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十篇

时间:2023-11-08 17:18:47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1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幼儿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幼儿性格、思维形成的需要。新《纲要》阐述:艺术活动对幼儿作用主要有: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感知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能使幼儿认知艺术语言、符号,促进创造力发展。而我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艺术活动激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艺术活动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创造性活动。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幼儿教师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1.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S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加美术教育活动。因此,美术教师要不断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创新教学,不断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提升幼儿对美术的审美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在美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要对幼儿的想象力设定一定的局限性,要给予幼儿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

2.培养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恰当采用美术教学法。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等,为幼儿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幼儿的美术教育是幼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创造性的发展思维运用到美术教育过程中,从而让幼儿不断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丰富幼儿的感情因素

在幼儿时期,是幼儿自我情感不断激发的时期,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的感情,从而让幼儿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心智上的成长。情境教学法和情感熏陶法是美术教学过程中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之一,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情感氛围,能引起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幼儿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二、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1.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

要在幼儿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就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美术教师要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引导过程中,美术教师不应过多地干涉幼儿的想象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如果美术教师过多干涉幼儿的学习,一定会为幼儿设定固定的绘画学习模式,从而影响幼儿的想象力,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完善美术教学方法

美术是一门学生表达思想的学科,因此,教师应不断引导幼儿用色彩描绘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予幼儿一定的发挥想象的空间。如果美术教师一味地采用固定绘画内容和模式,也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美术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教学方法,从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观察、欣赏的时间,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帮助幼儿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幼儿想画、爱画的欲望。适当地运用示范教学法,给幼儿提供一个创造性的空间。

3.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创作。将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用,就要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幼儿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此同时,教师要认识到,不要以一个成人的思想去判断幼儿的想法,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用美术表达自身的感情。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的美术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以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完善美术教学方法,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来引导幼儿学习美术,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幼儿在不断思考过程中提高想象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关注幼儿的素质教育,不应将幼儿作品画得像与否作为评判幼儿作品好坏的标准。

参考文献: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2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创新思维

语言对思维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总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黄金时期。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做好幼儿创新性思维的引路人,在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尝试了各种策略,认识、尊重和推动了孩子们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性思维,能让他们积极思考,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一)环境渗透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语言活动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 如在纸偶活动《家里高兴的事》中利用区域为幼儿创设几个温馨的小家,幼儿戴上纸偶后在“家”中表演,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家中的许多布置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一些美好的回忆就涌现了幼儿的脑海,孩子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说,这样也让“家”的环境成了指导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我们还创设和追随流动的环境,支持孩子的表达表现。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把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是一道场景,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画面,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参与环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问引导策略,为幼儿拓展创新的思维。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否成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因此,在设计每一个提问时,首先把幼儿放在主体的地位,注意向他们提出多样性、启发性和能激发他们想象的问题,发展孩子的创新性思维。

1、 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搜寻以往经验,激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的兴趣被诱发出来后,我们不失时机的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激活幼儿的思维。如开展“让爱驻我家”的主题时,我们在语言区中,创设一些幼儿制作的全家福的照片图书,引导幼儿表达。刚开始孩子只会说“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等一些短句,而且人云亦云,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启发他们说:“这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你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做了些什么事情?”“你在公园里看到了些什么东西?”鼓励幼儿回忆,把做的事能用一小段话完整地说出来。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有许多孩子能用两、三句话把自己做的事情完整地说出来。通过语言孩子们把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梳理,为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进行铺垫。

2、开放式的提问,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中班的孩子受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经常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予以表达与表现。而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可重复性。以语言和多媒体相结合,孩子们会看到具体的事物,甚至自己的所想马上会变成现实,并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当他们被某一现象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索欲望也特别强烈。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提出具体的,封闭的问题,还是会束缚幼儿表达表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的提问要“开放”,多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三)激励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基础。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并不时地鼓励、表扬幼儿新的想法,能极大地增进师幼间的感情,帮助幼儿获得创新的成功感。

(1)情景激励:即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在学习诗歌《家》时,我们从游戏方面挖掘语言的价值,创设情景来激励幼儿,给予充分的创新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坐成马蹄形的位置后,我们用泡沫小垫子做成的筛子往地上一扔,出现了海洋的图片,孩子们就会觉得既兴奋又好奇,在游戏中孩子的思维最敏捷,提出的问题也最多。教师敏感地抓住时机,让幼儿边玩边学,同时也为幼儿创设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竞争激励:即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如:在手偶表演《在幼儿园里》时,要求幼儿能表演一些有关自己生活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我们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后让他们合作进行表演,然后评出表演的最好的一组加以鼓励,并说说他们想的哪些事与别人不一样,并好在什么地方,帮助幼儿体验到创新的成功,还激发了幼 儿积极的情感。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3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美术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美术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创造性的热情。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影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美术教师要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欲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一)多角度欣赏同伴的作品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巧巧手”的区角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区角里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思维能力。

(二)手工游戏与绘画相结合,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手工制作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如:中班折纸画《小猪欢欢》首先折小猪的头,然后贴在一张纸上,接着再添画小猪的身体和它洗澡的用具,最后玩帮小猪洗澡的游戏。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幼儿十分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还创造性地添画了牙刷、毛巾、沐浴露等,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白纸变得丰富多彩。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美术教师,引导幼儿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在教学中,让幼儿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比如教师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的方法,然后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儿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四、美术教师要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4

(济南市平阴县机关幼儿园山东平阴250400)

【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是永恒的主题。本文从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启发、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启发幼儿创造思维;鼓励幼儿异想天开、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组织幼儿在学习中合作交流、展开争议、相互质疑、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灵感,培养提出新假设的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儿童智力学具”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http://

关键词 幼儿;创造能力;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呢?我运用“儿童智力学具”这一独特的教学媒体,重点引导幼儿在玩一玩、做一做等操作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

一、 注重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好奇心强是幼儿显著的心理特征,这是最好的品质。它是创造的起点,也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最有利的条件。因此在学具活动中,我对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积极鼓励和表扬。通过竞赛活动看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质量高、有新意等等,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对学具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和关心。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学具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幼儿可操作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并启发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会,并启发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会,并悟出方法。在“立方体转换”的游戏活动中,如果8块学具摆成长方体,怎样变成正方体?活动中幼儿自主探索、大胆尝试,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寻找最佳方法。由此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内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的让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我在准备每工节学具课时,都要认真考虑一项活动,以引导幼儿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之中,使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

二、通过多种途径,启发、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一)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直接的心理基础,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有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两种类型。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没有否定和抛弃,只有肯定和接纳。激发孩子和同伴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各种策略,这对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阶段、生活阅历的差异,我在小班阶段侧重对幼儿进行再造想象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用生动、浅显而有趣的语言提示,联系与小班幼儿生活有关的课题,启发、引导幼儿想象。教师的语言提示,可以使表象活跃起来,从而丰富想象的内容,对幼儿想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用生动、浅显的语言描述或提示,使幼儿的再造想象充分地展开。例如在一次活动中,我请小朋友在玩学具中联想,并找出学具中什么在天上飞?接下来提示幼儿:“除了学具中的还有什么在天上飞?”幼儿进一步联想到了学具画面以外的,我用语言提示:“美丽的春天来了,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活动?”小朋友抢着回答:“春天风筝天上飞;蜜蜂天上飞;燕子天上飞”,“小朋友们,秋天还有什么在天飞呢?”小朋友们又联想到了大雁南飞。由于我用了生动有趣的语言提示和启发,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参与了想象活动。

(二)创设具体形象的情景,引发幼儿的再造想象。情景教学能以直观形象的教具或场景,生动浅显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与动作引起幼儿的活动的兴趣,帮助小班幼儿进行再造想象的思考,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情景引起的。例如在“粉黄蓝绿真好看”的活动中,我采用帮助底色找朋友的情景游戏,引发幼儿通过再造想象出其他物体相似的颜色。再如在“想想说说”活动中,我,在设置这样的情景,在一条公路图上什么也没有,小朋友想什么在公路上跑?在蓝色的大海图上,小朋友想什么在海上行驶、什么中海上游?鼓励幼儿看谁说得多,想得多。同时小朋友在学具中选出画面贴在图上。我认为从这一情景入手,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根据事物某一特征进行相似联想,另一方面使得一活动富有情趣,更有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幼儿创造思维

在进行学具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集声音、图形、动画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由、生动有趣的环境和氛围,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设计“五彩花布”活动中,在幼儿找规律时,我设计了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逐条变底色的程有序,直观展示,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并启发引导他们去发现每块“花布”的变化规律,由此幼儿很快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和掌握了间隔式用色的规律,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幼儿在此基础上分别设计出了对角、对边、间隔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花布”,其想象和创造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又如“变形金钢”的教学活动,以前幼儿认识立体的图形难度较大,教师出示的图示多为平面的,幼儿不易看到隐藏的学具块,而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图中的学具块既可定格、反复显示,又可移动、重叠,使立方体图形的棱与面可在三维空间显示,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难点。这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如在进行竞赛游戏“小小建筑师”的活动中,初试时一半以上的幼儿对拼摆8块以上的学具难以掌握,而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具活起来,动起来,幼儿通过看、猜,清楚地知道了藏在后面的学具块,由此启发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经过多媒体展示后,幼儿再次竞赛时,90%以上都能看图摆出难度较大、造型各异的立体楼房。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其新颖的形式、引人入胜的情景拓展了学具教学的思路,激发了幼儿主动创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启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鼓励幼儿异想天开,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激发幼儿的思维,有意识地鼓励幼儿打破思维定势,锻炼幼儿灵活地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之一。过支在教学法中,教师主宰一切,学什么、怎样学,全由教师说了算。教给幼儿的只是一个一个的具体方法,得出的答案往往是雷同的,而“儿童智力学具”的我们应用为我们打破幼儿思维定势、培养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操作工具。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学具中的图与画、形与色、规律与变化、特征与联系,让幼儿通过分析、讨论、操作、探究,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想一想,有没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排列方法或分法、算法,为什么?启发有不同看法和见解的幼儿进行探索,并及时给予指导。如运用学具进行创编儿歌的游戏时,幼儿能根据动物的耳朵、尾巴、生活习性等不同,进行多种角度的创编活动,力争与别人不同。又如运用学具创编6以内的加减法算式,有的幼儿想出用数字代替底色,1代表粉底色,2代表黄底色,3代表蓝底色,4代表绿底色,5代表桔黄色等色,6代表白底色,那么“1+2=3”就用“粉底色+黄底色=蓝底色”的学具摆也,“6-4=2”就用“白底色-绿底色=黄底色”的学具块摆出,幼儿从不同途径、多角度、多线条考虑问题,思维角度不同,答案各导异。注重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灵活性,从而使幼儿突破思维定势,调动幼儿创新的积极性。幼儿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涌现。

五、组织幼儿在学习中合作交流、展开争议、相互质疑,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灵感,培养提出新假设的能力

我发现,在学具操作中,对于同一个活动,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思路,经常会发生争执,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可取的,在幼儿的相互争论中,不仅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出使思维获得拓展,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这时我会开展“小小辨论会”,让幼儿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你问我答,交流思想和观点,最后达成一致。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发幼儿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学具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幼儿现有的诬蔑人知水平下仅凭单个幼儿的能力难以解决,面对这种现象,我运用幼儿集体的智慧,让幼儿展开讨论,互相帮助,我再加以点拔、引导、总结和提升,激发幼儿解决问题和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欲望。

总之,“儿童智力学具”画面丰富,可重叠,可自由组合,可举一反三,玩法千变万化,为幼儿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启发了幼儿从不同角度、层面进行思考,一物多用,充分发挥和促进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李忠枕,《幼儿园学具教学法概论》,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5

一、激发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以往的美术活动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成果,甚至有认为“与老师的范画像就是好作品”。因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习惯于模仿。作为教师,对幼儿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如画一棵树,教师可以不先出示范画,先与幼儿进行交流、讨论:自己认识哪些树,见到过什么奇怪的树呢?让幼儿充分展开想象,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再提示他们可以添画点什么?如:小鸟,树上的果子……事实证明:发散性思维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的习惯。

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不同的教学氛围,教学情景,会使幼儿产生不同的心境,因此我们要创造宁静优美的教学环境给幼儿学习,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喜欢美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幼儿视为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应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就将谁的作品视为成功的作品。

三、把握美术特点,激发创作欲望

1 美术活动蕴涵着与创新思维相关的因素:问题的敏感性、思维的活跃性、观念的首创性及想象的创造性。

美术活动本身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幼儿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潜能,将自己视觉印象、愿望所指、情绪体验转化为由其他材料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创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又是幼儿进行思考、想象、尝试和发现的过程。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所积累的创造经验、思维方式,能够迁移、刺激其他方面创造力的发展。许多实验表明,幼儿时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将来的创造力水平间有较大的联系。

2 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引发幼儿联想或想象,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的美术教学,不仅是美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手段来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因此,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在幼儿了解一定美术表现方法后,就要引导幼儿利用事物外形的相似形和差异性,加大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扩展,不断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

3 将美术活动的主题贯穿在美术活动的各个方面,把幼儿的美术活动逐步引向深入。如:以“汽车”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可先引导幼儿观察汽车,用图形拼摆汽车,画汽车,用废旧材料做汽车,泥工塑汽车,最后请幼儿设计未来的汽车。

4 创造性美术活动可以使幼儿对事物获得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利于将各领域的教育目标渗透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同类事物的对比观察,有利于幼儿借鉴已有的绘画经验,触类旁通。在此基础上画意愿画,孩子画的兴趣最浓,画的内容就越最丰富,画出的画最有情趣。

四、教师转变观念,尊重幼儿创造性差异

1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方针,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不断探索求新,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6

摘 要: 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能催生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感知,通过绘画、装饰和制作,让幼儿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培养幼儿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不但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而且能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途径

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识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创造宽松的氛围,运用恰当的方法,创造有效的途径,引导幼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眼中所见、表达心中所想,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一、激情引趣,放飞幼儿美术学习的梦想

1.多维了解幼儿爱好。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和事物认知的懵懂时期,针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呵护其稚嫩的创作热情,激发创新灵感,如此就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幼儿谈心交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把握幼儿的发展脉搏,了解他们的喜好,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因材施教,让幼儿用美术表达所想、所思,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催生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引导幼儿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美术学习。在美术活动中,不断更新观念,厘清思路,创设能激发幼儿好奇和兴趣的环境,使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如在调色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和小瓶,教会幼儿方法,在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让幼儿任取颜色相互搭配、调和,孩子通过实践发现瓶中的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一会变绿,一会变紫,十分奇妙,孩子们一下子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朋友们兴奋地说:“我成魔术师了。”

3.创设宽松教学环境。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学中,我通过选择一些儿童美术作品,组织幼儿进行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美、发现美中找出美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幼儿的作品都集中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在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孩子在线条、色彩、内容等方面的不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

二、激发想象,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提供幼儿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指对事物的联想能力,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放飞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是一张白纸,想象力往往会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更创新,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利用,合理地引导。我在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教学中,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汽车的功能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形状和功能。孩子根据我的指点,大胆现象、合理创造,设计了能自动抓小偷的新警车、能起飞的急救车、拥有各种功能的游乐车,幼儿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2.鼓励幼儿参与实践。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求新知,体会成长是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给每个幼儿不同的彩纸,启发孩子们用彩色纸折、拼、剪出图形、图案。在我的指点下,孩子们有的折出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有的撕出了雪花、树叶、五角星等不规则的图案,我因势利导,组织小朋友玩组合图形,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实践,盖起了红房、折出五彩鱼、拼贴春天的景象等。幼儿的创造思维、发散得到了展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3.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在生活和学习中,大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长,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在美术课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不断扩散思维、活跃思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改进制作方法、表现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贴于

三、激励施教,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1.形式多样灵活施教。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并进行有益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究,运用所学的新技能、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在美术学习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的过程成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7

[关键词]学习活动 幼儿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精神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力开发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他们的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其主要特点是敢于大胆想象,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幼儿期这种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萌芽,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对幼儿当前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为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从激发幼儿兴趣入手,是引导其萌发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所以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应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幼儿思维创造性发展的宽松、愉快、平等的心理氛围,以及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发展。笔者的实践表明,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引导其萌发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例如,笔者在教幼儿创编诗歌《上海越变越美丽》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将静止、呆板的图片变为活动、形象的画面,调动了幼儿的相应感官。活动一开始,先请孩子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人民广场、外滩、东方明珠、浦东机场、上海南站、城隍庙、黄浦江和东方绿洲等每一组镜头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接下来笔者说带孩子们去每个地方玩一玩(视频定格),幼儿的情绪更高了,每到一处,笔者都像导游一样,给他们介绍,并引导其用形容词描述每一个地方。孩子们想出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如:像海鸥翅膀一样的浦东机场,像一条黄丝带随风飘动的黄浦江水,外滩的高楼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再如,笔者在科学探索活动“喜羊羊的镜子屋”里,利用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两个流行的动画形象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利用手中的两面镜子变出许多个喜羊羊从而吓跑灰太狼。孩子们在充满游戏情境的探索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尝试摆放镜子得出不同的喜洋洋数量,思维获得了升华。

由此可见,只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及开放性环境的提供,才能更好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及创造的欲望。所以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尽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利用新颖的学具、教具,设计思维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思维热情。

二、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可以点燃其求异思维的火花

结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指南,笔者主张“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实践表明。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幼儿以主体地位,不断他们创造尝试的条件,有益于引导他们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

例如,故事《司马光砸缸》是教育孩子急人所急,培养创造思维的传统教材。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孩子听,幼儿也能对司马光的智慧表示惊叹,并从中受到启发。然而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先提问的方法:“孩子掉进水缸里了,你怎么救他?”幼儿们开动脑筋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喊大人来救。”有的说:“用水桶向外拎水。”还有的说:“找棍子给他爬上来。”“用绳子把他拉出来。”这些想法尽管都很稚嫩,但幼儿自己的创造性碍到了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学故事,并适当加以引导,幼儿就不光理解了司马光的机智,更感受到了自身创造的乐趣。

再如,“未来城市环保的清洁工具”辩论活动中,有幼儿提出现在的清扫车虽然能清扫地面,但没有其他的用途,笔者不仅鼓励了他,还进一步启发他思考:“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出几种怎样的与众不同的清扫车?”类似这样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交流,幼儿与幼儿之间多方位、多角度的讨论,为幼儿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使他们能够大胆怀疑、大胆猜测、大胆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异想天开。

在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影响下,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得到尊重,这就为发展幼儿创造思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组织质疑为主的讨论,调动幼儿“以批促创”的积极性

“批”是指批判性思维, “创”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创造性思维一起构成了创造力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要求善于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判断,或者质疑问难、发表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种思维成分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协调发展。于是笔者经常通过一些带有质疑形式的讨论活动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首先是小小辩论会。在辩论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没有情感就没有批判性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既要注意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应激发幼儿为自己和集体的荣誉而战的情感。在有关《三只蝴蝶》的辩论活动中,幼儿有的认为三只蝴蝶做得对,应该以友情为重,共同进退,有的认为应该考虑实际需要各自避雨,于是分成了正反两组。为了使自己组能赢,他们积极思考,想尽办法为自己的观点找出充分的理由来驳倒对方。

其次是小小脑筋转转转。这种活动分为两部分:缺点列举大比拼和异想天开大比拼。“缺点列举大比拼”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找缺点。“异想天开大比拼”就是针对缺点提出自己的设想。笔者先采用“缺点列举大比拼”开展找缺点活动,引导幼儿为现在的家电、日常生活用品、玩具等挑缺点,以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如幼儿

给洗衣机挑毛病,大胆地提出了许多的不足:衣领和袖口洗不干净、脱水后不能马上穿、洗的衣服皱折多、用水多、用电多等。接着,笔者又采用“异想天开大比拼”,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改进原有的缺点,使幼儿知道先进的东西都是在对原有东西的缺点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在对洗衣机的“异想天开大比拼”活动中,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发明带电子眼和电子手的洗衣机,只要有一点脏的地方电子眼就可以发现,告诉电子手。电子手马上抓住脏的地方搓就干净了,就不用妈妈费力搓了”。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发明带电熨斗的洗衣机,脱完水电熨斗就开始熨平熨干,衣服不再皱巴巴了”。

在以上的质疑讨论会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丰富而多变的开放性问题,这样才能激励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打开他们的思路,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更为活跃的思考。

四、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和操作,使其感受和体验创造的过程和快乐

探究技能是创造力的基本品质,这种技能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而探究技能训练在幼儿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操作,操作也是幼儿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即通过看看、做做、摸摸、练练来使他们感受和体验创造的过程和快乐。

例如,当幼儿在探究沉和浮的现象时,笔者一边引导幼儿观察、一边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这时幼儿都抢着回答:“有的东西浮在水面上,有的东西沉到水底下。”接着让他们对物体分类,沉下去的放一边,浮起来的放另一边,最后提出思考,能不能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幼儿的探究兴趣达到高潮,他们的奇思妙想在探究中得到验证,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提高。

在操作过程的环节设计中,教师也要体现出创造思维的递进性,由易到难。例如,科学活动“移动”中,笔者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移动乒乓球工具,第一层次是幼儿可以直接选用的工具,如:吸管。橡皮泥,大夹子等;第二层次是需要幼儿对这些工具进行改变或者组合后创造成另一个工具,才能得以完成移动乒乓球的游戏。有一个幼儿选了一张手工纸和一只小夹子,他把手工纸折成一只纸盒,又将夹子夹在上面,形成一个把手,创造了一个类似小勺的工具,将球运到了筐里。有的幼儿利用扭扭棒可以变形的特点,将扭扭棒拧成一个大小适合的,套住了球,也将球顺利地运到厂筐里。很多幼儿在同伴的感染下,不断尝试创造着新的工具组合,而在第二层次的探究中他们更是体验到了创造的过程和快乐。

在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为每个活动提供多功能的操作材料,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操作机会,应允许幼儿有失败、有反复,允许幼儿模仿,鼓励幼儿创新,这样让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既在自主、自发的操作中各自获得探究事物的相关经验,又可以通过与多功能材料的互动激发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扮演环境布置的“糊涂老师”,给幼儿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的有关研究都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以往教室的环境创设通常是由教师的预设占多数,这在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扮作“糊涂老师”,故意遗漏一些环境的布置,让幼儿来自主发现和完善。

例如,“我爱我家”学习活动中,幼儿发现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小“家”漂亮,大“家”也要漂亮。幼儿想到要建设社区,而笔者只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空间,其余都交给他们自己去构建。幼儿用绘画和拍照的形式布置了我们的社区建筑物,一位幼儿无意中发现我们的社区缺少绿化和儿童乐园等设施,由此,他们又去找了很多材料来制作,在建构的过程中,他们还能对物品进行假想(即以一物代替另一物),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在脑中对这些设施进行想象、设计,并通过双手把它创造出来。

再如,结合学习活动“我在马路边”。幼儿认识了很多公共场所及交通标志,课后他们针对教室的拥挤情况提出了建议,提出要在教室里设计一些标志,提醒大家遵守秩序,学做文明小朋友。笔者支持幼儿的行为,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创作属于自己班级的标志。在积极投入和参与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样也会激发他们更高的探索欲望。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8

【关键词】语言教学;幼儿;创新思维;方法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我们国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只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知识能力的学习目标,还有情感教育、能力锻炼、意识创新等方面的目标。我们知道,幼儿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以后的成长和成才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创新精神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我们幼儿教师结合学情,实事求是的采取有效的对策。在幼儿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孩子是完全可以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实现创新能力的熏陶和培养的,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一、创设情境,开展针对性教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本身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语言活动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进而扩展想象的内容。如在语言区,在沙盘里插上一些物品构成一种景色或一段情节,幼儿可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选择、组合,设想解决办法,想象可能发生的情况,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教师再加以指导。幼儿的构思各自不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巧妙设疑,激发孩子潜能

教师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想象开阔思路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幼儿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或讲述,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启发式提问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引导幼儿多角度认识事物,并能引发幼儿作答的兴趣,做出多种回答。比如,在故事《我的幸运一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提问:“小猪是怎么样战胜狐狸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小猪你什么怎么做?”从而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推理,将故事中的角色经历和生活中的自我经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开放式提问能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活幼儿思维的火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比如,在故事《春天的电话》教学中,教师可提问:“你发现春天来到时有哪些变化呢?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伙伴吗?你怎么告诉他们的呢?”……这些问题都没有统一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幼儿在故事中也能进行丰富的联想。

三、结合学情,开展实效性活动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不喜欢复杂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和事物。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学情,有效的整合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实现简易教学。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必须开展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自觉的学会思考,老师可以将故事改编成童话剧,让幼儿用艺术化的声音、动作来表现。如《龟兔赛跑》中为乌龟加个翻身的动作,表明从山坡上滚下来得了第一名。对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是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的引导他们,启发他们,让他们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表现自我。用过有效的表现方式,幼儿可以参与实践,参与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知识,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采用游戏教学,突破思维限制

以往,幼儿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实现情景教学,没有形成真正的教育教学模式,其收效甚微。一般来说,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是老师讲解内容,然后幼儿格式化的学习这些内容,呈现很大的应试性和填鸭性,这样的教学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教学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幼儿语言教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逐步走上正规化的道路,现在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实现高效的语言教学。幼儿生天性好玩,在课堂中很难实现注意力的集中,鉴于此,语言教学游戏环节的设置,大大改善了幼儿教学,它符合幼儿的特征和幼儿教学的需要,实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有益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幼儿游戏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设置有效的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孩子真正的成为教育的主体,让孩子享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时,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培养了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马海红.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性思维[J].新课程,2012(3)

[2]李延顺.浅谈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教育科研,2011(4)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9

1 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可以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孩子的发展思维创设空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如:《小雨点》的教学课件用电脑播放后,画面生动有趣,幼儿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老师随着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之后,老师提问,幼儿通过直观的感受,很快说出散文诗的内容,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创编的积极性很高,在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随着逼真形象的音响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到活动中。更重要的是,课件中动态的信息,因为更富有真实感而能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不只是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去理解,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产生好奇和疑问,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与此同时,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通过交流、表述,更充实地把握了儿歌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 扩展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进行创造性教学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而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教师根据教材设置思考点,通过多变换地讲解、提问、设疑,启发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引导幼儿通过教师语言和情境的不断变化拓展自己的思维。如在中班故事《萝卜兔》中,我们将故事分割成了一个个画面,每出示一幅画面,就请幼儿根据画面上的内容想象故事的发展情节,如小白兔看见了萝卜它会怎么做呢?小白兔用萝卜做成了汽车,在玩的时候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孩子们根据画面情节大胆地作出了自己的猜测,我们都给予了肯定。最后围绕小白兔乘着萝卜车掉入了悬崖,如何脱险请幼儿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想到了很多方法,如请老鹰来把小兔子背到天上去,请长颈鹿的长脖子帮忙,用大象的长鼻子把它卷起来,请空军叔叔来帮忙,用起重机、用水桶等等,想法各异,讨论热烈,我们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幼儿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孩子在语言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发展创造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多媒体课件很好的满足了这样一种愿望,在孩子看看、听听、讲讲的过程中,他们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 开发智力,丰富想象能力

激发幼儿思维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 科学活动 创新品质 探讨

幼儿年龄小,思维较大胆、活跃,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少,思维容易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期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培养对新事物的探究欲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很重要。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希望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幼儿天生具有的思维能力入手,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激发他们对周围事物与现象的兴趣,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大胆尝试,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而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 选择适宜的内容,优化创新思维的培养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只有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才能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深入孩子当中、做孩子的朋友、和他们谈心,我们发现,孩子们关注的活动非常多,如:恐龙、白色污染、沙尘暴、我从哪里来,还有我们成人想也没有想过的“身体里的声音”等等。于是我们摒弃原有离孩子的生活经验遥远、陈旧的内容,选择并设计幼儿感兴趣、更能激发创新思维火花的内容。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时,也大胆创新,把一个活动设计成了若干个活动,如“我的朋友——笔”、“旋转的世界”等。孩子们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创新情感,优化了创新思维。

二 创设合理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科技活动中教师只有为幼儿创设能使他们感到安全的、可信任的、能够进行探索与创造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情感。我们在创设科技活动环境时,首先考虑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小班的幼儿提供的是鲜明突出的“给小纸片安个家”,中班是“我给天空洗个脸”,大班就是能表示事物与观察之间的简单联系的“我是环保小卫士”。其次,为幼儿创设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科学环境。

如月亮、地球、太阳的转动,孩子们很难搞清楚,我们就创设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环境,在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同时,放手让幼儿操作探索,让孩子自己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在环境的创设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一些能操作的、安全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激发创新思维。在整个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对幼儿和蔼可亲,积极鼓励,但不容许提出过高的要求及太多的禁令……对幼儿的求异思维给予肯定并赏识,并鼓励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上再创造。通过教师与幼儿心与心的沟通,保护了幼儿的创新火花,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开拓创新思维的源泉

观察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源泉,我们需要对幼儿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观察的内容分为动植物观察和气象观察两大类。我们利用班上的自然角进行观察,让幼儿记录花的观察过程(包括颜色、叶子、形状等),记录黄豆、小麦、蚕豆、土豆的生长过程,利用饲养角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蚕的生长过程等。气象观察则定时定点,及时记录每天天气情况以及风、霜、雨、雪等现象出现的时间。通过观察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使他们思维更活跃,更富有新意。 四 利用多种资源,积累创新思维的素材

我们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资源,以丰富创新思维的内容。我们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带幼儿去农场,去公园,去社区参观,拓宽孩子的科技领域;我们还邀请中学的植物老师、化学老师给我们上指导课,丰富教师的科技底蕴。我们还非常重视幼儿家长的资源,请家长带着一些小发明经常来园上课活动,调动孩子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另外,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也是我们科技组活动的有力保障。

五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机渗透创新思维方法

1.利用废物搞发明

发明也是创新,利用废旧物品搞发明,对环境保护有利,对节约材料、节省费用有利,对培养创新思维也有利。我们曾开展利用蛋壳、雪碧瓶、牙签、泡沫板、一次性纸杯、牙膏盒、毛笋壳、乒乓球、冰淇淋盒、花生壳等废旧物品进行创新、加工,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幼儿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所设计的作品也非常新颖、独特。

2.多种活动,样样出新

我们把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各个领域、各个活动中有机渗透和整合,注重在每个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重点在印染、橡皮篆刻、剪贴三个兴趣小组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幼儿在这些活动中更敢于大胆表现内心的创新思维,所设计的作品大胆、有新意、有活力。幼儿的多幅作品参加江苏省新闻协会、《环境导报》编辑部举办的“第二届省绿色学校学生美术书法比赛”,有36幅获奖,其中一等奖有7幅,二等奖有7幅,三等奖有5幅,参展奖有17幅。评委们也为孩子们一幅幅极富创意的作品所惊叹。

3.组织幼儿大胆幻想创作,激发创新思维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