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9 22:04:08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篇1

1、小学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主要从事小学教育机构的教学辅导工作,如果自己的交际能力比较强的话也可以从事教育咨询方面的工作,就业岗位主要有教师、培训师、课程顾问等。

2、小学教育这个专业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普通话、教师口语、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班主任工作、教育哲学、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基础写作、儿童文学、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课程。

(来源:文章屋网 )

学前教育专业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背景综述

通过教育部所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文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幼儿园教师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规范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开展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作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也是幼儿园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积极向上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专业素养的核心,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必备的前提,其完整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专业性的(幼儿生理知识、幼儿心理知识、幼儿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的(文化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实践和组织能力是保证幼儿教师科学地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灵活运用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提高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符合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取决于高质量的教育条件,高素质的合格教师。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教育方式层出不穷,如蒙氏教育、双语教育等。幼儿园教师能够运用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教学,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全面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性,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将丰富的教育知R和技能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专业化教师的要求,引导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三)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要求

幼儿教师教育的对象是这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的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创伤,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把握孩子的关键期,用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去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因素

1.重视专业技能,忽视理论知识

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艺术类的专业课程(钢琴、舞蹈……)比较感兴趣,把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死记硬背,不会活学活用。

2.文化课水平不高,存在偏科现象

学前教育学生在初中或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差,文化知识水平不高。

(二)教师自身素质

1.教师素质不同,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课堂教学遵循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评价和总结。采用单方面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太过机械、呆板、单一,缺乏创新。

2.非专业教师

非专业教师只就理论讲理论,缺乏专业的学前教育知识、幼儿教育经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经验,对于幼儿教育技能的教学也不够细致。例如:物理专业教师教授幼儿科学教育这门学科。

(三)学校的管理方式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忽视了教学实践和实习的教学,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薄弱。

2.教育实习课程时间短、形式单一

理论课程多,实践类课程少。学前教育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偏见

民众对学前教育专业存在偏见,认可程度低。部分家长认为幼师带幼儿唱歌,跳舞就可以了。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素养的途径

(一)深化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有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严格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中,采用三名专业教师现场考核认定,建议基本功合格与毕业证发放挂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幼师学生的综合能力

1.专业理论能力

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采用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自学法、模拟运用法。如分析教育实例,制定活动计划,角落美化,指导游戏等。

2.音乐弹唱能力

耐心指导――纠正不足――课后巩固。

3.舞蹈创编能力

根据学生的素质状况,把基本组合与舞蹈创编结合起来,确定新的舞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习教学中,引用幼儿园舞蹈教材,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能。

4.绘画手工能力

在课堂上注重手工能力的发展,学生作品收集起来,定期展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音乐表演能力

纠正不良的歌唱习惯,运用新的教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声乐入门阶段――学唱新歌阶段――技能拔高阶段。

(三)通过第二课堂和晚自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爱好及技能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组。指导教师做好可行的计划,定目标,写纪录,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每个学期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手工制作、简笔画竞赛等。

(四)充分利用教育见习与实习,检验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育见习与实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理论知识后,要付诸于实践。在实习中,教师组织学生制定教案并批改,可采用学生的手工作品为教具、设计相关课程的内容,对实习情况加以指导。促使学生能够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把实习中学生的优秀课录下来,为以后的学生做观摩、分析用。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实结。及时组织学生开了实结会,谈见习与实习的感受,及时找到差距与不足,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去。

(五)深入开展模拟学前教育活动

模拟学前教育活动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之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学校可以将一周的某一天定为“模拟学前教育活动日”,让学生自愿两人结组分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后两个学生分别以班主任的身份给学生布置一系列工作,开设专题班会及处理班级各类事务;以学前教师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如:带领学生进行跳舞、游戏、做手工等活动。

四、结语

目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要达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向幼儿园输送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就必须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摒弃旧有的教育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条件和现状为基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如,根据本园的情况创设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任枚卿.从专业认同看中职学前教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5.06.20.

[2]吴洁.浅谈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途径.新西部(理论版).西华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光.2012.07.20.

[3]左瑞红、李峰.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大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2012.8.25

学前教育专业篇3

1、重视实习前的教育和动员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时间是半年或一年,在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一定要积极开展实习前的教育和动员,让学生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督促学生为顶岗实习积极准备、好好表现、认真总结,争取在顶岗学习中实现个人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飞跃。具体教育内容如下:(1)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2)加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岗位的认识,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3)在校开展专业知识强化训练和实习工作预演,让学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4)说服教育学生服从幼儿园管理,加强与幼儿园的协调与配合,促使实习工作顺利进行;(5)让学生明确实习期间的目的以及需要履行的权力、责任和义务;(6)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学生的自身安全、小朋友的安全以及幼儿园的管理安全等。

2、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对策和途径

2.1加强管理,健全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保障机制。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实习领导工作小组,根据顶岗实习的相关文件,制定我院学前教育专业项岗实习工作细则、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实习管理细则等制度。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制定并落实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评选办法和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和利益,学校与实习单位也要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为了促使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安全有效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在离校前与学校要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

2.2以校、园合作为纽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半年的顶岗实习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与有一定的办学规模、良好信誉,管理规范,能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的幼儿园联系、沟通、合作,使之负起培训教育学生的职责。同时,学校也要发挥优势,主动出击,定期走访顶岗实习基地,及时了解幼儿园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为幼儿园输送优秀人才,努力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签订合作学校毕业生,从而达到幼儿园和学校“双赢”的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与其他专业学生,主要与专业的特殊性有较大关系。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种类繁多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接受多种不同领域课程,在掌握足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琴棋书画上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种类过多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往往会承受许多的非议,各种闲言碎语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再次,学生处于青春期,内心敏感而脆弱,许多情绪容易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学生缺少清晰地自我认知。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后,承受着低薪资却要面对家长和学校的高期望,导致学生在就业后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通过课程不仅能够解决自己内心的迷惘,还可以有效促进健康心态的形成,并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心理教育理念影响,虽已构建相关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了较为专业的指导教师,但在进行心理教育时,许多高校仍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以及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忽视了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较为繁杂的专业,需要教师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在手工、音乐以及各种技能运用熟练,时间过少、任务过重的课程安排和要求,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互动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涵盖了心理体验以及行为锻炼。然而,许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严重缺乏互动。较为枯燥和单一的理论知识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透彻,缺少学习的精神和毅力,教学成果甚微。

(三)内容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女生众多男生极少的专业,受到男女性别关系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多数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现象,如何在专业中与数量庞大的女生交往,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女生在学习过程中,则表现出了较强的强迫症,对事物要求严格。但是,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缺乏针对性,往往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灌输式教学,教学大纲更是传统的几个板块反复利用,教学效果差。

三、基于心理健康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一)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不同的专业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学生或许因为考试失利等状况产生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却对此毫无影响。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主要原因是来源于看待事情的情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涉及到的情绪原因较多,所涉及学习面较为广泛,在此过程中若遇到不利的情况则会导致心态崩溃。因此,如何调节学生心理状况成为专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用平常心对待事情的成与败;通过理性的分析,寻找事情诱发的主要原因,并利用正确的心态解决问题,避免自己下次在相同的事情上出现同样的错误。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将消极的事件运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便会有效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创设积极良好校园环境

心理健康教学融合在校园文化以及课堂教学的各个角落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育人的功能。首先,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爱护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将校园中的凉亭、墙面都设计出不一样的美感,通过无声的信息传播积极的正能量,学生在校园中可以享受环境带来的愉悦感,进而放松身心,调节压力。其次,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之本,善于发掘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例如,教学活动的设计、完成完美的舞蹈以及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赞赏,使学生获得被认可的感觉,激发其专业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三)拓展多样化的心理课程

组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心理咨询和指导过程中的耗时耗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心理学的服务宗旨。营造适合的情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创办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活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包容的良好品格,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辅助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积极心态。

(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应适度调节专业课程设置,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化构建。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健康现状,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最基本的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心理调查,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给予心理疏导和关心照顾。最后,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和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幼儿教育专家的情怀;通过切身的幼儿园体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情感,对幼儿教育行业产生高度认可,充满对未来的工作向往和期待。

学前教育专业篇5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8项技能:普通话、三笔字、教学简笔画、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音体美舞、幼教英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要考虑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应是当今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应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2.3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情景性

2情景设计常常是现代教学的中心内容,新课程与幼儿园活动

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更需要情景与主题的多样性。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中,根据不同的内容,教材的情景大致可以分为认知情景、审美情景、道德情景和综合情景。情景与教学主题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创设适宜的情景,以承载特定的教学主题。

3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要点

3.1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反馈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上的主体地位,以完整的体系和协调的机制来观察、评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掌握情况,并将形成的结论与评价全面交付学生,使学生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形成学习——实践——评价——反馈的循环逻辑链条,让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更为有效,使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掌握更为彻底,从意识上和能力上做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

3.2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微格训练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展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针对性和客观性优势,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在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录摄设备和多媒体采集系统记录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细节与过程,然后与教学和指导教师一道观看形成的资料,针对录像、音频的分析和研讨找出实践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形成改进实践方法的策略和方案,如此循环、大量训练直到学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达到课程要求的目标和任务位置。

3.3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交叉模式

交叉模式是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得到专业资格为“经线”,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成长为“纬线”相互交叉的信息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交叉模式的一项重要目标是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来让学生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使学生得到社会的承认;交叉模式的另一项重要目标是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各类研修培训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在交叉模式中要做到双重目标的共同建设,通过实践教学将两个侧重点统一在一起,深层次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与素质。

3.4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篇6

您好!我的名字叫XX,我是XX学前教育20XX届的学生。

在校期间刻苦勤奋,不仅在本专业取得优异成绩,而且还在其它的心理学、英语等各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四年来,在所修的三十多门专业课中,几乎有三分之二以上是优,学习了心理学专业的所有课程,对于心理学已达到专业水平。

另外我也在课下刻苦训练基本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XX师范学校实习期间,充分体现了自己较高的综合素质,得到实习单位的认可。

琐碎繁忙的文学社工作,不仅锻炼了自己良好的文学素养,也培养了自己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此期间,我曾多次在院文学社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取得征文大赛X等奖的好成绩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大学生活很快便过去了,我自信以自己坚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一定能胜任且很好地完成您交给我的工作,请贵校给我一个机会。

此致

敬礼!

学前教育专业篇7

论文摘要:韵律操是融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的健身运动,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其引入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韵律操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学会自我创编适合幼儿的韵律操,培养自学能力,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能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幼教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韵律操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全身性运动项目。它不仅有效地发展人体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姿态,还可以提高节奏感和美感,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音乐韵律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模仿动物跑、跳、滚、爬、停等动作,促进骨骼、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因此,在幼儿园实施音乐韵律操教学,能够陶冶幼儿的情操、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引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旋律做操,它不仅能带给孩子们无穷乐趣,而且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倡导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编自导儿童舞蹈的能力……音乐韵律操的学习与学前教育培养目标息息相关,如何进行韵律体操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女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来自于农村的比较多。协调性和表现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很害羞。对于有的学生而言,韵律操很陌生。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呢?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动机又能诱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现代女孩子以拥有优美的形体为美的心理,运用鼓舞、激励的语言,引起她们的学习初始动机,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使其自觉、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运用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韵律操录像资料,让学生惊叹韵律操动作优美的同时,对学习韵律操充满渴望与向往。结合女生对体态美、气质美、健康美有强烈追求美的特点,从女生对健美体形的追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经常播放学姐们的韵律操教学录像和比赛录像,使她们感受到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韵律操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魅力所在,真正解决好怎样教学生才爱学的问题。备课就要围绕教材魅力做文章,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例如:最简单的站姿,怎么站立,才能给人以美感。从而激发她们学习韵律操的动机。

二、培养学生创编和自我发展能力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求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谋职。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要面向社会,绝大多数学生将走向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面临众多的求职者,面对越来越高的幼教的职业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创编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韵律操教学不是教师对韵律操简单的灌输,而是着重教会学生创编韵律操,学会搜集韵律操方面的资料,如网络、电视、光盘、文字资料进行自学。了解编排成套韵律操的步骤,如确定风格、设计动作、选择音乐、画出操的图解等,动作和音乐是否统一。一般而言,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例如:在创作幼儿韵律操时,小班、中班和大班要有所区别,为小班幼儿编操时,动作要变化少,以模仿为主,例如:模仿他们喜欢的小兔子、小鸡、小猴子等动物,增强趣味性,让他们在欢乐中得到锻炼;到了中班,动作难度要比小班大,节奏稍快,模仿动作减少,音乐相对延长,活动量增大,增加徒手操动作;大班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动作准确,动作技巧有提高,音乐时间增长。另外,在创编韵律操时,根据自己的特点,动作掌握情况,分析哪些动作适合自己,哪些动作不适合自己,创编韵律操动作小组合。鼓励学生互相评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反复进行修改、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将学到的技术技能应用于实践之中。

为了提高练习韵律操的兴趣,提高跳操水平,在教学中应该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断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韵律操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领操学生随做,当学生掌握基本要领之后,也可以让学生领做,每节课都要求学生领做,这样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注意培养平时不太爱说话或胆小的学生,让他们去领操、做裁判或老师,锻炼了这些学生的胆量和表现能力,也加速学生角色职责内化过程,获得角色学习;另外,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进行团体练习或分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团体练习法,例如,有的学生模仿能力强,掌握技术动作快,可以让她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也可以轮流做体委,这样使学生在练习中调适自己的行为与团体保持一致,能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分组练习,可以是友伴组合,也可以是随机组合,分组练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交往机会和表现机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利于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而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的指导外,让掌握技术动作快的学生给予指导,以达到共同提高。

三、培养学生课外自觉练习的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是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和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体育课堂学习的延伸。中专学校的学生学习没有太大压力,业余时间较多。而韵律操又不仅仅是在体育课堂上练一下就能全部掌握,必须有大量的练习时间,如何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自觉的练习的习惯,应先有意识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学校成立女子韵律操组织,积极参加学校艺术节活动,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开展韵律操比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有大量时间自觉练习韵律操,在活动效果中去感受自己编创和表演的韵律操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人们惊羡的目光中体会到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全校的各专业的韵律操比赛中,他们各班领操员的角色,让其领略自信的风采、人生价值的所在,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已经轻松的培养他们的自我创编,自觉练习的习惯。

四、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韵律操是一种动态的体育造型艺术,也可以称为体育表演艺术,它是教育者表现美,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领域。教师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去体验美、追求美、创造美。才能使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去热爱这项运动。因此,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在准确、优美、轻松,在音乐伴奏下完成的,富有感染力,会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而教师的语言讲解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简练,也会使学生赏心悦目。例如:指出韵律操某一动作时像S线,某一动作像鸟儿飞翔,这样使学生更明白,动作更准确。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传递美、启迪美的纽带,能够紧紧吸引住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韵律操动作变化多,节奏快,不容易一下子就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完整示范和分解讲解相结合,循序渐进掌握技术动作。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创编韵律操技术技能,符合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现实意义。呼吁学校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应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龚贞观.对学生创编健身操的实验研究[J].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2001.

[2]徐栋.应重视中师女生的韵律操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1996,(S1).

学前教育专业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教法课程;专业技能;实践

同志2009年1月4日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学前教育的指标是:到2015年幼儿在园人数达到3530万;到2020年,此人数将达到4000万。同时,在第三章中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由此可见,由于幼儿毛入园率的提高,势必要增加幼儿教师的数量,这样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师幼比例,维持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在教师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更要提高其质量与专业水平。教法课是中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教法课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法则、规律、原理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一、教法课程的课程性质

笔者作为教法(实践)教师,在经过几年、几个领域教法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五大领域”教法课程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实际却是各领域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五大领域”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例如:语言课上的故事《小熊拔牙》,也蕴含着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故事跌宕起伏的过程中,贯穿健康的理念,可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再如,幼儿园主题活动《保护地球》,既包含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包含了社会教育的内容。因此,不管“五大领域”大教法有什么样的独特性,但终归都属于教法课,课程性质是一样的,即教法课程就是实践教学注重和强调实践性。教法课的教学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其教学模式就是应以课堂教学训练为核心,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教学技能。

二、“学生模拟课堂”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高专师范院校不可能每一门教法课的每一节课都到幼儿园去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中高专师范院校进行“学生模拟教学”则成为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获得幼儿园教学技能的必要途径。结合教法课的内容和学科特征,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模拟课堂”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模拟课堂”的过程中,笔者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分三步走”,即第一步要求学生“模仿课堂”,即模仿教师在课上的案例,这一环节是最基础的要求,这一要求是全班同学都要达到;这有利于蒙班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幼儿园活动组织的环节、过程等。第二步要求学生“复制课堂”,即复制课本上的案例或网上找的一些案例,这一环节中要求90%以上学生达到这一要求;第三环节要求学生“创造课堂”,即通过前两个环节的训练,在熟悉了幼儿活动组织的结构、过程、方法等后,学生能否可以初步的创造出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一环节是针对少数能力较强的同学开展的。当然,笔者希望全部同学都能“创造课堂”,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课时的局限等诸多因素还是比较难实现的。笔者根据“分三步走”的教学要求,“学生模拟课堂”至少实施三遍。第一遍: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模仿”或“复制”课堂时,因课时的原因,第一遍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内容的进度,小组和小组内双轮流制,即每当“模拟课堂”时,安排3个小组的1个组内成员进行。讲课的学生代表的是全小组成绩,采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评价方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讲课成员准备教学具等,同时还要做好“模拟幼儿”。小组合作时,教师分组可根据学生自愿分,也可根据学号随机分。小组内要设立组长和书记员,负责记录该小组的每次集体活动。在整个“模拟课堂”活动结束后,该小组活动记录由教师收回,作为对每个同学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分组后,商定本组授课主题及每个组员的任务,然后开始分工合作,并将选题上报给老师。经过多次的修正,调整后,最后确定一名小组学生代表走上讲台,开始模拟授课。正式模拟活动开始前,由教师随机抽出5位学生组成的评委组,在每一个小组模拟授课结束后,给小组的表现打分。会同教师打分情况,给小组整体综合成绩。第二遍:“创造课堂”时,采用的是“单兵作战”。学生授课过程中,教师负责做好课堂记录,记录的重点不在于课程内容,而在于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让学生做好记录,要求学生对模拟课堂教学实践课的教学提出建议。“创造课堂”的学生最后的综合成绩会比其他人高,以资鼓励。第三遍:教法课结课时,要求全部学生参加考试考核,所采用的方式是以“单兵作战”为主,“小组合作”为辅的方式;内容选取采用抽签的决定,在这一环节中,在经过前两遍的训练后,这一遍要求学生尽量全是“创造课堂”。

三、“学生模拟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应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具体学习中,常会出现有的学生教法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一上讲台就什么也不会,专业技能不行。但当老师除了理论,更多的还得有技能,将“模拟课堂”作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就会从根本上重视“模拟课堂”的效果和评价,每一次“模拟课堂”都是一次教法学习的应用,都是一次幼儿园教学实践的实战演练。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难免躲着上或是压根没有准备,所以根据“三步走”的方案,可由“想试试”的同学开始,逐步变成全部同学参与。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原本一开始不想参与的学生的积极性,又让这些学生不觉得“模拟课堂”是一种负担。2.应由“双师型”教师为学生上课如前所述,“模拟课堂”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在指导学生组织活动和评课的过程中,必须熟知幼儿园和幼儿,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理论功底,有要有幼儿园实践的经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模拟课堂”不是纸上谈兵。3.应避免配课学生变成“学托儿”的现象“学托儿”其实就是“模拟课堂”上需要学生扮演幼儿,但这并不是真的幼儿,学生根本不可能有幼儿真实的表现,“模拟幼儿”的学生也是仅凭自己对幼儿的理解而做出似乎是幼儿的反应的行为。这就会出现两种“学托儿”,即一种所表现的“幼儿”智商过高,“教师”一到需要配合时,尤其是较难的回答的时候时,这些“幼儿”就表现出超常的智力来配合教师。另外一种是所表现的“幼儿”智商过低,把“幼儿”当成了无能、无知的个体,只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的去表现。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两个因素:第一,因为是“学托儿”,他们的想法就是为了让“教师”的课堂顺利的进行下去,不要为难同学“教师”。第二,还是无法真的了解幼儿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评课的时候,同时还要对这些“学托儿”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模拟课堂”的意义。同时,还要让学生平时多接触幼儿,也就是每一学期要组织学生进行一周的见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幼儿,才能在“模拟课堂”中体现出“幼儿”该有的行为。笔者认为,“学生模拟课堂”对于民族地区中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蒙班的中专学生来说,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效果。当然,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加完善这种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姜晓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36-138.

[2]杨蓓.案例教学法在学期教育专业教法可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09):63.

[3]祁海芹.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的综合化趋势[J].教育研究,2005,(09):93-96.

[4]王云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08-112.

学前教育专业篇9

关键词: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现状;教改问题;整合

高师学前教育是立足于培养从事学前儿童教育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其中音乐课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幼教专业人文音乐素养,幼教音乐技能,幼教音乐教学教法的,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的综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幼教师资音乐教育综合素质,幼儿园音乐教育质量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幼教发展趋势看,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体现了幼儿园教育越来越趋于综合化的趋势。其中也指出:幼儿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具备较强的艺术综合素养,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建构高师新的学前音乐课程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高师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生源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生源不理想,文化基础弱,艺术素质更低。以昆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2010年起招本科),据统计,2010级本科50名学生中,专科60名学生,仅有30几名同学是以第一志愿录取的,20几名是以第二、三志愿录取的,剩下的同学都是从其他各种专业调剂过来的,进校后90%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度为0,更太不上认同或热爱。在录取时没有经过任何技能测试和必要的面试,由于没有任何艺术基础,使他们对音乐类艺术课程从一开始就有畏难情绪,甚至抵触情绪,而要通过三年或四年的专、本科音乐各科教学,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所必须的综合音乐应用能力,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学前教育专业整体目标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目标定位要准确。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本科、专科、中专、职校并存的今天,各层次办学在把握好重点突出自身优势的同时,都不可避免的应处理好专业理论与艺术技能的比重关系。例如近年来,很多高师院校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脱节,把学前本科定位在培养幼教教学科研人才上,重视教育理论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重理论轻技能、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本科毕业生职业技能较差,大多只能从事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这一培养目标与幼儿园需要一线教学老师的实际相矛盾。本科学前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极大地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定位:

专业目标定位的不明确还会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音乐各学科课程比例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不够,无法贯穿学制始终,通常情况下实际学习只有两年。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像音乐专业学生一样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音乐艺术学习和训练。对从高中毕业入学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讲,钢琴等操作性技能的学习就显得十分吃力,再加上学习时间十分有限,致使技能水平有限,直接影响了其施教能力。还有,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采取“拿来主义”,简单模仿音乐院校或高师音乐系课程设置。将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教学法、音乐欣赏等分科设置,课程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同时,很少考虑音乐学科与学前教育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缺乏音乐与教学法紧密联系的观念,音乐专业要求的深度深,但结合幼教音乐艺术教育实际的广度延伸又不够,严重脱离了幼儿园音乐教育实际,不利于学生幼教音乐艺术教育知识结构的优化。学生实际动手教学能力不足,综合音乐教育能力就更弱。

二、学前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纯理论研究型。站在理论层面高高在上的审视研究课程优化理论。然而这类研究既使从理论上再如何完善,不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应用,不结合技能转化到教学的训练,对改变和提高幼教音乐师资的实际教学水平,意义不大。

(二)单纯研究某一学科技能提升的问题型。提出的看法普遍是:从中专升格到本科后,技能训练应在深度上提升,演奏演唱技能要更专业化。这是一种近乎理想化的提法,没有结合生源情况和课时比例升本后反而缩小的实际,缺乏对当前幼教一线实际的基本了解和研究。

(三)研究单一课程的教学教法优化型。如内容补充,教学侧重点。针对单科教学内容,主要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实际需要的演奏或演唱内容上作的调整。如在钢琴课教学中加强儿歌配奏,即兴伴奏的研究,在唱歌课教学中加强儿歌自弹自唱的内容等。这类教改,更贴近幼儿园教学实际需要,对提高学生施教能力有一定效果。

学前教育专业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培养策略

当前我国各地区的学前英语老师,通常是由英语专业毕业生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两部分构成。但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学前英语老师而言,后者的教育和培训更加全面,如包含心理学、教育学等丰富内容,还会为其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这对于学前英语老师基本教学技能的不断提升极为有利,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学前英语教育发展的老师,促使学前英语教育更加现代化,更好保障学前英语教育的质量及效率,为幼儿后续英语语言的顺利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现状

通过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的调查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英语教育基本技能提升的因素。第一,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凸显出学前教育特点,所运用的课程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并无差别。第二,教学规模方面既没有凸显出因材施教性,又没有采取多种教学模式,这样的英语教育过程中,难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极为不利。第三,教学目标与时展不相一致,这就会使得英语基本技能教育和社会处于脱节状态,不利于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第四,生源质量方面存在多元化发展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教学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无法将教学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对此教育现状的分析,需要我们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基本技能培养内容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把握学前英语教育方向,提升学前英语教育质量。

2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内容分析

2.1因材施教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因材施教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组织主题性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学生进入到学前英语教育之中,所面对的是低龄儿童,他们的可控性较低,学习中随时会出现多种情况,只有在具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之后,才能够让幼儿在学前英语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收获。

2.2组织能力

学前英语教育和其他阶段的英语教育不同,在教学中需要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并且此实践活动所占比例较大,这就为学前英语老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从应变能力、安全应急及耐性等方面来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适应幼儿的突发奇想与各种学习行为,在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更好的响应寓教于乐理念,使得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更加凸显其实质作用。

2.3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学前英语老师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能快速获取幼儿的信任。比如:学前英语老师在首节课教学之中,就需要向幼儿进行自我介绍,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够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设计课堂教学游戏之时,良好的沟通能力能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游戏规则,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快速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等等。由此可见,沟通能力对于学前英语老师的教学影响十分的大。

2.4语言转换能力

学前英语教育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具有中英文转换的能力,这是学前英语老师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当前我国之所以在学前阶段就设置英语课程,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确保他们将来英语应用技能的更好提升,而也只有老师具有此语言转换能力之后,才能够为其英语应用技能的有效提升奠基。为此,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就可以灵活运用EPP教学模式,即EnglishProficiencyProgram为学前英语专业学生双语转换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基。

2.5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因而国家需要大量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教育是兴国之本,教育者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者而言。因为在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之中,老师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多样及创新的教学活动,如亲子活动、幼儿自主活动等,这样才能够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会进行基本的英语对话。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当老师总是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之时,幼儿的思维会越来越灵活,这对于他们将来的自主学习及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策略分析

3.1参观基层教学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基本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仅靠专业知识的学习还不够,那样学生在后期学前英语教育之中,很难准确的进行教学定位,对于幼儿英语的学习较为不利。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就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不同幼儿园参观,这样既能够对基层教学环境有实质性的了解,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老师这一职业,这不仅能使后续的学习更具方向,而且能为各方面基本技能的顺利提升奠定扎实基础。3.2提高基本技能教学的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育基本技能培养过程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较多,儿童心理学、英语阅读能力、英语表达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等,想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需要注重层次性或者针对性的教学。比如:采取分班模式,开展不同主题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快速针对学生的薄弱区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其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较为有利。或者针对学生教学之时,采取阶段性教学模式,如第一阶段开展基础性的教学活动,如听说读写教学;第二阶段围绕应用能力来进行教学设计;第三阶段开展儿童心理学等相关内容的教学;第四阶段围绕学前英语教学中运用到的各种基本技能来教学。

3.3提供实习机会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当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会掌握一些基本教学技能,便会产生教学的想法。此时,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但此实习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来确定。比如:针对那些学习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或者是学习时间较短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到幼儿英语课堂去听课,在此过程中对老师与幼儿间的沟通,以此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活动设计方式等进行了解,以便于后续的学习中更具针对性。而对于那些学习效果比较理想的学生,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教学中感知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技术改进与创新,提升自身的学前英语基本教学技能,为后续的就业奠基。但想要真正为他们提供实习机会,就需要院校及时与当地多个幼儿园建立密切联系,以确保他们有丰富的实习机会,更好的保障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的质量。

3.4加强对现代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现代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后续在实际幼儿英语教学之中,才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来教学,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实效性。具体而言,需要先对学生们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了解,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课件、微课等的制作,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时机、时长等等,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观,这样才能够使教育水平与时展处于平衡发展状态,真正培养出更多与时俱进的教育人才。

3.5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除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此,院校在进行学前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此点,并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另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效果。比如:定期到非遗场所去参观,在参观中震撼其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并顺势培养他们的心性和情绪掌控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案例,让学生在观看与分析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相信在丰富多样实践活动的引导之下,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效果会更加理想,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幼儿英语老师,为幼儿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