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1:43:43

村组范文篇1

一、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性因素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要靠共产党的领导来保障。我们党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在经济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在思想文化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些既是共产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追求的目的,也是共产党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在新时期新阶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先进性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离开了中国共产党践行的“三个代表”,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新农村建设才能在“三个代表”引领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农村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最终要靠党的农村组织来贯彻落实,首先要靠农村党组织来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开拓实践。这就要求党的农村组织必须自强创新力,才能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之路要靠党组织来引领。在当今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新的伟大实践,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和模式可鉴,也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必须开拓进取,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新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度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一项艰巨工程,需创造和具备诸多条件予以推进,其中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是首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条指出: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级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具体实施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学思想的指导和引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决策、骨干队伍的形成和壮大、民众的动员和组织、示范的培养和推广、新路子新局面的开创等等,都首先需要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来实现。农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党的农村组织是农村发展的火车头,火车头的引领力强弱,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结果。党的农村组织只有具备强大的创新力,才能实现先进性和领导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领科学之路。

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力要靠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摆在全党面前,对党的农村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党组织必须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动力源主要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党组织自强创新力。从根本上讲,创新力是主体超越自我、改变现状而不断发展的本质力量。因此,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不仅是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应有之意,而且是其力源的根本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党组织是关键,党组织发展和强大,自强创新力是核心。党组织自强创新力是党组织生命力之所系、先进性之保障,从而是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所在、发展之保障。

二、科学认知时代要求是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前提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弱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着力点应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把握时代脉搏,从我国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新的重大历史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时代要求。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给党的农村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农村组织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增强创新力,才能肩负起率领广大群众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的重任。时展和形势变化赋予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本质、特征、方向、着力点、动力、源泉等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刻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是正确认知和增强创新力的前提。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本质,就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基础,自觉积极强化带领农民群众突破主客观的各种束缚,改变落后现状,不断开创农村建设新局面的力量,就是自觉积极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把握住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真谛。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特征,概言之,就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和优化。改革创新不是弱化或放弃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而是党的领导方式的不断改进、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导力的不断增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完善。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须体现这一时代特征,就是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自觉主动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传统习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悲观失望的心态中解放出来,以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使党组织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路径创新,使农村党组织始终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方向,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方向决定着创新力的基本功效和价值。离开了上述时代赋予的发展方向,再强的的创新力都会失去价值和意义,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农村党组织自觉增强创新力就必须锁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来自觉提升创造力,不断开创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着力点,就是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三个文明”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求作为领导核心的农村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发展,但同时应突出重点,把握着力点,选准突破点。对此,尽管因各地具体情况不同而会有不同,但解决上述“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因而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却是相同的。只有把党的创新力放在这一着力点上,才能使创新力体现出最大效能。离开了这一着力点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就像我们要打开一扇门一样,如果我们将力用在了门轴上,劲再大,方向再正,也不可能将门打开。同理,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在先选定大方向的基础上,必须找准着力点,然后去施力,才能有功效,才能体现出价值。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动力,就是党内民主的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保障党员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党员党的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普遍增强,党员意愿的充分表达和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的组织才能具有旺盛生机和活力。这不仅是时展对党的农村组织的要求,也是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解决束缚和制约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瓶颈问题的现实要求。

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时代源泉,概言之,就是学习和实践。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与时俱进,适应时展和形势变化要求就必须不断学习和积极实践。学习是丰富思想、开阔视野、开拓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持久不断的学习力是自强创新力最直接的源泉。增强学习能力,以科学的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是为自强创新力提供不竭源泉的内在要求。投身实践是自强创新力的基本途径。投身实践就是投身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党组织率先投身实践,敢试、敢创、敢冒,是党组织自强创新力实现的必然要求。实践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组织自强创新力实现的大小和程度。

总之,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必须正确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时代内容,即农村党组织要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内容和指向,体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三个文明”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着力点上。把握规律性就是按照执政党的先进性要求,正确体现具有积极自觉向上的代表力、导向力、引领力、组织力、实践力、开拓力的先锋队要求。富有创造性就是在体现把中央政策和先进经验与本地本村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不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不断开拓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只有正确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才能保证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具有科学的基础、正确的方向和引领开拓价值。

三、准确破解症结是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突破口

面对时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农村组织要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必须冲破各种桎梏的束缚,才能实现创新力的增强和释放。从先进地区的经验和相对后进地区的农村现状分析,党组织应着力破解以下四大束缚。

一是破解落后文化心态和传统习惯力束缚。落后文化心态和传统习惯力的严重束缚,是当前相当一些后进农村党组织安于现状、止步不前、难有作为深层原因。由于党员队伍年龄老化严重,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现代信息和思维影响小,典型示范的影响力和推广力弱,落后文化心态和传统习惯力极其深刻地支配着相当一部分农村,以致那里的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感觉不到它对新思维新事物的抑制作用。而这种无孔不入的、业已根探蒂固地盘踞在人们心理中的等、靠、要等惰性习惯,以及夜郎自大、得过且过、小富即安、不敢富甚至嫉妒富等落后文化心态,对众多的后进农村党组织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束缚。据调查看,某县2971名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505名,仅占17%,而56岁以上的占到42%。某村260多口人中仅有党员4人,除支部书记40多岁外,其他3名党员均在60岁以上,加之身体状况等原因,党组织的作用难以实现。相当一些后进村的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面对先进村的快速发展和本村的落后状况而无想法、无办法,甚至表现出“听天由命”、无所谓的无责任心态和悲观失望心态。这种落后文化心态和传统习惯力的束缚不破除,党组织的创新力就难以产生和增强。对此,党的农村组织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培养时代眼光,更新思想观念,以先进文化建设、制度创新和典型示范等综合手段来消除落后文化心态和传统习惯力的支配和束缚,紧追时代潮头,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列。

二是破解欠完善的体制束缚。欠完善的体制是制约和束缚后进农村党组织创新力的重要因素。这不仅表现在一些地方党的农村组织不健全、制度空白或不完善或虚设(只是拟几条条文贴在墙上而无实际效用),而且表现在农村党政体制的不顺以至掣肘上。如有的村党支部认为自己是“核心”,凡事自己说了算,把村委会的事情大包大揽,甚至把公章、账本、审批签字权等控制起来,使村委会形同虚设;有的村委会则认为自己是村民选出来的,具有群众基础和合法性,因而妄自尊大,凌驾于村党支部之上,致使党支部书记把主要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处理关系上,无暇考虑如何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这种关系不顺的“两委会”体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处于两难的矛盾之中,难有作为。有的相对落后的农村实际存在的个人说了算严重束缚着党的基层组织活力,党员权利得不到实现,党员的智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党员的责任感遭到严重消解。对此,党的农村组织必须以改革的精神,进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制度创新,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职能明确、程序严密、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消除实际存在的个人说了算体制束缚和“两委会”关系不顺的掣肘,以民主、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促进和保障党的农村组织创新力的不断自强。

三是破解现代科学文化素质低的束缚。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是大部分农村党组织的现实,也是制约和束缚党组织创新力的基本因素。科学文化素质低导致党的基层组织能力弱化,活动内容单调,教育方式陈旧,吸引力小,参与率低。据调查,某县2971名农村党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有127人,仅占党员总数的4.3%,而初中以下文化的有2844名,占党员总数的95.7%。这种整体素质低下的状况,严重制约和束缚着党组织的创新力,与肩负领导建设新农村重任的要求不相适应,以致选拔村支书只能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由于选拔出来的人文化水平低、社会见识少、思想保守、缺乏组织领导能力,其素质能力与农民群众思富盼富想发展的愿望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连什么是“”也不知道,难以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难以担当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重任。这是大部分后进村长期难以改变面貌的重要原因。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形势任务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农村由于信息基础差,学习力弱,眼界和思维受到局限,党组织的创新力受到严重的制约和束缚。党的农村组织要自强创新力,就必须着力改变现状,动员各方力量,创造条件,多途径解决信息基础差、学习力弱的问题,以实现政治强、素质高、作风好、合力大、本领优,为自强创新力奠定坚实而雄厚的内在基础。

四是破解基础贫乏和载体局限的束缚。据调查,凡工作困难的村党组织,其村经济还停留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单层经营体制上。这种经营体制的实质是“单干”,特点是分散,导致村集体经济成为“空壳”,甚至长期积累的村债务包袱沉重,难以形成比较紧密的现实的共同利益。这种状况使村党组织缺乏代表群众利益的经济基础和载体,因而工作中没有凝聚和引领群众的抓手、平台、载体,严重的制约和束缚着村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难以形成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发展比较好的村看,大都已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村党组织的工作不仅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基础,以此能代表村民共同的最现实的利益,而且以此形成了联系群众的平台和载体,因而也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凝聚力。先进村成功的普遍经验表明了农村党组织努力的方向和途径,这就是积极推进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这里提出的集体经济不是走回头路到时的集体经济,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据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创建统一服务、合作经营的新型的集体经济。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经济体制的形成,必将为村党组织凝聚力创新力的提升提供实在的抓手、广阔的平台,奠定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不断优化创新是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基本途径

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不断开拓和优化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唯如此,才能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党的农村组织必须具有新型的书记队伍、新型的组织、新型的党员队伍、新型的党内民主、新型的农村体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创新,是实现以上“五新”从而强化党的农村组织创新力的基本途径。

(一)培养新型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农村党支部书记,应该是政治坚定、思想解放、眼界开阔、政策熟悉、法治力强、知识丰富、技术领先、致富有方、心系百姓、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当前农村严重的问题在于建设能够胜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党支部书记队伍,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对此,地方党委特别是县委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干部,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特别是要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农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而又能共事、能成事的人,选进到党支部班子中来,把其中优秀者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建成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党支部书记队伍,是党组织自强创新力和引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从目前的现状看,应从拓宽渠道和建立机制上予以着力推进。

1、拓宽党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选育渠道。当前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带来的后继乏人,而且是没有合适人选而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甚至存在有名无实的情况。对此现状,我们既不可能限制青壮年外出务工,也不能降低标准,而应转变思维,放开视野,以大党建的宽视角来拓宽选育渠道。据调研各地的做法和启示看,应结合实际,突破地域、村域、行业、身份界限,采取内部选举、村际交流、机关下派、以强带弱、跨村兼职、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可从返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驻村企业负责人中选育,可由先进村书记兼任并负起培育责任,可从机关党员中选派挂职培育,特别是注重从大中专学生中培育。可从宏观政策上考虑制定和实施鼓励大中专毕业学生进村创业计划,并创建机制和制度予以保障。通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方式,不断为农村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尽快实现村村有大学生。这不仅可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广阔平台,而且可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军来源,是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对党的农村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创建党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从执政党建设规律要求和各地的经验看,当前应着力推进以下四项工作机制建设。(1)创新培养培训工作机制。以县委为龙头,明确农村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干部队伍培育的责任和要求,乡村两级明确后备干部条件和人选,并明确教育和管理要求;县、乡、村三级建档,乡村党组织两级管理,县乡党校定期培训,村党支部定期分配给后备干部工作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接受锻炼;乡村两级负责对后备干部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要把农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书记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计划,放在重点位置,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培训规划和目标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定期培训轮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效果。通过集中培训、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方式,突出培训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注重教思维、教方法、教政策,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农村党支部书记头脑,切实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这是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的关键性保障。同时要探索和解决培养和任用脱节的矛盾,切实做到留得住人、用得了人,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队伍。(2)创建选拔任用工作机制。从各地的经验看,“两推一选”不失为有效途径。对此,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力予以完善。当前应着力规范和明确“两推一选”工作程序和原则要求,并进一步推进其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3)创建跟踪管理指导机制。以目标管理为着力点,结合实际制订《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创,把农村党建工作内容和目标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紧密结合,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建立承诺制,接受群众监督,使党支部书记心中有目标,肩上有担子,工作有动力,在完成任务中锻炼和提升队伍素质。(4)创建激励保障机制。调查告诉我们,制定和实施“旗帜工程”,是实现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强化精神激励,重视推荐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出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等,提高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同时制定村党组织书记报酬考核办法,明确村书记工资报酬制度,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同样予以制度保障;要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激励保障机制要制定分级目标规划,明确责任,县乡强化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督导和扶持力度,及时提出解决难题的针对性措施,鼓励先进,督促后进,营造争优创先的局面,有效激发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二)创建新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从而要求党的农村组织从组织思想、组织设置、组织结构构建上必须创新,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要求。由于不同地区历史、环境、基础的不同,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目标也各不相同,所以新农村建设在内容、程度、要求上也有所不同,这要求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确立科学发展观,是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党组织,是能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发展的党组织。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新型的党组织应该是善学习、方向明、政策清、百姓亲、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凝聚力、创造力强,是党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党组织要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符合各自实际的新路子。一些地方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行业协会中、建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环节上,建在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上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方向性意义。据此,应努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这种体系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又能结合党员的行业岗位,保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岗位一线上。要根据农村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党组织与农工商公司结合、与行业协会结合、与合作社结合、与互助协作组织结合、与专业服务组织结合、与新的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结合的新模式,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党组织要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学习型组织,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要以建立学习型政党的新理念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增强和发挥党组织带头学习的能力,营造党内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突出创新学习的实践性,形成普遍化和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创建主题教育、基地教育、网络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教育平台,创办乡镇流动党校,让农村党员在田间地头就能接受教育。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强化功能,特别要着力提高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实要求,也是农村党组织自强创新力内容和要求的具体化。

(三)培养新型的党员队伍

我们党是广大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也是民主智慧和力量的代表。因此,我们党的先进性既源于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又必须通过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我们党自强创新力既源于广大党员创新力的增强,又必须通过广大党员提升创新力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党员队伍,应该真正是政治上坚定的模范、理论上明白的模范、道德上高尚的模范、作风上实在的模范、发展上开拓的模范、生活上文明的模范、行为上守法的模范、业绩上领先的模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带领群众前进的模范。我们党把发展确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共产党员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打破思维定势,延伸信息渠道,拓宽致富领域,强化敢闯敢干、敢作敢为的理念,克服小富即满,小进即安的思想;强化联合致富的理念,克服单打独斗的局限;强化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农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的“双带”意识,解决好党员意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性,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带领群众发展的排头兵。

1、着力把党员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县乡村党组织要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民夜校等的作用,加强政策法律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科技和文明素质,努力提高党员队伍走在群众前面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使其真正成为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党员;要以创新精神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坚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党员,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体现先进性,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中体现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繁荣和谐稳定中体现先进性,并着力探索和创建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为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提供制度基础和保障;要大力实施以提高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将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后配干部、将村干部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骨干带头队伍。

2、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泾阳县委按照“支部主导、党员自愿、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走出了新路子。即因需设岗,搭建党员工作平台,设定责任区;对接上岗,保证党员各展所长,实现党员所长与群众所需的有效对接;公示明岗,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培训履岗,提高党员带动能力;定期评岗,彰显党员先进性,增强党员吸引力、凝聚力和带动力。其目标任务设定上涵盖了产业结构调整、村务监督、社会稳定等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90%的岗位是围绕农村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党组织认为需要加强的重点环节设立的,如共同致富岗、科技示范岗、扶贫帮困岗、治安巡逻岗、民事调解岗、环境卫生保护岗、水利设施维护岗、等等。运用目标化管理设岗定责,利于把新形势下党员先进性的体现方式、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和群众对党员的期望有机融为一体,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无职党员能够在其岗,用其权,干其事,尽其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内在动力,为体现和发展先进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这种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化管理的探索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总结、借鉴和推广。

3、创新党员发展工作。新型党员队伍建设要有新的发展思路,要从保证党对农村事业领导的高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摆在农村支部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目标责任制,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功能弱化的问题。要创新党员发展模式,在坚持发展方针和标准的基础上,引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打破少数人对农村基层政治资源的垄断。可探索建立乡镇定目标要求、村级公开选拔积极分子、乡村两级共同培养培训(村级负责日常培养,乡镇负责集中培训),乡村两级建档管理的党员发展制度。这样既可以避免政治资源的家族化或个人垄断,保证农村党员队伍正常健康的发展,又可以保证党员队伍建设的高质量,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

(四)发展新型的党内民主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内容。发展党内民主既是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本质要求和动力,也是实现村民民主的前提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党内民主,应该是党内民主的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是党员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和保障,党员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和聪明才智得以切实增强和展现,党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要自觉强化党的意识、主人意识、责任意识,为党的事业尽心尽力。党组织要通过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民主知识和民主技能教育、党员权利义务教育等,提高农村党员对民主的理解和实现能力,增强农村党员的权利意识和民主责任感。实践证明,实现和保障党员权利要走制度建设的路子,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发展党内民主的工作机制和充分实现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以制度建设为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和党员权利充分实现提供可靠保障。要按照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把农村党的工作、党的干部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立在党内民主发展的坚实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实现和保障机制,实现民主决策、制度管人、章法理事。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化,实现和保证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选举权、决策权、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实现村官村民选、村情村民知、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目标。党取胜的智慧和力量存在于党员群众之中,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必须着力于发展党内民主这一根本,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村民民主的发展,以充分的民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强烈的责任心、广泛的智慧和强大的动力基础。

(五)创立新型的农村体制

创立新型农村体制是党的农村组织自强创新力的必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农村体制,应该是能够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各方关系顺、职责明确、效率高、各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能够凝聚成最大合力的新型农村体制。各级党组织要为推动农村体制创新创造条件,努力推进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的形成。农村党组织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努力构建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与村民新型经济组织、与村民新型服务组织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特别是创立村级两委会工作协调机制,以疏通作为领导核心的党的农村组织真正成为村民自治体制内在的领导核心之路径,为自强创新力奠定体制机制保障。

据调查各地的实践经验看,值得进一步总结和完善的做法:一是“一肩挑”,即党的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村级“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这不仅可以避免村级“两委会”之间的矛盾,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推进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同时可以减少村干部的数量,减轻农民负担。但这种体制容易掩盖两种组织的本质区别,易于导致旧体制党政不分的弊端,容易出现以党代政或以政代党的一手重一手轻状况,容易形成过分集权,妨碍村民权益。因此应进一步探索和明确规范村级党政组织的不同职责和相互关系,并使之形成协调配套的制度化的运行机制。二是“一制三化”,即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实现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这种机制明确规定党组织书记是村级“一把手”,村委会要向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党组织书记有召集两委联席会进行议事决策权,并辅以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党务村务公开、村民议政、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这种制度安排,顺畅协调了各方关系和保证了各方应有权力,特别是党员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保证各方在村级体制内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权利的实现。“一制三化”是一种党组织主导、两委会共治、村民参与监督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得以明确和保障,村委会的职权也能得以保障,但最易导致党组织过分集权而妨碍村民权利,容易偏离村民自治精神和原则。

村组范文篇2

一、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界定不清

推行村民自治是执政党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战略举措,是扩大基层民主、发展民主政治的重大决策,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而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即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扮演什么角色就显得十分关键,《村组法》规定它“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就使得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清,从而在实践中产生了普遍性的“两委矛盾”。比如,2001年3月,山东省栖霞市4个镇57名村委会成员集体要求辞职,其原因就是因为村党支部和镇党委、政府一味强调“党领导一切”,采取村党支部代替包办村委会的做法,使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上任一年多来,村里的财务、公章也不向村委会移交,村财务支出由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村委会只起着“摆设”的作用。

如何处理“两委”关系,已经成为推行村民自治的一个矛盾焦点。目前,在“两委”关系的实际运作中,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村党支部说了算,村委会按党支部的意见办。这种模式使村委会丧失了自治权,不符合村民自治的原则和本意,难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二是“两委”职责分开,村党支部只管政治思想工作,村委会全权行使自治权。这种模式使一些人认为村党支部被凉在一边,丧失了在农村的“领导权”,难以为乡村干部所接受。三是“两票制”,即村党支部书记由村民和党员分两次投票选举产生。这种模式看似比较民主,其实质还是属于第一种模式,它依然强调和突出村党支部对全村事务的实际控制和管理,只不过通过“两票”选举尽量选出更符合民意的村党支部书记而已,而村委会在此就显得无足轻重,这显然不利于村民自治本身的发展。四是“两委合一”制,即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的学者看到“两委”分开的的缺陷却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索性提倡“两委合一”。笔者认为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僵化的“二分法”思维,即搞不好党政分开,就只好又回到党政不分、党政合一。这种模式虽然表面上解决了“两委”之间的矛盾(“两委”即然都“合一”了,矛盾当然就没有了),但实质上还是强化了旧体制党政不分的弊端,是传统“政社合一”体制的“现代版本”,与推行村民自治的初衷和建设法治国家的理念相去甚远。

“两委矛盾”源于《村组法》对“两委”关系界定不清,而“两委”关系界定不清又根本地源于我们对“党的领导”的认识误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在对“党的领导”的认识上,已经形成了这么几点共识:一是党不是权力组织。现代国家几乎都是政党政治,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任何政党都是以取得政权、参与政权和维护政权为主要政治目标,但政党包括执政党本身并不是权力组织。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特别指出:“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二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党的十二大以来的《党章》和国家《宪法》,都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三是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过去我们把党的领导简单地理解党领导一切,包办一切,在实践中搞成了严重的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和权力高度集中等弊端,这种领导体制不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1980年8月,邓小平就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基本原则”。但这并没有说基层党组织,尤其像村党支部这样的基层党组织也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事实上,在基层,各种组织都只能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完全可以说,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只要执行了政策和法律,就是坚持和服从了“党的领导”。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一样,有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和法律的义务,村党支部不必像党中央那样“总揽全局”,对村委会“发号施令”。

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的村党支部,没有直接向村民群众和村委会发号施令的权力,也没有直接行使村民自治的权力,它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具体说,村党支部就必须在《村组法》内活动。因此,《村组法》第三条应该修改为:村党支部必须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之内活动。这就是说,村党支部书记可以作为候选人依法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如果当选,即以村委会的身份和名义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村党支部书记也可以不参加村委会选举,但村党支部必须在《村组法》之内活动,不得凌驾于《村组法》之上,也不能置身《村组法》之外。

二、对乡镇干预村民自治的法律责任未作规定

当前,乡镇政权的严重干预是村民自治中的最大问题,也是制约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最大因素。本文使用的乡镇政权概念包括乡镇党委和政府,这完全是根据基层权力运作的实际状况所做的判断。乡镇政权对村民自治的干预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也是人所尽知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操纵民主选举。众多事实表明,乡镇对村民选举的违法操纵,是农村选举不能正常进行的重要原因。有的乡镇为了将民主选举纳入自己控制的“轨道”,使自己指定的人能够当选,不惜代价,怪招迭出。有的用等额选举代替差额选举,有的欺下瞒上、偷梁换柱,有的动用专政机关武力压制村民,甚至任意网织罪名将持有不同意见的村民抓起来,等等,不一而足。1998年海南省琼海市大路镇云满村16名村民因联名提名一位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与镇党委、政府的意见不一致,当天晚上镇党委书记就带领公安干警开着警车,把提名的村民们抓到派出所,并要村民们承认“破坏”选举的“罪行”。此事经村民上访并在报刊上披露后,虽然镇里没有进一步迫害村民,琼海市人大也口头表示重视此事,但却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部门明确表示支持村民的民主选举,更谈不上如何处分有关违法的干部。

二是直接任免村委会成员。虽然《村组法》明确规定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但一些乡镇对村委会成员的直接任命和免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据1998年第4期《乡镇论坛》披露,从1996年起,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镇对所辖的34个村委会干部全部是镇党委直接任命的。1998年12月19日,浙江省上虞市章镇发生了镇党委用红头文件任命村委会主任的事情,该文件提名林炳华等16人为林岙村等村的村委会主任,建议卢兴尧等13人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还建议7个村委会主任改任主任助理。笔者2000年上半年在湘西某县山脚下村调查时发现,该村新当选的村委会主任邓敦平因在催农民上交“三提五统”问题上不能令乡镇“满意”,就被乡镇干部威逼写了“辞职报告”,随后该乡镇未经村民同意就指定一人为所谓的“村主任”,因村民议论较大,又改称“主任”,后来迫于村民舆论,乡镇干部就要求村民对该“主任”进行投票“选举”以便顺理成章地使其转正,可懂得法律知识的村民没有买他们的账。到笔者写稿时,该村委会主任位子一直空缺。

三是直接干涉村民内部事务,侵害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村组法》第19条明确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八项大事,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可这些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往往是乡镇直接插手,下达任务指标,限定完成任务时间,最后动用警力和几十名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强行执行,根本不管村民自治不自治。这些年来,农民负担屡减不轻,有的酿成了“官逼民死”的恶性事件,就是乡镇直接干涉村民自治事务、严重侵犯村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反映。1996年3月2日,湖南省衡阳县集兵镇党委政府擅自决定向中小学生收取教育附加费和人均62元的建校集资款,并规定在春季中小学开学时一次性交清,初中二年级女学生、13岁的成春花因其父患病长达13年之久,家里十分困难,交不起580.5元的学费(其中学杂费262.5元,教育附加70元,全家4人集资款248元),读书无望,服毒身亡。1998年10月29日,重庆市梁平县新盛镇8名干部到民安村最穷的农民罗昌荣家收取300元的税费,因为罗没有钱,交不出税费,这些乡镇干部就毫无人性地将罗昌荣按在地上拳打脚踢,然后用板凳像和尚撞钟一样撞击罗。罗在惨叫声中挣扎着求饶,换来的仍然是板凳的撞击。干部们打得兴起,又将已被打成一瘫烂泥似的罗拖到屋外的坝子上,在村民众目睽睽之下,四个干部将罗双手反拧到背后,和“”时采用的“喷气式”一样,一个干部用木棒猛击罗的后背。罗嘴里流着血,脑袋垂下去了,直到有人将罗家的唯一值点钱的东西--一头猪赶走,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干部们才放手,第二天罗昌荣吐血死亡,而非法毒打罗的干部们却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这些被新闻曝光出来的恶性事件还很多,至于没有曝光的,肯定更多。这充分说明,进行自治的村民无力对抗权力不受制约的乡镇政权。村委会就成了乡镇的派出机构,成了乡镇权力在村里的延伸。

我理解到《村组法》的制定者们预料到了乡镇会对村民自治的干预,所以该法第四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这项规定明确界定了乡镇与村委会不是行政隶属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不得干预村民自治。但这项规定并没有改变乡镇对村委会实际上的“领导”关系,也没有阻止乡镇对村民自治的严重干预,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除了长期以来乡镇实行对村级的领导习惯、乡镇职能未及时转变、相应的农村体制未进行及时的改革等原因外,就《村组法》本身来说,就是缺乏对干预村民自治进行处理的法律硬性规定。《村组法》中充足着一些“应该”、“应当”、“不得”等纪律性软约束词语,却没有一旦违反该法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的规定。在村民自治实践中,乡镇干预村民自治后没有相应地承担法律责任,这就使得他们更加为所欲为、有恃无恐,《村组法》的权威性也就丧失殆尽了。

所以,《村组法》必须增加干预村民自治、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的硬性规定,并使之进入法院诉讼程序,乡镇一旦干预村民自治,或发生其他违反该法的行为,村委会或村民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必须依法追究违法责任。这样,就不至于使村民依靠上访来渲泄心中的不平了。同时,不仅乡镇人民政府不得干预村民自治,而且也应规定乡镇党委不得干预村民自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乡镇党委已经权力化了,在村民眼中,乡镇党委和政府也是“合一”的,在干预村民自治的案例中,乡镇党委和政府是分不开的。

三、没有设立村民会议的机构和班子

1998年11月4日通过和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设立村民会议的机构和班子,恐怕是该法的一个很大的不足。笔者通过对村民自治实践的长期观察和思考,认为在村民自治中,必须确立村民会议和村民委员会两套组织系统。《村组法》共30条,其中有8处提到村民会议。从该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村民会议不仅是指全体村民召开的一次会议,而且也是一种村民自治组织系统中最高的议事决策机构。村民通过参加村民会议,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讨论决定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从而实现对本村各项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村民会议具有法律赋予的决定村中大事的权力,是村民自治组织系统中的最高议事、决策和权力机构。从《村组法》8处提到村民会议来看,不设立村民会议这样的最高议事决策机构,就不能顺利地推进村民自治。

第一处,是《村组法》第13条提到的。该条规定,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如果村民会议不作为一种机构,而仅仅当作一次村民召开会议的东西,就有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在这条中,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推选(暂不提名村民小组),那么,村民会议由谁召集、由谁主持?议事程序怎么规定?由谁规定?候选人的情况怎么掌握?凭什么条件推选候选人?等等,都得不到解决。在实践中,村民会议有的可能是由村党支部书记召集和主持,有的可能是村委会主任召集或主持,有的可能是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召集或主持。这三种情况其实都不顺,缺乏法理依据。

第二处,是《村组法》第16条提到的。该条规定,村民要求罢免村民委成员时,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正常行使罢免权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在村民自治实践中也屡见不鲜。问题是《村组法》的这种规定,不利于村民行使罢免权。首先涉及的是由谁主持村民会议?《村组法》规定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这是一种悖论。试想,如果村民要求罢免村委会主任,按照该法规定,村委会主任应该召开和主持村民会议,这种自己召集会议罢免自己的情况,恐怕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这样觉悟高的人。其实际情况往往是,要么村委会拒绝召开会议,要么是久拖不办。这样,村民的罢免权就等于白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村民到上级上访要求罢免“村官”的现象。这里的根本原因是村民会议还不是一个机构,还没有班子,没有人召集和主持会议。

第三处,是《村组法》第17条提到的。该条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这条解决了村民会议的成员资格。这条还规定了召开村民会议的人数比例问题以及所作决定生效的比例问题。问题是,如何没有村民会议这样的机构和班子,由谁登记村民的状况、主持村民会议都落不到实处,把这些职责交给村委会是不妥当的。

第四处,是《村组法》第18条提到的。该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村民会议每年审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评议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这就明显要求村民会议应该成为一种机构,具有相应的班子成员,作好会前、会中和会后的各项工作。只有设立村民会议的机构和班子,才能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该条规定,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笔者认为是不妥的。自己召集会议自己报告工作,村民如何评议?必须由有村民会议这样的机构和班子召集村民会议,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五处,是《村组法》第19条提到的。该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八项大事,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这种规定显然是暗含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村民会议。讨论涉及村民切身利益时,肯定会有不同意见,甚至发生争执,尤其是当村民的意见和村委会相左时,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村委会民主作风好,就依了村民的,一旦村委会执意要办某事,村民又执意不同意办,这中间就缺少一种回旋和协调机制。只有村民会议这个机构主持村民会议,听取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汇报,才能作出民主科学的决策。

第六、七、八处,是《村组法》第20、21、22条提到的。这几条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村,可以推选产生村民代表,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要公布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笔者首先认为,从法理上说,村民自治是直接民主,不宜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因村民代表会议是间接民主。要解决人数较多或者居住分数等情况,应该说还是有其他办法可想的。这几处提到的村民会议,也都需要村民会议这样的机构和班子去具体组织、实施和监督。

所以,《村组法》应该单独设立村民会议的机构和班子,明确界定其权限和职责。根据权力制衡的原则,也需要村民会议这样的机构来监督和制约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可设议长一人,也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与村委会相同。总体上看,村民会议机构应类似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种模式,是全村的最高议事、决策、权力机构。村民委员会类似于各级政府那样的机构,是村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类比,因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性群众组织,它不具备强制性行政权力,这是自治的本质所在。

《村组法》规定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同理,村民会议这种最高议事决策和权力机构也可以设立选举罢免委员会、村民理财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等,这样,村民会议就可以有效地监督村委会的工作。

四、应该取消连选连任的规定,废除村干部职务终身制

在《村组法》这部民主政治的法律中,却遗憾地留有一条封建主义的尾巴,这就是该法第11条“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的规定。要知道,任何没有任期任届限制的职务都是封建主义的东西。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官员的职务都是终身制的,终身制导致官僚主义,助长官本位,形成种种特权,产生严重的腐败现象。终身制减弱了政治权力机构的自我净化功能,最后导致人亡政息。终身制是封建主义的产物,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早在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著名讲话中,就把“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五个方面的主要弊端之一。邓小平指出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的形成,同封建主义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同我们党一直没有妥善的退休解职办法也有关系,强调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任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指出“任何领导干部的任职都不能是无限期的”。《党章》也作了类似的规定。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仅率先提出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主动地从领导职位上退了下来。1989年5月1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总结了自己一生所做的主要工作,最后指出还没有能够实现的,就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对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高度重视和牵挂。

众所周知,我国广大农村的村党支部实际上实行的是变相的终身制,村党支部书记一般都是连选连任。据调查,有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任职到90年代,也有一直任职跨世纪到现在的。笔者1998年曾对湘西某县659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任职情况作过调查,发现长时间任职的村支书为数不少,有的任职达10年、20年以上的,也有30年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终身制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他们大都七老八十的,“三个干部两颗牙”,不但观念陈旧,头脑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些人往往家长制作风盛行,长期不发展新党员,即使迫于上级压力发展几个党员,也大都是“武大郎开店--高的不要”,或者是搞近亲繁殖,父业子承;另一方面,终身制现象大大挫伤了村民的积极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党的农村政策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村级财务长期不公开不审计,群众上访频繁,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削弱,不少村成了“失控村”,终身制村党支部书记没有几个身上是清白的,几乎都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经济问题。笔者2001年7月在上文提到的湘西某县山脚下村调查时,县经管局副局长朱良辉和几个村民获悉我住宿在农家,就连夜来与我座谈,并带来了县经管局7月20日印发的对该村财务审计的结论。朱副局长和村民介绍说,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某自1975年任职近30年以来,从未搞过财务公开和审计,村民自1999年开始要求查账,为此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上访,先后到过县里、市里和省里,后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派了一位县委副书记挂帅,从县经管局抽调财务审计人员,对该村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审计,由于该支书任职时期太长,前几十年连账本也没有,只好查近几年的账。我看了这份审计结论,发现查出村支书张某近几年经济问题14600多元,村会计颜某6000多元,其他各村干部和十几个村民小组长人人都有经济问题,没有一个干部是干净的。村民问我,村支书搞终身制危害太大了,共产党怎么能容忍终身制?这些村干部根本不像共产党员。我还多次召集过村民座谈会,村民认为我这个从农民家庭走出去又从省城来到农民家里来调查的知识分子还“没有忘本”,肯跟我讲“真话”。临走时,村民满怀深情地对我嘱托说,我们农民有话没处讲,讲了没人听,你是农民出身,现在是知识分子啦,农民把你培养成才,跳出“农门”后,你可千万要敢为农民“讲实话”,多为农民“讲真话”,不要像某些人不顾事实尽“讲鬼话”。

《村组法》的制定者可能是考虑到农村人才缺乏和社会稳定,才作出“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的规定。其实,这种考虑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千里马常有,而伯马不常有”,这是千古真理。农村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人才成长的机制和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不仅培养不出人才,相反却大大压制了人才的成长和人才的脱颖而出。其次,职务终身制不仅无益于农村的稳定,相反还助长了不稳定因素。当前不少农民前仆后继上访要求查账、减负,大都是针对那些任职多年的“不倒翁”式的村支书。干部职务终身制还是“干部只能上不能下”这种观念在作怪,这种陈腐的观念和制度,到了今天已经是不用批驳就应该破除和废除了。《村组法》作出“连选连任”的规定,对于封建势力强大的中国农村,无异于提供了产生终身制民选官的温床。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对村委会成员职务实行任期任届限制,不仅能大大调动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创造人才辈出的体制环境,还能够有效地防止贪污腐化和“土皇帝”的出现,禹作敏就是“土皇帝”的典型代表。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能重复走“连选连任”这种终身制的老路,要坚定地走任期任届限制的民主大道。现在,连国家主席都早已实行了任期任届限制,难道区区村委会主任还有什么理由不废除终身制吗?

村组范文篇3

近三年来,乡党委乡县政府确立了"交通先行"的发展思绪,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性时机,充分调动群众捐资修路积极性,具体完成了全乡22个村的迟滞工程建立,在西北部领先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的阶段性目的。本年乡党委县政府着力抓好全村庄组公路管养工作,依照"建一条、成一条,发扬效益一条"的工作思绪,不时增强工作办法,使村组公路管养常态化、规范化,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供应内活泼力。

一、增强组织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坚持"一致指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准则,切实增强对村组公路管养的组织指导,落实分级管养职责。一方面,完善组织机构。全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村级公路管养工作指导小组,并要求22个村辨别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组公路管养指导小组,明确了村支部书记为村组公路管养的第一责任人,保证了村组公路"有人管、有人落实"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依照"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养职责,对乡域内的一切村组公路划段到村、责任到村,乡县政府与各村签署了村组公路管养责任书,还明确乡指导班子成员依照驻村状况,分区域划片指导各村公路管养,构成了村组公路管养责任系统。

二、大力开展宣传,多方筹集资金。全村庄级公路迟滞里程72公里,组级公路通晓里程65公里,这么长的公路养护,难点在于管养资金的筹措。为处理这一难题,乡党委县政府召开村支书主任、乡直站所负责人座谈会,专题协商村组公路养护问题,构成了"乡县政府投入一点,村里想方法拿出一点,发动群众自愿捐资一点"的多方筹资方案。全乡上下开展了"公路管养大家参加"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向车主、向木材采伐商宣传村组公路管养的主要性,在宣传发起上力图做到普遍化,提高群众对公路管养的看法,盲目参加公路管养行动。因为我乡木材输出较多,输送木材的重车碾压是形成公路损坏的主要要素之一,且木材采伐商没有参加村组公路的配套筹资又是公路的既得受益者,各村依据实践状况,开展了"一事一议"村民自治大会,木材采伐商需求经过村组公路运输木材的,按每立方木材向村里交纳恰当的村组公路养护资金,专门用于村组公路的养护,该资金由村里设立专账,按期向群众公开,承受群众监视。还向外上班作人员、有经济实力的群众宣布建议,发动他们自愿捐资,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奉献。

三、积极落实养护,保证交通安全。坚持了工作机制和筹资方案,关键是抓好公路管养落实。乡党委县政府依照"以村为主、统筹统筹、突出重点、保证安全"的工作思绪,先后出台了《村庄组公路管养方法》、《村庄组公路管养审核方法》、《村庄组公路水毁保通应急预案》等工作准则。由村负责村组公路日常管养,按期组织村民对公路双方砍青、疏浚排水涵管、清算排水水渠、修补公路路面等,如遇特大天然灾祸形成公路路基、路面、堡坎毁损严厉的,由村实时设立风险标记,村庄一起对毁损的公路实时进行修复,保证交通安全。乡县政府负责组织力气对全乡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弯道、变乱多发地段设立永世性安全警示牌18块,标记桩25根,混凝土警示墩和防撞栏、防撞墩57个、总长300多米,指路标记、限载标记和限速标记6块。在增强管护的还,对公路超限超载等安全隐患进行打击,对驾驶员进行压服教育,顾惜珍贵生命。

四、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日常监视。一是村庄级公路管养工作指导小组从实践动身,分条理制订村组公路管养工作规则、工作规范和审核方法,采取按期审核方法,评定出村组公路养护质量品级,作为年关对各村交通工作目的审核的主要根据,并将评定后果构成传递下发到各村,促进各村自我完善。二是采取鼓励办法,对村组公路管养成果突出的村赐与奖励;对村组公路管养不到位、不落实的村赐与传递批判,延续两次受传递批判的村,对村首要干部执行戒免说话。三是增强对村组公路管养资金的监视,检查能否专款专用、财政手续能否健全、资金进出能否按期公开,给群众一个清楚,避免伤害群众参加村组公路管养的积极性。

村组范文篇4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生活待遇,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依据县委《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党发[1998]7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党发[2004]44号)文件规定,经县委、政府研究,现将落实村组干部待遇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标准核拨村组干部工资。自**年起,村干部工资由县财政每年分别按照各乡镇前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倍的标准、组干部工资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在每村5名村干部、每组1名组长的职数以内按实有人数核拨村组干部工资。闽宁镇村干部工资自**年起按照人均3000元起步。

二、加强村组干部工资发放的管理。村干部工资严格执行“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的结构,基础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组长工资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基础工资由县财政按月统一发放,担任不同职务的村干部工资具体发放标准由各乡镇提出意见,报县委组织部和县财政局共同审核。村干部绩效工资和组长工资由各乡镇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向县财政局上报工资表后,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绩效工资以乡镇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发放总额不能少于规定的核拨总金额。

三、建立正常的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今后严格按照各乡镇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例核拨下年度村组干部工资。鼓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增收部分可以掌握在30%以内用于村(组)干部奖励,由各乡镇自行审核批准。乡镇也可以从乡镇财政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村(组)干部奖励。

四、建立村级干部工资发放考核监督机制。将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纳入乡镇党建目标责任书和“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各乡镇要将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予以公开,便于查询和监督。建立由县组织部牵头,财政、人事、审计、农经部门各负其责的协调监督机制,做好村组干部工资发放工作。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保证村组干部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必要时县委将安排审计部门对村组干部工资发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村组范文篇5

一、坚持教育为先,弘扬廉政文化,形成“尊廉崇洁”风尚。

将反腐倡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村(户)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廉政文化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廉荣贪耻”氛围,树立“尊廉崇洁”风尚,为推行“双代制”创造良好舆论导向。在试点村设置了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牌,刷写了廉政警句格言,印制了廉政漫画,开辟了“双代制”宣传专栏;利用农村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文艺演出、廉政书刊阅读、观看廉政影视片等活动,弘扬正气,倡导新风,鞭挞丑恶,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奉公,增强村民崇尚廉洁的意识。

二、以“六项原则”为本,规范管理为要,确保农村和谐稳定。

按照积极稳妥、确保稳定的要求,深入走访调研、参阅有关法规,制定了“六项原则”,赋予“双代制”法制性、可操作性和规范管理功能。一是权属不变原则,村民小组集体资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挪用。二是群众自愿原则,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三是财务公开原则,财务收入及时公开,支出情况每半年至少公开一次。四是一事一议原则,重大事项履行民主决策程序。五是民主理财原则,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小组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六是责任追究原则。凡是不按规定配合财务清理或不办理财务移交的,销毁凭证、破坏账簿、涂改账目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未经村民小组同意而挪用、平调村小组集体资金的,截留、私吞村集体资金的,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三、以干部自律为重,群众监督为辅,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双代制”具体操作人员为村小组、村委会和乡镇(场)经管站干部,他们的自律意识是该项制度落实的关键,必须围绕强化干部自律意识、提高干部执行力这个目标,建立健全监督网络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加强监督。在行政村设立了信访接待室,乡镇(场)建立了投诉监督站,弋阳廉政网开通了投诉和信访举报平台,在试点村、行政村、乡镇(场)分别设1名廉情信息员、2名信访协调员、3名信访办理员,各村支部设立纪检委员,每个试点村成立理财监督小组,建立健全监督网络;在试点村设立财务公开栏,将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村小组财务收支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搭建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印发了《弋阳县关于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着力推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村组财务监管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对举报基层干部利用职权侵害群众利益的信访件,坚持从快从严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决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的法纪震慑力。

四、抓住三个环节,落实三个到位,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村组范文篇6

1989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居组法》),1987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组法》),后又于1998年11月修订正式实施。前者确立了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后者则确立了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二者共同构造了我国基层民主的法律框架,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长期从事基层民主研究的著名学者徐勇先生指出,虽然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处于不同的背景和生态之下,在制度变迁的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向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二者在时间上具有承继性,在内容上具有同质性,在形式上具有借鉴性,在结果上具有互动性。[1]笔者认为,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共同点决定了《居组法》与《村组法》也具有同质性,二法应当合并。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二法合并的必要性。

一、《居组法》与《村组法》的差别是历史形成的,是暂时的、次要的。

在二法关系问题上,我们首先应当承认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法定的自治主体分别是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权的行使者分别是居委会和村委会,他们面对的政权组织分别是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等。但笔者认为,这些差别只是建国后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将随着城乡二元对立的减轻逐渐缩小,即使不完全消失,相对二者的共性来说也是次要的,这是二法合并的首要原因。

从自治制度的产生来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比农村村民自治产生更早。上世纪50年代初,城市就建立了居民委员会。1954年12月,全国人大成立不久就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属于城市居民自治组织。但50年代的城市社会是以"单位制"为主体的,企事业单位从属于各级政府,城市成员从属于各个单位。居民委员会只能由少数缺乏就业能力而未能进入"单位"的人组成,不仅处于边缘地位,而且高度依附于政府,城市社会的自主性及城市居民自治的空间十分狭小。20世纪60年代,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量成员因难以进入"单位"而游离于"单位制"社会之外。成千上万的知青"上山下乡",曾一度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但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大规模返城却造成了更大压力,更多成员无法进入单位。随着以政企分开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事业单位自主性增强,原来承载的社会功能逐渐被剥离出来,政府承载的部分社会职能也被逐步转移出去。结果,城市社会结构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非固定单位的成员愈来愈多;二是"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需求的满足更多依赖社会而非单位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质是在传统单位制解体过程中对社会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个以"社区制"为主体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试图在政府权威能量弱化的基础上将一部分治理权力让渡给社会,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管理社会,以完成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农村社区村民自治产生相对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新生社会主义政权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我们这个人均资源极其有限的农业大国不得不追求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在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的形势下,我们走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为了缓解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建立了政社合一的制。这在当时是有利于为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而控制农村资源的,这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载体保证了工农两大部类的交换,使我国在短期内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村的主要政治职能是接受上级政府的领导,执行其决议,协助它处理政务。这种制度在促进城市工业化的同时,也窒息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加剧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1980年底,广西宜山、罗城两县部分农民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自发组建了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后来逐渐扩大社会职能,成为农民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央及时对此做出了肯定,1982年新宪法做出了村委会是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规定,从宪法上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正式宣告了体制的终结。后来《村组法》的颁布,使村民自治又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村民自治在本质上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村民组织形式。

从它们的产生过程上来看,造成《居组法》和《村组法》区别立法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城市居民属于无产阶级,他们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所在的单位大多是国营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命脉;农民属于农民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居于联盟地位,农村的经济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和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从属地位,甚至成了发展重工业的资源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农民成了国家发展经济的"牺牲品",这种区分立法反过来又固化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

但改革开放后,这种差别又有所缓解。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成员逐渐从统一而死板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自主的经济人,劳动力也逐渐实现自由流动,城市居民有的已经开始走出城市,承包荒山、滩涂,农民更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进城务工。城市居民与农民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有的省市已经把农民与城市居民统称为居民了。同时,国家对社会的直接控制成本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控制成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形式都逐渐由过去的被组织转为自组织。二者共性的比重不断在增多,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就为二法合并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居组法》与《村组法》的共性是可以预期的,是长久的、主要的。

虽然在目前来说,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还存在形式上的一些差别,但二者在法律本质上,则是统一的,这是二法合并的第二个原因。

首先,它们有相同的价值和目标。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有学者在对居民自治进行评价时指出,"社区是社会层次中最小的完整单元,是整个社会运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居民自治就是中国治理模式的奠基石。"[2]而对村民自治的评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草根民主''''才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有益探索,才是渐进政治改革的战略突破口,才是一条既能维护现有国体、政体,又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路子;也惟有如此,政治体制改革才得以认可,基层民主化进程才得以发展。"[3]"正是在民主的形式化过程中,民主由少数精英的理念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从而培育起大众的民主意识,并使他们学会运用民主规则和程序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在民主形式实践中建立民主规则和程序,训练民众,为民主创造内在条件,逐步实现由形式化民主到实体性民主的转换。"[4]二法作为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的基本法律规范,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这一点上,二者是根本一致的。《居组法》第1条规定: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组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其次,它们的内容和运行机制基本相同。二法分别规定了有关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的执行者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性质、产生程序、基本权利等事项,其内容基本相同。而且,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性质、产生程序、基本权利也几乎完全相同。《居组法》第2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村组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它们与上级政府之间都属于"协助与指导、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第三,它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大致相同。这些相同的问题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进行规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宪法定位不当,居委会和村委会在宪法中所处章节容易引起歧义。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居委会和村委会都被规定在了第三章第五节,而第三章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机构,第五节规定的内容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种规定容易给人以一种错觉:居委会、村委会是一级政权机构、是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权的下级组织,从而混淆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的性质。这种误解对基层民主有效实现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村民自治组织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能否保持这种独立性是能否有效实现村民自治的首要标准。[5]社区自治要想真正实现,也必须实现自治组织的独立性。而在实际社区自治的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其二,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关系不清。虽然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都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但事实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还是有所怀疑的,人们的参与热情并不如高层及学者们预想的那样高涨。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历史和法律规定上的问题,人们对选举产生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权力不太信任,总认为实际权力是掌握在党支部甚至是支书一人手中,民选组织往往徒具形式。根据学者的调查,各村的党组织实际上是各村的权力中心及实际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各村党组织负责人均是社区权力的核心人物。[6]《居组法》对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未有明确规定,立法上的空白导致了实践上二者的关系没有很好理顺,表现为"党政不分",造成了党组织和居民自治形式对立的假象:加强党的领导势必影响自治权的发挥…。[7]在实践中,两委关系不清无论是对居民自治还是村民自治的危害是相同的,需要由法律作出明确界定。

其三,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模糊。《居组法》第2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据这条规定,居委会是居民自治主要组织载体,它具有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但在实践中,它忙于应付行政性工作而使自己的"三自"职责旁落,导致居委会负担过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市、区各部门下派任务过多,影响了居委会自治职能的落实。《村组法》也存在类似问题:第4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个规定在实践当中主要有协助乡镇收缴税费、完成计划生育等,这种权责的实现,往往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身份的异化,由自治执行机关转为乡镇基层政权的下属机构,村干部就成了学者所言的乡镇政府的"人"。这种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及大量协助工作及基层政权的指导过量,造成了自治组织的失职,这也是人们对二法失望的原因之一。

三、《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有利于尽快结束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

城乡二元对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二法分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显示出城市居民和农民在自治权上的差别。尽管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有质的共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法无论是制定、实施的时间,还是具体内容上,都还有很大差距,这使得本来相同的权利却不能得到相同的实现。因此,尽快实现二法统一,可以统一村民和居民的权利,迅速结束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这是二法合并的第三个原因。

首先,二法合并可以统一居民和村民的权利。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实践中,二法分立的局面就违反了这一原则。根据法律的位阶关系原理――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发生冲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法区别规定居民和村民的自治权就存在与宪法的冲突。一方面,两种自治权的实现时间有很大差别。城市居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初步开始享有自治权,而村民自治却晚三四十年左右;但村民自治从80年代实行后,发展速度、深度却异常惊人,而居民自治几十年来几乎处于停滞局面,到二十世纪末却才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两种自治权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从理论上来说,村民自治首先应当表现为村民以自治权抵抗各种不合理负担,维护自身利益。但村民自治实践中,村委会却成了"苛捐杂税"的征收者,并未真正履行自治职责。而居民自治所承担的压力及阻力则相对较小,城市居民没有杂税负担,居委会承担的主要是一些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城乡税制的统一,村民自治机关的职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逐渐由过去收费职能转化为自我管理和服务。二法合并也将把这种变化用法律固定下来,真正实现居民和村民自治权的统一。

第二,二法合并可以实现城乡基层政权的统一。二法合并后,改乡镇为县政权的派出机构,村委会改称居委会,与城市居民自治统一起来。这样以来,可以迅速实现学者提出的"县政、乡派、村治"[8]设计,完成乡镇与街道办事处法律地位的统一,对于消除乡镇权力的过度集中、"专横"非常有好处。同时,乡镇政府及大量事业单位的工资都由村民负担,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及城市大量的事业单位职工都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农民的负担远比城镇居民更大。二法合并后,乡镇政权性质就变成了县政权的派出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应也应当由国家财政支付,也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可以减轻农民的压力,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村组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结合“三级联创”活动,通过建立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成果,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快速发展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全市“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具体达到以下目标:

(一)村级组织健全配套,党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党支部书记素质明显提高。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党支部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群众威信明显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牢固,“两委”关系协调顺畅。

(二)党内生活正常规范,党员作用发挥明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健全落实,党员定期开展组织活动;80%以上的农村党员和90%以上的农村干部掌握1—2门实用致富技术,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党员联户工作扎扎实实;党员在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显。

(三)村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村民代表会议、民主理财、村务财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健全落实,矛盾调处机制配套完善,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四)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幅较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准落实了主导产业,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民收入有较大提高,负担明显减轻,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社会稳定。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置,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封建迷信、聚众、非法宗教活动等被彻底取缔,村风民风健康向上;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二、主要措施

(一)以竞争上岗为核心,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农村党支部班子换届、调整,大力推行“两推一选”办法,真正把素质好、威信高、年纪轻、致富本领强和能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党员选拔到支部班子中来。对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回请、下派、跨村兼职等形式,选好配强支部书记。特别要注意选派优秀县乡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原单位一切待遇不变,同时享受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待遇,表现突出的提拔重用。村委会换届要普遍采取直接选举的方法。全面推行以“公开考选、持证上岗、政府聘任、异村任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会计职业化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撤销村会计,分区域设立农村财务事务所,负责管理辖区内所有村的财务账目。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进一步减少村干部职数。享受固定工资的人数:1000人以下的村,一般不超过3人;1000至2000人的村,一般不超过4人;2000人以上的村,一般不超过5人。其他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不超过全村总人口的2‰。

(二)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市委党校集中培训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每年至少7天;县市区委党校集中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乡镇党政班子其他成员;乡镇党委集中培训村“两委”其他成员、党员,每年至少5天。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分别讲课。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有政治理论,又要有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要充分发挥各级电教中心(站、室)的作用,定时定点播放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电教片,增强培训效果。全面实行干部培训合格证制度,对连续两年不接受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免除职务。县乡党委、政府要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不足部分适当从党费中列支。

(三)以星级化管理为手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以“身份职业化、工资结构化、管理星级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年限和工作实绩为依据,在乡镇党委考核、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的基础上评星定级。实行村党支部书记结构工资制,依据星级分别制定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和星级津贴标准。对受县级以上表彰的村党支部书记给予星级奖励,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年度考核不合格或民主评议不称职、受党内处分的,延缓晋升星级或降低星级。县市区委要将农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干部管理范畴。村党支部书记的任免,由乡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并于事前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或审批。对公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党支部书记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可为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办理养老保险,解除其后顾之忧。

(四)以落实经济待遇为重点,完善工资保障机制。适当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村支部书记的工资依据星级高低和全村总人口确定,一般应略高于村民当年人均纯收入;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工资可根据工作量和承担责任的大小,按党支部书记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其他村组干部实行误工补贴,数额按村民日均收入水平适当确定。村干部工资从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中提取,由乡镇分夏秋两季统筹后存入银行,县市区委组织部监管,每季度以银行存折形式发放。

(五)以保证质量、发挥作用为目标,完善党员发展和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推公示制度、组织员和党委书记与新党员谈话制度,及时把具备党员条件、能够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采取适度倾斜政策,尽快解决5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的问题。今年,县市区发展农村党员的数量不低于发展总数的50%,35岁以下的不少于70%,适当增加发展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的比例。坚持和完善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员管理模式,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员联系户、党员带头致富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从严治党,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理力度,纯洁党员队伍。关心爱护农村党员,切实帮助党员特别是老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六)以健全“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民主决策制度。百户以上的村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议,按居住区域或村民小组划分选区,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村民代表,人口少的村不少于20名,人口多的村不多于50名。各级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应被选为代表。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主任召集,村支部书记主持。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村务决策和重大问题,都要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多数村民代表不赞成的,不能实施。要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及时通报、研究村务财务,讨论、决定党内重大问题。

健全乡镇政务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乡镇每半年公开一次政务,主要是乡镇政务的重大事项和站所办事的政策依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等。村每季度公开一次村务财务,主要是农民负担、财务收支、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等,接受群众监督。重要政务、村务要随时公开。

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每年年底,县市区委要组织乡镇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进行评议;乡镇党委要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成员、党员进行评议。同时,要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干部档案。对评议较差、确有问题的村干部和党员及时进行诫勉或调整。

三、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县乡党委要把开展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市区委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乡镇党委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都要确定一个乡镇和一个村作为联系点,经常到村调查研究,指导工作,每年不少于10天。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其他科级干部,每人包3—5个村,做到每个村都有科级干部包扶,包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定3年不变,明确责任目标,由组织部门建立档案,严格考核奖惩。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强分类指导。县乡党委要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摸底排队,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按照“扶弱扶强”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落实。对后进村要采取选派干部驻村等方法,尽快配强班子,解决遗留问题,改变落后面貌;对先进村党支部进行富而思进、再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教育,引导其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帮助中间状态村党支部克服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的思想,促使其尽快跨入先进行列。

村组范文篇8

关键词:居组法村组法居民自治村民自治

1989年1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居组法》),1987年11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村组法》),后又于1998年11月修订正式实施。前者确立了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后者则确立了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二者共同构造了我国基层民主的法律框架,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长期从事基层民主研究的著名学者徐勇先生指出,虽然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处于不同的背景和生态之下,在制度变迁的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向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但二者在时间上具有承继性,在内容上具有同质性,在形式上具有借鉴性,在结果上具有互动性。[1]笔者认为,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共同点决定了《居组法》与《村组法》也具有同质性,二法应当合并。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二法合并的必要性。

一、《居组法》与《村组法》的差别是历史形成的,是暂时的、次要的。

在二法关系问题上,我们首先应当承认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法定的自治主体分别是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权的行使者分别是居委会和村委会,他们面对的政权组织分别是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等。但笔者认为,这些差别只是建国后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将随着城乡二元对立的减轻逐渐缩小,即使不完全消失,相对二者的共性来说也是次要的,这是二法合并的首要原因。

从自治制度的产生来看,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比农村村民自治产生更早。上世纪50年代初,城市就建立了居民委员会。1954年12月,全国人大成立不久就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属于城市居民自治组织。但50年代的城市社会是以"单位制"为主体的,企事业单位从属于各级政府,城市成员从属于各个单位。居民委员会只能由少数缺乏就业能力而未能进入"单位"的人组成,不仅处于边缘地位,而且高度依附于政府,城市社会的自主性及城市居民自治的空间十分狭小。20世纪60年代,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量成员因难以进入"单位"而游离于"单位制"社会之外。成千上万的知青"上山下乡",曾一度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但20世纪80年代初知青大规模返城却造成了更大压力,更多成员无法进入单位。随着以政企分开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企事业单位自主性增强,原来承载的社会功能逐渐被剥离出来,政府承载的部分社会职能也被逐步转移出去。结果,城市社会结构出现了两大变化:一是非固定单位的成员愈来愈多;二是"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需求的满足更多依赖社会而非单位实现。在这种形势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质是在传统单位制解体过程中对社会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个以"社区制"为主体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试图在政府权威能量弱化的基础上将一部分治理权力让渡给社会,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管理社会,以完成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农村社区村民自治产生相对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新生社会主义政权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全面封锁。我们这个人均资源极其有限的农业大国不得不追求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在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的形势下,我们走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为了缓解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与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建立了政社合一的制。这在当时是有利于为国家资本原始积累而控制农村资源的,这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载体保证了工农两大部类的交换,使我国在短期内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村的主要政治职能是接受上级政府的领导,执行其决议,协助它处理政务。这种制度在促进城市工业化的同时,也窒息了农村的经济发展、降低了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加剧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矛盾。1980年底,广西宜山、罗城两县部分农民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自发组建了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后来逐渐扩大社会职能,成为农民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中央及时对此做出了肯定,1982年新宪法做出了村委会是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规定,从宪法上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正式宣告了体制的终结。后来《村组法》的颁布,使村民自治又进入了制度化运作阶段。村民自治在本质上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适应的村民组织形式。

成《居组法》和《村组法》区别立法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城市居民属于无产阶级,他们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所在的单位大多是国营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命脉;农民属于农民阶级,在国家政权中居于联盟地位,农村的经济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和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从属地位,甚至成了发展重工业的资源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农民成了国家发展经济的"牺牲品",这种区分立法反过来又固化了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

但改革开放后,这种差别又有所缓解。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成员逐渐从统一而死板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成为自主的经济人,劳动力也逐渐实现自由流动,城市居民有的已经开始走出城市,承包荒山、滩涂,农民更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进城务工。城市居民与农民的身份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有的省市已经把农民与城市居民统称为居民了。同时,国家对社会的直接控制成本越来越高,为了降低控制成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形式都逐渐由过去的被组织转为自组织。二者共性的比重不断在增多,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就为二法合并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居组法》与《村组法》的共性是可以预期的,是长久的、主要的。

虽然在目前来说,居民自治与村民自治还存在形式上的一些差别,但二者在法律本质上,则是统一的,这是二法合并的第二个原因。

首先,它们有相同的价值和目标。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基层民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有学者在对居民自治进行评价时指出,"社区是社会层次中最小的完整单元,是整个社会运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居民自治就是中国治理模式的奠基石。"[2]而对村民自治的评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草根民主’才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有益探索,才是渐进政治改革的战略突破口,才是一条既能维护现有国体、政体,又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的路子;也惟有如此,政治体制改革才得以认可,基层民主化进程才得以发展。"[3]"正是在民主的形式化过程中,民主由少数精英的理念进入大众日常生活,从而培育起大众的民主意识,并使他们学会运用民主规则和程序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在民主形式实践中建立民主规则和程序,训练民众,为民主创造内在条件,逐步实现由形式化民主到实体性民主的转换。"[4]二法作为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的基本法律规范,是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这一点上,二者是根本一致的。《居组法》第1条规定: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组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其次,它们的内容和运行机制基本相同。二法分别规定了有关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的执行者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性质、产生程序、基本权利等事项,其内容基本相同。而且,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性质、产生程序、基本权利也几乎完全相同。《居组法》第2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村组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它们与上级政府之间都属于"协助与指导、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第三,它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大致相同。这些相同的问题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进行规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宪法定位不当,居委会和村委会在宪法中所处章节容易引起歧义。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居委会和村委会都被规定在了第三章第五节,而第三章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机构,第五节规定的内容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种规定容易给人以一种错觉:居委会、村委会是一级政权机构、是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权的下级组织,从而混淆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的性质。这种误解对基层民主有效实现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村民自治组织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能否保持这种独立性是能否有效实现村民自治的首要标准。[5]社区自治要想真正实现,也必须实现自治组织的独立性。而在实际社区自治的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其二,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关系不清。虽然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都已经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但事实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还是有所怀疑的,人们的参与热情并不如高层及学者们预想的那样高涨。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于历史和法律规定上的问题,人们对选举产生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权力不太信任,总认为实际权力是掌握在党支部甚至是支书一人手中,民选组织往往徒具形式。根据学者的调查,各村的党组织实际上是各村的权力中心及实际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各村党组织负责人均是社区权力的核心人物。[6]《居组法》对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未有明确规定,立法上的空白导致了实践上二者的关系没有很好理顺,表现为"党政不分",造成了党组织和居民自治形式对立的假象:加强党的领导势必影响自治权的发挥…。[7]在实践中,两委关系不清无论是对居民自治还是村民自治的危害是相同的,需要由法律作出明确界定。

其三,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模糊。《居组法》第2条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据这条规定,居委会是居民自治主要组织载体,它具有基层性、群众性和自治性。但在实践中,它忙于应付行政性工作而使自己的"三自"职责旁落,导致居委会负担过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市、区各部门下派任务过多,影响了居委会自治职能的落实。《村组法》也存在类似问题:第4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个规定在实践当中主要有协助乡镇收缴税费、完成计划生育等,这种权责的实现,往往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身份的异化,由自治执行机关转为乡镇基层政权的下属机构,村干部就成了学者所言的乡镇政府的"人"。这种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及大量协助工作及基层政权的指导过量,造成了自治组织的失职,这也是人们对二法失望的原因之一。

三、《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有利于尽快结束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

城乡二元对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二法分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显示出城市居民和农民在自治权上的差别。尽管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有质的共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法无论是制定、实施的时间,还是具体内容上,都还有很大差距,这使得本来相同的权利却不能得到相同的实现。因此,尽快实现二法统一,可以统一村民和居民的权利,迅速结束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这是二法合并的第三个原因。

首先,二法合并可以统一居民和村民的权利。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实践中,二法分立的局面就违反了这一原则。根据法律的位阶关系原理――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发生冲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8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法区别规定居民和村民的自治权就存在与宪法的冲突。一方面,两种自治权的实现时间有很大差别。城市居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初步开始享有自治权,而村民自治却晚三四十年左右;但村民自治从80年代实行后,发展速度、深度却异常惊人,而居民自治几十年来几乎处于停滞局面,到二十世纪末却才真正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两种自治权的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从理论上来说,村民自治首先应当表现为村民以自治权抵抗各种不合理负担,维护自身利益。但村民自治实践中,村委会却成了"苛捐杂税"的征收者,并未真正履行自治职责。而居民自治所承担的压力及阻力则相对较小,城市居民没有杂税负担,居委会承担的主要是一些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城乡税制的统一,村民自治机关的职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逐渐由过去收费职能转化为自我管理和服务。二法合并也将把这种变化用法律固定下来,真正实现居民和村民自治权的统一。

第二,二法合并可以实现城乡基层政权的统一。二法合并后,改乡镇为县政权的派出机构,村委会改称居委会,与城市居民自治统一起来。这样以来,可以迅速实现学者提出的"县政、乡派、村治"[8]设计,完成乡镇与街道办事处法律地位的统一,对于消除乡镇权力的过度集中、"专横"非常有好处。同时,乡镇政府及大量事业单位的工资都由村民负担,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及城市大量的事业单位职工都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农民的负担远比城镇居民更大。二法合并后,乡镇政权性质就变成了县政权的派出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相应也应当由国家财政支付,也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可以减轻农民的压力,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

第三,还可以使城市居民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虽然城市居民自治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立,但几十年来并未有任何发展,1998年才有26个国家实验区进行探索,2000年底开始大面积推行。而村民自治从80年代初刚刚诞生之际,由于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且,从二法的法律条文上来看,《居组法》也比《村组法》粗糙,居委会的权利、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规定也不健全。二法合并后,《村组法》的实施经验可用来完善居民自治,城市居民在权利上的优势也可弥补农村村民的权利不足。

因此,尽快统一《村组法》和《居组法》,统一规定村民和居民的自治权利,应当是保证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明智之举。一方面,可以借助村民自治中的大量经验和教训发展居民自治,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推动消除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统一农民与居民的自治权,实现农民与居民法律地位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徐勇."绿色崛起"与"都市突破"――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比较[J].学习与探索,2002(4).

[2]周鸿陵等.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石[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4).

[3]张熙.草根民主、自下而上[J].中国改革,2003(7).

[4]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J].开放时代,2000(11).

[5]王振耀等.中国村民自治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76.

[6]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5.

村组范文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党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镇党的委员会(以下简称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下同)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第三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努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四条乡镇应当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乡镇党委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五条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村,或党员人数虽不足50名,但村办企业具备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村,因工作需要,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受乡镇党委领导。

村党支部、总支部和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六条县以上有关部门驻乡镇的单位,应当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这些党组织,除中央另有规定的以外,受乡镇党委领导。

第七条乡镇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坚持精干高效,加强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村干部误工补贴人数和标准的确定,应当从实际出发,从严掌握。

第三章职责任务

第八条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决议。

(二)讨论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问题,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三)领导乡镇政权机关和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四)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乡镇单位的干部。

(六)领导本乡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二)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三)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四)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五)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六)搞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条党员人数较多的村党支部,可以划分若干党小组。党小组在支部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党员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检查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和执行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反映党员、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第四章经济建设

第十一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多种经营要同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相结合。发展乡镇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同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和建设小城镇相结合。

(三)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领导制定本地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保证规划实施。

村党支部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协调利益关系,组织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五)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应用科技发展经济。

第五章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二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制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十三条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第十四条搞好村镇规划,改善村镇面貌,创造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义务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活动,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第十五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好人好事,弘扬正气。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第六章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第十六条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

第十七条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不准虚假浮夸;坚持依法办事,不准违法乱纪;坚持艰苦奋斗,不准奢侈浪费;坚持说服教育,不准强迫命令;坚持廉洁奉公,不准以权谋私。

第十八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应当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能够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党员组成。乡镇党委书记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村党支部书记还应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善于做群众工作。

应当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的结构。

第十九条领导班子应当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反映情况,安排工作,决定问题,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第二十条领导班子应当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决定重大事情要同群众商量,布置工作任务要向群众讲清道理;经常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第二十一条领导班子应当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要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书记要敢于负责,有民主作风,善于发挥每个委员的作用。委员要积极参与和维护集体领导,主动做好分工负责的工作。

第二十二条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会,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第七章党员队伍建设

第二十三条农村党员应当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第二十四条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党员教育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农村特点,贴近党员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

乡镇党委每年应当对党员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一次。

第二十五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村党支部每月应当开展一次党员活动,包括学习党的文件,上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等。

第二十六条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优秀党员,要进行表彰;对不合格党员,要依照有关规定,分别采取教育帮助、限期改正、劝其退党、党内除名等方式进行严肃处置。

第二十七条尊重和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教育和监督党员履行义务。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要组织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活动,给党员分配适当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第二十八条加强和改进对外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对外来党员,有关党组织应当及时将他们编入党的支部和小组,组织他们参加党的活动。

第二十九条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经常向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党员违犯党的纪律,应当及时严肃查处。处分党员必须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对受到党的纪律处分的,要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第三十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有关规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吸收优秀青年、妇女入党。

村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必须经过乡镇党委审批。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由县(市)党委负责实施。

村组范文篇10

这次村(居)级组织换届,涉及全区农村、城市社区广大基层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涉及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抓基层打基础,为推进**的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一件大事。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部署。刚才,以衡同志、之冠同志分别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基层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换届做了工作部署,他们的讲话很有政策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对我们搞好这次换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会上三江镇、和平南街道工委分别介绍了开展换届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他们的试点很成功,经验总结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回去后,再认真地学习和消化这些经验。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做一些强调。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村(居)级组织换届工作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抓。

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目前全省各级党组织的阶段性重要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倍加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区成立以来的首次换届选举,搞好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村(居)级组织换届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换届选举工作上来。

一是要把换届选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来抓。党的**大首次提出建设“政治文明”的目标要求,是我国社会政治进步的一大重要标志。本次村委会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了“一张白纸选村官”,这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它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群众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促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先进文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各级党组织重任在肩,义不容辞,必须承担起组织引导基层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职责,让他们投好神圣的一票,切实推动我区政治文明建设。

二是要把换届选举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来抓。区划调整后,我区的行政区域尤其是农村面积空前扩大,不仅多出了十倍的地域空间,还增加了15万农村人口,仅农村人口就占了全区总人口的1/4,“三农”问题首次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年初,区委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任务中,第二项就是着力解决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的“三农”问题。“富不富,看支部”,农民增收靠的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和一个坚强战斗堡垒。因此。认真搞好这次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把思想作风好、办事公道、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选进村(居)级领导班子里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织保证,也是解决好我区“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三是要把换届选举作为保持农村、城市社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巩固农村、城市社区基层政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农村、城市社区长治久安的一件根本性大事,关系到农村、城市社区稳定、经济发展和农民富裕的大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我们在换届选举工作上不够细致认真,措施不够得力,那些只代表个人利益、宗族利益和局部利益的人就有可能被选上来,那么**区的整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其所在的村委会和社区就会被搞乱,搞出许多事来。因此,各级党组织守土有责、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一定要扎实有效地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

四是要把换届选举作为加强党对农村、城市社区领导的最紧迫任务来抓。换届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最佳时机。换届选举最大、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班子选好,把带头人选优。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富玉同志的话说,就是要选出人民满意的“村官”,造就一大批加快奔小康的带头人。我们要通过换届这个有利契机,选准配强村(居)级领导班子,对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和加强。村(居)级换届选举,三年一次,选好了就一好管三年,选不好就一差误三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我们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都是必要的、值的和有意义的。希望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繁荣**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尽心尽责地、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坚持一个村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打攻坚战,努力夺取我区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全面胜利。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扎实实做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

换届选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目标高、涉及面多、政策性强,是一个系统化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一是要学好文件,吃透精神。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学好用好上级文件精神。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好中央、省、市、区关于搞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就是具体政策,是选举工作的操作指南,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熟记于心,才能敢于领导、善于指导。各镇、街道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学,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学,各相关部门的同志要结合工作实际自觉学。这次换届选举有一个重要精神,就是中央14号文件提出的“四个提倡”,它是这次村级组织换届的重要政策依据,是这次换届必须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我们要想方设法、不折不扣地把中央14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把党组织的意图和群众的意愿依法落到实处。

二是要培训骨干,提前介入。区里和镇、街道都要分别举办培训班,对选举工作骨干分级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和掌握选举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程序,提高指导操作换届选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培训,提高选举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工作失误,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有关职能部门就要提前介入,对现任村(居)级干部的进行民主评议和离任审计,不给换届选举工作留下一笔糊涂账。

三是要宣传发动,正确引导。宣传发动是否充分,舆论导向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换届选举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在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在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让中央的精神深入人心。各镇、街道要大力宣传这次换届的目的意义、程序方法、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教育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投票,把那些公道正派、能依法办事、带头实干、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居)级领导班子中来。在选举后,还要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教育当选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四是要摸底调查,分类排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各镇、街道要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对各个村(居)委会的人口、户数和村(居)级组织领导班子状况等基本情况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分类排队,认真排查预测换届选举难度较大的“问题村”,逐个研究,逐个解决。对少数难点村,要组织力量专门进行“会诊”,对症下药,始终把握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另一方面,还要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了解,从中选拔一批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能人、强人担任村(居)组织领导干部,为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补充新能量。

五是要依法选举,严格程序。长期实践证明,依法办事则安,违法办事则乱。在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我们要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村委会组织法》、地方配套法规和中办发〔2002〕14号文件的权威,不得随意解释或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整个换届选举过程,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章程办事。做到坚持法定的原则不动摇,坚持法定的程序不走样,坚持法定的步骤不减少,决不能因为怕麻烦、图省事,绕开法律,另辟蹊经。各镇、街道党(工委)要建立健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和处理选举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确保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领导,统筹全局,全力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各镇、街道要加强领导,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把换届选举工作提上首要位置,列上重要议程,集中精力、人力、物力,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确保全面完成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任务。

一是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作为区委书记,我是第一责任人,你们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都是直接责任人。换届工作搞得好不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检验,是对我们领导水平的检验。哪个镇和街道换届选举工作出问题,哪个镇和街道的书记就要负全责。从现在开始,区里要实行建立了村(居)级组织换届选举包点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对口负责、层层把关。区领导每人要联系一个镇或街道、挂一个村(居)委会。各镇、街道党政领导要全力以赴,主动靠前,加强指导,做到每人包一个片,抓几个村或社区。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要敢于和善于做工作,教育党员带头依法办事,积极配合和支持换届选举工作。总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全程参与,重点指导,确保了换届选举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二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区委组织部要牵好头。民政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宣传和司法行政部门要积极做好选举法的宣传工作。农业部门要组织好对上届村(居)组织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发动广大基层青年和妇女踊跃参加投票选举,不失时机地做好村级配套组织的建设。政法部门要维护好选举期间的社会治安秩序,协调和处理好一些矛盾。人大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法律监督,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进行贡献力量。另外区委、区政府要成立有关的指导组,到基层进行检查督促。只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全力以赴,就一定能抓好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