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十篇

时间:2023-08-04 17:37:19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材出版;新工科建设;需求变化;数字出版

1教育发展形势

我国教育事业迈入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时代。[1]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推进“新工科”建设,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等一系列措施,都为面向高等教育的出版产品及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高校专业教材出版面临的需求变化

2.1基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随着我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教育强国”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要向国际标准看齐。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规定了21世纪工程师应该具备的12个方面的品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调查研究、现代工具的应用、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德操守、个人和团队、沟通与交流、项目管理、终身学习。[2]这是一名合格的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部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简称《北京指南》)中,对“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系统性描述,要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抓手,把握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发展新兴工科,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3]面向国际、面向未来、面向技术发展变革,国家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工程人才。相应教材的编写应体现国际视野,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意识等;注重前沿技术发展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补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

2.2基于教学模式的需求变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相应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变化。国际工程教育三大核心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倡导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研讨的教学和基于启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的转变、从“重教轻学”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范式。[4]在“新工科”建设的推动下,高校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5]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一般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来架构,注重知识逻辑的系统性,但与学生认知的渐进性与情境性匹配不够。这样的培养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集成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而传统教材的内容也是按照课程设置来安排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存在重复、割裂等问题,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存在对应性不强、应用性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以“产出导向”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同时,很多高校专业教材存在内容枯燥、语言晦涩难懂、可读性较差的问题,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教材出版需要转换思路,研究教学改革的方向、匹配课程设置的变化,重新审视内容的编写组织方式以及教材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为“教”服务,更要为“学”服务。

2.3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深度融合,教学信息化的需求也持续增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鼓励高等学校基于互联网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要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推进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工程教育,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单一的传统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现代教学组织中还需要配套大量的教学资源,如工程图片、视频、动画以及工程案例、工程图纸等,促进学生全方位了解工程实践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视频课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材料、教学参考资料等一系列辅助教学的资料。教材出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定义“教材”的概念,除了传统纸质教材以外,还应包括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一系列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学习资料构成的学习资源包将成为未来教育资源供给的主流形式。

2.4基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变化

高质量的教育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需要调动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形态的积极性。教师具有更加强烈的知识更新、教学交流、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等需求。因此,出版社不仅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适用的教材以及教学资源,还需要研究教学改革方向,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为目标,探索提供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师资培训、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等模式的全方位教学服务。

3教材出版与服务供给侧调整策略

面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上述教育教学需求的变化,教育出版必然要针对整个出版产业链进行供给侧的调整。下面以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类教材出版与服务为例,剖析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工科专业教材出版与服务的供给侧调整策略。

3.1从教材到课群教材体系的升级

(1)打破教材出版“单兵作战”的模式,形成教材“集群作战”的新模式。从人才培养能力需求出发,搭建教材知识模块,同一专业的多种教材形成合理的教材知识体系矩阵,既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又兼顾学习的渐进性和不同教材之间的关联性。例如,针对交通类教材,打造了道路工程课群、桥梁工程课群、交通工程课群、轨道工程课群以及隧道与地下工程课群几个专业课群教材体系。每个课群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入门课、专业拓展课教材以及配套的学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习题集、实习指导,贯彻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毕业设计指导;通过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专家的审阅与讨论,梳理各门课程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容衔接,避免知识的重复和割裂。同时,针对核心教材进行市场细分,开发适用于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如针对“桥梁工程”一门课程就打造了研究生、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应用型院校以及大土木专业适用等5个版本的教材。整个教材体系的搭建充分体现工程教育系统性和结构化的理念。(2)关注前沿技术发展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知识,保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填补教材体系的空白。快速的技术进步对人才知识更新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学校的教学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理论、技术脱节,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前沿技术进步以及跨学科、跨专业融合,交叉学科和复合专业发展,并将这些变化随时体现在教材中。充分运用出版社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源,将工程建设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情况反馈给教材编写人员,促进其对教材内容的更新;邀请工程技术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审稿,从人才使用单位的角度、技术应用方的角度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针对新兴技术与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开发新的教材。例如,针对交叉学科领域知识进行组织,编写了道路工程与环境、材料、信息等专业的交叉学科教材;面向“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编写了成系列的双语、英语专业教材。教材体系的搭建充分体现出先进性、国际视野、生态意识等。

3.2从纸质教材到融合出版的升级

国际工程教育的理念是“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角度考虑,工科专业教学更加需要真实、鲜活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交通社从2014年起,针对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课群逐步建立专业内容教学资源平台,涵盖大量针对系统化教学知识点的工程图片、工程动画、工程视频、教学微课、实验实训、模拟仿真、习题、课件、专业图书资料等多媒体资源,为教师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供助力,帮助教师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资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支撑。同时,积极开发纸数融合的新形式教材,提供增值服务。并尝试运用AR等数字技术,为教材增添新的活力,增强用户体验,提高教材的“交互性”,从内容与形式上同时进行创新。并且,纸数融合教材可以通过纸书这个入口进行用户导流,逐渐积累终端用户,得到用户反馈,提高用户使用黏性。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整合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同时也是院校教师非常需要的,以个别院校之力难以建设完成。而出版社能够整合更多院校、工程单位、技术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建设教学资源,提供数字产品与服务,也是出版社教育出版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3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的升级

为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是教育出版企业重要的时代命题,这不仅要求教育出版的内容转型、形式转型,更要求教育出版企业的理念转型和角色转型,从出版商转换成服务商,从内容提供商转型为教育服务商,为受教育者提供比传统教育形式更有价值、更为有效的教育服务。人民交通出版社围绕交通类教材出版与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组织开展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师资培训、教学竞赛,并充分发挥我们在行业的影响力,邀请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工程一线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研讨活动以及教材的审定工作,以“工程”反哺“教育”,帮助院校打通了与工程单位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沟通渠道。通过网上即时通信方式搭建实时教学交流平台,及时提供样书以及教材选用的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搜集用户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内容,发现新的优秀作者资源。这些活动得到了院校教师的一致认可,这些资源整合能力与教学服务能力也正在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2

 

本文主要选取从民国建立1912—1922年“新学制”颁布的这段时期主要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进行研究,解析这段时间出版的著名英语教材特点及其深层教育理念,探索民国自编教材特点,体现外语教学与国家需求、教学改革以及实用教育的融合,揭示当时自编教材出现“百花齐放”的深层文化特征,从而为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启发和参考依据。

 

一、引言

 

众所周知,教科书是课程实施和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教科书的编写水平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英语教科书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是英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侧面表征形式。

 

民国初期,社会动荡,教育工作在夹缝中求生存,而英语教学在清朝受到列强欺辱的背景下则承受着更多的期待、压力和使命,这让英语教科书的编写,也成为编者自身在时局、政局以及教育目标等方面所作出的自我选择和教育思想塑造。正是在民国时期这样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民间自编教科书迅速发展,而且,随着当时社会变革的加深加剧,英语教科书更加融合本土文化,呈现多元融会贯通甚至“百花齐放”的现象。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民国1912—1922年期间初中英语自编教材出现繁荣发展的原因进行概括和总结,评析自编教材得以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探索自编教材实现创新和转型的核心教育理念,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1912—1922年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

 

本文选取1912年民国成立到1922年期间民国初中英语自编教材,原因是自1922年以后,在教育有关方面“新学制”出台以后,英语教材编写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模仿日本到模仿英美,教学法也从提倡翻译法教学到提倡直接法教学”{1}。这里并不着重分析民国不同时期教科书的异同点,而是探索英语教材编写特色以及当时两个著名出版社对于教材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以期审视当前高考英语教学改革之后,我国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

 

1.1912—1922年民国教育政策特点

 

1912—1922年期间,民国教育政策特点,首先可以概括为随着民国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不断总结清朝时期教育得失以及大师级人物的倡议对教育改革推波助澜以外,基本上教育发展脉络为逐渐建立起来对于各级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审定制度和实用课程标准。以指导思想为例,1912年民国成立后,政府首先取消晚清政府的学部,并于同年1月9日成立教育部,由蔡元培出任首任教育总长。

 

1月19日颁布了改造封建教育的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对清末封建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该暂行办法对清末的教科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2},2月,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他批判了清末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从这点儿可以看到,这个时期,英语教学是服从全国整体教育方针政策的,并不是因为是新或者洋的学科就放弃修身、育人和实用原则,而且随着民国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视,英语教学应隶属于全国教育标准体系下,即还是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技术培养,而不是我们目前近几十年教育教学发展成为衡量学生所有学科能力的重要标准和参考依据现象。

 

例如,民国时期通过教育总长制定的教育方针,对全国教材的编订提供统一规范和参考价值。1912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形成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军国民教育辅佐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公布实施,明确将教育学生的品德放在第一位。同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依照新的教育目标制定了新的学制,即“壬子—癸丑学制”。此学制对中学校的英语要求,在《中学校令实行规则》中第四条规定:“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运用之能力,并增进智知。外国语首宜授以发音拼字,渐及简易文章之读法、书法、释义、默写、进授普通文章及文法要略、会话、作文。”

 

{3}从这点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制定的外语教学方针,是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增进智慧、知识。这样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学制,对于当时的教材编写具有重要的纲领和指导意义。结合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面临社会转型与发展巨大挑战的新时期,随着高考英语测试的分值变化,全民对待英语的态度也大大转变,功利心更加凸显,这样由社会层面和家长层面裹挟外语教育的教育理念,既不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增进学习外语以后对于智知的补充和扩展。最为严重的是,被家长们裹挟的教育,完全失去了品德的重视,反而是失德失育现象和心理扭曲教育严重。随着国家和社会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正是缺乏有担当有责任意识的年轻人的重要时期,若不能尽快解决品格教育和审美教育缺失问题,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会严重制约我国新时期的发展。

 

2.1912—1922年期间民国自编教材审定制度

 

1912—1922年这段时期的自编教材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材编写进入较为正规的“审定采用”模式。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机构或者个人编写相关的教材,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申报和审定,通过以后方可推行。这样的教育方针,既鼓励所有有能力的人为教育编写优质教科书,也使清朝外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杂乱无章的各种书目得到筛选和认定,帮助后人重新审定和编写。1912年7月教育部决定改行新学制,规定教科书采用“审定制”。9月初二,教育部公布了《审定教科用图书规程令》,其中明确规定:“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校、师范学校教课用书,任人自行编辑,唯须呈请教育部门审定;编辑教课用书应依据小育令、中育令、师范教育令;教课用书为中学校编辑者以学生用一种,呈请审定;图书发行人应于图书出版前将印本或稿本呈请教育部审定;凡已经审定认为合用之书,每册书面,准载命某年月日经教育部审定字样……各省组织图书审查会,就教育部图书审定内容择定适宜之本,通告各校采用。”

 

{4}从该法令中可以看出,任何个人或团体都有编写教科书的权利,而教育部对自编教材的采用有审查的权利,同时各省图书审查会对自编教科书有选择的权利和推广的作用。当前国内的英语教材琳琅满目,随着国家英语教育的长期普及和积累,当前英语教材改革,可以借助民国英语教材编写教育宗旨,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为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内容中,以中国青少年德育为教育核心的中国典籍中英版教材,进行背诵和讲解,还能起到文化反哺的作用。

 

3.民国自编教材的实用目标

 

1912—1922年期间民国英语教材的实用加细化,也值得当前高校教育思考。1913年3月19日颁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中对每学年教学内容做了更细致的划分,教学内容第一学年包括发音、拼字、读法、译解、默写、会话、文法、习字;第二学年取消了发音、拼字、习字,增加了造句;第三学年照前一年少了造句、默写多了作文。第四学年比第三学年多了文学要略。

 

{5}从民国这段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特别是英语教科书编撰的细化要求,就可以看到民国这段时期的英语教育为了凸显实用开始细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为1922年后出现英语教科书的百花齐放状态打下了基础。当前高校的外语教育,细化教学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但是实用目标下的细化培养工作还不足,与社会脱节严重,外语教育方针和内容需要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发展战略进行改革,鼓励结合当前国家发展形势的实用型自编教材,以培养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人才。如果依然是关起门来自顾自教学和以陈旧方式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直接就被社会淘汰。当前英语教学已经取得长足发展,新时期的高校英语教学,应该以社会发展实用的教材专业化作为教材改革目标,大学的各个专业各个方向课程都应该设置采用国际上最新权威英语版本的课程,这才是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1912—1922年期间民国出版社的重要影响

 

1912—1922年这段时期英语教科书能够逐渐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与知名出版社的影响力密不可分。这段时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为推动中学英语教科书的发展功不可没,它们不仅吸收了民国建立之前的优秀文化基础,还借助新思想新革命的启发,吸收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在新的教学政策下,经过认真编订和审核,这两大出版社与时俱进,相辅相成,各自侧重地出版了一系列经典的英语教科书。

 

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相关教材

 

商务印书馆与1897年2月11日由夏瑞芳等人创立于上海江西路德昌里,到“抗战”前夕曾一度发展成为可与世界一流出版社颉颃的大型现代出版企业,编辑、出版了大量估计、专著、教材、刊物、辞书等,为我国近代化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6}下面简单介绍几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要英语教材。

 

首先,出版侧重科普型英文教材。《英文益智读本》原来是商务印书馆于宣统元年(1909年)出版发行的早期英语教材。民国成立并没有全盘否定清朝教材,而是借助权威出版社进行审定和修订。教育部门直接授权商务馆对这套书进行修订,取名为《英文格致读本》,于1911年2月出版,由祁天锡编纂,邝富灼校订,共五册。编撰后的教材,以“观察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奥秘、普及科学常识”为教育目的。书中插图数量多,并且插图制作精美,介绍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每册书的末尾均配有英语专业词汇的中文译文。该书“除了用于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读物”。最为可贵的特点就是,每册书均包括六个部分:英文序言、英文修订序言、中文序言、目录、课文和词汇表;同时每册侧重点不同,除却第一册和原先第一册基本一致以外,其他各册在修订以后就各自凸显特色:“第二册内容主要以生理学和动物学为主,不仅讲授人体的构造和功能,而且对卫生学也有所涉及;第三册内容主要讲授植物学和农业方面的知识,尤其关注中国的植物和农业情况;第四册主要讲授天文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知识;第五册内容主要讲授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除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论部分进行描述外,还对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进行了介绍。”{7}

 

其次,出版凸显遵循教育者学习规律的教材。《共和国教科书英文读本》是商务印书馆为适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而编辑的一套教科书,包括《共和国教科书英文读本》(高小)和《共和国教科书中学英文读本》(中学)。其中《共和国教科书中学英文读本》(中学)有四册,由甘永龙、邝富灼和蔡文森编纂,于1913年出版并发行。这套教材针对中学生教育理念编撰,一学年一册,课文难易适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

 

在教材选材上,以英美读物中经典作品为主,如传说、历史介绍、传记、发明发现等。出版社肩负编纂重任,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中学校制定的要求,在符合中学生学习规律基础上,将阅读与语法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尽可能避免以往教科书中课文与语法是分别编纂,所导致的学生往往不知道他们所学的语法与课文的关系;同时,该套书每册书中课文内容具有连贯性,课文之间相互关联既使课文内容长短得到合适安排,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

 

最后,《英语模范读本》系列教科书是该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凸显学科教学法的特点。该书由周越然编纂,于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该套书共四册,每册均有八个内容环节:词汇、读音、书写、对话、阅读、默写、语法和复习。在内容方面,第一册书侧重对事物的简单介绍;第二册和第三册以英美国家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学习内容;第四册主要是对英语经典作品的摘录和学习,体裁多样,难度较大。此套书编辑时遵循了口语训练、重视发音、系统语法学习、写作实践、归纳法教授语法及采用直接教学法等原则{9},这样设计不仅遵循了学生学习的规律,还根据具体情况解决英语教学的能力培养问题。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理解翻译能力、阅读能力,而该套书丛以学生学习为重点,开展避免满堂灌教学模式探索及哑巴英语的针对性训练。

 

2.中华书局出版的相关教材

 

中华书局创办于1912年1月1日。这个中国近代重要出版企业的诞生,是辛亥革命的直接产物。中华书局的创办人陆费逵先生,年轻时代就接受了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华书局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出版企业,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促进教育事业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10}中华书局出版英语自编教材方面,也为后来的英语教材和英语教学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中华书局也出版了一批英语教材,这里只简单介绍与其他出版社不同特色的教材。

具有教师指导特色的教材,如《新制英文读本卷首上》由李登辉、杨锦森编纂,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有编辑大意、给老师的建议、目录、课文、版权页共五部分。课文均挑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每篇课文之首都配以优美的插图;编排上简单,如每课生词都配有最普通而又恰当的汉语注释;在“给老师的建议”这一部分,主要是指导教师如何教授该册书的内容及方法。{11}

 

具有外语学科细化标准的教材,如《新教育教科书 英语读本》分为《新教育教科书英语读本(高等小学校)》《新教育教科书英语读本(中学校)》系列。后者由中华书局西文编辑部编纂,共四册,于1921年出版发行。这套书的内容特点为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每课生词都有正确的发音符号,每课后面又有各种练习题,每册后面都附有正音标和英汉字汇。{12}

 

四、1912—1922年期间民国重要英语教材编者

 

1912—1922年期间出版的初中英语自编教材,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知名教材的编写者并不是语言学专家或者教授,而是其他学科研究方向专家或学者,出于对外语教学的重视和思考,编撰出来具有明显个人学识基础的教科书,并赢得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好评。这对当前琳琅满目的教育教科书编写者以及重要出版社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启示:应该鼓励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编写自己专业方面的英语教科书,经过权威机构的审定和考核,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融会贯通,从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例如,祁天锡曾是东吴大学的美国教师,在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学参考书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毕业于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并于1901年中期到达东吴大学,至1920年间一直教授生物学,任生物系主任。祁天锡非常重视中国的英语教育问题,1905年他完成了《中国教育手册》(The Educational Directory for China)一书,注意考察当时的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状况。他编写的《英文益智读本》由商务印书馆于宣统元年(1909)出版发行,是一套颇有影响的科学普及教材。

 

另一个重要编者周越然,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藏书家、散文家和性文化研究学者。民国初年,他曾在上海田华书局任引文总编辑,翻译出版过《大演论释》等四部书。1915年,经上海商务印书馆英文部部长邝耀西的介绍与保荐,周越然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任编译员,专门编译英文书籍。周越然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前后长达三十年,先后翻译编纂的书籍与讲义有《国民英语入门》《英文作文要略》《英语模范短篇小说》《英美文学要略》《英文造句法》等三十七种,其中又以《英文模范读本》的发行量与影响力最大。{13}

 

五、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不管教育者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政治时期,教育都要以教育对象心理和年龄视角为基础编写教材。当前初中英语教材琳琅满目,但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基本上是以英语学科专业学习的视角和要求编选课文,既脱离了青少年品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观,又忽视了初中生的心智、兴趣和思维特征,“课本功利的、说教的成分过浓,使得课本内容缺乏童真和童趣”{14};

 

其次,不管教育政策如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编写中学生的英语教材,一定要始终围绕着育人和美育的角度出发,不管学习任何方向,学习者首先是人的教育,审美和德育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不能动摇;教科书的编写应符合审美和品德教育的特点。

 

教材的选材既要使学生感兴趣,插图精美,编排简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始终将品德教育、品性养成以及有所担当为教育和衡量教育的主线;再次,不管教育考核方式如何变换,增加其他学科的外语教学知识,以增进外语学习的“智知”,也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这就牵涉到外语学习的转向,不仅要深入外语语言的微观学习,还要跳出语言文本的小圈子,进入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圈子,出台社会视域下的外语教学教科书编写方针,编撰涉及其他学科其他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英语教材;

 

同时,知名出版社应该再次担当起修身育人的编撰重任,特别是随着当前学科专业细化以后,出版教材仿佛已经成为本专业才能担当的工作,而跨专业编写教材,反而被出版社、圈子以及教师和学生所拒绝,这样的单一模式的修订教材,只会越走路越窄,不利于增进“智知”;最后,教育方针还要紧扣时代主题,为响应国家文化强国和文化走出去的号召,编订教材中除了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外,还应增加中国文化习俗外译比重,增添中国经典和科技发展的英译版。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1912—1922年期间民国初中英语教材出版情况的梳理,反观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后的种种现象,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还需要从教材中的隐性审美教育以及增补专业知识教科书方面积极思考和探索出路。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发展规划

DOI:10.16510/ki.kjycb.2016.01.027

创业教育兴起于国外,早在1970年美国就召开了第一次创业学术会议,在1973年第一届创业研究国际会议上,重点对创业的案例研究与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JeffryA.Timmons作为创业教育管理的领袖人物,他在百森商学院以前瞻的教育理念、系统的课程设计,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促成企业为学生提供模拟创业实践的机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等时代特征和发展需求,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和创业选择。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战略导向下,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越发深入。特别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将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和创业教育教材建设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高教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1]

1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建设评价

1.1优势

高校创业教育教材百花齐放。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创业学教程》时,国内有关创业的教材屈指可数;郑州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主要还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教学支撑。后来,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等出版了《大学生创业基础》,开始强调大学生创业的独特性,强化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础。之后,南开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出版了大量相关教材。据统计,目前全国有上百家出版社出版过大学生创业类教材。近三年,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国内著名出版社,越发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材的编纂,出版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材。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生创业基础(第2版)》囊括了较为全面和新颖的创业基础知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不仅出版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等传统教材,还出版了《跟<西游记>学创业》等形式灵活的参考读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创业基础教程》《创业管理》等系列教材。目前,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百花齐放”姿态。其特点表现为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供选择空间越来越大。

1.2不足

高校创业教育教材体系性较差。当前高校对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开设“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选定教材进行讲授。而创业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既需要学习公司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商事法律、经济法律等基础性知识,又需要根据特定创业领域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分类教育,同时需要围绕着创业基础、创业技能、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反馈和评价,强化对不同领域创业的需求形成统一规范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目前大多数教材高度涵盖上述大多数基础内容,形成“大而全、多而杂、繁且浅”的教材内容架构,对学生的引导停留在“点到为止”的层面,教材建设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2]。这既不利于创业教育学科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学习,进而影响到创业实践效果。同时,市场上多数教材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不强,即使是同一出版社也会出版若干内容相差无几的同类教材,也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只有少数出版社以系列教材的形式出版创业领域的系列教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教材体系。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21世纪经济管理精品教材-创新创业教育系列”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和“国民素质教育培训系列”教材,较好地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内容针对性较弱。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挖掘适合大学生自身的创业领域;第二,进一步提升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基本技能、实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不能单一地只为第一类学生服务,必须要考虑其他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目前出版的创业教材还主要围绕创业基础、创业指导领域展开,处于基础性知识传授层次,相关教材的内容较为初级,对多元化需求的应对性不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网络创业》《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业心理拓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创业》等教材很大程度上正在弥补上述缺陷,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内容的丰富与完善,但效果还有待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教材的实践操作性有待提高。创业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课程设计需要着重于平衡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之外,在创业教育课程教材的选择上需要理论与实践兼顾。当前大多数创业类教材更偏重于理论,仅在内容设计中增添相关案例分析实践的运用,但案例仍属于理论层面而非实战操作,致使大多数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无法真正体验创业的真实感受,影响到创业教育这一实践操作性很强课程的学习效果。这既与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有关,更在很大程度上受缺少融合理论、实践和实战内容的创业教育类教材的限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创意与创业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店美工实战》(网商创业教学企业项目化教学系列教材)以及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电子商务物流理论与创业实践》等教材,正在尝试将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理论基础上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性。

2高校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未来趋向

2.1引导构建统一规范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

各类出版社应该重视创业教育类教材的出版。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众多政策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教育领域除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外,教育部2015年12月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为此,相关领域的各出版社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政策文件,在教材出版规划中对创业教育类教材进行合理谋划。实力雄厚的出版机构应该引领创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在利益机制诱导下,有些出版社只看重视产品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质量、新颖性等社会效益方面鲜有顾及,也不注重教材背后配套产品的开发,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若想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利润率,则需要不断创新。创业教育教材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实力较为雄厚的出版社应该认真研究创业教育教材市场的前景,通过创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从产品的层次、体系、定位等多方面入手,搭建创业教育教材的整体格局,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出版社整体效益的提升。

2.2迎合多元化社会需求,出版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教材

首先,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等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要求出版适应性创业教育教材。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和激活经济发展活力,这要求各行业、各领域都为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现阶段,“互联网+”更让传统产业在新理念和新模式下获得新生。各类出版社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出版思路[3],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和现实需求,谋划出版适应性更强的创业教育教材。其次,迎合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出版大学生较为青睐的个性化教材。创业发生在三大产业中,但是更多倾向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产业对创新性思维、管理方式、生产服务技术、营销手段等的要求均不同,某些产业更依赖于技术,某些产业更依赖于创意或者管理。而大学生的选择更是多元化,能在大学期间或者刚毕业之时很快进入某一领域进入创业状态,需要有很好的创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因此,各类出版社应该加强大学生选择不同产业和领域个性化教材的研制,提高创业教材的针对性[4]。再者,根据出版社自身优势,出版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教材。相关领域的各出版社均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优势产品,有的擅长农业技术、有的擅长经济管理、有的擅长电子信息,应该进一步将自身的优势有效发挥,加快出版特色鲜明的创业教材。

2.3迎合高校大学生创业特点,提升创业教育教材的针对性

在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是典型没有创业基础、社会阅历、经验积累及财富储备的创业群体,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物快,有激情、有活力,可塑性强,未来发展潜力大,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高校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提供了机会,除财富积累之外,高等教育在创业领域均可以对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创业教育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创业特点,创业教育的所选用的教材也需要强化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

2.4迎合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创新需求,提升创业教育教材实践操作性

不同于其他课程,创业教育课程在进行理论学习之后需要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增长实战经验,方便学生们马上投入使用。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5]因此,提升实践操作性是创业教育教材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向。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一些出版机构已经意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出版了《创业经营沙盘模拟》《创业综合模拟实训教程》以及相关学习指导资料,强化了对大学生们的实践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关领域的出版社应该迎合当前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尽快推出种类多样、应用性强的实践、实训类创业教材,以满足当前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晖.高校如何上好创业课[N],光明日报,2015-05-15(10).

[2]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47-153.

[3]刘新智,刘志彬,郭培媛.经济类教材出版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0(6):30-32.

[4]汪鼎喜.高校就业创业教材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85-87.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

一、引言

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在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弱环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材是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薄弱点,无论是出版社组织编写教材还是高职院校自编教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效果,加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材的建设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物流技能的掌握。

二、高职高专物流教材应具备的特点

(一) 加入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内容职业技能学习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确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和创业意识,是高职高专教材中不可忽缺的内容。无论是编写基础课教材还是专业课教材,都应把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等能力有机地嵌入其中,从而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 始终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技能型高级人才重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的性质决定其教材建设要避免冗长的理论分析,教材中基础理论部分以“适度、够用”为准则,重点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为引导,详实写入实训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未来就业的岗位量身编写,提高教材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重点突出高职教材的实践性、实用性,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三)要实紧盯社会发展的脉搏。高职教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要杜绝在教材中讲解落后淘汰的生产流程,阐述与社会脱节的管理理念。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新规范,因此高职教材建设要保持动态跟进,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思路,使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教材编写者要做好市场调研和预测,使编写的教材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前瞻性。同时,教材编写者还应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吸收其优秀的教学理念,确保编写的教村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四)注重教材表现形式的新颖性。职业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有些学生入学前受某些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学习障碍。针对这个特点,编写高职教材时必须要考虑表现形式问题,就文字叙述来说,要力求通俗易懂,风趣活泼;就版面编排来说,要力求图文并茂,版式灵活。新颖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消化教学内容。

三、高职物流教材建设存在的现状

(一)教材版本众多,但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及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 有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有很多,除了一些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之外,很多高校都出版了自己的教材,但是,因为物流管理专业是个新兴专业,教材的编写尚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而且每门专业教材分别由不同院校的不同教师编写,彼此间缺乏协调,所以很多教材重复和转抄的内容较多,有些地方的表达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这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能力培养等教学要求及目标相去甚远。而且这套教材中案例非常缺乏,偶尔出现几个案例,也往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这主要表现在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尤其是物流行业无论是国家规划,还是其自身的新技术、新工具发展变化非常快,但是教材的更新则远远滞后于物流业发展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大,缺乏实践性,物流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作为高职院校更要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大部分教材对理论知识的介绍很详细,但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物流案例,也是从认知方面加以介绍,缺乏技能的传授。

四、高职物流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物流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开发校企合作教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工作岗位包括仓库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物资计划、采购、物流市场开发及客户服务等,要求学生能掌握仓储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等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够在公路运输、仓储、配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及工商企业物流职能部门从事基层物流经营管理或物流作业操作,并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物流管理教学所用的教材可依据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校企合作的初衷是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与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一般应按企业岗位工作的标准编写,使学生所学更符合企业实际。

(二)树立教材的发展观,不断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更新这要求物流专业的教材出版和再版都要与行业接轨,要反映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及最新的物流发展形势,保证学生在校能够学习到实际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一些过时的、与实际脱节的知识。

(三)树立整体的专业教材观,整合教材体系,避免不同教材之间的内容重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学的内容重复问题,教材编写人员应树立整体的教材观。一套教材的总主编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对不同课程的分主编进行协调,突出每本教材的特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物流业的整个流程,每门专业课都要突出物流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知识学习与实用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虽然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物流专业人才的不断增多,特别是物流专家、出版社和物流教师的共同努力,物流管理专业的教材体系一定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郑爱翔.期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10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5

摘要:教材建设是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教材建设中,对教材的遴选、组织编写以及出版发行等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致影响到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更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现对目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重塑教材观及构建和完善教材体系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专业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课程建设的实质问题是教材的组建,教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即教材在内容、质量上要符合职业岗位群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将教材建设作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目前,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多和课程建设中教材选用困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严重地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发展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临床第一线服务与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客观上必须高度完善教材改革和建设体系。

一、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孕育出了许多新生的职业岗位群,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各高校为了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了许多新专业,扩大了办学规模,建立了新的办学模式,但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却出现了许多现实性的问题。

1.1缺少符合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对口教材

目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大致有4种来源:一是应用中专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增添内容;二是借用本科同类教材,由任课教师删减、增补而成;三是由部分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四是由个别专业的一些教师自行编写。这些教材多数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小,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职业教育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1.2缺乏科学理论曲支持,教材内容存在不足

由于缺少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调研分析,编写的教材难免出现体系不明、内容交叉或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不少教材不符合临床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的名,但其内容仍是原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

1.3与专业赦材配套的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1/2以上。目前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教材中虽然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已,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而且实践性教学操作指标体系与临床实际差距较大,技能操作规范性不强,各种衡量指标缺乏统一标准。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不能与临床实际乃至国际同行业接轨,这制约了其毕业后的择业去向。

1.4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自成体系,缺乏沟通

如新生儿生理特点、母乳喂养等知识点在《妇产科学》、《科学》等教材中都有出现。因教师各自理解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导致一方面重复讲述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表述上的不一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1.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教材的内容与国家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缺乏有效的联系与衔接。

二、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2.1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人力资源匮乏

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的连年扩招,导致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师资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暇顾及教材的编写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新的职业岗位群的产生,对教材内容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就目前看,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补充的主要来源还是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化下的从课堂到课堂的“灌输式”,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编写上都很少涉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特别是贴近目前临床实践的知识点。

2.2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和鼓励

编好一本教材需要编写人员经过数年的素材积累,同时吸纳国内外同领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付出的劳动非常多,过程也很艰辛。一些优秀教师经过多年编写的教材因种种原因只能作为校内自编教材使用,因为想正式出版要经过繁杂的程序,与出版商签约需承担一系列的风险。另外,教师编写教材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出版社给的稿酬往往和个人销书量挂钩,如果没有推销业绩就等于无私奉献。上述原因极大挫伤了年资高的优秀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年轻教师编写教材也是迫于校方的一些政策而为。这样一来编写人员整体素质降低、人数减少,加之编写时间仓促,教材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3赦材出版发行中的利量驱动导致教材出版中的短期行为

近年来一些出版商出于“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的动机,很难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组织人员编写教材。在2006~2008年,笔者参与编写了6本教材,可见教材编写中普遍存在教师编写任务重、时间仓促(多为2~3个月)、组织不规范(如个别出版社没有规范的编写大纲、模式)、任务体系不明等问题,个别出版商为了“抢时间”不召开审稿会。由于上述原因,出版的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术语不规范、语句不通、错别字多、观点含糊不清、操作流程不规范等。

2.4教材编写与出版的组织协调未到位

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根据某个行业、地区以及具体岗位的要求来确定闭。目前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许多院校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积极和有关出版社配合把各自的教学改革成果编写在教材中。但这种联系往往是单线的、偶然的、零星的,缺乏宏观引导与推动,这就很难推出一大批能够反映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精品教材。

三、构建和完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措施

职业教育应积极倡导“教参式”的教材观,因为“活化”教材助于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解放教师的手、脑,使教师逐步转变为一个能自主教学创新的“导师”,有助于其拓展教学空间、释放课堂潜能、增加课堂信息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

3.1医学高等职业赦育教材建设应莲循的原则

3.1.1教材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在设置教材内容时应做到:基础课程教材体现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改革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做到突出重点难点、精选基础核心内容,不断研究解决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与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相对稳定、教学时间相对有限的矛盾,以形成合理的教材结构。

3.1.2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应当将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认证考核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教材中,使学校教育真正符合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前就能顺利通过相关专业的资格认证考试,使其毕业后能持证上岗。

3.1.3教材内容的统一性教材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现在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和训练才能上岗。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效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与学。

3.1.4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的适应性教材内容建设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能力培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使学习能力强者在短期内完成学业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能力差者通过取得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发展某些职业技术特长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1.5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基础类课程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专业对学生理论、技能及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以模块式组织,具有一定的可裁剪性和组合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裁剪、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3.1.6教材内容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教材内容的组织多采用图表、示例、案例、知识卡片等形式,促进学生对概念及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能,以拓宽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领域。

3.2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组编程序

3.2.1广泛调研调研现行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征集使用者的建议;比较同类教材的优缺点;调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写出教材编写或修订的建议报告。

3.2.2制订教材编写大纲组织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材编写人员队伍,并对照调研报告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制订教材的编写大纲。编写人员来自3个领域:一为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二为相关学科教科研机构的教研员(负责文化课);三为医学科研、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负责专业课)。这样的人员搭配,既能保证对本学科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临床实际需要及基础教育现状和改革动态的把握,又能保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确保了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CDIO;高职教育;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90-02

CDIO是基于项目学习的一种模式,是工科教育“做中学”的一种。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职业道德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此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发起,现已运用到几十个大学的众多专业,并获得产业界认可。

高职教育改革及引入CDIO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因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多年来一直处于变化不定之中。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型,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所谓高技能人才,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为“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学生的需求,我们的追求”。近些年,我们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协助毕业生提高就业信心,实现优质就业,传统教育下的毕业生上岗适应慢,沟通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缺乏团队合作经验,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薄弱,频繁“跳槽”等,而这些都难以符合现代企业的需要。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CDIO教育模式恰恰有针对性地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做出了全面、系统的指导,CDIO教育模式引领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应用CDIO模式开发《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

(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课程理念与思路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特点,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全程实施项目教学 本课程围绕多个相对独立的案例展开。案例的选择强调源于工程实际,注重内容的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先进性,理论知识的选择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形象,易于接受,也使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及职业岗位紧密联系,有利于课内知识向工程实际拓宽、技术知识向工程实践迁移,从而有力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全程实施情境式教学 本课程改变了将理论与实训分开的传统模式,在教学中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都以相应的工业案例为主线,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流程授课,使学员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提高IC版图设计技能训练的水平。同时,通过情境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大大提高,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小班互动式教学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24人小班制教学,全程在实训室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等方法,从第一次课开始就设置实训操作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师生互动性。

企业实训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安排学生到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实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工程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对项目整个流程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抗压力,对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具有实践意义。

(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之课程标准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标准涉及四个方面内容。

专业知识设计 专业知识方面围绕IC版图设计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本课程的内容分成多个模块:基础模块(系统操作部分)、应用模块(软件使用部分)、 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本单元的版图设计)、技能提升模块(整体布局与项目掌控)等4个模块包含了8个情境。具体内容包括:Linux基础、版图识读与电路提取、design rule简表整理、绘制符合design rule的NAD2/NOR2版图、DRC及LVS验证及冲突识别和修改、standard cell的框架结构制定、standard cell版图设计、芯片CD4013的版图设计等,每一个情境都对应了某个特定岗位的部分工作内容。这些情境不仅可提供学生对岗位的认知机会,同时,也可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用企业对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进行实训,采用定期上交项目总结报告和分组进行项目实施进度报告等方式,为学生今后在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团队意识的培养 能够快速地融入一个集体当中是从事设计与研发人员必备的能力,而常常被教育者和学生所忽视,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关注对单独个体培养的成效,而实际工作中“独自作战”的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团队合作,绝大多数的设计工作需要一个团队协作完成,所以这时人际交往就凸显其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实训过程中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如文件夹命名方式、文件管理等采取利于团队完成项目的方式进行设置。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的CDIO系统的搭建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的CDIO系统按照下面的框架完成了搭建任务,如表1所示。

(三)《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CDIO系统的具体实施

我们在CDIO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进行设计如下:本课程以源于企业真实的项目(如design rule简表整理,见表2)为载体,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该项目设计,形成一个整体。紧紧围绕知识体系教学专业技能提升职业道德养成主线组织教学,快乐教学、快乐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能做事、会做人。

本课程特色 (1)双语教学,强化应用,适应外企工作。 教师采用双语教学课件与讲义,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学生采用两种语言进行作业,从而强化专业词汇的学习,为适应全英文的工作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按企业标准建设,内容先进、实用。采用了与众多研发设计公司一致的SUN工作站,建立以UNIX/LINUX系统为基础的网络,安装版图设计普遍使用的Cadence工具软件。(3)企业项目实训。以企业的研发项目(Reverse、design rule简表整理;DRC及LVS验证及冲突识别和修改、standard cell库的建立、芯片CD4013设计等)为载体,在真实的环境(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实训室配置)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任务,完成课程开发教学任务的教师具有多年在外企研发设计的工程背景,学生完成工学结合的作品符合企业设计需要。(4)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评价结合,技能训练与表达训练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合。评价方面包括学习态度、5S素养、项目报告的书写、项目汇报、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按版图设计职业标准四级难度要求随机从题库抽取试题)。(5)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中青年教师、工程师都有学院内部培训课程和企业项目参与的经验,并且要求每年都要开新课和实验、训练项目。每个月都有业务和管理能力评价和学期段考核。参加过的培训都要有项目报告和培训体验交流。在实行课程轮换的同时,实行岗位轮换,使教师熟悉专业核心技术并有扎实的基本功。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和承当企业培训等途径,促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倡导教师既是讲师、又是实训指导教师,还是培训师和项目工程师,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组织教师参加行业比赛,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和需求,客观评价教师的技能水平。

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的好与坏,不单是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上来评价,还在学院内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监管体系,督导组会不定期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抽查与监管。更重要的是毕业的学生受到企业的好评,这是对我们课程质量最客观的评价。

课程评估

(一)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CDIO教学模式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中已初见成效,不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参加职业资格认证测试的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全部取得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师四级职业证书,通过对2008届、2009界毕业生就业调查,我院微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被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多家知名外企争相录用,就业率达100%。这些企业普遍认为我院的学生工作上手快,适应能力强,担任技术员及助理工程师以上岗位的占75%左右,不少学生已升任工程师助理及工程师。

(二)改进方向和途径

配合微电子专业建设,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全方位发展,符合企业的需求,不是单搞课程的开发,而是要建立起贯通的课程体系,从研发到制造,把先进的CDIO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提供知识供学生学习。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紧随行业技术的更新步伐,及时更新案例项目。

CDIO教育模式的先进性、普遍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许多学院结合本校和行业特点都探索出新的模式。我们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模块化的成功案例,利用CDIO教育模式对《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进行开发,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云霞.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0-22.

[3]戴勇.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关注三个层面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7

一、历史轨迹

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同年,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出版。至此,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实现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的统一。

第二次课改(1953―1957):改进学校教育,初建课程体系

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建构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国又进行了以整顿、改进和发展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时的相关问题主要有:教学质量还很差,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都不够高,教学计划和教材还不够切合实际,小学五年一贯制实施遇到困难,片面强调学生毕业后如何升学。为此,1953年1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指示提出:今后几年内小学教育应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小学工作和学习应由教育部门统一领导布置;小学教育是人民的基础教育,小学毕业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升学还只能是一部分。1954年4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一方面指出,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和其它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强调:为提高教育质量,中央教育部应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并为教师编辑一套教学指导用书,这是目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随即,我国一方面着手整顿和改进学制和教学计划,如重新制定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总课时减少等;另一方面掀起了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高潮。鉴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和我国的“一边倒”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经验成了我们的当然选择,以致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来改善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借鉴苏联的模式来建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大纲、参考苏联的教科书来编制教材、教参等,一时成为时尚。195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教育部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1957年初,随着我国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课改也告结束。

第三次课改(1957―1965):贯彻教育方针,实行教育革命

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又掀起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改由于受当时全国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少慢差”的现象,且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中国实际,要进行“教育大革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来改革教材、改革学制。其一,将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高中各年级增设生产劳动科,增加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从而使劳动技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上确立了正式的课程地位。其二,将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作为加快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各地纷纷进行了缩短学制的试验,有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或四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或九年或十年一贯制等。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中小学适当缩短学制年限的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原来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以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其三,将教育事业管理权下放,以进行课程、教材从国家完全统一到局部多样化的第一次尝试,提倡各地方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对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学校可以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凡此种种,使第二次课改所确定的课程体系遭到全面破坏,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从1961年开始,国家又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为指导,对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再调整、再统一。如: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做了必要的调整;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供12年制学校选用(因种种原因,修改后的教材没有在学校正式使用)。

第四次课改(1964―1976):调整未果,“”作乱

1961―1963年的调整和反思虽然基本扭转了课程编写和实施中的混乱局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地区反映教材内容深、分量重、教材难等。1964年初,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课程、教学方法都要改;当年3月,又针对当时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批示“课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为此,1964年7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对贯彻执行的指示做出了一系列要求和部署。但是,随后不久爆发的“”,使中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课改也陷入非理性的无序状态:受极左路线的影响,“”前“十七年教育”被整体否定,将以前国家统编的通用教材视为“封资修大杂烩”加以批判;国家不设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也不使用统一的教材,各省、市在“革命委员会”的组织下,自定课程,自编教材,从而使课程教材建设呈一片混乱状态;过分强调“突出政治”,教材充斥“穿帽戴靴”的政治性、革命性内容;片面强调联系实际,将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改成了“工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将物理教材简化为“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生物教材简化为“三大作物”(稻、麦、棉)等。其结果,教育事业受到巨大破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2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曾试图做一些调整,但很快就被“”批为“复辟”、“回潮”。

第五次课改(1977―1980):拨乱反正,恢复秩序

“”结束后,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秩序成为教育战线的当务之急。在1977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要编印通用教材。随即,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课程教材工作的政策和措施:成立“教材编审领导小组”,领导教材编写工作;重建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编写中小学各科教材;确定中小学十年制为基本学制,制定颁布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全日制中小学教材;确定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新教材,即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制定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教材编写中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的原则。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第五套教材;1980年,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该套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改革,特别是清除了时期出版的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的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

第六次课改(1981―1985):更新教学计划,适应形势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和决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面对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已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改革。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对课程设置及课时开设顺序与课时分配等,进行了新的整体规划。人民教育出版社据此开始编写第六套全国通用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并于1982年秋季向全国供应。1984年8月,教育部遵照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以现行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为基础,并吸收部分小学教学改革的经验,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强调我国初等教育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改革,并将研究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少年儿童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作为初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七次课改(1986-2000):实施义务教育,首发课程计划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提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育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为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由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所有这些,为在我国确定基础教育课程的义务教育性质,实行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直接促动了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8年9月,为配合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第一次将初中教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分开制定。与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全面修订、改编的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开始使用。1991年9月,经过试行、修改,国家教委又印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改稿)》。此后不久,第七次课改中出现了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课程计划”问世。考虑到新修改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计划,结构复杂了、功能扩大了、某些内容的性质变化了,需要重新为这个原来称之为“教学计划”的教育指导文件命名。1992年8月,国家教委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首次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并在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求”中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国家安排课程所规定的课程门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分配,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初级中学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与之同时,国家教委配套印发了小学9科、初中15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1996年,国家教委又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其中,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从而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

第八次课改(20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酝酿始于第七次课改后期。从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直至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和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府行为,掀起了第八次课改的热潮。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结果,在课程与教材建设中促成了许多革新,诸如,用“课程标准”取代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并首次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在课程教材研发上引入竞争机制,将委托布置与招标投标相结合;在教材的组织和编写上,注重从如何有利于“教”向如何有利于“学”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确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经过十年的课改,初步建立了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推进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动了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二、研究脉络

随着第八次课改进入总结完善阶段,人们在“十年回望”的同时,自然联想到前七次课改,以期系统研究、反思新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研究脉络大致如下。

第一,课改的内在逻辑。研究者普遍认为,关于“八次课改”的研究与讨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历史延续,因为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因此,课改的内在逻辑主要涉及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所催生的教育政策变化,二是基础教育发展及其课程改革的历史延续。[1] [2] [3]

第二,课改的价值取向。如何为“八次课改”做阶段划分,以厘清其演变轨迹,研究者一般从新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着手,但彼此见解不一。有研究者另辟蹊径,从课改的价值取向着手。例如,汪东、谢飞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总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五十年代属“重双基阶段”,六七十年代属“培养智力和能力阶段”,八十年代属“强调非智力因素阶段”,九十年代至今则属“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阶段”。[4]再如,查有梁从分析四种教育价值取向(为应试而教育、为专业而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发展而教育)入手,将从五十年代“全盘学习苏联”直至“”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均归为“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归为“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5]

第三,课改的制约因素。课程改革虽有政府大力主导,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总是跌宕起伏,其中的主要缘由有: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6];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7];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8];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点[9];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10]。

第四,课改的老生常谈。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都声称删减了繁、杂、怪、难的内容,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我们汗颜:我们天天听说“学生累、老师累、家长累”,似乎负担比过去还要重。[11]再譬如素质教育――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12]

第五,课改的路径选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道路不仅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立场,而且决定课程改革的品质、逻辑与方法。郝德永认为,历史教训表明,简单化的“左”与“右”的改革道路,必将使课程发展陷入困境;只有超越“左”与“右”,从两极走向中介的第三条道路,才能使课程改革摆脱困境。其路径与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理论与理论的折中,为不同声音留有余地;历史与现实的折中,为发展拓展空间;本土传统与外来经验的折中,为最佳状态的实现创造机会。[13]

第六,课改的系统反思。关于课改的反思性文章很多,但多数大同小异,或比较课改前后的变化来论述其成效,或针对其存在问题来再思考其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相比较而言,张荣伟关于“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在反思视角上显得更为系统――以“政府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时代背景;以“专家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理论基础;以“教师行为”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实践路径;以“学生发展”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具体成效;以“学校生活”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文化建设;以“高考改革”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评价制度;以“社会反响”为视点,反思“十年课改”的舆论导向。[14]尽管其内容主要针对“十年课改”,但是其反思方式及其递进关系,值得激赏。

参考文献

[1]侯晓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7).

[2][14]张荣伟.我国基础教育“十年课改”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3]赵长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汪东,谢飞.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反思[EB/OL].sne.snnu.省略/xsjt/jsjy/jxhd/lunwen/se062/062-11.htm.

[5]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6]王铁群.制度化教育视阈下的新课程实施[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7]亢利平.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述(三)――影响课程改革实施的隐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

[8]明庆华.“新课改”:家长的难为与应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9]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10]王本陆.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1]李炳亭.课改十年回望与反思[N].中国教师报,2011-1-26(6).

[12]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

初中体育课作为一门特殊的学校课程,它与常规的数学语文英语课程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无论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还是体育课程的实施手段,抑或者是体育课程的教学工具,都和一般的课程有所不同。

体育课程的设定是将中国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具体的实施方案,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新世纪中国学子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强大生力军。

一、体育课程标准的演变

(一)新中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初创期的发展特点(1949―1966)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育教师不知道该教什么的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是什么,安排什么样的内容都不知道。落后的中国需要一个体育教学纲要,就在这时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主要内容:对体育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材内容等。

(二)新中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停滞期的发展特点(1966―1977)

1966年“”开始后,几乎所有的学校被关闭,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的破坏。1969年学校陆续复课,但是,受极左思潮的干扰,特别是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受到来自前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围困和威胁,为摆脱困境,实行全民皆兵学校体育军事化,甚至有的学校体育教学被劳动和军训所代替。由于受知识无用论的影响,教师不能施教,学生得不到体育教育,身心受到摧残。将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的17年教育,一概扣上“封、资、修”的帽子。学校体育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中学体育大纲、中学体育教材成了一堆废纸,中学体育的发展跌入了低谷。

(三)新中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恢复与重建期的发展特点(1978―1988)

这段时期是课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后,我国经济复苏,学校体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关键是对教材的编写情况,教材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所以这段时期重点抓教材的建设。在1978年我国编写新的体育教学大纲,这套大纲的目的很明确,主要对德、智、体发展的要求。

(四)新中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与发展期的发展特点(1988―至今)

这段时期国家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且进行试验。这个教学大纲体现了课程标准改革的时代性,它了取代了中国沿用国外50多年的教学理念、思想和内容,重新构建我国特有的课程标准。着眼于中国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带来福音。

(五)新中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演变特点总结

回顾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次课程改革都是针对前一阶段课程存在问题和弊端而进行的探索与纠正,以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改革虽然有时取得成功,有时遭遇挫折,但总的发展趋势仍然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遵循课程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地从不完善朝完善趋近,由不科学向科学迈进。因此每次课改,都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都产生过一定的历史影响,针对我国百多年来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在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值得我们继承借鉴或引以为戒的历史经验或教训,从而对今天和未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为今天和未来的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服务。

二、教学大纲的演变过程

(一)第一次确定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56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发展的重点是教育。1950年,教育部颁发第一个教学计划即《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1951年国家编写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材并出版。1953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6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修订草案)》,被教育部颁发,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套比较齐全规范的教学大纲。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7年出版《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这是新中国第二套中学体育教材。

(二)第二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61年)

“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编写教科书、通用基本教材,各个地区可以根据的当地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点,因地制宜的组织编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196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三套全国通用体育教材,有原来的12年学完的教材内容压缩到10年完成,在此同时各个地区编写了适合自己教材。这本教材提供了一部分关于田径、体操和球类教材的参考书目录。针对“”式的教育改革所造成的颇多后果,196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草案)》。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第四套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材。这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初中男、女生的教材纲要,以及各项教材的动作方法、锻炼身体的作用和教学方法的要点和图解说明。在1963年又出版了第2版,内容与第一版基本相同。

(三)第三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

在1976年由于政治原因,国家重新修订各个教学计划和试行草案。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秋季开始编写新中国第五套中学体育教材,1980年编写完毕。

(四)第四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87年)

1981年3月,国家改变指示思想的影响,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第六套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材。根据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国家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对中小学体育教材的改革。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教学大纲。

(五)第五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88年)

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思想,教育部在1987年月开始编写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在经过各方面以及各地区调查研究,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88年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且在全国开始试行。

(六)第六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

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整体实验的统一安排,编写了新的基本教材。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教学大纲》,大纲包含六三和五四两种学制。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这两种学制编写了初中体育教材3册。

(七)第七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94年)

1994年国家对初中体育教学大纲的课时、内容和要求重新调整。课时变化幅度很大减少授课时数;删减一些辅助教学内容和作为身体锻炼手段的教学内容。

(八)第八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2000年)1999年6月,重新规定“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和体系,同时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处于试行阶段。”2000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2000年正式颁布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专家修订,并在2001年全国正式实施。基于以上七次课程改革之上的“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构成了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001年,经中央批准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第八套中学体育教材。

(九)第九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2011年)

这阶段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发展的最新时期,新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针对性的安排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新的教育思想倡导健康第一,素质教育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教学理念。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基础,明确体育教学的宗旨和重要性。系统的知识体系、强大的经济实力会让我们学校体育发展更好,更具有时代性。

(十)新中国九次修订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演变特点总结

经济实力、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制约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国家经济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国情我们课程改革不得不效仿国外的发展模式。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健全,思想理念的进步,我们开始发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理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出现,近几年国家对体育教学大纲研究更多了,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材内容种类多,评价体质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J].体育学刊,2007,1-5。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9

一、明显的变化

(一) 一以贯之,突出整体

01版的课程标准中“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一贯”即: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必须前后呼应,一以贯之,但是01年版的却没有做到:

11版的就统一进行了规划,一以贯之,前后呼应。

(二) 循序渐进,具体可行

学段不同,学习内容也应该有异。而01版第三部分“实施与建议”中的第四个内容“评价建议”,

1、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的陈述如下: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这个陈述就过于笼统,无具体操作依据。

11版的此内容就详细到每个学段。

2、对阅读的评价:

01版: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11版:(第29页)语文知识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解解释的很有操作性。

3、对朗读,阅读的评价:

01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11版:(第29页)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4、精读的评价:

01版: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1版: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总之,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增删,使11版的课标更全面,更有可操作性。

二、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

1、(第3页第二段)11版“语文实践”和“语文课程”删掉了01版“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句,可以看出,11版对语文知识比较重视。

2、(第4页)“课程设计思路”在01版上增加了第一和第二两个内容,可以看出重视思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化教育。

3、(第8至18页)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和“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改“能初步理解,鉴赏”为“初步鉴赏”,删掉了理解。可以看出新标准降低了要求,更能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增加了“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体现出11版的新课标与时俱进的特点。

4、(第14页)第一个内容:这些内容是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删掉了01版的“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5、(第15页的第7个内容)删掉了“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难度降低了。

6、(第16页的第5个内容)把01版的“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改为“说明性,议论性文章”,看出要求有变化。

7、(第17页的第6个内容)变01版“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为“并能有――”。

8、(第17页的第8个内容)要求45分钟内完成500字。对此,我的看法是我们的要求比这个稍高些。因为每次考试时学生的作文时间就在45分钟左右

10、(第19页)删掉了“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值得思考删掉的原因。

11、(第23页)倒数第一段末,变01版的“提倡自主拟提,少写命题作文”为“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12、(第25页)第6个内容增加了有关“语法修辞知识”的建议。01版没有可以自己看看此相关的内容。

13、(第26-27页)前四个方面的内容由01版的五个自然段扩展而来。

14、(第28页)对写字的评价:增加了对每个学段的详细要求,删掉了01版“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这点也值得同行们思考删掉的原因。

15、(第32页)变“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此页的第一个内容。这点体现了11版的课标与时俱进的特点。

三、总结11版新课标的变化

1、明确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强调了语文知识,写作,口语交际等。

2、降低了难度和要求。

3、学段要求明确化。

4、与时俱进的增加或删减了一些内容。

5、强调了语文的学科性特点,处处体现语文性。

6、提倡语文知识随文学习。

7、鼓励创新思维

8、解决了我们平时有些困惑的,如“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建议),“教到什么水平”(课程目标)等问题。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C++;课程研究;教材建设;负反馈教学

1C++教材建设现状

C++语言是兼容C语言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随着软件工程技术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主流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编写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通用语言,也是各类高校,尤其是理工类和综合性高校开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教学语言之一,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专业程序员水平与资格考试指定语种之一,其影响广泛而深远。C++程序设计课程(以下简称C++课程)也因此成为国内外高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门程序设计课程,而且是许多专业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及应用)的重要基础,更是这些专业开展计算机研究、应用和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的重要表达工具和开发工具。它的基础性、普遍性和重要性逐步为人认识和重视。国外高校比较重视该课程建设,从原版影印教材可见一斑。国内高校讲授该课程较晚,课程建设也较晚,现有教材状况可分下列几类。

1) 英文影印版。主要用于高校图书馆馆藏、教学参考和高校双语教学试点,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BjarneStroustrup著)和《Programming in C++》(Nell Dale,Chip Weems和Mark Headington著)。由于国外高校课程体系与国内高校有较大差别,且国外高校的教学课程通常只指定教学参考书而不指定教材,因此,若把这些教学参考书当教材使用,必然使主讲教师所讲内容与所选教材吻合度较差,很难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

2) 英文编著版。这类教材是指由高校主讲教师依据本校双语教学试点要求和/或合作办学要求自编,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3) 编译版。这类教材是指引进国外经典C++教材,翻译成中文,在国内销售的教材,如Harvey M.Deitel, Paul James Deitel编著的《C++ How to Program》分别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名为《C++程序设计教程》,施平安译)及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名为《C++大学教程》,邱仲潘等译)。由于翻译质量、阅读习惯、价格、教材配套、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通常用作教学参考和图书馆馆藏,很少用作教材。

4) 中文编著版。这类教材量大面广,通常由高校主讲教师(如南京理工大学张岳新,浙江工业大学钱能,清华大学郑莉,西安交通大学罗建军,华南理工大学周霭如,北京大学吕凤翥等)结合本校实际编写。编写思路多,如有的以算法为主、有的以语法为主、有的先讲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后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的自始至终贯彻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还有的参照国外教材的编排体系等。但上述教材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起点高、跨度大、系统性不强、急于阐述C++的新进展等,对实验、学习、课程设计指导等重视不够,不一定满足其他学校的教学要求。

2C++教材建设思路

C++课程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应用广、影响大。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生平均教学资源占有率严重偏低,尤其是可用的C++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较少,因此,教材在我国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教学的工具,对保障教学质量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教材相比,C++课程教材的内容广,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更新速度快,成熟意味着过时,教材作者新人辈出,教材种类多、更新快、问题也多。因此,C++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C++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学以致用,以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课程内容涉及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基本数据结构、编程思想、编程技巧和程序调试技术等,综合性、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实验编程环境极其严格,结果要求百分之百正确,对培养大学生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的C++程序设计教材首先应以长期持续的课程建设为依托,以坚实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体现课程建设成果;其次应结合自身实际,分析研究C++课程的目标、特点、内容、结构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在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组织、取舍、阐述、更新、难点处理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和创新,注重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再次应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编程能力的形成规律,既便于自学和教学,又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还应有必要的优质的配套教学资源。

3C++课程建设历程

我校于1998年在计算机专业首先开设C++课程,2000年扩展到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计算、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等非计算机专业。目前课程规模年均近2000人。

基于C++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2000年在校教务部门和院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专门成立了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际编程经验的教师为主体的C++教学研究小组(以下简称教研组),并设立课程负责人,使课程的教学、研究、建设和管理步入持续不断的良性发展轨道。

十多年来,教研组结合我校实际,对C++课程的特点、内容、结构、方法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针对该课程实际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即C++课程负反馈教学法,并编写了大量具有负反馈教学法特色的教学材料,采取了一系列的教改措施,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为本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1积极稳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形成颇具特色的负反馈教学法[1-3]

课题组根据多年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用现代过程控制理论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于2002年建立负反馈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由于模型引入了负反馈环节,从理论上可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在负反馈教学模型基础上,吸收单元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的合理成分,形成负反馈教学法,在我校C++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负反馈教学法的原理是从教学过程中反馈(作业、实验、答疑、单元测验等)的问题入手,通过及时讲评,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由于反馈的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故称此方法为负反馈教学法。负反馈教学法包括以下4个主要方面。

1) 教学内容单元化组织。

按程序设计方法演进发展的自然顺序及C++实际编程能力形成的3个关键期,即结构化程序设计模块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C++教学内容组织为3个单元,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用“范例”组织课堂教学,贯彻“发现式”教学思想,注重学生创新素质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范例教学法由教育学家瓦根舍因(M.Wagenshein)提出,教师通过范例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原理,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获得判断能力、推理能力、认识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通常以一门具体语言为主线,围绕语法知识展开。而实质上,设计程序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缜密思维方式、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兴趣,必须使他们亲自感受并体验程序设计的无限魅力。为此,我们改用范例组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真实编程环境的支持下,课堂教学以程序(范例)为主线。所选范例程序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可扩展性,涉及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范例程序的讲解首先符合“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算法及应用;其次,通过对范例程序的启发式扩展,揭示程序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直到实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和编程的工程化思想,获得实际编程能力。

3) 采集教学负反馈信息,做好分类、分析和讲评,注重学生整体水平。

按负反馈教学法要求,任课教师做好作业和实验报告抽样批改、单元测验的全样批改,重视实验指导和答疑。在获取足够的负反馈信息后,任课教师及时做好问题的分类、分析和讲评,以保证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4) 根据大班教学特点,推进强同步教学策略,确保整体效果。

大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教学的师生同步状态。负反馈教学法的师生同步措施有:授课、作业、实验、讲评和测验。其中,作业与实验报告同步效果欠佳,其原因是大班教学学生抄袭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作业与实验报告为弱同步措施;授课、讲评与测验同步效果较好,为强同步措施。为使大班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强同步措施是必要的。我们在每个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测验,以实现师生的强同步,及时取得真实的负反馈信息。

由于采用负反馈教学法,所以课堂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和难点,而将易于自学的内容只做要求不做讲解,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课时少与内容多、难点多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3]

C++课程难点多、综合性,主要涉及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基本操作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内容。

实验是本课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和运用该语言:通过上机调试程序,会发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语言和算法的理解、提高程序调试能力、实际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本课程设有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1) 课内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调试能力和基本编程能力。

基本调试能力是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取得实际编程能力的前提,常被人忽视。因此,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了一套以调试技术、基本语法、基本算法、综合编程为核心内容的同步实验指导,共拟定了17个实验,每个实验通常包括调试题、编程题和选做题,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

2) 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编程能力。

C++课程设计以综合性程序设计训练为主,选题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示范性,突出难点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难点不难,而且感到难点在实际编程中非常有用。学生通过训练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语法、基本算法和基本调试技术,养成良好程序设计风格(模块化、结构化)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初步形成软件工程化思想,并具有一定的程序组织能力。

C++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综合运用。其中,基本算法涉及穷举、迭代、递推、递归、排序和查找等,数据结构涉及数组、结构、指针、动态内存分配、单向链表、类、文件等。

3) 强化实践教学辅导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环节实行教师辅导、答疑和考核。课内实验实践环节主要涉及预习情况检查、辅导情况记录、实验报告批阅和典型问题讲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主要涉及预习情况检查、辅导情况记录、联机考核和课程设计报告批阅。对于课程设计考核,每位学生的联机考核时间约5~10分钟,考核内容包括讲解和演示自编程序,回答老师提问(3~5个)。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实践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4) 及时总结和推广实践教学经验。

根据教师多年的实际编程经验和教学经验,编印典型问题和综合问题编程专题,供学生课外阅读参考,便于学生突破难点,融会贯通,体验综合编程的乐趣,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研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本身发展快、更新快、综合性强、存在问题多的特点,针对同类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系统性,确保将重点难点内容讲清讲透,先后发表教学内容研究论文20多篇。代表性论文有:C++运算符重载教学和编程中易被忽视的问题、C++语言引用型变量的实现机制浅析、C/C++语言可变参数函数的参数传递机制剖析、C/C++中数组与指针的关系、C++中二维数组与指针关系的深入剖析、C++迭代器机制剖析、C++标准模板库与代码重用。

4C++教材建设成果

教研组根据对国内外流行C++教材的研究分析和试用,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体现负反馈教学特色的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2005年2月,教研组自编教材《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同年12月第二次印刷,累计印刷3次,得到了社会读者的认同。2005年10月,我校C++课程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立项建设,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07年2月主编出版教材《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含教学课件),累计印刷3次;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07年11月主编出版教材《C++程序设计教程》(含教学课件)和《C++程序设计实验与编程实践》。

教材的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了教材的作用,满足了我校教学需要。其中,《C++程序设计教程》和《C++程序设计实验与编程实践》主要用于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和《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主要用于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

下面简要介绍教研组近年主编出版的C++课程系列教材的特点。

4.1 《C++程序设计教程》及其配套教材[4-5]

1) 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教材按程序设计方法演进发展的自然顺序及C++实际编程能力形成的三个关键期,将C++教学内容分为三大单元,即结构化程序设计(1~4章)模块化程序设计(5~9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10~14章)。内容组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和编程能力的形成规律,便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考核,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紧跟标准,内容求新。本书介绍的是标准C++,符合ANSI/ISO C++标准(包括1998第一版和2003第二版),引导读者按C++标准编写程序。本书对以往教材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如“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等进行了澄清和纠正。

3) 不避难点,力求突破。许多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学习程序设计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突破实际编程中的难点问题,这与不少主流教材以各种理由极力回避难点有密切的关系。本书针对教学和实际编程中的难点(如递归、指针、动态内存分配、虚函数等),精挑多选范例程序,想方设法讲清讲透,力求使读者突破难点,学以致用,不致半途而废。

4) 范例程序,精心设计。程序是语法、算法、思想和方法有机结合的载体,是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学习程序设计离不开程序。书中大量的范例程序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和精心设计的,表达准确、简练,书写规范,示范性强。

配套教材《C++程序设计实验与编程实践》分三部分:

1) 实验指导。实验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是本课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共20个实验,每个实验通常包括调试题、编程题和选做题,供不同层次读者选用。

2) 典型问题和综合问题编程。列举实际编程中提炼的典型和综合问题的编程范例,突出难点及其实用价值,使读者体会到难点不难,难点在实际编程中非常有用。所列范例程序涉及程序的结构化书写格式、程序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直到实用的过程。

3)Visual C++ 6.0程序调试技术。这部分内容帮助读者熟练掌握主流的C++开发环境Visual C++ 6.0的程序调试技术,使他们具备主动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4.3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6]

1) 内容组织原则与4.2一致。

2) 内容取舍上,根据阅读对象为高校理工类专业的一年级新生的实际,注重基础和系统,兼顾提高。内容包括: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C++概述、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简单的输入输出、算法及其表示、流程控制)、模块化程序设计(函数、编译预处理、数组、结构体、共用体、枚举类型、指针和引用)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类、对象、继承、派生、友元、虚函数、运算符重载、I/O流类库、模板、异常处理、命名空间等)。

3) 编写思路上,通过以基本语法和基本算法为主线的典型、综合范例程序,适时阐述有关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将C++语法、基本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培养。

4) 内容阐述上,注重概念准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简明扼要、举一反三、用例精练,便于教学和自学。范例程序表达简洁,书写规范,示范性强。

5) 难点处理上,不回避教学和实际编程中的难点,并适时提出扩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兴趣,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6) 内容的更新上,及时反映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对以往教材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如“引用型变量不占内存”等进行了澄清和纠正。

7) 配套的教学资源上,丰富、实用,包括实验与编程指导、学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电子教案、试卷库和课程网站等。

8) 教学的试点上,校内试用多年,几经调整,起点低,教学效果好。

4.4 《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7]

1) 学习指导。根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按章编排了相应具有较强启发性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为取得较好学习效果,按C++实际编程能力形成的三个关键期,共设置了三个单元测验。单元测验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以及综合运用,目的是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实验指导。共有17个实验,每个实验包含调试技术介绍、程序调试题、程序设计题和选做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调试能力,强化其实际编程能力训练,激发其编程兴趣。

3) 典型问题和综合问题编程。共8个专题,便于学生突破难点,融会贯通,体验综合编程的乐趣,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5)VC++ 6.0程序调试技术,包括使用VC++ 6.0 IDE编写和调试程序的方法和技巧。

5结语

十多年来,教研组围绕C++课程,潜心教学、研究、建设和积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负反馈教学法,发表相关教学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4部,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Visual C++程序设计》)、1部省级精品教材(《C++程序设计教程》)和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取得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7-2009年度优秀成果一等奖(《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1项,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5项省级以上奖励。

精品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将继续沿着自底向上的建设路径,及时总结C++教材建设的经验,认真做好特色系列教材的编写、重印、修订、再版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教材建设的层次,不断扩大C++教材在校内、省内和国内的受益面。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刘维富,王春明,等. Visual 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12):18-20.

[2] 刘维富,陈建平,王春明,等. 浅谈“C++程序设计”课程的建设与实践[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2-97.

[3] 顾晖,刘维富,管致锦,等. 负反馈教学法的原理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4):102-104.

[4] 陈建平,刘维富,葛建芳. C++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5] 刘维富,葛建芳. C++程序设计实验与编程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前言

[6] 刘维富,陈建平,葛建芳,等.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前言.

[7] 刘维富,丁卫平,沈学华,等. Visual C++程序设计习题、实验与编程实践[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前言.

C++ Programming Course Research and Textbook Construction

LIU Wei-fu, CHEN Jian-ping, WANG Chun-ming, GE Jian-fang, QIU Jian-lin, GU Hui

(Computer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