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信息资源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5:50

广义的信息资源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1

【关键词】遵义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对策

贵州省遵义市于2011年6月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于2013年成功通过验收。2015年暑期,笔者赴遵义调研,了解到其在公共文化信息资源领域拥有较多可供整合和共享的工程项目,同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遵义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中的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工程、农村数字图书馆工程,都是遵义市加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可资利用的工程项目,但在具体的整合与共享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力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投入不平衡并存。文化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家书屋工程都是由国家实施,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大工程项目,由不同职能部门组织实施。虽然项目实施部门不同、工作重点不同,但服务对象都集中为广大农村百姓和基层群众。这些项目在服务平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终端设置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且所有项目的建设和设备投入均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特别是遵义市作为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投入所占比例较大,在同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或同一服务内容上存在重复投入的情况。同时,由于部门职能、队伍、经费以及所采取的建设、运营模式等的不同,使得项目间存在投入、管、用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和悬殊。

(二)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着重复建设且本地资源不足的现象。文化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站点建设结束后的运行管理中虽都把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工程实施重点,各自都在建立自己的数字资源库。但由于没有统筹规划,有许多数字资源重复。作者试着将贵州文化数字网――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贵州分中心网站与遵义党建・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对比,发现在“贵州特产与特色”“民族风情”等栏目和文化娱乐节目上存在大量雷同和重复。针对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和教学内容,作者从调研中了解到:群众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当地实际结合不够。每个远程教育站点可提供的大众化课件较多,而本地制作,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实际,能满足本地农民需求的乡土教材较少。文化共享工程领域,遵义市存在“一是资源的针对性不够强。二是地方特色资源不多,满足不了基层群众广泛需求”。

(三)缺乏持续推进工程发展与纵深应用的运行维护机制。1.缺乏专门工作团队。文化共享工程除省分中心有专门人员外,遵义市、县两级支中心都没有专门的文化共享工程工作编制人员,长期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兼职此项工作,很多县级图书馆在基本的图书馆业务人员编制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承担文化共享工程这一重任,一直是困难重重。在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市、县两级虽建有远程教育办公室(党员教育中心),但人员常需服从组织部门“中心工作(如干部考核)”而远离远程教育岗位。在乡(镇)、村,虽明确有远程教育管理员、操作人员,但他们都身兼数职,工作繁杂,难以抽出时间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受干部调动、村班子成员调整、明确为站点管理人员的同志薪酬一般都较低等影响,站点工作人员变动频繁,岗位空缺、人员断档现象时有发生。2.运行维护经费、设备更新经费不足。国家对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以下只有设备投入,无经费投入,县级支中心只能挤占图书馆业务经费来开展工作,乡(镇)、村站点则只有挤占、挪用办公经费来支撑系统运行。遵义市远程教育系统反映:“随着电脑设备使用周期的到来,远程教育设备更新压力大;由于远程教育站点点多面广,市级财政紧张,站点更新又存在经费投入的困难”。3.监督、考核和管理力量薄弱。贵州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办法尚未颁布,运行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遵义市某远程教育课题组曾调查过168个站点,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5%。很显然,大部分设备处于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使用效果更无法得以保证。农屋书屋工程启动得晚,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点少,很多问题的表现并不明显,从长远看,设备更新、站点管理与维护工作难到位的问题同样存在。

二、遵义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对策

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在于破除权力壁垒。遵义市于2005年实施的文化共享工程与遵义市广电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整合,在整合与共享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证明在遵义市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工程项目的整合是可行的,遵义市需要在充分汲取垂直型、水平型、网络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在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上继续探索。

(一)构建统一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平台”。基础设施(网络)是开展各项文化信息资源工程项目的基本平台,是文化节目、信息内容发送、传输和接收的必经通道。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广,而遵义市存在山区多、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比较大等情况。如果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和项目都采用“各自搭台,各自唱戏”的模式,不仅硬件建设投资大,也很难实现有效运行。鉴于此,有必要充分依托广播电视网,整合和利用电信网络系统,构筑遵义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和应用网。结合遵义市实际,在网络构建和应用上,需要:

1.充分发挥有线广播电视系统频道资源,将文化共享、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相关节目进行目录、资源整合,制定统一播出计划,通过有线电视播出。

2.积极拓展“利用无线方式连接数字电视”的进村入户方式,使文化信息资源传播面更宽更广。

3.继续用好和升级全市已开通的光纤连乡(镇)、村站点的网络资源,支持其通过互联网方式用好各工程项目的文化资源。

(二)建设“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站”。在市、县(区)两级,广播电视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包括农村中小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分属于不同职能部门,但在乡(镇),与上述公共信息资源工程的管理和应用服务的对口部门却只有文化站、广播站。从公众角度来看,综合文化站是乡(镇)一级面向城乡基层群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依托它进行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的整合和共享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可以将乡镇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站、文化共享工程接收站、数字农家书屋的项目实施、设备、应用和组织管理整合到现有的综合文化站,把它建设成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站”。在村一级,由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站点建设早,以它为龙头将文化共享工程的设备、内容及相关资源集中整合过来,建成村级“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站”。

(三)建设专门队伍。无论是乡(镇),还是村,都没有专门的编制性人员从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相关工作,这对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与能力是最大的制约。文化业务主管部门可以与组织部门联合,争取编制、民政部门支持,在乡镇配置一名专职的文化信息资源专干,在村配置一名文化信息资源委员,专门负责文化信息资源工作,包括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数字农家书屋、广播电影电视等工程的组织管理与应用等,同时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

(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根据遵义市文化资源丰富和信息网络具有服务覆盖面广等来分析,建立遵义市公共文化服务网(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平台上可以整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文化类节目、文化共享工程节目、农家书屋以及遵义市及各县(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技术上实现凡遵义市公众均可免费使用的目标。

(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资源库。一方面可以由文化部门牵头(具体由图书馆或相关部门实施),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库,将所有的文化信息资源、节目编目集中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开发制作基地、组织培养专门技术团队,加强对遵义市本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六)建立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工程管理办法和制度。具体有如下3个方面:

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广播电视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分属于广播电视、文化、组织等系统和部门,部门间关系错综复杂、工作协调困难。为克服管理体制上的障碍,需要加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组织的建设,即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统一全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规划、财政投入、制度建设等,为全市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组织保障。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2

自2012年10月20日至2013年9月13日间,“天地侠影”通过博客、微博、股吧等渠道发表、转载了大量关于广汇能源的分析评论文章,且引发一定的关注度。

广汇能源相关责任人就此事件曾公开对媒体表示称,因“天地侠影”发表大量的“虚假言论”,对公司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公司股价下跌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汪炜华的辩护人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严义明律师认为,广汇能源投资者遭受的损失极大程度上系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无法确认是由汪炜华的行为所造成,广汇能源股价下跌的过程中,上证指数及同行业的中国石化(600028.SH)、中煤能源(601898.SH)股票价格也同样发生了严重下跌情形。

对于“天地侠影”的文章是否涉嫌损害广汇能源商业信誉的争议,北京中兆律师事务所袁军律师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天地侠影”的主观方面不符合损害商业信誉罪的构成要件,“天地侠影”的行为是一种正当的合法行为。

此次,广汇能源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商业信誉一案,给整个资本市场带来了启示。新舆论环境下,弱者是谁,如何保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关注。成熟的法治,不仅仅是维护公民的权利,同时也应体现在成熟的市场监管机制中。

庭审现场

8月8日庭审过程中,乌鲁木齐天山区人民检察院(下称“公诉机关”)认为,“汪炜华捏造并散布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报严重作假,存在严重财务欺诈;广汇能源计划停牌一周是裸的操纵自身公司股价的行为;广汇能源曲线买卖自己的股票;广汇就是一家地道的黑帮企业等虚假信息,造成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或者被相关部门要求发表澄清公告,严重损害了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信誉。”

据此,公诉机关认为,汪炜华无视国家法律,利用互联网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之规定,应当以损害商业信誉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严义明律师的辩护词称,汪炜华发表的言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都来自于可供公众查阅的具有公信力的公开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广汇能源自身的公告、其他网络公开信息,这些资料来源可靠,并非由其故意捏造。此外,汪炜华依据这些公开事实信息进行了个人的判断,这属于“观点”或属于分析结论,而非“捏造虚伪事实”,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客观事实通过合理分析而得出的,存在合理性。

控辩双方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广汇能源受害投资者的经济损失系由汪炜华的行为所造成”。

汪炜华的律师严义明和刘江华在辩护时称,汪炜华一方面没有捏造虚伪事实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无法确认广汇能源受害投资者的经济损失系由汪炜华的行为所造成。

公诉机关提出的诸多证据试图证明由于汪炜华的文章导致广汇能源的商业受损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而严义明律师辩称,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损害商业信誉罪从结果来看须“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能构成本罪。

严义明律师称,汪炜华作为独立投资人,背后没有什么资本力量,自己以及亲属均未参与买卖广汇能源相关股票,不涉及操纵股价。同时,汪炜华也认为自己对广汇能源的一切观点都是根据网上公开信息、上市公司公告分析、计算、判断,并不是编造、传播证券期货虚假信息。

资料显示,“天地侠影”撰写的上市公司分析文章中,博客发表文章数量为5篇,但涉及广汇能源的文章为3篇,而微博发表的内容频率明显偏高。期间,通过微博与广汇能源相关的内容达到43条。此外,还有股吧等渠道发表大量的评论观点。

事实上,让广汇能源感到有压力的是“天地侠影”的另一行为。2013年8月,“天地侠影”汪炜华向证监会举报广汇能源涉嫌“曲线炒卖自家股份严重违规”事件,成为广汇能源向警方报案的导火索。

严义明律师提供的辩护词中称,“在庭审中,公诉机关和辩护律师双方已经达成共识的有以下两点:一是汪炜华的言论有上市公司自身公告及网络公开信息等事实来源依据。二是汪炜华的行为未对广汇能源公司的商业信誉和股价造成影响。”

罪与非罪的界限

对于“损害商业信誉罪”,1979年《刑法》没有涉及此项的规定。1997年修订《刑法》时,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将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单独规定为一节即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下的第八节,定为“扰乱市场秩序罪”,这为惩治扰乱市场秩序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新《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则对损害商业信誉罪做出了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构成此罪,行为人必须在客观方面实施了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行为,而且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且具有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可能构成此罪。

袁军律师对本刊记者称,从媒体报道所反映的事实来看,“天地侠影”实施的行为主要是就广汇能源依法披露的、可供一般社会公众查阅的公开信息在分析研究后,进行评论或对质疑,这种评论与质疑与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明显不同。

对上市公司依法实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就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让一般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充分了解和知情,以便上市公司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保障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必然意味着允许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所知悉的信息进行评论和质疑。不允许评论和质疑的知情对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3

关键词 三网融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17-02

2001年3月国家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标志着“三网融合”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自此时起“三网融合”纳入国家战略行动部署。前任国家总理在2011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电信网、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了时间表。表明国家下定决心进行“三网融合”,以国家行为确立“三网融合”工作,把该项工作倒排工期,保证各项工作要按时间节点有序完成。紧随其后,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3月下文通知“要在国家十二五期末实现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5%,以此推动‘三网融合’”,至目前为支持广电行业深化“三网融合”推进,国务院4月6日出台广电行业部分收费免征增值税,各地纷纷出台“三网融合”总体推广方案。沿着“三网融合”运作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三网融合”工作正在国家政府正确领导下稳步向前推进,正朝着现任总理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4G发展,全国推行‘三网融合’”方向努力。“三网融合”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站在十字路口的高校图书馆,怎样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借鉴“三网融合”智慧,尽快推进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及早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是该抉择的时候。

1 三网融合

1.1 三网融合的含义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解释,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1]。从三者管理部门实施运作上不难看出:三网融合并非是政府主导三大网络的法人实体合并,而是在保持原有法人实体基础上,三家公司破除竞争壁垒,本着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目标,朝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方向发展,实现共赢,造福于民。使人们尽早实现坐在家中就可利用电视打电话、上网购物,拿着手机就可看电视、上网查资料,坐在电脑旁就可接打电话、看电视节目的梦想。

1.2 三网融合意义

1)全球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纵观国际,从三网融合的最初提法到今天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许多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断尝试,做的比较好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他们通过政策、制度以及管制框架上的变革来解决三网融合面临的诸多困难,但他们都抱着一个目的:尽早实现全球信息通信网络的统一架构。微软CEO Steve Ballmer曾经在2008年时做出预测:在8-14年内,全球所有的媒体信息都将通过IP网络以此获取。因此可以说,三网融合是全球信息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全球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是从过去没有IP的工业化时代到现在的部分IP的E时代,再发展到将来的全IP时代。在网络知识领域里,IP网络具有无边界性、去边界性等特点,从而使互联网会消解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实现全球人的梦想: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到那时国与国、社区与社区、人与人之间就没有距离,将共同分享世间的快乐。

2)打造信息资源的航空母舰。在实现三网融合前,三家各自为政,相互为敌,故意给对方设置门槛,垄断竞争,业务单一,不仅给国家资源造成浪费,也给用户带来极大麻烦。三网融合实现后,一方面将原先三家的业务实现科学、有机衔接,把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综合,另一方面促成三家从各自相对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水平,还将催生新的增值业务,如图文电视、VOIP、视频邮件和网络游戏等[2]。三网融合将打造信息资源的真正航空母舰,这座“中国造”的新型航空母舰将在国家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驾驭下,缓缓驶出港湾,劈风斩浪,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新的时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想。

3)利国利民。从经济角度来看,先说国家,三网的融合,不仅在战略上提升了国家实力,而且在经济上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国家固定资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另外由于简化了网络管理,也极大地降低了维护费用;再说民生,实现三网融合后,预示着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无论是收看电视、还是上网聊天、还是接打电话,各项资费都将会打包一路下调。从方便角度来看,实现三网融合后,对国家来说,便于管理,便于统一组织,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等方面突破和创新;对民生来说,用户从此将不再需要给电视、电话分别架设线路,而由一条网线就搞定三条线路,实现看电视、上网、打电话一体化信息服务,真正开启百姓人家数字生活时代[3]。

2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

2.1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含义及意义

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利用是为了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解决网络信息资源零散分布与质量不高的弊端,打破信息孤岛僵局而提出的一种促进解决办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把网络信息资源以统一的既定方式呈现给所有用户,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快速定位和有效揭示。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信息资源融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并促使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与非网络资源的关联对接,同时实现高校图书馆间及不同种类图书馆间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更加广泛、先进、方便的信息服务社会,使人们共享人类的知识财富。

2.2 三网融合给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的启迪

当前,我国三网融合工作正在国家统帅下,阔步向前,已经和将要改变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越来越享受幸福人生。众所周知,网络的每一次发展都将给图书馆带来新的生机,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借助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紧跟形势,不失时机地调整思路,实施网上借还、续借等一体化模式,为便于读者学习,将纸质文献信息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图书馆来说,网络的运用,实为图书馆的一次革命。三网融合蕴含着大量的技术,是几代千千万万参与者的智慧结晶。所以当下的三网融合,也将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二次革命,借助三网融合,广泛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以便以有机的、充沛的、完整的情报信息服务广大读者和学校科研者。

3 结束语

三网融合是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来势凶猛,技术层出不穷。研究如何借用其智慧,实现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融合利用,解决高校图书馆资源缺陷问题,已成为图书馆业界广泛关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2013-2018年中国三网融合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R].中企顾问网,2013-10-28..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4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具有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在人类进入新世纪之际,如何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严肃而重大的历史课题。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地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纳入了“十五’,计划建设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整合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对于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做了相关探索。

   1、构趁和谐社会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发展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努力避免和妥善解决由于文化问题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利用现有的网络体系,将现有各种媒体载体的中文文化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基于internet的资源共享,以达到中文信息的互通有无和不间断服务的目的。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是推进文化创新、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优秀的文化来锻造人。

    2、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伯息资茸共李趁设策略

    2. 1、数字资源建设

    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相互共享时,没有一个安全的技术平台保障机制,没有一套完整的身份认证体系,任何人只要拥有加工平台,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都可以将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得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使用,都可以不承认使用过共享过文化信息资源。换言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没有完整的信任体系,无法保证文化信息资源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问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基于海量数据的一个文化信息项目,所以如何建设、传输、存储、使用文化信息资源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个平台必须有一个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引进文化信息资源。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地区不要搞重复建设,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2)征集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3)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其他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的使用许可。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整合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但是文化系统保存和创造的文化艺术产品,而且还应包括其他部门保存和生产的文化信息资源。比如这项工程就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专门对此做过研究部署,并对全系统拥有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为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提供广播影视资源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将在近期积极协调解决提供有关影视作品并鼓励各地电视台提供特色资源。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出的标准和规范,统一规划,按步实施,并使各级分中心和各基层网络中心的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进行。

    2. 2网络构建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实质上是对全社会文化资源的集中整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加以保障。所以,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应和财政、组织、教育、广电、电信等多部门联合,确立多方协作、多形式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思路,另外,我们应借鉴已有的先进模式,如“五连线”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优势,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了“五连线”的格局,即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与公益文化单位(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与数字电视对接;与农村党员千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与全市政务网对接。我们应借鉴“五连线”模式,不搞重复建设,不搞一刀切,积极探索应用成熟、适用的网络技术,形成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格局。

    2. 3服务点建设

    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服务点的建设。服务点由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几部分组成,其中基层服务点尤其是农村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是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基层服务点主要包括街道、乡镇一级基层中心和社区、村一级基层服务站。和谐社会视角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建有分中心、乡乡建有基层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点。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5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技术;信息化改造

1 信息服务的概念

信息服务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服务指以产品或劳动形式向用户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信息劳动,包括信息的传播报道、信息咨询,以及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提供等多项劳动。狭义的信息服务指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信息需要,及时地将开发收集好的信息产品以用户方便的形式准确传递给特定用户的活动,也就是把信息服务看作是信息产品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信息服务的根本目的都是帮助用户克服信息获取障碍,解决信息生产的广泛性和信息利用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使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有效的利用得到有效的统一,从而发挥信息资源的最佳效能。

2 信息服务模式的分类

2.1 传统的信息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还将继续存在。传统的信息服务包括馆藏文献的外借、阅览、复制,宣传报道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定题信息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等,以及二次文献的书目、索引、文摘等形式的文献信息服务等。

2.2 网络化的传统信息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文献信息机构利用网络进行外借、阅览、定题、专题、参考咨询以及书目宣传、报道和检索等信息服务。

2.3 新型的信息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网络数据库服务、搜索引擎、文献信息的全文检索服务、光盘信息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

3 信息服务的作用

3.1 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增值和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信息的转换、复制和传递等环节,可以实现信息在空间上的广泛传递通过信息的合理存储与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在时间上的长久传递。这样就使可供利用的信息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扩散和渗透,促使信息不断增值,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为了达到信息的增值和共享的目的,必须以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创造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信息服务工作能力为主的独特的业务程序,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真正成为网络利用、信息利用的“导航员”。只有具有了高水平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图书馆。

3.2 提供用户培训教育

用户培训和教育的范畴也相当广泛,除馆藏使用培训之外,还提供对用户研究和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培训。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即提供指导作者怎样将他的打印论文创造成在线出版物的服务。其次是对信息用户对各种研究工具的使用方面的培训,如指导信息用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等计算机分析程序,指导信息用户怎样对一个信息产品的价值进行评估等。第三是对包括读写能力的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估等涉及到基本信息素质方面的内容的培训,这种方面内容在大多数图书馆网页上都可以看到。

3.3 提供网络教参

网络教参服务该类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有两方面。一个是教程支持,图书馆均有电子教程储备网站,提供帮助教员和学生链接网络课件或教学资料网页的服务,不仅有方便的查询途径,而且还采取了网络主动征集教学资料的行动,为教授们提供教学资料提供了各种渠道,以至于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储备。更有一些高等学校图书馆正致力于各种课程资料包括课程录音在内的多媒体的网络访问。另一个是学习资料支持。如“虚拟阅览室”,提供核心课程的有关教材版本,这些教材版本均与教育支持软件集成,以便学生进行注解和讨论。

4 加强信息技术服务策略

4.1 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信息职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正在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则带来了高新技术浪潮新的冲击和改革开放新的意识。不适应新形势的传统观念应迅速转变与更新。也可以说,思想观念的更新,则是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前提。

4.2 转化市场意识,转变管理机制

多年来,图书馆完全依靠国家拨款,是靠吃“皇粮”生存的,以传统的方式为社会服务,“重藏轻用”束缚着广大馆员的思想。等客上门,你来我借,已形成习惯。不了解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服务呈现了局限性和封闭性,加之报刊、图书、音像资料价格的上涨已经影响到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读者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随之而来的是图书馆门庭冷落。而同时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科技信息服务部门,利用的还是图书文献资源,但因能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激烈而富有生机的经济战线,因而成绩显著,收益颇丰,压倒了传统的图书馆。

4.3 构建完整的藏书体系

图书馆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适合广大读者和科研需要的藏书体系,并通过广泛的宣传、座谈,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让广大读者都来充分利用图书馆,发挥图书馆在信息流通和提供中的作用,变藏书宝库为知识喷泉。

4.4 构建完整的数据库和检索体系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文献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深入到知识单元中去提炼、加工、形成二、三次文献产品。如各种书目、文献、索引等,并把信息资源及时加工成“对策”、“建议”和“参考性意见”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走信息化道路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作为图书管理员,一定要敢于面对现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不懈努力,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现代化的图书馆,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随时随地地使用社会的图书资源。

参考文献

[1]吴一舟.关于公共图书馆边缘化倾向及对策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2(13)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6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作者简介]邵英,广西图书馆助理馆员,广西 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149―03

一、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并进一步明确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效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和谐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对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等矛盾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和强大的精神。由此可以说,和谐文化植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厚实践,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到历史新阶段的实际需要,反映了亿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先进文化的当代形态。和谐文化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境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高度文化自觉。

二、公共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各类型图书馆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作为数量最多、服务面最广、藏书量最为丰富的图书馆,同时也是最受社会和公众关注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收集和存贮是包罗万象的,包罗了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人类文明的高度结晶和总和,基本上能满足当代社会民众多层面、多角度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同时,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其服务对象可以包含社会的各个层面、每个成员。由于具备了以上两大特性,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聚集量和受众面是其他社会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公共图书馆通过藏书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建设,以及服务手段的不断强化和提高,服务面的不断扩展,有意识地开展政治、法律、德育等有益于人们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思想道德观念提高的书刊推介,宣传辅导。同时,充分利用报告厅等馆内设施,有计划地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有组织地开展法律、德育等方面的讲座、报告,对社会民众开展针对性、计划性、系统性的教育与疏导活动,使社会民众在图书馆得到知识的升华、情操的陶冶,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为公民提供平等的获取信息权利

在一个公平和谐的现代社会中,知识或信息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性资源。知识与信息的积累能够增强人的社会竞争力,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公平发展机会。公共图书馆是一种社会机构,它的社会意义在于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图书馆正着手解决由于数字鸿沟、信息空白的加剧而造成的信息不平衡问题。公共图书馆是知识、信息之门,能帮助人们克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种种障碍,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支持各年龄段、各阶层人们的个人发展,帮助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决策工作,支持所有人的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并通过丰富的馆藏和各种媒介为读者提供指导和学习机会。公共图书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它所带来的信息公平是对社会机会不公的一种弥补,从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保障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三)为学习型社会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学习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学习型社会的全民学习和公民的终身学习拓宽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空间,为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大显身手提供了新的舞台。

终身接受教育,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权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除社会成员个人的努力外,国家应该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提供终身学习的知识资源保障,保证公民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公民终身学习的场所显然不够,公民终身学习的知识资源也没有充分的保障。据统计,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家,藏书4亿册,人均0.4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一年经费人均不足3角钱,这与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的国际标准相比相去甚远。公民终身学习的知识资源也没有充分的保障。按照学习型社会国家学习体系的构建设想,公共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学习设施网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共同为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和公民的终身学习提供知识资源服务,则使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全民学习和公民的终身学习的目标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文化进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共图书馆应当努力适应变化、更新观念、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增强自身整体实力,提升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为推进和谐文化进程的步伐发挥更大作用。

(一)以资源共享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建共享正在变为现

实,也为图书馆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应当看到,传统办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走图书馆资源共享道路,将成为今后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共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如果不能实现共享,不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服务,实在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和馆藏资源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2年4月正式启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并实施的部级文化工程,此项工程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建设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公益性的文化网络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作为共享工程主要参与者的公共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文化信息资源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共享,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保障。

(二)拓展公共图书馆功能服务于建设和谐文化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面对大众文化日益发展的需要,公共图书馆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拓展服务功能,将读者服务范围扩展到全方位的社会文化服务。特别要重点为老人、儿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这是图书馆体现人文关怀、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例如近年来,广西图书馆建立了三十多个馆外流通图书站,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农村,并主动上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有效地扩大了服务半径,发展了读者用户,丰富了服务内容,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走出去,送书报杂志到工地、街道、社区、广场等,为构建和谐社会送去知识武器、经验信息,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发展、巩固。同时利用读者面广的优势,密切联系各类读者,组织各类活动,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种科学知识,利用休闲机会,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意识,以管理创新带动服务创新。加强了创新意识,图书馆在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就会不断创造、完善各种服务措施,使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以人为本,提高自身能力创建和谐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必须将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并真正贯彻到服务系统的各个方面去,从优化内部管理上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文化。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7

此外,通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能有效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和统筹规划,理顺各级管理部门与信息化管理机构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在我省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融合。

一、云南省信息化建设及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截至2014年10月,我省有义务教育学校18 578所(含教学点),有10 879所学校接入网络,占义务教育学校数的58.56%,其中,有4 906所学校实现大于10M的网络接入,占义务教育学校数的26.41%。

近年来,我省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及班班通项目、薄改项目的实施中,先后组织完成全省4 800名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教师的培训,组织完成4 395名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教师的培训,完成635所计算机教室(模式三)学校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光盘应用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及教学设计的方法,掌握计算机、卫星IP数据广播等设备的维护知识和技能。

通过“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的实施,我省的5 83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置了36 482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机、音响、机柜/套)。实施云南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了4 078套多媒体教室。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学校的共享,带动农村中小学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加快优质资源共享和应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对巩固提高我省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云南省高校教学资源与网络学习中心目前已建设课程510门,有省级精品课200门,各类课程资源13 400个,教学视频2千余个,并建设直播课堂,实现了“学校、课程、学习者”三级服务和“访问共享、继承共享”两级共享。

建立云南远程教育网,引进和镜像了中央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教学版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师生使用。部分州市(如文山、昭通、楚雄等地)通过引进现有资源和本地资源建设,实现州市教学资源共享。一些县份推进区域同步课堂覆盖面,将优质资源传送到边远农村学校。

我省还依托云南远程教育网开展网络课堂,推进普通高中选修课优质资源共享。从2010年2月至今,开设了27门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已有云师大附中、个旧一中、景洪一中、丘北一中等21所学校的约2.1万名学生参加高中选修课网络课堂的学习。通过引进省外优质高中选修课课程资源,有效推进我省高中选修课程的实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效解决我省大部分高完中选修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我省开发、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水平仍然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设标准不一、重复性建设、覆盖面窄等问题。如何协调全省各州市现有资源和力量,制定云南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规范,建立应用长效机制,扩大云南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的整体覆盖面是工作的难点之一。

(二)近年来,“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数字资源全覆盖”等项目的实施,使我省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已经取得新突破。但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因此,如何加快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是工作的重点。

(三)我省基层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能力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高,学生、教师的信息素养整体水平较低,专业化的技术保障水平较弱。如何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保障队伍是一项艰巨任务。

(四)机制和政策上不适应问题。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服务的模式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需要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州市、县教育信息化机构设置和学校人员编制的政策远不适应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尚未纳入教师资格认定要求;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的评价有待建立和完善,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还未形成。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一)基本目标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网络宽带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水平显著提高。最终实现我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整合、全过程应用、全社会共享”。

(二)有效的机制

1.统一建立云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云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全省各州市部分具备条件的县市区为试点,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最终实现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整合、全过程应用、全社会共享”,实现并达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建立过程中,建议制定政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参与,汇集企业力量,引入省外学校或企业优质教学资源(以中小学资源为主)。

2.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参与、集中式共建共享机制

集中式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做大做活全省教育资源,使全省教育资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朝建成,永久不变。资源建设要注重发挥各地的优势,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资源,在全省范围内共享。实现学校建得越多,能享受的优质资源就越多的策略,从而有效地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覆盖面窄,资源孤岛的形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和教师参与到资源开发中来,由“私有资源(不公开)”向“校本资源(全校公开)”到“省、州市资源(全面共享)”转变。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本地资源库,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集中式共建共享模式如下图所示:

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参与、集中式共建共享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州市、县市区依附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应用和推广资源。在引进省外优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制定激励机制鼓励省内学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本省资源建设,为我省本土优质资源的开发、积累、融合、共享及服务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各类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生命力,提高其应用效率,逐步建成满足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用的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外,逐步开发和引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3.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标准

制定云南省数字化教育资源技术及使用的相关标准,包括资源建设标准、评价标准、准入机制、共享标准、共享共建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整合全省优秀学校和优秀师资力量,制定统一的资源建设、开发、评审等规范,建立专家库,组织开发本地资源,最终建设和培养出一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省级资源开发队伍。

4.组建云南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专家委员会

组建云南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建立动态专家库,负责云南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评价标准、引进标准以及资源管理、审核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同时开展理论研究,对云南省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供科学指导意见。

5.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信息化设施,缩小城乡差距

对于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地区,可根据国家近年来对县乡薄弱学校及教学点的建设力度的加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偏远地区的有效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就是通过开发电子白板、多功能一体机等教学工具应用客户端,由本州县网络条件好的中心完小下载资源包,然后发给偏远地区学校通过客户端工具进行线下应用。

(三)基本措施

1.指导思想

以“面向应用、统筹规划、提升服务”为原则,深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的有效融合,整体部署全省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任务。面向应用,以应用需求为驱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教育信息化与学校内在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深入挖掘和调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生动力。统筹规划,全省统一部署和整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先试点后铺开,推动共享应用,有效融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建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提升服务,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筑便捷灵活、广泛共享、协同配合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决策与服务水平。

2.优化基础

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云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成主干网络带宽达到万兆、支持IPv6、覆盖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云南教育网。实现所有高等学校、州市教育局、县市区教育局、中学、城区小学和乡镇中心学校以不小于100Mbps速率的基于光纤宽带的网络互联。

3.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加强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学科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设计。各级各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改进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8

一、绪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盈利能力将不再单纯的取决于企业财务资本是否充足,而更多侧重于企业是否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因此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便由此产生。首先对人力资源会计展开研究的是西方的学者,二战结束之后,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企业虽然资金雄厚,但由于对人才的使用不当而在竞争中倒闭,于是人们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价值。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相对于财务资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知识的创新使得人才的使用率到达空前高的水准,成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为企业创造长久效益的源泉,因此作为企业控制和管理为目的的人力资源也成为会计学的研究对象而被纳入会计核算体系。

将人力资源纳入会计学的范畴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估企业价值,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内部管理。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对人力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评估,需要企业及时披露人力资源信息。更进一步来讲,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需要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可信性。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有着不同的定义和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美国会计学会(AAA)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把企业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信息提供给相关信息需求者。

Flamholtz(1972)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企业决策者衡量、区别人力资源信息的过程,从而把企业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必要信息进行披露。可以看出Flamholtz是从成本以及价值的角度给出的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并且把企业的成本和价值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

国内学者也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了一系列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仲文(1997),其对人力资源会计有如下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企业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当作是企业或者组织中的一项重要的资产或资源,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给企业内部管理者以及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支持,这种定义将人力资源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都引入定义之中。

根据以上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企业的人力资本当成是一种珍贵的资源,通过会计的方法把企业的人力资本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将人力资本相关信息真实、有效反映给企业内部管理者以及企业外部一切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类别

与人力资源一样,人力资源会计一般来说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认为的人力资源会计仅仅指的是是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狭义的人力资源会计指的是从企业的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然而广义的人力资源会计包含的概念则要广泛的多,广义的人力资源会计包括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和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其中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站在社会这个广泛的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又叫人才资本会计。。

(三)人力资源会计目标

1、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等)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即满足这个信息需求者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从而为了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方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对于企业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对企业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这就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时刻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制定及时、有效的决策,从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2、受托责任观

从受托责任观的角度出发,人力资源会计需要满足企业投资者和企业所有者对人力资源信息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人力资源的了解,并且向社会公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两权分离使得企业投资者以及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很多信息不对称,而企业投资者以及潜在投资者对企业各种信息的需求加强,因而需要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合理披露。

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确认

人力资源的成本指的是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取得、使用、保障以及离职等程序而发生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正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当作是企业的一种资产而进行相关确认、计量的程序和方法。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根据项目不同,分别解释如下:

1、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指的是企业在招录员工时发生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在招聘期间内发生的工资福利、差旅费、以及其他业务费、广告费,当然还包括需要间接成本。同时取得成本还包括企业从众多应聘者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即选择成本以及企业录用员工之后对员工进行合理安置所发生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入企业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学习来提高技能,从而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这笔对员工进行培训所发生的成本即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3、人力资源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指的是使用企业员工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奖励支出、维持支出、调剂支出等。奖励支出是为了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奖励而发生的奖金;维持支出是企业保证人力资源维持向劳动力生产所发生的相关支出;调剂支出是指除了以上两种成本支出之外的成本支出之和。

4、人力资源离职成本

离职成本指的是企业的员工由于各种因素离开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补偿成本,指的是企业主动辞职员工之后应该给予员工的工资以及其他应该一次性付给员工的费用;低效成本,指的是员工离开企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费用;空职成本指的是员工离职之后,企业某职位空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这种成本与低效成本类似,是一种隐性成本,需要人为进行估计。

5、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的保障成本指的是为了对企业暂时或者长期失去使用价值的员工进行相关抚恤所支付的成本费用,体现的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关怀和抚恤。

(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

根据上文对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分解和阐述,因而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计 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历史成本法

历史成本也称为实际成本或者原始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某项人力资源所实际支付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也叫实际成本或者投入价值,主要包括员工招募、选择、录用以及培训所支付的全部成本。在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之下,企业的相关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基于的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不必考虑随后市场相关人力资源成本发生的变化。历史成本法反映的是市场上可观确定的成交价格,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且由原始凭证为依据,因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特殊性,其实际经济价值与历史成本有着较大的差距,因而人力资源成本的历史成本法不具备直接可加性,因而这会削弱人力资源计价的可比性和真实性,使得最后企业报告的信息难以揭示企业实际情况。

2、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又被称为现行成本,指的是人力资源在现时情况之下,重新取得相同的人力资源将会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这与历史成本法核算有很大的差别。重置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以真实的市场规律为依据,因此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然而由于人力资源这种资产的非同质性,有的人力资源无法进行重置,也是无法完全替代的。所以重置成本法对什么样的人力资源可以进行重置等问题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此这个缺陷也限制了重置成本法应用范围。

3、机会成本法

人力资源核算的机会成本法源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指的是企业因员工离职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并以此来对人力资源进行计价。这种方法从核算的角度来看十分繁杂,一些雇员素质较高的企业,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比较适用这种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

可见,人力资源成本理论上有很多的计量方法,因而在实际应用之后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人力资源成本选择了不适当的计量方法,就更加不能为人们所接受。一般来讲,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室目前最主要的计量方法,是一种较为恰当的做法。重置成本与机会成本都应用范围有限,并且核算主观性强,因而历史成本的优点就得以显现。

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相关信息披露

(一)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指的是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全面反映相关人力资源信息,然而对于预期可能对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重点反映。即重要的成本项目重点披露,次要的可以简要披露。对于一些高科技、高新技术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智力资本密集,企业应该详细披露相关人力资源信息,相反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是十分显着,则可以从简披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中关键的、与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关键人员的信息也需要重点披露。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9

教育均衡发展是时展的需要,尤其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区域教育层面的均衡发展,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群体,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即教好每个学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人平等,作为全民义务接受教育的基础教育必须公平,而当前边远地区的农村、牧区由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短期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太现实,只有运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优质教育,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从学生未来成长的角度考虑,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方便,需要接受更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均等,信息化应用的不均衡是区域教育资源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学校与学校之间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最终导致学生个体信息素养的差距,这是实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今竞争日趋剧烈的信息社会中,人人都有获得信息的平等机会,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没有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另外,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与相应的学习内容,无需关心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来自何方。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他所面临的接受教育问题,客观地置身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充分享受和选择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发展,已经成为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在促进教育资源向优质化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切实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方法与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施乡村等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改造工程,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展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重组、整合工作,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力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多媒体设施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积极推进校园网和教育局域网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资源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呆板单调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教师存在认识误区,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媒体的现象,原本用低档次电教媒体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刻意使用高档媒体,其目的似乎不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特别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相促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应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配以声音等动态画面,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广义的信息资源篇10

关键词:信息资源;西部;信息化;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80-03

20多年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和国家历来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措施。党的十六大要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指导性精神,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社会各领域的重要地位。“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和信息等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把信息化建设摆在了十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更加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2006年5月8日中办、国办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事业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西部信息化建设路径选择,切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本文拟从创新信息资源观视角探讨这一问题。

1.“信息资源”观与信息社会发展

1.1新形势下的“信息资源”观

以往,资源在人们的眼中通常都是那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自然存在物,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而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资源庞大的家族中,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家族成员――“信息资源”。它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是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竞争的重点[1]。

现代信息资源观是关于信息资源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现代战略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二三十年前数据库时代产生的口号,在推动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引导人们重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它的积极精神是我们今天还要继承的。它强调了数据资源的作用,强调了信息共享的价值,强调了信息系统建设,在当时的环境下,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20年之后的今天,中国信息环境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迫使数据库时代的信息资源观面对着重大的更新。

引发中国信息应用环境巨大变化的两大冲击,一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不认真研究这两大冲击对中国信息应用环境的重大影响将无法理解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观念。

信息资源的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演进,担当着基础性、重要性、战略性、关键性、主导性和决定性等多种层次的作用。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同等重要,共同构成社会资源利用体系,地位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信息资源对材料、能源等资源具有一定的节约、增值、拓展、创新作用、导向。信息流引导资金流、物流、能量流、商流、人际流[3]。从而,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资源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讨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常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关注的是如何从大量数据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此时,“信息”的含义针对特定目标的抽象内容。在讨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节约能源、材料等物质资源”时,“信息”的含义就不同了,它强调的是非特质的属性。宏观的信息概念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它囊括了数据、资料、文件、关系网、影响力、组织力、知识、技术等诸多方面,将信息资源与物质、能量并列时,其中的“信息”指的是宏观的概念。

1.2信息化事业与信息社会建设

当前,信息化事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总量较低、质量较差、结构失衡,面临着信息资源短缺的挑战。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流动不畅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相对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困难、采集重复,公益性信息服务机制尚未理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国际竞争力。信息(内容)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对不良信息的综合治理亟待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化体系需要完善。我国尚未形成开发国际、国内信息资源的战略部署。

所有这些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普遍碰到的,也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及早提出应对、解决的措施,避免走弯路,探索走一条低成本、见实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大力推进信息社会建设,把信息和知识作为现代社会的关键资源。形成了信息资源理论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了全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步伐。数字鸿沟在继续拉大。从国内看,我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我国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于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制约了国家信息化的综合效益.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自身来看:信息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工作进展较快,但急需引导和规范。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公共政策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建设以及推动重点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下一个阶段信息化事业的重点,标志着我国信息化事业的战略转型,即从IT(信息技术)阶段转向IR(信息源)阶段,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深入应用阶段。从数量建设阶段转向质量建设阶段,从粗放配置阶段转向追求效益阶段。

1.3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产业

传媒行业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逐步走向了主体地位,并成为了又一个新的高端产业和战略产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为中国的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传统的传媒业已经向现代的传媒业转型。IT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通用、普及的技术工具,要向信息资源( IR)开发利用进军。传媒产业是“内容为王”,并且大力发展数字化产品、网络化服务、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增值开发,才是现代传媒业发展的特征和方向。信息化建设越深入、媒体行业的发展就会越迅速,而且会成为高端产业。同样,它的快速发展反而会带动IT产业的发展。现今,即从IT(信息技术)阶段转向IR(信息资源)阶段,标志着我国信息化事业的战略转型[4],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二者间的关系,不能仅从信息技术观去看待信息化,而忽视了从信息资源观去看待信息化,这样就会导致信息化建设的结构失衡、信息化工作的偏差。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贡献是全面的,不仅仅是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提高决策水平,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在增加执行力。信息化提升了全社会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促进了知识的传递、技术的移植和社会的智能化,这种贡献是通过大量的软件移植和芯片广泛应用来实现的。并且,信息技术还带来新的娱乐游戏机会。全面认识信息化的作用,将使我们的思想更开放,并把握住和全面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机会。

信息化观念成熟的标志,是能够克服技术崇拜并且以冷静的成本分析对各种信息技术的量材使用。因此,需要对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地加强经济学研究。

2.西部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不断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明显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大幅度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促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大力推进西部信息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西部地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终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我国确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小康社会,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西部地区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不赘述。信息技术革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环境,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其次,信息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无论是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应对资源、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问题,信息化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些方面,信息化是必要条件,有些方面,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得更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障社会正义和社会稳定,还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信息化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信息化同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国家的基础创新能力要提高,必须扩大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基数。提高创新能力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13亿人的科学素质,让更多的人进入创新的行列,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将为此创造前所未有的条件。二是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形成更好的创新环境,使产、学、研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科技信息、科研装备等科技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定位是追赶型战略,

3.我国西部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数字的,研究证明,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是正相关。努力缩小东西部数字鸿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长期的过程。加强信息技术在西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对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高全民信息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5]。关注的重点应包括农村通信基础设施的普及,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工程,开展以提高农民素质和中小学数字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远程教育,以及完善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等。

第二,加快信息技术在西部经济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这方面的重点应包括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西部传统制造业,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尤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逐步完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内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等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等。

第三,以提高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西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强化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管理,不断提高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理政能力。在这方面,统一的政府网络平台、核心业务系统、跨部门业务协同、依法信息公开、一体化在线服务、功能完备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等应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

第四,下大力气抓好西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断丰富网上中文信息内容,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方面的重点应包括: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加快传统信息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促进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领域数字内容产业的成长。

第五,强化信息技术在西部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重点应包括以下诸方面:建立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对弱势群体进行指导与培训。完善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远程教育,鼓励深入开发电子学习资源,实现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完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体系,加强疫情监控。加强危机管理系统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预警与处理的能力。

第六,继续推进西部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普及应用,不断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这方面,普及宽带应用应该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应取得实质性成效。加强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试验和应用示范。推进普遍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创新商业模式,推广多形式、多终端、低成本的实用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和边远地区宽带信息网络的覆盖和使用。

参考文献:

[1][3]王雪,丁宝富国家信息化正在走向以信息资源[J]开发利用为核心的新阶段中国传媒科技,2006,(1):63-64

[2]胡小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观念的与时俱进[J]中国信息界,2005,(4):19-20

[4]董宝青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共政策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2005,(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