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训练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4 20:50:29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语文;扩词跟句;作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往往是教师费劲心力训练,结果“学生的主动性被阻碍了,是徒劳无功或劳而少功”(叶圣陶语)。鲁迅先生说:“好文改中来。”这种“改”是有法可循的。多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全体语文教师,受叶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一教诲的启发,围绕镇江市“十二五”实验课题《农村中学语文扩词跟句训练的实践研究》,狠抓学生字词句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师作主导,学生唱主角”的语文训练,大大减轻了教师负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一、解决“教什么”

我校的学生是农村中学的初中生,他们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语文底子薄、基础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借助“识字、组词、造句”这语文学习的三项基本功训练,“随文点拨”式地、灵活地指导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学习运用字词造句。并借助介绍、交谈、访谈、庆贺、演讲、答询等口语交际主题,训练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清楚、态度大方的口语交际,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写生动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例如,在《量词与扩句的训练》这节课中,我是这么处理的:

第一步:通过一组填空题训练学生量词的使用。

例:一( )鱼 一( )桥 一( )牛

一( )叶 一( )风 一( )书

第二步:扩句训练。

例: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棵 一棵棵 一棵棵高大的松树

第三步:适当使用修辞。

例: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引得蜜蜂蝶儿留连往返。(拟人)

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像一个个手握钢枪的勇敢士兵,驻守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比喻)

通过类似这样的梯度训练逐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学生自批作文时,提示学生从扩词到扩句,注重作文中语言的运用和提炼,增加文章的文采,这种作文修改方式一改过去学生作文只会记“流水账”的陋习。

二、解决“怎么教”

1.注重集体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每一次作文训练定什么目标,确定什么样的重难点,如何导入,精选哪些案例、课外如何拓展等内容都集体备课、反复斟酌。切实达到经济高效,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能力。定期由语文组开设公开课,课题组成员共同备课、听课、评课。讨论反思每节公开课的成功与不足,为作文教学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2.注意训练难度的“梯度”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是这么做的:起初只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字词造句,接着要求学生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达到一定的能力后,再进行“介绍、交谈、劝告”等内容的专题训练。通过这种循序渐进、阶梯式的训练方式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逐步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很注意“梯度”训练,例如,在作文课《精彩瞬间――细节描写训练》中,我们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重温精彩瞬间,围绕中心选材。给出这样几个提示:

1.运动会上,你觉得什么项目最精彩,说说它的精彩处。

2.谁在运动会上的表现让你激动(感动)?

3.运动会上还有哪些人和事值得写一写?

第二步:回放精彩瞬间,重温感动的心绪。

第三步:描写精彩瞬间。

我给出的中心句是“他奋力冲向了终点”,要求学生逐步给这句加上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景物描写,扩成一个生动形象的场面描写语段。

这样逐层梯度训练的结果是,学生最后形成了这样的语段:

“宽阔的体育场上,暖暖的微风拂过,冬阳照耀下的跑道格外美丽。神色凝重、大汗淋漓的他,涨红了脸,紧紧握着拳头,他暗暗告诉告诉自己一定要为班级争光,于是他铆足了劲,奋力冲向终点,随后振臂高呼:‘啊,我胜利了!’此刻,他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

通过这样的训练,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学生既掌握了细节描写的步骤和方法,又尝到了胜利的喜悦,他们明白了写作是有法可循,大大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3.搭建平台,展现自我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意义 对策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大学的教育质量越来越重要,大学教育就需要与时俱进,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拓展训练是让学生进行体验的教学方式,所有的课程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通过各种经典的场景和活动的形式,学生通过一连串的考研和磨砺,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1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扩展训练的原因

1.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虽然具有严密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往往过分的依赖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在完成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之后,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很好的评价,大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拓展训练正是针对大学生这种心理进行量身定做,对体育运动的原理进行仔细剖析,将相关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进行融合,以此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1.2传统体育教学具有缺陷

虽然传统的体育教学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紧缺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由于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仅仅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单方面沟通,最大的缺点就是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把教会学生传统知识技能最为教学目标。虽然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实际上还是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知识的传输和人的精神培养全部割裂开来,还区分了社会角色的指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极为不利。

1.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效体育教学改革具有时代性,是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大胆改革。在授课内容上,需要对传统项目进行改造,还要适当的引进新的体育项目,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各类高校的体育教材一般都是活动类的人选教材,这类教材具有灵活性,更加符合大学生继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各大高校都在不断的扩招,学校的体育场地与设施就成为了体育教学的瓶颈,有的高校在资金方面也十分紧张,这就导致了体育设备也是十分短缺的,所以就常常会选择那些简单的拓展训练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式上,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单单是过去那些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要创作出主动参加、乐于实践的教学环境。

2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扩展训练的重要意义

2.1完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学

素质教育立足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对象是全体的学生,根本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拓展练习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能够体验到在学习的莫大乐趣,拓展训练能够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拉近,站在共同的立场上,共同学习与进步,因此,拓展训练能够完善传统并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己的行动过后学到新的知识,进而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2.2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判断科技人才的主要衡量标准,拓展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拓展学习中的特定环境之中,完成既定的任务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拓展训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作思维的空间。

2.3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在家里都是养尊处优的少爷、小姐,来到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每天同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会有些困难,在拓展训练中学到了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大家的齐心合力,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的参与和默契的配合;为了保证身边同学得到更好的学习,学生们也都在慢慢的适应,学着去理解别人、关心爱护别人、体谅别人、原谅别人。

3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扩展训练的对策

3.1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课堂的拓展训练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来施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都缺少拓展训练的经验,甚至是不曾知晓的,所以国家才安排体育院、系建立拓展训练专业,为国家培养专门的人才,不断向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传送新的人才,各大高校也都安排许多在职的体育教师进行在培训,让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手段,通过熟练的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加上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产生浓厚学习氛围,专门探讨拓展训练教学。各大高校间还通过研讨会、专题报告、讲座等方式进行交流合作,推进了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顺利进行。

3.2设计健全的场地设备和项目内容

由于许多高校都缺少专门的拓展训练课程,所以对于拓展训练教学不管是软件配备上还是硬件配备上都缺少实战经验,因此当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时,要对学校的教学机构、师资力量、课程设计、管理方式上进行充分考察,来保证拓展训练课程的有效开展。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基本素质训练。该训练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不断的冲击自身的极限,培养团队精神,主要以户外训练为主;其次,是综合素质训练主要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主要是以室内和野外为主,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场景与气氛,让学生在室内进行分组讨论,之后到野外去完成任务。

3.3进行资金投入和管理工作

杜宇拓展训练所投入的资金并不是十分庞大,高校科研根据自己院校的情况进行资金投入,首先要有必要的启动资金,之后训练设备的选定与购买是依据项目内容来确定的,一般都是户外场地项目,学校来购置相应的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野外或者水上项目,这些拓展项目还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让投入的资金回笼,既“育人”又服务了社会,还可以为拓展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4结语

拓展训练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不但充实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更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国将来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润桃.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13,(6).

[2]黄晶晶.高校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与效应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3,(23).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体育训练;中学;对策;问题;工作分析;教师

体育训练作为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业余锻炼项目,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重点方向是对学生上进心的培养以及竞争意识的加强,同时还能巩固同学们的团体力量和顽强奋斗的体育精神,使同学们的身心在经过体育训练后能变得更加积极健康。

一、中学体育训练工作的现状及原因

(一)学生积极性差,教学氛围不够活跃

现今大多数中学的体育课上,学生们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都是接近“放羊”的状态,因为学生心目中的体育训练根本就是主观科目之外的业余课程,得不到学生们真正的重视,反而会被认为是学习的负担,所以面对体育训练都会采取逃避的方式。有些学生自身体质差,体育训练中也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安慰和相应的教学指导,对其就变得越来越排斥,而有些学生对体育训练有高涨的热情,但是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也会变得对体育训练丧失积极性。其实在体育训练的课堂中,那种良好的、积极地教学氛围是很难营造的,但老师却把握不住机会,不能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导致体育训练工作不能起到从根本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能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校领导对体育训练工作的不重视。这是中学体育训练革新发展的最大阻碍。即便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经全部面向素质教育,但还是有多数的校领导转变不过来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只注重升学率不追求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观课程文理科目,而忽视体育教学,即使依照《大纲》开设体育课,但是执行力度远远不够,没有将体育训练工作融入到教学安排中去。

(二)体育训练形式单一,无法发挥学生个性

现在中学教学的科目中,特别是在主观科目的文理科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模式如多媒体等已经渐渐应用其中,但体育训练却没有跟上这样现代化的脚步,还继续停留在传统的训练模式中,学生们都无法尝试到属于他们的独具个性的训练方式。很多的中学都忽略了体育训练并不是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没能真正了解体育的精髓,没能将素质教育与科学紧紧联系到一起,使得体育训练的方式不仅枯燥而且无新意。

其原因也是关键问题,就是经费问题,好的训练器材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不少学校用的体育器材都比较陈旧、落后,器材的数量和种类也并不多,使得学生们无法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中进行训练。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体育训练的发展,教师无法照着体育训练的新模式去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如今科技的发展,学生们接受新事物的范围远远不止是课堂中那些,要想学生们的扩展思维有更好的发展,只有结合高科技设备的教学才能达到效果。

(三)教师责任感不强,教学内容生硬

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教师的力量和带动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有责任心、号召力、幽默感的老师一定会做好体育训练的工作,相反学生们不会期待一位传统、古板的老师来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这其中的区别在于,有的老师没有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无意间就把积极活跃的体育课堂变成了禁锢思维与潜力的课堂,注重的问题只是纪律或者一些体育考核内容,导致学生在被限制的情况下对体育训练失去了兴趣。有的老师根本无教学意识,严重缺少敬业精神,只是受到拜金的影响,并不认真对待体育老师这个职业,在教学中得不到保障。

造成这样现状就是因为师资力量薄弱。我国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是源源不断的,但是对于中学的体育教育,师资力量还是明显不足的,还有在学历、年龄、职称上存在太多不合理的情况,而且还有些“身兼数职”的体育教师,教态的端正性很难把握,要不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足,还有一些是学校的“老前辈”,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不能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

二、中学体育训练工作的发展对策

(一)将科学的中学体育训练工作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实施体育教育工作

将科学作为中学体育训练的指导思想而工作,能促使学校领导对体育训练的支持,也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国家年轻一代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作为中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了给国家做贡献,就要切实的加强体育训练,使学生养成体育训练的好习惯。

(二)加大投入在体育训练设备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应大力支持体育教学,并且为体育训练添置最先进的设备,让学生能在良好的体育环境下进行体育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能做到自我积极训练的状态,也可加强对体育运动会的推广,给学生创造展示的平台。

(三)扩大体育师资力量,加强体育老师的自身素质

在体育训练方面,体育老师的工作起到关键的组织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务必解决,要不断扩大,让体育教师的队伍慢慢充实,让真正的专业体育教师在有保障的教学中工作不会显得太吃力,也是避免有些非专业的老师在教学中不认真的对待工作,浑水摸鱼,影响教学质量。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树立强烈的教学责任感和育人的目标,摆正积极的教学观念。同时作为一位拥有多种体育技能、富有幽默感、善带动大家积极性的体育教师,会在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有利于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建华,武冠宇.上海市普通中学课余训练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M].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思维能力;逻辑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

思维能力训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缺乏相应的思维活动组织能力。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主阵地的观念,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练习是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主要载体,改变以往简单的练习方式,通过说思路、找理由、写过程、一题多解等形式,想方设法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及时引导思维方向,达到有效的思维训练。

一、说思路――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一个能清晰表述解题思路的学生,他的思维逻辑性肯定很强。因此,在学生练习时,我非常强调解题思路的表述,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思路,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

如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75页中的练习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我不是让学生动笔开始解题,而是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解题思路。解题思路不是具体的算式,而是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从学生反馈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两种思路,第一种:①先求出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②再求出到开学前共有几天?③进行比较,判断她能否开学前看完。第二种:①先求出到开学前共有几天?②再求出看完这本书要多少天?③进行比较,判断她能否开学前看完。这两种思路都是正确的。有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后,学生解题时就步骤清晰,大大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二、找理由――训练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人都有思维惰性,能不用脑子思考的就不愿进行思维活动,特别在解决一些非对即错或非错即对的问题时,就不愿用脑子思考,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尤为突出,而这种不良现象对正处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比如,在做判断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判断对或错,学生就会“投机性”地判断,那就失去了练习价值。为了让此类习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我要求学生做判断题时有理由地去判断,若对要找出“理由”来佐证,若错也要找出“理由”或举出反例来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三、写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在练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一看就会做,但一做就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思维缺乏深刻性,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不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思维的深刻性又非常重要,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因此,在练习的时候,我让学生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学生在写解题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写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如: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 )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这道练习题,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因为题目中没有具体的数据,学生思考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随意猜测。做类似的填空},我要求学生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学生如果不经过深刻的思考,是不可能写出解题过程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写过程时进行适当的点拨、提示。如上题可以运用假设法,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过程。

解题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能暴露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通过写过程的练习,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扩大倍数的关系。当学生正确解决这道题后,练习不能马上结束,而是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扩大倍数的规律,即半径、直径、周长扩大倍数相同,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或直径或周长扩大倍数的平方倍。持之以恒地写过程练习,思维的深刻性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一题多解――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探求一题多解,不仅会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小学数学知识的结构,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练习中,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可以有效突破学生解题思路的束缚,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如: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的钱数比是7:8,两人共捐款75元,求两人分别捐了多少元钱?

这道题是学生学习比的应用后的练习,学生习惯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7+8=15,75×7/15=35(元),75×8/15=40(元)。学生完成正确解答之后,一般来说,此题的练习就结束了,而我是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教师的一句鼓励话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尝试着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画图法:

75÷(7+8)=5(元)

小伟:5×7=35(元) 小英:5×8=40(元)

方程法:

解:设每份钱数是x元,那么小伟捐的钱数是7x,小英捐的钱数是8x。

7x+8x=75

15x=75

x=5

小伟:7x=7×5=35(元)

小英:8x=8×5=40(元)

练习中,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学生求得多种解题方法之后,教师要及时组织他们分析比较、相互讨论,找出最简便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正如春天的“百花”一样,能让单一枯燥的数学变得绚丽多姿。

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在教学意识上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方法上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坚持引导学生多思、多变、多探索,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基本训练; 扩句训练; 一意多表达训练; 多样化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25-01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书面表达是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并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因此,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会和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能用英语写出日常应用文,以及其他文体的文章,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并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基础。

英语写作既包括谴词造句方面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方面的问题。它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英语写作要从英语思维入手,直接按英语习惯表达,这样才能激活头脑中已学过的各种表达方式。中学英语教师时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的作文:句式混乱,文法不清,不伦不类的词汇乱堆砌,但如按照中文逐字翻读,便有“茅塞顿开”之感。由此可见,学生最初的英语写作训练由教师悉心指导,教师若不进行指导,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将汉语和英语一一对应翻译,就会出现大量的Chinglish(中国式英语)。

通过几年对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的摸索,我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得出几点体会:

第一,我们应该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教学。英语属于结构语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要想在写作中用上它们,而且用好它们,必须加强基本句型的基本训练。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想要训练学生能“写”好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这五种基本句型记牢,不断运用,还要准确应用。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扩写,拓宽知识面,在应用训练过程中归纳和总结规律,巩固和熟化相关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五种基本句型S+V(主+谓)eg. His patience is running out. S+V+O(主+谓+宾)eg. The tiger‘ll attack a weaker animal. S+V+O+O(主+谓+间宾+直宾)Our teacher offered us some useful advice. S+V+P(主+谓+表)The roses smell sweet. S+V+O+C(主+谓+宾+宾补)eg. He was in poor health, so the doctor forbade him to drink wine.

第二,虽然五种基本句型能表达一定意思,但无法比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我们还必须对学生进一步开展“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扩句训练”。从简单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句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一步一步把句子变得丰满起来,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表达,无形中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如:例1 :她迟到了。She was late. 扩充1、She was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of the traffic jam. ,扩充2、She was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of the traffic jam, as a result she was blamed by her teacher.扩充3、She was late for school because of the traffic jam during the rush hour, as a result she was blamed by her teacher. 例2 :去吃点东西!Come to eat! 扩充1、Come to eat with me! 扩充2、Come to eat with me by the sea! 扩充3、If you are free, come to eat with me by the sea! 扩充4、 Do you agree, if you are free, come to eat with me by the sea!

第三,要加强对学生的句型教学,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按照考点总结写作中的常用句型,如提纲式、图画式、图表式和开放式。比如使用学会使用with的复合结构或独立主格结构,或在主语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使用被动语态,熟练掌握it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句型。如:例1、他越说越激动。表达1: When she spoke , she felt more and more excited. 表达2:The more she spoke, the more excited she felt.例2 格林先生就是那位高个子男士还戴着眼镜。表达1 Mr. Green is a tall man, who wears a pair of thick glasses. 表达2 Mr. Green is a tall man with a pair of thick glasses.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就可改成介词短语做伴随状语)? 例3. 表达1:According to reports, Somali pirates robbed three Thai fishing ships with 77 sailors on board nearly 1,2000miles off the Somali coast..表达2:It is reported that Somali pirates robbed three Thai fishing ships with 77 sailors on board nearly 1,2000miles off the Somali coast. (可改成it作形式主语的句型)。例4.表达1 We were greatly surprised that he was unwilling to accept our advice.表达2 Much to our surprise ,he was unwilling to accept our advice.

第四,帮助学生实现多样化的写作句式。如1.改变句子的开头。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倾向用与人有关系的词性,如用名词代词作为句子的开头,如People,we, I, he,they, she, 等。但这种开头见多了,难免让人厌倦。试比较:Peopl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ave greatly demanded all kinds of nutritious food.There is a great demand across the country for all kinds of nutritious food. 第一句用人称名词作为主语开头,第二句则用there be 句型开头,这样即改变了“主语+谓语+宾语”的单调句型,又突破了想强调的意思。其实,为了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除了用主语开头外还可以用副词、同位语、状语、表语、宾语、短语修饰语开头。2.利用倒装句。英语的基本句型是S+V+O 如果偶尔打破常规,改变某一成分的位置,不仅可以丰富句型,而节能强调、突出被倒装的部分,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例1、In no other place in the world can find such enthusiasm for applying for host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例2、 Faith i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s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ill never lose. 3. 多使用固定句型和固定短语,适当使用固定句型和固定短语取代单词及降低用词错误、搭配不当,又能让句子地道,使句子丰富饱满,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如:Everyone is supposed to do his or her best. It appears as if they have lost interes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job-hopping has its drawbacks as well as merits. Obviously…,If we want to do sth…,It is essential that…,Only in this we we can…总之,英语的句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从要表达的内容出发合理选用,文章的局势就会丰富,那么该文章定会出彩。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6

本论文关键词:美声美声耳朵美声呼吸打开喉咙

“美声”(BelCanto)就是美的歌唱的意思。仔细阅读“美声学派”大师的著作,我们会发现“美声学派”要求歌唱者能够表现以下这些特点:纯正的发音、优美的音色;演唱时的轻快和杰出的技巧;强弱自如、连音流畅;由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听觉训练所形成的完美的音准;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感情和乐思。由此可见,“美声”的歌唱原则是有助于歌者的训练的。而将美声的歌唱原则运用在长笛教学中,同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美声”耳朵的训练

“美声耳朵”的训练其实就是“美声学派”关于听觉训练的目标。教师不仅训练学生视唱与音程的辨别,而且要求学生像对待发展正确的音高那样去发展学生预想中想达到的完美的声音音质的能力。一旦做到这一点,受过训练的富有识别力的耳朵就会引导学生自主地在练习中不断地去衡量音色、音准,并判断元音是否纯净、节奏是否准确,以及其它声乐问题。但是要获得正确的训练有素的听觉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只能在教学中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这一因素同样适用于长笛教学。对学习器乐的学生来说,“耳朵好坏”(指听觉能力的高低)是相当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器乐训练的同时就已开始了有系统的听觉训练。就拿音乐基础训练之一的练耳课程来说,要从小学一直坚持到大学,几乎成为仅次于专业学习的、历时最长的科目。长笛这件乐器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因为它是一种初学时很容易掌握的乐器,(虽然它和其它的乐器一样,要精通它,达到最高水平是很难的)。长笛携带方便,不需调音,是一件固定音高的乐器,较之非固定音高乐器—拉弦乐器,在音准上相对容易把握一些。虽然长笛有这样的优越性,但仍要用耳朵仔细去辨听音色是否统一,音准是否准确。长笛是一件边棱音乐器,无需哨片,长笛的声音主要依靠吹奏者的气息控制和嘴唇的微调来调整。诸如呼吸不匀、嘴唇过紧或过松、吹孔覆盖的多少、嘴唇是否居于吹孔中心等等都会影响到吹出来的声音。这就需要用耳朵仔细听辨,勤奋练习,逐渐达到标准。

2.“美声”呼吸的训练

这里“美声”的呼吸指“美声学派”的先驱者为了要获得一种音质优美、圆润、甜美、柔和、连贯、轻松自如的歌唱效果,从长期的教学和演出中总结经验,终于得到一种一致认可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将这种呼吸法运用于长笛吹奏中,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同美声唱法的呼吸训练相一致,长笛教学中对呼吸的要求也是胸腹式联合呼吸。获得这种科学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笛声美妙清脆,柔和持久;使吹奏出来的音符干净清醇,流畅清晰。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1)可以采取陶醉的“闻花香”式的呼吸训练,口鼻同时缓缓地深吸气,两肋扩张、横膈膜下降,将气保持在腰间系皮带处控制一会儿,体会气息的扩张支持后再将气缓缓呼出,呼气时仍将继续体会腰部一圈的扩张保持。这种缓呼缓吸的练习是胸腹式呼吸的最好练习,它使得长乐句的吹奏不再成为困难。(2)可以采取“狗喘气”式的呼吸训练,即快速地吸气,导致两肋快速扩张,随后再快速将气呼出,如此反复的急吸急呼就象狗喘气时那样。这种呼吸的训练可以练出腰腹肌很好的弹性,对完成跳跃、短促的音符有轻快的效果。(3)可以采取“抽泣”式的呼吸训练,就象人伤心抽泣那样,快速地将气吸入后再将气缓慢地吐出。这种急吸缓呼的呼吸适用于较长乐句中的抢气,使得吹奏长乐句时气口很小,吸气不占时间又能保持整个乐句的连贯性。(4)可以采取“深吸气、暖哈气”式的呼吸训练,口鼻同时将气深深地吸入,再将气控制着轻柔地呼出,可以用保持长笛的吹奏嘴型同时往手心暖暖哈气的方法来体会这种呼吸的控制,这种呼吸训练可以极大地美化长笛的音色。

3.“美声唱法”打开喉咙的技巧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

喉头是人声的声源体。歌唱发声时喉头位置的状态,与呼吸的深浅、共鸣腔的调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将会影响到声音的音质、音色、力度、音准以及声部特征。因此,歌唱发声时喉头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正确位置上。喉头相对稳定是指歌唱发声时的喉头始终处于自然、自如、颈部肌肉放松、易于发出优美声音的稳定状态。正确的喉头位置形成于打开喉咙深吸气的状态。打开喉咙最充分、最自然、最适度的方法就是练习打“哈欠”。这里的打“哈欠”实际上是哈欠刚刚酝酿时的“半打哈欠”状态,这个状态下的哈欠,鼻腔呈开放状态,软口盖积极向后上方牵提,舌松软平放,使得舌根和后咽壁距离拉开而形成一个拱型空间。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老年合唱;声音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105-02

良好的合唱演唱技术是由气息、声音、咬字吐字、共鸣腔体以及情感的表达等因素决定的,而且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呼吸与发声,发声与吐字以及气息、声音、咬字吐字三者与共鸣腔体的运用这三对关系。老年人由于歌唱习惯、歌唱心理以及发声的机能等都与童声及成人合唱有区别,因此,在进行老年合唱训练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训练方法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究,笔者探索了以下几种训练老年合唱声音的方法:

一、老年合唱的呼吸训练方法

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合唱团要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母音转换、良好的音准、富于变化的力度、准确的节奏、多彩的音色等都与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呼吸训练是合唱训练基础。

歌唱的呼吸的具体方法有慢吸慢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以及快吸快呼等等,吸气时肩部放平,不能上抬,慢吸时尽量用鼻子吸气,快吸时应该嘴鼻同时进行,吐气应多使用慢吸慢呼,快吸慢呼的方式进行,做到匀、慢、稳,而且越慢越好,在吐气过程中可以作停顿(不吸不吐)再继续,就老年人而言,每次停顿时间不宜超过5秒,在体会到腰部的扩张感和小腹的收缩感后,逐渐增加停顿的次数,做完几次练习后要注意放松。

(一)均衡的呼吸练习

在做此练习时要注意吸气和吐气的均匀,做到气息与力度一起推进,软口盖打开,音量要控制,不要过大,音区选择要适度,高音区不用哼鸣,而用u唱,以避免挤压。

(二)跳音的呼吸练习

气息要有弹性的保持,吸气不宜太多,以免影响灵活性,要求横膈膜和腹肌的弹性,音区不宜过低,低至G大调即可,跳音练习要在气息的支持下进行。

(三)长音的呼吸练习

长音练习时,一般用柱式和弦进行练习,要求是精神状态一定要集中,老年合唱团可以考虑用“循环呼吸”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是:吸气状态统一,保持音量和气息的持续一致,各自换气时要注意保持歌唱的状态,进入下一次演唱时要注意指挥的手势,看是否有力度的变化,有力度的变化则要注意使自己换气后的力度与合唱团的力度一致,此外,换气后弱力度进入时要用软起音的起唱方式,尽量不要留下衔接的痕迹。

总之,音区越高,力度越强、乐句越长、气息的耗气量就越大,此外,气息的控制还与旋律的进行有关,级进和模进的旋律要求气息的平稳与流畅,上行跳进的旋律要做到“高音低唱”,低音时保持高音的状态,这就需要注意增加气息的支持,下行跳进的旋律则需要找到“低音高唱”,使低音能够保持高音的位置和感觉,这样才不至于高低音音区的脱节。

二、老年合唱的发声训练方法

(一)强调无声的张嘴练习

要想做到发声有共鸣与全体合唱队员音质、音色的一致性,我们必须重视无声的张嘴练习,具体方法如下:下巴放松,不让下巴上下移动,将头部向后抬起,每次张嘴都要靠头往上抬动来实现,嘴自然向上张大,对初学者来说,要每天重复练习几百次,坚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直至形成习惯为止,这对老年合唱团的音质的改善和口型的统一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软起音的起音方法的练习

唱软起音时要求起音时气息要缓慢吐出,这种练习可以使老年合唱团获得歌唱时的气息支持感和感觉声音的发声位置,因此要多唱弱力度的练声曲,练习时要注意歌唱的吸气状态,使腹部肌肉在乐句唱完之后才能完全松开,同时要有软口盖的逐渐上提感,此外在唱软起音时还要注意吸气要求慢而深,力求声音能够“软起软收”,“有气就有声”,找到气与声的正确比例。软起音练习以哼鸣和“u”母音为主,力度以“p”与“pp”为主。软起音常常在练唱连音和长音时采用,也可以用软起声的发音方法来纠正喉音的毛病,呼吸方法是采用慢吸慢呼法。

(三)强调“u”母音的练习

通过“u”母音的练习来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通过把高位置的“u”母音的练习贯穿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这样就可以使歌唱者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实现音色必定统一的目的。“u”母音的练习能使声音竖立起来,形成歌唱的上下通道感,而且能使声音丰满、明亮、松弛、圆润。发“u”母音时,要注意“内嘴”打开,嘴唇形成“撮口状”, 上下成管道状,喉咙打开放松,气息要有支撑感,想象成一根上下垂直的气柱,声音随气行,起音时感觉气息从下腹部涌出,通过胸腔、口腔,将声音打在硬腭上,感觉声音在鼻腔上部的眉心之间,向头部的前上方抛出。练习时开始用级进音程(三度或五度上行或下行都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用可用八度下行音阶,注意一定要把声叹在气上,音越高叹气的感觉越强烈,同时要带有哼鸣的感觉,气息要支持住,腰间有往外“鼓”的感觉。多做八度下行练习时,以便找到叹气的感觉。

如果在在练习“u”母音时,感觉到声音位置偏里偏后,我们可以用“mu”“nu”“lu”来练习,此法可调整声音的平衡问题,使歌唱位置趋向合理。

(四)加强母音转换的练习

老年合唱队员在练习母音转换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领:(1)下巴松开,尽量用牙关咬字;尽量保持口型不变,通过唇、齿、舌和牙的协调动作完成母音的转换;(2)保持各个母音统一的声音位置,使各个母音保持在“u”通道的歌唱状态之中;(3)可以在各个母音之前加入“m”“l”“n”等字头,以降低转换的难度;(4)用混合母音的理念进行演唱。

三、老年合唱的共鸣训练方法

老年合唱的训练过程之中,常常会出现声音的“尖”“挤”“压”“沙”等现象,致使声音缺乏融合度,缺乏合唱应该具备的“合”的共性,其具体表现为下巴紧张,下颚僵硬,舌根紧张,软腭下塌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对共鸣器官的调节,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以达到逐步改变音质的目的。

人声的共鸣器官分为可调节的(口腔、喉腔与咽腔等)与不可调节的(胸腔、鼻腔、额窦、蝶窦等)两类,因为声带所发出的基音是很微弱的,必须经过共鸣的运用才能使得声音的音量增大,音质得到美化。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可以达到逐渐运用共鸣腔体,美化声音的目的:

(一)多进行哼鸣练习

有气息支持的哼鸣训练可以解决气与声的比例关系,解决“漏气”与“气不够”的问题,使声音与气息的使用能够成正比,哼鸣练习还可以使歌唱者找到头声的“高位置”的感觉,获得正确的头腔共鸣,哼鸣还可以使咽壁挺立,使声音获得丰满而有力的效果。

哼鸣练习时要注意既要有气息的支持又要有口腔的开度,软腭上提,下巴放松,眉心与鼻咽腔有轻微的震动感觉,同时舌放平,舌尖抵着下牙龈,哼鸣的技术掌握好之后,要逐渐将“m”带到“a”、“o”、“u”、“e”等母音之中,将声音集中起来往鼻咽腔处哼着唱。此外,哼唱的力度不宜过强,音区不宜过高。

(二)加强弱音练习

“意大利声乐学派的训练诀窍之一便是先小声唱,使声音高度集中。”弱音唱法也叫“半声唱法”,用此法可以去掉歌者在大声演唱过程的多余的力量,培养歌者的内在听觉,使歌者先想好声音的正确音响再唱,有利于声音形成高位置,通过中声区的弱音唱法的训练再向高音区和低音区扩展,可以逐渐统一高中低三个音区的发声状态与,不至于声音出现“三截子”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在保持吸气状态下的半声唱法对于表现合唱的力度张力,增加合唱的力度对比,提高合唱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很有艺术价值的。

四、老年合唱扩展音域的训练方法

老年合唱扩展音域的训练首先要加强中音区地训练,只有中音区有了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往上和往下扩展,向上扩展时可以用“u”“i”等母音结合弱音唱法以跳进的音程关系来进行,还可以用八度跳进的办法进行,在向上扩展时经常使用跳音和连跳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向下扩展时可以用连音唱法用级进的方式将音往下叹,叹唱低音时要注意下颚的松弛,声音位置是不能往下掉的,同时找到声带的着力点与气息的支撑点。

五、老年合唱的咬字吐字的训练方法

首先,我们要使合唱队员形成到“张嘴咬字、用牙关咬字”的习惯,开始使用牙关咬字的方法进行咬字吐字时,可能出现“字不正”的情况,但是可以保证“腔圆”,只有保证了发音的腔体的共鸣,保证了喉咙的打开,喉结的低位置,才能保证有优美圆润的音色。所以,我们在训练老年合唱团时,一定要强调在咬字吐字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口咽腔的竖立、圆大和嘴唇的喇叭状态,尽量以牙关,舌头和软腭来调节,做到“子音在嘴,母音在喉”,做到声母快而准,韵母长而圆,归韵短而清,字头喷口有力,字腹圆润延长,字尾短收清晰。无论是前、后、横、扁、宽、窄的母音还是子音都要归位在头腔面罩里。

其次是要做到:横字竖咬,竖字前咬,宽母音窄咬,窄母音宽咬,扁母音圆咬,横母音竖咬,后母音前咬,前母音后咬。在演唱过程中要强调中心韵母的色彩,收声归韵在大多数韵尾要作淡化处理,“极大多数韵尾不收声以利于共鸣状态的保持。”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合唱咬字吐字办法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演唱《青春舞曲》与《游击队歌》这样的快速的合唱作品时,为确保音乐的连贯性和清晰优美的音色线条,很多字可以不用强调归韵收声。

再次,我们在演唱之前,可以让合唱队员们先张大嘴念歌词,在保证气息支持和口腔、胸腔、头腔共鸣的前提下念歌词,此法有利于降低合唱的咬字吐字难度,使全体合唱队员的声音音色和发声状态更加统一,从而达到音色融合的目的。

此外,中外作品因语言不同咬字吐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在训练老年合唱团的咬字吐字时还要遵循音乐的逻辑和语气语调,在保持良好的共鸣位置的前提下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总之,作为指挥还要调动每一位老年合唱团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老年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8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完整,完整的打“√”,不完整的“×”。

(1)红红的苹果(√) (2)秋天到了(×)

(3)奶奶回到(√) (4)天蓝蓝的(×)

分析众多学生的相关作业,我发现句式训练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句子结构缺少感知

学生之间进行口语交际时往往以短句、省略句为主,省略了一些句子的成分。受此影响,不少学生对完整句子的二要素缺少深刻的认识,对句子结构缺少整体感知。

2.对词语类别认识模糊

在句子中,不同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是各不相同的。“谁干什么”这一简单的句式中,充当主语部分的“谁”应该是表示名称的、表示时间和地点类的词语,充当谓语部分的“干什么”应该是表示动作或形容性的词。可是,学生对学过的词汇很少进行分类,弄不清词语的使用范围,就判断不出它是词语还是句子了。

3.对思考方法捉摸不透

如果没有掌握句式训练的思考方法,学生就只会凭直觉来解决各类问题。如学生会根据句子的长短来判断句子是否完整;会以熟悉的句子来比较,猜出一个幸运的答案等等。

针对种种原因,在句式训练中,我们可以这样去做。

一、句式训练以把握句子结构和明确词类界限为主线

1.把握句子基本结构

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的句式是非常多的,如句式间的转换、扩句和缩句、仿写句子等等。各种类型句式的训练都有自己特定的形式,刚学时难以理解,学完后又易混淆。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分析、归纳一下就可以发现,所有句式最终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句子结构——“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来展开的。我们可以用这最基本的两部分来分解出句子的主要成分,把结构复杂的句子转换成简单的句子。例如,“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用“谁把谁怎么样”或“谁被谁怎么样”的句式来概括。

2.明确词语使用范围

“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从一年级起,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词语的敏感性,让他们清楚该词语一般是作为句子的哪一结构成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举一举,哪些词语可以替代“谁”,在词语中挑一挑,哪些词语代表“谁”;让学生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看看它是作为句子的哪一部分等等。多次的强化训练,学生就会形成感知能力,就能对词类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句式训练以个例学习为切入点,逐步掌握句式规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句式训练也是同样。我们要走好引路的第一步,让训练由浅入深,逐步展开,让学生“有法可依”。

1.理解个例

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某种句式,首先就要给学生一个范例,让学生通过对特定句子的学习,对某种句子的样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在巩固交流中逐步形成语感。如扩句训练:(1)月亮挂在天空中。(2)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在这两个句子中,句(1)只是简明地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句(2)在“月亮”前面加上了“圆圆的”,在“挂在”前面加了“高高地”,在“天空”前面加上了“一望无际的”,这些具体修饰更清楚地表现了月亮圆、天高、天空大的特点。这类训练题就是在读的基础上突出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哪种句子写得更具体、形象和为什么具体、形象,并要求学生说(写)话时把话说(写)得更加具体、充实些。

2.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从个例的学习中发现某种规律,找到衔接的跳板,是学生真正掌握方法的关键所在。例如,扩句训练“月亮挂在天空中”,我要求学生从句子入手,找出句中的名词(月亮、天空)和动词(挂在),先做一个填修饰词的练习:什么样的月亮、什么样的天空、怎样地挂在。这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圆圆(弯弯……)的月亮、高高(牢牢……地挂在、广阔(蓝蓝……)的天空。接着,我要求学生把“什么样的月亮、什么样的天空、怎样地挂在”连成一个句式“什么样的月亮怎样地挂在什么样的天空中”。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就能写出多样的答案。在多个答案的比较中,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出一个不变的规律——“什么样的(东西)怎样地(动作)”。用这个规律幻化出不同的句子,扩句就手到擒来了。有了句式的帮助,有了清晰的思考步骤,各种句子的训练就像是学生自己本领的显现,学生也有能耐想怎么变就怎么变了。

三、句式训练在举一反三中拓展思维,灵活应用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创新;语言训练;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G424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21-0061-03

一、创造性语言训练与创新思维训练的统一是培育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也就是说,创新能力的培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育应成为语文教育素质的核心,因为语文课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语言本身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同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的需要会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样式,有时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二是语文教材就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三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时期,更需要发展儿童的创新思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语言本身和教材的创造因素以及儿童待发展的创新思维,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才能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创造性。

二、如何实现创造性语言训练

与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语言两方面。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以训练创新思维为主,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有时以创造性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两者总是统一的,若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割裂开,那是不正确的。

1.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孕育创造性语言

创新思维和形象思维密不可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等方面。

(1)丰富学生的表象,促进创造性语言发展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它在低年级儿童思维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其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秋天》这个单元时,我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再把看到的说出来或写下来。在学习《可爱的娃娃》一课时,将一幅逼真的娃娃图挂在黑板上,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我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娃娃,然后说出娃娃的样子。学生一下子就说出她的头发多么(柔顺),她的眉毛多么(细长),她的脸庞多么(红润),并用“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引人注目”等词语来形容娃娃。学生通过观察,能运用较贴切的词语对娃娃进行描述,加深了对可爱娃娃的认识,这对理解文中主人公珍妮偷拿娃娃这一情节无疑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学生对观察结果的表述,会自然地促进其语言的发展。观察的事物在儿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表象积累多了,就会成为儿童语言表达的素材,就会使儿童的说话、写作内容丰富起来。

(2)放飞学生的想象,促进创造性语言发展

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

第一,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是要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景、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二是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如《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自然段描写武夷山山势险峻,三十六峰造型奇特。三是要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形体再现语言。有的学生展开双臂说:“我是雄鹰峰。”有的学生翘着手指说:“我是小花山。”还有的孩子弯着腰说:“我是仙人岭。”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动作各不相同。这时,学生说出了“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等词语来形容三十六峰,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发展了想象力。

第二,揭示关键词句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想象。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就明白,必须将词句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之义、含蓄之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不懂就问》一课,当孙中山提问后,教室里鸦雀无声,这里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教室里鸦雀无声是什么样的情景?为什么教室中会鸦雀无声?在启发学生的想象时,学生会联想出更丰富的内容。此时,教师可要求他们用语言表达想象,其语言必然是具体的、形象的。

第三,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要善于给学生提供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情境,使学生听教师的读和讲有如身临其境,继而在头脑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并用语言表达想象的结果,其语言就会是形象的、具有创造性的。如果教师的语言空洞,就是有好的教材也不会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经常是用生动而优美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想象与情感密不可分,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

(3)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进创造性语言发展

第一,鼓励质疑,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意识。有人说,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陶行知曾讲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此话千真万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广阔的、灵活的,并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发问,诚恳地欢迎学生提出问题。

第二,教师要善于设计多形式、多层次、多答案的练习。鼓励学生动脑筋说自己的话,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了就不要重复。日久天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

2.丰富创造性语言的色彩,激活创新思维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创造性语言训练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模仿过程中逐渐增加创造性成分。要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具有创造性,关键在于教师设计语言训练上的创造性。

(1)扩展性的语言训练

第一,扩展词汇,发展语言,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多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如《初冬》一课,让学生结合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江凡》一课描写到在突如其来的火灾中,大家慌乱了,江凡却能镇静地想办法。教师出示句式:人们( ),江凡却( )。于是学生答出:人们(惊慌失措),江凡却(从容不迫);人们(心惊肉跳),江凡却(沉着冷静)。这样的词句训练不仅丰富了词汇,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同时也为理解文本启动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使学生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词,对学生的说话、写作帮助甚大。

第二,扩展句子,发展语言,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扩展句子,既是连句成段、成文的基础,也是使思维发散和深化的过程。如《美丽的武夷山》一课,教师可提示句式: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是( )!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书中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复句,然后再进一步要求: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 ),仿佛在( );有的像( ),仿佛在( );有的像( ),仿佛在( );有的像( )仿佛在( )……真是( )!学生说: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仙女),仿佛在(低头照镜子);有的像(一群小猴), 仿佛在(和妈妈撒娇);有的像(一头小鹿),仿佛在(和小鸟说悄悄话);有的像(两位老人)仿佛在(下棋喝茶)……真是(千姿百态)!

(2)重组性的语言训练

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知识的重组练习,是训练创新思维、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一,语文内容的重组训练。对课文的句、段、篇可以重新组织,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以采用“补充故事情节”、“叙写小诗”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性词句、标点符号等补充故事情节,使情节具体化;根据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述,展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一般采用补写、改写、扩写或创造性复述等方式。

第二,语文形式的重组训练。一是变换句式训练。如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或设问句;由反问句或设问句改为陈述句;由二次否定句改为直述句、反问句或责问句;由一般句子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由对话改为叙述或叙述改为对话,都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二是改变人称的训练。有的句子可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如《妈妈不要送伞来》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在老师和学生对读时可使用第二人称;有的可以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或第二人称,例如《两只小狮子》可进行改变人称的句子训练,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狮子表达内心感受。这种变换人称的语言训练,不能简单地要求学生改变人称叙述,教师应注意启发、提示导语,主要把学生的心里话导引出来。

这样的语言训练,实际上也是作文指导和思维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作文能力。

三、教师的创造精神

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保障

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提高语文教学的创造性。首先,要明确创造的含义。简单地讲,创造就是把自己已知的知识、思想、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或思想。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从学生方面讲,就是指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语文教学规律,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经过重新体验、感悟、重组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学生学习语言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于个体独立的看法,但这看法要求并不高,只要不重复自己和他人,就有新意。如理解课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有自己正确的看法;作文中个人思想、情感的体现,个人对事物、人物、景物的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创造性学习。

扩展训练心得体会篇10

一、仿写

仿写是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它是依照范文提供的样式(包括内容)来写作的训练。对初中生来说,在写作中一筹莫展时,能依“法”循“章”,自然会得到启发。

1、仿内容,培养观察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让学生“在读中写,以写促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准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在读中学写法,运用学得的写法进行仿写。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精彩内容,让学生从中学到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知识。学生的仿写内容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在不断对比、借鉴中汲取经验,触发灵感,提高表达能力。例如名家笔下的老师形象各具特色,严厉的、温和的、专制的、明主的、幽默的、严肃的、浅薄的、博学的……不胜枚举。仅初中课文记录的教师形象就不只三类:悲愤爱国型——法国作家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严厉博学型——文学大师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清新温和型——当代作家巍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

教材的篇目是专家精挑细选的名篇,具有代表性且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我们学习人物记叙文写作可以以此进行仿写,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复阅读文本:“他(寿镜吾先生)是一个高而瘦的老师,须发都发白了,还戴着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学生通过观察一位任课老师,仿写了下文:“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头发短短的,标准的板寸,鼻梁上配着一副精致的金丝眼镜。我对他有几分崇敬还有几分好奇,他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他是本校学历最高,最博学多才,最幽默风趣的语文老师。”儒雅的寿先生变成一个留着平头,语言幽默的温和型老师,其个性的张扬全仗着认真观察和内容的仿写。

2、仿语言,培养语言感受力。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常是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的共同特点。对初中生来说,这种“不可言传”如果过深过细地“言传”,反而会使他们失去那种与神相交的诱惑和。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反复阅读来增强语感,再以模仿来意会,从而提高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尤其是在一些诗歌中,让学生仿句式习作,效果很好。如诗歌《理想》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生动形象地称赞理想的意义,比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以让学生仿照这些比喻句,以“爱心”“书籍”等为开头,仿写几句,使仿写句子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还有仿片段的,例如《故乡》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少年闰土的乐趣,教学时,扣住“趣”来启发学生,教他们从课余的游戏中寻找“趣”,如踢毽子、老鹰抓小鸡、斗鸡、荡秋千等等,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这样,学生的仿写就成了自身游戏过程的描述与范文片段的模仿,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从而增强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无论哪种模仿语言,都不可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3、仿思路,拓展思维空间。

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说,要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常常借助于认同与还原的心理过程。即阅读中化为作者,身临其境,亲做其事,进入无“我”之境,从中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阅读后又能还原为读者,进行远距离欣赏和评论。所以,仿思路训练,属较高层次的仿写,它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乡愁》文后的仿写,指导学生掌握诗歌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特点后,教者可以让学生大胆写作《母爱》,按照时间转移的思路,有一学生写道:“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她,香甜甜的;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纵观学生习作,发现有的作品使用求异思维,如用地点转移安排诗歌,它既能充分体现丰富的感情,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此,进行仿写训练,应选准范文的仿写点,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做到既形近又神似,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能在模仿中有所创新。

二、变写

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某种变动,写出与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作文,这种训练叫变写,它比仿写近了一步,属于“半创造性”的作文。变写的方式有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下面结合初中教材具体谈谈扩写和续写。

1、扩写

扩写是把短文衍化为长文,它既要充实具体,又要精练生动,而不是重复啰嗦,画蛇添足。

扩写常用“添枝叶法”和“增躯干法”。前者是通过增加合理的虚构成分进行扩写;后者是把原文简单的内容加以扩展,二者都是变概括为具体。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以扁鹊“已逃秦矣”和“桓公遂死”来结束故事,这是极为概括的,也是扩写练习的好材料。指导扩写,可要求学生把握扁鹊、桓公人格特征,用“增躯干法”来具体叙述扁鹊逃秦过程的风波,用“添枝叶法”来具体描写桓公死前的神态、语言、动作等。这类扩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其想象力,提高描写与叙述的技能。

2、续写

续写是把没有写完的文章或事件完整化的训练方式,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想象贵在合乎情理,即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内在逻辑。所以,续写是原文合乎情理的延伸和发展。

总之,变写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创造力。它是一种现成的材料作文,因而也是检测学生阅读与写作结合程度和能力的便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