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十篇

时间:2023-09-25 18:16:52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1

作者简介:李国林(1987-),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专业民族历史方向

摘要:土家族的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是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所以研究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介绍及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土家族经济的发展,并巩固其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地位,使经济与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彼此为对方服务,最后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

关键词:土家族 民俗文化资源 价值 开发

一、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现今,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重庆长江以南与川、湘、黔等省交界的山区。其中土家族在重庆市有107万,主要分布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5.6万)、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7.1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万)、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6.5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5.6万)。

二、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关于文化对一个民族重要性的论述,笔者赞成中央民族大学施正一教授的观点,他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1]此外,他还认为“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2]土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那么民族文化有哪些内容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因此,作者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土家族文化进行了如下分类。

1、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主食大米和包谷。他们还喜欢吃糯米粑和火炕腊肉。过年时做得很多,有的户糯米粑要吃到栽秧时,有的户腊肉要放两三年。土家族人也喜欢酒,有亲友来,必以酒家招待,赶场上街,也要到小酒摊上喝杯酒。土家还有一种喝‘咂酒’的习惯,常常用以招待嘉宾,在劳动中驱散疲劳。其“饮用方法是将咂酒坛启封后,仿泡茶方式,注入沸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将小竹管或其他空心藤管插入坛内,饮酒人轮流用管吸吮。”[3]也可据各人口味,酌加白糖或于蒸锅中蒸一至两分钟再饮,可续水如饮茶,其美味自然无穷。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三峡两岸又多旅游景区、景点,土家族饮食特色鲜明,物美价廉,其饮食除供当地人的需求外,若能有节有度地运到旅游景点,景点以合理的价格销售给旅客,岂不更好!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当地旅游的内容,又可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土家族服饰文化

有关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早在宋代及以前就有过文献记载,但是所有的文献记载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时,他们还不懂得纺织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的歌舞《毛古斯》及《摆手舞》中,就曾出现过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五代开平年间,江西汉人酋豪彭王成归楚,封为溪州刺史,带了所部及工匠千余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从而开始出现“女勤于织,户有机杼”的繁荣气象。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被列为向朝廷纳贡之物,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锦”、“宝布”。

土家人编织的“土家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五大织锦之一,其传统花样达120余种。[4]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又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物以稀为贵,土家族原生态服饰的用途有:一是在旅游区批量销售给国内外游客;二是在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地区开办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店进行市场营销;三是针对本民族的歌舞演出的提供演员的演出服饰。

3、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的歌舞独具特色,其“摆手舞”、“挪草锣鼓”深受群众喜爱。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和神话传说等内容。

八宝铜铃舞被誉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字典”。一群舞者头戴嵌珠镶玉的凤冠,身穿五彩缤纷的八副罗裙,手摇绸带串吊的精巧铜铃,围着一张象征坐骑的长凳边唱边舞,铃儿铛,歌声激越,舞姿粗狂。

梯玛神歌介绍,梯玛,土家语俗称“土老司”,意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调年摆”敬神祭祀活动,都由梯玛一手执掌,祭祀过程中梯玛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玛神歌”。梯玛神歌的音乐旋律源于远古土家部落的牛角号,而其舞蹈摆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土家傩戏源于土家族祭神的“还傩愿”,所谓“还傩愿”,就是向傩会公,傩娘许愿心,还傩愿时,一般要举行祭祀仪式,唱傩愿戏。土家傩戏与土家梯玛跳神、茅古斯舞及摆手舞等系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古老神奇的傩文化现象,具有突出的人类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除此之外,土家族歌舞文化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4、土家族节日民俗文化

节日是“具有特殊意义或活动的日子。”它必须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基本稳定的活动内容。”在我国,可以这样说,即:“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具特点的节日,也没有一个民族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5]

土家族有自己民族的独特节俗,如“四月八”、“六月六”、“土家年”等,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过赶年”。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大年为腊月二是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过“赶年”的主要内容是敬土王,祀祖先。

根据考古学家和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节日很早就同跳舞相结合,有节就有舞,舞又以歌来伴和节奏,歌舞有娱神的目的出发,逐渐起到劳动者的松弛、休息和娱乐的作用,后来又发展为节日礼仪,并噶会出加强及调解人际关系的效益。

5、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角楼。由于历史上,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田少地少,土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角楼,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盖杉皮、茅草,叫“秩序买马,不准盖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才兴盖瓦。土家族所建房屋多为木瓦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的生活。康之家以三柱四旗为正屋,殷实之家有五柱八旗,还有七柱十二旗和“四合天井”的大院。

土家族的建筑历史悠久,且其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它们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具有巨大的旅游经济价值。土家族传统建筑是由古代原始人类穴居、巢居居住方式长期演化而成的土木建筑与悬空平台相结合的干栏式建筑,它以浓郁的民俗文化美和独特的建筑造型美而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土家族传统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它的建造过程与空间营建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人化宇宙、法天敬祖的宗教哲学思想,其造型与装饰则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以物寄情”的深层文化内涵。

三、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

1、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资源,土家族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土家族的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需要。所以,对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价值的开发迫在眉睫。

2、开发的可行性

自从改革开放将近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整个社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今天,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我国的某些本土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有开发本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同时,目前,我国具备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各种相关条件。所以,具体到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可行性因素。

3、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充分开发土家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时候,还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开发土家族的民俗文化资源,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推进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与整个土家族地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开发模式思考

关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几点思考:

第一、将土家族民俗文化产业嵌入旅游产业之中,依托旅游产业现有的市场,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产业。从而达到快速启动市场,缩短发展周期,减少发展成本,最终实现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讲,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土家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歌舞艺术、民族原生态服饰以及远近闻名的吊角楼等建筑艺术等进行整合设计,开发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另一方面要打造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走精品化道路,树立起品牌。精心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具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文化精品,使之形成市场知名度高、占有率高、效益高的品牌。并利用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带动产品生产规模,壮大文化企业。

第二、建立起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土家族文化园区;打造一批土家族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精品;培育一批以土家族文化资源为重点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企业家;培育一批土家族的文化人才;创造一个促进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第三、在土家族聚居地方建立一些专门庆祝节日,表演歌舞的活动场所,使土家族人民内部成员加强交流,促进其感情互动,从而有效的增强其自身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第四、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上对土家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予以指导,并且制定相应的有效政策措施。

四、结语

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掘土家族文化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土家族的这些现实存在的文化资源的价值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对土家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因此,在开发的过程当中还应该做到对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很好的保护,做到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施正一主编.广义民族学.北京:光明出版社,1992

[2]施正一主编.民族经济学教程(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敬东.中国三峡文化概论.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2

【关键词】 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湖北恩施

一、调查过程

于2013年7月7日至9日,在恩施州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民众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开展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课题组发放“关于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调查问卷”共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6份,调查人群涉及到恩施州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尽力使调查结果精确而有价值。

1、历史信仰及文化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1%的人说土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是从唐朝开始的,20%说是北宋,另外34%的人不知道(图1);对于土家族人的信仰(对神的敬仰),1%的人很了解,1%的了解,42%的不是很了解,还有56%的人不知道(图2);有关土家族诗歌(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所孕育的文化知识,16%的人认为说的是喝油茶汤、51%的人认为是拜茶、23%的人认为是咂酒、10%的人不了解(图3)。

以上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恩施人民对于传统的历史、信仰及诗歌文化内容,多数人都能够正确选出相应的选项,懂得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历史信仰和诗歌本来就是传统封闭式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是特定民族、地区、环境或特定行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需求。对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特定的人群来说,那些风俗习惯都是他们世世代代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历史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流传于民间的大部分历史文化及民族信仰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推动作用。

2、土家族的刺绣编织及儿女婚姻状况

恩施是一个文化丰富、乡土风俗多样化的地区,课题组调查了土家族“儿女会”的日子(一般在农历7月12日),结果是:38%认为只有未婚女子可以上街赶场;43%认为只有青年男女可以上街赶场;1%认为无论婚否的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赶场;18%的人不清楚。如图4。有关哪种土家族手工刺绣走出国门?78%的人选择西兰卡普,22%的人选择绣荷包,无人选择针织内衣和枕头秀(图5);土家族人的哭嫁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婚姻习俗,对于其本质,课题组进行了调查,87%的人认为是对父母的思念,10%的人认为是结婚女子对出嫁的迎接(图6)。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恩施州土家族人对传统的节日风俗非常注重,了解的比较多。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哭嫁则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特色文化,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叛,传统的文化体现出了本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3、土家茶文化

喝茶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关于土家茶文化,图7显示了“四道茶”的情况。

土家有“四道茶”,除了白鹤茶、泡儿花、油茶汤三中外,还有哪一道茶?66%的人选择了富硒茶;31%的人选择了红茶;1%的人选择了鸡蛋茶;2%的人选择了铁观音。

这幅图表显示出了恩施土家族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他们利用自己所在土地富有“硒”的先天优势,留传下了“富硒”这道茶。大多数人能够正确选择出“富硒”,但还有34%的人不知道“四道茶”中有富硒,这也说明了恩施传统文化在广为流传的同时慢慢被部分人淡化。

4、传统节日和土家舞蹈

“过赶年”是土家族人的一种习俗,经过调查,课题组了解了他们为什么要“过赶年”。1%的人认为是为了纪念本民族英雄、30%的人认为是为了提前消灾纳福、45%的人认为是为了早迎新年、还有24%的人认为是为了过好年末(图8);在土家族特有舞蹈的调查中,91%的人选择“摆手舞”,其他9%的人分别选择了秧歌舞、狮舞、篝火舞蹈(图9)。此数据表明恩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当不错,但还有少数人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去了解传统的风俗人情,这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加大对土家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土家文化。

5、对土家文化的总体印象和未来展望

对土家族文化的态度。17%的人表示很喜欢;51%的人表示喜欢;2%的人表示一般;30%的人表示不喜欢。

对首届“施州古城灯笼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举行对恩施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怎样?48%的人认为起重要作用;36%的人认为起较为积极的作用;16%的人不了解此活动。

图10显示恩施州人对传统土家族文化的喜爱程度,68%的人喜爱,2%一般,30%的人不喜欢,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的民族文化虽然有其优越的一面,但也有缺失的地方,人们在继承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选择比较,力求使其本身变得更加完美全面;对于恩施土家文化的展望,课题组了解了首届“施州古城灯笼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举行对恩施文化发展的影响,有84%的人肯定此活动对恩施文化的正面促进作用,其他人不了解这个活动(图11)。这表明恩施文化的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各项活动都在加强文化的融合及发展。土家族文化不断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使恩施逐步变成一个“文化强都”。

三、调查总结及反思

恩施土家族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与时俱进,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态势。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少数比例的人群对于恩施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内容不了解,也不关心。近年来,我国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甚至在一小部分民众的心目中,民族风俗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没有必要继续传承。再之部分年轻人热衷于现代音乐、服饰、饮食、娱乐等,对传统的歌舞、茶道、诗歌文化等视而不见。

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恩施民俗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不对民俗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再过几十年它可能会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暗淡于老百姓的记忆里。民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我们应该弘扬其优越之处,改进瑕疵之点,让源远的民俗文化在时代语境下涓涓长流。

【参考文献】

[1] 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3

关键词:东土默特地区;民俗文化;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多民族的迁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瑰丽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大小,所在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不断渗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自己的力量。

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清代以来东土默特地区的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的进程,同样发生着变异。清早期,土默特地区的主要民俗是蒙古族的游牧民俗,接下来,汉族的农耕民俗逐渐融入其中,满族的民俗,回族的民俗也随之加入移民的行列,新鲜的血液总会带动新的变化,各种民俗在碰撞中互相转化,结果就是土默特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渗透性,渐进性,多样性等特点。

阜新蒙古自治县在1958年正式成立,早在1637年蒙古人建立过土默特左旗扎萨克。更早的是,在这美丽的地方曾经居住过古老的民族,在医巫闾山之北,库昆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大山之东,绕阳河之西,历史上被称为“蒙郭勒津”的地方,东土默特左翼人民以畜牧为主,世代居住。后来“蒙郭勒津”从一个部落的名字变成了地名,近代人民称它为“蒙古贞”。

清代初期,东土默特地区逐渐有汉族,满族和回族移民迁入进来。汉民族主要是农耕需要和逃难;满族是随王公贵族陪嫁的随从或平民;而回民主要是经商来到了这里。随着各民族的迁入,该地区的民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各种民俗的变化

(一)饮食习俗的变化:“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因自然环境,历史继承,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而这种习俗又随着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明末,土默特地区居民的饮食仍以肉类及奶类为主,少数食用汉族移民带来的小麦,玉米,豆等粮食作物。清中叶以后,田野尽辟,土默特居民完全以农为业,其饮食逐渐与汉人相同。土默特地区蒙古族逐渐以汉族移民带来的粮食作物为主,与汉人饮食相同,但传统的饮食也有保留。阜新土默特地区处于海拔1000一2300米之间,气候基本为大陆性的半干旱型。另外长期食用肉食品,极为油腻,使得人们体内的热量很多,营养的汲取也极不平衡。茶里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矿物质,茶是该地区生活必需品。

(二)居住习俗的变化: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从原始社会的山洞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这种需要的反映,从房屋及其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许多信息,如自然环境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变化,民族之间的影响等。

明末,土默特地区的板升出现了,但还是以居住穹庐为主。到了清代,东土默特地区民众的居住开始发生了变化。清初,据张鹏翩的《奉使俄罗斯行程录》记载:“此二日所见蒙古皆有土屋”。另外居住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满族的住宅“皆为官建,官兵所居,均为瓦屋,无土房。还有窑洞,窑洞多出现在大青山以南的黄土高原上,那里土层深厚坚硬且纯净,适宜挖窑而居。近山住户多凿崖为窑居住,像清水河县环境皆山,乡村皆依山挖洞,居住窑房。

还有房屋设计构造也多种多样。蒙古族虽然多数住在平房,但富者或官宦在西北方均有佛堂或家庙。汉族平房设计其墙壁多用土坯垒成,屋顶专用泥土抹,盖其形式则前低后高,一面出水,其格局以北为正房,东西为厢房,或四盖房为四合院,但房内必有土炕通连。满族平房屋顶呈马鞍形,为两出水的小瓦房,“一户两间半,一明两暗,中间隔扇,里屋为倒炕。院有小门楼,进门有影壁,旁立索罗杆。”

(三)服饰习俗的变化:服饰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也是一个民族的包装和标志。如同饮食和居住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又是社会生活中较突出,较敏感的部分。

清代以前,东土默特地区居民以游牧业为主业,加之塞北地区气候恶劣,因此衣着服饰设计均要考虑骑乘和御寒的需求。清朝土默特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服饰都是满化的。封爵任官的男人们都需要穿清朝的的官服,补服,马褂,红缨帽等,女人们穿旗袍。

随着农耕化的推进,长至脚踝的蒙古袍显然已不适合田间的耕作劳动,为了劳动耕作方便,逐渐改穿汉族短装,服饰是汉化的。清代土默特居民衣服材质的种类更多了。以前以家畜皮,野兽皮为主,得到一些丝,帛就很是荣耀。清代羊皮虽然是衣服主要用料,但各县的民众多为农民,服饰极为简朴,衣服原料,都以土布为主。 清代土默特居民的帽子,鞋种类增多。

(四)婚姻习俗的变化: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一大礼,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体到东土默特地区亦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清初土默特部订婚是不需要媒约。只要两家满意,男女相亲见面后,双方父母都同意,就可以由男方向女方家下聘礼。“夷中嫁娶,惟以两姓相欢,男女年相若者,遂尔配合,乌睹所谓媒约哉”。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4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本文以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对土家族民歌的艺术类型、文化特性、音乐特征、功能及演唱特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重点突出了土家族民歌在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土家族民歌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以及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必将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 08—0263—04

沈从文的一部《边城》曾以牧歌式的情调向世人描绘了美丽、神奇、灵动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田园般的地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尤其以民歌最为著名。土家族民歌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地域环境及演唱特点己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土家族勤劳朴实的风土人情和土家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深刻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

一、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主要类型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知,湘西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带有浓郁土家族文化的民间歌曲,从不同方面诠释着土家族人质朴的民风和对生活的无限追求,充分反映了土家族人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将其归类主要分为:儿歌、情歌、风俗歌、劳作歌。

(一)儿歌

儿歌又称童谣”,是以儿童为主要创作对象的歌曲,曲调简单,歌词浅白且具有教育意义。土家族的民间儿歌是土家族人民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的,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他们作为一种口头短语长期流传于民间。土家族儿歌通常分为:催眠歌、游戏歌、知识歌、教诲歌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游戏歌《讨狗儿》最具代表性:孩子们手脚并用,一边唱一边做各种动作,充满了童趣和幽默。

(二)情歌

情歌是土家族民歌之精华,以其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丰富的结构表达土家青年儿女们之间的相思、爱慕、别离、挑逗、迷恋、反抗等各种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是用来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

湘西土家族情歌可分为”动心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初恋歌、相思歌、反抗歌”等,种类繁多,依据男女相恋的各个阶段而作,情意悠长,耐人寻味。如情歌《相思》中词句“日想郎来夜想郎,好比春蚕想嫩桑”等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鲜明、风趣含蓄的表达了处于热恋的青年男女之间睹物思人的相思之情。凸显了土家族情歌中着重体现的生动形象、清新意境和韵律感等特点。依据其表现形式又分为山歌和小调,土家山歌曲调高亢嘹亮、纯朴悠扬,与劳作歌有类似之处,但从整体旋律曲调看没有号子那么强烈严谨的节奏,而是一种自由的抒情歌曲。小调通常分为谣调、灯调、三棒鼓调等形式,是由山歌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多在表演性场合应用,其结构丰富、题材广泛,表演者往往将情感与美妙的旋律融为一体。

(三)风俗歌

风俗歌是在特定的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审美特征的一类民歌,又称作风习歌”和习俗歌”。湘西土家族风俗歌主要包括哭嫁歌、丧歌、摆手歌、梯玛神歌、上粱歌等几种形式,主要描述了土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俗以及祭祀仪式等。其中以梯玛神歌和摆手歌最具特点,梯玛神歌以本族土家语为主要演唱形式,集中体现了土家族人对神”的敬畏,因此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用于祭祀、奔丧、祈天等法事活动中;摆手歌是一种集歌、舞为一体的演唱形式,主要为土家族人举行特定活动时伴唱所用,土家族人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往往被反应在表演的内容中,因此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另外,哭嫁歌在土家风俗中出嫁的女方及家人在出嫁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在土家民歌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分为:开声、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上轿等几个部分,细腻的表现了女方在出嫁前对婚姻的恐惧、家人的别离及婚后生活的担忧等内心复杂的情感。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土家族风俗歌因其广阔的内容、丰富多姿的形式,成为今天我们了解土家族音乐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劳作歌

湘西土家族劳作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和田歌两种,是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集体劳作时所喊唱的歌曲,主要用于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士气,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内容,劳作歌可划分为诸多类型,仅劳动号子就可分为多种,如船工号子、排工号子、挑工号子等;田歌也就是挖土锣鼓,是一种有鼓伴奏的歌唱形式,用以在劳作过程中鼓舞士气和减轻疲劳。劳作歌是土家族人勤劳智慧的结晶,表达了土家族人的心声,唱出了土家人的民族精魂,并真切的反映了土家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勇于创新的社会现实。

二、湘西土家族民歌文化特性分析

土家族民歌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的文化特性外,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及传统文化的特性,体现出了土家民歌音乐久远的历史根据及文化内涵,这些独特的文化特性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民俗文化特性

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一致性的特点,它是基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信仰、知识水平等方面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对于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土家族民歌音乐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民歌音乐都是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如:土家族在祭祀时演唱的梯玛神歌”,在婴儿出生时演唱的喜花鼓歌”,在女儿出嫁时演唱的哭嫁歌”,以及在老人去世时演唱的丧歌”等。民俗文化的影响贯穿了土家族人的始终,也因此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民歌形式。我们总能在不同的民歌展演过程中时时感受着民俗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厚底蕴。

(二)传统文化特性

湘西土家族民歌来源于生活,记录着土家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同内容的民歌演唱形式反映着土家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信仰以及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湘西土家族民歌是一种歌、乐、舞相结合的民歌艺术形式,自产生至今处处都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性。随着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汉族文化逐渐深入其中,使的土家民歌在句式结构、内容及韵律上都发生了改变,以致出现了七言四句体、五句子歌等具有汉文格律特征的词曲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土家族民歌的文化样式。总之,土家族民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土家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三)语言文化特性

“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清朝之前以土家语为主要沟通媒介,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改土归流:雍正期间,废除湘西的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直接派进行官员取代世袭土司及土官的职权。)之后,土家族人与汉族不断融合对语言及习俗均有较大的影响。”

土家族民歌音乐的语言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场合其演唱形式也比较独特,在梯玛神歌里加入了舞蹈动作、吟诵等特点:在婚礼活动中,除了歌曲的曲调与语言融为一体外,又加入了哭的元素,以哭”代歌”的演唱形式成为土家族人独特的风格。土家族民歌是由湘西当地的特殊方言与声音曲线相结合的产物,土家族人以歌会友,用歌舞来进行语言沟通,抒发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从土家人的民歌语言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土家人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变迁,由过去的土家语演唱发展到现在用汉语歌唱,成为土家语言文化变迁的印记。

(四)宗教文化特性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通过宣扬神权的至高无上,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及生活的多个方面,达到控制人们的目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群体的社会行为包括了宗教信仰、组织结构、行为规范、文化内容等诸多方面。湘西土家族民歌自产生发展至今,处处体现出了宗教文化的特点,与宗教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土家族人民利用民歌音乐来表现敬天地、驱鬼邪、祭亡灵、祈神保佑等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文化活动,其中以梯玛神歌最具有代表性。梯玛神歌指的是梯玛土司也就是巫师的意思)在驱鬼邪、祭祀祖先和神灵时所表现的一种歌舞形式。歌唱中梯玛起着人与神之间桥梁的作用,它可以代表着土家人的意愿与神进行交流,又将神灵的意愿转达给土家族人。整个过程是人神共聚、唱奏齐鸣的歌舞形式,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

三、湘西土家族民歌音乐特征审美分析

(一)内容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在歌词的运用上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处处体现出了与文学的紧密相连。如在一些摇篮曲或劳动号子的歌词使用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比拟歌词或者衬词等文学修辞手法,使得土家族民歌歌词极具特点、富有新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歌曲所刻画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丰富多彩。另,土家族民歌的歌词来源于生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表现田野生活的山歌,有表达男女爱情的小调,还有体现集体劳作的号子以及婚丧嫁娶的风俗歌等等。这些歌词通过歌曲的旋律将土家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形象具体的展现出来,宛如一幅画卷诠释着土家人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程。

(二)形式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根据其不同的曲调、环境以及风格有多种演唱形式,目前普遍为大家所熟悉的有原生态唱法、混声唱法、轻声唱法等。其中原生态唱法又称为真声唱法,是表演者使用胸腔呼吸,依靠气息冲击喉咙自然发出的声音,通常音色高亢明亮,土家族民歌《山路十八弯》就是典型的代表;混声唱法是在土家族地方戏曲演唱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真假声结合的唱法。在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中,将用嗓分为夹咙”和窄咙”,其中唱词部分用真嗓,拖腔部分用假嗓的称为夹咙”,每句开头两个字用真嗓,其余部分用假嗓演唱的则称为窄咙”。“夹咙”和窄咙”分别由剧中适合的不同角色演唱,以达到丰富的声音效果:轻声唱法是采用一定的演唱技巧如:逆波音和上下滑音),稍以挤压喉部发声的一种特殊的演唱方法,在土家族的摇篮曲、催眠歌以及做堂歌中较为常见,用以充分表现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润腔之美。土家族民歌丰富的演唱形式和技巧不仅对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于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审美形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构美

歌曲的结构是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湘西土家族的民歌在句法结构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通常以整齐一律为主,有规律的长短变化句为辅;在民歌体式上通常分为“奇体”和偶体”,其中奇体”指整首歌曲由奇数句构成,以“七言五句”最为常见,主要用于情歌。“偶体”则是由偶数句构成整首歌曲的体式结构,主要有“七言四句”、“七言六句”、“七言八句”等,最多的有七言二十二句”,但应用最为广泛的为七言四句”。两种体式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结构上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从侧面反映出土家族民歌结构是按本民族自身理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不同风格类型的民歌在句法和体式的运用上是不同的,这也使得土家族民歌在外观形式上更加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结构美。诚然,湘西土家族民歌在句法和体式上的巧妙运用,造就了土家民歌独特的结构美,既体现了湘西土家族人民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对我国民歌审美形式的丰富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节奏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旋律和节奏的使用上也彰显了其独特的韵律美,旋律上:土家族民歌运用五声民族调式音阶体系,采用框内旋律法’(在四度音调”框架内级进运动),以小三度音程和大二度音程为主,其中小三度音程是旋律使用中频率最高最为活跃的,四度以上的框架外旋律音程几乎没有,句尾断尾通常用下降型旋律法,总特点是偏爱级进旋律和窄音程。节奏上:土家族民歌的节奏较为平庸,以平均行和短长行为主,较为舒缓,没有十分急促的节奏型,在节奏布局上呈现出前密后疏的特点。在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上以偶数拍子和奇偶混合拍子为主。土家族民歌是土家人在日常劳作中口头传承下来的,在旋律和节奏上都十分的讲究,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体现出了土家族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情感生活。

(五)情感韵律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来源于土家人简单质朴的生活,所创作的民歌没有过多的加工,依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格,多方面体现了土家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歌唱艺术是土家人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最直接的表达形式,饱含情感的歌唱将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土家族人热爱歌唱、善于用歌唱来表达内心真挚的思想情感。

湘西土家族民歌除了丰富的情感美之外,在韵律上还体现出了其独到的美感。在韵律上以阴平、阳平及上声为主,极少用去声,这使得土家族民歌更加的委婉细腻、清新自然,没有重音、浊音之感,加之以轻快的节奏更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相对于汉族的格律诗而言,尽管土家族民歌大多是押韵的,但其平仄变化的自由度要比格律诗宽泛的多,演唱时其轻扬委婉的旋律也更加的和谐舒畅,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六)情趣美

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美妙的趣味、极富感染力的情调,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其中以吼山歌和情歌最具代表性。“吼山歌”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民族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他们对着大山竭尽全力,用最大的音量和音高把心中的话语和情感一起传递给对面的人们。吼山歌的声律具有纯粹的音乐性征,是土家族人的生命之歌,也体现出了其豪放粗犷的审美情趣?情歌”是土家族民歌的精华丰富的种类在土家族民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歌为媒”是土家族自主婚姻的特征,给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互表白、坦露心声的良好沟通平台,因此土家族情歌充分体现了痴情情歌的审美情趣。

四、湘西土家族民歌的功能及演唱特点分析

(一)功能分析

湘西土家族人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土家人民的生活历程,善良淳朴的人们怀着纯真的心灵体会自然、体会世界,并用肢体的语言生动的把其表现出来。善于审美的民族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高。土家族民歌是土家族音乐与本土语言高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表现真我。因此湘西土家族民歌有着其特殊的功能:文化传承及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交际功能、实用性功能以及存储功能等多重性。湘西土家族民歌这些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土家人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处处反映出了土家族人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展现出了土家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以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轨迹,是土家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

(二)演唱特点。

湘西土家族民歌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其在唱腔特点、语言特点以及演唱技巧方面与其他少数民族民歌有显著的不同,加之以土家族人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及信仰,更使得土家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民族特色造就了土家族民歌较为独特的演唱方式。

1注重唱腔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所谓唱腔特点指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演唱上注重气息和声音,在音色上注重声音的高亢明亮,声音具有穿透力,在唱法上则注重以大嗓”、“小嗓”、“高腔”为主的演唱形式。大嗓指土家族人通常俗称的莽声(即形容某人大嗓门的意思),演唱时具有音量宏大、底气十足、声音扎实有力、呼气吸气有很强的对抗力、咬字吐字位置靠前等特点,在劳动号子、船工号子以及一些山歌的低声部音区类型的民歌中应用较为广泛;小嗓在土家族民歌中俗称尖声”.与我国传统民歌中的假声”有众多相同之处,演唱时采用头腔共鸣,更加注重腔体感的统一(口腔、鼻腔、咽腔、胸腔的统一),气息较浅,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音位置较高,在旦角和小生角色的演唱中运用较多;高腔是土家族民歌演唱方法的一种创新,根据其演唱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船工号子高腔和山歌高腔两种,演唱者在中低声区运用大嗓唱法,在高声区则运用混合共鸣在小嗓唱法中加入少量胸声,使得音色比小嗓唱法更加结实明亮),这使得湘西土家族民歌在音乐表现上具有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带给人以美的感受。

2注重语言特点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语言是歌唱的载体,歌唱要依赖于语言,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有一些旋律性不强,节奏与韵律一致,歌唱接近口语化的演唱形式?说唱”、“喊唱”、“哭腔”。这些唱法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说中有唱,唱中有说的艺术特点,这些以土家族生活语言为基础的口语化、生活化的演唱形式使得土家族民歌的传唱速度大大加快,传播范围更加宽广。说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一大特色,即唱中有说。由于很多类型的土家民歌作品中旋律与唱词的音调非常相似,这就要求在进行说唱表演时说与唱要时刻保持统一协调;喊唱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基本演唱形式,在号子(劳动号子、船工号子)和山歌的歌词中有较多的运用,土家族人天生激情、豪放,唱到极致时往往随旋律而加入喊唱的成分,这就形成了情与歌,唱与喊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3注重演唱技巧的唱法在土家族民歌中的应用 “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其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润腔在演唱中属于高难度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具备相当的实力才能完成。湘西土家族民歌在润腔技巧的运用上独具特色一方面以装饰音来校正字调,另一方面使用各种演唱技巧来润色曲调),使得歌曲韵味十足、悦耳动听,凸显了土家族浓郁的地域特色。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运用的润腔技巧常见的有以下五种:甩腔(属于大嗓唱法,使声音达到致远的效果,常用于山歌、号子高声区的结尾处):滑音(分为软滑音和硬滑音,常用于山歌和船工号子演唱中):直音(在船工号子中广泛运用,分为长之音和短直音):喉音(在山歌高腔、船工号子中应用广泛,喉音色彩鲜明、声音明亮);颤音(在山歌、船工号子、薅草锣鼓中广泛应用,最显著的特点是声音具有强烈的抖动感,颤音在时值上有长颤音和短颤音)。这些润腔技巧是土家族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不同润腔技巧的运用会使作品产生不同的韵味,对演唱者也就有不同的要求。润腔技巧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巧妙运用使得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更富有感染力,声音上更富有特点,演唱技巧上也更加趋于成熟,恰当的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5

关键词:土家族;风俗歌;民歌;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72-01

土家族民歌通俗易懂,呈现的故事生动有趣,从其民歌中就可以看出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本文针对土家族的民歌特色和音乐艺术特征进行欣赏。

一、土家族民歌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民族,其民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总的来说土家民歌是在土家族人们劳动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土家族在劳动、结婚、祭祀等活动中,都会载歌载舞,土家族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中很多的民歌,我们可以将土家族的民歌分为5个类别。

(1)风俗歌曲。

土家族民歌的产生大多和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有关,著名的音乐家巴托克曾经说过,每一首民间音乐中都含有一定的任务,和其产生地区的风俗、生活习惯等有关系。百姓在生活、劳动中歌唱和演奏,成为音乐的支配者,这就是所谓风俗,是传统的,民间的、民族的。土家族的风俗歌曲在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事件中有不同的风俗歌曲,结婚有哭嫁歌曲,丧事有哭丧歌曲、过节有庆祝节日的歌曲等等,其中在土家歌曲中最有名的有哭嫁歌曲,其中讲述了土家族的婚俗史,在结婚的大喜日子里,一定要唱一唱哭嫁歌曲,将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进行表达。

(2)号子。

号子也算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种类,号子分为很多种,例如船工号子、拉木号子等,每一种号子都有独特的艺术特性,土家族的民歌中号子非常的丰富,在众多的号子中船工号子最具有特色。号子产生在土家族儿女劳作间和拉纤活动中,主要是对各项劳动进行鼓励和协调,将劳作中的疲劳进行消除,鼓励士气,抒发人在劳作中的感情,这些感情大多是积极向上的,号子的声音,非常有穿透力,给人鼓励。

(3)薅草歌曲。

这类歌曲是在薅草时,对人的干劲进行鼓励,将劳作中的疲劳减轻,通过领唱、接唱、合唱等方式,形成的一种歌唱形式。当前土家族的民歌中这种类型的歌曲已经不存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实现机械化,人工劳作在逐渐的减少,农田里的杂草都是用农药进行清除,所以薅草歌曲逐渐地消亡。不过薅草歌曲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歌词中不仅有生活中的故事,也有爱情生活,还有和农业相关的生产知识等等。

(4)山歌。

山歌不仅是我国土家族的一种民歌,也是我国其他民族人们喜爱的一种歌曲,山歌的种类有很多,例如茶山歌曲、情歌、砍柴歌曲等等。山歌的演唱主要是采用高平着两种唱腔,土家族山歌为七言四句等唱词,不同的唱词有不同的特色。

(5)小调。

小调是当前音乐中的一种形式,而土家族小调歌曲大多数是从山歌演变而来的,在土家族小调歌曲中反映的内容,都是土家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其结构简短,旋律优美。

二、土家族民歌中体现出的音乐艺术特色

(1)在土家族民歌中具有的第一个音乐艺术特色就是衬词。土家族的人们都能歌善舞,其民歌的演唱形成多种多样,例如哭唱、喊唱等,在山歌的演唱中就有喊唱部分,在哭嫁歌曲的演唱中,采用的就是哭唱,不管的采用哪一种演唱方式,在土家族民歌中体现出来的一个音乐艺术特色就是衬词,土家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在其民歌中不仅有土家汉字,也有汉语汉字,形成一种混合的现象,或者干脆直接将土家语言当做是衬词使用。在土家族民歌中体现出来的衬词,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起到反映歌唱内容、歌唱情感等意思,因此很容易理解,土家族歌曲中的衬词,具有土家族的民族特色和其居住地区的特色。

(2)土家族民歌中展现出的音律、曲调音乐艺术特色。

在歌曲的演唱中讲究的音律,音律的和谐,在土家族民族歌曲的演唱中,也讲究的音律,不过土家民歌的演唱还讲究韵律,在土家族民歌演唱中将韵放在句尾,演唱中讲究押韵,歌曲中不仅可以使用一个韵律,还可以使用多个韵。土家族民歌和当前流行音乐虽然不是一个种类、派别的,但是在音乐的表达上却又异曲同工之妙,土家族的民歌也是通过旋律、节拍、音阶、调、曲等方式进行呈现的。土家族民歌将词和乐曲结合在一起,不仅有独特的演唱方式,还有独特的旋律和艺术价值,是完美的艺术表现。

三、小结

我国国家少数民族的歌曲,具有民族特色,民族歌曲传达的不仅是民族的特色,也将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通过歌曲进行传播,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值得我们保护的发扬,土家族民歌将其民族的特色和历史文化通过歌曲传达,让我们看到一个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的传播,不仅让国人认识民族文化,还要将民族文化在国际上进行发扬和传播,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6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7

关键词:恩施地区 民俗旅游节庆品牌 发展现状 对策

一、引言

民俗旅游节庆主要依托地方民族文化,以展现民族服饰、音乐、歌舞、体育、、民间工艺以及民俗为特定主题,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民族活动项目,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该地经济增长。

恩施州作为湖北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全州经济为推力,以文化旅游为契机,以土家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播力,打造出了具有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旅游节庆品牌——“恩施土家女儿会”、“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巴东·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等。

二、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一)该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差异化特征明显,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奠定了的坚实基础。

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境内有存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态多样,底蕴深厚,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肥硕沃土。独特的民族语言、服饰、建筑、歌舞、饮食、礼仪等构成了神奇的地缘异质文化,充满原始、古朴、野趣, 与现代文明形成交流、碰撞与互补, 对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外渗透力强,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参与度高,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对外发展推广增加了强劲动力。

长期以来,该地区天然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独特的地缘文化条件,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资源保存完好,体现了异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也显现了该地区民族文化较强的渗透力和传播价值。另一方面,游客的积极参与是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游客全程融入节庆活动的始终,不仅加深了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为节庆品牌的对外传播推广增添了强劲动力。

(三)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举措全面,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发展潜力无穷,给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05年恩施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恩施民族文化大州”的战略决策到2010年省委、省政府确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武陵山试验区”发展战略,恩施地区民族文化发展迎来了无数次新的重大机遇,这为该地区民族文化极具潜力的推广方式——民俗旅游节庆活动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为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该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内积淀深厚,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内容形式有机统一,是该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的关键所在。

恩施地区土苗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旅游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新奇,形态各异。这既是最吸引游客的关注点所在,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所在,同时又是品牌保持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该区各县市民俗旅游节庆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系统化和凝聚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恩施各县市民俗旅游节庆资源灿若繁星,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然而人为的行政区域划分与地缘相近的民族文化整体风格存在一定的冲突,直接导致节庆资源开发利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同时,各县市把区域民族文化划分得过细、过杂,未形成明晰的统一标准,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其凝聚力,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二)各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运作存在模式单一、陈旧,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地理环境的限制和信息交通的闭塞,致使当前该区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手法较为落后,还没有溶入现代节庆旅游的开发理念,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节庆活动举办较为分散,仍未形成相沿成习的年庆活动,难以构成核心竞争力。

(三)各县市的新闻媒体在民俗旅游节庆活动期间未能发挥应有的主阵地的重要作用,难以提升品牌感知度和知名度。

该区新闻传播媒体虽说已基本覆盖各县市乡镇,但发展极不均衡,传播力和影响力极其有限。就上述三大民俗旅游节庆品牌而言,自第一次举办至今,除了节庆举办期间有零星的报道外,未对节庆做过多的宣传,节庆活动无法形成轰动效应,整个活动下来未达到预期效果,品牌的感知度和知名度大打折扣。

(四)部分县市的传统民族文化出现异化,有些甚至濒临灭绝,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难以提高品牌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品位。

伴随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该地区传统土苗文化逐渐被汉化,部分土苗文化濒临失传。有些传统民间习俗即便得以传播,其内容和形式也出现异化,原汁原味消失殆尽,大大削弱了民俗旅游节庆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五)该区各县市对民俗旅游节庆活动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服务接待水平不高,直接导致节庆活动的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有限。

主办部门对当地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效应认识不够,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低下,游客或望而却步,或持观望态度,节庆活动最终吸纳游客人数无法达到预期值,直接导致节庆活动的规模小、档次低,影响力有限。

四、恩施地区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发展对策分析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8

摘要: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但当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是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通过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可见此旅游产品具有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在规划和实施时应注意开发和保护的平衡问题。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游;路径

重庆市是全国唯一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直辖市。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聚居于重庆市的东南角,故称渝东南民族地区。渝东南民族地区(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重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区。它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武陵山区,总人口298万,约为全市的1/10,7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3.1%。渝东南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若干年前,人们常把渝东南地区生活条件的艰苦状况,作为教育孩子的警示语。重庆直辖前,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有40万建卡贫困户,138.6万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住岩洞或窝棚,10万人患各种地方病,40万人饮水困难。2002年,渝东南民族地区五区县人均GDP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贫困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1]

如何帮助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新形式下,重庆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当年,国家设立重庆为直辖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联动效应,以加快川东南(今渝东南)等边远落后山区的经济建设步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渝东南地区与全市发展差距非常明显。在新形式下,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已提上议事日程,它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局部问题,也是全局问题。渝东南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全市能否如期实现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关系着重庆市的稳定。正确处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维护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归根结底要靠发展。

直辖十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与1996年相比,2006年渝东南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205.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1.4%,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7.1%。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瓶颈初步缓解,开发式扶贫取得很大成效,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渝东南民族地区已经站在一个新发展起点上。但是,也要看到,渝东南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一些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小、产业薄弱、贫困面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社会保障差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难题。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可行性评价及SWOT分析

渝东南民族地区要摆脱贫困,当前仍受诸多因素的困扰。长期以来,渝东南民族地区人们大多以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和简单的工业生产来维持生计,由于劳动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这种“靠天”吃饭的财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十分不合时宜。如何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致富道路,无疑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70%左右。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是一笔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一宗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2]旅游业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关联度强的产业,渝东南民族地区若能依托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因地制宜优先发展旅游业,无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渝东南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鲜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过去交通不便,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渝东南民族地区精美奇特的建筑,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多姿多彩的歌舞艺术,奇特的原始宗教仪式,尤其是他们那具有传奇色彩的婚恋习俗和节庆活动对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因此,挖掘当地土家族、苗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民俗游,是一项符合当地实情,投资少,收益高的旅游开发途径,也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效方式。以下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政策优势。长期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都非常关心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决议》,为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3.14重要讲话及重庆设立“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两件大事给重庆以及渝东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相应也带来了一些政策优势。渝东南民族地区还是重庆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还可以打好“少数民族地区”牌,争取国家更多的民族地区开发扶贫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资源优势。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且资源组合良好。该区人文资源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既有观光型资源,又有休闲度假型以及参与体验型资源。当地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70%,拥有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风趣诙谐的秀山花灯、优美明快的土家摆手舞、高亢激越,随口演唱的土家族、苗族民歌、音色柔和,曲调欢快的民间自制乐器“咚咚奎”、号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情真意挚、催人泪下的“哭嫁歌”、唱山歌与敲打乐紧密结合的“薅草锣鼓”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美观实用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肉沫合渣菜、火炕腊肉、咂酒,舍巴日、赶秋节、四月八等则代表着独具土家风味的生活。当地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档次较高。有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的武隆峡谷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有在国内保存完整的地震湮塞湖黔江小南海,有似桃花源一样的酉阳大酉洞桃花源溶洞,有风景如画的乌江画廊,有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龚滩古镇和龙潭古镇,有沈从文笔下宁静安详的洪安“边城”。这些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较好,大多分布在国道319线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湖南吉首国道上,以及渝怀铁路的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湖南怀化线路上。(二)劣势(Weaknesses)

1.可进入性较差,基础设施落后。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瓶颈制约作用。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距重庆市有400公里,过去只有公路相连,且道路崎岖不平,到重庆要10小时以上。乌江长期以来水流湍急,险滩密布,航道缺乏管理和规划,水运作用十分有限。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下大力气对当地交通进行发展和整治。随着渝怀铁路的开通,当地交通状况已有较大改善,但连接黔江等中心城市和旅游资源间的道路发展仍很迟缓,交通发展仍任重道远。除了交通以外,渝东南民族地区其他的基础设施诸如餐饮、住宿在数量档次规模方面也较落后。

2.民族民俗资源汉化严重,亟待整理开发和保护。当地土家族、苗族历史上曾经历过两次较大的汉化演变。一是“改土归流”以后,流官为了革除当地少数民族“有伤风化”的陋习,加强统治,发出强制性《禁令》、《文告》,使得当地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缓慢消失,逐渐汉化了。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也颁布了诸多法令,革除当地一些封建迷信的陋习。如《婚姻法》的颁布使得当地流行多年的“骨种”,“换亲”,“坐床”等落后婚俗得以根除,一种提倡简朴文明的新婚俗逐渐流行开来。因此,当地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原汁原味的民俗已所剩不多。不过,在一些地处偏僻山区的土家族、苗族村寨仍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民俗得以保存下来。如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哭嫁、跳丧、过赶年、西兰卡普,苗族的芦笙、木鼓舞、赶秋、蜡染等都是一些亟待整理和值得开发的民俗项目。

3.“国贫县”,旅游业发展缺乏资金。渝东南的五个县(区)过去都是部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财力有限。地方财政实行分税制后,除了维持行政人员工资开支,以及用来保证农业重点建设的投入外,基本没有太多资金用于旅游业发展。所以,仅靠地方财政发展旅游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种旅游经营开发模式。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重庆设立“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渝东南作为“一圈两翼”之“一翼”,面临重大发展契机。今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落实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发展新格局。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一圈两翼”之一翼,较以前“三大经济圈”时期有了更多、更实惠的发展机遇。重庆市委书记指出:“渝东南这”一翼“在”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里既是我市唯一集中连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又是重庆通往东南沿海的陆路大通道和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渝东南地区的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当前,渝东南民族地区还可乘重庆设立“新特区”的东风,加快发展建设步伐。今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就决定了重庆今后一个工作重心是“城乡统筹发展”。渝东南民族地区长期贫困落后,是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最薄弱的环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已引起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得到比过去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发展旅游业资金短缺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开放的渝东南民族地区将吸引更多潜在游客。

2.交通得到极大改善,渝东南发展面临新的机遇。目前,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交通已有了较大改善。渝怀铁路的通车,大大缩短了重庆到渝东南民族地区的距离。渝东南中心城市黔江到重庆只要3个小时,渝东南最偏远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到重庆只要5小时。渝怀铁路通车以来,带火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旅游。319国道三级路改二级路现已开工,建成后从重庆到渝东南边界秀山只要6小时,从重庆到黔江只要4小时。黔江舟白机场正在紧张施工中,它的建成将进一步缩短渝东南民族地区与重庆乃至全国的距离。渝东南民族地区交通设施的逐步改善必将提高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加强该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从而扩大潜在游客群。

(四)威胁(Threats)

1.周边旅游项目的竞争。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地处长江三峡、武隆芙蓉洞仙女山风景区与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之间。这几个景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闻名遐迩的。这些旅游资源品质高,开发早,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先开发优势和首因效应,从而形成对渝东南地区较强的竞争态势。

2.旅游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旅游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权宜之计,当然是两者兼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是,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和旅游开发者面对当地长期贫困落后的现实,常常会急功近利地选择前者,而忽视当地生态环境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旅游资源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民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来负面影响,诸如旅游资源退化、民族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习俗及其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等。

[3]如何避免这种负面影响?最根本的是在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时,充分重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使其能够长期保持独特性,本真性和持久性,以保证当地民族民俗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开发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本真性

要将民俗文化资源改造成旅游产品,必将有一个包装和商品化过程。当地政府和开发者往往考虑到当地老、少、边、穷的实际,抱着短期急功近利的思想,仅考虑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商品的吸引力、可展示性和可接受性,而忽视了它的本真性。比如独具土家特色的民俗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时伤别离,惧未来有感而发的哭唱歌谣,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开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它现在也应游人之邀,可即兴表演,而不必等到结婚嫁娶之时。这种展现人伦真情的哭唱歌谣,已变成了旅游需求驱使下专事展演的“虚假民俗”。不知游客看过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文化盆景”后,对土家族哭嫁婚俗能了解多少。开发者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仅将“民族”看成一种可供利用的市场资源。为了强化旅游的“民族”身份,他们常将民俗事项简化为更易把握和利用的形式,使旅游者在目不暇接的观赏活动和趣味盎然的参与活动中,满足了其领略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需要。但这种简化和省略使民俗事项变成了游客眼中“奇风异俗”式的被动观赏物,失去了它的生活本真性。对那些把真实性作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降低了他们的旅游满意度。[4]因此,如何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时,兼顾民俗事项的本真性,是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重大问题。

(二)降低异地副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9

风俗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汉书》中记载:“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也就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风气叫“风”,因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惯叫“俗”。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就是一种“文化模式”,它对人的生活惯性与精神意识的“塑造力”极其巨大和令人无法逃脱。民俗文化在人的俗常生活中,以其集体性、传承性、制度化、仪式化潜移默化地规约、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正因民俗文化对人的精神意识具有如此大的塑造力,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在创作中都无法忽视它,而且会着力表现它。透过它展示人类生存的模式化、多样化,展示人适应社会中的妥协与抗争。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就是民族生活之“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中外文学史上,有很多文学大师的创作堪称“风俗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史”,通过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的描写,全景式地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尚时俗”;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18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它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的语词典故、服饰、器用、建筑、园林、饮食、医药、称谓、职官、典制、礼俗、岁时、哲理宗教、诗歌韵文、戏曲、音乐、美术、游艺、地理等等风俗事象,为后人认识和了解这一时代风俗民情的全貌,提供了一面珍贵的“风俗宝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历史往往只对轰轰烈烈的场面和突发事件感兴趣,而真正记录了风俗史的常常不是历史学家,而是文学家。

二、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结缘

审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民俗文化的结缘是作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屈辱的民族历史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西风东渐也逐渐唤醒了民族的自觉意识。当以科学和民主为主体精神的“五四”时代思潮风起云涌般席卷中国大地时,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者在关注乡土社会和人生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射到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上。乡土作家们将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和表现中心,展现了“古老中国”广大民众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变迁。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们走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鲁迅开拓的“启蒙主义”路径:站在启蒙文化的思想高度,以现性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表现“人”和人的精神面貌,透视民俗背后历史积淀的滞重和国民精神的愚弱,以期改良人性,重铸国人灵魂;另一路径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文化认同”路径:站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既肯定原始文化的价值,又对本民族不无缺憾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所偏爱,希图在“固有之血脉”和并存的“历史惰性”之间找到一条重建民族文化之路。两条路径虽然使作品的审美风格迥异,但精神内涵是相通的:均指向国民性的改造与重构。

三、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密切关系

1.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具有共通的审美品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事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构成。民俗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本身就极富审美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与“俗”往往成为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唯其文学对民俗的描写最为传神。因为文学是人学,文学描写中的风土人情正体现“民”与“俗”的辩证关系,并将“民”嵌入“俗”中,成为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共通的审美性,世界各国的民俗学研究,几乎都是从民间文学研究起步的。在相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基于现代乡土小说作家自觉的民俗审美意识和共通的审美品性,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呈现了鲜明的“文学化”倾向。

2.现代民俗学研究者的作家身份在现代文学与现代民俗学共同起步的阶段,很多作家一开始就成为民俗学的传播者和研究者。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周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数年来民俗工作的小结帐》中谈道:“……赵景深、郑振铎、傅彦长、张若尔诸君,对民俗学,都颇有相当的注意,虽然只限于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一些现代作家以浓厚的兴趣开展了对民俗广泛、深入的研究,像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赵景深的《民间故事丛话》、《民间故事研究》、胡适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郑振铎的《孟姜女》、《敦煌的俗文学》、台静农的《淮南民歌》等。对民俗学的深入研究,又有力促进了现代作家们对文学语言形式的变革及文学表现内容的拓展。鲁迅前期的一些著名小说,如《孔乙己》、《药》、《风波》、《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涉及众多民俗事象,是现代作家对民俗的清理与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的最佳体现。

3.文学期刊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文学期刊参与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与传播,也为现代作家民俗文化视野的形成、创作视界的拓展提供了积极帮助。例如,《青年杂志》曾与《民俗》杂志合作开展风俗调查,并开辟“社会调查”专栏;《小说林》、《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月报》等都辟出一定的版面介绍民俗学;《野草》杂志推出了叶德均的“风俗专号”;《语丝》刊发了大量的民俗学文章。《现代评论》也十分关注民俗学发展的动向,胡适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就发表在他主持的《现代评论》上。

四、结语

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篇10

【关键词】土家民俗文化;融入;幼儿教育

一、深刻挖掘酉阳土家民俗文化,收集,筛选和整理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

酉阳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广泛存在于幼儿生活中。通俗易懂的儿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土家儿女成长,它们是民俗文化中最温馨最柔和的部分,到处都能听见,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教育意义也非常强。如《鸭子下蛋不说话》、《割草草》等,歌词简单,节奏明快,幼儿可以充分领略土家儿歌的奇妙,还能从中受到教育,学会谦虚,热爱劳动等优良品质。

土家谜语也是土家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化智力、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其义有益,其乐无穷,土家族民间流传谜语的形式主要有盘歌谜语、直释谜语和故事谜语三类。盘歌内容有盘花、盘人、盘事、盘物,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盘物中唱:什么上坡点点头?什么下坡如水流?什么时候飞着吹笛子?什么坐着假梳头?答唱:羊子上坡点点头,蛇儿下坡如水流,蚊子飞着吹笛子,猫儿坐着假梳头,在这一问一答中,幼儿可以了解相关动物的习性。故事谜语是在故事中产生谜语和谜语中产生故事两种形式,用故事片猜谜语,也是土家人开展谜语活动的特点之一,趣味性非常强。

二、将酉阳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幼儿教育当中,使幼儿课程内容与酉阳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并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作用,民俗文化体系的内容、运行特征、终极意义都与教育紧密相关。从环境布置到活动素材 ,如何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当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地坚持与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开展此项工作

1.创设民俗特色环境,营造民俗氛围

教育无处不在,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象,会激起孩子创新,它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幼儿园的主题墙布置、区域活动的创设都可以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用环境影响幼儿,激发幼儿探索兴趣。西兰卡普、土家刺绣等布置墙饰,在木瓢上绘画侬戏脸谱,调动幼儿民俗文化的触觉。走廊吊饰充分利用酉阳本土资源,制作一些富有童趣的工艺品,抖笠、玉米、稻草、麦、芭茅杆,都可以成为制作这些工艺品的原材料。对于舞龙、赛龙舟等一些大型民俗活动,可以用剪纸呈献出这些活动场景内容,以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各楼层分别以剪纸、草编、绘画等不同的风格进行装饰,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除了墙面装饰,民俗活动玩具也要走进幼儿玩耍的各个区域,让幼儿不仅听得到,看得见,还摸得着,民俗文化内容就会自动融入幼儿生活和学习中。

2.在课程中融入民俗文化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课程中,不仅能发挥本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还能作为载体,丰富到教育活动的领域当中,让孩子们在了解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老师在组织民间游戏的玩耍时,可以和家庭积极配合,对于两三个人就可以组织的游戏,可以将游戏规则打印出来,让孩子带回家 ,先跟家里人一起玩耍,熟悉游戏规则。然后在幼儿园里开展,幼儿因为熟悉,就会更感兴趣。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要有选择性,并在活动中辅助幼儿学会分配角色,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要让孩子知道,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可以进行游戏。

民俗艺术文化、民俗歌舞的融入课程相对困难,可带孩子们实地观察感受。比如,西兰卡普的制作、土家刺绣等,也可以将成品让幼儿欣赏,再通过录制的影片让幼儿观察,领略其精髓。

3.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主题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