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要求十篇

时间:2023-09-27 16:46:04

人事管理要求

人事管理要求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

1.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内容

1.1人事档案的内容与特点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人事档案相当重要。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员工的人事管理相统一,才便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如果人、档脱节,保管人事档案而不知当事人已调往何处,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保管得再好也无意义。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档随人走”,在员工调走后的一周以内,必须将其人事档案转往新的管理部门[1]。

1.2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企业是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的各种档案与信息。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在进入人力资源工作的时候我们才能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最适合的人选。同时,这些人事档案的收集和集中,也体现了我国对人才和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视,同时使部门和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

1.3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提升意见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做的技术化水平还是偏低,没有一套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而且存在弄虚作假,使用不当等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提升保密工作,提升档案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升级,运用数字化的专业技术,提升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水平。对此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企业和部门应该对人才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人才的生活档案和技术档案进行一步步的记录,树立良好的人事档案管理理念。其次,明确制度,加强技术支持和投入,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加制度化,科技化。最后我们要积极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念,融为己用,使得自身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得到进步,为人才选拔打下良好基础。

2.国内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2.1国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法

在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分成两类,一类是是公立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一类是私立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他们分管着不同的部门,公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管理范围是政府的公职人员、公务员等国家部门的职员,而私立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主要分管银行、公司等私人企业的人力资源档案。在公立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面,美国有着自己独特的途径。凡是在政府内的公职人员,都会经过考核,任命,培训,退休等步骤。而在美国的各个州也有他们自己不同的管理方案,这些方案都会汇总到一个叫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办公室的地方,对人才进行集中的选拔[3]。

而私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则更加的复杂,私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企业化,私人化的。在这里,它包括了一个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甚至是死亡的一切过程,这些档案中还包括员工的社保账号,身份账号还有银行的信用情况,这些档案与资料可以帮助经理对员工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考察,而且档案本身不会接触到他的所有者,保证了档案的公平公正。

在法国,这种情况又有所不同,法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从上到下分级的档案记录制度,没有公共和私人之分,这套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系统记录了公务员甚至是员工从生到死的一切档案信息,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国家借鉴。

2.2国内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

我国人事档案的存储由几方面组成,如任免、工资等方面的有关文件材料,因此,它能记录员工个人成长、思想发展的历史,能展现员工家庭情况、专业情况、个人自然情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总之,人事档案是员工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员工个人全貌[4]。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有很多不同的管理模式,至今也没有一套成型的系统,国内的不同部门分别记录着学生档案、企业人员档案、公务员档案、技术人员档案等名目繁多的人力资源档案,这些档案没有一套可行的系统对其进行整理,大大影响了我们国家对专业型人才的选则和提拔。而且我们国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分级不明确,能接近到这些档案的人员过多,导致人力资源档案的真实性有待检测。

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有我们的优点,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导致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和法国那样进行特别系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的统计,可是我们的档案管理逐级递升,分管严格,上下级分明,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应该学习国外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经验,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对人才进行优化的选拔,对人力资源档案进行更有效的记录。通过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我们自身能够得到进步和提升,使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档案管理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5]。

参考文献:

[1]王知津,徐芳,潘永超,王秀香,刘念.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三十年(1978一2008)回顾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0(2)

[2]隋华云,吕萍.以档案达标升级为契机提高认识档案管理水平[J].管理观察.2010(24)

[3]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

人事管理要求篇2

【关键词】新形势 人事管理 素质

人事管理是一个组织管理的核心,它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人才规划招聘、培训开发、职称晋升聘任、岗位分析设置、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其精神风貌、服务水平是组织的一个形象窗口,其创新能力又是一个组织人事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人事管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它不仅讲究科学性和统筹性,而且讲究实践性和操作性,是整个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在今天,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规范化,要求管理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事管理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人事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认真探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及时改变滞后的人事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素质,顾名思义是“人素有的品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领域不同,要求也不同。好素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可靠性,另外一个特征是敬业。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 优良的个人品行素养

品行就是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内化作用,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变成自身的情感和意志,从而做出自己的行为判断。人事部门是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人事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见,优良的个人品行素养是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优良的个人品行素养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高、诚实守信、作风正派、言谈举止得体、亲和力强、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勤恳敬业、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优秀品质。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行素养,才能善于用政治的眼光、大局的眼光观察问题、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才能在工作中不、不拿原则作交易,处理问题公平、合理,正确行使人事工作权力;只有具备了优良的品行素养,才能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爱岗敬业,不厌其烦地为人民服务,体现人事工作者一身正气和亲民爱民的职业形象。

二 政策执行素质和业务素质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是把目标转变为结果的能力,是组织战略转变成目标、成果的关键。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握组织的发展方针、方向,找准人事管理工作定位,明确人事工作服务于组织的发展。人事工作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执行政策和规定,人事管理工作者必须熟知国家政策和组织的规定、制度,有解读与操作政策的能力,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推动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序、健康运行。

人力资源已成为各类组织的战略性资源。人事管理工作者应具有解决战略性问题的能力:解决阻碍战略执行的管理难题,推动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建设或变革企业文化,选拔和培养战略性人才等。要求人事管理工作者掌握大量的业务知识,深入了解组织的工作特点,理解和把握组织价值创造的基本规律。要求人事管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管理学、财政学、心理学、法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字计算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做到熟练操作、应用信息化系统。

新时期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规划、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绩效工资改革、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提出了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战略,要培养一大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我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提出了和谐浙江建设,改革和完善民生关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推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这些改革政策性强,业务能力要求高,而人事部门是这些改革的具体承载者,需要通过他们传递给服务对象,我省人事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一支政策执行素质和业务素质优良的人事管理队伍,确保改革顺利、稳妥地进行。

三 沟通协调素质

人事管理服务的具体对象是人。人具有复杂的思想和情感,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存在以下的沟通难点:人事工作的政策性、多样性、复杂性有时会带来服务者很长时间的不理解,需要不断沟通、协调;人事服务不同层次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不同的沟通技巧,如人事部门面对的服务对象有已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工作时间较长的资深员工,还有年轻的80后、90后员工,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不断涌现,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会给组织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人事管理工作者要提高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提高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提高处理和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沟通中要以大局为重,要经受得住委屈。80后、90后群体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人事管理工作者与这一群体的沟通协调时,应充分关注这一群体中个性的差异化和多样性,让他们明确地了解自己在组织发展中的位置和所需要做的工作,让他们安心、快乐地工作。同时人事部门的工作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协调能力。

四 学习素质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至理名言,简明而又深刻地讲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创建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在当今社会的重要程度。当今世界,信息瞬息万变,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者已成为组织发展的合作伙伴,参与组织战略的制定,在组织的管控上、架构上、管理体系上助推组织的变化。可以看出,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者应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仅仅具备单一人事知识的人事管理工作者已不适应组织的发展要求,从事人事管理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挑战自我的决心、学无止境的心态。学习是智慧之源,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人事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职工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五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的总和。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健康心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人事管理工作者的胆识、意志、情感、人格等都会对其的工作及工作对象产生影响。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事管理工作者,能充分调动各种人的积极性,能使人产生依赖感、亲切感,巩固组织的内部团结,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人事管理工作者具备的心理素质: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特征、坚强的意志特征和理智;二要有大度的宽容精神;三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只有具备了以上心理素质,人事管理工作者才能在工作中有坚定目的性和责任感,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挫折而气馁。冷静理智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善听逆耳之言,胸怀开朗,豁达大度。

作为服务职能,人事管理要促进员工的创新和积极性。人事管理要为组织的所有业务服务。人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目标都是公开化的,要注重过程化的管理,而不是只要结果的管理,要让组织所有的员工参与。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多挑战和任务,人事管理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才能推动我国人事工作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新形势下影响人事干部素质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江苏水利,2005(11)

[2]李战琴、吕朝晖.新时期优化高校人事干部素质的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

人事管理要求篇3

1.1构建人才信息数据库

在整个人资管理工作当中,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因为它可以为人资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人才数据库,这样企业在进行人资管理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阅读人才数据信息,来对其员工进行分类,同时作出良好的人资管理决策。例如,人事档案管理中会记录每一个企业员工的优点和工作情况,在对这些档案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人资管理人员可以对人才有更加明确的了解。一旦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战略部署,需要调用人才支持,可以根据这些报告来进行工作分配决定,以便于保证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而对员工而言,做自己擅长的工作,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和发展目标还能够帮助员工,完成自己的个人目标。工作的合理性不断增强,也能够帮助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

1.2优化人资管理工作

人资管理工作当中的人事档案管理,不仅为人资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企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传统的纸质文档的存储,许多企业在人资管理系统当中,都单独开辟了人事档案管理区域。人资管理系统当中的人事档案管理,让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再闭塞,信息的交流能够让各个部门和各个组织之间更加自由和快速地进行人员的调配。

例如,某公司的产品部要举办新品会,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产品部门需要合适的人才来进行新品会的策划。因此,产品部门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策划人才的遴选,然后通过合适的流程来进行策划人员的调配。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快速地集中人才,从而支援不同部门的工作,不仅提升了人资管理的工作效率,还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统筹发展。

1.3协助企业高层决策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高层的良好决策,而企业高层在决策的过程当中,必须考虑到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而企业的人才发展情况也是企业高层在决策过程当中所必须考虑到的关键性部分。例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需要思考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又需要多少人才?而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进行配合。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企业的人才情况进行一定的考量。例如,某企业决定进行项目合作之时,必然要对项目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否则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则会导致项目合作失败。此时,企业就需要借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对企业的人才进行评估,以便于衡量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项目合作数量限度。而对于人资管理工作而言,正是因为有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够良好地预测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对企业现有的人才,进行一定的评估。一旦发现目前企业现有的人才出现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解决,避免企业出现人才损失。

2人事档案管理的关键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正式实施,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科技发展的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日趋信息化和标准化,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这就需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出一定的改革,把握新时期工作的关键点,才能不断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

2.1勇于进行制度创新

对于企业而言,各个部门的工作在新时期,都必须勇于进行制度和方式上的创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提高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在进行的过程当中,必须敢于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来对目前的工作进行整理和分析。实际上许多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专项的制度和准则,这就很容易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毫无章法。在新时期,企业不断谋求制度上的合规性,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和完善。不仅要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制度上的要求,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要求。例如,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工作的流程,都要具体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当然,虽然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但是不能让制度限制了员工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深度的开发和挖掘,为企业提供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

2.2加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时代的发展,让信息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加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提升其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其工作质量。各大企业几乎都已经开始应用人资管理系统,而人资管理系统当中,也一定有人事档案管理模块。但实际上人事档案管理模块,在目前的人资管理系统当中仍然局限在信息的单纯集合,并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的分析与管理。这就导致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只是将线下的人事数据转换成线上的数据库。实际上真正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不应该仅仅是信息的集合,还应该智能化地对企业的人才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企业人才的稳定情况,以及企业人才的成长情况。而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当中,通过对这些数据报告的调取,可以全面地对企业人才情况进行掌握。这样就可以对其员工进行专项化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系统还应更加智能化,进而帮助企业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同时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工作建议,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智能化程度。

2.3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无论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优秀的综合素养进行支持。许多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被认为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员工不受重视,而且其综合素质也十分堪忧。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人事档案管理在人资管理当中起着非常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它对于企业的决策,以及人资管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员工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招聘的过程当中,积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考核,严格遴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备档案管理的工作技能,还应该具有人资管理的工作技能,因此,该项工作的难度并不低。

人事管理要求篇4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素质

人事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分为队伍建设和人事服务两大类,主要包括人员编制、岗位设置、教职员工的引进、聘用、考核、薪酬、培训及人事服务等几个方面。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人事处的核心工作;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怎么样为教职员工服务好是高校人事处的中心工作。从队伍建设和人事服务这两项高校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能来看,就能够凸现出高校人事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迈入新世纪,高校人事管理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教师租赁制、管理社会化等等,这些都对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时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怎么样提高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员工服务,做到让教师满意,让领导放心呢?

1 新时期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应当具备的素质

1.1 职业化素质

职业化是新时期对各系统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一般是根据领导的计划、布置、指示等做具体的事情,只是作为领导思想的落实者,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一把工具,并没有把高校人事管理当作一个正规的职业而对待。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有活力、有前途的职业。反过来,正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化运作,才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效益。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实质上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相通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内容、特点等等,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应当树立管理职业化的信心,坚持工作质量的同时,注重工作程序,走职业化道路。

高校人事管理职业化,是新时期的新要求。进入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高校人事管理开始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出现了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社会化、教师租赁制、雇佣制等新情况,新的《劳动合同法》对高校使用编制外用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要求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把握国家改革发展的方向,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经验,树立起高校人事管理职业化理念,提高职业道德,在高校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做好具体工作,还要调研、分析、策划,为领导重大决策提供卓有成效的建议和意见,真正地为学校发展目标服务,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以人为本”理念

人事,人事,做的是关于“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的事情最难办。尤其是高校,人事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分子,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资源,做好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为本”也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和人事管理干部应该把握教师的动机、需要,不仅提供多样的人事服务,还要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宽裕、自由的治学空间,邀请教师参与人事决策等重大活动。

在高校的人事管理干部中,“以人为本”本质上是个服务意识的问题。但是,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中仍有部分人员没有树立服务意识,没有认识到人事部门的权力就是服务,就是责任。有的人事干部在为教职员工服务过程中时常流露出不满情绪,“官”气十足,态度生硬。使教师感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少数人事管理干部甚至对教师缺少必要的尊重,服务意识淡薄。但是,人事服务是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和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是人事管理职业化的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人事服务的意识,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1.3 业务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除了具备以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职业化的业务素质以外,还需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业务能力,才能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概括起来,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分析能力。新时期,人事管理干部再也不能关在办公室内出点子、想办法了,这就要求人事管理干部面对出现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再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便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2)组织协调能力。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人事方面的政策、规定常常需要人事管理干部贯彻执行,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很多部门、环节及人员,需要这些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这就需要人事管理干部具有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项政策、规定等得以贯彻落实,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人事管理的目标。(3)开拓创新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新时期的新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适应性的单纯的业务工作,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特别要求人事管理干部打破以前那种墨守成规、僵化死板的工作模式,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干部主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作手段,更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才能更具有生机和活力。(4)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服务对象是教职员工,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交流是人事管理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请示、汇报、总结等文案是人事部门的主要工作形式。所以,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人事管理干部最基本的一项业务能力,要求表达准确,逻辑严谨,条理清晰。

人事管理要求篇5

[关键词]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模式

1.引言

人事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够对工作人员有更为全面的了解,综合考查其素质、技能,作为人员调动和晋升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文章准备探讨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为加强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2.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

新时期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要求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根据新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这种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创新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例如,改进传统纸质人事档案管理的繁琐工作,对人事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归档、查询、借阅、转移等各个流程的一体化,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纸质档案管理繁琐的形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2.2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统一信息化平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结合起来使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对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从而方便档案信息的更新、删除、查询,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事业单位都注重对人事单位的管理,但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管理制度、模式、人员等方面。

3.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管理方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对全面考察和评定员工的重要作用。在对员工进行考察评价和晋升的时候,常常以调查和平时表现为依据,忽视人事档案的参考作用,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2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流程、要求、目的、工作人员职责等的规定不全面,难以有效规范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管理流程不规范,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了人事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

3.3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模式落后,很多事业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模式,对新时期对人事档案提出的新要求认识不够,依照人工模式进行人事档案的收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全面,制约了管理模式的创新,影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4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创新意识不强,对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运用缺乏了解,不能熟练的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操作。

4.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

为了应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以下改进对策。

4.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档案管理的认识。事业单位在重视员工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将其放在突出的位置,认识其在全面了解和评定员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制度、人员、资金、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2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建立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流程、方法、目标、要求进行全面的规定,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职责,使他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奖惩激励机制,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热情,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使他们在日常管理中严格遵循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4.3创新管理模式,重视现代技术的运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现代化管理操作平台,在加强人事档案纸质管理的同时,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对人事档案资料的搜集、归档、查询、转档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利用操作平台进行操作和处理,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仅能够减少管理上的失误,还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4.4加强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引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充实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准备人才支持。事业单位还要加强管理队伍培训工作,通过现场授课、进修、学习等方式,让他们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等的操作,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果。另外,管理人员还要提升自身修养,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管理技术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循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这种变化和要求,明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促进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事档案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人事管理要求篇6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研究;发展方向

当前,人事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与重视。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真对待人事管理,才能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相适应。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因此要求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年,主要自人事档案的概念与性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 人事档案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1.1 人事档案的基本概念

人事档案主要记录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出现的、有关个人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不同方面出现的各种情况。我国当前实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当中,人事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为聘用单位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在当前不同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中,人事档案记录了每一个员工的身份情况、学历情况、工资情况、工作经历等,同时当中也包括每一位员工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等,在职工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申报保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人事档案的基本性质

(1)必须做到真实可靠

对人事档案的首要要求就是必须真实,在企事业单位当中,只有具备认真负责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才能使单位正常运行。在不同单位当中,要求人事档案必须真实记录每一位员工的实际情况,要做到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各个单位在招聘员工、提拔员工、职称评定中可以依据人事档案进行。所以要求人事档案必须做到与实际情况相一致[1]。

(2)要兼顾员工的各个方面

人事n案还需记录每一位员工的全面情况,要求其中不但真实记录员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经历、进修情况等,而且还需记录员工学习的学校、原来的工作单位、员工的能力、员工的道德、其他员工的评价等。要求人事档案要记录更为全面的员工情况,不但要记录每一个员工的基本情况而且也要记录员工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的表现等,只有保证记录涉及员工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才有利于用人单位自人事档案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全面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员工进入最为适合的工作岗位。所以要求人事档案必须记录员工的全面信息[2]。

(3)员工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一分子,本身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人事档案应该随着员工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好记录工作,要及时更新人事档案。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搜集员工的最新信息,才能使人事档案发挥最为积极的作用。所以人事档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4)不得随意泄露员工信息

由于人事档案真实记录着员工的各种信息,同时也较为全面,所以对人事档案也提出了保密的要求。在人事档案当中包含着每一个员工的各个信息以及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情况、各个奖惩情况等,员工要求不得随意对外泄露自己的信息。通过查阅一个人的人事档案可以全面掌握此人的详细信息,因此人事档案其实也是个人的秘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严守档案机密,有关部门也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了有关此方面的培训[3]。

2 人事档案管理策略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我国人事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人事档案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当前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是需要解决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主要问题集中在档案的全面性、真实性、变化性等几个方面。所以要想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就需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防止出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档案。

(2)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

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已成为时展的要求。要求有关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开展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利用各种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及信息录入速度,保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化[4]。

(3)认真对待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力发展,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涌现了数不胜数的高等学校,所以要充分利用高校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高等学校要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信息化录入准确性,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才能促进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4)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人事档案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参加工作,但他们通常稳定性较差,因此管理这部分人员的档案存在较大困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国家政府部门要建立专门性的农民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化,及时将农民工的各种信息传递到用人单位,同时有利于帮助农民工就业,使其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5]。

3 结语

总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企事业单位每一位员工的方方面面,其中记录着每一位员工的真实全面的信息。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能脱离员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借鉴以往工作经验,及时创新档案管理模式,记录最新的员工信息,才能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保证企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J].管理观察.2016(33).

[2]廖思兰.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措施分析[J].城建档案.2016(11).

[3]吴新华.刍议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才智.2016(32).

人事管理要求篇7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是信息时代人事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信息时代档案事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自身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重心向信息化转移已是大势所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尽快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强化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意识,使人事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才能更好地服务高校建设的需要。

(二)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拓展面向公共服务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面向社会提供人事档案信息服务是一种趋势。当前,社会对高校的专家、人才利用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也促进了对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需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不仅要为本校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事工作提供服务,还应拓展面向公共服务的人事档案管理职能。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好高校专家人才信息库,是实现专家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对高校人事信息资源合理有效需求的必然要求。

(三)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破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难题的必要举措。现阶段高校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还是以实体档案为主。实体档案虽然利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具有原始凭证的作用,但基于实体档案的人事档案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手工收集、整编、管理、提供单位利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人事档案管理要更多地体现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数据只需一次录人就能够多次反复利用,实现数据共享,从而使库房查找变为更为方便快捷的网络即时检索查询,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与原始材料的接触,有利于人事档案纸制载体的长期保存。加强信息化管理,已成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建好信息库。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源泉,确保人事信息资源的准确、完整、规范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系统的建设中,要按照中组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原则和规范要求,抓好信息库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成套硬件设备和统一规范的应用软件系统,使之适应于档案信息的文字图片扫描、声像资料录入、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需要。要以应用为主线,抓好信息采集和开发。

遵循安全性。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兼具机密性和开放性。机密性要求对于具有保密价值的人事档案要做好安全保密防范工作,杜绝信息安全漏洞,防止破坏和泄密;开放性则要求对于可以开放的人事档案信息要全部开放,争取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在推进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机密性与开放性的度。从保障安全性角度来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障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存储安全。要制定信息录入、信息维护、设备管理、网络维护、信息审核、查阅权限等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以科学、规范、严密的制度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服务网络化。提供方便快捷的人事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服务于高校现代化建设,是加强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高校大都设有校园网,而且与教学科研和国际互联网进行了连接,这些为人事档案倍息化建设创造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也为人事信息资源区域性的服务提供了必要的共享平台。高校只要遵循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对各类人事信息进行相应的密级界定,并设定不同的使用权限,就可以为获得授权的档案信息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传递服务。在校级网络互连互通的条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设立对外服务窗口,实现学校之间、上级主管部门人事档案信息资的共享,拓展服务功能,提高人事档案的服务水平。

三、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转变观念是基础。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型,必须以管理观念的转变为基础。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快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转变以往重管理、轻服务,重组织利用、轻个人使用,重为本校服务、轻尽社会责任等传统观念和认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由被动利用向主动提供转型。

协调推进是重点。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组织、人事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才能搞好。应该把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纳入高校建设的总规划和路线图,抓好总体设计、协调推进、督促落实。统筹安排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科技人才,做好人事档案信息网络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开发的技术支持。此外,还要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人事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人事档案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建档、管档、用档的良好局面,为人事档案信息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人员培训是关键。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电子环境下工作意识的培养是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干部队伍。要以信息化的技术要求为标准,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继续教育,注意从工作岗位和个人基础条件出发,突出重点,尽快解决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问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扩展能力,逐步适应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另外还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以及坚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参考文献:

[1]朱伟玲.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0

[2]黄纬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11,02

人事管理要求篇8

一、"人职匹配"的基本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由美国帕森斯教授提出,该理论以差异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为基础。"人职匹配"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相匹配。每个个体在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与人生观等方面都有其特性,而且不同职业需要不同特性的人员[1]。"人职匹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人自身的能力完全能胜任该职位的要求,即所谓的人得其职;二是指职位所要求的个人能力、性格、学识、经验、技能等这个人都符合条件,即所谓的职得其人。"人职匹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求职人员心理及生理特点的有效评价。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求职人员的信息,包括能力、家庭、身体与心理状况、学历、工作经历等,并以此进行评价。

(2)提供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如职业性质、求职的最低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制度等。

(3)"人职匹配"。指导者在掌握求职人员特点及职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帮助求职人员选择适合其个人特点的职业,并能在该职业岗位上取得较好的发展[2]。

二、高校人事管理中人职匹配的现状剖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矛头已指向高校,但高校"人职匹配"现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校教师兼职管理者的素质与职业素养间存在差距、教师全面发展的要求与"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相悖、个人灵活的服务意识与岗位刚性制度间的矛盾等。下面,笔者重点剖析一下高校人事管理中"人职匹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兼职管理者不具备管理职位的素养

高校管理者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教学质量提供支撑。高校教师属于高层次人才,教师兼职管理者在师资管理队伍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然而部分教师兼职管理者并不完全具备管理职位的素养。首先"近亲提升"与"关系户"的现象未能杜绝;管理结构方面存在缺陷[3]。其次,高校本身也未对管理职位上的素质要求给出明确规定,聘用程序没有完全公开公平化,专家对于聘用人员的评价机制存在不健全的地方。另外,有些高校没有充分考虑教师兼职管理者的发展规划,未将工作实绩与薪酬充分挂钩,直接导致教师兼职管理者进入管理岗位后,不能完全胜任,管理工作运行不到位。

(二)教师的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相悖

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而言,如何平衡好教师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间的关系是关键所在。任何一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任职资格要求,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对于高校人事管理者,尤其是教师兼职管理者而言,职位资格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业务水平精湛、科研能力显着、综合管理能力突出。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师全面发展与职位任职要求间出现了一些冲突现象。

人事管理要求篇9

一、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内涵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知识密集性内涵。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必须反映新的时代特色,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的普及是为社会知识经济体系服务,当今人事档案管理较之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鲜明的知识密集性内涵,即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材料收录整理工作,专业知识文化素养与业务能力,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能成为人事档案管理的必备条件。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性内涵。信息时代信息载体的管理与利用体现了信息服务的主动形式,传统被动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随着信息载体与信息渠道的变化而改变。当前信息载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文献型载体,信息渠道也更为多元化,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必将强调对档案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突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性内涵。

二、信息时代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一)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型档案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时代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首要要求是促使原有的纸质型档案向数字型档案转变,即依托电子手段构建人事档案的数字信息体系,建设人事档案的信息数据库。

(二)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网络化要求。人事档案的保密原则是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人事档案涉及个人隐私信息,档案保卫保密制度是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传统人事档案利用价值的弱化与利用形式的单一。

(三)基于人才信息整合的统一标准要求。信息时代具有鲜明的信息资源共享性,而信息共享的前提是信息的标准化。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缺失,使社会人才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条件薄弱。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整合手段,力求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形成、转化与存储的统一运行标准,实现网络化查询与统计,便于整体调用。

三、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方向

(一)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型档案要求,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向信息数字化方向发展。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发展有赖于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在拟定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之上,选定人事档案系统的应用软件,制定档案数据录入规范;二是保障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的相互协作配合,避免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现象出现;三是注重后期制作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满足应用软件的实时升级需要。

人事管理要求篇10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并掌握足够的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达到上述要求的为数不多。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职称较低,大多数是从其他岗位上轮换过来的。在高校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中,科班出身的很少。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人事部门的日常工作,管理人事档案都是兼职的,而且是半路出家,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从头学起,从熟悉工作到顺利上路适应现代人事档案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业务不够熟悉,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发展。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定位模糊

大多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属于组织人事部门内设机构,也有部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归属学校办公室综合档案室,还有极少数是归属于图书档案部门,各行其是,定位模糊。教职工除了调动工作单位、申报职称等情况下关心自己的个人档案外,其他时间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不予理会。少数学校领导认为人事档案只在提拔、处分干部时有用,对高校的发展并无多大影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连一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己,也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不甚理解,也谈不上对业务的钻研,感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枯燥繁琐,职业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因此造成人事档案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不强、奉献精神不够、业务上得过且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定位模糊、缺乏活力和创新意识,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人事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继续教育

提起继续教育,高校一般只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进修学习,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往往排不到日程上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待遇差,工作枯燥,又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因而看不到前途,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没有业务培训机会,因此无法充实和更新知识,无法学习新的技能,缺乏系统的档案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虽然也配置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但是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水平、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基本还是依靠手工操作,进度慢,效率低,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跟不上市场经济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日益加重的知识结构失衡,偏离了建立一支管理、研究、服务相结合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目标。

二、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思想认识的需要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建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偏重于政治色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人事档案工作也还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严格的保密性、真实性、系统型和安全性等特征。从思想政治条件上说,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原则性,具有政治敏锐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要通过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做到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耐得寂寞,甘于奉献。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及各项法规,依法制档、建档、管档,维护人事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二)提高业务能力素质的需要

人事档案工作是具有很强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者首先要熟悉国家有关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人事档案专业相关理论;其次,熟悉高校人事档案的建档归档程序、保管、转接的方法要求;再次,熟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环节、方法和技术,全面收集档案材料、科学整理、正确编写案卷提名,编制检索工具。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更科学、更高效。最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具备有相应的文字写作能力。在档案收集、管理过程中,有很多情况是必须用文字形式处理的,如整理、编目、统计、编研、文件汇编、编写大事记、全宗介绍、检索工具等。没有一定的文字修养水平,是不能将零散的文件材料编纂成各类档案或编研材料的。应该通过继续教育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需要

事业心、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比较艰苦、清贫,具体工作又很琐碎、平凡。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要能够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严守秘密、安心尽职,力争做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只有通过不断继续教育来培养。

(四)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的新挑战,人事档案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档案管理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也日益普及。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要现代化。如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检索自动化,档案贮存缩微化,档案信息网络化等都应该逐步掌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应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更有助于人事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只能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

三、采取多种措施,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连续性和保密性都很强的特征,要求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者具备较高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还应该不断加强创新学习,力求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和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知识,增强信息技术开发应用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在机会极少的继续教育中,也只是注意他们作为管理人员的共性,进行一般进修学习,在关注他们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特殊性上做得不够,因此继续教育应该突出他们的专业性。

(一)建立和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

应该将专业继续教育列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进修计划,对继续教育提出刚性要求。主管部门应定期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建立和健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对不熟悉不掌握现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知识的教师要督促其及时更新知识,并提供进修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已有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适应现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二)科学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内容,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更新和提高,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得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进入更高层次,促进高校发展。

1.继续教育应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应该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经常关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职称等职业发展。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始终保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状态。学校应该创造条件,让档案管理人员对业务工作进行钻研,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做成事业,产生自豪的成就感。还应当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促进他们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继续教育应突出专业性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挑战。应让高校档案工作者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创造条件,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学历职称层次,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其次,学校有关领导也应该根据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同的层次和需求,突出专业性,安排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譬如对非档案专业的管理人员要选送到有关高校档案专业进修学习,提高其专业技能;档案专业毕业的管理人员要重点进行知识的更新,学习人事档案管理的前沿知识和新技术,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力求精益求精。再次是组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一些业务活动,进行专业探讨、参观学习等,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业务学习的机会,研究现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3.继续教育应注重学习现代档案管理技术

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中,业务培训方面要注重学习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应当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工作能力和技能上;使得岗位培训工作逐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学习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检索自动化,档案贮存缩微化,档案信息网络化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学习先进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接受新知识,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提高管理质量,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所以,加强档案人员的现代档案管理技术培养,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加速人事档案管理科技进步,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三)采用多种继续教育形式,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应当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首先,立足岗位,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更应重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本身的技能培训。传统的面授、研讨会、专题讲座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无疑还是必要的。其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采取选送管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入高校档案专业深造,提高他们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选派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到档案馆、人事档案管理单位或者其他高校参观学习或顶岗工作,培训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这无疑是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最直接有效的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