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4:38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1

一、活动的基本做法

组织学生成立“青春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1.资金来源

由全班学生和班主任出资,每人不少于人民币10元,按1元1股计算。

2.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董事会,董事长由出资最多者担任,董事由出资较多者担任。公司设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部门经理由总经理推荐,董事会聘任,监事会由班主任、任课老师担任。

3.经营过程

(1)商品采购。这是公司销售工作的开始,没有商品的适时供应,公司就无法正常经营,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公司采购部门在采购工作开始前,对消费对象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调查,针对市场的购买需求确定采购什么,采购多少。根据公司经营品种多、批量小的进货要求,采购部门选择了到距离学校比较近的批发商处购进商品的渠道,既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拿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2)存货管理。这是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司成立专门的仓库部门,挑选了一名既细心又负责的同学担任仓库保管员,每次收货、出货都要认真填写入库单和出库单,由专人负责签字。

(3)商品推销。这是公司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引起顾客对商品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公司的促销人员采用各种推销方式,达到了扩大销售的目的。并于每天活动结束前公布各推销部门的推销业绩,对各部门的推销工作给予恰当评判,做到肯定与鼓励,使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财务管理

财务部门每天负责公司现金收支,详细记载公司每天购进和销售商品的品种、数量与金额,还要密切关注公司的成本状况,尽量降低费用。每个月初根据上个月进货单、入库单、领货单计算出上月公司总销售额,进货成本,费用,销售利润,每位股东共分股利。

5.工作总结

每个学期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要上交一份总结报告给班主任,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得失、认识与感受,以及下一学期如何改进的具体措施。结果,全体学生都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每位同学都从不同的方面有了不同的进步。

这种仿真模拟成立公司班级管理方法还有很多,如组织学生成立“园林花卉公司”,内设总经理、技术部经理、财务部经理、销售部经理等职务,每个同学担任一个职务,同时每个同学又是公司的普通员工;再如组织学生成立“服务公司”,内设社会指挥部、社会联系部、社会劳动部、公司财务部等,让学生主动走向社会,走向人群联系服务项目,比如为商厂搬运商品,为工厂清扫垃圾、运输产品等繁杂事务,服务之后由该单位根据服务合同标准进行验收,支付学生报酬。活动中要求班主任带领学生制订出“公司”的规章制度,产品生产(销售)制度和财务制度等训练计划,其中应该主要从市场调查需求分析,如何办理营业执照,怎样采购设备、材料,如何操作、经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班主任在活动中充当“监督理事”角色,让学生真正经历全过程,体会一下当小老板的艰辛,切忌大包大揽。活动中每个成员责任要非常明确,多采取鼓励的策略,使学生保持创新、创业的饱满热情,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启发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好总结,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

二、活动的启示

丰富多彩的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也为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管理模式。

1.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通过一系列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养成了“爱岗敬业”的精神、“诚实守信”的品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美德。

2.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活动之前,有少部分同学不愿意交钱,甚至说:“这么点钱能干什么?投资一定失败!”但当他们拿到分红时,心里甭提有多兴奋了。他们为手里有了更多的钱而高兴,更对自己的前途树立了更大的信心:“当我升不了大学,当我找不到工作,当我下了岗时,我还可以用仅有的几百、几十元钱成立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能正常营业,收取回报率!”在活动中,同学们亲身经历了经营的全过程,商品的进、销、存等全由学生自己来筹划、安排,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活动,同学们变得敢于独立面对社会,有勇气、有信心克服出现的种种困难,从活动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创业能力。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2

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寒、暑期工,实现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热潮。对大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人却认为挣钱不是打工的唯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做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时间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打工的形式开始变得异常丰富起来,22%的大学生选择网络公司;4%的大学生选择假期教师;19%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营销策划员;16%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9%的大学生选择做促销;5%的大学生选择到快餐厅做钟点工;12%的大学生选择其它。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的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就我xx班而言。我班共有39人参加此次活动,其上交的暑期社会调查报告率为100%。从收上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内容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是非常认真的、负责的。最优秀的有以下俩位同学。

20××年1月23日—20××年2月11日xx同学在xx市旺鸣轩酒楼做了关于餐饮服务人员的调查报告,她向大家分享她的实践心得: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很有意义,我见识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人,也交到了一群不错的朋友。经历了一些事,理解了一些事,也看穿了一些事。谁会说没有收获呢,三毛曾说过,“年轻时,多经历一些事,多吃一点苦,绝对不是坏事”。

20××年1月19号—20××年2月28号xx同学在xx省永州市超市化妆品店做了有关化妆品销售的调查报告,她和同学们分享说: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

传统的家教、推销翻译到现在的网吧管理员、市场调研员、快餐店钟点工、导游,甚至是一些大胆另类的选择,如替网络公司试玩游戏等都成为现在大学生打工时所选择的职业。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网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摊点,为自己打工。尽管大学生“打工族”具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自信,但他们也同样有着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打工而上当受骗的事件才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被骗入传销组织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少专家也纷纷呼吁,大学生打工要谨防陷阱,社会也应该关注和加强对大学生打工的规范和管理。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3

一、特色工作——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嘉定一中认真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注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道德情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到位

年初,利用班主任工作年会,讨论学习《上海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上海市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教育指导大纲》的有关精神,并征集班主任关于学校开展社会实践的意见及建议。

在4月的班主任会议上,学校分管领导作了《嘉定一中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培训,并布置了有关工作要求。

5月出台了《嘉定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上海市中学生社会实践鉴定表》设计了嘉定一中的《学生社会实践手册》。

6月底,具体落实“一班一基地”有关工作。

9月,布置新高一“一班一基地”工作。并于10月,对各班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指导意见。

9月,成立《南京社会实践校本教材》的课题开发小组,10月校本教材完成。

此外,在暑期中整理了原有的社会实践的资料,整理编写了《青年党校》、《校园讲解员》、《学生检查队》等社会实践校本教材。

2、校内实践可操作性好,达成度高

(1)高一的始业教育与军训、与校内教育有机结合。内容包括校史教育、学校精神教育(分别由校长、校友主讲)、行为规范教育、学习方法指导等五大内容。

(2)落实“班级岗位责任制”、“寝室岗位责任制”、“班级、寝室值周制度”“学生检查队检查制度”、“清校检查制度”等,一刻钟劳动排入课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具体岗位并落实相关的责任。做到班级、寝室事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以“完成承诺”,“自我尽责”作为行规教育起步教育,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3)保证每一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学生还可选择参加市、区、校组织的各类主题活动,如接待新西兰的外宾来访时,进行校园讲解;运动会上作为志愿者,维持运动会场的秩序,打扫运动会场的卫生;青年党校、新疆班志愿者、高三入党积极分子分别承包了校内的空教室的卫生;校内的优秀学生还报名参加了学生检查队、国旗班的选拔。

校内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已经形成了一套有序的、高效的、评价明确的操作体系。

3、校外实践三大课程板块同时推进,学生参与率高、成效显着

(1)校外实践的必修部分包含了高一军训、高二学农劳动、高三的社会实践,一年两次为期4天的素质教育活动,学校都有明确的实施计划,对学生有要求,活动有总结。特别是高三的南京考察,我校通过研究将此活动课程化,纳入了我校“知识应用 问题解决 尝试研究”的研究型课程体系中。学生将带着课题上南京,以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重视实践体验,课程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实施。并且南京社会考察我校已经编写了校本教材,并发到了每一个班级中付之实施。针对高二的劳动,我校也有类似的想法,想结合今年的劳动,开发出校本教材。

(2)校外选修部分中,青年党校的走访优秀党员、孔庙的义务讲解员等活动,每班的志愿者服务队落实“一班一基地”,已经形成了“校区、社区、城区”三区联动机制,达到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活动”的活动规模。

如高二(4)班班主任刘丽华老师和她的班级干部一起,在今年设计了“与世博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含了地铁志愿者、路口协管员、社区老人的英语教师、城市美容师、超市“孤儿”收集者、义务导游讲解员、参观嘉定工业区的沈阳远大集团等系列活动,学生参与面广、参与量大,收获多。班主任在小结中写道:同学们学会了团结信任、理解包容,懂得奉献,学会感恩,培养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主题活动”这一做法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提高了,班主任要有设计活动的能力,要利用好班级资源,当然更是要求班主任辛勤的付出。从活动的结果来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有效度,避免了类似暑期结束,居委敲章,算是参加了暑期的社区活动来混学分的做法。对于学校,则将设计社区活动手册,以及提供定点的联系活动场所,作为学校的社会实践资源。

根据本学年社会实践实施情况来看,能完成社会实践所规定高一高二学生学年30天、高三15天的要求。

二、落实“两纲”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整合校园和社会各项资源,开展常规化和长效性的“两纲”教育的课内外活动;进一步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有机融合。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两纲进课堂”----所有学科,全面推进。一方面,各学科教师都能注意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两纲”,另一方面,在班会课活动中,注意开展“两纲”的主题班会及主题教育课。上半年结合世博,组织了“我们与世博”的主题班会校级展示课,下半年结合新生的始业教育,组织了“生活的准则”主题班会的校级展示课。各班每一学期至少有一节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教育课。精心组织XX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的相关活动。语文组吴晓燕老师设计的“世博一课”《一起去发现世博之美——作文的思维训练》,该课的活动设计已获得上海市三等奖,并将在区二纲研修联片范围内进行教学展示。

(2)丰富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常规内容,我们已经形成通过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学科渗透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汉族与新疆班学生结对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套常规做法。平时抓住各种契机,加强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活动。

a、外聘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华侨等来校做讲座,如学校在9月17日邀请了交大刘西拉教授作了《21世纪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报告,刘西拉教授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给学生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他的言语间流露着对祖国的爱与自豪,让学生了解到了刘教授那一代人的精神品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无私地默默奉献一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年轻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李忭荪先生在颁发怀德奖学金时、 赵小兰女士来访时都做了类似性质的报告。

b、抓住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庆日,抓住法制宣传周、水日、国防教育日、艾滋病日等特殊日子,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向祖国拜年”、“我的世博,我的教师节祝福语”网上寄语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文明观世博 热情迎亚运 和谐迎国庆 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从寄语中反映出了学生的爱国心、公德心,折射出了民族自豪感。组织学生开展“爱粮节粮”、“爱水护水节水”、“‘绿箱子’环保公益活动”、“找寻身边的文物古迹”、“反邪教宣传”等征文、摄影等活动。开展了“祖国颂”、 “庆祝教师节”、“祖国的未来 我的责任”等主题活动。

c、利用区里提供的各种展板、“百年树人”电影阳光行、46个学生社团,“悼念玉树遇难同胞”、“世博会”等国家大事这些活动载体,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引导学生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爱国之行,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d、围绕“世博”资源进行教育引导。把握“迎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分享世博”的各种契机,强化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世博实践活动。重点开展世博文化行动、世博文明行动、世博志愿者行动、世博创意行动等“世博十八项”活动。组织了“世博风尚好少年活动”、“世博风尚好家庭”的评选,参加区、市各级组织的各项世博活动成绩突出。

e、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道德实践等主题活动,“成长·成才”18岁成人仪式、“嘉懿之星系列评比活动”、“德尚风采人物”的评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和“嘉言懿行、我行我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秋季运动会”、“一二.九”歌会等,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了空间。

(3)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汉族班与新疆班结对活动,在汉族班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活动。学校每个党员与新疆班学生结对活动,高三学生的成人仪式,每一位结对的党员教师给新疆班的学生写下了发自肺腑的成人寄语,留下了殷切的希望。学校专门设立了课题《民族团结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

(4)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如心理咨询、协助班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等等。成立“心灵驿站”心理社团;师生开设心理放松室,并聘请兼职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b、每班设立晨检员和知心委员,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老师及心理老师。构建起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c、组织开展心理、交通安全、防范意识等讲座或宣传,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如XX年3月29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耿文秀教授为我校高一、高二女生开展“青春的激荡与呐喊”专题心理讲座;XX年04月29日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沈烈敏教授为高三学生开展考前心理疏导讲座。

d、组织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如“家化杯——我当小小心理辅导员”演讲比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和学生个人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温馨教室建设——注重深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莲~山 课件>

具体做法、措施及成效:

1、围绕基础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管理,抓实常规工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加强岗位落实制度,强化责任意识。重视对学生仪表、自行车排放、迟到、班级内务、保洁区、眼保健操、课间跑、黑板报制作、寝室卫生和纪律等检查管理;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周五清校例行检查;对一刻钟劳动检查等,各项考核均纳入到温馨教室的评比之中。各班开展了文明自律的承诺活动。

2、营造特色班级文化氛围。在原有的班级口号、宣传橱窗、绿化角等基础上,为展现学生青春风采、蓬勃活力,全面展示各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培养广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展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组织开展了班徽活动,作为温馨教室建设的一个项目。该项活动获得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支持,参与的面广量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很好的效果。在秋季运动会上,各班亮出了自己班级的班徽,喊出了班级口号,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注重团队活动,培养班级凝聚力。运动会、“一二.九”歌会、社会实践活动、课间跑操、紧急疏散等活动,需要组织纪律,需要创新思维,需要共同努力,由此从中体现出了每个班级的独特文化风格。

4、树立标兵,重视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类奖学金的获得者、各类先进的表彰、班级干部的竞选等活动,为班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4

关键词 三艺育人 课程观 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0.08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Take Jiangx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SUN Keliang, ZHANG Fuhua

(Jiangx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ndenc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cus on skills, light moral education", cl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three arts education", and to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into specific courses, so as to realize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Keywords three arts education; curriculum; class culture

1 “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等角度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①

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是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但其自身的提升要求和意识较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独有的文化矛盾冲突:存在导向性不足、凝聚力不够、系统性不强、师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具国家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价值观趋向于物质化、功利化,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操守等在高职大学生群体中占较高比例。②

在此背景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密,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实际问题,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以实践探索推动理论研究,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党建彰显德艺(注重思想引领及行为价值养成教育)、实践教学培养技艺(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团学活动拓展才艺(注重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理念,构建了基于课程观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实现了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

2 构建“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体系

2.1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带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行为价值养成能力全面提升

项目组针对部分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趋于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学涯规划模糊、高职思政教育理论课应用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依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历史典故的视角》及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进行改革,研究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责任、有诚信”的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与问题导向、专职辅导员与政治辅导员”双结合的课程实施原则。围绕理念、原则项目组构建了7大主题、7个教学内容、14个学时,纵向上拓展至学生整个在校生涯的党建教学模块,形成了党建彰显德艺(注重思想引领及行为价值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第一学年设置3个主题,侧重于新生理想信念及适应能力教育;第二学年开设3个主题,侧重于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及学涯规划能力的培养;第三学年设置诚信教育主题,侧重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

实践中,将党建模块纳入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秩序,按学期开展专题课堂教学活动;结合高职生特点分别开展了“苦难辉煌”、“误入大学的坟”、“青年当自强,腾飞中国梦”、“ COME ON,YA”、“善存指尖,友人自来”、 “感恩不只是说说而已”、“诚信――人生的第一张名片”等教学内容;撰写了校本党建教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读本――历史典故中的价值观》,教材从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三大层面每个子类进行了概括,系统选取了80余个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成语典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附以成长心语。教材在学生中反响良好,起到了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2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实践教学课程研究,构建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项目组针对部分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较差,职业技能不突出等现实问题,从把握规律性、增强协调性、激发主动性、坚持开放性四原则,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为目的,从技术体验实践活动、生活探究实践活动、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三个纬度开发出7大主题,4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模块,在兼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性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可行性,形成了实践教学培养技艺(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的课程体系。

实践中紧扣现实生活,围绕7大主题结合学校要求,以文件形式将实践教学模块融入学院正常教学秩序;规定了本模块教育、教学过程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企业讲师等交叉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运营机制:辅导员(班主任)承担生活探究实践活动(劳动之旅社会实践、生态之旅社会实践、教室文化建设)、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艺术之旅社会实践),专业教师、企业讲师承担技术体验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训练、艺术之旅社会实践);结合各类比赛分专业实施了全天候教学、教室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打卡、早间义务劳动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2.3 以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依托团学活动平台,构建团学活动模块课程体系,完善高职大学生人格培养接受机制

项目组针对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在充分发挥班级日常团学活动主渠道作用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团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重“量”轻“质”、组织涣散等问题,③积极创新团学活动理念,以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为依托,深化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组织管理,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四个方面构建了5大主题,20个学时的团学活动课程模块,形成了团学拓展才艺(注重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实践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目的和效果、兴趣和乐趣”双结合的原则,将团学活动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并相继完善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文件;在心理咨询师的配合下组织开展了“星期五文化广场”、“传承体育精神,打造卓越团队”、“好书分享会”、“创新能力专业成果展示会”、“沟通从倾听开始”等系列教学内容。

2.4 优化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打造平等交流、知识分享、愉快教学的“和谐课堂新秩序”

学院将辅导员(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专业导师等纳入“三艺育人”教研室,出台了《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由学院学工口牵头,教学口配合检查;授课过程为教师主体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期末进行学生评教与反馈的运营机制。

“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从实践式育人、熏陶式育人、实境式育人优化教学方法,力求实现平等交流、知识分享、愉快教学的“和谐课堂新秩序”。

(1)实践式育人 :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部分和团学活动部分的12个主题在教案设计和组织上,先通过设置一定的实践任务,将课程素质培养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渗透到课程教学学习中,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探索事物的属性,掌握其中的概念,在课程收尾阶段再进行理论总结与情感升华,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学生知识目标的掌握。

(2)熏陶式育人:在“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体系下,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专业培养目标、行业大师简介、班级公约、班级手绘墙等入手完成了48间次的教室文化建设,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读本――历史典故中的价值观》一书阐述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等,发人深省,润物无声。

(3)实境式育人:畅通与就业单位连接的大门,通过把知名企业负责人、优秀校友引进来,组织师生走出去等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境化,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成效

“三艺育人”班级文化模式突破了课程即学科的已有课程观,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的若干模块课程体系,将本松散的、参与率低下的“精英型”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变成了有课时、有计划、劳逸结合的惠及全体学生的普适性舞台。④2011年以来我校先后向5000名学生开设了吸引力强,导向性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课程,累计完成教室文化建设48间(次),形成文字报告10万余字,学生参与率达100%,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根据麦克斯数据调查在校友满意度、学生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三艺育人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改变了传统观念上课程实施只由专业教师主导、班主任协助的局面,增加了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1)德艺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入党积极分子、团员推优比例逐年提升,违规违纪情况、问题学生数量逐年下降,形成了“树正气、带正风”的良好氛围。(2)技艺方面: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增加;独立思考、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几年来,我校相继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次斩获第一名,在江西省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3)才艺方面: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进步明显。形成了“讲团结、聚合力、促发展”的良好风气。几年来,环院学子连续在省级、部级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在挑战杯项目中,多个创业团队相继获得省级、部级奖项。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号:项目批准号:15JDSZ3058)

注释

① 杨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云南教育,2004(10):3-5.

② 孙克亮,严军.“三艺”育人-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J].科教导刊,2015(4):160-161.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5

一、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内容: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4.《成长花絮》(期刊说明附后);5.《“三常规”实施手则》;6.每位学生自备16开软皮日记本一本,统一用名《青春碎语》。

操作方法: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用作主题班会、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德育道德讲堂等策划、设计、实施的参考教材,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人成长教育的理论范本)。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此手册是班主任工作纪实考评手册,一年内完成,内容分上、下学期)。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此手册为学生的成人成长综合素质评定手册,高中两年内完成,初中三年内完成)。4.《成长花絮》(此手册为学生的德育文学期刊,稿件栏目及要求另附说明)。5.《“三常规”实施手则》(此守则分为“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希望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就常规要求及内容认真、详实地对文本内涵作以解读,以此推进“三常规”在学生成人成长中的内化作用,为学生终生健康愉悦的发展奠基)。6.《青春碎语》(此文本为学生的成长日记,一年内完成)。

二、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

内容:1.主题系列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月;五月份,安全法制月;六月份,理想感恩月;九月份,尊师重教月;十月份,热爱祖国月;十一月份,诚实守信月;十二月份,生命成长月。2.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

操作方法:1.主题系列教育:要求班主任依据上述规定的内容,在不脱离活动主题核心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情,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做个性化的设计与编排,要形成书面文本记录。2.节日系列教育:依据本班实情,对本学期的重大节日,班主任可做有选择性的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指导篇中的内容,明确规划人生在自我成长中的目的、意义、作用,提高认识,树立意识,明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长规划设计中“第五部分”自我规划蓝图展望部分的三年远景规划,并按要求按月完成本学期的学期规划。

四、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

内容:1.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总时数一学期不能少于100小时。2.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班级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3.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祭奠先烈、环境卫生我有责、班级自制周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概况简述内容,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熟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树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自我成长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高一学年每学期要求完成《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的: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初三、高二学年每学期除了要求完成“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外,还需完成“③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案例”等项目各一次。

五、德育教育与班级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内容: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①班名设计与解读;②班风、班训;③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的通俗歌曲);④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的环境布置);⑤班徽设计与解读;⑥班旗设计与解读。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6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nn40.com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7

关键词 小学 回归生命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生命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好以文化促教育的作用,真正唤醒学生生命的能动意识,培育其对生命价值的反思,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生命的道德体验。然而,当下大部分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在被灌输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所在,严重影响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有必要使学生在生命成长历程中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真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一、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宗旨

班级文化作为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班级文化建设要树立培育学生健全生命的价值取向,把孕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养成作为其宗旨。

1.唤醒生命自觉的能动意识

教育是指向鲜活生命个体的,其意义在于唤醒个体的生命自觉,使其能动地主导自身生命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启蒙人的自我觉醒,通过不断地启发受教育者的人生智慧,促使其努力去发展智慧的人生。”[1]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教与学的交流对话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认知状态和发展水平的各不相同。学生内在能动意识只有被唤醒,才能理解为何而学,感受到生命所承载的希望。因此,小学班级文化的创设要摒弃形式化和空洞化,真正回归到生命的自我觉醒。叶澜教授说过:“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无论在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还是自我发展的构建中,都是一个主动的人。”[2]每个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有效激发其自觉能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对待自身生命的成长历程。

2.培育热爱生命的情感反思

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生命,不仅强调肉体生命历程的完整性,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实现自身生命价值最大化。在基础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是影响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增强学生生命意识的有效载体。因此,回归生命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对生命责任的反思能力,从而增强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所以,班级文化建设要回归生命,培育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其自我反思能力。

3.强化礼让交往的道德体验

教育的根本是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美好本性得以宣扬。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尤其在与人交往中遵循文明礼让的道德风尚。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引领下对学生渗透礼让交往的道德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的美好本性得以延续。“生命是道德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道德是生命的精神向度,道德教育是培养生命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3]小学生只有懂得了礼让,在与人相处时才能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珍贵;只有懂得了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内容结构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宗旨在于启迪学生的生命自觉,这一宗旨目的之实现离不开具体班级文化活动内容的实施。

1.发扬集体精神的班级日志制度文化

班级日志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协调和记录的一种形式,是对班级文化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内容之一。师生之间借助班级日志交流,共同解决面临的相关困难,同学们在班级日志上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和探讨班级的信息,可以增强彼此间的亲密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4]。班级日志制度体现了学生在班级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促进教师管理班级、师生与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渠道,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并发扬班集体精神。班级日志制度不仅方便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情况的掌握和管理,同时符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教育要求,从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2.彰显生命韵味的橱窗环境文化

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班级物质设施的布置和环境创设是一个班级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明显特质。学生在蕴含生命韵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体现了回归生命的以人为本。由于当前小学教育“功利化”的影响,学校和班级管理者往往忽视班级环境建设。班级中常见的是几幅名人名言和写满字的黑板报,有的班级甚至只有在应付检查时才更改黑板报内容。而和谐生动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愉悦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班级文化建设便富有成效。生命韵味的班级环境富有生命气息,能够使人身心愉悦。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创新墙壁、黑板报等文化载体,使班级文化生动起来;通过创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读书角、摆放自然植物的壁橱将自然生命融入班级环境中,让学生关注自然生命的生长,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怀生命的意识。班级中多了活泼生动便少了沉闷乏味,蕴含生命魅力的班级橱窗环境于是得以有效彰显。

3.激发“同理心”的班会活动文化

教育是一项培养个体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5]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实践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班级活动为载体来进行。主题班会活动是当前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丰富的班会活动主题、灵活的活动形式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拓展生活空间,促进其有条理地思考、反思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理性地思考、洞察现实生活,主题班会活动须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同理心”则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想交流,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关键纽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同一个生物圈的一部分,以此来进行思考并身体力行。”[6] 主题班会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同理心”,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团结友爱使班级向好发展;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重要一员,善行会对社会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主题班会活动要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采用生活化、普适性的素材以激发学生“与我同在”的“同理心”,提高其理性地与他人交往、与社会建立亲密联系的能力。

三、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回归生命的路径选择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育人的有效载体,承载着帮助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使命。在关注生命自觉发展的基础上,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选择制度保障、社会组织支持和校内外活动拓展等系统化的路径方法加以营造,从而实现促进个体生命完整、人格健全的目标。

1.规范班级民主奖惩制度,形成班级精神文化合力

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科学规范的不断进步和健康发展,需要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班级制度作为保障。班级制度不仅要服务于班级发展目标,更要展现班级精神文化合力和班级凝聚力。落实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班级制度的前提是规范民主化的奖惩制度。民主化需要师生和谐交流与相互促进,体现学生个性与能力的自由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班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都应在班级发展中各尽其能。通过民主化的表扬、批评等奖惩机制帮助学生主动认同班级的发展目标和价值标准。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因为自己的贡献而不断进步,学生才能体会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加积极地融入班级文化创建中,从而有利于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合力和团结内驱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2.构建多元社会组织支持环境,丰富学生生命的情感体验

由于学校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成绩的优异,加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人身安全高于一切,以至于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大多局限于班级内部,很少与其他社会组织等教育环境相联系。单向的学校教育环境很难实现教育指向生命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体验不同的环境有助于丰富其生命体验,促使其更深层次地对生命有所感悟并健全其人格。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将教育环境进行延伸,构建多元社会组织的支持环境以丰富学生生命的情感体验。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学生在多元环境中进行生命体验后更能增强生命意识,学会珍惜生命和懂得感恩。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在多元环境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了升华。

3.拓展班级校内外活动广度,提高学生和谐交往的实践能力

班级文化建设有责任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积极团结的做事态度和规范有序的交往准则,帮助其提高和谐交往的实践能力。班级活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平等参与社会交往实践、提升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班级活动可拓展其校内外广度,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丰富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激发他们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的互动在外部系统中是频繁的,那么友好的情感将在他们之间滋长。”[7] 无论是校内的班会活动、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文体活动还是校外寒暑期夏令营、户外探险、社会公益活动等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与人和谐交往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美好。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中学会彼此尊重,通过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在增进情感与友谊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有效提高社会交往的实践能力。总之,个体生命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与他人、社会交往的关系中体现的。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个体交往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班级文化活动延伸到校外社会环境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的封闭系统,理应形成有利于学生交往实践能力发展的、与校外环境相联系的开放系统。

参考文献

[1] 靖国平. 教育学的智慧性格[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 叶澜. 教天地人事, 育生命自觉[R].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王芳. 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M].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 刘金明, 张烨,玉莹,等.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班级日志作用[J]. 科教文汇, 2007(07S).

[5]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8

本人自入校一年多以来,在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本人除了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和认可,本人符合以下社会实践标兵的申请条件:

(1)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优秀实践论文。

(2)参加学院与实践挂钩活动多次取得成功,并能积极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3)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三创新”,并在活动当中表现突出。

(4)参加工厂实践工作,且工作表现突出。 (5)担任学生干部并积极组织、协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6)有典型事迹,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本人积极参加和组织各种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本人在担任学院社会实践干事期间多次与我院的同学一起到我院社会实践基地_关村小学进行义务支教,和学校的小学生朋友一起联谊,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在同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每次参与完这些活动后,本人都能够认真的总结,并且认真详实的写出社会实践报告。

本人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本人思想健康、活跃,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班级实践委员,本人认真组织好每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而且能积极调动大家的思想,引导非团员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做好优秀团员向党组织推荐工作,本人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实践个人”,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本人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学生会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学生会及各班级干部每个月的考核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考勤工作,起草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本人不仅能积极完成好部门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及实践干事,具有二重身份,在班级和学生会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本人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学生会、班级工作两不误。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9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

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

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

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

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

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

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

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

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

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

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3]蔡皇界.浅谈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75-176.

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物理环境;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11-03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一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以下简称“实践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使得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环境的内涵

目前,一般认为系统、科学的教学环境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靳温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移植到心理学领域,研究人在心理场中的行为特点,由此拉开了教学环境研究的序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是指能够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的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育人环境。实践教学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目的而设立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各种活动基地,如名人伟人故里、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国有企业实践基地、改革开放先进地区等,都属于实践教学环境。从狭义上讲,即从课堂教学角度来看,实践教学环境是指能够影响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学活动的场所、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以及师生人际关系等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虽然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往往可以更加灵活,但是,实践教学也可以借鉴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利用固定的教学课时,创设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同时,也可以创建一个固定的、良好的类似于课堂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让学生走进这个平台,能够身临其境,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的真谛。一般来说,教学环境通常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对于实践教学环境内涵的理解,应该从广义和狭义这两个角度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的内涵与外延。

二、实践教学环境的类型

关于教学环境的类型,《国际教学与师范教育百科全书》有过一些阐述。这本书虽没有明确提出教学环境的分类问题,但它明显地倾向于将教学环境分为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和心理环境f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两种类型。在此,我们借鉴教育学的观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是指教学中的硬环境部分,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班级规模、座位编排和自然条件等。

1.自然条件。一般来讲,声音、光线、色彩、温度、气味等这些自然条件,在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可以引起教师和学生生理上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形成情感。作为开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需要良好的自然条件。从广义上讲,校外各种活动基地,如名人伟人故里、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先进企业实践基地、改革开放先进地区等,都属于实践教学环境。那么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选择实践活动基地时,一方面要注意实践基地的教育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实践基地本身的自然条件。如果说某一名人故里建设在风光秀丽的地方,那么同学们参观、学习的积极性会比较高。受到的启发也会比较深刻;相反,如果一个革命纪念馆破旧不堪,无人管理,可想而知。它就不能引起学生参观访问的积极性,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各种自然条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很多,如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参观考察、志愿者行动、社会调研等,校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利用实践教学课时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展开的活动。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实践教学空间更广泛,似乎谈不上有什么固定的教学设施。实则不然,不论是广义上的实践教学,还是狭义上的实践教学,都需要一定的教学设施。例如参观考察这种“走出去”的实践教学形式,考察基地的基础设施会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利用实践教学平台展开的实践教学活动更需要良好的教学设施。实践教学平台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设计、控制和把握实践活动的空间,这个平台中的各项设施包括各种和理论知识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以及装饰、布置,都会对师生的精神面貌、教学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学设施不是随意安排的,它应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意图与价值取向。

3.座位的设计与编排。座位的设计与编排科学与否,是决定学生相对舒适感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当代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往往非常注重座位的设计与编排,实践也证明。座位的设计与编排方式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与学习成绩均有一定影响。赫特(H・T・Hurt)曾就“空间位置”对师生交往的影响为题,对三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空间构成进行过比较研究。这三种课堂空间结构分别为秧田型、马蹄型和分组型。一般认为,秧田型的设计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有利于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而分组型和马蹄型的设计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相互交往。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大班上课。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面临同样的困难,分组型和马蹄型的座位编排方式很难实施。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想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则必须克服人数多、教师少、教室缺乏的困难,尽量采取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座位安排方式。例如,观看完一段影视资料后,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自由讨论,以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

4.班级规模。班级规模主要是指一个班级内学生人数的多少。班级规模不仅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而且还影响学生课堂上的纪律表现。在一个人数少、规模适宜的班级内,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教师问题,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开展正常的交往活动,课堂秩序比较好;而在一个人数过多、规模过大的班级内,多

数学生容易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说话、捣乱等其他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之一的课内实践教学的形式如课堂讨论、演讲赛、模拟教学等,对班级规模人数、座位编排方式要求比较高,班级人数越少,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就大大提高,座位的编排方式就更加科学,这样,更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然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班级人数少则一百人左右,多则三四百人,班级规模偏大,无法展开讨论互动式的教学,学生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懒散行为,理论教学效果比较差,实践教学更无法有效地开展。所以,在这一环境影响因素下,不仅需要教师本人,更需要学校、政府作出长期的努力。

(二)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教学活动的软环境部分,包括人际关系、教学气氛、校风班风和社会信息等。

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最直接、最具体的人际环境。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然而,由于大班授课,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关系比较冷漠,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践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环境,它能够使生活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绪,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2.教学气氛。教学气氛主要指班集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其中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集体之间的关系。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管是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还是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教学氛围的良好与否,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需注意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因素影响班级气氛,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高昂的教学热情,能够带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成师生默契,并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感受紧凑协调的课堂节奏,得到美的享受,净化审美情趣,提升理论素养。

3.校风班风。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是学校精神的具体、感性外化。校风反映了学校成员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是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一旦形成,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从而赢得社会声誉。班风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倾向。班风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又影响班级群体的每个成员。它既塑造了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又影响他们在教室里的学习活动。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