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十篇

时间:2023-10-23 17:25:30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1

教改、教改,叫你改来改去,到底中心是什么?重点又是什么呢?学生学到的、得到的真的比从前多了吗?说老实话,我作为一名最普通的音乐教师,也许是太普通了,对于这其中的精髓,真的是很难领略!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学生进没进步不好说,教师确实是越来越进步了。就拿我来说吧:从对课件一窍不通到得心应手;从对乐器知之甚少到葫芦丝、竖笛、陶笛、大鼓应用自如;从一有人听课就冒虚汗到巴不得有人来听课;从画的不知道是什么到有模有样――这一技巧课堂暂未使用,不过自从绘画好了,每次在区里演出要做道具,领导都夸我做得特别漂亮,既增添了舞台效果,又给学校省了钱这些应该也算是进步了吧?

不过还是那句话:到底什么样的音乐课才算是好课呢?才是达到要求了呢?我觉得:能让孩子们上音乐课的时候,感到很轻松!感到很快乐!让孩子们上音乐课的时候,能学到东西,又有机会展示自己!让孩子们觉得上音乐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这就够了。

二、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都说老师对学生是“责任”、是“奉献”、是“爱心”。

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心”?我们的“奉献”、我们的“爱心”,又有多少学生能体会?又有多少家长能理解?记得小的时候,父亲对我很严格。只要老师说你错了,就不允许你有丝毫的辩解。当时我觉得父亲的做法很极端,现在终于明白了:老师是不会无缘无故去批评孩子的,即使有的时候判断错了,出发点也一定是为了孩子好。对老师不质疑,是学生和家长对老师最基本的信任和尊敬。再看看现在,对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不许体罚、不许有偿家教、不许吸烟等;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商业化了,“顾客是上帝”的商业用语也变成了“学生是上帝!家长是上帝!”把孩子们个个都惯成了家长和社会国宝级的宠物。表面上看,行为习惯极好:见了老师,不管认不认识,都“老师好!”、“老师好!”叫得挺响亮,但有多少学生能做到真正地去尊敬老师呢?

记得一次上课,在三次提示一个孩子不要讲话之后。我让他在教室里罚站,没有大声训斥,更没有碰他。下课以后,他趴在三楼的走廊上,看见我从下面经过,吐了一口超大的浓痰,击中我的头顶――技术还不错!我找他谈心,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讨厌老师?觉得老师罚得不对?他说不是,只是为了向同学显示他不怕老师。奇怪的是,我记得当时只生气了一小会儿,就不再生气了。可是有的事却很难让人释怀。记得还有一次上课,我叫一个孩子起来回答问题。孩子坐着纹丝不动。我又说了一遍,而且不带任何加强的语气,他看着我,还是不动。我朝他走去,还没等靠近,他就哭了。于是,我便放弃了再管他,继续上课。没想到第二天家长就找到学校:说因为我的原因,孩子死活都不肯来学校上课,让我和孩子道歉。问过几个孩子后,领导也表示对我很理解,但还是要我和家长“意思”一下,也就是说些好话去宽慰家长。……我已经不记得当时都昧着良心说了些什么了,无非就是他们的孩子多好、多优秀之类的。我真想问自己:你的原则呢?你的尊严呢?都到哪去了?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仅仅因为老师在某些事情上处理得让家长觉得不够公正,就冲到学校来对老师拳打脚踢,这样的事屡见不鲜。甚至连怀孕的女老师都不放过……试问老师在家长心中的地位究竟是何等呢?

虽然现在教育已经从“棍棒下出状元”发展到“以人为本”,但是过度的强调“以人为本”已经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中形成畸形的概念,更被一些素质低的家长当成“攻击”的盾牌,在这一点上,又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教师利益和安全的措施和条款存在,造成老师在部分学生和家长心中已完全没有地位,更无信任、沟通可言。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2

在农村中小学中,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各种硬件都配套上去了,而心理(疏导)教育的软件却没跟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选择了用多媒体音乐作辅助,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疏导的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进行的团体疏导《可怜天下父母心》一案为例作说明。

一、音乐为先导,感受词曲意义,净化学生的心灵

罗杰・诺斯说过:音乐的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在进行这一团体疏导活动时,播放选用的音乐是阎维文的《母亲》和程琳的《酒干倘卖无》,并给出歌词。那优美的词曲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学生,学生不由自主地边听边吟唱。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对歌词的理解,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改变了对家长的看法,开始学会与家长沟通交流,逐渐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够体谅家庭的困难,减少了相互之间的矛盾,使大部分学生自觉地积极用心投入到学习上。

二、音乐作辅助,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产生心理共鸣

单靠音乐是不能产生巨大的效果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情感还达不到相应的层次和境界,需要有人加以充满激情的讲解和引导,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觉得更生动、更切合实际、更贴近生活。

在欣赏完《母亲》后,又进行了低音连续播放,教师用配乐朗诵的形式进行引导:随着同学们的逐年长大,父母却在衰老。正如歌中所唱,同学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给予的,在同学们享受的同时,父母们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辉煌,但他们是无怨无悔的。父母是同学们登天的梯、拉车的牛、过河的桥,他们拥有的是奉献,却没有索求,只希望子女能活得好,有出息――这就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回报。同学们,在严冬寒冷的天气中站在村口路边迎接你回家的是谁?难道他们就不怕冷吗?你们可曾给予了问候?你们的父母每年都给你过生日,你可曾记得他们的生日,并祝福了父母?

在音乐的感染和教师的引导下,有部分学生暗自流泪、泣不成声,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震撼,改变了对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看法,心中的不良情感和困惑得到合理的宣泄。

三、音乐显情谊,教师作指导,激活学生心底的爱

正如门德尔松所言: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音乐可以使一些难以说明的事简单化,使人从中体会到内在的感受,而不需要费大力气去解释。

在连续播放《酒干倘卖无》时,教师简单地介绍了《搭错车》的剧情,并充满深情地解说:作为一名成名的歌星,她为什么一定要把这首充满深情的歌献给捡破烂的哑巴养父?为什么不与功成名就的有钱父母生活在一起?难道她头脑有病吗?不!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育之恩大于天。同学们又该怎样做呢?你们今天接受了父母无私的爱和奉献,明天用什么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你们的有些行为对得起善良的父母吗?

在这一疏导教育中,有不少学生涨红着脸,低下了头,悄悄擦着眼泪。我们没有用大道理来训说学生,只是利用了音乐的作用和教师的引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学生流下感动的泪,并逐渐改变观念和行为。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3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措施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1.思想认识滞后,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当前部分音乐教师对《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握不够,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理解狭隘,只是把音乐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成教学生唱唱歌、听听音乐的课堂,不懂得音乐教育能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结构,一个劲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忽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传统教学的方法、手段短期内难以更新

《标准》要求音乐教学改革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现代音乐教学的目的。

《标准》增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的范围难以界定,研究的过程不断变化,研究的问题也不受音乐单科知识的局限。这种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音乐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必要的改革,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但是,长期的传统教学,也使音乐教师各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针对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弹、学生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模式已根深蒂固,要想消除它带来的弊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科研中,音乐教师完成科研课题、撰写论文,都需要阅读大量资料、检索相关信息,并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研究、探讨,寻找新的对策,开拓新的思路,引发新的信息,从而达到一个新的理性思考阶段。音乐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他们综合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音乐教师没有能力进行科研课题研究,不会撰写论文,都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以上三点困惑,是从教师自身素养方面谈及的。以下五点困惑,将从外部条件方面进行思考。

4.新课程、新教材与滞后的高师音乐教育体制的矛盾

实施新《标准》后,音乐教学中学科的综合性明显增强了,音乐教师在备课、授课中也遇到了更多的难题。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诸多其它学科的内容融入音乐学科中。此外,新教材增设了课题研究,也牵涉到很多交叉学科甚至边缘学科的知识。但是,由于当前部分高师音教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模仿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教育模式,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较长的磨合期(通常需要两三年),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这就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高师音教专业的课程改革远远滞后于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已严重制约了《标准》实施的进程。

5.新课程内容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固定性之间的矛盾

《标准》强调探究式教学,而探究式教学要求的教学时间弹性很大。新《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课堂教学气氛来组织教学。因而,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班级、不同班级以及不同课时的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偶然性都相对很大。有时,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非常热烈,学生讨论积极、情绪高涨,探究的问题不断呈现,这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内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样,机械的课堂固定时间与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凸显出来,并开始困扰新《标准》实施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6.教学评价改革的难度大

新《标准》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评价要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评价,不仅仅是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考查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为此,新《标准》强调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过程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提倡采取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如档案袋评价法、专题评价法、测试法、观察法、自我评价法等。

7.课程资源的开发缓慢

为了使新《标准》顺利实施,充分发掘新教材的教学资源,完成《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就必须加大、加快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与速度。对新课程要求的教具、学具、设施进行配套,例如:为音乐教室配置彩电、音响、多媒体设施以及投影仪、钢琴、学生专用乐器等,配备音乐教学专用的计算机房、MIDI制作室、录音实验室、小型音乐厅,并有良好的校外音乐活动场所等。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比较大差异,因此艺术教育经费特别是音乐教育经费的投入还非常有限,大量的资金需要学校自行筹集。目前,学校在办学经费还很困难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音乐教学设施还很难实现。

8.考试制度的改革短期难以突破

“不可能把人的发展目标完全精细地量化,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教育所追求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矛与盾的关系。显然,《标准》与当前的考试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冲突,不给考试制度“松绑”,《标准》就难以得到真正实施。现行的高考、中考招生体制已成为推进新《标准》实施的瓶颈。学生的文化成绩不如人意,学校的高考、中考升学率上不去,教师就会受到社会、家长甚至学生的多重指责,社会各界只片面于学生的文化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上。

二、改进措施

1.深化高师音乐院系的教育改革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教育主要有两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职前教育阶段主要由高师音乐院系(或音乐学院音教系)承担,他们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然而,当前高师音乐院系课程设置的改革步伐远远滞后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已严重制约了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因此,高师音乐院系必须尽快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尽快从培养“音乐家”的观念转变到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观念上来;尽快加大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快推进新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积极提高高师学生的科研能力;加快推进高师音乐院系与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学院联合办学的步伐,以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新型中小学音乐教师。

2.加强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实施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形式多样、注重质量和实效”。但在当前,我国部分省市在音乐教师职后培训方面还存在着较多弊端:(1)培训过程没有体现实效性与针对性,没有把培训当作提高音乐教师教学技能和改进音乐教师教学工作的演练场。(2)培训方式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法,仅仅局限于讲座式,使整个培训过程缺乏研究性特征。(3)培训周期短,大多数为二至三天。(4)培训结果大多没有进行考核或没有认真考核。(5)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受训的音乐教师回到原学校,教学理念和专业思想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因此,今后的音乐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应该考虑到把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培训中更多地运用讨论和研讨的方式,辅之以讲座、报告、讲授和阅读文献等方法,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3.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

《标准》的实施要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必要的音乐课程资源,就会严重阻碍《标准》的实施。在《标准》实施的初期,所需要的材料、设备、设施、环境和场地等课程资源,都应该加以规划,并能及时提供,这是《标准》得以实施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1)音乐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无法满足音乐课堂教学的需要;(2)音乐教师缺少课程资源开发的动力与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因此,当务之急是将课程资源的开发纳入到课程改革的计划中来。

4.及时评价,稳步推进《标准》的实施

新《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与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部分音乐教师对新课程还不太适应,认为课程内容过难。另外,部分音乐教师反映工作量年年有增无减,教学负担日益加重。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就能迅速解决。因此,应该为《标准》的实施提供足够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要针对现有的问题加强分析与指导。

5.调动多方力量,积极参与《标准》的实施

对《标准》实施的推进是一个团体努力的过程,每一个角色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人们往往认为,课程设计是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课程实施是地方和学校的事情。实际上,处于《标准》实施核心地位的音乐教师,他们更需要有课程设计者与管理者的指导,使其能较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标准》及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因此,就近邀请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学者和研究《标准》的专家来学校指导、讲学,并同时发挥音乐教研员、音乐教师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要坚持多方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从而促进《标准》的进一步实施。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陈华彬.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0-231.

[2]吴萌.课程改革的对策[J].人民教育,2002,6:31-34.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4

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思维的形势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还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更需要教师斟酌教学用语,尽可能地讲“儿童语言”,并尽量做到语言清晰条理、幽默风趣,即是把要表达的内容,要求儿童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儿童都能听懂的,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比如:把高音谱号说成蜗牛爬墙,把低音谱号说成小鱼跳水,把各种的音符比作鸭蛋、球拍、蝌蚪,把十个手指练琴说成五个小姐妹和五个小兄弟在键盘上跳舞等,而不能满嘴的“专业术语”。总而言之,教师的教学用语,要能使儿童听清听懂,并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儿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化解学生的学习困惑。

二、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这告诉了我们歌唱的重要性。当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首新曲时,也应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再让他们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边弹边唱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使他们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示范法是钢琴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教师是幼儿最直接和最恰当的学习榜样。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弹奏示范,突出重点,并明确讲解弹奏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当教师进行示范演奏时,幼儿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通过不断模仿教师的弹奏动作、触键方法、音乐呼吸及表情处理等,就能获得钢琴表演最直观和感性的经验,而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就能将自己的钢琴表演和实际的音响感受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音乐想象力。

三、发挥家长课外督促和辅导作用,提高幼儿的学琴效果

1.辅导孩子做好课后练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家长要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做好笔记,辅导孩子课后练习。最好每天陪孩子做两次钢琴弹奏练习,每次从10分钟起逐渐增加。要注意培养孩子练琴习惯,切忌“有事不陪,没事逼孩子多练,要么过于迁就,要么过于严厉”的情况发生。

2.开阔眼界,让孩子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家长平时让要幼儿多听各种流派、各种风格、不同钢琴家演奏的乐曲,经常让他们到景色宜人的大自然环境中去陶冶情操,感受“自然中的音乐节奏和乐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早给孩子确定专业方向,更不要单纯以考级为目的。家长们要明确:幼儿学习钢琴是为培养音乐兴趣,为今后全面发展打基础。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5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59-02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强竞争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学校中的学生也随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厌学、任性、自卑、偏执、依赖、自我中心等心理偏差现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出来。近些年,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途径,即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但这三条途径各有优势和不足。考虑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多因性、隐蔽性、缓显性等特点,且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载体,同时学生家庭现代通讯手段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在当前很多学校缺乏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情况下,可将语文教师和非语文学科的班主任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日记为载体,倾诉内心想法,疏导不良情绪,这种方式既能帮助学生舒缓一些心理问题,又能提高其写作水平,不失为一种教育良策。本文以《爱的表达――心理日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该方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本课课题为《爱的表达――心理日记》,主要以心理微日记的形式呈现几类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然后引出课题;通过自写“心理日记”抒发爱的困惑;通过“制作糕点”和“写心意卡”表达爱的情谊,实现爱的沟通,并懂得沟通表达的重要性。全篇以日记教学为主线,以心理疏导为主旨,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心灵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围绕“爱的表达”,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爱的存在,感知体验。

通过观看视频,感知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爱,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2.爱的困惑,日记抒发。

呈现三类典型的学生心理日记,并以此为蓝本引导全班学生写出自己的“爱的困惑”,将“日记撰写”作为自我心理疏导的有效手段。

3.爱的沟通,礼物表达。

通过动手制作糕点和撰写心意卡,让学生明白爱需要沟通和表达,同时让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可以通过文字与他人进行交流。

片段1:视频:展示爱的情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配乐播放视频:给年老的奶奶剪指甲;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一起上学;祝福妈妈生日,亲吻妈妈的脸颊;毕业班学生给教师赠送手工制作的礼物……)。

师:在这段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可以选择感受最深的画面进行交流:假如你是该画面中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想象一下你身边的人心里又有哪些感受呢?

学生诉说感受。

视频内容来自学生生活,目的是让学生看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教师设计的三个交流话题以内心感受为主要内容,同时让学生换位思考,以角色转换的方式发表感想,活动一开始就把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起来了。

片段2:故事:导出爱的困惑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并不顺畅,可能会出现矛盾和误会。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故事,请同学们看看他们到底怎么了?

课件出示三个故事(摘自学生写的心理日记)。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孩子与父母、孩子与同学好友、孩子与教师之间由于交流障碍引发的纠结与郁闷情绪。

全班阅读故事,讨论交流。

师:刚才阅读的三个故事,反映出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因爱的表达方式不妥而产生的困惑。请大家再仔细看一下,这三个故事都是以什么形式表达的?

生:日记。

师: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若发生了矛盾,产生了困惑,我们可以用日记把它及时地记录下来,写出我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这样的日记,我们叫“心理日记”(板书:在“日记”前加入“心理”两字)。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教师导读”“小组共读”“个人默读”等多种形式阅读日记。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出示“阅读小导航”,围绕“这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给主人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同时,教师追加板书“人物”“事件”“感受”,并强调划出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由此归纳写作要素,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写作概念。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在学生已有日记学习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引出“心理日记”的概念,不仅点明了本课的课题,更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片段3:日记:写出爱的倾诉

师:请同学们也以“心理日记”的形式写写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静心写作,写完后推荐代表上台交流。教师边给出自己的建议,边引导:同学们,评点和发表自己观点时别忘了关注“写作要素”。

有了前一环节三个故事的示范与铺垫,学生们立即进入写作状态。有写与家长间的矛盾,有写与教师发生的误会,更多的是写与同学、好友间发生的冲突和摩擦。事情或大或小,或平淡或波折,但都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积郁在学生内心的种种烦恼与困惑,随着文字的输出,也随之而出,正面的情感随着“互助”环节更是培养起来了。日记写作的要求也在评点环节中得到了落实和巩固。

片段4:礼物:秀出爱的表达

师:有困惑,我们的心里就会郁郁不欢,长此以往,心中就会滋生病毒、发生“霉变”,健康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当我们有了不愉快情绪时,要学会及时沟通、主动表达。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沟通与表达的方式推荐吗?

生:QQ上说说心里话;发个短信好好沟通;微信传递微笑表情;买个小礼物送给他(她)……

师:买个礼物还不如亲手做个礼物,这样更能代表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们来分享一种既直接又特别的沟通方式――“制作糕点,写心意卡”,然后把这个礼物送给你心理日记里的那个他(她)。

1.课件呈现“制作小魔屋”的操作要求:想一想,创意设计;做一做,精心制作;写一写,真情流露;说一说,大声表达;

2.在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乐中学生快乐地制作卡片。

3.交流展示:先说赠送对象,再说作品创意(缘由),最后大胆表达爱意。

再多的话语、再诚挚的情感只有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让大家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变得晴朗透亮、阳光明媚。“礼物”是表情达意的有效载体,“亲手制作”充分尊重了儿童好动的特性,“大声说出”是输出情绪、倾吐情感的良方妙策。本环节达到了教学活动的波峰,学生的情绪高涨,正能量充满了整个教室。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6

如今我加入了学校课改实验的队伍,在以“学为第一 教助学成”的核心理念指引下,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了坚定的方向,这是绝好的契机!因为它真正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一、现实与梦想的距离

作为青年教师,我缺乏教学经验,该如何开展课改实验,从哪一方面着手,甚至从哪个年级的孩子开始,这些现实问题都着实令我困惑。很快,我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听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课以及查阅相关著作,终于我选定了一年级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想象力是我们成年人都无法达到的,我希望让课改的“阳光雨露”从滋润小芽开始,等他们成为一棵小树的时候,一定会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有了好的开始,就有了前进的动力,突然我发觉梦想其实没有那么遥远。

二、确立目标,朝着梦想前进

以往课堂上,我一遍又一遍教唱,孩子们唱得无精打采,我自己也觉得疲惫不堪。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该如何给他们上好音乐课呢?参与课改实验以后,在一次音乐教研会上,我大胆地将自己的这一困惑提出,问题也引发了各校音乐教师们的深入讨论。大家都热心的帮我分析,并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分享与我。终于,我明白了音乐课堂要提供给学生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针对一年级的孩子,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想象力,以讲故事、音乐游戏为主,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点。我决定改革就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三个方面开始。

三、仰望星空离不开脚踏实地

以教授《法国号》一课为例。

1.自主学习

一开课,我就给了孩子们充分自主感受、自主学习的机会,具体是从看、说、听、做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在学歌曲时,做到视听结合、音画结合,产生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法国号》一歌的表现形式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歌曲。比如:可以用甜美的歌声、美妙的舞姿、动听的演奏等来表现。我把评价总结的权力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同学之间或小组之间进行自我评价。

2.合作学习

作为课改新兵的我也曾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深入的理解音乐基础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可学生们有的能独立思考,有的并不感兴趣默不作声,有的和同桌谈笑风生,问题出在哪里?思前想后,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的乐学、善思。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在后来的音乐活动中,合作学习已然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通过共同讨论,相互比赛等方式解决来问题。比如,探索音的长短,鼓励学生分小组用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双响筒发出短音,让碰铃发出长音等等,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他们乐于其中,把音乐课当做是一种享受。

3.探究性学习

古人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于是,我设计了探究两步曲:①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②我和学生一起梳理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学习。每个小组都会提出许多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我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提高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的能力。第二步相对来说有点难度,难在如何让小组的所有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本节课的尾声,我让学生听辨音色,猜猜是何种乐器,让学生查阅西洋乐器这个大家族还有哪些成员,引导学生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我和孩子们一起都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7

然而,当前日益凸显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校也是如此。作为县城唯一的初中校,我们拥有了这一地区所有的适龄孩子,他们对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呈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也让老师和家长常常不知所措。问题层出不穷,但学校开设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却门可罗雀。然而对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音乐心理剧――这种亦演、亦说、亦唱、亦跳,孩子们可以借用剧中的人物表达出自己的困惑、矛盾,台上台下互诉衷肠,酣畅淋漓的表演着自己或别人,而不用顾忌世俗的偏见。

“音乐心理剧的核心是一个心理剧与音乐即兴创作的总和。它的作用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都可以创作即兴音乐来支持多种情绪,并将这些音乐表达的情绪状态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个参与者”。这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心理治疗专家约瑟夫莫雷诺对音乐心理剧的阐述。的确,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共性,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也是孩子们的共性。将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用他们喜欢的形式演绎出来,敞开心扉,打开心门,展现孩子们的心路历程,从而解开心结,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否行之有效呢?作为音乐教师同时又兼任学校心理咨询员的我,协同我的同事们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一、共同探究发现问题

我们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很肤浅。部分女生认为衣着发型只要“潮”就是“美”,校服是“老土”追“星”是“时尚”,自我是“落伍”;一部分男生则推崇将自己社会化,说话大大咧咧,做事不拘小节,甚至抽烟、打架,认为这是男人的“英雄气概”,是“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对父母的关爱不以为然,认为多此一举,更有甚者,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相亲相爱的一家宛如仇人一般;同学间相互猜忌、攀比,拉帮结派: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恐惧和焦虑学习成绩;男女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等。对于这些学生间存在的共同问题,确立了以“关爱心灵,关爱同学,塑造美好人生,建设美好校园”的主题。

二、创设音乐情景再现心理问题

围绕“关爱心灵,关爱同学,塑造美好人生,建设美好校园”的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取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某一心理现象,通过音乐创设情景进行表演再现,让孩子们将自己或同学难以启齿的心理疑惑,在剧情的展开中,通过歌声表达出来,通过音乐的音响宣泄出来。使心灵在音乐中得到荡涤,用音乐解开心锁。

尝试从相对有经验八年级开始,结合在七年级时音乐课编排音乐剧的基础上融进心理健康内容。内容要求一宣布,同学的反响异常热烈,都对这一“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征集剧本这一环节非常顺利,很快就集中了《风波》、《相识相处相知》、《追梦》、《母与子》、《“丢脸”的爸爸》等二十多个剧本。透过稚嫩的语言文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不由得我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接下来,师生们共同探讨修改剧本,为剧情选配适合的背景音乐,寻找适合的歌曲作为剧中人物的唱段,或编配唱段,舞蹈的编排,服装道具的设计和制作等等。其中甘苦不言而喻,但也恰恰是这一过程,我发现同学们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商量,学会了合作。少了许多“自私””自我”。

三、通过音乐情景促进心灵的升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孩子们是倒背如流,但有几个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呢?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们在享受着父母无私的奉献,却又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在修改编排《母与子》和《“丢脸”的爸爸》的时候,要求这两个剧组的所有成员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 精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2 对父母进行采访,了解自己来到世上父母亲是怎样的痛苦并快乐着;3 回顾父母是怎样对自己百般呵护的,对爸爸妈妈说声“谢谢您!”:4 为亲人长辈做一件事;5 在此基础上,查找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认为最感人的、歌颂父母亲情的歌曲,如《父亲》、《爸爸的草鞋》、《妈妈的吻》、《听妈妈的话》、《常回家看看》。分析体验其中最感人的乐句乐段,进行欣赏――分析――体验――感悟。声声叮咛、万声嘱咐化着娓娓的歌声,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叩响着心扉,震撼着心灵。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让孩子们感动不已,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扮演女儿的程灵欣和扮演儿子的黄君威两同学在排练中常常潸然泪下,有几次甚至是泣不成声,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在《相识相处相知》这一剧组,从一开始的编创就演绎着矛盾,并且贯穿着排练的始终。竟聘导演主演的风波;确立剧中主要矛盾线索的分歧;由志趣不同引发对音乐理解的不同;对导演舞台调度不满的争吵……甚至由相互的猜忌、嫉妒到相互拆台。青春期孩子们的种种心理问题一一展露了出来。一首重新填词的《同桌的你》让孩子们拾起差点丢失的友谊,并将彼此载入自己的《青春纪念册》,在《相逢是首歌》中理解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在《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歌声中握手誓言:我们是《永远的朋友》。音乐心理剧把他们的心理问题从内心的角落驱逐出来,在音乐中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通过特定的音响效果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冲突随着旋律的行进层层剥开,稚嫩的唱腔将心声娓娓道出。最后,又在音乐声中得到理解,消除了隔阂,达成共识,矛盾解决了,友谊升华了。这就是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特殊功能,通过音乐使孩子们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一些交融和共鸣,通过音乐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的出现,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

四、通过音乐情景掌握开启心灵的钥匙

排练过程的甘苦,不言而喻。展演被安排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最后也是最珍惜的――“六一”儿童节。所有的孩子们都认真地观赏了精心编排的音乐心理剧。那种急切欲知的表情,那份执着的认真,是平时课堂上不多见的。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些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心理剧中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常常困扰着使自己痛苦不堪、难以解决的困惑,或许能在即将演绎的音乐心理剧中找到答案。至今只要一回想起那展演的现场,我依然是感慨万千。台上台下同唱《感恩的心》的场景:《“丢脸”的爸爸》中的爸爸生活中的代表抹着眼泪直说“太好了,太好了”的情景;“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在吟唱中孩子们握紧了双手,学会了坚强:在《心有千千结》中,一曲《听妈妈的话》让母子俩的“心结”解开了,“代沟”相互逾越了。

正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的“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我们正是用音乐心理剧这种形式,通过创设情景,实现情感体验,产生心灵共鸣。从音乐心理剧表演中学会了感恩,化解了与父母的矛盾,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会设法解压。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总之,音乐心理剧这种形式,使孩子们愉悦地接受了这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尝试音乐心理剧,我们深深感到这一方式给青春期的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音乐心理剧虽然能够解决学生的共同的心理问题,但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却难以提供帮助。面对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我们改变不了音乐心理剧尝试过程中的不足,但我们可以给予自己面对不足的勇气;正如我们改变不了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但我们却授予了开启心灵的钥匙;音乐心理剧,正是利用了孩子们都喜欢音乐这一共性,让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传递,让心声在歌声中得以表达,演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了孩子们的某些心理需求。音乐心理剧,也给了孩子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演员……个个脱颖而出。

音乐心理剧,演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8

确实如此吗?我不禁疑惑。教师从事的不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职业吗?我们的责任就是培养人,但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因材而施教?我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承担哪些职责,才能应对学生的挑战?在参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省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次教研活动后,我的困惑迎刃而解了。

那天,杭州市聋人学校的陈姗姗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舞蹈课。

第一节课,陈老师带着孩子们向大家展示手语舞蹈。耳边响起《梦想天堂》的音乐声,陈老师带着孩子们用优美的舞姿向我们展示着,让我几乎已经忘了这是一群失聪的孩子在舞蹈。他们清澈的眼神散发着聪慧的光芒,纯真的微笑告诉我们他们无忧的心情,我深深陶醉在这份快乐之中。接下来,陈老师要求孩子们将《梦想天堂》的歌词读一读。听着孩子们费力的发声,我不由地想到他们听不到悦耳的歌声,听不见众人为他们的喝彩声,听不见一切来自大自然的美好声音,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第二节课,学习集体舞“快乐的小蚂蚁”。教师开始讲解游戏“小蚂蚁搬食物”的规则。第一次游戏,全体蹲下出左脚走路,到目的地把食物搬回;第二次要求如上,但要排成横排走;第三次排成竖排,每位同学还要抓住前一位同学的脚来爬,这就需要全体学生的高度协调合作。经过多次的演练,学生们终于顺利过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是怎样准确无误地“听”懂音乐的?在“快乐的小蚂蚁”音乐响起时,陈老师请学生们拿起气球,将气球紧贴着耳朵,感受音乐振动时的波纹。接着边打手语边问学生:“音乐节奏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学生们争着比划着告诉老师他们所“听”到的音乐。大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音乐的感觉记在心里,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及要求,快乐地随着音乐将队形变成一字形,变成z字形,变成圆形。陈老师不时用脚在地板上重重地跺着,用夸张的手势连说带比划,以便让学生能“听”懂她的意图,豆大的汗珠不时地从她美丽的脸庞落下。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他们在游戏般的学习中得到了最大的快乐……

陈老师的课,给我留下几点启示:

1.教无定法,以学定教。课堂上,教师巧妙地通过气球让学生“听”到音乐震动的波纹,了解乐曲的速度,并通过自身的动作、表情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情绪。这就告诉我们,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潜心钻研适于每一个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以学定教,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帮助和提高。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9

    关键词:兴趣;过程;微笑

    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小学生电子琴教育不仅能使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还能使眼、脑手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开发智力,是深受广大小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智力开发项目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活动站电子琴教学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及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建议。

    一、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可塑性较大,所以在每一节课,我都从他们熟悉的、喜欢的、需要的方面出发,寻找兴趣基点,创设学习氛围,让他们高兴、愉快、想学,愿意去学。

    二、重视教学过程,多种教学形式互相结合

    艺术课的教学和文化课的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兴奋、活跃而又不疲乏的状态确实很难,所以在教学中,我扎实备课、寓教于乐。

    1、五线谱知识与简谱知识同时进行

    学生在音乐课上只接触过简谱,对五线谱一无所知,但现行的电子琴教材中,我们选用的是《电子琴初级大教本》,里面是以五线谱呈现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用简谱和五线谱同时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能自己识谱,并能在琴上弹出音高。

    2、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训练是电子琴教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节奏感不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感到越来越吃力,甚至厌学。所以在开始教每一首曲子时,我都让学生用脚或点头点着节奏弹。这样做,学生对音的长短也能很好的把握,往后学,就可心里数节奏。所以节奏训练是学电子琴的训练项目之一。

    3、试唱教学,培养学生的乐感

    对于初入门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让学生去弹,学生对曲子的识记程度远远不如让他们先学会唱曲谱再去弹。在这里,我尝试先让学生会唱,然后边唱边弹,学生弹奏曲子的速度会有很大提高。同时这样做,学生对乐曲中音的长短也能很好的把握。

小学音乐教学的困惑篇10

关键词:孔子;大学之道;六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0097-06

收稿日期:2012-11-06

作者简介:美国钧(1962-),男,湖南宁乡人,教育学博士,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朱子解释说:“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1]

孔子的大学之道与六经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十有五而志于学”,学的是《诗》。“三十而立”,是立于《礼》。“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五十而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六十而耳顺”,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得益于《春秋》的创作。孔子从一个早年丧父、“少也贱”的苦难少年,成长为一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民族景仰的圣人,他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他自己开辟的、以六经为主要教育内容、目的在养成个体和谐人格的大学之道。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出身不是问题,一个人后来的成长都是靠自己。孔子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生活贫困,是一个苦难的少年。重要的是孔子到了七十岁的时候,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主的境界、自由的境界、自在的境界。孔子在人生的暮年达到了人生最辉煌灿烂的生命体验的高峰。圣人非生而知之,而是一生不懈地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闻善而徙,闻过则改的结果。由于一生不懈地追求,孔子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通过对经典的领悟都达到了人生的理想目标。

古代十五岁读大学。十五岁读大学是有道理的。《大戴礼记·本命》说:男子“十有六情通,然后能化。”《白虎通·辟雍》说:“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古人把情通志明看成是读大学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懂得男女之情才能明白世间的事情,理解礼仪制度背后的道理。《礼记·昏义》说:“昏礼者,礼之本也。”不懂男女之情就不会懂得婚礼,不懂得婚礼就不会懂得其他的礼。所以读大学要到通男女之情之后。有明确的志向是读大学的另一个条件,大学要靠自己读,以自学为主,志不可不明。

孔子正是在此时始志于学的。到孔子生活的年代,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辟雍、泮宫早已荒废,即使辟雍、泮宫仍然存在,一个“少也贱”的人是不大可能有读大学的机会的。人生的境遇中有机会一说,但任何机会只属于有志气的人。没有机会,有志气的人也能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来。

孔子“志于学”,首先学的是《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毛诗序》)诗歌表达情感,激励志向,“思无邪”的《诗》能将青少年的情感和志向引向正确的方向。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大学教育要从学《诗》开始。“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礼记·学记》)《宵雅》即《小雅》,西周的大学一开始就要学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用以激励初入学的学子们的志向。郑玄说,这三篇“皆君臣宴乐相劳苦之诗,为始学者习之,所以劝之以官,且取上下相和厚”[2]。孔子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孔子年轻时大约如“吾党之小子”一样,狂简而且文采斐然。狂简就是志向远大,甚至有点狂傲。斐然成章显然是读《诗》的结果。

关于《诗》的教育作用,孔子自己有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兴”是启发、鼓舞、感染的意思。“观”即通过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认识社会。“群”即大家聚在一起讨论诗歌,互相感染,互相提高。“怨”即用诗歌表达对不良政治的不满。总之,诗教能激发人的情感;引导人在体察风物人情、相互切磋的活动中完善情感;让人委婉地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还可以帮助人了解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得审美情感。因此,受过良好诗教的人温柔敦厚,通情达理,近能事父,远能事君。相反,不学诗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也看不见,不通人情,遇事说不出一个道理来。

但是,由诗所兴起的狂劲需要用礼来裁抑,使之合于规范和法度。诗教启发人的情感,激励人的志向,造就的是生龙活虎、热情奔放、敢怒敢怨、真实鲜活的人,如同一块璞玉,需要雕琢。如果说诗教是教育人懂得人有什么欲望和情感,欲望和情感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那么礼教的目的则是要教育人节制和约束个人的欲望和情感,在具体的活动中如何“立人”、“达人”而不害人[3]。“兴于诗,立于礼”,“三十而立”是立于礼,是达到了《学记》所说的“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境界。

带着年轻时的狂劲走入社会,很容易越出轨道。读书的时候狂一点不要紧,参加工作了仍然狂傲不羁,则难以立足于社会。要在社会上站得稳,立得起来,打不倒,就要有本事,光有热情和志向是不行的。那时的儒生读书的出路是做官。当官要懂得典章制度。礼就是那时的典章制度,所以说“立于礼”。立于礼不是简单地把仪文背下来,能照着做就行了,而是要养成一种“恭俭庄敬而不烦”的品格,而且要做到“强立而不反”。《礼记·经解》说:“恭俭庄敬,《礼》教也”,“《礼》之失,烦”,“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按照《学记》的说法,要经过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五个阶段,十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强立而不返的境界。

史籍中有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但问礼的时间有多种说法,有说17岁的,有说34岁的,有说51岁的,有说57岁的。陈鼓应认为,孔子问礼的时间可能不止一次,地点也可能有多处,所问的内容也不一样[4]。但无论如何,孔子30岁左右已经是当时著名的“礼学家了”,已经有人向他学礼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据钱穆的考证,厘子卒年,孔子34岁[5]。30岁左右,孔子也谋得了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现在的大学生出路很多,可以当官,可以发财,可以教书,可以做研究,各行各业各有各的本领,立于礼不够,要立于专业。立于专业有小成和大成之分,小成只是懂技术,大成是在懂技术的基础上又懂哲学,即所谓“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深于礼教仅能谋个一官半职,养家糊口,真正走进社会,在社会上立足,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许多事情不是按规定和制度能够办好的,许多事情也并不是按照规定和制度在办,这就是现实。读书出身的学生,走进社会后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然而,学生的脑子里满是“礼”或“专业”的条条框框,面对现实必然会有困惑甚至痛苦。怎么办?到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书》里记载着古代圣王处理现实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智慧,先王处理重大问题时所凭借的是礼的精神而不是礼的条文,如果依照条文,商灭夏桀,武王伐纣,都是有违大礼的。“疏通知远,《书》教也。”(《礼记·经解》)《书》不但教给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而且还教人以宽阔的胸怀看待复杂的现实问题。所以,我想,孔子“四十而不惑”是因为深刻领会了《书》中的历史智慧。

大学里出来的学生,总是对现实不满,甚至产生厌世的悲观情调。历史则告诉我们,再糟糕的事情、再险恶的用心、再恶劣的行为历史上都曾经有过,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来不曾停止过。深于《书》教,则心胸疏朗通达,站得高,看得远,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再困惑,能等待时机,也能抓住时机,能按制度办事,也懂得权变。孔子去见南子——一个名声不好的妇人,学生不高兴。孔子欲往事公山弗扰——一个叛国者,学生感到困惑。学生拘泥于成礼,孔子却看得远一些,一个乱邦,有君子去治理,周道将得到恢复。现在的学生,走进社会后开始多少有些困惑,没过多久也“不惑”了,但不是找到了历史智慧,而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因为他们虽然也学了一点“礼”(专业),但远远没有达到“强立而不反”的境界,在现实当中碰几个钉子,很快就放弃了原来所学的,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没什么两样。这是教育的失败。

孔子不仅仅深谙《尚书》这样的正史,他对当时能看到的各种野史杂记、志异神话都有广泛的涉猎,是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别人碰到疑难问题都来找他解答。《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47岁那年,“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孔子世家》还有这样的记载:“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孔子所涉猎的知识如此之广,远远超出了几部西周的经典,难怪吴客惊叹他是圣人。不惑是勤奋学习,广泛涉猎的结果,大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专业知识。古往今来的大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的人。

孔子学了《诗》,有远大的志向;学了《礼》,懂得西周的制度;又学了《尚书》,通权变,具有处理复杂问题的历史智慧。是一个大政治家的气象了。但这样孔子就能成为大政治家吗?“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他是很想当官的,以至于别人还因此嘲笑他。50出头他就当到了鲁司寇,官职不算小,但仅仅干了三年就辞官不干了,当不下去。那年齐国送了一批美女给鲁国,鲁君掉进美女堆里,朝也不上了。孔子进谏,不听。第三天分祭肉的时候,没有孔子的份,表明鲁君讨厌他了。没人听你的,还讨厌你,这还干得下去吗?这一年,孔子55岁。这是他的命。

命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或是个人无法预知和防备的偶然性。偶然性不可预知,所以知命是对生命中必然性的认识。像孔子这样,大政治家的气象,但成不了大政治家。个人的努力只能养成一种气象,最终成不成,还要有社会条件,还要有机遇。社会条件不是个人能改变的,机遇不是人人都有的。这就是命。但成不了政治家不一定就是孔子命不好,孔子最终明白他的生命所系是中华文化。政治家当不了,当个教书先生可以吧?可以。当个学者,去研究古代的典籍,把古代文化继承下来,传授给学生,可以吧?可以。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孔子就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是当教书先生的料,后来成了万世师表,这也是知命。知命就是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有人就奇怪了,为什么孔子知道自己成不了政治家,还带着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有时还突发奇想,要去当官呢?这不奇怪,这是他的政治情怀。一个人的抱负总是忘不了的,抱负不能实现,总是不甘心的。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了解各国政治,同时收集整理各国典籍。孔子自卫返鲁,《雅》《颂》各得其正。他为了找到夏礼,到杞国去考察。为了找到殷礼,到宋国去考察。遗憾的是这两个地方都没有很好地保存他们先祖的文献。如果没有孔子,说不定西周的典籍也保存不下来。这是很辛苦的。一路上遭遇了各种艰险,在陈国还曾经绝粮。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回去吧,回去吧,不要在外面流浪了,回去教书吧。他牵挂家乡的那些孩子,他想回家乡当个教书先生。陷入困境时,学生也会发牢骚。有一个仪封人,他劝孔子的学生说:“同学们啊,你们不要有怨言,这世界这么黑暗,你们的老师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的原话是:“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仪封人说得很准呢。

孔子五十知天命是因为深刻领会了《易》。历史并不按照个人的意愿发展,世间的事情有许多是非人力可为的,这就是天命。不知天命,想依照个人的理想,凭借个人的智慧改变现实,有可能铸成大错。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如何才能知天命呢?学《易》。《易·乾》里说:“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六爻得位,谓之各正性命。“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六爻皆命。以初九而跃于渊,不知命。以九五而潜于渊,也是不知命。孔子壮年多有议论,或曾犯过,故而感叹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可见他对《易》用力之勤,体会之深。学《易》之后,孔子以知天命之年再开坛讲学,后来还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收集和整理典籍,当个教书先生,做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这就是孔子的天命。

知天命则不至于妄作,不至于犯大错误。然而,不知天命的人可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要能遵循日常的规范,大都能平安地度过一生。知天命的人则不然。若生于盛世,知天命的君子积极有为,成就天下,人生的价值得以实现,其乐无穷。若生于末世,知天命的君子潜隐不现,命与时乖,心有忧愤。

所以,知天命还没有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这还只是把握了个人的命运,老百姓的命运,人民的疾苦,国家的事情仍然在心中,放心不下。即使不是搞政治的人,也还要关心政治,绝对退出政治生活的人,对政治生活麻木不仁的人不可能成为文化的整理者和传播者,更成不了一个好老师。因为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政治文化。没有看到哪个大学者是不关心政治的。不能从政又关心政治,那就会处处不顺眼,处处不顺耳。

孔子却说他到了六十岁就耳顺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耳顺是一种境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学了乐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人的情感、理智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要靠音乐修养。在古代,懂音乐的乐师是学问最渊博的人。《礼记·经解》说:“广博易良,《乐》教也。”见识广博,心地善良,是乐教的结果。乐章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这五个音当中哪个音最美呢?单独一个音可以说是美的,也可以说是不美的,关键要看在哪个乐章中,和谐之音就是美的,跑调了就不美了。其实这个世界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好,每个人又都不好,要看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庭、和谐的校园当中每个人都好。在一个污浊的环境当中,好人只是少数。孔子六十岁以后深通音乐,起了大爱之心,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那个嘈杂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愤恨,多了一份同情,这是无疆的大爱!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成于乐”还有更深的内涵。《诗》的教育是激感和志向的教育,《礼》、《书》、《易》的教育都是理性教育,《礼》是实践智慧、《书》是历史智慧,《易》是哲学智慧。合情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合情,情与理之间常常构成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协调情感与理性?孔子的做法是前有诗教后有乐教,中间有礼教、书教、易教。诗教陶塑一个朴素的情感本体,乐教在接受了理性教育之后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回到情感品质上去,从而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塑造一个理性的情感本体。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标志着一个人人格的最终完善,所以说“成于乐”。

理性约束人的情感,在理性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回到情感的起点上“修内”,使诗教所兴起的情感归于理性教育所获得的“道”,才能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内心归于仁爱的宁静与平和。《乐记》中反复论说了这一道理:“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内心的情感归于仁爱,箪食瓢饮不改其乐,这就是乐教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礼教所造成的尊卑等级也可以通过乐教在情感层次上填平。《乐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上下相亲相敬,内心宁静和乐,事事顺眼,事事顺耳,事事顺心,乐教最终完成了儒家的人格塑造,也最终实现了儒家的社会理想。

然而,学至于此犹有未善。深于乐教只是个人的内心归于仁厚而达至宁静,只是对于潜隐不现、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争于剥复,以图振起,才是潜龙之德。潜隐于渊而能有所作为,为所欲为而不超越法度,这境界是自由的境界、自在的境界,是人生体验的高峰。孔子是通过作《春秋》达到这样的境界的。孔子自卫返鲁,不再参与现实的政治生活,删《诗》《书》,序大《易》,赞《周礼》,正《雅》《颂》,述而已,惟《春秋》为孔子所创作。《史记·孔子世家》云:“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以一个知识分子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而能使乱臣贼子惧,孔子诚素王也。为学至此境界,亦可谓止于至善也矣。

《礼记·王制》里说:“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孔子早年也是在《诗》、《书》、《礼》、《乐》上用功夫,给学生讲授的也是《诗》、《书》、《礼》、《乐》。但到了晚年,孔子赞《易》作《春秋》,与“四术”合而有“六经”。我曾经有过这样的议论:“孔子晚年为什么要把《易》与《春秋》列为教材呢?从孔子自己的论述来看,《易》长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春秋》长于政务能力的训练。此二经比传统的四经更具有实用性。孔子在继承西周大学教育人文性,反对技术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将思维能力和政务能力的培养引入大学教育中,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都得到提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6]所谓“更具实用性”要从两个方面看。《易》本为非常实用的卜筮之书,学《易》必然也会学习占卜。“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属辞是连缀文辞,善辞令,会作文。比事是比照事例判断是非,寻求解决疑难的恰当做法。汉朝人就常常比照《春秋》决疑断狱。《易》与《春秋》也是“具体可操作的”,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则是,这种实用性的背后有深刻的义理。孔子给《易》加上《系辞》、《彖》、《象》等“十翼”之后,《易》便由一部卜筮之书变成了一部哲学著作。孔子自己钻研的、给学生讲授的是大易哲学而不是占卜。学了《春秋》虽也能“属辞比事”,但更重要的是深明《春秋》大义,做忠臣义士,不做乱臣贼子。当今的大学教育,所缺少的正是实用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哲学底蕴和理论基础。

孔子晚年作《春秋》还给我们另一个重要的启示。人文学者要以修身为本,创作是次要的。只有当自己的人格修养达到完善之后,才可以有所创作。以孔子之智、孔子之仁、孔子之勇,且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为尚,我们这些先天不足的大学教师,一天到晚忙于做研究,发文章,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春秋》寄寓了孔子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是孔子完成自己和谐人格塑造之后对政治伦理的追求,我们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教育完成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吗?《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以他的一生实践了修身为本的大学之道,追随孔子的大学之道,我们的大学一定能培养出人格完美的人才来,和谐社会的理想亦庶几可望。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54.

[2]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63.

[3] 姜国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现代大学教育,2003(2):41-45.

[4] 陈鼓应.老学先于孔学——先秦学术发展顺序倒置之检讨[J]. 哲学研究,1988(9):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