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十篇

时间:2023-10-30 17:30:38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2

在一般情况下,邀请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邀请,通常是以口头形式来表现的。相对而言,它显得要随便一些。正式的邀请,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即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形式。

那么,什么是礼仪活动邀请函?我们要怎样来写作礼仪活动邀请函?

一、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含义

礼仪活动邀请函又称礼仪活动邀请信、礼仪活动邀请书,是礼仪活动主办方(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出席隆重的会议、典礼,参加某些重大活动时发出的礼仪性书面函件。

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等,只有采用礼仪活动邀请函邀请佳宾,才会被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礼仪活动邀请函有自己的基本内容、特点及写法上的一些要求。

二、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

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仪活动的背景、目的和名称;主办单位和组织机构;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参加对象;礼仪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联络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三、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

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礼貌性强。邀请事务使用邀请函表示礼貌。礼貌性是礼仪活动邀请函的最显着的特征和基本原则。这体现在内容的完全的赞美肯定和固定的礼貌用语的使用上,强调双方和谐友好的交往。

感情诚挚。礼仪活动邀请函是为社交服务的专门文书,这使得它能够单纯地、充分地发散友好的感情信息,适宜于在特定的礼仪时机、场合,向礼仪对象表达专门诚挚的感情。

语言简洁明了。礼仪活动邀请函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看懂就行,文字不要太多太深奥。

适用面广。礼仪活动邀请函使用于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而且适用于单位、企业、个人,范围非常广泛。

四、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结构与写法

在应用写作中礼仪活动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社会交际空前广泛和重要的当代社会,写好它可以说至关重要。对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写法要注意格式和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上写法类似公函。一般格式如下:

邀请函

尊敬的________________

您好!

___________单位将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地,举办_____________活动,特邀您参加,谢谢。

例文:

邀请函

尊敬的xxx教授:

我们学会决定于xx年x月x日在省城xx宾馆举办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恭请您就有关民间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发表高见。务请拨冗出席。

顺祝

健康!

xx省文学研究会

联系人:xxx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3

在素质教育不断实施和推广的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文明素养成为了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时期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成长和道德、素质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礼仪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结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给予学生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高尚道德素养的培育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外交礼仪等六大方面。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看,礼仪教育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强烈要求。目前,高校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包括接待礼仪、公共礼仪和个人礼仪等开展的,其中公共礼仪又包括会场礼仪、课堂礼仪、餐厅礼仪、宿舍礼仪、图书馆礼仪、自习室礼仪等,个人礼仪包含运动礼仪、网络礼仪、穿着礼仪、言行礼仪等一系列跟个人素养有关的礼仪,以上都是在高校中进行礼仪教育必须重视的内容。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教学研究中就必须要发挥其作用,为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打下基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培养高素质、高文化人才的必经阶段。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外在表现,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重视学生礼仪培养,使学生在高校时期接受专业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文明礼仪的整体水平,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生和发展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全面的发展,对素质文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明礼仪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礼仪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同时反映出了高校的整体的精神面貌,是高校能给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外在条件。

第三,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礼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道德行为。而礼仪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我国文明的一个标志,在高校素质文化教育中,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将传统的文化以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应用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挖掘、去接受、去提高、去养成,让学生自然的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四,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动力。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重视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素养教育,是提高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高校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重视,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掌握社交礼仪规范,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实施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中心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和文化素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要求。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源动力,为了响应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国家也在不断的颁布通知和下发文件,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条件。

第六,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对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的调整改进。受以往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下,高校礼仪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受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仍没有解决根本上的问题,礼仪教育仍停留在表面,重理论而轻实践,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没有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自觉意识不强,日常的行为也缺乏必要的礼仪规范,重“仪”而轻“礼”,不利于礼仪教育的开展。而加强礼仪教育创新研究,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礼仪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中,让学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高校礼仪教育的创新研究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目前,尽管礼仪教育取得了一定的重视度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很多院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实质的认识,在教育过程中,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的技能水平而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使其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是一个相互作用而互相独立的一个关系,专业知识是一个具象的东西,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技术性、记忆性和职业性,而文化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了文化素养的内涵,为文化素养的养成打下理论基础,而文化素养则是专业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的一个表现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专业知识是文化素养的一个基本基石,而文化素养是专业知识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礼是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乐文化是我国文明的核心思想。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过程中,礼一直作为其指导思想而存在。高校礼仪教育则是在认识到其重要性的过程中,将其继承和发扬,为弘扬名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铺垫。

(二)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

高校时期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一时期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是高校礼仪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其核心的思想,是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下面就结合我国传统的文明,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目的,从德、仁、敬、信四个方面阐述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的道德品质教育。

(1)“德”是礼仪教育的重点。指人的本性、品德,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2)“仁”是礼仪教育的灵魂。是人际交往的应具备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友善、有爱。

(3)“敬”是礼仪教育的核心。敬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要尊敬。

(4)“信”是礼仪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人要诚信,做事要诚实可靠,做人要诚信。

“德”、“仁”、“敬”、“信”是构建我国传统文明体系的桥梁,每一字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要善于把握这些民族文化,使其贯彻在整个礼仪教育中,让学生在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而在不断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过程中延伸出文化教育和品德休养。

2.行为气质的训练。礼仪教育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掌握好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行为气质。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代表着其本身的素养与其所在高校的整体形象,个人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气质修养、神韵魅力都是包含在形象礼仪的教育中。因此,在高校礼仪教育创新研究中应加强对学生行为气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整体的形象和气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行为训练教育和形象塑造教育。

(1)行为训练教育主要包括:站、坐、行、礼。站包括人的基本站姿(男士、女士),各种礼仪站姿及各种场合下人的站立姿势,还可延伸到规范得体的蹲姿内容的讲授;坐包括入座和离座的规范,以及各种场合下何种坐姿能更得体与优雅,以及职场中各种会议的排座礼仪;行走的基本形态,以及体现不同人精神气质的行姿,可延伸到如何陪同引领,上下楼梯,进入办公室、电梯等基本的职场礼仪内容的讲授;礼包括目光的运用、各国见面礼、介绍礼仪、微笑礼仪、手势礼仪以及职场中的握手礼、递交名片礼仪等商务礼仪规范。

(2)形象塑造教育主要包括形、神、雅、美的教育。形包括合适的发型和身形的塑造;神。包括化妆的技法和精神气质的塑造;雅包括日常服饰的搭配与职场着装规范,可延伸到色彩的教学及配饰的使用规范;美包括整体形象的和谐与统一。可分男士形象打造及女士形象塑造专题进行讲授。

3.沟通能力的培养。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传递的一个核心手段。简单的来说,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为了人与人更好的交流,思想和情感更好的传递,而礼仪则是沟通过程中所运用的常用的“技能”,良好的礼仪,是沟通能给训练进行和基石。沟通的形式和内容都多样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在现代职场中,沟通能力更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系,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方对这个人整体的印象和认知,同时也关系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德。所以,在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素质,让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具体可以从听、说、读、写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倾听的良好素质;其次,在日常交谈和交际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交流沟通技巧,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再次,要不断的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身内涵;最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结束语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职业导向;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

礼仪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一门新兴学科,既符合时代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酒店实用礼仪》是我院根据酒店行业的需要、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虽然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其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情况及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顶岗实习反馈意见入手,立足行业和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探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酒店岗位群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因此,《酒店实用礼仪》课程内容应立足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同时兼顾高职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的心态,紧抓“酒店”、“实用”两个关键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对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三大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并从这些职业岗位群的操作程序中列出服务礼仪操作点,提取符合这些职业岗位群共同点的主要操作知识和技能。以前厅岗位为例,其前厅岗位服务礼仪知识开发过程见下图。因此,《酒店实用礼仪》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礼仪基础知识(包括职业形象礼仪、谈吐礼仪、见面时常见礼节、仪式礼仪、电信礼仪、馈赠礼仪等)和酒店岗位礼仪知识(包括前厅服务礼仪、客房服务礼仪、餐饮服务礼仪等)两大板块。

二、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

礼仪知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行业特殊性的特点。因此,在酒店礼仪的教学过程中,既应重视对学生通用礼仪知识的传授,以提高其就业的适应面,又要重视对学生酒店岗位礼仪知识的传授,以加强其酒店就业的竞争力。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分三步走,即奠基础、重应用、抓实践。

(一)奠基础

这一阶段的酒店礼仪教学内容主要以礼仪基础知识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日常社交过程中各种礼仪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形象设计的能力。高职学生对于礼仪知识并不像专业知识那样全然陌生,他们所缺乏的是礼仪使用的意识和技巧。因此,在基础礼仪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一讲到底的教学形式,而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采取启发性、互动性、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如在学习仪容、仪态时,教师应注重示范性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程度还可以采用视频录像的形式,让学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再比如说学习电话礼仪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营造课堂轻松的氛围,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重应用

这一阶段的酒店礼仪教学内容主要以酒店餐饮、客房、前厅三大业务部门的岗位服务礼仪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把基础礼仪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酒店岗位服务中去,是对基础礼仪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因此,在酒店岗位服务礼仪的教学中应以岗位服务流程为主线,在各个操作点上采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酒店礼仪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比如说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任务的形式针对某个具体接待对象或某个具体活动设计礼仪服务规范和流程,还可以在前厅、客房或餐饮实训室内让学生对照相应的职业礼仪标准模拟接待。当然,项目完成后或者情景模拟结束后的讨论和点评环节非常重要,可以采用自我总结、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边实践、边总结,自行解剖,寻找差距。

(三)抓实践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基础礼仪知识和岗位服务礼仪知识的应用,严格来说并不能与以上两个阶段的教学构成纵向发展关系,而是应该贯穿于这两个阶段的始终。因此,酒店实用礼仪实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课堂实践,这主要是把各礼仪知识的应用贯穿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边学边练。第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礼仪服务的机会,如参加各种学校会议中的礼仪服务、校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开业或重大活动中的礼仪服务等。这可以让礼仪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在真实的酒店岗位上对礼仪知识的应用。这时候不能对学生采用“放羊式”的管理形式,礼仪指导老师应该全程跟踪学生实习动态,定期观察或让学生汇报自身实习状况,对学生在实际服务过程中的有关礼仪知识使用的困惑进行解答。

三、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存在“平时悠闲,期末紧张”这样一种学习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平时学习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到了期末考试候就开始紧张,临时“抱佛脚”现象比比皆是。这与“一卷定命运”考核形式是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考核形式的结果往往就是学生一考完就把课程知识全部忘记。《酒店实用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它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不应该仅以一张试卷为依据,而应使考核与实训相结合,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授课的开始,教师就该课程的特点、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思路、考核形式、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这门课程中所将学到的知识和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在每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设计相应的“理论+操作”考核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如,对于前厅服务礼仪模块,可以采用随机抽取服务场景,让学生当场投入到模拟接待中去,这既可以考核学生对岗位服务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当然也可以在技能考核的过程中,穿插礼仪知识提问等环节,以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的保障

《酒店实用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以下方面保障。

(一)提高课程地位

高职院校一般会把课程分为考查课和考试课。考试课是必考课,且一般为专业核心课程,期末考试接受学院教务处的监督和管理,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试时间。而考查课则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考核方式,最后提交学生课程成绩即可。于是,慢慢形成了学生对考查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我院于2010级酒店管理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中把《酒店实用礼仪》改为考试课,同时增加课程课时,并列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实践证明,随着礼仪课程地位的提升,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建立弹性学制

礼仪知识应用是非常灵活的,面对不同的时间、场合、对象,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同的。因此,若要能正确、灵活地使用礼仪知识,需要不断地现实环境中实践,积累经验。因此,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能做到学习和顶岗实习交替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酒店管理专业建立相应的弹性学制。目前,已经建立弹性学制的酒店管理专业很少,或者建立的弹性学制缺乏深度。不管是采用“2+1”和还是“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方面,仍旧存在学习在校、实践在岗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现象。因此,要提高礼仪的教学质量,酒店管理专业可以考虑设立弹性学制。

(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礼仪课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要融为一体,而且不仅要求教师“言传”,更要“身教”,故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做好礼仪教师的选拔,另一方面应重视对礼仪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多为教师提供各种业务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业务研讨等机会,以保证教师能及时获得最前沿的科研信息以指导专业教学和科研。

(四)完善校内实训室

礼仪课程既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那么就需要有较完备的校内实训场地。即使不具备在酒店实际岗位上课的条件,校外实训室也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因此,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就显得非常迫切,这是《酒店实用礼仪》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物质保障。但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条件比较差,只配套基本的实训操作功能,如餐饮实训室就只有桌椅及配套餐具,或者客房实训室内只有几张床,忽视实训室内的装潢和设计,完全没有酒店餐厅或者客房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无法让学生产生在酒店服务的联想和感觉,因此学生在实训时经常会呈现懒散、无法进入服务员角色状态的现象。

(五)提供学生礼仪服务的机会

如上文所述,学生参加各类礼仪服务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礼仪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活动。一方面,酒店专业教研室应与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或学生社团多联系,及时获取学生社会活动礼仪服务信息,做好学生的推荐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专业教研室应与各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寻找礼仪服务的机会,同时也鼓励学生多走出校门,自己寻找礼仪服务的机会,专业老师则做好咨询及顾问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许海丽.关于高校《社交礼仪》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

[2]洪玲.职业导向模式在服务礼仪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经济师,2011,(02).

[3]胡彬彬.谈加强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改革[J].内江科技, 2009,(03).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5

那么,什么是礼仪活动邀请函?我们要怎样来写作礼仪活动邀请函?

一、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含义

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的大型活动与仪式,如宴会、舞会、纪念会、庆祝会、会、单位的开业仪式等等,只有采用礼仪活动邀请函邀请佳宾,才会被人视之为与其档次相称。

二、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

礼仪活动邀请函的基本内容包括礼仪活动的背景、目的和名称;主办单位和组织机构;礼仪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参加对象;礼仪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联络方式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

洛阳礼仪活动邀请函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礼貌性强。邀请事务使用邀请函表示礼貌。礼貌性是礼仪活动邀请函的最显著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感情诚挚。

语言简洁明了。

适用面广。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文明礼仪教育 途径与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1)指出:注意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着眼于长远行为效应,注重对其一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品质培养与终身受益的文明礼仪教育,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华上下五千年,素以“礼仪之邦”为誉。《论语・学而》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便是华夏文化与民族精魂的价值导向。幼儿阶段恰为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关键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将使教育事半功倍,幼儿获益终身。

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主要目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等方式固定下来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现代社会对礼仪的界定抛弃了传统社会等级观念和儒家道德限定,更强调互为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倡导“以人为本”、关注自我价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显示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礼仪教育是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模本等活动。幼儿园礼仪教育是引导学前儿童认识礼仪文化、实施礼仪言行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前儿童了解礼仪常识、掌握礼仪行为并内化礼仪情感。

一、现况分析

礼仪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与意义途径。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基本构想是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遵循自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付诸实践,更多表现出论述性多、实践性少,规范性多、论证性少,概述性多、专题性少等现实问题。在幼儿园,幼儿常表现出礼仪意识认知不足、礼仪行为时有缺失,以及园本教育途径单一、内容涣散、不成体系;幼儿教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觉性与营造一体化教育环境的延展思维的问题。使得幼儿园礼仪教育抑或止步不前,或者若有若无。

我园自2005年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特色教育。通过引进《幼儿礼仪》课程读本,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各领域,在且行且思中发现大班幼儿礼仪教育明显表现出:教师在组织活动中目标性不强、计划性不够、组织力匮乏,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延伸不充分等,并就此问题展开行动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及其所处生态微系统,将礼仪教育定位于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及公共场所礼仪的三大模块。

礼仪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个由总目标统领、若干层级分目标关联而成的体系。学前阶段,其总目标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礼仪的重要意义和生活价值,了解日常必要的礼仪常识及行为表现,初步形成尊重礼仪的思想意识,养成礼仪行为习惯。落实在大班,即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规范与个性和谐的发展。

目标统摄教学内容的科学制定与具体规划,在该目标下,结合礼仪本质内涵与幼儿道德教育范围,得出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内容。幼儿礼仪包括生活礼仪、学习礼仪、运动礼仪、游戏礼仪,家庭礼仪包括敬老礼仪、待客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交往、公共秩序、公共环境。

三、实施途径与有效方法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7

1幼儿生活礼仪教育的内容

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设计礼仪教育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以幼儿的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阶段性目标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小班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阅读、倾听、排队、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尊敬长辈的礼仪,结合社会活动的节日礼仪,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元旦、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礼仪。中班内容在小班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相应增加交往礼仪的学习,其中包括:自我介绍、递接物品;基本礼仪:行走、蹲姿、自我介绍、值日生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升旗、交通、游园、乘车、安全;传统节日节日礼仪教育内容,如:重阳、中秋、春节等节日礼仪教育。大班幼儿随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自控能力增强,为了更好地与小学生活衔接,在中班礼仪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礼仪、欣赏与阅读礼仪、基本礼仪中的电话礼仪、介绍他人、着装、与他人沟通、拜访做客与待客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增加了在外用餐、购物、交通乘车、参观,结合社会活动扩展了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等节日礼仪内容。

2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

2.1创设礼仪环境,为幼儿创造礼仪学习的良好空间

“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实施礼仪教育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也是幼儿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创设一种整洁有序、艺术优雅的礼仪氛围,可以让幼儿深刻感受传统文化与礼仪。要把创设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作为实施幼儿礼仪教育的首要途径来抓,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幼儿园各个班级要根据礼仪课程的主题进行墙面的创设,可以将幼儿、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幼儿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在活动区创设娃娃家、茶艺区、戏剧表演区、语言区等区域,并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2.2规范教师、家长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礼仪学习榜样

观察和模仿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规范。因此,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礼仪意识的培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经常与孩子们接触的教师在幼儿礼仪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此,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教师的这一作用,并利用这种作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因此,教师要以优良的品质和规范优雅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在生活中注意自身的礼仪行为,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为了让家长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幼儿园可以定期给家长进行培训,组织家长学习成人的礼仪知识。

2.3提供实践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礼仪学习的效果

幼儿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因此,幼儿园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良好的礼仪行为带来的积极情感。如幼儿园可以将晨间接待活动作为展示幼儿礼仪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天早上,让礼仪之星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不仅给充当礼仪之星的幼儿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给入园的每一位幼儿与家长带来了舒心,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3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开展礼仪教育活动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8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预设教学效果五大方面对《礼仪展风采》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内容与2011版课程标准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要求相对应。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礼仪展风采》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单元与前三单元内容相衔接,又为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内容提供铺垫。因此,本框是第七课的重点,是第四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3.本课的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体验讲礼仪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白礼仪是一门学问及基本礼仪要求;在理解了基本礼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礼仪,明白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

(3)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懂得讲礼仪的作用,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知道怎样对待传统的礼仪习俗和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知)。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行)。

二、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不少家长不得不更多地关注孩子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往往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再加之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娇生惯养也滋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致使一些孩子缺乏礼仪修养,甚至蛮横无理。这就要求我们对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训练,使孩子们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

始终贯穿“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采用“师生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2.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感悟体验学习法。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四、教学流程

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导入互动交流,探究新课板书小结,强化认识激情结束,送出祝福”的流程教学。

1.我用三幅礼仪小姐的图片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了图片后,油然而生的感情:好美啊!教师引导为什么他们美呢?学生思考发言因为讲礼仪而美,优雅。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礼仪展风采》。

2.我给学生提供了第二组图片:天安门升国旗。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或视频感受升国旗的礼仪。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教师适时提问,我们中学生参加学校升国旗仪式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这样将升旗礼仪的知识落实下来,既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也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

3.我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83页的内容,并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礼仪是怎么由来和发展的?(2)现代礼仪有什么特征?(3)礼仪仅仅是一种形式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读书,提高了读书的效率。让学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这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是起组织课堂的作用。

4.教师展示第三组图片:接待外宾的礼仪(25~27幻灯片),让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通过图片能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5.师生共同分析小茅的案例,阅读教师补充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有关礼仪规定,学生在书上勾画出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讨论中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礼仪要求。判断一些行为是否符合校园礼仪。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本节课的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知)。(30~34幻灯片)

6.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讲礼仪?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女大学生求职》的视频,展示了一个中国球迷在球场起哄,国际篮联主席愤怒地说“中国哪里像礼仪之邦?”的材料,播放了如果你是主管你会录用谁的视频。通过三个情境,使学生体验讲究礼仪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应的内容。(36~43幻灯片)这里的活动将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讲礼仪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

7.接下来,我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互相观察:我们现在的站、坐、行姿。

做一做:符合礼仪要求的站、坐、行姿。

说一说:符合礼仪要求的站、坐、行姿。

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这是在落实本课的重点知识。

8.进入社交礼仪ABC的学习环节。在学习A基本的社交礼仪时,我让学生代表说一说:握手的礼仪,待客的礼仪,接电话的礼仪。其他学生认真听,补充介绍自己知道的相关礼仪知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86~87页的内容,回答为什么要掌握、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并在课本中勾画出来。(51~56幻灯片)

9.在学习了解传统的礼仪习俗时,我给学生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诗句,问学生这是什么节日?有哪些礼仪习俗?怎样对待传统礼仪?通过设置问题组织教学。学生思考回答。在书上勾画出怎样对待传统礼仪习俗。

10.学习少数民族礼仪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礼仪知识。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在礼仪上要注意什么?学生在课本中勾画出来。

11.板书小结,强化认识和激情结束,送出祝福。

五、预测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用大量的图片动画相关的情境材料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2.在教学中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9

关键词:礼仪创业;实践教学;途径研究

一、高职学生礼仪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据调研,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者对职场礼仪实践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部分高职院校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并未真正重视职场礼仪教育,切实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部分高职院校只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所谓的“就业指导”或是“职前教育”,通常是由学生就业与服务中心指派老师或邀请企业专家做理论讲座,学生缺乏实践历练的机会,这种流于形式的指导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成效;部分高职院校只是提出了将职业指导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理念,却未能真正付诸实践。由此可见,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职场礼仪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指导培训的走过场,使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据企业反馈,即将步人职场的学生往往缺乏最基本的礼仪修养#商务交往常识,以及从业必备的职业素养,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乃至职场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中具有实战能力的“双师型”礼仪教师缺乏,因此,在研究职场礼仪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创业实践,并与企业合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礼仪训练模块,与企业共同商定课程目标,共同制定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学生职场礼仪实践教学模式的课题亟待研究和实践。

二、高职学生礼仪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高职学生礼仪创业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校企合作基础上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礼仪创业教学模式,构建项目化模块式的职场礼仪培训模式,制定“全过程跟踪、分阶段开展”的职场礼仪培训方案,逐步引导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二)研究内容

1.利用校企合作实现礼仪创业培养模式

(1)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确定高职人才职业素质要求,校企合作共同设计独具特色的礼仪实训方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确保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卓有成效,切实把职业指导贯彻到新生入学到毕业的教育全过程。(2)依托校内职场实训室及合作企业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分阶段开展”的职场礼仪实训。

(3)策划礼仪相关的大赛及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外大型活动礼仪服务的机会,指导学生应用和实践礼仪。

2.利用校企合作实现礼仪创业培养内容

结合企业需求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场能力、素养的提高等设计职场礼仪培训内容,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满足企业需求。具体包括:大学生社交礼仪培训(基本礼仪常识、行为规范、公共场合礼仪等);职场礼仪培训(服务礼仪、商务礼仪、外事礼仪等);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自我目标的设定、自我激励、高效时间管理整合资源等);就业观念与技巧培训(简历制作的方法与技巧、求职面试礼仪与技巧、进入职场前的心理准备和素质要求、职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三、高职学生礼仪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特色

高职学生职场礼仪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礼仪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模块式教学,以及“全过程跟踪、分阶段开展”。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礼仪创业教学模式

选择有代表性的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合作对象,开展礼仪实践教学,将企业新员工培训部分内容与职场礼仪培训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礼仪实训室,以及企业培训教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

(二)项目化模块式的礼仪创业培训模式

结合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为各专业学生量身定制项目化模块式的职场礼仪培训模式,通过不同模块的训练,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各项目及各模块的学习,即可掌握相应的职场礼仪知识,逐步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三)“全过程跟踪、分阶段开展”的职场礼仪培训方案

仪式礼仪的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礼仪课程 意识养成 行为训练 习惯积累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已经成为现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高等职业院校中的礼仪课程也越来越受到校方、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和关注。礼仪课程本身具有易懂、易学、却难养成的特点,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中突出学生的礼仪意识养成,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一、自我意识与礼仪意识认知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礼仪意识认知是最高层次的自我意识,是通过“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敬之情的“礼”的精髓来完善自我意识;通过自觉而又自然的且符合规范要求的“仪”的行为,对自己思想、情感、意志等内在心理活动进行反作用的重要方式。

礼仪重要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大量细致的礼仪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身体力行,为我们完善自我意识创造了条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需要在礼仪实践中完成,学生也会在实践过程中更加自信。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发展的过程中,礼仪认知可以作为一种催化剂,使自我意识完善的过程更加充分。

二、高职礼仪课程中礼仪意识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大多以公选课方式开设,课时量在32-56之间,由于课程的局限性,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期、大范围的礼仪监督及管理,笔者认为礼仪意识养成主要包括礼仪意识认知、行为训练、习惯积累三个部分,在授课过程中应主要以礼仪意识认知和行为训练作为基础,逐步加强,然后再向习惯和性格层面拓展。

(一)礼仪意识认知

1、遵礼、守礼意识的建立。

高职学院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心理差异的不同,导致了学生遵礼、守礼意识的参差不齐。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礼仪意识的基本情况。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每堂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触动学生共鸣,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第三,从小事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循序渐进,先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基本礼仪规范做起,逐渐在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实践礼仪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礼仪应用能力。

2、以礼养心,以行鉴礼。礼仪是明于心,动于行的。礼仪是贯穿于学生一生的重要财富,在礼仪课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用“敬人”之心,净化心灵,用“浩然正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律己、慎读”约束自己的言行,达到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目的。

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要在案例教学中,以真实、感人的实际案例打动学生,以富含哲理的故事、寓言启发学生,以身边事、职场事教育学生。比如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中恪守孝道的孟佩杰,作为案例声情并貌的让学生在教学中触动心灵;把职场中的礼仪,以案例、情景、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观摩体会,深入其中,在明了礼仪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掌握礼仪的实际功用。

(二)行为训练

高职礼仪课程中的行为训练主要包括形体、仪态训练、面部表情训练、行为举止训练、特定场景综合训练等等。行为训练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兴趣的参与。

案例、情境、企业现场观摩实践、项目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行为训练的有效性。教法的综合运用更多体现的是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与实施。比如常州建设职业学院的蒋英老师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就很有借鉴意义。

2、要结合专业、职业方向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有目的的参与。

根据专业、行业的职业标准,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比如中山职院张丽英老师针对旅游、市场营销、服务等行业所做的课程项目设计。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除了参考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外,也要针对自己院校开设的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行业、企业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的的参与其中。

3、要根据课时量的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高职礼仪课授课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但课时量的局限又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甄选,在内容选取的时候,应突出行为训练的作用,加大仪态、馈赠、慰问、拜访、接待、职场及家庭礼俗等可形象化的课程的授课时间和比例。

(三)习惯积累

把礼仪意识与行为训练进行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在课程中让学生掌握礼仪的基本理论和动作要领的同时,还要进行礼仪课外拓展,召开礼仪主题班会,鼓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礼、习礼,见老师要行礼、问候;同学间要重礼,懂礼;参加校园活动,要用礼、明礼;回家的时候,要知礼、孝敬等等。召开礼仪技能竞赛,把礼仪所学,通过大赛的方式,展现出来。建立学生礼仪知识及习惯积累手册,将学生需要的礼仪规范,记入手册中,由学生进行日常行为及礼仪知识小记的撰写,将学生父母及重要亲属的生日及重要的纪念日,记入手册,提醒学生时刻牢记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礼仪;将求职面试礼仪规范记入手册,作为将来实习、就业求职面试时的礼仪指导;将礼仪禁忌记入手册,避免自己在日常的交际场合做出有违礼仪的事情等等。礼仪手册的运用,为礼仪课程的延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使学生礼仪意识的养成更具操作性。

礼仪作为人生必备的交际技能,需要学生从意识源头出发进行重视,才能有的放矢的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同时加强行为的训练,习惯的积累,突破性格的局限,才能使礼仪意识深入人心,达到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社交礼仪》,林友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三版;

[2]《心理健康与辅导》,傅宏,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