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素养十篇

时间:2023-10-17 17:36:48

互联网媒介素养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1

青少年一般是指14到20周岁之间的人群,处于儿童之后、成人之前的成长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初始阶段,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缺乏,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性。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尚未成型,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但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丰富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为青少年获取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提供了通畅渠道,并且极大地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转变应试教育体制下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和强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提高青少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加速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度。然而,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给青少年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网络上形形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青少年尚缺乏甄选、辨别文化信息优劣的能力,不良信息可能引起他们的误解和模仿,而一些低俗、庸俗的文化观念可能模糊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而相比于单调的学校学习生活,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甚至使其产生心理依赖感,进而发展成为沉溺网络的行为。如今青少年使用网络成瘾的情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07亿,其中近三分之一具有使用网络成瘾倾向。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概况

网络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媒介素养在内涵上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指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在具备读书写字能力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具有正确认知、解读和运用各种媒介知识、技术和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理性地认识和使用网络这种媒体,以及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人们有目的地获取、辨别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对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来发展和完善自我。这种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接触媒介的时间及媒介内容的控制,而应立足于青少年主体正确认识媒介特性、辨别媒介信息、有效应用媒介及利用媒介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

网络媒介除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传统大众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快捷、庞杂、延展性和交互性等全新特征。人们使用网络时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和者。网络素养教育除了包括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外,还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对计算机和网络及其使用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保证网络安全的能力,即在网络上能够辨别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技能和一种思维方法,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动员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的全部力量,使其成为伴随青少年成长的终身教育。

1.学校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校教育以其特有的制度化和持续性特点可以使其网络素养教育的理念及内容得到较好的实施。

首先,互联网时代对媒介素养教育者(主要是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例如针对网络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强调网络技术与网络道德同等重要。从而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组织、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同时教师应针对青少年受众的心理状态和接受特点,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培养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完善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青少年树立正确使用网络传媒、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意识。其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媒介资源,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中开辟媒介素养教育空间。尤其要使校园网作为广大青少年接触和参与网络活动的平台,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目的。

2.社会

社会应积极为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在社会上必须构建起一个有层次、有差别管理的网络平台,兼顾成人、青少年和未成年人不同特点的文化需求。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地将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人力、物力等创造性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更多专门的教育性网站,作为进行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基地。同时,国家应加速对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一种硬性的外在约束,从外部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规范化。网站的建设者、设计者和社会上的上网人群都应当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文明秩序,减少网络中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3.家庭

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首先,家长本身要具有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对网络文化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回避网络,而应指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媒介。要树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网络教育观念,以提高孩子判断、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为主。其次,要注重对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自律性养成的教育,让孩子能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在学习、锻炼和上网娱乐上。不要干涉和禁止孩子使用计算机上网,或者对孩子上网采取看管、监视的态度,而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另外要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烦恼,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避免让网络成为孩子逃避学习压力、释放压抑情绪的出口。

4.青少年个体

青少年要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我防护和自律意识。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要能够分辨信息的良莠,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要了解并学会遵循网络规范,理性地看待并处理网络世界的虚拟人际关系。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和者,青少年应按照论坛和社区的要求、规范来信息,同时意识到自己对所信息的内容应负的言论责任,培养自己的网络公民意识。养成与网络媒介的良性互动,把生活中健康的伦理道德观念投射到网络上,提倡利用网络进行自由、有序、文明的交流。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少年个体应共同努力来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建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信息社会中网络媒介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平台,使青少年能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培养青少年的媒介信息判断能力和有序传播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让青少年能够穿越网络媒介上庞杂的信息所建构的迷障,不被不良信息所左右,从而拥有自主理解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能力,实现对网络媒介的良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红,张峰.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视角谈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技术导刊,2007(3).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J].家庭教育,2002(11).

[3]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2

作为大众传媒的新宠互联网以其传播内容形式多样,即时性强,与受众之间可以充分的进行互动,能够提供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等前所未有的绝对优势,已经取代了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成为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首选。随着3G时代的到来,无线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网络必将成为本世纪影响人类最重要的元素。网络的深化和普及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互联网生活已经成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依赖网络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利用网络传播媒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

从网络媒介发展的历程来看,其对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上世纪60年代,随着学者对大众传媒作用与影响的认识更加清晰,媒介素养教育发生了质的改变,媒介素养教育由倡导抗拒能力转变为培养受众的辨别能力,各国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媒介素养进行了概括,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中国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的判断和估价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无论哪种观点,都认为媒介素养就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的延伸,是人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

网络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的一个分支,也是媒介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它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的,在当前时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已经引起很多领域专家、学者的注意,对其研究也逐渐增多。通常说来,就是指用户在具备一定基本的网络使用技巧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2 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内容

根据相关教学经验,个人认为网络媒介素养应当涵盖下述内容:

2.1 计算机网络知识素养 在当前的大学生中,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一般来说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会学习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其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时较少,时间短。一些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单纯的网络冲浪和打游戏上,而对于专业网络使用知识的学习则没有用功。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当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能力,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2.2 网络选择分析评价素养 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发展很快,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技术手段也日益广泛,在面对这些形式多样,内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要想从中获取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料,需要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甄别筛选能力,因为原始信息在经过网络媒介传播的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相关个人因素的影响,其客观性也必定与原始信息有一定差距,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网络选择分析评价能力。

2.3 网络安全和道德素养 互联网信息的迅速膨胀,在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反思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道德两方面的问题。从二者的基本属性来看,网络道德是一种公共性的意识,是对整个网络空间中所有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和约束,在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互联网道德素养,会让每一位分享网络信息者从中受益。而网络安全,则是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越来越多的隐私信息,通过形式多样的互联网工具,不断暴露在互联网中,一起起的窃密行为和隐私泄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2.4 传播和创新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这处于创新思维的活跃阶段,他们有着对互联网创新的热情和梦想,我国近几年在互联网领域兴起的一些优秀公司和一些成功的互联网创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对互联网创新的热忱。从网络媒介素养的层次上看,传播和创新素养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在学习阶段,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优势,加以整合和创新,实现信息的多元化传输,开发更为简洁的检索工具,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 新时期高职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特点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知道,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会一些上网的基本技能,但是往往是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在上网时没有一定的计划性,也不够专业,上网时主要是用来玩游戏、网页浏览等,而对于专业网络信息的使用、深度图书馆优质信息的检索等方面,显得不足。虽然网上学习软件很多,但学生主动自学的不多,大多数学生均希望学校加大培训力度,说明高职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网络综合知识素养还有待提高。

在调查使用网络的目的和选择批判能力时,学生大多认为自己是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等有益工作,而谈到整体学生使用网络状况时,认为用来学习的只占17%,认为大多数人是用来看电影、聊天和玩游戏,同时认为网络最大的消极影响是影响健康和浪费时间。这说明学生容易被网络左右,驾驭能力不强。调查中学生不认为自己选择能力不足,但对他人的选择能力持怀疑态度,学生整体的选择能力评价较低。学生对网络信息认为完全可信的占24.08%,52%认为媒介内容不太真实或不真实,对网络世界虚幻性认知能力较强。与此同时学生对网络世界存在“暴力、色情、网络成瘾”三大危害的看法比较中性,没影响或影响不大的占5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会用以往的经验和习惯面对媒体;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对世界观、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自身的分辨力存在着盲目乐观。

在调查网络伦理及自控能力时,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容易陷入对网络的迷恋中而不能自拔,完全能够控制上网时间的只占22%。学生对因特网管理有关法规完全不了解的占41%,网络道德认知水平不高,在缺乏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自律意识淡漠,对网络中隐私权、言论自由、著作权等的权利义务认识模糊,容易迷失道德准则。此外,学生对学校网络思政工作认为一般或不得力的占75%,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调查网络传播创造能力及媒介素养重要性时,数据显示高职学生仅仅会使用博客、QQ等少数基本互动方式。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而学生对提高网络素养的认识,大部分显得比较重视。通过调查显示,大约有82%的学生认为开展网络素养培训很有必要。

4 加强高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分析

媒介素养教育是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在开展相关培训时,需要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效果。

4.1 提高认识,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当中 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在一些本科院校已经蓬勃开展起来,有关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对于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层次比较肤浅,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媒介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这种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媒介教育功能的正确发挥。个人的观点是,在高职院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写入计划,纳入教学工作大纲,积极构建起学校网络媒介教育的领导、组织、课程、研究体系。研究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4.2 优化师资结构,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 学生的教育关键在教师,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其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学校要科学合理的调整专业教师的结构,尽可能充实年轻教师,同时注重对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考察,要不断引进优秀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商、讨论研究,提升整体媒介素养教学的水平,设计一套实用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培训和学习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在教授文化课和专业课程时,摆脱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开展学前网上预习、网上辅导和交作业。

4.3 重视教学各阶段的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尽可能通过网络独立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网络媒介素养培育过程中,教师要把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结合专业知识,充实学生的网络规范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基本网络规范的约束下,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并在是非比较、辩论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3

关键词:魏则西事件;媒介素养;“互联网+”;网络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027-03

两年前,身患滑膜肉瘤晚期的魏则西在四处求医未果下,转而求助百度,却因百度排名信息的误导,导致了误诊、误治的结果。2016年3月,魏则西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医经历和被骗过程。4月12日魏则西过世,5月1日事件通过社交媒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掀起轩然大波。网民将魏则西的悲剧归咎于百度竞价排名、公立医院外包科室以及医疗监管等公共医疗问题,却忽视了魏则西在解读信息和了解媒体运营规律方面的不足。“互联网+”时代,如何认清企业的盈利目的、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生产出合乎伦理的信息、传播有效的信息成为人们急需提高的能力。

一、媒介素养:媒介环境改变后不断调整与拓展的能力

目前对媒介素养较权威的定义是由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按照詹姆斯・波特在《媒介素养》中的理解,媒介素养指的是一种视角,我们积极地运用它来接触媒介,解释我们所遇到的消息的意义[2]。这种视角是基于我们的知识结构所构建的。而知识结构的构建主要通过多渠道的接触媒介和实践来获得。一以贯之,媒介素养要求人们在不断增长生活阅历的同时抱有批判性的思维面对媒介上的信息,对待一个问题,要多角度的思考、质疑并解决它。在整个事件中,百度缺乏人本思想的广告推送成为促使魏则西死亡的导火索,同时,魏则西在面对百度信息时因缺乏必要的素养,其中以缺乏质疑精神为最,最终酿成了悲剧。

媒介素养的最大特点是,媒介素养的内涵会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变做出相应调整。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整与发展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报纸、电视等媒体大量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逐渐占据公众视野,动摇了精英文化的正统地位,同时,“魔弹论”的兴起使这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以“防疫与甄别”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慢慢地接受了媒介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事实,“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出现使媒介素养教育出现了转折,媒介素养由排斥转为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教养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媒介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要求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视野下的魏则西事件:建构与提升网络素养迫在眉睫

1990年以后,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有了新的发展,人们需要提升对网络的认知、能合理地从网络中解读信息且利用网络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学者蔡骐提到,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对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科技宰制下大众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3]。以此观照“魏则西事件”,魏则西通过网络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寻医过程,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他充分地利用了网络给予个人的便利,无意识地进行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是,魏则西缺乏对百度和信息的质疑能力加速了他的死亡,传统的质疑能力针对的是信息的生产者基于特定的立场和视角将自己的主观偏见带入到信息生产中。在“互联网+”时代,这种质疑能力转变成针对网络运行公司出于商业目的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在信息极度繁杂的今天,缺乏质疑精神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埃斯特・哈吉泰、林赛・富勒顿等人在2010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学生将搜索引擎视做衡量可靠性的标准之一。如果某个网站排在搜索结果的头几位,许多被测试者会认为它是可信的。皮尤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的调查也发现:66%的互联网用户会在网上查找关于某种疾病或者医疗问题的信息[4]。由此可见,当今的人们已经习惯像魏则西一样,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来获取疾病、医疗等信息。这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生产和传播信息,以及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避免魏则西的悲剧再次上演。

网络素养是媒介素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发展,具体指人们在网络上获取特定的信息并加以处理、评估、利用、创造以协助个体解决相关问题和提升人类生活本质的能力[5]。笔者认为新时期的网络素养主要是指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主要包括:对网络信息的解读能力、质疑能力(主要是对媒体机构商业利益的识别能力)、制作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美国学者佛格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很多人似乎觉得搜索引擎本身就具有权威性[4]。因此,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已成为当代网民的共同特征,如何寻找信息、建构知识,如何选择合理的策略传播自己所知晓的知识和建构知识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网民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由于身处边缘地带或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使得网民很难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真实的、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迷失在大量无用的信息中,甚至被有心之人利用。因此,只有当你拥有了较高的网络素养,小心谨慎地控制你的媒介接触以确保满足了你的需求,才能将媒介看做一个工具并有效利用它。否则,媒介将会把你看做工具加以利用以达到他们的目的[2]。魏则西在寻找信息时,在百度的操控下搜索到了某武警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在求证过程中,被各种错误信息蒙蔽。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因为良好的网络素养让你以更清晰的眼光,廓清自己的真实世界与媒介所塑造的世界之间的边界。构建你所希望的生活,而不是让媒介替你建构它们所希望的生活[2]。若魏则西在搜索信息时,不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搜索引擎上、不轻易相信百度的第一条结果,而是在更多的社交网站上寻找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病友、寻求更多正规医院专家的帮助、寻找专业人士来确认“生物免疫疗法”的合理性,今年五月,他的离去就不会让那么多人悲伤和愤怒。

三、如何建构与提升网络素养

新时期,网络素养除开传统的对信息的质疑能力、批判的解读能力、传播和生产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网络的运行规律。魏则西不但没有合理地解读信息而且缺乏对媒体运营规律的了解,使他最终成为了媒体运营机构的牺牲品。“互联网+”时代,构建与提升网络素养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方面,在寻找信息时,纠正“一步到位”的看法。通过进行多次和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不盲目相信在第一页的搜索结果,而是要跨过第一页,不怕麻烦地去看更多的内容,同时,选择更多正规或注重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网站来求证信息。在无法判断网站是否可信时,转向中立机构的网站寻求帮助。如.gov、.edu和.org就分别表示与政府、教育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的联系。这些中立机构比起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站,其提供的信息更有公益性,也更真实;在获得信息时,保持怀疑,不相信单一的信息源,尽量使用“三点定位法”[4];在选择信息时,要主动判断,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理性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在处理信息时,要开拓思维,不要一味寻找自己的盟友,而是积极寻找与自己想法相悖的意见,在交流与反思中寻求真相;最后,在生产和传播信息时,注重传播伦理的考量。

另一方面,网民可以通过学习媒体技能来提升对网络运营规律的了解。伊藤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对于那些因兴趣而狂热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年轻人,所谓的‘并行学习’会带来一种效用,即当他们开始参与知识创造或媒体产出时,会对知识和媒体的产生方式有更完备的理解。[6]”使得网民更容易看穿网络搜索的本质、辨别出信息的真伪。

总结现实生活中的网络素养,受众方面主要表现为批判的接受信息、以质疑的眼光解读信息、合理的生产信息以及有效的传播信息的能力。传者方面表现为既要有生产信息的能力又要合乎规矩和伦理。在这一方面,国家在2015年共出台了6项针对互联网管理的通知和意见[7]。因此,传者要在公共性和公益性上多下功夫,而如何传播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新时期对媒介素养的再探讨。

四、结 语

最早的媒介素养由精英主宰,他们决定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21世纪初,媒介素养转化为网络素养进入以微博为主的群氓时代,任何网民都能通过140字的撰文发表内容。如今,网络素养进入以微信为代表的群团时代,人们习惯性地选择自己信任的媒体来获取信息。因此,出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窄化问题。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辨别权威,人们习惯地接受固定的媒体和固定的媒体内容。就如魏则西选择了“控制着中国信息入口”的百度上的信息,选择了权威的“部队医院”一样。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必须强化质疑媒体运营机构和批判地解读信息文本的能力,通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辨别信息的真假和分清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商业利益问题。“互联网+”时代,为了避免魏则西事件再次发生,网民的网络素养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4).

[2] (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08(6).

[4] 霍华德・莱茵戈德.网络素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5] 耿益群,阮艳.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现代传播,2013(1).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4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原本以关注信息本身为主,侧重于信息加工能力的信息素养教育,已开始向关注信息文化,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质转变,信息素养的含义在不断扩大,其内涵囊括了媒介素养,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而媒介素养经过各国多年的探索,也逐渐有意识地在培养人们的批判能力的同时引入信息与传播技术,以技术为导向,提高人们分析、处理、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联系密切,目标趋同。借助下图可形象地展现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这种相互交融的共生共存关系。

二、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人们对媒介本身的掌握运用程度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掌握与媒介相关的信息水平就越强。媒介素养教育所提倡的是教育人们了解、使用媒介工具和媒介产生方法,是从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增强人们的信息素养。在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媒介本身成为了信息的一种,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说是与信息素养相关联的。如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虽然各不相同,但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需求却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信息需要,对深层次的信息需求也日益增长,而这正是媒介素养的优势所在。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帮助人们主动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能够帮助人们通过表层信息获取更多纵深性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和深度揭示,从而达到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和社会服务的目的,长此以往,个体信息素养也将日渐深化和提升。

“数字鸿沟”是数字时代所带来的严峻现实,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成为信息时代凸显的社会问题,其存在直接导致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不公平。根据多项针对个体信息素养的调查显示,我国公众信息素养水平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行业、阶层之间信息素养的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固然有经济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媒介普及和接触上的差距,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体在自然禀赋、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信息能力不可能是相同的。要改善这种现状,单靠普及媒介和基础设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培养个体的媒介素养,培养个体在获取信息之后理解、分析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实现信息主体的信息能力平等,从而切实提高个体自身的信息素养。可见,媒介素养教育是缩小信息素养“数字鸿沟”的一项具有长期效力的举措。

2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可行性

随着“三网合一”的推进,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信息交互趋向多元化,不同形态的信息不但可以融合在一个平台上,而且也可以实现跨平台传播,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途径更为多样,媒介环境也更显复杂。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迅速改进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以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为受众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通过其反馈功能,实现与网络之间的互动。媒介的发展使得信息与媒介已趋于融合无法剥离。虽然媒介素养的概念比信息素养的概念更早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二者的理论渊源不同,实践趋向不同,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同一性远大于差异性,媒介信息化和信息媒介化趋势有目共睹,这在当下乃至将来对媒介与信息的整体化思考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整个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的是方法和技能等外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对信息的把握。在媒介化时代,信息素养除了需要能知道如何有效获取、利用信息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外,还需要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形式传播信息。媒介素养的内容和理念融入到信息素养教育中将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坚实的实践研究为媒介素养介入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加拿大,将媒介素养融入到不同层次、不同科目的学科教育中,特别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起来,改称综合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分析、利用媒介信息。[9]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资助设计的媒介素养网络课程,利用Moodle平台,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具有强大的课程管理功能,其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符合媒介素养课程设计的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开创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局面。[10]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发挥学科特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构建大平台,实现讲座、课程、教材、图书馆、优质师资、远程指导的全面开放与共享,促进高校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此举旨在开拓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开创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局面。

三、信息素养教育引入媒介素养的新趋势

1媒介素养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内涵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12年1月《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大学生仍然是各重点群体中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群体。[12]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根据多项针对大学生素养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13]所以,应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识读媒介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地利用网络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网络信息互动和创造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只关注信息本身,还包含了信息的来源、传播途径、传播效果等各个方面,它是一种综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尤其强调主动地批判性地识别媒介信息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引入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有新的内涵,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从过去的“外显能力”向“内显能力”转变,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目标和内容三个方面对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媒介融合下的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更清楚地认识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素养的内涵。如表2所示: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在媒介融合时代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原本只注重计算机信息技能培养的信息素养,将更注重信息文化和综合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宽,成为一种包含媒介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2媒介素养视角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方向

目前,我国高校还很少有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学生对媒介的认识基本上散见在新闻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中,或学校开设的选修课。[14]考察美国的图书馆学博士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有媒体研究,与传播学密切相关。[15]可见,在国外的研究中,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的融合可以促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图书馆虽然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但其本身所积累的媒介资源使其又具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丰富的媒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媒介知识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介入媒介素养教育,在“图书馆使用”教育课程中整合媒介知识,通过普及媒介基础知识,介绍媒介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识读媒介,合理利用媒介。文献检索课主要讲授信息检索的方法和原理,内容枯燥,又缺乏实用性,应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媒介知识,如常见媒介的类型、性质、特点、用途等内容嵌入到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媒介基础知识的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应用,通过系统地教授如何高效地借助网络或多媒体获取信息,教会并鼓励大学生利用Web2.0环境下的内容系统(博客、播客等)制作信息、内容聚合系统(RSS、Tag等)聚合信息、SNS构建自己的社会化网络,使他们有自己获取、传播和沟通的传媒通道,培养学生利用媒介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媒介创造、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接触、参与媒介环境的能力,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5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其文化底蕴丰富,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的沉淀文化,是当前音乐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表现形式,从山歌到小调,从民族情感到民族色彩,民族音乐以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听觉上的盛宴。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在高校民族音乐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方式上的转变。首先,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课堂内容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而是利用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民族音乐的学习技巧,让学生能够模仿音乐大师进行自我练习;其次,媒体的运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无论是对视频的播放还是对音频的点击,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对民族音乐课堂的喜爱。另外,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出现的局限性,学生与教师可以在课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与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内容无非是音乐理论、音乐知识、演唱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由于民族音乐的乐理知识比较复杂与抽象,很多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中比较困难,对其本质含义无法理解。并且,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基础,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视唱练耳中缺乏时间因素,会导致部分学生视唱练耳成绩过低,进而影响后期的演唱与演奏技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有关民族音乐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校音乐教师利用音乐网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将其中所包含的教学知识、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技巧进行掌握,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变,从根本上实现了以演唱与演奏基础为主体,演唱与演奏技巧为重点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形式,很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民族音乐过于乏味、枯燥,甚至部分学生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出现“呼呼大睡”的现象,这种情况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无法提升民族音乐的教学质量。但是,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师对媒体的运用,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比如,音乐教师在乐理讲解中播放音乐大师的访谈内容,并及时将乐理知识与访谈内容进行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演唱与演奏练习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媒体,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表演进行下载,方便学生观看,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部分,通过反复观看,仔细聆听,掌握其中的诀窍,使其能够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二、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

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标志,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作用与日俱增,其中,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媒体以新的手段与方式,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方法进行改善,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分离。从本质上而言,媒体对高校民族音乐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媒体为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资金、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资料基本上以书籍、录音带、VCD为主,且内容陈旧,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该类教学资源的影响下,会导致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隔世之感,从根本上影响教学效果。互联网兴起后,媒体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之中,并以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资源现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将媒体中所上传的音频、视频、曲谱等资源进行下载,利用网页查找相关音乐信息,欣赏到各个地区的优秀音乐表演,了解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学动态以及音乐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网站有中国古曲网、华音网站、绿洲音乐网、洪恩在线等,在这些网站中可以查阅民族音乐乐理知识、音乐录音技术、音乐表演技巧等。此外,网络中所存在的各类媒体访谈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由于互联网具备及时性、信息性、全球性,所以在信息更新中速度非常快,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应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成绩,增强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新教学观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关系:传统模式中,教师是严肃的,高高在上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需听从教师的意见,服从教师的命令,不与教师发生学术上的争执,虽然说这种模式强调了教师的重要地位,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发,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有着阻碍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体的运用将这一局面改善,并且改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音乐创作、演唱、演奏作品传递给教师,让教师给予指导与帮助;如果在课堂中学生对部分内容难以理解,但是却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在课堂中进行询问,则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介,像QQ、微信等通信软件,实现与教师的课下交流、互动。此外,教师可以设置官方微博,邀请同学对某类民族音乐节目进行评点,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但是,从整体而言,音乐教师要想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就需要将传统的主体角色进行改变,为学生提供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媒介产品的使用技巧,帮助学生利用媒体观看民族音乐表演,使学生在民族音乐道路上越走越好。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如上文所言,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由于时代进步过快,社会发展迅速,部分民族音乐教师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呈现出落后、老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音乐教师需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积极因素,利用媒体的发展特点,及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保障。

1.媒体的运用能够提升音乐教师的媒介素养

在社会的发展中,媒体的出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且也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媒体的基本特点,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其中,教师要加强对媒介的认识与理解,对媒体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将自身的基本素养与媒体进行结合,在媒体信息化、媒介化的特点下,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看音乐节目表演、欣赏音乐演唱、演奏比赛,聆听专家的音乐讲座,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媒介素养,为民族音乐的媒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2.媒体的运用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6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大众传播;互联网

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互联网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全方位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途径,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养基本的媒介素养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体资源的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正进入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媒介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电脑、手机、网站、BBS、QQ、微薄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使他们很难做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的方式所干预来观察和认识世界。

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90.7%,其中30岁以下的占72.1%,24岁以下的占52.4%。这表示当下大学生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通过个人的直觉感悟而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的训练获得的媒介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层次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遍对媒介功能认知程度偏低

根据当下一些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媒介素养相关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经常上网人数达到80%,其中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占三成,平均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的占两成。另外还有37%的大学生受到网络游戏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影响性格、情绪,容易上瘾等方面,此外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导致高消费,身体健康也受到一些影响。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应当是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工具,但许多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只是为了娱乐消遣,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游戏、电视剧、聊天等没有思想深度的方面,不愿深入思考媒介信息、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普遍对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偏低

根据一些问卷调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上网搜索信息的时候,更多的留意在了娱乐新闻,社会趣闻,八卦杂谈等方面。例如在微薄上传播的一些虚假信息,多数网民会不经查证就大肆传播并且带有极具攻击性的语言批判,在网络上展开激烈的口水战。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对媒介道德认知不清,浏览,纷纷在网上搜索、下载照片以求一睹为快。无意中散播各种黄色暴力图片、文章等,相当多的大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观看、相文秘站:互传递这些照片是否会违法,是否会违反了有关网络管理条例,是否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不得不说是媒介素养偏低的表现。

(三)普遍对网络媒体依赖性过强

目前,网络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电视、报刊、书籍。更多的大学生在读书学习时选择网上教学,学校也从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转换到现在的电子化教学,例如选修课需要网上报名,一些作业、论文也需要上传至网络递交。生活中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无论是课外书籍还是电视电影都从网络上下载,浏览国内外新闻也是在网上进行。纸质书和CD、DVD等传统媒体介质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面临着退出的尴尬境况。有调查显示,由于网络深入生活,大学生长期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课外活动、阅读、学习时间明显减少,不仅对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道德修养产生了阻碍,连身体健康状况也间接受到影响。

三、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人格

媒介宣传的政治理念、媒介宣扬的社会风气都有助于大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确 立。媒介素养教育能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通过媒介,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信息,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媒介素养教育促使大学生主动寻求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媒介作为一个社会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与政府沟通,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行使表达权,树立责任义务观念,提升公共素养。媒介在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也起到了熏陶培养的作用。

(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理想道德信念和信仰

当代大学生是在大众媒介普及的环境中长大的,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接触频度相当高,接触网络等媒介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大众媒介在传播知识、满足大学生信息需要的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对他们在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的较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进行矫正,大部分接触媒介动机是获取信息、消遣娱乐,正确的素养教育应当使其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更好的运用网络为其服务,利用网络宣传正面的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另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版权、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多做了解,增强法律意识。

(三)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意识形态影响的识别力和批判力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7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 大学生 失范 范式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和言论工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对互联网更是“一网情深”。在这种背景下,媒介素养成为公民必备的素质,有必要建立一个应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范式,帮助大学生完整和客观地认识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有效地运用大众传媒的信息提升自己。

大学生“一网情深”带来的困惑

在高校校园中,网络媒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相互交流、结交朋友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成为他们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也显示,80%的大学生经常上网。①汕头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则表明,50%的大学生网龄为3~5年,40%的大学生每天泡网3~5小时。②网络媒介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消费观等。

然而,由于网络媒介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筛选、辨别、评价的信息置于受众面前。网上诈骗、色情泛滥、电脑病毒、垃圾信息、虚假新闻等使网络媒介成为信息污染的“重灾区”。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有效的媒介素养引导,易被网络高技术所迷,易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感,易受网络中不良分子所诱,并存在一些媒介行为的偏离和失范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审视“潜网”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

由于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其网络媒介素养方面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接受与认知的失衡。按照文化规范论的观点,大众传媒之所以能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是因为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能够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力量,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媒介所提供的“参考构架”去解释社会现象和事实,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③如果受众的媒介素养有限,那么他们就很难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事实。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长时间接触互联网, 但对网络媒介的属性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往往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拟态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习惯于通过网络媒介虚拟环境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从而迷失了方向。

同时,大学生对媒介的社会性和商业性也存在认知上的不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已经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国家机器利用新闻传播渠道上的垄断,为新闻传播内容上的垄断提供了前提条件,传播内容存在着极为不均衡的现象。西方国家也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垄断新闻渠道,在新闻内容上浸透着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部分大学生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往往认为西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就是真实的、客观的,并极易受到网络上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陷入错误的舆论场。

第二,接触与使用的失衡。接触与使用的失衡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偏离。江苏省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上网的大学生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其他40%是上网聊天,25%是上网玩游戏等。许多学生在使用媒介时更多的是把网络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如QQ聊天、看电影、BBS论坛等。④其次表现为媒介行为的失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侵犯知识产权。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部分学生投机取巧,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浮躁的学风。有的学生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是替人代考,败坏了学风;有的学生利用网络下载、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在网上购买论文;用电脑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涉及色情。据资料显示,“有48.7%的男生光顾过黄色网站,有14.3%的女生接触过黄色信息”,有66.1%的学生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上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⑤网络内外的“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

网瘾和暴力。广西大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组对全区22所高校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有网瘾,⑥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情感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最终成为数字化、机器化、工具化的存在。同时,网络上的暴力信息,以及逼真的暴力游戏,使大学生逐渐将游戏中的内容“类化”到日常生活中,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问题的唯一方式。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接连不断,就与网络的暴力渲染密不可分。

网上侵犯行为。网络聊天室、BBS中不健康甚至反动的言论屡见不鲜,更有些学生将网络犯罪、黑客行为看做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并争相效仿。

第三,接收与批判的失衡。在媒介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强的环境下,文化的深度模式让位给感性化的模式,媒介呈现出浅化、“傻瓜”化、平庸化的特征,图像化成为直观而简单的媒介信息形态。这种特征对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极易造成思想和智力上的“钝化”,使他们的辨别、思考、批判能力不断弱化。他们习惯于单纯地接受、模仿媒体强加的一切,甚至形成了固定的、单一的、无序的、平面化的思维方式。

同时,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让受众只能根据需要进行筛选或做“浅尝式”、“扫描式”的阅读。据美国相关研究机构所做的定量研究分析发现,79%的网络读者对内容一扫而过,只有16%的人在网上逐字逐句地阅读。⑦这种浅显的、不全面的、缺乏深度思考的阅读方式阻碍了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的发展,而感性肤浅的思维方式又使他们容易陷入盲从和轻信的旋涡,使心智还不太成熟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面对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的失范,有调查显示:“78.23%的同学非常希望学校能专门给予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和素质的专门教育。”⑧可见,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网开三面”构建媒介素养教育范式

在教育界,关于如何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范式,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大多停留在媒介素养的战术研究层面。真正地开展跨学科的媒介素养研究,把其他社会科学的观点、方法借鉴过来,将是推动媒介素养研究的一个动力。就高校而言,笔者认为可以“网开三面”,从“教育”、“媒介”、“文化”这三个视角展开研究并构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新范式。

构建认知的媒介教育范式。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包括:以认知媒介为主的知识目标、以运用媒介为主的过程目标和以批判媒介为主的价值观目标。因此,在媒介教育中不仅应当教导学生认识及分析传媒的技巧,而且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通过各种媒体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及发挥监察媒体的认识能力。

在媒介素养教育上,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课程体系是重要的一环。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轨道,在高校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教育部应加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编写一套适合各高校的媒介素养方面的教材,并逐步将媒介素养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在全国高校开设。另外,网络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网上与网下互动,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修课的开设和外聘媒体工作者开设讲座结合,同时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⑨在教学策略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观点”,鼓励学生接近、使用媒体,充分健全传播环境,而不是单纯地禁止学生使用某些媒体。

除了课堂传授以外,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更要重视实践。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媒介本身进行实践,探索大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教育路径,才是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最佳途径。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台、校报、网站等校内媒体,通过制作互动类的节目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参与节目制作与传播过程,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

构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独特优势,积极构建网络媒介素质教育体系,尽快创建专门的媒介素质教育校园网站,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整合网络资源,为媒介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还可以和媒介结合起来,形成共建基地,制作相关的媒介素养节目或媒介素养教育网页,开辟相关的专栏或论坛,普及采、编、播方面的基础知识。定期组织大学生到媒介机构参观、见习或实习;组织名记者、名主持人、名编辑或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节目制作过程,解释媒介政策问题,分享媒介传播的成功经验;为大学生提供使用媒介新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使他们清晰地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并学会积极参与媒介活动,合理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信息传播的透明与公正。

构建媒介文化的素质教育体系。媒介素养必须置于整个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去考察和掌握。有学者认为,以文化反哺为代表的关于文化传递的理论是媒介素养教育由完全的保护主义转向相对的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然而从整体来看,文化反哺理论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仍很微弱,我国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价值走向仍然是沿袭早期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走向。在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观点”,还应教会学生进行“文化省思”,即在识读媒体时从另一种角度反思文化与社会的问题。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未来的价值走向必然是尊重多元文化,实现由绝对保护主义向相对保护主义的转变。而视觉文化是近年媒介文化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有专家认为,当代兴盛的视觉文化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范式,应该从陈逸飞倡导的“大视觉”理念入手,一方面在美术、出版、模特、服装、景观和影视等领域努力探索,积极倡导发展城市视觉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从大学生抓起,“利用城市视觉形象的每一个细节开展一场全民的视觉补课,从而迅速提升国民素质”。⑩

媒介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大众传媒、画室、工艺厂进行参观、见习或实习,使他们清晰地了解媒体的运作机制、信息生产与传播流程,既了解传媒“把关人”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及商业动机对信息的选择影响,又增加对审美追求的兴趣与选择。

注释:

①④杨琴、范昕:《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失衡与重构》[A],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养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167页。

②温敏红、卢绮文:《网络文化,繁荣中的反思》,《汕头大学学报》,2008(4)。

③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72页。

⑤《拯救未来 全球联合开辟网上“反黄打非”新战场》,省略/tech/txt/2006-07/28/content_7028984.htm

⑥⑧胡玲玲、王靖:《广西40%大学生有网瘾七成希望获上网指导》,《当代生活报》 ,2009(6)。

⑦吴飞:《传媒影响力》,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⑨刘镎、殷俊:《国外媒介教育与我国的素质教育》,《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

⑩陈一:《近年国内媒介素养研究述评》,《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2008-10-21,省略/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359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8

关键词:Web2.0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途径

人类通过媒介认知和传播信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的关系问题。①Web2.0下自主媒体和大众媒体促使了媒介自身传播方式和网络环境的变革,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Web2.0参与式传播环境下,笔者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指受众面对网络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批判能力、使用能力、建设性地创作和传播内容的能力,它不仅是受众制衡网络媒介不良内容的力量,也是网民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主动权为自我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互联网发展到Web2.0,网民具有更大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自由,然而也正是因为Web2.0赋予网民充分自由、民主和互动的权利,造成网络内容的良莠不齐,网络环境恶化,网络民主过于泛滥,出现了不少“网络恶搞”和“低俗内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2009年1月报告,2008年的网民中10~2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6.7%,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5.2%,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青少年网民占网民的1/3还要多,其他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少年网民对网络上不健康、低俗甚至色情博文,比如木子美现象持无所谓态度或认为是别人表达的自由。

加强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青少年积极批判性地利用媒介及媒介信息的能力,减少网络给青少年思想、学习生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在于提高他们对于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甚至现实社会的作用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Web2.0下的青少年不仅是媒介内容的消费者,更是媒介内容的制作者,因此教育的任务是训练青少年具有相当的媒介经验,培育既有批判自主,又有相当的责任感、道德感的媒介内容创作者,培养青少年对网络内容的批判、参与和自主反思的能力。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主要有:帮助青少年有组织地、系统地学习了解Web2.0下的技术与工具;通过活动体验引导青少年应用Web2.0媒介进行学习,并构建自己的传播系统;通过对Web2.0媒介创作的参与和应用体验,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信息的建设性的创作能力;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文化观和道德价值观。根据目标,教育部门在进行Web2.0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帮助青少年了解Web2.0媒介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新媒介,青少年需要了解互联网新媒介和熟悉新媒介内容的传播过程。除了对博客、播客、RSS(简易聚合)、SNS(社会网络)等技术和媒介的了解和运用,还应对Web2.0典型应用网站有所知晓,如SNS典型应用Facebook、图片分享网站Flickr等。对Web2.0典型应用的了解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别人是如何利用Web2.0建立传播系统而服务自我的。例如在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当选的奥巴马不仅利用网络筹集资金,而且为了更好地传播内容,他的团队经常借助YouTube上传大量视频,同时奥巴马在Facebook上拥有一个230万人的网络群组,该网络社群为他聚集人气和宣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另外,教师还应带领学生熟悉Web2.0下的媒介及一些典型应用的网站是如何传播信息内容的,比如一些图片网站和一些视频网站的内容是如何制作和上传的。对这些媒介内容传播过程的了解能够让青少年认识到Web2.0媒介内容并非由传媒专业人士制作而是由普通人制作的,应该怀疑其内容的权威和可靠性,从而培养青少年面对网络信息时的批判和质疑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参与传媒内容的制作和传播打下基础。

引导青少年构建自己的网络传播系统。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不参与网络社会互动、不和他人进行沟通,不建立自己的网络传播系统的人将成为“信息劣势阶层”,他们相比于那些善于利用新的载体和渠道表达自己的“创新者”也将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青少年若想在未来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优势,必须使自己处于信息的优势阶层。因此,教育者应该引导青少年学会利用Web2.0下的内容系统(博客、播客、视频等)制作信息,利用内容聚合系统(RSS、Tag等)聚合信息,利用SNS构建自己的社会化网络,从而使青少年有自己获取、传播和沟通的传媒通道,以利于自己拥有富足的信息,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青少年理性对待手中的传播权。面对Web2.0信息传播的特点,青少年不仅要有“我要说”(创造媒介内容)、“我要拥有”(拥有媒体系统)的意识,同时更要有负责任的传播意识和创新内容的制作能力,即“说什么”、“如何说”。这是Web2.0网络对使用者提出的新要求。所以青少年要理性对待手中的传播权,自己做好所传内容的把关工作,不传播色情、虚假、危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以及别人隐私的信息,理性评价和对待别人的观点,维护别人的版权;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多些冷静和客观,以建设性、创新性而不是破坏性的态度发表观点和意见,传播信息。

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律意识。Web2.0对传媒发生革命性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网络内容的不健康、低俗、虚假、侵犯隐私现象和版权问题等,对未成年人将有很深的负面影响。但通过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青少年网民对于类似木子美现象持无所谓的看法,或认为属于别人表达、生活自由的事情,这说明至少在网络道德、网络法律这方面网民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Web2.0下的青少年应该接受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教育以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应该教育他们一方面利用好自己手中的传播权,另一方面做好网络内容监察工作,举报和抵制网上色情、暴力、恶搞、侵权现象和虚假信息,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和良好的网络文化,促进网络空间的净化。

Web2.0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国内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晚于欧美国家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学校进行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比较少,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探究存在盲点。根据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和Web2.0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开设“Web2.0媒介素养”选修课对青少年进行Web2.0下的素养教育,或者将Web2.0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到相关学科中,注意其与相关学科的一定联系,比如高等学校可以依据并结合传播学、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技术基础和法律等学科进行Web2.0媒介认知、传播过程、传播道德和法律教育;中学可以结合语文、外语、美术进行媒介内容的传播技巧、艺术等教育。另外,Web2.0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把课内课外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在进行课堂传授之外,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进行课堂之外的实践和体验式学习,通过媒介传播的参与和媒介信息的创作来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在进行学校教育之外,社会和家庭也需要配合起来,共同为青少年的媒介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Web2.0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进行认知教育,让青少年理解Web2.0媒介传播理念、了解层出不穷的Web2.0新媒介、熟悉Web2.0新媒介传播过程。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对所看到的Web2.0信息和自己所创作的内容进行反思,引导青少年看清事件背后不当的传播行为,对其政治、社会及道德处境有判断能力,对虚假和不道德的传播现象进行批判,以树立正确的网络传播观念、良好的网络道德和价值观,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空间作贡献。再次,引导青少年进入参与媒体信息创作的行列。在青少年对媒介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其进入到媒介创作内容的实践与体验中,促进青少年对用Web2.0技术进行创作,并在这一媒介参与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培养学习者形成分享的习惯③。最后,让青少年构建自己的传媒网络。教育者除了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来学习Web2.0媒介内容的创作外,还应鼓励青少年应用Web2.0技术工具进行个人构建,主动享受媒介内容带来的益处。

结语

在当今网络时代,青少年应该利用Web2.0媒介发展和服务自我,而提高对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作用能力,对青少年进行Web2.0媒介素养教育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为作者参与的河南省软科学项目“交互技术下的课堂协同学习与发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之一)

注释:

①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新闻记者》,2004(5)。

②宁弦:《纽约时报:Web2.0时代的美国大选》, http: // tech. sina. com. cn / i / 2008-11-03/21022553203.shtml,2008-11-03

③庄秀丽:《Web2.0技术学习的课程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7(9)。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9

近年来,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媒介,而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各种新媒体也接连兴起,并凭借其交互性、发散性等诸多优势掀起跨时代的变革,建构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90后”大学生们都成长于网络时代,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新媒体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校园营销研究所推出的“互联网下的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活研究报告”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上网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有空闲的时间就会想到上网,一开始上网就难以自控,甚至可以说对网络有种“依依不舍”的情结。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各种新情况、新形势、新挑战,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变化趋势。成长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辨识能力较弱,对不良信息抵抗力较差,缺乏适当的免疫力,媒介素养缺失情况较为普遍。据悉,几乎每个网络案件、事件,都有“90后”大学生的关注甚至是直接或间接参与,他们已经成为影响网络事件走向的重要力量和影响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各类新兴媒体和社会思潮的冲击下,“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异化发展趋势,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把握好新媒体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与功能,关键在于加强“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二、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

[1]媒介素养教育能帮助广大公民,特别是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时期的“90后”大学生理性地区别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正确认识媒体的性质和功能,提高对负面信息和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并学习如何使用和制作媒介信息,如何利用传媒实现自身的发展。早在上世纪3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开始关注媒介素养教育问题。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全球传媒教育的新趋势》,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潮流。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也在中小学开设了这一类课程。2008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张洁博士带领她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团队正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研究,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践和推广,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培训,开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相关读物。2009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中心在长春市一所小学开始尝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师资培训。但从整体状况来看,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个别、零散的阶段,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估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三、媒介素养教育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五个方面,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正是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的补充和完善。在对“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重庆工商大学杨维东认为,“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登上社会舞台,成为“网络围观”的主体和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的重要推手。“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与教育。[2]

(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媒体的虚拟性和过度娱乐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正处在成长阶段的“90后”大学生在强大的大众媒体环境中明显处于弱势,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3]因此提升“90后”大学生的媒介价值判断能力,引领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媒体进行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增强他们判断的敏锐性,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开展“90后”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教育的中心主题就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尊重,对人全面发展的倡导,这与媒介素养教育改善人被动接受媒体的控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相互交叉的,所以说人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有精神上的神合。大学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学习自由度相对较高,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机会远远超出其他群体,利用这个空间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必将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4]从教育内容看,媒介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既要让大学生了解基础的媒体知识,也要引导他们辨别媒体世界与社会真实,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媒体,辨识媒体信息,进一步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充分发展自我,最终参与社会发展。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提高“90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

新媒体时代,很多“90后”大学生在教室手机不离手、在寝室电脑不关机,沉溺于网络世界,自我约束力较差,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对手机、电脑等媒介工具的正确认识,[5]培养较强的自制力,缓解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现象,减少对各类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90后”大学生是国家进步发展需要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信息技术催生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新媒体时代,作为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成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其无法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6]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然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从而实现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互联网媒介素养篇10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