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十篇

时间:2023-10-09 17:10:43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条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

第六条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第七条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七)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第八条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九条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第十条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三)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四)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其他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第十一条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提供场地的单位,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下列范围的单位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统称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家机关;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九)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十)重要的科研单位;

(十一)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国家和省级等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本规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四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在具备下列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使用:

(一)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手续,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责任明确;

(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四)员工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五)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七条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主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八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第十九条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

第二十一条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第四章防火检查

第二十五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五)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六)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九)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十)防火巡查情况;

(十一)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七条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第二十八条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第二十九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第五章火灾隐患整改

第三十条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第三十一条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一)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二条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第三十三条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第三十四条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五条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第六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三十六条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三十七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第三十八条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第七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第三十九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第四十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第八章消防档案

第四十一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

第四十二条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三)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四)消防安全制度;

(五)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七)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八)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四十三条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三)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四)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五)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六)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八)火灾情况记录;

(九)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前款规定中的第(二)、(三)、(四)、(五)项记录,应当记明检查的人员、时间、部位、内容、发现的火灾隐患以及处理措施等;第(六)项记录,应当记明培训的时间、参加人员、内容等;第(七)项记录,应当记明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部门以及人员等。

第四十四条其他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与消防工作有关的材料和记录等统一保管备查。

第九章奖惩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2

关键词:财务会计 规范化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簪,企事业的市场竞争面临着越演越烈的趋势。然而,在优胜劣汰的市场形势下,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是否规范化直接影响了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财务会计作为企事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事业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新会计标准全面落实,迫切希望企事业单位认识到自身财务会计的不足,全面推进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问题

(一)企事业财务会计模式方面

第一,企事业财务会计在进行管理时,忽略了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将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环境分离开来,只关注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经济业务成绩,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事业单位扎起社会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有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模式直接服务于企事业的业务成绩,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没有全面反映企事业在社会中的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等职能。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只关注企事业存货、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核算,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往往不够重视。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事业的发展潜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占据市场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公布,可以丰富企事业的财会信息,为企事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企事业的无形资产核算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信息质量。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片面性,且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在企事业的财会模式下,核算的内容仅仅是有形资产和与企事业经营状况相关的信息,对于非财务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全面性。非财务信息是企业领导者和政府部门了解企事业的依据,也是企事业投资人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的依据,是客观揭示企业经营活动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信息,因而是不可以缺少的。此外,现在财务会计信息针对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历史性经济行为和活动,对于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披露有限。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对于新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缺乏列报,仅仅是在批注中进行简单的说明。各种衍生的金融工具的产生使得与之相关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成为财务会计的重点对象,简单地在批注中的说明或备注使得企事业管理人员对于金融工具的控制和管理存在困难,最终使企事业单位的经营陷入困境。

(二)企事业财务会计操作方面

第一,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缺乏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和管理层面缺乏沟通和交流,财务会计工作很难得到落实和开展。有些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对于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财务会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财务会计和财政、审计和税务等部门缺乏联系,在信息流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使得财务会计工作难以规范化。

第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团队建设比较落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内容理解不到位,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得不到保障。企事业的财务会计的团队建设水平决定了企事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成效。但是,现在的有些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于新会计标准的内容了解和利用不够,不会根据新会计标准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使得财务会计的整体质量受到损害。

第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诚信问题缺失,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进而造成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无法规范化。有些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因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公然存在造假舞弊现象,严重损坏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质量。随着会计舞弊案的频频曝光,企事业单位加强了对财务会计的内部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行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但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诚信问题缺失依然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第四,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执行不到位现象依然存在。财务会计的开展应该以制度为基准,全面保证企业财务会计的质量。如果忽略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很多企事业会计工作对于制度规范化的执行力度依然不够。如果企事业单位没有实行绩效考评和奖励惩罚制度,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随意性不断加大,对于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如何加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一)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加强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根据新会计标准,结合企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本企事业单位的实施办法,并明确实施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法和进度安排,是企事业单位工会应该推进的工作。工会在做好自身规范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指导工作、推广办法、示范带头和引导实施等方法,促进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建设工作。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舆论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大力推广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义,让职工认识到加强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对于保证资金安全,财务信息质量,精化企事业单位管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投身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中来。

再次,企事业单位要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以活动引导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企事业单位可以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可以开展参观活动,让职工参观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代表性单位,让职工亲身感受到实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益处。企事业单位可以定期开展和参加评估活动,正确自身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增强单位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集体主义感和责任意识,以责任引导他们明确到财务会计管理对于企业和职工和自己的重要意义。将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落实到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中来,包括工会中的主要负责人岗位中去,使他们意识到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切实实施将是一种失职行为,会受到责任追究和承担责任的风险。强化责任意识,增加他们的压力,进而形成动力和活力是推进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加大集中管理力度,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首先,企事业单位要加大集中、统一财务会计管理,保证单位的货币资金可操控和可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合理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利用情况,通过合理调配资金使得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资金利用率高。加强财务会计集中管理力度,一方面可以实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制度资金中心管理办法。有些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机构分散,账户多且乱,使得一方面需要向银行贷款才科实现资金周转,而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的大量闲置资金无法得到利用。通过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减少了资金的“散、乱、差”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解决了财务管理问题中的资金问题。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并推动制度得以实行。按照新会计标准要求,对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制度进行整理,对有缺陷和漏洞的地方及时补充,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形成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使得财务会计管理有制度可循,有依据可依,有力推进了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进程。

最后,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过程控制和无形资产的核算控制,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的权责不清晰,管理牵制性不强,导致部门之间户型推脱责任和资产运用效率低下。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企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固定资产的运用和管理建立权限清晰的管理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构建、动态管理、处置程序和审批权限等,落实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此外,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于知识资本、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发挥无形资产对于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检查指导,强化审计监督

首先,企事业单位确定好财务会计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后,要严格细化检查和加强指导,切实落实整改,确保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企事业单位建立分级负责,分级检查的制度,促进各单位逐一进行会计行为的检查和指导,以便及时纠正会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程序过于简单,账务处理不符合规范,签章不齐,表述有歧义的会计行为要着实整改;对于不工整的记账凭证,要监督其拆开重新装订;对于档案记录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完备的要督促其及时整理清楚,补记齐全,完善相关程序;对于没有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软件,使用会计电算化娴熟的,要当面指导,促进其合理使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和登记等需要其他部门或人员协同解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整改限期。在检查和指导的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发现不规范的会计行为,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分析出现的原因和条件,以便作为依据改进相关不合理的制度,健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其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并落实考核制度,促进各部门规范行使会计职权。开展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会的作用外,还要发挥经审会的作用,通过经审会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监督,促使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行为的规范化。通过监督和管理,工会的经费实现了核算的独立性,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得到了资金支持,提高了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

最后,总的工会应该制定严格的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考核办法,落实考核制度,保证各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监督、核算、电算化等工作的质量。通过建立考核领导小组,按照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工作计划和流程,对会计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电算化等多方面的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得出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部门给予奖励和支持。例如,财务打分制的考核制度,对每一个单位或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评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达标单位等,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对没有获得达标单位的单位取消本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及时促进各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各地区开展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的成效情况,展开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提出有利于企事业单位自身内部管理的措施。但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激励制度等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会计规范化建设应该做到的举措。

参考文献:

[1]范治俊.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J]. 中国工会财会, 2011,(01)

[2]施健伟. 浅析税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与财务会计的比较[J]. 现代会计, 2011,(02)

[3]杨梅芳. 试论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J]. 中国外资, 2011,(21)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3

一、坚持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原则

市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都应纳入驻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管理,日常工作由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管理。其中,层级较高的大型企业和职工人数较多的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由市和驻地县(市、区)共同管理;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由驻地县(市、区)直接管理;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驻地镇(街道办事处)管理。对有明确主管单位(部门)且主管单位(部门)同驻本市的企事业单位,其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主要由其主管单位(部门)负责,单位驻地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建立和完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应当认真履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定责任,对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教育职工实行计划生育;落实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由本单位给予晚婚晚育、避孕节育和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夫妻的奖励政策,切实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确定负责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督促其做好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并实行单位内部计划生育责任制,做到计划生育任务同企业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同下达、同考核、同奖惩。对完不成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严格奖惩,实行一票否决。

三、加强对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对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应实行“三统四分”管理模式:“三统”,即:统一设定指标,统一下达方式,统一评定标准。“四分”,即:单位分类属地、政府分级管理、绩效分档评定、条块分别通告。通过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简约化、规范化、实效性”管理,达到强化单位负责,强化条块配合,强化权益保障,实现既落实计划生育,又切实保障职工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的目标。

(一)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指标设置应以职工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为基本内容;同时,要设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孕节育与生殖保健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指标要求。指标设置力求简化,重点突出。

(二)市、县(市、区)和镇(街道办事处)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每年初向属地企事业单位下达年度计划生育任务书或者与属地企事业单位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对有明确主管单位(部门)且主管部门同驻本市的企事业单位,可只向其主管单位(部门)下达年度计划生育任务,再由主管单位(部门)分解落实到所属单位,并负责组织实施。任务书和责任状的内容由市或者县(市、区)统一规定。

(三)市、县(市、区)、镇(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对属地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办公手段交流情况、指导工作。要在业务培训、职工教育、避孕节育指导等方面为企事业单位开展计划生育提供帮助和便利。

(四)对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要进行认真考核。根据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完成情况,确定“达标”或者“不达标”等次;对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落实率完成年度下达指标,计划生育工作日常管理成效突出的确定为“先进”等次。对评定为“先进”、“达标”等次的企事业单位由市、县(市、区)或镇(街道办事处)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达标”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依法给予其他处理。企事业单位年度计划生育考评结果分别报告市或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企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部门)。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强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

(一)各县(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现代企事业单位改革中计划生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4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一直是热点问题。本文拟从事业单位的属性出发,针对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中的决策程序、出资方式和比例、会计核算规范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

一、引言

按照2004年国务院并修订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事业单位作为历史遗留的组织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从该条例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具有依法设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和社会组织的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组织机构设立的间续调整,事业单位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组织,其经费来源又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同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所从事的行为也略有不同,有的是履行行政职权和职责的行为,比如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社会组织;有的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从事营利行为,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法学会等。对于这些具有法人证书的事业单位,从事营利行为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经费的不足,其对外投资活动是目前该类事业单位普遍的经营性活动。笔者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管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建议,以确保国有资产能够更加得到有效利用的一些措施。

二、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

2006年以来,财政部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办法,其中对于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资产范围、审批权限、投资范围以及取得的投资收益核算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截至目前,缺少对于所投资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一是对于事业单位与所投资企业之间在人、财、物方面如何实现机构人员分离没有明确规定。二是对于所投资企业的利润如何分配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存在如下问题。

1.对外投资企业决策程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自从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252号和第411号令以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的规章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但是,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对外投资作为一种资金运营活动,按照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规定,应实行集体决议制度进行程序决议和报批。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的单位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长期不下账,存在极大的运营风险和低收益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转制后的资产要么作为抵债资产,要么作为实物抵收入的资产,要么是在“小金库”里的资产,也可能是固定资产盘查和登记过程中的错记和漏记。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的财务账上没有真实反映对外投资情况,有的单位财务管理观念意识落后,导致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长期不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就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结构状况,导致固定资产不能有效监督管理,对外投资不转账对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资产导致投资收益被转移和挪用,降低投资收益性。

2.对外投资出资方式和比例不合理。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技术、资源和资产状况优势,合理选择出资方式和比例。出资方式包括无形资产出资、实物资产出资和现金出资等多种方式,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优势选择出资方式以降低经营风险。有的单位在对外投资方式中随意性较大,存在“过量”投资和未结合自身优势投资的现象,这种做法一旦投资失败,将大大增加财务风险。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其资金主要用于服务性活动,如果现金投资比例过高,资金占用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在出资比例上,有的事业单位更注重控股企业的管理,对于参股企业的财务监管重视程度不足和话语权缺失,导致投资损失。正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比例应保证经营决策的主动性原则,投资比例最好保证在50%以上。

3.被投资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外投资应建立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核算,但有的单位在对外投资会计核算中将该科目放在日常往来账目中进行核算。比如将对外投资记入“管理费用”“应收款项”或者其他科目中,这种做法很容易出现财务关系混淆,对于财务监管也十分不利,主要表现为:一是事业单位以各种名义在企业列支费用,使被投资企业成为其“灵活”处理会计核算的大后方,也成为其滋生腐败的温床。二是企业以劳务费的名义向预算单位转移收入,预算单位同时冲减事业支出,造成事业单位事业支出和收入不实,同时使得企业偷逃了企业所得税。

4.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缺少内部控制制度。被投资企业作为营利组织,其经济行为的监管成为难题。原因在于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就缺乏约束性。事业单位作为实际出资人进行企业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目标的差异,会出现被直接委派到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模式不熟悉,加之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的关联性,委派人员在管理企业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导致管理机制僵化、事企不分和权责不清的现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二是虽然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涵盖内容不全。同时制度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贯彻和执行,不利于企业良好运行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明晰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的定位。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有利于事业单位良性运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有利于防控投资风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投资办企业的定位,调整投资企业的领域,规范投资行为,完善监督制度和措施。根据国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转为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划转、合并等方式逐步推进与所投资企业脱钩;定性为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要按照有关规定推进所投资企业的改革;定义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投资企业。事业单位要在对现有企业明确定位的基础上,与所投资企业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和规范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监管企业的工作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2.事企分开,明确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实行事企分开,真正按照市场化、企业化规则运作企业。对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应该按照公司章程规定,派出董事、监事和领导班子成员,全面负责对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参股企业,要对被投资企业派出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董事、监事参与监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3.加强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管。事业单位要严格履行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管,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形式的内部机构理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财务决策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控制财务风险。及时报送相关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接受出资人的监督和检查,并定期委派中介机构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 内控规范 差异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将于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而在其制定初期,曾有人质疑,为何不能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直接引入行政事业单位。若想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区别与差异。

一、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控规范概念差异

行政单位即所谓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

事业单位,则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控规范目标差异

无论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目标都侧重于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活动目标的履行,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性。

相比较而言,企业则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而依法设立的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

企业存在的目的在于实现盈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它生存的动力来自于竞争。对比效率和公平,企业往往会出于自利性,更多强调效率性,而忽视公平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由于产权关系明晰程度不同,受托责任履行的自觉性不同

企业内控规范管理建立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基础之上,受托者往往是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下运行并创造企业效益,如果一旦因为渎职或者受托经济履行情况不好,这种外在的内控规范监督与约束机制自然就会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而行政事业单位则不然,其使用的资金大多为纳税人的收入,作为广大社会公众资金使用的受托者,往往会因为产权主体的不明晰产生“败德”行为,这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就是管理失灵。一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管理的框架结构中缺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缺少通过不相容岗位设置以及授权审批、预算管理、会计控制、信息公开等手段,以一种权力制约另外一种权力的监督,那么,这种社会责任履行的自觉性常常会处于无效、不自觉状态,甚至产生腐败和公共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绩效评估指标及其侧重点的差异

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评估指标主要为:销售收入、净利、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和市场占有率等。而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来说,绩效评估指标主要为:其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资产耗费程度等。显然,企业管理的绩效评估强调经济利益,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绩效则偏重于社会效益。

五、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控规范建设目标上也体现出很大的不同

在企业内控规范建设上,其目标主要有战略目标、合法合规目标、财务目标、资产安全完整目标、经营的效率效果目标。在这五个目标中,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目标与企业相同的只有合法合规目标、财务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对比企业内控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内控规范目标的宗旨,主要在于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其公益、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执行效果。

六、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控规范控制对象的差异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能权限等会受到外来制度和规定的约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制度建设的空间目前比企业要小,仅能涉及到财权(经济活动)的控制,无法涉及到事权的控制。尽管如此,抓住经济活动这条主线,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利于财权、事权的合规、有效性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虽然将控制的范围进行了缩小,但还是将内控集中于经济活动的控制作为切入点。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对象集中在预算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规范控制等这些常见的能够体现经济业务活动性质的控制活动上,而企业在内控规范上则只强调全面、全方位的内部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内控规范将实际操作的需求固化到了规范中去,更具有操作性。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要取长补短,无论从单位层面到业务层级,都要瞄准内部管理中关键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强化机制建设,将内控机制嵌入到内部管理制度之中,实现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原理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有效克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不完整性及落实不到位的形式主义。

七、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控规范要素框架的差异

此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资本结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企业内控规范的五大要素框架。

尽管存在差异,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还是兼顾了企业内控规范中可以吸收的方面,如注重运用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加强业务层面的内控,还特别加强对单位层面、运营环境的内控,并注重对内控的评价与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从这些方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企业内控规范中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监督等要素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有效融合。

八、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控规范控制范围的差异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涵盖了对战略、管理、决策等方面的考量。无论是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难以客观评估,对于内部控制的控制缺陷可直接通过该缺陷引起的错误水平来判定,缺陷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程度。因此,要清晰界定合理掌控内控缺陷与风险的界限,防范未来风险的发生。

总之,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打造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升级版”, 全局观是必备的条件,如果机构管理与制度只停留在字面上,团队将没有提升与凝聚力。制度的实施与内控要树立群策群力的氛围和企业价值观,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否则得不到各层级的认同,就是一纸空文,制度脱离市场一样抓不住机会,管控也就失去了长远性规划策略和灵魂。因此,在新时期建设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学文.我国企业财会管理对策及分析[J].会计之友2009(26).

[2]蔡莉.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J].现代营销,2011(3).

[3]黄申再.论财务会计本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3).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办企业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事业单位利用人才、专业、技术和设备等条件,兴办了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对弥补单位经费不足,促进单位发展,拓展经营,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安排一些分流人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通过审计发现也存在若干问题,因此加强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管理与监督就成为提高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被投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但企业目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人为控制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管理层的职责划分并不很明确,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互相监督、制约的体制,出资人管理缺位。

(二)被投资企业市场主动性不足

企业应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组织形式,对市场最敏感,具有投资机制,用人机制和决策机制最活跃的特点,而事业单位作为企业的主管部门和出资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主动性。受制于各种国家政策的约束,人员和身份的双轨制,使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灵活性,反而受到原投资机制的约束和影响,竞争力比起民营企业失去了很多优势。

(三)缺乏对企业管理者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企业管理者的收入与经营效益盈亏未挂钩,没有任何经济责任制约束,也无任何激励措施,工资每月定时定额发放,干好干坏一个样,管理者缺乏有效经营企业的动力和压力,处于随意松散的管理状态。

(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二是虽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涵盖不全。同时在执行上,往往变成了一纸空文,忽略管理,给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带来隐患。

(五)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财务收支随意性较大

企业缺乏相互制约的财务监督机制,赊账、欠账过多、过滥,不能有效组织收入,同时企业管理者一句话,一纸签字,就可以随意开支报销,随意支配资金。存在隐匿隐瞒收入,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等舞弊现象。

二、加强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管理与监督的建议

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宏观的原因,也有微观的原因,为了理顺事业单位与所办企业的产权关系,降低投资风险,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管理与监督,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行事企分开,完善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实行事企分开,真正按照企业化、市场化规则运作企业。对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被投资企业章程的规定,派出董事、监事和相应的经营班子成员,全面负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参股企业,要对被投资企业派出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董事、监事,参与和监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二)落实事业单位对企业的管理责任

事业单位法人代表应对所办企业的资金安全负责,确保对外投资的保值增值,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被投资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密切关注被投资单位的借贷、投资、担保和委托理财等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范对外投资风险。例如设立执行董事,对大额支出实行联合签字制度;建立对重大投资、担保等事项,董事会讨论通过制度。

事业单位应指定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对所办企业的管理,定期组织投资质量、投资效益和投资风险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单位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和采取相应措施。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明确被投资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事业单位应每年对被投资企业下达业绩考核指标,并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班子成员签订责任书,年终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班子进行考核,提出奖惩和任免建议。被投资企业经营班子要定期向投资企业报告企业日常经营状况,对重大采购、重大资产出售和处置、诉讼及仲裁等事项要及时报告。

(四)督促被投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订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各项经济行为有章可循,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现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控制流于形式,难收成效。

(五)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

要求被投资企业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报送相关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接受出资人的检查和监督,并定期委派中介机构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7

一、印章的规格、式样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印章分为名称印章、办事机构印章和专用印章(专用印章分为钢英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等),一律为圆形。

由国务院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印章直径为4.5厘米,办事机构的印章直径为4.2厘米。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印章直径为4.2厘米,办事机构的印章直径为4厘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用印章必须小于名称印章且直径最大不超过4.2厘米,最小不小于3厘米。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印章,中央刊五角星,五角星外刊单位名称,自左而右环行。其中办事机构印章中的办事机构名称及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中的财务专用、合同专用等字样,刊在五角星下面,自左而右横排。

二、印章的名称、文字、文体

印章所刊的单位名称,应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定名称;民族自治地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印章应当并列刊汉文和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有国际交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需要刻制外文名称的,将核准登记注册的中文名称译成相应的外国文字,并列刊汉文和外文。

印章印文中的汉字,应当使用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字体为宋体。

三、印章的刻制审批程序

民办非企业单位刻制印章须在取得登记证书后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及印章式样,经批准后持登记管理机关开具的同意刻制印章介绍信及登记证书到所在地县、市(区)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后,方可刻制。

四、印章的管理和缴销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印章经登记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备案后,方可启用。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印章使用管理制度,印章应当有专人保管。对违反规定使用印章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保管人或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因变更登记、印章损坏等原因需要更换印章时,应到登记管理机关交回原印章,按本规定程序申请重新刻制。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丢失,经声明作废后,可以按本规定程序申请重新刻制。重新刻制的印章应与原印章有所区别。如五角星两侧加横线。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后,应当及时将全部印章交回登记管理机关封存。

(六)民办非企业单位被撤销,应当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其全部印章。

(七)登记管理机关对收缴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交回的印章,要登记造册,送当地公安机关销毁。

(八)民办非企业单位未到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擅自刻制印章的,由公安机关处以5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并收缴其非法刻制的印章。

(九)对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承制民办非企业单位印章的企业,由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予以处罚。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浙江省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试行办法》(省长令第149号)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科学营运、规范监管为重点,围绕促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防范国有资产营运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大目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坚持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健全监管体系

1.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应界定为国有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2.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县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县政府授权,依法对县级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4.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县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决策机构。按照政府对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要求,对国有资产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

5.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国资办)是监管企业国有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日常办事机构。县国资办与县财政局合署办公,主任由县财政局局长兼任。

6.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以资产为纽带,按照“县国资委(决策层次)——县国资办(管理层次)——具体国有资产营运单位(运营层次)”构成的三层次监管体系运作。

三、强化监管职能

7.县国资办负责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府授权县国资办履行出资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资产、受县政府委托对外投资和参股的国有资产进行综合管理。

(1)制定国有资产监管规章制度;

(2)审核国有资本变动等重大事项;

(3)监管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变更公司形式和资产重组;

(4)审查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改制财务;

(5)依照规定向所出资单位派出董事、监事;

(6)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7)依法监管国有资产产权交易;

(8)调查处理国有资产纠纷,查处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

(9)依法参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

(10)承办县国资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8.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负责对本部门、本辖区内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并实施本部门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组织本部门国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审核本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事项;督促本部门企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接受县国资办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9.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负责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负责办理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和对外投资、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接受县国资办和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10.审计、监察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依法对国有资产实施监督。

四、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11.县国资办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产权纠纷协调、清产核资、资产统计、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

12.加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国有产权的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转让事项应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13.县国资办对其所出资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对其所出资企业的重大投融资规划、发展战略和规划,依照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履行出资人职责。

14.县国资办向其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监事的组成、职权、行为规范等依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15.县国资办依法对所出资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

1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审计、企业法律顾问和职工民主监督等制度。

1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及时向县国资办报送财务月报、年度报表及生产经营状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

18.规范企业资产处置行为。对外投资和担保、资产转让必须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资产处置的审批制度,200万元及以下的资产转让、增资、减持或核销,由县国资办审批;200万元以上或转让国有产权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报县政府批准。

五、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19.资产配置的管理。按照规定权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事项履行下列报批程序:行政事业单位提出资产配置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国资办审批。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的资产配置事项,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不得自行配置,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行政事业单位采用购置、购建方式配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20.资产使用的管理。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提供担保等。按有关规定,行政单位不得利用国有资产以任何形式举办经济实体和对外提供担保。事业单位资产对外投资和提供担保,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委托中介机构评估,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国资办审批。建立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并将资产清查结果报县国资办。

21.资产处置的管理。资产处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对外捐赠等。未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履行审批手续,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得自行处置国有资产。对房地产、设备等资产的处置应以中介机构评估价值为底价,经县国资办审批后,委托中介机构公开出售。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未经县国资办审批,建设、国土资源、公安等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行政事业单位单台(件)原值1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由单位提出申请,报县国资办审核批准;单台(件)原值1万元及以下的资产处置,由主管部门审批,报县国资办备案。

六、强化责任追究

22.建立企业管理者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资本收益最大化要求,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切实做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责任的落实。

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审计制度,每年考核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使单位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责任,以维护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3.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或者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致使国有资产及其权益毁损、灭失、减值等的情形。具体是:

(1)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或者产权界定的;

(2)违反规定转让国有资产产权的;

(3)在承包或者租赁中,不按规定发包或者出租的;

(4)在经营管理中,损害国有资产权益或者依法对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有监督制止义务而不履行义务的;

(5)在对外收购、兼并中损害国家利益的;

(6)违反规定提供担保的;

(7)在财务处理时,不按规定将国有资产收益入帐或者调减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

(8)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24.对国有资产流失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下列纪律处分(以下统称处分):

(1)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下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处分;

(2)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或者流失不足1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20%以上30%以下的,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的处分;

(3)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万元以上,或者流失不足10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30%以上的,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的处分。

前款(2)(3)项规定的留用察看处分,适用于企业人员,但依法由国家行政机关任用的人员除外。

25.除依照以上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处分外,县国资办可以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建议有关单位或者部门采取任职限制措施,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担任国有单位的领导职务或者在其他重要岗位上任职。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9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的简要述评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发展轨迹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形势相符合,从改革的方向看,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授权经营模式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转变;从发展历程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初级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这一阶段国有企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只涉及微观主体的改革,宏观层面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几乎没有触及。第二阶段,“国家所有,分级管理”体系初建阶段(1988—200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国务院于1988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出资人权责分散给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经贸委、计委、中组部、主管部局等多个部门,力图建立一个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第三阶段,是以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标志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深化的新阶段(2003年初开始至今)。2003年初组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草案)》把国资委的职能定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代表,而放弃了以往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这意味着,国资委应当是一家“大公司”或“大企业”,而不是先前认知的政府机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原来实行的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转变为实行国家所有,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然而,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是缺乏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说,《国有资产管理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系,也就是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解决国有资产出资人的问题。1998年国务院的《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定为,由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二是政企分开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导致国有资产流动难、交易难。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或多或少超越出资人职责范围,干预国资管理机构及其下属营运机构的经营活动,干涉国有企业的人权、事权和资产处置权。国有资产流动难、交易难,且高度集中统一地占有和控制国有资产,不利于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合理流动,不利于形成有效的资本市场,不利于进行产权交易,不利于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虽然不少地方建立了产权市场,但国有资产流动难、交易难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三是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低效运转。由于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情况,新的管理体系改革滞后,因而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国有资产“家底”不清、管理不善、资产价值不实、企业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国有资产闲置、损失和浪费以及被侵占流失等现象较为严重。四是产权关系不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我国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长期没有理顺,产权管理和经营体系很不健全,企业产权归属不清,责任不明,资产的流动、转移、投入和报废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使资产在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转让中大量流失。在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启动的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监管必将迎来新挑战。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国有资产监管带来的新挑战

企事业单位管理规定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对策

一、引言

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企事业单位生存的根本,包括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其中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的整理、清点、保管、统计、利用等。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逐渐提高,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置了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招聘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人员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信息化不足是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也要逐渐信息化。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规范的一个重要前提,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虽然在努力建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部门,积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但由于当前有的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方法比较落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意识不足。因此,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很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没有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又不规范,所以使得很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最终导致很多固定资产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对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1.加强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视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强,各个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环境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整合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是促进企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使得企事业单位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则应该要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应该要不断创新,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社会而言,这种创新更应该要及时、到位。由于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领导人员对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所持有的观念还比较传统,对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认识不到位,对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意识不足。因此,没有注意到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各种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认识,对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分配,让不同的人员能够明确自己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从而使得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的利用。

2.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的提升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一个重要的主体,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资产管理人员要学会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对固定资产的清点、统计以及分配等工作进行完成。另外在工作中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对技能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训,比如加强各种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加强对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的培训等,使得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更多与固定资产管理以及具体行业相关的知识,掌握更多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技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3.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完善

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对于一些传统型企事业单位,在新时期要完全转变管理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要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进行保护和利用,确保资产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首先,在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的确定,比如哪些人员负责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清点,哪些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那些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分配等,这些都应该要进行规定,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确保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其次,应该要不断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实现信息化过程中,网络基础设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健全的网络基础设施也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首先加强网络建设,由于固定资产信息资源管理的特殊性,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还应该要对企事业单位的硬件网络容量进行配置和完善,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其部门较多、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数量都比较多,有的资产顺序也比较杂乱。因此,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整个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的整合和统计,要做到跨部门、跨区域的整合,从而使得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固定资产都能得到记录,并且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各项固定资产进行充分的管理,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在使用固定资产时的情况进行记录,便于企事业单位领导者对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进而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实现高效的管理,防止出错。为了实现信息化管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等,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永光,焦光平,冯常玲.关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02).

[2]郑明涛.浅析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如何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J].软件,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