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的发展史十篇

时间:2023-09-27 18:19:17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1

1. 课题申报与结题

本课题于2007年8月15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申报,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申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于2007年10月26日批准立项,批准号:DCA070186。

课题2007年11月20日开题启动,到今天(2012年8月2日)结题,整个研究过程持续了五年。

2. 课题申报的原因

当年为什么要申报这个课题?主要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

(1)我们认为,任何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能没有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是一门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柱。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领域,学人对历史的研究关注是很不够的,基本情况是: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历史研究极少。检索文献,专门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专著,可说是凤毛麟角;相反,我国学人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却有了一些文章和专著,如《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等。人们对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国家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关注。应该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既要关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更要关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不研究自己国家的教育技术发展史,何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2)我国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已经建成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一个成熟的学科专业,它的课程体系中,不能没有发展史课程的设置,而开设“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课程需要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我国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人应该在这方面努力做点研究工作,为开出这门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3)我国的第一本“科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是由英国人李约瑟编写的。我国的第一本“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应该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编写。当代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人应该肩负起这个使命,我们相信,经过努力我们是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的。

本课题研究得到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一大批业内精英参与了研究,真的“中国电教是一家”。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史为鉴,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为开设“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课程奠定基础。

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对象:1915—2010年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程、经验和教训。

(2)范围:本课题的研究范围是“大电教,非小电教”,是“电教事业+ 电教学科+ 电教产业”,是“学校电教+社会电教”。

电教是个大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普通学校、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网络系统)。

3. 研究的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四个范畴、十三个子课题”。

(1)三个阶段: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1915—1949),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1949—1978),新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2010)。

(2)四个范畴:电教事业、电教学科、电教产业、电教学者。

(3)十三个子课题:①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研究;②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研究;③电化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研究;④中国的学校电化教育研究;⑤中国的社会电化教育研究;⑥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研究;⑦电化教育产业发展历程研究;⑧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⑨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历程研究;⑩电化教育实验研究;{11}中国电化教育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研究;{12}电化教育学者与学术思想研究;{13}中国电化教育大事记要与文献选编。

4.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

史论结合,有史实有史观,史为主论为辅,以史立论,论从史出。

5. 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系列论文、一本教材、一套丛书。

6. 组织管理

本课题按照总课题组和一级子课题组两级进行管理。

三、研究过程

1. 六次研讨会

本课题五年研究期间曾举行六次研讨会。

(1)2007年11月20日,兰州,主题:开题启动;

(2)2008年4月10—11日,广州,主题:讨论研究对象、范围、框架;

(3)2010年1月5—7日,广州,主题:中期研讨;

(4)2010年8月2日,兰州,主题:阶段性成果交流;

(5)2011年12月2日,广州,主题:检查进度,部署结题;

(6)2012年8月2—3日,兰州,主题:结题。

2. 曾经有过的几个争议问题

(1)关于电化教育的诞生和历史阶段的划分

我国电化教育是哪年诞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①1903年,南京汇文书院用电影教学;②1915年,金陵大学设校园电影放映场;③1918年,商务印书馆拍摄教育影片;④1920年,金陵大学用电影、幻灯推广良种棉花种植;⑤1923年,晏阳初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育;⑥1936年,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培训班开班。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档案整理时间;档案内容信息;虚拟整理;元数据

从档案信息内容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上可以看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的时期不同,社会现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不同,所以,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就有所不同。可见,对档案信息以及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研究,需要追根溯源,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信息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我国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过程

纵观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重要的阶段,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左右为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手工整理为主,档案管理工作还属于按部就班,具有一定的保存载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保管。档案信息的公开程度不是很发达,导致公众对于档案信息的了解程度甚少。但是这一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做到了对档案信息实体加强保护力度,一些档案信息还保存完整,很少遭到破坏。经过多年的改进和研究,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也在逐渐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也朝着更加先进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信息的开发和管理为工作的重点。其次,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档案管理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档案工作和第一阶段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进步程度较大。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出现了电子档案。因此,档案的保存类型也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内容信息,信息结构以及档案的载体信息等都有所改变。为了便于管理,信息载体除了纸张之外,还包括照片、光盘等等。可见,档案信息的多样性和现代化得到了实现。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档案实体整理和档案信息整理并存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大的难题。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增强其服务水平。第三,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如今,档案管理工作由具体的实体保存和信息的开发逐渐转入了档案信息虚拟整理和保存的时代。档案信息的这一特点主要是和现如今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电子文件的数量逐渐增加,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逐渐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这一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二、“虚拟整理”技术的产生促进了档案内容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

(一)适应了电子档案整理的需求

电子文件的出现,计算机让档案人员一下子完全丧失了对电子文件进行实体排序的可能和权力。具体地讲,电子文件实体在硬盘存储上的物理排列方式是由计算机及其技术自己控制的,究竟将一份电子文件存放到硬盘的哪一物理位置,是由计算机自己决定的,计算机对此总是遵循它自己的固定逻辑和算法。在电子文件整理过程中,虽然我们不能随便改变电子文件所在的地址,但能根据文件之间所存在的客观历史联系,通过对文件的排序,反映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这种虚拟整理方法,它是以文件的历史联系为依据,对文件进行的非实体排列,仅用一套符号及语法逻辑来记录和解释档案历史联系的技术。

电子文件“虚拟整理”技术出现后,档案界很快地出现了虚拟立卷的技术。具体地说,电子文件的立卷实际操作对象并不是电子文件实体,而是电子文件信息。它并不是组成案卷实体,而是虚拟立卷,并且采用统一的标识来揭示具有有机联系的一组电子文件。具体做法:由业务承办人对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以此事的主题为名在电子系统中创建一个“文件夹”;给“文件夹”一个惟一的流水号,以便“文件夹”之间可以根据建立时间的先后依次排列;文件形成或收到时,通过标引其归属的某个“文件夹”的流水号,就可以将处理同一具体事务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件统统归入同一个“文件夹”中。至此,电子文件的虚拟案卷便形成了,这叫虚拟立卷。但是计算机毕竟只是一种设备,它只能从字面上来判定文件间的关系,这是未必准确的。

(二)对纸质档案也能进行辅助整理

在档案的传统整理中,由于文件实体的限制,只能保留档案间的一维历史联系。“虚拟整理”技术的提出,使得纸质档案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辅助下,也能实现多维的整理。计算机辅助整理是在不破坏实体排序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件材料历史特征进行著录,按照不同的原则对纸质档案的历史特征进行多维的排序,形成档案历史联系的多维信息系统,以达到更全面地记录纸质档案间历史联系的目的。

这个系统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历史性原则中的来源原则、事由原则以及时间原则对案卷、全宗的历史特征进行整理,使在传统手工整理中不能体现的历史联系得到完整的记录。

(三)使元数据技术得到相应利用

元数据不仅能有效地反映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而且能有效地组织信息资源并方便对电子文件的查询和利用,在达到信息整序的同时建立检索系统,实现智能控制,保持电子文件的有机联系。可见,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利用元数据全面记录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以及形成管理的全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抓住时机,做好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

我国的档案管理活动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终于成长为一种担负着较大的社会使命、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职业。但是,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通过增强档案职业的社会使命感,加强档案职业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等方面来对档案职业进行重新定位。现在我们已经跨入一个崭新的电子时代,无疑需要档案人员与时俱进,面对电子文件的挑战,如果我们在理论上能做出科学可行的回应,那么我们就可能抓住了这个绝妙的时机,来提高我们的地位。

四、总结

综上所述,档案信息内容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现如今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重点。档案管理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特点,但是每一个时期都是以档案时间和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为前提,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也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来进行探讨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设计理念;反思

一、前言

一般来讲,电子白板是由一块电子感应屏板,电子感应笔,电脑,投影仪和相应的电子白板软件,老师可以自由书写或标记的感应板直接使用电子感应笔,完全从平台或多媒体教师控制台中解救出来,让教师可以更好地用于课堂教学,更多的自由,和写作的痕迹,可以通过连接电子屏板电脑保存,供学生课下复习和教师课后反思。电子白板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传统多媒体的不足,首先加强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和课堂教学内容的互动,课堂教学不再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其次,生成的课堂,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预设计过程中,通过电子白板的注释,保存功能可以生成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总之,电子白板的出现对教育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使用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方面,具有极其强大的教学资源管理功能,有内容丰富的资源库,可开展讨论合作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生成性等特点。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前面已提到,它要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更需要的深入分析历史事实的,探索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史料中寻求历史真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或学生的知识观在任何时间的教学内容或修改的思想,并通过视频和音频,图像,文字材料有序创作相关的历史情况,进行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历史教学活动,如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真相等等,并依靠历史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理解吸收正确概念和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完成自身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如此一来,学生在这个讨论合作的过程,逐渐建构起来了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线索、历史人物形象等,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作为脚手架,为学生的这种意义建构提供了支撑和途径。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资源―资源、人―机―资源交互以及支持远程交互学习的功能。历史是一个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学科,初中历史教学更是需要旁征博引,海纳百川的中外古今的潜力获得通过,与全球的视野和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教师、计算机、学生成为一个实践共同体,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活动。使得在这个共同体内部,实现了教师、学生、计算机以及三者之间,在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方面的交互,一个相互学习的教学环境初步构建,这个实践共同体的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教师,观点和意见得以交流,通过碰撞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促成共同体内每一个成员的学习和发展。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历史教学实践,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可以不再扮演的聆听和记录的作用,而是民主平等的师生,他们相互交流各自对某一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看法,互相争辩和申述,从而到达提高历史认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历史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对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和挑战交互式。尤其是在每一课的资源开发和整合中,更是对历史教师综合素质的巨大考验和挑战,而相应地为了应对这一考验和挑战,则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

1、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培训课程来完成,更多的则是教师自身在平时的经验积累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内心深处自愿地、由衷地去接受某一种信息技术,并主动去发掘该项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对于此次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历史课的教学实践而言,其中所包含的第二部分信息技术能力是微乎其微的,因为从接触一种的信息技术到认可再到主动发掘是需要一个摸索过程的,而我们在技术技能和知识层面的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更加剧了这种综合信息技术能力等缺乏,导致此次教学实践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和失误。

2、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里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从书本上学到的历史基础知识及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历史基础知识及教学理论知识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质,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中的历史教学,显得尤为突出。

3、教师要由学生学习的操控者转变成指导者

课改要求以教师为主导,指导辅助学生的学习,一改过去那种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转变为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也需要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尤其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环境中,在师生角色关系上,教师是辅助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在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并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倾听别人的意见,碰撞思维,形成共识,从而出色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活动主体不再是教师,教师只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起引导和组织作用,从而实施教学。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 电子白板;高中历史;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62-02

电子白板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它的实际应用可以改变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真正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1 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而采取的物化形态技术与智能形态技术。根据这种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人的服务功能,让学习者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对知识有一个更为形象生动的学习与体验,它是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充分体现。因此,这种教学理论要求电子白板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基本点。

“经验之塔”理论 这是由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首次提出来的教学理论。在戴尔看来,人们的经验有着不同的抽象程度,可以大致分为抽象、观察和做的经验三大类。该理论指出,在塔的最底端的经验是最为具体的,越往上越抽象。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具体经验出发,让经验成为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的支柱所在,并慢慢过渡到越来越上层的抽象经验。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大量的经验学习资料,弥补学生较为缺乏的具体体验缺陷。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这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又被称为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理论。它的核心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新知识,并不是像传统教学方式那样主要依靠教师来向学生传递知识。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的本质内容就在于两个方面,即什么是学习和如何进行学习。前者实际上就是学习的含义,它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获取的意义建构过程。它十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个组成要素。后者则是学习的方法,它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我知识的解析与建构过程,教师只是起到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学生才是真正的建构主体。电子白板则可以体现出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它重视发展人性,启发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创造意识及能力,肯定了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过程。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历史时空感,使历史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的自由个性化发展。

2 电子白板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依据学生主体性原则来运用电子白板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人学,它具有张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的特质。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适当地运用电子白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与作用。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学生主体地位主要包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创造性、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的内涵。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借助电子白板来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教学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从一个单纯接受型的学习者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者。电子白板具有的各种功能与特性完全可以为学生创设出这样的教学情境来,引领他们进行历史问题的思考,并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进行自由开放的讨论与辩论,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其次,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还应该通过电子白板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电子白板的实际操作者,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去努力探索与发现,并进行历史知识的再创造。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电子白板的操作者就说明了他们也是历史课堂的掌控者,他们是课堂行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历史大事年表,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清晰的历史概念,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图片配对相应文字的做法来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字的真实内涵的理解程度。这种方式也是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很好引导与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机来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依据教学有效性原则来运用电子白板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主要就是教与学的问题。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引入电子白板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时候,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与主体所在,花费少量的时间来获得最大且最优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则应该在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中使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首先,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且合理地利用电子白板来呈现一些历史教学资料,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电子白板来落实好历史教学任务,真正帮助学生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和交流成果。这实际上就可以充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获取与理解能力,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与探索者。

其次,高中历史教师还应该借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资源来进一步激发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让学生通过电子白板呈现出来的各种历史资料来获得更为鲜活的历史知识,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历史思维,欣赏到历史课程的魅力所在。高中历史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根据电子白板提供的材料来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让他们具有独特的历史观点与评价思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历史思辨与理解能力。

3 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电子白板的应用是有巨大优势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识到它的不足。比如:电子白板技术的灵敏性有待提高,白板的反光问题有待解决,操作步骤应该简化,图库内容设计方面应该体现出大容量,等等。要真正从技术上完善电子白板,从内容上改善电子白板软件系统,让其真正实现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互动提供现代教育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 历史阅读 教学

一、阐述现代化教学技术

长期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程度不相符,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非常落后,与我国社会发展背景严重脱轨。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根据我国科技和网络的飞速发展,通过在学校建立教学网络平台,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技术化,效率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更能使学生接受,对现代化的技术应用更能反映我国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更能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现代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的结合分析

在我国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主要因素已经在历史阅读中取得了非常大的应用,在整个历史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把整个教学过程现代化、电子化使得现代历史阅读教学更加的方便,同时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从整体上来看,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现代化教育工具的传切作用,优化教学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在校学生逐渐都拥有一步电子化产品,通过在学校建立统一的校园网络信息,使整个学校的形成统一的交流资源。同时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化的备课文档上传至校园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更好的分享,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因上课没听懂而造成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工具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立历史话题,使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这样可以使广大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改善枯燥的历史阅读教学环境。在传统的历史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历史课堂是非常枯燥的,学生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很难保持广泛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会对这种枯燥的历史课堂感到厌倦。但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辅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投影的方式来让学生观看意义深刻的历史影片,这样一来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观看历史影片的过程中可以学量的历史知识。其次在历史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电子产品通过设立有趣的历史探讨话题帮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历史,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3.建立合作讨论小组,实现探究式教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很少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学习都集中在课堂学习,很难形成合作讨论小组,但是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充分的展现出历史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之间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就可以设立有趣的历史探讨话题,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各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进行学习思考,同时教师需要在整个合作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方向,引导学生之间展开辩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掌握历史知识。

4.发挥教师在现代化教学技术中的指导作用。在现代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发挥教师在历史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充分的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新颖与独特,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学生各自的潜能与特长,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受益。

5.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能盲目追求现代化而忽视教学效果。在现阶段的多媒体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为了追求教学的现代化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好处,但是过多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客观有效的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从而优化整个历史教学,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相结合效果达到最优,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历史阅读教学的相结合使得整个教学的过程与教学方式发生着改变,学生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使整个学习的过程更加轻松,同时现代化的电子教学工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学生的历史阅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历史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给当代学生的学习带来足够的兴趣与挑战。

参考文献:

[1]姜彩霞.现代教育技术让历史阅读教学更精彩[J].信息化教学.2012(34).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工业革命;胶合板;塑料;工业设计

中国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05-1

“机器生产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工业产品是现代社会消费的主要对象。”伴随着三次工业革命,新材料、新技术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突破与创新,带给设计师们更大的挑战,从而在工业设计上也带来了不断的变化。在技术上,新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设计的面貌,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而产生的,工业设计与新技术的任何进步都是密切相关的,根本无法分开。在选材上,材料不但直接对造型的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工艺乃至整个设计作品。不同材料有着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形态,也就是要根据新材料的性能进行适合的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这对工业设计的演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7年,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电子技术的革命。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引起了20世纪60―70年代急速的小型化浪潮,使许多产品能以很小的尺寸来完成其先前的功能,这样设计师在产品外观上就有了更多的变化余地。由于电子线路的功能是看不见的,并没有天赋的形式,人们无法仅从外观上判断电子产品的内部功能,因此,“形式追随功能”的信条在电子时代就没有真正的意义了。这些都给工业设计提出了新课题。

王受之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可以从电灯的发展来看本世纪的技术发展。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电灯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革命化的历程:从早期的白炽灯发展到日光灯,60年代出现了氦灯,这是一种技术上完全不同的新光源,从而引发了灯具设计革命。”这一技术的出现和这一材料的发现使工业设计史上出现电灯,并且随之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节能灯、LED灯、日光灯和霓虹灯等。

从1760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机以及纺纱机,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材料上出现了钢和钢筋混泥土。从而广泛应用于设计坚固的工业设计中。

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合成树脂、胶合板这一新型材料,以及热压成型这一新技术,产生新的椅子形态。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形成了胶合板椅工业设计产品。这种材料不仅价格低廉并且很容易达成批量的大规模生产,而且舒适度相当高,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技术革新也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电视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早期设计者是把电视机作为代替传统壁炉的东西,即整个家庭的中心。而20世纪80年代微型便携式电视机的设计者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电视机的,即把它作为一件高精尖的玩具,这预示着一种个人的而不是共享的体验。这种变化有赖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其中微芯片和新型的扁平屏幕使微型化成为可能。另外,个人计算机、录像机、因特网等现代科技的结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个人的活动。

但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工业技术发展,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给家具造型带来新的生命。在20世纪中期塑料的出现及应用完全打破了传统家具造型,改变而且充实了设计师的创新思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材料和工艺上的革新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概念。新型塑料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形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呈现出新颖的形式和颜色,与先前标准化的金属表面处理和工业化形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科技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在1980年傲胜公司出现了一种新型按摩椅,这种椅子不仅可以供人们坐着休息,还采用了高科技技术带着各种高科技功能,使消费者在经过长时间压抑的工作及长时间的不运动后,来放松人们疲惫的身心和四肢。并且还采用了皮革的材料设计它的外部,使人们坐着时更加柔软舒适并且十分耐用。

结论:从历史角度来看,新材料、新技术与工业设计密切相关,每一次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都带给设计师们更大的挑战,新的技术材料往往会带来工业设计新的革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南京,电子信息产业,重庆

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重庆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西南地区的工商重镇,一条长江把这两个城市连接起来。同时,历史文化色彩也跟这两个城市罩上了相同的颜色,它们都拥有悠久、特殊的历史背景,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以“六朝古都”著称,重庆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底蕴使两个城市有着相似之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两个城市在各方面却有了很大的差异。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潮中,南京鼎立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南京已发展成一个现代大都市。而重庆则是大农村、大城市、大工业、大农业并存,二元化特征鲜明的城市,信息化程度低,电子信息产业力量薄弱。那么二者同为长江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为何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此之快而重庆此产业的发展却显得如此单薄呢?通过对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探讨,将给重庆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以加快重庆信息化产业发展。

一、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猛烈的增长势头,从其所占该市GDP比重(2005年占42.6%)来看,它已成为拉动南京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产值仅次于石化产业,跃居南京五大支柱产业的第二位。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97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创南京历史新高。200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突破千亿元,高达1028亿元,增长了47.5%。预计到2010年电子息产业规模将达到1 800亿至2000亿元,跃居五大产业规模之首。

2005年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1)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生产总值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2)产品生产形成优势布局。在产品生产上,南京形成了以电子通讯和信息类产品链为龙头的优势产品布局。其中,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和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以及以平板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器增长迅猛;(3)产品出口活跃。2005年,在全市年出口达5亿元以上的18家工业企业大户中,电子信息就有10家,累计出口59.60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48.6个百分点。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成了南京市销售和出口的主要力量;(4)软件业贡献份额大。近几年,南京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贡献力度均位列第一,2005年仍是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5)龙头企业作用明显。2005年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南京)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公司的年产值都超过50亿元。

二、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与政策的引导以及各种有效措施是密不可分的。

1.产业政策的引导。南京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较强。并且其人才资源雄厚,大企业、大院所、大集团密集。政府把握住这些优势条件,选准发展重心,着力开发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以加速信息产业发展。在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内,政府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税收的优惠、房租优惠、设立个人股、设立专项发展扶持资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等,吸引了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趋势。

2.注重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南京大力培养科研人才同时也不断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拥有科研机构500余所、高等院校40余家、近6万名相关专业人才,建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43家,计算机及通信类国家开放实验室3个,这些使得南京软件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坚强的科研后盾。

3.重视骨干企业的培育。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是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大策略。骨干企业能产生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其孵化服务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在熊猫集团、五十五所、LG—飞利浦和南京长江机器集团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下,南京的软件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占全省第一,并且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中,南京就有4家企业入围。

4.重视软件基地建设。长期以来南京都致力于软件园建设,如今建成的南京软件园和省市合建的江苏软件园,产业规模已非同一般,吸引了大批国内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研发机构入园,目前入驻企业已有近600家。在产业集群思想的引导下,南京软件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由软件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珠江路科技园区、南京IT产业园区等构成的软件孵化及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管理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嵌入式软件、教育软件、系统软件等6大软件产品群。同时,南京珠江路软件产业基地、江宁IT产业园、溧水中山软件园区也在加快基础建设和招商工作,成为南京软件产业的新增长点。

5.注重交流与合作。南京电子信息制造商注重产品技术在国内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调破除地方保护,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及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南京引进了统宝光电、瀚宇彩欣、新华日液晶、LG飞利浦、LG电子、中华映管等一批国际一流的LCD、PDP重量级项目,使其成为规模全国领先的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

6.强调特色。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一定全国最大,但一定要最特——这是南京发展其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思路。他们在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软件产业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上力求有所建树,发展自主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电力、电信、教育、企业信息化等软件产品为龙头的一批特色软件产品群。

三、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薄弱环节

1.地理环境上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地处我国西南部,它不像南京那样处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也没有邻近金融中心上海和政治中心北京,某种程度上使得其高科技水平与南京存在一定的差距。

2.高科技人才匮乏。重庆高科技人才与南京比较也存在着差距:其高校和相关专业人才的数量比南京少,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所、重点实验室也没有南京多,同时还有个更严重的现象,重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光电子等科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存在“东南飞”现象,无疑加大了重庆科技人才匮乏的缺口。

3.技术层次偏低。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生产的是末端产品(整机组装),其中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小,尤其缺乏前端产品(专利设计与自主开发),并且成果转化率、产业转化率也偏低。

4.行业龙头企业及自有品牌少。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中龙头企业较少(知名的有四联集团、朝华集团、东软金算盘和博恩科技),并且在高科技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电子信息产品的自主品牌少。

5.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小,规模小。2005年重庆占全国GDP比重为1.62%,而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41.74%,可见电子信息产业占全国比重不到0.5%。

四、启示

重庆可以通过后发优势,向南京市“取经”,从较高起点着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强化思想观念。电子信息产业污染小、效益高、盈利潜力大,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重视该产业的发展可以降低重庆环境污染指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传统工业,加快重庆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该产业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大支持力度。

2.聚集人才。聚集人才的途径大致分两种:一是本地培育;二是从外界吸引。首先依托教育资源培训各类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并注意留住人才,防止人才“东南飞”,同时要大量吸引外来高科技人才,内外兼修,打造一支高素质、多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3.充分利用人力成本低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重庆同等程度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低于我国东南部城市。据调查,重庆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9%,软件人力资源成本低于东部发达地区30%~40%。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以软件业为发展的核心。南京软件业的发展强有力的证明了软件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地位的关键,它是电子信息产业创收的核心力量。故重庆也应重点发展软件业,加强对软件业人、财、物力和技术、政策支持,加强软件学院、软件评测中心建设,为软件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5.培植骨干企业。应通过引资嫁接等方式,培育更多骨干企业,扶持大型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逐渐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产业集群化。

6.打造产业集群。一方面,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加强招商引资,加大对外技术引进与合作,推出重大对外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项目,广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电子龙头企业,构建完善的配套协作体系和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上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为实现产业集群铺路,以保持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7.提高创新能力。在引进和吸收的同时要坚持独立性原则,开发特色产品,发展自有品牌,减少和避免与其他城市撞车或重复建设问题。

8. 打造特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重庆市在光电子、微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光电子、微电子、软件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切入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数字重庆”。

参考文献:

1.王毅,王良元.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江苏通信技术,2005,(6):21-22.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8

每次与学生讨论信息技术是什么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说是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种种技术。再和学生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从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的庞然大物发展到如今可以拿在手里使用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学生们似乎也感觉不到信息技术发展的迅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文化,如何让学生直观地接受信息技术课程,如何让学生全面地提高信息素养,根据这些想法,我们进行了与学生一起建设信息技术博物馆的筹建,以期通过信息技术博物馆记录信息技术发展长河中的那些人和事、道和器、理论和实践、存在和发展,留住值得我们用心珍藏的经过历史沉淀的信息技术财富,回顾信息技术学科和信息技术事业的发展历程,展望信息技术的美好未来。

1 信息技术博物馆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创建信息技术博物馆,是信息技术教学组对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的一次认真梳理和思考,其实物整理价值及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能让学生亲临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史,更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及其价值所在;其次,将告诉我们怎样按照正确的技术路线,更有绩效、合乎道德地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博物馆更是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基地,有着很多信息技术实物供教师参考、研究,将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博物馆是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将激发更多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爱科学、爱技术的情感。建立博物馆可以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完美结合,它的实物性和直观性优势是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使师生在参观过程中轻松体验信息技术历史的灿烂辉煌、先人智慧的博大精深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弘扬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在启发心智中充实人生,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与道德修养,激励向更高文明发展进取精神。

建设信息技术博物馆使之成为课程资源的补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核心是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普及的技术文化和公民素养被得到充分认可。20世纪90年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的是计算机编程,是基于“计算机文化”为核心的程序教学,即以思维为主,其后发展中教学核心逐渐转向计算机软件工具和因特网应用,直至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弥补技术缺憾、提高技术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和创新意识,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信息技术整体的认识,对信息技术具体的应用漠不关心,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缺乏思考,对计算机硬件也是知之甚少的趋向,这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刻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博物馆建立研究、教育、科普平台和实物展示,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补充,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技术,唤醒人们对信息素养的重新认识和重视,让学生参与进来,对技术文化有新的感悟,弥补信息文化导向的不足。既建设了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又丰富了信息技术文化。

有了博物馆这个平台,学校可以把它作为传承学校历史文化、教学设施沿伸、促进对外交流的窗口,着力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的“名片”和新时期学校的文化殿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展示中,博物馆可以体现学校的文化涵养,以展览和宣传内容为课题,带动教学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过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文化精神,如校训、各类讲坛、讲座、社团、比赛、校园文化娱乐等等,更注重软实力方面的因素。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使校园文化更有内涵和追求,并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训校风、人文精神、教育精神和科学精神。

2 信息技术博物馆的定位

展示信息技术内涵与发展的实体博物馆。以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系统展现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发展。让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不一定指望把陈列展览试图介绍给他们的东西都学到,也不一定按照陈列展览的主题结构所确定的顺序或者设计人员安排组织内容的方式来进行学习,重要的是他们要面对新的经验,根据新经验与头脑中原有知识相互映射或者联系的程度来进行“意义建构”。

小型博物馆布展面积计划不超过100平方米,主要面向校内,为本校的教育教研服务,适时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不建立历史博物馆,不作为科技历史收藏中心。仅收集、保存、研究并诠释具有历史价值的信息技术产品遗产,其中包括各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档案、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加强社会认同感与教育精神。

3 信息技术博物馆建设阶段规划

理论研究和建设规划阶段 进行信息技术博物馆建设知识收集积累,规划展品目录。主要参考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各信息技术相关产物的发展史、各技术产物的性能技术指标和工作原理、博物馆学及博物馆功能、科普馆学及科普馆功能、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等相关书籍和期刊文章。根据资料分析出信息技术博物馆建设背景和意义,以及建设博物馆能够实现的教育效果;从整体上认识、观察和思考信息技术及其科技产物的发展;找出具体类别产物的代表和典型意义的型号,据此规划展品目录,为展品的征集提供依据。对展品的征集方法进行调研,以制订合理可行的展品征集方案,实现展品的高质量收藏。

展品征集阶段 以展品目录为主进行广泛的展品征集活动,积极动员学生、老师参与展品征集,向有关单位争取,到废品市场、科技市场中寻找。

展品整理编目阶段 整理征集和购买到的产品,进行核对登记并编目。此阶段需要对登记编目方法进行学习,参观和学型博物馆、科普馆的编目规则。然后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编目。同时把前几阶段的成果进行整理,形成材料和报告,与专家和相关主管部门联系,力争取得他们帮助,对前期的工作提出意见并对以后的工作给以指导。

布展设计阶段 收集科普馆设计资料,参观部分小型科普馆,与美术教师联系共同完成科普馆内部视觉设计。设计要求简单、安静、平和、有感染力。设计时注意实物的安置与图片文字的结合,保证内容上充实。

后续完善阶段 布展完成后,向文物部门、科协、教育部门上报,同时请专家给予指导。主管部门和专家认可后,制定具体的博物馆管理办法及后续完善工作。

4 信息技术博物馆布展内容设计

信息技术博物馆采取室内物品摆设展示、图文展板及投影显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局。博物馆分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及其周边设备、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体验四个展区。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展区以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为线索,主要通过实物、图片、文字、文物复制品、视频展示信息的传播、存储等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信息技术相关产物的发展史。分别以语言与信号、文字、印刷术、电磁信号设备、计算机与卫星网络五个主题进行布展。语言与信号展区主要展品包括原始人头像、烽火台、旗语、结绳记事、布朗族的数豆记事挂图、岩画挂图等。文字展区主要展品包括甲骨文、墨砚毛笔和竹简、毛公鼎的文字挂图、象形文字挂图、碑拓片、帛书挂图、毛边纸及小楷书法、信件、百事帖等。印刷术展区主要展品有木版印刷挂图、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图、铅活字印刷模具、古线装活字印刷书籍、油印机、1970年代报纸和书籍、现在的报纸和书籍、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图片、现代彩印纸张等。电磁信号设备展区主要展品有各时代的电话机、录音机、留声机、电视机、扬声器、描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发明发展的图片等。计算机和卫星网络展区主要展品有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图片、PC机、便携式电脑、通讯卫星图片、世界海底光缆示意图、卫星信号接收器等。

计算机、网络及周边设备展区主要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内部组件和周边设备、网络设备等。展品有邵雍六十四卦方圆图(最早二进制启蒙示意图)、算筹、算盘、机械式计算机的发展图片、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图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PC机及其内部结构、计算机的各种组件、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设备及组件、网络拓扑挂图等。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部分主要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在通讯、医疗、教育教学、工业、金融、传媒印刷、生活娱乐、图像技术、软件、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并展示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每个具体的实物展示都提供相关文字资料,包括其发展史、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分类等。

信息技术体验区是希望通过参观者的具体体验来思考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如通过操作先进的体感游戏机来体悟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机器人的表演来理解人工智能;通过用打孔纸带音乐盒播放音乐来思考信息编码技术;通过传统游戏华荣道、孔明锁、汉诺塔、九连环等体验算法的神奇;通过观看“iPanda熊猫频道”的直播体会通讯技术等。

学校建立信息技术博物馆不仅体现了学校文化软实力,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博物馆展物的不断充实、设计的逐步完善、展览业务的不断开展,其教育职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必将为学校先进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信息技术博物馆建设是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项目。我校信息技术博物馆(科普馆)现已建成并有限对外开放。由于在文物部门登记时使用的名称叫博物馆,而市科协要求称科普馆并推为“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南通大学筹建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4):467.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9

1.1国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

在1965年纽约大停电事故中,由于自动化设备的缺陷,主要由于电网调度信息采集系统及人机联系系统的不完善,造成了范围从加拿大的多伦多地区到纽约州附近5个州的大片地区停电,时间长达13.5小时,使人们认识到电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从此大力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包含工业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工业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分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两种,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这两种控制技术同时采用。在子站内的自动化设备,多采用闭环控制的方式,如继电保护设备;主站对子站的监控,现在采用开环控制方式[2]。在早先的主站系统中,采用中央主机模式,主机的负担较重,现在在主站,采用以以太网为基础网络模式,适应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多种应用的需要,扩展性好。在子站设备中,采用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在一条线路上既传输数据信号又提供电源,能够适应了发电厂、变电站内的强电、强磁环境。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监控中心和各子站之间的通信,最早采用的是电力载波及明线传输,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采用微波、特高频等通信手段。现在的系统中,以光纤环网作为主,以载波、微波为辅的通信手段,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1.2国内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研究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四代了。最初是70年代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操作系统的SCADA系统,然后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EMS系统,进而发展到90年代基于RISC/UNIX的开放式分布式EMS/DMS系统(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山东、西北、宁夏、湖北、湖南、安徽等单位引进的SCADA/EMS,电力科学研究院和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的CC-2000系统,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开发的RD-800系统、OPEN-2000系统、SD-6000系统等),第三代系统已发展了十几年。随着计算机、数据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市场的要求,第四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发展起来,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JAVA、因特网、面向对象等技术,综合考虑电力市场环境中的安全运行及商业化运营的要求。在如今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硬件配置越来越高,开放式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越来越普遍;网络技术应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分布式潮流,分布式网络分析等在应用研究之中;同时利用高速网方便地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遥视”以及上下级调度之间的可视电话和可视调度都是可实现的;调度人员对于基于图形的快捷方便的调度的要求使调度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发展[3];面向对象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也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在一些分析软件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展了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Internet技术将为调度自动化系统人机界面的完善做出很大的贡献;电力市场的发展为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其它系统如何集成,以及SCADA/MIS/EMS等系统数据的共享问题如何改善,数据的冗余量如何减少的问题[4];GPS技术在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都是现在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方案设计

2.1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它作为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软件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观点分析和组织系统,即按照抽象和信息隐藏、模块化和局部化的原则来设计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模块有安全监视(SCAAD)、自动发电控制(AGC)、网络分析(NA)和计划、调度员培训模拟D(TS)及配电自动化(AD)等几个部分。包括以上全部功能的系统称为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简称MES。在电力系统中采取按电压等级分级管理和调度的模式。我们研制的属于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的主要功能有安全监视(SCAAD)、网络建模、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电压无功优化和调度员培训模拟(DTS)等,并非具备完整的EMS功能。本章主要讨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模块等[5]。

2.2系统功能设计

本系统由RTU或变电站监控系统和电网调度中心两部分组成。各个变电站、发电厂内的RTU或监控系统负责收集当地电气设备的各种电气信息,如每条线路、变压器的电流、电压、功率和保护、位置信息等,并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电网调度中心将接收到的信息经过SCAAD系统处理,经调度人员判断后下发各种控制命令,以实现对所辖整个电网的控制。站端RUT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原来的老变电站都采用RTU的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新建变电站全部采用综合自动化的形式采集现场信息。其它辅助设备有UPS电源、GPS时钟等。根据完成功能的不同,变电站RTU或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

2.3实时系统的开发方法

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的作用是收集各种反映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并根据运行需要将有关信息通过远动装置传送到主站或调度中心。这些信息既包括反映系统运行状态的各种电气量,如频率、电压、功率等,也包括某些与系统运行有关的电气量,如反映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这些信息既可以是由远动装置所在变电站直接收集的,也可以是来自下一级控制中心的有关信息。所传送的既可以是直接采集的原始信息,也可以是经RUT加工处理过的信息。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同时接收来自主站和上一级调度中心根据运行需要而发出的操作、调节和控制命令。并将该命令按一定规律转发给相应装置的操作或调节机构。由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子系统传送给主站或上级调度中心。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它所完成的主要工作有状态估计、运行状态分析计算等。人机联系子系统的作用是将经加工处理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输出设备提供给运行人员,运行人员对控制设备进行操作或发出命令,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电网调度中心从体系结构上来分析,主要有两种:集中冗余式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我们采用的森式控制系统。集中冗余式控制系统虽然具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集中冗余式控制系统所固有的特性,造成计算机负载较高、在故障时控制系统双机切换对时间的要求严格、瓶颈效应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逐步突出、系统扩展困难等缺点,因此它已逐步退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被分布式控制系统所取代。电网调度中心设备有CSADA处理系统、地调(配调)处理系统、电力系统高级应用系统、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程序员工作站、数据记录管理系统、通信处理工作站、下行切换柜、前置机、GPS时钟等。此处GPS时钟提供系统对时功能。

2.4实时数据仓库的具体实现方案

在本系统中的数据种类较多,主要的数据有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未来数据和通道数据等。本章主要讨论这些数据的特点、结构、组织和获取等。

1实时数据

在本系统中最重要的数据是实时数据。实时数据是指能正确、及时地反映当时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的数据。我们采用对数据区分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数据插入传送以及改善通道质量,提高传送速率等手段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2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是反映了过去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的数据。这些历史数据是根据不同要求从实时数据中提取出来的。

3未来数据

未来数据亦称规划数据或预报数据,他是描述未来某户时刻或某_运行式的电力系统的数据。我们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负荷预测技术而获得的。

4人工置入数据

人工置入数据是由操作者本人输入的数据,用以弥补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未来数据的不足,或纠正其认为不当的数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多协议通信协议栈的实现

本系统中电网调度中心和子站设备通过载波、微波、电缆、光纤等通信介质来传输和交换数据,数据可分为上行和下行两部分。上行数据是指子站向电网调度中心发送的实时信息,下行数据是指调度中心向子站发送的控制、调节命令。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主要采用两种基本的通信规约,循环式远动规约和问答式远动规约。循环式远动规约适合于点对点的远动通道结构(即星型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信息的远动设备与系统。它在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被广泛采用。问答式远动规约规定了电网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SCAAD)中主站和子站(远动终端)之间以问答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多点星形网络配置的远动系统中。循环式远动规约本规约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循环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更新循环时间较短,区分循环量、随机量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息,以满足电网调度安全监控系统对远动信息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规定主站与子站间进行以下信息的传送:a.遥信;b.遥测;c.事件顺序记录(SOE);d.电能脉冲计数值;e.遥控命令;f.设定命令;g.升降命令;h对时;i.广播命令;j复归命令;k子站工作状态。信息按其重要性有不同的优先级和循环时间,以便实现国家标准《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和指标。帧结构,其中,同步字按通道传送顺序分为3组EB90H,即1110、1011、1001,0000,在控制字中,有控制字节、帧类别、信息字数、源站址、目的站址、校验码等字节。1EC87-5-101规约IEC87-5-101规约是针对工EC870一5基本标准中的FTI.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具体的规定和定义。它规定了SACAD系统中主站和子站之间以问答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链路层的传输规则、服务原语、应用数据结构、应用数据编码、应用功能和报文格式。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对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对点星形网络配置的远动系统中。通道可以是双工或半双工。其服务原语如下:REQ:请求原语(REQUESTPRIMITIVE)由用户发出在链路层启动一次传输过程。ON:确认原语(CONFIMRPRIMITIVE)由链路层发出以结束原已启动的传输过程。IND:指示原语(工NDICATIONPRIMITIVE)由链路层向用户发出通知,希望传输数据给服务用户,或者触发某些服务用户进程RESP:响应原语(RESPONDPRIM工TIVE)由用户发出,以数据响应来完成一个己启动的传输过程。典型的服务原语的内容为:参数、条件和用户数据。服务原语的内容如下:—用户数据—否定/肯定认可或响应原语—数据流控制—访问控制—重传次数—链路层状态(重新启动条件)—传输服务原语(功能码如SEND/CONFIRM)。

3.2分布式数据处理

ORACLE数据库用户自行安装ORACLE。建议使用OARCLES.0.5.以上版本,程序是在该版下测试过。先在ORACLE数据库中建数据库空间(在此定为SQLSCAAD),根据提供的脚本建数据表。运行BSCadaforOARCLE.exe程序。数据转换设置:在“数据转换设置”TAB页中设置:A:系统路径:该路径为CSADA的运行全路径名。B:数据源:OELDB数据提供程序,目前可选范围只有三种,对ORACEL可选选第一种或第三种配置OLEDBProviderforODBCDriverOLEDBProviderforSQLServerOLEDBProviderforOracleC:输入数据源/服务器名称,如果OELDB数据源为ODCB数据源则输入ODCBDNS名称,如果OELDB数据源为ORACEL则输入ORACLE的服务名称。D:输入数据库名称。(根据数据库空间在此可定为SQLSCAAD)E:输入数据库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F:点击“设置应用生效”按钮,使上述设置生效。然后开始更新厂站索引表:在以下情况下需更新厂站索引表,a.第一次运行数据转换程序;b.从未更新过厂站索引表;c.每次修改SCADA厂站点信息后。转换实时数据:实时数据可以定时(周期在1-30秒可调)或者人为地手动转换一次。转换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可以定时(周期为5分钟)或者人为地手动转换某一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分历史采样数据(采样周期为5分钟)和当天的统计数据。转换报警记录:在SCADA系统中报警数据存于ACCESS数据库中,位于SCAAD系统目录下的ACCESS子目录,以月为单位存放。转换到SQLServer7.0(DB2)中时,为了统计方便,报警数据按年为单位存放。转换过程中的问题:当厂站索引表正在转换过程当中,更新索引表按钮将变成无效,直到转换结束。同理,当实时数据库正在转换过程中(无论手动还是自动),手动转换按钮将变成无效,直到转换结束,当历史库数据正在转换过程中(无论手动还是自动),手动转换按钮将变成无效,直到转换结束。当上述转换正在进行中时,状态栏将会有相应的文字指示。

3.3人机界面设计及系统集成

采用100M/1000M双以太网。服务器采用ES25服务器,工作站为DS15,分别用于实时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处理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采用工业标准的UNIX操作系统,历史数据库采用大型商用关系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SCADA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布式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数据通信服务器可随时将实时数据送给SCADA服务器(或将SCADA功能分布到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数据通信服务器),SCADA服务器处理后的实时数据采用组广播方式同步有关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历史数据管理等服务器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高级应用软件是在面向对象的支撑平台上开发完成的,与SCADA一起构成了一体化的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软件系统充分利用了丰富的软件资源和各种服务,采用一体化、系统化设计,实现了数据统一和界面统一。人机界面系统,统一风格设计,其中和实时系统有关的画面,如:厂站图和全网潮流图,采用和SCADA系统完全一致的画面集,为调度员实时对比和分析数据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手段。统一的界面符合调度人员的使用习惯,不必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所有操作基本上都在厂站或系统图上点击实现,简单方便。结合调度生产实际的需要,各软件提供了方式灵活多样的输出方式,数据文件、表格画面、单线图、曲线等形式的输出结果均可以快速打印输出,较好地满足了调度生产的实际需要。软件提供了与现场实际相一致的系统图和厂站图,潮流结果可以快速地在图上显示出来,直观、高效,实用性强。软件数据流设计合理,整套软件的数据维护、画面维护集中在一个数据库、一个画面集上完成,保证了各功能软件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也是软件的维护工作量减到最低限度。各模块软件算法先进,输出结果及精度满足了实用要求。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软件模块: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测、短路电流计算等模块。应用软件能够达到实用,在电网调度运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掌握系统的维护和开发至关重要。任何应用软件系统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实际的应用要求。软件能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用户实际要求不断修改完善,是软件系统能否真正实用化的关键之一。而这些修改与调试工作主要依靠应用软件的运行维护技术人员来实现.

3.4、EMS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met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适应电力企业新的业务(电力市场)和一体化建设(EMS/TMR/TMS或EMS/TMR/DMS)需求的EMS系统支撑平台和EMS应用软件必然采用如下新的技术:

3.4.1、CORBA中间件平台技术

CORBA技术作为对象管理组织(OMG)推出的软件系统开发标准,自九十年代初提出第一版以来,作为解决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应用系统互连和互操作的标准目前已经被众多的厂家和用户所接受,并成为新一代EMS系统应用软件互操作和与其它系统进行透明操作和数据共享的软件平台标准。由于CORBA独立于网络协议、独立于编程语言、独立于软硬件平台,因而成为目前最有生命力的跨平台技术。特别是OMG组织1998年公布了CORBA2.3版之后,CORBA技术日臻完善。目前CORBA3.0版本已经推出并应用于众多的中间件产品中。遵循CORBA标准开发的EMS中间件平台,能够更容易满足企业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应用集成的需要。

3.4.2、公用信息模型(CIM)

为使EMS应用软件之间的交互正确无误,需要对交换的数据信息达成一致,即提供标准的元数据级的模型和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s)。国际电工委员会近十年逐渐完善了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标准和模型定义工作,并号召EMS生产厂家积极采用(兼容)该标准。在IEC61970的CIM部分给出了电力对象的确切定义和域描述。CIM定义为提供用于电、水、气工业的生产、传输、分配、市场和零售系统相互操作和应用的标准对象。在电力行业,CIM定义了电力工业标准对象模型,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工程、规划、管理、运行和商务等应用的开发和集成,它提供了描述电力对象及其关系的标准。CCAPI的CIM部分提交给IEC形成了IEC61970的三个部分。在IEC61970中,CIM用统一建模语言(UMD描述,对象用公共类、属性及对象间的关系来描述,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有:聚集、归一化和关联。为方便起见,CIM被划分为许多子系统或包,包括:核心包、拓扑包、电网包、保护包、量测包、负荷模型包、发电包、域包、能量计划包、备用包、资产包和SCADA包等。各个EMS应用内部可以有各自的信息描述,但只要在应用程序(或构件)接口语义级上基于公共的信息模型,不同厂商开发的应用程序或不同系统的应用软件间就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如XML)访问公共数据,实现正确的信息交换。公用信息模型的采用将使EMS真正走向开放和标准化,使企业的自动化系统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有了共同遵循的国际标准。

3.4.3、可视化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网安全分析技术的发展,可视化的在线监控软件已经成为调度员和电力市场交易员的迫切需求,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传统的用数字、表格等方式表达的离线信息,转换为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显示技术表达的图形信息,例如潮流的可视化技术、电压稳定的可视化技术、暂态稳定安全域的可视化技术、负荷预测的可视化技术、电力市场电量竞价计划的可视化安全分析技术等,将电力系统的潮流、电压稳定域、不稳定区域和暂态稳定域用形象直观的可视图形表达,能够更加满足运行人员监视、控制的需要。

3.4.4、电力市场交易与安全分析一体化的技术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EMS作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除了承担传统的电网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任务外,其EMS应用软件作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更多的承担电力市场交易的电网安全分析任务,从而改变了传统EMS的工作领域,要求对众多的EMS应用软件的接口和分析技术进行重新设计,即EMS/电力市场应用软件的统一设计,分别实施。电力市场交易与安全分析一体化的设计为安全、经济的电力市场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与数字化

近年来,世界各国信息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国的信息化应用也进入大发展阶段。新技术的应用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产生的大量的电子文件,则为档案管理者带了很大的困扰,如何应对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档案管理者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积极创新档案管理。

一、电子档案产生的背景

自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电子文件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人们普遍认为,纸张的发明与推广是人类记录历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当下,正在发生的电子文件代替纸质文件,则很容易被理解为人类记录历史上的第二次变革。而档案是什么?其本质就是原始生活的记录。尽管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变化,但是本质却是同样的。

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他的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即:发生了载体转变的巨量的电子档案如何有效管理?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电子档案更难鉴定

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办法》)第二条称:“本办法所称的电子公文,是指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那么,问题是,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例如不同办公管理软件的应用,由此产生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格,可谓各式各样的电子文件。如何在复杂多样的电子文件中鉴定出什么是可以作为档案归档的电子文件,仅仅依照上述《办法》显然是不能的。

窃以为,首先,可以被称为电子档案的电子文件与可以被称为文书档案的文件是同样道理的,两者在本质上一致的。传统的纸质档案,大多是由文件归档形成的,即,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非现行文件。同理,并非所有的电子文件可以称作电子档案,而应当是具备了一定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并且被归档。与传统纸质文件进化为文书档案不同的是,电子文件在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中,还应当具备两个特性:一是必须为真实可靠的反应人们生活工作的原始记录,同时还要具备内容不能被轻易修改的特性,这就要求电子文件在转化为电子档案的过程中,电子文件的格式应当局限为PDF等不易被修改的格式;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档案必须具有长期可读性。因为,随着新技术的革新,或许经过一段时期,会发生因为人们读取信息设备的改变,而导致今天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保存的电子档案出现无法顺利利用的逄。“我国90年代举办的一次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的电子文件目前已完全无法读取,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一次重要的全国普查活动的99%的原始数据已经丢失,某市政府大批20世纪80年代生成的电子文件无法读取。正因为上述原因,电子文件在鉴定为电子档案的过程中比传统的纸质文件更加困难。

(二)电子档案管理失控

通过了解,现今大部分的档案馆对凡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实体档案都进行了归档、保存。但对于大量的电子文件产生的电子档案,却很少有档案部门将之列入工作议程。(部分档案馆在尝试收存一些电子档案,但没有一个标准、科学的依据)另外,各个电子档案产生单位没有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三)电子文件法律体系欠缺

在许多国家,电子文件的证据效力已得到法律认可,而且法律强制政府机构和公司有效管理电子文件,以保留业务活动证据。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确认了部分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电子文件法律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电子档案管理创新

(一)管理理念创新

面对新生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有抵触或戒备的心理。电子文件的出现,甚至于趋向替代传统的纸质文件,这一形势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面对这一必然趋势,电子文件的缔造者,即电子文件生成者与电子文件成为电子档案的管理者应当改变传统观念,正确地认识这一变化,以迎难而上的积极姿态迎接新生事物挑战。

(二)领导组织创新

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在电子文件逐渐取代传统纸质文件的过渡期这一关键历史阶段,需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组织创新管理能力,纵观历史,优秀的人才在历史的某个阶段产生的历史的推动力往往是难以估量的。这就要求各级档案领导干部要乐于学习计算机等信息化技术,只有领导干部了解了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好的领导档案队伍,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形成高质量的电子档案和方便高效的保存、利用电子档案奠定基础。

(三)管理机制创新

档案的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电子档案的管理更是一项需要着眼当前、放眼未来的伟大工作。这项工作的有效_展不仅仅需要今天的领导干部具备开拓创新的思路和巨大的智慧与勇气,更需要一项完整的机制来保障电子文件有效归档,成为电子档案。如此才可以避免领导干部换届导致工作政策的反复。在国家带头起草一系列的电子档案归档办法及制度后,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及时的,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电子文件材料归档制度,为电子档案的建设事业持续地保驾护航。

总之,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看似简单,实则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既需要具备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即人们对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正确认识,国家的各项支持;还需要档案管理者对信息化技术的知识储备,需要人们对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条件。前面有困难,但路还要走下去,电子文件的剧增和电子档案的剧增会越来越快速,这就需要档案管理者以大无畏的姿态迎接这场革命式的挑战,从而更好的保护好由电子文件产生的电子档案,传承好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记忆。

参考文献:

[1]马莉.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兰台内外,2012(03).

[2]王金玉.浅谈电子档案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