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十篇

时间:2023-09-22 17:58:27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33-01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胎龄28周-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活产儿[1],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力非常低,容易发生感染、智力低下等并发症,具有高死亡率[2]。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将循证思想纳入护理学科的方法和实践而开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在严格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工作,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给予循证护理后观察护理疗效,并与常规护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是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体重1150g-2050g,平均体重1550g,胎龄29-35周,平均胎龄为(31±2)周;治疗组32例,其中男16例,女16例,体重1095-2100g,平均体重为1640g,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为(33±2)周。所有早产儿均无心肾脑部的疾病,没有先天畸形,均有自主呼吸微弱、吸吮能力差、进食量低,部分早产儿合并有高胆红素血症、喂养不耐受、低体温等情况。两组早产儿在胎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早产儿进行循证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1循证护理方法①建立护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带领全体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安排组员通过查阅资料来学习如何解决护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据可依和有证可循,如果有疑问必须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资深护理专家和新生儿科医生;②详细了解早产儿发育特点;③制定护理常规:所有成员负责患儿护理工作,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共同组织讨论,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护理查房和病历讨论,保证护理诊断和措施要有据可依、有证可循。通过从期刊数据库等相关文献查找并列出护理工作要点。

122循证护理实践①注意保暖:早产儿由于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导致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中枢发育不全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其棕色脂肪含量少,所以较多见低体温患儿。保暖措施对早产儿非常重要,暖箱的温度和湿度要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节,保持相对恒定,患儿入院后立即进暖箱保暖,按照1次/4h测量体温,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②喂养: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较多,早期母乳喂养能够提高其免疫力,但由于患儿吸吮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疾病,要注意合理喂养。对于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进行微量泵喂养,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③呼吸道管理: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给予采取头后仰颈肩部抬高的仰卧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及时清理呼吸道,结合托背或者刺激皮肤的方法可缓解呼吸暂停,无效者进行复苏。④避免感染和出血:早产儿免疫力差,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3],必须对患儿的口腔、皮肤、臀部加强护理。早产儿由于缺乏VitK依赖凝血因子而发生出血症,所以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来预防。⑤观察病情:早产儿病情复杂容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

2结果

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也逐渐增高。由于早产儿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且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或体温异常等问题,而肺透明膜病或窒息、感染等是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早产儿病情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和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4],细心呵护,为早产儿提供合理、有效的宫外环境。

循证护理是护理学的新型领域,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其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据可依,合理地分析个体差异,提出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循证实践。早产儿的护理对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非常关键,所以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在循证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通过寻找可靠的科学证据来解决疑惑或者困难,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能够促使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投入工作中。本次研究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治疗组早产儿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组,减少了感染、呼吸暂停或窒息、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发生,提高了患儿睡眠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维持体温恒定。说明早产儿采取循证护理的正确性,通过提出问题、寻找和评价证据、应用证据、检测结果一系列步骤解决问题[5]。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是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家属意见、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和科研成果等因素,所以循证护理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较高的护理和医疗要求。

综上所述,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发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同时对护患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淑兰,王芳浅谈早产儿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343-344

[2]余桂英,邓云珍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3):35-37

[3]焦阳早产儿护理64例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1):227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2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干预;体会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活产新生儿,体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10――2013年,收治患儿113例,其中男孩77例,女孩36例。年龄5天-28天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

1.2方法病室环境:早产儿应与足月早产儿的护理儿分开护理,室内温度保持24-26℃,晨间温度27-28℃,湿度55-65%。

1.2.1保暖体重∠2000g置于辐射台或婴儿培养箱,体重>2000g,可用暖水袋,水温为50-70℃用毛巾包裹后放置婴儿两侧和足下,应注意防止烫伤,护理时尽可能在暖箱中或暖床上进行,集中各项护理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免造成体温降低,每日早产儿体温稳定在36-37℃,温差

1.2.2喂养生后2-4小时喂糖水,6-8小时喂奶。直接母乳、奶瓶或滴管或胃管喂养维生素矿物质,肌注维生素k11mg/d,连续3天,预防出血症,2周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1000IU/d,4周后补充铁剂。维生素A、C、E。

1.2.3预防感染口腔、皮肤脐部护理更换

1.2.4维持有效呼吸,弹足低托背,氧气吸入

1.2.5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异常表现报告医生。

2结果

113例早产儿患儿均治愈出院。

3结论

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缺氧肺出血,呼吸衰竭。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缺少棕色脂肪组织,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表皮薄易散热,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出生时极易受感染,散热多易发生硬肿症。早产儿大脑毛细血管非常脆弱,缺氧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早产儿吞咽反射差,容易发生呛乳而致乳汁吸入,胃容量小,易溢乳。窒息后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乳汁渗透压不可超过460mmol/L。早产儿生长发育快,1周岁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5-7倍,主要与新生儿所特有的解生理特点有关,由于早产儿皮肤粘膜柔嫩且薄,血管丰富,似一个的大创面,容易破损感染,未愈合的脐带又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当受到细菌感染时,屏障机能弱,淋巴结内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而发展成血症。另外母亲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或羊膜腔感染,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传给胎儿。分娩过程中如有羊膜早破、产程过长,污染羊水及产道感染,或有窒息如吸入羊水、胎便等,其次助产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因急产未按无菌操作原接生均可导致早产儿感染,产前、和产后感染血症发生较早一般产后3天内发病,产后感染在出生3-5天以后,由于医院护理用具消毒不严或工作人员带菌亦可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泌尿道传给早产儿疾病,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减少各器官的损害。患儿身心得到全面的护理,及时抢救,制定护理计划,使之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7-279.

[3]洪黛玲,主编.儿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6-227.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3

关键词:多胎妊娠;围产期;并发症管理

一次妊娠子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称为多胎妊娠(multiple pregnancy)。多胎妊娠发生率为:1∶80n-1(n代表一次妊娠的胎儿数)[1]。而近年来,随着促排卵药物应用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双胎妊娠51例,三胎妊娠9例,51例双胞胎妊娠分娩时的孕周为35~38 w,孕妇年龄为24~34岁。分娩方式为14例顺产,37例剖腹产。102例新生儿中体重为1800~2750 g,全部新生儿均健康出院。9例三胎妊娠分娩时的孕周为32~36 w,孕妇年龄为21~38岁。经产妇3例,初产妇6例。分娩方式均为剖腹产。18例早产儿中体重为820~2600 g,除1例早产儿生后2 d因肺透明膜病变死亡外,其余17例痊愈出院。

1.2多胎妊娠围产期并发症主要有早产、妊娠期高血压、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均增多。在多胎妊娠中,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2围产期并发症干预具体实施方法

2.1妊娠期并发症的评估、指导与监测 ①高危病案归档管理:早期诊断双胎妊娠,即纳入高危门诊,加强孕期并发症的早期预测。②家庭病床的建立:妊娠28~32 w的孕妇设立家庭病床,随访1次/1~2 w,使心理疏忽的孕妇能得到有效的监护。③围产期健康指导:采用单独授课和赠送书面材料的方式,指导双胎妊娠的孕妇进行合理的饮食、睡眠及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预防措施。④胎儿联合监护:孕中晚期对双胎儿实施B超、胎心监护、胎儿心电图、胎儿脐动脉血流的联合监护,筛查胎儿畸形,监测双胎儿宫内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

2.2分娩期会诊决策分娩方式及提供良好技术支持 ①采用集体会诊的方式,根据双胎儿不同胎位、胎先露、孕周和体重决策分娩方式。②对于剖宫产,权衡利弊,主要考虑围产儿成活可能性和生存质量。③产儿科密切合作,共同讨论新生儿处理方案。

3加强多胎妊娠围产期并发症的管理

3.1早产的管理 双胎妊娠孕妇中,约有40.49%可发生早产[2],是双胎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双胎妊娠子宫过度伸展,常不能维持到足月。为减少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我们尽早诊断双胎并按高危妊娠早期进行保健与护理。对妊娠28~32 w的孕妇设立家庭病床,随访1次/1~2 w,使心理疏忽的孕妇能得到有效的监护,从而减少了高危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早产先兆时即给予抑制宫缩及促肺成熟。对于难免早产的双胎妊娠,在促肺成熟的同时,做好产时的一切准备,第二产程常规行会阴侧切,以减少软产道的挤压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出生后即从脐静脉注入地塞米松,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注意保暖及能量的供给。

3.2妊高征的管理 妊高征是多胎妊娠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子宫胎盘血流量灌注不足时可使胎盘功能低下,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对妊高征的早期预防采取以下措施:对孕妇进行严格的体重、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监测;饮食强调以高蛋白为主,适当控制盐及糖和脂肪的摄入量。

4胎儿宫内状况的管理

在并发症的干预中应特别重视胎儿宫内状况。多胎妊娠的子宫缺乏足够空间,胎盘功能不足,可致胎儿宫内缺氧及发育迟缓。多胎儿实施联合监护,早期提供有无胎儿宫内缺氧的信息,及时就诊获得治疗。NST的外监护方法在胎盘功能减退之前就可提示胎儿宫内状况不良;胎儿心电监护可见两套胎儿心电图波形,判断胎儿宫内是否缺氧,心脏是否异常;B超监测可及时诊断预测胎儿大小、有无畸形等。

重视产后出血问题:多胎妊娠由于妊娠期子宫肌纤维持续过度伸展,失去正常的收缩与缩复功能,比单胎妊娠更易出现产后出血。所以产前应改善凝血功能,纠正贫血;防止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

5护理对策

5.1产前护理

5.1.1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减轻心理压力 多胎妊娠的孕妇及家属常有高兴、 喜悦的心情,又有紧张、 恐惧等心理问题,担心能否顺利渡过妊娠期、分娩期以及孩子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使孕妇保持心情舒畅,减轻思想负担,有利于胎儿宫内发育。护理人员用丰富的专业知识让孕妇及其家属了解多胎妊娠的特点,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有关知识。

5.1.2加强营养 多胎妊娠孕妇,孕中期随着子宫的增大,膈肌上升,胃容积变小,要指导她们少量多餐,多摄入高蛋白质、 维生素、 铁 、钙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食物。教育孕妇不厌食不偏食,主食、副食要合理搭配。

5.1.3加强母儿监护,及早防治并发症 孕妇入院时护士必须全面了解整个妊娠过程,收集资料。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护及胎心、胎动变化,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蛋白、B超、胎儿监护仪等。如发现有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和征、贫血等症状须汇报医生并及时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5.1.4卧床休息,间断吸氧 指导孕妇24 w以后需左侧卧床休息,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吸氧3次/d,20~30 min,浓度为1~2 L/min,以提高血氧浓度,预防和纠正胎儿宫内窘迫。

5.1.5临产前要做好交叉配血准备,以预防急症剖腹产和产时大出血。

5.2产时护理 对初产妇的多胎妊娠,估计胎儿能存活者主张剖腹产。剖宫产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术中取左侧卧位15°,避免胎儿娩出过急,胎儿娩出后立即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必要时宫腔填塞纱布,结扎子宫动脉、输液、输血等抢救,胎儿娩出后进行新生儿呼吸道、脐带处理后转新生儿科。

5.3产后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加强宫底按摩,臀部及会阴下方置无菌会阴垫,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并记录。腹部加压沙袋24 h,注意阴道出血情况。保持会清洁以预防感染,2次/d用0.5%的碘伏棉球擦洗外阴。术后6 h鼓励并协助床上活动,术后24 h协助床下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结论

多胎妊娠孕期并发症多,应加强围产期干预及护理,保证母儿安全。而实施围产期并发症的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符合妇幼保健产科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围产保健的质量,对临床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4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13年3~12月收治高危妊娠孕产妇67例, 年龄24~40岁, 平均年龄29.3岁, 孕周27~40周;初产妇39例, 经产妇28例;自然分娩37例, 剖宫产30例。

1. 2 方法 做好产前检查, 建立围生期保健卡。确诊为高危妊娠的加强心理护理, 做好孕期宣教, 遵医嘱给予产前监护。对入院的高危妊娠妇女进行护理评估[1], 根据现存或潜在的问题, 要针对性地予以正确有效的护理, 使高危妊娠妇女顺利渡过分娩前, 确保母婴健康。

2 护理

2. 1 心理护理 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 鼓励孕妇诉说心里的烦恼和担心的问题。针对不同心理因素所产生的烦躁、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予心理疏导, 增加孕产妇的心理耐受力[2]。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指导孕妇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鼓励产妇要树立信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耐心解释孕妇及家属的各种疑问, 减轻心理负担, 鼓励家属的参与和支持。护理人员将入院后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各种护理操作的相关内容及意义, 向患者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解释和说明。责任护士要积极主动地与孕妇进行交流, 使其处于最佳的心态, 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2. 2 营养护理 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孕妇应有足够的营养, 有贫血的孕妇要积极纠正贫血。对伴有胎盘功能减弱, 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给予营养指导。要进食高蛋白、高热量、足够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所需氨基酸。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 做到少食多餐, 合理运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产妇要减少食盐摄入。总之对于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饮食上给予合理的指导。

2. 3 产前护理 注意休息, 卧床休息可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 增加雌三醇的合成和排出量[3]。左侧卧位可避免增大的子宫对腹部血管的压迫, 改善肾循环及子宫胎盘的供血。适应改变体位能减少脐带受压。给孕妇间歇吸氧, 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 3次/d, 30 min/次。对于不足月妊娠者, 密切观察孕妇是否有腹痛, 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 协助医生行保胎处理, 尽量减少早产。

2. 4 产时护理 产程开始后应严密观察胎心率变化, 由专业护理人员陪伴,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应用胎心监护仪, 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指导产妇在宫缩时作深呼吸, 帮助产妇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 缓解宫缩痛。产程中注意氧气的吸入, 根据宫口开大的情况。必要时行人工破膜, 观察羊水量及羊水性状, 如羊水中混有胎粪而产程不能短期结束者应报告医生, 根据情况选择剖宫产。对于阴道分娩者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对于剖宫产者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手术中的配合工作。不论是自然分娩或剖宫产都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工作。

2. 5 做好筛查及相应的处理工作 加强孕期保健工作, 孕早期要求孕妇建立围生期保健卡, 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进行系统管理, 通过围生期保健和监护手段, 及早发现母婴情况的变化。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维持妊娠对母体的负担和对健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高危儿的发生率。通过增加孕妇营养和休息, 改善胎盘功能, 及早发现并处理急、慢性胎儿窘迫, 纠正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结合胎盘功能及胎儿成熟度的监测适时结束分娩。

2. 6 防治措施 加强健康指导, 对高危孕产妇要定期进行妊娠有关知识的宣教, 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 提高孕妇的治疗依从性, 能做好自我监测, 主动按时配合检查, 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避免早产, 减少围生儿死亡率。

3 结果

本组67例高危妊娠患者, 通过临床治疗及产前监护、产时护理, 孕产妇顺利通过妊娠、分娩、母婴健康状况良好, 未发生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产妇;新生儿;产后访视;效果评价

为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确保母婴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1],我院采取了产后电话回访及上门家庭访视等服务,及时发现产后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降低了母婴的发病率。取得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4月~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后出院、家庭住址在本市区的产妇、新生儿1000例,产妇年龄19~40岁,初产妇782例,经产妇218例。顺产677例,剖腹产323例。

1.2访视人员 由责任心强、有良好职业道德及沟通能力,从事妇产科工作10年以上的护理师担任,统一配备产后访视包。

1.3方法 随访人员携带《产后访视记录表》分别于产妇产后3~7d,产后10~14d,产后24~28d按照访视内容到产妇家中访视。第一次访视了解产妇的体温、血压、精神状况,会阴伤口及腹部伤口,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并检查、、乳量、宫底高度、有无压痛,观察恶露的量、色、性状,并观察喂奶的过程。同时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面色、精神、呼吸、哭声和吸吮情况;测量体重、体温,检查口腔、眼、耳、口鼻、脐带和臀部有无感染,询问新生儿睡眠,大小便及喂养情况。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技术指导并记录。由产妇在访视表上签名。第2次主要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康情况,了解第1次访视存在问题是否解决。第3次对婴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详细介绍婴幼儿的预防接种程序,观察产妇的康复情况,指导产后运动和避孕措施。

2 结果

2.1 1000例产妇产褥期存在问题 第1次访视对产妇存在较多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访视人员通过①指导合理的膳食营养、教会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②帮助产妇挤奶、按摩,疏通乳腺;③指导产妇做好会护理:每天用消毒溶液清洗会阴,选用消毒的卫生巾,勤换内裤;④适当运动,促进恶露排出;⑤指导及时就医。第2次访视问题明显减少,第3次访视除8例存在母乳喂养不足外,其余问题均能很好解决(见表1)。

2.2新生儿存在的问题 针对一访存在问题,访视人员通过指导家属①做好脐部护理,每天用75%酒精棉签消毒脐部,特别要洗清脐窝中的污垢;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尿裤,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红臀;③纯棉织物包裹婴儿,室内温度不能过高;④勤喂养以纠正黄疸,注意观察新生儿全身症状及精神状态,指导及时就医。第二次访视新生儿症状明显好转,第三次访视已全部痊愈(见表2)。

3 讨论

3.1产后访视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2] 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为96.43%,而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3]。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妇自身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好处认识不足,缺乏哺乳信心。产后访视中,访视人员将母乳喂养技巧、保健等有关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家属,提高母乳喂养及成功率。

3.2产后访视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降低新生儿发病率。第一次访视时婴儿健康问题4.6%,主要是产妇缺乏新生儿观察,护理经验。访视人员应指导产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教会其掌握一些新生儿皮肤、臀部、脐部等的护理方法和技能以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识别和简单处理等。

3.3产后访视可提高产妇的自我防护能力,促进康复。本组资料显示,13.1%的产妇主要存在、伤口愈合和子宫复旧三大非健康问题,容易引起产妇及家人的担忧。产后访视由专业护士或保健人员上门讲解产褥期保健知识,具体指导产妇产褥期饮食、营养、卫生保健,预防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及产后便秘,提供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和技巧等。

3.4产后访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产后访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对产后访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护理,给予产妇及时的身心支持和指导,避免或减少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5通过访视,还能了解到产妇及家属对医院存在的不满现象。不满意服务往往是产科医疗纠纷隐患,不满评价中主要涉及接产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收费和管理等缺陷。通过访视,及时反馈,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沟通、改进,从而提高产妇和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巩玉秀,郑修霞,姚岗.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22.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75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12.7%~20.8%[1]。现将诊治护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与疗效报告如下。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死亡率高,国内报道死亡率12.7%~20.8%[1]。现将诊治护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与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

2007年2月~2009年12月护理早产儿86例,男54例,女32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74例;胎龄30~36+4周,其中32周以上80例,32周以下4例,不详2例;单胎83例,双胎3例;汉族74例,藏族4例,回族6例,裕固族2例;年龄30分钟~3天。出生体重900~2500g 56例,其中

2007年2月~2009年12月护理早产儿86例,男54例,女32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74例;胎龄30~36+4周,其中32周以上80例,32周以下4例,不详2例;单胎83例,双胎3例;汉族74例,藏族4例,回族6例,裕固族2例;年龄30分钟~3天。出生体重900~2500g 56例,其中

合并症:86例中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48例,硬肿症37例,吸入性肺炎42例,消化道出血4例,颅内出血3例,高胆红素血症38例,低血糖3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部分患儿并发多种疾病或多脏器损害。根据羊水污染程度及Apgar评分标准,轻度窒息18例,中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3例。

合并症:86例中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48例,硬肿症37例,吸入性肺炎42例,消化道出血4例,颅内出血3例,高胆红素血症38例,低血糖3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部分患儿并发多种疾病或多脏器损害。根据羊水污染程度及Apgar评分标准,轻度窒息18例,中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3例。

通过保暖、维持正常呼吸、喂养、预防感染、预防脑室内出血、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等有效临床诊治手段及精心护理后,本组86例早产儿死亡5例,死亡率5.81%,从而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通过保暖、维持正常呼吸、喂养、预防感染、预防脑室内出血、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等有效临床诊治手段及精心护理后,本组86例早产儿死亡5例,死亡率5.81%,从而大大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护 理

护 理

对护士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动态掌握病情变化趋势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各项生理病理指标,积极配合抢救,及时报告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精确详细的资料。

对护士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动态掌握病情变化趋势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各项生理病理指标,积极配合抢救,及时报告病情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精确详细的资料。

保暖: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左右其体温的变化,且常因寒冷导致硬肿症的发生。因此,合理的保暖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本组86例早产儿中体温

保暖: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左右其体温的变化,且常因寒冷导致硬肿症的发生。因此,合理的保暖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本组86例早产儿中体温

供氧:早产儿吸氧勿常规使用,仅在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才予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因长期持续高浓度吸氧易引起视网膜病,导致视力障碍。氧浓度以30%~40%为宜[2]。本组只有发生窒息患儿共33例全部予以吸氧,其他患儿未予以吸氧。

供氧:早产儿吸氧勿常规使用,仅在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时才予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因长期持续高浓度吸氧易引起视网膜病,导致视力障碍。氧浓度以30%~40%为宜[2]。本组只有发生窒息患儿共33例全部予以吸氧,其他患儿未予以吸氧。

脑室内出血的药物预防:早产儿易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发生率可高达65%以上,目前主张对早产儿生后6小时内预防性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3]。本组对胎龄在34周以下的53例早产儿在生后6小时内苯巴比妥预防脑室内出血, 显著降低了脑室内出血以及严重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且已发生脑室内出血者病情稳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1例并发血后脑积水。静脉推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日),24小时后予维持量5mg/(kg•日),共5天。

脑室内出血的药物预防:早产儿易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其发生率可高达65%以上,目前主张对早产儿生后6小时内预防性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3]。本组对胎龄在34周以下的53例早产儿在生后6小时内苯巴比妥预防脑室内出血, 显著降低了脑室内出血以及严重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且已发生脑室内出血者病情稳定,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1例并发血后脑积水。静脉推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日),24小时后予维持量5mg/(kg•日),共5天。

维持血糖的稳定:据统计有半数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血糖。本组共出现32例低血糖患儿,一经诊断后,立即予以静推葡萄糖200mg~600mg/kg,速度1~2ml/分,然后以6~8mg/(kg•分)的速度持续滴入,待血糖稳定后再滴24小时,以后视喂养情况逐渐减少,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脱水机电解质紊乱,患儿血糖经治疗后全部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维持血糖的稳定:据统计有半数早产儿在生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血糖。本组共出现32例低血糖患儿,一经诊断后,立即予以静推葡萄糖200mg~600mg/kg,速度1~2ml/分,然后以6~8mg/(kg•分)的速度持续滴入,待血糖稳定后再滴24小时,以后视喂养情况逐渐减少,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脱水机电解质紊乱,患儿血糖经治疗后全部恢复在正常范围内。

喂养:本组86例患儿全部经母乳喂养,对体重>1500g而无青紫,在生后2~4小时试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在6~8小时后喂乳。体重<1500g或伴有青紫,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以不发生呕吐为原则。喂奶后抱起患儿轻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气或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取右侧位,避免因溢奶引起窒息。

喂养:本组86例患儿全部经母乳喂养,对体重>1500g而无青紫,在生后2~4小时试喂10%葡萄糖水2ml/kg,无呕吐,在6~8小时后喂乳。体重<1500g或伴有青紫,延迟喂养时间,喂乳量以不发生呕吐为原则。喂奶后抱起患儿轻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气或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取右侧位,避免因溢奶引起窒息。

预防感染:早产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败血症。此外,频繁的医护操作如血管穿刺、气管插管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而预防各种感染为早产儿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为了预防患儿感染,本组患儿护理工作做到了以下几点:①病室每天开窗通风,采用湿式清洁,每天消毒病室。②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闭式暖箱。③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沐浴1次,沐浴时做好护理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④每天用碘伏棉签清洁脐部,保持脐带干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如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再用70%乙醇擦净。⑤严格监督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坚持做到护理患儿前后仔细刷手,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拭子培养。⑥加强患儿眼睛、口腔、鼻腔、臀部及皮肤的护理。⑦早产儿一般都是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前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预防感染:早产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败血症。此外,频繁的医护操作如血管穿刺、气管插管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而预防各种感染为早产儿护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为了预防患儿感染,本组患儿护理工作做到了以下几点:①病室每天开窗通风,采用湿式清洁,每天消毒病室。②为防止水生菌繁殖,使用闭式暖箱。③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沐浴1次,沐浴时做好护理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④每天用碘伏棉签清洁脐部,保持脐带干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如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再用70%乙醇擦净。⑤严格监督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坚持做到护理患儿前后仔细刷手,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双手进行拭子培养。⑥加强患儿眼睛、口腔、鼻腔、臀部及皮肤的护理。⑦早产儿一般都是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前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

健康教育:①早产儿陪护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②详细讲解引起早产儿的病因,早产儿的特点,合并症的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③喂养指导: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授乳的方式及注意事项;④讲明应用保温箱、新生儿生命监护仪、鼻饲、洗胃、吸痰、吸氧、采集血标本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及应配合性做哪项工作;⑤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⑥做好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①早产儿陪护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②详细讲解引起早产儿的病因,早产儿的特点,合并症的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③喂养指导: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授乳的方式及注意事项;④讲明应用保温箱、新生儿生命监护仪、鼻饲、洗胃、吸痰、吸氧、采集血标本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及应配合性做哪项工作;⑤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⑥做好出院指导。

讨 论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新生儿监护室(NICU)的建立和规范化诊治与护理,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呈逐步上升,病死率显著下降。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患儿,耐心的喂养,针对家长的恐惧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新生儿监护室(NICU)的建立和规范化诊治与护理,早产儿救治成功率呈逐步上升,病死率显著下降。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患儿,耐心的喂养,针对家长的恐惧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2-200.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2-200.

2 刘淑莲,孙文杰,韩志双,等.简述早产儿护理的要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86.

2 刘淑莲,孙文杰,韩志双,等.简述早产儿护理的要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4):86.

3 陈惠金.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防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717-719.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7

围产期和围产期保健

在了解围产期保健以前,应先了解什么是围产期。顾名思义,围产期是围绕生产期的一段时期,也就是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是根据胎儿出生后存活机会而拟订出来的。正常怀孕期一般为四十个星期,在怀孕不足二十八个星期以前出生的胎儿基本上不能存活;当达到足二十八个星期时,他才开始有生存的机会,但此时死亡的机会仍相当多。随着怀孕期的延长,胎儿的生存机会也跟着增加,死亡的机会就跟着减少了。出生后的新生儿在应付子宫外的生活环境上是会发生困难的,甚至会发生死亡,而新生儿死亡大多发生在出生后的最初七天。因此,联合国所属的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围产期从怀孕足二十八个星期开始到产后七足天为止。这个时期的胎儿和婴儿统称为围产儿。

围产期医学是研究围产儿的生长发育,病理生理,损伤及其异常变化。围产期保健就是探寻研究保护围产儿的方法,使他们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和安全地出生。由于围产儿有相当时间是寄居在孕妇体内的,进行围产儿保健显然必须包括孕产妇保健。

围产期保健的内容很丰富,本文不能作全面的介绍。为了便于对一般读者进行科学普及宣传的目的,笔者拟分期介绍围产儿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几个关键环节,尽管=者之间存在难分难解的关系。

围产儿保健的关键环节

一、早产儿早产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2,500克之问的新生儿,他们大多是在怀孕足二十八个星期至足三十七个星期间出生的。这种婴儿体重越轻、月份越小,死亡的也越多。江苏省城市近年曾经作过一次调查,发现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有47.8%是早产儿,可见这个环节如能得到控制,就可能避免大约一半的死亡。

早产儿容易生病和死亡,也可能发生智力和发育障碍,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发育好。在子宫里,胎儿是浸泡在恒温的羊水里的,不怕受寒受热,也不用自己呼吸、进食和消化,一切问题都由妈妈代劳了。但他们一旦走出子宫,就进入一个需要自立更生的陌生天地,可是他们的主要脏器如心、肝、肺、肾等还存在功能不足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弄清,肺功能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果肺功能不行,其他脏器的功能也差。因此,医学家研究出多种用羊水化验来测定肺功能的方法。有人用B型超声仪扫描胎儿和胎盘也能预知胎儿是否发育成熟。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定时测量子宫底高度,虽然准确性差一些,但有实用价值,所以每次孕期检查项目中常包括这一项。

在出生的最初七天中,早产儿保健有四件大事:保证呼吸、保温、注意喂养和防止感染。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呼吸不良,也许是早产儿无力管理呼吸,也许发生了肺炎,也许气管里有羊水、粘液或奶汁堵住。最严重的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它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产儿的呼吸需要严密的注意,特别要注意是否呼吸费力,不匀称,面部发紫,因为这些现象表示呼吸不良已达到了氧供应不足的程度。必须从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早产儿的第=个大问题是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常随环境温度高而发烧或环境温度低而体温不升,忽冷忽热的环境特别不利。因此,医院里常把早产儿放在恒温婴儿孵箱里。

早产儿的第三个大问题是不能很好地吮吸和吞咽,以致难以摄入足够的营养。喂养需要细心和耐心,可能需用滴管将奶汁一滴一滴地滴进他的嘴里。可是辛辛苦苦滴进的奶汁还可能被吐出来,或流入气管,影响呼吸。

早产儿的第四个大问题是易于受到感染,所以必须注意隔离,至少应避免与外界亲友的不必要接触和探视。

二、畸形儿在同产儿中有多少发生畸形不易准确地统计,国外学者估计在每百个活婴儿中约有两三个,有临床意义的畸形在每百个活婴儿中约有一两个。畸形的种类较多,有些影响很小,如多指症和多趾症等,有些影响容貌和功能,如兔唇、颚裂、生殖器畸形等,有的影响智力,如先天性愚型等’有些可以造成死亡,如无脑症,水脑症、先天性心脏病等。根据江苏省城市围产儿死亡的调查,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第三位原因。有幸生存下来的畸形儿,其体质和智力上的病残无疑使他本人受到痛苦,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长期负担。

虽然近年国际上有人研究切开子宫为胎儿行手术纠正畸形,但这仅是极少数研究人员的尝试,而且也只限于几种畸形。总的说来,严重的畸形是难治好的,所以对待畸形的最好对策是通过孕产妇保健来预防畸形的发生;如果畸形已有可能,最好的对策是早期确诊和及时终止妊娠。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8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严重的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严重的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我院2011年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如下。

1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分析

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例数16例;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他感染:由于细菌毒素的侵入加快红细胞破坏,例数11例;新生儿溶血病:母婴血型不合,例数8例;胆道闭锁:与宫内感染有关,例数3例;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例数0例;药物性黄疸:由于维生素K1 、维生素K4 新霉素等药物引起,例数2例;母乳性的黄疸:由喂养母乳引起,例数171例。可看出:我院2011年1至12月份211例新生儿黄疸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发生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的黄疸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2母乳性黄疸

2.1定义

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中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根据其血清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早晚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

2.2母乳性黄疸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①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由于喂养不足导致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多见于初产妇、喂奶次数少早期出院,对早发型认识不足;生后3~4天(7天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达12mg/dl。黄疸高峰时间:生后5~7天。黄疸的程度:黄疸以中度为主,有的可达重度。预后: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重度,有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发生例数142例,发生率为83%。②母乳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原因:可能是母乳中未识别因子使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临床特点:单纯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胆红素下降较慢,于生后10天左右血清胆红素增加达第二个高峰,浓度达12mg/dl,大约2/3的母乳喂养的婴儿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至第3周,其中半数是临床黄疸。黄疸高峰时间:生后2~3周。黄疸的程度:无症状,生长发育良好,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发生例数29例,发生率17%。从上可以看出:母乳性的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占83%。

3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原因

由于早期奶量摄入不足,而使体内热卡比人工喂养要少,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肠道菌群建立晚,也可使肠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少,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早期奶量摄入不足的原因很多。

3.1母乳的产生不足

①由于有的初产妇没有喂奶的信心,自认为母乳不足致母乳的产生不足。②未做到早吸吮、按需哺乳,喂养次数少,开奶时间晚,影响乳汁的分泌。③新生儿吃奶前后添加葡萄糖水,对母乳需求降低。④母婴分离时未做到按时挤奶,致使母乳产生不足。⑤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母乳产生少。

3.2母亲问题

内陷或扁平;疼痛或皲裂;长;肿胀;母亲认识不足,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母亲信心不足,自认为奶量不够;母亲由于疾病奶量分泌不足。

3.3婴儿问题

婴儿的吸吮、吞咽差,如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拒绝母乳喂养,过多的奶瓶喂养使新生儿产生错觉。生病或疼痛,新生儿患肺炎、口疮。母乳喂养技术上的困难,新生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使新生儿得不到更多的奶。

3.4医护人员的原因

健康指导不足,使母亲未认识到母乳喂养,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含接姿势不正确,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未及时得到帮助、解决。个别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母乳喂养指导不够。

4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护理措施

4.1母乳喂养的护理

主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奶量的摄入。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有助于增加泌乳量。每天吸吮10次,吸吮时间30分/次。在分娩室、母婴同室区助产士或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一小时内吸吮母亲,促进乳汁的分泌。鼓励母亲按需哺乳,按婴儿的需要,不分时间次数。 鼓励母亲,让母亲建立喂奶信心,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再泌乳都有可能,无论停止多长时间,再泌乳都有可能。保证母亲有足够的摄入量。做到合理营养,每日多摄入汤类。让新生儿与妈妈在一起,充分的母婴接触。指导母亲与新生儿同步睡眠,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含接姿势,放松哺乳。鼓励夜间哺乳。教会使用匙子而不用奶瓶喂养。婴儿拒绝吸"空",用滴管或母乳喂养辅助器给婴儿加奶。扁平和内陷,责任护士教会母亲纠正扁平和内陷的方法,2次/日,每次一侧5分钟。帮助母亲用不同的喂奶,挤出或吸出喂孩子。痛和皲裂,指导母亲先喂未受累的一侧,每次喂奶采用不同的。肿胀,指导母亲在两次喂奶之间热敷、轻轻按摩,挤奶。婴儿吸吮差,用滴管、吸管、鼻饲管喂养。 责任护士加强责任心,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指导,在母亲遇到喂养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4.2黄疸的护理措施

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注意皮肤、巩膜的色泽。监测生命体征、体温、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精神状态,及时判断有无核黄疸发生。皮测胆红素Q6h,根据皮测胆红素的值评价病情的进展情况,足月儿如果皮测胆红素>12mg/dl可行光疗,如果皮测胆红素20mg/dl,未成熟儿皮测胆红素>15mg/dl且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作好抢救的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必要时可灌肠,促进粪便及胆红素的排出。保暖,合理喂养,在光疗时保证足够的水份和营养的供给。对光疗的患儿注意观察和处理光疗的副作用,如发热,腹泻、呕吐,皮疹。光疗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眼、会阴。记录光疗的时间。光疗前后及光疗期间应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责任护士在光疗前、光疗后应了解、评估患儿,估计光疗过程中患儿常见的护理问题。

5结论

通过对211例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其中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81%,而在母乳性黄疸中又以母乳喂养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为多见,为83%。针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使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明显减少或已患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院出版社.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9

1 问题

(1)悲观失望感。不同年龄对疾病的自我认识不同,年长的慢性病患儿有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的表现。(2)孤独焦虑感。患儿患病住院,离开家庭会感到孤独、不安和无助。(3)恐惧感。大多数患儿对医院怀有恐惧心理,对环境和医务人员感到陌生。(4)激怒愤怒心理。由于病痛,心里烦躁、愤怒。

2 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开导、启发使其战胜疾病信心消除悲观失望的心理,要用诚实礼貌性语言,使患儿感到亲切可信,要用安慰性语言,使患儿感到温暖体贴。安慰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语言安慰的施展性很大,对患儿主动关心,讲话要和蔼温柔,同时要鼓励患儿,使患儿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要主动接近患儿,通过讲故事、唱歌、做游戏,多接触多交谈消除孩子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如患儿感到孤独无助伤心时抚慰性地拍拍她的手或肩陪伴在其身边,让其感到温暖亲切缓解心理压力。

为患儿营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全面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护理服务一种技术,这种一方面体现在和治疗有关的操作中,如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动作轻柔等,如保持床单被子整洁、安全,如何预防患儿坠床等。对待患儿一视同仁,尊重患儿减轻患儿自卑心理,和患儿讲话要用诚实礼貌性语言,面带微笑,使患儿感到亲切,使患儿消除恐惧紧张情绪高兴地接受服务。

运用护理手段使有限的空间发挥最大的潜能,如保持病房的儿童化,减少白色画面,把病房布置得和家一样温馨,让患儿感到和家一样,同时施行整体护理,以“人性化服务”感动患儿及家属,关注他们的需求,让护理职业的关爱无处不在。尽量弥补硬件设施不足带来的不便,减少或避免其抵触情绪的产生。

巧用时间。对换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在患儿入院后即时开始,第一时间告知其主管医生,护士的姓名以及住院环境、规则,帮助其迅速进入患儿角色,缓解其陌生,充分利用时间及早满足年长患儿的求知欲,有利于正确认识到疾病,理解和支持医疗护理活动。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篇10

【关键词】家长参与式护理;早产儿护理;应用效果

早产儿由于身体器官发育缓慢,免疫力很弱,是发生残障的高危人群。虽然如今早产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是其出院后发生疾病的可能性仍然很高[1]。如何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率是目前医院早产儿护理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96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在采取家长参与式护理后效果十分理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共96例,产妇孕周27~35周;孕妇都未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所有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男26例,女22例;身体重量1178~1921g,平均(1550.27 231.22)g。观察组男29例,女19例;身体重量1186~1976g,平均(1557.02 240.39)g。两组早产儿胎龄、体征、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全程护士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家长参与式护理,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护理方案

由护士长组织家长,制定详细的家长参与式护理方案,并组织所有参与方案的家长和护士进行沟通,将以往发生几率较高或不经常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总结相应经验并制定出针对性方案。确定责任机制,护理人员要与家长及时进行早产儿情况的交换,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技能,在实施护理前要对早产儿身体进行分析,预估有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做好家长的护理知识培训

按照制定出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将早产儿在医院期间的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由护士长或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讲师向家长培训早产儿护理的有关知识,例如日常护理、身体状况检查、急救措施等等。

(3)护理内容

护理前仔细检查病床,防止栏杆出现松动,确保病床坚固,若要使用束带,尽量选择宽的棉质束带,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将松紧度调整到合适状态。在对患儿实施药物治疗时,如果是片剂或者冲剂,家长要先将其用温水融化,在给早产儿服用,以免早产儿出现哭闹等过激情绪时引起呛咳。在护理过程中禁止在早产儿身体附近放置尖锐物品,严禁患儿触摸插排、电源等危险物品。给予早产儿拥抱、抚摸等肢体动作前,增进早产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为早产儿播放幼儿音乐。充分了解早产儿身体动作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对早产儿各种动作,如排大小便、流口水等要耐心对待。

(4)出院后及时回访

在早产儿出院后,医院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询问护理情况,解答疑难。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主要由护士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培训教育、护理知识掌握情况 。得分越高则护理效果越好。家属满意度应用数字评分法评价,由家属对早产儿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10分表示非常满意,0分表示不满意,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 ±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用t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身体发育缓慢,免疫力低,大部分家长又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从而导致早产儿护理风险和患病率的增加。针对上述现象,采取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进行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家长护理知识掌握、生活护理、培训教育的评分分别为(97.3±1.9)分、(96.7±2.3)分、(97.1±2.7)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9±1.8)分,对照组相对应的的评分分别为(90.4±2.0)分、(89.8±2.9)分、(90.3±3.1)分,家属满意度评分为(8.3±0.9)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家长式的护理使得早产儿与父母之间更快地建立了亲情关系,通过护理培训和实际护理,家长已经完全掌握了早产儿护理的知识,有效的减少了护理风险和早产儿患病的机率,因而家长的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早产儿生理状况更加良好;同时护士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共同护理增进了医患关系,因此家长的满意度也提升了。综上所述,在早产儿护理中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洁,郭庆玲,赵珍珍等.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