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十篇

时间:2023-11-03 17:52:28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一、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渐趋增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世同堂已趋减少,核心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成员少、规模小、成员序列简单,“421”型之家常见。独生子女成了家庭成员中的核心,是父母双方共同倾注感情的焦点,他们这一特殊位置与生长环境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其教育的特殊性,并且其性格、品德、习惯、心理素质等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教育上,独生子女身上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则为他们成才带来不利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父母的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产生

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具有较高而且稳定增长的经济水平,子女抚育费提高,在消费模式和余暇时间的支配上均偏重子女。”家长过分的娇宠和照顾 ,使独生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自制能力,胆小怕事,缺乏自主自立精神;而过多地限制孩子与外界交往,剥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孩子对新环境难以适应,与人交往显得十分笨拙。

(二)神童教育,导致孩子失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

有些家长不管孩子的基础如何,一味追求卓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进行神童式的施教,学了书法学弹琴,打了篮球踢足球,学了作文有英文,时间排得满满的,扼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失去了自主探究世界的欢乐与主动,造成他们精神负担过重,结果厌恶学习,最终造成独生子女个性的丧失。

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

所谓独生子女问题,其本质上是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独生子女受到社会影响,就必须采用科学教育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他们。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独生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子观、亲子观、人才观、评价观

家长的教育观念应当包括人才观(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亲子观(家长对子女与自己关系的看法)、儿童观(家长对儿童的本身及其发展的认识)、教子观(家长对自身、对子女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等等。教育能力体现在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否侵犯孩子的隐私、是否经常打骂和威胁孩子以及是否欣赏自己的孩子等因素。

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师。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必须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先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儿童观,使父母认识到要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要“使儿童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让他们在“一种充满快乐、爱和相互理解的氛围中长大”。

(二)构建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笫一环境

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照料者、培养者、教育者,转变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要构建民主型家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的各个成员要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和爱护,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做孩子生活的导师。要注重教育的整体效应,要配合默契,协调行动,在孩子面前不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形成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合力,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严慈结合,爱而不溺,严而不专。对孩子的教育切不可溺爱放任,不可“无教而有爱”,要顺应儿童心理,既不培养出“小皇帝”,又不是“小奴隶”的心理健康的儿童。

3.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既有父母对孩子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有孩子与父母一起交流思想感情,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父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也严格要求孩子。

(三)挖掘教育资源,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而教

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他无疑受到学校、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作为具有生活化的家庭教育要与正规化的学校教育衍接,特别是与素质教育衍接,在培养孩子兴趣、能力上下功夫,促进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对人的影响是泛化的,作为孩子一坠地就将面临社会的浸染,作为家庭教育应给孩子注入适应社会风吹浪打的抗体,而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社会特别是社区要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共同促进其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应该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一个“清晰而有效的沟通者,自我指导的终身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的问题解决者,负责任的和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无疑,它为独生子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我们相信,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能够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使新一代的独生子女能更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中国人口学家前言论坛》会议手册, 2006, 7.

[2] 关颖:《论独生子女社会化的家庭因素》.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2

这一命题的基本思想是,作为整体的独生子女既可能具有某些与非独生子女共同的心理特征,也可能具有一些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因此,它特别强调要从独生子女“整体上”和独生子女成长的“全过程”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避免现有研究中大量存在的“孤立的”、“个别的”、“单一时期”、“单一对象”的研究视角和探讨方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本质上加深对作为一代人的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的认识。这一命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将包括不同年龄段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独生子女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的主要心理特征及其理论解释;没有兄弟姐妹对青少年人格的主要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新特点与新问题等。

命题二: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独生子女教育。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中国大量独生子女现象出现以来被整个社会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现有独生子女研究中探讨最多的一个方面。但目前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基本是从单纯的教育学学科视野出发,研究焦点通常仅围绕相对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问题,忽视了存在于局部教育环境之外的更为广泛、更加强大的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需要将目前与独生子女相关的各种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放到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中去分析和探讨,努力从决定和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现象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方面去发现联系和寻找因果关系。这一命题包括的主要内容有: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与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问题,中国社会目前的教育分层与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大众传媒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影响,同辈群体在独生子女社会化中的作用,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的社会结构因素探讨等。

命题三:发展变化中的独生子女婚姻与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是中国社会中一类新型的“细胞”,许多与独生子女人口密切相关的问题和现象,都源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由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长大成人,伴随着他们的婚姻和成家又带来了一些新的独生子女家庭现象与家庭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需要从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不同学科的视野来获得。这一命题的研究内容可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与目前大量存在的、以“三口之家”为主要特征的普通独生子女家庭(或称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有关的问题;二是与那些由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成家后建立的新的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有关的问题。如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关系的变化;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姻观念及其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现象等。

命题四:独生子女的风险与社会保障。独生子女对于家庭和父母的唯一性,意味着其家庭和父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成年独生子女的意外伤亡将成为这种风险的集中体现。与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密切相关的另一些问题将包括“空巢”家庭的增多、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弱化、家庭养老面临更大困难等方面。因此,研究独生子女家庭的这种风险和社会保障的现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办法,无疑是最近一个时期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主要内容将包括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与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纵向家庭关系与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独生子女父母老年生活中的“空巢”现象及其解决办法,农村独女户家庭的养老支持及其面临的挑战等。

命题五:独生子女与国家人口政策的改变。独生子女人口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但作为政策的结果,这一代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又给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30年来,随着独生子女人口不断增加、成长,中国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而这又必将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新的影响。这一命题的内容将包括:“双独家庭”二胎生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姻市场及其婚配结构,“双独二胎生育政策”影响下的中国生育率水平变动,独生子女人口规模及变动趋势的定量分析与预测,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调整方向,独生子女政策与人们生育观念转变等。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3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代际伦理;和谐;构建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07-03

随着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以及社会的信息化,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速度加快,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急遽转型和嬗变,社会代际伦理关系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因此,新的社会代际伦理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独生子女是与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同时成长的一代特殊人口。而由一代独生子女所引发的众多社会现象,所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正在对今天和明天的中国社会产生广泛的、深远的、长期的影响。

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代际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际情感沟通缺乏

我国现在正处于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再加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现在的孩子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普遍早熟,比以往的同龄孩子有了更高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这样就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人格偏离等现象。而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的沉重负担,父母也越来越疏忽了孩子的心理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与子女关系的淡漠。另外,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关系,独生子女家庭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同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可以通过兄弟姐妹来解决,但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情感系统支持,使得孩子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往往会使他们寻找家庭以外的情感支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重智轻德的培养方式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最为关注的内容。其范围从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学期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直到一些更专门化的方面,如独生子女的品德教育、智力开发、不良行为防止、义务感和责任感的培养等。它既涉及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影响到独生子女的学校教育。

1.过多地关注成绩。孩子考试的分数是现今社会的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不少家长甚至认为孩子只要能取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分数成了孩子在家庭中立足的重要砝码,家长对孩子的好坏几乎都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息息相关。甚至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实行奖惩的措施。这种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关心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既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过多的金钱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家庭逐渐富裕起来,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却成了一大难题。许多事实说明,在子女教育问题上,金钱投资与成功成才是不成正比的。孩子能否成才与一定的财力投入是密不可分的。现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对孩子投资得多,收获就会多。于是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甚至花费很多的钱为孩子买诸如钢琴类的乐器。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由于他们从小就饱受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严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灭了灵性,失去了兴趣。

3.过少的德育培养。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对孩子疼爱有加,很少在德行上对孩子提出高要求,不重视对孩子德育的培养。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学历加名牌转向对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需求。但还有不少家长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固执地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兴趣爱好视而不见,几乎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因此,在这种由家长特别营造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责任心、不善协作、自私自利。

(三)家庭责任意识下降

目前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群体责任感缺失。当代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已经造成了独生子女在个人与群体中的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困惑是当代独生子女一个主要的心理障碍。由于当代独生子女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对别人漠不关心。在群体中,一味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是当代独生子女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四)传统孝道缺失

当前独生子女的孝道缺失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敬老意识淡漠――行孝意识的缺失。随着老年本位的逐渐淡出,许多独生子女的敬老意识日趋淡漠。尊老行孝的意识已渐趋微弱,对长辈的行为、观念不够尊重和理解。第二,不懂得照顾父母――行孝行为的缺失。许多独生子女形成了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没有为父母考虑过,缺乏反哺意识。第三,不尊重父母――行孝理念的缺失。被父母呵护大的独生子女一代,尽管身体上已长大了,但是心理上依然幼稚、脆弱,处事、看问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很少顾及父母长辈的需要。第四,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行孝情感的缺失。一些独生子女很少问及、关心父母;一些独生子女也很少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忽视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关爱。

二、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代际伦理问题的成因

(一)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影响

独生子女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难题,一直坚持现行的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政策,未来人口的数量一定会锐减,但同时也会使年龄结构产生剧烈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最典型的特点是孩子数量的唯一性和家庭存续关系的单传性,孩子数量减少到最低,独生子女既是家庭传宗接代的唯一寄托,也是家庭未来精神与物质赡养的基本依赖,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都已经被简化到了不能再简化的程度。在这一情况下,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穆光宗认为:“其首先是孩子的成长风险,主要是夭折、重病的风险。一旦孩子在成长中途出现意外而其父母年事已高,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感和未来保障就大受影响,这样的风险发生在父母已到了不适合生育的中老年,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二)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的冲击

1.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家庭成员往往是各忙各的,人们为了生计,忙于充电、赚钱和工作;孩子们忙于学习和各种考试,使得一些人的家庭观念淡漠了许多。家庭成员相互之间感情交流却越来越少,相互理解也更差。市场经济的引入,家庭代际关系的利益色彩逐渐浓厚。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出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个性等新的观念,并早已渗透到家庭生活中,成为影响传统家庭伦理变迁的重要因素。

2.网络文化的冲击。由于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周围,它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独生子女迅速成为上网人群的主力军。在新兴的网络面前,面对网络的诱惑,再加上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很容易被网络中自由的感觉和虚拟的冲动影响,进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另外,由于多数家长们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偏低,对网络的冲击感到无可奈何。此外网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也在毒害着青少年,侵蚀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三)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变化

现代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普遍很好,孩子在生活方面都很宽裕。可是很多孩子的精神生活却很贫乏,究其原因,这是由现代家庭结构和居住方式的缺陷所造成的,而且家庭本身也很难去弥补这一缺陷。第一,孩子接触同龄人太少,接触外界空间太少。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每个家庭相对封闭,孩子每天面对的几乎都是家人,很少接触其他同龄人。第二,孩子成为整个家庭关注的重心。现代家庭成员组成主要模式:6+1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宝宝)、4+1式(祖父母、父母+宝宝)、2+1式(父母+宝宝),在家时家庭中心多以孩子为主,家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全在孩子身上。第三,孩子和父母互相沟通的时间太少。父母要朝九晚五地上班,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周末和晚上三四个小时,如果下班再晚一点儿,或者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其他事情,那么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更短了,有效沟通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四)代际文化及生活背景的差异

不同代的人成长的环境不相同。他们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取向上存在差异以及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数量与种类是不对称的。父母与子女所追求的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权力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自然会影响两代人在社会态度、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代际差异。这都会导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在认识层面上与行为层面上的不一致。

三、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实现代际和谐的对策

(一)代际情感沟通上,要求父母与子女双向互动

1.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哪怕孩子还小。家长与孩子交流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与交流,也要注重方式和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父母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多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同时父母也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放下架子,诚恳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和无知。对子女比自己强的地方应认真、虚心地学习,不要视而不见,或采取不承认的态度。正是这种相互学习,能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采用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语言交谈外,还有书信、体态语、家庭会等多种沟通方式。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当时面临的情况不同,沟通的方式和途径也会不一样。采取什么方式和途径与孩子沟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以合理有效为原则。

(二)代际文化上,传承传统“孝”文化中的现代价值

1.弘扬和发挥传统文化中“孝”的伦理观念的现代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的观念由来已久,孝悌观念是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新老之间的代际冲突主要是靠道德来调整,而道德作用的发挥是靠社会舆论来实现的。在弘扬传统“孝”文化方面,还应该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促进尊老、爱老、养老社会风气的形成。相反,对那些“不孝”行为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强制其改变。

2.扩展传统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伦理规范的现代内容。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原有的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逐渐消失。所以更应该把这种兄弟之情扩展。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同甘苦共患难。这种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它可以培养人健康、丰富的道德情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与相互信任。

(三)代际教育方法上,要求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相结合

1.家庭教育中两代之间道德教育传递与继承相交互。家庭对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子女教育中,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子女自立、自主、自强的人格和团结协助精神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把家庭美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功能,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并举,改善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学校实行家庭伦理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内容、不同侧重点的教育。

(四)代际养老方式上,要求家庭赡养与社会养老并举

1.转变养老观念。风笑天教授提出了“独立养老”的概念,概括地说,“独立养老”强调的是老年人要在思想上、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的观念;在行动上养成、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事情。现在家庭养老方式正逐步从“依靠子女”转变到“依靠自己”,从依赖或期望子女的“反哺”到依靠老年人的“自养”和老伴间的“互养”。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提供一条新途径。

2.养老模式应多样化。单一的养老模式加大了年轻一代人的压力,使他们在赡养“能力”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国政府和社会要积极引导和提供多种养老模式,减轻年轻一代的压力,从而减少新老代际之间的冲突。政府应积极领导和组织,制定政策和措施,使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并且各项养老保障措施要积极落实;还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老年福利事业。

构建“独生子女家庭”和谐的代际伦理,既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代际理解和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代际间的相互支持,达到代际之间的真正和谐。代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了代际和谐,才有家庭内部和谐局面的存在,而家庭内部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穆光宗.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2〕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6(5).

〔3〕朱贻庭.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2).

〔4〕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5〕周祝平,等.城市化加速和体制转轨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研究[J].中国老龄化研究,2004(3).

〔6〕沈汝发.我国“代际关系”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2(2).

〔7〕丁成际.论传统孝道的当代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8〕李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4

一、不能正确对待独生而导致过分溺爱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社会养老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受多子多福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人的生育愿望仍是强烈的。因此,不论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对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并非出于自愿。这是我国在人口生育问题上绝大多数家庭的心理状况和社会现实。但由于我国的国情,若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人口等社会问题,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国不得不实行的国策。一胎化政策的执行遇到了多种阻力,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农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来,这一政策虽然在我国城市别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得到了较认真的执行,但是,由于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不平衡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株独苗上。这便是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溺爱中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于多数独生子女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了两代六位长辈的溺爱之中,自幼娇生惯养,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无恐。因此一些家庭对其也就任其所为,使其为所欲为。再加之对其期望值普遍较高,也就导致了不少独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比如,不让孩子离开自己,或者由于怕不卫生,或者怕孩子学坏,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让孩子独立活动而包办一切。结果就出现了《中国的“小皇帝”》里所描绘的,儿子在夏令营时住在学校里,父亲半夜爬到儿子床底下守着,怕儿子掉下床来。这种过度保护极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对独生和独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导致情感的扭曲,使对孩子的爱缺少理智过度偏爱,致使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低收入高消费现象,把大部分钱花在孩子身上,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明明家境并不富裕,却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明明孩子艺术能力一般,缺乏“音乐细胞”,却买了电子琴,甚至钢琴,还花高价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错误,却百般庇护,百般说好;原创: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却当成神童来要求等等。这种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种扭曲的氛围中成长,无疑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现心理障碍。

二、因是独生,家庭环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其幼年期的心理发育,需要一定的条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幼年期的心理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产生童心的共鸣,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对此,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强调的。而独生子女由于无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伙伴,整天与成年人特别是年长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里,邻里关系一般又不亲密,来往较少或很少,特别是在高层楼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门户,基本上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就使得相当数量的城市独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由于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过度保护之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择其佳、饭择其精的生活,样样都能顺利的得到满足,整日与各种高档玩具相伴,因而容易养成独立性差、倚赖性强、自幼好逸恶劳、追求享受、不识五谷春秋等弱点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从总的情况看,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已着手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指导,已有不少部门和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在越来越关心这一问题。但是,有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广度还不能适应我国这个多人口、多独生子女国家的需要,这种状况,从总体上决定着我国的家庭教育水平还不高。再则,不少家长不爱学习或不善于学习,更是缺乏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动脑筋、下功夫。

因此,要提高我国独生子女综合素质,最根本的在于提高独生子女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长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并能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独生子女的家长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关心、团结、体谅他人;尽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则

根据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全面原则、一致原则、民主原则和严格原则。所谓适度原则,是指独生子女的教育必须依据其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要因为是独生子女而寄予过高的期望,提出过高的要求,给予过分的爱和照顾。在智力开发上不搞过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长代劳;在物质供应上,不给过度满足等。全面原则,是指要注意德、智、体、劳、美的全面发展,尤其要处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关系。一致原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其的教育态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体效应,要配合默契,协调行动,在孩子面前不出现意见分歧和冲突。民主原则,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气氛,不搞“家长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搞一言堂,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严格原则,是指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放纵,要使孩子逐步树立起是非观念,养成知错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质,只要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才能健康成长,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是要加强对独生子女社会化教育

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因此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和专家都认为独生子女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缺乏与周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因此强化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是改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独生的环境中容易形成的弱点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要多给独生子女提供社会生活,孩子到二、三岁时就希望有儿童伙伴,独生子女这方面的要求就更强烈,希望进入他(她)们的“儿童社会”、“儿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不合群。因此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必须向孩子提供年龄接近的小朋友,给孩子提供他(她)们的社会生活。为此,可带孩子去串门,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带孩子到儿童乐园去游戏:也可尽早将孩子送进托儿所、幼儿园,让孩子去广交小朋友,扩大其社会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关在家中,使其离群索居。

四是要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

家长应有意识地克服过度照顾和过度保护,凡是其能自己独立或在指导下完成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干,不要包办代替。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应给独生子女多创造锻炼其独立能力的机会,应尽早鼓励其自我照顾,稍大一些,可交给孩子一些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完成得好,要鼓励、表扬,促使其增强自立、独立的积极性。从小注重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主活动能力。所谓自主活动,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去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创造性。凡是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家长们都应该尽力给以鼓励、支持。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坏事,仍可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力,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还会促使孩子多动脑筋,知道在世界上办成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激发其刻苦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是要进行适度逆境教育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小学生;独生子女;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66-03

一、研究背景与综述

1.问题的提出。调查研究发现:在一个班级团体中,有些小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和周围同学的关系,按时、独立地完成作业,诚实守信,学习顺利。而有些学生则拖沓作业,脾气暴躁,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为什么同样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会有如此多的差异?是教师教育水平的问题还是学生自身的能力问题?是家庭教养方式的问题还是学生个人所处环境的影响?是独生子女自身的问题还是非独生子女也共有的通病?为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新时期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个性进行相关研究。

2.相关概念的界定。传统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是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这样定义个性:“个性,也可指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而马克思也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类对心理现象的分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认知心理学习惯把个性概括为个性和人格。个性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其他分支领域的心理学家都研究心理现象的共同点,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的差异性研究,更注重对人的内部世界的神经质的研究。他们认为,只是从环境的影响来说明人的行为的原因是不够的,还必须探究其内部原因。

3.国内关于独生子女个性的研究。方拴锋、经承学和王琳琳得出的结论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相近,同样需要关爱和帮助,以使其健康成长[2]。罗凌云和风笑天认为:“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互动频率更高,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家教方式更为民主。”[3]李晓驷,张育麟,张志军得出结论: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的个性有一定的差异,独生子的个性优于非独生女[4]。

二、实证研究

1.测量工具。采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编制的简化版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江苏省宿迁市市区及其周边的共计三所小学,进行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三所不同层次的学校,每所小学从四、五、六三个年级分别抽取成绩差异比较明显的两个班,共计六个班级。

3.测试程序。在发放问卷之前,先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研究者以教师的身份面向学生,以增加研究者在小学生心中的威信。与此同时,老师还会在教室维持纪律,并向学生承诺,如果认真回答,会给予奖励。在填写问卷的过程中,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大胆真实地写出自己的真实情况。

P

(1)由表2得出学校与性别、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内外向、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即城市小学的男孩所占比例高、独生子女家庭多、家庭收入教高,更外向,情绪更稳定,精神质(倔强性)更明显,同时掩饰性也更高,城镇小学次之,乡镇小学更次之。(2)年级和家庭结构、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掩饰性更高。(3)性别和学校、家庭结构、精神质、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这和中国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不无关系。另外性别和精神质、掩饰性的相关是男女性别差异在个性方面的反映。即女孩倔强性更明显、掩饰性更高。(4)家庭结构与学校、年级、性别、内外向呈显著正相关。即非独生子女在城市小学所占比例更小,而在城镇、乡村小学所占比例更大。独生子女反之。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家庭结构有从独生子女家庭向非独生子女家庭跨越的倾向。另外,表显示了非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更外向。(5)家庭收入与学生所在学校呈正相关。家庭收入越高,学生所在学校级别越高,教育质量更加精良。(6)另外家庭收入与学生内外向呈正相关。内外向与学校、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即学校越好、家庭是非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收入越高,越外向,越外向精神质越明显。(7)神经质与学校、精神质、掩饰性呈显著正相关。即城市学校学生情绪性较城镇、乡村学校弱。精神质越不明显,情绪越稳定,掩饰性越高,神经质越强。(8)精神质与学校、性别、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正相关。即城市学校学生倔强程度较城镇、乡村学校明显,女孩倔强程度较男孩明显,越外向倔强性越明显。神经质越低精神质越明显,掩饰性越低精神质越明显。(9)掩饰性与学校、年级、性别、神经质、精神质有关。年级越高掩饰性越高;情绪越稳定,掩饰性越高;精神质越不明显,掩饰性越高。

三、讨论与结论

(一)独立样本T检验(表格3)

由表1知独生子女222人,非独生子女327人。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内外向看,等方差检验中,F值=0.011,显著性概率为0.917,大于0.05,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由样本计算T值=2.387,显著性概率为0.017。小于0.05,检验结果是拒绝零假设,推断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内外向上有显著差异。样本中独生子女是第一组,非独生子女为第二组,两组均值之差为0.65778,说明独生子女更内向。从精神质来看,等方差检验中,F值=2.377,显著性概率为0.124,大于0.05,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由样本计算T值=0.406,显著性概率为0.027,小于0.05,检验结果是拒绝零假设,推断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样本中独生子女是第一组,非独生子女为第二组,两组均值之差为0.13394,说明独生子女精神质更明显。从神经质来看,等方差检验中,F值=14.230,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拒绝方差相等假设。由样本计算T值=2.431,显著性概率为0.015,小于0.05,检验结果是拒绝零假设,推断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神经质上有显著差异。样本中独生子女是第一组,非独生子女为第二组,两组均值之差为0.52930,说明独生子女情绪更稳定。从掩饰性来看,等方差检验中,F值=0.201,显著性概率为0.654,大于0.05,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由样本计算T值=-1.527,显著性概率为0.127,大于0.05,检验结果是接受零假设,推断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掩饰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由表4得出学校、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对内外向有显著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3%、1.0%、1.6%。相应地,家庭人口多,更有利于学生外向型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独生子女的性格受到家庭结构的影响也更加显著。家庭收入高一点的家庭,孩子受到的教育可能会更好一些,因而接触到的环境就会好一些,有利于孩子好的性格的形成。年级、性别对内外向无显著影响。

(二)讨论与结论

由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内向。家庭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会对子女的个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注,是导致大部分独生子女被孤立的重要原因。他们过多地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却忽视了这背后亲情沟通和游戏的重要性。亲情沟通能够很好地抒发他们内心的欲求,而游戏则能更好地促进独生子女认知的发展。游戏是小学生非常乐意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把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中。独生子女渴望一个能与人自由聊天、无所谓什么辅导班。但大部分家长总是认为,自己这是为孩子好。这就在无形中让孩子认为游戏是不好的表现,从而渐渐脱离与社会的交往,变得更加内向。独生子女的精神质较非独生子女更明显。作为家中的小皇帝,使得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也间接造成了独生子女在性格方面的偏执。此外,学校、年龄、家庭结构和收入都会对独生子女的个性有一定的影响。

(三)由结论引发的思考

1.家庭教养方式也会对小学生的个性养成起到重要作用。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小学生健康个性的构建和健康行为的养成。

2.教师权威在小学生的个性养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尚未成熟的心智,使得小学生的个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权威就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个性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学者薛剑刚已经验证了教师权威在小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道德和理智都不够成熟,具有“未完成性”,这种特征使得教育必须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影响[6]。教师接受成人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之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方拴锋,经承学,王琳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0).

[3]罗凌云,风笑天.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1,(6).

[4]李晓驷,张育麟,张志军,沈心芳,王莉,杨丽达,王克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个性差异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1).

[5]白艳.后现代教师权威的解析及现实意义[J].教育学术月刊,2009:9-11.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在彼此相互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而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相对于其它两个教育形式而言, 家庭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中,常常把家庭教育解释为长辈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批评、指导、培养和管理等活动。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学者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指出:“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 家庭教育既指在家庭中进行的教育, 又指家庭环境因素所产生的教育功能。前者指的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所受到的由其家庭成员(不论长幼, 但主要是指父母) 施予的自觉或非自觉的、经验性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等多种水平上的影响; 后者则指家庭诸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的‘隐性’影响。”

从我国目前青少年家庭教育的状况来看,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问题,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问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等等。如何搞好家庭教育, 使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成了千千万万父母心中最想解决的难题。

1、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溺爱过度

现在的家长在孩子身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他们父母一代所不能比的,在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学放学接送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很多的家庭,帮助孩子完成作业甚至陪读,使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上父母包办一切,有求必应。北京教科研究院对200名

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56.5%的孩子是父母给挑选穿的衣服,49%的孩子是父母给倒掉洗脚水。上海也曾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有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和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便束手无策。另外一组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18.72%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47.48%的学生参加l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这样,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上、下学时接送,7.61%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能“讲究卫生”,47.19%的家长给孩子端洗脚水(“经常如此”的占14.83%)。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教育,才出现了许多让人痛心的事实。例如:某个学校的一名初中生,不知道怎样剥从家中带来的煮鸡蛋。还有一些学生因住校不能同自己父亲睡而每日以泪洗面,有的甚至就转到家附近的学校。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发出这样的告诫“:过分的溺爱, 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呵护,使孩子没有经历过任何的挫折和困难,实际上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过多地参与子女问题的解决,表现为过度关心,过度照顾,过多干涉,有的父母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对孩子的许多行为都严格限制,横加干涉,这实际上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

1.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武汉晨报》报道, 记者探访钢琴、围棋、美术、舞蹈、跆拳道等“兴趣班”的培训情况时, 发现许多学龄前儿童已成“兴趣班”主力军, 而且一个孩子同时参加多种“兴趣班”的现象也不鲜见。在某芭蕾培训中心, 2~6 岁的儿童占了全部学员的65%, 最小的学员才 2 岁多。有关人士分析说“:现在父母们认为, 以后社会竞争很激烈, 孩子早学早出成果, 学龄前阶段时间充裕, 多选择钢琴、美术、舞蹈等项目。入学后有了升学压力, 艺体类培训就为英语、数学等学科培优班让步。”其实,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鲜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儿童去上“兴趣班”? 他们小小年纪要同时上好几个班, 这样能受得了吗? 这种疑问和担心并非多余。本来, 参加“兴趣班”的前提是孩子对“班”感兴趣。但眼下很多家长并不依孩子的兴趣报“班”, 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他们总认为, 艺多不压身, 现在多发展点特长, 便于以后在社会上立足。殊不知,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 一定年龄段能接受的东西是有限的。超前学习, 孩子不能完全吸收、理解, 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 学习效果也不明显。下面的数据是令人触目惊心的,60%的学生认为上学的乐趣是由于有朋友玩,100%的学生或多或少存有孤独、自卑、焦虑、依赖、忧郁等学习心理障碍。

2、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又出现了一些普遍性的新问题,并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1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并不是由“独生”所引起的,而是不当的家庭教育的结果。家长过多的疼爱,过分的保护和照顾使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逐渐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专横、执拗的坏脾气和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负、唯我至尊、不合群的性格特点,社会适应能力差。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灌进许多“食而不化”的知识,当孩子会认几个字、背几首诗歌时,又在人前人后盲目的夸奖孩子,长此以往,养成了孩子高傲、盛气凌人的个性。还有的家长只管孩子的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儿童的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导致孩子用尽各种方法来提高学习成绩,其中包括很多不正当的方法,如考试作弊等,但家长从未管过。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可信标准。这样,就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发展,容易养成这种爱占便宜、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达到目的的不良习惯。另外,缺乏在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的逆境锻炼,同时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儿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容易形成他们说大人话,做大人事的早熟倾向。事实上,他们成人化的行为,不论在和儿童或成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困难,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说到底,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兴趣与能力、方法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当然,引导孩子读书看报和上网浏览网页,刺激孩子增加兴趣的广泛性,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增加孩子特长的项目,也是可取的。但是,主要的还是兴趣、能力和方法的教育。论文格式。通过这些教育,注意挖掘孩子的潜能,调动孩子的动脑、动心、动手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创造的能力。论文格式。

2.2关于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许多夫妻由于感情恶化等原因离婚后,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愿履行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子女,使子女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坏人接触走向犯罪。如未成年犯李某,母亲去世后随父生活。父亲整天因忙于生意,无暇照顾李某,李某因家庭失管失教,时常逃学,与社会上其他一些离异家庭子女混在一起,专门在学校附近敲诈抢劫小学生的钱财,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有一些单亲家长害怕自己的子女被别人看不起,或受人欺负,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味满足,而对孩子思想教育或学业方面则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为所欲为,使得许多离异家庭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一旦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容易走向犯罪。还有一些离异家庭不顾子女实际情况,在学业上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当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时,非打即骂。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无形中使青少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于精神崩溃。

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场所,子女在父母的抚养下成才,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诲,了解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守则。家庭中的教育机能是由父母双方来承担的。但是更多的单亲家却是处于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他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当爹又当妈。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又有繁忙的职业责任,常常是力不从心,自然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这成为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个普遍现象。

3、加强家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为了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并促进孩子积极接受影响,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所采用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家庭教育方法是整个家庭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论文格式。这个大系统能否发挥作用,家庭教育方法恰恰是关键的一环。我对加强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要把孩子看成是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疼爱孩子并不完全是给孩子买好吃的、买好穿的、花了多少钱,而是指在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在什么地位。如果把孩子放在所有家庭成员之上,家长的所作所为很可能都是骄惯。把孩子放在全家人之上,他就是一个特等公民,在这样的地位上,孩子必定产生特殊化的思想。家长要把孩子看成家庭中一个普通的成员,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知道他有责任、有务义为家庭、为他人做点事情,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家长要把期望合理地传达给孩子。父母的期望只有化为孩子的愿望和兴趣才可能是合理的、有效的。现在孩子都有自己的愿望,做家长的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天性、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培养,注重方法的给予和能力的提高,不搞长辈意志控制和硬性灌输,也不搞分数论英雄,更不搞棍棒教育。

三、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意识。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只有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家长才会教育出这样的孩子。长辈特别是爸爸妈妈必须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素质去影响、熏陶和带动子女的进步与发展,在家里建设一种讲学习、求向上、助快乐、促幸福的文化氛围,从而训练、培养孩子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品位,将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直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长要和学校密切配合。父母要保持与子女所在学校班级的联系,注意了解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情况,发现长处给予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发现毛病也不能文过是非,要及时、稳妥地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以免助长短处,也好配合施教机构搞好对子女的各种教育。

对于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只要要找准路径,掌握要领,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骄。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要通过他们之间相互的交往而发展的。儿童良好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而模仿最好的对象是儿童伙伴”,这种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在物质方面,家长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还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有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让孩子去锻炼。这样,孩子就容易形成自立、自强、拥有坚定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单亲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更要重视,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在学习上对他们宽严有度,做到严厉而不失温情,放手而不失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使这些孩子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的方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才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参考文献]

【1】赵忠心. 家庭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俞润生. 家庭教育成败百例析[M]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蒙荫昭. 家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 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 2004, (2).

【4】刘杭玲,周小萍,孙祖瑛. 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家庭教育. 2000

(8/9).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7

【关键词】当代独生子女;短暂婚姻;分析;对策

从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存在于我国社会中。如今,这些80、90后的独生子女大多数都已经成家立业,而他们的婚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代独生子女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环境,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独生子女的婚姻也表现为不同的状态,出现了诸如“闪婚”、“裸婚”、“试婚”、“独身”、“短暂婚姻”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去了解他们的婚姻状况,分析出现其不同婚姻状态特别是“短暂婚姻”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独生子女短暂婚姻的对策,这对于独生女子婚姻发展、中国未来家庭模式及育儿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代独生子女短暂婚姻的原因多角度分析

1.从社会学角度分析

(1)当代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殊家庭环境。

当代独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长大起来的,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并且缺乏照顾别人、做家务活的本领。一方面,当代独生子女在寻找恋爱、婚姻对象时也是在双方身上在寻找“关爱”与呵护,一旦成家之后却往往得不到满足,双方的感情由此出现裂痕,因而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家庭琐事,往往成为小两口吵架的导火线。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是老、中两代人照顾一个孩子,父母在孩子婚后还常常过多干涉他们的婚姻生活。他们往往要面对多个长辈,而双方父母、祖父母在独生子女婚姻中也不自觉地成为了“第三者”,对当代独生子女的婚姻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很多“闪离”的“80后、90后”都多多少少地依赖父母生活――结婚以后没有独立住房,双方与其中一方父母共同居住,一方不能与另一方长辈和谐相处等等。

(2)当代独生子女成长的特定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观念的急速转变、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这既构成了这一代独生子女成长的特定社会环境,也成当代独生子女短暂婚姻的原因。独生子女既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物质富裕、科技进步的时代,享受着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现代物质生活,现代科技的成果;同时也遭遇到了由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分化明显、社会流动加剧、社会问题增多、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困境,并由此影响到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对家庭的责任。比如,由于在外工作时间变长,接触异性更广泛因而引起对方的怀疑,感情出现破裂;爱情在年轻人当中变得“麦当劳化”――他们认为婚姻可以速结速散。[1]此外,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导致竞争日趋激烈,下岗、失业率的上升还有社会流动越来越大,两地婚姻、城乡婚姻、异国婚姻等异质婚姻都会导致离婚率的升高和“短期婚姻”的出现。

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1)独特的个性特征

当代独生子女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如独立、自我意识强、对婚姻的忍让性及宽容度都不够等,也是造成当代独生子女短暂婚姻的心理特因。首先,独立是他们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性格相当独立,另一方面独立生活能力又相当差。生活中对于依赖父母,遇到事情自行处理能力较差。其次,自我意识较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当代独生子女往往比较任性,生活中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别人围着自己转。结婚之后,一个家庭忽然出现了两个“核心”,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难为他人着想,为生活琐事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导致婚姻双方感情慢慢疏远,如再遇到矛盾,双方只有走上感情末路。再次,婚姻生活中忍让性、宽容度都不够。当代独生子女更多的考虑自我的发展、生活的享乐、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对平淡生活的不满,使得不愿意合着过,一些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婚姻死亡”现象就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对婚姻质量的追求又表现在对待离婚的态度,“合则聚,不合则离”成为当代青年人崇尚的一句话,也反映了他们的婚姻家庭观。[2]

(2)多重的社会心理压力

当代独生子女都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忙和心理压力。由于工作、利益、个人感情等方面原因以及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压力,他们“迫不得已”草率成婚,在许多方面并未做好充分准备。[3]另外,独生子女一直受父母溺爱,一些人虽然具备了结婚的生理条件,但并不具备心理条件。当他们真正步入婚姻殿堂后,往往一时很难适应婚姻生活,承担不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进而陷入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困境,最终导致婚姻夭折。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包括工作、抚养孩子、家务劳动、家庭养老等方面的压力。

3.从法学角度分析

(1)过于简单的离婚手续

在我国婚姻法中,对有关结婚方面的规定比离婚方面的规定要更多,更严格。但对于自愿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的双方来说,相关的法律手续是比较简单的。其实很多独生子女离婚可能也是一时冲动,有时是为了一句话,有时是为了一件小事,说离就离了。另外,当代独生子女的婚姻成本比较低,他们结婚时间也不长,大部分还没有子女,离婚对他们来说所付出的代价要比结婚时间长的人少得多。再加上离婚手续的简单,因而离婚对他们来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2)财产继承与赡养父母之间的矛盾

按照中国传统的旧习俗,儿子有继承遗产的权力和赡养父母的义务,媳妇要侍奉公婆,女儿不继承父母遗产,也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虽然我国的“民法”、“婚姻法”、“老年法”颁布多年,但依然沿袭旧的风俗,女儿一般都不继承父母遗产,也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如双方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继承遗产和赡养老人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独生子女身上,尤其是当女儿的也无法推卸。但如有一方不是独生子女,那女儿究竟要不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可不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呢?因而,财产继承与赡养父母之间的矛盾已经摆在他们的面前,这也会导致双方意见不合而最终结束婚姻。

4.从伦理学角度分析

当代独生子女的短暂婚姻也可能会因为“居所之争”、“姓氏之争”以及称谓问题等问题引发的。据了解,独生子女离婚并不为别的,而是为了夫妻居住地、姓氏、家庭称谓等问题,弄得身心疲惫,感觉生活得很累;有的夫妻间经常吵闹,“大闹三六九,小闹天天有”;有的夫妻同床异梦;也有的闹得回到娘家,分开居住。最严重的闹到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协议离婚或上法庭离婚。

(1)居所之争

按照传统的婚俗,一般都是女的嫁到男家,这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没什么问题,“男娶女嫁”也成为一般的观念。但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嫁出去了,自己家里就没有了,所以,从传宗接代观念出发,男女双方都争着要住到自己家里。为此造成一些矛盾。有的为了“留根”,只好放弃找独生子女,而是找外地的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找外地配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找外地配偶由于语言、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往往造成婚姻关系并不和睦。

(2)姓氏之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章第22条明确规定:子女可随父姓,可随母姓。所以,孩子随父姓只是多年来的约定俗成或传统,并非法律规定。孩子究竟跟谁姓,只能父母双方协商。但按传统习俗,一般子女都随父姓,少数男到女家落户的“招女婿”家庭随母姓,这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现在双方如果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姓氏问题就成了突出的问题。男方家庭要以传统习俗随父姓,女方家庭认为自己只有唯一的女儿,要以“招女婿”的习俗随母姓,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肯退让,于是引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3)称谓之争

对亲属的称谓常常引起家庭波澜与矛盾。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生的孩子,其孩子对祖父母辈的称呼或祖父母对孩子的称呼又出现了问题。过去孩子对父亲的父母亲称为爷爷奶奶,对母亲的父母称为外公、外婆。倒过来,祖父母辈对孩子的称呼,男方的父母亲称儿子生的男孩为孙子,女孩为孙女;女方的父母亲称女儿生的男孩为外孙,女孩为外孙女。现在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生了子女其父母谁也不承认其第三代是外亲,特别是女方的父母亲,认为其第三代也是自己家里人,不愿称外孙或者外孙女,如果第三代称他们为外公外婆,他们会不答应,不高兴。[4]

除此之外,当代独生子女的短暂原因还有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婚姻期望值过高,缺乏对情爱与婚姻家庭的教育,性生活不和谐、婚姻替代因素(如婚外恋的机会增多)等,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与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当代独生子女短暂婚姻的对策

1. 加强爱、家庭与责任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加强当代独生子女对爱、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教育。对于第一代独生子女,我们缺乏的是家庭观教育,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有关,现在的教育更重视知识的教育,对于家庭的意义、责任,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很少提及的。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在学校正确引导和促进爱的教育和家庭观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家庭。教会他们读懂爱,表达爱、体验爱的过程,培养他们包容、耐心、奉献的精神,明确家庭的责任与意义。

给独生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成为独生子女家长的责任与义务。独生子女的家长要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并能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成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关心、团结、体谅他人;尽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加强对爱、婚姻与家庭的教育是针对家长与父母而言,而加强相互沟通与理解则是针对独生子女本身。一方面,当代独生子女在婚前一定要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对方的家庭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在婚前就使两人感情有一个很好的磨合,并在婚前就商定好规划好婚后的生活,再谈婚论嫁。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但要冷静思考,及时沟通,互相谦让、包容,理解与信任对方。如果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千万不要轻易谈离婚。对于相互之间的个性问题,必须要换位思考。双方真正地在一起,互谅互让、相互包容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相处之道。此外,夫妻双方都要应尽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自觉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3. 加强婚姻指导、引导与疏导,构建宽松的社会环境。

学校、社区等一些机构,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与婚姻咨询机构,培训出更多的诸如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关系治疗师等专业人员,加强对独生子女的爱情与婚姻指导,让独生子女充分做好婚前准备,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婚姻,做好心理角色的转换,帮助他们解决婚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更多的熟悉社会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等知识的社会管理的干部,充实到以上机构中去。定期举办相关活动让独生子女家庭参加,增加社区团体的亲近感,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目前,全国有些社区的社团亲子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就是利用孩子促婚姻的老思路,也可以以此为出发,开展更多形式的小区团体辅导活动,在注重情感培养的基础,大力弘扬家庭观。[5]社区与社会相关机构还应做好单亲家庭相关调查与回访工作,因为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婚后出现婚姻危机的机率普遍更高,他们缺乏关爱,指导与性格上的缺失是重要原因,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社会应该给这一代独生子女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做父母的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家庭生活,不要把儿童时代给予子女的呵护、溺爱带到他们的婚姻中。

4. 强化离婚程序、增加离婚难度,建设合适的法律环境。

我国办理离婚的法律手续也太过于简单,协议离婚在民政部门只要带好相关诸如身份证、离婚协议书、结婚证等相关证件就可以办理;诉讼离婚在法院只要是双方都要求离婚且对财产和孩子抚养没有争议,法官对相关程序审查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办好手续。“现在世界上办离婚手续最简单的是英国,接下来就是中国。”[6]比如在法国,如果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必须分居3年以上,除非对方有严重过错。如果公民双方协议离婚,也规定在夫妻结婚后6个月内不得离婚,如果6个月后共同申请离婚,还要3个月的考虑期。而在我国,如今很多80后90后的小青年离婚其实也就是一时冲动,有时为了一句话就离婚了。增加离婚难度,就是告诉他们暂时不能离婚,让他们回过头来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或者是重新经营和建设这段婚姻。我国法律上应该对离婚方面的规定要更加完善,对离婚程序方面要更加完善,比如,婚姻登记处对来办理离婚的独生子女必须先让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后再告知离婚后所面临的问题如子女的抚养、财产的分割等,然后让他们写离婚申请,到双方工作单位盖章后再来办理。另外,我国也可以学习韩国的经验,在《婚姻法》中对办理离婚增设一个“1个月的缓冲期限”的规定,让夫妻双方可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再做决定。因此,强化离婚手续,增加离婚难度,可以有效地遏制每年上升的离婚率,可以挽救更多本来不应该解体的婚姻,可以缔造更多的和谐美满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李谦锋.专家解析当代独生子女的短暂婚姻N,国际先驱导报.2006-2-19.

[2] 徐胜男.当代青年婚恋状况探析,中青网.2007-09-20.

[3] 李谦锋.专家解析当代独生子女的短暂婚姻N,国际先驱导报.2006-2-19.

[4] 独生子女婚姻中诸多不和谐因素亟待解决,苏州市民政局网, http:///szmz/infodetail/ 2009-7-31.

[5] 杜 宇、张 音、王 珏. 独生子女婚姻难过柴米油盐关-- “80后”离婚率高引起代表委员重视,建议设离婚缓冲期N,天天新报. 2011-01-20.

[6] 杜 宇、张 音、王 珏 独生子女婚姻难过柴米油盐关-- “80后”离婚率高引起代表委员重视,建议设离婚缓冲期N,天天新报. 2011-01-20.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8

关键词:青少年 家庭教育 问题 解决方式

一、引言

教育是树人之本,家庭教育更是所有教育之源。作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持久的、基础的作用与影响。家庭教育的基础性、长久性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受到社会转型、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很多青少年在心理、行为、能力等方面产生了诸多不良状况。正如顾秀莲同志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规划总结表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家庭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得重要基础,更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与保障。家庭中父母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长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更影响到孩子未来一生的发展。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在我国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受应试教育、社会转型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认真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要么盲目的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与模式,要么传承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制的教育模式,迫使孩子走向所谓的成功,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失败后显得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深思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独生子女政策对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虽然对增加人均收入、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一政策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从自己学生的身上深刻体会到作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大多数班级中的独生子女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攀比心、任意浪费钱物、流行享乐等问题。严重的还出现了自杀、青少年犯罪等不良现象。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农民工走进城镇,选择在城市打工维持生活。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每年都在以数百万的人速度递增。在这些务工人员中,有的家庭把孩子带在身边接受当地的教育,从一个方面来说,这些孩子从农村走进城市上学,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得到了转变,有利于孩子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身体发育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对于那些不能跟随父母进入城镇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造成了这些孩子严重的心理偏差。这些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有家里的老人照料,而老人由于身体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只能照顾好孩子的吃穿温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留守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产生了沉迷于网吧、沾染了社会上不良习气等犯罪行为。

3.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看中的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发育、健康等状况,很少有家长能够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理发育于健康。在不同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是不同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与需求也是不同的。由于缺乏对孩子心理变化的了解与重视,使得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了明显的叛逆行为、早恋行为、犯罪行为。很多家长总是将这种无奈归结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

4.暴力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存在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与心理的发育期,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尊重,但是,多年的教育经验让我看到很多家长一直信封的就是“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有的家长由于在单位中出现工作不顺心的事、家庭成员关系恶劣,就经常将心中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采用命令、恐吓、惩罚的方法,甚至是动手打孩子,根本没有顾忌到孩子的自尊心。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地伤害。例如,我曾经遇到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拳脚使得自己的儿子失去了自尊心与自信心,经常产生情绪不稳定、反抗、叛逆等行为,同时还使得父子关系不断恶化,最终逼得孩子离家出走。

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

1.重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科学化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为孩子的心理、身体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而为家庭教育带来了苦果。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必须正视独生子女问题,转变观念,淡化独生子女的特权与优势意识,扬长避短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科学的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

2.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

妥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与团结、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觉得在这方面主要应该重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留一位家长在家中监护孩子的成长与发育,也可以将孩子带在身边,从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作为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发育。例如:关注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发展、可以正确的鼓励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等。

4.选择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说服教育是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方法。我觉得家长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和孩子仪器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打骂孩子,孩子虽然在家长的威慑下口服,但是,伤害了自尊的他们是不会心服的。

总之,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也是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繁荣稳定地重要保证。因此,我建议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必须形成以中国特色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

参考文献: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9

提纲:

一、独生子女,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简述独生子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独生子女有着与以往孩子不同的经历,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三、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的问题;

四、独生子女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独生子女,这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当我们这最后一群非独生子女娶妻嫁夫,生儿育女时,“只生一个好”这样的标语已经不需再提起,一对夫妇加上一个孩子,这已是我们熟悉的家庭模式。这几年,最早的的独生子女们也都已经成立自己的家庭,构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4 2 1的家庭格局,即双方老人 夫妻双方 孩子。就如小芽在长成一棵大树的过程中会遇到风吹雨打,我们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棵有用的大树,这已经成了所有夫妻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是世界上独生子女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全国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5000多万对,如果把没有领证的统计在内,估计有6000万对左右。我国独生子女这个特殊的人口群体,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被粉碎后,国家百废待兴。1978年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矛盾也随之明显暴露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呼唤人口减少。中央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人口问题,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在1980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正式宣布实施高速计划生育政策,要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必须把人口增长率尽快控制住,争取全国总人口在本世纪末不超过十二亿。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中国的人口政策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明确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范围,并根据这一政策提出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具体要求。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纪要》时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至此,全国上下计划生育工作开始抓紧。

由于国家大力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各地对独生子女家庭在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提高了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地位,20年后,中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2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家庭从多子女的大家庭模式演变为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4 2 1结构的典型小家庭模式。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孩子而言,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成长历程。

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20多年来,中国经济繁荣了、思想解放了、社会进步了,这一代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拥有比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优越得多的生存环境,这给他们的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他们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他们的父辈刚从物资的极度匮乏和文化的极度荒漠中走出,因此,当独生子女一出生,一种补偿心理就无形中释放在他们的身上,这就注定了独生子女将成为“小皇帝”、“小太阳”,同时他们必须完成父辈未了的心愿和未实现的梦想。当他们读书求学的时候,中国经历了思想的混乱、经济起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独生子女在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时又被要求为国家、家庭、个人学习拼搏;他们要承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他们要面对市场经济负面影响。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家庭不再稳定,离婚的、单亲的、再婚的各种家庭模式不断出现,中国的家庭结构、家庭形式、家庭生活、家庭环境更趋多样。独生子女在面对独特的家庭结构的时候,还在面对着不同的家庭生活。这一代独生子女吸取着比父辈更加丰富的营养,学习着比父辈更加广泛的知识,享受着比父辈更加优越的条件。但是,他们在享受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现代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们的压力和各种消极影响。社会的阴暗、丑恶也不时沉渣泛起,异端邪说、__,诱惑、爱滋横行,、赌风日甚等等都威胁和恶化着他们的成长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逐渐长大成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与以往多子女孩子不同的心理特征。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智力较好,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精力旺盛,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更易于获得事业上成就。独生子女的实际文化程度及对提高文化的需求,明显地高于非独生子女。其次,独生子女更注重于个人价值及个人天才发展。再次,独生子女对“创造性”的自我评价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

l、独生子女能获得较优越的经济物质条件。他们能得到丰富的营养,大脑发达,身体健康。家庭中有各种电器设备,有许多新颖的玩具,有各种图书刊物等;他们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使思维活跃,聪明伶俐。

2、独生子女享有充分的爱。“独生”不存在偏爱的问题。四个老人,加上父母共六人只爱一个小孩,这爱既集中又强烈。一位心理卫生学家指出:“爱比维他命还更重要。”爱能使孩子智力、情感、个性得到顺利发展。

3、独生子女教育条件好。目前,年轻的父母文化程度高,能较好地接受优生优育的知识。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能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和最佳期教育。

但独生子女有着固有的弱点,这种弱点一方面来自“独生”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于“独生”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这两方面的原因使一些孩子出现了毛病。“独生”的孩子在家庭里没有年龄相近的伙伴,于是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交往的经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也更多。当孩子得到超量的爱、超量的呵护时,家长的教育理智被严重淡化了。独生子女往往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孩子只知接受爱,不知给予爱;孩子惟我独尊而且任性;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孩子消费超前,道德滞后;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孩子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

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改进和完善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培养人格。培养孩子健康人格是首要的任务。独生子轼母之类的事件我们已经有所耳闻,古语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我更认同人之初,性本恶,在培养过程中,我们怎样把善的一面调动起来,用善来压制恶,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口头上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孩子的情感、道德、意志、动机等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人格教育就要注重自主、自尊、言行一致的教育,反对谎言、贪婪。教育孩子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人诚信,以诚相待;谦虚谨慎;善于不断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等等。帮助孩子塑造完善人格,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别人的帮助引导,榜样的示范等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忍受苦难。有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特别是家境较好的,孩子要星星,摘星星,要月亮,给月亮,孩子象是泡在糖水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受苦。就象吃多了糖就不觉得甜一样,现在的孩子多数对金钱概念相当淡薄,他们不知道工作的辛苦,甚至不会感觉着别人的付出,不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提倡:让孩子吃些苦吧。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世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吃苦是一种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是呵护爱心。爱心是最美丽的心灵之花。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从生到死,每个人都渴望着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爱与关注,体贴与肯定,有的时候还希望听到夸赞和美誉之辞。依此类推,每个人也就应当去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去爱周围的人们。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爱的,“爱”同样需要有专门的教导,爸爸妈妈可说是担当这一“课程”的最好老师。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不知道该在孩子面前做什么;但我们应知道“爱”是很广博的:爱社会、爱人类、爱动物、爱大自然。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学会了与人交往。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没有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那么他在长大成人后,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社会交往时矜持、不自然,工作时拘泥、难于创新,很难和同事、朋友相处等。父母不要小看在孩子面前的亲情表露,正是你们在孩子面前亲切自然的感情流露,使得孩子觉得广博的爱是身心健康的一种标志,而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正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健康。这种“教育”本身也正是儿童早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呢!在气氛温馨的家庭中,孩子不仅感受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而且还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相互的爱。这样的孩子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所应该建立的感情联系,并学会如何去爱别人。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亲昵有顾虑,他们怕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的确,在表达感情上,中国人所受的教育一直比较保守和含蓄。但实际上,父母的亲昵会使孩子有安全感,并且会让孩子觉得拥抱和亲吻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感情表达方式。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充满爱心,知道如何去表达自身的诚意和友情,和周围的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也能得到他人的爱。当然,这样的孩子也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愉快。

第四是团结互助。当独生子女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有些不适应,这是一个磨合期。社会有其公认的行为规则和规范,随着独生子女逐渐长大,其社会化的程度加大,社会要改造独生子女们。因此,为了让独生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群体环境,鼓励孩子到儿童社会中去,这是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根本原则。现在有报道反映家长为避免孩子承担应试教育的重担,将孩子领在身边,自己进行教育。这其实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只是在这种方法实行时不仅要求家长有卓越的教育才能,更要求家长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儿童社会。儿童喜欢模仿他的儿童伙伴,尤其是同伙的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家长要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中去锻炼,培养强烈的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将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迁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第五是掌握能力。有时带着家中小儿上公园,任由小儿四处撒欢,常常会看到有些家长寸步不离的跟在孩子后面,口中不停地点拨:这个划梯太脏,不要玩;你还小,这些你还不会玩;那样东西太危险,不要动;这里的积木应该这样这样搭。孩子老老实实地跟着,听着,做着。这样的情况常常令我感慨父母的一片爱心,但我们的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生活中的知识告诉孩子,我们的教育应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学习知识,,这一点更为重要。孩子需要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父母的责任是要使子女能够独立,过量的保护只会扼杀子女们的独立要求,给予孩子太多的指示和提出太多的要求只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和判断力。给孩子[:请记住我站域名/]们一些机会去思考、行动,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便能养成他们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只有具备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性格才会有韧性,所以要注意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还应认识到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各阶段、各环境的一致性原则和独生子女父、祖辈之间的一致性原则。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篇10

[关键词]独生子女;“平民教育”;家庭教养;整个的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8-0072-05

独生子女及家庭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体结构存在是中国社会的独有现象。它对中国人、中国家庭和中国社会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据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穆光宗教授的研究,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有五大风险。这五大风险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风险。为了把风险减小到最低,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就是把好家庭关。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的落脚点都是家庭,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最初接受的教育是来自父母和家庭。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美国教育家伯顿・L・怀特在对幼儿早年教育和追踪研究中得出:“家庭给予儿童的非正规教育,比之后正规教育制度对儿童总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1]不仅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在所有社会生活中,幼儿早期良好的家庭教养令他终生受益。在高风险的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中国社会主体今天,我们以深深的家国忧患意识,借鉴一切优秀、有效的家庭教养经验,吸取过去二三十年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的教训,依据现代多元异质社会对人的要求,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以实现完美的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的家庭教养理念,在现实的人的生活中对独生子女进行“平民教育”。

一、中国独生子女社会的到来

中国自1978年开始在城镇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第一批独生子女(1978年后至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人群)大约9000万,年龄在25-35岁,占总人口的7%,已经步入社会;1982年到1998年期间出生的独生子女3.2亿,占全国总人数24%,也正在不断地进入社会;二者之和已占到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独生子女开始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群;到2030年,1981-1985年出生的人口中,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通婚的比例为60%左右,到2035年,1986-1990年出生的人口中,由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通婚建立的家庭比例将高达70%以上。[2]中国社会开始进入独生子女社会并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延续这种社会模式。因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婚恋甚至升格为父母,虽然政策允许双独(子女)夫妇生育二个孩子,但巨额的养育成本,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自身生活质量的考虑,使这些双独生子女夫妇不仅放弃生育二个孩子的愿望,甚至一个孩子都不想生。2人之家、421家庭结构正在取代几千年的传统家庭结构,传统的父母职责和家庭功能也在商业化、社会化的不断分解侵袭中弱化。

有研究表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全世界进入60亿人口的速度减缓了四年,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除中国外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鼓励生育。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欧美日感到了恐慌,纷纷妖魔化中国和中国人,典型的说法就是“如果中国人像美国人一样生活,人类需要几个地球”。他们赞赏中国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大力支持。如果中国人象美国人一样生活,人类确实需要几个地球。但是,为什么美国人不可以减少他们的资源消耗?美国人均消耗资源是欧洲的两倍,是中国的十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消耗的部分资源供出口,中国人实际消费消耗资源更少)。其他发达国家人均消耗的资源,虽然低于美国,但是也高出中国数倍。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人口增加是不可忍受的(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在不断降低,2006年已经跌破20%,并在不断加速下降,这一比例在1800年左右曾经高达40%,1900年约为25%,1949-1980年约为22%),所以他们大力支持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由此导致的中国的老龄化危机和其他社会、经济问题,它们无关痛痒。现在欧洲、日本的生育率和中国基本持平,美国的生育率远远高于中国。在赞赏、支持中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承担“国际责任”的同时,欧美日都在大力鼓励国民多多生育,这是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那些赞赏中国计划生育“成果”的“外国友人”,实际上是精明的狐狸。狐狸为了吃到老鹰嘴里的肉,一再赞美老鹰的完美歌喉,老鹰受到奉承,得意地唱起国际歌来,结果嘴里的肉掉到地上,狐狸趁机把肉叼走美餐一顿。

从独生子女政策的强制实行到现在一些人的主动生一个甚至不生,说明人们观念的更新,是人的进一步解放,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我们不否认其中可能存在的进步成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其中严重的问题。无论从人类进化的历史看,还是从一些人引以为傲的――在近百年内经历了性解放、离婚潮而今重回家庭、鼓励生育――西方社会来看,人类自身的繁衍、父母的职责和家庭的功能可能与过去的时代有所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形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差别。人类在多元、变动的世界中最稳定、最安全的庇护所过去是家庭,现在是家庭,将来还是家庭。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承载着诸多的基本功能,繁衍后代使族类延续;教养后代使之符合族类的要求,维持族类合理的秩序。人的进化、人性的解放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最初的启蒙和终生的引导。正是在家庭中,在父母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人懂得了爱、懂得了基本的行为规范、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和与身份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把这些人之初的须知教给孩子是古今中外的父母和家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遗憾的是,当代中国的一些父母,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有意无意中淡化、曲解了父母的职责和家庭的功能,造成了独生子女家庭教养的严重失重,导致了独生子女亚道德①、亚心理健康状态,适应社会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国家的竞争力,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

一些实证性研究表明中国现有独生子女整体综合素质与他国多子女,且受到良好均衡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常被大家列举的中日少年夏令营中中日孩子和父母的不同表现,令我们深思的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应该反思的是父母的问题,是父母、家庭在孩子教养上的问题,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手段问题,是社会的价值理念问题。该到我们整个民族对此警醒的时候了,该到我们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重新确立教育目标、转变教育方式的时候了,该到我们每对父母检省自己、调整自己对独生子女的教养心态、教养方法的时候了。

二、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在家庭教养上的失重

在以多子多福为追求的中国社会,二三十年前被迫出生的独生子女的出生本身就承受了太多的家国的无奈,而未等这种无奈发出一声叹息,就被改革开放的大潮卷进了冲突多变、光怪陆离的地球村,当然一同卷进的还有他们的父母――未来得及好好看一眼刚刚抱在怀里的孩子,好好体会为人父母的喜悦――那些历经“”、“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的一代人,又一次被动地、在自己尚弄不清潮流风向的情况下被转型社会卷进了漩涡之中。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不再是一个人,看着怀里的孩子,他们本能的反应是保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受到伤害,不要让孩子再受贫穷,不要让孩子再受磨难,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尽自己的全部心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安乐富裕的家园;接连不断的文凭热、外语热、出国潮的冲击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推动,迫使这些父母去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进而把自己的理想、梦想加幻想寄托到独生子女身上,一心一意把子女培养成出人头地的人才,不惜一切代价送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以期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父母态度非常明确,孩子只要把学习学好了,其余所有的事都不用管,父母全包了。在这些父母近乎忘我的精心培养下,这一代独生子女在童年时期成为“小皇帝”,青年时期成为“精神缺钙”的一代,刚刚参加工作就成了年轻的“负翁”、“月光族”,进入婚恋阶段又创生了“闪婚族”。与这些族类相关的是娇骄自大、自我中心、缺少宽容、不知感恩、尚奢耻俭、任性无责任感等负面道德评语。就连那些含辛茹苦的父母也常常感叹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他们不知道孩子今天的不懂事正是他们昨天教育的结果,忘记了他们是怎样教育子女的。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在初为父母并被告知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做父母的机会,这个孩子是他们独一无二的孩子之时,那份对机会的珍视、对孩子的关爱决定了他们对孩子的娇贵心态。在物质上,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满足孩子;在心理上,把孩子作为唯一的寄托;在行动上,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中心,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忍拒绝,不恰当的行为不愿规导,还美其名曰:不愿让孩子受委屈,一切为了孩子。父母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娇纵溺爱,子女不养成娇骄任性的脾气怎能对得起父母?

唯我独尊不考虑其他人。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核心家庭、421家庭中,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几乎所有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把自己家的孩子看得“金贵”无比,孩子所有的要求合理的与不合理的都给予充分的满足。在孩子眼里父母及其祖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父母与祖父母的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养成孩子唯我独尊、心安理得的心理。在走向社会与他人交往中也容易表现为为所欲为,不顾他人感受和后果的行为。中小学生因为一点点不顺心的小事就离家出走,大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荒唐甚至为不曾谋面的所谓网友自杀,置生养自己20几年、年过半百的父母、已近暮年的祖父母于失子之痛中。

重智力轻心理与质量。为了孩子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在急剧转型的社会里,父母自身尚不能辨明方向,家庭教育只能随着社会潮流走,难以确立基本的家庭教养理念;商业化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早期智力开发鼓噪,把一大批父母鼓动起来,带着孩子奔跑在这样那样的特长班之间;学校为追求升学率把大量的教学任务转嫁给家长,家庭成为学校的补习班,父母成为学校指定的辅导员,孩子的成绩不仅成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指针,也成为检验父母家庭教育水平的标志。据上海市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但对孩子的兴趣、道德质量却“不清楚”、“不太了解”、“没有注意”。[3]在父母心里家庭教育基本上等同于智力教育,孩子成绩好就是好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

取替了孩子自己动手、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为了不让孩子吃苦,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父母从小不让孩子动手做家务,包括整理孩子自己的玩具、书桌,清洗孩子自己的衣服。在父母的养育下,大多数独生子女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直至他们长大结婚,一旦有条件有机会仍然回父母处“蹭饭”,由父母给他们做家务。父母仍把他们当孩子娇惯侍养,父母习惯了,孩子也习惯了,都把这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他们怎么知道哪里需要感恩,哪里需要责任?

可以说,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几乎都是父母造成的,是父母的心态及相关联的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在生物学意义上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是由于不同的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不同,把孩子养育成了不同的人。同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不乏谦逊有礼、创新开拓、自立自强、勤俭平实、友爱合作、孝敬父母、有责任有担当的才俊;也有骄横无理、挥霍无度、甚至胡作非为的不良青少年;实证研究表明,几乎全部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养所致,而近90%以上的成年人犯罪也与孩童时的影响有关。可见父母的家庭教养对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回顾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二三十年困惑迷茫的经历,面对同样多变、多元的社会,父母们能否寻找到相对不变的、基础的一元,依此确立与时代同步的家庭教养理念,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这基础的一元就是“平民”教育。

三、平民教育――家庭教养的基本理念

“平民教育”在当代中国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对农民至多是对弱势群体及其子女实行的基本的学校教育和技能教育,其实“平民教育”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当完美的,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曾对“平民教育的意义”做过这样阐述:平民教育的信条,是“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一个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整个的人”。当年晏阳初、陶行知先生等提倡和推行的“平民教育”虽然以底层民众为对象,对底层民众进行“文字教育”、“生计教育”,但同时强调对底层民众的“公民教育”,按晏阳初所说,“公民教育之意义,在养成人民的公共心与合作精神,在根本上训练其团结力,以提高其道德生活与团结生活。一方面要在一切社会的基础上,培养民众的团结力,公共心,使他们无论在任何团体,皆能努力为一个忠实而效率的分子;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上,发达国民的判断力,正义心,使他们皆有自决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张。”按陶行知先生的说法是要在能读书有技能的同时“养成健全的人格”。

笔者认为“养成健全的人格”,使人成为“整个的人”是“平民教育”的精髓,“平民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和理念,她是高贵的、完美的,对底层民众的智力与技能教育,只是“平民教育”的一部分、一个环节,“平民教育”的实质和目的是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平等的人。“平民”不是与“贵族”相对应的概念,不是一个阶级概念,也不是我们今天社会分层意义上的阶层的概念,“平民”按晏阳初先生的解释就是“平等”的国民,他当年所设计的平教会会徽就是一个红色的“平”字,其含义,“第一发扬人格平等精神,人皆可以为尧舜。第二,要使人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第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才能治国平天下。”[4]可见“平民教育”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底层民众,而是适用于所有的人,是所有人都应追求与践行的。

因为智力与技能可以通过短期的教育获得,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去解决,通过热心于“平民教育”的人士去推动,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政府也确实在努力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一些非政府组织和热心人士也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开展适合当地情况的“平民教育”,包括“新农村”建设,而且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开展的“平民教育”,至少在形式上都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教育。换句话说,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非政府组织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完备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学校的“思想品德”基本上是虚设,因为升学考试不考;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在正常的文化课教学之外增设一些艺术类、科学探索类的课程;“平民教育”侧重于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的文化教育。实事求是地说,在怎样做一个“完整的人”的方面,到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至少是不踏实的,我们也知道,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在整个社会教育体制、就业体制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学校和家长也不敢轻易放松“分数”这个命根,不敢让学生和孩子离开课本,至于学生和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是学校当下能顾及到的。

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日益加大,“平民”基本上与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同义,是一个“暗淡”的没有亮色的标签。“平民”,是中国的平民百姓不愿承认的身份,不愿接受的现实,“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草屋里飞出金凤凰”,“穷小子摇身变富翁”是平民百姓的梦想,通过子女光宗耀祖,改变门楣是最简捷的途径,所以,这些身为平民百姓的父母总是把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即使是底层民众――那些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也无不把自己的独生子女看得比别人高贵,包括比父母自己高贵,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前半句暂且不论,后半句是实实在在落实到低收入家庭中的,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一切优先孩子,在家庭教养中对子女进行的是努力成为“人上人”的教育,为此不惜砸锅卖铁甚至卖血来供养子女,以图改变子女的命运,进而改变家庭的命运,摆脱“平民”的身份。至于那些自以为是“上层”的人,更是不遗余力地对子女进行所谓的“贵族”教育,高人一等的特殊化教育,前几年一个小品的台词“村长的女儿也是高干子女”,网上“雅阁女”的夸富鄙贫,原国家药监局局长对依法举报他的公民“咆哮”“你有什么资格我?你有什么资格跟我斗?”[5]形象而真实地反映出中国所谓“上层”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说明的是,这些人们所认为的“人上人”、“贵族”基本上是指职位、财富和由之而带来的物质生活、享乐生活,几乎不含有健康人格和高贵精神的质素。

所以,有必要把“平民教育”理念引进家庭教养,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养中,从小对子女进行“人中人”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平等人格、平常心态、公正宽容、善群合作等的平实磨练,把子女后代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整个的人”。因为,人最初是也始终是家庭中的人,家庭的教养理念和实践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到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子女后代,而是包括父母、祖父母及相关亲属乃至邻里、同学、朋友、同事,受众人数和辐射面是相当广的,充分显示出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构造健康完善的社会的功能。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对独生子女进行“平民”教养,这是父母的责任,家庭的功能,也是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组成单元所具有的综合性质所决定的。家庭作为社会的缩影或一个小社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大到世界局势、国家政策、经济指标、社会风气、小区环境,小到邻里关系、亲戚朋友往来、亲子关系;具体到家常日用衣食住行,样样在其中,是任何学校和单位所不具备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注定要过社会人的生活,家庭是他的第一站,是为他更好地进入社会生活的培训地。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甚至包括专业教育(孩子未来专业与职业的选择多与幼儿期、青少年的兴趣有关,这种兴趣是在家庭教养中产生的)。但重点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全面教育,关键是“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人”的教育。这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平等意识;才能理性地对待各种问题,具有平常心;才能确立起负责任的态度,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具有人类普遍共有的良心和正义心。

这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父母作为教养者自身的素质与教养理念问题。大家熟知的说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潜在的观念是父母也是天然的老师,特别是在长期的农业社会阶段,经验在人的生活中占绝对指导性地位,家庭结构普遍稳定,人的现实生活就是父母带领子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劳作;年节农闲走亲访友是主要的社交活动;在劳作与交往中,教育子女孝悌忠信、勤俭耐劳的品德;子女长大之后男婚女嫁,算父母完成所有职责。代代父母言传身教,形成近百千年的基本不变的家风、家教,家庭的教育功能和父母的教师作用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现代社会的多元变动,在不断地颠覆着人们的固有观念,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最明显的是人的家庭生活方式。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核心家庭、421家庭的出现,父母与子女在家庭实际地位的转换,家庭分离重组作为普遍社会现象的出现。父母们对这些变化或反应不灵敏,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念,在子女教养上跟不上时代步伐;或父母本身就是家庭分离重组的制造者,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时,给子女制造着不幸的生活;当然,也有把握时代脉搏、洞察人的生活的父母,在观念和行动上为子女提供着良好的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父母作为子女天然教师的身份和地位正在遭到质疑和挑战。

在一些城市中已经有要开办父母学校,对父母进行培训的提法,只是因各种原因至今尚无一家父母学校。我们认为父母学校作为对父母的培训学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不能寄希望于经过父母学校的培训,每个父母都会成为合格的父母,更不能认为所有未经过培训的父母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父母。何况即使真正建立了父母培训学校,也要不断尝试、改进、完善,为何做父母的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大学、家庭课堂中与子女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呢?笔者认为,做一个“完整的人”的人“平民教育”的理念,同样适合于独生子女的父母,要对子女进行“健全的人格”的教养,父母自身要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备平等人格、平常心态的父母才有可能教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要把孩子教养成“整个的人”,父母自身要先“养成健全的人格”。中国有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叫做学习型社会,请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作为一个“整个的人”吧!

参考文献:

[1]马斯格雷夫.稳定与变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风笑天.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J].江海学刊,2002,(5).

[3]杨荣昌 曲占钦.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J].南都学刊哲社版,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