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十篇

时间:2023-10-18 17:22:33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1

【考情分析】

[ht6]年份题型考点

2010年选择题儒学社会地位的提高

2010年选择题宋明理学

2011年选择题儒、道、佛出现融合趋势

2011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人画的特征

2012年选择题诸子百家的思想

2012年选择题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2012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的高考试题看,本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本文由收集整理性特征,更是考查的重点。这突出说明新课改形势下高考依然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一,对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考查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兼顾其他学派的思想,对东西方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学生复习时应注意掌握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外思想家的主张。第二,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点考查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及影响,学生复习时仍要以此为重点。第三,对于宋明理学,主要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学生复习时要对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加以关注。第四,对于明清之际活跃的进步思潮,对李贽的思想考查较多。学生复习时仍要重视这一点,对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要稍加注意。总之,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2

【课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设计】

将复习课设计为三个环节:基础知识抢先答、重点难点共探讨、提升能力试身手,由浅入深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基础知识抢先答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答题。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地位: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2.主张

(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2)反对盲从孔子。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3.影响:对社会现实的大胆批评,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思想主张

(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地位

(1)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2)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2.主张

(1)深刻揭露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众治”主张。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3.影响

(1)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2)对近代“民权”有启蒙作用。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地位

(1)王夫之是清初的思想巨人。

(2)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2)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地位: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2.主张

(1)对专制君主大胆批判。

(2)猛烈抨击“官”,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达成目标:学生在抢答过程中快速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

二、重点难点共探讨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总结。

(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

1.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使他们开始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

2.明清王朝更替时的暂时权力真空,使得当时的思想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

3.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

4.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矛盾的充分暴露。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

(二)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及评价。

(三)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未能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达成目标: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老师总结完善,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提升能力试身手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思考回答。

(一)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是明清反封建思想的代表人物。回答有关问题。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略)。

(三)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启蒙运动相比,在反封建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在各自时代所处的思想地位、性质、对社会转型的作用方面有何不同?根源何在?(让学生以表格形式总结)

达成目标: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小结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3

本文以通俗的方式,分六经概述、儒学与先秦诸子的融会、两汉与魏晋隋唐儒学、宋明理学四个部分简要介绍了儒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注意提揭各个时期儒学的特点,及各历史时期前后思想承接脉络。对儒学与经学、文学、史学的关系,儒学对各时代政治哲学、伦理思想、社会思潮的影响,儒学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树立上所起的作用,儒学与佛家、道家的互相吸收、互相影响的关节点,也作了说明。

关键词:六经;儒学;先秦诸子;魏晋隋唐儒学;宋明理学

从雄奇的青藏高原到浩瀚的太平洋,从奔腾不息的黑龙江到璀璨的明珠南海诸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传衍中,中华民族吸收、融汇了其他文化的优良成分,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滋养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对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集中表现在儒学的发展历史中。

一、六经概述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首先保存在“六经”之中。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和《春秋》。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的《诗经》共305篇,简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包括自周初至春秋时期中原各地的民歌、士大夫颂扬或讽谏朝政的诗歌,及用于祭祀、朝会等典礼的对于古代圣王的歌颂之辞。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集,其内容大多是夏、商、周时代君臣谈话的记录和君主的各种文告,是研究上古历史的重要文献。《尚书》为后世儒家奠定了重视德教、重视民生的治国传统。如《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舜典》的“慎徽五典”“敬敷五教”,《大禹谟》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等。

礼包括《仪礼》《周礼》和《礼记》。《仪礼》是关于士阶层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礼节仪式的说明。《周礼》又叫《周官》,其成书年代聚讼纷纭。它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记载周朝所设官职及其职掌,“六官”是唐宋以后广泛采用的“六部”的雏形。《礼记》又称《小戴礼记》,以别于《大戴礼记》,是孔门后学关于礼的各种论说。有通论礼的意义的,还有关于祭礼、丧礼、嘉礼等的制度、仪节的具体说明。

乐,先秦典籍中提到者极多,或为六经之一,或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作为六经之一的《乐经》,学者多以为先秦时尚存在,秦始皇焚书时被毁。礼重在彰显差别,乐重在差别中的和谐。差别中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故常常“礼乐”连言。乐的社会教化、移风易俗等功能,《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和其他儒家文献中多有道及,这可能是《乐经》未再流传的原因之一。

《易》又称《周易》,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卦爻辞和“十翼”,前者称为“易经”,后者称为“易传”。“十翼”包括《彖传》《象传》《系词》《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六十四卦是周人挑选、编排而成的占筮记录,用于卜测吉凶。战国以后儒家后学对《周易》进行解释,有通论《周易》大意的,有就卦爻辞、卦爻象进行思想发挥的,有说明卦所象征的事物的,有说明卦的排列顺序的,因总共有十篇,故统称“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后人对《周易》的解释大体循着两个方向。着重就卦的卦象、爻数进行发挥的,称为象数派;着重就卦爻辞蕴含的意义进行发挥的,称为义理派。这两派在《周易》解释的历史上始终互相对立又互相吸收。

《春秋》本来是鲁国的编年史,记述了自鲁隐公到鲁哀公共十二公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相传孔子对《春秋》进行了删削,寓褒贬于“书法”之中,也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述,表达了孔子对它或赞同或贬斥的态度。所以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还说:“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意思是,春秋之时,儒家所称颂的古代圣王已经消亡,霸道大盛,所以孔子作《春秋》以拨乱反正。这都是说,《春秋》是抨击弊政、宣扬王道、恢复理想之治的典籍。《春秋》崇尚天下统一,倡导“尊王攘夷”,以结束诸国分立、周天子名存实亡的状况。

《春秋》记述历史事件非常简略,需要注解。后人对《春秋》的注解主要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与《春秋左氏传》,称为“《春秋》三传”,现在都收入十三经中。《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属于经学中的“今文经学”,认为《春秋》为孔子所作,着重发挥孔子寓于其中的“微言大义”。《春秋左氏传》属“古文经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着重铺叙史实,不多作义理发挥。东汉以后《公羊传》《谷梁传》衰微,而《左传》大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左传》以其丽富艳的文字,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散文家。而《春秋公羊传》包含的微言大义,也为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提供了托古改制的思想养分。六经各自的特点,《庄子》说得最为显明确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二、儒学对先秦诸子的融会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此时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威权下移至诸侯国手中。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招徕人才。代表各种政治、经济势力的思想家都以他们的思想创造提供救世之方,由此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时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和名家。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派的特点是“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①。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想救治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混乱状态,使整个社会走向礼乐彬彬的有序局面。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要按照礼法对这个阶层的要求去做,由此达到整个社会的有序与和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在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回到鲁国,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自觉地担负起对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六经的删订、继承和传授的任务。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仁”的学说。仁最重要的是“忠”和“恕”两个方面。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对人有爱心,宽容人。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起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儒家的另一个伟大人物是孟子。孟子以继承孔子的思想为职志,以实现儒家王道为理想。孟子在政治上主张王道,以此反对春秋以来盛行的霸道。孟子以性善论为其思想核心,认为人天生来即有“恻隐之心”等“四端”,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表现。人的修养就在于扩充“四端”,使之达到充沛的程度。仁政就是将心中本有的“四端”推行到政治上。孟子认为天道的内容也是仁爱,所以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道。另外孟子高扬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反对暴政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压制摧残。孟子思想对后世知识分子人格独立、反对强权高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荀子是先秦儒学又一位代表人物。和孟子侧重心性方面的发挥不同,荀子吸收了法家的思想,更注重礼乐、法律在治理社会中的作用,主张隆礼重法。荀子也特别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重视礼乐教化在人格养成中的作用。所以荀子在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天生即自私,好占有,好争夺,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良好的教化可以改变人天生的恶性,达到理想人格。荀子对当时各种偏离儒家学说的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墨家在先秦影响很大,与儒家同称为“显学”。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家后学多为手工业者,有着较为严密的组织。墨子从下层劳动者的立场出发,反对儒家的礼乐教化,尤其反对儒家的“亲亲”“尊尊”、厚葬久丧、相信天命等学说。墨家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提倡简约、勤谨,反对周礼,主张夏政。墨家学说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儒墨之争,实际是重视宗法等级制度和礼乐教化的社会上层和重视生产、重视实际功利的下层劳动者的冲突。墨家学说遭到孟子的激烈批评。

道家是先秦诸子中的重要学派,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重要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是用优美的韵文写成的一部玄言诗,思想深刻,文约义丰,对中国哲学中天道观、宇宙论、人生观诸方面形成了极大影响。道家以其阴柔与儒家的刚健互相补充,共生共长,对中华文化性格特点的造就具有巨大作用。老子以一个冷峻的哲人,历纪成败,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提出守柔、谦下、不争的原则,并把这一原则上升为宇宙原理。根据事物相反相成原理,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命题,主张在事物变化中把握向相反方向转化的主动权。老子抨击文明演进过程中对人的淳朴本性的戕害,主张回到朴实无华的原本状态,反对人为物役。老子思想充满了历史智慧和辩证思维。庄子则是明显的隐士的哲学,主张齐同万物,向往自由自在的纯朴生活。庄子抨击伴随物质进步而来的社会文明对人的质朴的天然本性的戕害,认为人应该顺任自然,不能随意造作,故对儒家的仁义、礼乐,法家的法治等都提出激烈批评。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中和,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着巨大影响。

法家以法治为核心,主张严刑峻法,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商鞅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被孝公任用,实行变法。主要措施有废除井田,取消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取消贵族特权。秦国由此成为强国。韩非吸收了他以前的法家思想,如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将三者融合为一,提出“抱法处势怀术”的思想;在历史观上则主张“世异则备变”,主张政治措施因时而变,厚今薄古。法家奉行功利主义,反对儒、墨的以德治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家学说对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起了决定性的影响。而根据法家理论治国的秦王朝二世而亡,也宣告了独任法家的失败。而后世多采取王、霸杂用甚或阳儒阴法的统治术。

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总原理解释一切事物,包括宇宙结构和人世皇朝更替等。阴阳家把阴阳和五行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解释框架,把宇宙间的一切纳入这个框架中。阴阳五行与物质(金木水火土)、方位、时令、颜色、音律、人体器官等相配,阴阳既对立又统一,五行既相生又相克,在动态中取得平衡。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国哲学、宗教、军事、天文、地理、气象、艺术、医药、制器、体育乃至佛道、堪舆、巫术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是对中华民族思想方式影响最为深刻的学说之一。

在先秦诸子思潮中,名家是独特的学派。名家的著名代表是战国中期的惠施和公孙龙,分别代表“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合同异”派强调事物性质的相π裕注重事物的普遍联系,消泯事物的差别。惠施的“历物十事”体现了这一特点。“离坚白”派正好相反,注重名词概念之间的差异和事物性质的稳定性。公孙龙的著名命题“离坚白”“白马非马”等,曾引起关于名家是否诡辩的争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治理国家、修养身心的内容比较多,重视理论的实践性、实效性,抽象思维、逻辑学和知识论不发达。名家拓宽了先秦思想的蕴含,把哲学拉出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讨论之外,扩大了理论范围,深化了思考内容,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但又因为它的抽象性、思辨性、缺乏实用性,在后来中国思想的长期发展中遭到冷遇,逐渐湮灭。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即告结束。先秦是中国古代思想创造最为繁荣、最为活跃,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段时期,先秦思想是后来一切思想学说的源头。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都要回顾先秦,从中获取思想养分。先秦诸子与后来的宋明理学,构成中国古代学术的两个高峰。

三、两汉与魏晋隋唐儒学

两汉是经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汉代初期,大乱之后人心思定,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生产,苏醒民困,减赋税,省刑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另一方面,汉代在秦火之后,国家藏书遭到很大破坏,文帝时,《诗》《书》《礼》《易》《春秋》皆立博士,旨在传习经学,教授弟子。这一政策延续至整个汉代。

汉代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秦王朝所以短命而亡教训的总结。西汉的政论家贾谊的结论是,秦朝不明“攻守之宜”,取得政权后不以仁义治国,仍然沿用了法家的严刑峻法政策,导致国家灭亡。另一个思想家陆贾的结论是,秦朝是用“马上取天下”的方式管理国家,故短命而亡。这些深刻的见解,为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政治基础。汉武帝以后,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由此取得统治地位。儒学在长期发展中,将先秦以来各家学说吸纳、融会在自身中,使儒学呈现广大、丰富的局面,在政治、伦理、学术文化各个方面树立起中心地位。

汉代的思想家首推董仲舒。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发挥其中的“微言大义”,建立他的儒学思想。董仲舒提倡国家一统,反对诸侯专擅;提出“天人相应”的观念,认为天道显现为阴阳,阴主杀,阳主生,天道任阳而不任阴;人道与天相应,刑主杀,德主生,君主应该承天意以从事,任德而不任刑,以教化为政治措施的根本,以体现天的生生之德。

经学在汉代地位很高,于是出现了依傍六经的纬书,其中的《易纬》讲到宇宙演化的历史,还用六十四卦与四时、二十四节气相配,形成“卦气”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代经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今、古文之争。今文经学盛行于西汉,崇奉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的经典,是政府的官方经学,在解经路向上注重发挥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遵从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经典,是民间的经学,解经路向注重经书中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的解释。今、古文之争,是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斗争在经学上的反映。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融合今、文古文两派,遍注群经,对“三礼”的注释尤其精卓,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两汉思想的代表人物与著作有《淮南子》、扬雄、《白虎通》和王充。《淮南子》是武帝时淮南王刘安与门客集体编著,主旨是宣扬道家之学,与汉初统治者好黄老之术相呼应。《淮南子》以道家关于天道的论述为根据,吸收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的理论,阐明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必须淡泊无为、致虚守静这一根本道理。

扬雄仿《论语》作《法言》,尊崇孔、孟及《五经》,宣扬儒家的道统与德治,反对谶纬之学,抨击道、墨、名诸家,对法家申、韩之术贬斥尤其激烈。又仿《周易》作《太玄》,以“玄”为世界本原,万物法则。《太玄》也和《周易》一样,可以用来卜问吉凶祸福。

《白虎通》是东汉章帝召集名儒于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之纪要。《白虎通》在经学讨论中涉及汉代社会、思想、政治、礼俗各个方面的广泛问题,由学者讨论,皇帝裁决,具有国家法典的作用和权威性。可以说,《白虎通》是汉代思想的百科全书,是对汉代各个方面的总结,它所定立的各种制度,从“三纲六纪”到天子、公卿的名号、爵位,哲学上的天人关系、性情理论等,对中国文化的形态和特性,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充的代表著作为《论衡》,以“疾虚妄”为旗帜,以黄老之学的天道自然无为为理论依据,对当时思想界种种虚妄言论进行尖锐批判。重视实证和效验,反对无证据的空谈。抨击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和术数、迷信等,表现出强烈的论战气息。对汉代关于气的学说进行了总结,认为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原,气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

由王符、仲长统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批判是汉末的主要思想潮流。

汉代是先秦各家学说互相吸收、融汇最为明显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制度建设最为重要的时代。汉代思想的总体特征是比较浑朴,比较实证,阐释发挥紧扣具体问题,不像后来的魏晋玄学那样空灵和思辨。

两汉时期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件还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建立。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充分发展,在“格义”(即用中国哲学固有名词概念对译佛经中的名词)、立派(建立富有中国特点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等)、创宗(创立彻底的中国化的佛教派别――禅宗)诸阶段之后,成了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是老庄道家和秦汉以来的神仙家、民间巫术宗教的混合物。道教自身本来有许多儒学因素,从教义理论到组织轨仪,都和儒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东晋南北朝以至隋、唐,儒学除了在国家立国规模、典章文物制度、家庭组织形式、基本道德规范方面还占主导地位以外,在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趣味好尚层面,佛教道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唐以来三教合一、三教道同教异的思潮呈现出强劲的趋势。宋明理学的产生,就是儒、释、道综合的产物。

魏晋时期,中国思想的主要形态是玄学。魏晋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用思辨的方法讨论本末有无问题,企图调和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魏晋玄学是对两汉经学的扬弃,玄学大体可以分为三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以裴Q、向秀、郭象榇表的崇有派,以及东晋时期张湛的《列子注》。从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分成四个发展阶段:何晏、王弼的正始玄学,阮籍、嵇康的竹林玄学,裴Q、郭象的西晋玄学,张湛的东晋玄学。玄学始于人的才性之争,即人的气禀、性情和才能之间的关系问题,后渐渐发展为抽象的本末有无问题的讨论。何晏、王弼是通过注释《论语》《周易》《老子》发挥贵无学说的。贵无论以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理论根据,主张“无”比“有”更根本,天地间的事物,皆以“无”为本。圣人是“无”的体现者。贵无论的“无”,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谓“道”。在名教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激烈抨击名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由于贵无之风的盛行,士大夫以谈论形而上问题为高明,以经理实际事务为执滞,以冲破礼法为旷达,引起一世风气的虚浮。裴Q作《崇有论》对此世风士习进行批评,由此阐明“有”的根本地位,认为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无”不能产生任何东西,“济有者皆有”。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名教即自然。郭象在注释《庄子》中阐发崇有论,认为万物皆有自己的性质,顺万物之性就是天地之正;万物皆独自生化,无有造物者控御;圣人身在庙堂之上,心在山林之中,所以能“无心而顺有”,自然与名教合一,内圣与外王合一。

张湛是东晋人,他是在注释《列子》中阐发玄学思想的。不过他的思想已经转到个人生死解脱问题上,主张生死是气之聚散,应当以寂静为常,不以生死动心。

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分裂,经学上形成不同的学风和派别。相对来说,北朝经学不杂入玄学,故重视文字训诂及名物制度的解释,呈现出深厚广阔的气象;南朝经学则受玄风影响,有清谈遗风,重视哲学义理的发挥。故当时有“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②之说。南、北不同的解经风气,随隋朝统一南北而归统一。入唐,太宗诏令国学祭酒孔颖达领学者撰定五经义疏,名《五经正义》。自唐至宋,科举明经取士,一遵此书。

南北朝以来的思想家,大多为佛经注疏家,如天台宗的智,三论宗的吉藏,唯识宗的玄奘,华严宗的法藏等,皆为不世出之思想家。儒学思想家,经学家外,首推王通、韩愈和李翱。王通居(黄)河、汾(水)g,讲学授徒,号“文中子”。弟子众多,唐朝许多政治家,都出于王通之门。所著《文中子中说》,以周公、孔子自任,宣扬儒家治国之道。对宋明儒学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功绩,苏轼概括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激烈排击佛教,为儒家重新占领思想界主导地位扫清道路。他提倡道统,认为儒家有一个从尧、舜到孔、孟圣圣相传的统绪。他尊仰孟子,大力表扬孟子辟杨墨、崇仁义的功劳,对孟子升格为圣人,后世孔、孟并尊起了极大作用。他又表彰《大学》,以《大学》之道对抗佛教道教之道。他的弟子李翱作《复性书》三篇,吸收佛教思想,主张灭息妄情,恢复本来清明的本性,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批评佛教。韩愈表彰《大学》,李翱表彰《中庸》,对宋代程颐、朱熹成立四书学有很大影响,为宋明理学兴起之先声。

四、宋明理学

经过唐末五代的割据、动荡之后,随着宋朝的建立,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宋代初年,有“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与石介,他们的学术主要是重新确立儒学的主导地位,抨击佛教,倡导尊王攘夷,为新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进行理论上的论证。胡瑗以经术教授吴中,立“经义”与“治事”两斋,前者明体,后者达用,称为“苏胡教法”。其法被太学取用。胡瑗后为国子祭酒,当时科举所取士子,胡瑗弟子居其半。他对《周易》《尚书》的注释,对宋明时期义理解经的影响很大。孙复讲学泰山中,著《春秋尊王发微》,提倡尊王攘夷,维护中央集权。石介则批评佛教,批评杨亿为代表的“西体”的浮艳文风,提倡回归儒家文以载道的传统。

理学的创始者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兄弟、邵雍。理学有广、狭二种意思。广义的理学又称道学,指宋元明清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儒流,狭义的理学指与心学相对的道学学派,主要指程朱理学。北宋理学的主要派别有濂、洛、关、闽。

“濂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作《太极图说》和《通书》。《太极图说》有图有说,在很短的篇幅中谈到了宇宙的演化、世界的本原、人的性质与修养标准,认为宇宙是从无极到太极、到阴阳五行、到万物的演化过程。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之气,人是万物之灵,人的修养目标是中正仁义,方法是主静。《通书》则大谈“诚”,认为天道就是诚体,诚是性命之源,圣人是“诚”的具体体现。

张载为首的“关学”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为修养目标,以天道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为思考中心,提出了“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太和之道等深刻的哲学命题,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气,气有互相对立的两种势用,气屈伸、升降的总体和谐状态就是“太和”。张载还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士人提出了根本使命。后代杰出的儒者莫不以此四句话为终生奉行的理想。

理学的实际完成者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学说称为“洛学”。二人的学说有一定差异。程颢注重发挥人的仁义本性,主张学者须先识仁,然后用诚敬的心存养识得的仁;修养要领在动静皆定,能廓然大公,才能物来顺应。程颐则重视万物中存在的理,认为理是本有的,先在的,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修养方法上格物穷理和涵养心性并重。程颐并且认为,他们是儒家道统的继承者、延续者。

朱熹是“闽学”的代表人物,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将周敦颐、张载、二程、二程弟子、邵雍等人的思想统合在一起,在深入钻研经学、史学、哲学和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博大、精密的思想体系,在理气、心性、知行、修养方法、社会政治、思维方法、对不同思想学说的改造发挥诸方面都有深刻研究和杰出创造。他在二程的基础上,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并用毕生精力进行注释讲解,名《四书章句集注》。在科举的推动下,“四书”取代了“五经”,对中国文化向社会下层推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朱熹经学与理学并重,他和他的弟子,集体完成了对“五经”的注释,给南宋以后的学术树立了典范。朱熹对中国书院教育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程与朱熹的学说,后世称为程朱理学。

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是心学代表人物。他不像程颐、朱熹那样关注外在的理,而是将眼光转向内,以人本善的心为出发点。陆九渊的学说中心是孟子的“先立乎其大”,认为人心中的理与事物上的理是一致的,故有“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之说。他的修养方法吸收了禅宗的明心见性之说,主张剥落物欲。由于信任本心,陆九渊主张破除外在偶像,自尊自立。

朱熹与陆九渊学术思想不同,二人在著名的鹅湖之会上辩论为学之方。朱熹教人先泛观博览,陆九渊教人先体认本心。朱讥讽陆空疏,陆讥讽朱支离,辩论不欢而散。

南宋著名的思想流派还有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和以叶适为首的永嘉学派。陈亮与朱熹之间有王、霸义理之辩。朱熹认为三代专以天理行,汉唐以来皆人欲行。陈亮反对此观点,认为汉唐的功业就体现了天理,主张道德不能脱离事功。叶适主张恢复以经学带动事功的传统,批评理学专言正心诚意,抛弃经学中重视经世致用的传统,对理学中主静的修养方法,对专意心性问题的佛、道两家,都进行了尖锐批判。陈亮、叶适重视实际功利,主张农、商互利,反对重农抑商。

南宋从理宗开始,解除庆元,表彰朱熹之学,理学逐渐取得主流地位。蒙古灭金与南宋,建立了元朝。元朝以儒学为治国基础,沿用科举制度。朱熹理学北传,赵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元代思想家,以许衡、刘因、吴澄为最著名。元代思想以推尊朱熹、和会朱陆为整体特征。

明代前期,思想界延续了元代尊朱传统,只是朱子学的支流余裔,陈献章、湛若水倡导心学,为心学先声;王阳明崛起浙中,提倡良知之学。经过王门后学的推阐发挥,才彻底改变了思想界陈陈相因的局面。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经过一系列军事、政治等活动的磨练,创立“致良知”学说。致良知即推致心中本具的良知于具体事物中,使行为在善良意志的指导下,同时使做具体事的知识,积累于良知之中,作为以后行为的基础。致良知的精义是,以道德为统领,以知识为辅翼,在实践中收到这两方面的效果。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就是他致良知宗旨的鲜明体现。王阳明没后,他的弟子将他的学说发扬光大,特别是泰州学派的理论和实践,使明代中后期表现出自信本心,反对外在权威,大胆狂放,冲破既定道理格式的生动局面。这与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贸易活跃、城市规模扩大、市民生活的繁荣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社会风气开放,思想活跃,儒、释、道合一思潮强劲,整个社会俗世化等种种倾向相一致。王学是当时社会思想的反映,又反过来加速了社会生活的开放与活跃。

王学崛起于东南,明代后期,逐渐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趋势。朱子学因与科举关系密切,在思想界仍有很大势力。罗钦顺与王廷相是明代朱子学的著名代表。朱子学在抑制王门后学向狂放一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明末,出现了朱子学和王学的合流,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学派和刘宗周为代表的N山学派,是这一思潮的代表。

明王朝在李自成农民暴动和满清入关的双重压力下终结了。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在明亡的惨祸烈毒的刺激下,一些有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主精神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明朝亡于异族的教训,特别是学术文化上的教训。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是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思想与实践代表着明清学术形态的递嬗。

顾炎武提倡“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为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原则,在明亡之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学术上提出经学即理学的思想,对明人学问的空疏提出批评,倡导恢复儒家以经学为主体,以知识与价值、修德与实用相结合的学问形态。他在经学、史学、典章制度、音韵训诂方面的成就对清代学术树立了典范。顾炎武被公认为清学之祖。

黄宗羲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活动,失败后潜心学术,在对明代政治、经济、法制、兵制、科举等进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写出了《明夷待访录》这一充满战斗力和时代感的著作,对明代政治的各个方面做了批判与总结。哲学上主张理气合一,对王门后学中直任本体、放弃功夫一派进行尖锐批评,倡导力行;同时表彰豪杰精神和独立人格,表现了不向异族统治者屈服的决心。

王夫之参加过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失败后避居深山,对中国古代经学、史学、文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倡导主有、健动的精神,反对佛、道二教的阴柔、谦退、空静;主张恢复经学的笃实精神,反对语录之学的单薄;政治上严于华夷之辨,反对外族入侵,对明朝灭亡的教训从各个角度加以总结,着重反对“孤秦陋宋”,即秦的专制残暴与宋的重文轻武、弱陋劣。并通过对“四书”的评论,全面抒发对宋明理学的改造,及对阳明后学恣纵荡越的批判。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代表了中国后期思想的高峰。

清代思想家,清初主要是颜元与他的学生李b。颜元从功利思想出发,反对宋明理学专在书本上用力,认为儒学主要是尧、舜、周、孔的“三事三物”等实事,而理学主要是正心诚意的心性功夫。理学偏离了孔门正道,所以“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将儒家的“格物”定义为习行,强调实践精神;政治上为了消除贫富不均和减轻百姓负担,主张恢复古制,如井田、封建、学校等,但皆难以实行。

中期主要是乾嘉考证之学,代表人物有皖派之戴震与吴派之惠栋。吴派尊信古人,以为凡汉皆好、凡古皆好。皖派则提倡一空依傍,实事求是。戴震作《孟子字义疏证》,在治学方法上主张“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认为故训明则理义明,以汉学方法治宋学。哲学上主张“气化”即“道”,世界的本原是“气”“气”的流行过程即“道”“气”流行中表现出的条理即“理”。人的本质是血气心知,天理即人欲的恰到好处,故理存于欲中。离开人欲讲天理,易陷于“以理杀人”。

戴震之后,清代最有价值的学说是庄存与与刘逢禄的常州今文学。今文学者多引公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讥切时政,排击满清之专制。今文学家中最有影响的是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则集其大成。常州学派突破了乾嘉学术专言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的考证性工作,而倡言讲求经中的微言大义,经世致用,以救国家之急难。这一点与清代中叶以后西学大规模传入所激起的古今、东西之辩相适应。

此后,西学大规模传入,中国学术受到西学的冲击,政治上的救亡图存变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中国近代学术开始了。

在西学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强力冲击下,在价值理性低迷、中国文化花果飘零、中国文化行将不保的形势下,一批立足中国文化,主张吸收西方文化充实、改造中国文化,以此应对近代以来文化危机的学人涌现出来。这批学者群w称为“现代新儒家”,主要有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钱穆、冯友兰、贺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及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成中英等人③。现代新儒家在与西化论者、国粹论者的论争中,使儒学在当代得到新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

【 注 释 】

①《汉书・艺文志》。

②《北史・儒林传》序。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4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抗日战争和辛亥革命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5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回儒世界观与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是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康安·理法伊斯兰研究讲座”系列研讨会之一。该讲座由土耳其女子文化协会于2011年捐设,旨在推进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每年邀请一至两位杰出的国际伊斯兰研究学者常驻北京大学,开设课程并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今年受邀的首批讲座教授分别是来自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宗教学教授威廉·柴提克和村田幸子。诸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回儒世界观》课程,与此同时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邀请到伊斯兰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30人,分别来自北京、江苏、上海、宁夏、陕西、甘肃等地高校及研究机构。参会的学者围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完成其地方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明清之际“回儒”的思想等主题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杜维明先生致辞欢迎学者与会,并参加了会议全程的讨论。会议共分为“回儒世界观专题”“回儒专题”“中国伊斯兰教”“文本与文献”“哲学与神学”“历史与现实”“文明与文化”等7个主题共12节讨论。

在“回儒世界观”主题会上,宁夏社会科学院杨怀中名誉院长作了关于《儒学与伊斯兰文明结合的现代意义》的发言,杨怀中先生首先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回回学者的的丰富著作。其次,他认为回族经师不仅重视自身学习,而且与儒家学者有很多交流,在此背景下,刘智、王岱舆等回儒学者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现代的儒家学者研究也关注伊斯兰教,比如唐君毅先生,强调宗教间的对话,儒家的宗教性以及其在人伦日用的人文精神可以提供与各种宗教协调的资源。再次,现代儒学研究代表杜维明先生对于文明对话、对于伊斯兰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最后,中国民族的发展,需要伊斯兰与儒家文明的共同努力等不同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

村田幸子(Sachiko Murata)及威廉·柴提克(William Chittich)教授的报告谈及“为什么要研究回儒世界观?”。村田幸子教授在报告中讲到,柴提克博士(Dr.Chittick)和她从15年前开始研究回儒文本。从那时开始,他们就和中国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显然,许多中国学者并不认为回儒学说与主流伊斯兰教学说一脉相承,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20世纪发生的一些事件而导致的回儒思想传播的停顿和断层。由于相关的伊斯兰教的系统教育的消失,中国的穆斯林不得不重新学习他们自己宗教的思想传统和文化习俗,并且,他们中大多数依赖于外部资料,尤其是那些西方历史学家的作品。即使学习阿拉伯语的人也很少能够深入研究在安萨里(Al—Ghazali)之后发展的诸多的学派思想。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安萨里正处于穆斯林学术圈百家争鸣、成果辈出时代的开端,而非终结。毫无疑问,安萨里是伊斯兰教培养出的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但是他对于之后伊斯兰教学说的影响却被后世其他一些人物所掩盖了,尤其是在那些以波斯语为主要学术语言的地方,例如欧洲和亚洲的非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国家,从巴尔干半岛国家,土耳其途径中亚并一直到印度和中国。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6

百家争鸣的出现,形成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1、

春秋战国,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士的活跃,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家各派纷纷著述收徒,相互批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政治上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教育上首倡私学,有教无类,总结了许多教育方法,例如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编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孟子与荀子的思想:

思想家

思想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孟子与荀子对孔子的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其他一些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4、墨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任人唯贤、天志明鬼、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崇尚艰苦实践,摩顶放踵,胼手胝足,达到“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的目的;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许多贡献,如在力学机械方面曾打败公输班、光学小孔成像、利用声学侦察、几何学的圆。

5、道家老庄思想

老子的思想:

唯心论: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是道。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一种支配自然与社会的规律、真理。人应该向天地、自然学习。

辩证法:万物在不停的运动,矛盾双方相互转换。阴阳长短老少难易都是相互依存、转换。

政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庄子的思想:把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观念发展到极端,人类文明进步是伴随着对人性的压迫;主张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上的逍遥。

6、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韩非子融合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商鞅的法,形成系统的法治理论,李斯把法治思想推向实践。

二、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大一统、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主流;董仲舒把法、道、阴阳家思想融入儒家,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春秋大一统主张;

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

后期推广:启用儒生参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中央兴办太学,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在民间取得独尊地位。

董仲舒的措施为君权至上提供理论依据,加强了君权,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但实质上是文化专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让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三、魏晋隋唐的三教合一

魏晋时期佛道盛行,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就是形容南朝寺院林立的盛况。由于社会**,朝代更替频繁,许多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所以思想变得自由洒脱、放荡不羁,尚空谈,喜好虚无缥缈的玄学。

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并没有失去主流地位。儒学大家韩愈主张复兴儒学,但儒学未形成新的体系。

四、宋明理学与陆王心学

佛道的盛行让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宋朝的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所以后代评价理学从哲学层面发展了儒学。

陆九渊对当时的士风不满,认为学习不是为了科举,而在于日用与指导人生,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思想受到启发,创立心学。明朝中后期,阶级矛盾尖锐,专治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思想

人物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穷理不必向外探索,发明本心就可得到天理

明朝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良知为人心固有的善恶标准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认识论

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通过反省内心、致良知把握“理”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知行合一

哲学观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都是宋明理学的范畴,都认为“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评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心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与伦理道德都产生重要影响。但本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五、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尖锐;江南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领域

人物

思想

代表作

李贽

反对将儒家经典与圣人道德标准神圣化,是非标准要与时俱进;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当欲望;提倡男女平等。

藏书、焚书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公其是非于学校;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经世致用思想;工商皆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弊书

王夫之

世界是客观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物质引起的。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7

关键词:儒家争鸣;古代医家思想;影响

儒家内部学派众多,观点各异,自由争鸣,开拓创新,既丰富发展了儒家学说,又使得儒家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夯实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受此影响,古代医家或吸收儒家争鸣之成果,或起而效法,开展争鸣,勇敢地提出新见解,著书立说并应用于医疗实践,拯救无数生灵,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笔者试图以儒学随其历史沿革而形成的3大历史阶段( 先秦儒学、两汉儒学和宋明新儒学)所呈现的争鸣学风及其对医家思想的影响加以浅述,不当之处,望同道海涵,并予以斧正。

1先秦儒家八派之争对古代医家思想之影响

先秦时期,儒分八派,开创了儒家争鸣之新风。《韩非子.显学》中提到:"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各派在延续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形成自身的观点:如子张之儒重视博爱容众,子思之儒发扬中庸思想,颜氏之儒提倡安贫乐道,孟氏之儒发展仁学思想、提出天人合一论,孙氏之儒主张"明于天人之分"的朴素唯物论[1]。其结果丰富了儒学的思想,提升了儒学的理论水平,促使儒学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先秦儒学作为显学,自然会受到医家的关注。医家引进争鸣中的先进思想用以概括医学理论,发展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即是很好的佐证。《黄帝内经》其论述的基本内容,是由战国时期诸多医家共同完成。医家们吸收了儒学争鸣中的中庸思想作为思维方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和异常以及维持正常和纠正异常过程进行理性的认识、归纳和总结,并将中庸思想作为人体的最佳状态以及治疗疾病最高境界;医家们亦吸收了儒家整体观:天人合一、人与社会的合一论;安贫乐道之心性修养,也启发了医家养生思想;儒学争鸣发展了孔子鬼神观中的唯物主义倾向,把"天"视作有一定变化规律的自然界,把"神"解释为事物变化的奥妙,而所谓"鬼"实际上是某些人在疑惧心理状态下的错觉,因此,坚决反对"营巫祝"、"信祥。"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渗透进医家(如在《素问.五脏别论》中就强调:"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为《黄帝内经》彻底批判鬼神病因观,打下了坚实基础。

2两汉儒家今古文之争对古代医家思想之影响

汉武帝以后,儒学独尊,汉代儒者将儒家典籍神圣化,形成所谓"五经"[2],成为治国之"法",人伦之"常"。"经"从此成为儒家典籍的特称。训解和阐发儒家经书之学,便是经学。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经典毁于一炬。宿儒学子靠师徒父子口传,至汉初以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成文,谓之今文经学,重在阐论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多章句训诂。两汉时期,儒学内部虽争鸣渐稀,但仍未止息,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继续儒家争鸣之余绪。

医家则汲取了古文经学章句训诂之古朴风貌、今文经学阐析发微之开创精神,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寻求创新。例如汉代张仲景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脏腑学说 ,多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诊治临床实践过程中 ,将《内经》脏腑学说灵活地应用在判定疾病部位、进行疾病命名、区别疾病症状、阐明疾病病机 ,进行疾病辨证 ,推测疾病愈后等方面,勇于创新,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中医学受儒学经学影响,亦确立了4大经典:《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后世诸多医家以经典作为医学研究和临床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校注、整理等方式渗进了医家的医疗思想和临床经验,寓创造于注释,使中医学在继承中屡新,从而使中医学两千多年来得以一脉相承。

3宋明儒家学派纷争对古代医家思想之影响

宋明儒家治学从怀疑经传、议经改经开始,同时又融会佛道思想,形成各家异说、学派涌现的新格局。周敦颐之濂学、王安石之新学、张载之关学、二程(程颢、程颐)之洛学、朱熹之闵学、二苏(苏轼、苏辙)之蜀学[3],在学术见解上,分别独创自己的理论、观点、命题与范畴;心学则另辟蹊径,自成一统,从而构建起儒学的全新理论模式:以"太极"为起点的宇宙生成图式、以气性学说为代表的先天后天学说、以"天理"为本体的宇宙本体论、以"格物致知"为主导的方法论、以"心学顿悟"为基石的内省认识论等,完成儒学哲理化进程,极好地应对了来自道佛的挑战,宣告了汉唐以降形成的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的终结,重新取得了霸主地位,完成了儒学一统天下的目标。

此时,儒家各派的学术争鸣,其所倡导的思想自由之风气也深刻地影响到医家,激发他们争创新说,自立学派,展开争鸣。医家们不但吸收儒家争鸣之成果,把"太极"、"理"、"气"、"心"、"性"等儒学范畴与中医学原有范畴相互融通,形成了更为丰富的医学概念、命题、理论、方法,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同时,医家们又各立学派,抒发己见,从而出现了"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一现象[4],其间,参与论争的医家及其言论甚多,所争论问题的广度、深度及激烈程度,都是空前的,呈现出中医药发展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促成了"金元四大家"的诞生,各立其说,各有创见,为我国医学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明清时期,在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伤寒派的论争中形成了以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医学理论温病学派,解除了大量患者的病痛。这场从金元至明清时期医家的创新与争鸣,各家都从不同侧面深化、扩展了医学认识,极大地活跃了中医学的学术气氛,促进了后世医家思想解放和中医药的繁荣发展。

4结论

儒家争鸣自先秦开始,从未间断,古代医家则撷取儒家争鸣之成果,博采众长,各立学派、争创新说,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了祖国医学的健康发展。当今中医学子应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引领中医学在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6.

[2]汤一介,李中华.中国儒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02.

[3]林殷.儒家文化与中医学[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

[4]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7.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8

关键词:明清 传统文化 商人 商业

中图分类号: 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4 (a)-0000-00

明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转型,新旧过渡的时期。政治上君主专制从顶峰到被;文化上从异端思想产生到西方文化的传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明清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异常活跃,商人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地域商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著名的徽商、晋商、陕商、江右商、龙游商、宁波商、洞庭商、临清商、闽商、粤商“十大商帮”。随着商业和商帮的发展,商人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极低。但明清之际,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经商成风,商人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提高。所有这些变化本该预示着社会经济的美好前景,但传统商业最终没有使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学者一直在找寻这其中的原因所在。与这些变化对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固,于是学者们大多把阻碍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罪于传统思想的束缚。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对商业的影响不能笼统的归结为阻碍,应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体分析他们的关系。

一 、明清时期的传统思想

要探讨传统文化和商人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社会是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社会鄙视从商者,商人的地位极低,商人也因此有很低卑的自我认同。但明清之际,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商人文化发生了整合,促进了商人价值观的改变。

明清社会理学占文化主流,商人从理欲之辩出发,整合理学,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以提高自我认同和社会地位。在朱熹的哲学里,“存天理,灭人欲”中的人欲有两重含义,《朱子语类》中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可见朱熹所谓的人欲分为正当和不正当。正当的生命欲望是符合天理的,可以说“人欲中自有天理”。明清商人从此出发提出经商是为了生存,是正当的生命诉求。他们还进一步把理欲相通引申为士商关系,提出贾儒相通的新观念。并从不同角度证明这一观点,认为士商名与利相通,“儒为名高,贾为厚利” 实质是一样的;士商义与利相通,认为士商只是职业的不同,商人也多义行,如歙商黄玄赐在山东经商,他“临财廉,取与义”得到齐鲁人的好评“非惟良贾,且为良士” ;为贾为儒在在事道上相通。习贾有利于为政,习儒有利于为贾;士商追求一致,商求利与士求功名,都是为了实现“大振家声”的目的。

商人甚至从理欲对立的含义上整合理学。出于商业经营的需要,他们在某些场合又肯定朱熹的理欲对立。强调理欲对立以此积累财富,控制从商族众,也是控制妇女,维护家庭稳定的需要。

徽商在对理学的改铸中形成了自己价值观和社会观,针对传统的商为四民之末,不仅提出了“贾何负于耕” “良贾何负于鸿儒” 的四民平等的新的社会观,而且还充满自信的提出了新的价值观,对自身价值有了新估量。山西商人王来聘诫子孙:“四民之业,惟士最尊,然不成不若农贾。” 农贾是个现成名词,事实上他是说士而不成反不如贾。嘉靖年间,商业在徽州的地位已经改变“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山西《五台新志》称:晋俗以商贾为重。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国侵略,商人资本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看到西方国家“以商立国”,于是主张商战,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加以重新诠释,提出商为“四民之纲”的价值观。如王韬提出“商本论”,对“重本抑末”观念进行了尖锐批判。

虽然商人文化和价值观从四民之末到四民平等再到四民之纲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明清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历经几千年的深化,根深蒂固。《大清会典》所明确记载的,“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若为常经,由来已久” 。商人文化的改变使得社会揭起了一股拜金风潮,但同时也兴起了一股咒金思潮,反对者借孔子之名咒骂金钱“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伦理被你坏……” 。由此可见鄙视商人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仍然是官方和社会心理的主流,人们没有从心底里认同商人的平等地位。以上就是是明清时期传统思想的状况,正是这种发生了改变但却不彻底的思想使得传统文化与商业的关系错综复杂。

二、 商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

了解了传统思想在明清时期的状况后,再来看看商人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利用。

(1)商人与传统伦理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主张尊卑有序、忠孝伦常,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除此之外,儒家伦理思想与商人文化有着相通的一面。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注重“义”字,商业追求利润,两者看似矛盾对立,但明清商人利用传统伦理思想来整合商业文化,要求经营中要重承诺,讲诚信。吴中孚的《商贾便览・工商切要》开篇强调,“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苟不教焉,而又纵之其性,必改其心,则不可问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 明末山西绛州商人赵沈“贾西宁,尝收木棉数万斤,膏于市,仆潜轻其衡,沈侦觉,折衡逐仆” 。商人把儒家伦理道德引入商业经营,诚信经营,利于自身商业竞争,促进商业发展。

传统思想提倡戒奢宁俭,反对奢侈享乐,这与商人艰苦创业,节省资本的要求一致,“勤俭治家之要道,勤则有功,俭可持久”。商人汪岩福说:“余族祖先素以勤俭传家,为之后者,诅可不遵祖训耶?自此以后,愿吾族子孙,士勤读,农勤耕,商贾勤贾易,妇勤纺织。” 不光创业中需要以节俭为本,在有了一定家业后,商人仍该注重自身修养,除了正常的交往应酬外,不该贪图奢侈享乐留恋于风月场所,这才能维持家业繁盛。程春宇的《商贾便览・工商切要》指出,“赌嫖二事,好者无不败家倾本,甚至丧命……二害非小,当自知之”。

总之,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戒奢崇俭的思想,与现代的职业道德本来就有相容之处,只是前人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的商业思想,不能归结出这样专业的商业术语。历史学家把前者称作传统思想,但凡传统似乎都是冥顽不灵,不开化的,于是很多人一刀切的把阻碍明清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罪于传统思想的束缚。没错,传统思想中确实有不利于商业的独立发展的一面,但明清之际,商人吸收传统思想中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开展商业经营,促进商业发展,这些是不容否定的。

(2)商人与传统宗族势力

宗族是指血缘关系明确、存在经济联系并通常同居一地的父系组织。宗族血缘圈是家庭的扩大,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在中国传统社会宗族势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借助宗族势力经商,能大大增强商人的竞争力。

借助宗族势力,获取支持。商人经商的原始资本,大多与宗族有关。凡“官有余禄”或“商有余资”者,往往资助族人业贾。如歙商江国政业贾淮阴,“亲友见公谨厚,附本数千金于公” 。商人所雇佣的伙计,大多为信任的族人,如歙人吴良友在外业贾,“宗人从叔贾,历年滋多” 。由于宗族势力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使商人顺利从商并经久不衰。

借助宗族势力,展开商业经营与竞争。商人的利润是商品的贱买贵卖造成的价格差以及剥削运输工人所得的利润组成。商人利用宗族情谊和宗族共同利益可以从各地族人收集商业信息,从而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判断和预测。行商为了提高利润,利用强盛的宗族势力尽可能压低运输工人的工资,他们勾结官府镇压工人,工人势单力薄,无力反抗。商人外出经商落脚后,其族人乡党,也随之而来,行业规模扩大,利于商业垄断。以典商为例。典商大多休宁人,他们的竞争策略是族人乡党从事同一行业,凭借雄厚的资本,采取一致行动,降低典利,挤垮本薄利高的异邦商人。

借助宗法制度,控制从商伙计。如徽州人多聚族居,最重宗法。徽商致富后多建祠堂,修族谱族规,严格的宗法制度可以使得族人以宗族利益为重,以忠信为本,听命于商人。商人还利用宗法制度加强对佃仆的控制,《儒林外史》中提到徽商程明卿的书童万雪斋因为经商发了财,而程却因破产回了老家。就在万娶翰林女儿为媳的婚礼上,程恰巧来到。万不由自主的跪地迎接,花了一万两银子才把主子打发走。这虽然是小说,却是社会现实的反应。

借助宗族势力,投靠封建政权。明清时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专榷制度。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避免封建政治势力的欺凌,商人十分注重投靠封建政权。商人投靠封建政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宗族势力与封建政权本来就有天然的联系。如徽州巨族大多源于“中原衣冠”,徽商本身就有许多人是儒士出身,他们从商致富后仍然通过往来和联姻等方式结交政客,而且徽商也十分重视培养子弟读书做官,并把这一条列为族规“族中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膏火,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此是族党之望,实祖宗之光,其关系匪小。”

三 、传统文化与商业资本

虽然传统文化有利于商人开展商业经营、促进竞争的因素,但在经商致富后它对商业的扩大却起着抑制的作用。“他们经营商业积累起来的资金,很少投资手工业,除少部分用于商业再扩大外,大部分为传统体制所吸收。” 传统文化吸收商业资本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由于传统重农抑商的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商人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思想,他们在致富后不是继续致力于扩大商业规模,而是用于买田置产、投资农业。江苏吴兴人慎元庆十八岁离乡经商致富,已而叹曰:‘行贾。丈夫贱行也。吾闻末业贫者之资,吾其力本乎?’乃归受田耕于苕之间。其地当五湖之表,沃衍饶稼,有山泽之利,丝添苇蒲,通于四方。君勤力其中,益树桑,劭农振业,播以时。时以赊贷收息,以取羡赢。居数年,竟以富称。” 在慎元庆看来,商业仍是贱业,所以他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就抽回资金从事农业生产,仅仅偶尔放贷,赢取额外收入。

商人出于提高自身形象的考虑经常出资从事公益事业。如扬州商人汪应庚在扬州郡邑学宫倾纪后,捐五百金重修学宫,并以二千金置祭田、祭器,以一万金购置学田。明清之际的浙江商人卓禺,斥千金,整修坍塌的桥梁,使得粮食得以顺利运入,救活了众多灾民。

宗族势力的强大与商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兴族观念下,许多商人“家得业,不独一家得食”,往往扶助亲族,“其大者能养活千家,下亦至数十家’ ,这浪费了许多资金。他们经常会出资修建族里祠堂和族谱等,以此壮大宗族势力。除此之外,还出钱资助族人子弟读书,不希望族中有资质的子弟像他们一样从事商业。

由于社会主流心态仍然是轻视商人的,这使得商人心理不平衡无法抹去,为了宣泄这种苦闷,利用雄厚财力的支持,摹仿仕宦官僚的豪侈生活,尽情挥霍享受,妻妾成群,华屋美食。李梦阳《空同集》卷五十九《贾论》中说:“泰者则押,弹鸣瑟,即肥甘绮丽,车马珍玩诸属与诸大贵人等矣。”这种心理浪费了众多财富,进一步分散了商业资本。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人们认为只有进入仕途才能真正的光耀门第,苏州人陈见山,以经营药材起家,开有青芝堂药材,为扬城第一铺,后来出钱捐得同知衔, ,进入缙绅行列,每逢喜庆宴会,就穿着天青褂五品补服,堂而皇之的参加。明清的社会环境使得商人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认同,于是不少商人热衷于仕途,虽然这样仍然遭到别的官员和学人的耻笑,但这是他们致富后改变职业找到心理安慰的途径。

明清时期的商人很多是迫于生计或者为赡养亲人而弃儒从商的,在“仁义”观念影响下,不少商人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后对财富追求的欲望急剧下降,他们不仅放弃扩大经营,通过置办田产等分散资产,更有甚者干脆将财产分于父母兄友,然后归隐于市,彻底远离商海。

总之,受传统思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商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商人在致富后却把资本用于买田置业、投资农业、扶助公益和宗族、发泄享乐、捐资仕途、甚至弃商归隐。这些做法对于商业资本的积累十分不利,严重分散了资金,不利于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的持久发展。

总结

明清时期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新旧过渡的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从商成风,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同提高。但由于几千年重农抑商的思想更深蒂固,社会风俗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传统文化中鄙视从商者的思想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人一方面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商业经营的因素,利用宗族势力开展商业竞争;另一方面,在商人经商致富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不致力于扩大规模,而是通过买田置业、扶助乡里等做法使得资本分散,制约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总之,传统文化对于明清时期的商业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具体分析其作用。

参考文献: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张海鹏 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赵毅 张明富:《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张明富:《论清商人商业观的二重性》,史学集刊 ,1999年第3期.

张明富 朱文学:《明清商人的经营方式及特点》,松辽学刊,1998年第l期.

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1月.

朱英:《浅谈近代中国商人的义利观》,《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7日.

段超:《浅析明清商业文化中的儒家伦理精神》,史学月刊,1999年年第2期.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9

一、儒家思想历史地位的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备受冷落。原因:孔子提倡仁、礼和中庸,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压制。原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阻碍历史的前进,必然会遭到压制。

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地位。原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的地位。

4.宋朝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新阶段。原因:宋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5.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专制精神的支柱。原因:明清时期统治者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培养忠实奴仆,采取八股取土的办法,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内命题,文体为呆板的八股文。这就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专治制度的精神支柱。

6.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原因: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7.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抨击。原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逆流,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这就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

1.春秋战国:《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创造“楚辞”,代表作《离骚》;先秦诸子散文。

2.两汉时期:汉赋和乐府诗流行。汉赋的著名作者有西汉的司马相如、东汉的班固,乐府诗中的名著有《十五从军征》等,《史记》和《汉书》则是两汉史学的巨大成就。

3.三国:出现了七言诗和“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

4.东晋时期: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5.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有鲜卑族的《敕勒歌》和叙事诗《木兰辞》。

6.唐朝: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朝最著名的三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7.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北宋著名词人有苏轼、柳永等,南宋著名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南宋诗人陆游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话本是宋代新兴的一种世俗文学;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关汉卿是元朝剧作家中最优秀的一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

8.明清时期:优秀古典小说有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曹雪芹、高鹗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

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文学艺术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反映。

1.文学。

(1)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大雅》主要是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表现出对社会不公及黑暗腐败现象的忧虑与不满情绪。《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2)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抒发了作者希望楚国改革和对遭受排斥的强烈不满。

(3)秦汉时期的乐府诗由民歌加工而成。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了对当时士族腐朽统治的不满。

(4)唐朝前期强盛,后期社会动乱。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的诗歌分别反映了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唐朝时,由于城市商业发展,传奇文学出现,话本兴起。

(5)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6)元代,城市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也为适应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起来。

(7)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

2.艺术。

(1)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因此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

(2)宋元时期,城市手工业、商业繁荣,市民队伍扩大,因此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戏剧发展起来。

四、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的历程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但重在思想而没有具体实践。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其实质是立足封建主义,借助于西方物质文明,以谋求清朝的自强。它突破了传统观念,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一定条件,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维新思想: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危机的加深,诞生了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体,发展资本主义,其作用在于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主张暴力革命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具体体现在三民主义,其作用在于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辛亥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民主和科学思想:前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展深入的反封建的斗争,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五、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背景、内容、实践和评价

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背景①清政府腐朽卖国,成为列强的工具;②资本主义发展;③资产阶级已经壮大①封建军阀依附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中华民国徒有其名;②中共的帮助工人阶级壮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共成立,党需要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贫穷落后;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科技进步加快,国际竞争激烈;国内:社会正发生深刻变化,党的队伍壮大,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内容民族(清政府);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民族(平等、反帝);民权(反帝者享有民权);民生(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政党、军队建设、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外交、统一战线等理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和平统一等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维护民主共和的一系列斗争,《临时约法》的指导思想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武器意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指导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但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完全的胜利基本上了旧军阀统治,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六、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或科学技术)。

(1)表现:①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2)原因: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刚从闭关状态中惊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先进科技留下了深刻印象。

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至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表现: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和;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和辛亥革命。

(2)原因:①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③“西学东渐”的影响。

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至):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表现: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科学思想和新文化运动。

(2)原因: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③“西学东渐”不断深化。

4.第四阶段(至国民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1)并存原因。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中国民主革命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要动力。

②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孙中山实现了其一生的伟大转变,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③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

④由于国内反动势力的强大,再加上共产国际的指导,国共实现合作,共同领导中国革命。

(2)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①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也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利益,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

②中共处于幼年时期,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③的力量和影响比共产党大。

5.第五阶段(国民大革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原因:①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②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6.第六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六大):邓小平理论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原因: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建国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②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7.第七阶段(中共十六大至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原因:①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②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展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史载,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的答复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孔子这一治国主张强调的是

A.民本B.责任

C.仁政D.德治

2.(原创)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亦步亦趋,享尽尊崇。但是孟予却一直不得统治者的欢心。尤其是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被当空气般地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A.代表人民百姓的利益

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C.不利于封建统治

D.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3.(原创)弟子:“先生您是说,大中有小,不要以大为大。小中有大,不要以小为小。”老师:“似不确切。不如说,大上有大,小下有小。大无穷,小亦无穷。”材料中的“先生”最有可能是

A.荀子B.墨子

C.庄子D.韩非子

4.(改编)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传承了春秋的民本思想

B.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C.法律可严惩国家任何人

D.代表人民的意志与利益

5.(原创)汉武帝认识到官吏道德品行对教化百姓的重要性。为此,他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重用儒生②设置太学③表彰六经④察举孝廉

A.①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原创)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写道:“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朱熹强调

A.古圣先贤都十分重视教人学问

B.学校教育应该以词章为主

C.教育在于“明人伦”、“正纲常”

D.学习与修养都要循序渐进

7.(原创)“宋元明清七百多年,儒家出现了真正‘独尊’的局面,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宋朝儒学“独尊”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的佛道化B.科举制度推动

C.儒学的官方化D.市民阶层扩大

8.(改编)黄宗羲说:“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段话表明黄宗羲

A.认为加强相权可以抑制君权

B.主张挑选贤能的宰相协助皇帝议政

C.认为君主世袭致使君权弱化

D.主张恢复宰相制并且宰相一职世袭

9.(原创)唐甄是明末清初具有比较强烈的新兴市民意识的思想家。他在《太子》篇中这样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上述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C.重视农工,勤俭治国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10.(原创)“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这一记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B.春秋

C.战国D.秦朝

11.(原创)“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乎。”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发展表现的是

A.活字印刷术发明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

D.用煤冶铁,发明灌钢法

12.(原创)下图左为西周晚期铸造的毛公鼎,右为鼎内的铭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正平直,书写简便

B.字形扁平,棱角分明

C.务从简易,相间流行

D.圆转浑厚,字形丰富

13.(改编)“有学者统计,元、明、清三代最重要的戏曲家、小说家、曲词家几乎都出在浙江,其数量在30位以上……在当时稳稳坐定了全国首屈一指的位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浙江

A.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达

B.城市和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市民阶层文化需求日益强烈

14.(原创)新浪网登载《晚清新政为何走向反面》的文章指出:“1894年那场局部战争不仅使30年倾国之力创办的北洋海军毁于一旦,而且在精神层面摧毁了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这里强调的被摧毁的“中国知识阶层先前的自信或者说自负”指的是

A.天朝上国的思想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体西用的主张

D.儒家的三纲五常

15.(原创)“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材料中“臣”的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行君主专制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16.(原创)1910年梁启超在《中国国会制度私议》一文中指出:“天下无论何种制度,皆不能有绝对之美,惟当以所施之国适与不适为衡。离国情以泛论立法政策,总无当也。”这表明当时梁启超的本质意图是

A.强调政治制度的建设要从国情出发

B.提醒国人要辩证看待政治制度建设

C.抵制资产阶级革命,坚持社会改良

D.提醒国人认识各种政治制度的不足

17.(原创)陈独秀认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表明陈独秀

A.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公认领袖

B.准确分析了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

C.找到了解决近代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法

D.主张用西方思想对中国进行改造

18.(原创)“这次欧洲大战后的结果,社会主义的潮流,真有万马奔腾之势,睡在鼓里的中国人便也忽然醒觉,睡眼惺忪地不能不跟着一路走。现在社会主义的一句话,在中国算是最时髦的名词了。”材料表明

A.中国人摆脱了对西方文明盲目崇拜心理

B.中国人深刻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C.一战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D.社会主义为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19.(原创)1912年8月31日《民立报》报道,孙中山当面建议袁世凯:“此十年内君当为大总统,专练精兵五百万,始能在地球上与各强国言国际之平等。”当记者黄远庸提问“袁世凯有没有野心”时,孙氏的回答也相当干脆:“那是没有的。”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袁世凯骗取了孙中山信任

B.孙中山迫切期望国家富强

C.体现了革命派的反帝主张

D.符合当时中国国内的情势

20.(原创)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设大纲》中说道:“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这说明

A.民族主义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B.第一次国共合作已实现

C.全面阐述了反帝反封的纲领

D.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性

21.(原创)在评论1918年孙中山的举动时说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经过各种途径的了解,1921年孙中山得出了“法美共和国皆旧式的,今日惟俄国为新式的;吾人今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的结论。这说明

A.孙中山事实上已抛弃了法美的共和国道路

B.俄国革命为中国民主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C.法美共和国道路和俄国革命道路可相互借鉴

D.中共的帮助促进了孙中山革命策略的转变

22.(原创)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列宁也曾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应多样

B.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取向是必然选择

C.从国情出发建设本国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路径可以选择

23.(原创)“中国共产党走过90年的历程,期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二次是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这两次飞跃有效解决的问题分别是

A.民族、民权B.民权、民主

C.民族、民生D.富国、强国

24.(原创)以下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大事记简表。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1964年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1968年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5年中国宣布:中国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承揽国外卫星的发射业务1986年成功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卫星通信由此进入实用阶段1988年发射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1990年成功把亚星公司购买的“亚洲一号”送入太空,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2003年“神舟五号”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新中国科技事业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中心

B.“”对科技的发展没有产生冲击

C.航天事业逐渐从侧重军工到关注民用

D.“东方红一号”打破了美国对航天技术的垄断

25.(原创)赵本山21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13次蝉联全国“小品王”,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10余部影视剧,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当代文坛领军者王蒙称之为“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赵本山文化革命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

B.“二为”和“双百”方针的坚持

C.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D.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0分,共50分)

26.(原创)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对君臣关系的定位和论证一直是孔子及其后世儒家学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其研究成果影响着儒学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其经典著作成为学者和政治家的主要研究对象。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年满族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叛。肃宗才使永王,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四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孔子所主张的君臣关系的依据。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论证君臣关系的视角。(4分)

(2)有人说,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出现往往着眼于解决过时的社会体制的流弊。试结合材料二并联系当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来论证这一观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程颐对唐太宗时的君臣关系持何观点?试结合唐太宗改革中央官制的意图来反驳这一观点。(5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所提倡的君臣关系。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

27.(原创)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答吴又陵(孔教)》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作者的基本主张,并结合西汉、北宋两代儒学发展情况论证其基本主张。(8分)

(2)材料二中说的“他们”是哪一派别?举一例说明“他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以满足现代的需要的?(6分)

(3)概括材料三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试评述之。(8分)

28.(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在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的弊病已受到社会主义的挑战,孙中山将自由经济与公民权力节制配套的观念毋宁有其及时的特色。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以同志为王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理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思想。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有历史学家说:“孙中山向西方学习并不是照抄照搬,他既踏踏实实地学习西方,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据材料一,说明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怎样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B3.C4.B5.D6.C7.A

8.B9.C10.C11.D12.D13.B14.C

15.C16.C17.D18.C19.B20.A21.B22.D23.C24.C25.B

二、非选择题

26.(1)依据:周礼。视角:天命。(4分)

(2)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助于解决汉初的郡国并行制而造成的地方割据问题。(3分)

(3)观点:君臣关系不符纲常。(2分)

反驳: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三省宰相相互牵制,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3分)

(4)关系:平等。(2分)

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4分)

27.(1)主张:儒家在中国学术中能逐渐建立起主流地位,是因为其善于吸收融合各家之精义。(2分)

论证:西汉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3分)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3分)

(2)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4分)

(3)观点:儒学独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

答案一:赞成。因为他的观点符合时代的需要。在当时孔教是封建帝制的“护身符”,不剥去专制的外衣,民主就难以立足,资产阶级的意愿就难以实现。陈独秀是站在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宣传民主科学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声音。(6分)

答案二:反对。陈独秀把近代中国的黑暗归结为尊儒学有失偏颇,把儒学与近代文明对立起来值得斟酌。这种割裂传统的观点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6分)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篇10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汉书艺文志;杂家

长期以来,对“杂”的概念的认识和对杂家的评价争议不断。褒之者赞其包容万象,意义非凡;贬之者视其杂乱无章,缺乏主旨。杂家作为诸子百家中之一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其意义也有所变化。

杂家之名,要追溯至《汉书·艺文志》。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乱,群雄并起,思想界也异常活跃,各家学说层出不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班固《汉书·艺文志》将诸子百家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并对“杂家”这样阐述:“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在子部书类中开列了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九家,也将杂家作为单独的一家列出。并在小序中阐述道:“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放者为之,不求其本,材少而多学,言非而博,是以杂错漫羡,而无所指归。”《隋志》上承《汉志》,认为杂家兼通诸家,包容万象,可以见证王者之治。只是,杂家因其杂的特点,也有很大的弊端,放荡者为之,便容易成为杂乱无章之作,杂而不融,缺少主旨。由此可见,当时所谓的“杂家”,实际是一种集合儒、墨、名、法等众家学说,融汇贯通而成为自己一家之言的专门学说。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作为“可观”的九家之一,它在当时还是很有价值,有一定影响力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杂”的概念的认识逐渐发生改变,对杂家的分析与评价也日益改变。至《四库全书总目》,这种变化尤其明显。《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分十四类。“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子部总叙称其“群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萃,皆可采摭菁英”。十四类中的杂家类居于谱录类之后,类书类之前。子部杂家类又包括六个小类:杂学之属,杂考之属,杂说之属,杂品之属,杂纂之属,杂编之属。小序对各类的具体解释如下:“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辨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类辑旧文,堡兼众轨者谓之杂纂;合刻诸书,不名一体者杂编。”《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的小序提到此书对杂家的看法和分类的依据:“衰周之季,百氏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绝续不同,不能一概著录。后人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亦别立标题,自为支派。此拘泥于门目之过也。黄虞很《千顷堂书目》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杂之义广,无所不包。班固所谓合儒墨,兼名法也。变而得宜,于例为善。”

《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杂之义广,无所不包。”便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之例合并诸家入杂家,将《汉书·艺文志》所列名家的《尹文子》、《公孙龙子》,法家的《慎子》,道家的《鬻子》等,都归为杂家一类。以为此举是“变而得宜,于例为善”,更符合当时的学术发展。然而班固所说“合儒、墨,兼名、法”的杂家是作为一个学术流派,融合了各家思想而为己所用,在思想内容上显示出儒墨名法的某些特征,而不是真正的将各家思想的学说看成一个整体,分为一类。班固所说的“杂”不是单纯的无所不包,而是学术融合。《四库总目》虽也依班固之例列出杂家,却将杂家之“杂”理解为无所不包的“庞杂”,有一定的误解。而且,墨家、名家、纵横家等这几派学说虽不是显学,却是自成体系的一家之说,这点没有异议,只是后世很少有人继承研究,前人传承下来的有关这几类学说的书籍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消亡,造成学说的没落。《四库全书总目》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正统地位,维护封建统治政权,对与儒家不相契合的学说采取抵制态度,这种分类很难说没有这方面的影响。到此时,原本可以通王者之治的一家之说,已经失去了它作为专门学派的地位,成为子部的一个附属性类别,作为一些难以分类的,学说不显的学派的集合地而存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杂乱之学”。

后世学者对《四库总目》子部杂家类合并名、墨、纵横诸家也有不少论述。余嘉锡先生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考虑,批评其分类的疏漏,认为名、墨、纵横各家学说思想不同,而《总目》杂家合并诸家,“非所以剖析条流,辨章学术也”。并反驳《四库总目》所提出的“名、墨、纵横失儒之本原,便为杂学”,因而应入杂家的观点,提出了“则九流十家,孰非儒之失其本原者?何不变子部为杂部?合十家为一家乎”的疑问。《总目》反映了当时图书存佚的真实情况,但它站在维护儒学正统的立场上,对诸子除儒家之外的学派采取的是排斥态度。清代撰修《四库全书》的目的即“以阐圣学明王道者为主,不以百氏杂学为重也”。合并诸家入杂家应当也有这方面的考虑,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很不可取的。窃以为,《四库总目》以墨家、名家等其学所传甚少而不将其单独列出,只是统一归到杂家,而不顾及到作为单独的一种学说,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学术思想,有无可替代的学术地位,作为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学说,虽比不上儒道两家的影响深远,却也是中国文化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其各家并入杂家,有失偏颇。

《四库总目》杂家类中还有一定的西学著作,明清之际传入的西方学术主要是天主教和天文算学。天文算学得到清初统治者的认同,其著作被收入子部天文类当中,对当时的天文学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天主教虽然在民间有一定影响,但被统治阶级视为异端,天主教著作也同时被打入杂学存目之中。杂学之属存目所录西学著作主要是有关天主教教义的著述。由此也可看出,西学在当时的传播情况。西学在清代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天文、算学等得到了重视,但当时学者对西学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天主教并不了解,作为新兴学识,没有受到重视,在分类问题上暂且将其归为杂家,且各书提要中对这两类学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

杂家类作为一个特殊的分类,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在清代,杂家已不像原来那样受到重视,成为一家之学,但不管怎样,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学术发展状况,使我们看到在正统学术之外,还有一批当时学者难以归类的,所谓“杂乱”的文献存在,认真细致的分析这些文献,对于了解一些新兴学术思潮,亦或是民间学术发展,还原历史时期的学术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3] 雷坤.《四库提要》子部杂家与明清学术的新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