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土地管理十篇

时间:2023-09-25 18:24:38

农垦土地管理

农垦土地管理篇1

一、正视农垦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宁夏农垦14个国有农场所辖土地,分布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4个地级市12个市县,点多线长面广,加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

一是宁夏农垦集团公司有保护土地的责任,无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的权利。原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是自治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虽然宁党发〔2009〕9号文件授予宁夏农垦事业管理局相当于地级市政府的部分管理权限,宁夏农垦国土资源局在具体协调垦区土地规划、利用、确权登记等工作时仍需通过市县来完成,协调难度大。根据宁党发〔2014〕23号文件,于2014年9月将农垦事业管理局注销,自治区政府授权宁夏农垦集团统一管理农垦土地,农垦集团享有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政府是执法主体,“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宁夏农垦集团公司是企业,不是执法主体,没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的权利。

二是土地审批、确权发证难、违法案件执行难。在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宁夏农垦的土地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过程中,阻力大、协调难度大。如在《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宁党农发〔2009〕3号)中要求:宁夏农垦国土资源局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办理农垦辖区内农用地转用报批和土地确权登记、审批发证等业务。但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利用规划、确权、发证、违法案件的查处等问题须经市县人民政府和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

三是非法侵占宁夏农垦土地问题突出。据2009年调查,宁夏农垦对外承包土地共有1224宗328742亩,涉及宁夏农垦18个单位,对外承包土地中,非法买卖、非法占地涉及自流移民2万户、5万人、占地近3万亩,形成了“西马银村”、“河南村”等自发移民村落。

四是宁夏农垦土地因抵押、质押被法院拍卖问题突出。2008年以来,先后有12宗1423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法院拍卖,拍卖价款941.9万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五是在国家、自治区层面,有的土地政策没有将农垦列入,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如在国家层面,2014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7号),没有规定国有农场的具体实施办法。在自治区层面,在征用宁夏农垦土地的补偿问题上,市县与农垦的分歧很大,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宁夏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宁政发〔2010〕3号)中没有将宁夏农垦列入。

二、依法依规加强农垦国土资源管理的思考

一是树立法制国土观念。增强守土有责认识。充分认识宁夏农垦国有土地在本单位、宁夏农垦集团、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涉地单位第一要务就是管好用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紧紧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要求,宣传国家、自治区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的政策,宣传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政策;宣传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宁夏农垦集团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抓点带面,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土地管理新格局。

二是建立与市县政府、执法部门共同管理宁夏农垦土地的机制。切实履行自治区政府授予宁夏农垦集团统一管理农垦土地、享有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职责。加大与市县政府融合发展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垦地合作,把规划、产业、城镇化、土地管理融入市县发展,做好建设用地的报批、土地出让及出让金缴入自治区财政专户、土地登记发证、变更调查、违法用地查处等工作,推进综合执法。宁夏农垦集团、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齐抓共管农垦土地,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宁夏农垦国土资源局职能和“纽带”作用;落实《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构建司法审判与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的意见》(宁高法〔2013〕236号),解决违法案件执行难、宁夏农垦土地因抵押、质押被法院拍卖等问题。

三是加快完善宁夏农垦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落实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指出的“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指示精神,加快《农垦14个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合和落实。加快《土地承包租赁经营暂行规定》、《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出让暂行规定》、《农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参与抵押、合作入股暂行规定》等土地管理制度的出台。加快出台《国有农场的农业设施建设与用地实施办法》。加强“生存线”、“生态线”、“保障线”国土空间开发“三条底线”管理,确保耕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明确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和国家、自治区、宁夏农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农垦土地管理篇2

为规范省农垦国有农场(以下称农场)土地管理行为,维护农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将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202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一)依法推进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作为所在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考虑,凡有农场的市、县(区)在成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时,应当吸收农场负责人参加,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充分反映农场的用地需求,主要控制指标应当分解落实到农场。农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符合所在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作为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单独编制。

二、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二)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各农场应当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做到地块、面积、标志、档案、措施、责任制“六落实”,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一般耕地和新开垦出的耕地凡具备划入基本农田条件的,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依法划为基本农田。在具备条件的农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按照“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提升基本农田管理水平。

(三)加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省农垦事业管理局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同当地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农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与预算由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组织编制并统一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批准后,由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组织实施。市、县国土资源局对省农垦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协调配合项目的管理。农垦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新增耕地指标纳入省新增耕地指标数据库,除用于省农垦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占补平衡外,重点解决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的设区的市的耕地占补平衡,以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补划。

三、加强农场地籍管理,维护农场土地权益

(四)认真开展土地调查工作。借全国土地第二次调查之机,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和有关市、县加强协作,查清农场土地利用现状,特别是要明确每一块基本农田的具置。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对农场土地利用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农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由农垦和地方共建、共管和共享,既要保持农垦地籍信息资料的相对独立性,又要维护市、县行政区域内地籍信息资料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五)规范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要按照《关于做好农垦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土籍字〔**〕136号)的规定,负责做好农场土地登记发证具体工作。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要在近两年内基本完成登记发证工作。

(六)加强土地登记资料管理。有关市、县国土资源局要将其保管的农场土地登记资料备份后移交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农场土地因依法对外处置的,农垦土地管理分局要将其保管的有关土地登记资料备份后移交地方,确保土地登记资料统一完整。

(七)加快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省农垦事业管理局与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妥善解决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协商不成的依法裁决。在争议处理过程中,可将无争议部分土地先确权发证,尽可能减少争议面积,防止争议扩大。严禁非法侵占、收回国有农场土地的行为,对已经登记的农场土地被周边农村集体、农民个人以及其他单位非法侵占的,要坚决依法责令退回,拒不退回的,按非法占地查处。

四、加强农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管理

(八)农场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行单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安排,根据各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提出下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建议,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后,由省国土资源厅将城镇村建设占用农用地及耕地计划下达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农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的土地的,纳入独立选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统筹安排计划指标。农场建设项目可以依据《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置换建设用地。

(九)规范农用地转用报批程序。农场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应当会同市、县国土资源局按照农场农用地转用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和补充耕地初步方案,逐级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农场建设项目依据《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置换建设用地的,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应当会同市、县国土资源局拟订土地置换方案,逐级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十)加强居民点建设用地的管理。在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外,农场没有安排过住宅或者住宅用地的农场职工,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住宅用地,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0平方米。省农垦事业管理局要会同当地人民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居民点,并结合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对现有居民点逐步进行撤并、改造。

(十一)进一步规范农场土地处置。为支持农场改革和发展,农场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可依法作价出资(入股)、租赁,或在省农垦集团公司直属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之间转让。农场将建设用地转让给省农垦集团公司以外单位和个人的,应当编制土地处置方案,报省国土资源厅核准后,依法将建设用地出让或者划拨给新的用地单位或个人。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各地不得擅自收回农场土地使用权。农场土地需收回储备的,由省国土资源储备发展中心负责。其中,收回建设用地的,根据《安徽省国有土地储备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并予以补偿;收回农用地的,按照《关于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见》(国土资发〔20**〕202号)规定的程序执行并补偿。

五、加强执法监察

(十二)建立属地为主、农垦为辅的执法监察机制。市、县国土资源局要会同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开展土地联合巡查,重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点和主要道路两侧土地利用情况的巡查,对通过巡查以及其他方式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要立即制止。对各类土地违法案件,由市、县国土资源局立案,并会同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共同调查,由市、县国土资源局下达处罚决定。对重大案件,市、县国土资源局或者省农垦土地管理分局应及时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由省国土资源厅调查处理。

六、加强对农场土地管理工作的领导

农垦土地管理篇3

第一条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

本规定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我县农村土地(含受地质灾害威胁、灾毁等)旧村复垦项目的资金。

第二条设立专户、封闭运行

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经省国土资源厅先行核定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上交易平台与购买方确定交易数量和价格后,县人民政府授权县国土资源部门、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专户。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接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支付村民拆旧补偿和安置费用。根据各乡(镇)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实施方案,对一户一宅被拆迁的农村村民,可在村庄规划区内安排新的宅基地或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房,保障其生活居住需要;对不需要安排新宅基地或安置的农村村民,在拆旧时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二)旧村土地复垦费用。旧村土地复垦为耕地的直接工程施工费,包括:旧建筑物拆除并外运弃渣、土地平整、耕作层客土、土壤改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等。

(三)灾后重建费用。因地质灾害、灾毁等实施的旧村复垦,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应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包括灾后重建家园补助;项目所在乡(镇)、村的道路、农田、水利、公共设施等受损灾后修复重建工程费用等。

(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新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包括:新村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费用。

(五)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费用。包括项目所在乡(镇)、村的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公共公益设施建设费用。

(六)编制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费用。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组织编制农村土地旧村复垦专项规划;项目所在乡(镇)、村根据确定的农村土地(含受地质灾害威胁)旧村复垦范围,按项目制定实施方案的费用支出。

(七)旧村土地复垦工程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的费用。包括:旧村土地复垦工程直接工程施工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即土地清查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招标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即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及审计费、土地重估与登记费、基本农田重划及标记设定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其设计与投资预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建〔〕169号)、《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关于修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和投资预算标准的通知》(财建〔〕79号)执行。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审批使用

凡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要求的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申请,县国土资源局报请县政府批准后办理拨付手续(从县级专户中拨付至乡镇政府专户)。乡镇政府享有项目资金审批权,即项目资金的使用由乡镇政府负责审批,并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和现金管理条件的有关规定,资金支付的原始凭证应具有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五条规范项目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项目及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按项目建设要求,做好项目的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结算、工程量审核及资金审计、决算等工作,并将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呈报县财政、国土资源部门。

严格项目新增耕地验收,结算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规范内业资料管理。

第六条加强专项资金监管

县财政、审计、国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对各种违法违规使用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资金的行为,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肃查处。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制度,公示内容包括: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预决算;农村土地旧村复垦项目专项资金收入与支出执行情况等。

第七条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农垦土地管理篇4

【关键词】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整理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农村废弃宅基地的使用还不够科学,很多农村的农村废弃宅基地并没有真正的进行合理的使用,因此,分析农村废弃宅基地复垦整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将有利于农村废弃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二、宅基地利用现状

由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人显著增加,昔日破旧、灰暗狭窄、偏僻的旧窑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搬离老庄子,到交通便利处或公路沿线盖起新房,导致大量的老宅基地闲置或废弃,造成了土地浪费现象。这种现象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澄城县显得较为突出。目前,我国各乡镇普遍存在老宅地基废弃的现象。这种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更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逆道而行,阻碍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三、垫江县宅基地复垦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在当前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大背景下,可用耕地逐年减少,土地控制更为严格。开展宅基地复垦工作,对闲置土地、废弃民居及临时搭建设施进行规划重整,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占一补一”,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有利于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农村宅基地复垦实行1∶1置换建设用地政策,且置换的指标不纳入当年新增总量控制。通过宅基地复垦,把废弃民居推倒整理为耕地,用新增耕地面积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盘活土地存量,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3、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进行的旧村复垦,通过少量搬迁、自然村合并、废弃宅基地复垦,使得村庄规划更加科学,土地利用更加集约,腾出的大量土地经过田、水、林、路、村综合整理后,可作为农村建设用地储备或新增耕地,这样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同时提高了村民保护土地资源的意。

四、垫江县复垦整理废弃旧宅基地的几点建议

1、废弃旧宅基地复垦整理总体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新村规划建设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做好新村规划建设是决定农村旧宅基地治理工作成败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农村旧宅基地治理工作的目的所在。新村建设要统筹考虑村庄道路、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及教育、卫生、娱乐等相关功能,与“村村通”工程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同步,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争实现村庄用地集约、功能完善、有利生产、便利生活,起到示范作用,拉动村民住宅尽快向新村集聚。

新农村规划应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某些弹性,在编制整理规划过程中,要以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规划、城镇规划为依据明确村庄建设的长远规划格局,实行定性、定位、定规模;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把宅基地整理与城镇化建设、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在用地规模和用地结构上都应留有余地,合理处理居住、公共活动中心、经济产业发展等各项用地的比例关系,从规划上杜绝各种可能产生农村废弃旧宅基地问题的可能。

2、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扩大公众参与

现行的土地整理项目大部分是从上而下的管理的,由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村只是配合,由于不属于出资方,所以很少有发言权,而农村旧宅基地复垦整理涉及到所在村组每一个群众的眼前利益和村组今后长远发展的综合工作,在项目的前期调研、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中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所在村组群众的意见。

据调查,在一些地方的项目由于缺乏群众参与,在实施中采用行政手段强行复垦,该处理的问题没处理,该协调的问题没协调,国家花了钱,建成了高标准的农田,可最后结果却是群众不但没有得到实惠,反而激化了矛盾,新增加的耕地由于无法分配而导致谁都无法耕种而撂荒,新建的配套设施管护主体不明无人管理或被部分村干部占为己有。

所以在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实际操作中必须引人村民参与机制,以弥补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从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尊重群众的民利,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及时公示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在项目立项、前期踏勘、总体规划、旧宅基地收回、实施后新增耕地的分配方案和土地权属调整等重大问题,应积极吸纳村民的建议。形成方案后,应及时公示。有关事项的讨论结果和执行情况要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开,使农民群众在农村旧宅基地整治中获得充分的知情权、自和监督权,以理顺村民情绪,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农村旧宅基地整治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从根本上杜绝空心村现象的再产生。

3、尝试土地置换。促进新村建设和旧村整理

由于目前大部分积极土地都是承包地,在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政策下,占用耕地进行新村规划建设很不现实,很多村民无处建房,基本要靠自己私下调地,导致无新宅基地的村民无法搬迁重建。如何搬迁?在什么地方重建?成为主要问题所在,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解决,可先行复垦与新村规划连接的部分,根据新村建设的需要由复垦单位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做到“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和土地平整,优先安置搬迁户,由于未发生土地用途改变,国土部门可无偿办理宅基地手续,然后对腾出的其他土地进行复垦,使其成为耕地并划人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这样既解决了搬迁户重建用地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新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的费用问题,又有利耕地保护和推进新村建设和旧村整理。

五、垫江县农村复垦整理废弃旧宅基地的制度保证

为了能够提高垫江县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管理制度。

1、切实加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管理

(一)严格项目选址工作

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严禁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范围和农村建设用地区域实施复垦项目。要引导和鼓励在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和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开展复垦工作。复垦项目的地块要求:第二次土地调查确认的建设用地地类,并与周边农用地连为一体,权属清楚无纠纷、证书齐备合法,权利人自愿申请。按照“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的原则实施复垦项目,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复垦为耕地的应具备耕种管护利用条件,有利于后期生产经营管理。

(二)严格项目规划设计管理

要按规定程序,择优选择具备省级以上国土、测绘主管部门颁发的测绘资质单位和实力强、信誉高、服务及产品质量好的规划设计单位。测绘单位应根据“二调”现状图和项目区实际情况,准确绘制项目现状图和地形图;规划设计单位应充分了解项目区现状,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按照工程建设与投资标准,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和单体工程设计图册。加强专家评审管理,增强评审专家责任感,确保评审质量。

2、依法维护项目区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一)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

要把复垦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和维护项目区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项目区农民群众在项目实施上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财产处置及收益权。要充分尊重民意,在农民群众自愿申请的前提下开展复垦工作。项目选址、设计、实施必须广泛征求项目区农民群众意见,尤其是涉及到宅基地复垦的农民群众,要确保征求意见到户到人。项目实施方案应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并经项目区涉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字盖章后方可办理项目入库备案手续。

(二)严格执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补偿标准

严格参照《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调整地票价款分配及拨付标准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1〕170号)及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本着公平、合理原则,认真研究制定《垫江县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补偿标准及拨付管理意见》。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执行,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依法按标准兑付到位,切实保障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3、严格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投资融资管理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应主要使用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和通过商业银行或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融资,原则上不得采取BT模式等社会垫资实施项目。

渝垫国资公司为融资主体,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并设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严禁以任何名义挪用、截留。建立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分层监管、共同监督机制,将贷款资金使用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和审计重要内容,确保资金安全。

4、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计划

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年度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项目,要积极研究制定相应措施,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督促落实。杜绝为超额完成任务,违背农民群众意愿,忽视工程质量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选择复垦范围,对不符合选址要求,不符合项目管理相关规定的地块,不能纳入复垦项目。要严把复垦质量关,对项目实施后达不到复垦质量要求的不予验收确认。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程进展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度,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各乡镇应尽快组织对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进行调查摸底,为编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依据。要尊重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客观规律,以满足农民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要防止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防止以行政命令方式搞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要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生态宜居。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农村闲置的大量的农村废弃宅基地,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的做好统计和复垦整理工作,避免农村废弃宅基地资源的浪费,让农村的每一块有价值的土地都发挥效用。

【参考文献】

[1]王文昭刘文娟.陕西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36

[2]刘静,李建学.土地复垦整理可行性研究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11,01:140-145.

农垦土地管理篇5

关键词:矿区 土地复垦 影响因素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这里的生产建设是指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土地复垦已经是实现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大力倡导土地复垦工作,虽然已出台了各种政策法规,然而在土地复垦工作中缺少系统地研究社会、生态、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土地复垦率仅为2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50%仍然相差甚远,因此应对土地复垦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推进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程,扭转我国目前土地复垦工作难以展开的局面提供依据。

一、我国土地的利用现状

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有大量土地被损毁。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总工程师罗明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损毁土地约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约1.1亿亩,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约2100万亩;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有些还是基本农田。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相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了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白中科说,如果能对全国被损毁的1.3亿亩土地进行复垦,就可以为国家增加6000多亩耕地、3000亩其他农用地,不仅可以大大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还可以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用地保障。罗明说:“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复垦费用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等因素,我国目前土地复垦率较低,大量损毁土地没有得到及时的复垦利用。”耕地利用率直接损失3%,每吨谷物成本增加115元,生产效率下降15%。地界纠纷增多,妨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影响农业政策发挥,市场反应迟缓。

二、国家对土地复垦实施的影响

十多年来,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从起步到全面推进,在补充耕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惠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手段,推进开源节流的重要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平台,既保护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又促进新农村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

(一)土地资源的需求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紧张,面对“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矛盾,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解决: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增加土地面积。但是我国后备资源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是主要的解决途径。国家积极要求各个矿山企业及地方政府加紧土地复垦工作,修复因采矿破坏的土地,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二)社会经济因素

煤炭开采不仅给矿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也给矿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和废弃的近2亿亩土地中因采矿破坏的土地面积累计已近9000万亩,可见通过矿区土地复垦新增各类土地的潜力大有可为(见表1)。通过土地复垦后,新增的农用地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或粮食产物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通过生态改良后,土地资源能够实现重新配置,土地等级得到提高,复垦的土地能够通过级差地租的形式体现出增值效益;土地复垦不涉及拆迁、安置等可能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能够新增农用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当地人民收入,保障农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生态效益驱动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有利于增加矿区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控制水土流失。例如,新汶华丰煤矿采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回填方法,对矿区塌陷严重的土地进行生态重建,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消除了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而且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土地复垦还能够改善矿区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土地垦殖率、林草覆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如表2内蒙古包头市石拐矿区复垦过后生态环境的某些指标明显要好于原生态环境。

三、当地政府对土地复垦实施的影响

(一)配合政策法规的实施

当地政府是监督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重要部门,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确保土地复垦工作的落到实处。针对我国土地复垦率偏低,国土资源部在2009年《关于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通知》中更是明确了各级地方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要求各地方政府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情况进行重点监管。

(二)经济效益驱动

土地复垦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尤其对于历史遗留废弃地,是由地方政府补贴其复垦所需要的资金,这些长期闲置的土地没有得到及时整治,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后,一方面复垦新增的耕地、建设用地能够补充当地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原有的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值,提高人均收入。

(三)社会因素

矿产资源的开采时征用土地会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另外,对于资源枯竭型的矿业城市,大量的矿区职工面临失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地政府的当务之急。

四、矿山企业对土地复垦实施的影响

(一)政策法规的约束

国家大力宣传土地复垦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统一的矿区复垦法规,诸多法规政策只是指导性意见,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企业往往认为矿区土地复垦并不是国家或地方一条不可逾越的环境标准,不符合标准只要缴纳罚款就可以了,通常复垦费用要大于所缴纳的罚款,并且已经复垦的土地还需要后期的治理,所以很多企业宁愿交纳罚款,废弃土地。

(二)经济利益驱动

采矿开始需要对土地进行征收,因此要对当地的人民补偿采矿对其造成的损失,或者安排矿区人民的生活、生产,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负担。一方面企业能够通过利用已复垦的土地来置换征地补偿的资金,另一方面,矿山企业还能通过各种土地复垦模式(见图1)增加经济产值。

(1)经济作物种植。山西平朔从1988―2002年矿区经过土地复垦后,增加600hm2林草用地,年产干草100多万公斤,价值60―70万元;草红花、板兰根等药材、刺槐、沙柳条、松树年产值几十万元。

(2)水产养殖。山东省济宁市利用采煤塌陷地开发鱼塘8万亩,年产量3万吨,产值4亿元。

(3)生态工业园。陕西省铜川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探索发展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等产业链,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4)生态观光公园。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田马家塔露天煤矿333万平方米复垦区已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级旅游景区,为该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是这些经济效益短期内难以见效,资金回收期慢,加之土地复垦投资大,许多企业本身已是自负盈亏,资金运转需要很大的资金,很难再支付复垦资金,另外,复垦后土地的权属不明确,大大打击了企业进行复垦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往往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或者根本无人治理。

(三)缓解矛盾

一是矿山企业在拆迁安置时难免同当地人民产生一些摩擦,二是一些矿区日益枯竭,生产逐渐萎缩,这些矿区的工人需要解决再就业问题,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增加了就业岗位,同时补充的农用地使得失地农民得以安置,缓解与矿区人民之间的矛盾。

五、当地人民对土地复垦实施的影响

(一)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矿区开采剧烈扰动原地形,周围的原地貌都不复存在,农民在征地后失去了土地作为社会保障,土地复垦后新增的土地一方面可以增加失地人民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感情。但是由于地域性自然环境原因,原来的土地生产率低,土地产出少,农民希望在矿山企业征地补偿时能获得一笔即时收益,这样他们可以另谋出路,不需要依靠土地生产维持生计,因此他们未必积极参与土地复垦。

(二)经济和生态效益驱动

大部分露天矿区处在生态脆弱区,风蚀、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加之采矿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退化使矿区周围的环境更加恶化,对周围的农田造成很大的危害,改善后的生态环境使塌陷区内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给矿区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和生存空间,为子孙后代的生存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根基。

人类对矿山资源的不断索取,破坏大面积的植被,导致原有地形地貌消失,加剧了矿区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土地复垦能够改变原来恶劣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产生良好的景观效应。同时,土地复垦后能够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改变原有不合理的格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

六、建议

土地复垦乃是势在必行之举,为了确保土地复垦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实行统一备案制度。各省(区、市)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均需进行动态备案,不备案的,其增加耕地不能计入完成的补充耕地任务,不能用于占补平衡,不予核定和下拨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二是国家应该制定出一套严格的监管体制,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监督土地复垦工作的质量、资金与进度全面落实,并对实施效果检查、验收。

三是能否将土地复垦落实到位,资金是关键,土地复垦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且随着复垦土地面积越来越多,需要的管理和养护费用随之增加,单靠企业承担费用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应当扩大融资渠道,提倡“谁复垦,谁收益”原则,鼓励社会参与,融合多方面的资金,减轻企业经济负担。

四是加大舆论宣传,扩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社会影响。各地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平台和手段,宣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在系统总结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成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组织策划系列活动,宣传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扩大社会影响面,提高社会认知度。要按照部关于设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标志的规定,在各项目区设立标志牌,扩大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毅.土地复垦在露天铝土矿山的应用[J]. 采矿技术,2009,7

[2]程琳琳.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实践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0,19(1)

[3]王海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6

[4]李帅等.耕地资源变化的社会驱动力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

[5]张前进,白中科等.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景观格局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

农垦土地管理篇6

一、填表时间:2013年9月29日

二、发出评议表126份,收回126份(其中,分管领导4份,督导组1份,自治区有关部门3份,局、集团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及机关党员群众118份)。

三、查找出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

1、会议过多,开会布置工作分工都很明确,但抓具体落实不好。

2、注重招商引资,签约合作协议多,但项目不能及时落实,存在等、靠、要、推、拖的问题。

3、项目建设贪大求新,有些项目投资大,效益不好,迟迟不能收回成本。

4、对垦区职工养老金存在的问题,每年都有安排,但落实不到位。

5、在贯彻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中,不能因噎废食,职工应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应减少。

6、各类领导小组多,应尽快进行清理。

(二)官僚主义方面

7、局、集团机关干部到基层调研、推动工作的少了,甚至个别干部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8、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方面有待改进,采取现场办公等形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9、决策原则多、措施少,可操作性不够,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深入细致调研和拿出解决方案。

10、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机关工作人员纪律涣散且不作为,办事拖拉。

11、农垦局班子要抓大事、议大事,注重顶层设计,在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事关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等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

12、单位民主气氛不浓,讨论问题不充分。

13、部分农场区域环境出现脏、乱、差等现象,有的农场场部还没有农行、邮政、派出所、公交车等治安服务机构,给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

14、应发扬同甘共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工资待遇差距较大,不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参与性。

15、进一步抓好廉政制度建设,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

16、倡导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应将做大产业要与做强产业结合起来,鼓励能干会干的干部干事创业。

17、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款消费明显减少,旅游和餐饮等行业收入减少,应下大力气,采取措施应对新挑战。

(四)改革发展问题

18、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注重顶层设计,加快集团化改革应进程,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激励分配机制,实施好农场剥离社会职能改革。

19、农垦改革涉及干部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加强与自治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要多听取干部职工群众的意见,维护大家利益。

20、加强与市县以及民营经济的合作,将农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垦跨越。

21、在农垦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2-3个优势产业集团。

22、对农场工作重视不够,很多承担的职能费用不能核拨,农场人员编制问题至今没有落实,分管农场的领导调整的多,对农场的关心少。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

23、农垦企业养老金负担重,垦区普遍存在职工缴纳“两金”困难的情况。垦区职工养老、医疗保险金按人均5亩地收入缴纳“两金”,而收入也就4、5千元,但目前需要缴纳近1万元。养老金置换地的收入已远远不够交养老金,多次因养老金问题引发职工上访、甚至集体上访事件,不稳定因素愈积愈多,建议尽快研究解决办法。

24、民生问题应上下兼顾,全面改善。要解决好局机关人员住房问题,尽快启动建设农垦职工创业城项目。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农场的危房改造房子已盖成,但职工收入低,买不起改造房子,没有合法的房屋产权证,不能贷款、不能抵押。

25、垦区职工的工资待遇低,包括子分公司经理、工人、技术人员、近年来招聘的一批大学生及农场队级的干部,没有把工资与企业绩效及业绩挂钩。局、集团机关干部待遇执行两个标准,大家怨气很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强化科学管理问题

26、农垦集团负担沉重,要充分尊重农垦集团的企业法人职能。生态移民工程、大整治大绿化工程和社会事务管理等大额支出均由农垦集团摊销,不符合企业管理规定。

27、应建立激励机制,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应加强考核管理,严格按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28、加强项目管理,特别是决算、验收环节。项目立项、验收要有跟踪服务,否则光投钱发挥不了效益。

29、管理经费欠缺。农场管理体制是只核拨工作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少数工作经费、要争取地方政府的项目支持。

30、研究探讨农垦基建项目折旧提取办法。垦区项目特别是农业项目越来越多,但砌护渠道、农田道路等形成固定资产后也要提取折旧,影响了公司的经营效益,而地方农村此类项目不提折旧,应予研究普惠政策。

(七)加强土地管理问题

31、土地管理难度大。部分市、县(区)和单位借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名义,不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和我局同意,擅自抢占、侵占、批占农垦国有土地,加大了农场、公司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

32、土地清收难度大。随着整顿和加强农垦土地的深入,属于未开发利用、存在违约行为、违法违规承包的土地现已基本收回,剩余的都是经过多次转包、分包和经过市县区土地部门越权批占及利用国家项目占用的农垦土地。

33、政策落实难度大。宁党发〔2010〕33号和宁政法〔2010〕37号文件补偿标准与属地政府补偿标准相差较大,执行起来困难大,直接影响到清理收回土地的后续管理和未清理收回土地的继续清收。

34、土地执法难度大。自治区党委、政府虽然赋予了农垦相当于地市级政府管理权限,但在土地管理上没有执法权,不能有效制止违法抢占农垦国有土地行为。

35、自发移民管理难度大。自发移民通过承包开发土地、季节性务工等方式,陆续进入垦区常驻下来,利用非法手段买卖农垦土地,给农垦土地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36、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较为紧缺。

37、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目前垦区涉及葡萄深加工、奶牛、水产养殖、饲草、旅游服务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短缺。

38、从事科研及工农业生产的科技人员数量本来就少,因待遇和生活条件等原因,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而在生产一线的、基层单位、离城偏远的企事业单位的就更严重,造成了科技体系建设一线推广力量薄弱。

39、干部队伍老化现象严重。40、50人员多,部分单位干部队伍活力不足,激情创业的氛围不够浓厚。

应增加的突出问题:

1.官僚主义方面。局机关干部应从思想上改变“公务员”、“长官”的观念,从思想上推进农垦集团化改革。

2.机关工作人员加班没有加班费,没有工资政策增长机制。

农垦土地管理篇7

■把农垦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韩长赋:历史上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作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农垦已经具备了承担更加重要历史使命的基础和条件。但农垦还存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社会负担依然沉重、政策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从中央层面对农垦改革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意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明确农垦战略地位、改革方向和发展措施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垦事业特别是对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农垦改革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垦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国有农业企业改革成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打造一支力量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抗衡、取得竞争优势,更是关系到能否掌握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动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

记者:这次农垦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是什么?

韩长赋:农垦改革兼具国有企业和农业农村改革的双重特性,必须按照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重点,守住三条底线,明确四个定位”。

坚持一个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垦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通过改革把农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把握两个重点,就是在发展上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在改革上要以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为主线。

守住三条底线,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着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严防国有资源资产流失,决不能把国有经济改没了、把农业改弱了、把规模改小了。

明确四个定位,就是要努力把农垦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农业对外合作的排头兵、安边固疆的稳定器。

■以市场化改革推动农垦各项资源要素有效配置

记者:社会各界都很关心和期待农垦的改革,请您谈谈农垦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改革?

韩长赋:《意见》对农垦改革的思路、原则、目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主要从垦区集团化改革等7个方面对农垦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重点回答了垦区怎么改、农场怎么改,以及人员、资产和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怎么办等重大问题。

第一,全力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在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方面,要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强化国有农场统一经营管理和服务职能,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同时积极推进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今后,对国有农场区域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业,地方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可以由政府直接设立机构提供服务,也可以采取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赋予相应管理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要避免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落空,以及由于提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而造成农场行政化。国有农场要构建党委集中领导,行政管理、生产经营、社区服务有效统筹的新型治理结构,建立统一管理、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做大做强生产经营职能,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把国有农场建设成为生产力先进、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型小城镇,引领推进中国特色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第二,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意见》明确指出,集团化是垦区改革的主导方向,要推动垦区创新经营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建设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这一改革路径既契合了垦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又是考量国际国内形势的战略抉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要装中国粮,农垦是我国实现这一目标最现实、最具有潜力的载体,迫切需要通过垦区集团化改革,加强优势资源的集聚整合,围绕农业战略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产业掌控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第三,大力推动资源要素有效配置。推进资源要素重组是提高农垦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农垦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劳动力、资产、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一是构建新型劳动用工制度,健全职工招录、培训和考核体系,逐步建立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市场化用工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吸引优秀企业家、高端专技人才、职业经理人到垦区就业创业。二是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符合农垦特点、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以资本为纽带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稳步开展农垦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企业股权结构优化,多种形式探索管理层和企业员工持股,加大企业上市融资力度。三是严格管理、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农垦国有土地,稳步推进土地资产化和资本化改革进程,积极探索盘活农垦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记者:农垦改革的全面深化将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韩长赋:通过深化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农垦企业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农垦组织化程度、经营管理水平和职工科技文化素质高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更好地示范带动周边现代农业和农民致富增收,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新型城镇化和农民的就业创业,为我国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也完全有条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和应得急的重要力量。

■将农垦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

记者:农垦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意见》出台了哪些重点政策来支持和推动农垦改革发展?

韩长赋: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大,单靠农垦部门的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意见》要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把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垦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在若干垦区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加快推进。

第一,要实现“一个同步实施、两个全面覆盖”。农垦是特殊的企业,不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适用于农垦,而且各项惠农政策、民生政策也要覆盖农垦。既让农垦以企业形态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利益,又通过政策支持代行部分政府委托职能,以更好发挥农垦独具特色的体制优势。《意见》明确,各地在依法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时,要将农垦纳入其中并同步组织实施。各级财政要根据农垦管理体制和改革发展需要,稳步加大资金投入,将农垦全面纳入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覆盖范围。

第二,要创新国有资本运作和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根据《意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农垦国有企业要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改组组建农垦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和效益。探索以财政性资金为先导设立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垦区建设,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着力提升财政资金投入效果和资本配置运行效率。

农垦土地管理篇8

2014年11月27日晚11点,黑龙江省黑河、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多个农场的职工自发集合到场部,在同一时间放起鞭炮。当时,夜晚的平均温度已接近零下20摄氏度,往日这个时候室外几乎没有人。

欢庆是有缘由的。在此之前一个小时,即当日晚9点55分,中央纪委网站通报称,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隋凤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没有人预料到,隋凤富会在农垦系统走得如此之远,甚至在从政期间的最后十年,将黑龙江农垦掌控于股掌之中。

隋凤富是中共十后落马的黑龙江“首虎”,因涉嫌于今年2月被立案侦查。

据通报,隋凤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收受巨额贿赂。

早在隋落马之前,被视为其左膀右臂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原局长张桂春、北安管理局党委原书记许先珠、齐齐哈尔管理局原局长杜增杰等人已先后因严重违纪被查。

隋凤富案持续发酵。据黑龙江农垦内部人员介绍,隋被调查后,其亲属、下属在内接连有多人被调查。

至此,隋凤富倾力多年打造的“金字塔王国”已然溃败。在隋十年的任期内,遵循垦区“军事化管理”历史沿革的同时,隋在这一等级分明的金字塔中重新规划权力的流通途径,有意无意间在农垦内部锻造了以其自身为塔尖、9个分局“一把手”为中坚、113个农场场长为底基的三级权力架构,不容僭越。

隋凤富的落马,在一定程度上撬开了黑龙江省农垦系统“铜墙铁壁”的一角,使外界得以越过欣欣向荣的“北大荒”奇观,一窥其背后的官民百态和农垦系统的制度弊端。 北大荒起家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是黑龙江省政府与农业部的双直属机构,管辖着4328万亩耕地和113个农牧场,95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728家非国有企业,并且拥有独立的公检法系统。

山东蓬莱人隋凤富能在此起家,系因各种机遇。1977年,在数以万计投奔至北大荒的外来农民中,有一个皮肤白皙、头发微卷、待人友善的年轻人,那是21岁的隋凤富,他“逃荒”至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57农场,在农场开拖拉机。

此前一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省国营农场总局(后更名)成立。彼时,黑龙江农垦遍洒橄榄枝,在全国范围内,向靠土地维持生计的人们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前来开荒、租地、种地,继续建设北大荒。对于这些来自四面八方、拖家带口的建设者,垦区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谁开荒、谁拥有、谁受益”,且开荒户可无租金使用开荒地30年,期满后原开荒户可优先承包。

黑龙江垦区最早起源于1947年,当时按照中共中央和“关于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一批荣复军人来到当时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创建了第一批国营农场。1958年,王震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进入上世纪60年代后,大批支边青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市知青相继投身垦区开发建设。垦区主要承担为国家提供商品粮和粮食储备的基本职能。

自1947年至1976年,黑龙江垦区一直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第一代“北大荒人”全部居住在军队营房,脱离地方政府,由军队实行统一管理。后来,这种管理体制被称为“农垦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对于“农垦制”,他表示,在当时这是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率的体制,正因如此才开创了北大荒大开发、大生产、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后,大批知识青年离开垦区回到城市,农垦部队被陆续裁减。

但垦区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因农垦部队撤离有根本改变。军队的保卫处、军事法庭、军事检察院演变为垦区公检法系统,其他管理机构的干部也就地转业,军队的管理职能被平移至垦区,继续与地方政府互不相干。且在管理上沿袭此前的军事化管理模式,种地的百姓继续住在营房,农场仍延续连队时期的编号。

对于这种管理模式,曾在农垦地区进行过长时间调研的国家发展和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彭真怀解释称,“那个时候,当地已经习惯了垦区与地方政府的平行模式,另外,大批的转业军人无从安置,维持原有方式在当时是最好的出路。”

彭真怀认为,农垦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篇章,不可忽略,但也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

自此,农垦自成体系,也为日后的“独立王国”打下基础。在此系统内,隋凤富不久后被升任为连队队长,迈出了爬向“金字塔王国”顶端的第一步。

在857农场,隋凤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胆子大、有能力、善经营。“隋凤富头脑灵活”,是认识他的人对他的一致判断。

很多老职工还记得,1986年农场麦收后,隋凤富带领着一些农场职工开着收割机去周边的农村“干私活”挣钱。“当时农场的职工都没有这种意识,也没人敢做这种事,但隋凤富做了。”857农场一位老职工说。这件事后来让隋凤富受到处罚。

但没人预料到,隋凤富会在农垦系统走得如此之远,甚至在从政期间的最后十年,将黑龙江农垦掌控于股掌之中。 垦区内的权力江湖

头脑灵活的隋凤富在垦区官场步步为营。农垦内部一位了解隋凤富的工作人员称,隋凤富很有能力,且政治目的性也强。隋凤富强烈的政治目的在垦区“造城运动”中尽显。

2010年,时任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的隋凤富,启动了其任内的一件大事――垦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初目标是在5年内打造五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

这一宏图愿景在执行过程中民怨连连,被黑龙江农垦总局内部工作人员和垦区农工称为“造城运动”。

造城“运动”起因于黑龙江省委一位领导在内部会议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想法,隋凤富迅速落实此设想。

一位熟悉此事的人士介绍,隋凤富此举意在积累个人政绩,以打通上升渠道,“隋凤富个人的政治抱负不止于垦区”。

梳理隋的履历不难发现,1986年其升任连队队长后,仕途一帆风顺。几乎每隔三年职务便有一次晋升。1999年隋凤富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三年半后升任总局副局长、党委委员。2005年,隋凤富成为黑龙江农垦总局局长,三年后任党委书记。

由此,农垦的“前途”与隋凤富个人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抱负紧密捆绑在一起。

上述“造城计划”出台后,各农场迅速开启扒房重建的“城镇化进程”,其中不乏强拆的案例,同时强制将后来分散在农场各地居住的农工统一集中到场部。

此次“造城运动”导致多数农场负债累累。农垦北安分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农场场长称,每拆掉一个居民组要花费200万元,平均每个农场大概有20个居民组,“造城”的经济账中仅拆房一项,每个农场就需花费4000万元左右。而建房则需要更多资金。部分农场为迎合隋凤富“用力过猛”,上述农场场长说,“很多农场房子建多了,根本就没人住,有的农场入住率甚至不足60%。”

隋凤富主导的此类事件在垦区并不鲜见。

早在2005年隋凤富上任农垦总局伊始,便下大力度将农垦企业整合,将垦区的小麦加工厂、豆油加工厂及奶业统一为北大荒品牌,同时提出北大荒集团产值要在三年内翻两番的目标,使北大荒集团在国内500强里由300多名跃升至2007年的170名左右。此举在垦区内部备受好评。

北大荒集团一位工作人员称,“三年内翻两番相当于产值年增速要超过40%,国内当时平均增速是8%。”

当时因北大荒集团下属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没有办法完成任务,随即被隋凤富撤职。

这仅是其“铁腕政治”的一个开端。2005年隋接棒农垦总局局长后,垦区113个农场场长的任命权、调整权被收归至农垦总局。隋凤富同时在握垦区财政大权、人事任免权,被评价为“对上讨好,对下铁腕”。

前述农场场长透露,隋凤富用人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先让组织部长列一个名单,随后独自去基层考察,连各农场所在分局局长都不通知,也不事先沟通,之后便直接开会询问大家有没有反对意见。而了解隋凤富的人,一般“不敢”提反对意见。

农场场长职位明码标价在农垦已是公开的秘密。垦区内部的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称,小农场场长的价格为150万元,大农场的则为300万元。2014年11月,隋落马后,场长的任命权才重新下放至农垦的9个分局。

在近十年内,隋凤富提拔任命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干部,构建起三级网格的权力架构,系统外的人无从插手。

在追随隋凤富的农垦干部名单中,北安管局原党委书记许先珠最为知名。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许先珠在九三管理局任副局长期间,隋凤富还是857农场的场长,两人就此结识关系密切。隋凤富调任总局党委书记后,许先珠曾多次公开夸下海口,其奋斗目标是去总局任职。

但隋凤富并不能为其权力追随者提供长期庇护。在黑龙江农垦系统,许先珠、张桂春、杜增杰等多人先后被查,涉及北安、齐齐哈尔等地,隋凤富本人也最终落马。

目前,对黑龙江农垦系统腐败的查办,远未终结。 农垦上访户们

在隋执政黑龙江农垦总局期间,北大荒呈现出“多彩”图景。

喷洒农药的飞机掠过千里沃野、康拜因轰鸣着驶过金色麦海、一架架塑料大棚绿意盎然……这是农垦系统以外的人看到的垦区。

在名为北大荒农垦家园的QQ群中,聚集了近2000名来自黑龙江垦区各农场的农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上访户。这个群由至少7年上访经验的几个老上访户创建,在这里,他们交流粮食价格、土地承包价格,传递土地维权信息,彼此安慰。

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

据洪河农场的农工杨金辉称,他曾投入160多万元开荒4000亩,2004年与农场签订了为期十年的承包合同。但第二年农场撕毁合同、提高承包费,并要求与杨金辉签订新的合同,双方最终沟通无果。后来杨金辉的左腿被人打成粉碎性骨折,据他称,行凶者是受到农场作业区负责人指使,之后杨金辉因求告无门走上上访之路。多名上访者表示,2010年上访户数量增长明显。农垦北安分局引龙河农场农工唐维君,因未收到自家18公顷土地的退耕还林款上访,四年内他被北安农垦公安局拘留过两次,理由是扰乱社会秩序。“我们这些上访户有着相似的遭遇。”唐维君说。

对于垦区农工无法通过正常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状况,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称,农垦的公检法系统由农垦发放工资,这决定其公检法具有一定的行政化色彩。

上访户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垦土地承包方式变更、承包价格多变、退耕还林款未发放、小城镇建设中农工完全自费购房等方面。

大兴农场的农工自己做了一张农场2006年至2014年的土地承包费用明细表,这份文件显示,九年时间里,一类水田每亩收费由195元上涨至430元,一类旱田每亩收费由115元上涨至400元。

但此前黑垦局发【2007】7号文件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的收费标准不能高于税费改革前(2005年)的标准,也就是每亩120元。

2014年12月4日,饶河农场农工庄玉增等29人向黑龙江农垦总局邮寄了《黑龙江省饶河农场庄玉增、赵玉龙等29位农工关于饶河农场违法收费问题的处理申请书》,要求确认饶河农场的收费行为违法,并对饶河农场的违法行为给予处理。

在未得到黑龙江农垦总局的明确答复后,庄玉增等人向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讼,状告农垦总局不作为。

胡星斗长期关注农垦问题,对此,他曾多次公开声称:仅土地承包费用一项,农垦每年便有上百亿的资金不知去处。

土地承包价格逐年上涨及与文件有所出入的背后仍是权力在作祟。

前述不愿透露姓名的农场场长表示,在垦区内存在管理层将土地承包后,又私下层层转包的情况。一名垦区内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种事情是公开的秘密,几乎每个农场都存在。

权力在农垦系统内肆意扩张,绝非染指土地承包一项。

2003年,名为《垦区2003年全面实施国家9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文件下发到各农场。文件指出,对于退耕还林的耕地,将给予农工每亩地每年140元的补助。这项工程波及103个农场上万名农工,但从2003年至今,农工们未拿到任何补助。其中上访的3名农工代表还曾经在2012年被拘留。 “黑土地”如何破坚冰?

据悉,黑龙江农垦各大农场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大型农场如逊克农场(可耕种土地面积60万亩)负债高达4亿―6亿元,小型农场如锦河农场(可耕种土地17万亩)负债也在1亿元以上。

对此,其中一个农场的常务副场长解释称,农场每年仅有土地承包费一项收入,而这项收入要用来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所有职工的养老保险及进行场部建设等,导致农场财政捉襟见肘。

彭真怀则认为,农场亏损多是人为造成,“农垦不需要任何资金投入,其享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仅土地出租一项便可以富得流油,农垦还兴办了多种企业,所以农垦的亏损绝对另有内因。”

解决黑龙江农垦的种种问题?彭真怀提出了一个被多次提及的词汇――体制改革。

从“农垦制”初露雏形至现在农垦系统问题频出,已有60年的历史。而近20年来,农垦体制改革曾被多次提及,但却鲜有实质举动。

据彭真怀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央总共有16个“一号文件”提及农垦改革问题,但大多含糊不清且方向不明确、路径不清晰。

被呼吁多年的农垦政企分离、社企分离,意在打破独立王国现有的管理模式,但其试行过程并不顺利。

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中国各地农场逐渐开始公司制改造或属地化管理,黑龙江便尝试让县政府承担起垦区的社会职能,剥离农场的行政和司法机构,并在虎林县和友谊县进行过两次试点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彭真怀表示,地方政府在接受农垦的医疗、教育、公检法系统时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政企分离后,过多的行政人员远超地方政府编制数量。

此外,在这一改革过程中,黑龙江省政府需要从省财政资金中拿出专门的经费,为剥离农垦的社会职能及实行政企分离提供财政支持。正因如此,农垦的改革成为烫手山芋,使得改革难以推动。

彭真怀称,农垦政企合一的体制维持多年后,又经2010年《黑龙江垦区条例》立法加以固化,目前已形成一个集区域性、经济性、社会性三种职能于一体的特殊模式。在他看来,简单用国有工业经济的改革方式对农垦进行改革是行不通的,而农垦以农业作为立身之本,土地性质属于国有土地,用农村改革的办法来改革农垦也行不通。

“在不精简人员的前提下,把行政管理和司法等政治职能全部剔除,对农垦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监督,人员的重构也按照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优胜劣汰,是目前最适合农垦的改革方法。”彭真怀表示。

剥离之后,农垦又该如何发展?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这是农垦改革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但参照以往经验,改革的路程道阻且长,顶层机制仍需继续发力。

2015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庄玉增等人的诉讼作出判决,责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针对原告庄玉增等29人邮寄的《黑龙江省饶河农场庄玉增、赵玉龙等29位农工关于饶河农场违法收费问题的处理申请书》中的请求事项作出处理。

农垦土地管理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着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建设用地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二、目标任务

(一)全年完成土地整理开发入库50000亩,完成新增耕地30000亩。

(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入库申报20000亩,完成5000亩。

(三)在黑水镇大泉村开展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各项涉农项目和资金,争创土地整治工作样板。

三、工作职责

为确保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开展,各有关单位必须明确职责,科学分工,在工作中紧密协作,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形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县财政局

负责县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资金组织;设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专户;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管和预(结)算审核;负责筹措市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需县级配套的资金;参与项目核查和验收。

(二)县国土房管局

负责全县所有建设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积极向市上争取收购指标和向市上按计划出让新增耕地指标和地票指标;会同农业部门组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验收并申请市局确认;足额收取县内各类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并及时解缴;将新增耕地及时补划为基本农田。

(三)县土地整理中心

负责所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计划、规划、立项、选址、测绘、设计、评审、报件备案、入库等前期工作;负责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监管;负责项目初级验收;申请县级验收;承担市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全部工作。

(四)片区国土房管所

全程参与从项目规划到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及竣工验收工作,配合县土地整理中心做好项目的前期规划(项目踏勘选址、征求群众意见);对工程质量和数量开展监督和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配合项目乡镇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协助乡镇落实青苗补助费用。协助县华茂土地开发公司、土地整理中心完善项目相关资料。

(五)县华茂土地开发公司

负责对已入库的县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和集体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筹集资金、项目招投标和组织工程施工;负责工程监理及施工现场管理、规划设计的变更申请、项目竣工测量、完成工程量核查报告和办理工程财务决算,并对施工方的结算资料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负责组织项目自查验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数量负责。

(六)项目所在乡镇

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协助县土地整理中心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参与各级项目选址踏勘、测量、规划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和调整;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监督;协助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负责项目竣工后的设施管护及土地利用。

(七)县级相关部门

农业:会同国土部门做好项目选址、验收、补划基本农田、土壤质量检测、制定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完善与新农村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等工作;林业:会同国土部门做好项目选址工作;发展改革:负责项目招投标监管、高山移民等工作;水利:负责项目配套水利灌溉、堤坝、人畜饮水等工作;扶贫:负责项目区内异地移民、扶贫开发等工作;建设:负责项目区内巴渝新居建设等工作;交通:结合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负责统筹规划实施项目区农村公路建设;文化、卫生、规划、电力、通信、通讯等其他相关部门均应根据行业职能职责要求,支持和配合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

四、强化资金保障

(一)设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县财政和华茂土地开发公司均设立相应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专户,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进行专帐专户管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二)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项目顺利运作。资金筹措渠道主要有以下6种:

1.国土部门足额收取的各类建设项目耕地开垦费;

2.土地出让金县级留存部分;

3.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县级留存部分;

4.市上收购新增耕地指标资金;

5.地票收入;

6.商业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

(三)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投资,确保资金足额投入

为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应引导农业、交通、水利、教育、文化、卫生、通信等各项涉农资金和社会投资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所在地集中,向土地整治与示范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项目建设相结合的项目区集中投资,充分发挥各项涉农资金的效益。

(四)落实工作经费

在县财政设立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户里计提各单位工作经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前期踏勘、权属调查确认、配合搞好测量和规划、施工过程监管及矛盾纠纷调解和完善相关资料等费用支出。

五、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一)科学合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要体现农村村民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意愿,理顺自下而上的项目申报制度,完善项目论证评审制度,把好项目前期管理关,从源头上确保实施的项目科学合理。

(二)严格项目管理。项目实施须严格执行“六制”制度,即项目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预决算审计制。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监督的同时,鼓励和动员农村村民、农村基层组织参与项目监督,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公众监督”的项目监管体系,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三)加强项目后期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后,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落实项目管护措施和责任。在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项目新开发土地。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另行文),相关部门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均设在县国土房管局,由县国土房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两个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国土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和重大事情的协调处理等。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相应成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班子负责辖区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调查核实、清理登记、选址申报、施工组织与协调、配合工程验收、土地权属调整和后期利用等工作。

农垦土地管理篇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基本国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建设用地资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的原则。

(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齐抓共管的原则。

(三)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四)村、组集体使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应经该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

三、工作目标

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申报20000亩,新增耕地面积5000亩。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年8月20日前)

召开县、乡镇、村、组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全县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工作。

(二)项目选址、申报(年8-11月)

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集体建设用地复垦相关政策规定,完成复垦地块清查、统计,组织土地权利人(复垦项目区集体经济组织或原土地使用权人)完善相关资料后向县土地整理中心提出项目申请。

1.申报条件

(1)土地权利人自愿。

(2)实施区域相对集中,项目可以村或组为单位实施。一个项目可由不超过2个片区组成,但不得突破同一乡镇2个行政村的范围;一个片区可由不超过20个片块组成,但不得突破一个行政村的范围;一个片块可由不超过相对集中的10个点(图斑)组成,但不得突破一个组的范围。

(3)复垦后具备宜农用途的管护利用条件。

(4)复垦片块能确保实施,实施期限与项目实施方案同步,最长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2.申请复垦地块主要类型

(1)已废弃宅基地和一户双宅的须复垦宅基地;

(2)废弃公路和废弃仓库、晒坝;

(3)废弃的乡镇(村)企业用地、砖(瓦)窑、矿山等建设用地;

(4)示范村建设需搬迁的宅基地和其他自愿搬迁的宅基地;

(5)库区、、地灾点移民涉及的建设用地;

(6)新农村建设和村庄迁建腾出的建设用地;

(7)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腾出的建设用地;

(8)其它符合复垦条件的农村建设用地。

3.项目申报所需资料

(1)土地权利人的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申请表(乡镇提供)。

(2)复垦片块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或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土地权利人提供)。

(3)项目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乡镇、村建设规划图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规划图(县土地整理中心提供)。

(4)项目实地现状照片(乡镇以单个区块为单元,分别提供东南西北4个方向具有明显参照物的远、近景数码照片各1张)。

(5)项目区1:10000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统计台帐(县土地整理中心提供)。

(6)项目片块1:500规划图和项目单体工程设计图册(含项目区踏勘报告)(县土地整理中心提供)。

(7)项目责任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书和关于提供的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乡镇提供)。

(8)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协议书(规范样本)。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协议是乡镇人民政府分别与县土地整理中心、土地权利人签订的契约。对依法无法确认土地权利人的废弃农村建设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签订复垦协议。

(三)项目测绘、规划设计(年8月20日-11月20日)

项目测绘和设计应具有双重资质的中介机构分片区负责完成测绘和设计工作(含竣工测绘)。中介机构应提前介入项目选址工作,对项目选址和申报工作进行指导,协助做好项目入库前的相关工作。

(四)项目评审入库(年10月-12月)

县国土房管局负责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审定后的资料由县土地整理中心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备案和申请入库。

各乡镇按照规定,应对土地权利人的各项补偿补助进行公示,公示后确定的补偿补助费用纳入项目成本。

(五)项目实施与竣工验收(年10月-2011年5月)

县土地开发公司负责组织项目施工招投标、工程监理和实施。项目区土地权利人三分之二以上有施工意愿且具备施工条件的,土地平整工程部分原则上可由土地权利人实施;项目单个片块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额在20万元以下的,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可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项目区土地权利人实施,施工费用由县土地开发公司按标准划拨给所在乡镇,由乡镇对参与工程施工的土地权利人据实兑付。

项目完工并完善相关资料后,由施工方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县土地整理中心申请初级验收,初级验收需整改完善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完成后,由县土地整理中心向县国土房管局提出验收申请,县国土房管局组织专家验收,验收合格后向市国土房管局申请复垦成果确认并完成取证工作。

五、资金管理

(一)资金组织

县土地开发公司是集体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筹资人。所筹复垦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和监督。

(二)资金使用

1.项目入库后,筹资人按项目预算中前期工作经费的50%拨付给县土地整理中心,由县土地整理中心支付给各中介机构,余款待指标获得资金后结算;对项目涉及的补偿补助资金,筹资人按预算标准统一拨付给项目乡镇,由项目乡镇支付给项目涉及的权利人;工程施工费由筹资人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支付给施工单位。

2.工作经费待取得合格证后由县财政按以下标准结算:一是按确认后的新增耕地面积2000元/亩的标准拨付给县国土房管局(其中:按667元/亩的标准支付项目所在地国土房管所);二是按确认后的新增耕地面积2000元/亩的标准拨付给土地整理中心;三是按确认后的新增耕地面积2000元/亩的标准拨付给乡镇人民政府(其中:按667元/亩的标准支付项目所在村民委员会)。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后,县财政支付工作经费的30%给部门和乡镇。

(三)利益分配

1.指标进入市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地票”指标交易完成后,除去建设用地复垦成本后的利润按以下比例安排使用:10%留乡镇、村,用于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其余部分留县财政作为全县建设用地复垦发展基金和其他涉农建设资金。

2.县土地开发公司所需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投资款及利润待取得合格证后由县财政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专户中拨付。

六、补偿补助标准

(一)对未转户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农户的补偿

1.房屋拆迁补偿:根据房地产权证载明的建筑面积,分别按砖混结构300元/㎡、砖木结构240元/㎡、土墙结构180元/㎡三个标准进行补偿(注:凡获得国家移民、异地扶贫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有关政策补偿补助的,此项政策不得重复享受)。

2.节约宅基地补偿:按房地产权证载明面积,按20元/㎡标准进行补偿。

3.其他补偿:对拆除的构筑物、简易房等参照我县现行征地补偿标准据实补偿,对宅基地内的其他附作物按2000元/亩包干补偿。

(二)对转为城镇居民并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农户的补偿

除按(一)标准进行补偿外,还增加购房补助。补助标准为:以一个房地产权证为一户,在主城区(或县外)购房的按10000元/户标准补助,在县城购房的按15000元/户标准补助,在乡镇购房的按8000元/户标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