心。

    2)所学计算机课程较少。进入90年代,各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其它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开过,一般只学一个学期,最多60个学时,到目前为止,我校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和学时还是这个情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世界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农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么一点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根本不够用,距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相差甚远。

    3)计算机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在农科高职院校里,要根据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

    4)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每年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有的学生是对口生,有的学生是普招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极少数学生学的计算机比较好,不少学生一无所知。

    5)目前农科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在学校三年时间根据不同的专业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分层次进行教学。

    3 提高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和策略。

    3.1领导、老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校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加大投入, 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条件,淘汰使用多年的机器,及时补充新设备。(2)加强管理、资源共享,学校机房众多,由于涉及多个系部,因此难以统一协调管理,设备使用和人员工作整体效率低下。一方面是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个别系部教学实习资源充足,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有些系部甚至购买的计算机多年未投入使用。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超过一定时间不用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制定协调的政策,开放全校机房,统一调配,可以优化管理全校资源,使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的新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把设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要转变这些旧观念,就要走向社会,深入农业企业搞调查研究,参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工作,我校一位教师就是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开发出了一个养猪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位教师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了,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愈来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既具有本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又比较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和老师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深入到专业研究,仅处于专业学习阶段,难以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停留在知道专业需要计算机理论和基本技能。知道相关内容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用,需要学到什么程度。许多同学只重视一般的键盘操作,他们误认为打字速度快就是计算机操作熟练,而往往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软件编程看作高深莫测。部分同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对学好计算机缺乏信心。针对在校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企业去参观。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去做报告和讲座。

    3.2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我们要到农业企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增加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学时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的,增加开设“猪博士”管理软件的学习、“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于现代养猪场开发的)软件”的学习和“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等的学习。同时建议每个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学习一下《信息检索》这一门课。信息检索具有三大重要意义:1) 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2) 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3) 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同时,增加上机学时数,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3因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高职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统考一下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考成绩将学生分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进行编班上课,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等级高的即基础好的班级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等级低的班级可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学习,学习进度慢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既符合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4要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连续性。计算机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安排的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预定要求。此外由于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问题,学生普遍反映低年级开始上计算机课时,学生很难将计算机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有了将计算机与专业问题结合的机会和需要,但却发现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表面和能够应付考试,与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去甚远。

    鉴于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应结合专业的课程进度保持连续性,积极研究教学安排与专业的结合,使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教学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的进展,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在其他课程中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穿插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保证三年大学学习中计算机学习不断线,使学生认识到并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

    层次性。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三个层次”,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根据“三个层次”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和指导计算机基础教学。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具备计算机的一般通用认识基础。

    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工具的基本技能。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课程,例如我校的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可选《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Access数据库》等。

    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例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教学课程选择《vb.com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总之,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特点组织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体现连续性和层次性。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7

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其教育教学活动质量、专业地位的认同和社会地位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必须兼顾农村的文化传统和体育专业两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农村文化传统的不认同;自主性不足;技能培训机会的欠缺导致知识困境。面对诸多困境,我们需要反思困境形成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

文化传统 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

一、专业发展内涵解读――综合视角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无疑是改革成功的基础。本文尝试从体育教师专业属性和农村文化传统两方面综合来关照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遇到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当然,综合视角的提出并非无本之木,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理由。

1.体育教师是生活在特定场域中的个体

场域是布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期间的一系列规则。这个场域各种规则和文化都对个体产生重要影响。概而言之,就是场域与个体之间呈现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生活的农村学校和农村社会就是其场域。农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体育教师能否取得农村社会的信任、能否获得发展的机会取得于对农村文化传统的理解和适应。例如,我们知道农村社会的最基本文化传统就是“关系”性。体育教师之间以及体育教师和农村成员之间的互动都应该遵守这种“关系”原则。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受邀参加一些文化活动,这实际上是关系原则在起作用。如果体育教师不给予合理的回应,或者说经常拒绝参与,那实际上就打破关系的平衡,进而逐渐失去农村社会的信任,给专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境。

2.专业技能和信念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行业属性的角度,教育都是一种专业活动,尤其是特别强调技能训练的体育学科。从技能发展角度来说,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指的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从新手状态逐渐发展成为专家状态。其中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和卓越”[1]。当然,诸如此类的要素也会因为不同类别和不同区域而体现不同的重要程度。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专业技能和专业理想与信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专业技能决定了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而专业理想和信念决定了体育教师是否能在农村学校获得长远的发展。这并非意味着其他要素不重要,而是由于篇幅限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二、专业发展困境的现实表征和成因

我们知道,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尤其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颁布和实施,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重要的程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说,如果用以上所提到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来关照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现实表征和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发展困境的现实表征

首先,对农村文化传统不认同带来的身份认同困境。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对农村体育教师来说,其首先是生活在农村社会和农村学校,其发展必然受到这个场域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农村文化传统的关系呈现一种主体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大多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对城市文化有一种本能的偏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回到农村学校一方面是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发展的策略性选择。并非是内心深处对农村体育事业的热爱而作出的选择。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对农村文化传统存在偏见。这种偏见给农村体育教师带来的是对农村学校教育和农村文化传统的不满和消极对待。由于两者之间是双向的,农村学生和社会对学校体育也会不信任,甚至排斥。在这种双向作用下,体育老师便出现了身份认同困境。此时的体育教师成了农村学校和农村社会的边缘人。农村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困境并非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农村学校中。

其次,物质条件相对缺乏导致的自主性困境。物质条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物质条件不仅能满足农村体育教师生存性需要,还是其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我们调查得知,现在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还存在基本工资无法满足的情况,加之体育和休闲设备的缺乏导致闲暇活动呈现单一的特征。诸多此类的物质条件缺乏导致农村体育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积极性。这种被动的发展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粗暴对待学生,消极应对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更不愿意参与学校相关的课题和参与旨在促进专业发展的科研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困境导致教师在学校生活出现大量的不良精神生活现象,甚至出现精神生活危机的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最后,技能培训机会的欠缺导致知识困境。知识的完备和技能的娴熟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农村教师实践中体育教师却因为技能培训机会的欠缺导致知识困境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农村体育教师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完善,另一方面体育技能的发展和娴熟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尤其是需要接受高水平教练的指导和培养。但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无法满足知识和技能发展所需要培训。这样导致的结果农村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出现平庸化现象。也就是说“一旦教学自身的特征不能彰显,其独特的知识基础被视为无物,教学也就失去了作为一个真正专业的可能性,充其量只能是其他专业粗劣的复制品而已”[2]。

2.专业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

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文化制约、制度缺失到体育教师个体都是可能因素。本文认为农村体育教师出现专业困境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乡文化的冲突是认同困境的深层原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体育教师大多对现代都市文化比较认同,都市的文化、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学子的理想也是其奋斗目标。特别是在城市接受教育期间,大部分体育学子都会根据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接受外在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偏向都市文化的价值体系。可由于种种原因回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体育教师必然与一系列农村文化传统相冲突。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价值冲突并不能产生专业发展困境,城乡文化冲突导致专业发展困境还需要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因为社会资本缺乏而导致的流动障碍。当城乡文化冲突出现时,农村体育教师在理想状态下可以选择流动到符合自己价值观体系的城市学校任教,但农村体育教师大都缺乏流动的社会资本,故而出现心在城市,而又不得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现象,这才是身份认同困境的深层原因。

其次,教育信念的缺失是自主性困境的根本原因。现代化的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让我们的教师对物质的要求充分展现。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体育教师自然会出现自主性困境。那么,似乎出现了农村体育教师对物质的依赖和农村学校物质匮乏的悖论。这是否意味着农村教育的改善除了物质并无他路。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悖论,其根本原因是农村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缺乏。教育教学活动并非纯粹的专业活动,还需要对农村学生的热爱和为教育献身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个信念,上述所说的悖论就不存在,就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导致自主性困境的出现。故而,本文认为,教育信念的缺失是自主性困境出现的根本性原因。

最后,制度性培训机会的缺失。与一般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娴熟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教育理念之类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医学知识,后者需要通过培训和训练。然而,国家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培训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城乡方面向城市倾斜,学校内部向强势学科(诸如语数外等学科)倾斜,农村体育教师便自然成为了边缘群体,无法得到制度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关注,无法在培训机会争取过程中取得优势。同样,有学者通过调研得知,68.7%的农村地区教师认为他们所在的学校很少有大学教授、教研员来,因此这里教师的技能大部分是通过培训获得,可以想象在双重偏向的情况下,农村体育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三、专业发展困境的解决策略

根据前文所分析的困境和深层原因,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

1.政府主导的城乡文化弥合

农村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和发展的结晶,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和情感,有其历史和现实意义。都市文明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单一地重视和钟情于都市文明。更不能以此偏废农村文明。而要做到这点必须由政府主导来进行文化弥合。具体来说,第一,建立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念。现代消费文化是一种取向,传统的实用主义消费文化是另一种取向,没有价值好坏之分。第二,建立城乡体育教师交流制度,促进体育教师的合理流动。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增加吸引力。第三,科学、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全国体育教师甚至是教师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等。只有做到以上三个方面才能逐步地化解城乡文化冲突带来的教师身份认同困境问题。

2.学校主导的培训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经济思维、政策哲学和经济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它是一场真正的革命”[3]。在教育领域,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和旨归,不应该围绕应试和绩效考核而偏废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发展。具体到培训制度上,机会应该向薄弱和急切需要的农村体育教师倾斜。当然,这种改革需要学校有长远的眼光、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勇气和壮士割腕的决心。除此之外需要认识到学校主导的培训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除了需要一定的社会系统的外部支持外,还应该认识到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3.个体主导的伦理精神养成

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需要一定的教育信念,这种教育信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于教育的伦理精神。与培训或学校教师教育培养而来的伦理精神不同,基于个体主导的伦理精神的养成更多强调农村体育教师伦理精神的内生性。我们这里提到的伦理精神包括专业伦理和生活伦理,其中专业伦理是主体。“专业伦理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从中体验满足、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专业伦理的成长会深化教师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4]要做到专业伦理精神的养成,除了制度化培养之外,就是将个体伦理养成的目标与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养成不同类别和程度的专业伦理精神。

四、走向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农村体育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在诱惑,并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困境。要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师的发展问题,不能过多的依靠外部的制度性解决,要从农村学校和体育教师自身出发,不能依靠外部的输血,需要通过学校和体育教师个体进行造血。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培养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以此来解决农村体育教学和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问题。

这种类型的农村体育教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是热爱农村文化传统,与城市文化传统相类似,农村文化有其特有的魅力和自豪之处。热爱农村文化传统的体育教师会认同农村文化,认同农村体育教师的身份。会把农村文化底色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找到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其次是奉献精神。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一定会有奉献精神,他们不会因为物质条件差、待遇低而被动地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也不存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困境。最后,现代化的体育教师。农村与现代化并非两个冲突的概念。对于培训机会的缺失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性方式得到解决,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媒体发达的便利等寻求外部支持条件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深入分析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困境,并针对性地解决困境,就一定能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一批技能娴熟、热爱农村体育事业的有情怀的农村体育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 操太胜,卢乃桂.追求特质的虚妄: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8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农科院校 教学质量 连续性 高职教育

论文摘要:为了解决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开设计算机课程偏少、不合理、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等的问题。通过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研究和在校的实践,提出了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法和对策,并提出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的分级、连续性和层次性教学模式。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1 引言

在告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业领域渗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农科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农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2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针对我校和其它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视不够。因为,这些学生是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领导、老师认为懂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行了,不需要更深的计算机方面知识。如会上网、聊天、打字排版就行了。在将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学这么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农业科研中怎么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来说,意识不到计算机的作用,意识不到计算机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知识是解决未来工作中面临问题的钥匙,而是仅停留在文档处理、表格处理的认识水平,对编程等认为“高深莫测”,缺乏信心。

2)所学计算机课程较少。进入90年代,各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其它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开过,一般只学一个学期,最多60个学时,到目前为止,我校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和学时还是这个情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世界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农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么一点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根本不够用,距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相差甚远。

3)计算机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在农科高职院校里,要根据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

4)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每年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有的学生是对口生,有的学生是普招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极少数学生学的计算机比较好,不少学生一无所知。

5)目前农科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在学校三年时间根据不同的专业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分层次进行教学。

3 提高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和策略。

3.1领导、老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校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加大投入, 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条件,淘汰使用多年的机器,及时补充新设备。(2)加强管理、资源共享,学校机房众多,由于涉及多个系部,因此难以统一协调管理,设备使用和人员工作整体效率低下。一方面是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个别系部教学实习资源充足,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有些系部甚至购买的计算机多年未投入使用。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超过一定时间不用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制定协调的政策,开放全校机房,统一调配,可以优化管理全校资源,使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的新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把设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要转变这些旧观念,就要走向社会,深入农业企业搞调查研究,参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工作,我校一位教师就是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开发出了一个养猪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位教师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了,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愈来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既具有本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又比较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和老师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深入到专业研究,仅处于专业学习阶段,难以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停留在知道专业需要计算机理论和基本技能。知道相关内容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用,需要学到什么程度。许多同学只重视一般的键盘操作,他们误认为打字速度快就是计算机操作熟练,而往往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软件编程看作高深莫测。部分同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对学好计算机缺乏信心。针对在校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企业去参观。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去做报告和讲座。

3.2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我们要到农业企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增加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学时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的,增加开设“猪博士”管理软件的学习、“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于现代养猪场开发的)软件”的学习和“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等的学习。同时建议每个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学习一下《信息检索》这一门课。信息检索具有三大重要意义:1) 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2) 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3) 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同时,增加上机学时数,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3因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高职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统考一下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考成绩将学生分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进行编班上课,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等级高的即基础好的班级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等级低的班级可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学习,学习进度慢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既符合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4要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连续性。计算机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安排的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预定要求。此外由于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问题,学生普遍反映低年级开始上计算机课时,学生很难将计算机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高年级进入专业课时,有了将计算机与专业问题结合的机会和需要,但却发现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表面和能够应付考试,与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去甚远。  鉴于此,笔者认为,计算机教学应结合专业的课程进度保持连续性,积极研究教学安排与专业的结合,使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教学融入整个专业教学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的进展,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在其他课程中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穿插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保证三年大学学习中计算机学习不断线,使学生认识到并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

层次性。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上三个层次”,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计算机教学的连续性就是要根据“三个层次”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和指导计算机基础教学。

第一层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具备计算机的一般通用认识基础。

第二层次为计算机技术基础。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一些问题的初步能力,具备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工具的基本技能。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课程,例如我校的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可选《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Access数据库》等。

第三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层次的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例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教学课程选择《vb.net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总之,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特点组织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体现连续性和层次性。

3.5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对于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成为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属于重要的公共课程,很多专业在要求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更侧重计算机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这对承担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学科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更好的为专业提供支撑。尤其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在走出校门后,更应具有不断更新知识、跟踪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能力。在全面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非常重要。实际上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远远赶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将不得不接受计算机技术的“再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4 结束语

总之,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完善本学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要让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计算机,各级领导、教师及学生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重视计算机的学习,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技术引领下,深入研究、探讨改进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方法,找出一条适合于专业需要的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子。坚持计算机教育的连续性,注重计算机应用的不同层次需求,将会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使计算机应用课程更好的与相关专业结合,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信息化和科研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中滨,孙红敏,等. 农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 2009(6): 59-61.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9

【关键词】化学知识 农业 职业中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81-02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新学科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与此同时,化学领域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深入,化学将成为影响人类继续生存的关键学科,它对于今后几十年内人类解决材料、能源、环境、食物、健康问题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觉得化学知识和技能不是一项专业技术,认为学了没有多大用处,不需要也没必要学,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农业职业中专化学课只开设一个学期,且教材内容也比较粗浅,但联系了生活实际,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相应的化学基础知识,为今后投身社会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农业生产,参与社会决策奠定知识基础。因此,从个人要求、职业要求或社会需求的角度考虑,农业职业中专学生都应加强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

一 化学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保证

在现代生活中,化学渗透于每个人接触到的营养和食物、环境保护、水资源和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等衣食住行之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来自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因此,农业职业中专的学生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应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了解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怎样选择合适的化肥农药,既能增加产量又能保障人体健康。

我们不仅要生存,还要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牛奶被人们认为是营养较全面,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品,因此,牛奶的人均占有量也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和人民的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提倡喝牛奶,但是,当人们喝下一杯牛奶时,也喝了牛奶中的抗生素。一个畜牧师告诉我一个饲养业内人人皆知的现状,我国养牛和家禽饲养大多采取圈养方式,为了不造成瘟疫死亡,长期喂食过量的抗生素。这些长期摄入“抗菌药物”的禽畜最后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细菌耐药性的食物链变成了恶性循环。人一旦真的患上耐药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时,常用的抗菌药由于细菌耐药性而无法发挥作用,使感染难以控制,危及病人的生命。作为农业职业中专的学生,如果掌握了必要的化学知识就能熟悉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对人体的功能作用,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哪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利,哪些有害人体健康,合理地利用化学激素、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就能够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小危害,保障人体健康。

二 掌握必要的化学知识,合理地使用农用化学物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研究员高吉喜在2006年的“可持续农业:全球的挑战”论坛上指出:“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农业生产使化肥成为农业化学物质的污染源。”

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虽对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快速增长对农产品数量的要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农副产品有害物质的超标、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出现了抗药性害虫;化学农药残留在农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造成人畜中毒;许多农产品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被退货。生产中使用的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污染。过量施用化肥就会引起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物理性质恶化;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

农业职业中专的学生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若掌握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就会了解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危害性,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们也就会认识到自己是环保的主人,增强环保意识,并懂得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通过减少化肥使用,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用配方施肥,促进养分平衡;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使用生物降解膜等手段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三 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不断进取、发现、探索、好奇的心理,发展智能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

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化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知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服药通常是用温开水送服的,为何不能用茶水呢?为什么新建好的房屋不适宜马上入住呢?银器发暗是怎么回事?使发暗的银器还原怎么做?这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理解自然的渴望,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和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对农学的专业认识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黄英,女,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教师资源是第一教育资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事业的成败。当前,在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解我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推动地方高校小学教育(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成效提供现实依据,笔者对重庆市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情况

以重庆北碚区、巴南区、南岸区、南川区、永川区、丰都、开县、奉节、秀山等37个区县的一线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随机无记名调查。对北碚区、南岸区、巴南区等部分教师进行了300份纸质问卷调查;其余地区进行了100份网上问卷调查。共收回纸质问卷291份,网上问卷96份,共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35份。同时,为获得全面而丰富的调查数据,我们还采用访谈、询问等方式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问卷内容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价值取向与工作态度;教研与科研能力状况;教学现状;专业发展机会和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性别。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31.3%;女性占68.7%,这表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性别具有明显失衡的现象特征。

2.年龄、语文课教龄。

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教师占79.5%,40岁以上的占20.5%;任语文课教龄20年以下的占88.2%,20年以上的11.8%。由此可见,中青年教师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精力充沛,具有继续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养的条件和基础。

3.学历、专业与编制。

调查对象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1.2%,专科占39.4%,中专(中师)占8.1%。可见,重庆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水平偏高。但通过访谈得知,他们当中的第一学历大多是中师或专科,而大部分教师的现在学历是工作后,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方式获得的,非语文专业毕业的占21.9%。这表明农村小学教师中还存在学历高背景下的学非所用现象。

(二)知识结构

调查结果表明,熟悉度最高的是“专业知识”,除了“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的熟悉度只有43.9%以外,其余各项的熟悉度均在70%以上,其中“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熟悉度还达到了82.8%。其次是教育科学知识,除了“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的熟悉度是49.9%以外,其余各项熟悉度均在60%左右。排在第三的是“相关学科知识”和“人文与科学知识”,熟悉度均只有40%左右。对于“工具性知识”的熟悉度也不容乐观,“信息技术”是49.4%,外语只有33.9%。由此看出,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比较老化。

(三)能力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60%左右;“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强和很强的占50%左右。但从对历届顶岗、支教学生的访谈、询问中得知,大多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而创新教育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能力较差。而教研能力现状则是喜忧参半。79.0%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有必要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教学论文交流的占64.9%,从没参加过的占35.1%;有79.0%的教师主持或参研过校级和区县级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课题;63.8%的教师获得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果奖;有51.4%的教师近3年从没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21.7%的教师在工作期间从没写过论文;有60.6%的教师是因为学校领导要求或评职需要而写论文。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教研能力水平不高,而部分从事教研的教师的动力具有功利性和行政指令性色彩。

(四)专业认同感

从调查来看,70%以上的教师觉得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意义,并喜欢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为了适应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您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吗?”,只有25%的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关于“对自己目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法”,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只有28.7%的教师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仅有33.4%的教师比较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探索能成为一名“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仅4.4%的教师对专业发展充满热情。有48.9%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常常感到紧张、焦虑、压抑、疲劳。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喜欢自己的职业,但职业期待不足,满足现状、缺乏动力、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

(五)专业发展机会和途径

从调查中看出,92.6%的教师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2.8%的教师参加过区县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24.5%的学校每周1次主题明确的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28.1%的学校每两周1次,25.4%的学校每月1次。15.1%的学校每学期1次;34.4%的教师认为任职期间学校提供的专业发展机会比较多。同时也发现6.8%的教师在任职期间从没获过任何专业发展机会:37.2%的教师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公开课或优质课比赛;35.7%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有7.4%的教师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师培训;6.9%的学校从没开展过校本教师培训或校本教研。

(六)教师培训现状

有85.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或学历进修有时间、学校管理制度、经济、地方教育部门管理制度及家庭等方面的障碍(由大到小排列);有32.2%的教师认为参加科研活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时间,26.2%的教师认为是资料缺乏信息闭塞,21.9%的教师认为是缺乏教研能力,11.1%的教师认为是缺乏合作交流的人际氛围,8.6%的教师认为是领导不重视;67.4%的教师认为参加教师培训最适宜的时间是寒暑假或上课期间的短期集中培训,不希望安排在节假日和双休日及业余时间;对培训效果的考察方式,80.5%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是“教学设计案例、课件制作、课题研究(小论文)、课堂教学展示等”。

调查中,“特别希望获得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内容”排在前三位分别是:课例分析、教育科研方法和科学教学评价、教法指导和课程标准解读;“认为最有效培训方式”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名师现场课堂教学示范、互动研讨交流、案例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途径”排前三的是:参加专业培训、专家指导、教师同行间的交流和课题研究;“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前三的分别是:缺乏专业培训、专家没有专业背景、工作负担过重;认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任务”排前三的分别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加强在职教师语文基础和技能专业培训、国家出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

最后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26.4%的教师不太满意乃至很不满意。由此看来,我们教育相关部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培训和以人为本的管理。

三、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建议

(一)正确价值观的回归

1.科学评价,减少教师“职业不良情绪”。

教师的思想会通过其言行表露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调查中发现仅有37.6%的教师“对贵校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感到满意,50%的教师“在工作中常常紧张、焦虑、压抑、疲劳”。评价及评价结果是教师产生职业不良情绪的重要源头,应寻其根源,断其源头。所以评价时注意量与质的结合、横向与纵向的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结合等,“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1]使教师从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让他们变得“乐观、豁达、幽默、自信、进取”,提高工作效率。

2.提升认同,降低“骨干教师流失”。

据调查,45.3%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当今社会最易流动的职业之一,48.3%的教师认为教师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2]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成熟一个走一个”,出现了“乡村的涌向城市、城市的涌向发达地区”的现象,或者“直接跳槽流向其他行业”,造成了农村语文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当被问及“离开的理由”时,绝大部分教师的回答是:工作环境艰苦、福利待遇低、教育观念陈旧、培训机会少、信息闭塞。生活质量差、经济收入明显低于其他行业、“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3]加快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的步伐。所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创设良好工作环境、优化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方式,让农村小学语文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切实感受到他们在学校“有地位”,是学校的“主人”,提升教师们对学校的认同感,让他们在农村小学幸福地教育生活。

(二)专业发展意识的提高

据调查,66.6%的教师没有“通过直接努力成为专家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欲望、65.6%的教师没有制定直接的专业发展计划、66.9%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需要不强烈,乃至无所谓或有倦怠感。可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满足现状、缺乏动力。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获得真正实现,还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一是找准差距,获得新动力。让城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顶岗,从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带动农村教师;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到发达地区学习、接受优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洗礼。通过支教顶岗活动,让农村教师感受差距,增强自身专业发展意识,真正意识到要用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职业。二是规划方向,明确发展。不预则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有了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后,还得对自我发展有详细的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专业知识的完善

1.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

在对“当前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最迫切的任务”的调查中,教师们把“制定并严格执行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排在了首位,认为这是作为提高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最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相关教育部分严把“入口关”,让进入我们“小学语文教育”大门的教师在职前就应具有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这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第一步,也是较关键的一步。

2.加强在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

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是国家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4]等的科学依据,教师对课标应非常熟悉,做到胸中有数。其次,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据调查,31.4%的教师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很熟悉、22.9%对“语文应用知识”很熟悉、11.3%对“语文最新发展动态与研究成果”很熟悉,而对于其他相关知识很熟悉的就更低了,只有百分之几到十几。优质高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明确的纲领,还需要“真材实料”的填充,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等等都需要我们边工作边充实,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制度,并与教师资格再认证、聘任、薪酬、考核、晋升、奖励进行有效“挂钩”,[5]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还可提升教师们的积极性,改善农村教师无计无划、自身自灭的状态。

(四)教学能力的提高

1.督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调查数据显示,坚持每天或每周写教学反思的仅占34%。每节课后进行“课后小结”,每周、每月“小总结”,每学期“大总结”,这有利于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教学个性,最终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

2.多听、多上公开课。

“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6]。各级公开课,特别是部级、省市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样本;教师上公开课可迫使教师全方位地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进行教学设计,克服“流于浅表和凌乱的常态课堂产生的惰性、倦怠感”[7],这是教育战线的领导和一线教师的一致观点。可调查数据却显示,我们有37.2%的教师从没展示过公开课或优质课。

3.积极开展多种竞赛。

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信心和专业水平,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进步和成长的平台。

4.改变传统备课方式,提倡集体备课。

以前的教师独自抱着教科书和参考书闭门“独创”教案,上交的教案如有雷同,轻者重新“创作”,重者“重创”加批评、检讨。现在有部分学校已推行集体备课——担任同门课程的教师分担任务精心备课;然后大家共同讨论、修改,形成共同教案;课前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实际进行准备。集体备课不但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年轻教师前进的步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

5、“师徒结对”不能丢。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于独立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会非常吃力,师徒结对能让“初生牛犊”迅速度过“生存期”,快速进入“发展期”。

(五)教师培训的强化

1.提供均衡的培训机会。

据调查,重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挺多、途径也不少,但机会不均等,如有35.7%的教师就从没参加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或学术会议”。培训机会的不均等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发展不均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流失、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校评价机制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机会多,应均衡实效;途径多,应规范引导。

2.选择科学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前沿性。培训过程中,结合我国及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水平都得到真正提高,让培训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