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养殖发展前景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9:37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 苗山土鸡 林下养殖 调查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70-01

一、基本情况

融水县苗山土鸡选择在山清水秀、无任何污染的树林、竹林、果树下等养殖,不受外界环境污染。鸡以谷物杂粮、草、虫为食,放养半年以上才上市,保证鸡肉的品质。鸡病防治主要使用中草药,保证鸡肉无药物残留,达到国家无公害质量标准。苗山土鸡个体均匀,外形美观,肉质香甜鲜美,营养丰富,皮下脂肪少,是老少皆宜的理想营养佳品。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人民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苗山土鸡的品质恰好适应的消费者的追求,展现的苗山土鸡林下养殖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县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林地占地面积407.22万亩,发展苗山土鸡林下生态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量的林地面积为苗山土鸡林下养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我县苗山土鸡林下生态养殖如火如荼的发展。2011年以来,我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把发展林生生态养殖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任务来抓。经过两年多来的发展,批存栏1000只以上的林下生态土鸡规模养殖96户。2012年全县年出栏肉鸡610.14万只,其中苗山土鸡80万只;林下生态养殖合作社4个,存栏苗山土鸡种鸡1万多只。

二、苗山土鸡林下养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积极引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在林下养殖项目实施中,农民能否积极参与养殖是项目成功发展的关键,因此发动农户参与,解决农户实际困难成为了项目实施的首要任务。农民对于苗山土鸡林下养殖都非常感兴趣,但是真正的实施却畏首畏尾,发动养殖工作困难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深入村屯,与农民群众“零”距离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对养殖基础比较好的养殖户进行扶持,以点带面的铺开,逐步带动群众投入林下养殖产业中。另外,通过与群众的交流,让农民群众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克服小农意识,通过商品的流通,产生经济效益。

2.多方筹措,解决资金难筹问题

由于我县农民收入比较单一,农民的经济条件较差,创业资金缺口比较大,农户发展林下养殖项目启动资金的投入困难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有创业想法的,而资金不足的养殖户,县有关部门与邮政银行、农村信用社、妇联、人事劳动等部门联合对具备贴息贷款条件的养殖合作社和其他养殖业主争取财政贴息贷款。积极落实惠农政策,目前主要有柳州市“菜篮子”工程、柳州市支农资金、融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等扶持政策,对我县规模苗山土鸡林下养殖户给予一定的扶持。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经过调研,农民群众对发展苗山土鸡林下养殖比较感兴趣,但是缺乏技术都没有付诸到行动的中,农民对得到养殖技术培训的愿望强烈。我县按照农民群众养殖意愿,首先是安排他们到规模养殖场进行参观,掌握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概念;其次是有针对性的组织群众进行培训,免费赠送养殖光碟和书本,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到村屯指导农民群众进行林下养殖场的规划和动物疫病的防治;再次是邀请专家到村屯给农民群众分析国内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灌输知识,让农民群众开阔视野,增强信心。

4.加强林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为更好的发展苗山土鸡林下养殖,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成立了四荣乡巾英专业养殖合作社、融水县袭明专业养殖合作社,让农民抱团发展,形成统一培训、统一防疫、销售的良好发展趋势。合作社成立,以“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方式发展苗山土鸡,保证养殖户有一定的饲养利润,从而保障了农户的养殖效益,大大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 黑山羊养殖 现状研究 发展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S85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52-01

我们嘉禾乡全乡的面积近乎五百平方公里左右,乡内河流纵横,水源充足,多山地和高峰,地处云贵高原,地势海拔比较高,乡内颇多陡坡和山脊,年降水量非常充足,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年降水量在1800-2300毫米之间,这样就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为黑山羊的养殖提供了环境基础,同时乡内的山地地理条件,为黑山羊的活动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大范围山羊养殖规模的形成,同时充足的降水量保证了山羊的水源和食物来源,为黑山羊养殖业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1 目前全乡黑山羊养殖业深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来黑山羊养殖的走向看出,本乡发展黑山羊养殖的地理条件是得天独厚,但是要想走向规模化,集中化的发展生产道路,还是有许多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首先,在全乡的黑山羊的养殖规划过程中,由农业生产部门牵头联合地方政府和畜牧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由于当地的农户大多数以贫困人口居多,在面临羊舍建造、种羊选择、羊病防治方面还是心有余力不足,主要是经济条件的限制,需要进一步政策调整与财政支持,切实解决黑山羊养殖规划建设中的现实经济限制问题,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再者,由于当地山地陡坡居多,在规模化养殖方面构成了困难,当前地势地形的限制,黑山羊的养殖户大多数都比较分散,主要都是各自为单位进行独自的养殖,很难进行统一的组织协调,为规模化的生产、畜牧疾病防治、集体经济分配等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带来了较严重的困难。然后,在当地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农民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植物种植业为农业生产的结构基础,对于现代化的特色畜牧养殖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相关知识的了解,总是对特色养殖持怀疑或者观望的态度,缺乏深刻的逻辑认识,造成部门大力推广,百姓不积极配合的产业失调的发展局面,同样为特色养殖业的开展及农民致富的目标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 促进我乡黑山羊特色养殖业快速发展的策略

针对目前我乡在特色黑山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经过调查,特提出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希望以此促进我乡黑山羊特色养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带动我乡的农民增收致富。

2.1 加快产业政策的趋向化调整

全乡的黑山羊的养殖扶持政策要进一步进行趋向化调整,以局部的重点扶持带动整体黑山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在于,以促进现有的黑山羊养殖基础的产业村进行结构调整,确立其具体的发展方向,做好本村的试点发展,充分研究本村的黑山羊的养殖走向,深入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调查,提出合理的规划发展政策,不断变更养殖的规划走向,以重点扶持为基础,为实现全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工作帮助,重点扶持贫困农民进行合理化的生产养殖,带动一批有致富脱贫愿望的农户进行产业开拓,做出成绩,增强农民的自信心,为实现本乡特色养殖奠定基础。

2.2 建立产业扶持体系

在黑山羊养殖繁育的过程中,农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养殖难题,会深刻阻碍农民养殖致富的道路,此时,就需要相关部门抽取人力物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养殖户切实解决问题。在种羊的选择及培育的过程中,要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走访调查,去深刻体验农民在养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人员为养殖户解决疾病防治、繁殖培育中的技术难题。在成羊的出售及统一销售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为农民建立统一的销售体系,切实维护好百姓的经济利益。对于偏远及道路不通的养殖户,要组织好相关人员的深入,为养殖户建立相应的养殖保障,防治疾病及其他灾害的发生,为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加大特色养殖的宣传力度

在黑山羊的特色养殖的过程中,要想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必须群策群力,深入做好农民的养殖开展工作,就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户投入到黑山羊特色养殖的产业之中。过度的分散化养殖是不利于地区产业发展的,只有走向集约化的养殖生产道路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出更客观的经济效益的,所以相关部门在产业规划的过程中,要切实发动人民的力量,深入做好百姓工作,做好产业的宣传工作,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产业财政支持,技术服务,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能切实感受到黑山羊养殖能给他带来的经济效益,为全乡的黑山羊养殖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同时在加大宣传力度的方面,要懂得整合现有资源,通过现代传媒的技术手段,让产业的发展深入人心,能让更多农户看到产业发展的前景,使百姓能深刻理解到黑山羊养殖的产业知识,提高百姓的致富意识,能根据实际情况向百姓说明情况,清晰他们的思维逻辑认识,让他们感到政府是有决心,有毅力,有保证,有重点的促进产业发展,是实心的为老百姓服务的。

3 结语

发展黑山羊的特色养殖是本乡发展的一个重点产业,虽然目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为了使更多的人脱贫致富,促进本乡黑山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的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使黑山羊特色养殖产业成为带动我乡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浅析景东黑山羊发展潜力及措施[J].云南农业,2009,01:24-25.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3

富水河畔的通山县是中国最早的县级红色政权诞生地之一,也是一个集“老、库、山、穷”于一体的省级贫困县。近年来,通山县主动适应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创新扶贫模式、突出产业发展,探索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经营,让贫困户“山上生金、水里流金、屋顶披金”,形成了“政策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

景区“带”火农家乐

“最近气温比较高,来赏花、漂流的游客比前一阵子多了不少。”阮家岭农庄负责人阮世灿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满脸欣喜。

2016年以来,通山县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和地域特色,大力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主题公园、农耕文化园、休闲农庄等。通过景区景点的开发,不断带动贫困户融入旅游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实行“景区景点+农家乐+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杨芳林乡、黄沙铺镇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建成樱花、杜鹃花景区,每年能吸引2.3万名游客。景区带动了12户贫困户、52人参与农家乐经营,人均月工资达1500元,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自黄沙铺镇景点开发以来,我们就一直想要开办个农家乐。”阮世灿告诉记者,经过多方筹备,阮家岭农庄终于在2016年9月开业,借着镇里大力发展赏花、漂流等旅游产业的东风,农庄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开业才一年毛收入已达到30万元。富起来的阮世灿并没有忘记贫困乡亲,“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现在富起来了,乡亲们还受着穷哪。”

开业以来,阮家岭农庄主动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内贫困户脱贫,孟玉兰便是其中的一个受益户。“以前,我们家就靠我跟孩子他爸打工赚钱养家,家里人多,我们收入又不稳定,家里生活很困难。”说起之前的境遇,孟玉兰眉头紧锁。“现在好了,我在这边上班,一个月能拿2500元,还能照顾家里,这么好的工作,我可得好好干。”

截至目前,通山县已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注册旅游企业45家,创办农家乐1200家,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带动1.6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互联网“带”起电商潮

远在深山,却能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特色让“大家识”,淘宝、京东等网站上的通山馆,阳春圆饼、九宫山茶油等通山农特产品赫然在列,销往全国,通山县“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愿景呼之欲出。

在产业扶贫中,电商是重要的一招。通山县坚持线上农产品与线下产业链相结合,引导贫困户通过开网店或参与产业链实现增收。率先抢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试点机遇,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合作,建成阿里巴巴、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41个,电商大楼入驻会员企业40余家,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人员达到1万人。

在大力为发展电商提供基础的同时,通山县还深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紧扣贫困户需求,对症下药、因户精准施策,对其进行订单培训、上门培训、电商培训等。成卫卫是通山县九宫山镇人,2007年因为一场交通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紧接着父亲离世,只剩下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几十万元的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在母女俩瘦弱的肩膀上。“后来县里鼓励我们搞电商,我想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于是报名参加了县里的电商培训。”成卫卫说。随后,掌握了电商技术的成卫卫在淘宝上开了店,销售化妆品,现在月平均交易额2万元,月收入2000元以上。“感谢政府、感谢电商,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成卫卫感叹道。

目前,通山县共有140余个村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态势,6800户贫困户参与到楠竹、茶叶、油茶、香菇、小龙虾等产业链,484户贫困户发展电子商务。电商扶贫成为通山群众创业脱贫新时尚。

能人“带”动发展热

大路乡孔雀养殖能人大户王文教,投资1.2个亿建成100亩的孔雀山庄,养殖良种蓝孔雀。

“大路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特别适合孔雀的生长和繁殖,我有养孔雀的技术,回来创业既能发展自己的产业,又能为乡里乡亲们做点事。”王文教说。为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殖孔雀脱贫,山庄向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孔雀幼苗、养殖技术和饲料,由贫困户代养10-12个月,山庄按照100元/只的价格进行回收,贫困户零风险养殖。犀港村村民杨大意,几年前丈夫去世后,独自抚养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一家人的境况从2016年9月开始改变:“基地为我们免费提供幼苗和饲料,还教给我们养殖技术,养殖若有损失由山庄全包,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说起这些,杨大意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仅通过养殖孔雀这一项,我今年能增收2万元呢。”目前,山庄共带动45户贫困户养殖蓝孔雀,平均每户养殖300只、年增收达到3万元。

为了充分l挥能人大户的技能、经济、创业优势,鼓励贫困户参与到能人大户的产业中,通山县政府整合财政、扶贫、农业、林业等部门项目资金1亿元,设立扶贫产业基金,专门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开发“精准扶贫贷”,每年整合10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补偿金,进行1:10放大,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可以通过产业扶贫基金、扶贫贷款等资金,以挂靠合作社或大户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合作社或能人大户给予贫困户保底分红。通羊镇茅田村就有5户贫困户将扶贫贷款挂靠到村内的香菇合作社,每户每年可收入5000元。

土地租赁“带”出新工作

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带来的是越来越多土地的荒芜。对此,通山县大力在湖北省范围内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并颁发证书,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既能增加收入,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还为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打好了算盘”:将这些释放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成立农机、施肥、修剪、打药等劳务服务队,返聘到产业基地务工,让他们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

燕厦乡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引进南山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3000亩用于苗木种植,投资2亿元建成集四季采果、观景、赏花、参与式劳作等功能的现代星级农庄,返聘80余户贫困户就地务工,贫困户不仅得到了土地资金,还拿到了务工薪金。成金林是燕厦乡北冲村村民,一家八口人,老伴和大儿子常年患病,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只能靠着几亩地的微薄收入过活,生活早已捉襟见肘。自南山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项目在当地落成后,他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公司租用了我家的林地,还给我安排了工作。现在,我每个月都能收到租金和工资,足够我们一家人用。”说起乡里的租赁返聘老成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该乡又成功引进南京中电电气公司,在理畈村建立了100兆瓦地面光伏发电站。该项目建成后,既可让群众得到荒山租金增收,又可为贫困群众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200余万元的劳务增收。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 休闲渔业;问题;发展对策;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 F3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8-01

昭平县地处桂东北,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发展渔业的自然条件和物种资源优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县渔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水产养殖业进入全区内陆重点县行列。与此同时,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休闲渔业悄然兴起,增添了渔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开辟了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1 昭平县休闲渔业发展概况

昭平县大小河流200多条,绝大部分为桂江水系。桂江是昭平县最大的河流,境内河段103 km,有一级支流85条,二、三级支流112条。全县河流总长1 624 km,多年平均径流量173亿m3,地表水径流量29.94亿m3,可利用水量14.98亿m3,水域面积达1.13万hm2,适宜养殖面积1 000 hm2,可设置网箱40万m2。近年来,昭平县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在保持水产养殖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政府重视、政策扶持、群众参与等措施,促进集养殖、饮食、娱乐、垂钓、观光、养生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网箱养殖面积达9.8万m2,池塘养殖814 hm2,渔业总产值2.607亿元,有各类休闲渔庄80多家,综合经营收入5 660多万元,成为该县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 昭平县休闲渔业的基本形式

2.1 饮食服务型

依托圩镇、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以农家乐、生态渔馆和山庄园林为载体,发展休闲渔业,如昭平镇马圣村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创建了种草流水生态养殖、前店后塘田园风光式休闲渔业经营模式,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池塘边种植黑麦草、象草和蔬菜,解决草食性鱼类主要饵料问题,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建造标准鱼塘,保持水深1.5 m左右,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三是引河水入鱼塘,利用马圣河自然落差,不间断排灌流水,自然调节水质,使养殖水体保持良好,形成适合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提升鱼的质量。四是实行生态养殖,不使用化学药品,尽量少用合成饲料,确保鱼产品生态、安全、天然美味。创新水产养殖模式后,依托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渔业生产的场地,拓展经营范围,整合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兴办集养殖、餐饮、观光、娱乐、养生等于一体的农家乐,形成生态养殖、市场流通、餐饮休闲的产业链,增加渔业效益,拉动乡村旅游,促进水产养殖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2.2 生产经营型

依托江河或库区网箱养殖基地,利用渔业自然环境和生产场地,整合山水景观与渔业文化,兴办集养殖、餐饮、垂钓、观光、娱乐、养生等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这种形式的休闲渔业主要集中在桂江沿岸乡镇。投资者结合网箱养鱼,增加垂钓、捕鱼和水上游玩等娱乐项目,依托百里桂江造船或在沿岸开办鱼餐馆,利用自然环境、网箱养殖和船舫式鱼馆发展休闲渔业的模式,让人们走进水产养殖场,在产地直接品尝生态鱼的鲜美佳味[1]。

2.3 休闲养生型

依托山塘水库,结合周边的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既有养殖、餐饮、住宿、垂钓、娱乐,又有观景、健身、度假、休闲、养生和乡村生活体验。这种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的休闲渔业形式,让游客观赏鱼水欢歌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灵动和生气,体会垂钓戏水的乐趣,品尝生态鱼的鲜美佳味,增进身心健康。

3 昭平县发展休闲渔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管理。休闲渔业多数以民营企业和个体老板自主开发为主,布局结构不合理。二是规模偏小、产品单一、服务功能不齐全。三是基础设施较落后,配套功能不完善。交通不便,缺乏旅宿和娱乐等服务设施,影响休闲渔业的持续发展。四是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无建设用地指标,难以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原有的一些休闲渔业企业也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无法做大做强[2]。

4 加快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

发展休闲渔业是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调整优化发展思路,形成以县城和重点镇为中心,以桂江水系为纽带的休闲渔业经济圈,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充分认识休闲渔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正确处理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引导,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有序开发,把渔业生产、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公共服务等综合规划,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地域特点鲜明的休闲渔业项目。一是把渔业生产与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结合起来,形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把休闲渔业与生态农业、健康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综合性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项目,构建绿色生态、特色高效、三业融合的现代渔业体系。三是把休闲渔业与城镇建设、景点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设休闲渔业项目[3]。

4.2 提升层次,打造品牌

要规划建设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通过成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形成区域性的休闲渔业基地,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先进高效的养殖模式,着力打造桂江生态鱼品牌,用品牌开拓市场,引领产业发展,加快形成生态养殖、产品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休闲养生一体化的产业链,打造多元化的绿色生态休闲渔业,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4.3 整合资源,引导发展

休闲渔业既涉及到产业联动,又涉及到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后劲。组织职能部门制定休闲渔业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休闲渔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规划道路建设和景点开发,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建立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引进外资和群众自筹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动休闲渔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合力[4]。

5 参考文献

[1] 柴寿升,张佳佳.美、日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31.

[2] 陈思行.美国休闲渔业现状[J].北京水产,2005(1):4-7.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5

1.特种养殖业发展前景

1.1特种养殖业是保证野生动物满足人类需求的适宜途径 由于各种原因,野生动物资源锐减,原来单纯依靠野生动物提供的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如麝香等名贵药材,其有效途径是人工养殖。

1.2特种养殖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特种养殖行业也必将逐渐从传统的副业、辅业中逐渐地脱离出来,而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传统的畜禽养殖将逐渐走向规模化、集团化、一体化和现代化。而相对比较弱小、覆盖面很宽的特养业,就需要很多的人员、单位来进行专业、深入、系统地从事和完善这个产业。

1.3中国农村目前适宜发展特种养殖 我国的人口众多,并且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逐渐从传统的种植业为主的劳动、创收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的创收模式。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1.4特种养殖的前景广阔 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一些在原来生活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不敢想、不能奢望的产品存在潜在需求,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特种养殖的终端产品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食用为主的鲍鱼、海参、小香猪、鸵鸟、孔雀、蛇等;以药用为主的鹿茸、熊胆、蝎子、麝鼠等;以服饰、装饰为主的貂皮大衣、狐狸毛条、貉子毛工艺品、绒类壁毯;观赏用的金鱼、藏獒、小宠物猪、蝈蝈等。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特种养殖行业的前景将更加的光明。

2.发展特种养殖业应注意的问题

2.1正确的心态 任何的收获都是靠劳动换来的。高回报的产业,其风险也大。特种养殖也是如此。发展特种养殖也必须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如果想通过特养“一夜暴富”是不现实的。

2.2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选择适宜自己发展的特养项目。不要被一些人或广告宣传所迷惑。比如在北方就适宜饲养对冷资源要求强烈的毛皮动物,而不适宜饲养蛇、鳖等要求空气潮湿的动物。

2.3科学饲养 每一种特养动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也就决定了其对饲料、饲养、管理、用药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在从事特种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该物种的特性去科学饲养。如果盲目地照搬其他物种的饲养方法,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2.4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特养品种。因为成了规模之后,其种源、饲料、药品、饲养、管理、加工、销售都已经成型。

2.5量力而行 饲养应该追求一个规模效益,但是,必须要量力而行。不要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的强行上特养项目,以逐渐扩大规模的方法比较稳妥。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6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为基础,以商贸为依托,以加工业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新路子。鉴于秦安县的卓越发展成绩,本刊记者对秦安县委书记陈天雄进行了专访。

产业推动 现代农业显成效

“秦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县工作的重心。县委、县政府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机构调整步伐,培育壮大林果、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高效农业建设、产业基地建设、专业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健康较快发展。”谈起秦安的发展思路,陈天雄书记思路清晰、表达铿锵有力。

秦安县林果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模式,是秦安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亮点和样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无工业污染的实际,以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林果支柱产业为目标,按照“扩基地、创优质、树品牌、举龙头、拓市场”的总体思路,遵循绿色无公害化生产、龙头企业带动和实施品牌战略。

畜牧养殖是秦安县的一大传统产业。县委、县政府按照增量、增值、增收入的原则和规模养殖、集约经营、龙头带动、科技兴牧的要求,大力推进了畜牧养殖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全县建成蛋鸡养殖、放养山鸡养殖、瘦肉型猪养殖、奶牛养殖、肉牛养殖、獭兔养殖、紫花苜蓿生产等7个畜牧生产基地,规模养殖户达到14973户,发展养殖专业村118个、家庭养殖场159个,建成畜牧龙头企业10个。全县农民人均养殖收入不断提高。

商贸带动 非公经济添活力

“秦安货郎担走遍天下,小商品市场远近闻名。”据陈天雄书记介绍,当地群众自古就有经商的习惯,商品意识非常浓厚。改革开发三十年来,秦安县把培育建设市场作为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乡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88年建成的兴国小商品市场,经过改扩建后,市场规模、档次得到较大扩容和提升。在市场的带动下,兴贸五金、轻纺商城、家具装饰、生资超市、北大果品、蔬菜批发等专业批发市场相继建成运营。全面市场建设已实现了由综合市场向专业市场、批发市场、自选购物市场和社区市场的转变,形成了以兴国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城区各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格局。至目前,全县各类市场达41个,市场建设总投资2.42亿元,占地面积557.33 亩,总建筑面积12.48万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6.5亿元。

建一处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市场的兴旺,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非公有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解决了5.7万多人的就业问题。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秦安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安置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2008年,全县实现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8000余万元。

今年,县委、县政府将建设一处占地18200平方米的“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将会为秦安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陈天雄书记兴奋地告诉本刊记者。

旅游拉动 产业服务具雏形

秦安县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闻名遐迩的大地湾遗址和兴国寺、文庙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有街亭古战场、女娲祠等文化遗存近百处。民间文化绚丽多彩,秦安老调、腊花舞、陶艺制作、编织工艺等分别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着力培育旅游新型产业,构架起了特色鲜明的寻根祭祖游、三国古战场游和农业生态游,逐步形成了特色突出、整体推进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旅游开发中,秦安县采取项目争取、招商引资、政府投资和民间集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1200多万元,对兴国寺、文庙、凤山、可泉寺、女娲祠等重点旅游景区进行了维修,完成了大地湾遗址、女娲宫、三国街亭古战场景区、凤山景区的总体规划。

陈天雄书记对记者说:“大地湾史前博物馆工程、凤山古建维修、栈道铺设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同时,争取并落实以工代赈项目,打通了通往大地湾遗址、街亭和女娲祠景区的交通瓶颈。加大了柴家山等4处生态观光旅游景点建设力度,形成了高标准、上档次的‘吃农家饭、住农家舍、进农家园’的田园式农家乐旅游模式。”

200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0万多人,旅游总收入达800万元。

劳务促动 全民创业拓新天

秦安县是个人口大县、劳务大县,总人口61.4万人,劳动力3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5.3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作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全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实施了“走出去、立住脚、返回来”三步走战略,推行了“宣传、培训、就业、维权、创业”五位一体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劳务培训――劳务输转――返乡创业――发展经济――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劳务发展路子。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务输转工作先进县”、“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全省劳务经济先进县”。

通过一手抓劳务培训,一手抓劳务品牌创建,秦安县打造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大地湾建筑工”、“娲乡家政妹”、“成纪服务员”、“羲皇保安员”、“秦安名厨师”等秦安劳务品牌,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县政府劳务办、乡镇劳务站的职能作用,把有组织输转作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改变劳动力盲目外出的状况。

秦安县一手抓劳务培训,一手抓劳务品牌创建,打造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大地湾建筑工”、“娲乡家政妹”、“成纪服务员”、“羲皇保安员”、“秦安名厨师”等秦安劳务品牌,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地方特色劳务品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县政府劳务办、乡镇劳务站的职能作用,把有组织输转作为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改变劳动力盲目外出的状况。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7

4月26日至27日,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全市现有常住人口2300多万。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人多土地稀少,城市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品种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承担的食品供给、健康营养和安全保障等任务越来越重。如何保障农产品量足、价稳、质优,有效供给大都市,上海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以发展高效生态为主攻方向,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效卓著。

都市与农业融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业给城市提供美食美景,城与乡不再遥远,乡与城如诗如画。还看今日上海滩,大美在滩边。

百闻不如一见,临近5月的上海气候湿润,景色分外迷人。4月26日,记者随与会者驱车参观了上海市9个各具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点,现将部分图文呈现给读者,供分享。

上海鲜花港采用先进技术,利用太阳能为花卉生长和种苗培育提供绿色能源,成为目前国内拥有现代化温室总量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花卉企业之一。以郁金香花展为主题的花卉新品展示已逐步形成品牌,打造了一个风光旖旎的休闲、观光旅游新景点。此时,园区内鲜花竞相开放,沐浴在春风中,享受那一丝丝花香拂面,缕缕阳光从云层中投下,如此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三泖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地处于上海市核心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养殖场建成了包含“生态养蟹模式”、“鱼、蟹轮养模式”、“渔-稻种养结合模式”、“生态工程化模式”等多种先进养殖模式,实现了池塘养殖的“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数字化”。基地内渔业品种比较齐全,许多珍贵鱼种都可以看到,从养殖模式到渔机装备,集中展示了都市现代渔业的发展情况。

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9月,园区致力于打造科技农业“硅谷”,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内宽敞明亮,放眼望去,一片片嫩绿的菜地看起来朝气蓬勃。先进的设备、机械化的操作,集中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让参观者切实地领略到农业科技前沿的风采。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8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水生动物繁殖、苗种培育、成品养殖及捕捞运输、渔业设施建设基本知识,具备养殖水质分析与调控、水生动物人工繁养、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水生动物捕捞及现代渔业建设能力, 从事水产养殖及技术服务、水产品营销及水产物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产行政管理部门(水产局,渔政等),水产养殖企业、水产饲料加工企业,水族馆、城市水环境监测部门。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水产养殖、水产育苗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里从事新品种引进、开发,经营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生也可以自主创业。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农、新能源、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农/林/牧/渔;

2 新能源;

3 制药/生物工程;

4 其他行业;

5 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在水产养殖技术员、养殖技术员、技术专员等岗位工作,大致如下:

1 水产养殖技术员;

2 养殖技术员;

3 技术专员;

4 水产技术员;

5 配种技术员。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全省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9

1.1养殖方式

根据强农惠农政策的出现,畜牧业的发展飞速前进,畜牧业生产方法有着快速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也加快了步伐。在我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也成为了农民经济的支柱,导致延生出大批的优秀品牌,为畜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个体养殖的方式还是中国养殖业的主体,从统计看来中国的畜牧业还是处在两种方式并存的养殖方式。通过快速发展能尽快推进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推进。

1.2环境和生态恶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挨家挨户的养殖方式在改革开放过后就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增长需求了,商品经济的出现使小农经济加速向其靠拢转化,但是商品化的经济模式还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所以还有不少农户在家中养殖,形成了畜禽与人争生存空间的局面,畜牧业日益加快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粪便的处理不当使大家的生活受到的严重的影响,土壤,水资源,空气的大力污染,让农民束手无策,也因为这样的情况跟生态环境管理起了非常大的冲突。

1.3疫病预防不到位

由于分散的饲养畜禽,使一些疫病的发生得不到控制和预防,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交叉感染的风险系数大大提升,使一些公共卫生防疫站的工作难度提高,环境控制标准得不到制定。相当重大的畜禽疫病得不到完善的体制预防,从而在交叉感染中畜禽的发病率相当的高,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构成了威胁。

2展望我国的畜牧兽医业

2.1发展模式相对落后

畜牧业的发展在我国受着土地使用,资源开发,技术开发的等等方面制约,所以,总体上算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劳动密集型。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农业经济的前景一片辉煌。

2.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各国政府也对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做出的回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加入,规模化的发展理念,降低了畜牧业的投资,提高了产品产出和提高了产品效益,培养高质量的畜禽品种,减低饲料的喂养量,将饲料的转化效率提高,更加科学的搭配饲料的喂养,加快生长速度,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让养殖技术科学化,标准化,提高疫病的防治技巧等等,让畜牧兽医的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

2.3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化

中国应该积极的加快产业化的推动,拉快多种产业形式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农村的经营模式向产业化经营模式靠近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快速优化,促进产业市场化的加快。走出中国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等等,逐渐将中国建立成资源节约型,经营集中,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使中国畜牧业稳步快速的发展。

3结语

农业养殖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气候;养殖条件;森林覆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214

彭阳县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7.4~8.5℃,日照时数2311.2h,无霜期140~170d,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类型,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彭阳县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地总面积达到13.33万hm2以上,紫花苜蓿作为朝那鸡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之一,留床面积稳定在7.67万hm2。大面积的林间空地、草地为朝那鸡的放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年种植地膜玉米面积2万hm2以上,籽实产量近15万t以及农副产品麸皮、油渣等为朝那鸡的饲养提供了充裕的饲料保障,饲草料资源充足有力于朝那鸡生产发展。

1 养殖条件成熟

目前,彭阳县已发展林区放养点18处,培育朝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培育发展100~1000只重点养殖户250余户,100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50户,全县朝那鸡年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只以上,直接经济收入4500万元;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产品加工、储存体系基本健全。宁夏万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朝那鸡清真屠宰加工厂,设计年屠宰加工朝那鸡200万只,储存保鲜600t以上,解决了朝那鸡屠宰加工、产品储存保鲜难等问题,为朝那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逐步完善。按照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合作社)的朝那鸡产业发展模式,宁夏万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草庙乡曹川村新建了集朝那鸡孵化、育雏、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标准化鸡苗生产基地,是商品朝那鸡苗的主要来源。

为保护朝那鸡种质资源,从2012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朝那鸡提纯保种专项经费90万元,进行提纯复壮、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使朝那鸡产业提纯复壮和产业开发双轮推进。2012年完成了3000只3个品系(白羽系、麻羽系、黑羽系)的核心群筛选组建,建立了基础对照代;2013―2015年完成了从基础代到第4世代核心群的饲养和各项同期理化指标(体重测定、饲料消耗、料肉比、开产日龄观测、蛋重、体尺测定、屠宰性能)测定及肉质特性取样分析、血液生化指标的实验室分析、大肠杆菌等疾病的净化等。通过前4世代的选育提纯,其鸡群性状表现、抗逆性与基础代对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大肠杆菌病的诱发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提纯复壮效果显著。

在鸡苗补贴政策上,采取以将代补办法,以县财政补贴为主,争取区财政、发改、扶贫和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辅,对规模养殖户(饲养1000只以上)每只鸡苗县财政补贴3元,重点养殖户(饲养500―1000只)每只补贴2.5元、一般养殖户(饲养100―500只)每只补贴2元;对重点养殖户和规模养殖户新建的标准化养殖鸡舍(至少100m2)每栋补贴1000元,朝那鸡提纯复壮基础设施购置及饲料补助50万元。

2 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多年来,彭阳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按照“多予、少取、微利、服务”的经营理念,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产销一条龙机制。现已建成集孵化、育雏、选种选育、供种为一体的朝那鸡繁育中心1处,年可生产朝那鸡苗50万只,建成年加工能力为200万只朝那鸡的清真食品屠宰加工厂1个,现正在建设3万只朝那鸡种鸡场和产业化技术服务中心。目前,朝那鸡产品已远销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并在西安、银川、固原等地建立了实体专卖店。

3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朝那鸡以散养放牧为主,具有耐粗饲宜放牧、抗病性强、肉质细嫩鲜美、氨基酸含量丰富、无激素残留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品系中的乌鸡更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朝那鸡中的珍品,是生产无公害和绿色朝那鸡产品的首选,在区内外市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供不应求,朝那鸡已取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已完成商标注册。活鸡销售在彭阳县及周边市场,每千克一直保持在25元以上,比普通肉鸡高出10元/kg以上,市场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