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45:44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配股融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上市发行股票成为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普遍优先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表现出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配股与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IPO,InitialPublicOffering)之后,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股票再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上市公司利用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再融资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配股热

配股通常指已公开发行上市的股份公司通过向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分配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销售新股的行为。而增发新股,又称公募增发,是上市公司向证券市场的全体投资者发行新股、筹集资金的行为;它同时面向老股东和新股东,拟增发的股份按增发方案在新老股东中分配。配股在我国正式出现是在1993年,而增发新股在我国出现于1998年。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而配股则很少采用。如在英国证券市场上,增发新股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首发股份的数量;在香港证券市场上,配股只占上市公司再融资的10%左右,大部分再融资靠增发新股来实现。但是,在我国沪深两市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靠配股来实现,这与成熟证券市场的再融资结构相背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偏好有关。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具有强烈的偏好,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配股融资成本要低于公司举债。配股资格是一种权利,上市公司达到配股条件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行使这种权利。是否进行配股,应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资金的余缺等情况综合考虑。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较小,股票发行市场长期处于一种供小于求的非均衡状态,依靠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只要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一般都会推出配股方案。据统计在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中,有90%的上市公司推出了配股方案。

2.与我国的股权再融资政策有关。

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唯一的再融资方式。这一时期,基于国有股控股的上市公司筹集更多资金的考虑,或者说为了使国有资本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国家允许上市公司继首次公开发行之后,可以继续进行再融资。但是,为了使国有股控制上市公司,或者说为了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只允许上市公司采用配股的形式进行再融资。因为尽管配股会增加上市公司股份,但由于股份是在原有股东之间按比例配售,配股后,原来控股的国有股股东仍然占有多数股份,拥有控股权。因此,在这一阶段,出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考虑,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

1998年5月到2001年3月,确立了以配股为主、增发新股为辅的再融资格局。1998年,增发新股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在证券市场上出现后,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热点。在这一时期,增发新股这一融资方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同;但是配股仍然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2000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191家,总筹资约800亿元,其中增发新股筹资约283亿元,只占总筹资的35%;配股筹资约520亿元,占总筹资的65%。再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配股来实现。

从2001年3月开始,再融资市场呈现出配股与增发新股并重的二元化格局。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工作的通知》,其中,对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条件作了修订。与配股相比,增发新股具有条件宽松的比较优势,因此上市公司纷纷加快了增发新股的步伐。

3.配股自身的特性有关。

配股不仅增加了资本金,而且实现了新股的发行,因此股本规模也得到了扩张。由于配股是向上市公司现有股东按其所持股份的一定比例配售新股,所以这种股本规模的扩张是在股权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完成的;而且配股资金几乎是无代价地使用,再加上上市公司配股再融资较易实现,所以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大都会有配股倾向。

二、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行为进行盈余管理分析。

我们所定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管理者为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通过构造关联交易和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管理以变更财务报告的行为过程。

关联交易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中普遍存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即以母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剥离、改造进而取得子公司的上市资格,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难以分割的联系;上市公司中流通股、企业法人股和国有并存,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先天缺陷,公司的自律性差,这些都为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规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根据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润转移方向的不同,我们将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益输送型关联交易,即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转移利润的关联交易;此类关联交易一般发生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上市公司为了保住配股或增发资格,或实现扭亏从而避免ST和退市,通过关联购销、资产重组等方式,将关联方的利润转移至上市公司,以在短期内人为地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另一类是利益输出型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转移利润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其他关联方利用其控制地位,通过关联交易占有上市公司的资源或直接将上市公司的利润转移至母公司或其他关联公司,如关联方廉价或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向关联方贷款或提供担保等。

三、配股融资中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配股融资行为伴随着证券市场的起步和逐渐成长。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慢慢走向规范的过程;与之相对应,针对配股市场的监管也处于不断演化变迁的状态之中。为了将资本配置到优秀的公司中去,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配股。1993年12月证监会开始规定上市公司只要“连续两年盈利”就能配股,1994年12月要求“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平均在10%以上”方可配股,1996年1月配股政策变为“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每年均达到10%”。1999年3月配股条件开始放宽松,规定“净资产收益率三年平均在10%以上,同时每年不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能配股。2001年3月证监会将配股条件进一步调整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限制直接诱发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上市公司在配股前三个会计年度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盈余管理范文篇2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高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管理激励机制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迅速向股东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它又使管理者更积极地谋求任期内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报酬最大化、更多晋升机会等。为此,管理者就有动因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利润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净利润。这样,下一年度得到奖金的概率就会增加。相反,如果净利润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在计算报告利润时就会尽量去除超过上限的部分,因为这部分利润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利润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这才会有增加报告利润的动机。此外,管理者在卸任之前通常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增报告利润,以获取最后一次高额奖金。同样,业绩较差的企业管理者在任期将到时,为防止或推迟被解雇,也会利用盈余管理来粉饰真实业绩。但是,一旦管理者的变动得到确定,管理者便可能降低当期利润,以增加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中,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的可能性更大。

管理者报酬与会计利润挂钩的制度原本是用来消除股东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危机”,但实施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加深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获取了巨大的

私人利益,而股东、底层雇员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2.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在实施盈余管理过程中又会有一些具体目的。与其终极目的不同的是,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介,以达到公司规模扩张之后管理者报酬的增加、在职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政治前途的发展等终极目的的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筹资目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筹资,当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时。《公司法》对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进行财务包装,合规合法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经过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再如上市公司准备配股的时候。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公司“最近三年内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必须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略低于9%”。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上司公司便会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配股的目的。二是避税目的。公司盈余管理的避税目的是十分明显的。“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了两档照顾性税率,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税法的规定便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会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有资格按照顾性税率缴纳所得税。

三是获取政治成本的目的。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着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一旦财务成果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企业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为了避免发生政治成本,管理者通常会设法降低报告盈余,以非垄断等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如微软公司就曾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以逃避美国反垄断机构的指控。

四是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的目的。债权人与企业签订债务契约是为了限制管理者用债权人的资产为企业获利但却有损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这些都使得企业不敢轻易违反有关条款,否则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如果企业的财务状况接近于违反债务契约,管理者就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盈余管理就成为企业减少违约风险的一个工具。

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与防范1.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一是多种形式的“利润储存器”。有些企业用不切实际的假设去估计诸如退货、贷款损失、保修费用等或有事项的准备,这样,企业就可在业绩良好时多计提准备,在业绩不佳时少计提准备,以调节利润。

二是操纵收入的确认时间。如为了虚增利润,在销售完成之前、货物起运之前,或在客户还有权取消定货或推迟购货之前,就确认收入。当为了少计利润时就做相反的操作。

三是滥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认为,对微不足道的项目则不值得对其进行精确计量和报告。有些企业以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为借口,编造会计数据,从而达到粉饰财务业绩的目的。

四是巨额冲销。有些企业为了保证未来盈利水平,采取巨额冲销的手法。例如,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夸大重组费用,以隐瞒利润。而当重组企业未来盈利不足时,这些虚列的费用,即隐瞒的利润,就会变成重组企业的收入。有些兼并公司,尤其是那些通过发行股票实施兼并的公司,在兼并时确认一大笔研究开发费用,或预提大量经营费用,形成巨额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就可以调节利润。

2.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一是完善会计规范。首先要求公司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应尽可能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包括增加财务报表附表,详细列示所有调整项目。其次坚决反对以重要性为借口,为故意虚报业绩开脱责任。再次对收入确认提出严格要求,特别要避免收入的提前确认。

二是加强审计监控。注册会计师行业应明确对被兼并公司研究开发费的审计原则,对公司兼并中有关巨额冲销、资产重组以及收入确认等事项的规则应加以补充、完善。外部审计师必须把信息的完整性放在首位,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

盈余管理范文篇3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合力决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决定权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也就是说,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当然,会计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但充当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运用盈余管理时,必须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一般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运用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也就是说,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体现在会计收益的数据上。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盈余管理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则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特别是在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一点上。盈余管理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购股权、局部利益以及晋升机会等。有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关联股东,甚至政府官员。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紧密相关。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公司内部不合理的权力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识别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原因一:委托——关系下的道德背离。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在一系列契约组合中,股东与经营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的关系,而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责、权、利等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业的价值。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停滞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况下,对企业往往采取持续缓慢的发展策略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和业绩。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经营者利益不相抵触时,他们才会追求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否则,将各取其利。因此,委托——制度下,经营管理者容易产生道德的背离,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

原因二: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人和人之间常常信息不对称。人垄断许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委托人要获得这些信息,就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有时甚至不可能得到这些信息。这就使委托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相容,者可以籍此获得某种信息的租金,这对委托人而言就是成本。同样,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很难获得企业独占的内部信息。由于者(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信息的制造与权,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会对会计信息进行隐瞒或夸张。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也就不可能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充分性进行评判,使得现代企业的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原因三:会计准则与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会计固有的局限性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间。不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制定得尽善尽美,必然存在一定的会计选择。如会计上要求的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渗入职业判断等许多主观人为的因素,管理当局也就可能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或有损失来确认虚拟业绩或“储存利润”。因为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即通用会计准则作出规定,而那些会计政策没有规定的特殊状况,就为企业提供了会计选择的空间,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土壤。

三、盈余管理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欺诈行为,等同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它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方法内;另一种则认为盈余管理并不是一种欺诈行为,由它产生的财务报告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只是破坏了盈余数据的公允性,没有破坏它的事实性,因为它的事项与交易是实际发生的,不是捏造的。同时,盈余管理并不像财务舞弊那样对相关利益方只有害而无利,它虽然降低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在降低契约成本、税收筹划、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而言,一是有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此时,企业一般来说财务状况不佳,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到配股筹资条件;资产负债率过高,潜在债权人不愿意提供信贷支持。企业若提前确认后期的利润,如,将直线法用加速折旧,降低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那么,当期利润定当得以提高,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要求。同时,这些做法也提高了股东权益率,企业更容易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资金。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度过财务难关,使企业能有充裕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持契约观(EfficientContractingPerspective)的学者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约成本。他们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同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订立形式一样,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到契约的不完备性,需要给经营者一定的会计选择和处理上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其他无法预见的事件。特别是在环境变化影响到企业契约的参考指标时,企业管理当局能够通过适当的盈余调整影响契约指标,从而有效地避免再次谈判的成本或技术性违约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前提。也就是说,盈余管理运用得好,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三是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有助于股东达到财富最大化目标。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若能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转“虚增长”为“实增长”,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四是有助于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它能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又符合税法所蕴涵的政策导向。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就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而言,尽管盈余管理在国内外企业均被广泛采用,但是,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信息的使用者,影响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破坏社会的经济发展。过度盈余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当盈余管理超过合理的限度时,就很容易转变为利润操纵,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可靠性。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盈利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它被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用户用来评价企业的优劣有着重大意义。过度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将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2、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事实上,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并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只是作为眼前的权宜之计。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增加当期利润后,将使预期目标利润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同时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下一年度若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只有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进行不合法的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最终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信心,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上海证券报》对投资者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利润在盈余管理以后的转回将使投资者失望。公司业绩不佳,将导致股票价值下滑等负面影响。

3、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盈余管理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不能忽略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的事实。过度的运用盈余管理,会因为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中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细究起来,与各企业过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因为每一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加控制地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4、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和协调发展不利。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过度的盈余管理,那么其他企业要保持良好的操守就很难,最终将导致恶性循环和不正常的盈余管理竞争,使得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投资者将无法区分各个不同企业的好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失去效率。上市公司过度操纵盈余,确实会损害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因为在证券市场上,大部分的投资者主要依赖于会计信息来决定是否对某一个企业进行投资。如果管理层过度运用盈余管理手段,提供不实的会计信息,将会造成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使投资者把大量的资源投向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最后,受伤害的便是广大的投资者甚至国家。全球5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七的安然公司,在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破产,以资产总额49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一宗公司破产案记录,再一次引起了世界的注意。2005年3月19日,托普集团董事长宋如华通过公司公告宣布,以2元钱将价值以千万元计的股权和托普软件(000583.SZ)、托普科技(HK.8135)等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拱手送人,创下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谈。这些造假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会计隐瞒对本公司不利的信息,的是对本公司有利的虚假信息,在一定时期得以维持公司及其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终不仅会自食其果,而且会破坏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综上所述,靠盈余管理来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并不能改变公司本身的不良状况。安然公司问题的败露说明虚假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企业获得暂时的成功,也可以使企业永久身败名裂。真可谓“成也会计,败也会计”。过度运用盈余管理,最后就会发展到造假,其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依靠盈余管理来发展企业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企业管理层者应该谨记的。只要我们合理有度地利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才能保证经济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对盈余管理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滥用;掌握好一个度,是我们用好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盈余管理范文篇4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盈余管理,至今并无定论。

美国会计学者斯考特(Scott)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进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便其效用最大化或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著名会计学者Schiper在1989年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而并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对外部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而被普遍认可的是Hedy和Wahlen于1999年对盈余管理所作出的解释: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产生了。

上述对盈余管理的三种不同界定或解释。在下列三个方面是一致的。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第二,在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即管理当局是有意图的。第三,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自身利益。虽然盈余管理的直接结果是使得一些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误解,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自县利益最大化。但相比较而言,笔者认为Healy和Wahlen对盈余管理的界定更为具体、更为广泛,不仅指出了盈余管理的主体和目的,而且指出了盈余管理的对象、方式和方法。

对于盈余管理的认识,还应注意的是:1.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概念,认为其有正面作用。但笔者认为,如果企业管理当局运用判断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那么这种判断不会引起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误解,按照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的内涵,不应将上述判断视为盈余管理。

2.虽然目前学者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的,但是,盈余管理是有背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有背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此,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有害的。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目的在经济交易和编制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的判断,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工具和有利的条件。

会计准则范围之内,为处理业务和编制财务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在各种政策和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并作出判断。管理当局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判断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这些判断中包含会计判断和其他管理判断。首先,管理者对于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大量未来经济事项必须作出判断,例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养老金与退休金、递延税款以及坏账损失等。其次,对于同一类经济业务,管理者必须在公认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处理方法,像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与加权平均法等。管理者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也需要进行判断,例如存货水平、存货发出和采购的时间安排以及收账政策,它们都会影响到成本和收入。管理者也必须自主决定一些费用的发生时间,像研究和开发费用、广告费及维护费。最后,管理者必须对公司的诸如企业联合、租赁合约以及权益性投资等交易作出决策,这些决策也给管理者提供了判断的空间,管理者可以将商业联合适用联营会计,也可适用购并会计;租赁合约可以是资产负债表内的义务,也可以是表外义务;权益性投资可按权益法核算,也可按成本法核算等等。简而言之不外乎以下三种方式:利用应计制中存在的会计判断,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安排交易发生或交易方式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营运资金的管理进行盈余管理。

虽然对于哪些判断是公允、中立的判断,哪些属于盈余管理,哪些又属于盈余操纵,至今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未给出明确的范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管理当局在进行上述众多的判断中,都有可能和有条件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自身利益。自身利益有许多方面,一般地,企业管理当局会在资本市场回报、管理层收购、所签订的合同以及在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在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股票初次发行(IPO)和配股资格,减少纳税,避免被证券监碑管理委员会摘牌,都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达到其目的。例如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企业管理当局一般会利用各种判断提高企业价值。

三、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契约的不完全与利益主体的利己性,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也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另外,从会计角度看,盈余管理的存在与我们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分不开的。

1.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人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人和支出,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将各期间收人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还是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作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四、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就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上个世纪60年代学者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且、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这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准则和制度的制订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之上,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会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与弊;适度运用

盈余管理(Eamings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合力决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决定权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也就是说,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当然,会计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但充当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运用盈余管理时,必须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一般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运用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也就是说,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体现在会计收益的数据上。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盈余管理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则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特别是在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一点上。盈余管理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购股权、局部利益以及晋升机会等。有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关联股东,甚至政府官员。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紧密相关。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公司内部不合理的权力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识别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原因一:委托——关系下的道德背离。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在一系列契约组合中,股东与经营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的关系,而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责、权、利等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业的价值。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停滞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况下,对企业往往采取持续缓慢的发展策略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和业绩。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经营者利益不相抵触时,他们才会追求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否则,将各取其利。因此,委托——制度下,经营管理者容易产生道德的背离,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

原因二: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人和人之间常常信息不对称。人垄断许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委托人要获得这些信息,就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有时甚至不可能得到这些信息。这就使委托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相容,者可以籍此获得某种信息的租金,这对委托人而言就是成本。同样,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很难获得企业独占的内部信息。由于者(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信息的制造与权,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会对会计信息进行隐瞒或夸张。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也就不可能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充分性进行评判,使得现代企业的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原因三:会计准则与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会计固有的局限性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间。不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制定得尽善尽美,必然存在一定的会计选择。如会计上要求的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渗入职业判断等许多主观人为的因素,管理当局也就可能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或有损失来确认虚拟业绩或“储存利润”。因为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即通用会计准则作出规定,而那些会计政策没有规定的特殊状况,就为企业提供了会计选择的空间,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土壤。

三、盈余管理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欺诈行为,等同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它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方法内;另一种则认为盈余管理并不是一种欺诈行为,由它产生的财务报告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只是破坏了盈余数据的公允性,没有破坏它的事实性,因为它的事项与交易是实际发生的,不是捏造的。同时,盈余管理并不像财务舞弊那样对相关利益方只有害而无利,它虽然降低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在降低契约成本、税收筹划、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而言,一是有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此时,企业一般来说财务状况不佳,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到配股筹资条件;资产负债率过高,潜在债权人不愿意提供信贷支持。企业若提前确认后期的利润,如,将直线法用加速折旧,降低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那么,当期利润定当得以提高,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要求。同时,这些做法也提高了股东权益率,企业更容易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资金。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度过财务难关,使企业能有充裕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持契约观(EfficientContractingPerspective)的学者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约成本。他们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同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订立形式一样,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考虑到契约的不完备性,需要给经营者一定的会计选择和处理上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其他无法预见的事件。特别是在环境变化影响到企业契约的参考指标时,企业管理当局能够通过适当的盈余调整影响契约指标,从而有效地避免再次谈判的成本或技术性违约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前提。也就是说,盈余管理运用得好,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三是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有助于股东达到财富最大化目标。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若能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转“虚增长”为“实增长”,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四是有助于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它能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又符合税法所蕴涵的政策导向。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就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而言,尽管盈余管理在国内外企业均被广泛采用,但是,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信息的使用者,影响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破坏社会的经济发展。过度盈余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当盈余管理超过合理的限度时,就很容易转变为利润操纵,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可靠性。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盈利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它被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用户用来评价企业的优劣有着重大意义。过度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将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2、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事实上,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并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只是作为眼前的权宜之计。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增加当期利润后,将使预期目标利润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同时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下一年度若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只有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进行不合法的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最终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信心,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上海证券报》对投资者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利润在盈余管理以后的转回将使投资者失望。公司业绩不佳,将导致股票价值下滑等负面影响。公务员之家

3、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盈余管理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不能忽略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的事实。过度的运用盈余管理,会因为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中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细究起来,与各企业过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因为每一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加控制地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盈余管理范文篇6

(2)资本市场动机,Burgstaher(1997)发现为避免盈余减少和亏损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林舒、魏明海(2000)发现盈余管理是造成IPO效应的重要原因,即发现IPO前两年和前一年公司业绩处于最高水平,IPO当年业绩显著下降或轻微下降。蒋义宏、魏刚同时发现上市公司ROE集中于10%为了达到增发和配股资格线,存在操纵ROE现象。

(3)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的动机,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管理当局都可能存在较高的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调整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如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投资计价方法,以及在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准备金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比如:通过资产出售、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关联购销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中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动机、行政管理式的融资资格审核制度、特殊的股权结构、不完善的监管手段等重要因素使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美国证券市场的安然、世界通讯财务丑闻以及我国的“银广夏”、“郑百文”事件,都是管理层对会计盈余操纵的突出代表。

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通常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总体质量,客观存在是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的两个方面。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审计质量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审计报告的质量是一个最终的概念,它综合地反映了审计工作质量,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对审计质量起决定作用因素,许多学者对此是见仁见智。Dye(1993)假设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成本和诉讼风险之间的平衡,而注册会计师的财富水平、审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影响审计成本的诉讼风险来影响审计质量。Deanglo的声誉理论和Dye的“深口袋”理论都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则审计质量越高,而前者认为促进大事务所保证审计质量的驱动因素是声誉,后者则认为是诉讼风险。2004年Khorana从市场对“四大”审计质量评价角度,研究发现诉讼风险而非声誉是“四大”保持审计质量的更为重要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总体执业质量较高的事务所,公众预期其单项审计业务的质量也较高。Watts和Zimmerman、DeAngelo等认为,规模大的事务所执行的审计,其质量高于规模小的事务所所执行的审计,则指出具有较高声誉的事务所执行的审计,其质量高于其他事先所执行的审计。可见,基于美国市场的审计研究,会计事务所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质量。刘峰、周福源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指出在我国这个审计市场上,“国际四大”并不意味着高审计质量。

李雪、时毅指出,能否鉴别盈余管理、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报告构成了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三个要素。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及审计报告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能否鉴别盈余管理是次要的评价标准。三个要素代表了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对审计质量的综合影响。蔡春、鲜文铎从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上得出,就总体而言,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其中也指出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会计事务所总体上独立性不高,易受行业内经济依赖度的负面影响和行业专长发展程度较低。高审计质量能否鉴别盈余管理

随着独立审计在证券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越来越引起我国学者的兴趣。盈余管理就是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它会平滑扭曲企业的盈利状况,使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公允,从而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盈余管理行为增加舞弊行为的可能性。所以说盈余管理影响审计报告的类型,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的高低。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五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对重大会计政策,特别是涉及主观计量或复杂交易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可能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利润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六十三条规定“如果发现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可能有失公允,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是否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误。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在作出会计估计时可能出现同时高估或低估,使收益在两个或多个会计期间内得以平滑,或达到某特定收益水平。”

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准则要求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对盈余管理进行鉴别和计量呢?

(1)应计利润分离法:应计利润分离法是用回归模型将应计利润分离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操控性应计利润两部分,并用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虽然应计利润分离法在盈余管理计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这种方法依赖于一些主观的假设,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是目前争议最多的方法。对使用这种方法的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进行评估的文献也较多。应计利润分离法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手段,股票市场的效率和监管环境,还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

(2)具体项目法:具体项目法是专门针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具体项目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应计利润是否被操纵的信息。如,对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具体会计报表项目的研究。该方法的优点是研究者可以根据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获得对影响应计利润的关键因素的直觉;再者是它可以应用于那些业务活动会导致大量容易被操控的应计利润的行业。该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研究往往局限于小样本或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推广。

(3)分布检测法:分布检测法是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鉴别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这些特定的盈余水平一般是:盈余为零;上年盈余;本年度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特定监管政策要求的盈余下限等。分布检测法的优点是仅仅通过检测盈余的分布就可以鉴别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但应用这种方法来识别盈余管理并不能获得关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或程度的信息,它只能用于特定的盈余管理动机。

在我国,由于企业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非常低,使企业对股权融资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对上市公司来讲,能否在证券市场上生存下来并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主要由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股票特别处理政策、暂停交易政策以及配股政策)决定。有研究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针对配股政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表现为具有边际ROE的公司异常地多于其他ROE区间的公司。Chen,Chen,和Su(2001)以沪、深证券市场1995~1997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检验注册会计师对监管政策诱致的盈余管理的反应角度考察审计质量,他们发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具有边际ROE(ROE落在[10%-11%]或[0%-1%]中)的公司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注册会计师提示出了针对监管政策的盈余管理。总之,能否鉴别盈余管理影响到能否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引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因素很多,盈余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学者认为,审计质量没有鉴别出盈余管理。如李东平等(2001)研究1999年和2000年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46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变动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得出了注册会计师没有针对盈余管理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风险考虑不足的结论。夏立军等(2001)考察了2000年沪、深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在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保牌”和“保配”区间,即是否存在所谓“监管诱导性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容易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是具有边际ROE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公司大,指出也认为,在总体上注册会计师没有提示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李玲、陈任武认为审计质量的高低可具体反映在已审财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容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较高的审计质量容忍较少的盈余管理。徐浩萍在指出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会计盈余管理的程度,认为盈余管理程度较大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调控非经营性应计利润为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独立审计对正向的盈余管理鉴别质量较高,而对负向盈余管理的鉴别质量较低。李维安等认为非标准意见与规避亏损盈余管理动机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盈余管理并出具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陈关亭、兰凌研究表明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相比,“四大”中国合作所能够更加有效地限制操纵性应计利润(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核心内容)的披露。双重审计和前十大审计事务所代表更高的审计质量。蔡春、黄益建、赵莎的研究表明,非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双重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非前十大”审计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显著高于“前十大”审计公司。

盈余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方法

一、引言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表使得大众获取公司的财务数据、盈利能力,接受大众的监督和相关证券管理机构的监督。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处理,对财务信息的质量造成影响,影响投资人决策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上市公司对财务处理过程中盈余管理的应用,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一)盈余管理概念

会计学理论界对于盈余管理有两种学术成果,美国学者William.K.Scott(2000)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GAAP规定的可操作范畴下,对盈余与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条款进行有目的性运用的方式来间接影响财务盈余的方式就是盈余管理。美国著名财务会计学家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对可选择性会计方式的选用,干涉财务盈余和会计报表,有目的有选择地控制财务信息的,以谋取某些私人利益的行为。另外两名美国著名会计学家P.M.Healy和J.M.Wahlen(1999)中说,企业的这种操作行为,操作篡改对外公布财务数据,达到粉饰真实数据信息的不良目的。我国会计学者魏明海(2000)更偏重于“信息观”。魏明海(2000)研究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对外公布财务数据时有选择行的、有目的的数据筛选行为。宁亚平(2004)定义:在会计监督政策和公司法规定范畴下,企业管理者适当进行盈余操作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1.契约理论契约理论认为在现行市场经济和制度体制下,社会方方面面由契约相联系,企业便是一种契约组织。契约规范不同契约个体之间的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遵守。2.委托理论这种理论来源于现代企业持有者并不掌握公司实际经营管理权的情况,出于时间成本等因素,股东更偏向于雇佣更具管理才能的人为其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即企业的投资人出于各种原因缺席参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建立在信息获取不对等的制约因素下。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活动参与各方存在信息获取不对等情况。企业管理层属于信息掌握充分方,这方人在经济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盈余管理动机和方法国内外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Healy(1985)通过建立研究模型的方式,研究了应计利润总额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他认为,在薪资福利报酬激励制度下,受信息获取渠道和质量非对等的影响,为了给公司持有人提供高质量的经营业绩,期许获取更高的报酬,企业经营管理者努力实现公司利润最高。动机如下:(1)契约动机。企业的持有者和其雇佣的经营管理者之前的合同约定关系。企业负责的外部融资债务的偿还问题。一般受雇与股东的管理层在上任当年对公司的盈余进行调整,为未来期间企业利润的提升预留空间。(2)资本市场动机。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上市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为了向市场一种绩优的表象,提升公司股价,股票投资者和第三方投资机构会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投入资金,替公司承担经营资金风险。造成公司股票繁荣的假象。(3)迎合监管的动机。根据公司对外公布财务报表的盈余质量情况,政府以此为参考依据对企业进行监管。在证券市场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设置了许多准则作为标准。上市公司管理层自然会想方设法去满足这些监管的规则,以期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2.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我国学者张祥建(2004)曹勇等给出了盈余管理的概念。何威风、熊回、玄文琪(2013)发现职位提升机制的影响。在职位提升条件激励下,盈余管理的程度和范围比未有职位提升激励的公司显著提高。王泽燊、袁知柱、郝文瀚(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薪酬奖励总额与公司应计盈余量在统计上呈正向相关关系。避亏动机方面。曹崇延,王阿静(2013)研究发现,公司往往在预期有借款的行动时会进行大量的盈余管理。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

(一)盈余管理动机机会背景

1.会计制度方面企业在进行会计核实的时候会使用到会计原则。在会计信息量的环节与会计信息记录的环节中,由于计量单位和方式产生的误差,会计政策和货币币值的变动,会使公司财务成果的真实性有所变化。2.上市公司内部方面(1)政治资本。在某些诸如金融的行业内,有着较为硬性的资金留存比例。企业出于自身约束和公司形象等问题。采取盈余管理的方法以满足政治目标。(2)纳税。我们国家的税法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健全的体系。(3)合约性。在企业的债务契约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损,会规定很多资本比例的限制。(4)社会诉讼。在企业面临法律诉讼需要承担赔款责任时。企业往往会调低本年利润来影响法院判决金额。(5)管理层薪资激励。领导层的薪资水平就和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领导层为了让自己也获得最大的利益,也是运用了盈余管理的方法来让自己的利益能达到最高值。(6)责任归属方面。3.企业外部环境方面(1)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政府的地方维护现象比较严重,给予本土公司政策上的倾斜。为了显示政绩指示企业进行盈余操纵。(2)缺乏外部约束。我国审计市场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拥有督促和审核权利的注册会计师效率不高,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3)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在委托关系中。被委托的企业管理人员对公司内部数据信息有完全的了解。

(二)盈余管理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企业会计盈余被信息使用者用来做财务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投资人对公司的期许。使得管理层对财务进行操控。实现在证券资本市场上的各种目的。①IPO动机公司如果能获准上市。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并能获得来自资本市场上证券投资者的货币支持。有助于公司管理人员个人事业的提升。中国的证卷法明确指出发行股票上市了的企业务必达到相关的要求。因此,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每一股的利益,以此来增加每一股股票发行的定价。实现融资水平的最大化。在上市前进行财务造假,在IPO后原形毕露。②增发、配股动机公司因经济业务发展需要提高融资资金维持公司经济业务的正常发展。公司需要增发资格和配股资格。我们国家对于发放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有着严苛的规定标准。严格限定公司ROE满足连续3年时间内,每年不低于6%且平均水平在10%以上这一规定。③扭亏动机我国证券交易行为规范提出,当上司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比面值还要低时或者在两个年份内都出现损失的现象,企业就要进行特殊的体制“ST”。特殊解决不但损伤了股东和企业的益处而且影响了当地政府的政绩。盈余管理改变程度后,能看出于上市公司比没上市公司的盈余程度体现出更加稳定的现象,分散比较均匀,变化不大。调查显示股票市场的机制缺少增加了盈余管理的运用。④管理层利益公司的领导层负责公司的运营和经营管理,领导层的工资和薪酬福利跟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有关,根据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披露,领导层能够控制自己薪资的变动范围,操纵当前和以后的工资报酬。借此体现自己的经营水准。⑤提升企业形象公司在上市后,在沪深股市中挂牌,会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并且若公司的效益好,财务报告漂亮会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财务报告成为了公司形象的代言人和名片。提升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热度,树立公司经营良好,管理优秀。使公司在行业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⑥盈余管理的避税动机行税收制度还不完善,国家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对收入利润的调节在合理范围内实现税收的优惠,减少缴纳的税款,增加所有者权益。通过对会计政策跟方法的选择可以满足正常避税的结果。2.契约动机在合同条件下,盈余管理的目的主要表现在2个原因,一种是公司股东跟领导层之间的代办关系,另一种是公司对外的债务合同。①公司股东和领导层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一种权利和薪酬的契约关系,给高级管理人员带来另一项福利是高管行政级别的提升,这些都与企业经营业绩有关。②债务契约动机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大的运营资本和货币资金流进行企业的经营运转,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采用债务方式对外进行融资。因此为了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会对申请贷款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评估。③政治成本动机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政府也承担着在大局上操控市场经济形势的情况。在某个行业出现经营问题时,体现在行业的会计信息报表上,而我国政府的法令往往以这些会计信息反映的状况为依据。我国政府会采用行政手段调控市场经济,以期达到维持经济平衡和市场稳定的状况。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研究

1.应计盈余管理在满足相关法条和规定的情况下,企业灵活运用选择空间,在技术层面上通过对信息应计入的时间金额和类目下,操作盈余。企业在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盈余管理时,通过手段的改变,影响了真实的应计利润,所以被称为“应计盈余管理”我国应计盈余管理的方法有:①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在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中,存在了一定的操作机会,通过对减值金额的提前或延后计提实现盈余操作。②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1)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2)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3)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4)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③收入和费用的确认(1)收入的调节。收入在影响利润的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企业通过对收入的调整来间接到达盈余调整的目的。通过调整收入的发生时间,即以提前或延后收入的确认时间。(2)费用的调节。费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支出的耗费。表现形式为资产的损耗,资本、所有者的减少和对外债务的增加。在满足配比原则下,费用的吸纳科目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存在很大的操作机会,随意分摊费用承担科目,随意调整发生额度等。2.真实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是受雇的经理人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应用进行盈余调整。这些活动,不能为企业带来真实价值,仅仅是表面实现了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①关联交易建立在非市场价格基础上的,交换资本和劳动,接受方付出资金报酬。在盈余管理操作时,在控制关系影响下,使得交易双方在交易时彼此的经济实体不独立,无法体现理性经济人获取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理论,因此使交易有违市场公平。②资产重组历史的发展问题,我国公司大多前身为国有制公司,在体制改变前后二者公司间存在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上级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生产价值低下的资产抛售出去,来获取高盈利能力的资产,通过这种形式,提升当下短期内的业绩水平。在财务决算前,进行重要性大的交易,提升企业业绩水平和经营收益,移除亏损,实现操作。资产重组达到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整理整合的目的。③政策支持上市公司的经济运营可以改善当地税收和就业,促进地方发展。一旦上市公司的经营不理想,而无法在资本市场立足时,政府便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上支持企业的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IPO、增加发配股票、对股票配股、防损扭亏、经理人自身利益出发、提升形象、规避税款、经理人和股东契约、对外承担债务、政治成本动机等。通过研究,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发现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为这种方式的合理使用提供动因支持。在手段中,有应计管理下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对财务政策的变换使用的方式。细化为对库存货品计价方法的处理、利用折旧政策的变换使用、利用各种投资计算方法的变换、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和对经济收入和费用支出划分的手段。真实盈余管理下的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和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不同公司出于不同动机会适用不同的手段。

(二)建议

盈余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信息质量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盈余管理在西方国家已经研究了将近四十年,在我国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也日趋成熟。但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现象,而盈余管理在学术界看来褒贬不一。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盈余操作的程度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财务信息质量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至关重要,往往是他们进行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证券市场上对股价和资源配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过度的盈余管理无疑会误导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加大投资风险,扰乱正常的证券市场,以致降低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我国的盈余管理理论,加强人们对盈余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推动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出具财务报表的认识,辨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盈余管理的程度,促使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最终建立良好的证券投资环境。

因此,抑制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任重而道远。

二、文献回顾

盈余管理是国内外经济学者和会计学者普遍研究的课题。西方国家最早研究盈余管理的代表作是Healy于1985年发表的《分红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他认为在奖金、晋升等激励前提下,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高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为了谋取私人利益,谋求任期内的最大利益会采取投机性盈余管理。

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包括企业经理和董事会,在美国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经营者自身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进行的行为。斯考特的观点将盈余管理限定在GAAP范围内进行定义,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也仅仅在于会计政策的原则,比较狭。

另一种则是美国会计学家Schipper(1989)的观点。他的观点侧重于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其自身的私人利益而有意对财务报告进行控制的“披露管理”。包括盈余数字的控制管理,同时引入了其他辅助信息的披露控制,其定义更加广泛深入。

我国学者孙铮、王跃堂(199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就总体而言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倾向,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突出表现在配股、微利和重亏现象;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动机直接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关,尤其是与监管政策中的配股政策、特别处理政策以及摘牌政策有关。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2001)对1999年到2001年上市公司配股行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年有143家上市公司达到了配股要求,其中近70%的公司提出了配股申请。没有提出配股要求的公司有44家,其中有29家上市公司已在1998年实施配股。因此,在满足配股条件的143家公司中,只有15家在三年内没有配股。验证了符合配股条件的上市公司大多会推出配股方案,具有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国内外研究学者普遍采用了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认识及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相比国外的盈余管理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上市公司回避市场监管的动机,以及沿用国外研究的模型进行讨论,很少有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制约因素进行综合测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通讯行业15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希望能够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随机抽取的通讯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我国通讯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及国内通讯设备需求旺盛、通讯运营商重组等原因,我国通讯业上市公司有着高投入、高技术性、高风险性等特点,但各个公司之间的成长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通讯行业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评价有重要意义。

本文数据来自于东方财富网,其中的数据处理及检验均采用SPSS17.0和Microsoftexcel统计软件。

(二)财务指标的选择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综合评价函数体现了会计盈余的真实、持续、成长性等特征,是一个整体性的评价方法。本文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资产增长率等七个指标建立盈余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三)数据处理

为了减少主成分的偏差,笔者将15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盈余质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能更好地评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质量。本文将45个观测值作了初步的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进一步的数据整理如表2所示,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比较高。也就是说各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适合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方差,所提取的因子以特征值大于1为基数选取,本次提取因子大部分在0.8以上,总体来看效果较好,因子可以说明大部分样本信息。

由表4可以看出,7个成分中,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高达28.576%。前四个成分的因子贡献率累计达到80.975%。因此,本文选取前四个成分作为公因子建立成分矩阵。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在第一个成分中,营业利润增长率的得分最高,达到0.685,流动比率与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最低,为负数且指标绝对值比较大;在第二个成分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贡献最大,营业利润增长率次之,应收账款周转率为负;在第三个成分中,净资产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得分较高,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负;在第四个成分中,净资产收益率得分最高,营业利润增长率、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为负。

(四)盈余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为了更好地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建立一个线性函数对其进行综合测量,假设F表示会计信息质量,K1、K2、K3、K4表示前文提取的公因子,G1、G2、G3、G4为计算出的累计方差贡献值,由此得出线性函数:

F=K1×G1+K2×G2+K3×G3+K4×G4

根据表6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建立线性表达式,如下:

K1=0.009ROE+0.343×营业利润增长率+0.25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381×流动比率+0.147×应收账款周转率-0.371×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0.122×净资产增长率

K2=0.182ROE+0.39×营业利润增长率+0.501×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304×流动比率-0.179×应收账款周转率+0.316×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0.014×净资产增长率

K3=0.239ROE+0.087×营业利润增长率-0.18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179×流动比率+0.551×应收账款周转率+0.213×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0.658×净资产增长率

K4=0.754ROE-0.158×营业利润增长率+0.03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0.006×流动比率+0.327×应收账款周转率-0.137×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0.474×净资产增长率

四、总结与讨论

盈余管理范文篇9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刊文章所揭露的盈余管理案例多发生于以下一些涉及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费用资本化,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投资收益核算的会计方法选择等。另外,有报道显示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一些公司的调节盈余的手段。

二、统计分析根据盈余管理以上的两个特点,本文设计了三类统计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1.统计目的本次统计目的有二:①对于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其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的具体目的和具体方式是什么?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接受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其运用特点是什么?

2.统计方法本文以易富网()到2001年4月21日为止收录的我国深圳股票市场410家上市公司的2000年年报为样本总体,以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为标准,将这410家上市公司分为6个盈利区间:亏损区间(21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0到6%之间(7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6%到10%之间(142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0%到11%之间(35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在11%到20%之间(113家),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大于20%(27家)。而后,对每一类公司的年报进行大比例的等距抽样:亏损区间,区间(10%,11%)和大于20%区间的抽样比例为50%,(0,6%),(6%,10%)和(11%,20%)区间的抽样比例33.33%,这样,实际上共统计150家上市公司年报,占深圳股票市场504家上市公司总数的29.8%。通过比较不同盈利区间的3种指标的明显差异,而非单个数值来衡量盈余管理水平。

样本选择,区间划分和抽样方法的依据如下:(1)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总数近1300家。在相同的监管背景,近似的监管措施下,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与上海市场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所以选取深圳市场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总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净资产收益率是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标准。按照证监会1999年7月28日年的《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配股要求“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因此,本文划分净资产收益率从0到6%和从6%到10%两个区间,以分别考察其盈余管理的不同特点。另外,为了重点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为保住配股权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划分区间(10%,11%)。

(3)由于一些区间公司数目较少,为减小偏差,统计中增大部分区间的抽样比例到50%。

3.指标设计本文设计了三类指标以衡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情况。第一类指标衡量了可操纵性会计利润的比例,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衡量不同区间的盈余管理整体状况。第二三类指标调查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和政府补贴的状况,以察这两种可能的盈余管理手段的运用特点。

(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构成:该指标分为个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个数指标=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为负数的公司数目/公司总数目×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平均数指标=某区间公司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的算术平均数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值=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100%可操纵性会计利润=2000年度会计净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经调整后的会计利润=200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00年度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收项目—△应付项目+△存货△应收项目=2000年应收账款+2000年应收票据—1999年应收账款—1999年应收票据△应付项目=2000年应付账款+2000年应付票据一1999年应付账款—1999年应付票据△存货=2000年度存货总额—1999度存货总额解释:本指标意在衡量不同区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例。如前所述,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看,如果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的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则此差异不是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和所处地点所致,而是因为不同区间的上市公司采用了或调增或调减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式而已。由于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科目并不存在绝对的区别,只有可操纵程度上的差别,为保险起见,本文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开始,只考虑可操纵性相对较小的应收付账款,应收付票据,存货总额。另外,因为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收到的现金、债券利息收入收到的现金等并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而列在投资活动中;对于付现利息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而列在筹资活动中,然而由于这些项目均反映在会计净利润中,所以指标考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以统一计算口径。

评价方法:两种指标结果的评价都必须区分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

对个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的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负,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负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减盈利。如果是盈利公司,由于其会计净利润为正,指标越大,说明有越大比例的公司的可操纵性会计利润为正值,从而表明公司可能在调增盈利。

对于平均数指标来说,如果是亏损区间,指标越小,说明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比例越小,指标小到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减盈利。对于盈利区间,指标越小,反而说明公司可能在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增盈利。

无论个数指标还是平均数指标,不同区间的指标差异越大,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越明显。

(2)资产减值指标:构成:资产减值指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资产总计解释:本指标用来衡量不同盈利区间的上市公司四项资产减值准备与资产总额之比。如不同区间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表明不同盈利水平上的公司可能在计提政策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

评价方法:本指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调减了利润。本指标越低,说明公司有越大的可能虚增了利润。不同区间的指标的明显差异则表明盈余管理方式的不同。

(3)补贴收入指标:构成:本指标由个数和平均数指标构成个数指标=接受补贴收入的公司/公司总数×100%平均数指标=某区间(补贴收入/会计净利润×100%)的平均数解释:一些报道反映补贴收入也在企业的扭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指标意在考察有多少上市公司接受了多大程度上的补贴收入,即补贴收入的频率与幅度。

评价方法:个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有越强的倾向给予企业直接支持。平均数指标越大,说明在此区间上政府扶植企业的幅度越大。

4.统计结果分析(1)可操纵性会计利润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如表所示:个数指标由高到低分为三个档次。亏损区间构成第一档次。(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指标值几乎相同,构成第二档次。(11%,20%)区间和大于20%区间的指标指构成第三档次。

一些文章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且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上市公司才可能具有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为了保住这个筹资资格,采取盈余管理以虚增盈利,纷纷不遗余力往(10%,11%)和(6%,10%)区间挤是很自然的。同时,上市公司无疑也存在强烈的避免亏损的愿望。本次统计支持了上面的说法。在盈利公司中,(10%,11%)区间,(0%,6)区间和(6%,10%)区间的公司个数指标最高,与第三档次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说明这三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可操纵性会计利润项目调高年报中的会计盈利。

(11%,20%)和大于20%两区间的指标相差无几,均处于最低水平。这一方面表明两区间公司的盈利质量较好,同时也不能排除存在隐藏部分盈利以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的可能。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将被暂停股票上市,之后,若在限期内无法扭亏为盈,不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最终将受到终止股票上市的处罚。有研究表明部分公司在亏损的当年或第二年采用割肉(takeabath)的盈余管理方法,剔除以前年度的潜亏,并预计一些以后年度的费用和损失,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储存一部分利润。如此的会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虚增了亏损,目的是为将来扭亏作铺垫。本次统计中亏损区间高达82%的个数指标(仅两家公司指标为正)不仅支持了这一推断,而且表明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在亏损区间中可能非常普遍。

分析平均数指标可以发现:对于亏损区间,指标表明该区间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些公司可能利用对于(10%,11%)区间,其最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一些公司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虚增盈利。

对于(10%,11%)区间,其不高又不低的指标表明该区间公司可能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十分明显。

以上区间的平均数指标与个数指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但区间(0,6%),(6%,10%)的平均数与个数指标发生了背离。

由于个数指标反映某一区间有多大比例的公司可能调减盈利,即盈余管理的频率;而平均数指标则反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幅度,所以,在某些时候两种指标会发生背离。而这种表面的矛盾恰恰反映该区间两种盈余管理行为并存。

对于(6%,10%)区间,因为要满足证监会“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的规定,一些上市公司无疑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以调增利润。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净资产收益率距10%所差较多的公司来说,盈余管理隐藏部分盈利则是“上策”。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下一年冲击10%的目标。如果利用少提准备和折旧等盈余管理手段强把净资产收益率拔上10%,则很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盈利。因此此区间的平均数指标反映部分公司可能存在储存盈利的行为。此区间个数指标与平均数指标的背离是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共同结果。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0,6%)区间。

(2)资产减值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仅考虑盈利的上市公司,(0,6%)区间的指标最高,是最低指标的三倍多,说明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此区间的一些公司可能存在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的行为。次高指标值1.56%出现于(6%,10%)区间,表明了从资产减值指标来看本区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调减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两个最低指标值出现在(10%,11%)和大于20%区间,表明了两区间的某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调高利润。

令人惊异的超高指标值16.96%出现在亏损区间。它竟然是(10%,11%)区间指标值的近16倍,这表现出资产减值计提的巨大差异,表明一些亏损公司很可能在大幅度的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

但是,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亏损公司资产质量原本就不高,多提减值准备理所当然。但是比较一下亏损区间与(0,6%)区间的指标值,前者也是后者的4倍多。实际上,这两个相邻区间的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应有如此大的差别。

总体上看,本类指标统计结果与第一类指标结果一致。同时,亏损区间的结果显示利用资产减值类会计科目虚减盈利可能是亏损公司存储利润的重要手段。

(3)补贴收入指标结果分析:统计结果见下表:区间补贴收入指标个数指标平均数指标亏损54-1.070~6%2065.726%~10%505.110%~11%598.5611%~202373.09大于20%502.39先看个数指标,个数指标,即接受补贴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区间(10%,11%)亏损区间,区间(6%,10%),大于20%区间,(11%,20%)区间和(0,6%)区间。总的看来,政府对亏损区间,(10%,11%)区间的扶持意向较强。

再看平均数指标,最低指标值出现在大于20%区间,表明该区间的公司由于盈利丰厚,政府补贴幅度很小。次低点位于亏损区间,这表明该区间尽管政府补贴的频率很高,但幅度并不大,这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结果一致。(11%,20%)区间和(6%,10%)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均居中游,说明在政府并未表现出对两区间公司特别的增加或减少补贴的意向。

(10%,11%)区间的个数和平均数指标都位居第二位,表政府对该区间一些公司获得配股资格的支持较为明显,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幅度上都比较大。

(0,6%)区间的平均数指标让人一惊,高达65.72%,是最小指标值的65倍多,而且接受巨额补贴收入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将大于零,一般不超过1%。这说明尽管该区间政府补贴的频率不高,但是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补贴幅度和力度都极大,政府补贴在一些上市公司避免年报亏损的挣扎中起了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上看,补贴收入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时的运用特点是其明显倾向于避免年报亏损。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就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来说,不同盈利水平的上市公司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1)部分亏损区间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净亏损比真实亏损大很多,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利用盈余管理虚减盈利以图将来扭亏的现象。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中的避免退市动机。而这正是对连续三年亏损退市的规定所做的反映。

(2)(0,6%)区间上市公司总体上有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避免年报亏损,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避免将来亏损或用来冲击6%配股底线。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既有筹资动机又有公司形象动机。

(3)(6%,10%)区间同样可能同时具有调增调减两种盈余管理行为。调增的目的在于维持公司的配股资格,调减的目的在于存储盈利以便将来冲击10%配股平均线。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4)(10%,11%)区间部分上市公司调增利润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可能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筹资动机。

(5)(11%,20%)区间上市公司在统计中未发现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

(6)大于20%区间的部分公司可能有在一定程度上调增盈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其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为公司形象动机。

第二,统计分析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有较大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而亏损区间较大的资产减值准备指标加强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对政府补贴的统计显示当政府补贴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时,明显倾向于保证上市公司年报盈利,对上市公司获得和保持配股资格帮助不是很大。

针对统计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本文有如下建议:第一,扩充配股的盈利指标。建立与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仅以净资产收益率一个值作为盈利指标会更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第二,改进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的规定。这一规定事实上促使一些上市公司在亏损头两年通过虚减盈利进行盈余管理,其结果是该规定达不到预期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三,在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统计显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能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制定更明确的会计准则减少利用其盈余管理的空间。

第四,制定政策规范政府补贴行为并且对补贴收入的会计报告列示作出进一步规定,以防一些上市公司鱼目混珠。

盈余管理范文篇10

一、盈余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销售收入的审计。销售收入是构成企业利润的基础,因此,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操纵销售收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销售收入的审计主要是看销售收入是否具有合法的凭证,是不是真实存在,销售收入数额与往年同期相比,及与各月相比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季节性商品的销售除外)。

(二)销售成本的审计。销售成本也是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因此,销售成本的审计主要是看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销售成本的结转的时间和数额是否正确,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是否配比,同时也应看同期和同比增减是否有异常地变动。

(三)各项费用的审计。企业管理层经常通过预提费用和费用的不正常分摊来操纵当期盈余,这是违背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看费用的分担与收入是否配比,还要看某些费用是否归属于正确的期间,是否归属于正确的部门,是否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重点考察各项费用审计的异常变动及其产生的原因。

(四)关联交易的审计。企业很有可能通过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来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对关联方交易的审计中,主要是看是否存在大额的关联交易,其交易是否显失公平,是否是为了转移利润而进行的交易。

(五)债务重组的审计。债务重组的频繁发生及其会计处理是会计处理规定上的漏洞,使得其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对债务重组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债务重组的目的、方式及其对企业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对于那些特别重大的债务重组项目还应提请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的披露。

二、新准则下盈余管理审计的对策

新的会计准则出台后,上市公司根据新的会计准则采取了一些新的盈余管理的措施,下面就列举一些主要的盈余管理的措施,对其措施谈一谈审计时应该采取的对策。

(一)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新准则导致被审计单位有了新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审计人员必须对盈余管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应深入了客户及其经营情况,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待业的特点,以及通过与企业管理当局和内部职工的交流所获得的信息、被审计单位提交的年度报告和以前年度报表反映的信息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动机。如果发现企业生产能力严重闲置,存货增加异常,固定资产增加异常,关联方交易和非经常性交易所带来的利润占较大比重时,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二)新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金融工具、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中,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更有助于相关利益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多数行业缺乏相关的活跃市场,外部公允价值参数获取渠道不透明,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难度较大,这就削弱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同时也可诱发管理层对财务数据进行操纵。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该关注企业获得资产是否正确计价,收到补价时是否正确确认了收益,支付的补价时是否确认了损失,以及非货币交易的披露是否充分、恰当等。如果发现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金融工具等业务中企业取得的资产的价值不公允,那么被审计单位就必须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对此就更应该提高警惕,注册会计师则至少应该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三)关联方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中均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关联交易更加有利可图。但由于关联方交易一直是各方监督的重点,使得上市公司经常采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注册会计师应该注意到企业在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合并中的价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显失公平的现象,是否为了转移利润而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财务报告的披露是否恰当等。如果存在,注册会计师则有权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

(四)新的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这就会上市公司利用虚假资料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作调整,调节利润留存了空间。此外,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处理是不作返销,但每年需作减值准备测试,这样更增加人为估计和调节的空间。对于上市公司的此类活动,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检查上市公司对于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依据是否正确,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作区分的资料是否真实,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划分是否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