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十篇

时间:2023-08-01 17:40:16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1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七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 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2

关键词:小学与初中英语 教学衔接 思考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很多学者、专家及一线教师都进行了探讨和专题研究。江苏省溧阳市曾经为了加强中小学教学交流。组织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到中学任教七年级,所有班级都是随机编排的平衡班。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小学英语教师任教的班级平均分超过中学英语教师任教的班级12分之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与此相反,中学教师任教的班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一般,并呈下降趋势。何锋(2008)指出中小学衔接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分化。小学与中学的衔接不仅包括教师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衔接,还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衔接、学习兴趣的衔接和师生感情的沟通、考试评价的衔接等诸多方面(戴军熔,2009)。新的一学期笔者教七年级新生,于是在实践中思考并探索如何更好地衔接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

1、上好开学第一课。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很多教师习惯于第一课不讲新课,重点讲解和强调一些上课、记笔记、作业等方面的要求。对此我持不同的看法。第一课应是师生感情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时机,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不要吝啬鼓励的话语和眼神,要努力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的状态进入七年级的学习。从第一课起教师要通过一系列趣味性活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喜欢英语、喜欢上英语课:在第一课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实际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下一课的教学起点。如果花整堂课严肃而生硬地提一些要求,会影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教学效果。

2、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要做好中小学衔接,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和实际水平,据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起点、教学内容、课堂容量和节奏。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循序渐进,设计符合学生水平的课堂活动,避免重复小学的内容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厌学,避免衔接脱节或过度拔高造成的人为的学习障碍。

开学后不久,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活动,听了两节随堂课,授课内容是7A Unit 2 Vo-cabulary:谈论学校活动,根据图画在横线上填上动词“listen to,make,lolav,read,watch,write”一位很有经验的教师帮助学生归纳了这六个动词的相关短语,逐一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在书上的空白处,课堂气氛沉闷:另一位年轻老师以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了表示活动的相关短语,并围绕这些短语师生、生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两节课的差别根源在于对学生的了解。近几年本市加强小学英语教学,今年的新生英语基础、词汇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与三年前笔者接的七年级明显不同,备课当然不能和三年前一样。第一位老师课前没有了解学生情况,课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呈现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短语,学生当然不感兴趣。所以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至关重要。七年级的教师最好抽出一定时间浏览小学五、六年级教材,熟悉学生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子等,避免课堂中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针对(译林版)牛津初中已有教材容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小学已学知识,降低新学知识难度,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促进学生更多精彩的语言输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3、运用简洁易懂的课堂用语

因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小学,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起始阶段要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课堂用语。笔者开学前仔细阅读了小学英语课本,找出课本中出现的日常用语,如:“Shall we start our lessons now?/Whowould like to read the new words?/What doesit mean?”等等。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简洁易懂的短句如:“Have a try”,“Read after me”,“Together”等。教师可以借助于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话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使用汉语来解释。如牛津英语教材中的语法讲解部分和题目要求都是用英语编写的,如7A Unit 1 Grammar部分“We can use oersonal pronounsto replace nouns for loeople/things,Then wedo not need to repeat the nouns,We use thesubject form when the noun we are replacingis the subiect(我们可以使用人称代词来代替人或事物。然后我们就不需要重复这些名词。当代替的名词作主语时,我们使用主格1”。如果教师只是读一下就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练习,不少学生尤其是中下游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法理解,学习起来很困难,长期下去,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加快形成学生中的两级分化现象。因此七年级起始阶段,教师不要绝对不用汉语,可借助少量的汉语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和教师的课堂用语,以免人为造成学生无法理解引起的学习障碍。

4、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七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学校,基础差异较大,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参于到课堂中。如开学第一课,笔者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简单的问题“What’s in the box?What’s thename of the dogs?”学生可以在对话中直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尖子生,笔者选择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Do you think Ed-die and Hobo can be good friends?Why orwhv not?/If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others,what should you do?”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需要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作业时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不同基础的学生选做不同的作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跳一跳摘到桃

子”的成功的快乐。

5、多方面多措施,减缓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

5.1 积极评价,话语激励,增强学习信心。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班集体,很多七年级新生不敢举手发言。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害羞、怯场的心理,鼓励他们勇于开口。要避免使用批评、训斥、指责的语气。学生的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在起始阶段一般不要纠正,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2 游戏竞赛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恰当地使用游戏与竞赛,能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猜谜、问题抢答、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考,玩中提升能力。比如在Unit 1,中心任务就是自我介绍和人物介绍,可以开展“Guess who he/she is:由一个学生描述班上的某个学生或老师,其他学生猜是谁;又如在Unit 3 Vo-cabulary部分,教师可以进行“智力快车”的竞赛:教师描述节日,学生猜。经常进行这样的游戏竞赛活动,能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投入课堂,融入课堂。

5.3 小组活动。采用同伴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感和紧张感。教师可以开展对话、角色扮演、复述、讨论、采访等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中更多更精彩的语言输出,促进课堂互动。七年级的教材语言点很多,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记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不好。把语言点编成对话或剧本,在对话中操练,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5.4 多媒体直观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彩色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单词、短语和课文的含义。为了更好地衔接小学和初中的英语教学,教师可以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通过直观的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这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愉悦。如阅读判断正误,我们习惯于使用T和F来表示正误。制作课件时如果改用笑脸和哭脸,会更加活泼可爱,更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经常在课前和课结束时播放英语歌曲和视频,如第一课使用的视频The Annoying Orange,如一些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God is a girl/The dayyou went away”等等,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增强学生语感;又如7A Unit 3 Halloween中,学生对于西方的节目“万圣节”几乎是一无所知。笔者通过一段电影剪辑,展示了西方人庆祝万圣节的真实场面。通过多媒体创建真实的情境,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6、培养学习习惯,渗透学习策略

笔者发现七年级新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学习策略,读书“唱腔”、“背书腔”、尾音很重;缺乏连读、爆破、弱化等语音知识;不会以意群为基本单位来朗读和表达;所以,笔者首先从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入手,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借助英汉词典自学、课后及时归纳复习、整理错题、课堂积极思维踊跃发言等。笔者还注意适当渗透一些词汇、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的学习策略。如:7A Unit 1学习单词“player”的时候,笔者以幻灯片列出了常见的一些动词加er改名词的用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记忆。又如:在学习单词“helpful”的时候,我帮助学生复习了care-careful。use-useful。wonder-wonderful,并让学生猜测“hopeful”,“colorful”的中文意思。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构词方法。

7、改进考试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3

一、七色阅读――让我们与“阅读”相识

我们采用七色阅读考级制度激励学生阅读。把学生读书分为七个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在学校统一组织的考核中申报级别,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七色”阅读考级方法是:把课外阅读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级别,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要求,学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即可参加对应的阅读考级。考级前学生必须上交课外阅读手册,由班主任审核课外阅读量、读书笔记,达到要求的方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级活动。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以学校推荐的书目为主。学校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外阅读考级,在考级现场,我们会与学生就书中的某个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过关同学会得到相应颜色的等级证书,获得七级证书的学生能获得金灿灿的奖杯。

将课外阅读纳入校本课程计划,使教师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20分钟晨读和中午的自由阅读时间。每学期开学初以年为单位,共同制订阅读计划。我们通过定数目、定阅读量来督促学生积极阅读,学期末教导处根据教师制定的阅读计划进行期末验收。

如今,开展“七色阅读考级”活动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最让我们开心的是,阅读考级活动的不断深入,吸引了大批的家长和我们共同辅导孩子,很多学生的家长能与孩子共同阅读。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语文主题学习――让我们与“悦读”相知

1.主题丛书进课堂,海量阅读立宗旨

我们从语文课程的整体进行考虑,提出两点要求,第一点要求:低年级大量识字,尽早阅读;中年级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高年级整体推进,主题阅读。第二要创新思路、改革课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学完一个单元的教材,就要完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为了更好地将主题学习落到实处,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我们就将语文主题丛书发到教师手中,老师要将语文主题丛书的学习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去,学校定期举办语文主题学习研讨课、汇报课、示范课和教学竞赛课等,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合作、共享、共进。

2.思维导图谋创新,榜样引领促改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但只有记忆,没有思维的学习,只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在上学期开始尝试将思维导图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校的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尝试应用思维导图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五年级一班赫云老师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设计自己的语文课堂,她的板书设计全部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写作方法。同时在学生的读书摘录上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

3.听说读写巧结合,厚积薄发重发展

主题学习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W生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中积累,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生语文素养逐步提高。我校的于金鑫、齐文龙、赵煜等同学在和教育家李振村、毕唐书等就课外阅读的问题进行座谈时,讲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我校很多班级实行了接力日记的写作。组内成员共用一个日记本,虽然只是换了一个日记本,就让班级里的学困生,连字都对不了几个的,也能认真地用笔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多么可贵呀!而师生的点评让接力日记锦上添花。教师的点评重在发现、肯定和欣赏,如老师用红笔圈画好词好句、画星、等级评分等方式激励学生善于观察,敢于下笔。

三、收获满枝硕果――让我们与“越读”相恋

我们要鼓励学生,要走进文本,更要走出文本,要善于思考,更要注意想象。这样,我们看一本书,所收获的不仅是一本书中给予我们的。在七色阅读这条路上,我们一边做一边思索,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把大量阅读转化成能力,今后我们还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好的做法,并不断改进。我们坚信:付出就有收获,经历就会成长。在近几年的小升初考试中我校的成绩均名列全县前八名,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先后被评为两课一练先进校、语文主题优秀实验校、白山市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可喜地看到,七色阅读不仅深化了我校的课程改革,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还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把学校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4

一、预习

要求学生在学新课前,读三遍教材,并思考所学内容与以前那部分内容有联系,然后再试着完成课后练习。读教材时教给学生们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做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二、听课

听课是关键,有很多七年级的学生不会听课,我就耐心的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教给学生在听课时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七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完成作业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我建议学生每天先复习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反思解题的方法,应用的知识以及解题思路等。

利用单元测试,帮助学生做好复习和小结。七年级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新生;学习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14

笔者在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中发现,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进入初中后,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接受、理解与运用能力弱等学习问题。其主要原因与表现及解决策略如下:

一、原因与表现

1. 初中是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学习内容多、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育往往只注重学习语文、数学两门“主课”,对需要在小学打基础的英语课程不重视。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在记忆单词时不会根据读音规则来判别和记忆,而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在学习语法时特别容易错误混淆,不能举一反三;在做阅读理解时,不会带着问题去看文章,不知道先泛读再精读。这些学习问题使许多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和抵触的心理,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课上不听讲,课后不认真复习;平时不按时完成作业,马虎了事甚至抄袭,遇上考试就作弊。这些“学习问题”,使农村初中新生在英语学习初期收效甚微。

2. 缺乏思维方式的系统培养,限制了思维的创新

相对城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综合培养,部分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缺乏知识面的接触,更缺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的综合培养。缺乏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创新,使许多新生进入初中后,不知道如何学习英语,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加上我国教育资源缺乏,英语教学班额大、人数多、课时少,缺乏个别辅导的条件和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无法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因而出现了诸多学习有问题的学生。

这些学生记单词时总是像学语文那样边读边记,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把单词逐个逐个地念,一看到生词就查字典,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整篇课文。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较慢,不善于区分教材重点,独立思考能力较低,常常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缺陷和能力欠缺。

3. 缺乏学习动力和意志力,产生厌学情绪

因为学习技能和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任务要求,部分学生从不适应到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学习有问题的学生上英语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听讲,思想容易开小差。他们自我约束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英语上不愿意花精力,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不是乐学善学,而是家长、教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的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往往缺乏顽强的意志力而导致学习滞后。

4. 青春期性格分化不合群,削弱交往能力

语言的学习尤其需要人际交往。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有问题的学生进入青春期时性格的不合群,往往削弱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在班级默默无闻,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说英语,不善于和同学用英语交流。由于开口少,模仿能力也差,因而不愿意参与pair/group work等小组活动,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学过的语言知识也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巩固。

二、解决策略

针对农村中学七年级新生所存在的学习技能欠缺,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家庭环境影响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等一系列障碍问题,新课标下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 注重情感交流,落实对学生人性化的教学管理

(1)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消除中小学之间的断点,减轻学生的压力

帮助七年级新生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分步骤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这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磨合中小学之间学习和教学差异的有利工具。无论是七年级新生还是初中英语教师在第一学期都面临一个“新”字。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新教材,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备好每一堂课,加强自身修养。面对新入学的七年级新生,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多接触,从而在教学中获得第一手资料,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注意上课的快慢节奏,更好地上好每一堂课,做好由浅入深、平稳过渡。

(2)及时表扬,创造时机,传授学习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要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说:“Very good”“Do your best”“Never give up and you’ll be successful”等激励性的语言,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经常让学生上台演讲或表演对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由胆怯到表演得体大方。对于学习有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课堂上尽量给他们开口的机会,但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并且要多表扬、多鼓励。法国生理学家贝而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教学中,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多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学习意志力薄弱而导致成绩暂时落后于别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指导,并通过经常接触、交流或面批作业,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教他们学会做笔记。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单独布置作业。

(3)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威信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喜欢与讨厌某一学科,这是一种感情迁移现象。因此,培养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亲切、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课后,教师经常找一些学习有问题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很有必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课堂效应。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每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鼓励性原则。鼓励优等生,促进中间生,帮助学困生。二是感化性原则。这是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的教学方式。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怀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来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上进精神,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七年级(7)班有一男生刘鸿智,是全年级出名的落后生,但是笔者发现他对英语学习还存在一些兴趣。因此,抓住每一个能表扬他的机会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赞扬,每次都能感觉到听多了批评的他会有来自内心的感激,从而自信心大大增加。期末考试成绩揭晓,英语考了78分,其余学科也有较大的进步。他说学不好英语对不起英语教师,颇有吾爱教师,吾爱吾英语的情怀。

(4)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学校、家庭对学生的协调管理

英语是一门语言,主要掌握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必不可少。七年级新生年龄还小,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好,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且把课前课后的工作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在家里认真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在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运用问题研究的因素,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克服他们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要建立学校、家庭一条线的管理,共同营造学习有问题学生的学习环境。

2.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活动。对拔尖的学生可采用看图问答、看图说话等方式来巩固所学内容,而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可以直接从知识点入手,借助于图片进行学习和巩固。对于课文的学习,也要区别对待,语言能力差的学生可适当背诵课文的某个段落,其他部分要求他们能读得流利;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要求他们复述课文。

(1)角色扮演

上海牛津版教材中的课文以话题为主,这些话题本身就是很好的演出剧本,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连在一起自编剧本,可以是“Making friends”“Collecting things”等题材。利用熟悉的材料做剧本能增强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编剧本,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熟练课本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对话,加深对语言功能意义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2)猜y游戏

在英语课堂中,只有灵活多样地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尤其是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猜测游戏(Guessing games)是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而且可以使语言输入直接进入加工。教师可以采用猜地名、猜单词、人物和猜实物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自讲故事

七年级新生刚跨越小学阶段,他们对人生有许多美好的期望和理想,所以教师可以此入手,每堂课前五分钟留给学生自由讲英语故事。鼓励学生采用小品、PPT等形式,向同学展示一段感人的故事或一个笑话。这种讲英语故事的形式,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而且能锻炼其他学生的听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三得。

(4)激励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科学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期望。运用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尽可能地鼓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在教师的关爱和激励下,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都会产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并以此作为参与学习的动力,师生之间的情感在轻松的交往中不断交融。

总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思想观念上正确引导,从情感上主动沟通,从生活上关心照顾,在学习上偏爱,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动,让他们心服口服,成效非常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师生情感进一步融洽,英语成绩与同类学校比较也有较大的提高。从这里,笔者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潜能,需要教师唤醒、挖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度情怀,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弃之不管,放任自流。一定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坚持就会胜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杨 坚.如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体验;活动化

品德教材,内容按板块划分,大多课文只有一个关键词,解说关键词的几句提示语,做了简单描述的几幅图片。如何处理这些简单的文字与图片,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呢?笔者发现,“活动”是链接教材内容的桥梁,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教材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

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我们的地球》一课时,围绕“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并了解它们的大小、形状、位置”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奇思妙想取队名”“唱起儿歌记大洲”等有趣的活动。首先,我就把七个大洲的形状图案放大,做成彩色的七块泡沫板粘贴在黑板上。把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队,每一队各对应一个图案,再让他们展开奇思妙想,给自己的小队取名。有的说自己的标志像物品――靴子、扇子、钉子、锤子、浓烟、骨头;有的说像动物――小狗、恐龙、公鸡、鼹鼠、飞鸟等。带着自己取的队名,信心满满地准备好了七个小队接下来的竞赛。随着课堂的深入,认识了七个大洲后,孩子们很快就发现,黑板上的七块图案就是七个大洲,他们所取的队名就是自己大洲相像的样子,原来“靴子靴子南美洲,公鸡公鸡是亚洲,烟雾烟雾南极洲……”课堂上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拍起小手唱起来,课堂的生成汇聚成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唱起儿歌记大洲”那样生动形象有趣,谁不愿意记呢?最后,我擦掉原先孩子们想象的队名,直接以大洲名字命名每个队,每个孩子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看着图案大声喊出自己的队名,大洲的形状再一次在脑海中加深印象。小小的活动教学,自然无痕地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该促使孩子动手实践,想方设法引导并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在执教《我们的地球》一课中,为达成“知道地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和“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两个教学目标,笔者精心设计了“体验摸地球”的活动,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活动中掌握课堂重、难点。

“体验摸地球”――学生通过之前的观察,猜测地球上蓝色的地方是海洋、湖泊、河流等,黄色的地方可能是沙漠,绿色的地方可能是森林、田野、草原等,白色的地方或许是冰川、雪山等。为了让这些地貌形象生动并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我请一个孩子上台闭上眼睛在立体地球仪上摸一摸,说摸到大陆的感受――凹凸不平,请每个孩子都参与猜一猜,凹凸不平的可能是刚才提到过的什么?以摸为主,以猜为辅,亲身感受地球是由凹凸不平的陆地和光滑的海洋组成的星球,使得地貌特点形象生动地留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孩子们动手在地球仪上翻转,寻找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体验的过程,从中获得的收获也是可贵、难忘的。

三、补充活动,变抽象内容为形象

新翻开教材不难发现,很多教学内容都远离小学生生活,凭他们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之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通过课前补充书面资料活动,课堂补充视频、图片、实物等活动,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在教学《我们的地球》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堂内补充了视频、实物展示活动帮助理解教学内容。

虽然孩子们天天住在地球村,但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书上看到的地球为什么会被分成东西两个半球?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竟是天方夜谭。笔者就在“我们看地球”环节补充了地球视频,形象的动画视频马上让孩子们看明白了:我们的地球是个椭圆的球体,表面是由大片蓝色和白色、绿色、黄色等颜色组成的。那么这些蓝色、白色、绿色、黄色的地方是哪儿?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又补充了视频资料“地球风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形象地向孩子们传播了“地球是个美丽的球体”“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地貌”等知识。为了指导孩子们看懂东西半球地图,笔者在课堂中把地球比作苹果,在苹果上画个圈代表太平洋,再把苹果平均切成两半,学生恍然大悟,太平洋是被经线分成了两半,大西洋、北冰洋、南极洲也同样被分成两半,难怪东西半球上都能见到它们。

不用过多的引导,不用过多的说教,教师精心设计符合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的可操作性的多样性的活动,学生就能爱上品德课。

参考文献: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7

论文摘要:笔者从事英语教学二十余年了,在教学过程中,常碰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无法“入门”,久之导致这些学生学习吃力,徘徊在英语学习的大门之外,最终不得不放弃英语。怎样避免这个问题或怎样减少这类学生的数量,是值得每个英语教师认真对待和研究的。下面就笔者多年的摸索和取得的良好效果谈些体会。

六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跨入中学门坎,能否搞好英语入门教学,对他们英语的后续学习,以及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对英语入门教学有过某些探索,回顾过去正反经验,结合当前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体会,认为以下方法值得注意:

一、“慢、细、严、勤”的启蒙教学风格。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的是“新的环境”,诸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科等,处处都洋溢着新的气象。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触“既慢又快的”。慢主要是新的语言一时难以接受,快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有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力,一但适应学起来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慢——语速慢、进度慢、对学生的渴望值上也要“漫”。特别新教师,估计由于有点儿紧张的缘故,往往语速上就快了。另外放慢进度做好《预备篇》的教与学。

“细”字主要体现在细节知识的传授上和学生易犯错误的纠正上,要细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地学习习惯。像大写字母E、N 等的笔画顺序,不能像七年级学生说的看起来和你写的一模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次的让错可以导致以后的诸多次错误;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变法是七年上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像一般现在时“单三主语”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后,谓语动词的还原是学生易出错的点,在讲时必需要导入清楚,讲解细致而准确。

“严”字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学生,专心听记,力求随堂消化。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它们的管理层次各不相同,课上有修鼻子的、挖耳朵的、玩笔的等,领读的时候不看书,大声冒喊,检查的时候啥也不知道。这些现象需要我们老师在课上严格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课上随堂消化的好习惯。新课改倡导的“合作学习”不能淡化课堂的纪律。另外我们老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教学习惯,如规范自己的书写、常规的检查督促等都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

“勤”字在七年级的入门工作中更要体现出来。早读要领读,早自习要检查,课上要规范指导等,这一连串的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地勤奋起来,坚持一段时间领上路后,就比较容易了。

二、寓孝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一新生在开学初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学习热情高,但一段时间之后,单词量的增大后难于记忆的困扰以及学生身上保留的学习性心不够的特点,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必须骤冷。所以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认为,可以在音标教学中,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歌谣、绕口令及小短文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枯燥的音标读音规则,为将来成功记忆单词打好基础。

可以在单词教学中,采用实物、彩图、卡片、简笔画来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取见性,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在课前进行词汇、听写接力赛;也可以在句型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鼓励学生参与表演,予以奖励,体验成功;也可以运用目的性、趣味性、实用性、激励性皆强的游戏,导入新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狠抓英语预习和复习环节。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是起始年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是避免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是学生适应新环境、新教法、新学法的开始阶段,就像一个盲人,需要引导,需要别人的帮助,为了使初一学生开好这个头,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和复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记笔记,如何听好课的方法,这给课堂教学减少了不少麻烦,也避免了分化的扩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喜欢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积极发言,喜爱表演,这给起始年级的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既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内在潜力的正常发挥和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词汇量,增强了重点、难点的巩固率。

总之,七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将为今后三年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站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甚至是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高度,悉心钻研教材,融会贯穿,精心教出,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外语教育心理学》 贾冠杰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中学英语教学面面观》 王才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2年.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8

1. 做好预习。通过预习要知道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内容,哪些地方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作出标记以便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课,把握住重点。在预习时有感想体会或者是困惑把它写下来,以便在课堂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预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如果课堂学习很轻松就可以做简单的预习,如果课堂学习较吃力,预习工作就要做细做实。

2. 做好课堂学习。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领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听课,非常必要。① 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2分钟要准备好本节课的物品:课本、课堂练习本、工具、一些本节课需要用的材料。简单地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一般老师可能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地提问。回顾一下预习时标注的重点内容和问题,在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② 认真听。上课时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不能做小动作,不能走神。有些学生只所以数学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前后知识不连贯,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信心不足。因此老师上课时要及时提醒一些走神的学生,确保听课效果。③ 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带着预习问题去听课,思考每个知识是怎样得到的,是如何表达的,又是怎样运用的。课上的积极思考,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真正掌握知识的愉悦。④ 适当记。上课时指导学生适当做些笔记。记下自己对知识的一些理解与感悟,学生在听课时的一些思想火花,稍纵即逝,要求学生随手记下来。对于老师总结的方法,规律及时记下来。老师补充的一些典型例题,自己听起来有困难的步骤也要粗略地记下来。上课时做笔记,只要记要点,不能为了记笔记而影响听课,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可以在笔记上预留位置,课后进行整理与充实。⑤ 认真练。

大部分的数学课是讲练结合的,每节课学生都有15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这些练习大部分是模仿性练习,是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题型、解题方法的练习。要求学生要认真对待,尽量多做题,积极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规范书写解题过程。

3. 课后及时巩固。根据心理学中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课后及时复习有利于更长久地掌握所学知识。① 回忆上课所学内容。闭上眼睛把课上所学内容回顾一遍,想想自己还能想起哪些内容。② 看书。把当天所学教材看一遍,印证自己回顾的内容,看看哪些遗忘了。③ 整理笔记。再次阅读自己课上的“思想火花”可能有一些新的认识,把一些课上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④ 再次把所学知识回顾一遍。此时对今天所学知识就会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⑤ 独立完成作业。学完一节数学课后有三种作业:一是课堂作业,需要当堂或当天交的作业;二是家庭作业,需要晚上做第二天上交的作业;三是自主作业,根据自己情况自主安排的作业。我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要自己买一本学习资料,我认为一本好的学习资料就是一位好的辅导老师。完成作业是一次练习形式的复习,是在真正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的应用。因此,要独立完成。遇到不会的题先要查找相关知识,开动脑筋,尝试自己去解决。确实解决不了,请教后自己完成,而不能找来作业一抄了之。

4. 做好复习工作。① 做好章节复习。把知识形成系统。每章节学完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画出章节知识框架图,把知识放到知识系统里可以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整理本章节的基本题型。进行章节检测,查漏补缺。② 做好期中复习。梳理知识成系统。整理基本题型和常用解题方法。通过期中考试查漏补缺。③ 做好期末复习,过程与期中复习类似。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9

关键词:思品课堂 活力课堂 情感渗透

在初中思品课堂的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照本宣科,讲得口干舌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细究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在于:学生的内在动力没有被激发起来,难以获得共鸣,因而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俗话说,育人先育心。初中思品课堂是一个师生心理互相融合的过程,如果教师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也就会缺乏亲和力和黏合度,学生也就不会喜欢上思品课。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

一、大胆放手巧激励,让学生敢想敢问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懂得放手,让学生敢想敢说,以此使思品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每一个人都是主人,课堂就是他们灿烂的舞台。对于思品课,很多学生都认为不是主要科目,考试甚至可以开卷,只要找到答案就可以。事实上,思品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价值、情感态度的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难点的地方敢问、会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苏人版初中思品教材七年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时,笔者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疑问,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内涵,起到了良好的教益作用。有的学生认为,既然人终归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来这个世间走一遭呢?也有的学生感到困惑:生命到底是什么?只要有钱就是成功吗?还有学生认为,成功离自己很遥远,难道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吗?……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都先给予了鼓励,然后让他们从书中寻找答案,书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花季少女因为成绩不好愧对家人,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是退休女医生,为了救治那些身患艾滋病的病人不遗余力。这两种生命,哪一种更有价值?你怎么理解?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在女医生的身上,有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她为了挽救生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也是生命应该具有的品质,而那个自杀的女孩显然是懦弱的,她没有勇气面对困境。所以说成功是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才会出现的。此时笔者继续引导: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有没有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痛苦?你选择用什么来克服?针对这个话题,学生们很快有了兴趣,有的谈起了自己在面对一道难题时很无助,但最后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慌;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通过以上的鼓励和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敢于说出自己的困惑,敢于谈谈自己的看法。正因为这种敢想敢说,帮助学生探究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自己对生命的体会和理解,又帮助学生有效建构了独特的生命价值体系,让思品课堂实现了高效性和有效性。

二、日积月累巧放权,让学生爱学想说

在心理学理论中,著名的蝴蝶效应指的是通过细微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进行巨大的连锁反应。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养成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小处讨论的习惯。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一定会对所学的知识建构系统理解和认知,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苏人版思品教材七年级“让人生更加灿烂”这一内容时,教材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多样性,深刻领会人和动物的区别,从本质上把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此,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笔者先出示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生体验,其中有辛酸、苦涩,也有甜蜜、火辣,并让学生思考:生命中辛酸的往事,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盘点你的往事,最甜蜜的是什么?你有什么体会?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历,因而在谈起往事时感受也各不相同。课堂立刻有了活力,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经历谈感受,也更有说服力,由此大家对人生的多样性有了深刻感知。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思考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在一个花瓶的边缘,放了一些毛毛虫喜欢的食物,结果一大群毛毛虫围绕着花瓶的边缘不停地转啊转,一连转了七天七夜最终累死了。从这个故事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对于人生有目标,而动物没有,这正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在。因而,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生命,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围绕着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奋斗,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此时笔者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人物,谈谈为什么?学生有的提到了自己崇拜的作家、艺术家,有的提到了一些科学家,还有的提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亲人,比如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外公等。

通过放手课堂,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加入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没有对与错,只有思考和探究,一些精彩的发言将课堂推向了一个个高潮。这样的课堂才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日积月累,学生也由此爱上了这样的思品课堂,课堂也愈发充满自由的讨论,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释放出了思想的光彩。

三、循循善诱乐放心,让学生自导自演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某个事物越是被禁止,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田荷珍教授认为,在讲台上说过的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化记忆。因而,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笔者不但放手让学生探究,更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自导自演属于自己的课堂,以此满足学生对课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常会让学生来到黑板前面写板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教师偷懒,而是要通过学生自己动笔书写,加强记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苏人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教学过程,上台来进行讲授。此时笔者指导学生思考:要将三权都表示出来,应该怎么设计板书?学生设计了三权分立图,将三种权力都表现出来,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对所学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也便于加强记忆。另外,在作业设计方面,笔者也让学生进行梳理,以便于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但能够突破学习难点,而且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期待,希望下一次能轮到自己来上台讲授和进行作业设计。

总之,在初中思品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这样课堂就有了活力,也就迈向了高效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军波.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七年级地理课堂笔记篇10

关键词:识谱教学;创新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乐谱作为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识谱教学要以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一年级学段的学生要求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要想达成理想的趣味识谱教学模式,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更新观念,将创新意识融入识谱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识谱教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投入音乐实践,并感受由此带来的乐趣。如何有效地开展一年级的识谱教学,笔者积极进行研讨、反思和总结,提炼出以下几点有价值的创新识谱策略。

一、唱名形象化,识读游戏化

一年级教材中的歌曲多是C调音阶各音的排列组合显示,掌握了这七个基本音的唱名可谓是为识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主要是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要卓有成效地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识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启发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直接地、亲身地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1.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创编儿歌记忆唱名

C调音阶七个音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自编歌谣,加深对唱名的记忆。如,1是小棒跳跳跳,2是小鸭摇摇摇,3是耳朵翘翘翘,4是小旗飘飘飘,5是钩子吊吊吊,6是小哨吵吵吵,7是拐棍敲敲敲。

2.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律动理解唱名

例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音乐游戏,七个音分别代表七个小矮人,听到教师弹唱的旋律中包含了哪个音,扮演相应音的小矮人就la音模唱并脚踏固定节奏回到假设的“家”。如:33 3 | 33 3 | 33 33 | 3 0|,听到3音弹唱起来时,相应扮演的小矮人就要按节奏做回家的动作。让唱名的识别和记忆律动游戏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对各个音唱名的掌握和理解。

二、音高具象化,表现多样化

学生识谱时唱准C调音阶是最基本的要求,音高概念是抽象的,多听多练是唱准音的有效途径。让音阶中的各个音形象、立体,让它们变得有颜色、有形状、有声音、有故事就是创新策略的集中体现。

1.简化柯尔文手势,让音的高低清晰可见

所谓简化柯尔文手势,就是笔者结合奥尔夫音阶手势和柯尔文手势创新发展的,以右手食指在身体前方上下滑动表示音高。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发散思维生成资源,更是扩大为用身体高低变化、双手分合、头的低抬等表示音高,用太阳升起、光芒四射、花朵绽放等过程性动作表现音的走向,律动生动有趣,学生乐于参与音高练习。

2.图形多变的旋律线条,让音的高低直观形象

结合简化柯尔文手势对C调音阶各音的位置固定,根据歌曲表达的歌词内容选用不同的图形定点,依照乐句连接成不同的起伏线条形成图谱旋律线。如,一年级教材中《闪烁的小星星》的歌谱旋律线就采用星星图谱旋律线,《花瓣》就用花瓣的图形表示音高位置等。同时,用图形大小的变化来表示音符时值的长短也是实用有效的。如,《太阳》中用大太阳图形表示二分音符,小太阳表示四分音符,加上过渡圆滑的旋律线,看似一幅生动的风景画便跃然纸上,乐谱的音高时值也表示的明确清晰。

3.模唱母音灵活多变,哼唱、默唱综合运用

根据歌词内容创新地应用多种拟声词,如一年级教材中歌曲《小熊请客》的旋律模唱时用小猫“miao”、小狗“wang”、小鸡“ji”的拟声词,练习时学生参与兴趣很高,有弹性地歌唱表达很好。在聆听范唱时的默唱和哼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旋律印象,构唱连贯的旋律线条,为下一步的模唱做良好的铺垫。

三、学唱层次化,模式实用化

一年级音乐教学研究出一个适应学生艺术发展需求的创新歌曲教学模式十分重要。“先听后唱,先模后练,先学后创,先演后评”是笔者实践积淀出的歌曲学唱十六字方针,让学生的歌曲识谱演唱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在已有的十六字方针基础上,笔者在课堂上探索出一个实用的歌曲教学模式,即“录音范唱―默唱旋律―教师范唱―哼唱旋律―节奏读词―模唱旋律―乐句接唱―完整唱谱”。这样,歌曲的学唱循序渐进,识谱教学高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