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1:28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1

河南平顶山慈济医院康复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经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给予常规的康复程序进行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了脑卒中康复训练程序中能够增强髋关节及骨盆躯干肌运动的康复训练,同时增加了提高髋外展肌群、骨盆躯干肌肌群的新康复手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外展肌力、平衡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2周后的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功能康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展肌肌力康复状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3个月后的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功能、外展肌肌力康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康复手法应用于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能够显著地缓减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功能、外展肌肌力,从而显著地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康复手法;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81-02

目前,随着目前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脑卒中患侧人工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侧人工髋部骨折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会对髋关节周围肌群软组织造成损伤,同时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偏瘫侧常常伴随有盆骨躯干肌群和髋关节周围肌群功能发生失调,两方面因素作用使得髋关节功能障碍加剧。笔者就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不同的康复手法对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50例,男98例,女62例,患者年龄为41~75岁,其平均年龄为(62.7±2.3)岁。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75例患者,对照组7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前的步行能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方法

对照组75例患者经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给予常规的康复程序进行训练,观察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了脑卒中康复训练程序中能够增强髋关节及骨盆躯干肌运动的康复训练,同时增加了提高髋外展肌群、骨盆躯干肌肌群的新康复手法[2]。

髋外展肌群训练手法:术后引流管尚未拔除的2~3d时间内,做髋外展肌等长收缩训练,每次持续5s,根据体力情况每天坚持做数次。此外笔者还加入了前斜方向的部分外展和后斜外方的部分外层训练[3]。拔除引流管后,及早在卧位或立位训练中帮助患者进行髋外展肌群的助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重力运动和抗阻运动训练。骨盆躯干肌肌群训练手法:术后引流管尚未拔除的2~3d时间内,做提肛收缩训练。平衡及运动协调能力训练:立位重心转移和控制能力训练,控制骨盆的步行训练。

1.3统计学方法

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间的比较,采取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疗效采取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同一时间段的康复训练疗效采取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疗效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髋关节平衡能力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外展肌力、平衡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康复训练2周时间后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2周后的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功能康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外展肌肌力康复状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3两组患者康复训练3个月时间后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3个月后的疼痛减轻状况、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功能、外展肌肌力康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了脑卒中康复训练程序中能够增强髋关节及骨盆躯干肌运动的康复训练,同时增加了提高髋外展肌群、骨盆躯干肌肌群的新康复手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4]。本次研究中增加的对髋关节及骨盆躯干肌的训练,不仅能够很好的缓减患者的术后关节疼痛,同时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5]。髋关节及骨盆躯干肌的训练在髋关节康复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价值,采取新的康复训练手法可以使患者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髋关节活动范围、外展肌力以及平衡功能在术后(40.5±3.6)d的时间内达到全面恢复的效果,而临床上一直应用的常规康复训练则需(56.8±6.9)d时间,新康训练手法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的由于常规康复训练[6]。由此表明,新康训练手法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加优秀的临效果,同时对患者的骨盆躯干肌具有更加良好的训练作用,因此,该康复训练手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中作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需注意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制定每日的康复训练量,避免运动量过大导致再次对患者的髋关节造成损害。

[

参考文献]

[1] 欧海宁,康健.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14(3):106-107.

[2] 王成秀,王桂荣,杨风翔.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康复,2010,21(2):129-130.

[3] 钱红,朱受政,刘剑.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前后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5(4):227-228.

[4] 曾加礼,李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脑卒中偏瘫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68-69.

[5] 京伟,谢欲晓,孙启良,等.强化髋外展肌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3(2):511-512.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2

一.引言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常常并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伤情复杂而严重,常伴有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多发性骨折、腹盆腔脏器损伤,病情变化迅速。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原则上应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14年08月-2015年6月护理38例骨盆骨折患者,注重加强分期护理,疗效满意,现作如下分析。

二.临床资料

本组男38例,其中女8例,年龄45~78岁,平均住院30d。多合并内脏损伤及其他部位骨折、尿道损伤、神经损伤9例,内脏损伤4例,肱骨骨折2例。移位骨盆骨折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愈合较好。

三.护理体会

(一)早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1周内为早期。此期重点在于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合并性损伤,特别是危及生命的内脏损伤,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及时处理。为了便于观察,患者应当充分暴露,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护理观察。

(1)全身情况:对神志、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黏膜贫血征象、皮肤弹性等必须密切监测,以发现失血性休克,及时输血、补液;发现患者意识改变、瞳孔大小改变,提示出现颅内压增高,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治疗。

(2)腹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吐、排尿障碍,测量腹围并注意其变化,观察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必要时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本组患者有2例虽生命体征平稳,但腹膜刺激征明显,经腹腔穿刺,1例抽出血性尿液、1例抽出肠液,经剖腹探查术后,证实分别是膀胱破裂、肠破裂。

(3)排尿情况:观察有元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以判断膀胱、尿道损伤情况。

(二)中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或急症手术后2~4周为中期。此期患者病情趋于平稳、生命体征正常,护理重点在于骨折或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维持骨折的良好对位,为骨折的良好愈合创造条件。(1)对于无移位或稳定的骨折,需卧气垫床。骨突部位,尤其是骶尾部、股骨粗隆部、足根和内外踝等处,可用厚软的垫子或气圈保护,并注意2~3h给予翻身1次,以防褥疮发生。(2)行股骨髁上牵引和骨盆兜固定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肢体的位置是否合乎生物、力学要求,测量双下肢的长度。了解骨折的复位情况,定期对牵引针眼消毒,并注意牵引两端有无松动。

(3)防治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大量饮水,维持每日尿量在1500

~2500ml以上。留置尿管期间,应注意严格无菌,定时排空膀胱,每天做膀胱冲洗,以便于将膀胱内积存的沉渣冲出,避免形成栓塞和感染。(4)防治呼吸道并发症:患者长期卧床,呼吸功能练习少,呼吸肌肉尤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液黏稠且不易咯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患者通过吹气球方式,做深呼吸练习,做扩胸动作,定时雾化吸入,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用器械吸出痰液。

(三)后期护理要点

在伤后或术后4周至患者康复出院为后期。此期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促进骨折愈合,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1)促进骨折的营养护理。骨折后期,骨折端血肿已吸收,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变成骨质,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高钙、高锌,高铜的食物,以利骨折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同时,口服补肝、肾、壮筋骨之中药,促进骨折愈合。(2)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首先,手法按摩双下肢。使关节囊、韧带、肌肉得到放松;然后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活动,练习起坐和双手支撑身体并能掌握平衡,逐渐过渡到立位训练,配合使用轮椅或其他辅助练习器械。前者为被动活动,后者为主动活动,由于每个患者年龄、体质不同、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训练内容和强度应有区别。每日训练总量应在2h左右,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心肺功能的变化,一般在伤后或术后6~8周,指导患者扶拐行走;12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愈合后方能负重行走。

(四)心理o理

骨盆损伤患者,因意外刨伤,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多疑等心理变化,为疾病预后担忧,缺乏信心。护士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各种功能锻炼及职业康复,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四.讨论

(一)骨盆骨折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1)护士对骨盆骨折评估风险能力缺陷:骨盆骨折的处理是严重创伤中并不少见却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文献报道此类患者的病死率达到18%~40%,最初24h的死因通常是失血性休克,也是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事件的原因,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护士对疾病的风险评估能力一定要强,患者生存在瞬间发生改变时,迅速对患者的伤情作出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伤情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培养,不能因为没有估计到风险而丢失患者生命。

(2)护士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医护人员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常造成病情观察不细致和病情记录不详细,对骨盆骨折造成有些症状如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加重活动性出血、腹膜后血肿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以及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足趾活动受限等不能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3)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年限、工作经历上的差别以及工作经验、护患沟通技巧、业务水、应急能力参差不齐,有时候无法迅速准确判断和处理突发状况,特别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和不信任,从而出现护理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明.300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处理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3,(7)

[2] 袁福禄,许俊岭,石国君.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J].河北医药,2010,(6)

[3] 王玮琦.跟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天津护理,2014,(1)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3

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殷林,邬波,宗丹,付东宁,关和宇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陈印明,王本龙,胡勇

2~5指掌指关节至近侧指间关节间动脉缺损的修复 邹书文,甘求恩

第3卷第3期A DIFFICUT FRACTURE UNDER ANY CIRCUMSTANCES答案

军事训练中应力性骨折76例分析 陈东风,黄建强,郑小飞,王俊,莫建勋,金炜东,牛玥

FK506加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陈国奋,顾立强

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基础和生物力学研究 肖进,冯宗权,原林

双侧股骨髌骨粉碎型骨折1例 朱兴仁,钱耀文,田永山,龚铁军,丁旭明,孙丽敏

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附4例报告) 徐宝有,梁作双,王宝琛

后路椎管前方减压哈氏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廖平,杨日新,刘文庚

近端逆行穿针法治疗锁骨骨折 韩来春

前臂闭合性伸肌腱断裂的漏诊 林格生,徐煜,王蜀江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刘秉锐,邢玉霞,闫荣军,田培文

少年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曹飞,郝海群,孙振华,张福华,王华民,许国华

胫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坏死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丁旭明,朱兴仁,龚铁军,陈燕霞,孙丽敏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59例体会 舒迅,杨宜

改良切口取髂骨121例治疗体会 张维兵

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30例报告) 方均强,廖坚文,林冷

中西医防治骨筋膜室综合症 宋锡刚,张惠萍

应用网状小切口再植修复皮肤撕脱伤(附22例分析) 朱辉,周亚平,徐伟,李学则,邵礼武

中老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叶福平

部分肱骨小头重建尺骨冠状突1例 赵刘军,崔勇,毛伟民

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 覃昱,裴国献

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结核1例 潘贵江,马祥山,包炳晨

骨盆倾斜型臀肌挛缩症 肖进,原林

特殊类型复杂髋臼后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王钢,汪群力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郭澄水,郑良国,韩国华,孔祥飞

骨盆骨折槽型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附31例临床分析 陈德满,苏继承,付伟,王天明,曲天义

带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髋臼骨缺损 徐栋华,张征宇,王靓洁

三维CT重建在骶髂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曹向阳,张俊,陈可新,张智

手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16例 刘敬梅,王传华,潘峰勋

第一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治疗新进展研讨会暨高级讲习班在广州举行

钢丝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5例报告 付秀利,季晓风,梨兆本

第七届全国人工关节学术会征文暨全国人工关节学习班通知

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 陆爱清,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

骨盆骨折的处理 梁国穗

脊柱内固定新技术新理论讲习班通知

三维CT在骨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王劲,张雪林,李树祥

髋臼骨折10例治疗体会 王宏修,宋兴杰,武爱民,刘帮超

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李卓球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姚士军,郭贺荣,周云飞,李勇

髋臼骨折的治疗 白玺先

髋臼骨折内固定材料选择 罗志平,边子虎,杨立文,黄大江,饶海群,刘思海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24例报告 张俊

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郭澄水,陈维鹏,孙东升,蒋学金

介绍一种骨盆骨折新的分类方法 王钢,汪群力

移位性髋臼骨折之外科治疗 邱方遥,陈全木,罗惠熙

骨盆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原林,高梁斌

髋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原林,高梁斌

骨盆骨折与腰骶丛损伤 顾立强,王钢,裴国献

骨盆的开放复位和内固定 汪群力,王钢

髋臼骨折的内固定 张旭辉,王钢

骨盆骨折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孙永建,王钢

应用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贺长清,王利民,吴学建,陈聚伍

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大出血 张奎,高劲谋,黄世龙

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廖进民,刘铭,原林,谢元平,黄文华,李忠华,钟世镇

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王珂,裴国献,陈滨,金丹,魏宽海,任高宏

AO C3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方法研究的生物力学模型 朱立军,何柏康,吕维佳,梁佳利,周肇平

几丁糖-胶原止血海绵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叶春婷,陈鸿辉,李斯明,邹海燕,梁佩红

筋膜条固定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二例 徐自强

曲尼司特对单纯周围神经损伤后抑制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白跃宏,史桂秋,张龙海,时述山

膝关节半月板和韧带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 李绍林,张雪林,王钢,史占军,陈燕萍,成官迅

应力性骨折影像诊断 王林森,王植,王淑丽,蔡琳

脑瘫患者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陈彤春,李智勇,严凤娇,徐伟,何翠环

亚洲创伤骨科学会十周年志庆2002年国际会议纪要 王秋根,吴剑宏

第二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进展 侯铁胜,陈语

血管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疗法在重建外科应用研究进展 潘朝晖,王成琪

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初步体会 叶伟雄,陈鸿辉,梁伟国,陈瑞光,周子强,莫子丹,陈志光

动力髁部螺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吕夫新,仲崇昆,胡义明,李晓辉,高伟,刘涛

应用动力髋部螺钉加拉力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李洪瀚,郑亚才,严康宁,柯顺忠

三种内固定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徐云钦,冯水云,梁再跃,谭俊铭,陈才平,朱亚中,王朝阳,陈金富,冯炜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张秉文,中安秀,杨建业

单臂外固定支架配合跟骨牵引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林清泉,李懿,吴珊鹏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

第16届爱丁堡国际创伤学术会议见闻 郭刚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鲍琨,姜佩珠,于晓雯,陈东,马燕红,曾炳芳

拇短展肌肌力定量测定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作用 刘璠,H.Kirk Watson,Lois Carlson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陆晴友,王秋根,张秋林,唐昊,吴剑宏,王万宗

拇外展功能重建不同术式的比较 姬亚飞,杨克非,张友乐

复合性骨盆伤的早期失血及救治相关因素 田利华,刘谨文,高伟

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唐本森,向阳,尹培荣

胫骨平台骨折52例临床分析 李新志,郑之和,韩庆斌,黄晶

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李进,杨述华,杜靖远,邵增务,肖宝钧,杨操,许伟华,刘国辉

椎弓根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杨明连,王东,黄承,许猛子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治疗 张康乐,蔡国平,刘德昌,熊敏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 王洪,罗怀灿,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朱通伯,孟春庆,刘勇

手外伤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 王利,朱小弟,李文庆,宫云霞,王文胜,陈传煌,邵明,盖炼炼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4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 通过对77例骨盆骨折病人病情的密切观察,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牵引的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康复锻炼等措施。 结果 77例骨盆骨折病人预后较好。结论 骨盆骨折病人合并伤多,常伴有内脏损伤,通过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就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关键词】 骨盆骨折;观察;护理

骨盆骨折是骨科一种严重的创伤,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急救和病情观察判断,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从2008年1月至9月共收治77例骨盆骨折患者,年龄8~86岁,平均42.4岁,男性28例,女性49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7例,其他部位骨折2 1例,开放性软组织伤21例,膀胱破裂2例,尿道断裂3例,挤压综合征2例,脑外伤2例。入院后无死亡病例。根据骨盆骨折Tile分型,A型45例,均未手术:B型11例,手术4例;C型21例,全部手术治疗。

2 观察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骨盆骨折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骨盆为松质骨,本身出血较多,加以盆壁静脉丛多且无静脉瓣阻挡回流,以及中小动脉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1000ml以上),病人可表现为轻度或重度休克,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R、P、BP一次,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粘膜变化。记录尿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休克时首先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这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中尤为重要。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充足的氧供应,及时做好电解质的测定以纠正电解质不平衡状态。

2.2 疼痛的护理 搬运不当,过多翻身或过早活动下肢,使已骨折并失去稳定性的骨盆继续错位,增加损伤盆壁静脉丛及盆腔血管的机会,且导致髂腰肌、臀肌收缩牵拉髂骨引起疼痛,故在抢救过程中全面评估疼痛的程度,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避免引起疼痛性休克,运用谈话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使病人掌握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及加强应对机制,疼痛难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疼痛,积极配合治疗,以加快康复病程。

2.3 心理护理 一般骨盆骨折病情复杂,病人及家属都要承受较重的心理负担,病人大都存在恐惧、焦虑心理,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原因,使其能够区别现实与设想的顾虑对自身健康威胁的不同,并分析目前病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使病人心理上放心,解除思想顾虑,并告知家属不要大声训斥病人或在病人面前表现出痛苦,以便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4 牵引的护理 本组患者C型21例全部予以手术治疗,术前用1/5~1/3体重进行大重量牵引3~5天复位,牵引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等情况。若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引起剧痛,患者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应检查牵引重量是否过大等,须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和重量。要始终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保证牵引效果。长期卧床牵引,患者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预防各种并发症。

2.5 做好基础护理 每天早晚及餐后协助病人漱口,喷益口含漱液,有3例口腔溃疡患者5天后溃疡面愈合。病情基本稳定后,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多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虾、豆制品等。以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对食欲不佳者,鼓励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量。骨盆骨折因强迫体位和牵引术的治疗,骨突处及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压疮,因此人院病人在不能保证有气垫床时,应给予加厚棉褥,骶尾部给予贴康惠尔透明贴,每天温水擦浴1次,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严格床旁交接班,检查贴膜有无脱落及浸润,教会病人自己按摩骶尾部,预防压疮的发生。每2h翻身一次,以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翻身变动体位要轻柔,保持平衡,移动患者时要嘱患者与操作者密切配合,保持相互动力一致,且勿随意搬动或变换患者的体位,以免骨折部位错位、变形。

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膀胱及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膀胱充盈,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液滴出提示有尿道损伤。早期进行导尿并行留置导尿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对行膀胱造瘘与行留置导尿者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和敷料干燥,引流管不可扭转或折叠,以防止逆行感染。如出现引流不畅,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以防止血凝块堵塞。一般术后14天拔除导尿管,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女性病人,每天会阴冲洗2次,男性病人每天消毒尿道外口1~2次,并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本组2例膀胱破裂、3例尿道断裂患者经泌尿外科会诊,处理及时,护理得当,预后较好。(2)便秘: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发生便秘,因此应尽早说明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指导和帮助病人适应床上排便,督促及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每天做收腹运动4~5次,每次3~5分钟,经常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顺结肠走向在腹壁上做环形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3)预防肺部感染:骨盆骨折病人卧床时间长,应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咳嗽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须向病人讲明咳嗽的意义,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排出。

2.7 康复护理 伤后早期上肢活动锻炼心肺功能,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足趾的伸曲等活动,并经常按摩局部肢体,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 体 会

骨盆骨折是指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骨盆骨折损伤时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性创伤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破裂,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神经损伤等。因此,对此类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抢救时机,救治生命;熟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体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细致做好治疗及护理,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尿道;创伤和损伤;骨盆;护理

作者单位:441200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外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是外科常见的疾病。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疾病恢复期长,需较长时间的卧床治疗休养,实施人性化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本组56例,49例不需长期扩张尿道,占总的87.5%。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09我院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56例,男年龄16~58岁,均于伤后24 h内就诊。全部病例诊断为后尿道断裂。在规范处理其他严重损伤后,56例均在伤后36 h内接受一期尿道会师术治疗。全部病例应用的Foley导尿管均在4周后拔除。

1.2 治疗护理结果 56例随访4~36月。骨盆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全部病例中49例拔管后行短期尿道扩张后,均能自行排尿,且尿线较粗;另有7例尿线变细,需定期扩张,均无尿失禁,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主要问题及相关因素

人性化护理模式提倡的“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视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完整的人,并以此作为设计护理程序、制定护理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1]。本组护理是从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着手,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诚信、理解尊重、换位思考等人性化服务理念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以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全面了解分析评估影响患者康复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制定和实践护理计划。

2.1 焦虑、恐惧 突发事故致患者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断裂,患者角色强化,心理上在短时间内难以承受,加上病情重、需要较长时间平卧卧床治疗休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缺乏认识,担心预后功能是否能恢复;特别是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更是忧心重重。本组患者大部分是一家之主,受伤后不仅不能为家庭创造价值,且需花钱治疗,还要家属照料,患者变得少语、易怒,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拒绝饮食。这些焦虑、恐惧的心理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2.2 舒适改变 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的损伤和尿道会师术切口疼痛较剧烈,患者的舒适度大大降低;加上限制、外伤致多处软组织损伤、会师术耻骨联合上膀胱造瘘和气囊尿管的刺激,产生一系列膀胱刺激症状,使患者疼痛、不适感加重。

2.3 潜在并发症 骨盆骨折并尿道断裂行会师术后,有发生尿道狭窄的危险。较长时间限制平卧卧位骶尾部等长期受压部位,有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少,肺功能降低,易发生坠积性肺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长期卧床,易发生废用性肌萎缩,致关节强直、足下垂等。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疏导 分析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主动、耐心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疏导。积极了解患者心理、家庭、社会状况,实实在在地帮他们解决困难。如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帮助选择既能保证疗效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平时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用亲切的语言多与患者和其家属交谈,给其以亲近和信赖感。在治疗护理中向他们反复讲解、介绍骨盆骨折并后尿道断裂的发展、转归及其相关的知识,讲明检查、手术、治疗用药、饮食、锻炼、注意事项,讲明术中置膀胱造瘘管、放置导尿管和术后绝对平卧的目的和须注意的事项,讲明早期的康复训练方法、目的意义等,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疑虑,解除焦虑、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参与护理计划制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3.2 舒适的护理 患者舒适度的改变,主要是外伤致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软组织损伤和手术切口疼痛所致。首先要积极主动地舍身处地、和颜悦色、诚恳地与患者沟通,说明损伤后1~3 d内比较疼痛,尤以夜间为重,并向患者讲明损伤疼痛的性质、部位和规律,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其次是设施人性化,病室光线柔和,走廊有防滑提示,地面刷防滑塑胶,洗手间放防滑垫等。三是做好基础护理,做到说话、走路、关门、操作轻,保持病床单位平整、整洁、安全、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四是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看书、看电视、听音乐,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3.3 管道护理

本组病例均施行了尿道会师术或尿道会师+尿道端部分吻合或周围组织缝合+术后牵引术,患者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是治疗尿道损伤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必须做好管道护理。一要固定牢固。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阻塞。保留尿管须2~3周,期间禁止更换尿管。造瘘管留置1周,拔管前先夹管,观察其是否通畅。排尿困难或造瘘口有漏尿则延期拔管。拔管后排尿时,教会患者如何按压瘘口,以减少渗出。二要保持牵引的有效性。气囊导尿管呈45°角牵引,重量为500 g,牵引1周。三要预防感染。引流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保持尿道口、会阴清洁,每天消毒2次。每天在无菌操作下行耻骨膀胱造瘘管冲洗、更换尿管引流袋,及时倾倒尿液,保持引流袋低于耻骨联合水平。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每天更换敷料,外涂氧化锌软膏。四要观察记录尿液的颜色和量。

3.4 潜在并发症护理

3.4.1 尿道扩张的护理 尿道损伤的患者常并发尿道狭窄。指导患者及时、定期进行尿道扩张。患者尿线变细时,及时进行尿道扩张,防止时间过长引起尿道扩张困难。本组 7例尿线变细,为预防其尿道狭窄,去除导尿管后每周尿道扩张1次,持续3次后改为1月1次,持续2次后视情况而定。首次尿道扩张时因尿道狭窄,疼痛剧烈,护士要先向患者说明尿道扩张的重要性和配合要领后,再进行尿道扩张。尿道扩张术后询问患者首次排尿困难与否、尿流变化及尿液的颜色和量,对出现血尿的情况向患者解释清楚,减轻患者恐惧心理2]。

3.4.2 便秘的预防 多数患者由于排便的习惯方式、排便环境的改变,不习惯卧床和旁边有人排便,以至于不排便引起便秘。此时,我们要耐心地向患者说明按时排便的重要性,营造排便环境,帮助患者排便。平时指导患者多食富含粗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和润肠通便的蜂蜜和坚果仁等,鼓励多饮水。指导示范避免便秘的按摩方法,20 min/次,3次/日,促进肠蠕动。发生便秘,积极处理。当患者便秘不能排出时,护士应戴手套用液体石蜡油后将食指轻轻插入掏出干结粪便,解除患者便秘痛苦。

3.4.3 的护理 本组患者治疗休养需平卧位,且时间达3月左右,不能侧卧。要每天给予1次床上擦浴,保持皮肤清洁;每2 h平托起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受压部位涂爽身粉。指导患者做深呼吸、上肢做扩胸运动,定时给予拍胸、扣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4.4 指导功能锻炼 长期平卧卧床患者易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关节僵硬、足下垂等。因此,长期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尤为重要,它既可以防止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足下垂,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锻炼应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度到主动运动,范围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有床上到床下,循序渐进,逐步到位。功能锻炼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及康复的重要措施。故应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并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以早日康复3]。

4 出院指导

建立《患者出院康复指导卡》,便于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一方面护士在《患者出院康复指导卡》的基础上,写明个体患者康复需注意的问题。另一方面护士要教会患者或家属进行科学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如何正确使用拐杖,以期肢体、关节早日康复;如何保持饮食规律,预防便秘;如何观察排尿情况,当尿线变细时,及时进行尿道扩张,预防尿道狭窄等。

5 小结

骨盆骨折并尿道损伤的病例中,膜部尿道穿过尿生殖膈,是后尿道最易损伤的部位。尿生殖膈含横纹肌,它附着在耻骨下枝,当挤压伤引起骨盆骨折时,尿生殖膈移位骨折端和血管丛损伤引起大出血,常合并休克和尿外渗4]。需及时观察抢救,需将人性化的整体护理贯穿于患者救治、护理及各项功能康复指导的始终。本组56例,在积极处理出血休克、固定骨折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理疏导、细心护理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指导患者及时进行尿道扩张,取得满意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加强人性化护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袁剑云,金乔.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北京:卫生部护理中心教育委员会组,1995:8186.

[2] 邵正荣,张静,韩咏梅.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的护理.中国正骨,2007,19(6):80.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08

后尿道损伤是男性泌尿系损伤常见病,伤员的康复和预后与能否及时有效地诊治密切相关。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4~50岁,平均31岁。受伤原因:车祸致伤4例,矿井塌方砸伤2例。6例伤后生命体征稳定,在8~36小时入院,其中5例检查时可见尿道外口有少量出血,骨盆摄片显示合并骨盆骨折。6例中合并直肠损伤1例,合并左股骨干骨折1例,合并右足跖骨骨折1例。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在入院后采用尿道探子或指引法尿道会师+膀胱造瘘术进行治疗。尿道会师术后,气囊导尿管采用股侧皮肤牵引2例,垂重法牵引4例。其中股侧皮肤牵引法尿道牵引5天后解除牵引;垂重法牵引重量约1kg,尿道牵引3天后逐渐减重,至1周左右解除牵引,牵引过程中气囊导尿管与躯干呈45°角,使尿道保持伸直状态【sup】[1]【/sup】。6例病例中5例术后3~4周拔除气囊导尿管试行排尿,术后5~6周根据排尿情况拔除膀胱造瘘管;1例合并直肠损伤的患者于术后3天转院治疗。

结 果

本组6例中3例术后拔除气囊尿管后排尿通畅有力,F18尿道探子顺利通过;2例排尿尿线细,考虑尿道断裂处狭窄,给予定期尿道扩张,每周1次,连续6周后改为每月1次,坚持5个月后,排尿恢复正常,其中1例在后期尿道扩张时感觉断端如台阶状,分析与采用皮肤牵引不到位有关。另外,本组中有2例出现阳痿,随访3年1例症状好转,1例未恢复。

讨 论

后尿道损伤多因骨盆骨折所致,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处理上既要全面考虑、谨防漏诊,又要分清主次、抓住时机。本组6例有5例为伤后24小时内入院手术,1例为伤后36小时由外地转来。在接诊患者时发现尿道外口有出血、尿潴留或试插导尿管不能插入就应考虑后尿道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确诊后可采取尿道修补、尿道会师牵引、膀胱造瘘Ⅱ期尿道吻合等手术方式处理。在基层医院,对伤后一般情况稳定的患者,多采用尿道会师牵引术,并根据对生命的威胁大小来决定对合并伤处理的先后,本组对合并直肠损伤(术后发现)、左股骨干骨折和右足跖骨骨折的病例均采取了先行处理后尿道损伤的方式。

根据本组病例分析,尿道会师成功后,围手术期处理中尿管牵引是否到位至关重要。术后尿管牵引的方式和牵引力,直接影响预后效果。如牵引重量不够,尿道断裂处两断端不能靠拢,达不到解剖对位,就会形成台阶状瘢痕增生或局部狭窄;如牵引重量过大,又会使尿道的阴囊交界部发生坏死。因此,如在围手术期尿管牵引到位,能较好地恢复尿道的连续性,可明显提高手术的远期效果,减少或避免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尿道会师牵引术后多数患者需行尿道扩张,尿道扩张应严格遵守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尿道探子型号轻柔操作,切忌强行通过导致二次损伤或形成假道。如考虑尿道复杂性狭窄,可通过尿道造影、尿道探子探查和内镜进一步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时,阳痿的发生率较高。发生阳痿的原因有骨盆骨折引起尿道损伤的同时损伤了盆腔内沿前列腺两侧走行的神经,或者血管损伤所致;尿道损伤后手术或尿道狭窄发生后反复多次尿道成形术过程中损伤了神经所致;心理因素等。如为神经血管因素可通过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逐步好转,如为心理因素通过劝导后解除心理障碍也可恢复正常。因此,后尿道损伤在病情处理上应尽量做到心中有数、慎重手术,力求提高患者康复的远期疗效。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7

【关键词】 骶骨肿瘤;手术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骶骨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由于骶骨特殊的解剖位置,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专业和独特。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施行肿瘤探查切除术的患者使用既往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护理方法,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达到一期康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骶骨肿瘤患者,男41例,女49例,年龄11~81岁,平均57岁。其中脊索瘤36例,骨巨细胞瘤19例,骨软骨瘤15例,肿瘤骨转移7例,淋巴瘤5例,骨髓瘤5例,其他肿瘤3例。肿瘤阶段S3及以上者57例。平均手术时间4.5 h,其中后路手术71例;平均输血量:1300 ml红细胞、900 ml血浆。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手术风险大,术后有相当高的致残率,术前护士应配合大夫,通过谈心的方式,消除患者的顾虑,建立信心。骶尾部神经末梢发达,肿瘤造成的疼痛持续而剧烈,配合药物的心理护理对镇痛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1.2 基础疾病护理 骶骨肿瘤疾病发展隐匿,病程迁延,常常合并多器官的疾患,手术切除前应注意坠积性肺炎、糖尿病、贫血、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护理。

2.1.3 术前褥疮护理 骶尾部褥疮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多伴有褥疮,褥疮部位与手术切口相距较近,褥疮创面的感染对手术造成巨大威胁,术前加强褥疮护理,促进褥疮愈合对手术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2.1.4 括约肌收缩训练[1] 指导患者术前做括约肌收缩训练,以增强盆底肌肌肉力量,增加尿道筋膜张力,提高术后排便控制能力。

2.1.5 肠道准备 术前3 d进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2 h口服甘露醇,术前夜及术晨禁食并行清洁灌肠。

2.1.6 输血准备[2] 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前常规大量备血,纠正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防止术后因大量输血产生一系列并发症;配合手术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并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常规护理 术后应立即持续心电图监护,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禁食水48 h以上,必要时胃肠外营养。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床旁血气分析,配合微量泵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并进行纠正。

2.2.2 特殊[3] 仰卧时下肢抬高30°,双踝关节石膏托临时固定踝关节于背屈90°;翻身时保持躯干、骨盆及下肢轴形翻身,侧卧角度以45°左右为佳,髋关节稍屈曲,膝关节伸直双下肢间垫枕头,以防髋内收。

2.2.3 切口护理[4] 平卧位对手术切口产生持续压迫,容易造成切口红肿、潮湿,压迫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皮下积血;按时检查局部皮肤潮湿情况和引流管通畅情况,持续留置导尿,防止自行排尿造成切口污染,按时膀胱冲洗;每天检查情况,辅助排便并肛周清洗消毒。

2.2.4 功能锻炼指导[5] 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易造成腰椎不稳,患者术后卧床6周,卧床期间要加强腰背肌和双下肢的功能锻炼。术后3 d可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功能练习,活动双下肢。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腰背肌、腹肌的功能锻炼及会阴括约肌收缩和扩展训练。根据手术切除范围和部位,结合临床医师,尽早恢复坐卧和直立。

3 结果

本组90例均一期治愈,切口愈合。其中4例术后护理发现切口引流管活动性出血,及时处理;7例出现术后大小便失禁,均于4周后恢复。术后3周全部实现坐卧,术后6周全部实现直立行走;无一例出现术后腹膜炎,无一例发生Ⅱ度及以上褥疮,无一例出现骨盆及腰椎移位。

4 讨论

合理规范并且重点突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康复的重要方法。骶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5]有:①严格的胃肠道准备,这是骶骨肿瘤切除术与其他骨科肿瘤切除术术前护理的重要区别;②括约肌收缩训练,增加盆底肌力量能明显减少术后大小便失禁的发生率;③术前备血、深静脉通道建立为手术保驾护航,术后密切观察记录出入水量,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④术后特殊护理,防止褥疮形成的同时,避免不正确姿势造成不稳定骨盆的骨折移位;⑤大小便护理和会阴擦洗可以预防切口感染,引流管护理既要防止引流不畅又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大量新鲜血液的流出。

参 考 文 献

[1] 孙巍,张晓萍,万昌丽.骶骨肿瘤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62-164.

[2] 郭卫,徐万鹏,杨荣利,等.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3,41:827-831.

[3] 吕春艳.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护理杂志,2008,5(2):64-65.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8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组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4岁。致伤原因:车祸20例,坠落伤5例,压砸伤3例。合并其它部位损伤及其它部位骨折:尿道损伤8例,股骨干骨折5例,阴囊损伤1例。

2 护理

2.1急救护理

2.1.1患者取中凹位 同时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既可减轻疼痛,又可防止骨折端活动,避免血管、神经再次损伤。

2.1.2迅速建立二路或二路以上有效静脉通道,其中一路给与中心静脉置管,其余静脉通道可给与周围浅静脉穿刺置管,以保证及时、准确、快速补血、补液,迅速补充血容量。

2.1.3密切注意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面色、口唇及周围静脉充盈度

2.1.4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留置导尿,抽血急查血常规、生化全套以了解失血情况及机体内环境情况。

2.1.5护理 通常患者会因骨折疼痛而行动不便,加上一般的治疗方案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难免会出现压疮、便秘、坠积性的肺炎等症状,甚至引起肌肉萎缩、四肢僵硬等。此时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床位干净整洁,避免受潮,定时利用乙醇涂抹受压处。细心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协助患者捶背,指导其正常深呼吸、吐痰、咳嗽等。另外,按照常规要求实施留置尿管干预,适时清洗膀胱,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督促患者多食高热量、含粗纤维、高蛋白的食物,确保大便顺畅。最后,每天利用热水替患者泡脚,正确指导患者锻炼四肢关节的技巧,并协助家长定时按摩患者四肢,防止肌肉萎缩。

2.1.6脏器受损的护理 骨盆骨折易于引起神经或泌尿系统的受损,从而触及内脏受损、发生血肿等。必须及时发现及治疗该类并发症,减少疾病的死亡率。①仔细查看患者是否排尿困难、下腹胀痛、尿道口流血、直肠受损等情况,便于及时处理;②患者取水平卧位,四肢展开,避免移动,防止神经或血管的再次创伤;③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是否出现疼痛、腹肌紧张、腹胀等,若存有异常应尽早告知主治医师处理;④护理人员在放置尿管时应动作缓慢,避免加剧尿道的受损。倘若尿道管已插至膀胱,却无血尿或尿液排出,则多半是膀胱受损,应利用无菌性的生理盐水经尿管插入冲洗。反之,若尿管无法插入膀胱且尿道存有少许血尿,则考虑后尿道是否受损。每天利用碘伏棉球进行冲洗尿道口多次,叮嘱患者多饮水。

2.2心理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绝大多数是突然的意外受伤,由健康人急转为患者而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反映,应积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愈后,消除不良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心理等方面的护理。骨盆骨折患者一旦接触陌生环境,外加对疾病的忧虑等,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2]。此时护士应:①先给予更多的关心、慰问,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长的疑问;②积极和患者沟通,并配合家属多关心及慰问患者,增加其的自信心;③以熟练的护理技术配合适当的心理干预,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④适时表扬或肯定患者配合护理的行为表现,以提高其克服病魔的自信;⑤向患者介绍有关科室的规章制度、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同房病友等,以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

2.3合并伤的护理

2.3.1尿道损伤护理 本次8例尿道损伤患者均属尿道不完全撕裂,均给与较小细软的导尿管留置导尿,且插导尿管过程中动作小心轻柔,以免加重病情。较硬质的导尿管和粗暴的手法都会增加尿道损伤。放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量、颜色、性质。特别注意防止尿管过早脱出而失去支撑作用。保持会清洁,干燥,每天用0.5%碘伏会阴擦洗2次,更换尿袋2次/w。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2~4h夹管1次,每2w更换尿袋2次。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2500ml以上。病情允许拔除尿管时,拔管前先夹闭导尿管,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再拔除尿管。其中3例患者导尿失败后,给与行耻骨上膀胱造瘘,造瘘期间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切口敷料如有浸湿,应及时更换,拔管前先夹管,夹管期间患者能自行排尿时,方可拔除造瘘管。

2.3.2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给予患肢皮牵引,并保持有效牵引,如抬高床尾。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保持髂前上棘、髌骨前面、第1、2趾间在同一线上。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牵引带包扎处的患肢皮肤情况。牵引期间加强患肢主动功能锻炼,尤其是高龄患者,以防止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3.3阴囊损伤的护理 给予抬高阴囊。给予阴囊穿刺渗血减压,注意观察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抖。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褥疮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给予温水擦澡2次/d,擦澡后给与皮肤受压处涂上爽身粉。并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对单侧骨盆骨折患者,要鼓励做健侧下肢屈髋活动,无痛下将臀部抬离床面,并适当给予受压处皮肤按摩。双侧骨盆骨折患者,给予臀部垫凉水垫,凉水垫上垫一大浴巾,每次更换时只需2人同时提起两侧的大浴巾,每1~2h更换凉水垫一次。

2.4.2预防肺部感染:注意保暖,保持内衣及被单干燥,避免着凉而诱发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清洁,通过口腔护理,能使口腔常见病寄生菌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止口腔粘膜干燥,提高口腔抗病能力。进行深呼吸训练,如简易的吹气球训练等[1]。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空气消毒。

2.4.3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晨起空腹喝200~300ml淡盐水,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如大黄苏打、番泻叶等。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解除患者怕弄脏床单位的思想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排便。初次排便时,必要时给予挖肛,避免患者过度消耗体力[3-4]。

3 结果

28例患者通过护理,无1例出现并发症。通过本组患者的护理,深刻体会到骨盆骨折患者需做到全方位的护理,才能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46-453.

[2]李红娜,付淑平,王晓红,等.骨盆粉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9

关键词:骨科患者;便秘;中西医结合康复

骨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发生便秘,因此导致患者腹胀腹痛等病状,给患者饮食、睡眠、疾病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分析骨科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通过对骨科患者排便情况的调查发现骨科患者排便困难除与骨科手术部位以及是否牵引有关[1]外,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更有助于防治便秘。

1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原因

1.1卧床时间长患者卧床时间长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多属于因结肠或直肠的生理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科卧床患者多为下肢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由于创伤和手术,卧床的时间长,活动受限,加上使用镇痛泵,使患者肠黏膜应激性减退,肠蠕动反射功能障碍等,导致张力减退性便秘。

1.2排便方式的改变排便方式的改变也是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人排便时,结肠远端的直肠纵行肌收缩,使直肠变短,消除了结肠远端和直肠之间的角度,直肠内压力升高,肛内、外括约肌舒张,同时膈肌下降到深吸气位置以增加腹压,加上腹壁肌用力收缩,大便时采取蹲位也能造成腹腔的最大压力,并可利用重力排便。而床上排便只能依靠深吸气增加腹压,骨科的卧床患者多因急诊入院,未能做床上排便的训练,加上术后制动时间长,排便方式改变,使多数人不习惯床上排便,有意抑制正常便意,整个结肠的活动受到抑制,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而导致便秘。

1.3创伤致神经、精神的变化这种情况发生的便秘称为紧张性便秘。骨外伤的患者本身受伤,神经、精神受到很大打击,出现疼痛、紧张、焦虑、失眠等,加上手术的创伤,神经、精神的变化不可避免,导致便秘。

1.4饮食不合理及饮水量不足骨折卧床患者,由于肠蠕动减少,食欲下降,摄入的食物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的肠蠕动。有的患者又给予过量的高营养食物,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使消化功能减弱,粪便在结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等处停留过长,水分被吸收过多,使大便干燥而发生便秘

2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

2.1帮助患者建立科学排便的习惯对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肠蠕动减弱者要暂禁饮食。骨科康复医师要把预防患者便秘的问题作为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教育的重要内容,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方法,制定患者合理饮食、饮水计划,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给予足量的维生素饮食,增加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对急诊手术的患者也要及时告诉患者便秘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2指导患者学会各种促进排便的方法脊椎骨折及骨盆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受到严重创伤,肢体活动严重受限,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所以便秘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除给予饮食指导和应用缓泻剂外,训练反射性排便,还可应用腹部按摩促进排便,2次~3次/d,由护理人员操作或指导患者家属进行:按摩时可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先由右下腹至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作环行按摩[2]。对排便动力减弱的骨折患者,骨科康复医师应教会患者每天在床上练习腹部肌肉的紧张力,或屏气以增加腹压,轻压后部,以协助排便,指导患者采用按摩腹部方法,依结肠走行的方向,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行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并鼓励患者多做床上运动,不要忽视便意,定时排便。

2.3西医康复治疗对于2~3d未解大便,且有便意而难以排出者,可用开塞露40~60ml纳入,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使大便排出;超过4d未解大便者,可给予20%甘露醇50~100ml加5%葡萄糖100ml口服,如果6h以后仍未排便,可给灌肠排便,必要时可用手抠便。

2.4中医康复治疗对于有便秘史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温和的、小剂量的泻药如麻仁润肠丸口服,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云:"凡跌打损伤坠堕之症,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其病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3]。故骨科患者在出现便秘、恶心、腹胀痛等症状后,经中医辨证予服"行气活血通腑汤"加减: 当归、红花、 厚朴、枳壳、陈皮、苏木、大黄、芒硝、甘草等。年老体弱者药量酌减;如服药后症状不减,可酌情加大大黄、芒硝剂量;药后大便畅通,随即停药,随证加减。

临床上,对骨折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穴位进行推拿康复治疗,也有助于积极防治便秘。比如推拿以下五个穴位:①按揉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②揉按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寸处。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③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应指导尽快恢复饮食、饮水,注意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嘱患者按时排便,说明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并配合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及早训练反射性排便等对策,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彤,崔如珍.骨折患者便秘发病原因调查[J].中医正骨,1996,8(5):33.

骨盆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篇10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孩子平安降生了。可令萍萍烦恼的是,她依然会有尿失禁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解决呢?

“水龙头”为何松弛

女性的身体构造非常复杂,由内骨盆筋膜、骨盆隔膜和会阴3部分组成骨盆底,直接联系着子宫、膀胱和内脏器官。在健康时,骨盆底与内脏紧紧地相互支撑,哪怕腹压增加,内脏都不会向下压迫到膀胱与尿道,也就不会引起尿失禁。但在怀孕期间,由于膀胱受到子宫重量的压迫,肌肉神经一直处于绷紧状态:而在分娩时,为了让宝宝从产道正常产出,骨盆底的肌肉神经又会被过度地拉伸,甚至会被从根部扯断。这样,也就使得调节膀胱工作的神经系统受到一定的损伤。因此,刚分娩完的妈妈,一般都会没有尿意。据统计,60%以上生育过的女性,都曾经历过尿失禁的痛苦。其中,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占10%~15%。长期尿失禁带来的生活不便、心理挫折及家庭负担问题,不亚于糖尿病、心脏病。

一般来说,受损的神经功能系统,会一步步地慢慢恢复过来。但是,那些难产的妈妈们可能会由于分娩时的过度损伤,导致骨盆底的肌肉和韧带对于骨盆的支持力不够,造成长期的尿失禁症状。

紧急抢修4阶段

尿失禁一般分急尿性尿失禁、压力性失禁、满溢型尿失禁、恒漏性尿失禁。生育过的女性中最常见的是压力性失禁,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动作(例如咳嗽、大笑、跳跃、弯腰等)使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这类尿失禁,治疗主要以骨盆肌肉的训练和外科手术为主,提肛训练(强化骨盆肌肉)对中度及轻度症状的病人较有效。施行3个月以上,就能看到初步成果,须持之以恒。

1、产后第一周,多数妈妈们在这个阶段都不会感觉尿意,但这并不表明膀胱内没有积存尿液,反而此时如不及时排尿的话,过量的尿液会对膀胱造成很大伤害。这时,妈妈们要增加如厕排尿的次数。在这段时期内,很多妈妈都会发生似乎没有用力或根本没有尿意的状况下就已不知不觉地排尿的状况,这其实就是尿失禁。为了不出现尿失禁的尴尬场面,更要增加如厕排尿的次数。

2、产后1个月,骨盆底的肌肉和韧带还没有恢复到能够耐得住各种压力的程度,而不当的运动反而会增加腹压,不利于骨盆底的复健。在这个阶段,妈妈们最好尽可能地选择不用下床的运动,侧身躺卧的姿势比较有利于骨盆底的恢复。穿着紧身衣物也会增加骨盆底的负担,为了健康,请妈妈们暂时先放弃苗条的身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