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进村组助推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21 09:06:42

干部进村组助推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一、结合包村点实际,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按照县委要求,人保局由局长带队,组织局班子成员及驻村工作组,深入到村开展集中宣讲活动,主要是开好了村支部大会、村组干部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对“中国梦”进行了系统宣讲、解释。认真学习了《镇关于镇村联动建设城镇化示范镇的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县委、镇党委和“村两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镇、村联动,群策群力建设高标准示范镇、示范村浓厚氛围。结合县2013年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村2013年工作目标,使群众对“中国梦”、“幸福”及“小康”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活动开展以来,局长下到包村点3次,班子成员下到包村点40余人次,全村组织党员干部培训达60余人,印发各种政策及技术资料500余份,走访农户120户。

二、建强班子,提升党员整体素质

我们注重把班子建设作为“千名干部下村组,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首要任务来抓,下到村后,我们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查、走访和座谈,摸清了两委班子的思想、工作和要求,走访了一部分党员,发现了村两委班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整改,帮助村两委班子树立信心,捋清发展思路,加强了协调,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确实努力打造一支组织信任、群众满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班子,活动期间,村党总支书记还到市区进行了村镇建设进行了参观学习。目前,村党总支四个协会支部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村党总支工作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并在即将召开的全县村党组织建设现场会上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抓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在,全村优秀青年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转正式党员3名。

三、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村有发展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工作组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来抓,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具体是实施“123”发展战略。一是培育壮大有机白茶这个主导产业项目,目前,全村白茶产业产值达1000万元,茶叶人均收入达500多元,解决全村520人就业。2013年生产的高档白茶供不应求,实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二是引进两个外商投资企业,村干部大胆的走出去,赴、等地招商,以跳出农业抓农业思路,先后引进客商投资组建了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集团两家的农业招商企业,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现有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山林流转3000亩。三是组建《茶叶合作社》、《农机具合作社》和《有机稻专业合作社》三个专业合作组织,其中,今年新组建的《农机具合作社》不仅减轻农民重体力劳动负担,而且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四是建设高标准白茶、杨梅、有机稻和农业开发四个规模基地:一个是建设高标准白茶基地2400亩,今年村集体投资控股的白茶基地完成50亩,夯实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第二个是建设无公害有机稻基地800亩,通过基地加农户形式,引进客商参与开发,打响有机稻和有机白茶品牌,开拓有机稻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三个是500亩杨梅基地,第四个是农业综合开发基地2000亩。

四、努力转变干部作风,切实为民办实事、好事

按照县委要求,工作组严格工作纪律,自觉做到“五不准”和“三个不离村”。不搞形式主义,实实在在为村级办实事好事,深入村组户,加强与群众联系,建立“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位干部印发了“进村入户”服务群众联系卡100余份;开展党员群众问卷调查,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办了以下几件实事:一是帮助村级争取“一村一品”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加快致富步伐;二是落实2013年茶叶生产培训工程,计划培训茶农50人,通过培训让农民熟练掌握茶叶生产加工技能;三是协调温泉项目投资商改造村组公路,主动与温泉项目客商协调,目前争取到至温泉水泥公路项目延伸到村,该路段长700米,宽8米,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加宽施工,10月前可改造完成。四是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建立卫生责任制,解决集镇脏乱差问题。五是抓好民生工程,重点是抓好了河堤的修复、高压线路的改造和塘下桥新建三个民生工程,目前,河堤已经修复完成,其他两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六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贫困户。结合“庆七·一”活动,走访慰问5名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1000元。对贫困学生进行了调查,今年村初步统计考取二本以上的考生有4名,其中曾继维一家同时有两个考取二本以上大学。并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老板资助贫困大学生。

虽然获得开展取得初步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期难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工作离县委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少部分群众观念陈旧,对新项目引进存在顾虑;二是个别群众因病迫贫;三是项目配套资金短缺,血药有关部门的支持。今后,我们将加大力度,务实作为作风,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为建设秀美乡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