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人才培养十篇

时间:2023-10-16 17:37:49

高水平人才培养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北京高等教育;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改革

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2015年3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领域的重大改革,是在考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和北京高校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充分研究酝酿,全面论证完善,逐渐打磨成型并适时推出的,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充分认识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检验高校办学能力的最重要标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社会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前瞻性地、有针对性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社会建设人才。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在这种大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海外境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实现学生在多所高校接受教育,享受更加丰富优质的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学生访学计划,而从本质上看是以优质资源共享为前提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这项改革将会对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深化北京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综合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教育部开展了“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以来各高校综合改革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高校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综合改革不是改革的综合,而是要抓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环节和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机制创新,从一点的突破带动全局事业的发展,由点及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开展好综合改革,首先要找准突破口,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正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随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深入开展,高校在专业方向上的调整节奏需要不断加快,相应的课程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要提速,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继续加强,各种资源体系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必将带动起北京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综合改革的新一轮高潮。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是促进北京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服务于北京教育全局事业的发展,只有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协调,穿越边界,形成有效联动,才能形成更加科学连贯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北京市将该项计划的实施与高考招生挂钩,招生名额在各区县分配,适度向北京远郊区县倾斜;同时,在名额分配过程中,也实现了北京市属高校向全国贫困地区考生的倾斜。这些举措既保证了招生的公正透明,也照顾了边远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将会成为引导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挥棒,区县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北京教育事业全局工作也将驶上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积极推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各项改革深入开展

“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重点工作包括三个子项目:“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

第一,“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一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双培计划”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长期访学、短期访学和辅修培养。第一种形式是长期访学,主要通过“3+1”模式进行学生培养,即由市属高校负责招生,学生在大一到大三这3年时间里,在中央高校的相关专业学习,大四回到学籍所在的市属高校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北京市在充分尊重各校意见的基础上,已经制定了长期访学的计划表,明确了对接学校、专业、访学人数等问题,将在2015年将长期访学计划纳入北京地区高校招生工作。第二种形式是短期访学,即选派一些优秀的市属高校学生到中央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学习,主要提升专业学术水平。这项工作北京市已经开始了试点,建设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学院,接收了部分北京地区高校学生访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第三种形式是辅修学习,即利用中央高校开办的暑期学校等形式的资源,每年遴选部分市属高校优秀学生到中央高校修习辅修专业。这项工作北京市在2014年暑假也已经开始试点,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分别开办了辅修班和实践创新培养班,效果不错。

第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二个子项目,是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名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外培计划”。“外培计划”主要是支持部分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市教委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联系海外境外名校建立若干个北京高等教育“外培计划海外境外基地”,接收市属高校优秀学生访学,探索学生海外境外培养新机制;二是鼓励和支持各市属高校积极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培养长效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开展海外境外访学活动;三是鼓励中央高校发挥自身在国际交流中的优势带动作用,为市属高校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访学拓展渠道,也就是俗称的“搭车计划”。目前,北京市已经制定了“外培计划”具体的试点方案,将于2015年开始在市属高校中招生,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学生规模。

第三,“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三个子项目,是实施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培计划”。该项目的工作重点,就是要通过不断加强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的资源共享、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打造规模更大、水平更高的高校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项目研究,深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将科研和实践成果融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之中。北京市每年将遴选一批优秀学生,给予“大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提升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深化“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创业”计划。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促进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计划包括应用技术、科学研究、创新创业三类,鼓励学生真题真做,支持跨校际、跨专业、跨年级联合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建设。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为依托,集中建设若干具备优质实践实训条件、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实践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创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放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 中专护理 情感教学 小组合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护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护理实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不高,仍停留在掌握某项技能操作上,缺乏整体观,将技能操作等同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②护理实验内容多而零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关系,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为主,墨守成规,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落后、封闭,实验室仅是提供实验器材和上课练习的场所,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卫生和用物,缺乏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没有实施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备课制度,实验环境缺乏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改革护理教学体系是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灵活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经验,解决问题过程”。护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病人共性和个性的护理问题。在传统的讲授、示教法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采用问题教学法、自我体验法、临床调查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有助于灵活思维的培养,其实施原则如下:

1.课堂教学规范化示教与设置问题相结合。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刻板性,使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师不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利用病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病人在使用同一种措施时的差异和目的,明白只有结合具体情况,护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穿插问题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改变刻板的学习。

2.技能训练中强调将原理的掌握和程序的运用相结合。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过程往往直观地体现抽象的操作原理,但传统的技能训练过多强调了操作的程序而淡化了操作原理,造成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加上临床经验的缺乏,在训练中一旦遇到与常规不符的情况时显得茫然无措。故护理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概括出的原理再融入护理示教和技能训练的步骤中,分析程序与原理的关系,并且有意识地在技能训练时设置障碍和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寻找变通的方法,在不违反原理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实现识的合理迁移。

3.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护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理论时应密切联系护理对象的实际,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不同心理活动和社会差异的。在教学的早期接触人群、接触临床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护理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理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比如课堂教学采用静态模型示教和不同动态人体比较使学生对人体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又如用自身体验法,即让不同学生扮演病人接受同一护理操作,体验病人感受的差异性,使学生明白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护理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施教的内容和目标,尊重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指导认知教育的功能情感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想象力,使思维创造性得到发挥,并促进学习记忆。发挥情感和认知的互相激励作用,可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老师要用一颗爱心观察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调节自我情绪并学会自我激励,并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授课时明确课堂安排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内容,并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提供了自我展现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专护理学生在去医院实习时,由于胆子小、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因素,致使当被带教老师提问和病人咨询时,会不知所措,即使知道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在早上交班时更是不能有条理地汇报病情,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使他们增强勇气,锻炼胆量,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专护理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这在平时的作业上面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只会抄书,不能自己组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能有效地正确地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常常词不达意。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能拿着书本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几次下来,她们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5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1-03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都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回答“钱学森之问”,落实两个规划纲要精神,2009 年岁末,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试点工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此项计划开展之前,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对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及培养特色和措施作了简要回顾与梳理,对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进一步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过程

我国高水平大学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因材施教,摸索尝试阶段――少年班的创建

1978年3月,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和热心支持下,在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中国科技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少年班主要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1985年1月,原国家教委作出决定: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重点大学开办少年班。在那个特定环境下,少年班对唤醒整个社会的人才意识,为国家迅速培养一批基础科学人才起到了一定作用。

2. 强化优势,创新拓展阶段――教改班、实验班的设立

1989年,在原国家教委关于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精神的指导下,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成立,在全国首创大理科、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南京大学于1998年组建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学院包括贯通文、史、哲的大文科强化班,理科的大理科实验班和物理、天文、化学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基地班,学生入学后可以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 的分流方式来确定修读的专业方向。2006年,正值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诞辰100周年,基础教育学院更名为匡亚明学院,进一步探索适合南京大学学科特点的通识教育模式和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1984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改试点班――混合班,对工科人才进行理科训练。1994年,将混合班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广, 成立了覆盖面更广的工程教育高级班,简称“工高班”。为进一步促进交叉复合培养,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999年浙江大学创办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简称“强化班”,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经营管理才干、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技能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

清华大学在因材施教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继1998年开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之后,2005年,人文学院开始按“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性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姚期智先生发起并亲自主持了软件科学实验班;2009年,借助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并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力学学科推出的“钱学森力学班”,进一步探索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3. 个性培养,整合提升阶段――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

教育部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11所高水平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学科领域率先组织试点工作。针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技大学与中科院研究所合作,2009年陆续创办了数学、物理、应用物理、力学、生物、光电工程、材料科学等7个“科技英才班”,旨在通过科教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国家未来需要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2009年,在现行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南京大学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构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计划在10到20年内为基础学科领域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

2009年,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学院设立了“求是科学班”,加强学生科学基础培育,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目标。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措施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各大学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招生、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 严格选拔,动态管理

各大学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选拔拔尖人才,通常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全面注重科学基础,选拔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科学地看待和选拔“偏”“怪才”及“创新性人才”,其别优秀的学生可通过国际、国内大师面试后入选。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中学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大学的一些人才培养方式前移到高中,使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被高考指挥棒截断,在中学阶段全面追踪和选拔优秀学生,并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为切实选拔出最优秀的拔尖人才,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使他们保持“领跑”状态,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原录取院系学习。

2. 强化通识教育,自由选择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培养基础科学中的领军人物,强调“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就要求扬弃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强调实施本科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设立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在低年级学习通识课程和宽口径基础课程,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强化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数理 ( 人文社科) 基础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

3. 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

各大学均强调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以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科研上的巨大潜力,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如清华大学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设置核心课程体系,选用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 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通过研讨式、探究式等学习形式,鼓励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

4. 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学习环境

各大学均重视师资配备,均配备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知名学者和国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授课。如清华大学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院士、长江学者等担任首席教授。首席教授负责主持制订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聘请教学名师、知名教授担任项目主任,配合首席教授全面负责学生培养和项目管理,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按1:3的师生比例邀请知名学者、优秀教师和社会杰出人士担任学生导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训练等提供指导,并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参与教学活动。

5. 重视培养国际意识,建立国际化培养体系

现代大学已置身于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拓展学生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深化国际合作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的意识、胸怀天下的境界。一是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制订培养计划,选用国际一流大学优秀教材。二是通过聘请国际知名学者讲学、授课以及任职,以及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营造国际化与多元化文化的校园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学术动态、与国际学术大师交流的机会。三是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海外研习、暑期学校等方式,分期、分批选派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了解学科领域前沿。鼓励学生利用国外条件开展研究工作,尽快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

6. 注重贯通式长周期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本-硕-博贯通式的长周期培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安排上进行通盘考虑,强调本科―硕士、硕士―博士的培养计划的贯通,减少一些课程的重复性开设。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积极推进贯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三明治”模式,即每年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到国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再回到浙大攻读博士学位,从而完成整个学业。南开大学的伯苓班和省身班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和基础教育、高年级专业教育和本科四年级时开设硕士生课程、以及研究生与本科连通的培养模式,即 2 + 2 + 1 + 3 的培养模式,培养理学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前两年实行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第三年进行分专业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将下移至第四年进行;第五年,实行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最后三年,进行课题研究。

三、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继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品德、知识和能力等基本要素,构成成才的基础;二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目标选择、优势积累和创新业绩三大显著特征,它们是成才的关键;三是强调创新业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指出由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兴业精英和工程英才等四类人才构成;四是强调具有国际竞争力。

1. 加强德育、德商与智商并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高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和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基本素质, 德才兼备、众望所归是高素质人才得以“拔尖” 的必备条件。德育决定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方向性问题,关系教育的成败和人才的优劣。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对祖国和人民、对社会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这不仅是学生未来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2.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拔尖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应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应对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提出的要求,尊重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多种类型高级人才的要求。

3.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兼顾

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掌握了宽广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了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在科学上有所发展,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毕业后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一是要加宽加厚基础理论课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了应具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尤其应加强人文、社科以及艺术美学方面的课程。二是要开设大量文、理、工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系列和跨学科课程、讲座。打破过去狭窄的专业范围,让学生选修相关的学科课程,增加大量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实际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能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弱化专业教育,也不能因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

4. 重视实践培养,在实践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更重要的要让他们及早投入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尖子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有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重要部门的合作。

5. 整合优势资源,营造一流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国内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和培养制度安排上,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针对某些智力超常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在课程选修和培养途径等方面,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在学校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形成倡导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是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人才的健康成长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6.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学奖励和考核制度

要真正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必须依靠名师、大师。“名师出高徒”,这是至理名言,只有让名师带“高徒”, 指导“高徒”,才能出“高徒”。名师游离于培育人才之外,只顾自己搞科研、写论文,是不可能出“高徒”的。为了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应改变现有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要从制度上解决名师上讲台问题,对教师的考核要区别对待,如担任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导师,不要刻意要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数方面与其他教师一样“达标”,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

[2]超常教育30年:站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前沿[DB/OL]. .

[10]浙江大学2010年“求是科学班”招生简介[DB/OL]..

[11]清华大学出台“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DB/OL]..

[13]上海交大在南模中学设“创新人才基地”[DB/OL].http: /action- viewnews-itemid-35244.

[14]南开大学设立“伯苓班”“省身班”自主招收理科尖子生[DB/OL]. http:/roll/200911/24/10000307-100447038.htm.

[15]周其凤,王战军,郭.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9.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4

关键词 高校 法律文化 建设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scort to Develop High-quality Talent and Build High-level Universit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eg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YANG Fan

(Liaon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31)

Abstract Legal culture,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degree of college legal cultu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ke a precise legal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construction, so as to develop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the wording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ollege; legal cultur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1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的理论界定与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共同体,既包括物质文化、建筑文化等物理属性较强的文化,也包括历史文化、制度文化等精神方面的内在文化,同时还包括行为文化等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复合体,高校法律文化一方面是高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亦超脱于高校文化之外,为高校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迄今为止,理论界仍然未对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来讲,按照所涵盖范围的不同,高等院校法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高校法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上的仅指精神文化。综合不同观点,笔者认为,所谓高等院校法律文化,是指在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包括校园法律规范、校园法律制度、校园法律现象以及校园法律意识等与法律有关的多种方面在内的有机复合体。

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形形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建国以来构筑的思想道德及价值规范体系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封建落后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亦开始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广大大学生极易受此影响,从而使自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泛滥,从而为了一己私利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最大可能规避这种风险,我们必须要极端重视高校法律文化建设,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社会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自身的不利冲击。之所以要提及并把高校法律文化的建设提升到较高的层面,另一方面是鉴于我国目前高等院校中存在的居高不下的大学生犯罪率。相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①仅在近两年内,就先后发生了“西安音乐学院药某某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和“吉林大四学生李某杀人案”等一系列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的校园刑事案件。这件案件的发生,给我国高校校园法治化建设敲响了警钟,更是从正面凸显了建设高校法律文化的迫切性。

2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一所大学的发展质量,不仅决定了这所大学的综合竞争力,而且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大势。构建校园法律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广大在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样是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力支撑。

2.1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所谓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养的总和”。②通常来讲,一个人的素质既可以由先天条件决定,又可以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来培养,但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机制,人的法律素质完全是由后天所决定的,出生之后、特别是发育、成长等关键时期所接受的法律熏陶往往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法律素质的高低。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的一个阶段,处于这个时段的大学生正在从校园向社会逐步过渡,对于各个方面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强。受我国学制和假期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法律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身处其中的广大学生。学校法律文化健康、浓厚,自然就会引领广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从学法到用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学生法律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法律素质提高了,综合素质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2.2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力支撑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近几年广大高等院校普遍喊出的口号。事实上,一所大学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与这所大学校园法律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息息相关。一所大学,既有管理者,也有执行者,自然也包括以广大同学为代表的受教育者,受所处地位影响,他们相互之间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在这个时候,校园法律文化便可以显示出它的巨大力量。一所法律文化浓厚的高校,各个阶层之间必定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什么为纪律所禁止不该做,什么是风纪所提倡应该主动做,他们很清楚,因此绝不会越雷池半步。这样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矛盾的产生,同时也及时合理的化解了许多不可避免的摩擦和冲突。管理者依法治校,执行者依法执行,受教育者自觉遵守,这样,整个校园就会呈现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广大师生自然也会拧成一股绳,把精力放在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大学质量上,这样,距离高水平大学的建成也就不远了!

2.3 高等院校法律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针的重大转变。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首要的一环就是转变观念。“塑造全民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而实现各个大学对法的信仰是在为塑造全民法信仰播下星星之火”。③高校法律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学校依法办事,那些因各种事由与院校打交道的机关、企业自然也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为;学生依法办事,他们的亲人、同学、朋友以及其他同学生接触的人就会不自觉地向法律靠拢,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依法办事,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整个社会自然也会形成一股尊崇法律的浩然正气。当整个社会都在依法办事时,依法治国也就迈出了最为坚实、最为有力的一步!

3 结语

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是当前摆在我国众多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难题。高等院校法律文化的建设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法律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加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圆满建成!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大高校一定要积极应对、勇于挑战,把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实现建设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目标,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注释

① 康树华,赵国玲.犯罪热点透视[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5

一、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展不断综合化及加速化, 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大批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 才,而现行的高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薄弱,不能满足行业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为例,其工程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式落后。三是全面素质教育仍需加大力度。四是工程教育中产学联合培养不足。

明确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标准,即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问题。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的尚不是“卓越工程师”,而是打造“卓越工程师”潜质,构建好基础。这里所谓的“卓越”,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发展的质量标准。其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组织过程和途径方式等教育的重要要素中。可以归纳为: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观。要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体现多元化的定位观。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其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不仅要培养各类工程型创新人才,还要培养学术型 、培养工程与管理等学科交叉复合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满足行业与企业的发展需要,适 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

二、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北京交通大学针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1)科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北京交通大学按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提出其整体目标定位是:坚持“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整体目标要求。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

(2)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育理念,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过程设计的蓝图,更是学生大学学习和专业兴趣发展的指南。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行业特色,依托与行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 养模式、乃至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个性的途径。从高校视角,重点是要把握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系统设计和考虑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培养环节和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为此,“轨道交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体系上,重点强化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轨道交通领域工程素质培养。二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三是突出工程研究能力培养。

(3)着力创建体系开放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水平行业型特色大学的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途径必须突破单一的、课堂 “灌输”为主的模式,实行校企联合,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产学研结合,联合打造以问题探究式、科研训练式、工程实践式等为中心的多元化培养模式,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乃至 形成国际化视野的基本保证。

三、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

对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有效实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还必须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构建校企双导师指导队伍。高校教师工程背景是制约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特别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瓶颈,为此可从学校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和构建由企业工程专家和 技术人员组成的指导队伍两方面着手构建。学校指导队伍建设。首先,遴选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历和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强化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工程实际应用指导学生学习;其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证受聘的授课教师,每年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开展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企业相关项目开发、在企业现场挂职等工程实践;第三,加强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交流、到国内外著名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交流互访、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顶岗工作、参加企业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背景,逐步形成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强、集科研、教学和工程应用为一体的专业师资队伍。企业指导队伍建设。按照“卓越计划”学生企业阶段学习的需要,企业教师应分为四个层次:企业实习教师,主要以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为主,主要指导学生实习工作;企业授课教师,需拥有较为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具 备大学本科学历的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中高层领导,主要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为学生授课;企业导师,应是具有较为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或企业中层领导,对工程实践具有全面、系统性的掌控能力,主要指导学生开展企业工程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或相关研究;企业顾问,应是企业的技术专家、工程管理专家或中高层领导,学校将其聘为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和校董事会董事,参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运行的决策等。

(2)打造校企互补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校内高水平实践平台。 要对传统实验室进行整体设计、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探索科研、学科、实验室一体化建设模式,整合、改造和新建,形成以多层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核心的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行业特色型高校与行业密切联系的优势,强化校企共建校内实验室,使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对接实践教学,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实践平台。以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和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实验室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推进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 一体化方案,形成学生工程与科研训练实践平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质上,这是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的一种具有更广泛意义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是双方受益、共赢的有效载体。对于学校,应在已有的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以 “产学合作、做学融合、研学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依托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把实习实践基地的功能进行扩展,从单纯的输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变为企业全方位培养创新人才的载体;对于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其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输送的有效渠道,同时可以培训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再教育。在此,高校与企业共同探索产学联合培养模式和机制 ,使学校与行业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互补,满足国家和行业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实现高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与可持续发展。

(3)开创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与行业单位联合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并相互开放和共享平台资源,是实现产学研深入发展,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又一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提高对企业科技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学校而言,共建高水平科技平台能充分发挥并利用好大学既有的人才资源、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优势,激发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对企业而言,可使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形成科技攻关合力,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从而走出一条国家投资少、见效显著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道路。重点合作打造的平台包括:支撑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把科技资源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放,提升高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构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管理平台。科学系统的管理是保障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不但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合作意愿,合作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作为保障,推动产学研合作行为机制的形成和正常运作,使双方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合作意愿等有具体的管理落脚点。第一,构筑统筹协调管理平台。在顶层建立校董事会,借此平台建立与行业企业的高层沟通渠道,为联合人才培养提供良好支撑;在学校和企业中层分别建立校企联席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运行执行组三级管理运行体系。建立高校与企业基层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等多层次的沟通及运行管理渠道,共同设计、推动和实施联合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工作。第二,设立项目拉动模式。设立校企联合培养、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专项教改研究项目,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促进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探索双方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的渠道和方法。第三,建立管理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制度。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建设的科研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和行业研发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服务方案,建立管理政策和利益机制调整、管理运行工作流程等,形成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培训机制、企业技术培训机制、联合攻关机制,最终实现产学研共赢,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保障联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6

Abstract: To adhere to the students' work ethic of student-oriented, moral education first, and standardize management, closely around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students' working system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and guidance,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 highlight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build management struc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results.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4-0274-02

0 引言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注重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为基础,引为主导”的学生管理模式,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构建了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管理格局,培养出一大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专门人才。

1 健全制度,保障学生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坚持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和机制。根据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省教育厅有关学生管理教育的文件,修订和完善了我校学生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建立了涵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评优选先、综合素质测评、资助奖学金评定、学生工作考核等制度和办法20余种,编印《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手册》,人手一本,为规范学生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坚持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明确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明确了学工部、团委、系部学生工作各要素的职责,形成了校系两级机构对应、职责明确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突出学生管理工作量化考核,实行了校对系、系对班级(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对个人的“三级考核”目标管理制度,层层考核,公开公正。每学期,学工部组织各系分管领导,对各系学生工作组织检查调研,通过检查达到了“以检查促提高”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建立健全了学生奖励机制,完善了评奖评优制度,规范了评奖评优程序,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下,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2 以人为本,建立奖勤助贷育人助学体系

我校高度重视贫、特困学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精神,坚持“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工作理念,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出发点,以育人为宗旨,以服务学生为目标,坚持“防范风险”的原则,不断强化管理职责,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成为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就学,学校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勤工俭学为辅、其它帮困助学方式为补充”的育人资助体系,通过政府奖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企业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资助贫特困学生。三年来,学校根据河北省困难生认定办法,确定入库贫困学生达到4019人次,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合计逾1800多万元,学生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20余万元。学校坚持“助学为先、励志为重、感恩为导”的助学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通过全方位的资助渠道、多形式的资助方式,保障了帮困资助工作的全面落实,我校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经济资助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学生成人成才”这一中心,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精神的资助、心理的辅导、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发展其良好的人格与品行;更加致力于帮助学生精神脱贫,创新思路,寓教于助,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感恩、励志和诚信教育,以奖助金发放仪式、政策宣传、知识讲座、座谈会、观看励志影片、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激励贫困生树立自我解困意识,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树立奉献社会、回馈社会观念。

3 注重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风是学校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学风建设,通过不断树立典型,以优促学,使学习风气得到明显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不少成绩和亮点。一是坚持评先树优。以评促学、鼓励先进,通过做好评奖评优和学年表彰工作,加大对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校形成树典型、学典型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年评选出的各类学生先进典型数量占在校生人数的30%。二是抓好专业竞赛。举办了护理技能、物诊技能、口腔技能、药品鉴定技能等专业技能大赛。三是邀请名家讲座。邀请省内外等知名专家、学者,沧州市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开设各类讲座,倡导良好学习氛围。四是开展主题教育。各班级经常组织“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开展了许多有教育意义的、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的活动。校、系定期组织学风建设学习经验交流会、学风建设书画展、规章制度学习活动等多项活动,使广大同学提高了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遵守规章制度、奋发学习、诚信考试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4 以德为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育人放在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思政课综合实践,把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平时表现结合起来评定学业成绩,注重知行合一。通过专业课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勤奋踏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品质。利用公民道德宣传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以及迎新、毕业等重要节点,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校内思政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每年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舍长、优秀毕业生,为学生树立了“修德养性学技能,全面发展强素质”的榜样。二是在管理育人方面。成立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通过相应制度建设,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并养成习惯,要求后勤服务人员用优质服务感染学生。建立健全全程育人机制,把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从入学至毕业,既抓主题教育活动,又抓教室、寝室、食堂、实验实训室、运动场、假期社会实践等日常细节教育,着力开展星级文明宿舍创建,五星级标兵宿舍评选活动,使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公寓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团学组织的教育功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三是在服务育人方面,建立了大学生导师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健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三级心理预警机制。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每年五月以“关注心理健康,造就幸福人生”为主题,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三年来,心理辅导中心共接待来访学生321人次,完成新生UPI调查问卷8000余份,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60余场,团体心理辅导培训30场,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拓展训练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建立了特殊群体帮扶制度,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连续三年保持在91%以上。四是在实践育人方面,学校注重知行合一,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我校和社会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学校和地方、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30余个,每年组织各类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3000多人次;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项目2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可达到4000人;各系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如护理系的行为礼仪课程,医学系的刮痧、义诊等实践活动等,都已形成特色、成为亮点。三年来,广大学生通过下基层、入社区、进村寨、进农户,服务社会,领悟了生存与生活的真谛,培养了务实与勤劳的品质,锻炼了坚韧与进取的意志。五是在活动育人方面。深入开展了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在全校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感恩关爱”的思想道德规范,三年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共计600余次,活动中涌现出为白血病学生爱心捐款等许多令人感动的先进事迹。每年9~11月举办文化艺术节,“周末Let's go”等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活跃第二课堂,提升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品味。积极组织社团文化活动节,积淀了社团底蕴,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大力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红十字活动。我校红十字是沧州市高校中规模最大的红十字会,现有红十字小组136个,注册会员已达8000多名;志愿者在捐献骨髓、无偿献血、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活动中积极踊跃,赢得了社会好评;全校师生通过“爱心超市”、“博爱一日捐”等活动,积极向贫困生、地震灾区、患病同学捐款捐物,充分显示了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全校开展了“中华武术进校园”活动,太极拳被确定为我校学生必修公共课,学生在全省武术比赛中屡创佳绩;2010年,组织4000余名学生参加了沧州市举办的“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承担了十个武术拳种的训演任务,126名学生入选为志愿者。组织、训练和表演等工作,得到组委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生精神面貌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近三年以来,涌现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32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2名,校级三好学生320名,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80名,校级先进班集体62个;在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获省部级奖励32人次,市级奖励58人次。2012年有148名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目前,学超过7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党校每年培训近1000多人。学校学生工作成绩硕果累累,先后获得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志愿者工作先进集体等省市级荣誉10多项。

参考文献:

[1]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J].中国高等教育,2008(02).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7

现阶段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特征没有充分重视。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不利于人才的有效培养。下面将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展开详细分析。(1)方式单一。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式较为单一,仍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以竞赛形式为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篮球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该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思想包袱,以竞赛为目标的篮球训练使学生常出现紧张感,对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制约性影响。因此,为达到篮球人才培养的目的,单一的培养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2)忽视学生主体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篮球人才培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直接制约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高校篮球训练中不同学生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若只制定单一的教学方案会硬性学生的接受效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个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会对学生潜在能力缺乏挖掘,限制学生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3)忽视教师能力的提升。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忽视了教师的自身能力提升。由于篮球训练教师长期缺乏提升训练,使自身能力与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专业能力提升,这对学生综合训练效果有着间接影响。教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科学性,也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不利于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所以说加强教师培训,实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至关重要。(4)人才综合培养机制的缺失。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单纯的体能训练远远不够,创新能力、竞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现代体育对篮球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初步形成了体能训练模式,以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但就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来看,存在较大的空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限制全面、优质的篮球人才培养。因此,针对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方式来看,缺乏创新和实效性。

2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有效对策分析

2.1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高校篮球训练中更加注重竞赛比拼及结果,从篮球人才培养的长远方向来看是为了取得更高的荣誉,为国家争光。但借鉴其他国家篮球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则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篮球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特性,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训练与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优势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等。我国的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探索也要从意识和理念领域创新,从长远角度出发,注重人才综合能力,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篮球人才。

2.2改革高校竞赛体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质量

高校为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文化气氛浓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良好环境,对促进篮球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篮球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改革以往竞赛体质,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注重人才文化素养培养,实现运动员过硬技术训练,全面提高整体训练质量。就未来高水平竞技运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世界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生物潜能的开发已逐渐接近极限,未来竞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充分开发运动员的智能潜力。就目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特点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素养偏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内在素养,为今后走出国门进行更高水平的篮球竞赛打下良好基础。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全面的认识篮球运动,进一步挖掘内在潜力,提高人才培养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吸收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培养学生竞赛精神,以实现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全面提升我国篮球人才整体质量。

2.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注重业余训练辅助人才培养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自主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激励机制的确定可通过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奖励,如奖学金奖励等方式,一方面鼓励学生更好进行篮球训练,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同时,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主要以学分记点为主,因此学生可通过选修专业辅助自身学习,通过自主的业余训练提升自身整体训练效果。课外辅助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训练习惯,巩固专业技能,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整体成绩都有着积极作用。

2.4加强篮球训练教师培养,提升教练员整体水平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中,教师的整体能力和训练水平决定着学生的训练效果,对人才培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创新培养人才方式过程中,要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可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高效训练技术,辅助先进理念和先进手段帮助运动员提高整体水平。例如,可通过聘任制招聘兼职或专职训练员,选择高文化水平、丰富指导经验以及较高实践能力的教练员担任高校篮球训练人员。这种方式的应用既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适应目前篮球人才培养趋势。丰富的篮球竞赛经验以及过硬的战术能力,都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训练质量,实现高素质篮球人才培养。

3结语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8

培养综合素质强、行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毕业生就业初期一般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体力强度大、待遇低下,容易形成职业倦怠。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的择业态度及就业对口率,也造成了该行业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的现象。以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实践为例,探讨了构建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对其他高校旅游专业办学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规划;定向培养;高级旅游人才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02-02

国内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但其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特别是职业观念和实践能力不强,学生毕业后在旅游业内工作就业比例一直较低,造成了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的现象。国内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是问题的关键。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在观念上的根本转变,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1 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基于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历史使命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使高校形成“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普遍追求“大而全”、“综合化”,欠缺个性化、特色化办学理念,这已成为制约高水平大学发展的理念瓶颈。“985工程”的实施,赋予了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教兴国”和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两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二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适应和引领的关系,是高水平大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根本表现和集中概况,是高水平大学固有精神、历史传统、时代使命的统一。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发展、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生源素质方面优于普通高校,其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模式方面,理应与普通高校形成梯度差距,培育出自身特色。

1.2 基于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除在国内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读研究生的部分学生外,目前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签约主要集中于银行、航空、地产等行业及政府部门。旅游行业普遍入职起薪低且通常要求有较长的基层实习经历,不少学生因升职预期不明朗而产生择业犹豫,不少学生家长也有担心孩子高分入学低门槛就业的抱怨情绪。因此,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本科在读期间辅修了金融、国际贸易、经济等专业的双专业学位,毕业时直接选择起薪待遇较好的其他行业。笔者与其他“985”高校旅游专业负责人交流,也都存在相似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的问题。虽然旅游专业跨学科、多领域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具有多样性,但是长期专业对口率低会影响社会对一个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价和认可度。

2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专业精英培育与发展计划的案例

2.1 项目背景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成立以来10年期间,凭借“985”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和学科方面的优势,先后与广东省及地方政府、众多旅游及酒店业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就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与广东省旅游局、清远市、东莞市、中山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先后与广东粤海酒店集团、长隆旅游集团、中山旅游集团、广之旅、南湖国旅、广州酒家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并与香格里拉酒店、威斯汀酒店、万豪酒店和国际精选酒店集团等进行了联合培训合作及精英培育计划项目。

2.2 项目目标与流程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针对企业需求推出大学生精英培育及发展计划,为极具潜力的学生提供将理论教学与岗位培训有机结合的机会(为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二线部门中层管理者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大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实训计划以帮助其拓宽视野、熟悉旅游企业核心业务部门的实际运作流程),使他们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有能力达到企业主要二线管理部门中层管理者(部门经理)的职位要求和具备在未来旅游业的管理部门担任骨干所需要的优秀素质,并通过有吸引力的培训计划鼓励大学生在培训结束后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管理部门的核心和骨干。本计划也为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储备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渠道。

2.3 项目培训内容

该计划为期16个月,采取三阶段的联合培养方式。

阶段一:基层轮岗实训阶段(4个月)。本阶段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实习企业联合制定实训计划,进行基层员工工作职能和业务的培训,让学生熟悉企业核心业务部门运作流程。学生需要在工作完成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

阶段二:定岗职业发展规划与专门人才培养(6个月)。本阶段由华南理工大学与学生实习企业共同决定学生适合其发展的专业领域(可选择IT部门、营销、宴会及会议统筹、收益管理、财务或人力资源),并定岗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专门的人才培养。学生在此期间需要熟悉并完成所选专业的部门领导所安排的基层任务,并积极主动参与该部门管理工作职能的学习。

阶段三:见习经理工作培养(6个月)。本阶段学生在部门担任见习经理,承担IT部门、营销、宴会及会议统筹、收益管理、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者所应该承担的职责,适应并勇于面对压力、接受挑战,追求工作业绩,使自身拥有能够胜任中层管理职位的信心与素质。

2.4 项目实施与评估

该方案采用“3+1+0.5”方式实施,即学生将在大学完成3年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从大三下学期末联合企业展开学生选拔工作,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大型旅游集团或品牌旅游企业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合作完成学生大四在企业10个月的实训合作培养计划以及毕业后6个月的见习培养。受训者必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和计划并通过评估。学校和企业将全程跟踪并评估学生实训情况、工作业绩、专业倾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以是否达到部门经理的职位要求并进行定向培养,最终为学生成为旅游行业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奠定基础。华南理工大学也在一个人才培养期满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估。华南理工大学自2008年与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签署合作协议后,目前已经累计为本酒店及集团其他酒店培养了十多名素质过硬的部门经理。

3 旅游专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的启示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了学生职业发展信心

旅游行业对管理人员的基层工作经历有特定的要求。高水平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有知识迁移能力强、创新思维活跃的优势,但对于工作初期长时间偏向于体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待遇较低的工作普遍有抵触情绪,不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术型旅游人才在入职初期工作态度踏实。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的模式可以为高水平大学旅游专业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培训,并为其提供科学的评估和发展计划,极大提升了学生职业发展信心和本专业就业意愿。

3.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搭建了“产学研”合作桥梁和纽带

传统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机制方面的固化、单一和同质性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推动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解决教育经济“两张皮”、学生在知识更新程度和实践能力方面与社会脱节等问题。在人才定向培养的合作中,产学研合作基地平台可以为实习实践、咨询策划、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培训讲座等搭建桥梁,有助于深入进行智力成果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引进学生创业、人才孵化等,可以为高水平大学带来新的办学空间、办学资源、办学潜能、办学机遇。

3.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了课程结构改造和内容更新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是为旅游行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上必然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迎合产业发展的需求。高水平大学聘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定向培养模式为不同岗位和不同企业去向的学生进行定制化的课程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模块化选修课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起到了良好的因材施教效果。

3.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利于师资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以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推动师资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突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增加了职业导师制的新理念。即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专家组成员和学生的职业导师,与学生分享职业成长心得,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提供职业咨询和发展规划、专业能力培养与鉴定、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使实践教学具有更强针对性。大学辅导员也被邀请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监督受训者完成培训项目并提供有效帮助。师资结构的充实和优化,真正实现了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企结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3.5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获得了业界与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同

高级职业经理人定向培养模式通过高水平大学与著名旅游企业联合实施“教学–实训–职业发展”结构性教育培养计划和为学生提供学校与企业全程参与的有针对性的督导式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构建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训课程、岗位工作一体化教学与教学管理体系,解决旅游管理特别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需要相结合的问题,建立了学位教育、企业培训、行业发展研究、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该模式改变了高水平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旅游业就业意愿差低的现象,为著名旅游企业储备中高层管理人才提供机会,也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和认同。

参考文献

[1]侯晓明.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刘树道[N].中国教育报,2007-01-08.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高水平 广西 民办大学 育人模式 转变与创新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中的一支绚丽耀眼的奇葩,给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注入了活力。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4.90万所,比上年增加9057所;招生1494.52万人,比上年增加44.49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078.31万人,比上年增加167.29万人。其中:民办高校718所(含独立学院292所),比上年增加11所;招生160.19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经费问题、办学质量问题等,因此,要建成高水平的民办大学,还需要花大气力认真解决。

一、“高水平大学”与“高水平民办大学”

“高水平大学”通常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从“高水平大学”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不难看出,高水平大学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而是一个趋于无穷大的概念。最初的高水平大学的涵义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对应的,换句话说,所谓高水平是后来者将国际一流大学作为追赶对象进行对比的,“高水平”就是世界一流水平、别人追赶目标的。

高水平民办大学,从字面意义看,顾名思义就是世界一流水平的民办大学。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2013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加强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

从“办好高水平的民办大学”的角度看,此处的“高水平大学”有两层涵义:一是高校把现在世界一流的民办高校当成对象进行追赶,把现有的民办高校办成像哈佛、耶鲁一样的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的“民办”大学;二是民办高校自身把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包括公立、私立的都当成追赶对象,最终使自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水平”的民办高校。

之所以是“高水平”,笔者认为,这些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而“特色”是因为有了某些方面的卓越,“卓越”永远是高水平大学的不懈追求。“卓越”的过程各有特点,无法衡量,但却可以看到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卓越”的。

二、广西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是少数民族集聚居住的地区,具有山多地少、位置较偏的地域特征,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广西经济发展缓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增长也比较慢,使得广西高等学校的数量少,多数办学条件比较差,师资资源缺乏。截至2013年,广西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只有13所,占全国的比例仅为3%,在校生10万余人。虽说近几年有了一定的长足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广西民办高等教育与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中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办高等教育都要依靠企业、社会或个人的捐资办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仅20多年,中国虽拥有少数控制着巨额资产的阶层,但由于教育的投资是个十分庞大且见效慢、没有什么利润可图的项目,因此,中国的投资者一般都会避开教育项目,只有少数企业或人士支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与全国的发展水平相比,广西民营企业经济更相对落后,缺乏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财团来支持民办高校的办学。只能靠举办者自筹资金和学校收取的学费来运作。因此,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广西的民办高校还是相对落后的。

1.起点高、规模小

由于广西的民办高校绝大多数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之后建立的,一开始即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的批准、在国家教育部备案。因而以比较规范、正式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面目出现,招生形式、教学管理、学校管理组织的构成及办学运作的起点较高。但由于起步晚,知名度低,加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办学者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小心谨慎地试办,因此规模较小、生源也少。

2.层次低,资源匮乏

由于起步晚,办学积累不足,广西13所民办高校目前只有广西外国语学院和南宁学院两所本科学校(且专本并存)。其余11所均为高职专科,这虽然和当前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相适应。但新建民办高校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所缺乏的就是办举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资源、办学经验、师资队伍、图书资料、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等存在明显的不足。

3.师资欠稳定,科研能力不强

民办教师的户口、人事档案、“五险一金”、子女上学、住房福利等各方面无法享受与公办教师同行待遇,使得不少教师对在民办高等学校任教和谋求发展缺乏信心,将民办高校作为“打工”的中转站,一旦时机成熟,便挤身事业单位或公办学校,因此,民办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流动频繁,隐定性差。

比较稳定的要算从公办学校退下的老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大多数责任心很强,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其教学质量是可以放心的。但由于年纪较大,在民办高校继续从事教学科研的机会不多,有些教师出于经济考虑才来民办学校工作,甚至懒于备课,更是满足于早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再有上进之心。因此,在思想感情、教学方法上与学生距离较远,没有责任意识,更不用说去辅导,带动年轻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可想而知。

三、广西高水平民办大学育人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培养卓越的人才从而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育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人才培养在民办高校中处于中心地位。

1.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产业升级,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教学平台

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特色意识,构建与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适应产业升级,能服务、支撑、引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

2010年年初,指导广西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 颁布实施。广西将优先重点发展十四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形成“14+4”的产业集群,2012年,“14+4”升级为“14+10”。根据教育部和区教育厅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广西民办高校应该发挥体制灵活的特点,改变以往盲目地跟在别人后面进行普通院校建设的做法,着眼于适应广西“14+10”产业体系来培养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广西正处在开放开发、经济结构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广西民办高校应根据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扣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要紧紧围绕广西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的需求进行,实现专业结构的创新, 建设高起点的学科专业特色平台,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

2. 系统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教育理念,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文件,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培养过程设计的蓝图,更是学生大学学习和专业兴趣发展的指南。为适应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水平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从偏重于理论教学转向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并重,注重知识的交叉复合 趋向厚基础、模块化,并向创新型个性化转变,通过创新训练计划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的科研训练。注意及时引入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使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更加丰富。有行业特色的民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行业特色,依托与行业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发挥双方优势,共同科学系统地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培养过程模式、乃至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个性的途径。

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师资队伍,发挥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师建设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水平高校建设的瓶颈,高水平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构建更是广西民办高校迫切的任务。广西民办高校要建成高水平高校,一要以高层次人才为抓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广西本土人才比较稀少缺,民办高校要以宽广的胸怀大力引进区内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有效地改变学校的教学和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的学术创新水平和综合实力。二要切实加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工作,为学校高端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要与学科专业结构相适应,打造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雄厚的师资基础。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并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比例。培养并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且身处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师资队伍,以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高水平的教学。

4.建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效果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内容,也是一所大学办学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建立成为高水平的大学,广西民办高校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为指导,将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和规格作准确的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的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创业教育和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涵盖知识、能力的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转变。也就是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在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水平,发展智力,具有良好的就业素质和谋生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强化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的全面素质的养成,突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要实现从传统单一性规格定位向多元化规格定位的转变。

基于此,要办成高水平的民办高校,广西民办高校必须围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这个核心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力量紧紧抓住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这个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5.蓄势待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

根据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广西民办大学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办学内涵,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长远设计。根据社会对高水平人才不断需求的实际,实现研究生层次教育。着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注重与具有科技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研究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大学的建成。

参考文献

[1]阙明坤.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由理想向现实迈进[J].教育与职业.2012.10

[2]王艳. 高水平民办大学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功(教育).2013年第20期

[3]潘启富. 简论广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特点[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年第1 期.120-123

[4]周 旭. 搭建民办高校发展平台 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年12期.4

[5]张应强. 体制创新与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J]. 2002年7月.28-37

高水平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培养 改革

一、背景与现状

母语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母语能力的培养关乎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母语能力的基础与核心,但目前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不容乐观,听、说、读、写能力不断下滑,特别是自1999年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滑坡十分显著。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贺阳教授曾带领课题组对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的319名学生进行了一项语言文字能力测试,测试结果是30%的学生不及格,68%的学生得分在70分以下,这个结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与这些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定位不相称。考虑到被调查的4所大学都是国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素质处于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端,因此可以推想,就整个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语言文字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应比这次调查的结果更严重。[1]

为了解我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实际状况,我们在2015年对全校13个系的130名在校生进行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的抽样调查。第一项调查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发放试卷130份,回收有效试卷121份,测试结果显示:100分的测试卷,全校及格率仅有33.1%,80.2%的学生得分在70分以下,80-100分的高分比例为4.1%,平均分为57.1分;平均分达到60分以上和及格率达60%以上的系都只有3个,占比均为23.1%。可见,全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整体偏低,达到优良水平的比例更低。第二项是语料搜集与分析,我们搜集了学生的请假条共65份,并进行用字规范、遣词造句、格式规范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是:共出现错别字12个,词语使用不当、语句不通顺等现象36次,格式不规范的假条63张。这说明学生常用书面文案的用字规范度尚可,遣词造句方面问题较明显,而格式规范问题很突出,其比例高达96.9%。此外,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状况,我们还对能够反映我校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普通话测试成绩(近三年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含二乙)的占86.3%,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甲)的占27.8%,而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但能够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含一乙)的比例只有很低的0.13%。由此可见,我校学生普通话平均水平不低,但能够达到标准水平(一乙)和较高水平(二甲)的比例不高。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整体上表现出“普通话口语能力尚可”“书面语应用能力偏低”“口语与书面语能力发展不平衡”“优秀率偏低”等特点。这个结果可以说是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能力整体态势向好,忧的是学生的书面语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口语与书面语能力发展不平衡,优秀率偏低。总体上看,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不相称的,已成为制约我校本科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

二、培养的价值

鉴于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已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所以,对于我校而言,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价值巨大。

1.有助于扭转我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的局面

尽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整体表现不理想,但不同层次高校的情况差异较大。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我校生源素|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要逊色得多,因而在校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低,与高水平大学差距很大。这点有前面的调查为证,虽然我们与贺阳教授课题组的调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并不影响对这种“差距”的基本判断。所以,对池州学院这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只有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才能逐渐扭转我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整体效果不佳的局面,缩小与高水平大学在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巨大差距。

2.有助于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和就业、从业竞争力的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方面,只有二者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其中非专业素质是指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养的综合提法,包括人在观念、品格、能力、知识、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2]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往往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非专业素质培养,学生普遍低下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便是最好的注脚。语言文字能力是非专业素质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之一,所以,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学习能力更强,发展潜力更大,因此,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大学生参与就业、从业竞争的能力。

3.有助于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一2020年)》中要求,“高等学校要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3]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复合性,更应重视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池州学院自2007年升本以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素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正好契合了我校办学与人才培养之所需,但实际培养效果不尽人意,所以必须进一步优化与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改革路径

为了改善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效果,促进我校本科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增强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从业竞争力,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课程结构安排、教学方法体系、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考核与评价制度五条路径进行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

1.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入手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应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我校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完全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依据这个目标,学校将人才培养规格细化为三大能力平台和十二个能力模块,其中就包括隶属于综合能力平台的语言表达能力模块,由于这个能力模块不属于专业能力平台,所以其所指应是一般性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说明我校在顶层设计上重视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但问题是各专业在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时,并没有充分体现这点,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时有时无,而且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内涵的认识也不够清楚。以最新修订的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全校48个本科专业,只有26个专业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五花八门,如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多数专业对本专业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缺乏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另外22个专业大多有外语(英语)能力培养的要求,却没有对母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任何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顶层设计作出针对性的调整。具体来说就是,明确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之中,并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求提出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然后以此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与其专业能力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和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保持高度协调一致,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也才会得到根本保障。

2.从课程结构安排入手

在确立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以后,还需优化课程结构安排,以保障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得以实现。池州学院针对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过多门课程,如教师口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等。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各专业对于应该开设哪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没有明确的认识,有些专业开设这些课程时随意性较大,没有延续性,甚至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它们剔除,除了师范类必修的教师口语课,大多数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在全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在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中,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设置的课程只有两门,共15学分,其中大学英语占13.5学分,留给母语能力培养的学分只有区区1.5学分,而对应的课程却是旨在强化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培养的大学生文学素养课。为了给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留出空间,提升地位,我们建议重新调整有关的课程结构安排,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拨更多的课时与学分,如将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之下的大学生文学素养课划入通识能力模块,并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引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同时还应针对各专业需求优化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如师范类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可以不再安排口语表达类课程,教师口语课依旧保留在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可以不安排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可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或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中设置普通话课程;其他非师范类、非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语言表达能力模块中针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开设一到两门课程,承担课程教学的单位可以研究设计一套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并协助各专业选定需开设的课程。

3.从教学方法体系入手

在当前高校母语教育被整体弱化的背景下,能够分配给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学时与学分少之又少,即使下决心进行课程结构安排的优化调整,也不可能使之获得与英语教育同等的重视与地位,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学分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创设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两围绕”“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两围绕”就是“围绕训练讲理论,围绕能力做训练”。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很强,实践训练占据了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不过训练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就应围绕训练精讲理论,同时也要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围绕能力目标开展训练,以取得训练效果的最大化。“三结合”是指“基础训练与模块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相结合,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基础训练是为了给专业化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打基础的训练,如普通话训练、基础写作训练等。模块化训练则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专业需求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如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文秘)的应用文写作训练、沟通与谈判训练等。二者应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课外训练是课内训练的延伸,应充分发挥演讲、征文等课外语言文字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与课内训练相结合,大幅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的成效。集中训练能够解决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分散训练则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训练需求,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些训练方法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法体系,对于保证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在有限学时内取得预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4.从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入手

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础、保障与关键,学校办学定位的确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综合实力的提高等都需要优秀校园文化的支撑。[4]语言文字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并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形成和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快速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建设,强调实用性,而忽视了包括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池州学院自升本以来在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并为营造富有皖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徽派山水学林式校园文化环境做出了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美中不足的是,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建设方面较为薄弱,如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很少设置醒目的关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宣传牌、标识语;每年的朗诵、演讲、写作等比赛及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的有关宣传,往往局限于文学与传媒学院(原中文系)内部,全校性质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宣传、竞赛不多,等等。语言文字环境建设的不足已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的短板。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不仅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隐性课程的性质,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为了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发挥语言文字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建议大力加强校园语言文字h境建设,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硬件投入,还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组建专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司职语言文字方面的宣传、竞赛、测试、评估等工作。

5.从考核与评价制度入手

课程考核与评价制度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如何,培养的效果怎么样,也需要通过一定方式来检验。北大温儒敏教授认为,应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这可以加强学习的强制性,提高学生对母语学习的重视程度。[5]实际上,汉语能力测试不仅可以让学生重视母语学习,还可以检验学生母语学习的成效。但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全国性的关于母语语言文字能力的标准与测试办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启动了一系列语言文字能力方面的测评,如普通话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汉语应用能力测试等,2013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更是把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作为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的六大重点工作之一。但目前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他几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并未全面展开,完善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尚未形成,高校的情况也是如此。为了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在检验与促进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展现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排头兵形象,我们认为高校应率先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测评体系与制度。池州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积极探索符合本校人才培养需求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考核与评价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建议引入部级测试,建立“校考与国测相结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校考”指学校安排的课程考核和拟设置的全校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试;“国测”是指由国家承认的测试机构组织的测评,包括已引入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建议引入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也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在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6]他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对池州学院的建设发展也很有借鉴意义。作为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升本,不仅代表着学校办学规格的提高,也意味着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对于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也是我校本科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理念的重要体现。我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其培养目前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已严重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所以,对于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提升认识、增强意识,更需要加强研究,多管齐下,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径,形成一套切合我校特点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案,以更好地服务于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现状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编号:gxyqZD2016365]和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价值与模式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编号:2013jyxm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贺阳,徐楠,王小岩:《高校母语教育亟待加强――基于海内外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光明日报,2011年01月11日。

[2]罗建国,廖小磊:《建议大学实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社会科学报,2009年04月02日。

[3]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一2020年)》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03日。

[4]温淑环:《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5]刘芳:《为大学语文找病根》,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