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8-08 17:21:45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1

工业设计是机械设计、艺术设计及市场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活动[1~2]。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企业需求量大。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也严格,需要工业设计师们必须具有丰富的艺术创意和严谨的工程技术知识。而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客观现实,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与艺术类院校有所不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工业设计人才[3]。为了更好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传统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以培养与时俱进的工程师、设计师。

1 工业设计专业中“工程制图”教学特点

工程制图是一门工程类专业必修的基础技术课,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培养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4]。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工业设计专业相当多的学生是来自于艺术类考生,这些学生部分都是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比较薄弱的,对“工程制图”知识的接受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不足给教学带来诸多的困难。虽然艺术生这类的知识比较欠缺,但其具有一定的优势――“审美观”。因此,必须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要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而且还将充分利用艺术生所具的美感优势来创造、创新产品,以适应现代社会产品的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

2 Pro/E造型技术融入教学模式

2.1 融入理论教学过程

在现在的制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制图教学方法[5],如在黑板上手工画三维图、利用挂图等手段向同学们展示三维实体的形状,这些方法缺少真实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特别对于立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以及组合体部分知识来说,学生的分析图形能力比较差,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最好在课堂上采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向同学们展示所要讲授的零件实体造型,帮助学生们尽快建立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通过零件的实体模型图,将“点―线―面―体”逐一表达出来,结合两立体之间的截交及相贯图形动画演示,提高了学生对组合体的形体分析能力,强化了读图能力,有效地解决了艺术生薄弱的空间思维的现象。通过三维软件中视图的选择,运用正投影理论为依据,强调准确的投影关系,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方法。

2.2 融入制图实验教学过程

实验教学是工程制图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章节,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练习不同的图样,学会AutoCAD的各种绘图工具,快速地实现图形的绘制。而在现代工业设计中,二维平面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三维投影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将三维造型技术融入《工程图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在学习图样绘制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二维和三维共存的关系,提高了课程中投影画法、组合体、剖视、装配的教学知识。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督促学生要多动多练认真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不仅教学的模式改变,而且教学内容也要适当改变。在运用模型建模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应选择与工科类机械专业运用减速器之类的零件,而应选择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模型进行建模讲解,例如汽车,电子产品外壳之类,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此外,Pro/E还有对模型进行调色盒设定光照与场景模块,可以把产品的色泽、色彩场景等艺术化的展示出来,着色后犹如看到真实产品,它能准确反映工程师的设计思想,是设计的产品在形态、色彩、装饰等美感要求方面得到充分表达,可以给设计者以广阔的创新设计空间[5]。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美术院校的艺术类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可以提供学生一些基本的尺寸,让学生通过组合的形式,建立不同的模型,并对实体模型进行装饰或调色,在实验中体现了美学的特性,并绘制出其模型的工程图样。从而在给学生读图的同时,学会三维模型到二维图样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学生的自己创新想法通过不同的截切和叠加方式,巩固了组合体的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图学》传统内容与三维造型技术的衔接、协调、融合等问题,减少了因学时压缩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2

要想在服装效果图中很好地体现出服装的工艺技术性,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表达能力,要想全面展示出客观的服装效果,就需要培养学生服装款式图绘制技能。服装款式图的绘制在企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服装款式图要求所画的款式能够准确地将服装的结构和细节表达清楚,目的是让观察者能够通过款式图明白如何分解、如何打板,对样衣的制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掌握款式图的绘制特点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一、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我们的专业实际教学中,由于专业的发展方向更注重服装效果表达的艺术感,因此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学生对于人体结构比例的把握及人体着装后的艺术效果的培养上,学生可以绘制优美的时装绘画,却忽略了符合服装企业生产需要的服装工业制图部分。服装是属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个产业,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对服装的工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传统的服装画属于绘画的范畴,当服装设计的思路确定之后,后期大量工作是要绘制符合服装工业生产的工业制图,也就是服装的款式图。服装的后期生产也是依据这样的一个款式图的表现来进行,所以对其比例的准确性、细节表达性的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服装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清晰地传达出设计的细节与工艺处理的方法手段。

二、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市场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强调绘画的技能培养上。目前在服装设计表达的教学中注重教授服装画的艺术表达而忽略了服装工业制图的重要性,以至于服装设计的学生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传达得非常唯美,却说不清楚服装的具体尺寸与省道或者其他分割的具体位置与比例,甚至连一些服装的基本工艺都不知道如何去体现,严重缺乏服装传达的理性表达方法。

而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讲,企业的目标是市场,而且需要大批量的设计生产,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是能够让样板师看得懂做得出来的,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因为对于服装工业款式图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不能很好地通过款式图的表达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设计构思,对于服装细节以及工艺的处理考虑不足。服装款式图在企业中也是设计与生产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沟通方式。

三、工程款式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服装款式图是一种在服装制作中被广泛应用的服装画,实用性强。这种图广泛应用于成衣生产,帮助生产者明确、理解服装的结构和工艺。完整的服装工程款式制图能使任何参加服装设计和制作的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所绘服装的款式造型和结构细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多的信息给对方,能够为服装的生产与管理提供完整、科学的图形依据。所以服装款式制图是连接款式设计与结构工艺设计最为理性的表达形式。

在教学中应该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添服装款式图绘制的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设计理性表达的能力,培养其符合企业需要的服装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在设计中只注重艺术造型忽略服装工艺技术的弊端,还可以结合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利用设计软件这个新的数字化媒介来辅助表达创作。

四、针对服装专业学生的培养改变

(一)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

1.对现有的课程知识框架进行优化

现有的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设计分为服装绘画与服装设计理论两大方向,服装绘画的课程设计重点还放在服装绘画上。而服装绘画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设计构思的人体表现,注重艺术风格的传达,艺术性大于实用性。

2.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服装款式工业制图的内容

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之上,增加“服装工业款式图制作”课程,让学生在能够自由地设计空间的艺术表达形式上同时具备服装款式图的表达技能,以此作为设计的有效补充,完善设计的具体细节的理性分析,并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好铺垫,不能使设计的服装只作为艺术品欣赏而不能有效地投入市场制作。

3.改革课程考核的方法

在服装专业的学生课程培养中结合工业生产的要求解决服装工业制图的比例、省道设计、细节传达、工艺说明等问题。可以结合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表现服装面料与色彩。课程的考核不仅仅是可以随心地画出服装的艺术造型,还要表达出符合服装的工业制版需要的款式图。

(二)教学改革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服装艺术效果的表达能力,还要提高学生服装工业制图的水平,增强其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正确、科学地绘制出来。

1.把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将教学方式方法与企业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依据,不断寻求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交叉点,让学生有更加贴合市场、贴合实际效果的设计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求学生课下独立查找学习资料,能够在传统表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将教学立足于理论分析与现实情况结合,加大与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力度,注重反映服装的发展与工业化生产的需求。结合教育发展现状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改变只求绘图效果的考核方法,不仅看其设计的艺术性,还要求学生说出其设计的细节处理工艺,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

改革传统的在教室里画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含金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使得服装绘画的考核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因此要实施多元化考核,改变传统服装绘画中一味追求艺术效果的考核方式。

五、结语

随着服装企业与市场的发展,现有的 教学模式已经出现了教学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服装设计教学要弥补企业反馈的用人信息的不足,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也要符合服装企业生产的需求。课程内容设置最大化地结合企业标准,能增加学生知识量,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度,坚持以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观念创新,坚持以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为背景,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实现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弥补之前教学中学生注重艺术效果而忽略服装实用性的缺陷。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2007(7).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3

摘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造型设计的创造能力以及软件操作能力,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本文在分析了专业特点后,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计算机工程制图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计算机工程制图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工程制图的概念

市场的快速扩大使得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得以长足发展,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百所院校开设此学科,有超过五百所院校开设了相关设计类学科,但在专业制图软件操作上的规范性与高效性仍相对滞后,制图能力与设计能力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无法满足日益发展需求的设计教育现状。工程制图是设计师之间相互交流的规范语言,是方案设计乃至整个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施工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性的提高以及行业的迫切需要,计算机辅助绘图(Computer Aided Drafting)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简称为CAD。

二、计算机工程制图教学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学制内开设的计算机软件课程从专业应用角度可分为四个方面。一类是使用AutoCAD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工程制图,或三维模型;第二,是三维造型、场景设计和建筑动画;第三,是版面编排和平面设计软件,用于效果图后期编辑和制版;四是非线性编辑软件(一般作为选修课程),用于建筑漫游动画等流媒体文件后期合成。作为院校的设计专业的软件教学,就应该在宏观上划分出软件类别,进而才能针对不同软件定位和应用领域确定课程教学方向,选择相关软件,分析专业差异,开展组织教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兼有文、理等学科的内容,具有学科跨度大等特点,因而,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整合课程资源,突出专业特点。鉴于传统教学的模式,是根据专业文理倾向不同的特点而通常采用两种教学模式:即按艺术类的艺术教学模式和按工程技术类的理工科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是专业教学的必然结果,但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会发现,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各有千秋,但都缺乏符合专业教学特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在环境艺术基础教学中,软件操作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而计算机工程制图又是软件操作课程的基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空间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室内设计中正确运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图示、图解法阅读、绘制图形等技能,进而加强设计能力。学生可借用计算机制图技术设计再现各种施工图或设计全新的方案。自课程开设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都直接借用了工科类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方法。然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是由艺术类招考录取的,无论是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都不是强项,这种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诸多的困难和矛盾,如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以及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的严重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本专业的教学不能完全匹配。艺术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十分突出,这就要求课程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进行相应的改革,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创造一种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真正适应专业要求和满足社会需求教学模式。

三、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室内空间设计为核心的设计学科,空间的布置、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选择、施工的工艺等,是环境艺术设计设计重要的研究方面,这就要求在课程中适当引入美学法则、人机工程学、材料学以及人文学等内容,要考虑空间的划分、构建等各阶段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素,因此专业的学习目的在于解决空间环境与人、环境与社会、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诸多关系。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第一个软件课程,它是培养设计思想的必要过程,是实现设计作品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在于为今后的设计创意奠定基础,也为设计的传达和实施创造更多可能性。因此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熟悉现代制图的观念,提高空间造型水平,促进设计表达能力,变再现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才能使学生把握知识、提高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计算机工程制图的知识体系来看,它主要以专业制图要求为依据,以专业透视和手绘效果图为基础,从而规范高效地完成制图。那么,如何将把前期相关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贯穿在计算机工程制图课程中就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其并非仅仅停留在讲授计算机软件相关知识与操作技巧的层面上。此外,把握基本原则是建立一切关系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在图形的分析过程中,还是在设计作品表达过程中,制图规范要求和合理制图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们将计算机工程制图教学内容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平面制图部分,包括平面图、天棚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大样图等。使用线型、线宽、图层工具、绘图工具、修改工具、标注工具等,结合投影理论,绘制施工图的各个元素,学习AutoCAD制图的常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的基础制图教学;二是三维制图部分,学习使用三维造型工具,建立基本体造型和三维造型编辑命令,让学生树立视图概念、三维空间想象能力,结合专业的要求进行内容设置。这些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课基础教学内容,是根据专业的特点而制定的,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自始自终围绕着专业特点进行,内容设置上也以规范和创新为基础展开。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相对于传统手绘制图是一种锻炼手、眼、脑配合的练习形式,一方面可以高效制图、便捷传输,另一方面也能激发设计师的想象空间,激发设计灵感。在整个图形的表达过程中能充分进行思维构想,所以在课堂上除了案例操作演示、快速表现练习外,要通过临摹范图,强调制图规范,还要通过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水平。

其次,设计流程中,通常是先画出总平面图,然后分解画出各角度立面图、以保证设计表达的准确性;在内部图形的处理上则采用剖面图和节点大样图来明确表达出其细部线型关系、材料工艺等信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专业定位和学习目的,要在课程中安排出适量课时进入到设计工作室了解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流程,了解所学知识在行业中的定位,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参考文献: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7-01

在国内建筑学系,技术类的理论课程如何与建筑设计课程相互促进,实现学以致用,是一个经常会引起讨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与方式,以国内建筑高校众多的教改案例来看,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对仍沿用传统教学体系的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以笔者之观察和体会,如果能在“生产实习(又称为建筑设计院实习)”之前安排“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建筑制图能力,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和落实“学以致用”最有效的手段。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理应按照生产企业(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要求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和制图要求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讲授和图示示范。笔者以近两年在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拟对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做一梳理和归纳。

一、课程概况

三江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现行的教学计划按《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教学内容设置,把“生产实习”安排在五年级第一学期进行。2013版的专业规范对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点、要求和学时均列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对“完成工程设计图(施工图)”的要求为“掌握”。为提高学生到实习单位后的快速上手能力,结合多数设计院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现实考虑,三江学院建筑系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是先做“居住小区规划”,再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在教学方式上意图以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

三江学院建筑系目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安排学时7周,要求在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选择规划小区内的一栋二类高层住宅,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

为力求接近实战的训练效果,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要求完成相对完整的图纸内容,包括: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含地下室和屋顶)、立面图、剖面图、户型大样、楼电梯大样、坡道大样、墙身大样及其节点详图、门窗大样及门窗表。考虑到学时的限制,仅要求学生绘制墙身大样不少于两处,并放大檐口、勒脚部位的节点详图。

根据出图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笔者在进度上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步骤:

第1周,布置教学任务,公布教学进程表。讲解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布置研习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规范调整和优化小区规划和住宅单体的设计。

第2-3周,讲解总平面图和平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平面图和总平面图的绘制。其中应强调地下、首层、屋顶三个特殊平面的设计和表达要求。

第4周,讲解立面、剖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立面、剖面图的绘制。

第5-6周,讲解各类大样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大样图的绘制。

第7周,讲解目录、设计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深度规定,完成目录、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全面复核建筑图纸,完成全套建筑施工图。

三、教学重点

由于目前教学上缺乏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配合,课堂上的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基于本专业规范,落实符合编制深度规定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与表达”。即,通过查阅和研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规范,使住宅本身满足设计标准,再在制图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的要求下画出一系列图样。“规范”、“编制深度”、“表达”,成为教学重点的关键词。

四、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制图等方方面面,故而教学的难点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要求和工程标准?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建筑施工图要表达(画)到什么程度?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建筑施工图设计绝不只是深化图纸和标尺寸这么简单。通常在设计师拿到扩初或方案图后,首先需要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其它各专业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学习规范成为最终施工图设计成果表达(画图前)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解决想做什么或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则在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犹如纸上盖房子,是一项相对微观,着力解决定位、定量和实施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处处有交代,事事有依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思考功能、空间、形式等大的关系外,必须对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做法,以及与结构、设备、施工等的相互关系要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对这些前置课程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恰恰是学生捉襟见肘的所在,也是教学真正的难点所在。

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众多讨论施工图设计的教材或论文重点着墨之处。这些参考资料对建筑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均有详尽的描述,多数还附有示例,故无需在此赘言复述。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发现模仿这些范图和示例只能求得形似,想要画得一套“耐看”的施工图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上述两大难点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是因为学生对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缺乏认识。依葫芦画瓢往往导致施工图深度不一、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表达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五、结语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建筑师创作意图的关键。同时,施工图设计也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执业建筑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是迈向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步。虽然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施工图的表达模式和深度要求,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达一个基本的职业理念――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画好一套图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反映和呈现的应该是一整套服务的思想。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着缺少结构、水暖电等工种配合,完整性程度欠缺,出图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从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的程序来看,我们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图纸可能称之为“建筑专业条件图”更为恰当。但这并不妨碍“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意义!相反,这些问题与不足恰恰反过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建筑技术理论课程如何促进“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引言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尤其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青岛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创办于2005年,并于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近几年经过几次培养计划的修改,多次增加《CAD制图》课程的课时数,进一步将工程制图、环保设备和机械基础的工程特色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使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具备典型环保设备或单元构筑物的工艺设计绘图能力。

二、《CAD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CAD制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环境工程中工程图的绘制方法,了解有关环境工程的技术概况和特点,熟练掌握本专业各个工艺环节中工程图的绘制,为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与相关专业人员的协调合作提供一个“接口”,为他们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近几年的人才市场反馈信息表明,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是否熟悉和精通CAD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其就业。掌握CAD技术是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高技术岗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鉴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特点,CAD教学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和改进。国内各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CAD课程。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效果反馈,但仍存在着不足,其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与其他专业课联系少

《CAD制图》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泵与泵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等。然而,目前《CAD制图》教学中的授课内容与这些专业课程的联系和渗透不强。

2.教学模式不符合课程特点

目前《CAD制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向学生逐一演示各个命令的使用。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没能及时与实际的绘图和设计实例相结合,似乎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听懂,但在真正使用CAD软件的绘制实际工程图纸时,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运用和设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改进授课的具体措施

1.结合专业特点安排授课内容

环境工程CAD和机械CAD及其他专业CAD不同,教师讲授时,要注重专业特色,重点讲授环境工程处理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及独立的环境工程处理设施的绘制步骤和方法,以及相关技巧;了解相应专业的标准和规范;环境工程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对这一专业还没有设立标准,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提醒学生环境工程制图可以参照建筑制图和土木工程制图及水利水电工程制图的标准。

2.增加三维绘图讲解课时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设计、施工、监理部门的工程图都是二维平面图形。所以,在先前的环境工程CAD教学中,一般仍局限在学习CAD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上,忽略了对学生三维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随着版本的更新、升级尤其是在AutoCAD2008以后的版本,越来越显示其在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强大功能,方便性和快捷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三维立体图形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三维设计和建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例如,一些纯水环保公司在布管设计阶段就要求进行建模设计,在完成三维图形设计后将其转换为二维图纸,加工人员就是在三维图纸和二维图纸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加工制作。因此,只会CAD软件基本操作的毕业生很难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3.改进授课模式

由于该课程具有实践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教学活动拟全部安排在计算机机房,方便理论讲解与学生上机操作交错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可先讲后做,也可先做后讲。对于理论性强的内容,如工程图纸制图规范和绘图内容,先进行理论讲授,紧接着学生操作练习,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和掌握。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内容,如具体图纸绘制方法,可先让学生按自己想到的方法操作,再将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绘图技巧。如在某电厂烟气处理部分总平面图绘制教学中,首先,教师采用PPT介绍烟气处理部分平面图的图纸内容应包括气体处理流程所涉及的除尘器、脱硝设备、主要辅助构筑物的平面轮廓、主要管线、工程所处地形等高线、地貌、周围环境、该地区风向频率玫瑰图、指北针及主要构(建)筑物一览表等。其中制图规范中要求构筑物及主要辅助构筑物的平面轮廓线用中粗线绘制,主要管线均用单粗线绘制,道路及渠道都用细线绘制。然后,以一幅经过简化的烟气处理部分平面图纸为例,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内容识读图纸。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穿插讲解工程图纸的绘图要点。接着,让学生照着讲解过的工程图纸在计算机上开始绘图。最后,教师再对各处理构筑物的定位方法(采用捕捉工具栏中的捕捉自命令)和风向玫瑰图绘制方法(采用定数等份点命令)予以补充讲解。当完成一幅工程图纸后,学生感到在学到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呆板教法,开展活泼新颖的教学活动,在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CAD制图》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此类课程的开设,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的内容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选择工程实例进行讲解,例如水、空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安装运行等能力。

2.紧跟AutoCAD软件的升级过程,及时更新授课PPT,将最新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命令进行全面的讲解。

参考文献:

[1]李伟英,高乃云,李树平,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给水排水,2007,33(11):87-89.

[2]周翠红,陈家庆,孔惠.环境工程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培养与教学.第四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晖,红磊,杨平.Flash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环境,2007,26(6):116-118.

[4]陈淑芬,谭凤训,武道吉.给排水CAD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研究,2007,Vol.16(2):127-130.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制图;三维CAD;教学改革;工程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65-03

一、CAD概念、发展历程及趋势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它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设计方法的最新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水平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CAD技术的发展和形成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绘图系统,开始出现具有简单绘图输出功能的被动式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即CAD技术。到目前,CAD的发展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曲面造型系统(CATIA):60年代,线框式系统其特点有: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无法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无法实现CAE及CAM。70年代,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CATIA: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三维造型系统提出贝赛尔算法解决计算机处理曲线和曲面问题,实现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改变了借助油泥模型来近似表达曲面的工作方式。这标志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从单纯模仿工程图纸的三视图模式中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以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的方式。

第二次CAD技术革命――曲面造型技术(I-Deas):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CAD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它代表着未来CAD技术的发展方向。表面模型技术基本解决了CAM有关问题,但是CAE无法实现。1979年SDRC推出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I-deas,实现了CAE。

第三次CAD技术革命――参数化技术(Pro/E):在实体造型技术逐渐普及的时候,80年代中期,PTC公司推出基于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的Pro/E。

第四次CAD技术革命――变量化技术(I-Deas):SDRC公司投资1亿美元在1993年推出基于变量参数化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I-DEAS Master Series软件;UGS公司收购了SDRC公司推出了融合UG和I-DEAS的NX系统。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现在的CAD技术和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图形接口、图形功能日趋标准化。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自动化设计的程度,出现了智能CAD新学科。三维CAD软件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CAD产品从操作平台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工作站上的CAD绘图软件,由于工作站上的CAD软件技术复杂,售价高,并且涉及到企业多方面的应用以及以后的管理和国标化等后续工作,因此企业在选型时应十分慎重。二是微型计算机平台上的CAD绘图软件。在此平台上运行的高性能三维CAD软件具有图标直观、操作简便、价格适中、图形显示技术支持好的特点,为三维CAD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三维CAD(多数包含CAE和CAM等模块)软件有数十种,基本功能大体相同,但也各有所长。表1中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的CAD软件。

众多CAD软件中,法国达索公司的SolidWorks是一套功能相当强大的三维CAD软件。该软件的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上手快及价格优势,使得企业及个人用户较多,国内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都在使用SolidWorks 软件。软件主要包括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模块,软件可以进行实时的全相关性的参数化尺寸驱动,例如当设计人员修改了任意一个零部件尺寸约束,则与之相关联的装配图、工程图中的尺寸均随之修改。零件草图设计中漏标尺寸(欠约束)或多标尺寸(过约束)能实时体现出来,这些功能在二维设计软件系统如Autocad中是没有的,SolidWorks软件还可与高级图像软件Photo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Cosmos、机构运动学分析软件Motionworks、产品数据管理软件SmarTeam 以及数控加工模块Camworks等著名软件无缝集成。

近年来三维CAD软件发展的趋势是:第一,操作性。CAD软件是产品创新的工具,务求易学易用,复杂的功能操作简单,简单的功能能够实现自动化,所以CAD软件操作性是向简便性、易学以用的方向发展。第二,智能化。建立基于知识的设计仓库,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师提品开发所需的知识和帮助,智能地支持设计人员,同时捕获和理解设计人员意图、自动检测失误、回答问题、提出建议方案等。第三,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人员在虚拟世界中创造的新产品,可以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检查设计效果,可直接操作模拟对象,检验操作是否舒适、方便,装配设计及运动仿真能及早发现产品结构空间布局中的干涉和运动机构的碰撞等问题。第四,集成化。集成化是很多系统的发展方向,CAD系统也不例外,目前CAD的发展方向可以用以下内容表示:CAD+CAM=CAD/CAM;CAD/CAM+CAPP+CAT+PDM=CAE。就目前现状来说,集成化后的最高层次就是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CI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二、机械类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工程图学大纲新的教学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工程图学教学大纲中理应增加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构型设计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三维造型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由最早的工程制图 +手工绘图(图板与丁字尺)传统教学模式演变为工程制图+二维计算机绘图再演变成如今的工程制图、画法几何学的投影、三维CAD绘图软件教学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格局。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有机械类专业的高等学校95%都开设了计算机绘图课程,其中50%的学校开展如PRO/E、UG NX三维CAD软件的教学,三维CAD绘图课程的平均学时为32左右,如今的工程制图课程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画图、读图等制图技能本身的训练,向体现以设计为培养目标的逐步转换。

三维CAD技术的引入,在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机械类学科在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上引发了很多从事多年制图课程教学的专家思考。三维CAD技术确实较二维CAD技术先进很多,但是如何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使三维CAD技术与制图内容有机结合?在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号召下,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跨世纪的人才,如何进行制图课程内容的取舍添加整合等方面的探索与改革,是制图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讨论采用三维CAD技术的制图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探索。

三、三维CAD制图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实践

借助于UG、CATIA、Solidworks 等三维绘图软件进行零部件设计、零部件装配,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于制图课程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但由此也引发了三维CAD制图与传统制图内容有机结合的思考。

三维CAD制图在内容和教学体系上通常采用融入式、独立式和CG 主导式3种模式。融入式是将三维建模原理、方法融合渗透到工程制图课程中,与传统内容密切协调,互为补充。独立式是将三维CAD独立于制图课程,完全构成独立的新课程体系。CG 主导式是以计算机绘图为主线,将制图内容穿插其中,讲授内容可按三维实体构成分析、二维投影制图、三维实体设计与表达、三维实体转化为二维视图、课程设计的授课思路。融入式教学是在原有制图课程的不同章节引入相应的CAD三维建模内容,如此可帮助部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三维形体与二维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目前高校制图课程的课时较多的授课模式还是融入式教学。

三维CAD技术与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内容的融入的实践,首要问题就是要做好三维CAD技术与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内容在某些概念上的变通,下面以SolidWorks为例:

第一,传统工程制图中的“投影面”与SolidWorks软件中的“坐标平面”的思维变通。

第二,传统工程制图中的“点的投影定位”与SolidWorks中的“直角坐标定位”的思维变通。

第三,传统工程制图中的“平面图形”与SolidWorks软件中的二维草图的思维变通。

第四,传统工程制图中的“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与SolidWorks软件中的二维草图中尺寸约束、几何约束的思维变通;传统内容中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引出了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的概念。在SolidWorks软件中,草图引入了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的概念。因此在分析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时应该引用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的概念来分析平面图形,添加适当的几何约束和必要的尺寸约束使草图完全约束,使设计更加严谨。

第五,传统工程制图中的“基本立体”及“立体的名称、分类”与SolidWorks软件中的“成型方法”的思维变通;机械工程图学教材中的立体或常见的典型零件基本上都可以在SolidWorks软件中采用基于草图的“拉伸”、“旋转”、“放样”、“扫掠”等成型方法构成。

基本立体与CAD成型如图2所示:

第六,传统工程制图中“组合体读图”与SolidWorks成型方法的思维变通。利用传统的形体分析法读图时,就是利用特征视图来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但该物体的成型方法和过程只能用切割法或堆叠法来解释。如下图4中的立体可分析成由长方体经切割形成或由几部分堆叠而成。

现代三维CAD构型设计都是基于二维草图生成三维立体。如果将特征视图与三维CAD中的草图联系起来就可赋予特征视图以新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以特征视图的外轮廓作为草图再采用相应的拉伸等成型方法来生成立体。如图5所示的物体,其左视图为特征视图,立体可分析成以左视图为草图,再以与草图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为矢量一次拉伸成柱体,而不再将其分析为切割或叠加而成。由此可见,特征视图已经由原来利用特征视图想象物体形状和结构特点思路演,变成利用特征视图的外轮廓作为立体成形的草图轮廓的新思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维CAD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证明了工程图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徐州工程学院工程制图实际教改效果也证明了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中分章节阶段性引入三维CAD的设计理论和造型方法,适时地利用三维CAD技术的功能演示二维草图、三维实体模型、制图之间的转换过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不少学生在省级大学生机械创新计划和机械类发明专利研究中也取得了佳绩,从而也适应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焦永和,张彤,陈军,等.第7次普通高等学校图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9,30(3):168-172.

[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制图[M].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46.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机械制图[M].第五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陈锦昌.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修改[J].工程图学学报,2004,25(3):101-103.

[5]侯洪生.机械工程图学[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工程图学;现代工程制图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50-02

现代工程制图技术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利用计算机绘图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既有严格的理论,又融实践训练为一体,将传统与现代制图技术相结合,是高职工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实践交替进行,强化综合练习、零件测绘实训等环节,从而达到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与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掌握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画法、能读懂零件图与装配图、能进行手工和计算机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样,具备一个高素质高级职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素质。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机电类的高职毕业生,所面向的就业岗位大量是在现代制造企业。现代制造企业的机电产品及机电一体化产品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对学生识图和绘图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必须同时掌握机械工程图样和电子电气工程图样绘制,在实际生产应用时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术同样不可缺少。

目前,高职制图类教材繁多,主要有教育部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建设教材、行业出版教材、自编教材等。上述教材并没有在层次和模式上形成由低到高、逐渐过渡的空间。往往根据不同专业(行业)的需要编写成机械类制图、电气工程制图等专业制图教材。不同类型的制图教学在专业制图上的教学内容不同,总学时数也有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理论和实训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突出技能与应用技术实训的现代工程制图技术新课程内容体系,并编写相应的教材,以满足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存在独立分离的格局,学生只用计算机来绘图,却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甚至仍需重新培训。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出发点不同,也难以完全实现计算机绘图的优势。另外,学生学完了制图课,基本上形成了传统手工绘图的思维方式,再转到计算机绘图的学习,计算机绘图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效果。另一种现象,就是认为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从而忽视传统制图的重要性,简单地甩掉图板,导致学生缺乏对机械工程制图课程内容的系统学习,结果绘制出的图样达不到国家制图标准,并不能指导工程实践和生产。有的学生只会抄绘图样,却看不懂图样所表达的物体及其结构特点和功用。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的教学计划简单地将计算机绘图课程与机械制图课程合二为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设想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需要开设在其他课程前面。因此,多数高职教学计划总是在第一个学期就安排了制图课,而且都在一个学期中匆匆结课,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比如对工艺结构、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配合性质等概念很模糊。在这种状态下,想真正掌握计算机绘图和机械制图的要求是不现实的,结果是毕业生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偏低。

改革理念及思路

课程设计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及现代企业技术革新和发展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既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并且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第一线的需要。制造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是以机电产品制造相关行业为主的企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基础,制定出适应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的理念 现代工程制图技术作为工科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识读现代工程图样的能力和初步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既有基础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课时份额,并要突出工学结合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 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投影基础理论和国家制图技术标准等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画法几何、平面图形绘制、实体模型制作和零件测绘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工程图样绘制的能力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整个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教学过程紧密联系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和设计造型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利用机械模型及制造过程、虚拟零件制作过程和机器装配过程视频,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通过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模型与图样之间的关系,并初步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制造加工过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各教学环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进行机械工程制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随后安排计算机绘图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绘制机械工程图样更加准确,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图形表达能力和设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学习后续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实践教学环节的总体设计思想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现代工程制图技术课程内容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是: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应对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革,充分结合各专业特点,教学应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现代工程制图技术研究的新成果,适时增添新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研究和改革,为现代工程制图实践教学建立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不断更新和扩充实训设施,逐步完善并全方位开放实训室,创造优良的实训环境,积极将实践性教学环节向课外、校外延伸。以高素质机电制造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构建现代工程制图技术实践教学新体系,打破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式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实践训练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体系框架的构建

建立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我们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充分注重传统机械制图内容,与以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为主体的新知识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力求做到提高课堂知识含量,加强知识的实践性、工程性和科学性,按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现代工程制图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各知识模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内容与现代制图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适应社会需求。现代工程制图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制图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看图、计算机绘图、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会应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具有一定的看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能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会查阅有关手册和标准,同时,还应掌握徒手绘图的技能和技巧,并能熟练使用绘图软件绘制机械、电气工程图样。

实践性课程的内容表现形式(见图2) 在实践教学方面,探索和构建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以网络为平台的现代化机械工程制图实践教学系统。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特色 (1)具有基础知识平台,涵盖机械制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应用技术、应用实训。(2)设有多个层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分设不同的教学内容。(3)特色模块:包括综合知识应用与实训模块,结合不同专业岗位提出不同知识要求。(4)课程考核及评价与国家《制图员资格证书》鉴定相结合。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 (1)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机械制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途径。(2)整合了适应制图课程教与学需要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助学效果和特色显著。编制了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集配套辅助课件及解答。(3)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编写了《现代工程制图技术》教材。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训力度,力求符合高职特色。在内容选取上,对偏而深的画法几何等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删减,以适应生产第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4)丰富了网络学习资源内容,构建网上在线《自我测试》系统,学生能方便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5)人才培养方案将现代工程制图技术的训练贯串到每一个学期。第一学期学生学习机械工程制图课程和机械零件测绘实训,在教师辅导下练习典型零件的草图绘制和零件图样的绘制;第二学期有金工实习和立体划线,学生还结合金工实习,巩固机械工程制图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三学期进行课程设计,第四学期安排计算机绘图教学,从而进一步复习巩固机械工程制图知识,三年级毕业设计,使学生的制图综合应用能力逐渐提高和巩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实践效果 数控技术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两个专业2007级后的440名学生按照新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制图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2010届两个专业242名毕业生全部获得国家《制图员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结语

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知识、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取舍课程内容,使结构层次分明,强调教学效果,运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手段,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传统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现代工程制图技术课程,为培养学生有效掌握工程图样的识读图能力和绘制能力构筑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参考文献:

[1]焦永和,张彤,陈军,董国耀.第7次普通高等学校图学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9,(3):168-172.

[2]刘平.对当前工程制图课程面临的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40-141.

[3]刘俊萍.现代工程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08,(6):157-161.

[4]胡正飞.现代工程制图课程体系研究[J].文教资料,2006,(28):114-115.

[5]徐跃增.工程制图[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CAXA实体设计;机械制图;有效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58-02

CAXA实体设计具有独特的可视化造型模块及二维工程图模块,非常适合机械制图的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可将CAXA实体设计应用到形体分析、零件装配、二维工程图等。CAXA实体设计可直接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一、理论基础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正投影法、三视图、轴测图和有关国家标准等内容。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从借助实物模型辅助教学到利用CAI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仅用图片或课件演示,重复地播放看似直观、明了,但学生总体反映这门课难学,教师认为这门课难教。因为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只是替代了原来的黑板,不能表达机械制图的思想,并不能说明二维图形与三维零件的关系,也不能说明机械图样中相关规定的由来,更无法引导学生的思路在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之间转换,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机械制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笔者认为,如能直观地表达二维图形与三维实体的关联关系,赋予三维实体模型以机械属性,使数字三维模型成为实际机械零件,机械制图的学习将变得相对简单。通过对多种三维CAD软件的研究发现,在机械制图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引入CAXA实体设计软件的造型模块和二维工程图模块,利用这种三维实体与二维图形的关联转换关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机械制图。

在常规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利用尺、规、粉笔在黑板上绘图,用模型实物分解分析,作图思维引入等方法进行,引领学生去找线、找面、找投影关系,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好像手拿实物模型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理解,并要求学生绘制出其他视图。看似已经理实一体,实则局限性很大,教学中根本没有如此之多的模型。因此,这样的操作性不强,理实一体并非专业性较强的操作课固有,机械制图也可有适合其特点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理即需要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概念、绘图要领、方法等需要讲解和绘制的东西;实即借助于CAXA实体设计软件中的造型模块和二维工程图模块的操作绘制做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二维与三维结合,利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独特的可视化造型方法和三维球等工具来实现其二维工程图与三维实体之间的互换。

CAXA实体设计是唯一集创新设计、工程设计、协同设计、二维CAD设计于一体的新一代三维CAD系统解决方案,具有先进性、易学易用、满足国家制图标准的特点。CAXA实体设计的二维工程图模块,不但更简洁实用,而且切合国情和国家制图标准的要求。默认的系统设置能满足学生初学工程图的基本需要,图框、标题栏都可以随时调用,它们符合国际标准且文字输入非常方便。绘制等分点、平行线、多边形、中心线、轴和孔、标注倒角、粗糙度和公差等功能很好用,绘制三视图时具有导航功能,能解决学生绘制三视图的难题,也给讲授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CAXA实体设计软件独特的智能图素功能、独特的“拖放”操作和“三维球”技术,使教师或学生创建直观的三维教学模型成为可能。因此,研究CAXA实体设计,将其作为机械制图的辅助,就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具体措施

1.必须以多种版本的《机械制图》教材为基础,建立CAXA机械制图三维实体模型库。该实体模型库应包含基本体、组合体、各种典型(常用)零件、各种装配件、常用标准件等制图教材和生产中的各种实体模型。这些数字模型应按制图教学思路制作。在基本体的基础上用切割或叠加方法生成组合体、零件、部装件或装配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按工作原理设计零件或整体装配件的动作,利用CAXA的动画功能播放动画,展示部装件或整体装配件的工作原理、装配过程。在CAXA实体设计软件中,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是关联的。三维模型库创建好后,利用CAXA实体设计二、三维关联性,与之对应的二维图形库同时建立。三维设计环境修改后,软件会立即询问二维图纸是否需要更新,确认后,原有的二维图形立即按三维设计环境的修改更新。同时,在二维绘图环境中,可以进行各种标注、生成明细表。二维布局图可以由一张图纸,也可由多张图纸构成;可以包含一个视图,也可以包含多个视图。

2.在机械制图课中的二维绘图教学中,以往都是辅助于实物模型、AutoCAD软件进行教学,少学时的情况下很难教。AutoCAD软件有许多参数需要设置,仅基本操作方法就要花不少时间。如果用AutoCAD给学生演示三视图的绘制过程,稍复杂的三视图就很麻烦了,只有少数学生看得懂画图过程。而用CAXA实体设计的造型模块绘制轴测图、用二维工程图模块绘制三视图就可轻松解决。另外,国产的CAXA实体设计软件具有易学易用、满足国家制图标准的特色,能满足教改需要。笔者在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10机电班的教学中,开始应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作为教学辅助。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机械制图课和绘图作业都很感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只强调用传统的尺子、圆规、铅笔作为绘图工具,有“绘图不精确,不能放大显示,复制、修改不方便”等缺点,加上有些例题和习题没有配套的三维教学模型,因而学生在读三视图和画三视图时很费劲。由于AutoCAD比CAXA实体设计复杂得多,也没有“导航功能”,生成的三维立体图也比CAXA实体设计复杂得多,学生读或补画三视图时,稍微复杂一些就困难重重,甚至失去信心。在教学中引入CAXA实体设计软件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工程图模块后,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不仅很快学会了基本操作,还学会了如何用CAXA二维工程图模块的导航功能绘制“立体及其表面点、线的三面投影”、“截交线的投影”、“相贯线的投影”、 绘制三视图,也学会了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生成相应的辅助三维教学模型,以及运用CAXA实体设计的特殊功能将生成的三维立体图自动转化成工程图的三视图。

参考文献: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毕业设计;食品工程CAD;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优良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擅长发现并解决食品科学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食品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技术人才[1-2]。在培养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是毕业设计,需要根据食品加工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设计说明,是考查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质量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工科专业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常注重优良工程素质的培养,其中“食品工程CAD”作为专业选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和“机械工程基础”的工程类衔接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在计算机制图与食品工艺设计、食品机械设备设计之间知识的衔接方面得以灵活运用。课程针对即将进行毕业设计的大四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开展教学,为其通过工程制图来完成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直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抓手进行教学改革,重视企业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根据企业需求调研结果,从2007 年开始梳理了整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各阶段课程学习对毕业设计成绩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选修“食品工程CAD”课程的学生,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显著高于未选修者。“食品工程CAD”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与上机练习结合方式教学,将课程分成食品机械制图基本知识、食品设备通用部件零件图的制图、生物反应器罐体的设计与制图、食品工程工艺流程图的设计与制图、管道布置图的制图、挤压生产豆渣纤维成套设备设计与装备绘制等6 个部分。特别是课程的第4 部分和第6 部分,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从科研的工程设计思路、工艺的制定、设备的设计、设备制图、制图技巧等方面详尽剖析,学生进行仿真设计和实践,使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1 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毕业设计中计算机绘图能力不强

对于本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设计内容大多集中在某一食品产品的开发和进行生产线设计,需要进行食品产品开发的工艺研究,还要绘制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等[3]。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图纸时,大多采用AutoCAD绘图软件。由于“食品工程CAD”为选修课,选修过课程的学生图面质量基本符合工程制图的标准。但是,对于部分未选过该课程学生来说,虽然在大一时学习过工程制图,也进行过CAD上机练习,上机学时过少,到毕业设计的大四阶段也基本忘记,导致对软件基本指令使用不熟练,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功能,画图耗时长,图纸中错误多[4]。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 图层设置不合理,线型和线条粗细设置随意,致使后期出现问题时修改繁琐;② 图样样式设置不规范,表现在样式位置和规格不规范,图形比例不协调,设置类型随意;③ 绘图方法不合理,不会使用高效的绘图技巧,导致绘图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1.2 工艺流程图绘制不规范

食品工艺流程图的绘制,一般指的是绘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物料流程图,是以图形与表格结合的形式来反映设计及计算某些结果的图样。图样采用展开图形式,按工艺流程顺序,由左至右画出一系列设备图形,并配以物料流程线和必要的标注与说明,一般由设备示意图、物料流程线、标注和图例、标题栏及设备一览表组成。从毕业设计图纸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 设备示意图绘制过于简单,从外形轮廓上看不能反映设备的特征;② 流程管线和流向箭头画法不符合规定,物料管线一般用粗实线画出,动力管线一般用中粗实线或细实线画出,同时管线用箭头表示物料的流向;③ 图纸标注不符合标准,主要是标注字体、线型、大小和颜色等随意设置,导致图纸混乱,影响图纸视觉效果。

1.3 不熟悉绘图国家标准

规范的图纸才能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和意图传达给工程技术人员,这就需要设计者严格按照制图标准进行绘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虽说大一上学期会学习工程制图课题,但是由于后续无练习和实践环节,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中,有关制图的标准和知识都已经遗忘。“食品工程CAD”是在大三学习,由于其为选修课,对于未选修的学生而言,很难根据自己的知识画出一套完全合乎标准的图纸。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而不符合制图标准的图样很难与其他工程技术实施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2 基于上述问题的教学改革方法

2.1 强化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

“食品工程CAD”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学习者而言,需要对所学知识不断练习巩固和应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绘图本领,提高绘图能力。“食品工程CAD”课程,是在学生大一学习了工程制图基础上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工程CAD语言进行食品工程设计的技能。大一虽然学习了CAD制图,大三前没有进行任何实践应用,也基本遗忘。因此,在第一节课安排了食品机械制图基本知识、食品设备通用部件零件图的制图的上机训练。在教学过程,针对制图目标,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图,而非机械地重复教师的绘图步骤。此外,在基本图形绘制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先根据目标图形绘图,教师再提供参考画法,加深其印象;另一方面针对同一图形,让不同画法的学生进行讲解演示直播,然后让学生针对不同画法进行讨论,总结不同画法的优缺点,进而选择和掌握更高效的绘图方法。

2.2 强调国家标准的作用

国家标准在图幅、文字、标注、符号、图线等方面都做了详尽的描述。课程的第二讲中,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为例开发出“生物反应器罐体的设计与制图”一讲,在讲述开发思路后,结合国家标准重点讲解生物反应器罐体总装图的绘制过程和方法。首先,讲解国家标准在绘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标准具体内容,包括绘图过程中常见的尺寸标注、图线设置和绘图环境等;其次,针对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设计典型的绘图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加深对国家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平时上机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制图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不断加深和强化国家标准的应用,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后续绘图工作等打下基础。

2.3 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尽量做简单的绘图,会做了就会有成就感,逐渐培养其对课程的兴趣。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开发出“挤压生产豆渣纤维成套设备设计与装备绘制”一讲,从科研的工程设计思路、工艺的制定、设备的设计、设备制图、制图技巧等方面进行详尽剖析,而后将图纸给学生,学生在图纸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入自己的想法(结构),学生同教师一道进行仿真设计和实践,使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实战化训练。在掌握了基础工程设计和制图技能后(课程中段),采用“实际食品工程工艺设计”实例教学,课程收集了13 个食品产品的工艺流程(饮料、焙烤、肉制品、面制品、啤酒),利用所学到的工程设计知识将其制成标准的工程类工艺流程图,并进行相应的车间平面布置图设计制图,使学生得到实战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设计和绘图软件,同时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计算机制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制图 课程定位 课程体系 教学目标 研究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59-02

1 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1.1 课程定位

《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过调研分析:水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从事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辅助设计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程图样的识读,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岗位上能够直接指导实践工作。在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数学和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本课程的基础课程,而本课程又是为后续学习《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及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水利工程制图》在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2 课程体系及教学目标

依据“本科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普通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调整编制水利专业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如下(见图1)。

1.2.1 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3)理解水利水电行业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并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4)能依据工程形体正确绘制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标注尺寸。

(5)能识读枢纽布置图中各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及建筑物与地面的连接关系。

(6)能识读常见水工建筑物建筑结构施工图中工程形体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7)了解房屋建筑图、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8)培养计算机绘图能力。

1.2.2 能力目标

具有正确应用制图标准相关规定的能力,具有识读水利工程图中所示工程形体的形状与尺寸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制水利工程图样的能力。

1.2.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正确应用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作风严谨;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刻苦学习的学习态度。

2 课程整体设计

2.1 课程设计的理念

该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基础性、实践性、实用性”通过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融理论知识与实训为一体,加强技能和能力的训练,促进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基础性”是指本课程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训练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它任何课程不能代替。“实践性”是指该课程与水利工程实践紧密相连。“实用性”是指该课程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2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课程团队。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

(1)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就业需求的课程标准。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然后得出本课程的应用能力标准。

(2)根据工作领域所需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3)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4)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5)进行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需再次深入企业调研。课程如此开发循环进行,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

3 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必须够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突出培养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构建本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3.1 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3.1.1 制图基础模块教学要求

(1)掌握制图的基本标准及有关规定,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3.1.2 形体构成与表达模块教学要求

(1)能阅读和绘制组合体视图。

(2)能依据三视图绘制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3)能依据工程形体正确绘制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标注尺寸。

3.1.3 水工图模块教学要求

(1)培养绘制、识读水利水电工程图样的能力。

(2)掌握水利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3)了解房屋建筑图、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图示表达内容、有关规定、读图方法。

3.1.4 计算机制图模块教学要求

熟练使用AutoCAD的各种工具、命令,快捷、准确绘制水利工程图。

实训内容:以二维图形的绘制为重点, 将所做的水工模型用CAD软件进行绘制。

3.2 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3.2.1该课程的重点

(1)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组合体的绘图与识图;

(2)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3)水工图的识读;

(4)计算机绘图。

3.2.2 课程的难点

(1)制图技术标准、规范及其应用;

(2)组合体视图识读;

(3)水工图的识读。

3.2.3 解决办法

(1)借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以及读图搭积木,通过150多道组合体的搭积木训练,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组合体的读图能力,为突破立体表面的交线难点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参观水工模型陈列室、实际水利工程,进行实物模型教学和现场教学,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图――物对照现场参观,提高了学生识读专业图的能力。

(3)计算机绘图按照实例图形的绘制特点讲解相关命令,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学生学起来有目标性和成就感,在计算机绘图理论课后安排18学时计算机绘图综合实训,目的是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强化使用AutoCAD的技能,达到熟练、快速、准确绘图的目的。

4 该课程实施教学的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制图》课程设计的特点是构建工学结合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与教学模式,融理论知识与实训为一体,加强绘图技能和识图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科学素质中的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以下教学环节促进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4.1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我们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即成为水利行业受欢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原有的教育中不合理的重教法轻学法、重进度轻效度、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的完整性、轻知识的应用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进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专业制图识读能力特别是应用创新能力。

(1)课堂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兼顾问题提问法、读图搭积木实训法,注重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堂学习气氛好。

(2)专业制图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行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参观校内水工模型室,灌区实际工程进行现场教学,增加感性认识。

(3)计算机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结合,与计算机制图大赛相结合,综合实训引入工程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专业制图综合实训:采用项目导向法和自主教学法相结合

4.2 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

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课堂的品质和内涵,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1)《水利工程制图》课程反映图形图像的内容较多,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我们通过工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将工程实体展现出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2)开设开放性实训课,进行三维实体造型等内容训练,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3)开展技能比赛、计算机绘图职业资格考试。

4.3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保证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识图绘图训练与作业;制图综合实训(含参观水利枢纽工程2天)、模型制作、计算机绘图综合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识图能力,本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组合体视图识读采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的模型搭建法教学模式,专业图识读采用“项目导向实训”模式,用灌区实际工程图纸作为学生制图综合实训的内容,学生分小组根据实训指导书读专业图,通过现场教学图――物对照,最后按老师指定的水工图做模型,并且手工绘制自己所做的工程图。

这种教学方法都特别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在互相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还能“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通过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就业技能方面等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课程设计及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4 建立科学课程考核方式

制图课程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采用过程性考核占30%,专业实训占20%,期末考试占50%。过程性考核主要是考核作业、答辩、实践、测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专业图综合实训成绩评定以答辩、小组互评、老师点评进行综合评定。这种考核方法兼顾了学习的过程控制和最后的总结提高。

4.5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调节

教师通过多渠道如课堂气氛、学习积极程度、作业、测验、实训课成果获得反馈信息后,教师做出及时评价,并对教学活动作恰当的调节,保证了课程教学效果。

5 结语

课程组全体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水利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