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开题报告十篇

时间:2023-10-19 17:11:37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1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了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ENR),按年营业总额排序的2008年“全球工程承包商225强”中前100家企业2008-2009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基本情况,以及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式管理的特点和关键因素,包括目标管理、组织结构、沟通与交流,以期对国内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企业 可持续发展 项目管理

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2005年,建筑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GDP的5.5%;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400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3%,此外,建筑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温海成,2007)。但是与许多建筑业强国相比,我国建筑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能源消耗问题、农民工问题、市场管理问题、技术创新等问题都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内建筑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与国外相比更是远远不足,这些大大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 Record,ENR)公布的2006年国际承包商225强中,中国企业有46家榜上有名,占225家的20.4%,而海外营业总额仅为100.67亿美元,仅占225家企业海外总额的5%(赵桂平、王宏梅,2007)。尽管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也提出了“加强属地化运作,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高度重视安全环境问题”等要求(刁春和,2009),但是国内建筑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经营领域窄,主要业务集中于利润率较低的施工环节等问题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经济――环境――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可持续发展”还倡导了一种基于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信息披露制度(Elkington John,1997),即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报告制度。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为了解世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ENR全球年总营业额排序的“全球工程承包商225强”中前100位的企业在2008-2009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研究,试图从中总结概括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要点和先进经验,也为国内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报告基本情况分析

ENR排名前100家企业分别来自欧洲、美洲、亚太地区的16个国家,其中14家企业来自中国,业务范围覆盖了房屋建设、道路桥梁建设、油气服务等多个领域,项目区域遍布全球,代表了世界建筑行业的顶尖水平。企业报告情况和报告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

在这100家建筑企业中,共有45家以《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或其他形式的报告向社会公布了其可持续发展管理的进展与成绩。其中绝大部分报告企业来自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总共占报告45家企业中的39家。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对可持续发展越是重视,而业务集中于本国的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往往较差。中国和美洲都有着庞大的建筑市场,进入ENR100强的建筑企业共有42家,但是这两个地区的企业报告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分别只有18%和7%,14家中国企业中仅有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了社会责任报告。2008年毕马威(KPMG)对世界排名前列建筑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建筑行业绝大多数大型企业已经认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94%的受访人员都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72%的受访企业建立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结构,接近半数企业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建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即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式管理,但是在亚太地区,这一比例却低的多。虽然中国建筑企业无论在企业规模、营业额、利润率方面都不容小觑,但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十分落后,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建筑企业而言是排在企业业绩、利润之后的次要问题。种种数据都表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水平还是信息的主动性,国内建筑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一般来讲,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且持续的工作,而项目管理则应具备时间、资源有限制的特征,可持续发展管理同项目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是,由于企业需要在一定时间点向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报告其可持续发展的进展与成果,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与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大都和报告周期同步,可持续发展工作更接近一项以报告时间间隔为限的项目,这就使可持续发展工作具有了时限性;另外,虽然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可以投入的资源却受到企业业务水平、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由于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和外部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阶段也需要大量的沟通与交流,这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具备了鲜明的项目特征。因此,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采取项目式的管理,是必要且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式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内外部资源,进行高效率的管理,既可以得到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团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同时又能以一致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这些企业报告的研究,文章总结了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式管理的特点。

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式管理特点

(一)清晰明确的目标管理

1.充分考虑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紧跟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从建筑行业自身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明确企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前提,企业需要对行业和企业的关键问题、现状、改进的必要性和风险有着清楚地认识,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目标。从报告来看,建筑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有两大特点:一是对国际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快速反应;二是对与建筑业关系紧密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清楚认识。很多建筑企业都紧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趋势,将“可测量的、可报告的和可核实的(吕学都,2008)”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同样,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是建筑企业开展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确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建筑业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与建筑活动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见表1),经济和环境被建设企业认为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而工程安全、固体废弃物等问题,则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排名第1的VINCI公司明确把“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找到最大的排放源并尽可能减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很多企业将“尽全力避免出现导致死亡的事故”视为最大的挑战,排名第27位的澳大利亚Bovis Lend Lease公司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消除施工现场的伤亡事件,这也是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排名第9位的FCC集团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按照与企业的相关性和成熟度进行了划分,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分为不明显、出现、必要和紧迫四个级别,并根据企业现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业务构成灵活分解目标,以保证目标可以顺利完成。在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后,企业需要从这些关键问题出发,结合行业与企业自身情况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需要对其进行清晰化、定量化的分解。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细化分解,有助于企业目标的落实完成,从操作层面,往往有利于职能部门的把握。建筑企业一般将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几种方式进行分解:按照时间限度分解、按照业务部门分解或按照项目进行分解。按照时间分解如确定季度目标、年度目标和5年、10年目标;按照业务部门划分是按照不同部门的特点将目标进行细化,如分解为商业准则的遵守、事故率的降低、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等内容;按照项目分解,则是确立目标后以项目形式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运作管理。比如,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在报告中提出了企业年度目标、10年目标和30年目标;VINCI公司从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能源角度提出6个指标:二氧化碳排放和空气污染,能源消耗,资源开发,用水,固体废弃物和危险性废物,并以“全生命周期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建筑活动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大成建社株式会社为解决能源问题在美国建立了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的评估与分析完成了更好的节能方案,仅空调一项就减少了其所需电力的30%,从而节约了100-20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二)有效的组织结构

1.建立矩阵式的可持续发展管理结构,保证可持续发展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开展。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后,企业还需要有效的组织结构保证目标顺利完成,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开展,对项目成功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作,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往往是由高层管理人员开始自上而下渐渐渗透,而具体工作则是从职能部门和项目部门承担,可持续发展既需要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又需要各业务部门或项目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一个既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又可以兼顾平行部门之间沟通效率的组织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

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大部分建筑企业均采取了这种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工作组去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个工作组既具备项目型组织中项目组的许多特征:有独立于职能部门的专职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一套工作程序;可以在组织常规的标准、正式报告架构之外进行运作,同时,在企业职能部门中也需要人员积极参与项目,使可持续发展工作可以像一个项目一样在企业上下顺利开展。这样的组织结构既可以在企业层面上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可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工作能够落实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式管理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2.不同组织结构分管不同工作,保证可持续发展工作在企业上下的落实。在这样一个矩阵式的管理模式下,企业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一般由董事会、管理层的高层和法律专家、各职能部门代表组成,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项目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跨越各个子公司或部门的合作。一般来讲,该委员会是独立于企业职能部门的一个指导性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包括对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提出意见与建议,制定企业层面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目标,当中涉及的领域包括公司道德,风险和危机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环境和气候保护,人权,社会标准和投资者关系等多方面内容,而并不参与具体的工作。实际工作由可持续发展的专职部门完成,该部门由董事会或执行层专人管理,负责可持续发展工作在企业内部的执行。这个部门主要承担的工作包括:将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职能部门进行分解;监控企业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帮助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确认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内容;结合国际形势,了解国际可持续发展新动向,并将这些融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论坛和讨论,增进企业管理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与认识;搜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定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参与国内或国际可持续发展股票指数,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英国金融时报道德指数(FTSE4Good),IBEX35等的管理。

在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中也有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负责人员,配合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的工作,将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完成各业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这些业务部门也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工作。

(三)积极主动的沟通与交流

1.从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报告。无论是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还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环节,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都必不可少。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实现这些要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要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通过有效地沟通将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统一。表2反映了建筑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需求。建筑企业报告反映的结果表明,建筑企业对同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十分重视,多数企业在报告中都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群体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报告。

无论对哪一类沟通对象,信息的及时反馈是很重要的。企业如果在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没有长期或不能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将导致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认可度逐步下降,那么企业在推进这项工作时的协调控制能力也会逐步降低。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利益相关者,除可以使公司更好的了解各方需求,有针对性的设定目标外,还可促进企业在多方面改进。排名第17位的Balfour Beatty公司从2003年开始在报告中主动公布受到各种环境方面的事故或提醒,甚至小到涌流或扰民事件也积极公布,从2004年起,公司的中级和严重环境事故就呈下降趋势,2007年以后就没有出现重大环境事故,这和公司面对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态度分不开。

2.重视第三方审计给企业报告带来公信力的提升,主动完成第三方的审计。企业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无论是沟通效果还是公信力都难以得到保证。从财务报告的经验上来看,公司对外公开的财务报表必须经过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审计,独立第三方以其客观性和专业性的验证意见,让财务报表信息具有公信力,从而被投资人接受和采用,这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第三方审计有两个效果:一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的规范性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对企业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做出检验,第三方审计是保证企业报告的真实性,提高报告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在统计的报告中,接近一半的建筑企业报告都通过了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这些第三方机构包括AA1000,透明国际,KPMG等,有些公司的报告甚至经过了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检验,如排名21位的Acciona的报告就通过了利益相关者,AA1000,独立专家和毕马威的多重验证。同样,企业也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沟通价值,企业报告并不是单方面的,读者对报告的意见也是企业对报告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的重要依据。多数报告最后都加入了读者信息的反馈渠道,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读者意见,为企业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帮助。

结论

通过对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25强”中排名前100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到世界领先的建筑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经验和成果,同时,文章总结了世界先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式管理特点。对行业和企业关键问题的认识,清晰明确的目标,有效地组织管理结构,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正是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对国内建筑行业有着尤其明显的借鉴意义。作为世界建筑业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国建筑行业还将经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时期。因此要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引入可持续发展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吸取国外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先进经验,将可持续发展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提升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水平,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的贡献作用。

参考文献:

1.刁春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及展望.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6

2.KPMG.Embracing change:Global Construction Survey,2008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2

关键词:旅馆设计 浙江大学开题报告范文 杭州论文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1) 课题的来源

根据指导老师布置的《浙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此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地基面积80m×60m=4800m2。

2) 目的意义

目的:此次毕业设计资料来源于工程实际:南方某市沿街道地段新建一旅馆,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图、建筑施工图及施工图概预算的原理,编制施工组织是设计和概预算;

意义:1、巩固本人三年来在校期间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锻炼自己画图、识图能力;

2、解决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中各方面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初步了解与掌握一个建筑方案设计和结构工程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

3、充分理解和正确掌握多层房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分析计算方法,熟悉建筑及结构设计方面相应的规范和规程,以及掌握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软件中天正及cad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4、通过毕业设计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全面掌握建筑中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功能组合,完成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绘制建筑结构图和建筑施工图,并进行相应的机构布置.。

3)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国内:基础国内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人力消耗较大,比较落后;在机械挖孔方面技术比较先进,但是推广面较窄;主体结构施工方面,大多是采用钢筋砼,在帮扎施工上,手工施工较多;砼浇筑技术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商品砼浇筑方便、简洁;砌体结构施工与国际接轨,采用人工砌筑;但是在脚手架的安装方面采用折叠式里脚手架,安全稳定,转运灵活方便;防水工程普遍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柔性防水。

国外:德国建设矿井井筒采用7层防水工艺,即混凝土、砌块、沥青石渣、不锈钢板、沥青石渣、砌块、混凝土。造价是中国自防水井筒工程4-5倍。瑞典、加拿大在渗水环境中锚喷,采用放水支护法,用钢丝和橡胶制成半圆型胶管,用粘结剂粘在渗淋水处,/tuijiankaiti/ 排至基础面盲沟,在管外锚喷,把管埋在喷层之内,喷层是外混凝土内部流水的现状。日本多采用改性水玻璃——水泥浆等,有计划的设计压力、输浆量、封水效果等。俄罗斯采用粘土浆,无约束注浆法施工,即不设计压力、输入量,只是把设备安好,一直注,什么时候压不进浆则停工,无帷幕防区,工期长,治水率低。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主要内容: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技术设计、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基本要求:每人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全部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和相关的建筑说明及结构计算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禁抄袭。

①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图幅采用2号图纸,比例:1:100(节点详图,构件配筋图除外)

②建筑结构施工图表达方式:采用cad绘制,打印成图.

③图纸装订:按设计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顺序装订.

④设计资料装订:论文建筑设计说明,机构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一并严格规范要求成册.

⑤图纸的内容标注必须规范符合制图标准.

法: 1、采用砖混结构。

2、从设计的功能上根据现代旅馆的设计要求,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设计多种多样住宿环境,以满足不同人的住宿要求。

准备采取的措施:通过课题研究,收集必要的原始数据和勘测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功能要求、建筑经济以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设计并绘制成图纸。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1)工作任务

独立完成该旅馆的建筑结构设计,为保证设计的准确性,方便与下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检查,并在每项进度安排中进行对该项的总体检查,达到预期结果。

2)进度安排

2007年3月12日-2007年3月19日 完成开题报告,建筑方案设计

2007年3月20日--2007年4月4日 建筑技术设计

2007年4月5日--2007年5月5日

建筑结构设计

2007年5月6日--2007年5月22日 施工组织设计

2007年5月23日—2007年5月底 毕业设计资料整理归档,准备毕业答辩资料

3)预期结果

1)全面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普通旅馆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设计。

3)绘制施工平面图。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3

22日上午,首先由陈明会长代表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作了题为《开展积极有效的协会工作,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工作报告。报告分为对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总结和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提出的工作思路两部分。在工作总结中,陈明会长提到了过去四年里协会做了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制定行业五年发展规划、举办招投标新文本宣贯培训班、加强全国性和省际交流等九项重要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分会)也分别做了扶持优秀企业、强化智联管理、组织技术交流、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等工作。报告还提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思路——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住建厅、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工作要求,加强建设行业协会建设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的产业政策;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自身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强行业自律。报告中还为各专业委员会制定了近期发展目标。

接下来,杨翠艳副秘书长作了《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张伟副秘书长作了《(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产生办法)的说明》。

经过与会代表的表决,选举产生了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执行会长和会长及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会长和主任委员等,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东云当选会长,陈明当选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旺平管业集团江家城董事长当选副会长和建筑给排水产品委员会执行主任。

换届选举结束后,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白光讲话,他希望新一届协会要做好行业联谊,形成合力,多研究行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代表会员单位能做到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协助政府管好行业。他同时要求要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利用互联网向公众宣传产品知识,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下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林木西教授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

此次辽宁省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顺利换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协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的密切合作,同时也为广大会员提供了相互合作与交流、项目对接等平台。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4

(一)建筑消防检测对象层面的问题

建筑消防检测对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消防设施不全面。自动喷水灭火系、火灾报警系统及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物消防设施的三大主要构成部分。一些建筑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在安装三大消防系统时使用质量较差的设备,以节省成本,进而导致建筑物灭火、防排烟系统和报警故障率较高,消防系统形同虚设,一旦火灾真正发生,这些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在建筑物只设一个楼梯间,甚至一些建筑内的楼梯间被设置成封闭式的,这严重违反建筑消防中有关防火门和防烟式楼梯间的标准设计,不利于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其二,不合理的防火分区设置及分隔构件耐火强度不够,一些设计人员不遵照消防规范要求任意设置防火分区,导致防火分区过于简单,不符合消防要求;此外,防火分区的分隔构件耐火强度不高,质量严重低劣。这样,一旦建筑发生火灾,火势将会迅速蔓延,消防部门很难及时给予扑救。

(二)专业人才缺乏,队伍素质不高

消防检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检测工作主要在现场完成,要求检测人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要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并能解决问题,这些能力的养成均需要持续地学习和经验的不断累积。目前,在整个消防检测行业中,专业的检测人才较为缺乏,有的消防工程公司大多数检测人员,仅仅接受了简单的培训,甚至有的没经培训就直接上岗,这必然不能保证工作质量,而且在不能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消防问题的情况下,就出具检测合格报告,使被检工程的消防设施带病运转,人为埋下安全隐患。

(三)检测报告叙述简单,原始记录内容不详细

各个检测机构所依据的检测标准都是相同的,但是检测报告的叙述却人见人智,有的只列出设备的数量,没有标注设备的相关参数,如消防水泵的型号、扬程、流量,导致设备选型是否正确得不到体现;有的全都是合格而不论现场有无设备;有的不注意标准的查新,新标准已实施,但依旧用老标准等。此外,原始记录是在检测现场进行检测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所做的最初的数字和文字记载,是检测报告生成的依据,大部分检测机构的原始记录上的数据都不够全面与详细,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描述或是只记录部分数据。

二、提升消防检测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责任意识,加大技能培训

消防检测单位应该积极宣传消防法律和法规,增强社会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程度,以期营造更高的消防氛围,增强消防检测人员自律性;。此外,针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人才缺乏,检测队伍素质低的问题,单位及有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检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组织统一考试,持证上岗。

(二)统一报告格式和记录内容

制定标准的管理部门可组织专家结合建筑消防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规范检测报告条款,探究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内容及格式,制定合理的原始记录格式,确保记录能够如实地反映检测现场的情况,并使其具有可追溯性。

(三)规范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合同,加大查处检测中的违法行为

在检测单位的上级监督层面上,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注重对检测单位检测合同的监督与指导,指导相关单位在签订建筑消防工程检测合同环节,谨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此外,合同双方对每项检测内容的完成情况均需签字确认,以避免检测单位对检测记录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各地公安消防机构一旦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隐患,在处罚消防设施隐患单位的同时应遵照检测合同及相关资料的登记情况,结合《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对检测中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立案查处检测单位及相关检测人员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查处的案件。

三、结语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索赔 意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健全,让整个经济市场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其中建筑业是最功不可没的一个行业,因为正是因为有了建筑业及建筑相关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让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从基础建设环节上平添了不少的资本。但是由于建筑行业扩张的范围较大,相关建筑企业从事的建筑施工工程较多,也暴露出许多实际的问题,建筑双方的纠纷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主要问题。这里应该承认的是,的确有些建筑企业由于不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是又急于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寻求企业的突破,承建了一批质量低下的工程,不仅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还给相应的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承担与之相关的法律责任,但是也有一些建筑企业由于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不重视或者意识不强,被工程建设单位凭空“算计”,也让这些建筑企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2.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签署建筑施工合同之前,对合同内容没有进行及时和认真的了解,盲目签订了一些对自身权益没有任何保障的建筑施工合同,这就给后期的维权以及索赔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一是由于“转包”而出现的合同主体不明确,这种情况也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遇到利益受侵害的时候索赔出现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有些企业不具备相应的承建资质,或者工程过于庞大,因此许多企业所实际施工的项目其实是通过“转包”的形式来完成的,对于这种“转包”虽然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制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积极的做出了说明,但是处于巨大利益的驱动和侥幸心理的存在,仍然有许多企业在铤而走险,而一旦这种因为“转包”而出现的法律纠纷之后,在国家法律上是不予对其个人权益进行保护的,更谈不上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相应的索赔工作了。

3.建筑施工企业索赔维权的措施

基于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上述法律问题,首先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杜绝施工工程存在“转包”行为的前提下,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索赔或者维权的相关法律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开展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在索赔维权的过程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依法签订严谨规范的合同。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挽回损失的重要手段。合同和现行法规是索赔的依据,是索赔最终解决的判定标准。合同有利,则在工程索赔中处于有利地位;合同不利,索赔的理由就不充分。必须重视合同签订前的合同风险分析和对策,重视合同谈判,争取对合同中的风险型条款、责权利不平衡条款和单方面约束条款作出附加修改条款,为工程索赔提供条件支持。

其次,预先、及时发现和提出索赔。对于承包商而言,在投标报价时就开始考虑将来可能要发生索赔的问题,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和规范,仔细勘察施工现场,寻找可能索赔的机会,在报价时要考虑索赔的需要,通过降低报价来获取项目,通过索赔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日志,要善于辨别变更或新增项目,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发现索赔项目的同时,及时提出索赔,不要错过时间期限。

另外,书面确认变更指令。只有得到监理工程师、业主对变更的书面确认,承包商才能进行施工变更,否则应不予支持。因为监理工程师、业主的口头变更要求没有形成书面形式就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如果索赔过程监理工程师矢口否认,拒绝承包商的索赔要求,使承包商有口难言,并为日后索赔的失败埋下伏笔。

还有,力争友好解决,防止对立情绪。注意搞好同业主、监理工程师的关系。用真诚换取对方的信任、理解和同情,避免由于感情上的障碍而影响索赔的顺利进行。这纯碎处于一种索赔谈判上的技巧问题,由于施工企业没有这方面的准备,或者对相关信息掌握并不全面,因此在这个措施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代表建筑施工企业来完成,力争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成功的索赔。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就是,第三方机构虽然在商业谈判技巧的运用上较为娴熟,但是对于业主、监理工程师等关系并不清楚和了解,仅仅是作为建筑企业的人身份出现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也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必须派出熟悉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的相关工作人员配合第三方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不过对于派出的人员级别不必太高,以免因为意见和分歧产生的过大,而影响了进一步谈判的力度和层面。

与此同时,论证资料要充足。索赔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包商对索赔做出的解释和强有力的证据材料,索赔报告一定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经得起推敲。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索赔证据主要有:各种工程合同文件,工程图纸,招投标文件,施工日志,工程照片及声像资料,来往信函,电话记录及会谈纪要,气象报告和资料,工程进度计划,投标前业主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现场资料,工程备忘录及各种签证,各种检查验收报告和技术鉴定报告、其他资料包括分包合同、订货单、采购单、物价指数等。另外,这些证据很可能在随着建筑施工进度的进程出现缺失或者是遗漏,甚至会随着建筑施工地点的改变而出现具体描述上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资料论证过程中,必须将双方存在争议和差异较大的内容严格按照合同签署前的具体准备工作进行一一的对应,尽量避免较大出入和差异的出现而对建筑施工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要注意发包方的反索赔。索赔是双向的,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承包商要不懈努力做好反索赔准备,同时也要更加努力地做好自身施工索赔工作,以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质量优良的合格产品,客观、合理、合法的列举业主违约事实,一举夺取施工索赔胜利,防范反索赔于未然。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实际的索赔中并不高,但是一旦被对方反索赔成立之后,其需要支付的金额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必须在最后的环节上提起高度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正常的索赔工作制度,而且必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①规范健全索赔制度。从索赔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步骤、遵循的原则到工程现场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全部资料、数据、档案以及这项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均科学化、程序化。②积极把握索赔机会,及时提出索赔报告。合同条款规定,索赔事件发生28天内,承包商要向业主及其监理师提出索赔通知,28日内予以批示,否则视为认可。科技论文,效益。。该规定中提出的时间也是索赔的最佳时机。有些承包商为了赶工程进度,没有及时解决索赔或者对解决结果不满意而将问题积累下来,在工程完工后再进行综合索赔,这样不仅牵涉到利息、预测的利润补偿,使索赔复杂化,而且还使合同双方矛盾愈加尖锐,索赔往往不易成功。因此,仅有正当的索赔理由和索赔依据是不够的,还应积极把握时机,及时提出索赔报告。③要提供规范完善的索赔报告。索赔报告要证据确凿充分、语言简明扼要;要引用合同条款,建立事实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索赔的合理合法;要突出强调干扰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然性,及承包商为了避免干扰事件的影响和损失所尽的最大努力,并说明采取了哪些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承包商在报告中应尽量避免和使用强硬或不友好的抗议式语言。④要注意谈判技巧在索赔谈判中的应用。在索赔谈判中,既要尽可能依靠充分的证据和资料,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进行谈判,又要讲究策略和谈判的灵活性,注意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综合考虑。。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双方在建筑施工期间或者之后存在以及出现一些法律纠纷,这在建筑市场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今天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属于正常的法律纠纷范畴之内的,但是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对自我维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话,那么不仅将制约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导致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造成企业的整体经营出现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不仅应该在施工前加强对合同条款的法律责任界定工作,更应该在出现法律纠纷之后,拿起合法的法律武器积极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对建筑施工建设单位进行索赔的时候应该积极的予以应对,这样既是基于企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建筑行业向正规化、商业化、成熟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瑶,陆伟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J]. 山西建筑. 2010(33)

[2] 李雄辉.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是住宅建筑工程风险管控和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J]. 中国建筑防水. 2010(21)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进度管理应用分析

一、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特点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涉及到的机电安装项目特别多,比如,消防系统、采暖系统、电气照明,必须采多样化的措施加强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管理等,提高机电安装工程整体质量。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来说,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一是:工程建建设周期较长。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导致机电安装施工周期较长,极易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必须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结合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具体情况,按照机电安装程序,合理安排机电设备安装时间,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机电设备安装整体质量。二是:涉及到多门学科内容,技术更新速度快。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来说,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导致机电安装施工复杂化。随着信息技术持续发展,各种新施工技术、新材料等层出不穷,被应用到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中,提高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益,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确保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能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此外,机电安装施工的时间跨度特别大,整个工程建设周期都包含其中,比如,建筑工程建设初期的计划、建筑工程建设后期的竣工验收。

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进度管理

(一)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中进度控制

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施工前设定的工程施工进度,准确预测施工发展趋势,结合工程各施工环节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以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计划为基点,明确其进度控制的具体周期。施工企业必须意识到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控制的重要性,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动态监督施工各环节,准确、详细记录各环节施工进度,比如,开始日期、工作进度、遇到的各类问题,动态掌握机电安装施工各方面具体情况,优化调整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尽可能缩短施工周期。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必须随时掌握机电设备安装情况,协调好各方面进度关系,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要特别注意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实现施工进度管理的动态平衡,确保机电安装作业能够按时保质顺利完成。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全面、客观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总部必须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开展相关的会议,安排专业人员全方位认真检查工程项目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进度,动态控制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进度,降低其施工成本。

(二)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后进度控制

就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来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比如,施工前期计划、施工后期计划、管理计划,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在加强施工中进度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施工后的进度管理,将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施工后的进度管理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进度管理报告的编制、施工进度材料的整理。施工企业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及时整理好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进度报告,全面、客观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施工进度控制,其施工进度报告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对应的负责人,其中要明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施工进度报告要简单化,便于相关负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相关的策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写施工进度报告中,相关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编写适宜的施工进度报告,确保负责人动态掌握机电安装具体情况,确保工程施工有序进行。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7

【关键词】地质勘察;建筑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质会因为地区不同、场地不同以及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差异,其具有多变性、复杂性。为了保证建筑地基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性,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达到2个技术要求:(1)地基变形要求,也就是要求沉降差、局部倾斜程度、沉降量以及倾斜程度均不能超出地基允许值范围;(2)地基强度要求,也就是确保工程地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滑动破坏或剪切破坏。而地质勘察所得结果能为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是能同时满足上述技术条件内容的不可缺少资料[1]。另一方面,科学、正确的地质勘察结果既能帮助提高建筑设计工作质量,还能帮助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成本,为企业带来可宽的收入。

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1.1没有深入了解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具有的价值及重要性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两个重要内容,其一是帮助提供土地具有的力学指标,其二是帮助揭示工程地质构成情况。其中地质构成对于基础处理工作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力学指标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由于地下室摸不着,也看不见,因此只能利用钻探勘察手段来进行勘察,而建筑工程场地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其具有唯一性,所以所得勘察报告不存在可比性。所以建筑企业应选择操作规范、工作严谨以及专业技术强的地质勘察团队来完成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因为科学、正确的勘察报告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施工能有序开展、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帮助减少投资成本。但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也有一些部分建筑企业正确认识其对于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产生的价值以及重要性,对于地质勘察工作没能给予高度重视。

1.2工程地质看擦所得报告结果质量不高

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发现地质勘察相关部门为建筑企业提供的地勘报告存在一些错误,质量不高。甚至还存在一些地质勘察报告不提供相应的土工试验指指标数据,也不对报告结果进行评价,没有指出明确检测结论等,使地勘报告内容非常简化。另外,还有部分报告不该简化省略的内容却省略了,而不必要的内容却出现在报告中,报告质量不高,这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

1.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错误

在地勘工作中也发现有有些勘察机构采用静荷载试验方法进行压裂来实现探坑两边土层,从而帮助明确承载力,而这种方法不科学。因为,压裂过程中,两侧土层压裂所需压力值均不相同,而采用哪一个压力数值来充当地基承载力才能确保勘察结果正确、科学。除此之外,压裂两侧土层无法很好的说明其取的这一压力数值属于纵向方向上土层地基持力层所具有的承载力值。因此,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勘察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1.4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一方面,工程地质勘察是由建筑企业选择地质勘察企业来帮助完成相应的工作,而建筑企业对于地质勘察这一方面内容了解比较有限,对于地勘重要性以及所能发挥的价值认识不够。从而出现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地勘工作不重视,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地勘报告,不愿意在地勘工作中多花一分钱,从而对于勘察技术也没有什么要求。另一方面,地质勘探工作属于野外作业,同时也是在野外进行土工试验工作以及资料处理,这个工作都是由地勘企业来单独开展,缺乏监督管理工作。所以建筑企业对于其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并不了解,这些都有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虽然事后也对地勘结果数据实行审查,但是这一环节只要结果没有很严重的纰漏都可以审查通过,其并不能帮助判断出探察结果数据是否真实,也不能辨别数据精确度。所以,地勘工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这对地勘结果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地基承载力以及其取值方法的确定

仅选择一种方法并不能帮助确定地基具有的承载力,其需要综合采用如下方法共同完成。(1)按照《规范》中的相关表格来帮助确定。(2)根据静荷载试验手段来帮助明确。(3)根据静力、动力触探手段来明确。(4)按照土质强度理论来进行计算,从而帮助进一步确定。(5)按照周边条件比较类似的建筑工程地勘经验来完成确定工作。综合上述方法帮助获得相应承载力值,然后在进行计算分析,最后综合取值,所得的这一承载力值才是地基具有的承载力。以上确定方法中主要是根据静力、动力触探手段、《规范》表以及相应的理论计算方法来完成承载力确定工作。

现今,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现其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并且土质非常不均匀情况或者是该工程属于重大建筑工程时选用现场静荷载试验方法来进行承载力确定,质检部门对于这一情况下采用的现场荷载试验手段是承认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压力值不符合以及设备条件不符合时,很难采用现场静荷载试验方法。此种方法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帮助正确确定的地基力层具有的承载力值:(1)相对沉降控制手段:按照沉降量值(s)和承压板宽大小(b)的比值(s/b)来帮助确定,如果是黏性土质可以选用s/b≤0.02相互对应的压力值充当该工程地基承载力值。如果是砂土质类型,可将s/b≤0.01~0.015这一范围内相应的压力数值作为工程地基具有的承载力[2]。(2)强度控制方式:其是按照比例界限值(即P0值)来充当建筑工程地基具有的承载力值。这一方法对于粉土质、碎石土质以及坚硬粘性土质、砂土以及硬塑粘性土质都适用。(3)极限荷载手段:如果P~S曲线中出现比列界限值之后,土质即将接近极限荷载Pu值,此时可以用Pu/F这一比值来充当地基承载力值。

分析地基具有的承载力值类型

建筑企业中作为设计工作者,既要掌握设计工作,还要能很好的理解地勘报告并学会充分利用这些结果数据来为建筑工程服务。并且要对所得结果进行认真阅读、分析,帮助发现问题。而在地勘所得结果中不仅要利用到承载力值,还要利用到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果只需要利用到地基承载力值,也不仅仅是这一类承载力值。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内容中也相应指出了承载力的三种不同数值:(1)标准数值fk;(2)基本数值f0;(3)设计数值f。其中承载力基本值是通过大量建筑工程地勘实践及经验分析总结而得。而不同土类标准承载力值是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按照现场荷载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方法、轻便触探试验方式来帮助获得所需数据,然后针对对应的地基承载力来完成分析、统计而得出不同土类的标准值[3]。如果实际建筑工程其基础宽度值超过3m,并且基础埋深超过了0.5m,此时还要相应提高承载力,也就是需要对深度值以及宽度值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计算所得承载力值才是设计值f。通常情况下,地勘报告中提供的是标准值,此时设计工作者在使用中就需要按照调整后的承载力设计值以及基础宽度值来完成设计工作,而不能直接利用标准值来完成设计工作。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与工程造价以及施工质量、工程安全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工作者应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感来完成地质勘察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而建筑企业也应给予地质勘察工作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地勘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重要性,从而科学、合理的利用地勘报告来帮助开展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陆然.浅谈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J].科学之友.2010(10):52-53.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8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地基设计;优化

1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含义

岩土勘察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的环境地质、 岩土特征等进行查明分析,编制勘察文件。勘察主要包括勘探及采土试样、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检验和检测等内容,通过这些方法对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编制各阶段所需要的成果报告。这些阶段可以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等。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的用于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会被破坏,从而能够保证其上的建筑物的稳定安全。构成地基的土体或岩体应当具备在膨胀收缩情况下形变较小的特点。地基设计就是对基础地面的单位实际压力、建筑物沉降值和地基滑动方面考察,要保证设计在地基可承受的范围内。

2 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缺乏规范性

质量安全是建筑工程中首屈一指的问题,只有规范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岩土勘察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不能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标准的行为。岩土勘察如果缺乏规范性,会给地基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甚至导致返工的不良后果,不但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损害了声誉。就目前来看,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缺乏规范性的主要表现有在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下不能顺利开展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工作、只选择性的对重点地段进行勘察,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2.2 对环境条件的考虑不充分

在进行地基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尤其在地震带或山体附近的建筑物,更要考虑多变的气象环境条件。因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如果没有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的考虑范围内,会给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施工进度。

2.3 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

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作为一个工程整体性的勘察设计工作,需要多部门之间的共同交流沟通。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多数部门都是以报告的形式来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信息的传递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解读差异,所以各部门质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资源共享的不畅。同时,由于设计的最终结果可能与岩土勘察并不完全符合,所以更需要勘察和设计两个部门的交流沟通来实现数据的准确性。

2.4 勘察报告的严谨性不足,缺乏准备性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影响到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而在实际的施工中,许多工程的工期延误都是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造成的,一般看来,准备性工作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能全面的进行资料收集、勘察所得数据的后期分析不准确、没有充分掌握勘察的深度及范围。由于岩土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所以如果在勘察报告中无法详细具体地展示勘察内容,不能严格根据规范标准执行勘察活动,会造成勘察报告的严谨性不足,缺乏实用性和价值性,为之后的地基设计带来不便,甚至会造成工期延误。

3 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的优化

3.1 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可能带来不良岩土问题,所以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并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同时,环境也能对工程施工带来影响,所以在进行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时,也要充分做好准备。

3.2 加强工程勘察前期准备工作

岩土勘查和地基设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有效落实能够避免工程延期、停滞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务必强化对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前准备工作的检查,通过充分理解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特性,明确勘察的目的和相关技术技能,制定能够为勘查工作提供指导的岩土勘察方案,确保为地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3 灵活运用多种勘察方法

目前国内的岩土勘察方法较多,应当结合实际的勘察目的和工程状况,综合御用各种勘察方法。例如当勘察深度不大且地下水位较深时,可以考虑探井的方法;而当需要划分的勘探点位可以考虑挖槽法;对于需要对地层承载力等指标进行快速勘察的可以采用触探方法等等。

3.4 提高报告与纲要编制的规范性

报告和纲要的准确性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提升岩土勘察工程与地基设计规范性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建筑勘察设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岩土勘察工程制度,量化审核标准,提高在实际工程操作中的技术性和规范性,确保得到的岩土勘察分析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还应当对勘察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勘察报告的实用性和价值性,督促岩土勘察人员根据规范严格执行勘查工作,对岩土勘察工作的质量进行把关,以为之后的地基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5 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人员,因此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工程人员的整体素质。所以在进行岩土勘察与地基设计时,需要提前做好培训工作,对工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强化指导,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经济甚至是职务晋升等方面的奖励,以不断提高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进行了论述,作为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必须不断提高岩土勘察和地基设计水平,以保证建筑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鹏,周述军,包振宇.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 .

[2] 莫汝仁.岩土工程勘察的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8(18).

[3]李云.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 建筑知识: 学术刊,2011(3)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9

关键词:地基基础;检测结果;检测体系;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96

0引言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增多,建筑行业作为人口的载体,其质量要求就必须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都将依赖于地基基础质量,所以现阶段对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就成为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公司要想提升市场的占有份额,就必须提高工程的质量,对地基基础检测高度重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检测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才能改变公司发展的现状,更好的进军市场,提高份额。

1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概述

地基基A决定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工程最为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做好地基基础检测,对整个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1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范围

地基检测前要先区分地基的不同,地基的不同使得检查工作分为复合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和自然地基基础检测工作。

复合地基是根据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地貌,需要人力才能处理的特殊地基,比如软土地基就属于复合地基,想要保证复合地基的质量,加强这种地基的承重能力和受力面积,就必须要求施工建设团队通过预制管桩、填石等恰当的处理方法进行复合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施工。对于自然地基基础的检测,相对简单,因为自然地基有着天然承重的优势,能够在其地基上直接建设相关的工程,只需检测人员在确定了解岩石的情况下,对土层承受能力和其稳定性进行检测。

1.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意义

地基基础检测的精准测量结果,能够对施工单位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困难进行帮助了解,并且制定出应对措施,此外还能了解到建筑地基的质量。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检测结果直接反映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团队工作情况和施工效率。所以建筑公司要根据检测结果相关数据为基础来针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够保障工程的有效进行,为其工程建设的科学、高效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使得建筑行业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更好地发展。

2地基基础检测中常见问题分析

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很多严重的文艺,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阻碍公司的发展,产生瓶颈。必须及时有效的认识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2.1检测部门管理体系松散

我国的现状使得建筑公司在地基基础检测时并非一致,缺乏统一的专业体系和资质认证,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检测结果就会存在误差,而有的检测公司只注重其工作效益,不安流程,检测结果不精准,导致后期施工问题重重。另外有的检测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源,将未填写的检测报表出售出去,不仅让检测结果不准确,也对整个工程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不仅降低了工程质量还对双方的经济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2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在检测人员开展地基基础检测时,为了赶进度,工程与检测环节交叉进行。这种情况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十分不负责。甚至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形成危害,出现人员死伤。

2.3地基基础检测单位过多市场混乱

地基检测单位过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或许更大的利润空间,检测公司之间就会不正当竞争,为了提升竞争力,获得更多客源就出现降低检测质量等方式来或许更多的机会,这必然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忧患。显然这些方法能够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持续发展下去,最终将会影响地基基础检测市场的正常发展,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建设安全的隐患。另外检测机构与建筑公司相互不信任,协作度不高,使得监测工作进程缓慢,建筑施工团队不配合检测,检测结果也就会出现不稳定性。

2.4地基基础检测报告不规范

在地基基础检测完毕后,检测单位会依据检测的结果出示检测报告。而这份报告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检测报告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进行撰写,不能对照已经过期的检测标准,否则会影响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另外部门检测人员必须使用专业术语,对检测报告要保证高度的严谨性。现在我国在实践相关工程时,遇到复杂地质时,许多检测报告在绘制的时候就直接跳过或者使用接近的数据代替,检测报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太低,是的工程的后续很难进行开展,拉低了整体工程的社会效益带来。

2.5检测设备落后,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地基检测时,基础设备不完善,尤其是在进行复杂地基检测作业时,由于难度较高,对检测设备就提出一定的要求,检测设备要求先进化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严谨、准确性。另一方面是我国地基基础检测的对相关人员是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在遇到高科技设备检测时,许多从业人员对设备不熟悉,就会直接跳过检测,所以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切实的检测技术,对高科技的新设备就有一定的认知和操作实践性,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撰写出标准和严谨的检测报告。

3针对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的问题实施具体措施

3.1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对建筑工程的检测市场标准化的管控,严打不正当竞争,促进市场的和谐发展。对于恶意竞争的检测公司一定要严厉处罚并吊销其检验资格。另外公司需要对从业人员加大管理力度,制定明确的合同条例,使得检测公司与建筑公司能够相互信任。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检测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3.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由于相关单位赶进度把工程环节与检测经常一并进行,导致检测人员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建筑挝辉诩忧渴┕は殖〉陌踩措施时,就必须注重检测工程的独立性。另外检测单对相关检测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要进行整体的培训,增强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检测公司在优化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规范相关的操作,把各个职责划分到位,从而构建起合理的安全体系。

3.3规范技术要求

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基和能够更精准的检测数据,新的技术与设备都随之被应用,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对新设备有相关的了解,并且掌握使用技术,按照规范进行实际操作,能够准确的检测出结果。

3.4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处理复杂地基时人力起主要作用这就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必须达到要求,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保证检测环节的精准,后续工程的有序进行。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养可以先对于从业人员的技术培养开始,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还要联系实际加强相关人员的实践性,了解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具体情况,对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学会高科技检测仪器的使用,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才能加强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另外在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必须加强,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学会专业术语,倚着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为前提进行检测报告的撰写。

4结语

地基基础检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能检验地基的稳定程度,其结果还能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要想保证建筑的质量,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就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开展,工程要在依据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在进行施工,还要根据检测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制定方案解决。另外我国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地基基础检测体系,对不合格的检测公司严厉打击。检测公司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制定规范的地基基础检测的标准。我国带动建筑行业要想蓬勃发展必须要以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为基础,只有工程建筑的质量提高了,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经济效益,进而保证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立,况凯骞.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案例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02):143145.

建筑行业开题报告篇10

二、健全工作机制。(1)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协调会,排摸分析全镇企业、建筑工地工资支付情况,研究确定个别处理方案,督促落实全镇企业、建筑工地工资纠纷调处工作,力争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杜绝因企业、建筑工地工资拖欠而引发的重大。

(2)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三、坚持“两个原则”。在加强对企业、建筑工地劳动用工管理的同时,要坚持属地管理、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力争早发现、早整改、早调处。

四、完善用工备案制度。对全镇建筑工地用工管理情况,要定期开展调查,建立基础台帐,进行用工备案,特别是各工地的用工数量、招用渠道、户籍所在地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对重点项目开展重点调查,抓住一批大工地,掌握一批中型工地,排摸一批小型工地,逐个进行分类指导,全面加强监督检查。

五、落实工资支付定期报告制度。劳动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制度,督促企业每月申报工资发放情况,各工地项目负责人要每月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所属工地职工工资支付情况,劳动、建管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工地要经常性地开展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

六、关于因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处理应急预案。

1、发生10人以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时,由镇劳动部门负责调处;发生10人以下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时,由建管办、劳动所共同负责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