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时间:2023-10-20 17:26:09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行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5-0028-05

一、引言

石油天然气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地质勘探、地缘政治、生产成本、油价波动等多种风险问题。随着全球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对于其他的能源行业而言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考验。作为组织内部契约的显性反映,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非常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风险,为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路径保障。因此,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披露内容、披露质量以及披露程度的现实状态究竟怎样,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的效用性及信度又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回顾

(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回顾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47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所颁布的《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之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先后于1963年和1988年颁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33号》和《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用以规范企业内部控制。1992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应时而生,成为目前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2002年,美国进一步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美国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同时规定该报告需要由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出具报告。

Mcvay等通过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与公司的盈利状况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会带来较低的公司盈利能力。[1]Fekrat等通过研究认为投资者通过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更为有效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由此更好地判断公司的实力,进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2]Hermanson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控报告比强制披露内控报告对决策更有帮助。同时,调查对象普遍表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助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3]

综合来看,企业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不仅能够对投资者产生影响,与此同时,也会促使该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二)中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回顾

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中国证券领域首个内部控制管理规范――《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与指导,2003年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进行了重新完善与修订。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和内部经营的多元化,为了使上市公司不断提升抵抗内外部风险的能力,建立一套健全的旨在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颁布了各自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简称《上交所指引》和《深交所指引》),这两个指引是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的规范性文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2008年,中国又适时地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2010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方红星等以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样本,针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状况并不乐观,只有极少数沪市上市公司能够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多数上市公司选择将内部控制信息分散披露在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和公司治理报告中,集中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则比较少。此外,研究还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较好的上市公司多具有以下四种特点:在海外公开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国有上市企业或企业规模排名位列较前的上市公司。[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

第29卷第5期王琳,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完善对策

宣杰、盛锁岩、常荣以2007―2010年河北省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过3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河北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相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上市公司实质性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依据不统一、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内外部监管不力以及有关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披露的态度不积极等。[5]

综上所述,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披露的实质内容而言,总体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

三、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本文将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界定为与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相关的上市公司:石油天然气综合类、天然气管道运营类、储备运输销售类、天然气化工类、勘探开发设备类、石油化工类等。为了能够确保研究样本数据的连贯性和可靠性,本文选取了2010年度以前的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样本(其中剔除了2012年被ST的1家上市公司),共41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油气公司18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油气公司23家。下面将以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的2010―2012年的年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总体情况

本文将在公司年度报告及其他年度公告中涉及内部控制信息视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种表现,若公司年度公告均未提及则视为该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未被披露。从2010―201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良好,3年间均进行了披露(见表1)。

从2010―2012年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见表2)。从整体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载体呈现分散化状态。但是,从3年间数据的变化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出现由分散化转为集中化的变化趋势,内部控制信息逐步集中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以及年报中新增的“内部控制”这一独立章节中。据调查研究,这一现状的产生与证监会近几年的政策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2010年年底,证监会《证监会公告[2010]37号》,公告重点提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2011年年底,证监会再次《证监会公告[2011]41号》,鼓励上市公司在年报增添“内部控制”部分,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2012年《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调整了年度报告内容将监事会报告纳入公司治理一章,并新增了内部控制这一章节,重点披露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情况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评价一个企业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深交所和上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中均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了规定,均要求公司董事会以公司内部审计报告为依据进行公司内部控制审议评估并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过,《深交所指引》和《上交所指引》中关于自我评价报告的内容要求有所差异。《深交所指引》第62条规定公司自我评价报告内容需要包括至少四个方面:(1)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2)对本指引所重点关注的那些控制活动的自查评估进行说明;(3)对上一年度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异常事项的改善进展情况进行说明(如适用);(4)对内部控制缺陷和异常事项的改进措施进行说明(如适用)。《上交所指引》第33条规定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所应包括的内容至少应涵盖:(1)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2)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实施;(3)内控制度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风险及处理情况;(4)内控检查监督工作的情况;(5)对本年度内部控制检查监督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价;(6)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7)下年度工作计划等。可见《上交所指引》的规定较为详尽,本文以此规范为标准,对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统计描述。

从表3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完成的质量情况并不乐观,自我评价报告只倾向于完成对制度有效性的评价,对于内控其他情况并未能够进行充分的披露。分析中发现,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未对《上交所指引》中建议的至少披露的内容进行全部披露,公司倾向于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及有效性的说明,而对于重大风险处理情况以及本年度完成情况等披露较少,对于下一年度的计划只有极少数公司有所涉及。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上看,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内部控制的实质性内容缺乏,甚至部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出现大篇幅雷同现象。

表3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

(三)内部控制鉴证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2010―2012年3年间,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有3415%的企业选择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查,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达到7805%。除此之外,2012年的鉴证情况显示,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较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而言,内容更为广泛,除了关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评价是否存在缺陷、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内容外,还需要披露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的重大缺陷。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鉴证有所重视,当然这也与近几年内控相关政策规章的频繁出台有着很大关系。

表4中国41家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情况

四、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连续3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自我评价报告及其鉴证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不统一且披露内容缺乏实质性。由表2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载体较多,这样会造成信息披露散乱,缺乏信息报告的系统性。虽然目前内部控制信息已归拢于年报中“内部控制”章节及自我评价报告,但是对这两种载体的分工并不明确。从表3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建全及有效性的说明,而对于内部控制运行中的缺陷、重大风险处理情况等实质性内容披露较少。除此之外,通过对各企业自我评价报告的比较发现,报告内容形式化较为严重,甚至部分公司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出现大篇幅雷同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有用性。[6]

第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均规定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披露的具体参考标准,但从表3来看,各公司年报中相关信息的披露与该指引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没有一家公司完全符合《上交所指引》中规定的至少应披露的信息;《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都要求石油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也要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但是通过表4不难看出,仍有相当多的公司未披露注册会计师审核意见。

第三,内部控制相关规范之间不统一。《上交所指引》、《深交所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都规定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至少应包括的内容,但是,规定的至少披露的内容并不相同,使得上市公司在执行规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选择性,这影响到内部控制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普遍执行了国家出台的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指引和准则,但从内部控制的内容实质来看,其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度亟待加强。本文认为,应基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自身的特殊性,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加强和不断完善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规范性、执行性和监管性,积极鼓励其自愿性披露。

(一)完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的规范性

由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披露载体不统一、形式大于实质、内容表现过于模式化的通病,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有关指引来具体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统一注册会计师审核的范围,并且保持规范口径一致,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可以要求上市公司将年度报告中董事会声明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监事会发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意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及实施的基本情况等原本分散的内容,整合统一固定在“内部控制”一章,以方便信息使用者查找。在年度报告的“附件”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内容也应详细进行规范,如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可以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进行描述;内控检查监督情况的披露应包括对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实施的过程的说明;本年度内控完成情况以列表形式逐项说明;如果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发现缺陷,应对缺陷情况具体说明,并披露整改措施。

(二)加大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力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监管主体较多,为了避免出现监管盲区,防止重复监管,这就需要各部门在监管时相互配合、积极沟通,改进监管措施,建立监管机构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交流机制。监管部门可以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否、披露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明确监事会、独立董事或审计委员会等部门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督责任,切实发挥其独立监管的作用。

(三)应保持中国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口径的一致性

中国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由五部委共同制定的,之前上交所、深交所也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作出了各自的规定,政出多门就会出现规范不统一和口径不一致等问题,所以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时一定要相互协作、积极沟通,必须考虑与现有的政策之间的衔接性,避免导致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出现选择性、缺失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WEILI GE. Sarah Mcvay. The Disclosure of Material Weakness in internal control aft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ccounting Horizons,2005(9):139159.

[2] M. ALI FEKRAT, CARLA INCLAN, DAVID PETRONI.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ures: Competi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 using 1991 Annual Report Da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9(2):175195.

[3] HEATHER M. HERMANSON. 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J]. Accounting Horizons, 2000(9):325341.

[4] 方红星,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6773.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2

2009年春天已至,天朗气清,然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仍然没有摆脱“棕色云团”的困扰。

联合国环境署2008年11月13日的一份报告,让我们认识了一种奇怪的天气――棕色云团。报告警告,北京、上海和深圳被纳入了全球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另外,棕色云团对于气候、人体健康、农业等多方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棕色云团“ABC”变迁

所谓棕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其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燃烧,然后在大气层中积聚,最终形成棕色云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邵敏指出,棕色云团同灰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关于棕色云团的研究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印度洋试验”。据邵敏介绍,当时主要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在印度洋的上空,动用轮船、飞机等众多力量,对这里的空气展开实验和研究。他们发现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上空,存在着一个面积相当于美国大陆大小、厚度约三公里的棕色云团,由于是在亚洲地区发现,因此称其为“亚洲棕色云团”(Asian Brown Clouds,简称为ABC)。

随着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亚洲棕色云团”在国际社会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各种针对亚洲环境的指责与非议也随之而来。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石广玉回忆,由于后来发现在美洲、欧洲以及非洲等世界其他地区都有棕色云团的存在,因此“亚洲棕色云团”的说法既不准确,对亚洲地区的国家也不公平。

2003年2月,石广玉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棕色云团科学工作组成员的身份,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工作组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他发言提出,既然棕色云团不是亚洲所特有,就应取消“亚洲棕色云团”这一名称。这一要求立即得到印度等亚洲国家同行们的强烈支持。最后,经过商议,决定将“亚洲棕色云团”更名为At-mospheric Brown Clouds,即“大气棕色云团”,但仍保留ABC的简称。

“ABC就无所谓了,A这个字母,你可以理解为America(美洲),也可以理解为Africa(非洲),总之,它不再是单指亚洲国家了。”石广玉告诉记者。

棕色云团威胁多方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报告显示,棕色云团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体的健康、农业、气候等方面。

棕色云团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暑报告称,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上升每立方米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而死亡。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尚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平时所了解的空气质量报告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气候也是受其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据研究结果显示,温室气体和大气棕色云团的综合作用,很可能是导致过去50年中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北部明显干旱和南方洪水频发的重要诱因。而一旦棕色云团中的黑尘通过降雨落入喜马拉雅冰川,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几十亿人的水源都将遭到污染。棕色云团同时缩短了印度季风季节的时间,极端天气状况在中国与印度的发生频率都有所增加。报告称,在中国和印度,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情况比以前明显增多,而超过150毫米的数量则已经多出一倍。

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上,因为棕色云团可以吸收太阳光线的热量,因此有人认为,棕色云团在一定程度上对温室效应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认为。如果棕色云团一夜之间被清除掉,它将导致全球气温迅速上升多达2摄氏度,这被科学家视为一个危险的开始。但石广玉指出,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情况。云团中的硫酸盐颗粒和一些有机物可以反射阳光,因此也会减少到达地表的热量,降低地表温度。但是,其中另含有的黑碳,则是会加剧温室效应的。

此外,棕色云团对农业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研究显示,由于棕色云团中黑碳等物质可以吸收阳光,农作物的生长将受到很大影响,会导致主要粮食作物减产,比如大米、小麦和大豆等。另外,大气棕色云团会导致冰层融化、日照减少、增加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这些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

中国仅三城市在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这份报告,列出了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赫然在列。

被纳入13个热点城市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确都曾经历过严重的灰霾天气。据了解,北京的灰霾天气曾一度十分严重,北京气象台黄色预警并进行了人工消雾试验,还有专家专门提醒市民宜减少出行。上海也出现过相似的情况。

那么,全国是不是只有这三个城市存在灰霾天气呢?

复旦大学环境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说,尽管报告只选择了中国最大的三个大都市,但实际上,棕色云团范围很大,从郑州、西安一直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基本上连成一片。此外,乌鲁木齐、兰州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

“按照天气预报上的数字,我国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差不多都是颗粒物超标的。”邵敏介绍,东北地区也曾出现过大面积能见度下降的情况,而本溪则“从卫星上就是看不见的一个城市”。

但石广玉同时指出,“我们又不能不发展经济,而且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达到零排放。”

“反棕色云”战

“反棕色云”的战役,实际上早已开始打响。

“亚洲棕色云团”事件之后,中国政府对大气棕色云团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务院领导要求国家环保总局尽快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在2002年,由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参与,成立了一项针对棕色云团的研究项目。

曾参与这一研究项目的邵敏介绍说,当时主要是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中国在棕色云团的形成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另一个是研究外国对于我们是一个怎样的影响。他说,颗粒物的控制本来也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重点,所以这两年是在将其有效地结合,一方面去解决我们国家自己的问题,去了解外来的污染物对我国的影响有多大;另外一方面就是研究我们国家的污染控制对全世界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多大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他补充道,即便如此,我们对于棕色云团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3

一、fasb、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准则制订的背景比较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社会对石油天然气的供应安全的焦虑与担心,促使美国政府开始重视能源数据以满足建立国家储备的需要,并且当时指导石油天然气公司会计与报告的文件很多,导致报告的复杂与混乱且缺少可比性,因此fasb花费几十年进行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用以指导会计信息的计量与披霹。而iasb是从21世纪开始进行石油天然气等采掘业的会计理论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采掘行业企业在财务会计与报告方面的差异以利于采掘业企业的跨国经营,但是由于许多采掘业的主体自2006年1月1日起需要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因此iasb只能先关注于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这主要问题,于2004年12月颁布了ifrs6《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同fasb相比,iasb制订的准则只是一个中间过渡产物,并且由于概念理解上的区别,iasb制订的准则在名称上和fasb存在区别,采掘业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更广一些。

(二)准则内容的比较

fasb现行的关于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规定(第oi5节)主要内容包括:总论、范围、成本发生时的会计处理、资本化成本的处理、矿区转让和相关交易、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探明矿区的减值测试和资本化的勘探、开发成本、全部成本法下的资本化利息、披露和名词解释等;而ifrs6其内容包括目标、范围、勘探和评价资产的确认、勘探和评价资产的计量、列报、减值、披露、生效日期与过渡性规定等。可以看出fasb和iasb的准则都涉及了对采掘行业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的会计处理。只是fasb的准则包括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企业的矿产权益的取得、勘探(包括前景勘探)开发和原油的生产和权益的取得与转让的会计处理,其内容完整并且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准则体系;而iasb的准则仅仅涉及到了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以下我们将就两个组织颁布的准则中涉及的共同方面一勘探与评价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

(三)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1.确认时计量的比较

fasb现行准则认为:勘探应包括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勘探成本包括辅助设备和设施的折旧和操作成本以及进行其他勘探活动发生的成本,其主要种类有地层、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费用、为维持未开发矿区所发生的成本、干井贡献和井底贡献、钻探和装备勘探井的成本、钻勘探参数井的成本等;而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计量按历史成本计量,初始计量时勘探与评价资产的成本构成包括与下列活动有关的费用:探矿权的取得、地形与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研究、钻探井、土建、采样、与评价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采性等活动、相关恢复和拆除成本等。可以看出两个组织对勘探成本构成要素的认识基本一致,只是fasb认为一般石油企业经营活动分为取得矿权、勘探、开发和生产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发生相关的成本,会计都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与反映;而ifrs6却将矿权取得成本归入勘探与评价支出,将石油天然气经营活动前两个阶段和为一个阶段。

2.减值的确认与计量的比较

fasb规定应对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在未探明矿区钻干井后不继续打井或租期已到而未在油藏附近打井时,则认为该矿区可能遭受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对于找到油天气储量的勘探井,如当年不能确定探明储量或以后发现储量不能生产时则应假设发生减损,并将其成本做费用列支;ifrs6认为勘探与评价资产的主体应每年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确认减值时应考虑ias36《资产减值》的规定和某些表明主体将终止勘探的迹象。主体确定会计政策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便对资产减值进行评估,为减值测试而确定的层次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组成。可以看出两者都规定每年都进行减值评估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但fasb规定分别对探明矿区和未探明矿区进行评估来确认减损,减损的确认和评价备抵的数目应通过矿区的摊销来实现;而ifrs6则规定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或现金产出单元组中以进行减值评估,并认为一个或多个现金产出单元构成减值测试的层次。

(四)列报与披露的比较

fasb认为对石油天然气矿区的取得、勘探、和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应按成本的发生地点分地理区域揭示,并且探明矿产权益成本很大时,要和未探明矿区分开揭示,在对油气生产的经营成果的揭示中必须说明勘探费用、折旧、折耗和摊销以及估价准备等信息。ifrs在开采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和商业可行性得到证明之前将勘探和评价资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并认为主体应披露以下信息: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由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金额。可以看出fasb和iasb都要对取得矿区和勘探成本进行揭示,只是fasb对矿区取得成本与勘探成本的揭示是做为石油企业经营活动的两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的揭示,并且需要分探明矿区和未分探明矿区进行揭示,在经营成果中也需要对勘探费用进行披露;而ifrs6则是将矿区取得与勘探评价过程所形成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进行披露,并需披露关于勘探与评价支出的会计政策。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主要有三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其中cnooc的会计核算制度相对与国际惯例比较接近,类似于成果法。而cnpc和sinopec也借鉴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成果法,对香港和国外10%股份股东的报告则按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油气准则的要求对现行资料进行调整,但其对国内90%股份股东的报告使用的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上市的股份执行的iasb或fasb的准则,对非上市的股份则执行各自内部会计制度,在国内没有统一的油气上游作业信息披露规范。这样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实际上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对其生产活动进行计价与报告,这不但造成了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的不可比,不利于投资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与决策,也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企业的会计信息转换成本,并且在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化的趋势下,也不利于体现我国石油企业的意愿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借鉴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势在必行。

三、改进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披露的建议

通过对fasb和iasb对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的过程及内容的比较,并结合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启示。

(一)必须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报告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对投资者投资和政府进行管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国石油企业会计报告由于缺乏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造成了报告内容的不规范和上市企业的高成本,这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必须制定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规范油气企业的会计核算,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国际间的协调。

(二)加强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的研究

fasb和iasb两个组织在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工作,尤其fasb几个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制订经历十数年,其间颁布的准则的部分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别被以后的准则所替代,最终形成了一个严整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体系。而我国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虽然有fasb和iasb现存的准则可以借鉴,但我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此必须对我国国情下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尤其是需要充分界定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以体现我国特色和符合国人的阅读理解习惯。

(三)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订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

通过对fasb和iasb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fasb的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名称、内容范围、对油气企业活动的会计处理的规范中,都具有更高的借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fasb现行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来制订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准则制订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准则名称上应该将石油天然气行业从采掘业中划分出来,因为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重要性和其生产的特性决定有必要专门为规范其活动制订准则,其他采掘行业可以仿照执行。

准则内容上应该对油气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而不是仅仅限于油气生产活动某一环节,其具体可以分为引言、定义、费用发生时的基本会计核算、油气生产活动的揭示、矿区财产权益的转让及相关的交易、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以及生效日期和过渡等几个部分。

准则的制定需以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把握为基础,不同的概念基础或对基本原则不同角度的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确认与计量结果,由于中国的财务会计有对资产做明确的类别划分并规定具体的内容和条件的习惯,这不仅便于实务操作,也便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因此在准则中可以对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义和其构成内容首先进行严格的界定。

由于中国石油企业习惯上将其经营活动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矿权取得阶段、勘探阶段、开发阶段和生产阶段,因此在对其费用发生时的会计核算应该就这四个阶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尤其是取得成本的核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需要对成本的取得进行单独处理,这点需在准则中有所体现,而不能因当前的情况而忽视。

石油天然气资产应采用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实施和完善成果法,虽然fasb和iasb的准则中没有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成果法,但通过其对资本化成本的处理可以看出,两者都倾向于采用成果法,并且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也决定其完全可以采用成果法,目前需要做的是对我国现行近似成果法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可以取消储量使用费,改变cnooc对自营勘探投资不论是否发现商业性油气流,均在次年摊入油气销售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杰。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0,12.

[2]龚光明。关于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若干问题[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1.

[3]党红。关于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5,1.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4

㈠、气象科普宣传

科普宣传是学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2005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

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暨建局50周年

一年一度的“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是我会科普宣传的重点活动之一,今年又正值省局建局50周年大庆,在双喜临门的日子里,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在3月23日上午召开大会,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暨湖南省气象局成立50周年,省会30多个部门、单位120余名代表与会。省局祝燕德局长作了题为《继往开来,奋发进取,努力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湖南气象事业5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介绍了“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及其行动意义,并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加快湖南气象事业发展和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展示了新的蓝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道沐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我省气象部门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给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同时要求各级人大、政府要更加重视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用好气象信息。省气象局党组纪检组长、省气象学会事长费中运主持会议并致辞。省参事室副主任程不吾、省农科院研究员杨光立代表来宾单位致了贺词,省政协副主席阳宝华和省委副秘书长段林毅、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吉芳以及部分部办委厅局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为了更好地向与会领导宣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我省气象部门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向中国局征订了500本《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掠影》宣传画册和3.23世界气象日纪念邮封,与此同时省局还组织编印了《湖南省气象局宣传画册》、《湖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彩色宣传册,分发给与会代表。下午,省局现代化业务平面对外开放,展出大气探测、气象通讯、气象卫星、天气预报制作、人工增雨、台风、暴雨等宣传展板;播放纪念气象日主题的影碟。活动期间还组织长沙市一中、湘钢一中等校的近300名师生前来参观学习。湖南卫视、经视、省教育电视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日报、中国气象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对此给予了集中宣传报道。

各市(州)、县气象部门也以不同形式结合活动主题和各自的中心工作开展纪念活动。全省14个市(州)局、气象学会都及时利用这个机会,向当地党政领导和社会广大公众宣传气象。益阳市气象局和市气象学会联合市科协召开了全市学会工作会议暨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报告会。市人大、市科协领导和市直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长60余人和全局干职工参加了会议,益阳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会进行采访,同时,还向公众开放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并在科学技术协会网站开设世界气象日专题栏目。常德市局召开座谈会,市人大、科协、水利局等部门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常德市电视台、鼎城区电视台、常德日报社等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长沙市局组织了2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以“科技下乡,为三农服务”为主题的科技下乡活动,市局领导亲自带队到长沙县和望城县设点服务。科技下乡组的同志给农民朋友们带去1000本《湖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气象知识、96121宣传单等资料,共向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发放200余份气象服务满意度和需求调查表,同时带去了农民最急需的春播期间气象服务资料。下乡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欢迎,有三家市级媒体对整个活动进行了跟踪采访。郴州市气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市局统一制作了28块宣传牌,印制了包括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中国气象局8、9、10、11、12号令、《人工影响天气条例》、《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湖南省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和气象信息、气象科普知识在内的宣传资料8万份发放给群众。永州市气象部门和当地通讯部门联合起来,市、县区两级联动开展了宣传活动。全市11个县区均在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点,纪念气象日和宣传手机气象短信服务。湘潭市气象部门向市民宣传介绍了相关气象灾害、湘潭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和气象服务水平。张家界市政府汪业元副市长关于《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助力张家界和谐社会建设》的署名文章在《张家界日报》全文刊登,另外《日报》还大篇幅刊载了张家界市局宣传市气象事业和战略研究成果的文章。娄底市气象学会积极组织队伍上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娄底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湘西州气象局在繁华街道设置了宣传咨询台,通过电视VCD进行滚动播放气象科普知识教育片,展出了十块彩色展板,州局领导、专家在咨询台前为过往群众进行了现场气象咨询。纪念活动共散发3000余份宣传材料,并通过《团结报》、湘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

永兴、蓝山、东安、祁阳、双牌、江华、道县、麻阳、南县、澧县、安仁、永兴、嘉禾、临武、宜章、汝城、资兴、桂阳、安化、桂东、汉寿等县(市)气象局或与当地人大、政府领导进行座谈,宣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和气象事业发展成就;或联合移动、联通、电信公司进行街道现场咨询,悬挂气球和标语,印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知天在信”气象短信服务和96121;或台站对社会公众开放,发放中国气象报专刊、湖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等宣传资料,宣传气象,扩大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或送科技下乡,直接为三农服务;或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气象影视栏目、兴农网站广泛宣传气象日活动主题;祁阳县局通过点播8集气象题材电视连续剧《北极光》,以感谢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全省气象部门,以不同形式,多视角、全方位开展纪念气象日宣传活动,使今年的活动主题家喻户晓。

2.积极参与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根据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的统一部署,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于5月14-20日隆重举行。今年活动主题是“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我会参加了活动周启动式暨科普进社区、长沙市科普旅游启动仪式。

学会秘书处联合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省气象台一道,设立气象科普展区,不但有气象科技人员现场咨询,更有琳琅满目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展板、20余种气象仪器、计算机播放的气象科普电视宣传片以及科普宣传资料。展板内容包括天气预报的制作、气象与防灾减灾、气象与国计民生的关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生产生活中的气象知识等等;20余种气象仪器都是目前气象和有关部门正在业务上使用的仪器,包括测量地面和高空气温、气压、湿度、风等气象仪器;播放的气象科普电视宣传片有“走近天气预报”、“二十四节气”等电教片10余种;气象科普资料有“气象知识”、“气象仪器介绍”、“湖南省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宣传册等。气象科普展区以其形式生动,内容丰富而深深吸引了过往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咨询,索要气象科普宣传资料。省人大副主任唐之享也前来参观气象科普展区。湖南卫视、湖南教育频道等宣传媒体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报道。由于气象科普展区内容丰富,深受群众的欢迎和湖南省科技活动周组委会的好评。在2005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总结表彰大会上,省气象学会被评为先进集体,杨治惠同志被授予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常德市气象学会组织办公室、气象台的相关会员和市直其他单位一道,积极参与常德市科技活动周及四下乡活动,市气象局和桃源县气象局联合开展了气象科技咨询,向前来参加科技咨询活动的群众发放气象科普宣传资料2000多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3.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日纪念活动

6.29全国科普日,我会邀请省湘雅医院健康教育专家杨放如博士前来我局作健康科普知识讲座,省局离退休老同志和众多在职职工参加了听讲,讲座深受大家的欢迎。

为响应省科协号召,湖南气象系统隆重组织开展科普日纪念活动,省气象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对社会开放。9月17日,省气象台、省气象科技开发中心现代化业务平面免费开放,接待了湖南师大、省农大参观师生近百人,基地单位专家的热情讲解得到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评价,师生们离开基地时,再三致谢!

各市(州)气象部门积极响应,开展“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长沙、衡阳、怀化、永州、益阳等市气象学会和沅陵、蓝山等县气象局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参加了当地科协统一组织开展的集体宣传活动,设立气象科普展区,放置气象科普展板,设置咨询台,发放防雷减灾和气象知识等宣传资料。各单位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达到了树立气象部门形象、普及气象知识、宣传气象法制、扩大气象部门影响的目的。

4.编印《湖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彩色宣传册

应省局业务处、办公室委托,学会秘书处设计编印了《湖南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彩色宣传册,该宣传册发至全省各市(州)、县气象局,深受大家的好评。

㈡、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又一重点工作,全年我会不仅邀请专家来湘作学术讲座、发动会员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还要求全省在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作一次年度学术报告,同时认真办好我会会刊《湖南气象》,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力军作用。

1.组织开展全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学术报告

为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促进我省气象部门学术活动的开展,活跃我省气象部门的学术氛围,推动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去年,省局委托学会秘书处制定了《湖南省气象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报告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落实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报告制度,学会秘书处于去年12月底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04年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报告的通知”,各单位都精心安排,认真组织落实。今年初,将57名参加学术报告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测评意见汇总报省局人事处,同时收集了他们的论文汇编成册。今年底,针对首次全省性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报告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学会秘书处正着力研究,采取措施,使此项工作更加完善。

2.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全面活跃我省学术氛围

为了加强科技交流,推动气象科技进步,开阔我省气象科技业务人员的视野,省局积极举办气象科技讲坛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来我局作学术报告。

4月8日,由省局科技处、省气象学会秘书处联合邀请加拿大北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系首席科学家唐佑民先生作“厄尔尼诺预报的不确定性”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报告,对广大科技人员来说是一次开阔视野的好机会,使大家对目前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对我省的短期气候预测技术的提高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术报告由省局副局长汪扩军主持,省气象台、科研所、人影办、省局业务处、科技处等单位40余名科技业务人员参加。

4月15日上午,气科院农业气象专家王石立研究员、马玉平硕士应我会农业气象学委员会的邀请,来湘做学术报告,省局副局长汪扩军研究员主持,省科研所、省局业务处、科技处、省气象台、长沙农试站等单位的3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报告会。王石立研究员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为例,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灾害影响评估、灾害防御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以及WMO农业气象委员会管理组会议的有关情况,从国际社会对减灾的主要关注要点等方面介绍了2005年1月18-22日在日本神户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以“美国干旱国家政策”为例介绍了国家防灾减灾政策。马玉平硕士的报告题目是“基于遥感信息的华北冬小麦区域生长模型及其模拟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冬小麦遥感-动力估产模型研究”的研究内容,介绍了世界粮食研究中心根据荷兰的SUCROS作物模型而开发的WOFOST(WorldFoodStudy)模型及其本地化研究。本次学术报告,使大家对目前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对我省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农业气象在防灾减灾中大有作为。

8月5日下午,美国海洋大气局气候预报中心研究员杨崧博士应邀前来省局做“亚洲气候监测与评估预测”学术报告,杨博士的报告从气候变化的发展、短期气候预测、科研领域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的国际前沿和国际热点问题。通过学术报告促进了科技人员对气候监测与评估预测的科学认识,开阔了科技人员的视野,对提高该领域科研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8月12日,应衡阳市局、市气象学会邀请,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博士生导师杨修群教授,到衡阳市局做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围绕“气候变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和“气候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短期气候可预测性问题展开,同时与广大业务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周边湘潭、邵阳、株州、永州等四个市气象局也派员参加了听课。学员们就“暖冬”、预测时效性、“温室气体与寒冷期增暖差异性”和“限制人类排放量”等研究领域提问,杨教授都逐一进行了解答。杨教授学术报告会使大家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衡阳市六大新闻媒体对此次学术报告进行了报道。

10月17日下午,由省局人事处、科技处和省气象学会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王钟睿博士来我局作了题为“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影响的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

学术报告。王博士就江淮梅雨参数及其与环流特征的关系,

江淮梅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联系,

印度洋、南海和东南沿海海温异常对江淮梅雨影响的分析及数值模拟,

海温异常对江淮流域入梅的影响,

海温异常影响江淮流域入梅的数值模拟,

江淮流域入梅期和梅雨量的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的联系,

江淮流域梅雨量与海温和大气环流对应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热情交流。省台、省气科所的科技业务人员和机关有关管理人员以及省会周边市局的部分业务人员参加了听讲,大家一致认为受益匪浅。

11月8日下午,中国气象科学院陈联寿和徐祥德院士应邀来我局作学术报告。长沙、株洲、衡阳、常德、娄底、邵阳、岳阳、益阳等市气象局的科研业务人员,省局直属单位工程师以上人员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约120人参加了听讲。徐祥德院士不仅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季风特征及其相关灾害的研究成果,还从组织机构、国际背景、总体目标、设计思路、站网布局、资料共享平台构架、重点观测分区和计划实施基础等8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国气候观测系统(GCOS-China)总体实施方案。当提到以湖南长沙为重点关键区的洞庭、鄱阳两湖水系生态观测区时,听讲人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陈联寿院士从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触目惊心的巨大损失出发,阐述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可预报性,并重点介绍了台风预报研究成果。陈院士最后还就现代气象预报员应该具备的能力,给我省预报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3.发动会员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10月13-14日在海南举办的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上,我会领导高度重视,会员积极参与,有10篇论文录入会议专辑,5人参加了会议交流。其中我会副理事长汪扩军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基于GIS的农业气候分析服务系统”的专题学术报告,反响强烈。

10月25-27日,在苏州举办的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上,我会有13人参加会议,有4人作了会议交流,省局局长、我会常务理事祝燕德的《略论天气风险管理栏目设置》等15篇学术论文收入学会论文集。

11月,在贵阳召开的第14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上,我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在“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与检验方法”;“室内实验与催化技术”;“天气、气候、水资源”;“黑碳、消雨、消雾、气溶胶、闪电、综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及指挥系统”等5个专题的12篇论文被文集录用,两位科技工作者在大会作大会报告交流,展示了湖南人影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进展。

4.各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

我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南方夏季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讨会”。11月22日,来自安徽、福建、山东、湖南、江苏、江西、浙江、贵州等省以及《气象科技》22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特邀国家气象中心人影室周毓荃首席研究员作专题报告。研讨内容涉及空中水资源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等多个领域,包括南方夏季对流云特征及时空分布、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对流云风场结构、对流云的数值模拟、南方夏季对流云催化技术和对流云地面作业指挥系统等。

5.办好《湖南气象》,充分发挥学术园地作用

《湖南气象》是由省局和学会联办的以学术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也是我会的会刊,为了使《湖南气象》能客观地反应我省气象部门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成为我省与兄弟省市气象部门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真正成为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学术园地,我们十分注重利用这一阵地宣传我局的两个文明建设的风貌。本年度《湖南气象》编辑、出版发行4期共3200册约40万字,发表交流论文60篇,宣传报道39例,所为作者职称评审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科技人员的好评,期刊质量稳定。另外,正在为农业气象学委员会编辑出版1期增刊,28篇论文约20万字。汇编2004年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报告论文集1期,约60万字。

㈢、承接政府职能

自省局下发了“关于湖南省防雷专业技术和施放气球作业人员资格认定转变管理方式的通知”以来,省气象学会按照省局要求,相继制定了“两证管理办法和考试办法”,下发了“两证”考试大纲,召开全省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就“两证管理”工作转、接进行周密部署。在各市(州)气象学会、省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省气球办和学会秘书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重新认定换发防雷专业从业资格证451人,气球作业人员资格证758人;组织防雷专业从业资格证考试3次,有163人参加了培训考试,审批发证137人,所有取得资格证的人员重新建立了档案,名单都在湖南气象学会网页上公布。目前,学会秘书处正在认真总结经验,使“两证”管理工作更趋规范,以做好来年的年检、培训、考试和审批工作。

㈣、旅行社工作

今年初,省局华云气象旅行社转由省气象学会管理,学会秘书处先后增加了两名工作人员。经过全处人员的共同努力,形势喜人。先是接待了河南电力会计培训班四期共445人次的旅游业务,后来又为省局办公室、业务处和省气象台操办的全国性会议以及省气科所工会共91人次提供旅游服务。秘书处认为,旅游市场还有潜力,来年将加大开发力度,特别是各职能处、直属单位承接全国性会议以及各市(州)气象局工会活动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华云气象旅行社的业务还大有潜力可挖。

为了加强旅行社的管理,学会秘书处制定了“华云气象旅行社内部管理制度(试行)”,并准备尽快制定奖罚制度,采取激励措施,大力推动旅行社的发展。

㈤、其他工作

1.顺利通过社团和期刊管理部门的年检

根据省民政厅的要求,由湖南天平有限责任会计事务所对本会2004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专项业务费146185元,办公费2688元,审计认为,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应了我会2004年度财务状况,会计报表符合国家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经社团业务管理单位省科协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省民政厅年检合格。

4月,省新闻出版局决定对全省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进行年度检验,《湖南气象》编辑部对照文件要求,进行认真自查,及时上报材料,管理单位认为我刊严格依照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办刊,批准通过了年检。

2.理顺了长沙市“两证”资格培训等管理工作关系

学会秘书处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长沙市五区两县(长沙县、望城县)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等管理工作交由省雷电防护技术委员会承担,施放气球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等管理工作交由省气球办承担,长沙市气象局本级和浏阳市、宁乡县的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和施放气球从业人员的资格培训等管理工作由长沙市气象学会负责,从而理顺了关系。

3.召开全省气象学会第一次秘书长会议

2005年4月25-26日,我会组织召开了全省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省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省气球办代表列席会议。理事长费中运在会上作了“学会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讲话,法规处处长陈胜华就加强资格管理与行政管理、积极发展防雷和施放气球科技服务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会议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学会秘书长杨治惠介绍了2004年省气象学会工作总结和2005年活动计划;自治州、湘潭、永州、邵阳、岳阳等地代表介绍了当地学会活动情况。二是,邀请省科协学会部部长谢鲁生作“学会组织管理和学会改革”等业务知识讲座。三是,学会秘书长杨治惠介绍了“防雷和施放气球”有关管理办法,并组织了对“两证”管理的讨论。会议对规范学会管理,特别是“两证”资格管理的规范化操作上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学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抓住目前“两证”管理这一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规范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学会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学会社会地位。会议决定,为加强对社会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施放氢气球从业人员的监督,将获得的“两证”名单在湖南省气象学会网页上公布。

4.完善湖南省气象学会网页

我会作为气象部门联系社会其它相关部门的社团组织,也是气象部门联系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起着与社会各部门广泛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工作的社会性和开放程度较高,因此在湖南气象网站主页建立了湖南气象学会网页,并对网页结构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按照省局网站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网页内容进行了充实。更新内容50余条,益阳、衡阳、邵阳、长沙、株洲、常德、永州、湘潭、娄底、自治州等市州学会都向本会网页提供了更新内容。我们将更进一步充实网页内容。

5.指导市(州)学会工作

本年度有衡阳、常德、邵阳、娄底等市气象学会召开了换届选举大会,我会秘书处应邀为他们给予了指导。

6.获得的荣誉

在湖南省科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上,省气象学会获得2004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杨治惠获得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这是省气象学会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5

我国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变化

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试论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白色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潍柴供水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

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初探

液化气小区供应的理论与实践

2-甲基咪唑硝化工艺研究

利用湿法磷酸厂废气制取白炭黑和氟化钠

用SBR法处理啤酒生产废水

氧乐果副产物的回收利用

粉煤灰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太湖、钱塘江源头──临安市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问题

新野县农业生态环境水质评价

锅炉烟气排放综合治理达标的方法和措施

燃煤炉改成燃烧气体燃料锅炉有关技术分析

压力容器修理质量控制与监督

啤酒的其它用途

食用昆虫趣话

国情研究第4号报告(连载)──国内报刊独家报导 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

电厂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特性与途径研究

发展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思考

安钢东线余热采暖二次加压提高水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践

浅析纸张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育为本 不忘节水

你知道吗?

国外利用工业窖炉处理有毒废物“变废为宝”简介

在炉灶的反平衡测试中两项主要热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煤炉余热水箱与太阳能热水器互联系统设计及经济技术评价

变频调速在溴化锂制冷机中的应用

农村家用沼气池稳定产气技术要点

走近螺旋藻

冬瓜的化学成分和综合利用

我国食用海藻资源

不同发育时期朝天委陵菜茎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碱性印染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开发利用

废旧聚酯瓶的回收利用

百科文摘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

国情研究第4号报告(连载)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

“综合利用,大有可为”系列报导之一认清国情迎接挑战

“十大”钢“八五”节能率为0,改革呼唤节能法早日出台──认真推广邯钢经验,促进全面节能提效

解决淮河流域水资源危机的出路探讨

敢上九天揽月──记全国劳动模范奔月集团公司总经理薛兴国

让碧水清澈、长流

一个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典型──小营村

对聚氯乙烯生产中付产高沸物的应用研究

以废治废造纸黑液资源化征服造纸黑液保护水资源

化工铬渣在炼铁烧结中的应用

汝州市一期煤气工程的CO_2间接置换

烟台海滨海产藻类植物调查报告

祝您健康长寿专辑

国情研究第4号报告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

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的思考

论“土焦”的合理改造

“白色消费”红色信号

啤酒废酵母菌体变温法自溶的研究

中草药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明胶废水的综合利用

淀粉胶粘剂的改性方法和发展趋势

液化石油气在汽车上的应用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项目后评价 苏里格气田 应用

项目后评价是评价预期的投资收益与目标是否达到,找出预期目标与现实结果之间的偏差,分析其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公司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项目后评价常用方法有对比法、因果分析法、调查法和成功度法等,其中,对比法是投资项目后评价最常用、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对于具体的项目,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后评价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一个项目后评价需要几种方法组合运用才能达到很好的分析效果,在进行长庆苏里格气田后评价工作中主要采用了前后对比法。以苏6、苏36-11区合作区块为例,在项目建成投产、竣工验收一年半后,对项目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未来项目的决策、实施、管理水平,准确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益。

1.苏里格气田概况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探明储量最大的整装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侧的苏里格庙地区,行政区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勘探面积约4×104km2。气田具有典型“低渗、低压、低丰度”和严重的非均质性特征,初期产量高、压力高,但单井控制储量少、压力下降陕、产量递减快,开采难度世界罕见,国内外尚无该类气田开发可供借鉴的经验。

2005年底,按照集团公司“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苏里格气田开发步伐”的指示精神,长庆油田在苏里格气田实施了国内全新的“5+1”分区合作开发模式。长庆石油勘探局做为“5+1”合作开发单位之一,参加了苏里格气田苏6、苏36-11区的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模式为:长庆油田分公司提供合作开发区块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成果和开采权,并统一负责气田集气干线、天然气净化厂等产能骨架工程建设,长庆石油勘探局负责中标区苏6、苏36-11内的投资、气田建设、开发和管理,合作区生产的天然气交长庆油田分公司统一销售。长庆油田分公司以年度交气总量为基数,扣除7%作为“前期费用回收气”后,剩余天然气交气量按照0.8元/m3与长庆石油勘探局结算。

主要建设内容:在苏里格气田苏6、苏36-11区块部署钻井180口,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9.0×10×m3/a(其中弥补递减产能1.0×103m3/a);在此期间,计划生产天然气2.79×108m3。

该项目自2006年4月开始实施,至2007年12月底竣工投产,建设期为2年。共钻井166口,建成集气站8座及相应配套系统,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8.79×108m3/a,在此期间,实际生产天然气4.80×108m3。

2.项目的效益评价

2.1建设投资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2006年及2007年投资xx万元,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9.0×108m3/a,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投资xx万元。实际竣工决算投资xx万元,建成天然气生产能力8.79×108m3/a,亿方天然气建设投资xx万元。项目竣工决算投资比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降低3183万元,降幅为2.5%;项目竣工决算投资比初步设计概算投资降低xx万元,降幅为11.4%;实际竣工决算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投资是可研报告估算投资的90.7%。

由于合作开发项目部能严格执行长庆油田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各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相关的采购、服务项目均实行招标或议标招议标;对中标单位实施合同管理,结算价格均未超过合同价;地面建设注重不断优化流程、简化方案,所有工程结算前均经油田审计部门复核。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做到了决算低于概算,概算低于估算,使建设投资得到了有效控制。

2.2经营及效益

2006年、2007年属于建设期,在建设期间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做法,共生产天然气4.80×108m3,为可研报告预测同期产量2.79×108m3的172%;销售天然气4.56×108m3,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为可研报告预测同期收入xx万元的160%;税后利润总额xx万元,为可研报告预测同期税后利润xx万元的151%。

2.3财务效益

苏6区块:可研报告预测的内部收益率为8.01%,后评价预测的内部收益率为5.76%,比可研报告降低了2.25个百分点,内部收益率降低的幅度为39.06%。评价期财务净现值-15343万元,与可研报告相比,财务净现值由正变负;投资回收期为14.64年,与可研报告相比,推迟了1.35年。

苏36-11区块:可研报告预测的内部收益率为9.2%,后评价预测的内部收益率为9.06%,比可研报告降低了0.14个百分点,内部收益率降低的幅度为1.52%。评价期财务净现值10570万元,与可研报告相比,提高的幅度为10.95%;投资回收期为11.62年,与可研报告相比,提前了0.04年。

造成后评价经济效益与预期目标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可研报告经济评价中,未考虑长庆油田分公司收取天然气商品量7%的“前期费用回收气”这一因素,致使评价结果偏于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财务收益,使产量较低的苏6区块销售收入下降了10.55%,财务净现值变为负值,财务内部收益率低于基准收益率(8%),该区块的开发在经济上已不可行。但苏36-11区块由于产量较高,受“前期费用回收气”的影响相对较小,内部收益率虽有所降低,但财务净现值有所增加,投资回收期略微提前。

3.主要经验

长庆油田分公司在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前,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评价工作,为气田合作开发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组织编制了《苏里格气田开发规划》。从地质、钻井、采气工艺、地面流程、开发技术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开发规划,需出资修建天然气处理厂、集气干线及气田干线道路,有效避免了各中标企业无序重复建设,大大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投资。

3.1市场化运作是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

发挥全社会资源,打破地域的限制和内部体制的桎梏,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使大量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自发的云集苏里格,为苏里格气田的有效开发创造了条件。

3.2“六统一、三共享、一集中”是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前提

经过不断探索,苏里格气田“5+1”合作开发形成了“统一规划部署、组织机构、对外协调、技术政策、生产调度、后勤支持”的“六统一”和“资料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的“三共享”及集中管理的“一集中”合作开发管理模式,从而将各自独立的合作方融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建设合力。

3.3技术集成创新是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核心

在苏里格气田的开发过程中,针对其特殊地质条件,形成了井位优选、快速钻井、分压合采、井下节流、井间串接等12项开发配套技术,使气田开发成本降低、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4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是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手段

通过标准化设计,大大地提高设计效率,2009年产能建设中,气田标准化设计达到100%,油田标准化设计达到90%以上,标准化使设计图纸复用率达到95%以上;通过实施模块化建设,使气田场站建设速度大幅度提升,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单站工艺安装施工工期由原来的45天降低到25天,总体有效工期由原来的110天降低到50天以内,站内作业工日数减少60%,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不仅使气田井站建设的施工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地面建设的成本费用也大大降低。

3.5低成本战略是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保证

苏里格气田开发过程中,各合作单位始终坚持树立每个环节都要控制成本的思路;树立与单井有关的投资都必须严格控制成本的思路;树立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思路。目前,苏里格气田单井综合成本较开发初期1300万元降低至现在的800万元以内,下降38%,闯出了一条低成本开发低渗、低压、低产、低丰度气田的新路子。

3.6数字化管理是实施苏里格气田规模经济有效开发的保障

苏里格气田实施数字化管理后精简了组织机构、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安全性、降低了操作成本。以1座辖井50口的集气站为例,采用普通管理模式,需要4名员工,2台车每3天巡井一轮,年运行费用约50万元左右;通过实施数字化管理,只需安排2名员工,1台车每15天巡井一轮,每年每站至少节约运行费用25万元,当达到100亿规模时,60座站可节约运行费用1500万元左右,同比原用工总数减少1100人。

4.问题及建议

4.1问题

项目经济评价时未考虑长庆油田分公司扣除7%的天然气作为“前期费用回收气”这一因素,至使评价结果偏于乐观,前评估报告也未能发现和指出经济评价中这一缺陷。

4.2建议

4.2.1建立合理的气井间开制度。深入研究气井在气藏中所处位置,根据动态监测资料,找出不同类型气井生产规律,建立合理的气井间开制度,为合理安排气田产量,制定月度、年度天然气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4.2.2建议对现有气井资料进行复查,不断深化储层研究,为挖潜稳产提供依据。若能少钻新井又达到稳产目的,则能进一步提高气田开发效益。

4.2.3应加大丛式井的推广力度,使丛式钻井技术成为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

5.结语

继第一期合作开发取得成功之后,2009年第二期合作开发也全面启动。目前苏里格气田的日产量已经超过2000万立方米,2010年将实现年产100亿立方米,2013年苏里格气田将具备年产20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届时苏里格气田将成为真正的大气田。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7

3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已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fire ice)中分离出甲烷气体,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含大量天然气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标志着日本可燃冰开采商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这意味着日本距离开发一种潜在新能源又近了一步。

福岛核事故刺激下的产物

分离可燃冰的实验在日本太平洋海岸中段附近展开,日本官方期待这一进展能令资源匮乏的日本获得一定程度的能源独立性。公布这一消息的前一天也正值日本福岛地震两周年纪念日,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危机对日本原子能工业造成的巨大打击,引发了日本对于能源的担忧。

甲烷水合物是一种由冻结的水与甲烷组成的混合物,有时被称为可燃冰,这种水合物储量极其丰富。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国家也在开展有关甲烷水合物的研究,专家表示这种资源的储量至少是所有已知天然气储量的两倍以上。

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科学家估算,全球可燃冰的能源总量相当于已知石油、煤及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总量的两倍。显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一笔潜在的巨大能源财富。

据日本方面估算,日本周边海域可燃冰的天然气潜在蕴藏量相当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日本的《新海洋基本计划草案》(简称(《草案》)规定,到2018年有望完善可燃冰商业化开采技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欲将海洋资源开发作为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内容,并意欲抗衡中国的海洋活动。

由于日本自身几乎没有任何常规化石燃料,而核能工业又受到了福岛核事故的严重打击,日本一直热衷于开发各种能源,不管有多冒险。日本经济产业省曾于2001年7月了为期18年的“可燃冰开发计划”,第一阶段已于2008年结束,主要是确认相关海域蕴藏大量的可燃冰以待开发。2009年至今正处于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进行生产试验。近期还将进行一次分离提取甲烷气体的作业试验,从而为2016年至2018年第三阶段的商业化开采进行技术铺垫。

甲烷水合物的商业开采前景还远不够明朗。不过日本自然资源与能源厅石油天然气司主任Ryo Minami将甲烷水合物与页岩气相提并论,页岩气也曾是一种被边缘化的资源,如今却在改变美国的能源市场。

日本JOGMEC石油公司表示,希望在5年之内实现可燃冰开采工作的商业化。

商业化运作尚需时日

此次日本对可燃冰的分离,可谓是商业化的第一步。

尽管日本等“冰粉”高调宣传可燃冰的前景,但考虑到技术上的难度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各界对可燃冰在可见的未来投入大规模商业并不乐观,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仍需时日。

首先,技术瓶颈只是可燃冰开采的障碍之一。由于“可燃冰”多埋藏于海底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不易开采和运输,因此世界上至今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相比页岩油气只存在于特定的地区,可燃冰的优势在于其广泛存在于全球大多数的海床之下。但目前的问题是,尚无成熟的技术可以将可能存在于可燃冰中的天然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开采。

不过,现阶段可燃冰利用的最大难题是,这种潜在燃料需要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才能确保稳定,一旦脱离这种环境,其中的可燃气体将很快挥发掉。东京科技研究所的教授铃木表示,可燃冰可能给日本带来真正的自产能源,并提高日本的能源独立性。“现在的问题是,从可燃冰中大规模提取可燃气体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成功从可燃冰提取天然气,并不能保证商业化推广同样能获得成功,因为可燃冰天然气的生产周期相当短。相比之下,成本倒是其次的障碍。

环境也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指出,尽管水合物中储藏了大量甲烷,但迄今为止,人类对于大量开采这类燃料的潜在环境影响依然认识很浅。据测算,甲烷可能带来的温室效应威力约是二氧化碳的十倍。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小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想要经济、安全地开采“可燃冰”难度很大,开采可燃冰可能带来温室效应、海底滑坡以及海洋生态失衡等巨大负面影响。现在各国都在加紧研究,以期掌握开发可燃冰的“钥匙”。

中国储量最多,开发亟待提速

可燃冰一旦得到有效利用,商业前景不可估量。美国地质调查局今年1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初步估计显示,在水合物中储藏的碳规模是所有已知油、气和煤炭储备的两倍。英国石油的统计称,截至2011年底,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208.4万亿立方米。

其实,没有哪个国家对可燃冰放松警惕。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可燃冰进行研究。早在1969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一口1400米深的勘探井中,偶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天然气水合物气田——麦索亚哈气田,这也是全球迄今为止睢一一个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商业性开采的气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可燃冰利用的“起跑”段落后了一大步。

面对资源蓝海,中国也不例外。其实中国是可燃冰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专家们估计,我国可燃冰的资源储量为803.44亿吨油当量,可供使用数百年。我国从1999年起便开始对海洋可燃冰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并于2007年5月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初步评价发现,中国南海北坡的神狐海域是可燃冰区,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8

一、 报业广告只看重收益而不重视研发

恢复报业广告20年来,报业经营者以及报业集团的领导层几乎关心的都只是广告到款状况,而没有考虑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所需具备的硬件条件和相关人才的储备。据我了解,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像报业广告这样急功近利的。20年来,全国报业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文案团队、也没有一个屡有创新的广告制作团队。依靠别人的头脑来滋润自己的广告操作方式,造成了报业广告经营研发的缺失和广告发展的先天不足。于是,面对行业波动就只会大惊小怪或者唉声叹气。报业广告就在这种情况下走过了20年,且有不菲的广告收入。比起其他行业,报业在垄断资源上坐享其成了20年,如今再同其他行业一样来说研发,难道还不应该吗?

曾翻阅了中国广告20年获奖作品获奖文案名单,全国报业几乎榜上无名,说明在这个领域报业完全丧失了话语权。反之,要想让一个没有报业从业经历和体验的文案和制作做出一个符合报纸报性的广告作品来,又实在勉为其难。可以这样说,目前报纸广告创意制作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俗套、老套的制作使得报纸广告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导致报纸作为一种传媒形态,比电视和新媒体逊色不少。就全国广告市场而言,除了广东、河南两省,电视发展势头已经远远盖过报纸,同样是传统媒体,电视广告文案和广告制作水平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电视其他品类节目。精湛的画面、前卫的电脑特技、新颖的拍摄技巧、不惜代价的明星代言形象等电视广告独到手段,大大提升了电视广告效果,电视节目和电视广告的同步发展为电视广告收益打开了空间。我们现在记忆犹新的电视“万宝路”广告,时过20年,仍然让人难以忘记那充满阳刚之气的画面。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创意,能产生那么强烈的广告效果吗?同样,近期电视“奔驰”广告,一个可爱男孩在泥土里埋下一辆玩具车,再倾心浇水,最终“梦想成真”,没有不凡的构想,根本不可能诞生这种令人震撼的广告作品。

也许,有人会说平面报纸毕竟不能同动感电视相比,其实报纸广告的利器是文字和照片,不同的视觉会产生不同效果,如果报纸广告的文字让人过目不忘,其广告效果同样会有强烈的市场反响。今天的报纸办得如此出色,是因为报纸采编队伍人才辈出;今天的报纸广告效益不断下滑,是因为报纸广告从来就没有创意、文案、制作高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报纸广告经营队伍中如果只有整天堆着笑脸的业务员,而没有令客户尊敬的文案大侠,居高临下的客户是不会沿用过去那种“广种薄收”的广告投放手法,投放广告是为了产出经济效益,这是一种市场规则,成熟的广告市场很难再会有靠游说揽得广告的机会。认识今天的报业广告市场,研究今天的报业广告客户的需求,面对客户能够提供让其难以挑剔的方案计划,是今天的报业广告研发的主打方向,如果再辅以出挑的文案和颇有功力的制作,报纸广告至少可以打开制约发展的其中一个瓶颈。

二、报纸印刷对广告而言不能仅以符合国标而满足

随着广告主对广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报纸来说,其目前印刷质量显然已经跟不上广告市场发展步伐,在清晰的电视画面和精美的杂志印刷的对比下,报纸印刷的国家标准很难达到表现报纸广告诉求的目的,报纸印刷质量低下很大程度挫伤了广告主向报纸投放广告的积极性。因此报纸印刷质量也成为了制约报纸广告发展的第二个瓶颈。

报纸印刷质量低下的原因在哪里?

(1)广告制作人员对报纸印刷要求不熟悉。作为广告制作,某种程度上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然而新闻纸同其他纸品对油墨的吸附力是不同的;纸面的光洁度不同表现出的广告制作效果也不尽相同;新闻纸印刷要求同广告制作的精细程度也有差距。上述因素构成了广告制作的打样稿的视觉效果与报纸出版的实际画面出现了差异。没有报纸从业经历的广告制作很难寻找到与报纸印刷相匹配的制作感觉,于是广告商就成了广告主与报纸之间吃力不讨好的尴尬角色。

(2)目前先进的印刷设备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不平衡。同样的印刷设备、同样的新闻纸、同样的广告,各家报纸之间印刷出来的效果大相径庭。报纸与报纸之间因为此类印刷质量的不同,使得一部分报纸广告流失严重,我曾进行过这样的调研,如果一家广告经营额达到6亿元的报纸,如果因为印刷质量问题其广告流失一般不少于5000万元,如果再加上印刷不符合广告主要求而产生赔款,一家报纸的广告经营总额将因此而减少10%。

(3)印刷业国家标准是否就是衡量广告印刷的标准。报纸的印刷标准同广告主对广告印刷的心理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报纸的印刷已经达标,但是从广告印刷效果上看又不尽如人意,印刷厂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直接影响到报纸的广告经营。从大局或全盘考虑,印刷厂可以在印刷企业的国家标准上再上一个台阶,反之,达标为限不再追求更高印刷要求。作为印刷厂有一个自我加压和减压的区别,毕竟广告主的心理要求是软指标也是无形指标,国家标准是硬指标、是衡量产品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于是报业广告部门和报业印刷部门的局部矛盾因此而产生并且很难妥善解决。

综观以上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仍然在报业集团内部,广告制作借助他人是障碍之一;报业内部没有精通制作技术,不能向广告客户清楚解释新闻纸印刷要求和效果,造成外部制作和内部印刷难以匹配是障碍之二;能否提高印刷厂操作工人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性是障碍之三;能否将提高报业集团经济效益看作共同的经济目标责任是障碍之四。可以说,搞好报业广告经营,事关报业集团的生存,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维系着每一位报业集团员工的切身利益,其间必要的协调和配合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棘手问题。目前报业集团内部之所以没有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以往没有认识或者认识到又发生了组织功能上的缺位。管理产生效益,内部的科学管理和科学运作,对于报业广告经营至关重要,同时也反映了报业集团内部对广告经营的一种支持、默契配合和自觉补位,反映到报纸广告市场上,是一支团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的一种报业形象,也许今天尚难真正做到,但要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报纸广告经营的成败,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计划上的成败

报纸广告发展到今天,以往的业务来源靠的是广告客户上门和广告公司两种渠道,我们不能说这两种渠道有什么不好,但是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坐等只能是一种被动。现在乃至今后,广告大客户投放广告均有明明白白的计划和市场调研下的广告效果预测,投放也采用了各类媒体、活动等统盘考虑、整体下单的方式。客户投放习惯的改变,导致了报纸这个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权逐渐为做计划者所操纵,过去那种年末力争广告计划、频繁拜访客户的做法似乎显得没有太大效果。广告计划对报纸广告来源的重要性既然已经日渐凸现,那么作为报业来说,能否直接拿到广告计划制定权,似乎更值得报业广告经营者所考虑。

现在的广告计划伴随的是整合营销,一般情况下,平面、电视、户外、活动等一揽子才能形成广告客户的广告投放计划;与此同时,全国性产品在全国各媒体联动的情况下也能形成广告个案投放计划。在一个高端客户联谊会上,与一位全国性产品企业的董事长聊天,我说你们的产品覆盖全国,销量稳居全国第一,而且品牌知名度非常高,这样可以省下不少广告费。这位董事长立马接过话茬说,我们这种消费产品,一旦少打广告,消费者就会渐渐忘记我们的产品。所以厂家一般不会省广告费,关键是投了广告要有市场反应,要在产品销售上有所回报。

我开玩笑说,如果我做个全国投放计划,目标媒体锁定全国主要城市的都市报主流媒体,采取同一天投放同一个广告,再辅以相应活动,使得媒体、厂商、消费者产生互动,你看如何?这位董事长当场回答我,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做个计划出来,广告费我出。其实,作为厂商来说,他们需要这样的计划。然而媒体又很少想到去做这种比较庞大的计划,因为执行别人的计划,他下单我比较省时省力且立竿见影,做计划既耗时耗力又得安排全国性投放,自己赚的钱占比并不会很高。短见,使得我们的媒体广告经营者不屑考虑广告计划在广告营销上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报业缺乏能够制定和执行这种计划的人才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广告计划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凡有4A国际广告公司从业经验的人都知道,广告计划是广告投放的基础,掌握了广告计划的制定权,某种程度上等于掌握了驾驭广告市场投放的主动权。以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为例,它每年都会为不少大品牌做国内广告投放计划,于是便成为了不少报业集团公关的对象,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家公司有广告投放计划。那么我们报纸是不是也能掌握投放计划呢?如果将公关费用花在培育广告计划制定的能力上,我们在广告市场上就会逐渐拥有话语权和主动权。我们不能面对广告计划产生畏难情绪,制定计划将会搭准广告主的脉搏,知道广告主的所思所想,避免目前报业广告经营策略上的隔靴搔痒。今后报业广告经营终究会走到广告系统经营这条路上去,我们现在要培养报业广告经营的复合性人才,要选拔具有广告经营潜能的高素质人才加盟报业广告经营队伍,不但要经营自己报业集团的报纸,还要跨出去经营其他报纸乃至电视频道、户外、新媒体、DM,只有掌握了不同媒体才能够在广告经营领域产生游刃有余的市场感觉。

我们报业广告经营还应该确立广告经营集团化的目标,组建广告集团公司报业有着比别人更为有利的条件。报业广告经营历经20年,我们应该摒弃过去单打独斗的作坊式操作模式,联手联合兼并,拥有更多媒体资源和更多广告经营人才,从而驾驭市场,助推广告市场的有序发展。事实上近年来,许多4A国际广告公司的联手或者兼并,就是为确立自己在广告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就是为了拥有更多更广泛的广告计划的垄断权和拥有权。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9

[摘要]随着资源开发行业的日益发展,针对这一特殊行业会计准则的制订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分析IASB有关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的研究动态, 并重点探讨IASB的首个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IFSR6,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资源开发行业会计规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这一准则对于整个石油及天然气开采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然而,对于其他资源开发行业,目前尚未有相关会计准则予以规范。本文拟通过分析IASB有关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的研究动态, 并重点探讨IASB的首个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IFSR6,提出我国资源开发行业会计规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 IASB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制订计划与进程

1998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指定12名工作人员,组成资源开发行业指导委员会,启动资源开发行业企业财务报告标准制订计划。按照IASC的定义,资源开发行业(extractive industries)包括矿产、石油和天然气企业(minerals 、oil and gas company)。IASC明确指出,该项计划仅仅关注资源开发行业的上游活动(upstream activities),即开发(exploration) 和生产(production),而并不包括下游活动(downstream activities),比如精炼、销售和运输。指导委员会的职责在于为资源开发行业制订出财务报告标准,从而纳入国际财务报告标准体系(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s)。

经过近30个月的研究,2000年11月30日,该计划迈出了第一步,IASC发表了一份长达412页的“问题报告”(issues paper),该报告分为16章,包括专用于资源开发行业会计确认、计量、揭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2001年IASC改组,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继续进行相关工作。除了对“问题报告”的反馈意见进行讨论外,IASB分别在2003年4月、9月与12月的会议上对该项计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某些一致意见。2004年1月,一项征求意见稿ED6 (exposure draft ED6 Exploration for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出台。ED6主要针对勘探与评价阶段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同样,除了接受反馈意见之外,IASB在2004年6月、7月以及9月的会议上对该项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2004年12月9日,在ED6的基础上,首部有关资源行业的财务报告标准“IFRS6——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出台了。该项准则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主要规范会计主体在勘探与评价阶段的会计处理。

二、IASB的主要成果与基本观点

在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问题上,IASB目前主要形成了三项成果:2000年11月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对整个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的一些基本观点;2004年1月的的ED6作为一项征求意见稿构成了IFRS6的基础; 2004年12月的IFRS6是专门针对资源开发活动中勘探与评价阶段的会计规范。

(一)“问题报告”(Issues Paper)

该报告明确了委员会对整个资源开发行业财务报告标准一些最基本的观点:

1、资源开发行业企业的最主要财务报表应该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之上,而非估计储量价值之上;

2、指导委员会赞成采用一种基于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成果法”(successful efforts accounting)概念较为一致,而不是与其他概念如”完全成本法”(full cost accounting)相一致。

指导委会员建议对在不同阶段所发生的成本进行如下处理:

取得(财产)前的勘探、评价与探测成本 当发生时计入费用

直接或偶然发生的财产取得成本 确认为一项资产

取得(财产)后的勘探与评价成本 初始确认为一项资产, 直到确定是否发现了商业可采储量为止; 但应对递延的时间给予一定的限制

开发成本 确认为一项资产

与单一矿产成本中心相关的建筑成本 资本化为该成本中心成本的一部分

与多于一个矿产成本中心相关的建筑成本 运用IAS16(不动产、厂场与设备)对其进行处理

生产后的勘探和开发成本 与其他的勘探或开发成本相同的处理方法

3、成本应该归集至一个利益或地理单元中,这个归集区域应该小于一个利益区域(如一个油田或一个矿场);

4、所有委员会成员都赞成对储量数量进行披露,对储量价值的披露则有分歧;

5、对已探明储量和可能储量应分别进行披露,在披露探明储量时,探明已开发储量和探明未开发储量应分别揭示。

(二)ED6的基本内容

在问题报告之后,委员会的工作重心转向“勘探与评价阶段”标准的制订。ED6正是针对这一阶段会计处理的征求意见稿,IFRS6中的主要观点与ED6中的主要观点基本一致。在随后的意见反馈中,大量的意见集中于对减值的处理上。经过讨论、意见征求、再讨论的几番过程, IASB最后确定了IFRS6的内容,并于2004年12月份。

(三)IFRS6的主要规定

1、适用范围

IFRS6仅仅适用于勘探与评价支出,也即一个主体在勘探和评价矿产资源(包括矿石、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相类似的不可再生资源)时所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搜寻矿产资源以及决定开发这些资源开采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商业上的可能性。

2、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变更

IFRS6并不要求或禁止任何确认与计量勘探与评价资产的特定会计政策,相反它允许会计主体继续运用目前正在运用的会计政策,只要这些政策符合IAS8第10段的要求,也即能确保信息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在IAS8所规定的标准之下,会计主体可以变更相关会计政策。

3、确认与计量

(1)确认与计量

勘探与评价资产首次应以历史成本被确认。会计主体制订的“哪些支出应被确认为资产”的会计政策应具有一致性,并考虑支出与发现特定矿产资源的联系程度。初始确认后,会计主体对勘探与评价资产使用成本模型或者重估模型进行计量。如果选择重估模型,认定为有形资产的资产适用IAS16,被认定为无形资产的资产适用IAS38。

(2)减值测试

由于获取估计勘探与评价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所需信息较为困难,IFRS6修正了IAS36关于应该进行减值测试的环境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下应该进行详尽的减值测试:①当开采一项矿产资源的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可信性变得可证实时,该项资产就不再由IFRS6规范且在财务报表上应被重新分类;②当事实和环境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超过它们的可回收价值。IFRS6列示了四类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的“事实和环境”,当所列示的这些情况或相似的情况发生时,会计主体应该根据IAS36评估受到减值影响的资产。不过IFRS6关于进行减值评估的程度有很大弹性。独立会计主体可以将“进行减值评估时如何将勘探与评价资产分配到现金产出单元(cash-generating units, CGUs),或单元组”作为会计政策的一个重要事项来决定。唯一的限制是每一个为此目标被分配进勘探与评价资产的现金产出单元或单元组不能够大于按照IAS14(分部报告)所确定的分部。

4、陈述与披露

会计主体根据勘探和评估资产的本性将其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应被列为有形资产的如交通工具、钻探设备;应被列为无形资产的如钻探权。同时,应该披露确定和解释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由勘探与评价矿产资源活动而引发的金额的信息。

5、生效日期和过渡期规定

IFRS6的生效日期是2006年1月1日,当然也鼓励在此之前的运用。除非不可行,会计主体应该进行会计政策追溯调整。对那些在生效日前首次采用I IFRS6的会计主体,IFRS1(首次采用财务报告标准)进行了一些修正。这些主体不用在其第一次IFRS中提供IFRS6所要求的可比会计期间信息。但这一豁免对那些在生效日后采用IFRSs的主体就不再有效。

三、对我国资源开发行业会计准则制订的启示

1、制订统一的资源开发行业会计准则

IASB所制订的是一整套有关资源开发行业的标淮,这使得整个资源开发行业有一套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虽然石油天然气资产和其他矿产储量资产在风险上存在差异, 但这并不成为将石油天然气从其他矿种中拿出单独制定一份会计准则的理由,从长远的发展目标上看, 我们应该为资源开发行业建立一份统一的会计准则。因为从经济活动的实质上来看它们属于资源开发的不同种类,应该统一在同一套准则之下,同时在统一的资源开发行业会计准则中体现这种区别。一套统一的资源开发行业会计准则可以指导资源开发行业企业对经济事项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改变会计处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一致的现象;同时为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评价资源开发行业企业提供工具,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为更多的资源开发行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打下基础。

2、会计准则制订机构需要对行业特性进行深入了解

天然气行业研究报告篇10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及时研究对策措施,确保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认真抓了经济发展和形势的调度分析及监测预测。编制下达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把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具体化、指标化。加强了对整个经济运行结构、速度、效益等方面深层次问题和经济运行中出现新问题的研究,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全年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 32亿元,增长 25 %;第一产业 12.8亿元; 第二产业9.6亿元;第三产业9.6亿元;三产比重为40:30:30;财政收入预计完成 2.03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7515元,增长 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854元,增长10%。

二、抓投资上项目,以增量促发展,构筑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