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十篇

时间:2023-08-15 17:35:18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1

摘 要: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寻找民族出路,反抗外敌入侵,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成就,大多数人是针对辛亥革命在国内的具体影响,而没有详谈辛亥革命对国外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的研究。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历史超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82-01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所趋,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列强侵略强占国土,封建王朝腐败不堪,欺压百姓,民不聊生。封建王朝虽在重压之下,采取了些许仿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但依旧由满族人或王亲贵族掌握大权,享受最大的利益,并没有惠及普通百姓,引起民众的不满。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虽然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但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浓墨重笔,不仅对当时的中国国内社会还是对当时的国际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辈们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成就,更多的是注重对当时国内的影响,而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谈得比较少。所以,本文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的研究。

一、以革命团体为坚实基础,历史所趋民心所向

清政府推行立宪运动,目的在于使清政府与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相结合,仿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改变清王朝的政治局面。但是改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让大众百姓更加寒心,尤其是报国无门的爱国志士们。早在1894年在美国,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兴中会,之后各地其他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性质的华兴会、光复会相继成立。之后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不断发展,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武装起义的不断尝试,虽然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也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终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是民族革命有了明确的目标三民主义,也有了公认的领导人孙中山,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地传播,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展开,在革命队伍的英勇奉献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二、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领导人孙中山为了帝制,愿意让位给袁世凯,虽然这个举动让孙中山后来非常后悔,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可是在当时具体条件限制下,虽然没有彻底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也了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后来,袁世凯企图复辟,但却被民心所扼杀在摇篮里,这就充分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深入人心,封建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辛亥革命的发生虽然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现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也恰恰证明了在资产阶级发展不稳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成功,辛亥革命虽然了封建帝制,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专制主义思想的影响与其相应的社会基础,而且在辛亥革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依旧存在。辛亥革命在打破了封建传统主义思想的禁锢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具有权威性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影响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主张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而且长期的分裂及战乱,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可是辛亥革命也是对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国内资产阶级的发展,辛亥革命胜利后,紧接着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以三民主义为核心,推行利国利民的可行性的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当时的国家迎来了和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安全与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国民爱国主义思想的觉醒,辛亥革命的胜利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有学者认为“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很高。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为后来的民族革命运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革命领导者应该与普通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团结一心,共同反封建反侵略,不应该对列强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封建反动势力抱有幻想和示弱妥协。

三、打击侵略势力,鼓舞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虽然没有完成祖国的统一,恢复国家,但在一定程度上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因为封建帝制被,满清政府不再是列强侵略中国有效的工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者一次有效的革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一开始建设兴中会就主要是在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下,一步步完成革命任务,开展革命活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海外华人华侨的资金帮助,资产阶级政党的活动很难展开。孙中山之前一直在海外进行革命活动,直到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才回国,他所宣扬的革命思想深深影响了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冲击了当地存在的华人旧社会和旧传统。随后辛亥革命的胜利,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结语:辛亥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趋向与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胜利,这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因为资产阶级政党的软弱妥协,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且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是对于辛亥革命所取得的历史性的胜利也是不能抹杀的。列宁曾将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也曾指出“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何香凝认为“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辛亥革命虽然是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革命运动,但不仅将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生活,也深深影响了亚洲其他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了在我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致使袁世凯想复辟的幻想破灭。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全战胜入侵的外敌,但在一定程度上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不仅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爱国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亚洲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朝柱.辛亥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2

与会的九三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现象、反思历史文化观、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辛亥革命的史料研究、近代中国人对民主共和的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内政外交、晚清是否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从辛亥革命谈知识分子的品格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与会的学者认为,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要时时提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断强化我们推进革命先驱未竟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富强努力奋斗。作为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思考,有责任践行。

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主编孙伟林分阶段主持了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媒体有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学习时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人民论坛杂志、百年潮杂志等新闻出版单位。

本刊特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和文章,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纪念辛亥革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邵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辛亥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被革命党人最看重的“驱除鞑虏”,现在看不是很关键的问题,有一定局限性。过去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较低,认为它没有触动根本的社会变革。现在很多人把辛亥革命中的改革的因素、非暴力因素,在地方社会和平过渡的因素给予非常高的评价。但我总觉得,看辛亥革命的意义,既要看到辛亥革命的不足,又要看到最伟大的地方,而且这种伟大的意义越往后越彰显出来,这就是:帝制,创建共和,开启了一个民主时代。虽然它所取得的成就有限,但民主的闸门一旦开启,潮流一旦涌起,任何人想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孙中山先生当年讲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九三学社和辛亥革命也有着关系。九三学社的三个创始人都是同盟会员,都参加过辛亥革命。许德珩在九江参加了同盟会,参加了江西光复运动,后来又参加了二次革命;张希曼先生也参加了同盟会,在黑龙江的深山老林里,组织革命军,参加黑龙江光复;更重要的是褚辅成先生是老同盟会员,在浙江的光复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九三学社这三位创始人都参加过辛亥革命。而且九三学社自创社以来一直以民主科学为宗旨,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辛亥革命的延续。辛亥革命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当时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封建的、传统的、愚昧的东西还大量存在,针对当时的现实提出了“德先生”、“赛先生”,这是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一种演变。从这个角度讲,过去我们说九三学社是从“五四”诞生的,但是不要忘记还有一个更远的就是辛亥革命,我们的三位主要创始人都是同盟会会员本身就不是一个偶然。

今天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一生强调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生、经济繁荣加上人民民主的权利等众多问题尚未解决。经过孙中山先生率先倡导,共产党的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民生问题取得了很大进步,民族独立在今天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到了今天,如果说孙中山和比较好地解决了民族独立的问题,邓小平比较好地解决了民生问题,孙中山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现在最大的就是民权问题。怎么样更好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更加匹配,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很好地做的一项工作,这也是我们回顾辛亥革命100周年,对我们一个更大的鞭策。

辛亥革命中上海的独特作用

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上海这座城市的作用异乎寻常。约略说来,可分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舆论基地。辛亥革命的成功靠两条,一是武力暴动,一是舆论宣传。上海在革命舆论宣传方面,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上海不但出版革命报刊,且为联系南北、沟通国内与国外的交通枢纽,亦为海外革命书刊流入内地的中转站,其鼓动、发酵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其二,领导中枢。清末革命指挥据点在国外为东京,国内为上海。1911年,宋教仁、陈其美、谭人凤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正是有了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正确部署,才在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其三,独支危局。当革命出现困难时,上海支撑着中国革命形势。武昌起义后,有两次危机,汉口失守。但由于11月3日上海起义,形势转危为安,扭转了整个革命形势。其四,经济支柱。工商业者踊跃参加、支持革命,是上海起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鲜明特点。上海工商业者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五,第三空间。在南北议和中,上海成为各派都能接受的理想谈判地点。其六,减压活阀。上海、天津、青岛的租界既属中国领土、又不受中国政权直接管辖,为那些既不愿以身殉国、也无法逃亡外国、又不拥护革命共和的清廷士大夫,提供了另外一种生存空间,他们纷纷逃到租界做遗老。这种特殊空间释放了政治压力,为革命胜利减少了阻力。

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

岳庆平(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辛亥革命是一个命题,改革与革命是一个命题。我今天讲四点:第一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要充分肯定。第二点是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一定不能狭隘地去吸取历史教训,从历史来看,20世纪亚洲两次重要的革命,一是印度改革,实际上是革命的替代物,非常成功,改革后,革命没有发生;二是中国的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辛亥革命的催化剂。所以很多人认为,现在和清末新政很相像,不能改革,一改革就会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就会有动乱。我觉得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时候一定不能这样狭隘地去理解,一定要从辛亥革命经验教训中去研究怎么去推动改革。第三个方面,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改革与革命,一定要认真研究,好好反思,要以小见大,要从现在已经知道的细节中反思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包括反思目前改革的问题。雷颐认为,在辛亥革命前,是改革与革命在赛跑。当时是被动的改革,没有主动去推动,所以失败。但是现在判断什么是重大问题,什么是改革,很多人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在目前社会转型情况下,如何加大改革,在重大领域推进改革,从正反两方面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改革与革命重新反思,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四个方面,要跳出辛亥革命本身来研究,要从辛亥革命往前推100年,看看那时中国的情况,还要往后推100年,看看有什么影响。政治、经济只是表层,深层的社会、文化、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重大的问题。

中国版“光荣革命”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目前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历史学和政治学领域,从宪法学角度研究还不多,尤其是从法制史的角度来说,很多人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宪法文件作为主要文献史料来研究的构建,其主流观点基本上是革命史观。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历史中来看,把辛亥革命置于一个从传统封建王朝到现代中国之构建的古今之变这样的背景中,中华民国的构建,革命作为内在的动力,固然起到很大的作用,然则革命之外还存在另一种制宪力量。我特意选取《清帝逊位诏书》,从宪法学的角度为曾经在中华民国构建时期,屈辱而又光荣地参与构建的力量,从理论上给予一种阐释。

《清帝逊位诏书》以及三个优待条款(清帝退位优待条件、清王朝贵族优待条件、满蒙回藏贵族优待条件)大致有五层宪法学意义:第一层是《清帝逊位诏书》是逊位给“立宪共和政体”的契约,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的宪法根基。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禅让,但这一次的清帝逊位,不是把政权移交给一家一姓之王朝,而是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从而完成了一个从传统王朝到现代共和国的转变。这是一个契约性的文件,使袁世凯的复辟没有正当性,以后的张勋复辟和洲国,也都违背了逊位诏书的这一契约精神,因而受到抵制。而最重要的是,我认为逊位诏书里包含着一种和平精神。逊位折冲了革命带来的暴力成分,体现出中国宪法中的和平精神,而和平在现代中国构建的宪法精神中占有重要位置。现代中国的和平价值通过逊位体现出来了,它避免了生灵涂炭、战争、帝国的崩溃,避免了殊死搏斗引起的社会动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清帝逊位称得上是屈辱而光荣的。

第二层是袁世凯在清帝逊位中起着重要作用,逊位诏书中三次出现他的名字。在清帝逊位以及未来的共和政体中,到底谁是共和政体的开国者?从法理上来说应是袁世凯,因为孙文只是南方政权临时选举出的临时大总统,代表的是南方革命这一派,但通过谈判、通过内部协商,通过清帝逊位,孙文主动让出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由国会重新选举,选举出袁世凯作为第一任中华民国的总统。

第三层是优待条款及其文化内涵。三个逊位优待条款里有两层价值:第一层是逊位于立宪共和政体,第二层才是它的优待条件。有人说优待条件太优厚了,但这个是准宪法性的法律,随着条件变化可以具体商谈。这里面的文化涵义,西方的宪法学不能给我们提供制度上的解释,而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去寻找。诏书的起草者张謇饱读诗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础。中国传统的“通三统”,对待退位君主要以客待之,“客”就类似于逊位诏书中的以他国元首对待。这是一个维持传统文明延续的很好的制度设置。

第四层是“逊位诏书”确定了中华民国的法理传承。像奥斯曼帝国、罗马帝国等一系列大帝国一样,历来帝国的终结都是崩溃解体。假如沿着辛亥革命的激进主义、种族革命走下去的话,清帝国面临的结果很可能也是解体。清帝国的治理有两套制度,一是内陆制度,二是边疆的满蒙回藏制度,这些边疆的少数政权效忠的是清王室。辛亥革命后,有些满清贵族就主张退回东三省独立,和日本联合起来,外强也一直对新疆、、蒙古虎视眈眈,中国从内陆到边疆面临着重重危机,而当时的南方革命政府又没有足够的武力。恰是因为清帝和平逊位,原来忠诚于清帝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尤其是满蒙回藏,这些地区的贵族政权连同他们的人民和地域,投到中华民国旗下,所以,中华民国是非常和平地传承接受了清帝国的遗产,疆域、人民以及所谓共同体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巨大的内在价值我们至今还在享受着。

第五层是“逊位诏书”给革命以法理上的肯定,揭示了中国的新天命就是人民。一个传统的皇权禅让给现代的共和国,而共和国的主体就是人民,这是现代中国新的天命。

因此,以临时约法和清帝退位诏书为代表的一组文本、两种宪法精神互相妥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立国立宪之根基。这是两种对立的宪法精神之中和、妥协的产物,即革命党人革命主义的宪法,与逊位诏书所承载的,从晚清立宪以来的和平改良的立宪派的宪法精神,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时期的宪法根基,为现代中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有利的立宪时刻。

进一步改革,才能告别革命

张木生(中国税务杂志社原社长、总编):

我想围绕一个中心讲点想法:革命是逼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进一步改革,才能告别革命。

我非常崇敬孙中山先生,但我对孙中山的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言行比较注意,例如,孙中山曾说,中国人在的土地,不是自由太小,而是自由太多了;他要实现三民主义,要分三个阶段:军政、训政、;他提出设总裁。

从辛亥革命到北伐,如此短的时间,中国竟出现了11个总统或“一把手”, 56个“总理”。北伐胜利,有很大的功劳,完成了上层统一基础,抗战更成就了,没有抗日,他从来没有将中国统一过。美俄援助都给,但是,1944年,当世界反法西斯全面走向胜利的时候,却从河南一直败到广西。中国革命最后选择了共产党,不是谁想出来的,是历史一步一步选择的。

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共产党员有370万。今天有人说英国光荣革命好,法国革命不好,俄国革命很糟,中国革命更糟,死的人最多。这是回溯性反差和倒影看反面,其实历史最大的特点是既不能如果,也不能假如,更不能回溯。历史它已经发生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承认从秋瑾到江姐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关于的新民主主义。首先,要了解原来的新民主主义思想,不能只看现在的三篇文章《论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共同纲领》,而是要看新中国成立之前,尤其是发表在解放日报的,四卷的160篇文章,其中122篇写于延安时期。当时对未来的设想和后来所走的路很不一样。

其次,原来想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包括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治、民有、民享,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而且只要西方国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之前,这样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和社会形态就会保持几十年甚至比100年更长。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中共驾驭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发展近百年,才有可能到社会主义。而且这个条件不由中国来决定,而是由整个世界形势决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像五星红旗一样,一颗大星四颗小星,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二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这样一种形态。新民主主义政治是联合政治,是包括各派在内的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元的,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种思想在1949年中国外交倒向苏联的时候,重新做了修改,所以我们今天重提新民主主义的时候要读原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摸索出这条新民主主义道路是非常不容易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在经济上恢复了新民主主义的许多做法,资本在经济中起着巨大作用。

但是,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给中国带来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官产学媒激进普世,而且还有美国这样的“普照之光”和“罪恶之源”,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大的动荡。这就决定中国的改革必须走渐进的路子。

面对国内、国外这么多问题,我们需要超越左右的冷静的思考,结束过去不争论的时代,让各种理性的声音都落到平静的争论之中,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找出更好的、震动更小的、非革命式的解决办法。

开明专制、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

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各界都在隆重纪念,有种观点颇值得注意:当年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导致了辛亥革命,清政府不应该实行预备立宪,而应该实行开明专制。

那么预备立宪和开明专制的关系到底是怎样呢?

开明专制这个词是梁启超提出来的。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给梁启超以鼓舞,梁启超发文《开明专制论》予以支持。在梁文中,开明专制其实就是预备立宪,“开明专制是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在梁启超看来,“朕即国家”代表的是野蛮的专制精神,执政者是人民的公仆,这才叫开明专制。开明专制的逻辑重点是,开明专制是不太长的但又是必须的的预备期。所以,开明专制是对应洋务运动那段时期,然后是戊戌维新与立宪这个时期,最后是辛亥革命,这三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

有观点说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导致革命,这种观点我不认同。最后一步步走向革命,不是因为宣布预备立宪及其时间表,而是清政府对改革、对,首先是认识不一致,其次是缺乏诚意,特别是1908年以后,慈禧光绪一去世,清政府完全乱了方寸,在改革的问题上动摇、倒退,许多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弄巧成拙,导致最后革命跑到了改革前面。

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就是走向共和,而共和实质的精神就是民主。历史上中国没有共和传统,但没有并不是说不应该有,恰恰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或者说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还没有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人心向往之。中国一旦走上了这条路之后,是不可能倒退的,袁世凯称帝,当然是遗臭万年了。中国历史一旦走上了共和之路之后,正像孙中山所说,“顺之者昌,顺之者胜,逆之者亡”,中共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在提出的时候,曾经也有其他几种说法,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真三民主义”,接见外国记者的时候,他说“我们的新民主主义就是真三民主义”,言外之意,就是搞三民主义有点不那么真,我们才是真心实意地搞新民主主义,搞三民主义。所以,可以这样来理解,新民主主义是真民主主义,只是后来放弃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回到新民主主义这样的主张和要求出现过好几次。我觉得我们今天可以回归到新民主主义,但是,我们要回归到当年说的真民主主义那里,就是要在一个“真”字上做文章,只有我们真诚地实行民主主义,人民大众才能真诚地信任我们,我们也才能够赢得民心。我们只有从清王朝改革落到革命后面的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在改革问题上不动摇,不三心二意,坚定地推进改革,甚至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改革的时间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看到希望,重振民心、民气,渐进的社会共识还是能够达成的。

让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眺望”海峡两岸

郑浪平(台湾学者、作家):

历史之于人类的价值不只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更在于通过以往发生的事情展望未来整个中国的发展。20世纪中国的三大变革,就是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21世纪中国期望的是什么呢?就是两岸统一,中国迈向海洋世纪,中国进行文化、制度、思维上的人性提升及建设。20世纪的三大变革有一个核心观点与辛亥革命的精神是一致的:中国追求在世界上的自由与平等。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也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1978年改革开放的意义,都是想把中国从贫穷、饥饿、落后的状态中扭转过来的步骤。

尽管过去20多年的努力,两岸在经济上互相依赖,成为一体,但心理认同的气氛还远远不够,势力仍然在上升。一个国家或民族最终不是物质利益上的交流,而是心理意义上的认同。今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是两岸最为心理认同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肯定中华民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能够一步跨越中国三千多年的君主帝制,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北伐战争后十年内经济上飞速取得的成就;而最为重要的是领导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在全民抗战中,找到了真正的民族认同,也提升了国际地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大陆如何看待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对未来两岸统一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台湾人对自我的认同正处在迷茫的状态,只有辛亥革命才能激动人心,只有肯定中华民国在历史上曾经有的贡献,这才成为两岸心理认同的基础,才能除掉“”这一根本障碍。现在对辛亥革命虽然有些负面的评价,但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运动不怕把它的弱点和阴暗面公布出来,不需要全方位的歌功颂德,才能让人知道它对整个民族和社会的伟大影响。

21世纪,中国除了统一,就是进入海洋世界。中国进入太平洋的机会,可以利用的就是宝岛台湾。下一步就是前辈革命家未能解决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它不止是建立在制度层面,更是建立在文化上,建立在国民性的改造上面。两岸在“一国两制”体制之中,可做制度的交流,做文化和人心彼此之间的交流。民主政治在台湾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非常令大家蒙羞的一面。它的正面和负面,都值得两岸真正去深沉地思考。这一切都与辛亥革命的纪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所以,要赢得台湾人心,除了经济上的交流,民间互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认同感。让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真正在两岸“眺望”起来,让辛亥革命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乃至于统一能在两岸人民心里展现,让中国人民体味在国家民族最危亡、最悲惨、最黑暗的救亡图存时先烈们的鲜血,让这些历史见证,能够在21世纪激荡两岸。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还原一部分历史

谢启大(台湾新党前主席、法学学者):

台湾对历史地理教育很重视,从小学到高中,学一遍中国历史,在大学要读中国通史。我发现,台湾的历史地理教育绝对不比大陆差。辛亥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两岸课程是不一样的。辛亥革命是从 “国父”孙中山开始的,他是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真正地为国为民,不为自己。还有许多革命先烈尤其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他们都有很好的家世,不存在个人温饱问题,但却抛头颅、洒热血,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才真正地感动人心。所以我到了福州、武汉,到了某个革命先烈奋斗的地方,我都会致以最深的敬意。

今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都在做。但如果就辛亥革命的意义来说,以它2000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以它对百年中国的影响,我们纪念得还远远不够。它的历史意义目前还远远没有被认识到。当然,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怎么可能一下子靠一场革命,就全部改变,这是不可能的,但最起码,它已经打开了这样一种局面:它把帝制了,它用“共和”了,总统也出现了。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还原一部分历史。因为我们很心痛,中国这块“二战”战场,打这么久,贡献最大,但在世界上的声音很弱,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共产党说没有打,说共产党没有打,这就好像对世界说,这场战争我们中国人没有打。所以,恳切地请求,希望我们两岸共同努力,将中国这段历史给恢复过来。

我小的时候看抗日战争的书籍,当时我想,中国经受了那么多年的苦难,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这段历史重演,我不会让任何国家欺负我们。所以,当我发现李登辉、对民众洗脑,挑起两岸仇视甚至战争,企图用台湾取代“中华民国”,破坏中国崛起时,我就辞掉了心爱的工作,跳出来到立法院工作,在立法院“打架”。实际上,如果没有立法院一些人在坚持“打架”,李登辉会提前10年或20年。

据我了解,台湾官至厅、处长位子的人,很多去中学教书,教师的地位很高。台湾发展起来了,能够有30年的经济奇迹,与教育分不开。我说,所有台湾犯过的错,大陆绝对不能再犯。同样台湾成功的方面,大陆也要学习。

当中国崛起时,我们能守护传统文化,坚守民族本性而不崇洋,这样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如果中国崛起时,没有中国文化内容,没有民族精神,我们还能称为中国吗?

未来20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能否再创300年,甚至600年的华夏汉唐盛世,其实就在于这十几年、二十几年,我们怎么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他们选择怎样在我们的精神基础上坚定地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方面我们要纪念牺牲的英烈,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要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民主观

李乔(北京日报理论部主任):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3

XX年7月22日下午,江汉大学数计学院“探寻记忆中的那一抹红——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小队,于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展了一下午的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研究活动。由六名热爱历史、渴望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同学组成的小组,完成了这一院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因这里由红墙红瓦建成,故又名“红楼”。其主要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一步步参观,一件件承载着这段历史的物件映入眼帘,同学们已经是热血沸腾。当然,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武昌起义!这场发生在自己家乡的起义,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这场胜利的战役,使人自豪感油然而生。参观完纪念馆,同学们还探访慰问了住在红楼附近的革命老人。他们的和蔼,慈详,是历经沧桑的释然。从他们脸上的皱纹,我们读出了一段段历史宏章。经历了那一段历史性阶段的他们,在和平幸福的今天,又是怎样的感慨万千!

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受益匪浅,随着纪念馆闭馆,也结束了这次活动。然而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的回忆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今日的和平,这些革命先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们相信,我们都愿参加这场革命。为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一场宏壮的革命事业!

【范文二】

7月10日下午,武汉纺织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科党支部开展“弘扬辛亥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红楼)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辛亥革命历史,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提升支部党员的先进性和综合素养。

一到红楼里,党员们立刻被馆内庄严的氛围所感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走过一个个展厅,仔细观看一处处展览,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所展示的晚清中国和辛亥首义都让党员们驻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革命时期漫画展更是引起了95后党员们的兴趣,学生党员谢彪感慨道,“没想到时局动荡年代的漫画,意义如此深刻,很有意思,揭示了很多历史事件的真相”。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4

1911年10月,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 其年为旧历干支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运动称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历经了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到最后革命的失败。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是辛亥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前所未有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让中国***的诞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辛亥革命**了清王朝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成立扫除了最初的障碍;辛亥革命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国家领导人和万千人民都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诞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总书记曾说,中国***80多年所建立的伟大业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继承、发展和光大。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它为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封建殖民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使中国***意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政党、暴力手段,就没有革命运动的真理,也就不可能让中国人民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5

【关键词】辛亥梦;中国梦;教学设计

在现代的历史教学之中,应该对于课程进行良好的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之中,更应该推陈出新,将教学设计进行全新的设计过程。尤其伴随着现代的人文理念越来越重,更应该让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精神进行了解,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精神有所了解,从这种精神上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中国梦,也只有这样,教学的根本意义才会出现。

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在辛亥革命之中,孙中山是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可以说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之中,便是需要对于孙中山先生的“辛亥梦”有着充分认识,通过对于辛亥梦的认识,也同样可以充分的帮助现代学生更加可以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

同样《辛亥革命》在现代之中属于历史教学课程,所以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1)以教学主题为根本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应该明确教学主题,也就是以《辛亥革命》为主要内容,然后进行相关教学材料的整理;(2)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在课堂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毕竟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国家历史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都应该略微了解,这便需要教师应该充分的启发性教学。(3)将学生进行分组,建立课堂讨论模式。这种良好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发的讨论模式,更为良好的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历史之中最为重要的一场革命历程,如何对于辛亥革命进行评价,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的辛亥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辛亥革命属于中国民主政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

②突破方法: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联系现实与学生感兴趣且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梯度式探讨。

难点:理解和认识到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教训与功绩。

教学过程

阅读:通过阅读《辛亥革命》课文内容及教师提供的史料,了解辛亥革命发生背景。

设问:在20世纪,为什么以孙中山作为代表的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想要掀起这场辛亥革命,清政府统治,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与阅读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动进入学习场景,通过合作方式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背景、革命兴起的条件、革命的目的和完成辛亥梦的大势所趋。

建立师生问答:

师:为了推行反清革命,革命党人组建了多个革命团体,那么革命团体都包括哪些?请阅读教材与资料。

思考:各个团体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什么?是否对革命事业有利?

学生回答:众多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互之间不统一,而且所处地域分散,不利于革命事业的发展和辛亥梦的完成。

总结:辛亥梦的百年革命存在的意义。

二、辛亥梦和中国梦

伴随着人文精神在现代越来越为普及,中国梦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当梦想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个人念头,实际进行了中国梦的提出,在现代学生也应该充分对于这个词汇有所认识,并且进行充分领悟。在中国梦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明确辛亥梦便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梦。在教学过程之中,将百年辛亥梦和中国梦进行结合,很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了自我提升,更加帮助学生明确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在历史课堂之中,进行新颖的教学设计,为《辛亥革命》传统历史课程赋予了新时期的生命,同样在中国梦概念提出后,可以将概念进行结合,帮助学生了解百年之前的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所思所想,本文希望靠相关的分析,帮助历史教学得到自我的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辛亥革命的意义;探究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探究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难点:有机将百年辛亥梦与提出的中国梦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探讨中国梦的新形势。

教学过程

联想:教师引导学生从辛亥梦的精神与意义,联想到提出的中国梦,探究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设问:辛亥梦能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民族精神,与如今的中国梦存在着怎样的相似?

设计意图: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蕴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着重大的意义。结合中国梦,探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精神与时代精神,并分析辛亥梦与中国梦的相似性。着重探讨中国未来发展走向问题。

建立师生问答:

师:如何把握提出的中国梦含义?中国梦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思考:辛亥梦是否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梦?

学生回答:虽然在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当时的辛亥梦也同样是民族精神的变革,是时代的产物,与中国梦存在的相似的联系,可以说,辛亥梦与中国梦都是探索中国革命的未来发展。

总结:百年辛亥梦―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颜先辉.百年辛亥梦――中国梦――《辛亥革命》教学设计[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第7期:93-94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6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是败?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清朝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一面,但是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实现。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在历史终极意义上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谓终极意义,是指最后的结果和影响;所谓历史终极意义,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所产生的最后的结果和影响。我们必须从历史终极意义的角度来定性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史、抗争史上的地位。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攫取,孙中山呕心沥血、精心设计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中华民国”仅挂了一个“空招牌”。孙中山的解职和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革命遭到了严重的挫败。资产阶级革命派交出政权后,企图依靠一纸约法以实现其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使中国走上民主的轨道。历史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幼稚的幻想。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等倡导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未实现。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以后,很快将孙中山等倡导的民主共和制度一步步破坏殆尽。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以后,很快就下令解散。1914年初,袁世凯正式下令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利。还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袁世凯已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最后失败了。

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一般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必须有大批的雇佣劳动者,国内市场的扩大;第二,必须有大量的资本。这两个条件通常是通过资本的积累来完成的。随着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成熟,促成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首先,当时的人们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以农为本,经商办厂赚钱是买田置地、盖祠堂、修宅院为主的。这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即使当时产生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在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剥削下,不是被吞并,就是被盘剥而破产,保存下来的都在苟延残喘,根本谈不上发展资本主义!其次,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不过,自然经济最先解体不是由于生产力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产物。国内市场虽然广大,但一是买方市场没有形成,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统治双重压迫的劳动者,其收入维持生存都有困难,加上频繁的兵乱,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市场的扩大。二是各地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的经济联系。内地与沿江沿海地区之间,内地与内地之间,关卡林立,交通不畅,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因此就不能识别真正的敌人,放过了主要的民族敌人帝国主义。革命党人不仅不敢触动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而且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对于封建势力,革命党人强调反清和建立共和政体,却没有去触动封建土地制度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结果是袁世凯反动政权代替了清王朝。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也不能充分发挥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虽然他们也联络过同农民、手工业者有密切联系的会党和新军,但对于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几乎没有做广泛的、深入细致的发动和组织工作,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派强调“有秩序革命”,视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为“越轨”行为,不仅束缚了群众的手脚,甚至还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因此失去了群众,孤立了自己。

四、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散,内部派系纷杂,在革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他们没有正确的思想武器,来制止革命党迅速而普遍的妥协倾向,甚至有不少革命者转化为新官僚、新军阀和新政客。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7

辛亥革命11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如一盘散沙,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如今辛亥革命离现在已快11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早已远去,渐渐消失在新生代的脑海里。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今天,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敢干、敢试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要弘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干部,更要学习和借鉴这种精神。勇敢地与腐败势力做斗争,廉洁自身,以人为本,情为老百姓系,利为老百姓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这样种精神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财富。现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我们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而自豪,更为即将到来的明天而意气风发。世界有一天会再次向中国寻求文化活力、创新思想,世界将在最古老的国家的帮助下获得新生。

让我们把辛亥革命坚强不屈的精神传承到每一代吧!

辛亥革命11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2

我们也许不知道林觉民是谁,但我们一定听过那封的《与妻书》,信中所写的,便是林觉明在参加震惊中外的黄花岗起义之前,写给妻子的绝笔。这深深的告述我,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凭空得到的,尤其是革命胜利的果实。为了能够唤醒国民沉睡的意识,为了表现革命党人坚定的决心,为了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由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决定在广州发动起义。然而,现实是极为残酷的,黄花岗起义失败了,整个参加起义的人,除了黄兴幸免于难,其余人员全部阵亡,连老天也为之悲伤,下起了大雨。然而,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成功的唤醒了国民沉睡的意识。所以,在这之后,武昌起义也爆发了,而且呈燎原之势,迅速席卷全国,广州,贵州等接连获得解放。而且以孙中山为代表,同盟会的同志在海外也在不断地努力着,不仅号召海外侨胞向中国的革命捐赈物质,还粉碎了清政府妄图通过向四国银行借款来摧毁革命的企图。到最后,孙中山先生等人更是一大毅力,大气魄,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民主国家,光照史册。虽然在革命的最后孙中山先生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逼退清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而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被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但辛亥革命所带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民国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将自由民主的思想洒遍了全国,并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为后来共产党的建立,带领中国走向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辛亥革命11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3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此刻的中国已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这一刻,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奋斗与牺牲,仍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下。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在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不甘承受列强欺凌,几代人都在追求民族复兴。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进行多次尝试,辛亥革命就是前人从事的努力。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可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提高打开了闸门,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今日,社会上有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想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可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辛亥革命11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4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历史需要温情和敬意,更需要反省和批评。各种纪念的同时,我们更应有更深入的反思。张黎导演的《辛亥革命》提出了几个特别值得后人反复思考和品评的问题:

一是为什么革命?

关于这一个命题,张黎先后是有得出了两个不同结论的。其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给出的答案,显然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强大。该剧的主题曲选择《历史的火山》这样的唱词,便是明证。而《辛亥革命》一开始就以鉴湖女侠秋瑾赴死时的独白,作了新的不同的解释:革命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是人们摆脱奴役的状态。

无论那种,革命的目的都是崇高的。但表述的不同,绝不只是玩弄文字的把戏,而是反应了创作者关注重点的根本性转移。《走》更多地是冷静地刻画晚清至清末的各方政治势力,细致地描述国家走向共和的艰难不易,强调的是国家强大和复兴的历史使命,与当时兴起的大国崛起思潮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革》动情于革命党人的牺牲精神,借秋瑾之口直白地说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谋个人的幸福,而不是口号式的振兴中华,与当下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不谋而合。

二是革命党的失误。

影片最后重点讲述了南北和谈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张黎无疑是敏锐的。可以说,辛亥革命,最难的是武昌起义,但最该引起重视的是与袁世凯的妥协和临时约法的颁布两项。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8

一、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史实解读

据高中历史教材中介绍,辛亥革命发生于公元1911年10月10日中国农历辛亥年,直到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不仅从政治上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之所以会成功与革命党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辛亥革命最终也没能彻底推动中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因此在新史观中,辛亥革命完成的史实应当是从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也有学者认为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在1912年2月13日提出辞呈,推举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并在同年4月1日卸任。而袁世凯则在1915年废共和称帝,妄想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从而引发护国战争,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全程应当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5年军阀割据。

二、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的思想解读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进程而言无疑是有着推动作用,首先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让民族、自由的思想第一次在中国民族历史中出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时才会受到激烈的反抗。虽然辛亥革命最终结果没有实现孙中山先生心目中的三民主义社会,但是无疑为后来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新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仅如此,首先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思想阀门,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做好了铺垫,指导后来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受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因此才将民主主义完成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伟大事业。即使后来的中国共产党与变质后国民党政治思想产生分歧,但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主、共和这一概念依旧得到了广泛支持,并延续至今。

另外一点,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实则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的中国,在中国辛亥革命思想斗争与武装斗争都成功之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再也无法一帆风顺,也无法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这一点为未来的民族独立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与思想基础。

三、新史观角度下辛亥革命的人物解读

辛亥革命中的核心人物就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为辛亥革命做出的贡献从1894年起,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为核心目的,并且在1895年10月密谋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往海外。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并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1907年组织镇南关起义,但最终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就职中华民国政府临时总统。孙中山先生毕生都在为革命奋斗,之后的袁世凯复辟后,孙中山先生发动二次革命,并成立国民党。1914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且曾经努力争取日、法、英、美等过援助中国革命建设,但均未成功,因此孙中山先生意识到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

虽然孙中山先生毕生都在为革命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但是最终仍然没有建立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但是站在现代的角度上来说,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族独立、民主共和等思想仍旧是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面旗帜,另外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不仅在中国的革命事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亚洲其他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反殖民主义斗争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列宁将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将孙中山先生作为先驱模范,都以孫中山先生的后继者自励。

虽然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实现,孙中山先生在晚年也曾反思自身的错误决定,在遗嘱中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从影响上来说,辛亥革命仍旧是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认为辛亥革命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具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因此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路线,在革命中广泛发展群众基础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并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最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新中国的诞生做贡献,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9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5-0024-06

辛亥革命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持久热点。自从80年代以后,高考中对辛亥革命的考查总是通过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角度切入。然而,2012年浙江省文综卷第39题第(3)小题的考查方式却异常直白: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很多老师觉得本题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考查是“老掉了牙”,确实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在50年前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找到几乎相同的“身影”,试看1961年高考历史试题:

略述武昌起义的主要经过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测量学的意义上看,无论是所考查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还是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2012年浙江卷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考查都与50年前的高考题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如果从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角度看,此题又算得上是“新意盎然”,一方面,此题运用整体史和全球史的观点,将辛亥革命放在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作为辛亥革命的意义之一。这不仅是高考命题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体现,更折射出历史教育对“革命”和“革命史观”的重新审视,所揭示的历史问题和教学问题都是意味深长的。

一、关于革命的史学研究之变

辛亥革命自发生以来,就一直是近现代史研究的“显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学界长期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高潮”作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这“三次革命高潮”之所以获较高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者都是以“暴力斗争”形式出现的,这种以暴力革命为主线叙述历史的范式,被称为“革命史范式”。

“革命”是什么?列宁有个经典的定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其中“暴力”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暴力革命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则风趣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雍容闲适,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根据这一革命理论,在革命史范式的历史叙述中,对“革命”的评价总要高于“改革”。例如,在很长的时期内,洋务运动和就被排除在近代史叙述的主流之外。而“暴力”的程度又常常是衡量某一革命运动“革命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譬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绝大多数论者都是以英国革命的保守性和法国革命的彻底性作为总结论”,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暴力革命持久深入(当然还有其他依据),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典型史实是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与此相比,英国光荣革命则作为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典型,颇受微词。人们在叙述辛亥革命时,也常常将辛亥革命时期多次武装起义作为主要内容,即使是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多数史著也是着力描述武装斗争全国响应的情况,而“没有流太多的血”则通常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原因来叙述的。陈旭麓是较早对革命与改良进行反思的史学家,但他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仍然这样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决心和勇气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⑥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在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也指出:“从革命动力上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强调秩序革命、文明革命。不愿做深人细致的发动群众的工作。对于农民、会党只是利用、限制,这使得它在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作斗争时显得软弱。”⑦这里的“秩序革命”“文明革命”的实际后果就是辛亥革命流血较少的现实。

20世纪末,人们开始反思“革命史范式”的局限性,不少学者对“革命”和“革命史”提出了新的见解:首先,在社会变革的路径选择上,重新考量改革与革命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作用,肯定改革、改良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一文中指出:“(改良)除了它在抢救应该死亡的东西把矛头主要对准革命的时候外,在其他的情况下,不但不是那么坏,而且是有益的,或者是利害互见的。”⑧马勇在《超越革命与改良》一书中更进一步说:“(在一定意义上说)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如果协调得当,皇权甚至可能会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力量。”⑨这显然是对改良作为现代化路径的肯定。李泽厚、刘再复在《告别革命――回望20世纪中国》一书中更提出了“改良比革命好”,“要改良不要革命”的主张,⑩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次,在革命的界定上,质疑暴力斗争即革命的观点。长期以来将历代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和暴动都视作“农民革命”的观点受到挑战,同时有学者提出了革命并不必然以暴力斗争的形式出现,例如李时岳在评价戊戌维新时就提出,维新的目标是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为独立的、民主的、资本主义的中国,具有明显的反封建主义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第三,在革命的评价上,反对将激进和“暴力”程度作为革命彻底性的主要指标。例如,在英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彻底性的问题上,刘宗绪、黄安年就提出:“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并提出从解放生产力的观点看,英国革命似乎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些;有些史学家则提出,英、法等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只是对封建制度的最初冲击,不管怎样激进,也算不上是彻底的革命。只有到产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才最终完成。

表现在辛亥革命的研究中,过去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局限性和失败原因的“秩序革命”“文明革命”也重新得到了认识。比较典型的是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中肯定了辛亥革命的这一特点:“从近代革命史角度,辛亥革命算是一场动荡和破坏比较小的革命。立宪派的高度参与,极大地降低了破坏的程度,而革命党人,也在刻意减少革命带来的动荡。”他称辛亥革命是一场“低烈度革命”,在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下实现了从帝国到共和的巨大转变。

二、关于革命的中学历史教学之变

对革命和革命史研究的这种视角转换也反映在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之中。

首先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增删。根据1990年的历史教学大纲及相关教科书,历代农民起义都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到太平天国运动形成完整的系列,规模不大或存在争议的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北宋中期钟相杨么起义等在教科书中都有体现。到了20世纪末,农民战争(革命)的内容大量删减,2000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只保留了秦末农民战争、唐末农民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⑥

在近代史部分,1990年的历史教学大纲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艰苦的斗争历程”两条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在“近代中国人民艰苦的斗争历程”部分包含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资产阶级维新派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四部分内容。⑦在2000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则充实了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非革命”的内容,形成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清王朝三次自救和改良运动的线索。⑧

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因为以文明]进角度叙述历史,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已经不作为完整的教学内容出现,而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只是作为“代议制度确立”的背景稍有涉及,重点阐述代议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过程。⑨

其次,对一些具体的革命和改良的论述也发生了变化。譬如,1990年的教学大纲叙述法国大革命时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的一次革命。”⑩显然仍是强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的。到了2000年,教学大纲就不再强调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了:“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又如,2000年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不仅增加了洋务运动的内容,而且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肯定了其积极作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清末新政,人教社2003年版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对新政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了具体的描述:

这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较快。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三十余年间,资本一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一百五十多家,资本总额五千余万元;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三百二十多家,资本总额一亿余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虽然教科书只是将清末新政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加以叙述,但事实上肯定了清末新政在推动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用史实印证了陈旭麓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述:

革命是用暴力变旧质为新质,改良是以渐进的斗争形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他们即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矛盾对立的。二者交叉地出现,或缓或急地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三,这种对“革命”的视角转换还体现在高考命题中。一种思路是重新评价历史上的改革和改良,对渐进式改革有了更多的肯定性评价。如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42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要求考生在洋务运动“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并阐述理由。

在参考答案中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弥补了教科书中语焉不详的不足:

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此后,这一表述也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评价洋务运动的基本依据。又如2000年全国卷第42题,要求考生概括维新派和义和团对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不同观点,并分析两种观点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这也起到了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理性分析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的作用。

另一种思路是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暴力革命的历史意义。进入21世纪后,大量高考题从文明史的视角命题,其实质也是重新考量改革与革命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除了“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之外,对革命的历史作用也有了更多的角度,特别是重视从文明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的角度重新认识政治革命的意义。如2007年广东省高考卷第29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此题虽然也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但却提供了全新的评价角度,要求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评价辛亥革命,而且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从不同的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历史教学导向。

当然,关于“革命”的视角转换还包括“革命”概念的拓宽,指向“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的广义的革命被广泛引入中学历史教学,因为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故不赘述。

三、关于革命的叙述困惑及思考

正是由于上述的教学变革,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中学历史教师逐步走出了只知革命史观的狭隘天地,文明史的观念、现代化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学术和教学背景下,2011年浙江高考历史(文综)卷第38题第(3)小题带给教师的困惑才特别大。该题引用1939年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的论述来归纳近代政治文明的]进: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是被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命题者所加)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该试题要求考生答出“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这是最典型的革命史范式的近现代史叙述框架。根据这一范式:必须否定清王朝的统治,才有辛亥革命的合理性,所以清末新政只能是骗局;必须否定北洋政府的统治,才有国民大革命的合理性,于是辛亥革命必须是失败的;必须否定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于是国民大革命必须是失败的。如果在这样的近现代史体系中评价辛亥革命,当然要着[于革命的失败和局限性,历史教师的感觉是回到了传统的史学体系。时隔一年,2012年浙江省高考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摒弃了革命史范式的话语体系,而将辛亥革命放在世界政治现代化(核心当然是民主化)的视野中评论:“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很多教师批评这两道试题在史学叙述范式上首鼠两端,并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史内容在教学处理上的困难。

其实,这种关于革命的叙述困惑是整个社会由革命转型到建设的必然产物。类似这种叙述困惑,历史上早就发生过了。西汉初年,黄生与辕固生围绕“汤武革命”的争论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典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在这场论战中,辕固生从反对暴政、顺应民心的角度肯定了汤武革命的合理性;而黄生则从王权统治的神圣性出发,否定革命的合理性。两人的主张一则解释刘氏王朝统治建立的合法性,指向历史;一则维护刘氏王朝统治延续的合法性,指向未来。正因为如此,这个貌似属于学术范畴的问题,实质是现实政治问题的争辩,汉景帝自然无法做出裁决。如果否定了革命的合理性,刘氏王朝统治建立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如果肯定了革命的合理性,刘氏王朝的未来统治就会面临革命的威胁。在历史与现实的两难境地中,汉景帝只能打哈哈:“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言下之意,不要在这一问题上纠缠不休了,事实上是为“革命”的言说划定了学术,“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在从革命到建设的现实转变中,革命史的言说总是要遭遇“黄生与辕固生”们的话语尴尬。但是,如果以理解的态度分析历史上的革命,在多元史学范式背景下认识革命史教和考的冲突与尴尬,或许可以得到“合理”的出路。

首先,从学理上来看,革命的合理性与文明进步之间并不冲突。中国古代的汤武革命固然是“应乎天而顺乎人”,在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观念中,反抗暴政的“革命权”同样是维护人民权利、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一味的否定革命与一味的歌颂暴力同样是荒谬的。在从革命到建设转型的现实背景中,中学历史教学既不可能固守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也不可能完全用另一种叙述范式取而代之,况且,理解的多元性本来就是历史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关于近代史上革命的发生。既要从统治阶级腐朽没落、新兴力量不断成长等阶级力量对比变化的角度去分析,更要从现代化进程遭遇困境的角度去理解革命发生的原因。近现代的政治革命发生在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现代社会转型的关节点上,正是因为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模式使现代化的转型遭遇困难,才发生了溃堤式的政治革命。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旧统治集团领导的改良运动对革命的推动作用,以清朝后期的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为例,一方面,这类改良引起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推动了新兴力量的崛起,“产生了自身的掘墓人”;另一方面,这类改良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又对制度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种制度转型的新要求恰恰又是原来的统治集团所无法认可的,于是革命就顺势而起了。

再次,关于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不宜过多地强调政权和统治阶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从推进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分析革命的影响。例如,英国“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度开始确立,揭开了世界代议民主制度的重要一页;法国革命后,革命的成果通过《拿破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推动了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辛亥革命则是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篇10

第一,从政治制度层面看。

辛亥革命前,腐朽的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前发展的桎梏,因此,打破传统皇权统治秩序、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中华民族奋起的必经之路。否则,中华民族永远不能摆脱被欺凌和被奴役的命运,永远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古代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这就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政治条件和一种新的制度模式。尽管辛亥革命的胜利没有使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新生的中华民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是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辛亥革命后不久,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她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把握,一开始就显现出中国以往任何政党所未有的崭新特点:有着科学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认识和分析中国的问题,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共同奋斗;组成一个有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的革命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由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民族独立解放、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重任,很快就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前所未有的核心力量。

第二,从社会经济层面看。

辛亥革命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它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迫,从而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到1919年,全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个,投资近9500万元,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开始引向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就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由传统与向现代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q-A阶级的队伍也日益发展壮大起来。工人阶级不仅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中国近代最进步的阶级,而且迅速成长为中国革命坚强的领导阶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凝聚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事实上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展提供了阶级基础,加速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政治领导核心重构过程的完成。

第三,从思想文化层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