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时间:2023-10-07 18:08:38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1

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渊源于。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因而设立三级财务,而村级财务由原大队财务脱胎而来[1]。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性质的财务体制已不可能适合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再通过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现行的村级财务仍在沿用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出现了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雏形以后,村民自治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直到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委员会制度得到完善、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以来,更使得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显得重要和关键,村级财务管理也随着农村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变化[2]。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并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而是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简称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村级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组织的自治组织,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产权主体,它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村民委员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本村现存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体现为对本村各种财产资金的运营及获得收益的管理。在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全体村民的收益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主体,从而也就产生了独立的村级财权和村级财务管理。

所以,村级财务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出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又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性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形式,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对全村所有经济事务、资金往来的管理,又是村民委员会机构对其本身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村级财务管理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内部的资金运用的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环节,是保证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行,为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创造更高收益的一种财务行为。因此,从村级财务管理的这一概念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来看,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1996)并不适合于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村级组织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村级财务管理范围可分两大类[3]:1.公共财务。公共财务是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制度。其收入范围有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村机构人员经费补贴、用农业税附加方式代替村提留的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收入、政府财政支农专款、村企事业上交收入等。其支出范围有村机构人员、办公、业务开支、村级公共公益事业经费、“一事一议”的公共事业或公共工程投入、政府财政支农专项投入(包括村配套资金)等。2.集体资产财务。主要是对集体资本投资、集体资产租赁、集体土地征用或批租、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土地等收益和分配的财务管理。其中公共财务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而集体资产财务可以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管理,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公共财务还是集体资产财务都要涉及到村民委员会这一村级组织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产生利益的分配。所以,本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以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微观主体和以盈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为基础,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最终追求这一村级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村级财政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异同

尽管村级组织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它并不具备财政管理的职能和特征。第一,村级组织或村级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国家政府,它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它不具有财政主体的特征,从而也就不具有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来强制实施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二,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看,村级财务管理也与地方财政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税费改革之前,村级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村级的筹资筹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等。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财政收入的形式而产生的,而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结果,有些也是村民委员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而获得收益分配的结果。再次,村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许多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来共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涉及村内的所有重要事宜都需以村民或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议,以村务公开的形式昭示全村村民。另外,村级组织的日常性的规则和制度也通过村级组织的村民章程来确定,显然与财政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的管理职能尽管涉及到村级的公共管理和资金管理,也就是说既有行政性的职能,也有经济性的职能,但不管哪一种管理都要通过村民章程的约定或村民会议的商议。第五,涉及公共预算财务管理和集体资金的财务管理,这也完全与财政活动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不同,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还有生产活动和关系、交换活动和关系、消费活动和关系等市场经济所包容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4]。为此,对村级组织的资金管理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村级财政,否则,既搞混了财政的概念和本质,也弄错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本质,澄清村级财政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P>

四、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尽管是一个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它又有许多与非盈利组织不同的地方。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其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不是单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其最大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标。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业务收入,即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服务收费。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自创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5]。

从非盈利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财务管理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财务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来看,非盈利组织是通过法律认可并注册的法人机构,而村民委员会尽管也是自治性组织,但从法律上来讲,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划分。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非盈利组织仅仅是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谈不上资金运营,因为不存在资金的大量筹集,并不全面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却从市场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地参与,其财务管理活动要充分地发挥筹资、运用和投资的各种职能,充分追求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最后,从资金使用的目的来看,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资金的使用来增加社会总体的福利,是为社会利益而进行各种资金的投资和使用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则是从本村全体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来达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终为本村村民谋福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级财务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混同起来,必须要准确界定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五、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管理者,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村的集体资产属全村居民所有,是全村的公共资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代表机构,能够代表全村村民,运用村级资产,根据村级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筹集资金,恰当组织村级公共资产使用收益的分配,是本村公共(集体)资产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代表。而村集体经济是社区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经济实体,是公司或企业,是完全意义上的法人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村民委员会以村公共资产投资形成,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人,二者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也是所有和被所有的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也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自然村或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办企业执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这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我们现在谈的村民委员会的前身,所以,从二者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同样其财务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沿用的制度规定也是完全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沿用1996年财政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尽管这已经不能适应村级组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则适用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似乎是比较久远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从我国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普遍实施为开端,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界定是建立在把村民委员会看作一个处于行政性政治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特殊组织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村民委员会是一个介于市场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之间的中介组织,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利益主体,从而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正是本文意旨的村级财务管理。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泽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模式 民主理财制度 财务公开制度

一、我国现行乡村财务管理模式及问题

我国从1993年以来,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农村财务的法律法规和财会制度,各地也探索和实施了大量的农村财会改革的措施,各级农经管理干部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现行乡村财务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村账乡监(管、审)、零户统管、会计委派(具体形式主要有:集中委派、分户委派和专项委派等)和财务等几种会计管理模式。

村账乡监:就是行政村、乡镇企业的财务收支及会计凭证,经村委和村民理财小组同意,报乡镇财政所审核监督。对合格的会计凭证,由村会计定期送到乡统一保管。村会计定期编制村财务报表,经乡镇财政所认可盖章后,作为村财务公开的依据。

零户统管:就是乡镇各单位取消原单位会计,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由乡镇财政所集中管理,实行报账制。

会计委派:会计委派制就是乡镇政府部门凭借管理职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监督村级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制度。

财务:财务制就是对村账由镇统一集中记账,对村集体资金在保持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交由镇政府专户管理。

2.我国现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目前实行的农村财务模式并没有真正理顺农村财务关系,而是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较少考虑村级财务的自和自我完善的机制,没有处理好村民“自治”和政府“监督”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为:

第一是不合法:上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首先在合法性上存在先天不足。因为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而在这几种财务管理模式下,村民或村委会花钱的最终审批权却掌握在乡镇政府管辖的会计机构手中,实际上等于乡镇政府涉嫌插手农村财务管理,明显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民自治的有关规定,更使村民及村委会的财务自主管理权遭到实质害。实行这样的措施,表面上是为解决农村财务混乱的问题,但其实际上却是在村民自治的格局下,乡镇夺回其对村控制权的权力博弈。

其次是不合理:以上几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政府借行政命令破坏村民自治格局下的正常“游戏规则”,使得乡镇侵占了村民及村民委员会对村级财务的控制权。使乡镇政府插手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包括农村财务管理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当然不利于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更不利于村民民主意识的培育。假如借故“村干部和村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财务自我管理水平低,村民的民主意识弱”,就干脆下权上收,这也是典型的“上智下愚”顽固观念在村民自治环节的反映和暴露。本是村民自己说了算的事,偏偏要政府为其“做主”,这就难怪一些村民担心,村里的财务交到乡镇以后,为乡镇政府侵占村级财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对乡镇政府的监督不力,极易造成乡镇政府滥用权力,对村级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再次是损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一些地方规定村里一定数额的开支“必须由主管镇长审批”,如此规定,实际上已演变成“村财乡占”,再加上监督权过于集中,故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混乱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乡镇竟规定对代管村收取比例高达10%的“代管费”。更有甚者,一些乡镇利用手中的权利,把“村账”当成了乡镇政府的“小金库”,侵占村民的合法财产;有的乡镇干部甚至把送给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各种“赞助”,也拿到“村账”上“实报实销”,这样的做法引起了群众反对。这些做法,破坏了正常的农村财务管理秩序,侵害了农民的集体利益,助长了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必然会影响农村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 改革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原则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维护集体和农民利益显得更加紧迫。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靠老办法不行,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机制。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

2.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共同富裕的管理办法,就是好办法。

3.是要围绕农村经济的发展,确定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

4.是要适应农村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

5.是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党的农村工作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

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是实行村民公治、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村财务管理透明度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规范村组干部的财务行为,铲除农村腐败现象,遏制集体资金流失,增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充分发挥了村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使村级事务出现了“村民事务村民管,明明白白做主人”的崭新局面。

1.我国农村目前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民主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和弊端:

(1)民主理财组织不健全,民主理财制度不完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后,村委会成员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可是民主理财组织的建立却未能与之同步,民主理财组织的产生仍按惯例:一是直接指派。即由村主要干部指派相关人员参加。二是个别推荐。即由村班子成员或各小组组长个别推荐理财人员。三是临时凑合。即为应付检查由村组临时编报理财小组人员名单,实际上从未组织理财活动。这些做法未能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不能把真正原则性强、有能力、懂账务的人员推荐上来,未能树立理财组织的权威性。目前相当一部分村虽然成立了村级财务民主理财监督小组,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机构的代表和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对财务公开漠不关心。还有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变动频繁,交接工作不到位,致使出现“节节账”、“片片账”,民主管理失去效用,村民监督失去有效性。

(2)理财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记账方法和核算方法越来越科学,从整体上看,农村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从其基本构成来看,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年人多,青年人少;文化层次低的多,文化层次高的少;对会计知识一知半解的多,真正熟悉会计业务的少;追求私利的多,真心理财的少。直接影响实施民主理财的效果。有些理财人员存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他们不是代表群众的利益去理财,而是从维护个人的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出发,遇到问题,不是绕道走,就是缄默无言。以这样的心态去理财,必将民主理财工作推向恶性循环。

(3)主管部门疏于管理,领导干部意识淡薄。我国新体制下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缺乏研究和探讨,管理模式陈旧僵化,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仅仅是应付,财务管理没有被足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村级干部疏于管理,甚至对村组财务不过问,认为这些事情有专人负责,财务工作无非是收入支出问题,你拿票据,我签字,到财务人员处报销。在村财务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制度缺乏,管理无序的问题,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有些规章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个人说了算现象比较突出,财务监督薄弱。

(4)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目的是应付检查。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财务公开管理制度,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按制度办事、违规操作问题时有发生,诸如公开内容笼统,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半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屡见不鲜,因而不能真实反映村级财务内容,致使群众看农村财务公开内容尤如“雾里看花”,看不懂、看不清。村级财务公开工作推行了几年,但基本停留在形式上,很不规范。财务公开随意性大,无计划,不定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不是为了管理好农村财务。

(5)审计部门监督不力,可操作性不强。目前农村财务审计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县级审计局,二是乡政府下设的审计组织。虽然都有审计人员,但由于农村财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当年直接到村审计的很少;即使审计出问题,也没有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惩处,使审计工作走了过场。

2.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的对策

针对农村民主理财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着力点,抓紧、抓实、抓好。

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民主理财,不可能是全员参加,只能是选派代表,具体人数可根据村组的规模确定,参照理财人员标准,通过选举产生,以理财组织的信誉来保证理财组织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农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群众对干部有意见,便说其有经济问题,并以此来蛊惑群众,使干群关系紧张,扰乱农村稳定。之所以有群众被蒙骗,实际上就是群众对理财小组不信任造成的。

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应由群众“点题”。村务公开应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把公开内容的选择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对村务公开的内容进行“点题”,变“村务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为“群众想看什么,村务就公开什么”,深化公开内容,让百姓明白,干部清白。同时,各村应组建由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公开监事会和理财小组,负责对每期村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核,在公开栏里开辟“群众意见反馈栏”和“群众意见箱”,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开栏中公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村务公开由群众“点题”制度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辉.开展民主理财巡查,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J].河南农业,2005,4:42.

[2]池淑琴.村级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思考[J].经济师,2005,2:190.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3

具体做法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廊下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7月开始,全镇12个行政村全面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具体步骤是:

(一)开好“三会”,办好“二班”。各村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首先开好三个会议:一是开好村两委班子研讨会;二是开好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及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三是开好民主理财小组工作职责会。其次,办好二个培训班:一是办好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业务培训班;二是办好村报账员、村记账会计业务培训班。通过培训,使全体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熟悉村级财务核算和流程,村级资产构成以及民主理财小组工作程序和方法,为我镇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由镇纪委牵头,镇经济管理事务所、镇财经事务中心、镇记账站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建立一系列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特别是制定了“三定一联系”制度,三定是:定人定岗定责任,明确各自岗位和职责,具体分三个层面:村级、镇记账站和镇职能部门;一联系是由专人联系定点村,落实责任、包干到底。为全面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要求各村每月上旬,确定一天为民主理财小组活动日,同时做好每次民主理财小组活动记录,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三)经费保障,指导到位。为了充分体现民主理财小组工作独立性、发扬民主、履行职责、不受村两委班子的管制和约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每月活动经费,经政府领导讨论决定,统一由镇财经事务中心拨款发放,确保了民主理财小组工作正常运转。业务上,由镇财经事务中心、经济管理事务所经常进行指导。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顺利进行

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各村首先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顺利进行,为此,制定了以下18项规章制度:

(一)建立了财务会计3项管理制度。其中包括:联村总会计岗位职责;联村总会计会计基础工作目标;出纳(报账员)岗位职责。

(二)建立了财务管理9项制度。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台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项管理制度;村务议事规则。

(三)建立了财产清查2项制度。主要包括:债权、债务清查制度;库存物资、低值易耗品等存货清查盘点及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要求各村定期对村级集体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查,年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清查结果报送村民代表大会、并进行公示。

(四)建立了4项内部控制制度。重点包括:内部牵制及稽核制度;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三、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实行村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

健全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是实行村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关键,也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重点,为此,要求各村必须高度重视村级民主管理机制的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各村严格按照民主理财小组产生的程序和要求,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经公示无异议后生效,再选举产生各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民主理财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必须具备6项条件:一是热爱集体、有责任感、热心为村民群众办实事;二是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实事求是,在村民中有较高威信;三是参政意识强、敢于发表意见,能经常听取村民群众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能了解和领会党的农村政策;五是必须与现任村干部无亲属关系;六是应积极参加镇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二)体现理财小组工作独立性。在工作经费独立的前提下,每月上旬,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委会上月财务收支发票逐笔进行审核,对无异议的发票加盖民主理财审核章,准于入账。民主理财小组工作对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负责,民主理财小组工作接受镇财经事务中心、经济管理事务所的业务指导。

(三)明确民主理财小组职责。根据本镇实际,制定民主理财办法、明确民主理财小组职能,规范了民主理财小组的范围、程序和方法。各村制定了“民主理财小组职责工作制度”,按照制度规定,民主理财小组除每月审核村财务事项外,还要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民主理财工作情况。

取得成效

通过半年多来的民主理财,该镇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原始凭证逐步合规

对以前出现的白条、收据等发票要素不完整、手续不齐现象,通过民主理财后,根据规范化要求,使原始凭证逐步规范、真实、完整、合法。

二、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

通过民主理财后,村级会计核算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做到科目运用统一、格式统一、核算统一,账务处理及时,为上级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和各项经济指标。

三、货币资金管理有序

据统计,截止2007年5月,12个行政村库存现金余额为715370.18元,平均余额59614.18元,最高的村余额为187068.08元,超万元的有11个村。通过规范化民主理财后,止2008年3月,12个行政村库存现金余额为53355.28元,平均余额4446.27元,没有一个村超库存现金限额和现金坐收坐支现象,严格遵守了“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四、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原村级集体资产租赁、各类经济合同、协议无专人收集、管理和登记。通过民主理财后,各村积极认真对待此项工作,明确专人负责,并建立了集体资产管理台账和备查簿,及时登记每笔集体资产收益情况,确保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五、债权、债务、资产定期清理和盘点核实

村级债权、债务、资产清理盘点原来一般由村会计和村主任对账面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核对后进行调整,未进行现场盘点和清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后,根据制度规定,各村成立清理盘点核对小组,确定每年11月为债权、债务、资产清理盘点月,对各村债权、债务、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盘点,对盘盈盘亏及时进行申报调整,做到账款、账实、账表、账账、账证相符。

六、财务公开及时、各项指标真实可靠

原来以财务公开为核心的村务公开由镇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和协调,财务公开涉及面小、内容少。现根据规范化工作的要求,各村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按照财务公开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全面、完整上墙公布,让村民及时观看和了解村级财务收支和村级经济活动情况,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七、及时避免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收支业务的每月审核和监督,及时纠正不合法、不合规原始凭证入账,避免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如某村民主理财小组对2007年8月份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审核过程中,发现2张原始凭证有疑问,一张是村委会成员历年来缓发金,金额是34846.50元;另一张是支付2005年度党龄补贴7705.50元。遂提出质疑:账面上缓发金究竟有多少?是否与付款凭证金额相符?党龄补贴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时隔两年?最终村民主理财小组对这2张原始凭证作出“暂时不予入账”,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的意见。

存在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原始凭证方面,经检查发现极个别原始凭证三要素不齐全、业务招待费多笔合并报销,有些凭证签名出现铅笔、圆珠笔等现象;二是有些理财小组工作程序不规范,个别理财小组成员工作责任心不够强,部分理财小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工作范围不够全面;三是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落实上,各村有差别,发展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贯彻落实。

对策建议

经过近半年多来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充分发扬民主,使村民自治组织更能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充分体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需要,应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职责,建立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长效机制,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在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是基础,制订制度是前提,落实制度是关键,在今后工作中要狠抓制度的修订和落实,做到村级财务收支业务笔笔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二、逐步扩大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民主理财小组在监督财务收支的基础上,逐步参与村级实事项目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参与村级集体资产营运质量的评审,做到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经济的全覆盖、全方位监督。

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辅导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村级组织村级财务产生界定

一、村级组织的演变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

村级财务管理体制渊源于。体制是三级所有(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因而设立三级财务,而村级财务由原大队财务脱胎而来[1]。这种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性质的财务体制已不可能适合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就不可能再通过原有的村级财务管理活动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为农民的增收减负提供制度保障。现行的村级财务仍在沿用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上世纪80年代初,在广西出现了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的雏形以后,村民自治管理体制日益成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直到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委员会制度得到完善、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的普遍推行以来,更使得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显得重要和关键,村级财务管理也随着农村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了巨大的变化[2]。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并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而是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财务管理活动,简称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这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村级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独立于其他政治或经济组织的自治组织,是一个市场独立的产权主体,它独立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村民委员会的经济管理职能不仅体现在对本村现存财产和资金的管理,而且还体现为对本村各种财产资金的运营及获得收益的管理。在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村民委员会代表村民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最大化主要是全体村民的收益最大化和村民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村级组织(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产权主体,从而也就产生了独立的村级财权和村级财务管理。

所以,村级财务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出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反过来,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又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性基础。村级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种形式,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对全村所有经济事务、资金往来的管理,又是村民委员会机构对其本身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村级财务管理是对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内部的资金运用的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环节,是保证村级组织的高效运行,为村级组织和全体村民创造更高收益的一种财务行为。因此,从村级财务管理的这一概念和村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来看,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1996)并不适合于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

二、村级组织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性质,村级财务管理范围可分两大类[3]:1.公共财务。公共财务是村级财务的基本内容。要建立村级公共财务预决算制度。其收入范围有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村机构人员经费补贴、用农业税附加方式代替村提留的收入、“一事一议”集资收入、政府财政支农专款、村企事业上交收入等。其支出范围有村机构人员、办公、业务开支、村级公共公益事业经费、“一事一议”的公共事业或公共工程投入、政府财政支农专项投入(包括村配套资金)等。2.集体资产财务。主要是对集体资本投资、集体资产租赁、集体土地征用或批租、集体土地租赁、集体经营土地等收益和分配的财务管理。其中公共财务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方式进行,从财务预算的角度来加强村民委员会的收支管理,而集体资产财务可以从村民委员会为资金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管理,真正体现财务管理的各种职能。无论是公共财务还是集体资产财务都要涉及到村民委员会这一村级组织作为市场利益主体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和资金产生利益的分配。所以,本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仍然是以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利益微观主体和以盈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为基础,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最终追求这一村级组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村级财政管理与村级财务管理的异同

尽管村级组织既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有经济管理的职能,但它并不具备财政管理的职能和特征。第一,村级组织或村级自治组织并不是一级国家政府,它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所以,它不具有财政主体的特征,从而也就不具有利用国家所赋予的权力来强制实施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第二,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来看,村级财务管理也与地方财政具有很大的不同,在税费改革之前,村级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村级的筹资筹劳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税费改革之后,村级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业税附加、财政转移支付和一事一议等。这些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以财政收入的形式而产生的,而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分配的结果,有些也是村民委员会通过资金的使用而获得收益分配的结果。再次,村级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等许多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来共同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涉及村内的所有重要事宜都需以村民或村民代表的共同商议,以村务公开的形式昭示全村村民。另外,村级组织的日常性的规则和制度也通过村级组织的村民章程来确定,显然与财政活动的管理具有较大的差异。最后,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的管理职能尽管涉及到村级的公共管理和资金管理,也就是说既有行政性的职能,也有经济性的职能,但不管哪一种管理都要通过村民章程的约定或村民会议的商议。第五,涉及公共预算财务管理和集体资金的财务管理,这也完全与财政活动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不同,村级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还有生产活动和关系、交换活动和关系、消费活动和关系等市场经济所包容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4]。为此,对村级组织的资金管理不能笼统地称之为村级财政,否则,既搞混了财政的概念和本质,也弄错了村级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本质,澄清村级财政与村级财务管理的称谓是非常重要的。P>

四、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

村级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尽管是一个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它又有许多与非盈利组织不同的地方。非营利组织是在公众支持下为实现公共目标而存在的组织。其经营目的在于社会利益而不是单个人或组织的经济利益,其最大特征是不以盈利为目标。非营利组织收入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但其主要来源是自创收入。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业务收入,即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服务收费。除慈善组织外的非营利组织都可以向其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费用形成业务收入,以扩大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自创收入也包括投资收入。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5]。

从非盈利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二者的财务管理是有差异的:首先,从财务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来看,非盈利组织是通过法律认可并注册的法人机构,而村民委员会尽管也是自治性组织,但从法律上来讲,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和划分。其次,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非盈利组织仅仅是对资金的预算管理,谈不上资金运营,因为不存在资金的大量筹集,并不全面参与市场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却从市场经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充分地参与,其财务管理活动要充分地发挥筹资、运用和投资的各种职能,充分追求资金的收益最大化。最后,从资金使用的目的来看,非盈利组织主要通过资金的使用来增加社会总体的福利,是为社会利益而进行各种资金的投资和使用活动。而村民委员会则是从本村全体村民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恰当的资金筹集和使用来达到资金收益的最大化,最终为本村村民谋福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村级财务管理与非盈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混同起来,必须要准确界定村级财务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范围。

五、村级财务管理不同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

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管理者,是村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村的集体资产属全村居民所有,是全村的公共资产。村民委员会作为村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代表机构,能够代表全村村民,运用村级资产,根据村级组织发展的需要,及时筹集资金,恰当组织村级公共资产使用收益的分配,是本村公共(集体)资产完全意义上的所有者代表。而村集体经济是社区性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经济实体,是公司或企业,是完全意义上的法人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村民委员会以村公共资产投资形成,所以,村民委员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资人,二者之间是投资和被投资的关系,也是所有和被所有的关系[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同时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也规定: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自然村或原生产大队、生产队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称村合作经济组织)。村办企业执行行业企业财务制度。这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我们现在谈的村民委员会的前身,所以,从二者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同样其财务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区别,财务管理沿用的制度规定也是完全不同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沿用1996年财政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尽管这已经不能适应村级组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则适用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

村级财务管理的产生似乎是比较久远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仍然是从我国村民委员会管理体制的普遍实施为开端,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而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界定是建立在把村民委员会看作一个处于行政性政治组织和盈利性组织之间的特殊组织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巨大变革,村民委员会是一个介于市场经济和农民家庭经济之间的中介组织,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利益主体,从而通过村级财务管理行为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正是本文意旨的村级财务管理。[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李泽峰.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理论和实践[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游祥斌,彭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起源、发展与问题探析[Z].2009.

[3]王观楚.完善村民自治下村级财务管理机制[Z].2009.

[4]张双文,何新民.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2):11-15.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50-01

一、提高思想认识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作用,甚至影响到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发展。许多村干部长期形成的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一定要得到扭转,将财务管理真正重视起来,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好落实。村干部应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从这一点来说,就应该让村民参与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工作中来,通过公开财务确保财务的公正与透明。在村干部的考核中,应列入财务管理内容,目的是加强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一)健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由于许多村干部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对这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意识与认知,造成这些财务管理制度得不到认真执行。存在以支代收现象,很多村实行村干部包组、包片收税费等任务,本来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也造成一部分村干部将所收税费自行开支,年终用发票和工资抵顶。因此,村级财务做到收有凭,付有据,各项收支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得避实求虚,要具有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各项收支凭据要及时记账,要素齐全,手续健全,特别对开支的发票要注明资金去向,拒绝白条入账。村内年度结算为12月31日,在年终结算时确保当年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各种款项,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年终决算收益分配。村干部年度工资经村支两委集体评议,经党委、政府审批才能发放。原则上村干部工资不得超过乡财政拨发年度的转移支付。但村内资金来源较好,年终收益分配有节余时,可以适当增加。村级支出实行报账制管理,支出单据原则上是税务发票或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统一印制的报账单、证明单、领条等,不得以不规范的凭证入账,严禁无据付款。

(二)完善财务审批制

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村内各项财务开支发票通过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后,再由村主任审批报销。要建立规范的审批权限,如500元内由村主任审批;500元至1000元,经驻村干部和片长审核后由村主任、支部书记会签;1000元以上由村支两委集体研究讨论后,经驻村干部和片长及村理财小组审核由村主任、支部书记会签。兴办公益事业及购置固定资产等重大开支,应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理财小组讨论同意,由村支两委申报,片长及驻村干部审核,递交镇党委、政府审批同意后才能开支

(三)建立村账乡代管制度

“村账乡代管”由乡镇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建档,分村核算,搞好村级年终收益结算及报表工作。村级各项收入、支出凭据要有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必须手续齐全,先由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再按审批程序审批后,按期由村报账员向主管部门交账,办理交账有关手续。村级报账员应每一季度与主管部门人员核对各科目账户余额,如有发生错误,并及时核查纠正。村级财务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规范有序的资金运行机制,将村内的全部收入纳入村账乡代管核算范围,规范资金收入的收缴程序,及时足额存入村账乡代管银行账户,强化管理,进行资金拨付制正常运转。

(四)完善民主理财制度

民主理财小组应由群众代表、党员代表3―5人组成,负责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村级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应坚持民主理财的原则,民主理财小组有权监督村级财务实施,对财务收支有知情权、审核权、决策权。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将村级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向群众代表大会公布。民主理财小组在监督中,发现违反村内财务制度有关规定的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五)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村级财务公开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财务公开,使村民清晰了解收入与支出情况,有利于对村干部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保证其将村民赋予的权力用于维护村民的利益上,为农村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对村民反映出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村干部应认真听取,积极采纳,并进行公开。村级财务公开由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提供财务公开资料,每季度进行财务收支公布,公开内容要真实全面。公开的方式以村级公开公示栏为主,公开栏设在人口居住密集地带、主要交通路口等方便阅览的地方。村级财务公开由报帐员照相报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存电子文档备查。对群众所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向群众解释和纠正。

(六)规范物资管理手续

有的村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正常现象,如部分财产早已经卖掉了或者早就报废掉了,但是村财务账面上仍然没有作过任何的处理。还有不少的村却是,账有实无,账实严重不符。另外个别的村干部自身要求不严,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最终达到个人营利、占为己有的目的。

(七)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检查机制

应做到:1.建立会计委派制。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任财会管理人员,聘任应通过专业考试和面试择优录取,再委派至各村。2.健全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管理体制等,以制度方式对财务工作进行规范。3.赋予财务管理人员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力,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行使职权不受外来干扰。防止出现村干部兼任会计或出纳的现象,村干部应尊重财会人员提出的建议。4.加强民主建设,完善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落实民主决策,使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乡镇政府的管理部门和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检查。可采取定期检查或其他方式开展有效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法问题应及时做出处理,对当事人予以相应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定期培训村级财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乡镇农经部门应组织培训班,对刚上任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农经部门应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指导方式可选派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到村里做实际指导,或向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发放财务培训资料等,通过这些方式来不断提升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能。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6

一、“双代管”对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影响

其一,为了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行,为了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税费改革后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行,确保农村生产公益事业建设的集体资金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来源于农业税附加返还和转移支付,一部分来源于一事一议筹资和集体其它收入,如何把这两部分资金用好,就必须把它捆在一起,保证不被挤占挪用方能实现两个确保。如集体没有足额使用转移支付资金,必须使村级资金形成缺口,村级再想办法向农民收取。

其二,为了解决农村财务混乱的顽症。多年来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混乱,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村级组织实行定期换届以来,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其三,为了保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199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下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以来,全国农村普遍推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推行中村务公开制度推行较好、民主管理的推行就遇到了难题,有些村支书、村长都商量不到一起,更不用搞民主管理,有些干部选上来后,不经民主讨论就去随意收入支出,账前审核你不让入账,他就不入账,甚至以后就不上账,等到任满时手中拿得是一堆收支票据。下任选上后,账本不去接。

其四,为了确保农村稳定。多年来,农民上访的焦点、热点就是财务问题,财务混乱始终是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混乱问题,才能确保农村稳定。

其五,为了强化农村经营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营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实行“双代管”后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加强了,保证了农村经管理制度逐项落实,村级筹资筹劳必须符合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否则不能收取,账前审核就是把这个关。农村承包上交收入,就要把住合同签订的民主公开关。

二、推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双代管”的对策

第一,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政府财政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资产台账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土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制度等。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建立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等。同时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同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村级资金、账务委托乡镇代管的,要尊重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所有权和财务管理自,要按会计核算主体分设账簿,实行统一电算化管理,建立健全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要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运作。实行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建设是基础,抓好落实是关键。一要抓好制度实施。做到制度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用制度管财、管权、管事、管人,决不能出现“制度上墙、一贴了事”。事实证明,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只能是一纸空文,只有落实到位、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二要搞好规范运作。确保委托、账簿管理、资金代管、票据审核、档案管理、会计信息提供、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审计监督等项财务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目标。三要突出管理重点。实行村居会计委托制的重点,就是要管好管住村居资金。今后,村级所有收入一律由镇街会计委托中心负责管理,做到应管尽管,大、小资金全部监管,不留任何死角,对村级每一项收支,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收坐支现象的再次发生,一经发现查实,严肃处理。同时,要不断探讨化解村级旧债、制止新债的办法,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对继续擅自举债或违规举债导致村集体蒙受损失的,要坚决追究其责任,对化解债务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建立开支审批制度,规范财务公开。村社的每一项现金开支,统一由村兼职出纳承办。属于社的开支由社长审批,经社民主理财小组同意,村主任审查。属于村的开支由村主任审批,经村支委或民主理财小组同意,并经乡镇农经部门指定的专人或政府领导审核后,方能在乡镇农经站报账。一般情况下单项开支在100元以下者,由乡镇农经部门审核;开支在100元以上的大额开支其中数额较大特别是非生产性的开支,事前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报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如果群众对某一些开支提出质问的,审批人和审核人应做出负责的解释。必要的生活接待费,由各乡镇政府、郊区街道办事处统一规定标准,并附接待事由、就餐地点、时间、人员的文字说明,否则,不予审批、审核。同时,要规范财务公开。第一、各村社必须在适当的地点(一般在村委会所在地)设置黑板式的村(财)务公开栏,一般长3米、宽1至2米;第二、财务公布榜按当月或当季的现金收、付发票逐笔填写,同时公布现金、存款余额;第三、财务公布榜在张榜前,必须提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查,必要时民主理财小组有权查阅有关帐、据和资料,审查无误后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第四、村会计在每月或每季度初的15日前,将上月或上季度的财务向群众张榜公布,做到通俗易懂,凡涉及农户的账目,要列出花名册;第五、财务公布后,民主理财小组要收集群众意见,并由社长或村主任做出负责的解释。

第四,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稳定的会计人员队伍是抓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镇街中心会计,按每一万人配备一名会计的标准,由各镇街选拔配备,签订招聘合同,持证上岗,逐步实行职业化管理。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各村只保留一名村会计负责报账。市经管部门要切实抓好管理、培训、指导和监督,加强对镇街中心会计、村会计及村民主理财人员等的法规政策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完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的财务管理办法是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也是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应把握三点:一是实行民主理财。一方面要民主产生理财成员。民主理财成员应以村民代表为主,吸收有关村干部参加,民主理财小组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民主理财小组要报乡镇农经站备案;另一方面要明确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村民主理财小组作为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组织,应当依法办事,严守财经纪律,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代表群众理好财。村民主理财小组应享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监督权:村级财务计划的制订及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资产招标、投标活动以及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各种专项款的使用情况;收益分配情况。二是推行电算化管理。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的电算化、网络化,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既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又可以有效地防止人情账、回头账和变通账的出现,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公开不及时与不真实的问题。各乡镇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彻底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手段滞后的问题。有条件的乡镇还应加大投入,多添置微机,实行分片核算管理。三是规范财务档案管理。在村级财务档案管理上要做到“三有”:即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统一标准的铁皮档案柜,做到一村一柜;有固定的管理人员,并配置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等设施,确保会计资料及各种经济资料的安全。

三、结论

财务清理是理顺农村财务,促进资金、财务“双代管”的有效方式和重要举措,只有扎实搞好农村财务清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推进村级资金、财务“双代管”,才能实现干部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双赢目标,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执行力、公信力和凝聚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完善;;机制;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对巩固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一些地区在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情况上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乡镇核算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情况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以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债权、债务不清,缺乏可靠会计信息等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2009年开始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实施工作中,镇成立了村级会计委托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以镇农经部门为主的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设置总会计、会计、出纳、审核等多个独立工作岗位,明确核算中心工作职责及各个岗位职责,同时,配备相关的财务电算化设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到2010年末,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中,有16个村(社区)签订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协议书,经清理完成委托代管资产873.27万元的移交工作,并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分设账务、独立会计核算进行代管。在会计核算与处理上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有关财经制度,使用省统一印制的收据票据;规范了开支票据,杜绝了“白条”抵库的不良行径;明晰产权,健立资产产权台账,进行登记管理;规范债权债务管理,有效地管理债权债务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良债务的发生;编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彻底解决了以往无会计信息或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队伍涣散

目前,各乡镇都已建立起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可有的只是一种摆设,缺财会人员或财会人员极为不稳定,甚至,存在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只有一个人的现象,工作难于开展好。财会人员绝大多数属兼职的,而且没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不足。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管理中,规定村委会备用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难于运作;二是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中,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三是欠缺村级“一事一议”筹料管理制度,筹料管理工作难于规范。

(三)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监督不力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低、为群众维权意识不强,难于履行好其职能。民主监督发挥不了作用,特别是对开支的合理性、非生产性支出过大等的问题没能把好关。

(四)法律意识淡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严重

在实施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有的村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无视规章制度,总是抓住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收入和不经财政的捐赠、扶持等的收入不放,私设小金库。对小金库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五)经费短缺,运转难

由于种种原因,中心的工作经费不到位,经费短缺成了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费短缺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难于启动,村、组报账员报酬也就难于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提到关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要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管理部门职能,组建好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认识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处理不好这问题会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然而,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能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问题,为此,要给予大力宣传。在推动委托工作中,要召开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议,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强调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依法,进行独立核算,机构的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愿望、维护农村稳定需要的认识;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的认识。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有效地约束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行为,促进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顺利运行。

1、强化管理监督体系建设。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纪检组织部门的组织领导,需要各级农经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监控网络体系,为村级财务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来落实农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以此保证农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建立“一事一议”筹料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通过一事一议”筹集沙石料,兴起公益性事业较为常见,而且比起筹资方便了大多数群众,是广大农民较为乐意接受的方式。但目前尚未建立或完善这项管理制度,来规范筹集沙石料等的活动。目前,在一事一议”筹集料管理中,只有参照“一事一议”筹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所筹到的材料其计价标准问题,限度标准问题却没有统一的口径,给资产核算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建议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

4、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双江县现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管理制度》的现金管理制度中规定:村委会库存现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不违规又便利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运作。

5、完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村级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滞后,因此,要以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为契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鉴于,资产产权登记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此项管理制度。

(四)加强票据管理,治理“白条”问题

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领用、回收的登记制度,领用时按编号登记,回收时注销登记。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收入票据的稽查工作力度,治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捐赠性的划拨业务中不规范的问题。在发生扶持、捐赠、兑付奖金等业务时,会计主体双方要落实相关票据管理办法,尤其是拨出方要严格以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作为核销入账原始凭证,不能绕过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经办此类业务,这样,可从源头上杜绝集体经济组织收受捐赠等收入不入账的行为,有效地遏制农村财务中的“白条”问题。

(五)实行财务公开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要以村为单位,按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将编制的各村财务收支情况公开表交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质量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其充实人员队伍,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并保持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撤换。同时,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委托服务机构财会人员、村级报账员和民主理财小组长的业务培训,特别是人员上岗培训,要采取定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民主监督及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一事一议”制度、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化管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七)提供经费保障

经费问题是关系到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工作运转的问题。财政部门要将会计委托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供工作经费保障。省、州(市)财政部门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县乡开展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人员培训、报账员报酬、设备购置等项费用补助,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省、州(市)农业、财政部门每年要联合对开展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县进行检查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县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对村级会计服务机构及其会计人员进行评比考核。

(九)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力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按照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手段电算化的目标,加大投入,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不断地提高代管质量和工作效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化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z].农经发[2008]4号.

2、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财会[2008]8号.

3、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z].

4、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z].

5、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账员管理暂行办法[z].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完善;;机制;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是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对巩固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一些地区在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情况上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乡镇核算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

一、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情况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以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债权、债务不清,缺乏可靠会计信息等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以笔者所在的乡镇为例,2009年开始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实施工作中,镇成立了村级会计委托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以镇农经部门为主的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设置总会计、会计、出纳、审核等多个独立工作岗位,明确核算中心工作职责及各个岗位职责,同时,配备相关的财务电算化设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wWw.133229.coM到2010年末,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中,有16个村(社区)签订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协议书,经清理完成委托代管资产873.27万元的移交工作,并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分设账务、独立会计核算进行代管。在会计核算与处理上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有关财经制度,使用省统一印制的收据票据;规范了开支票据,杜绝了“白条”抵库的不良行径;明晰产权,健立资产产权台账,进行登记管理;规范债权债务管理,有效地管理债权债务不清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良债务的发生;编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彻底解决了以往无会计信息或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村级会计委托代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队伍涣散

目前,各乡镇都已建立起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可有的只是一种摆设,缺财会人员或财会人员极为不稳定,甚至,存在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只有一个人的现象,工作难于开展好。财会人员绝大多数属兼职的,而且没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验不足。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管理中,规定村委会备用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难于运作;二是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中,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三是欠缺村级“一事一议”筹料管理制度,筹料管理工作难于规范。

(三)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素质低监督不力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低、为群众维权意识不强,难于履行好其职能。民主监督发挥不了作用,特别是对开支的合理性、非生产性支出过大等的问题没能把好关。

(四)法律意识淡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严重

在实施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有的村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无视规章制度,总是抓住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经济收入和不经财政的捐赠、扶持等的收入不放,私设小金库。对小金库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五)经费短缺,运转难

由于种种原因,中心的工作经费不到位,经费短缺成了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费短缺业务人员培训工作难于启动,村、组报账员报酬也就难于落实。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是新形势下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村级财务公开水平的有效载体。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提到关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要统一安排部署,强化管理部门职能,组建好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认识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处理不好这问题会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然而,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能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问题,为此,要给予大力宣传。在推动委托工作中,要召开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议,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强调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依法,进行独立核算,机构的财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愿望、维护农村稳定需要的认识;要通过大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村级会计委托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的认识。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有效地约束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行为,促进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核算中心的顺利运行。

1、强化管理监督体系建设。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纪检组织部门的组织领导,需要各级农经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监控网络体系,为村级财务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规范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来落实农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以此保证农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建立“一事一议”筹料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通过一事一议”筹集沙石料,兴起公益性事业较为常见,而且比起筹资方便了大多数群众,是广大农民较为乐意接受的方式。但目前尚未建立或完善这项管理制度,来规范筹集沙石料等的活动。目前,在一事一议”筹集料管理中,只有参照“一事一议”筹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所筹到的材料其计价标准问题,限度标准问题却没有统一的口径,给资产核算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此,建议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

4、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双江县现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管理制度》的现金管理制度中规定:村委会库存现金控制在500元以内,村民小组备用金控制在200元以内的,已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不违规又便利受托和委托双方的运作。

5、完善产权登记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村级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集体资产产权管理滞后,因此,要以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为契机,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鉴于,资产产权登记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此项管理制度。

(四)加强票据管理,治理“白条”问题

加强票据管理,对票据实行领用、回收的登记制度,领用时按编号登记,回收时注销登记。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收入票据的稽查工作力度,治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捐赠性的划拨业务中不规范的问题。在发生扶持、捐赠、兑付奖金等业务时,会计主体双方要落实相关票据管理办法,尤其是拨出方要严格以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作为核销入账原始凭证,不能绕过统一印制的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票据,经办此类业务,这样,可从源头上杜绝集体经济组织收受捐赠等收入不入账的行为,有效地遏制农村财务中的“白条”问题。

(五)实行财务公开

会计委托服务机构要以村为单位,按财务公开制度要求,将编制的各村财务收支情况公开表交村委会审议通过后,及时在村财务公开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质量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决定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其充实人员队伍,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并保持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撤换。同时,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委托服务机构财会人员、村级报账员和民主理财小组长的业务培训,特别是人员上岗培训,要采取定期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民主监督及财务公开制度、村级“一事一议”制度、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化管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等,切实提高委托服务机构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七)提供经费保障

经费问题是关系到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工作运转的问题。财政部门要将会计委托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供工作经费保障。省、州(市)财政部门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县乡开展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人员培训、报账员报酬、设备购置等项费用补助,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省、州(市)农业、财政部门每年要联合对开展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县进行检查考核,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县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对村级会计服务机构及其会计人员进行评比考核。

(九)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工作效力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按照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手段电算化的目标,加大投入,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不断地提高代管质量和工作效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化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z].农经发[2008]4号.

2、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z].财会[2008]8号.

3、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z].

4、云南省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及人员管理暂行办法[z].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做法;成效;山东苍山

近年来,苍山县针对部分村财务管理混乱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大力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建立了规范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新体制,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农村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群关系的一大热点问题。近年来,苍山县虽然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极大地牵扯了各级抓经济发展的精力,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村级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财务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全县1 056个行政村中,有60%的村会计业务能力差。二是“双代管”制度未落实。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现象较为突出。有些村吃喝、副食赊欠等不及时记账,最后成为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四是多数村财务公开不及时、不清楚。五是民主理财小组不健全,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苍山县农村财务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2]:一是对农村财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乡镇经管站对村会计难以进行严格地管理、约束,对村级财务不能实施有效地管理。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财务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财务预算、现金管理、财会人员培训等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管理上有漏洞。三是对农村财务管理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认为村级资金少,出不了大问题,管不管无所谓,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有效的措施来抓这项工作。因此,虽然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但多数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

2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在坚持“四不变”,即村级财产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内容不变,资金用途不变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事务“四监管”,村级账目和资产管理,业务上归乡镇经管站领导[3]。主要做法如下:

(1)明确指导思想,制定改革方案。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完善财务公开,促进全县农村改革和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改革方案。

(2)建立村级事务“四监管”办公室。村级事务“四监管”办公室设记帐员1名,负责所有村庄会计账目的建立、登记和张榜,监督和帮助村级管理、使用资金。

(3)健全完善村民主理财小组。按照500人以下的村设3人、501人以上的村设5人的标准,全县1 056个行政村都建立了3~5人的民主理财小组。

(4)精心组织财务清理交接,建立健全新的账簿。理清旧账,搞好交接,建立规范、统一的新账簿,是实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4]。

(5)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程序。为保证财务管理规范运作,对村级开支、报账程序和报账的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每月10日前由各村会计携带本村上月收支凭证到农村财务事务所报账。苍山县下村乡经管站审计员对每笔支出都要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无误后交记账员记账。

(6)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各项制度。重点建立了财务预算、现金管理、财务公开、群众监督、帐目锁定、财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定期培训7项制度。

3改革取得的成效

3.1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进程

在建立账目阶段,通过对全县所有村级帐目逐一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全面理清了村级往来账目,一次性彻底解开了累积多年的干群“疙瘩”。通过完善农村财务运作程序,规范村级账目,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严谨、合规、合法。

3.2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

推行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后,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财务运作程序规范,从财务收支决策、报帐审核到账目锁定,村民理财小组全程参与,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达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稳定。

3.3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新的管理办法从机制上创造了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形成了村负责人、村民主理财小组、经管站全方位、多层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改变了过去村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 于高山,孙清华.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2009(4):50-52.

[2] 黄传梅.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369.

村组财务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分析;解决对策;研究探讨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是一项对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各种资产情况进行统筹核算的重要财务活动。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管理资金额度不仅呈现出日益攀升的趋势,而且与之相关的管理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相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全民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一、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利于政府对一切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以及管理的各种资产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控制,进而真正提高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使其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其次,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实现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全面完善,进而不断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彻底规避以往存在的农村基层账目混乱、资产流失等问题的产生。最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基层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不仅可以规范农村经济活动,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抵制各种不良财务管理行为,进而在缓解社会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全面维护党群、干群关系。

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直以来,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都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根本所在,因此,只有对农村“三资”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才能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发展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很多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所以导致最终的农村“三资”管理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具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去体现。

(一)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现如今,仍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因为自身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而导致很多额度较大的农村“三资”未经过集体的同意和研究就被随意支出和占有,再加上相关凭证和手续的不完善,从而不仅给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且还侵害到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使得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

(二)缺少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目前,一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缺少专业化管理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忽视相关管理规范的重要性,抱着随意的态度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其不仅依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开展核算和记账工作,而且对于资产台账的有效建立也是极为忽视,进而使得农村“三资”管理中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账目,这种情况既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诱发一些不必要的农村资产损失。

(三)缺少一定的财务公开力度从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乡镇组织虽然对于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度,并针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了公布,但实际工作情况却与相应的规范要求存有一定的差距,不仅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工作存在严重的形式化主义,而且广大农村群众对于财务信息公开的重视度也是比较淡薄,这在某种程度上既降低了农村财务信息的公开力度,损害到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为各种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产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四)缺少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当下,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由于自身缺少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和控制体系,所以导致农村“三资”管理中也是出现很多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甚至个别财务管理人员还会因为一己之利而触犯到国家相应的法规条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基层干部和党组织的形象,给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极严重的影响。

三、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三资”的合理利用,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就要根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如: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同时,还要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和活动中,力争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一目了然、全面掌握,这样才能有利于基层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三资”的利用价值。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在大范围内对这些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积极宣传,以便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的认知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通过积极地参与、配合、监督等行为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可以真正发挥出职能作用,对农村资产、资金、资源等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基层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应对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而且还要定期对在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思想教育培训,以便使其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能够正确认知规范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树立一定的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管理行为的发生。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统一规范财务管理流程和财务票据,并建立完整的资金台账,以便可以很好地对农村“三资”进行监督和管控,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这样才能有效抵制各种模糊不清的账目出现,发挥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作用。最后,农村基层组织要对农村“三资”支付方式、预算方式、限额方式、用途、金额等进行充分的明确,并完善相关审批程序,要求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大额支付等必须经集体的决策或联签才能进行支出,同时,还要提供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这样才能保证农村“三资”的合理管控,使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三)大力提升农村财务公开力度首先,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对现有的民主管理制度与财务公开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并建立健全的民主理财小组,由集体选举推荐的村民担任小组成员,这样才能发挥出有效发挥出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监督作用,确保农村“三资”的合理利用。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要对村务财务的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以及相关内容等进行充分的明确,并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向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公布,以便让所有村民都能对集体财务信息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加强民众的参与性和监督力度,进而为控制各种不规范财务管理行为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四)全面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认识度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活动开展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改善农村财政情况的核心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对该项工作的细化开展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各级村委干部要树立一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并积极学习提出的系列讲话精神,进而围绕人民的利益,立足于实际,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和财务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切实的维护党群、干群关系,缓解以往所滞留的矛盾冲突问题。其次,各地农村基层组织还要健全自身的财务管理领导机制,并对相应的财务管理职权、责任等进行充分的明确,进而以村级管理制度为基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村“三资”管理方案,并将其贯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减少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保障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优化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技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优化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必须从技术层面出发来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不仅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如:会计电算化,而且还要提高基层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秉着严肃认真、规范有序的态度来开展农村“三资”的核算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各项财务管理类目、格式的透明度和真实性,进而在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有效控制一切不良财务管理行为的发生,为提高区域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

(六)积极完善农村财务监督审查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相应的村组织机构还要对农村财务监督审查机制的合理构建给予相应的重视,以确保各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都能处在健康、理想的监督环境中,这样才能提高资金、资产以及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还要不断加大农村内部监督机制的管理作用,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管理意识,以便可以真正做到民主化监督、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审查,从而全面提升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使其可以达到相应的财务管理监督标准。同时,各地镇政府及村委还要建立定期监督审查制度,并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核心的监督审查机构,以便可以最大化提高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其可以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尽管当前我国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较以往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某些方面仍存有一定的不足,因此,要想改善现状,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就要对现有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完善,不仅要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审查机制,提高全民的财务管理意识,而且还要大力提升农村财务公开力度,优化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保障农村“三资”安全,为大力发展新型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祥晓,安存红.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