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风险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0-11 17:24:26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在生产经营中企业受到无法控制或者无法确定的因素和内外经济环境的共同影响,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偏离于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状况无法准确确定,甚至让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为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财务危机,我国企业必须将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所有管理工作的始终,并在长期实践中构建适合企业发展实际的、高效的、完善的、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推进现代企业可持续化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体制建设不科学

为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与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必须关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问题,包括财务状况,支出花费项目,审计工作方式等等,综合考核企业相关经济项目,建设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但许多企业将全部的精力放置在企业经营模式与产品项目的开发上,忽视了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绝大部分企业领导者是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门外汉”,无法带领企业集团员工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理念,推进企业集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完善与进步。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完全割裂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担负不同工作任务的部门各自为战,既导致企业各项财务管理政策、财务状况等等信息无法及时流转与传达,同时也使得各种潜在财务风险长期存在。

(二)财务管理战略性不强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决定企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当前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财务管理措施与政策等等的选择必须与企业的根本发展目标与发展理念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财务管理的实际作用。但当前绝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变,预见性、适用性不强,使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隐性危机”。

(三)企业财务管理制不健全

当前,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等的迅猛发展,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发展的多变,都可能成为诱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需要企业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与制约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而当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资金筹措与投资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等等,使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工作细节没有得到严格的管控,大大增加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

二、我国企业推行与实践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体系与机制,推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化、先进化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保障与必要选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系统的财务管理机制,有条不紊地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首先,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职责明确化,工作到人。比如企业要了解阶段内资金流动情况,不但要分析财务部资金收入之支出情况,更要兼顾市场部用于扩展市场、打开产品销路以及一些宣传费用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部门对产品原材料需求以及科技支持的费用等等,梳理企业内部财产运作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工作。

(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化与科学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长期滞后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企业必须树立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既要立足与企业发展现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分析与研究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包括企业发展目标与运营目标的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企业现存财务问题等等,同时更要科学市场发展趋势与走向,在此基础上制定与规划企业的财务管理政策与措施,并根据企业的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目标、方案、计划,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从浅层次化、表面化向全面化、战略化的根本性转变,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管理体制,促使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2

在企业的各个财务环节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要想使得企业经营活动能够良好开展,企业所有人必须对市场环境、产品生产技术的革新进行细致的考虑,了解并掌握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主要类型,财务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企业的风险控制力度。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主要类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对策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企业;经营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迅速崛起,企业面临的压力和竞争力也越来越大,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的防范重视起来。财务风险也叫做筹资风险,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与筹资有关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都造成危害,企业所有者只有对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掌握,才能制定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得企业驶向正常发展的轨道。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从广义上来讲,企业财务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各项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不可控制因素引起的企业损失性增大的情况。大多数企业经营风险都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在经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很大的偏差,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直接转变成经济损失,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导致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甚至破产。企业财务负责任人应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细致充分的了解,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认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1 客观性

企业财务风险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只有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认识,才能财务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1.2 全面性

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常涉及到资金筹集、资金积累、财务分配、资金运用等财务活动,财务风险存在于所有的财务活动中。

1.3 确定性

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结构的改革,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中一直存在着财务风险,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1.4 收益型或损失性

众所周知,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有收益就会有风险。企业所有人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才会采取有效改善措施提高企业的收益。同时,财务风险也会对企业的收益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说企业财务风险既具有收益性,也具有损失性。

1.5 激励性

企业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和企业所有人对财务风险的准确认识,能够促使企业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力度,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财务环节中,企业所有人应该积极主动的对影响企业的因素进行研究和探讨,了解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采取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对策,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2.1 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

企业内部环境具有多变性,这些多变性因素造成了企业风险的产生。企业的发展状况通常是由企业的银行信用、产品革新、筹资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决定的。企业所有者应该普及并提高全体员工额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充足的企业风险准备基金,在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的的各个环节中,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有效预防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

2.2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具体体现在企业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所有人必须对企业财务系统进行全面的认识,不断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与风险防范对策,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效果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内部的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转。较强企业董事会的独立性,实行合理的奖惩政策,对企业的各项财务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企业的股权集中起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集中掌控,充分实现治理结构的作用。企业人力部门应该筛选技术水平过硬的员工,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有效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得企业全体员工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企业财货活动的各个环节,健全企业各岗位的责任制,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完善,顺利化解企业的财务危机,有效确保企业的财产安全。

2.3 对企业的财务内审制度进行强化

要想有效化解企业的财务危机,必须对企业的财务内审制度进行强化。通过不断强化企业的审计监督政策,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细致的分析,掌握企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出适合企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风险防范对策,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财务内审结果进行详细的汇报和分析,使得企业的董事会和高管部门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内审机制多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控制管理的基础之上,在企业内部互联网上准确计算企内部的财务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得企业所有人能够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3 总结

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财务风险,企业所有人必须充分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找出自身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针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随着世界经济水平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多,只有针对这些财务分析按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极大程度稳定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

[1]于新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2).

[2]苏文成,张宇慧,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之我见[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3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风险 控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辅之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和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为保证企业集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尤为必要。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学源于保险学,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将损失留给组织或家庭内部。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集团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集团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以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按照集团的母子公司分级管理和控制。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集团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识别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集团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集团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转贴2.财务风险预警。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集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集团本部、集团下属企业、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集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建议。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 内部财务 财务风险

一、引言

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它支撑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财务安全又关系着电力企业能否正常、有效和健康的运转,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安全越加凸显重要。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只有电力企业能够实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财务风险控制得当,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财务工作安全顺利的展开,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和安全的正常运转。

二、电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风险因素

对于每个企业来说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虽然对于电力企业不能改变外部的挑战和竞争,但是可以分析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找出内部财务风险存在问题,从而应对外部环境中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电力企业的营销活动、产权结构、融资方式三种因素。

首先在电力企业的营销中,不同于其他企业产、供、销相分离的运作方式,电力企业是三者同时完成的,电力的销售不能储存,企业单位和居民也是先用电再缴费的付款方式,这种赊销方式下一些旧欠电费收款困难,甚至出现坏账和死账,因此电力企业独特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其财务风险因素。

其次在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中,一直是国有股份一支独大的局面,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采用集权方式的治理结构,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因此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使得其缺乏市场竞争,集权的管理方式也使得员工创新性不高。

最后在电力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电力行业的电价受电煤价格的影响较大,加之电力的固定资产投资高,电力营销环节的赊销方式使得负债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电力企业的盈利普遍低,而其融资来源却只靠银行融资的方式,电力企业的效益还要受利率高低的影响,这也是内部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除了电力企业的内部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外,在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上也存在着多个问题。

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执行人员缺乏对内部风险的足够认识,作为国有企业的电力企业部门,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和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电,就片面的理解为电力企业的收支平衡由国家调控,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内部财务的风险控制意识,因为除了保证国家电力的安全使用外,电力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财务的自主核算要求电力企业做好内部风险的控制。

其次,电力企业缺乏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人员,因电力企业的国有性质使得员工享受体制内的编制待遇,但是这种编制待遇却造成他们风险意识淡化,缺乏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和现有财务人员的配合,部分财务人员认为,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国家承担责任。财务人员的内部风险和外部竞争意识淡薄,再加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又缺乏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人员,这些都是现有电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存在的严重问题。

最后,电力企业自身缺乏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内部财务的风险是要进行合理和专业的评估和预测,才能对内部财务风险进行预防、解决和处理的。同时还缺乏财务风险控制组织的参与,利用外部专业的财务风险人才与内部财务的相结合,才能方便对风险的把控。缺乏财务风险的管理,也缺乏财务风险专业组织的参与,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可见一斑。

三、内部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对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后,我们也要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对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一)产权结构上引入市场化运作

在产权结构上,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通过上市、并购的方式,引入外部资金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在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上,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化,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能够权责明确,财务账目清晰,通过内部财务的安全有效支持电力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化决策。

(二)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

改变电力企业只从银行渠道融资的方式,电力行业拥有资金密集型特点,虽然不能改变电力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赊销的付款方式,但是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例如将银行的债券关系转化为股权关系,将优良资产剥离电力企业的总资产后上市融资。

(三)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预警

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层和每个员工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将企业的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运用到企业文化中。例如从行动上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由专人研究针对电力企业的金融政策、税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避在财税方面的制度风险;还有结合电力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风险的预警预测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通过关注有关电力企业的外部风险和利率变化、财税政策、融资政策、宏观环境等,及时调整本行业的财务政策和内部财务管理,积极主动的解决内部财务风险。

(四)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才

在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才上,一是对现有的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宣传、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和操作内容,提高在职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的素养。二是招聘和引进电力企业的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员,通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内部财务控制人才,将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把控在可控范围内。三是利用好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推进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利用程序和系统的财务操作规范,规避人员操作的风险,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督电力企业的财务运作。

参考文献

[1]盖虹霞,胡秋红.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4.3(中).

[2]陈晓霞.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探析[J].财会之窗,2015:153-154.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财务;财务风险

一、引言

电力行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它支撑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财务安全又关系着电力企业能否正常、有效和健康的运转,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安全越加凸显重要。特别是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只有电力企业能够实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财务风险控制得当,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财务工作安全顺利的展开,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和安全的正常运转。

二、电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财务风险因素

对于每个企业来说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虽然对于电力企业不能改变外部的挑战和竞争,但是可以分析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找出内部财务风险存在问题,从而应对外部环境中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内部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电力企业的营销活动、产权结构、融资方式三种因素。首先在电力企业的营销中,不同于其他企业产、供、销相分离的运作方式,电力企业是三者同时完成的,电力的销售不能储存,企业单位和居民也是先用电再缴费的付款方式,这种赊销方式下一些旧欠电费收款困难,甚至出现坏账和死账,因此电力企业独特的营销方式带来了其财务风险因素。其次在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中,一直是国有股份一支独大的局面,公司的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采用集权方式的治理结构,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造性,因此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使得其缺乏市场竞争,集权的管理方式也使得员工创新性不高。最后在电力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电力行业的电价受电煤价格的影响较大,加之电力的固定资产投资高,电力营销环节的赊销方式使得负债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电力企业的盈利普遍低,而其融资来源却只靠银行融资的方式,电力企业的效益还要受利率高低的影响,这也是内部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除了电力企业的内部因素导致的财务风险外,在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上也存在着多个问题。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执行人员缺乏对内部风险的足够认识,作为国有企业的电力企业部门,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和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电,就片面的理解为电力企业的收支平衡由国家调控,这种错误的理解使得电力企业缺乏内部财务的风险控制意识,因为除了保证国家电力的安全使用外,电力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财务的自主核算要求电力企业做好内部风险的控制。其次,电力企业缺乏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人员,因电力企业的国有性质使得员工享受体制内的编制待遇,但是这种编制待遇却造成他们风险意识淡化,缺乏专业的风险控制人员和现有财务人员的配合,部分财务人员认为,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国家承担责任。财务人员的内部风险和外部竞争意识淡薄,再加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又缺乏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人员,这些都是现有电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存在的严重问题。最后,电力企业自身缺乏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内部财务的风险是要进行合理和专业的评估和预测,才能对内部财务风险进行预防、解决和处理的。同时还缺乏财务风险控制组织的参与,利用外部专业的财务风险人才与内部财务的相结合,才能方便对风险的把控。缺乏财务风险的管理,也缺乏财务风险专业组织的参与,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可见一斑。

三、内部财务风险的规避措施

对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后,我们也要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对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防范。

(一)产权结构上引入市场化运作

在产权结构上,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通过上市、并购的方式,引入外部资金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在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上,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更加科学化,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能够权责明确,财务账目清晰,通过内部财务的安全有效支持电力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化决策。

(二)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

改变电力企业只从银行渠道融资的方式,电力行业拥有资金密集型特点,虽然不能改变电力企业的营销方式和赊销的付款方式,但是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例如将银行的债券关系转化为股权关系,将优良资产剥离电力企业的总资产后上市融资。

(三)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预警

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层和每个员工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将企业的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运用到企业文化中。例如从行动上建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由专人研究针对电力企业的金融政策、税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规避在财税方面的制度风险;还有结合电力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风险的预警预测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通过关注有关电力企业的外部风险和利率变化、财税政策、融资政策、宏观环境等,及时调整本行业的财务政策和内部财务管理,积极主动的解决内部财务风险。

(四)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才

在培养和引进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才上,一是对现有的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宣传、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的内涵和操作内容,提高在职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的素养。二是招聘和引进电力企业的专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人员,通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内部财务控制人才,将电力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把控在可控范围内。三是利用好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推进电力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利用程序和系统的财务操作规范,规避人员操作的风险,提高财务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督电力企业的财务运作。

参考文献

[1]盖虹霞,胡秋红.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4.3(中).

[2]陈晓霞.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探析[J].财会之窗,2015:153-154.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6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特点;对策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院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新变化,医院必须认清大势,注重内涵式发展,充分完善财务管理,在财务工作中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及其诱因,以精细化管理规避或化解财务风险,全方位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才能构筑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特点

1.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

2.财务风险贯穿于医院财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同时体现在所有的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所有矛盾的集中反映。

3.医院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和发生的程度以及范围都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财务活动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无法进行整体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为医院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

4.医院财务风险的出现最终必将反映在医院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当中,对于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从而对医院的整体收益造成威胁。

5.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对影响财务风险的相关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对其发生的概率以及影响程度进行控制。

二、医院财务风险产生原因

1.外部原因

总所周知,任何医院的发展都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与决定其发展的资源环境如所处的位置、服务对象、地方政府、药品供货商,以及医院所处的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些因素都能对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直接影响,首先是政策风险,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医院发展和管理的政策就必须随之改变,对已制定的项目发展就会产生可行性风险;其次是利率风险,由于国家金融利率的调整,加之医院在考虑项目上马时不能充分考虑自身偿债能力,或通过不适当筹资方式筹措资金,而使医院支付了高于其利润率的借贷成本遭受的经济损失;再次是技术风险,在医院引进高端医疗设备时,由于对设备技术、设备服役寿命、以及购买周期长等因素论证不充分,而引起设备价值下降所造成的财务风险。

2.内部原因

造成医院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很多,分析其成因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医院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够,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待加强;其次是医院财务内控机制不健全,对一些不利于风险防控的行为监督不够;第三是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还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第四是部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论是专业方面 或是综合素养方面,仍需要加强学习;第五是个别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还存在分工不明、不能从全局的利益分析问题,不能有效屏 蔽风险等。

三、医院财务风险防范及管理对策

1.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公立医院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科学设定财务风险指标,以便财务人员及时识别款项收缴、财务退费、住院医药费减免、病人欠账管理等风险点,发现财务数据中的异常信号,并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和规章制度。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必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估报告等方面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落实钱、账、物分管,同时把全面预算管理融入医院经营管理之中,达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闭合管理。

2.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公立医院内部必须理解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充分完善风险管理的宣传与培训,使风险控制深入到医院的每个环节,带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医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活动中来。医院要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岗前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道德素养培训等,要明确培训手段、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结果要与绩效考核挂钩,使财务人员掌握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改变以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同时管理层要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信息反馈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提升财务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保障。

3.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应对医院做好保护工作,加强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保障制度等促进医院实现稳定的发展,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公平的外部环境,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医院自身也需要时刻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搜集行业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其变化规律,制定完善的措施,对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以及对策进行调整,减少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风险的影响。

4.设置合理的决策评价体系

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体系对于医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首先,医院要改变制定决策的途径和方式,要保证作出的决策是符合科学的,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对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多种应对方法,综合分析决定用哪一种最好。其次,医院也要针对决策体系来设置一个对决策进行评价的系统,对于决策的产生进行监督和分析,在保证决策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医院财务最大限度规避风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完善途径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在之前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综合起来的一种管理科学,即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对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从而做到有效减免企业损失。财务风险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对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解决突发问题,至关重要。

一、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般的财务风险管理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三个部分。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建筑企业在企业竞争投标中,常常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工作任务,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这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这样一来,财务风险管理更为重要。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之前,需要对相关项目的各种支出做出详细的安排,编制计划书,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全面的预测,而实际工作中,企业盲目的急于得到众多项目,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不计成本的盲目开展,贷款垫资施工,对潜在的风险认识不足,预防不够,导致后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资金周转困难,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企业背负沉重的负担等。

(二)风险度量不当

风险度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计量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段,潜在因素爆发后所产生的影响不同。由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加之企业资金管理分散,没有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一些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低,利用职权谋私,使得建筑企业不能及时认识到过失之处,无法及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并且,一些企业在进行政策决策时,常常忽视最基本的市场调查,忽略实际情况,给出不符的风险应对策略,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造成经济损失,且不利于风险的及时调控,甚至延缓工期造成更大的资金浪费。

(三)风险控制不力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计划安排不当,企业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低,甚至出现企业财务与实际支出不符的现象。企业在计划执行,风险控制方面,监管不力,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以致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实际发展。

(四)财务风险管理监督不足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财务风险管理涵盖很多方面。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忽略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使得财务风险管理有时处于无人操作的局面。鉴于这种情况,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对财务风险的处理方法不合理。所以,加强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强化企业运营能力,是当前建筑企业必须着力发展的一个基本点。

二、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完善的路径

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本公司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者是财务管理人员,而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是企业得以顺利发展的保障。针对目前建筑企业内部某些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素质,十分重要。所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传播先进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能够充分地意识到风险所在,进而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有效减少企业的财务损失。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职责

我国目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财务管理没有完全正规化,法律化,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应对风险,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明确每个职员的职责。根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对内部人员的安排进行核查。根据具体需要将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划分,确定其岗位,使得人人各司其职,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从而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做好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计划

做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计划是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财务风险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资金的正常使用,而且可以有效的应对一些突发问题,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转。项目部应针对每一个项目,作出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计划,使建筑企业能够在突况下沉着处理,且不影响该项目的实施。

(四)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越来越普及。建筑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网络空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立体模型,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现实的财务风险,挖掘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与之相对的解决措施。

三、结语

总的来说,提高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的全面计划并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或解决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决策风险评估[J].刘蕴,张维.中国西部科技.2014(03)

[2]国际工程投标风险的评价和决策模型研究[J].陈伟.企业导报.2014(02)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存在财务风险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了解风险的起因,加强防范,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一、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诸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它的内部原因主要包括筹资规模策略不当、资金来源结构不当、筹资方式以及时间选择不当、信用交易策略不当和筹资顺序安排不当等。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场风险、利率变动、物价风险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减少了利润,以致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

2、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市场大多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关系混乱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的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例如,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等。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此外,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造成资金无效占用,这样也必将加重财务负担。而且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为此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慎造成的损失。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是说,应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1)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2)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3)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同时,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4)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

5、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9

【关键词】 生产经营;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中都片面地强调了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却忽视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基本的认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新定义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活动四个方面,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需要企业去面对。筹资风险即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发生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即产品销售出去,其货币资金收回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即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一个正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财务风险必然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

财务风险是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从资本运动的角度看,在g—w…p…w'—g'的资本运动过程中,资本流通的始极是货币本金的垫支,终极是得到价值量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重新获得货币而垫支货币所进行的运动。所以财务的风险萌芽于本金垫支之时,只要筹集货币并把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资本就具有无法得到价值增值的风险。资本的流通过程,既是财务风险的转移过程又是财务风险的积聚过程,某一资本形态的风险不仅接纳了上一资本形态的风险,同时又吸收了本形态新的风险,最终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和财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因此,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财务状况风险和财务成果风险。即财务状况的变好或者变坏,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既是财务结构不合理而可能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是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于是财务结构作为财务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是财务的静态表现;财务成果则是财务运动的过程表现,两者共同构成财务风险。

以上定义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明确之后那么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因此只有清楚认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也就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之中。这种过高的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到期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的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

(二)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债务的偿还,增大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通常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企业所无法控制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企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财务风险本质是由于负债比例过高导致的,因此企业不但应该设计合理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负债、降低资金成本,而且还要控制负债的规模,保证谨慎的负债比率,避免到期无力偿债或资不抵债,从而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各方投资。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将企业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这样就能使各个盈利和亏损程度不同的投资项目互相弥补,减少风险。这种分散风险的思想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这种防范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者的谨慎行事。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由于企业某项投资活动,如:扩大再生产、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项目周期长、成本高,使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虽然比较好,但是资金却紧张,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情况的恶化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实时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风险防范政策,及时收回各种款项,同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对资金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总之,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全面分析各种不同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房地产业仅有2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成长性很高的行业。但是,深万科、金融街等30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来的经营发展状况表明,主营业务利润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存货周转率也放缓,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经营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做出及时预警,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的识别。它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预警。它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于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从企业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企业总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企业本部、下属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即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3.做好预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要特别注重查找原因,以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

(四)充分利用实时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监控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企业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集团充分运用实时财务信息来跟踪监督和控制资金流,以消除无效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篇10

【关键词】 集团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5-0080-03

集团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管理链条很长,所以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难度较一般企业要大很多。近年来,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世界知名大型集团企业宣布破产的消息,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是最典型的案例。该企业之所以最终以破产收场就是因为没能有效控制好财务风险,当经济情况急剧转差的时候,财务风险随之爆发,为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因此,构建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管控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意义。

一、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风险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自循环流程,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彼此连接、互相促进,因此,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具有整体性,不能缺少或者遗漏任何一个风险管理环节。这其实也是系统理论的基本要求。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将管理全过程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与人员都看作是同一个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风险管理的整体性,从而获得理想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保证集团各项运营活动的安全性。

(二)基于环境分析原则

集团企业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对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任务环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以这些环境为边界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集团企业的所有运营活动都是以一定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分析环境条件等同于在源头上管理财务风险。

集团企业管理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为了保证运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运营目标的制定同样是以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为基础的,这样财务风险管理与集团运营目标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而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集团运营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进而提升集团的运营效率。

(三)目标导向原则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将设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作为导向。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行为提供指引。财务风险管理目标还是考核财务风险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基于此,应以目标为导向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并根据目标的要求设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组织与岗位的权限与职责,以保证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集团企业制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应该与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以保证这两项工作的协调性与融合性,从而实现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目标。

(四)针对性原则

虽然国外有很多成功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经验可以参考,但我们不能盲目照搬这些经验,毕竟我国有特殊的国情,集团企业的运营特点较之国外企业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时候,应遵循针对性原则,也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集团企业的运营实际出发,从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出发,结合相关理论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同时,还应保持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当外部环境或者集团内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体系也能够随之进行调整,满足集团新的财务风险管理需求。另外,针对性原则的深层涵义是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应具有针对集团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果,从而提升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进而保证财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

(五)主体性原则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时必须明确管理主体,也就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任何工作都需要有执行主体,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集团企业的所有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都需要由人来完成,因此,必须明确管理主体并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与业务操作流程。集团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以及财务状况,合理设置财务风险管理主体,并明确每个主体的权限与职责,为他们开展具体工作提供指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风险管理主体的设置同样也需要遵循岗位不相容原则,具有衔接性或者审批性的风险管理岗位不可以由同一个人兼任。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笔者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内控框架。该框架是现代企业构建内控体系的指引,而内控体系本身就是基于风险管理思想建立的,因此,完全可以将内控框架用于风险管理领域。内控框架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与企业的运营目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满足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不过,虽然内控框架为企业提供了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但具体的体系构建工作还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集团企业的运营实际来设计。下面笔者就以上提出的构建原则为基础,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深入的拆解与分析。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结合内控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以及构建原则,笔者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体系结构如图1。

(二)体系结构

1.目标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高层,引领并指导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层不但能够为其他层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还是对财务风险管理成效进行考核的重要参考标准。所以,目标层的主要工作就是综合分析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制定可实现的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笔者认为,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既然与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那么自然就要提升集团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与稳健性,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至于具体目标,则要将总体目标分解与细化之后才能明确。

2.管理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管理层一方面要接收来自目标层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目标分解并细化之后落实到执行层。实际工作中,管理层不但要将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目标层,还要将目标层的财务风险管理规范以及要求等准确传达给执行层。不难看出,管理层就好像人类骨骼之间的软骨一样起到协调目标层与执行层之间关系的作用,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缓冲与协调组织。

3.执行层。这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底层,同时也是具体业务的操作层。执行层在接收到管理层下达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之后,应按照集团制定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完成各项工作。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础层,执行层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层,如果执行层能够按照集团要求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那么集团的财务风险管理效率自然会显著提升。

(三)体系构成要素

1.管理目标。这是集团企业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原始动机,也就是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理性人作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集团企业作为理性营利组织,其开展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自然也有动机。因此,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基于管理目标的。通过图1不难发现,管理目标是来自于目标层的要素,是集团在综合分析自身所有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内部条件之后,结合发展战略制定出来的,反映了集团的风险偏好与风险接受程度。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目标逐层分解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将其作为后续考核的参考依据。

2.责任主体。集团企业构建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分解细化后的管理目标都有执行人。理有三要素:主体、行为、控制系统,集团想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离不开这三要素,而主体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实际上,集团企业是理性的营利组织,所以,集团的全体员工都可以看成是该理性营利组织的基本组成单元,与集团具有同样的认知。基于此,笔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主体应该是图1中的目标层、管理层、执行层人员。

责任主体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始推动力,直接决定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率。目标层内部:股东大会是拥有最高管理权限的财务风险管理责任主体,其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表,通过行使财权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中央指挥中心,其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与经营决策,同时制定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并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对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与改造;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制定的目标与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集团股东的利益要求,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监事会需要监督董事会制定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与决策是否符合集团股东的利益要求,是否对实现集团运营目标有所帮助。管理层内部:总经理是整个管理层的最高级别人物,负责管理整个管理层与执行层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但要了解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分解与落实情况,还要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以及业务操作规范并将其作为执行层员工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引。此外,总经理还需要根据执行层反馈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及时找出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应要求责任主体立即进行工作整改与完善;如果这些问题是由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则应对体系进行调整与完善。不管是哪种情况,总经理都需要安排专人跟踪完善效果,只有完善效果达到了集团的要求,才能够开始后续的工作,否则必须重新完善,直至完善效果达到集团的要求为止。执行层内部:所有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流程中的岗位,这些岗位员工是集团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同时也是责任主体,应以接收到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为指引,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

3程序方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必须依照一定的程序方法,不能毫无章法的盲目开展工作。笔者认为,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财务风险的识别,即根据风险影响因素的变动找出集团运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类财务风险;其次,财务风险的评估,即评估识别出财务风险真正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之后对集团造成影响的程度;再次,财务风险的应对,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集团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财务风险管理的评价,即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之后,集团企业需要评价整个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整改,以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效率。

4.保障体系。集团企业要想获得理想的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从而为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之间搭建连通的桥梁。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能够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或者业务操作错误,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样道理,信息在整个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传输机制,以保证财务风险管理岗位能够及时收到准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相关信息,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管理基础。集团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与所处的市场环境,制定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与规划,只有基于管理基础制定的方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别人的方案即使再完美,但脱离了集团自身的管理基础,那么对集团来说也很有可能是一堆废纸。基于此,集团企业应在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与规划之前,首先全面分析自身的综合条件与市场环境,将相关理论以及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当然,集团也应尽量完善自身的管理基础,这样不但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利,对财务以及内控管理都有完善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的管理目标、管理岗位、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等都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因此,为了提升体系的系统性与有效性,笔者基于COSO框架构建了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整个体系分成目标层、管理层与执行层三层,并对各层中的要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体系中的三个层次以及各层中要素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是为了表述的直观性将其分开介绍,但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些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 张迎华.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J].会计之友,2013(3):102-104.

[2] 贺正楚.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2(3):20-26.

[3] 李晓霞.关于小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会月刊,2013(1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