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11-08 17:51:26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云南;民俗文化;经济;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093-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日益突显。

1996年云南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1999年又进一步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确定为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2008年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迈向民族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2009年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新战略。多年来,云南文化产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在把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方面探索出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云南模式”、“云南现象”,打造了一批文艺精品,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9%,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一起,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市。2010年,云南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增加值突破44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1%。在如此喜人的成绩背后,云南民俗文化到底给云南文化产业加分多少,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无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即是写作本文的宗旨所在。

一、云南民俗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一般来讲,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这样四个部分。

云南民俗文化的类型也具有民俗文化的一般性,从物质民俗来说,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建筑、饮食、服饰、民族产品、医药保健等方面;从社会民俗来说,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组织(如习惯法、人生仪礼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习俗等方面;从精神民俗来说,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从语言民俗来说,主要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民俗语言(广义的包括民族语言、方言,狭义的包括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等)和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两个方面。云南民俗文化的这四个类型从大家已耳熟能详的一些民俗事项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如:傣家的吊脚楼,白族的四方街、过桥米线,摩梭族的婚俗,彝族的图腾崇拜、阿诗玛的传说等。云南民俗文化与其他地域的民俗文化相比,又具有下列特征:

1.民族性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俗。云南是我国居住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在云南境内成村落聚居,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的民族就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主要居住在边境地区和内地山区,总体成大分散、小聚居、立体交叉的格局,有16个民族跨国境而居。

2.地域性

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是以地域聚居的,有不同的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不同的地域由于气候、地势等地理状况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民俗。云南各民族(俗)文化大致是由三大“文化带”结构而成: 第一,滇藏文化带,主要指滇西北与及相关藏区相联系的这一狭长地带的文化结构形态。第二,滇、东南亚文化带,指滇南、滇西与相邻的东南亚诸国的文化结构形态。第三,滇川黔桂文化带,这一文化带结构较为复杂,作为云南与内地联系的主要通道,这里先秦时即有过以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干的古道,以汉文化为主流同时包容苗、巴蜀、百越等文化的文化带延及滇东及滇中的广阔地带。

3.多样性

十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云南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山与云南少数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滇西的怒山、高黎贡山,到滇中的无量山,滇南的哀牢山,再到滇东北的乌蒙山等,都有诸多民族生活在其中。这些民族不是一起生活在某一处,而是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海拔线上,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于民族不同,不同的海拔等高线上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如热坝地区的傣族生产稻谷,相关的习俗节祭是栽秧节、吃新米节等;而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拉祜族苦聪人,由于气候原因,栽不出稻谷,只种少量旱作,而以采集、狩猎为主,相关节祭习俗为祭猎神、山神等。

除不同的族源外,不同的物质基础对不同民俗文化的形成影响很大,如曾以狩猎、采集为生存依托的拉祜族、独龙族等,就形成相应的猎俗、猎祭及采集的种种习俗和禁忌。与此相比,农耕民族的精耕细作技术和栽培经验更为成熟和完美。相关的农事活动和风俗习惯也不离其农耕的特点。边疆地区民族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较为粗犷,相关习俗反映出人们对山的崇拜。

4.集中性

云南民俗文化虽然有地域性,但是,25个少数民族集中于一省,是云南民俗文化独特的魅力所在,对于外地观光旅游者来说,只到云南一地,就可遍领25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是何乐而不为的事。

5.稳定性与变异性、交叉性

民俗文化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变异性,云南民俗文化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由于各民族的大分散、小聚居、立体交叉特点显著,因而,变异性、交叉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再加上云南地处边疆,而边疆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开放性,因为边疆地区无法长期封闭,往往多种文化竞争激烈。这样,开放性就会促进本族、本地民俗文化传播中的滞后因素,同时,也就加深了民俗文化的变异性。

6.对外性

云南民俗文化由于经济和旅游业的推动,具有明显的对外性,这里所谓对外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对省外、国外的吸引力;(2)省内,对不同地州、不同民族、不同民俗的吸引力。

7.历史性

民俗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突出的历史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终将成为历史。例如,火塘文化中把火塘作为村寨议事与社会习惯法的习俗,“祭坛即教坛”,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出现,“教坛”自然而然地会从“祭坛”移到学校。在社会的发展中,民俗文化的融合或消失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民俗文化越是古老就越是会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因为人们总是用现代社会的主体文化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传统民俗的尺度。因此,傣族黑齿、喜食昆虫的习俗,用今天环保、健康、文明的眼光来看,就难以生存了。

云南民俗文化除了具备上述特点之外,也具备民俗的一般特征,如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传播性)、规范性与服务性等,这些特征正是寻找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开发规律的决定性因素。

二、云南民俗文化在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云南已探索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那么,作为处于“主打”地位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一是增加了云南民族特色商品中的民俗文化含量和民俗文化附加值,在投入、文化、科技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任何一种商品生产出来,都需要有两种投入:有形投入与无形投入。有形投入又称为硬投入,其中包括能源、资源、人力、财力。无形投入又称为软投入,是指文化、科技等。现代市场竞争,有远见和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十分注重降低有形投入,强化无形投入,即提高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误区,必须摆脱扩大外延再生产的老路子,走出扩大内涵再生产、降低有形投入、提高无形投入的新路子。这个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决策必须永不休止地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把开发“民俗文化力”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促使智力优势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市场发展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商品消费的心理成分和审美要求,形象力在市场开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市场营销,特别是国际营销中,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也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拿民俗文化符号来说,民俗文化符号本身的独特性蕴含着一定的神秘性,往往是引起消费的兴趣点所在,但是,如果存在“文化障碍”,不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也就没有交易行为的发生。

三是有利于打开民俗文化产品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振兴民族经济和区域经济。民族要振兴,经济是基础,而经济的振兴又离不开相当数量品牌的支撑。云南经济的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科学技术振兴民族工业,提高民族品牌的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大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有两重意义:其一,是使民俗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接轨,注重民俗文化产品的经济含量、经济效益,使民俗文化产品生产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生产,为云南经济发展寻找到新的增长点。其二,是文化全面侵入经济生产,使经济生产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乃至产品的包装,都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从而促使云南经济生产获得一次革命性的跃迁。与此相关联,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为文化大省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供物质支撑。事实证明,民俗文化产业在当今多层次、宽范围、全方位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四是有利于丰富并优化云南的文化产业结构。云南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极其丰富,比如旅游民俗文化、饮食民俗文化、服饰民俗文化、居住民俗文化、交通民俗文化、节假日民俗文化、婚丧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技术、医药保健文化、游艺民俗文化、民间体育文化等,结合民俗消费心理,将会形成许多民俗文化的分支产业。

五是云南民俗文化是扶贫攻坚的有利资源。旅游是文化的旅游,我国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约5%。依据文化旅游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扶贫工程,已经使得400多万“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2000年,云南提出的“云南试点项目”,把石林、剑川、建水、腾冲、广南、景洪6县市作为先期示范点,就是基于要把民间文化产业开发与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想法而提出的。如剑川,既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木雕艺术之乡”、云南省文化先进县,也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列部级贫困县。

[参考文献]

[1]程恩富.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欧鹍渤.中国地域文化丛书:滇云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4]张忠良,周兴渤,梁多俊.云南民族文化探索[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5]华世铣.明清时期云南的经济与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6]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7]黄南珊,何念龙.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科学动态,1999,(9).

[8]何学威.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

[9]夏旸.中国文化产业:你的未来不是梦[N].中国文化报,2001-5-9.

[10]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文化蓝皮书: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云南省统计局,2010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C],2011年4月17日

[12]李向雄,李开义,黄华.云南设立十亿元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抓好“六个一批”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N],云南日报,2010 -12 -25 ( 001 ).

[13]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云南民族文化如何跨越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3 -16 ( 008 ).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 民俗传统体育 开发

一、 我国传统民俗体育的特征

1.娱乐性和趣味性。人们在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中自由抒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说娱乐性和趣味性是传统民俗体育与生俱来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俗体育也逐渐成为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沟通情感、美化生活、增强群体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内容。

2.地域性和阶段性。地域性是传统民俗体育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特征。传统民俗体育的地域性特征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它是指传统民俗体育总会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地缘关系的制约,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地方色彩。传统民俗体育的阶段性是指全国范围内各民族在相同的历史时期或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所共同具有的与该时期相适应的体育文化。不同时期的民俗体育通常都带有那个时期的文化特点。民俗体育文化的阶段性意味着民俗体育文化依时代更迭不断变迁,促使民俗体育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3.传承性和融合性。传承性是传统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民俗体育从产生之时起,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隧道,绵延流传至今,就得益于其传承的力量。传统民俗体育的传承性特征使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形成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多元的相互碰撞与吸收、融合与发展。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性是体现水平式的民俗体育文化交流。一定历史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系统的形成总是各种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的结果,所以传统民俗体育也必然具有融合性。

二、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的作用和意义

1.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人民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从而促进整个民族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民俗体育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因此,积极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功效;同时,民俗体育还是加强人际交往,陶冶情操,抵制社会上的精神污染,防止和矫正不良行为,从而促进整个民族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2.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丰富我国现代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指一定社会中的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民俗体育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一样,包括很多运动形式,包括相关的知识、技术与技能,无疑是对我国体育文化的扩大和充实。

3.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有利于丰富现代社会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大力开拓新的文化形式,而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民俗体育正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具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个性需要又具有大众化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补充。

三、传统民俗体育市场开发研究

1.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传统民俗体育是在古代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并流传下来在民间得到充分发展的体育文化项目,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肯定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局限性.当前开发民俗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剔除其不科学、具有迷信色彩的成分,弘扬其健康向上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养生、娱乐与健身的科学合理方法;并赋予其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精神内涵.积极向学校体育及大众健身娱乐推广,将其作为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走向完善发展的道路,最终成为现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及现代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此外,对传统民俗体育加强理论研究与创新,还要充分考虑传统民族体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各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中,把握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嬗变规律,进一步开拓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新形式。再次,对传统民俗体育进行研究与创新,要充分考虑到娱乐审美性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传统民俗体育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使人们在进行传统民俗体育锻炼时,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愉悦身心,陶冶性情,撷取运动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民俗体育迈出国门,逐步走向世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喜爱和参与。

2.加强宣传力度。要使民俗体育能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必须借助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手段来宣传、介绍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电子音像科学技术,电影、电视、录像、电脑、网络等传播工具的优势进行宣传,对大众的体育生活方式做出科学的引导,使民俗体育在群众体育中深入人心。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而言,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虽然传统民俗体育的开发重在依靠其自身的创新,但不可忽视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对传统民俗体育的开发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行为,必须由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各级政府在对传统民俗体育进行扶持时,除了必要的经济扶持外,还可以在“正名”、引导、组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加强民俗体育社会指导员的队伍建设。民俗体育的开发、组织和推广离不开相关的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工作,因此,加强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大力开发传统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艳茹等: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及其资源的开发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7.7

[2]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

探究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5

摘 要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对民俗体育项目认知情况及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民俗体育发展和推广得很好,而且形成了鲜明的校本特色,第二工业大学的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内涵了解得也比较透彻,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兴趣也比较高。而上海市民俗体育的总体发展却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上海市居民对民俗体育的了解不多,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也是以中老年为主,推广范围还不够广且缺乏特色。上海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可以借鉴第二工业大学民俗体育的推广经验。

关键词 民俗体育项目 现状 推广

一、前言

我国民族民俗体育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显示出东方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且民俗体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运动会、旅游、民族风情表演等领域中崭露头角,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些传统民族体育资源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很多我国优秀的体育项目。

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及地方各级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民俗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多次提到挖掘和整理适合全民健身的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在当今体育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体育活动的主力军----年轻人被一些“洋体育”充斥着,而蕴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民俗体育却不被大家所真正认识。通过本研究的挖掘,使更多的年轻人从一个传统、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多个层面来认识我们民俗体育的内涵。此外,本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族体育文化软实力,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查阅了近些年研究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趋势、体育项目推广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观察法

通过走访,对所选取民俗体育项目的活动参与人群的数量、项目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

(三)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设计“关于上海市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调查及推广价值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两种。一种针对上海市民,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978份,回收率97.8%,有效问卷967,有效率98.9%;另一种针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问卷发放500份,回收488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473,有效率96.9%.

(四)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制定访谈提纲,在调查问卷发放结束后,选取参与民俗体育项目活动时间长、对民俗体育项目认识深刻的活动人员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访谈,深入访谈结束后对所有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提取本研究所需信息。

(五)逻辑分析法

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获得相关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整体、综合和有序的分析研究。

三、结论与分析

(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民俗体育的开展现状

1.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对民俗体育认识情况

表1 学生觉得民俗体育项目是否有必要在大力推广程度(N=473)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很有必要 188 39.7%

有必要 155 32.8%

一般 78 16.5%

不太必要 34 7.2%

没必要 18 3.8%

如表1所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大多数的学生觉得民俗体育项目是有必要在大力推广的,其比例达到了72.5%(很有必要和有必要选项之和),在访谈中,学生也谈到了民俗体育的各项功能,如“养生、健身、表演、娱乐、经济、实效”等功能与价值,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民俗体育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宝贵遗产,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年轻一代应该去传承这样一种美好的文化。当然也有少数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去大力推广民俗体育,其比例有11%(不太必要和没有必要选项之和),在访谈中了解到,他们认为民俗体育缺乏趣味性,而且民俗体育在社会上受青睐程度不够,有部分学生还是喜欢跟着潮流走。总的来讲,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对民俗体育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也比较了解民俗体育的深层内涵。

2.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对民俗体育项目的掌握情况

图1 学生掌握民俗体育项目的情况((N=473))

从图1可以看出,基本上上大多数学生都是熟练地掌握了2-3项民俗体育项目,其比例之和达到了57.5%,还有13.7%学生掌握了5项及5项以上的民俗体育项目,18.9%的学生掌握了4项民俗体育项目,从这个数据来看,第二工业大学的民俗体育运动开展得非常好。学生对民俗体育运动的兴趣比较高,对民俗体育的内涵也了解得比较透彻。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学生基本上每天都会从事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其项目主要有花样跳绳、放风筝、竹竿舞、毽球、踢毽子,龙舟等,其中毽球还是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必须进行练习的项目,可见学生对民俗体育的掌握离不开学校对民俗体育发展的重视。

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出,第二工业大学一直比较重视民俗体育的发展,学生对民俗体育的兴趣比较高,学生从事民俗体育运动的机会和平台也较多,学校有专门的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场所,如有练习龙舟的场地、抖空竹、放风筝等项目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展。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大范围开展和挖掘民俗体育项目之余,将并把毽球、龙舟作为本校的传统项目,并形成了一种特色,毽球是第二工业大学的必修课,整个学校的学生都需要参与,每个学生在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练习,期末并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二工业大学的毽球开展地非常好,并形成了专业的队伍,在全国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龙舟更是第二工业大学的强项,男女队成绩突出,在全国名列前茅。当然,这是与第二工业大学对民俗体育的大力推广与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二)上海市民俗体育开展情况

1.上海市民对民俗体育健身价值的认知情况

图2 上海市民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情况(N=967)

从图2可以看出,24.1%的群众是非常了解民俗体育的健身功能的,还有35.8%的群众是比较了解民俗体育的健身价值,总得来讲上海市超过一半的群众对民俗体育的健身功能和价值是认可的,但是,也有20.2%的群众对此的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从图2中可以看出,甚至还有12.2%和7.7%的群众对民俗体育的健身功能不太了解和非常的不了解。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上海市还是有部分的群众缺乏对民俗体育的认识,需加强对民俗体育健身功能的宣传力度。

2.上海市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人群分析

表2 上海市民参与民俗体育项目年龄分布情况(N=967)

参与民俗体育项目人群 人数 比例

65岁以上人群 185 19.1%

50-65岁之间 364 37.6%

35-49岁之间 116 12.1%

20-34岁之间 143 14.8%

20岁以下人群 159 16.4%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上海市民俗体育项目参与人群是以中老年为主(50-65岁之间的人群),百分比达到了37.6%。一般活动集中在公园,广场。因为这部分年龄阶段的人群一般都是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早上、傍晚在公园、广场参加一些锻炼,一是为增进健康,二是为打发时光。其次是65岁以上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比例达到了19.1;也就是说,目前参加民俗体育项目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参与人群最少的便是青壮年(35-49岁之间),这部分人一方面因为工作时间忙,应酬多,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现在年轻人喜欢跟着潮流、跟着时尚走,有时健身喜欢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所以接触民俗体育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20-34岁之间的人群参与民俗的比例是14.8%,因为这一部分人群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现在有些高校有专门开设民俗体育课程,在高校里还有相关民俗体育项目社团的开展,所以在高校接触的民俗体育的机会比较多;20岁以下人群的比例是16.4%,同样,因为现在中小学都有专门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所以中小学生接触、了解民俗体育的机会还是较多的,而且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民俗体育,不仅能使他们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特殊,还是了解民俗体育项目的深刻内涵,也能促进孩子们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兴趣。

通过这个调查,从另一个角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因为参与民俗体育项目的人群的单一性,而导致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单一性,从走访中的确发现,上海社区里现在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不外乎就是“简易太极拳、抖空竹、腰鼓、蹉步秧歌、简易太极扇、毽球、放风筝”这几个项目比较热门,上海市各区各地缺乏特色性,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比较单一,当然这与缺乏民俗体育专业人才是息息相关的。

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民俗体育发展背景下看上海市民俗体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可以明显看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民俗体育推广及发展得特别好,基本上全部的同学都能熟练掌握一项民俗体育项目,第一,从推广力度上来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对民俗体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将民俗体育纳入必修课,且有民俗体育社团活动作为后盾,因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民俗的推广途径、推广范围都比较宽广,学生接触民俗体育的机会也较多。第二,从群众的认识观念上来看,上海市社会群众对民俗体育的认识不够,了解其价值、内涵较少。第三,缺乏系统的指导,社区里严重缺乏专业老师,这也是影响民俗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上海市民族传统体育场地短缺,在调查中,上海市居民基本上是在公园广场进行活动,且场地布置不合理,场地与器材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阻碍了民俗体育很好地发展及推广。第五,上海市民俗体育的发展缺乏特色,没有人群和地域性差异性,年轻人对民俗体育缺乏兴趣和了解。

四、结论与建议

(一)第二工业大学的民俗体育推广和发展得比较好,项目内容比较丰富,特色也较为明显,可供上海市民俗体育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可结合“体教结合”的措施来促进上海市民俗体育的发展,如可以将上海市高校里懂民俗体育项目的学生分配到社区里进行指导。这样便解决了上海社区里缺乏专业性指导的难题。

(三)利用民间、民俗节日进行大力宣传,实现民俗的项目价值,民俗体育项目不仅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它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更适合在社区开展。

(四)在上海各社区定期举行民俗项目的的运动会,既可以宣传又能促进民俗项目的发展。将传统的竞技性强的运动会改革为体育健身运动大会,实现竞技与趣味结合,传统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吸引一些年轻人来了解民俗体育。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2011年度校科研启动资金项目。项目编号:A20XK11X039。

参考文献

[1] 陈科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与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 闫存英.民族体育在高校的应用与探讨[J].辽宁体育科学.2003(6):62-68.

[3] 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45.

[4] 王敬浩,周爱光.民俗体育对身体和谐的构建——谈民俗体育的发展逻辑及其现代化道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10):16.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金华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可行性

文化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文章结合金华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刻探讨金华如何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从理论上与实践上论证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以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一、金华民俗文化以及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介绍

(一)金华民俗文化

《礼记》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是人类群体中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们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戏曲文化等。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民俗工艺文化有威名远播的东阳木雕、浦江剪纸;民俗饮食文化有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义乌红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民俗戏曲文化有金华婺剧、浦江乱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软环境。

(二)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语言教学,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齐放、百舸争流的景象。但是,对如何将文化教学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招生以来,留学生招生人数多年来稳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在学校的日常语言教学中,主要开设精读、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而较少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当地民俗文化教学,即便涉及也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面较窄,仅能面向部分学生。因此,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仍有待重视与提高。此外,该校对外汉语教材长期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读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与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发展。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总是与社会风俗、宗教、历史、人文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无形中总会透露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唯有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所学语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JohnA.Rassias)谈到语言教学时曾说过:“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教这种语言的文化。”对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无论来华时间长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同时,无形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含有当地文化元素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歌曲电影、礼仪服饰、茶艺烹饪等。语言同文化的结合,让学习者切身体验,可以促使他们对汉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汉语学习动机也因此增强。学习汉语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来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语言教学同民俗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相影随行。

(二)金华民俗文化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华地处浙中地带,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是衣食住行、节庆文化、买卖交易等传统民俗事项,还是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对整个浙江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作为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促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出了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金华火腿是浙江传统名产之一,火腿具有俏丽的外形、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勤劳智慧的金华人不仅火腿加工工艺技术精湛,而且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金华火腿。义乌素有“红糖之乡”的美名,其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鸡毛换糖”最早形成于这里,义乌小商品的发展渊源也可追溯到红糖。金华火腿、义乌红糖都是生于乡土亲于乡土的,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传统习俗的力量。2.富丽别致的民间艺术金华戏曲以婺剧为代表,婺剧起源于农村,具有取材范围广泛、表演形式生动、注重手头功夫等特点,不但表现了浙中人民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更蕴含了浓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历史中,民间技艺文化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纸等经过历代传承、师徒相授,在民间发扬光大,成为一张张金华的名片。金华民间技艺以东阳木雕最具盛名,它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蕴含了我们金华人民的智慧,融汇了当地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当然,金华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两个方面,金华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广汉语,继而传播经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

(一)师资培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是关键。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重视本地区民俗文化教学。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应的传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并非金华本地人,对金华民俗文化了解不够且对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的融合。为此,相关高校或机构应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培训,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应树立起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汉语语言教学放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引导留学生亲自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融入本地风俗

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动机。除了进行常规语言教学外,适时开设一定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应当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即对外汉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传播而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补充拓展文化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汉语学习者更可以直观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使其融入当地生活。

(三)可编写适宜本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读本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则显得稀缺,目前市面上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国民俗》、祝健的《中国的节日与民俗》、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于金华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较少,高燕(2016)在专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中,从传统工艺、节庆、戏曲、建筑、饮食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金华的民俗文化。为继承弘扬金华民俗传统文化,为振兴金华文化产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我认为,可以专门为汉语学习者编写金华民俗文化读本,将金华民俗文化最经典的代表汇编成册,并结合金华汉语学习者的国际特点,出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我们的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传播普及。相关机构及学校要支持鼓励开设更多中华文化课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课程,举办更多社区推广活动,要面向汉语学习者大力开展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推广。此外更要加强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派出力度,研发、翻译、出版更多语种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为振兴浙中文化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燕.金华民俗文化读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产业的兴起,教育事业也是其中之一。广西近年来对教育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对教育的质量更是精益求精,对所培养的人才也是力求全面发展,因此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启蒙无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本文将对广西学前教育专业融入地方性儿童民谣课程进行研究,从两者结合的必要性着手,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预测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出预设解决方案,希望对提高广西学前教育,培养德育全才有所助益。

【关键词】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一、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是时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总称。其中包括: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积淀、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通常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文化风貌、文字符号、地方性语言、建筑风格等等。民俗文化就是一部历史,真实的反映着民族的嬗递更替。研究透了民俗文化就是读懂了整个民族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史。也正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才使得民俗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同体生活中得以保留至今。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中歌舞占据了较大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同化后保留较多的一种能够体现民族风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歌舞多为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劳作等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行为习惯,体现本民族某种民族精神或信仰的一种表达、交流、传递、传承的方式。被保留传承最广的应属歌谣,歌谣本就是滋润民众心灵的存在,先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将毕生经验总结成郎朗上口的歌谣,方便记忆传承。这些歌谣里记载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劳动生产的经验总结,更不乏表现其民族精神气质,体现其民族文化价值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教育意义的歌谣。歌谣按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苦歌、情歌、盘歌、风俗歌、节令歌、童谣等。其童谣往往是儿童游戏时自然流露的童言,也有成人教育儿童对事物简要认识的知识性歌谣,多以童趣、娱乐为主。

二、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然而一旦被重视便往往会导致错误观念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理解不得当,越重视反而越使孩子偏离原本应有的学前教育轨道。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前教育是学得越多越好,甚至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这与最初的教育目的明显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幼教专家董旭花说,学前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现今以研究学前教育,培养优秀幼师的专业迅速占领了教育市场,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的大力发展、扶持。

三、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原因

教育关乎着民族发展的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一成不变的陈旧的教育模式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纷繁复杂的学前教育中,各种形式的融合此起彼伏,而学者认为,最有意义和价值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基于幼儿对事物认知的限制,本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寻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的启发诱导教育,并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之中,已成为学前教育的热门话题。学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立足于儿童需要,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活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通过儿歌、童谣、寓言故事等多种形式在儿童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增长见闻、懂得一些道理。当然对于融入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内容需要进行筛选,要选出利于儿童接受,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综合凡此种种,学者一致认为童谣是最适合融入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由于各地方民族构成的差异,及长久以来的生活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各地方儿童民谣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出于对儿童接受能力的考虑,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歌谣融入地方学前教育是最适合、也是最理想的。这些儿童民谣多是以教育为核心目的,将地方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将中华美德也囊括在内,是儿童启蒙、情感培养、代代传承的重要手段。

四、课程设计与研究

(一)理论基础1、人类学基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与人本身有着严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文化的创新。而课程又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与教育的关系就像心脏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化形态,课程遵循着文化的一般规律,具备文化的一般特质,是人类文化中的理念。2、民俗学基础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俗产生、发展及其规律,揭示和利用民俗的价值,引导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一门科学。以民俗学作为理论基础,将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正确分辨、选取民俗文化,也正确对待、运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虽然是一种文化现象,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把握民俗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对我们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有利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分辨、蹄选、整理、运用。第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3、心理学基础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这些依次发挥作用的环境包括儿童周围直接接触的环境、家庭与学前教育机构和社区构成的环境、更广泛意义的文化或社会环境。因此,建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必须切入儿童生活,以儿童生活为依托进行课程资源选择,必须首先选择与儿童身边最基本的民俗文化事象,再遵循从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为中轴范围进行课程资源选择,然后逐渐延伸至更广泛的、更一般意义的文化知识经验,这是选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最基本的规则。4、教育学基础在地球上,中国是唯一没有被中断过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最古老的民族和最古老的文明系统。但在教育领域中,我国长期以汉文化为主,极少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出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不相融等现实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成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本民族、本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课程目标1、理论依据对于课程目标的依据,历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强调社会生活需要的“社会本位论”,有强调儿童发展需要的“儿童中心论”,有强调学科知识的“学科中心论”等。由于儿童的兴趣爱好具有跳跃性,我们需要考虑其兴趣爱好,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迎合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否则课程目标就成了放任自流、丧失教育功能、远离教育宗旨。因此,对儿童认知和学习的了解使得我们获得一些儿童学习的知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儿童提供了理论的指导,这既对我们制定和细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实施和评价课程目标提供了依据。2、基本要求课程目标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在对儿童、社会、知识研究了解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发挥课程目标的功能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选择,这就需要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制定须符合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差异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灵活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等基本要求。3、目标体系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是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统筹,是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与评价进行的前提和依据。建立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有利于幼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实施、评价、创生课程,也便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

(三)课程内容1、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通过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需要和儿童发展需要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诸要素的过程。课程选择是一项价值判断的工作,且历来争论颇多,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方面。本研究拟从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选择原则与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2、内容的组织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组织简称为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的前奏,是对课程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操作,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程实施。课程组织是将构成教育系统或学校课程的要素,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因此,课程实施涉及课程组织者的课程组织取向,以及对课程诸要素的考虑、课程组织结构的架构、课程组织标准的选择等,是联结目标与实施的直接通道,其成败直接关乎教学质量的好坏。

(四)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把课程设计付诸现实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从文本到行动的转换过程,只有通过课程实施,才能产生实际效应,否则,设计得再完美的课程,一旦束之高阁,便不会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同时,课程设计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总是蕴含着对旧有课程设计的变革,课程设计的实施就是把这种变革导向教育实践,使之产生现实效应的过程,也是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过程。课程实施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课程釆用、教学和创新阶段。

五、小结

千百年来,人们多数时候只顾低头前行,脚下步履匆匆,却往往忽略了原本一同上路的文化灵魂。我们经常说适时放慢脚步,好让灵魂追上来,其实我们更应该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会带着民族文化上路,伴着灵魂前行。将民俗文化融入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将儿童民谣融入学前教育只是我国教育迈出的一小步,今后教育事业的改革完善尚待筹备开发。走好今天的一小步,为今后大步的跨越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4(10).

[2]侯艳青.广西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6(1).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文化产业

旅游的目的是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民俗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在这两者中,笔者以为旅游应以民俗特色为本,因为它涵盖了地方特色的人文内容。就像一座孤岛离开民俗的浸染,对旅游者来说只能算是风光旅游。而风光旅游若离开人文因素,未免有些单调。本文试图从分析吉林省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吉林省是满族和蒙古族的发源地,更是朝鲜半岛以外朝鲜族的聚集地。他们既与汉族习俗文化相融合,又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民俗特点。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多以风光旅游为主,夹杂些民俗风情为辅的形式,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如松原市自2002年,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了“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 所聚集的人气逐年增加。但除古老的祭祀仪式和捕鱼方式外,能全面与蒙古民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配套的东西并不多;延边近年来也举办了各种名目繁多的旅游节,也都难成气候。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吉林自然风光旅游、展会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人参旅游、乡村度假旅游等项目不断被开发相比,民俗文化旅游的瓶颈状态未被有效地突破,构成了吉林旅游事业的短板。 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还缺乏与自然旅游资源相配套的统筹机制。这既反映出对地域古老民族文化传承重视不够,同时,也为吉林开发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 对如何利用优势的自然旅游带动尚处于劣势的民俗旅游认识不足

从吉林省现有旅游类型吸引力看,最基本层次的观光旅游大体占80%,娱乐购物、会议商业和度假约占15%,能展现具有真正长久吸引力的民俗特色旅游所占比例不足5%。从这组数据看,吉林的民俗旅游劣势非常明显。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在外国游客心目中的中国旅游第一吸引力,认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的占30%,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竟达70%。[1]由此可见,开发民俗旅游资源重要性。目前在延边州和松原两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尚未把用优势自然旅游带动劣势的民俗旅游提到日程上来。

(二) 民众参与度低,使旅游的民俗性大打折扣,导致后劲不足

延边大学对2007年“延边州民博会”的一份‘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知道(听说过)民博会的占80.6%,看过(参加过)的比例在39.6%,没看过(没参加过)的占60.4%。从被调查人员职业结构看,公务员、教育工作者,企事业人员比例为87.6%,其他只占12.4%。[2]可见调查面之窄,难以反映民俗文化真正土壤——广大民众的参与兴致。民俗文化缺少地域民众参与,必将失去焕发活力的土壤。没有活力的土壤,又怎能博得旅游消费者认同和长久的生命力呢。

(三) 热衷办旅游节,缺少对旅游精品活动的统筹规划。2012年延边州由州及所属市县举办的节庆就有37项。春看梨花、冬滑雪、夏游长白、秋采梨,可谓四季热闹;朱果、莲花、金达莱,大雁、松茸、东北虎,都有了自己的节庆。[3]掺杂的民俗元素,基本是朝族饮食、秋千、跳板、歌舞,导致本地民俗被人为的庸俗化所践踏。试想一个不乏自然风光,有得天独厚民俗的地域,办了如此多的节庆,非要给看不见的老虎、随处可见莲花、奢侈品松茸过节,这种旅游营销手段的滞后,很少能以符合游客心理的方法扩大影响,提高潜在游客的参与度来吸引游客。

二、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吉林省开发旅游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子系统的民俗旅游的开发,必须与已经体现出优势的自然风光游统筹考虑,才能体现出其独到的旅游价值。

(一) 吉林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开发与保护是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旅游资源的物质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旅游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难度要大得多、复杂的多。然而,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除了政府大力搭台办节庆外,没看到有太多有效措施。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就应该在培育、光大深藏于民间的民族习俗上下功夫、花气力。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规范民众,又深藏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众的参与度和自发的参与热情,才是民俗文化挖掘的方向,才是吸引游客的魂灵。培养区域民众群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和自豪感,使游客身临其境便能体会到该民族浓郁的民俗氛围。

(二) 打造民俗旅游精品及营销策略

民俗文化的群众化,是打造民俗旅游的精品策略重要一环。从游客心理特征考察,有广泛参与大众化的民俗文体活动,很容易唤起游客的参与欲望,一旦他们被融入其中,必然会很快被这种大众文化氛围所感染并认同。这样的感染力所产生的渗透力无疑会通过游客向身边蔓延。蔓延的结果,必将会比什么推介会、甚至是被‘旅游化’的各种‘民俗节’的宣传效果好得多。如“延边朝鲜族端午民俗旅游节”的朝鲜族摔跤邀请赛,邀请了青岛、大连、沈阳、延边等10支代表队,共60名队员参加。笔者认为这是推销民俗旅游最经济和有效的办法。要比请专家、官员推销民俗旅游节俭得多、影响大得多。此外,减少辖区为造势和不切实际诸如“大雁、松茸、东北虎”和同一季节重复的“苹果梨”等样式单调的节庆,以民俗文化资源,让项目的丰富性、多样性,留给游客游难尽揽、余兴未尽的遗憾。

如前所述,目前吉林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风光游是优势,而民俗旅游处于劣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固然吸引眼球,但缺乏人文气息,总是会让人感觉有些苍白。凭借吉林自然风光游的地利,自然地融入民俗风情,不仅是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带动,也是对旅游吸引力总体层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温艳玲等.延边龙山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可行性研究报告[DB/OL].

/view

对民俗文化的个人总结篇10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时代背景和价值选择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民俗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可见,该文化类型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传布和演变,展示着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生存智慧,已成为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网络化的现代开放型社会,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顺应市场经济潮流,需要紧扣时代强音,遵循价值前提。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应对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势,国务院于2000年《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实行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允许私营企业经营互联网和其他增值电信服务业务。在其后的十多年里,网络业迅猛发展如雨后春笋,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促进着生产的革命性变革。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基于此,互联网与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方式单一,至今仍以原生态的传统形式为主。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俗文化传承依然不够理想。布点广泛却规模较小、影响较弱,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展契机之下,应加快促进网络与文化紧密融合,以科技和网络为依托,在市场经济浪潮之中引导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

(二)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价值选择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各类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其具有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属性。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在不同时期对文化价值的引导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前文化部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只注重文化价值而忽视商品价值,文化产品高度意识形态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策,但对文化领域仍然只讲特殊性而使文化产品存于市场规律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带来的变革压力,政府于2003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指出了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倡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并重,为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却逐渐将价值天平从意识形态属性偏移到商品属性,追求文化产业在GDP中创造产值的多少,过分注重文化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价值,给文化产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价值危机。因此,在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过程中,首先需明确其产品的文化价值,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文化和艺术作为发展核心的重要性,注重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同时,要防止过度逐利使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覆盖其文化价值,从而形成民俗文化过度产业化的“伪民俗”现象。总的来说,要在保持和发扬民俗文化之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以经济价值的实现为途径进一步发扬其文化价值。

二、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主要问题

山西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煤炭资源为支撑的“资源文化”,相较之下忽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针对文化发展的政策规划时效性较差,绝大多数未真正落实,可操作性不强。随着近年来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相关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总体规模较小、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一)民俗文化网络传播较为薄弱近年来,网络化冲击着众多传统行业,也悄然改变着文化营销传播。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的出现,传播渠道及话语方式更趋开放自由,人人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在此背景下,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文化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近些年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强文化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知名度,但因其宣传力度不大、宣传模式单一导致民俗文化在全国范围的认知不均。一方面,文化营销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主体固守“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被动引入思想,主动宣传的积极性较弱,少量的广告宣传多局限在当地及周边的一定地域中,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特别是一些稀有且传统的民俗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甚至面临失传之境,民俗文化“走出去”显得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文化营销方式单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过程中的营销途径多见于产品广告,而其中以山西境内的广告牌及电视广告居多,而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媒介呈现的广告较少,传播范围小,网络营销较为薄弱。

(二)民俗文化与网络科技融合不紧密总体而言,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但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较少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第一,民俗文化产品创新性较弱。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力的发挥,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依靠创作者充满个性与自由的创造力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2]。山西民俗文化产品多为流传至今的传统型产品,而在以科技为依托的创意时代,固守传统本身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民俗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民俗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山西分布广泛的民俗文化资源中,已开发出的民俗文化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模仿与趋同现象,自身特色不明显。如构成山西晋中大院文化的诸多大院,就存在创新不足的同质性问题,在文化内涵与形象塑造中缺乏本质性差异,形成消费者“游一处而知全貌”的消费观念,导致吸引力不足。第三,缺少与相关产业的共同促进。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众多产业可以此为依托相互融合形成影响更为广泛的产业群体,而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仍以独自发展为主,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紧密,因此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不理想。

(三)缺乏引领市场的文化品牌和企业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其历史文化积淀居于全国前列。然而除了素有“天下第一醋”的山西老陈醋及近年来依托影视宣传发展迅猛的大院文化以外,其余民俗文化知名品牌较少。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如晋南木版年画、河津琉璃、介休陶瓷、太谷秧歌等,仅在有限区域内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产业化发展滞后,个别品种和传统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山西民俗文化品牌在全国驰名商标中所占比例与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严重不符,品牌带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不明显,民俗文化品牌价值偏低,含金量不高。原因主要是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其品牌创建意识、宣传意识、经营意识淡薄,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大部分国企经营体制目前虽在形式上和法理上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但实际并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国际文化,导致缺乏顺应市场发展的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多而散,小而弱。可见,目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市场主体骨干企业缺乏、小微企业不足且知名度较低,严重影响其产业化进程及市场竞争力。

三、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政府职能,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发展方向日渐明晰,从2008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到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政府作为文化发展的引领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其职能。文化产业的性质不同于服务大众、旨在满足和提高公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事业,旨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职能也不同于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应主要体现为宏观政策的制定及主客体关系的协调及监督[3]。重点是政府的有限参与,主要表现为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民间企业及公民个人应以互动、合作、协商的模式参与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努力实现多元主体的平等对话,从而在权利制衡及利益博弈过程中达成共同利益,促进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发展。

(二)利用网络媒介,打造民俗文化营销平台民俗文化网络营销不应仅为建立在新媒体平台之上简单的产品信息传输,而是将文化内涵及产品传播融化为网络的思维和精神从而进行网络式再造,呈现出新型的民俗文化网络营销策略与模式。第一,找准市场定位。文化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物品的生产,所谓“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接受因个人差异而表现出多样性。因此在民俗文化产业化营销的第一阶段,必须通过新媒体等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形态及需求品味,了解山西民俗文化资源的市场认知度及发展潜力,为不同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选择最易被受众所接受的营销模式。第二,传播方式多样化。在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中,应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手段,综合应用互联网、手机媒介、电影电视等传播平台,充分发挥自媒体时代民众作为重要传播者的角色,将网络营销传播贯穿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及传播客体等各个传播环节,借助网络的巨大能量点燃消费者的参与热情。第三,内容传播情感化。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时代已不乏传播平台的构建,在大数据思维的网络世界中,内容即信息[4]。为了广泛提高山西民俗文化资源及文化产品的普遍认知度,给有限的产品信息附加生动的心理情感可使之更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如近年来的产品广告微电影化,在短时间内寓情于物,将文化营销倾注感情,从而更易达到传播目的。

(三)以科技促创新,形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发达国家在文化管理中很少采用“文化产业”一词,而多用CreativeIndustry(创意产业)表达中国文化产业范畴,其文化保护及开发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从文化科技到互联网+,科技与文化结合日益紧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文化发展形式的多元化[5]。在民俗文化传承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借助新技术、高科技推进文化创意生产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在保持文化价值真实性的前提之下,将高科技转化为艺术创新能力,丰富艺术创作和艺术表达。依托现代科技打造山西民俗文化产业链是当前山西民俗文化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借助高科技及网络技术将民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使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业、动漫业、出版业、游戏业等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富涵创意的规模化、互惠型产业链,使民俗文化产业由单一型发展转变为一点融多面的网络型发展,传播主体及传播渠道进而呈现多样化。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将民俗文化静态产品及动态产品相结合,使单一感官体验变为融情感、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共鸣,提升民俗文化静态产品的客观性。例如,由乌金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耗时两年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剧《轮回乌金山》,于2015年7月27日在乌金山欢乐谷正式上演,该剧目内容融入了山西晋剧和左权小花戏元素,将本土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完美结合,使民俗产品动静结合,有力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及文化品位提升。因此,在科技及网络支撑下打造山西民俗文化产业链,有利于产生集聚效应从而扩大民俗文化知名度,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节约文化产业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