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十篇

时间:2023-08-03 17:28:54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1

我国的各大高校在双语教学中进行着不断地探索,目前针对《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却很多,为双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限制。在实际需求的推动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许多高校在推进双语教学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而市场营销学由于其前沿性与时代性成为了高校大力推行的首批双语教学科目。该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结合实际对社会与市场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解。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需要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的《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来看,存在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导致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第一,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我国的市场营销双语教材普内容遍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案例教学相对缺乏,内容死板,而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不够,使双语教学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同时,我国市场营销教材在地道英语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上,学科新颖性、思维性,以及技能训练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英文原版教材篇幅大,阅读难度大,所涉及的案例属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与中国的国情并不相符,这也就导致在案例的分析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导致案例分析难度大。加上在理解上与价值观上的差异,教材内容在实际操作性上比较缺乏。第二,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水平有限。《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师都具有很好的专业背景,但英语水平上却很有限,在教学中无法自如的运用英语进行课程教学。尽管极少数教师机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与较高的英语水平,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法形成双语教学团队,影响力较小。在学生方面,同专业同班级学生在英语水平上良莠不齐,尽管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听力与口语水平仍然较低,因此教学中很难与教师形成有效地互动,这无形中增加了《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难度。因为语言的关系,学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从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造成影响。另外,由于缺乏有利的天然语言学习环境,从而减少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而学生也并没有对英语进行思维的压力。第三,教学方式不够完善。高校许多教师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中,仅仅停留在纯语言的教学层面上,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译代讲,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双语的营销世界中,若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也就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教学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内容的中英文重复很难避免,运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讲解与沟通的速度较慢,这导致课程教学的进度也变得缓慢。

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核心。针对该课程实践应用很强的特点,课堂组织应采用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由于该课程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中通常在第三学年开设,因此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西方语言意识的渗透,培养商科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在减少直接灌输双语专业知识所带来的困难和鸿沟,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科学生在大一公共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渗透商科专业英语的系列培训,以便尽早对一些商科基本术语、常见商科英语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减少该课程双语教学中的基本语言所惑,为该课程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对双语专业课学习的信心。

(一)采用情景式案例教学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学习的兴趣,从大一开始,公共英语教师可先将与该课程有关的内容制成情景逼真的课件,包括音频、视频等,并将一些常见与基本的专业词汇加上中文注释,让学生在总体上对所该课程有一定的了解,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生动和形象,进而逐渐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中,可逐渐渗透商科专业英语的系列培训,包括商务英语情景听说、商务英语阅读理解、以及案例教学等。通过案例的输出,则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采用案例教学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逐渐学会使用由简单到复杂的英语对问题进行回答。

(二)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模式

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增强与教师的互动,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避免“搭便车”。小组讨论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前对各小组的任务进行分配,其内容应与课程及案例有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各个小组在课堂上展讨论,讨论结束后,让小组成员使用英文对讨论结果进行阐述。由于各小组都不甘落后,因此都会在课后进行积极的准备,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会主动进行知识的索取,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与辩论能力。这样会使学生整体的理解水平及辩论能力提高。英语教学中,可引入与国际市场营销有关的视频与小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如以著名的罗伯特(美洲航空公司总裁)与霍华德(布拉尼夫航空公司总裁)的一次违法通话为案例导入,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该案例展开讨论,使学生对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前,必须对本国、东道国与国际法中的相关法律条文有一定的认识。

(三)采用模拟表演式教学法

采用模拟表演式教学法,在英语学习中设计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情境的模拟表演,从而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对所学理论的印象,并让学生对外语的驾驭能力在短时间内获得提高。由于学生的参与式表演,使学生英语兴趣提高的同时对国际市场营销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掌握国际营销专业知识。如设计一个新产品的介绍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准备,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一款新近的世界市场出现的新产品进行介绍,包括英语介绍新产品的名称、属性,新产品最新面市的国家,以及新产品的功能与特点等。由于每个学生都会在课堂上进行一款新产品的介绍,因此增加了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同时也对世界市场新产品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2

(秦皇岛市海港区和美实验学校,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 要】在当前“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优秀的教学质量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回报,是对一个教师工作的最直接的肯定。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是众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语文有效教学非常明确的含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对具体内容的有效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其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的这一指示无疑为“减负增效”这一教学目标的落实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明确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果、有质量、有效益的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望与广大语文教学同行同切磋、共进步。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在传统教育理念深刻影响与严重制约的背景下,教师长篇大论、牢牢把握课堂主动权、学生无动于衷,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增长。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大幅度进步与提升。

例如,在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照搬教材,上来就把翠鸟的特征以及习性等全都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与归纳课文中有关翠鸟外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的细节描写。如下,即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

甲组:作者对翠鸟的羽毛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这些细节与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很好地搭配了起来;

乙组:除了羽毛颜色鲜艳之外,翠鸟还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以及“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丙组:翠鸟捕鱼时的动作非常迅速、非常敏捷。我们有证据为证:“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这是作者从正面描写翠鸟快速捕鱼的一系列动作;“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则是从侧面衬托了翠鸟矫捷的身姿;

丁组:作者通过老渔翁之口,让我们了解了翠鸟的栖息之地“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

…………

如此一来,既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顺应了新课标关于“学生主体”的这一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归纳的活动,还极大地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水平与能力,为有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创新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兴趣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真正将自身融入语文课程学习活动当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标所提倡的“兴趣教学法”对于打造有效率、有质量的语文课堂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个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兴趣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上的灵活运用,并都取得了较为不错的课堂效果。

如,在教学《老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几段刻画老北京春节的视频短片,如此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兴趣以及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他们更专注于我接下来的具体知识点讲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比如,在学完《和氏献璧》这篇古文言文之后,在确保学生充分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带领他们将“和氏献璧”这个故事改成了一个舞台剧剧本,并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分角色表演。如此一来,不但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而且还促使他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故事内容以及不同角色性格特征等的认识与理解,如此一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目标自然不在话下。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我想,这正是新课标提倡“减负增效”有效课堂教育理念的本质意义所在。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同仁都能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将自身融入语文学习活动当中,并从中真正收获语文学习的独特喜悦与快乐。

3 “每天只解决—个问题”的课堂教学,激励每个学生进步

为了做到日常教学的课堂活动有效,为了杜绝课中学生的活动过于“丰富”和“饱满”,贪多求全等现象,如今我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针对学情,正努力尝试“每天只解决一个问题”的课堂教学。

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对重点问题和练习可以切实做到“精讲精练”;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去多思考、多实践、多感悟,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和互动生成;更可以使我们有更多精力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

4 创建良好的学风,是轻负高质的保障

良好的学风、班风是提高课堂效率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减负增效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教育、引导、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努力使班集体在课堂上形成珍惜学习时间,严守课堂常规,以达到专心听、认真记、细致想、踊跃说的良好学风。

总之,追求高效,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元元.浅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1).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3

关键词:认知负荷;选择性注意;视听干扰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2-0041-0006

目前,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模式。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已一改过去的教师口头讲解加板书的传统传播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注意效率和学习效果。然而,这种电子和在线教学也具有一定的负效应。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负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呈现中的视听干扰问题。本文将从多媒体理论和选择性注意理论出发,以学习者认知为视角探讨外语教学信息呈现中的视听干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 多媒体理论和选择性注意理论

1.1 多媒体理论

2001年,美国学者R.E.Mayer在双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工作记忆模型(Working Memory Model)和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理论,将多媒体呈现的信息与感觉通道、工作记忆以及先前知识相联系,强调学习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和知识的整合作用(Mayer,2001)。他的多媒体模型如下所示:

在此模型中,多媒体信息以语词和视像形式进入人的视觉和听觉通道,而声音被编人语词部分进入听觉通道。部分语词通过选择在语词工作记忆中得到加工,储存在声音库中,然后在这些声音之间建立联系,形成语言模型。而视像在图像工作记忆中得到加工,储存在图像库中,这些视像再建立起联系,形成图像模型。接着,语言模型和图像模型与长时记忆中的先前知识相联系,并进行整合。Mayer认为,多媒体信息主要在视觉和听觉通道中获得加工,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加工过程。语词进入工作记忆后产生语词表征,并没有产生图像表征,无法与图像之间建立联系。如果在呈现语词的同时呈现相关的图像,就能在产生语词表征的同时产生图像表征,从而实现语词、图像与先前知识三者之间的整合,完成学习过程。但是,由于工作记忆的有限性,不适当的多媒体组合信息会加重学习者认知负荷,对整合过程产生干扰,学生的认知效果会适得其反。认知负荷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能承载的工作记忆负荷量,分为三种: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源于学习材料的难度,与学习者的水平相关,因而学习者的内在认知负荷各不相同。外在认知负荷源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不适当的设计安排会干扰正常学习的认知过程,增加学习者的工作记忆负担,使学习者付出更多的心理努力,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完成整合过程。相关认知负荷参与学习者的图式建构和自动化过程,进行高级的认知加工,如比较和推理等等,对学习活动和策略起到监控作用。这三种认知负荷以叠加的方式存在于工作记忆中。如果三者的总负荷超过工作记忆所能承受的总量,就会形成认知超负荷,对工作记忆产生干扰,影响认知过程的正常运转。因此,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理控制和把握外在认知负荷与相关认知负荷,减少超负荷认知干扰。

1.2 选择性注意理论

选择性注意理论是指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对注意这一认知过程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主要有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资源理论(Resources Theory)、加工过程理论(Processing Theory)和正负启动效应理论(Priming Effect and Negative Priming Effect)等等。这些理论侧重不同,至今都有争议。过滤器理论主要建立在双耳分听实验基础上,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大量的外界信息涌入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瓶颈”,过滤器能对刺激产生早选择或晚选择,使部分信息得到知觉加工或反应选择,最后进入工作记忆(Broadbent,1958)。资源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或能量是有限的,因此对外界刺激的识别需要注意资源,而注意资源的分配受制于学习者唤醒的程度、意愿和对作业要求的评价等等。如果所需的注意资源不超过学习者可以利用的能量,那么就可以接受并且加工外界的多种刺激,反之就会产生干扰。资源有限分为两个过程,资源有限和材料有限。一般来说,在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同时进行两个刺激的操作,那么在一个刺激上所用的资源增加了,就意味着在另一个刺激上所用的资源就会减少(Kahneman,1973)。加工过程理论认为,对刺激的加工分为两种,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控制性加工需要注意的参与,受到意识的控制,是自上而下的,其容量有限。自动加工则无须注意,不受意识的控制,是自下而上的,容量不限。自动加工会对无关信息作出反应,给控制加工带来干扰,而控制加工具有任务性作用,能影响注意的分配(Schneider&Shiffrin,1977:1-66)。正负启动效应理论认为,选择性注意过程存在着双重机制,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前面的加工会对后面的加工产生促进作用,而被忽略的分心物会受到抑制而导致干扰发生(Tipper,1985)。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特定人群由于认知不足而表现出负启动效应小,较容易受到干扰抑制而影响注意加工(金志成等,2003:1008—1010)。另外,跨通道研究告诉我们,视觉呈现的文字也会对听觉字词产生启动效应,减少目标反应阈限。在负启动实验中,如果分心物与其他事物存在语义联系,那么这一有着语义联系的事物的反应时也会增加(朱滢,2000)。目前,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仍在继续,虽然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这些理论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中,为我们对教学实践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 信息呈现中的视听干扰

2.1 视觉干扰

信息呈现中的视觉干扰主要来自文字和图像两个方面。文字和图像通过视觉器官后分别进入语词和图像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产生语词表征和图像表征,前者是对抽象语言概念的加工操作,后者是对具体事物或事件的加工操作。如果文字和图像不匹配,学习者就会动用更多的心理资源进入工作记忆中,从而增加了工作记忆的负担,造成认知干扰。例如,如果我们给文字配上内容不明确的图片,学习者就会感到困惑,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猜测、解释和评价,而这些猜测、解释和评价无疑会加重大脑的工作负担,分离部分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同加工的通道中,不管是文字还是图像,都会在视觉空间选择和客体特征方面产生干扰。由于人脑加工容量的限制,学习者无法对所有视野范围的刺激都进行有效加工。人对空间某一点的注意受到所在位置与注意中心距离的影响,呈“V”字形关系(Larherge,1991:101-124)。刺激的位置越偏,距离越大,大脑加工所分配的注意资源也就越少,相应的反应时就变长,干扰也随之增加。在教学中,文字和图片不适当的位置、角度等等都会占用学习者的注意资源,对有效学习产生干扰。另外,在客体特征方面,人的注意选择还受到刺激的大小、颜色、明度、呈现速度、突现性等方面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注意选择的是相互竞争的客体表征,并得到实验的支持。例如,如果有与任务无关的颜色特异子出现,被试的反应时就会变长,说明颜色特异子在任务无关的情况下会消耗注意资源,影响目标任务的加工(Theeuwes,1991:83-90)。同样,突现性的外周刺激也同样能吸引注意,受到优先加工(Yantes&Jonides,1984:601-621)。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次要或无关信息以新异的色彩、亮度、纹理或以突现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就会带来“新物体”效应,造成干扰。“新物体”激发了大脑中的某些视觉通路,引导注意指向,进入工作记忆进行不必要的认知加工,从而造成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对呈现信息的捕获同样也受到人脑工作记忆的控制和影响。当人在注意集中时,内源性因素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Schmidt研究了二语习得中的注意问题,认为学习中的干扰受制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认识(Schmidt,1990)。如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教学中呈现的任何信息,包括语词、符号、视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可能成为视觉干扰因素而产生负效应。

2.2 听觉干扰

外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听觉干扰主要有叙述一背景声音干扰和叙述一叙述干扰。根据资源分配理论,如果对某一刺激物的注意能获得较多的资源,就能得到较多的加工,反之则得到较少的加工。在嘈杂的背景条件下,我们听不清楚对方的言谈,因为背景的嘈杂形成了声音的掩蔽,造成了听觉材料的有限性,即使我们加入了足够的注意资源,还是无法对目标声音进行加工。同样,如果对方说了一种我们不熟悉的语言,我们也不能领会其中的意义。这是因为尽管也动用了足够的注意资源,但由于认知方面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对进入听觉通道的声音进行有效加工。但是,如果不同来源的声音刺激能够形成一定的意义,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即使未加注意,这些声音刺激就会与长时记忆相联系,进行有意义的加工。“鸡尾酒会效应”就是这种情况。如果进入加工过程的是学习上的无关信息,大脑就会对这些无关听觉刺激进行加工,消耗资源,形成学习干扰。

研究者认为,语言加工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知觉加工,有着特殊的心理机制,是脱离了物理特性的范畴化的心理过程(Carroll,2004)。而且,声音输入与一般的视觉输入有着很大的区别,大多存在于一定背景下的频率、强度和频谱的变化中,而且转瞬即逝。此时的注意选择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进行捕获。双耳分听实验表明,同时进入双耳通道的不同刺激会对单耳刺激的加工产生干扰。在双作业操作实验中,如果两个作业的总能耗超过可用的总能量,那么这个双作业操作就会有困难。例如,做外语听写练习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就无法同时完成听与写这两项操作,很可能听了写不下来,写下了部分词句又抓不住后面听的内容。

2.3 视听交互性干扰

视听交互性干扰主要是由于工作记忆中对语词和图像进行加工时的能量或资源有限造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向学习者的视觉和听觉通道提供了太多的文本和声像资料,试图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成多种不同的表征来促进学习。但是,一般来说,认知负荷与学习者的努力程度成正比,而与学习者先前的知识成反比(Yalke,2002)。在学习者努力程度和先前知识为一定量的情况下,过多的材料造成工作记忆加工的困难,形成外部认知负荷超量,引起视听通道负效应。

具体来讲,双重编码可以使视觉方面的文本、图像、动画与听觉方面的叙述、音乐、提示音通过不同的组合进行同时加工,干扰也就出现在其中。在实际教学中,交互性视听干扰多见于文本一图像/动画一叙述的交互中。在匹配不良的情况下,语词以文本形式进人语词通道,形成语义表征,而图像则提供具体形象的内容形成视觉心理表征,如果同时叙述内容再从听觉通道进入语言加工过程,这必然产生引起语词加工资源的竞争,无法使所有呈现信息得到有效的加工。而这些不能被有效加工的信息就成为多余信息而使认知超负荷。一般来说,叙述-图像/动画和文本-音乐是较为协调的视听组合,学习者可以同时加工来自不同通道的声音和图像/动画信息,也可以同时加工语词和音乐。但是,由于学习者在能力、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和动机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样的组合也并不完全适合每个学习者。研究表明,视听组合信息更适合于先前知识较少或能力较差的学习者以及年龄较小的儿童(张彤等,2004:1502—1505)。这是因为,这些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图像视觉加工来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的整合。另外,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中插入熟悉的背景音乐,认为这不仅能让学生放松,而且可以增加美感,提高学生兴趣。研究者发现,背景音乐与阅读理解成绩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对于有背景音乐偏好的学习者来说,舒缓的古典音乐有助于提高阅读成绩,而流行乐与无背景音乐则无此效果。但是,对于无背景音乐偏好的学习者来说,古典音乐无助于阅读成绩的提高,而流行音乐却有着严重的干扰作用(李宁宁、李洪玉,2006:149,153)。

3 抗干扰策略

3.1 课堂控制策略

注意选择可以是外源性自下而上的过程,也可以是内源性自上而下的过程,信息的捕获是受到大脑工作记忆的控制和影响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师的引导和课堂控制以及学习者的兴趣、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等都对学习过程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能够提供有效线索,指引学习者的注意向指定目标发展,选择适当的刺激源,屏蔽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在开始呈现多媒体信息时,教师要交待学习目的与任务,提高学习者的唤醒水平,努力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投入足够的注意资源,将感知觉和神经系统处于刺激反应的预备状态。在一项学习者的阅读研究中,被试分成三组参加实验。实验者在第一组被试阅读前给出问题,在第二组被试阅读后给出问题,而第三组没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有阅读问题的被试组所取得的测验成绩比没有问题的被试组好,而阅读前给出问题的组又比阅读后给出问题的组好(Leow,2000)。这说明,在阅读前提出问题可以使被试有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自己的注意和行为去解决问题,并忽略无关信息。

目前,外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繁多庞杂,学生感到目不暇接,来不及消化。其实,这样呈现教学内容反而会让学生因难以承受而失去兴趣,甚至反感。研究显示,随着信息关系复杂性的提高,学习者选择性注意的指向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消耗太多的注意资源和认知资源,降低工作记忆效率(张恒超、阴国恩,2012:823-828)。另外,人对文本位置的注视时间一般情况下为225秒,但会随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难度增加,注视的时间就加长(Carroll,2004)。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调控教学内容,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讲解可以引导学习者的内源性注意,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猜测,使他们能够有效分配资源,调控自己的注意分配。另外,交互性教学是课堂抗干扰的一种有效方式。不管是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还是人机交互,都能增加学习者对呈现信息的注意和认知加工,加深对所学材料的理解并及时反馈,提高学习效果。

3.2 课件设计策略

教学信息首先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只有在人的感觉阈限范围之内,刺激才能被人感知,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因此,不管是文字、图像还是声音,只有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便于学习者接收。一般来讲,文字不能过多过密,字体要足够大,保持突出效果;图片和动画要有一定的分辨率,画面主题明确;声音要清晰,音量适中。研究显示,落在中央凹(视网膜中心2球面度范围内的区域)和中央视野(视野中心水平8°,垂直6°范围的椭圆区域)的物体可以获得最清晰的视像(黄艳群,2007)。人在英语、法语、德语等字母文字中的视觉注意广度一般从注视点的左边3-4个字母一直延伸到右边14—15个字母(Rayer,1998:372-422)。因此,排列信息时要考虑人眼的注视幅宽和左右的不同分配,不宜排列太多的文字。对于大屏幕的课堂演示内容,每页的文字以7行为宜,每行不超10个词。另外,主体与背景要有足够的对比,注意明度、色调和饱和度,也可以用Photoshop等软件将背景虚化处理,减少对主体的干扰。通常使用的配置为浅色背景,深色主体,或者深色背景,浅色主体。人眼对低纯度和暗色不敏感,对鲜亮的色彩敏感,因此,可以将前者用于背景而后者用于教学信息。屏幕上的加亮、突现都可以起到突显作用,引导学生的注意选择。但在同一画面中色彩不能用得太多,一般主色彩不要超过3种,加上点缀色,不宜超过7种。也不能将所有信息都以相同方式加以着重。这样不仅没有突显作用,而且消耗注意资源,反而造成干扰。另外,多彩的摄影图片往往含有太多的视觉信息,容易引起负效应。而且,由于人加工图片的速度比加工文字快,能够捕获更多的注意,图片的干扰就大于文字的干扰(McTeague et al.:2002)。研究发现,人眼在观察图片时,往往着重加工含有较大信息量的轮廓转变部分。因此,在教学中,简单的描绘更有助于学习者抑制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文本与声像应合理组合调配,教师切忌按自身的喜好将教学材料任意堆砌呈现。多通道交互组合未必一定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整合,尤其是当各种信息不匹配时,多通道刺激带来的不同表征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有效的心理联系,反而加大了注意和认知负荷,给学习带来干扰。因此,多媒体信息组合要从实际出发,掌握好节奏,避免超载呈现。

3.3 个体差异策略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多样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外语水平、认知风格和心理特点呈现教学信息。首先,教师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界面,使他们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和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速度,并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操控。研究显示,高视觉风格的学习者比低视觉风格的学习者更容易保持、分析和提取视像中的信息,从文本和图像的组合中获益。教师在呈现信息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供一些图片和影像材料,促进学习者的多重编码加工。心理学研究发现,学困生和学优生在选择性注意上存在着差异,学困生的负启动量明显小于学优生的负启动量(周详、沈德立,2006:1159—1163)。这说明学困生对分心物的抗干扰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呈现主题突出、目标明确而又生动活泼的视听组合教学信息来促进学生者的认知加工,完成知识的整合,并适时加以指导,排除不必要的冗余信息。而那些背景知识丰富、能力强的学习者则无需视像的帮助,可以动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进行整合,过多的多媒体信息反而带来负效应。

其次,设计合理的多媒体工具是教学信息有效呈现的有力支撑。一些智能型网络学习系统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习者特点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再编辑,根据不同学生的成绩反馈,结合计算机的存储数据,自动生成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樊建华、金志成,2006:86-88)。这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目前,各种外语学习的多媒体软件也正在不断涌现。这些软件都运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采用智能化、超文本等设计方式,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信息呈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但是,目前的外语教学软件开发尚未成熟,在设计中未能处理好认知有限和信息过量的矛盾,内容过多过泛,兼顾不到学习者个体差异上的抗干扰问题。这方面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4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礼貌语 语用失误

一、引言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即使掌握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也不能说完全学会了这门外语。学习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1]。因此,在学习语法和词汇的同时,我们还须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的恰当性,这在跨文化交际中尤为重要。礼貌语无疑是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正确运用能为交际带来剂的作用,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关于礼貌语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礼貌是为了避免冲突而采取的策略[2]。下面先讨论使用礼貌语所遵循的原则。

二、英汉文化背景下提出的礼貌原则

为了尽量减少不礼貌的表达方式,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提出六条礼貌准则[3]。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少让他人吃亏,尽量多让他人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他人,尽量多赞誉他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扬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

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分歧,尽量增加双方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反感,尽量增加双方同情。

人们在交际中应当遵循这几项准则,但是利奇进一步说明,这些准则有主次之分,其中强调如何对待他人的礼貌准则比强调对待自己的要重要一些。也就是说,得体准则对会话行为的约束力要比慷慨准则大,赞誉准则要比谦逊准则的约束力大。由于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利奇的礼貌原则难免会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这些原则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环境还有待考证。何兆熊教授就曾提出,虽然礼貌这个概念具有普遍性,但礼貌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差异[4]。譬如,西方文化中的礼貌行为往往强调遵循约定俗成的规范,而东方文化侧重于强调谦逊,即把贬低自己、对他人表示尊重视为礼貌行为。同时,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也会影响礼貌的判断标准。比方说,中国人碰面时很自然地会寒暄“吃过了吗?”“上哪去?”或“在干嘛呢?”以示礼貌,但对于西方人而言,这些问题似乎在干涉他们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方式,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西方文化在表达礼貌时有不同的方式。

因此,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特点,顾曰国教授提出了汉语言文化要遵循的礼貌特征,包括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5]。“尊重”主要指对他人的赞誉,充分维护对方的“面子”和社会地位等;“谦逊”指的是对自己的贬低;“态度热情”指自己表现出友好、为他人着想和好客的态度;“文雅”则指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其中,中国文化表示礼貌的典型方式是“谦逊”。关于礼貌原则和策略的运用也有不少实证研究,例如,探讨中国学生用英语会话的礼貌回应策略及其误用。研究者将回应策略失误归因于三个层面:语言、语用和心理[6]。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都要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正确使用礼貌语才能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反之,则会遭遇尴尬局面。

三、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1.称呼礼貌语语用失误

称呼礼仪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作为人际交往的纽带和桥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不同的称谓我们可以辨别出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及关系亲密程度。虽然中西方文化中对称谓的类别划分相似,但某些具体的称谓仍有区别,甚至存在不对称现象。例如,中国人倾向于使用“职业+姓”的称呼方式以示礼貌,像“X老师”之类的,而西方人则偏向于使用“头衔+姓”如“X先生”或“X教授”以示尊重。也许这就可以解释一个初到中国的外教会因为学生习惯于叫他“老师”而不是“先生”感到奇怪,实际上中国学生对他的这个称谓包含了极大的尊敬。这些小误会恐怕要归因于英汉文化中对教师的称谓并无严格对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对方是拥有博士学位的教授,那么称呼其为“X教授”或“X博士”要比“X先生”更为合适。称谓虽小,其中却有大文章,万一误用了,就有可能被认为不尊重对方。所以,与西方人初次打交道时,我们要先弄清对方的头衔再使用恰当的称谓。

英汉称谓上的区别还表现在亲属称呼的不同适用范围,在汉语言文化中,表示上了年纪的亲属称谓如“奶奶”很常用,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用其称呼亲属,而且对于外人同样适用,都表示礼貌和尊重。然而,英语文化中亲属称谓的使用有限制范围,一般仅限家庭成员之间。若与西方人交谈时我们未能意识到这点,仍旧沿用中国的习惯,难免会被对方误解。

(一位美国老太太玛格丽特・维斯特在散步时碰到她中国同事的妻儿。)

(相互打过招呼)

同事妻子:恒恒,向奶奶问个好。

同事儿子:奶奶好!

玛格丽特:(流露出不自然的笑容)

这位母亲也许还挺满意儿子的表现,认为他懂礼貌,然而,她忽略了对方拥有的不同文化背景,也忽略了在西方人们比较忌讳在称呼上透露出一个人的年龄。玛格丽特心有不快是因为不习惯“奶奶”这个称谓,在西方人们不大愿意承认自己年事已高,年迈就意味着衰老无用。所以,这位母亲教导儿子使用“夫人”或“女士”来称呼玛格丽特比较合适。

2.给予及回应礼貌语语用失误

关于给予及回应的语用失误,电影“喜福会”里就有一个典型例子。

林姨:菜煮得不好,不够味道,还请将就着吃。

里奇:噢!要是偏淡的话加一些酱油就行了。

林姨:(感到失望)嗯,哦。

里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也是林姨女儿的未婚夫,而林姨是一位中国传统家庭主妇,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林姨的女儿本想趁着妈妈生日带上里奇来庆祝一番,但没想到会发生尴尬事。中国人喜谦逊,所以林姨口头贬低自己的厨艺,越是拿手的菜式越是贬得一文不值,若里奇稍稍了解一些中国文化,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极力赞美林姨的手艺而不是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前者被视为礼貌的回应,后者则是不礼貌行为。里奇并没意识到二者的差异,也难怪对自己厨艺有信心的林姨感到失望了。从中国文化的送礼用语中也能找到类似例子。为了建立友谊或表达好感,我们通常会赠送对方礼物。譬如,一位中国主人精心挑选了一份贵重礼物送给外国友人,为了表示礼貌,主人通常不会吹嘘礼物有多好多贵,而是口头上说:“区区薄礼,请笑纳。”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这句送礼用语实际上是遵循了谦逊原则,但不明就里的外国友人也许只理解了其字面意思,真的把它当成了一份小礼。

以上两个例子反映了英汉文化在给予及回应礼貌语实际运用上的差异。一方面,中国文化十分重视谦逊原则,即使提供的东西是最好的,我们也要贬低其价值以示礼貌。另一方面,我们还是期待外国友人能给予我们积极的回应,如一两句赞美的话。可惜西方人并不理解其中的奥妙,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双方相互误解的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礼貌语交际效果。

3.赞美及回应礼貌语语用失误

赞美语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发展,若使用得当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毕竟大多数人还是爱听赞美之词。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中西方的价值观受各自文化的影响也有差异,前者崇尚集体主义,后者强调个体主义。所以,中国人在受到表扬时会下意识地采取回避的态度,贬低个人强调集体成就以表谦逊。但西方人在接受赞美时倾向于使用“赞同准则”回应,即增加双方一致,因此,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褒奖。若没意识到这方面的区别,交际冲突随时有可能发生。

(朱希刚向经理格林汇报了第四季度的市场调研情况。)

格林:你的调查报告做得很好,信息全面而且重点突出。

朱:经理过奖了,我做得还不够好。

在上述对话中,朱希不恰当地将中国礼貌用语模式带入了与外国经理的交际中,格林在听到朱希的回应后也许会感到有些不愉快,因为这个回答贬低了格林的欣赏能力,虽然朱希本意并非如此。

中西方都遵循谦逊原则并将其具体化为一种礼貌策略,但它的使用场合因文化而异。在西方文化中,谦逊原则往往只适用于需要道歉的场合,而在中国的许多场合都会运用这一策略,其中就包括对赞美的回应。

(王明邀请加拿大朋友丽莎到家里聚餐。)

王:丽莎,你好!欢迎,请进,请进!

丽莎:谢谢你的邀请,你家布置得既漂亮又温馨。

王:家里凌乱得很,地方小站不开脚。请坐,喝茶。路上走了这么久,辛苦了。

丽莎:你的话很矛盾――你家里明明很干净整齐!至于走路,我身体很棒,这你是知道的。为了锻炼身体,我每天至少走半个小时,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保持身材的好方法吗?

假设王明邀请的是一位中国朋友,那么他的回答十分恰当,充分体现了他的礼貌。但是,丽莎是一位加拿大人,王明就应该考虑到两国在礼貌用语上的差异,为了不引起误会,他直接接受丽莎的赞美即可。另外,丽莎对王明问她走路来累不累感到有些不高兴,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担心,但是王明说这句话只是为了遵循“态度热情”的原则,是出于礼貌目的的关心,并非真的觉得丽莎身体虚弱。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要考虑到各项礼貌原则的适用性,尽量使用对方能够接受的礼貌策略。

四、结语

以上实例从称呼、给予与回应、赞美与回应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语误用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的语法词汇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学习语言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要意识到礼貌原则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诠释方式,同一礼貌原则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一样的语用功能,只有在交际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正确使用礼貌语,才能达到我们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Kasper,G.& Shoshana,B.Interlanguage Pragmatics[M].NP:OUP, 1993.

[3]Leech,Geoffrey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131-138.

[4]何兆熊.Study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J].外国语,1995,5:2-8.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17-02

引言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书,书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渗透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1.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间或群体间的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既涉及文化,又涉及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积极理解的态度。通过文化差异对比,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客观地把握不同的文化特性;第二,培养跨文化交流时的适应能力,减缓文化冲击的影响;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交际的双方在各自的生活环境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双方在沟通过程中时常造成交际障碍。

2.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授与学习却往往被容易被忽视,这种教学不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也包括文化教学。学习一门语言,理应同时学习该门语言的文化。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体现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一直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解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使得外语交际能力不尽人意。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影响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除了来自语言本身之外,还来自对文化背景的不了解或不熟悉,而后者往往是根本性的,因为许多语言现象是由文化因素来解释的。在新的形势下,改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改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着引导和协助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得到了提升,最终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语言知识变为主动运用语言知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三步教学模式,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采用四步教学模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学生和任务三者积极互动,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以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把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内容都讲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好笔记,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的接受知识,并机械的记忆知识,没有机会去思考、探索英语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学习中发生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以致不能正确的培养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起不到积极作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提出文化背景知识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师不再主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从而能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通过学生亲自活动和实践,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学习,由机械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的主动学习,并能在学习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形成。

2.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任务的提出,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愿望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学、好学”的情境中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相互交流形成自己的判断并共同探讨拟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学会怎样去学习,而学会学习的成功体验又反过来激发他们乐学的精神,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和完善。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实施步骤

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第一课The Dinner Party为例,阐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实施步骤。

该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印度的故事,某殖民地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一位女士同一位少校就在危急情况下是否男性比女性多一点自制力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条眼镜蛇从女主人脚上爬过去而女主人却镇定自若地应对一切证明了女性在危急情况下其勇气和处事态度并不比男性逊色。该文章涉及到了很多文化背景知识,如印度的历史和建筑、印度眼镜蛇、东方和西方晚宴的不同之处、东方和西方对女性的态度等。要把这么多的文化知识渗透给学生,靠教师一个人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如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分配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通常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按以下操作:

1.建立团队:把一个班(以一个标准班为45人计算)分成10个小组,每组4—5人,组成10个小团队。

2.分配任务:教师上课之前,把涉及该单元的文化知识点进行归纳形成10个主题,给每组分配一个主题任务,让每组一起合作去查找资料。如The Dinner Party一课,教师在上课之前,可分配如下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任务(以下只列出前5个):

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about a dinner party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2)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ndia? ( history, buiding, marriage, custom)

3) What is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women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4) What kind of snake is the cobra?

5) What is the difference about the currency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3.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拿到分配的主题任务后,讨论定出小主题,分别围绕各自的小主题查找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资料汇总,并就查到的资料分别谈谈各自的主题内容和自己的想法,总结出观点并一起合作做成PPT的文件形式。

4.展示成果:推荐本组的一名成员在英语课上把做好的PPT文件展示给全班同学观看并讲解自己的主题内容,把了解到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分享给每位同学。

5.评价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并根据该组的表现给出合理的成绩。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每组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五、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语境中日益频繁,因此,探讨跨文化交际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我国著名的王佐良教授曾说过:“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运用技能的训练,同时还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通过对比的形式加深对所学语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找出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和调动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双方在交流中减少由于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并以积极和宽容的态度努力消除误解,达到顺利愉快的沟通。事实证明,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多重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参考文献:

[1]Jane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 ̄based Learning[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翟象俊. 大学英语精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丰玉芳,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6]赵琳. 论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

[7]陈武云.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

[8]张汾喜,阎玉枝.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1(17).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差异与融合 翻译原则

引言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不仅是相关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事情,同时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交际必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双方的意见,去除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障碍。因此,在新时期下,探究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一件极其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剂量。

一、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中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各国交际之间缺少了翻译,那么文化交际势必不会成功。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差异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种差异问题。从历史层面分析,一是各国长久以来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背景,导致各国交际翻译中的差异性;二是跨文化交际翻译差异还能够体现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而这些差异也会成为翻译中的阻碍因素。例如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差异;汉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着差异;英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语言都融入了各国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造成语言上的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融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这也使得各国文化呈现出趋于统一的态势,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翻译融合得益于国家之间的交际发展。虽然各个国家都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差异要远远多于文化共同点,但随着国家之间的交际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出现了彼此融合现象。国际交际势必会设计到各国文化,如果某一国认同了他国的文化背景,即会产生文化融合。例如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发现很多用汉语发音来表达英语的形式,例如“饺子”在交际中会直接说成“jiao zi”,翻译过程中很少用“Dumplings”。当然,去年非常流行的“NO ZUO NO DIE”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成为了非常流行的跨国语言,既有汉语词汇读音,也有英语词汇的含义。“NO ZUO NO DIE”不仅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词,同时也走出了我国大门,在16年被美国放入到《城市词典》中。

三、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差异与融合和谐统一原则

1.语境原则。是指根据两国语言所处语境不同,在翻译中通过语境构成因素来增删完成交际意义传递。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更需要注重语境原则。例如《红楼梦》中,书中人物都称呼贾政为“老爷”,当贾宝玉也同样喊贾政为“老爷”时,如果用“father”对译显然是不严谨的。小说里所要表达的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就需要应用语境原则。

2.意义原则。翻译工作就是为了让对方了解双方的意思,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必须要贯彻意义原则。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实现对译,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国家的交际背景,双方所表达的意义是否准确。各国语言表达形式是不同的,只追求词汇对等并不意味着意义相同。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各国的语境,灵活运用词汇在表达对方法的含义。

例如“sleep like a pig”,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会翻译成“睡觉像一头猪”,这很显然是一种脏话,但其实际的意义是“睡的像死猪一样”,主要为了表达水面状态。再如“teacher”一词,在汉语中所表达的是“教师”,同样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称,但在美国“teacher”只代表“教师”。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意义原则,能够有效降低跨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实现意义上的融合,减少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阻碍。

3.禁忌原则。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其中都存在着不同的禁忌事项。如果在翻译活动中为了表达双方意义,而说出了禁忌词汇,不仅会影响双方意义表达,更会影响双方的情感表达,对两国交际极为不利。例如翻译者想要表达“落后国家”的时候,通常会将其表述为“发展中国家”。英语中 “less developed country”、“developing country” 这些词汇在国际交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这些词汇不仅能够表达落后国家的劣势事实,同时也能够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尴尬现象。

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禁忌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意义上的融合,即能够避免错误表达两国想要表述的含义,进而实现突破跨文化交H翻译中的差异,进而保障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是永恒不变的矛盾体,想要彻底消除这中矛盾是不现实的。但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以文化融合为基础,再采用一些翻译技巧,会有效的突破文化差异瓶颈,进而实现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7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术语查找与翻译;网络;教学

一、研究源起

国内针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和紧迫性等方面,孟臻、邵星华认为开设科技英语翻译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谢祖钧和孟晋、易治贤、郭富强等呼吁为大学生开设科技英语翻译课程,并提出一些指导原则,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原则等。本文侧重于实践教学,建议在传统科技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一定课时的上机实战操作为补充,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扫清科技英语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一大障碍――术语查找与翻译。

二、研究过程

纵观科技英语翻译中出现的大量术语,特点有三:常用词汇的专业化,同一词语词义的多专业化和通过构词法组成新词。这对于刚刚升入高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纵然他们可能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但由于专业背景知识的和相关搜索技巧的缺乏,常导致在面对海量专业术语时无从下手,甚至出现故意漏译或误译等。针对此问题,以下将具体讨论如何教授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有用信息。

1.学会查找相关专业背景知识

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文科生,理解起科技领域的内容较为吃力。当代网络时代大背景下,互联网则成了人们查找信息的首选。笔者首先将培训学生如何利用互联迅速准确地查找出与术语相关的背景知识。

例1:学生上机实践,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如果所查找术语是英文,那么谷歌图书搜索(Google Book Search)较为实用 ()中,Glossaries一栏为译者提供了不少较为实用的术语表,译者也可在上面提出一些关于术语的难题,等待网友来解答。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网络术语表可能只是个人的整理,缺少纸质字典那种正式的编辑,因此所查找到的结果还需要再通过其他途径进行验证,例如去查找该术语的使用频率及语境进行交叉互查。

3.学会将单语网页用作字典

接下来将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单语网页来查找信息――来定位目标语(target language)。当字典资源有限或无法提供翻译时(特别是查找一些新生词时),单语网页或能用作单语字典,来解释甚至翻译术语,或来查找目标语的固定搭配(collocation)。

例3:在选取单语网页时,建议将搜索范围限定在域名中含有教育或研究机构等权威网站,如美国的教育网站域名尾通常为.edu,而英国的则为.ac.uk,这些网页常会一些较为正式的研究成果,对查找术语的解释或固定搭配很有帮助。在搜索时,甚至可以将文件类型限定为pdf,因为绝大多数学术论文都以pdf格式。

4.学会利用双语网页对应锁定术语

如今网络中的双语甚至多语的网站比比皆是。这类资源充满活力,内容随世界变迁而即时更新。这为我们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潜在的词汇资源。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如欧盟(UN)或联合文教科组织(UNESCO)等网站均为多语版本,可由使用者自由选择语言进行切换。而对翻译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如能碰到原语(source language)与目标语网页一一对应的网站,那么查找出相应术语便不再困难:通过定位原语,找到其对等目标语(target equivalent)。

例4:维基百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进行科技英语翻译时的得力助手之一,如上文提到的背景知识查找,或某一主题下一系列术语概念的查找。这里想强调的是其多语版功能,即使有的词条无法做到各种语言一一对应,但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小帮助。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维基百科所包含的多语种文本,与其说完全对应,不如说大体相似。因此在术语的确认方面,还需学生进一步辨别或通过权威词典反向验证。

三、研究小结

除老师在课堂进行亲自示范外,还应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令学生在多次实践中真正熟练掌握如何活用互联网这一资源,从而减少今后在科技英语翻译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2]孟臻. 邵星华. 高校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设置探讨[J].外语界,2005(1):50-53

[3]谢祖钧,孟晋.科技翻译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落脚点[J].中国科技翻译,2000,(8)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8

广义上的同伴互助包括基本知识技能、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思想态度等互助;而狭义上的同伴互助仅指在学习方面的互助,也就是同伴之间组成结对小组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交流学习策略、互助学习知识来达到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它包括课前、课间、课后各个时期分别进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安排同桌结伴开展互助学习,这是最简捷的同伴互助学习。

一、同伴互助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合作进行预习检验。课前的预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同伴互助可以在预习新知识时进行运用。教师布置预习其实就是要求学生通读新课,并在阅读中独立地把所遇到的生字、生词画出来,作上标记。因为有同伴互助,可以只安排一人负责查字典,记下生字生词的读音、含义,以减少查找生字生词的时间;其他成员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并记下作者的基本情况、课文的写作背景,在课前进行分享。当然,要注意每个人要分别承担查找生字生词与作者资料、写作背景等任务,并且经常轮流交换,避免一个人任务全包或者一方主动、一方被动,达不到互助学习、把新课读通顺的真正目的。

(2)自习课合作听写与背诵训练。听写训练是掌握字、词、句基本功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常用的课堂练习环节。平时经常由教师上课进行的听写训练,可以交由学生结对在课前互相交替听写并互为评改,促进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促使听写训练这种单调形式取得增值效果。

课文背诵是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发展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最有效手段。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30%左右的课文或片段要求学生背诵。背诵训练一般是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背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背诵检查。逐一检查背诵效果显然需要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能抽检若干个学生,这样达不到检查全体学生的目的。而改由同伴互助检查,同桌两个人彼此交替进行背诵训练,然后派人向学习委员或者科代表汇报背诵成果,再由学习委员或者科代表汇总给老师。这样,课堂上教师只要根据学习委员或者科代表的汇报,适当抽查几个人来背诵,以免占用过多的时间,又可以达到检测全班背诵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背诵训练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有效手段。而同伴互助交替训练可以达到纠正不足,提高学生背诵兴趣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3)课堂合作探究。课堂上有许多教学活动都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来完成,最常用的就是角色对话。根据课文内容,安排结对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朗诵,达到分工合作的目的。例如,在教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可以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等不同角色,进行分段朗读。可以将各个小组朗读效果由学生自己评价,找到成绩与差距。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起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还可以设计若干个问题,交由结对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共同讨论、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等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轮流上台回答。最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回答速度、回答准确度等进行适当点评、表扬,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课堂同伴互助学习,教师只是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同伴互助学习中学会合作与探究,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课外合作复习、批改作业、交流阅读作品等。课后复习可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论是对字、词、句、课文等,都应该经常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复习,可以互相讲解一下自己从本课中学得的知识点以及学完本课的感受,在轻松的交流中对知识进行总结、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结构。教师还可以将部分作业的答案,写在黑板或者打印出来,交由结对小组互批互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达到互相提醒的目的。至于作文,也可以将其中一小部分试行由结对小组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改,然后写出评语。学生互评作文,可以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可以通过同伴互助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追求新知的习惯,养成主动积极、科学严谨、不屈不挠的态度。引导学生将优秀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同伴共学共享,甚至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全班同学交互学习,以达到奇文共赏的目的。或者将优秀文章的感想、心得说出来、写出来,与同伴进行交流,带动同伴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增加课外知识量,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取得成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国际贸易专业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一般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在我国正在实行的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近几年,中国高等学校的双语教学得到了较快发展。无论是部属重点高校,还是地方高等院校,几乎都设置了双语教学的课程。

1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1.1 依据独立学院层次,培养注重实践,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层次的学校,因此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上比一本、二本的学院要少,实践课程要多;相较于专科职业教育,在注重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又应设置一定的理论课程,使得学生在具有实操能力之外,有从公司的基层员工发展为管理人员的潜力,或是为将来学业深造打下基础。因此,在双语课程开设时,应主要集中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而对于一本二本院校开设的必修理论双语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可设为选修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而其他绝大部分学生注重国际贸易中基本实操能力的培养。

1.2 依据学生水平,开展程度不同的双语教学

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自觉性上也相对落后。对此,是否应该减少双语教学的比例?笔者认为,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应该从总量上增加双语课程的比例,但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笔者在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中进行的问卷调查,91.2%的学生每周学习英语的时间少于7个小时,即平均每天一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都不到。因此,多增加课堂学习专业英语的时间,有利于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借此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但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刚开始进行双语教学时要相对降低英文讲授的比例,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基本词汇的积累上,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很多实践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1.3 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方向不同的双语教学

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其所在的增城市汽车及其零配件、农副产品以及纺织服装为其支柱产业,尤其是该地生产的水果蔬菜以及牛仔衣裤都远销海外,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可以多穿插有关产业的词汇,有利于学生就业时适应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2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2.1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目前独立学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水平较落后,设置课程少,连贯性差,使得双语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很难真正掌握专业知识。

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双语课程时,只有19.1%的学生通过了四级考试,有23.6%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虽然重要,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上课跟不上教学速度,希望采用中文教学。此外,学生在开放性建议中,希望能够延长双语课程的课时,放慢授课的速度,这些都表明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开展双语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从教师层面来说,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很好地掌握各项知识,而且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英语介绍给学生,并且把握好中英文授课比例。从目前独立学院的情况来看,能够承担双语课程的教师较少,这也制约了系统开设双语课程的目标的实现。

从教材层面来说,76.3%的学生认为目前使用的双语教材内容繁杂,内容的逻辑性较差;60.3%的学生认为可以参考的其他双语教材较少。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双语教材水平参差不齐,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水平的教材不多,大多数双语教材的内容都是援引国际惯例或国际公约的内容,语言相对较难,且在成为双语教材后,案例、练习减少,教材不如一般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减少了可读性,降低了趣味性。

2.2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建议

(1)树立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理念。双语教学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期待一门课程就能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是不现实的。双语言教学的课程体系要分阶段实施:前期开设的课程第一阶段主要采用“维持母语”模式和“双语过渡”模式,以专业知识的理解为主,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为辅。第二阶段课程可以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大英语教学的比例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四六级,掌握一定专业课程词汇的基础上,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2)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分流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在开展双语教学前,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入学后的“专业导论”等课程中就要向学生介绍双语教学在该专业中的重要性,对后续课程的作用等内容。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不是一味灌输英语词汇,而是以专业知识的理解为重点,辅以英语专业词汇的积累,逐步加强学生用专业英语表达的能力。此外,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该通过选修课或者分班教学的形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双语教学。在双语教学课后,还应通过开展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符合双语教学目标的教师。教师队伍的水平是直接决定双语教学开展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制定双语教师的授课标准,引进有留学背景的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的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如双语授课教师必须通过BEC、雅思等语言类考试,或是具有专业英语或海外留学的背景等方能进行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金平.国际贸易双语教学中“五位一体”模式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0(4).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篇10

关键词:中西时间取向;差异;跨文化交流;隔阂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171-02

时间观是指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使用方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观念。正如跨文化交际之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写到“诸如此类的情形使人烦恼的根源在于,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受制于另一种交流形式,当传递讯息不使用显性的词语时,事情就倍加困难。”这就说明不同文化下的人的时间观存在差异,如果意识不到,就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问题。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差异产生的根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一、中西时间取向的差异

时间的取向和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在时间观上是遵从“过去时间取向”的。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熏陶下,中国人尊重历史和传统,做事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把先王之道和圣人的训诫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出中国人的“过去时间取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而究其根本,孔孟二人都是主张重视历史的。儒家的“克己复礼”和道家的“性本善”都在推崇以史为鉴和向善本性的道德价值观。所以,中国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追根溯源,从历史中寻求经验。

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由于历史短,更注重个人奋斗和现实成果,这种观念是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安于现状的,是被“将来时间取向”所主导的。爱德华霍尔曾写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把时间看作是固定不变的,是环境的一部分,无处不在。”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他们认为时间一直向前需要不断的去追赶,所以他们更能适应快节奏的时间文化,他们更关心的是今天的努力与奋斗会给明天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而不是去回望过去。相比于中国人,西方人更喜欢挑战自我,打破常规。

二、中西时间习惯的差异

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的不同和社会现实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在时间的使用习惯上也受到了其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根据时间的使用习惯,跨文化之父霍尔把各国的时间使用分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单向时间制认为时间是呈一条直线进行前后延伸的,向前是未来,向后是过去,是一种强调期限性、阶段性和准时性的一种时间观念。而多向时间制把时间看成是一个点进行发散而不是如单向时间制是一条线、有既定的方向,人们可以不完全遵从预先安排的时间表,同时进行几件事情,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截止而停止事情的进行,更注重人们参与和任务的结果。中国人遵从的是多向时间制,在时间使用上灵活性高,可以随意支配时间。对几分几秒的时间上规定也没有那么严苛,对于“守时”、“计时”上有相当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如中国人常会寒暄说“过一会儿我来办公室找你”这个“过会儿”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对时间没有严格的把握。再次,中国文化受到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极深,遵从“顺其自然”的处事态度,强调人应安于时间,学会抓住适当的时机而不是固守规则。因此,中国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强调的是将一件事情办好,可以根据现实状况更改预先的时间安排。

而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的是线性的单向时间制。他们把时间看作一条既定的道路,前方有明确的目标,人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标后,再继续去完成下一个目标。他们把时间看成一种具体存在的东西,围绕在人们周围,可以计量、弥补、浪费、失去。要知道,在西方国家,见面守时与否是完全可以评判你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和对人的尊重程度的。单向时间制还表现在对时间精确度的划分上。从古至今,欧美国家创造了许多计量时间的设备,特别是钟表的发明更是为人们精确安排时间提供了便利,这也直接导致了西方人周密时间观的形成。在西方的时间统筹方式中,不仅将一天划为了24小时,在小时这个计量单位之下还有分秒之分。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计时装置沙漏水漏早于欧洲钟表的发明,但是却远没有钟表计时的精准和具体,比如中国有相当于很短时间的词语如立刻、即刻。但是欧美却能精确到“just a minute”分钟这个概念,可见西方在时间制定上更为具体。

三、时间观差异导致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各个国家的交流不可避免的增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时间观念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一些阻碍,这是因为时间观念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在这种下意识的,因人而异的时间观的引导下,人们容易忽视对方的文化背景,将自己的时间观念视为理所当然,因此造成了隔阂。

(一)时间用语的精确度不同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欧美国家使用语言时尽量讲究精准,中国人则更倾向于模糊时间。对于西方人,商定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如果时间不确切,则意味着这件事情不确定或者不会发生。例如,当你邀请一个美国人去看电影,如果他回答你是“maybe another day”这种不确切的时间,则表示他只是礼貌性的拒绝你或者是不确定看电影的日程。相反,如果他回答:“Monday is a good choice”就表示他打算周一去跟你看电影。在中国,我们往往用模糊的时间商订事情,不确定的时间也有具体的意义,“我只要一点水”、“你需要休息一下”等都可以计量出相应的时间长度。所以在中西交流中,如果在时间的商订时用语模糊或者完全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就容易出现误会,导致简单的时间问题上升为理解问题。

(二)准时与否的界定导致跨文化交流障碍

各文化对准时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同一文化在不同场景之下对准时也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在欧美参加会议,提前五分钟到场是准时,但是参加家庭聚会,迟到十分钟却是得体的做法。在美国,有预备时间之说,这是通过非正式途径把握的,即我们不能用书面定义去约束他,但只要是这个文化里面的人,都知道如何利用和对待这个时间。去他人家做客,掌握好需要留给主人多少准备时间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对准时也有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即在约定时间之前几分钟到达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但这种中国的时间礼节却并不适用于西方国家。所以说,在时间的把握上,需要文化背景的支撑,在与他国惊醒文化交流时,需要事先了解当地文化系统,入乡随俗,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四、解决跨文化交流隔阂的途径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参与者不仅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对自身文化也需要有一定的自省意识,在实践中丰富自己对隐形文化如时间、空间观念的辨识程度,因为这些往往受到历史习俗宗教等的影响,不易被人感知,这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完善。

首先,交际双方都需要尝试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减少因为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起的跨文化交流隔阂。一方面是要提高中西时间观念差异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在深入另一种文化时,要注意摒弃自己文化的是非评定标准,客观看待对方的时间观念,切勿以好坏优劣来评判对方的交际行为。另一方面要学会变通和协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深入了解他国文化背景和习俗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一方的努力适应和协调,并不会促进双方的了解和平等交流的准则,这就需要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积极的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时间观念,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顺应对方的调整。如美国人在中国和友人见面问好时,就可以将亲吻换成握手,就不会让中国人觉得唐突。

其次,要学会尊重容忍他国文化并对本国文化加以适当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双方时间观念的不同而引发的冲突是十分常见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双方都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立场上,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了一些礼节,只要没有损坏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容忍。当然,单靠一方意味的容忍和理解并不利于双方长期的交往。在做到尊重彼此文化的同时,在发觉对方对自己文化理解有困难时,应及时向对方进行解释,减小误会产生的可能。

第三,适当汲取西方时间观中的优良成分。虽然西方时间观和中国时间观迥然不同,但是西方时间观中的讲求高效率、着眼于未来的观念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不能固守过去的成就与辉煌,必须立足现在,做事讲求高效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珍惜时间,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增强国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不同种族人民理解时间的方式,汲取对方文化的优势,不断丰富和改善本国文化,做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国家。

五、结 语

中西时间观念和模式的差异是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受到了各自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减少隔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人们需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化“无意识”为“有意识”,积极去了解对方的时间取向,并在需要的时候中做出适当的解释帮助对方理解。更重要的是,双方在交际过程中都要做到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只有这样双方平等真诚的交流,才能在渐进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减少摩擦与隔阂。

参考文献:

[1] 鲁翌.从中美时间观念差异看跨文化语用失误[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

[2] (美)爱德华.霍尔侯勇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王唯平.跨文化语用失误文化透析[J].学术交流,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