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财政政策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7:40

盈余财政政策

盈余财政政策篇1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政策;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它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基于某种动机而通过各种手段影响企业预期盈余,使其达到预定指标而产生的行为。很多学者也将这一行为称为盈余操纵行为。但是,不少人将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混为一谈,其实二者在理论上存在本质区别。财务舞弊是管理当局通过违背公认会计准则,故意编制和披露虚假财务信息以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实现自身目的的犯罪行为。而盈余管理不等于财务舞弊,它是一种合法性操纵行为,为实现某种目的,巧用法律政策或会计准则留下的可选择空间,并运用各种手段作用于对外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关盈余信息。

一、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1、争取上市融资资格。基于企业发展受制于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越来越多未上市的企业争着上市,试图通过上市从证券市场上募集大量资金。但是,根据我国《证券法》有关规定,要求拟上市公司必须在近3年内连续盈利才有资格申请上市。为此,有些不符合该条件的公司为了达到上市要求可能产生盈余操纵的动机。

而对于已上市的公司,为了增大融资量,主要通过增发新股或配股的融资途径。而对于拟增发新股或配股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4月26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中的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的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此外,《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深、沪两地证券交易所也有相关规定:凡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一律要被特别处理(即ST处理)。因此,盈余预期可能达不到有关条件的上市公司,为保全壳资源或不被“ST”处理,也会产生盈余操纵的动机。

2、发行新股、配股操纵股价。众所周知,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而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由于市盈率受到管制,所以每股收益成为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或配股中是否能够极大限度筹集资金的决定因素。于是一些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操纵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从而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发行新股或配股后,为维持股价或影响股票价格达到预期的波动,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的手段,蓄意地使股价发生暂时性涨跌,以便操纵者得以从中谋取私利。此外,股票价格上去了,但是高价位股票缺乏不错的企业业绩或者财务报表支撑,为确保投资者购买高价位股票,一些上市公司也会通过盈余管理粉饰经营业绩。

3、盈余操纵避税。同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甚至把当期收益和税费的调整作为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鉴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而且管理当局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给予盈余管理留下了操纵空间。为了减少税负,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从盈余管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1、利用会计准则、政策、制度的空白。如前所述,盈余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利用了有关政策规定存在的未明确或含糊不清。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或者处理会计业务中,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或方法进行调整,或者竭力使会计业务符合试图选择的会计政策或方法,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比如,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率、资产折旧年限或方法等。

2、调整收入。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只有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才能确认为收入。但是,有些上市公司没有严格按照这一要求确认收入,往往通过调整部分交易的方式或时间对其收入确认时间进行提前或延迟、甚至对应确认收入的金额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原《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和计提的比例由公司自行决定,已确认并已经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成为上市公司时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针对这一盈余管理手段,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减值准备的实施范围、减值计提基础、资产减值测算、资产减值转回以及减值信息披露等都做了更为明确、详细、具体的规定。

除上述手段外,一些上市公司还利用挂账处理、其他业务收入、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关联交易以及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等手段对企业利润进行操纵,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上述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正是利用了有关法律政策或会计准则规定中存在未明确或含糊不清,给管理当局留下可盈余操纵的空间。据了解,新《会计准则》尽管全面应用了多年,但是一些上市公司的中报或年报中依旧存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变更、研发支出资本化、预计负债等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的“痕迹”。如何尽可能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合理压缩会计政策的空间范围?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对有关法律政策、会计准则进行及时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

2、加强盈余管理的监管。监管对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威慑力”。但是,基于种种因素部分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缺乏一定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导致审计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图。于是,会计与审计职业界、证券监督部门、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必须协力加强监管和引导力度,严格查处盈余操纵行为,才能在监管上遏制盈余管理行为。

3、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泛滥,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比如,健全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等。通过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长、中、短期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协调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的关系,发挥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实行有力的财务报告行为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盈余操纵行为,有效防范“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良现象发生。

(作者单位:1.昆明钢铁集团资金结算中心;2.云南昆钢物流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许波.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模型的互动分析[S].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

盈余财政政策篇2

关键词: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盈余信息治理

一、盈余信息及其治理(概述)

盈余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盈余信息是关于公司盈余的信息。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各国会计准则以及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大都规定以年度和中期利润表作为会计主体的盈余信息的披露方式,因此可以说盈余信息的质量在目前的会计界可以以利润表及相关报表的质量来近似表示。根据会计目标的理论――决策有用论,盈余信息的质量就必须与会计目标相一致,即会计主体披露的盈余信息要足以达到可以使信息使用者产生决策差别的要求。

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披露的信息不够真实: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蓄意歪曲或不愿意披露真实、详细的会计信息,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普遍现象;二是信息披露不够充分:管理当局往往对有利与企业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而对不利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则披露不充分甚至避而不谈;三是会计人员对于准则的使用不规范,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结果不符。

由于盈余信息的披露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和企业是否能够做出科学决策,所以加快盈余信息治理问题是我们目前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所谓盈余信息治理,从宏观上讲是指通过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微观会计主体的盈余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和监督,从而使得盈余信息的披露更加符合会计目标,促进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从微观上讲是基于委托关系中各方都关注的问题,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使得人们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委托关系和公司治理问题,其本质上则是一个如何有效推进企业科学决策的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及其基本特征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

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的利益。

盈余管理按照其经济后果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管理人员如果发生机会主义倾向,在满足自身效用的同时侵犯公司的效用;二是在有效资本市场中,管理人员运用盈余管理维护公司运作的稳定性、弥补契约刚性的缺陷,或是低成本的传递内部信息以前瞻性的引导资源配置,则表明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能够提高盈余信息的有用性。

(二)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从前所述可知,有效地引导管理当局合理进行盈余管理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那么,准则的制定以及关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随着越来越多准则的颁布,给企业留下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小,但企业仍然要面临会计政策的选择。这是因为:1.会计准则的制定不是纯技术的,而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各利益相关者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因而从自己的特殊利益出发提出各自的要求;作为利益相关者一方的准则制定机构,为了平衡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使准则制定和执行的阻力最小化,同时也为维持自己在准则制定中的权威性和垄断性,保证各方都能接受博弈的结果,也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2.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空白,因而在实践中常出现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但这并不属于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因为会计准则根本就未对此做出规定。在这种会计准则未做出规定的领域,企业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因此,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即便是再详尽的会计准则也无法替代专业判断和会计政策的选择。另外,制定过于详尽的准则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无论会计准则规定得多细致,只要会计人员(管理当局)的机会主义存在,他们的造假能力将会与准则的细致程度成正比。所以,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和其本身的特点可以看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盈余管理是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既然会计政策的选择不能通过会计准则的完善来消除,那么盈余管理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无法通过会计准则的完善来消除企业盈余管理活动。

三、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一)健全会计标准的执行机制

经过分析会计准则的制定不能够消除会计政策的选择,但是为了使制定的准则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必要成立一个会计标准释疑委员会,其职责是建议在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运用会计准则,否则,管理人员往往会置身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而无所适从。而且该委员会可以通过收集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证据,从而更好地解释准则中相应的规范并提供指南。委员会的工作不仅可以反映现行准则的价值,而且可以促进其不断完善。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从监督方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

理论使得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倾向的产生,那么,从完善机制角度来谈规范会计政策的选择则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一,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理论,依照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所以改进的意见是:应增加一些非财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如市场占有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生产率、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等等。虽然这些指标理论界早有提出,但真正实施的企业少之又少。若是企业更多地关注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员工的培训等非财务性指标,管理人员的关注范围一部分会转移到这些非财务评价指标上去,这样有利于减少机会主义产生的动机。

第二,要减少“用脚投票”的逆向行为――壮大机构投资者并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只有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壮大了,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状况才会有所改变。当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大量增加后,大多数股东就会改变“用脚投票”的做法和对企业管理旁观、漠不关心的态度,积极介入企业战略管理,从外部施加压力,要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另外,“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除政府外对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等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要重视债权人、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通过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来确保每个利益主体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2.从降低债务契约成本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

通过债务契约成本的分析,管理当局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企图降低债务契约成本的行为是客观的,但若是不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则可能对于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必须完善企业的盈余信息披露制度。

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效措施,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关键,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可以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增加,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利用会计政策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体系进行进一步规范后,强调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更加倾向于用资产负债表的质量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结果,即只有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情况下,才能表明企业价值的增加和股东财富的增长,并以此来评价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但是由于信息披露的不真实性、不及时性、不公平性等问题的存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还是我们必须一贯坚持的政策。

3.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有了一定的展现,但这种独立性更多的是风险回避型的“两难取其轻”的选择结果,或者说为了规避责任,迎合监管部门希望看到注册会计师说“不”的结果。由于说“不”可能失去客户,注册会计师尚做不到说“不”,这样注册会计师这个中介就做不到很好的公正作用。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也起不到规范作用。因此,建议从改革收费机制、理顺协会、证监会、财政部、审计署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中的职能与分工等角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4.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根据以上配股动机和规避市场监管动机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不规范现象主要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紧密相关。也就是说,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是政策诱导的,是相关政府机构不愿意或不相信市场力量的结果。因此,从源头上缓解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减少会计指标的监管制度,这要求建立市场化的上市、配股和退市机制,真正让市场成为非政府监管来调节社会资本的配置。

另外,最重要的是构建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健康环境,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治理盈余信息。具体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中介市场,构建证券市场法规及诉讼机制,健全会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当然,前文已述,机会主义的渗入会影响到盈余信息的治理,所以盈余信息治理不仅是会计界应高度注意的问题,还会涉及会计运作的经济环境的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汉,王威.公司治理应关注盈余治理――基于委托理

论的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1(30).

[2]陈欣.探讨“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 [J].经济

师,2006(7).

盈余财政政策篇3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盈余管理

一、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盈余管理内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都有着自己的思考。纵观各种解释,我们不难找出相通的地方,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者;第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三,盈余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都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第四,管理者的职业判断和交易规划都是企业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不是所谓的实际业务,这也是盈余管理的特别之处。

由于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市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一个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为了使盈余管理真正成为企业服务的手段,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公司的现阶段利益,也要考虑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利益。

二、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1.折旧政策的变更

对于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固定资产金额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使用寿命比较长。因此,管理层更加偏向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来进行公司的盈余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只有采用最先机的科研成果,不断创造和生产出新产品,才能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于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必须要加快,通过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由此可见折旧方法至关重要了。

2.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变更

利用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也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且应收账款坏账的方式比较灵活多样,但都是以控制相关费用,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这种方法会使企业发挥很大的自主空间,是一种较为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段。但是,这种方法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财务状况好的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资产激增或者激降,从而实现利润的平稳发展。但是,对于资产状况不好的企业,只是临时的帮助公司控制利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造成管理上的错误决策,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祸害。

3.存货计价方法变更

存货作为大多数企业流动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对外销售和内部消耗两部分,两个部分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共同影响会计利润。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所以,存货计价方法的选取不仅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的对外公布,也影响着企业现实资产与会计账面的价值计量之间的差异,还会影响各期纳税和现金流量的分配。企业这种应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来开展盈余管理的手段,不但可以对公司的当期利润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控制存货成本和计价方法来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在我国,按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是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市公司经常会调整持股比例来合理预计、调节公司的期末利润以及资产总额与结构,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公司的治理成本,扩大公司的影响力。这对上市公司来说,这种变更方法简单易行且很难被外界发现。

三、企业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1.政治成本动机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管制,在临界界限上下徘徊。但是一旦企业的会计数据高于或者是低于临界界限时,企业就会招致政府部门严厉的管制,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限制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通过政治成本动机实施盈余管理的企业大多是能源消耗类行业与重污染企业为主的企业,如石油、天然气企业,航空、电力公司等,企业为了逃避政府的政治压力及社会的舆论压力,运用会计政策将企业的盈余向后推延,将利润平均分布到后面的会计期间。

2.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们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所以存在着企业的经济效率低下,来自外部的投资者得不到实际利益,股票收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而且内部人员控制现象和问题非常严重。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着绩效与报酬经营者通常以短期业绩为主的现象,这样很少能兼顾到长期绩效。正是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助长了经营者利用会计政策来追求个人利益,开展不正当的盈余管理。

3.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

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利益共享性。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很多,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又有着各自独立的利益,政府为了平衡各方利益,降低执行成本,必然放宽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各行各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实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核算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单一的会计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百花齐放的各个行业了。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必须要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才能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恰当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内容。

四、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好还是坏,这个问题很难得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事物,我们都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在看到其坏的一面的同时,也要发现其好的一面,盈余管理也应如此。

1.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

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暂时渡过危机。当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无法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又急需一部分投资资金时,企业经常会采用利润前推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会使企业的当期利润提高,从而促使净资产的收益率符合甚至超越配股线,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筹资将会变得非常简单。企业对筹到的资金如果运用得合理得当,企业就能够化险为夷,不仅能够正常地开展经营活动,还能促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使企业达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1)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了会计失真

对于会计信息来说,如果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变为数字游戏,这样的会计信息通常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客观性,也将导致财务报告失去自身的可靠性。同样也使使用者被这样的会计信息严重的误导,最终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在经济上造成相应的损失。

(2)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

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期望,导致市场价值的下降。虽然,盈余管理在短期之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是,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即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之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是,这也有可能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水平失望,影响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

(3)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社会上的资源配置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具有很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如果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会误导他们的行为决策。如果投资者盲目地进行投资和生产,有可能会造成资金、人员、技术的浪费。

五、有效治理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由以上分析可知,盈余管理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虽然,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其中难免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和可靠性,而且会给整个市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有效地治理我国上市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提出以下的几个建议。

1.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企业的治理机制对其影响重大,因为只有规范、合理的治理机制和企业组织结构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控制会计系统作用的发挥。首先,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由于我国现阶段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工作中常会出现失误,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对较差,上市公司造假层出不穷。因此,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要遵守法律法规,健全独立董事和内部监督制度,还要建立健全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内部激励机制,明确经营者的奖励标准和奖励细则,并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危害企业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做到以激励为主,奖罚分明。

2.加强会计政策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

由于现在的中国在审计方式上还多是采取事后监督,仅仅依据账面资料进行审计很难发现问题的实质。因此,建立监督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明确会计工作的具体分工,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让审计人员参与到公司经营过程中来,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常态沟通和协调机制,让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到公司的重大事项中,对各项事务进行监督与控制,以尽量减少监督失控的可能性。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影响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众多因素中,公司的治理机制对其影响重大,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保障和平衡各投资方的利益及公司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公司要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减少管理者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随意性,充分发挥产权制度对于会计信息的规范作用。还应该建立业绩和报酬相对应的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防止内部人员控制,还应发展外部董事制度,让机构投资者投入到企业的建设中去,有效地缓解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

4.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政策选择中盈余管理的理论模式

目前,我国的很多学者对盈余管理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其是否属于欺诈行为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在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管的时候,对于其是否属于欺诈行为很难进行界定,这样就会给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为了今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对盈余管理作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明确提出企业盈余管理和治理结构的关系,形成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的综合治理措施,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模式,为今后解决我国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成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葛家澎.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张文华.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J].交通财会,2010(03).

[5]冯澍篁.会计政策选择,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北方经济.2011(09).

[6]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J].会计研究,2005(06).

[7]孟若庆.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J].现代商业,2011(05).

[8]巩鑫,王大庆.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08(03).

盈余财政政策篇4

[关键词]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扭曲和监管政策的特殊性使得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虽然盈余管理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害的,但是大规模的盈余管理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必须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有悖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实际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动机。股权激励政策使经理报酬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建立了联系,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来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一旦企业的业绩好坏会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利益,管理人员就会产生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修饰公司业绩指标,以取得超额的报酬。同时,债权人为了减少自身的风险,会在债务合同中制订一系列保护性条款,还会要求提供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管理层为了能获取贷款,在其财务报告数字接近契约上的限制性条款时,便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2.资本市场动机。公司为了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往往会选择成本比较低的权益性融资。但是资本市场对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同时,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也与盈余能力相关,盈余管理便成为企业的一把利器。除此之外,公司为了获得配股资格、达到证券市场上分析师的预期或是为了避免亏损,管理当局都会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

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反映在财务报告之中,而审计对企业财务报告起着重要的审核作用。从理论上讲.在有效的审计市场上,注册会计师应该能够审计出盈余操纵的情况。因此,企业盈余操纵的程度越高,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都不希望公司年度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对上市公司来说,被出具非标意见会引起监管者的格外注意,还有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的市场反应,影响公司的形象,增加再融资的成本。对注册会计师来说,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可能会造成客户的不满,甚至会导致客户变更会计师或者变更会计师事务所。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鉴别盈余管理程度,并将其反映在审计意见中的主要因素

1.审计契约的特殊性。在目前的审计契约中,被服务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不支付服务费用。服务费用转嫁给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支付费用购买的不是有利于自己的服务,而是被监督的服务,审计契约的双方是对立关系。审计契约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市场竞争的特殊性,即审计者竞争的不是审计质量,而是与被审计单位合伙舞弊的技巧。因为被审计单位支付费用,希望购买的是对自己有利的服务,在其财务报告不真实的情况下,审计质量越高,越是对其不利。因此,在审计市场上,越是审计质量高的审计主体,越是不被客户欢迎。审计主体为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提高满足客户不合理要求的能力,而不是审计质量。

2.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上市公司的业务比一般公司更为复杂,而审计结果又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如审计范围、企业或行业的性质、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其中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对审计结果影响最大,上市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难度。

3.审计质量监督。在我国,审计质量监督主要通过业务检查的方式来进行,业务检查由财政部、审计署、注册会计师协会、证监会等多个机构负责。尽管参与业务检查的部门众多,但绝大部分均是对已出现审计失败迹象的审计事项进行事后检查,出于事前预防动机的业务检查并不多,这也是导致审计人员不能鉴别企业操纵盈余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采取措施减少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的利用,提高审计质量

1.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在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盈余管理行为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断加强公司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给管理人员以适当的约束,减少经理人会计政策变更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随意性,从而有效地规范盈余管理行为。

2.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执业准则的同时可考虑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进行适度约束和引导。其次,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培训,使其能适应因上市公司业务的复杂性而增加的审计难度。

3.加强审计质量监督。有权对审计质量监督的部门应加强对审计主体业务检查的力度,一方面对审计意见类型判断和重要性水平判断明显失误的审计事项,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审计主体执业的事前、事中检查,以防患于未然。

4.完善政策法规,消除政策法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监管政策中的配股政策条款,暂停交易的条款等均是以特定的财务指标作为基准,形成了一种所谓监管诱导性盈余管理。结果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增加了发现会计造假所需的成本。然而,为了抑制财务造假,制定过于详尽的准则也是不切实际的。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既要考虑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也应考虑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杨燕红.从审计报告透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陈云.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探析[J].财会研究,2009(12)

[3]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04(1)

[4]李维安.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4(11):126-135

盈余财政政策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对策

一、盈余管理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深入,股份制上市公司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报告的质量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关于盈余管理的本质,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某些私人利益,在向外部披露财务报告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干预。而国内学者魏明海(2000)则把盈余管理定位为一个中性的概念,在他看来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者为了引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其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笔者认为从中性的角度来理解盈余管理,是更为全面和准确的。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1.报酬契约动机

契约常常包括对各方行为采取的各种限制,而这些限制是以某些会计数据为条件的,在市场经济中,公司的日常管理以委托方式来完成,通过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避免道德风险,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利益集团甚至董事会本身都无法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利润情况,管理者就会利用这种机会操纵净收益,以此使得报酬合同中的奖金达到最大化,高层管理者会对会计报告进行利润盈余管理。当公司的业绩表现不好时,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就会受到质疑;朱红军(2002)认为那些容易更换高级经理人员的公司,其经营业绩低劣,并且其高级经理人员的更换并没有根本上改变公司的经营业绩,仅仅是给公司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

2.债务契约动机

公司与债权人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一般是通过债务契约来确定的。债权人为了保证债务人到期还本付息,通常会在这类契约中订立一些保护性的限制条款,如股利发放的限制、不能进行超额贷款等。由于借款利息可以税前扣除,企业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效应,企业有承担财务风险进行高负债经营的动力。我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关于发行公司债券的规定,如“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后,如果“公司最近二年连续亏损”,证券交易所将会暂停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另外,在缔约契约时的限制性条款往往是以会计数据特别是盈余数据为基础,因此,当企业经营业绩不好时,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违约风险。

3.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主要是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收购以及避免退市而进行盈余管理。比如,根据我国《创业板首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公司上市或再融资的规定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等,为了符合硬指标,企业有动力采取盈余管理。根据我国《证券法》等法律关于公司上市后增发新股的有关规定,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等,为此,要符合增发新股的资格,除了要全力搞好生产经营外,往往有动力去绞尽脑汁通过各种会计手段和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以确保公司获得增发融资权;根据我国《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连续3个会计年度亏损则终止上市的规定,也使得上市公司有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4.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成本是指一些上市公司面临着与会计数据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公司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领导是由国资委委派的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政府官员组成,他们在任职期间具有出具漂亮的报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另外,如果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强,也会受到较多的社会关注和媒体宣传,政府部门可能会对企业征收更多的税收或施加其他管制,为了避免高额的税收和其他管制,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此外,政府行业管制、收费管制、反垄断管制等都会使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以降低政治成本,避免管制,得到政府的帮助或保护。

三、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1.完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本来是为了对盈余管理起制约作用,但其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概念、原则、确认与计量方法基础之上,这些原则和方法存在着主观判断性,甚至有些不完善之处;此外,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因此,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着较大的灵活空间,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在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时,应尽量压缩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

2.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遏制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因为一个本来就存在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如果公司治理结构松散,就更易进行盈余管理。而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监督公司管理者粉饰会计报表以及遏制其盈余管理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入管理层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机制,使其发挥对经理人员业绩评价的合理有效激励,这样的话,可以有效避免单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管理报酬契约带来的不足。

3.改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规定

盈余管理也是我国上市公司针对市场管理部门,例如证监会等监管而实施的博弈应对措施;证监会关于上市、配股、停牌及退市的有关规定,是作为上市公司与有关监管部门之间隐含的契约标准,这样单一的标准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助推器;应当结合公司所在行业的特点、成长性以及亏损的主要原因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所以,尽最大努力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规章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压低上市公司进行不良盈余管理的空间。

4.完善职业道德规范

除了要有完善的使用环境和监管环境外,根据现行的会计准则,相关的经济事实准确转换为会计信息需要人为主观的估计和判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和实践经验。公司应定期安排会计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会计人员要紧跟社会环境变化的步伐,能够适应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其判断能力,减少错误判断。

总之,盈余管理的存在具有多种动机,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在市场经济中,利益冲突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希望通过法律和规则完全消除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是不现实的,企业还是会出于各种目的,利用各种方式对盈余进行管理。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盈余管理这一现象将会长期存在,但是通过一些途径来规范盈余管理也是必要的。(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会计研究,2000,(9)。

盈余财政政策篇6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性质和特征

(一)含义美国会计学家雪普(Karherine Schipper)1989年在其发表的《盈余管理》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而并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会选择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或使管理经济学论文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另外两位会计学教授玻尔·哈利(Paul M.Healy)和詹姆斯·瓦伦(James M.Wahlen)在1999年联合发表的《盈余管理文献的回顾及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一文中通过对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的回顾,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作了如下的归纳和总结: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建经济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性质和特征从上述盈余管理的定义可以大体归纳出盈余管理的性质和特征:

1、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要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从其“应有”状态转换为编表者所“期望”呈报的结果,以满足编表者或部分人的利益需要。改变的结果将会使部分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高度分离的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公共产品。随着上市公司的股权的高度分散化,能够参与并影响公司对外报表呈报过程和结果的参与者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层和有关的利益集团的代表,而广大的中小股东一般只能依赖公司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来获取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转方面的信息并据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经济决策,从而造成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的结果将会使公司的真实状况不能全部反映在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中,这必将会使广大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做出非最优甚至错误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盈余管理是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

2、盈余管理和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是相对立的。虽然目前学者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是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悖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在雪普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中,提到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些私人利益,这显然是与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相对立。现代财务报告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则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报告的不偏不依。盈余管理的结果将背离中立性原则,由此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向。

3、盈余管理行为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即公司的经理、董事会以及其他有现实和潜在利益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为拟发行上市公司和已上市公司提供中介服务的券商、会计师和律师。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上述主体有权利和机会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或对上述选择施加影响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另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把每年上市企业数作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指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干预力度会明显加大。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会计准则、会计方法的多样选择性、会计估计事项的不确定性,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利管理的时间因素。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或利益驱动下,对上述客体进行组合就可达到预期的要求和目的。但是,上述行为最终的着眼点在会计数据本身。因为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最终的结果都要使损益表中的利润金额发生预期改变。

5、盈余管理得以实现是因为会计准则中存在漏洞、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存在多种可选择性,从而为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实际盈利,但可以通过对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应和分布。盈余管理行为主体只不过通过对经济交易的事前人为安排和策划将这种潜在的条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行为,它只不过利用了这些漏洞和选择性而已。

 

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

盈余管理是公司的管理层为实现自身的效用或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或过程;利润操纵是指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论文库尽管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都会使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损害,但是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

(一)法律法规的认可不同鉴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有关政府部门或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或规范时,都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其目的是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以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信息。这种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以合法的手段调节利润成为可能。盈余管理行为尽管不是准则或会计规范制订者最初所期望的,但是其至少在形式上没有违反会计准则或规范,没有超出现有法律法规范围,它是在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框架之内进行的,具有合法性和合规性;利润操纵则是通过采取违规违法的行为达到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其目的是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获得不当利益,因此该行为为法律法规所禁止。

(二)运用的手段不同由于盈余管理是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条件,所以手段的应用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利用应计制中存在的会计判断,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安排交易发生或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盈余管理,达到修正企业盈余的目的。利润操纵则是以不合法的手段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如提前确认营业收入与推迟确认本期费用,利用销货退回的会计处理在年终搞假销售,长期潜亏挂账等。利润操纵的有些手段貌似合乎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但是突破了一定的限度,就成为不合法的操纵行为。

(三)行为的动机不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都会使企业的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损害,但两者的动机有较大的不同。盈余管理作为一种合乎法律规范的利润调整,是管理者希望通过该管理而使企业的盈利能趋于预定的目标,其目的不外乎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合理避税、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才能得到认可。而利润操纵则是管理当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采取欺诈手段不合法地调整企业的盈余,实现不当获利的人仅是企业的管理者,而大多数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人则成为受害人。

(四)导致的后果不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两者动机和手段的不同,使得两者导致的后果有明显的差别。盈余管理可能导致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在现代委托关系下,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当局须以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同时为了自身和利益安全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运用得当,常常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而利润操纵的后果恰恰相反,利润操纵者由于不顾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弄虚作假,虚构利润,最终将会损害企业诚信,坑害股东和其他信息使用者,同时也必然会使自己受到行政法律的处罚和制裁。

 

三、研究盈余管理的现实意义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规则的制定和规则的执行在某种程度上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规则的执行者之间的一种博弈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实际生活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由于受到一定空间和时间环境条件的制约,任何一项规则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当一项新的规则出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台后,规则的执行都将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规则的漏洞和缺陷以谋求局部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这种利益关系现行规则难以调整的时候,规则的制定者就会充分吸收规则执行者的“智慧”对规则做出修订以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当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到修订后的规则无法规范的时候,一套崭新的规则也就为期不远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也遵循上述博弈规律。盈余管理能够帮助会计准则制定者发现准则的不完善和漏洞,这一点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还将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变革,甚至企业的会计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助于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是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意义主要有:

(一)盈余管理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对现金流量表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金为王”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界非常普遍。现金流量表和“现金为王”的观念为什么会在8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开来,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但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发现了大量的人为地操纵盈利的行为,会计数据成为数字游戏。通过研究还发现了操纵盈利的行为主要是来自企业管理层小心翼翼对应计制会计的局限性的过分利用,钻了很多应计制会计的空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将现金收付制发展成现金流量基础。

(二)盈余管理的研究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沟通摩擦是盈余管理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发表经济管理论文为什么会有沟通摩擦,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要改善这个问题,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新准则的立项和制定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三)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自身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盈余管理研究本身在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也促进了会计与资本市场、审计、盈利预测、行为会计以及所得税会计等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在研究这些领域时,也常常会遇到盈余管理的问题,即有许多交叉的地方。

盈余财政政策篇7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实现其自身或公司价值最大化,通过调节会计政策或公司业务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操纵,以使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schipper(1999)认为,盈余管理为那些消弱决策有用性或是与制定标准目的不一致的行为;wahlen指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构造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基于会计盈余数据的契约动机,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上。healy(1985)发现管理者通过调控可操纵应计项调节公司盈余;defond也发现问题为避免违反债务契约、在权争夺中取信于股东和防止管理者被解聘而进行盈余管理。

(2)资本市场动机,burgstaher(1997)发现为避免盈余减少和亏损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林舒、魏明海(2000)发现盈余管理是造成ipo效应的重要原因,即发现ipo前两年和前一年公司业绩处于最高水平,ipo当年业绩显著下降或轻微下降。蒋义宏、魏刚同时发现上市公司roe集中于10%为了达到增发和配股资格线,存在操纵roe现象。

(3)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的动机,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管理当局都可能存在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调整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投资计价方法,以及在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准备金进行调整。WWW.133229.cOM另一方面,通过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比如:通过资产出售、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关联购销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动机、行政管理式的融资资格审核制度、特殊的股权结构、不完善的监管手段等重要因素使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美国证券市场的安然、世界通讯财务丑闻以及我国的“银广夏”、“郑百文”事件,都是管理层对会计盈余操纵的突出代表。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通常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总体质量,客观存在是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的两个方面。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审计质量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审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最终的概念,它综合地反映了审计工作质量,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对审计质量起决定作用因素,许多学者对此是见仁见智。dye(1993)假设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成本和诉讼风险之间的平衡,而注册会计师的财富水平、审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影响审计成本的诉讼风险来影响审计质量。deanglo的声誉理论和dye的“深口袋”理论都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则审计质量越高,而前者认为促进大事务所保证审计质量的驱动因素是声誉,后者则认为是诉讼风险。2004年khorana从市场对“四大”审计质量评价角度,研究发现诉讼风险而非声誉是“四大”保持审计质量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总体执业质量较高的事务所,公众预期其单项审计业务的质量也较高。watts和zimmerman、deangelo等认为,规模大的事务所执行的审计,其质量高于规模小的事务所所执行的审计,则指出具有较高声誉的事务所执行的审计,其质量高于其他事先所执行的审计。可见,基于美国市场的审计研究,会计事务所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质量。刘峰、周福源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指出在我国这个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并不意味着高审计质量。

李雪、时毅指出,能否鉴别盈余管理、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报告构成了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三个要素。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及审计报告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能否鉴别盈余管理是次要的评价标准。三个要素代表了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对审计质量的综合影响。蔡春、鲜文铎从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上得出,就总体而言,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其中也指出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会计事务所总体上独立性不高,易受行业内经济依赖度的负面影响和行业专长发展程度较低。

高审计质量能否鉴别盈余管理

随着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越来越引起我国学者的兴趣。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它会平滑扭曲企业的盈利状况,使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公允,从而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盈余管理行为增加舞弊行为的可能性。所以说盈余管理影响审计报告的类型,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的高低。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五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对重大会计政策,特别是涉及主观计量或复杂交易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六十三条规定“如果发现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可能有失公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是否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误。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在作出会计估计时可能出现同时高估或低估,使收益在两个或多个会计期间内得以平滑,或达到某特定收益水平。”

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准则要求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对盈余管理进行鉴别和计量呢?

(1)应计利润分离法:应计利润分离法是用回归模型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操控性应计利润两部分,并用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虽然应计利润分离法在盈余管理计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这种方法依赖于一些主观的假设,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是目前争议最多的方法。对使用这种方法的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进行评估的文献也较多。应计利润分离法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手段,股票市场的效率和监管环境,还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

(2)具体项目法:具体项目法是专门针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具体项目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应计利润是否被操纵的信息。如,对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具体会计报表项目的研究。该方法的优点是研究者可以根据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获得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关键因素的直觉;再者是它可以应用于那些业务活动会导致大量容易被操控的应计利润的行业。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研究往往局限于小样本或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推广。

(3)分布检测法:分布检测法是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鉴别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这些特定的盈余水平一般是:盈余为零;上年盈余;本年度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特定监管政策要求的盈余下限等。分布检测法的优点是仅仅通过检测盈余的分布就可以鉴别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但应用这种方法来识别盈余管理并不能获得关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或程度的信息,它只能用于特定的盈余管理动机。

在我国,由于企业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非常低,使企业对股权融资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对上市公司来讲,能否在证券市场上生存下来并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主要由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政策、暂停交易政策以及配股政策)决定。有研究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针对配股政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表现为具有边际roe的公司异常地多于其他roe区间的公司。chen,chen,和su(2001)以沪、深证券市场1995~199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检验注册会计师对监管政策诱致的盈余管理的反应角度考察审计质量,他们发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具有边际roe(roe落在[10%-11%]或[0%-1%]中)的公司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注册会计师提示出了针对监管政策的盈余管理。总之,能否鉴别盈余管理影响到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引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因素很多,盈余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学者认为,审计质量没有鉴别出盈余管理。如李东平等(2001)研究1999年和2000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46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变动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得出了注册会计师没有针对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风险考虑不足的结论。夏立军等(2001)考察了2000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保牌”和“保配”区间,即是否存在所谓“监管诱导性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容易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是具有边际roe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公司大,指出也认为,在总体上注册会计师没有提示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李玲、陈任武认为审计质量的高低可具体反映在已审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容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较高的审计质量容忍较少的盈余管理。徐浩萍在指出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认为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调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独立审计对正向的盈余管理鉴别质量较高,而对负向盈余管理的鉴别质量较低。李维安等认为非标准意见与规避亏损盈余管理动机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盈余管理并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陈关亭、兰凌研究表明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相比,“四大”中国合作所能够更加有效地限制操纵性应计利润(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核心内容)的披露。双重审计和前十大审计事务所代表更高的审计质量。蔡春、黄益建、赵莎的研究表明,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审计公司。

盈余财政政策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 利益激励 国有控股公司 重要参数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一是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二是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

三是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结果是使得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自县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另外,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1、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

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入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及手段

1、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1)筹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

(2)避税目的

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3)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

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4)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

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2、盈余管理的手段

(1)盈余管理手段之一――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第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主要包括折旧方法和使用年限的变更,折旧政策的变更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一般而言,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对提升以后各期利润的影响较为持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对制造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改变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第二,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通过年度之间收够或出售等手段,增加新的子公司或减少原有的子公司,从而改变合并会计报表年报编报的合并范围,操纵公司当年或以后年度的合并利润表,为实现盈余管理打开方便之门。

(2)盈余管理手段之二――利用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第一,利用收入确认进行盈余调节:提前确认收入,按会计惯例,收入应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和交易已经发生以后才可以确认和记录,但企业管理当局纷纷在过程完成之前即确认和记录收入;递延确认收入,与提前确认收入正好相反,它是将应在本期确认的收入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企业会在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下降时才会使用此种盈余管理手段。递延收入可以平滑企业的收益,使企业收益呈现一种稳定上升的趋势。但推迟确认收入会误导投资者,使投资者高估本期收益;创造收入事项,是企业为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而人为制造经济业务以增加收入行为。

第二,利用费用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盈余调节:费用资本化,主要是借款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借款费用资本化表现为利息资本化,上市公司通过利息费用资本化的方法有三种。在新制度颁布前,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之前,可予以资本化。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上市公司就滥用利息资本化规定终止时间的弹性进行盈余管理。费用的递延和提前确认,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定要求当期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应相互配比,然而现实中费用的受益期很难确定。潜亏挂账,是指不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导致账面资本价值的虚计和本期利润的虚增,从而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这种方式,盈余管理手法多样,归纳起来有:低转产品成本、高估存货、投资损失不冲销、不良债权长期挂帐、财产盘亏与损失挂帐、少提不提折旧、少计负债等手段,以此导致企业虚增资产和利润。

(3)盈余管理手段之三――利用非经常性收益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出售资产、转让股权、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税收减免、利息减免、政府补贴等。

第一,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坏帐准备计提比例确定存在随意性,上市公司可根据自己需要高估或低估坏帐准备计提比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使上市公司计提这四项资产减值准备时存在一定的投机行为;对企业的某些滥用会计估计以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难以规避。2001年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规避上市监管的工具。在少数上市公司中,特别是面临着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的上市公司,滥用资减值准备现象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第二,利用其他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另外,一些上市公司凭借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出售、转让与置换资产等方式取得的非经常性损益达到扭亏目的。特别是对于主营业务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重组成了其摆脱困境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靠一次性收益装点门面或躲过退市,戴帽的公司也常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四、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上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

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

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五、结论

上市公司违背会计政策,滥用盈余管理已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使会计报表上的反映的企业业绩同企业经营实际脱节,给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决策造成误导,也给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增强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防止投资者盲目投机行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经济管理,2002(23).

[2] 魏明海:盈余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 许辉:问诊盈余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46).

[4] 李梅:论国企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J].江汉论坛,2003(6)

[5] 周勤业、林勇峰:2002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中的会计问题探析[J].会计研究,2003(8).

盈余财政政策篇9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积极财政政策 发债结构 商业银行 经营策略

200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灾后重建压力只增不减,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府明确宏观调控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安排4万亿元投资计划。然而,4万亿资金“从哪来”?这么大的投资与1998年有何不同?资金对促进经济增长能产生多大效果?积极财政政策对风口浪尖的商业银行意味着什么?一系列困惑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一、前20年财政仅一年出现盈余,积极财政政策考验国家财力

2008年上半年国家预算收入完成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社会因此热议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其实,每年财政收支盈余必须按照决算数来测算,决算一般与预算数存在较大相关性,因而从预算数能够初步衡量当年的财政收支情况。2008年上半年财政支出仅相当于全年预算支出60786亿元的37.64%,可见上半年财政盈余1万多亿主要由于财政支出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支出进度偏慢往往造成财政盈余增加的错觉,按照预算支出一半来计算,上半年盈余仅4千多亿,国家财政2008年不容乐观。

从1986年至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赤字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02年赤字达3150亿元,此后逐步缩小,并在2007年创纪录出现1540亿元盈余。历年财政赤字导致财政增支空间不大,单纯依赖财政自身积累结余资金,难以实现超万亿财政扩张的支出压力,积极财政政策必须借助其他资金来源。

二、国家发债空间较大,积极财政政策资金将参照往年经验

资金从哪里来?这是积极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1998年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前后持续7年,共发行9100亿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次积极财政政策中,中央财政将以1.18万亿元拉动全国4万亿投资,规模和力度上远超过1998年,政策内容与1998年最大不同在于增加减税主张,即推行增值税改革。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降低,促使赤字增加,必须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弥补。

由于我国长时间出现赤字,导致现阶段财政自身积累水平较低,为此,财政增支的资金来源就局限于央行透支和发行国债两种。因为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向中央银行透支,这使得财政赤字只能靠国债发行来弥补,但国债发行必须依赖于对当前国债存量水平的判断。

2.自2000年起,国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利息支付列入财政预算。判断一个国家发债空间,一般取决于赤字率(赤字/gdp)及债务负担率(债务/gdp)。我国中央财政赤字率2002年曾达到3.01%,高于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3%警戒线水平,而2007年赤字率下降到0.81%,与1997年状况相当;而国债负担率由于2007年政府增发1.5万亿特别国债,从而快速上升到21.64%,但离60%国际警戒线还有较大空间。若按照国际警戒线3%赤字率及60%国债负担率计算,2009年、2010年国债增发空间在5000亿、6000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投资1.18万亿元方案可行。

三、财政国库巨大存量为国债发行提供保障

历年来财政专项资金结余、财政已安排项目但尚未完成项目资金沉淀及财政超收资金共同构成了财政国库现金,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分税制等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库现金余额由1993年473.4亿元上升到2000年3100.4亿元。2001年我国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由传统财政预算收支的分散管理转向集中收付,尚未实现支付的财政预算资金沉淀在国库,国库现金余额急剧上升, 2008年6月已上升到27414.37亿元,国库现金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财政国库现金流充裕,既凸显我国财政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又为国债发行创造良好空间。目前我国近3万亿元国库现金闲置央行国库,每年造成时间价值成本损失在500亿元以上,财政部门可利用积极财政政策需发行大量国债有利时机,将部分国库现金用于购买国债,既实现国库现金投资收益,又有效降低国债发行筹资成本,由于明年国债发行总量估计在5000亿以下,这仅占目前国库现金余额17%,财政国债发行不愁没有买家,更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积极财政政策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及经营策略

1.利用积极财政政策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风险。经济下行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最后集中引起商行不良贷款上升。当前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将拉动国内需求,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减轻经济波动对微观主体影响,从而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最终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风险。

2.培育优质投资项目,增大商行对实体经济投资范围。基础设施投资将处于投资项目前列,公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均由政府主导,投资风险低,未来收入稳定,本次中央投资4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筹备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商行投资空间巨大。

3.推动信贷扩张,促进商业银行规模较快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带来大量资金需求,商行大幅增加信贷支持,资产规模有望快速上升,同时将反过来促进存款快速增长,为进一步信贷发放奠定基础,如此循环,将极大促进商业银行规模的迅速增大。

4.国债发行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增加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空间。由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国债发行期限主要为中长期,大量国债入市必然给债券市场造成压力,国债价格下跌导致收益率相对较高,因而与大量短期央行票据形成互补关系,这将大为丰富商行资产投资组合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盈余财政政策篇10

[关键词]灾后重建积极财政政策发债结构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200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灾后重建压力只增不减,为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府明确宏观调控转向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安排4万亿元投资计划。然而,4万亿资金“从哪来”?这么大的投资与1998年有何不同?资金对促进经济增长能产生多大效果?积极财政政策对风口浪尖的商业银行意味着什么?一系列困惑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

一、前20年财政仅一年出现盈余,积极财政政策考验国家财力

2008年上半年国家预算收入完成34808.19亿元,同比增长33.27%,国家预算支出22882.02亿元,同比增长27.69%,收支相抵盈余11926.17亿元,社会因此热议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其实,每年财政收支盈余必须按照决算数来测算,决算一般与预算数存在较大相关性,因而从预算数能够初步衡量当年的财政收支情况。2008年上半年财政支出仅相当于全年预算支出60786亿元的37.64%,可见上半年财政盈余1万多亿主要由于财政支出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支出进度偏慢往往造成财政盈余增加的错觉,按照预算支出一半来计算,上半年盈余仅4千多亿,国家财政2008年不容乐观。

从1986年至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赤字呈现不断扩大趋势,2002年赤字达3150亿元,此后逐步缩小,并在2007年创纪录出现1540亿元盈余。历年财政赤字导致财政增支空间不大,单纯依赖财政自身积累结余资金,难以实现超万亿财政扩张的支出压力,积极财政政策必须借助其他资金来源。

二、国家发债空间较大,积极财政政策资金将参照往年经验

资金从哪里来?这是积极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1998年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前后持续7年,共发行9100亿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次积极财政政策中,中央财政将以1.18万亿元拉动全国4万亿投资,规模和力度上远超过1998年,政策内容与1998年最大不同在于增加减税主张,即推行增值税改革。减税意味着财政收入降低,促使赤字增加,必须通过发行国债进行弥补。

由于我国长时间出现赤字,导致现阶段财政自身积累水平较低,为此,财政增支的资金来源就局限于央行透支和发行国债两种。因为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向中央银行透支,这使得财政赤字只能靠国债发行来弥补,但国债发行必须依赖于对当前国债存量水平的判断。

2.自2000年起,国债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利息支付列入财政预算。判断一个国家发债空间,一般取决于赤字率(赤字/GDP)及债务负担率(债务/GDP)。我国中央财政赤字率2002年曾达到3.01%,高于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3%警戒线水平,而2007年赤字率下降到0.81%,与1997年状况相当;而国债负担率由于2007年政府增发1.5万亿特别国债,从而快速上升到21.64%,但离60%国际警戒线还有较大空间。若按照国际警戒线3%赤字率及60%国债负担率计算,2009年、2010年国债增发空间在5000亿、6000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投资1.18万亿元方案可行。三、财政国库巨大存量为国债发行提供保障

历年来财政专项资金结余、财政已安排项目但尚未完成项目资金沉淀及财政超收资金共同构成了财政国库现金,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分税制等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国库现金余额由1993年473.4亿元上升到2000年3100.4亿元。2001年我国逐步推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由传统财政预算收支的分散管理转向集中收付,尚未实现支付的财政预算资金沉淀在国库,国库现金余额急剧上升,2008年6月已上升到27414.37亿元,国库现金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财政国库现金流充裕,既凸显我国财政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又为国债发行创造良好空间。目前我国近3万亿元国库现金闲置央行国库,每年造成时间价值成本损失在500亿元以上,财政部门可利用积极财政政策需发行大量国债有利时机,将部分国库现金用于购买国债,既实现国库现金投资收益,又有效降低国债发行筹资成本,由于明年国债发行总量估计在5000亿以下,这仅占目前国库现金余额17%,财政国债发行不愁没有买家,更为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积极财政政策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及经营策略

1.利用积极财政政策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风险。经济下行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最后集中引起商行不良贷款上升。当前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将拉动国内需求,有助于经济平稳发展,减轻经济波动对微观主体影响,从而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最终降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行风险。

2.培育优质投资项目,增大商行对实体经济投资范围。基础设施投资将处于投资项目前列,公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投资均由政府主导,投资风险低,未来收入稳定,本次中央投资4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筹备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商行投资空间巨大。

3.推动信贷扩张,促进商业银行规模较快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必然带来大量资金需求,商行大幅增加信贷支持,资产规模有望快速上升,同时将反过来促进存款快速增长,为进一步信贷发放奠定基础,如此循环,将极大促进商业银行规模的迅速增大。

4.国债发行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增加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空间。由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国债发行期限主要为中长期,大量国债入市必然给债券市场造成压力,国债价格下跌导致收益率相对较高,因而与大量短期央行票据形成互补关系,这将大为丰富商行资产投资组合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