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知识汇总范文

时间:2023-10-19 16:0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知识汇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知识汇总

篇1

一、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

传统会计采用的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回顾型时空观。通过对过去业务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业绩和行为结果做出评价,并以此指导现时事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的时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和现在的梦想可能就是未来的现实,而谁能拥有创新的思维,谁就能把握未来。

人们时空观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权立一种全新的会计时空观--面向未来的时空观。首先,树立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观念。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上的连续,未来作为过去和现在在时间序列上的延续,必然与过去和现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恰当地预测未来提供了现实基础。未来是现在创造的,未来的状况决定于今天的期望与努力。人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决定了未来的形式和状况。其次,树立立足现在、创造未来的观念。现在是时空发展中的一个不断推移的瞬间,是过去与未来的结点。

会计是一间实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随着人们时空观的变化,必须相应地将会计的时空观由回顾型转向展望型,通过对现在的认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服务。第一,要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尚的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便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时空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它不仅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这种感受使得人们再也难以忍受以定期结算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所带来的会计信息时滞。第四,利用网络世界的时空优势,构建网络会计体系,实现会计的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远程控制等,使会计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一飞跃是从传统的簿记学到现代会计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时空观应该是适应现时需要,更好地规划、预期及把握未来的时空观。正所谓"一个会计系统应该注意未来,因为未来才是变化的价值的根源"。

二、动态时点规禽

1.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1)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会计主体的物理实体概念,从而动摇了会计主体的稳定性假设基础。

(2)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在完成其既定目标后就可能立即解散,此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应。

(3)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就可以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下,不需要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另外,在网络公司会计中,由于公司存续时间不确定,甚至存续时间很短,在这种情况下仍进行会计期间划分,是无实际意义的。因此,动摇了会计分期假设。

(4)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它具有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一方面,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使物价频掂而不规则地变动。另一方面,资源的耗甥,加大了资产价值变动的幅度和力度,冲击币值不变假设。

2.村立动态时点观

知识经济时代要树立动态的会计观,充分认识并接受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深刻领会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建立新的风险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

(1)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其反映速度快,时效性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应该与此保持一致。我们知道,传统同的会计分期核算,不论分期分得多细,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及时性问题。分期核算本身是一种僵硬模式,参与了过多的人为因素,与动太的时点核算的迅速与及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虽然从理论上讲,当期无限扩大时,时期与时点就无限地接近,但是时期与时点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动态时点观念才是与实时处理、在线处理这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相匹配的观念。顽固地坚持会计分期,必将会成为制约会计变革及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化的瓶颈。

(2)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是对动态时点观的有力支持。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以定期财务报告为主的形式在网上披露会计信息,己经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根据定期报告系统得到的会计信息:一是可能因时滞而贬值失效;二是缺乏完整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正确的决策。因此,建立以时点为基础的实时报告系统,是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世界的必须选择;否则,会计职业将炭炭可危。

(3)IT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而传统会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本身也是采用时点基础的,只是由于与分期核算下的损益计算相关,才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分期的因素。因此,采用时点观念的最大矛盾是损益计算,而传统会计下的损益计算,并不能真正反映损益的实质。人们从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发现损益的真实意义在于财富的增减,而财富的增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可以用时点数及动态延续中的前后比较来反映的。所以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积极的风险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风险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它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面对日益增加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是收益的孪生物,风险与机会总是并存的,逃避风险就是逃避收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作为中的风险相比,不作为将是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因为不作为将会失去重要的机会和收益,而机会和收益的丧失也是一种风险。人有在承认风险的基础上录求对风险的最佳控制,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会计面对这个多变、易变的环境,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传统的会计希望世界是黑白明的,没有灰色区域,要么百分之百地承认,要么百分之百地否认,而不想部分地确认。传统会计用建立在种种假设而非现实环境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提供的只能是严重失实的无用的信息,这种逃避风险的做法,实际上带来的是更大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日趋低下,最终则便会计职能面临整体消亡的危险。如w·史蒂夫·阿尔伯切特先生所假设的那样,会计界应该承认这种现实,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虚计的可能,承认风险与不确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而建立全新的风险观念。①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能,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反映系统,一个预警系统。②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③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项目中的内在风险,便会计信息与用户的需要密切相关,真正具有决策价值。

四、网络系统观念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因此,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存在形式。多样化的网上活动,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改变会计的方方面面,比如国际业务的发展,直接将会计核算及监控的视野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在增加会计业务内容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会计业务的形式,使会计发生质的变化。而以网络系统理论及实多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必须以用户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及时、灵活的多样化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系统设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都必须以网络系统观念为基础,做到会计系统结构网络化、会计理论网络化、会计方法网络化、会计信息网络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会计观念、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变革,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变革中去。因为单靠会计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变革的,必须积极纳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网络化的观念。

五、回归财富重心观念

会计学的重心是什么?这是决定会计信息范围、结构、层次及特征,决定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的关键。会计学是一门对财富及其来源、构成及变化进行计量,说明财富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并对一个组织或个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行估价及预期的科学。也就是说会计学的重心实际上是财富,否则,就不会有会计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会计也就不会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时因为知识、人力资源等各种无形资源的发展而备受困扰。财富是一种具有控制性的力量,它可以表示为一切可以左右社会和他人的力量的资源,如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它的内容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其作为控制力量的本质却始终未变。

在传统会计中用资产概念作为财富的代表,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却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等同,又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并造成了变化的障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必须强调会计资产向财富回归,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实现会计资产与财富概念的一体化,从而使会计信息其有一般的经济意义及决策意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损益的实质是财宫的增减。采用一体化的资产与损益观念,将损益计量与资产价值的变化有机融为一体,才能更贴近损益的实质,才能更加其实和全面地反映损益。

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有形财富攻无形财富,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财富,成为比公司、工厂、机器、土地更为巨大和珍贵的财亩。财富重心说摆证了会计的基础;财富、资产一体化,说明了会计资产的实质;资产、损益一体化揭示了会计损益的真正意义;财富、资产、损益一体化,则使会计可以在灵活的报告形式中采用时点基础,使会计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一绿色会计观念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要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不落后于时代。

绿色会计(环境会计)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传统会计理论撞击便形成了绿色会计,绿色会计的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它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产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绿色会计观念要求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而不能仅仅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项目决策,即从空间上要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使项目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的长远社会效益,从时间上要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

七、创新的观念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人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因而,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是熊彼特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创新主要是指某些领域、行业的改革或转变。那么会计创新就是包含于这一范畴之内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创新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会计领域也必须具备创新的观念。笔者认为会计创新有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总体具有以下特征:

1.兼容性。资产计价以现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却不要求绝对的计价标准选择,即不要求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价基础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也不绝对地排斥历史成本计价。

2.发展性。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强调未来,但却不赞同把全部重点放在未来,充分反映现在,适当地揭示未来,才是较为适当的会计时空观。

3.一体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网络经济的发展,网际空间关系的改变,世界性的网际经济投资与交流,便利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国家间广泛的经济融合与渗透,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上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也急剧增加。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肩负着重要的风险揭示责任。因此,会计系统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共同的需要出发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会计系统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而对于传统会计中的各个分支,则可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会计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

4.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更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所谓无"网"而不在。

篇2

张方柏:现在花卉经济发展很快,各地都在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促进旅游、花卉交易。听说洛阳一次牡丹花节拉动当地经济就达数十亿元。

彭刚:哇!真让人眼红。

赵正义:现在武汉也在发展花卉经济,每年都在举办各种花卉节:梅花节、樱花节、郁金香节、荷花节、节、桂花节,这两年又举办了牡丹花会。这些活动越办越好,人气也开始旺起来,推动了旅游、餐饮、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张方柏:我认为武汉要在这些花卉中选一个作为花卉经济的支柱,要能赶上甚至超过洛阳牡丹。大家看什么选什么花好。

罗均:我想武汉应该以梅花为支柱。梅花是武汉的市花,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中科院梅花研究所设在武汉,武汉东湖梅园是中国四大梅花园之一,有梅花品种300多个。2002年开始举办中国武汉梅花节,现在影响越来越大。

陈超:武汉大学的樱花早已名扬海内外。武汉东湖樱花园引进了30多种樱花。樱园采用日式公园设计,有中国汉唐风味,很符合樱花情调。园中还种满二月兰和油菜花,既赏樱,又赏兰,又看油菜花。细雨春风,白樱如雪,红樱如火,夜景如幻。这两年武汉樱花节也是好评如潮。我看是不是应该以樱花为支柱。

郭启志: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从荷兰引进郁金香80多种,多年试种成功。从元旦到四月初,各种郁金花轮番亮相引来了不少游客,有时一天就有1万多人。郁金香是荷兰国花,品种多,花色美,知名度高。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郁金花节吸引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世界项尖专家来武汉。郁金香开花正是武汉冬天少花时节,弥补了观花旅游的空白。郁金香适合家庭盆栽,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武汉东湖牡丹花园试种牡丹成功,园内种有9大色系10大花型220个品种3万多株牡丹花,其发展势头不可小看。武汉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天香国色。洛阳人种牡丹取得了很大成就,武汉人种牡丹也能取得很大成就。

彭刚:我觉得应该以桂花为支柱。武汉东湖磨山桂花品种全,又有东湖为依托,发展桂花旅游条件好。咸宁桂花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品质好,再加上咸宁温泉,历来成宁桂花节都办得好。桂花是武汉城市圈有独特优势的花卉,以桂花为支柱,既能拉动旅游和交通业,又能拉动当地桂花产业。

张方柏:我认为应该以荷花为支柱。荷花花期长,五月开放,到十月还有花。自然条件下睡莲四月开放,十二月还有花。如果冬天在温室中栽培,全年都有花可赏。以荷花为支柱,前承梅花樱花的势,后助桂花的威,能带动其它花卉发展。武汉城市圈内荷花莲藕种植面积广,能形成规模效应。这不仅能拉动旅游、餐饮和交通业,还能拉动种植、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作用非常大,应该可以超过牡丹花对洛阳的贡献。

木子:我也觉得荷花比别的花有更大的优势。

木子武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彭刚:什么是天时?

木子武汉地区夏季长,日照长,雨水多,气候湿热,适合荷花生长,这是天时。

罗均:气候南方各省都差不多,广东比武汉的条件还要好。

木子:武汉地区湖泊众多,市内就有东湖、南湖、汤逊湖等四十多个湖泊,周边如洪湖,沉湖和梁子湖和众多的沼泽池塘都适合种植荷花莲藕。这就是地利。

罗均:南方各省湖泊、沼泽和池塘都多,也不光是湖北有。

木子:湖北人特别爱吃藕,炸着吃,蒸着吃,炒着吃,煨汤吃。因此湖北农村自古就在湖泊、沼泽、池塘甚至水田种植莲藕,有人形容是“以莲藕为桑麻”。莲藕莲籽是湖北农村重要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湖北莲藕植面积广,从业人员多,群众基础好。

罗均:难道别的地方就不吃莲藕吗?

木子:也吃。但是别的地方的藕脆而不粉,只能炒和凉拌,莲藕菜品种不多,吃的人也少。湖北的莲藕非常有特色,白莲藕甜脆,红莲藕粉糯。就是同枝藕,第一节(湖北人称头葫芦)嫩脆,炒着吃凉拌吃生吃怎么吃都好吃;最后一节(湖北人称藕稍子)老,纤维粗,适合做藕元子和炸藕夹,中间的软烂粉糯适合粉蒸和煨汤。武汉人喜欢喝排骨煨藕汤,沔阳人喜欢蒸藕,就是因为湖北莲藕软烂粉糯。别的地方莲藕不行,不能煨汤不能蒸不能炸元子藕夹。莲藕品质好是湖北莲藕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

彭刚:这倒是真的!我父母在上海时间长了,最想的是武汉的排骨藕汤,洪山菜苔,说是那里的藕煨不烂。我们每年过年都要托人带藕到上海,不知道的人还说我们小气呢。

陈超:我女儿在广州工作,我去玩时带了一些藕给她煨汤吃。她的一个邻居老太太也是武汉人,我们就送了一节给她。老太太拿着藕说谢谢你们,好多年没有吃到武汉的藕了,我要买点骨头煨汤喝。

张方柏:武汉还有荷花科研优势,中国荷花研究中心、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华中农业大学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著名的荷花夫妻王其超、张行言收集和培育荷花品种共340个。科研能力强,群众基础好,这就是人和,是武汉独有的优势。

陈超:发展荷花经济要怎样做呢?

木子:我想发展荷花经济就要发挥武汉的优势,科研机构、旅游景点、城市郊区和农村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要分工合作,又要相互支持。要做好荷花科研、栽培和销售,做到能赏能游,能玩能吃能促进莲藕莲籽产品销售,还要以荷花美化武汉的景点,促进水环境治理。

彭刚:怎样分工呢?

木子: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国荷花研究中心和东湖梅园荷花园以科研为主,培育和收集新品种。荷花栽培以新品种和珍稀品种为主,供参观者学习、欣赏和摄影,给各地研究和栽培荷花者提供新品种和珍稀品种。这是武汉荷花的品牌和标志。武汉东湖梅园荷景。

木子:东湖、中山公园、解放公园、青山公园等公园既要种植名贵品种,也要有一般品种。要给一般客户销售荷花,包括缸栽的、盆栽的和碗莲。湖泊沼泽和池塘中要大面积种植一般红莲白莲。有了荷花,景点就格外美丽。普通红莲白莲能开花能结莲蓬能长莲藕。这些莲藕一年种,多年长,不需要特别打理。水面上还可种上菱角、芦苇、茭白和其它浮水沉水植物,开展垂钓、采莲和摘菱角等水上游乐活动,拉动武汉湖泊水上游。

罗均:以荷花拉动武汉湖泊游。

张方柏:洪湖已经在做红色水乡荷花游,其它如沉湖、梁子湖、汤逊湖、南湖等,都可以种植莲藕菱角开展水上游。

陈超:湖北湖泊众多,开展以赏荷花采莲蓬摘菱角的水上游一定能吸引各地的游客。

木子:武汉周边如孝感、汉川、浠水、蔡甸各地湖泊池塘和 水田中都种植了大面积的莲藕,可以开展以赏荷花、摘荷花、摘莲蓬、挖莲藕、学做湖北传统莲藕莲籽菜为主题的乡村游。

张方柏:各地在做荷花旅游时,要开发和推广湖北莲藕莲子菜肴。不但要让游客吃,还要让游客知道这些菜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游客动手做。让游客了解湖北莲藕莲籽,喜欢吃,学会做,促进湖北莲藕莲籽在全国全世界销售。

彭刚:为什么要让游客会做呢?这很费事的。

张方柏:因为外地莲藕只脆不糯,湖北名莱如煨排骨藕汤、油炸藕夹、粉蒸莲藕排骨、藕元子等菜外地人没有吃过,更不会做。不了解就不会买,所以湖北莲藕在外地的销售并不理想。外地人到湖北来玩,吃过了,会做了,以后湖北莲藕莲籽到他们那里卖,他就会买。他喜欢吃,又会做,他家里人和亲友也会欢吃,也会学着做。我相信只要做得好,藕夹会比南瓜饼的市场更好,莲籽米会比小米杂粮更俏销,莲藕会像土豆一样走上外国人的餐桌。

陈超:就像武汉推广洪山菜苔一样。

木子:是的。但是莲藕莲籽种植面积更大数量更多从业人也更多,对拉动武汉和湖北经济的作用更大。由于莲藕莲籽比菜苔好保存,又可以做成半成品或成品菜肴,因此能销售到更远的地方。

彭刚:湖泊沼泽中种莲藕叶子菱角蔓子烂了会加重水污染,就像水葫芦在水中腐烂一样。

木子:这就要采用绿色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公园、湖泊、沼泽和农村,开展荷花旅游的地方,建设沼气池。把老死的菱角蔓藤、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捞起来做沼气池的原料。生活垃圾也做沼气池的原料。用沼气作为燃料,用沼液沼渣做肥料,不仅可节约能源,还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芦苇可以割了做造纸的原料。这些植物生长吸收水中营养,可以减轻湖泊宦营养污染。用这种绿色的方法治理水污染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篇3

关键词 芒果扁喙叶蝉;特征特性;危害原因;防治措施;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436.6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22-01

1 芒果扁喙叶蝉特征特性

芒果扁喙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昆虫。成虫体长约5 mm,头部比前胸背板宽,头顶中间有2个近四方形褐色云斑,前胸背板小盾片较大,呈三角形,基部有3个深褐色的三角形斑,小盾片中间和后缘各有2个小黑点,前翅青铜色,前缘中部和端部各有1个长形的黑斑,后足胫节端部黑色,腹部有黑色横线。卵香蕉形,纯黄色,约1 mm,老熟若虫头大,土黄色,体长约4 mm。该虫在景谷县2—10月均有发生,以3—5月为危害高峰期,成虫、若虫群集于嫩梢、嫩叶、花穗和幼果上,刺吸组织汁液。卵产于嫩芽或嫩叶中脉的组织内,数粒或10多粒连成1片,每头雌虫产卵150~200粒。成虫无趋光性,晴天活跃,以成虫在枝叶或树皮缝中越冬[1]。

叶蝉在景谷县周年都有发生,但以每年3—4月发生严重,危害较大。成虫及若虫都为害。它们群集于花穗及果柄上,吸食汁液,引起落花落果甚至失收;同时还危害嫩梢及嫩叶,使叶片畸形。其排泄物有糖分,致使烟煤病发生,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降低芒果产量。

2 芒果扁喙叶蝉在景谷县的发生危害情况

全县2 000 hm2芒果每年均有叶蝉发生危害,花期最为严重。在10个乡镇中,以威远镇、益智乡这2个气温最高的乡镇发生最为严重,危害面积达1 200 hm2,危害率达85%。

2011年,对景谷县芒果扁喙叶蝉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总结,该虫3~5年大发生1次,对芒果危害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叶蝉危害,往往导致烟煤病发病严重,又引发介壳虫危害,如此恶性循环,若不防治,会造成无收,甚至植株死亡(表1)。因此,要夺取芒果高产,除在芒果花期,防治叶蝉的同时对芒果花蕾蛆、尾夜蛾等其他害虫进行防治外,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是必要的措施。

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区的芒果,果实表皮光滑,色泽鲜亮,售价平均10元/kg,产值15万元/hm2,等级在二等以上的果实占85%,三等果占13%,等外果占2%。对照区的芒果二等以上的果实只占2%,三等果占62%,等外果占36%,售价平均1.5元/kg,产值22 500元/hm2,多数只能作为加工打果酱使用,难以鲜销。

3 受害原因分析

3.1 地理气候条件

景谷县位于无量山西南侧,澜沧江以东,地理位置为东经100°2′~101°7′,北纬22°49′~23°52′,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山脉、江河众多,海拔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温度20.3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 ℃,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4.9 ℃,大于10 ℃的年活动积温7 371 ℃,全年无霜期346 d,年日照时数1 993.5 h,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雨量1 295.8 mm,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占全年降水量的87%。由于景谷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是发展芒果的理想之地,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同时也是造成芒果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扁喙叶蝉成为景谷对芒果生产影响较大的主要的害虫之一。

3.2 芒果树自身特性

芒果为漆树科、芒果属的常绿大乔木,实生树株高或冠幅均可达15~20 m,寿命数百年。芒果树主根粗大,侧根稀疏。由于芒果独特的芳香气味,非常吸引扁喙叶蝉,加之树体表层粗糙,有利于成虫产卵过冬,成为芒果受叶蝉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栽培管理方式

景谷县种植芒果历史悠久,特别是傣族人民更是喜欢种植芒果,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种有数十株芒果树,但都习惯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挖一锄,播一个种,任其自然生长,多年不施肥、不喷药、不修剪。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了

病虫害的重发,严重影响了芒果生产。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修剪。每年采果后进行树体合理修剪,剪除病虫枯枝、交叉枝和重叠枝,使树体通风透光,培养结果树形,增强树势,提高产量。二是认真清园。修剪后把剪下的病虫枯枝和杂草等集中烧毁,消除虫源[2-3]。三是中耕除草。每年5—8月除草2次,9—12月进行1次全园中耕,减少病虫越冬场所,增强土壤通透性。四是树干涂白。采果后结合修剪,用生石灰对水涂刷主干,减少虫卵越冬场所,保护枝干。五是加强肥水管理。壮花壮果肥和过冬肥按时施用,树冠叶面施肥与地下施用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及时灌水,增强芒果树势,提高芒果产量。六是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是提高芒果产量的关键措施,在种植中,宜选高产、抗病、矮化、稳产、市场销售好的品种进行种植[4]。

4.2 化学防治

此虫发生初期,可用乐果乳剂800倍液,或在花穗期至坐果期用20%速灭杀丁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叶蝉散乳油2 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若是虫发高峰期,施药间隔7~10 d,连喷3~4次,上述药可以轮换使用。

5 参考文献

[1] 何林.芒果扁喙叶蝉的生活习性及防治[J].广西农业科学,2000(2):77-78.

[2] 秦达逵,李贵利.四川攀西芒果扁喙叶蝉发生和防治[J].云南热作科技,1999,22(4):40.

篇4

论文摘要: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亚教育部出台了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本文对此计划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作了介绍。

1998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信息经济的策略框架》(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Information Eoooomy) 。《框架》的第二条明确规定:对澳大利亚公民要进行适应信息经济时展的理念教育与技能培训。澳大利亚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部长大卫·坎普同时指出:“科学和技术正日益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适应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澳大利亚公民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the Eciucatian Network Aus-tralia Reference C}mussiam)组织相关的效育和培训机构,特别是委员会下设的信息经济工作小组IEWG(rnfo}rnation Eoanany Worming}P),起草并修改完善了《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 Aza Education and TrainingActiom Plan four the Infoaxration }),并得到了联邦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IElYA(IJep-armn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的认可。x.000年3月,教育部支持该行动计划出台作为指导性文件二并同意了基础教育的行动计划“‘在线学习“’( Learning in an OnlineWorld)。职业教育的行动计划’“为信息经济而学习”(Fleaable Leaning for the Inforrnatiari Ecorbo-mY)和高等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新更高(The Way Forward)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是一个宏观地涵盖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的总行动计划,旨在提供共同的目标框架、学习策略和进程,以便所有承担教育与培训的部门各自努力达到国家的共同目标。

该行动计划强调教育与培训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同时要求在总的框架下,所有相关行业和部门要做到如下三点:

1.制订规划、采取措施以保证所有公民拥有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生活、工作、终身学习的技术和技能;同时确保为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培养大量的信息和通讯(ICT)人才。

2.转变行业观念,充分认识信息经济对教育、培训和研究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

3一重新审视商业的运作方式,以保证在国际国内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1.给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者、研究者及所有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帮助全民适应社会的改革与进步;

2.给教育、培训机构、研究所及图书馆提供价格合理的先进信.息和通讯硬件,并提供长期可靠的技术支持;

3.在网络资源开发、网上信息、网络运行管理方面增进教育与培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4,政府为教育和培训机构制订适应信息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综合政策;

5.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保证澳大利亚的教育和培训与国际环境接轨。

教育与培训行动总计划涉及五个相关的行动领域:人的素质;硬件保证;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政策保障:网上管理与监控。每个领域同等重要,它规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

行动领域一:人的素质

1.目标:

(1}所有公民能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创新能力,管理者、决策者、领导者能充分认识信息通讯技术在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适应信息经济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2}培养足够数量的拥有信.息通讯技术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信息通讯及其它行业的需要。

(3}教育与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教师、培训者、研究人员要率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和研究的实践当中。各级管理和决策者们要提高适应新形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硬件供货商和维护者同样要迅速掌握先进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2优先措施:

(1)在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所有课程中开设“信息通讯技术ICI"’综合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扩大教育与企业的合作;

(2)检查、监控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现有人员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

(3}鼓励专业发展的措施,不断推出新的模式,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工作者能熟练地把现代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学习过程之中;

(4}鼓励运用信.息通讯技术研究有效的专业发展,鼓励研究运用现代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行动领域二:硬件保证

1.目标

所有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硬件提供者必须提供低价格、高质量的先进信息通讯技术设备,包括用户终端和大容量的网络设备,以支持有效的教学模式,使澳大利亚达到世界级的研究和培训地位;鼓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竞争,同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竞争的机会。

2.优先措施

为教育与培训机构提供价格合理、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带宽支持在线学习、教学和科研。教育和培训机构要:

(1}监控本系统带宽的供应和需求,包括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比较;

(2)监督资金和立法到位,以保证硬件供货商在国际竟争中以合理的价格经销带宽;

(3)及时提供教育和培训机构的最新信息,以保证硬件投入的最佳配置;

(4}调查适应未来发展的带宽的最低要求,以及未来教育和培训机构硬件配置和数量的标准:

(5)调查研究资金投入和硬件维护的方式,探讨教育培训机构、信息通讯行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为硬件和带宽建设创造新的模式。

行动领域三:资源建设与网上服务

1.目标

(1}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机构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提供网上资源和服务以支持新的学习、教学与研究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及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与管理。

(2)澳大利亚要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能力建立强大的网上教育和培训服务系统,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宣传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利用网上信息出口创汇。

2,优先措施

在网上资源建设和眼务方面,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系统内部的合作,同时加强与其它行业的合作。教育和培训机构应该:

(1)通过项目资助、联合开发和其它方式推动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建设;

(2}保证澳大利亚网上教育和培训资源的质量,包括技术标准、信.息管理标准和知识产权管理;

(3)建设澳大利亚教育网(EDNA On-line ),作为澳大利亚教育培训资源和服务的公共网关;

{4}调查企业战略的发展,预测澳大利亚网上资源建设的发展潜力,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注册用户,制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措施;

(5)鼓励网上资源的创新发展研究和网上资源与教育学关系的研究。

行动领域四:政策保障

1.目标

澳联邦、州和区域政府出台统一政策,认可教育和培训机构在澳大利亚向信.息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2.优先措施

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制定跨区域的政策,由联邦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MCEETYA)认可。并继续支持教育和培训系统研究信息经济问题的唯一全国性组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ERC)的工作。

行动领域五:网上管理与监控

1.目标

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和监控规定,诸如知识产权、通讯、网上资源、域名、电子交易及数据保护等,以推动信息经济的发展。这些管理规定将对教育和培训行业的组织和管理,以及教与学的实施产生积极的影响。

2.优先措施

(1)制定和执行在教育和培训机构中合法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计划;

(2)制定和实施未来通讯战略,以提醒教育和培训工作者注意当前和今后将要出现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使用的管理问题;

(3)确立与政府管理规定中相关领域的特殊地位,如版权和通讯;

(4)通过澳大利亚教育网络咨询委员会( ERC)继续研究网上管理的若干问题。

在国家总的行动计划指导下,澳大利亚各州根据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如昆士兰州就出台了《2010年教育发展战略草案)。《草案》明确指出: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过程。同时,信息技术在学校的管理中应发挥重大的作用。州教育权威机构并承诺:

1‘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学习;

2‘提供足够的计算机供教师教学与科研;

3.提供计算机网络系统供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交流,并获取广泛的信息资源;

4.提供丰富的网上课程;

篇5

一、统计报表的填写主体

统计报表主要分为基层表及台账和综合表两大类。基层表及台账指《公共机构基础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以上三报表是分类汇集、整理和积累能源资源消耗原始信息的账册,是填报能源资源统计报表的依据,由局机关和下属单位逐月按时填写,并将统计数据报局机关办公室统一汇总;综合表主要指《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部门汇总情况》,由局机关填写汇总本系统能源资源消耗数据,并按时报送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二、统计数据采集办法

(一)公共机构基本信息采集

局机关与各下属单位应会同相关部门(编办)全面梳理、摸清行政管辖范围内或本部门(单位)的公共机构设置数量、编制情况、单位性质及管理层的关系,以及所属公共机构的单位名称、单位性质、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信息。同时在填报统计数据时自行填写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等其他信息。

(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采集

1、电耗数据

电耗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电力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电耗(以各单位的账务支出给电力部门的票据为准)。

2、水耗数据

水耗数据采集是从自来水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以付给自来水供应部门的票据为准。

3、公用车油耗数据

逐车调查单车油耗量,累加获得油耗总量。(以单位支出油款发票为准)。

三、统计要求

(一)数据填写要求。各单位应指定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按时报送。统计人员应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各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耗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在确认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报送。

(二)数据报送要求。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应按季分月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和《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台账》并逐月上报局机关办公室;半年、全年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部门汇总情况》分别于当年7月15日前、次年3月15日前由局机关报送(电子和纸质报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三)数据分析要求。应结合本单位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等情况,按季度对电、水、气、油、煤等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年度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资源消耗统计分析报告》上报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篇6

关键词:数据挖掘;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798-02

Data Mining Technique in the Application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s

ZHANG Bang-wen

(Sichua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llege, Guangyuan 628017, China)

Abstract: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data mining technology on the financial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data mining, roles, tasks, objects,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data, data mining applications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unit.

Key words: data mining;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analysis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利用计算机采集与分析财务数据成了一个单位重要的工作。现在财务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复杂的数据,隐含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资源,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有用的知识来指导单位的财务管理,为单位重大决策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1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的含义及作用

数据挖掘(DM),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集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并行计算、机器学习、数据库等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它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析取、分析信息和知识的过程。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帮助决策者寻找规律,发现被忽略的要素,预测趋势,进行决策。实际就是对数据的深度分析。

其目的是发现人们不易觉察的、隐含的模式,从而提高单位决策能力,在过去的经验、数据基础上预测未来趋势发展等。

2 财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的任务、对象与方法

2.1 任务

财务管理系统存放了单位基础财务数据资料与累计各期发生资料,根据数据的特征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可以将数据挖掘分为:分类或预测数据分析、数据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序列模式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

2.2 对象

财务系统中数据主要以数据库存放,采取的是关系数据库管理模式,因此主要挖掘对象是关系数据库、时态数据库、文本数据源等。

2.3 方法

根据财务系统数据资料的特点,以及数据的特征及相互的关系可采取的数据挖掘方法有:

1)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空间数据分析,借助成熟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回归、时间序列等分析。可以实施会计年度各项数据的累计计算,并分析财务报表数据资料。

2)关联分析。是从给定的多项数据中,提取出多个变量,分析之间的规律性与关系。例如,对销售、生产等业务数据的关联分析,可以得到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产品的利润值进行关联分析,便于调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3)分类与聚类分析。是将财务系统中关系密切的数据提前与事后分类,从各组数据分析数据的关联度、特征等,探索同性结果与异性结果。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客户、供应商、部门等数据进行分组分析,得到企业所需求的往来核算数据与部门信息。

4)差错检测分析。设置自动校验数据异常、错误、不匹配等,分析差错数据产生的原因。可对某个往来核算单位出现大量应收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根本原因,规避风险。

总之,数据挖掘所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出有价值的隐藏事件,采取多种挖掘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归纳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依据。

3 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应用

根据数据挖掘的原理、对象和任务,结合财务数据的特征表现,可将数据挖掘分为: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挖掘、数据结果、分析决策等环节,在实施过程挖掘分析、处理数据中,可以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多次的过程循环,达到数据分析的预期结果。

3.1 基础数据挖掘应用

一个单位经营状况的数据主要通过财务数据反映与分析,通过对财务的基础数据挖掘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的业务内容、开办的资金情况、基本规模,从而为企业发展做好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为后续发展和财务状况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企业的基本信息、核算项目、结算方式、币别、计量单位、凭证字、会计科目等都存储在基础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中有关联与序时关系,可以分析企业主要开展的货币业务是什么、往来核算单位等,得到会计科目设置与其他项目的关系,确保基础数据的处理正确有效。比如应付账款科目设置往来核算单位,设置关联项目为往来单位(供应商、客户);银行存款设置外币核算,必须设置关联币别选择等;这些关联设置可以有效实施单位业务分类汇总处理。

3.2 初始数据挖掘应用

初始数据是财务系统启用前必须设置、处理的数据,是对一个单位前期财务数据的汇总处理,主要有应收应付、固定资产、科目、出纳等初始数据,为财务系统的正常使用提供必须的保障。利用关联与统计分析,从客户与供应商往来中关联到最紧密合作单位,对应收应付数据实现统计汇总,得到企业资金的流转性、风险性、信誉度,设置临界点控制风险。利用统计与分类分析,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实现固定资产分类统计总值,按照设置的折旧方式进行费用分摊,实现成本费用的控制与核算。采取分类、关联、统计分析,可对科目数据编制关联算式进行试算平衡分析、计算流动资产比例、资产负债率,分析单位经营的财务潜力。

3.3 账务处理数据挖掘应用

账务处理是财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数据,也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务处理工作,是对一个单位开展经济业务的真实记录与反映,必须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合理存放,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正常实施。通过序时挖掘,可以得到每天的经济业务量。通过统计汇总分析,可以实现总分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结算损益、期末调汇的核算。通过差错检测和关联挖掘分析,对不能过账、转账的进行分析,查找出原因,便于数据的纠错;也可对不能结账的数据,实现关联分析,回溯分析账务处理的正确与否。

对于凭证的科目、金额、结算方式、往来单位等的填写必须使用设置序时关联,在基础数据中无相关项目不得随意、甚至不许编制凭证。比如科目表中没有科目就不能填制,必须在科目表中设置后才可以使用,没有相应的基础数据是不能实现凭证处理;设置有往来核算的科目必须自动实现客户、供应商选择、填制业务单号;银行存款必须设置结算方式。

对于自动转账业务,必须明确能实现自动转账的经济业务,只有在期末才能对当期的费用结转、汇总、分摊,实现关联、统计挖掘分析,确保成本核算。如果发生自动转账不成功,不能生成凭证,必须能实施差错检测分析,产生错误提示信息,定位查询相关业务、科目数据资料。

3.4 期末数据挖掘应用

财务期末数据是对当期经济业务发生的汇总,包括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是对一个单位一定时期经营状况的反映,有必要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管理决策、防范风险、成本控制起着重要参考依据。期末数据主要是对总账、明细账、会计科目余额表等进行汇总,汇总数据后能实现的是总账与明细分类账、现金、银行存款等对帐、试算平衡,分析单位的资金流向、运转效率、经营状况等,需要利用统计分析、关联、分类等数据挖掘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查看应收、应付、预收、预付账款余额,利用明细数据查询和分往来单位汇总分析,从某往来单位中的应收应付账款数据中可以采取曲线汇图,分析该单位的信誉度、企业规模实力,从而确定今后时期重要的往来单位,实施政策调整与协议合作修改,争取自己的风险降低,效益提高。

2)查看成本、费用等会计科目期末发生额数据,实现产品成本核算,通过各期末数据,实现挖掘分析,便于成本、费用控制。对生产成本、产成品、库存材料(商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会计科目实施当期发生额汇总,确定各自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比如对生产成本分类查看各项数据,对比分析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等,确定各自比例,可以确定企业应该加强某项费用的控制与管理,结合产品类别实现分产品对比分析,利用数据关联关系,采取核定计算公式,编制数据百分比统计表,生成圆饼图;对销售、管理费用可以采取分项汇总数据,便于对销售、管理环节加以控制与监督,降低费用,控制成品,提高效益。

3)查询现金、银行存款余额,可以分析单位的货币资金使用与流向。需要根据对比各期期末数据,采用序时、统计分析,列出对照表,分析单位的业务集中时期、大额资金走向问题,绘制趋势图,便于调整管理与控制货币资金使用;结合凭证数据,实施关联分析,分析货币资金合理的周转率,提高经济效益。

4)查看余额调节表,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对不平衡者必须明确原因,提示可能的关联会计科目。

3.5 工资管理数据挖掘应用

工资是一个单位重要的会计核算业务,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工资数据涉及类别、部门、银行、员工、项目、个人所得税等数据,可以采取关联、分类、统计等数据挖掘完成工资数据处理与储存。对工资数据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类别、部门、银行、员工、项目等序列实施,对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设置公式进行统计计算,同时要工资表进行分部门汇总,实施结转。在汇总数据中可以挖掘企业各类职工的收入情况,确定人工成本,实施关联分析营业利润,便于调整、分配合理的工资,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兴趣,提高利润。

3.6 其他业务数据挖掘应用

各单位开展的业务不一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利用各业务管理提供的数据实施专项管理,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决策数据依据。比如采购管理,从往来核算单位数据中分析信誉度好、质量好的合作单位,控制好物资采购,避免物资短缺和浪费,需要找到产品生产领用物资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采购量。

4 数据挖掘分析中的有关注意事项

1)财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初始化数据必须认真仔细,必须确定各数据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实施前后约束控制、临界点控制。

2)凭证数据是财务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数据,仅依靠凭证汇总、总账、科目余额表数据是不能有效实施数据查询与分析。可以导出数据,利用数据统计汇总,设置公式、图表计算、对比,进行挖掘分析。

3)各具体业务管理模块数据,必须确定彼此的关联、序列关系,采取从数据中分析各自控制的重点数据,防止数据错误丢失与分析失误。

4)实施财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分析,必须熟悉财务处理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相关常识,否则无法有效实施。

5 结束语

总之,现行财务信息系统存储了大量日常业务处理数据,仅依靠现存的管理系统不能很好的实现财务数据分析与处理,必须借助数据挖掘技术,从各类数据中利用各种挖掘方法,得到对单位决策管理有价值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周喜,王加阳.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4):99-101.

篇7

【关键词】二级账户;汇总;单式记账;把握;应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的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现金的周转能力;有助于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有助于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这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技术难度较大,况且由于我国的会计报表体系并没有设计现金流量表可以直接使用的会计科目,编制调整分录时与经济业务脱节,虽然有公式可以套用,但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千姿百态,理论和实际的差异降低了准确性,更不容易做到规范化。在教学中,对初学者而言,掌握这两种编制方法、准确把握需要调整的项目更难理解。

针对“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难以克服的缺点,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保证知识的连贯性,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操作的针对性,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会计人员实践中常用的简易方法及现有理论研究现状,总结设计了一种系统的、可行的、简易的、快捷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汇总法。

一、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汇总法概述

(一)概述

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汇总法是指按现金流量表规定的项目设二级账户,按二级账户设明细分类账,月末,根据各二级账的合计数填列现金流量汇总表,根据汇总表直接填列现金流量表。

(二)理论基础

收付实现制即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为依据登记二级账户。

(三)编制要点

1.准确把握现金、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的概念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少的投资;现金流量是指一段时期内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应当注意的是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流入和流出。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只是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或流入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2.准确把握五组关系

(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

(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为一般企业的投资、筹资业务不是很多,投资、筹资产生的流量比较容易取得)

(4)补充资料中的净利润=当期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5)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灵活运用单式记账法

每月按记账凭证的顺序,对记账凭证中涉及现金变动且产生现金流量的凭证进行分析,确认其属于现金流量表的哪一个具体项目,然后运用单式记账法将其登记在现金日记账的二级账户上。登记时,既可以与现金日记账进行平行登记,同时也可以在月末进行集中登记。

二、利用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汇总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步骤

首先,设置二级账户。直接根据现金流量表分类及各类包括的具体项目名称设置二级账户,按二级账户设明细分类账。其格式如表1、表2:

其次,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逐一分析经济业务所属的现金项目与现金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将涉及“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账户的金额采用单式记账方法登记在对应的各二级明细账上。

再次,会计期末,计算各二级明细账的合计数,将其填列在现金流量汇总表上,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并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进行核对。

最后,根据现金流量汇总表(表3)编制每月的现金流量表,将每月的现金流量表进行汇总,就可以编制年度的现金流量表。

1.根据当期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填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2.根据现金流量汇总表填列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并与根据当期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填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核对。

3.填列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与正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核对。

三、会计教学中应用现金日记账二级账户汇总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意义

(一)易于理解和操作

按照收付实现制,以记账凭证中涉及到的实际收付现金为依据登记二级明细账户,提供现金流量表所需的会计信息,不必编制调整分录,直接填列现金流量表主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变得简单明了;同时,可以随时填列现金流量表,及时提供现金流量信息。

(二)实现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有机结合

经济业务发生后编制的记账凭证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登记现金日记账二级明细账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数据根据二级明细账直接填列,这就使得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三)实现了现金流量表编制程序化

通过建立现金流量账簿系统,遵守了凭证、账簿、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使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具有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特点,便于提供的现金流量信息真实、准确。

篇8

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把人员定编设岗和分流与改革人事制度结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为全体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综合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人员尤其是领导难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开展工作,这就要求综合处处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特别是要熟悉该处室的工作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具有很好的竞争条件。优势在于:

(一)熟悉并掌握综合处找作,对综合处的工作职责、职能、工作范围熟悉,具备担任综合处处长的能力。我自1986年以来,从事经济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从1995年以来负责年度计划编制、计划报告的起草汇总等工作,从1993年——XX年向人代会提交的所有计划报告、一至七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都是由我起草、汇总上报的,并通过人代会审议。我熟悉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

(二)抓学习,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地搞好各项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与业务相关的各项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虽然综合处的工作很清苦,但掌握的情况多、知识面广,对人的锻炼大,我热爱这个工作,同时,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在综合处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有做好综合处工作的经验。在综合处担任副处长职务五年多,熟悉综合处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能按公文规范和领导的要求,起草各类公文、文件、重要报告、调研报告,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畅,表达准确。从1990年以来同直负责或参与起草、汇总每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计委上报和各种重要报告、重要文件。

(四)具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本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带头到处内同志的支持和信赖。

二、怎样才能当好综合处处长

(二)团结和带领全处共同开展工作。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与副处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结、民主的领导班子,关心全处每一位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确保全处统一、高效、灵活、协调运转。

三、结合职能,谈谈在此职位上的设想和打算

(一)有计划、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处和经济调节处的经常性工作。包括组织、汇总编制全省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全省社会资金平衡,负责好企业债券、基本建设专用基金、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的管理等。(二)想在事、抓大事,当好参谋。所谓大事就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重大的财政金融问题认真深入研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抓住一些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如: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对全省投资、消费、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见解、思路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年度计划、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目标和政策研究,增强年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每个季度都要提出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形势分析报告。

(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开拓新业务。大力发掘新的业务工作,如扩大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改进企业债券管理、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

(五)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工作。

(六)虚实结合,以实促虚。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政策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务虚上有所作为,才能夺务创新开拓方面找到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加强务虚,可以为务实提供思路和政府支持,积极和务实反过来又可以为务虚提供基础,检验务虚成果。

篇9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文章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因素的量化实证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汇总出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生产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情况,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分歧大、单个研究样本量小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较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力较强,从而找到了政策提升农民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 :土地流转;意愿;行为;元分析;调节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9-05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吕东辉(1967-),辽宁康平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国际贸易;张桂颖(1981-),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

土地流转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流转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土地资源的配置,农民所持态度直接影响着土地流转的效率,其意愿对实际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机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不顾农民的意愿而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终将失败。研究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农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以及解决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些纠纷,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自2002年开始国内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高度关注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量化实证研究。Feng, S. and Heerink, N.(2008)验证了土地租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这与石敏和李琴(2014)[2]的观点相反。Huang(2012)、赵光和李放(2012)认为非农就业的出现会促进农户转出耕地[3][4]。黎霆等(2009)、杨丹和高汉(2012)分别认为劳动能力和地权稳定性预期、信贷资金可得性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5][6]。罗必良和郑燕丽(2012)、聂建亮和钟涨宝(2014)分别研究了农户产权行为能力、分化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7][8]。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样本数据都来自于对某一省(市、县)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单个样本量偏小不具有普遍性,且研究结论分歧大不具有一致性。本文以这些研究结果为数据基础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国内关于各因素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分歧如此大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评估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二,中央推出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那么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会从哪些途径提升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与行为?政策推动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效果对于不同农民有何差异?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给予定量化解答。元分析近十几年来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受到诸多的关注,但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甚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元分析研究,也没有关于政策如何影响土地流转的定量研究。

二、数据与模型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精细的筛选,纳入元分析的关于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有效原始文献有45/34/49/42篇,样本量为23111/20794/35752/32795,覆盖了全国22/20/25/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这些文献基本使用的都是logistic模型,对采用probit模型的系数先转化成了logistic系数以后才使用(本文所用元分析的原始文献检索截止到2014年11月,详细目录可向作者索要)。

本文以系数估计值作为效应值 (对于一些单位不统一的连续变量选用发生比),系数估计值的方差(标准误的平方)的倒数为权重 ,来计算汇总效应值

Q服从χ2(ki-1)分布,若Q值大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则意味着平均效应值相对应的总体存在异质性,可以进一步探索主效应的调节变量。当效应值之间同质时,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效应值之间具有异质性时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在判断调节变量的存在性问题上将理论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相结合。进而以调节变量为自变量、效应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进行调节效应估计,筛选出导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三、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效应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主效应分析的土地转出/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有12/10个,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1/8个 (借鉴Hunter和Schmidt(2004), 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并根据国际惯例将主效应分析中效应值个数的最小值定为5[9][10]),我们将其分类为个人特征(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特征(家庭总人数、农/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特征(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生产特征(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环境特征(与城镇的距离),其测量方式分为虚拟、定序、连续,分别对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下(下面的K表示效应值的数目,Q表示同质性检验统计量),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报告显著的结果:

1.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22,Q=134.986)的汇总效应值为0.215;文化程度(连续,K=12,Q=27.702)的汇总效应值为149.442;年龄(定序,K=10,Q=315.536)的汇总效应值为-2.593;年龄(连续,K=31,Q=20830.04)的汇总效应值为22.487;家庭总人数(连续,K=21,Q=160.989) 的汇总效应值为-3.22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7,Q=33.274)的汇总效应值为-16.559;家庭总收入(连续,K=7,Q=0.329)的汇总效应值为1.132;人均纯收入(连续,K=5,Q=8.825)的汇总效应值为1.80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68.191) 的汇总效应值为0.843;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8,Q=17.33)的汇总效应值为1.337。根据Q值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的比较,只有性别、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收入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2.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性别(虚拟,K=7,Q=19.649)的汇总效应值为-1.561;文化程度(定序,K=17,Q=61.354)的汇总效应值为-36.21;年龄(定序,K=10,Q=220.608) 的汇总效应值为4.232;年龄(连续,K=21,Q=253.005)的汇总效应值为-207.343;家庭总人数(连续,K=17,Q=118.231)的汇总效应值为-24.86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3,Q=64.934) 的汇总效应值为1.703;农业收入(连续,K=7,Q=6.468)的汇总效应值为1.75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72.869)的汇总效应值为-0.742;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6,Q=13.995)的汇总效应值为-378.415;耕地面积(连续,K=14,Q=2.333)的汇总效应值为1.065;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8,Q=0.975)的汇总效应值为1.073。其中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3.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6,Q=12.488)的汇总效应值为0.184;文化程度(连续,K=14,Q=50.586)的汇总效应值为0.05;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9,Q=221.653)的汇总效应值为-0.683;非农劳动力人数(连续,K=11,Q=391.896)的汇总效应值为0.438;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2,Q=93.375)的汇总效应值为0.046;耕地面积(连续,K=20,Q=4.188E+12)的汇总效应值为473627100.3。其中性别、与城镇的距离和文化程度(定序)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4.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1,Q=27.129)的汇总效应值为0.306;文化程度(连续,K=13,Q=49.632)的汇总效应值为-0.064;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4,Q=59.592)的汇总效应值为0.14;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3,Q=3966.036)的汇总效应值为-0.225;耕地面积(连续,K=18,Q=7927603913)的汇总效应值为16565.423;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16,Q=0.698)的汇总效应值为0.978;与城镇的距离(连续,K=5,Q=0.135) 的汇总效应值为1.053。其中与城镇的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农民的个人特征当中,农民的性别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影响显著为负。说明男性的转入意愿弱于女性,这是因为农村男性相较于女性,与外界发生联系多,拥有的信息量多,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更愿意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土地转出(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负);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则有双向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其见识阅历越丰富,对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也越了解,在非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较多,就业的稳定性较强,非农就业收入的水平也较高,因而愿意转出土地而不愿转入。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接受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强,因而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考虑会出现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但由于当前农业比较收益低,这部分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年龄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具有显著的双向影响。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民,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收入来源有限,又很难寻找各种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年龄越大,劳动能力越弱。

2.在农民的家庭特征当中,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的发生率在人均纯收入高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民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越高,越愿意从事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总人数和农业劳动力人数都反映了家庭的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劳动力人数更是一个专业、精细的指标。家庭总人数对于土地转出/转入的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一方面,家庭人数越多,土地越容易成为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此外人口多拥有的耕地也较多有利于农民集中经营。另一方面,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比较收益低、经营风险大,而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机会增多,当家庭面临较大人口压力时,转入更多土地反而会使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因而从事非农就业是理性选择。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有显著的负(正)向影响。而非农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农业劳动力人数越多说明整个家庭以土地为生的人数越多,越依赖土地,因而越愿意转入土地扩大规模,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入。而家庭中非农劳动力人数多则说明家庭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大,家庭对于农地的依赖性不高,进而土地转出的几率增加。家庭总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家庭总收入高一般都是非农收入高,或者是从土地转出中获得了较高收益,因而更增加了土地转出的信心。农业收入对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农业收入反映了耕地对于家庭收入的贡献,因此农业收入高的农民更倾向于转入土地。

3.农民的生产特征中,非农收入比重对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负)。这是因为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能反映出土地对农民家庭的重要性,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越高,说明农业收益对家庭的重要性越低,农民的土地情结越淡化。耕地面积对土地转入意愿、对土地转出/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均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入的发生率在耕地面积大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耕作压力越大,当家庭劳动力不足、种植成本高或想从事非农产业时,农民可能会转出农地。另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土地成片的可能性越大,一些种田能手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行规模经营,因而愿意转入更多农地。人均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转入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而对土地转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小于1。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但是却很少发生转入的行为。虽然理论上人均耕地面积多有助于取得规模经营收益,但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地仅是为了粮食自给,追求家庭收益最大化必然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

4.在环境特征中,与城镇的距离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距离城镇远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一般来讲,距离城镇近的农民由于小城镇和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快,对土地需求大。这里结果与常理相悖,可能原因是对“与城镇的距离”做主效应时的效应值个数过少。

四、政策提升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途径:调节效应分析

自1984年中央1号文件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问题有所体现之后相关研究已经跨越了30年,并且,农业部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已经确定33个市(县,区)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因此,时间点的探索以及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首先,我们将的时间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即将2014年与研究年份之差作为研究时间点这一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元回归,回归对于样本量的个数的限制为6。其次,将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作为一个调节变量,采用0-1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元回归。根据Hunter和Schmidt(2004)、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政策调节前后效应值之差最小值为3[9][10]。

由于篇幅限制,只报告有调节作用的显著结果:

1.时间点的调节效应结果:时间点对土地转出/转入行为,土地转入意愿均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土地转出意愿中家庭总人数(调节系数为-0.124,P值为0.097)和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0.724,P值为0.068)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时间点对家庭总人数和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程度有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前文我们验证过家庭总人数多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较弱,并且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土地转出。由此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政策越完善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作用越强。

2.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的调节效应结果: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没有调节作用,对土地转出行为中的文化程度(调节系数为-0.23,P值为0.047)、土地转入行为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4.997,P值为0.05)有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对文化程度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对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前文验证过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出的行为,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入的行为。说明中央制定的政策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通过对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连续)、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家庭总人数、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农业收入、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则无显著影响。

2.通过对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定序)、年龄(连续)、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而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则无显著影响。

3.通过对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年龄、家庭总人数、是否参加社会保障、人均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则无显著影响。

4 .通过对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连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而年龄、家庭总人数、非农劳动力人数无显著影响。

5.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且方向相同;而影响农民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其中除人均耕地面积外方向均相同。

6.调节分析发现,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推动强度与农民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作用较强。而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对于文化程度低得农民作用较强。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作用较强。

(二)政策建议及结论

1.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为农民土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同时应开展对农民的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从事非农产业的竞争能力。而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土地流转则取决于城乡统筹发展,因而政府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配套的户籍、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

2.搞好信息服务。当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是有偏差的,尤其是需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和公布信息, 在政策和财政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收益,让农民的转入意愿尽快地转化为现实。

3.政策应继续倾向于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转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中央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然能够促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流转供给和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流转需求。中央不断地创新现行土地流转制度,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转出获得土地收益同时又学会了多种技能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供给。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通常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掌握较多的科学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当前比较收益低下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多数选择非农就业,造成农民转出土地动力极强,而转入土地的动力极弱。中央制定的政策转变了这部分人群的思想,使得他们愿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进而提高了土地流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FENG,S.,HEERINK,N.Are farm households´ 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 [J].NJAS, 2008, (4):345-362.

[2] 石敏,李琴.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49-55.

[3] HUANG,JK.,GAO,L.L.,ROZELLE,S.The effect of off-farm employment on the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to rent out and rent in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2, (4):5-17.

[4] 赵光,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02-110.

[5] 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11.

[6] 杨丹,高汉.信贷市场与农地使用权流转[J].世界经济文汇,2012,(2):60-72.

[7] 罗必良,郑燕丽.农户的行为能力与农地流转[J].学术研究,2012,(7):64-70.

[8] 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4):749-757.

[9] HUNTER,J.E.,SCHMIDT,F.L.Methods of Meta-analysis: Correcting Error and Bias in Research Findings[M].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4.

篇10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县第二次r&d资源清查的通知》(××府办发〔20__〕190号)文件精神,为了组织,实施好清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全面获取我县r&d经费,人力的总量和基本结构数据,系统地掌握国民经济各行业r&d资源配置,机构建设,项目(课题)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及产出效益等相关信息,深入了解政府资金的使用及政府对r&d活动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等.

(二)研究制定能够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与国际规范接轨的科技投入核算办法,进一步完善现行科技统计制度,为制定有关发展规划,监测和评估我县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提供支撑.

(三)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改进科技统计的工作手段,推进科技统计工作体系的建设,提高科技统计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领导

由县统计局,县科委,县发展改革委,县经委,县教委,县财政局等部门组成××县第二次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r&d清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统计局,负责清查总体方案的制定以及组织实施,进行清查数据评估与审核以及全部清查资料的综合汇总,组织清查资料的开发研究工作.

三,实施原则

清查按照全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镇街分级实施的原则组织实施,即××县r&d清查办公室制定统一的清查综合实施方案,县教委,县卫生局,县建委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并实施本系统的r&d清查工作,各镇街组织实施本地区的r&d清查工作.

四,清查对象和范围

此次清查的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am本文来源:文秘站 p;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的法人单位.涉及的范围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

五,清查时间及内容

此次清查的标准时点为20__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__年度.

此次清查的主要内容包括r&d活动人员数量,素质及其工作量情况;r&d经费支出,用途及来源情况;研发用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拥有情况;各类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r&d项目(课题)的研究类型,组织方式及社会经济目标等情况;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使用情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情况;政府给予研发活动的税收减免情况等.

六,工作内容及进度安排

(一)调查准备:组织摸底调查,确定清查对象,进行基层资料整理,开展培训并布置调查工作.

(三)正式填报:指导基层填表,进行问题解答,回收调查表.

(四)数据处理:组织数据录入,审核,汇总,上报.

(五)综合评估:进行数据质量抽查,对汇总数据进行评估.

(六)资料开发:编辑清查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20__年9月底以前完成清查方案的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20__年10月底以前完成摸底调查,确定调查对象;20__年11月底以前完成调查工作的布置和调查员培训;20__年1—3月开展基层调查;20__年6月底以前完成调查资料的上报,审核和汇总;20__ 年 12 月底以前 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20__年底以前完成资料开发工作.

七,摸底调查

在正式实施r&a mp;d清查之前进行摸底调查,明确清查范围,确定填报单位.摸底调查由县统计局,县科委和县教委组织实施,县卫生局,县建委,各镇街参与,分别负责摸清本系统,本地区的清查单位及其名录信息.

八,数据处理

县统计局负责清查单位基层表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和上报.

九,质量控制

各实施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清查各阶段工作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责任制,基层单位填表人和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数据质量负责,受表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级数据质量负责,清查机构负责人对本级综合数据质量负责.

十,基础资料整理

各实施部门联合有关部门督促基层填报单位落实填报人员,整理科技项目(课题)台帐,进行r&d经费相关科目的财务核算,做好内部协调等工作,保证基层填报单位正式填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十一,清查资料的使用

××县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经重庆市r&d清查领导小组审定后方可使用.凡涉及填报单位个体情况的调查数据,不得随意对外提供或公开使用,各实施部门须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做好清查数据的开发利用工作,结合我县需求,开展分析研究,为制定经济,社会,科技等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