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知识十篇

时间:2023-07-25 17:18:19

海绵城市知识

海绵城市知识篇1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建档案;重要性

一、加强城建档案中声像档案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海绵城市的认知

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的一部分,通过声像档案的宣传能更好的让市民了解和感知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能够积极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改造和建设,新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评估以及对城市排水管道,花坛,人行道铺装,公园绿化,小区改造等设施的建设势必或多或少对城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避免不了因为市民的不了解而发出抱怨甚至抵抗情绪,成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障碍。所以,通过城建声像档案的宣传,利用报刊,图片,视频和专题片等形式,让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有更深的了解,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将这项惠民工程深入民意,得民心,更好推进城市海绵建设顺利进行。

二、加强城建档案的利用,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各项目的工程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为隐蔽工程建设,地下管网错综复杂,而海绵城市建设将进行雨污分流,对现有的地下管网必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原有的地下设施必然会被重新设计规划,这就需要对地下原有管网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城建档案能准确的反应原有地下管网的施工细节,建设过程,少走弯路,保证这些隐蔽工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强化对城市径流雨量的排放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三、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海绵城市建设是近几年来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新概念,是解决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进程均衡的综合全面的解决方案。在瑞士,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完善的雨水收集和排水系统,而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新兴起的事物,正进行试点改造,逐步推广。因此,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其他城市的建设起推广复制做借鉴,新技术,新措施,新材料,新工艺,新思路,新概念都将成为其他海绵城市建设可利用的财富。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一下几点建议。(一)领导要重视城建档案建设,各部门积极配合,团结合作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有关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是城市自然面貌和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和地下管线的各项建设的真实记录。这就要求领导重视,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档案工作者加入施工组织中,及时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热点和施工进度,有超前的介入意识,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施工档案的收集工作,主动与各部门建立沟通联络,信息互通。海绵城市建设不是单一的一个或者一批工程,它是一种理念,是系统工程。为此,领导需多次召开海绵城市建设专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并将海绵城市建设档案收集工作落实到人,为海绵城市建设汇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二)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是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档案资料是在施工过程所形成的文字记录,包括图纸,表格,音像,隐蔽工程记录等等,是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初期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结合《城建档案业务服务规范》,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海绵城市建设档案编制指南》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图纸会审,技术交底记录,施工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竣工图等等多个方面进行跟踪整理,形成完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为全系统管理和高效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三)做好海绵城市建设档案工作人才的培养收集海绵城市建设档案资料是城建档案部门的职责所在,要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档案工作,本着档案资料从城市建设中来,又服务于城市建设的原则,就需要有了解和掌握一定海绵城市建设专业知识和档案工作的人才,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资料的收集。所以,档案工作者要多学习专业的施工知识,避免隔行如隔山的窘况,从多渠道进行知识的积累,为自己充电,做到既懂工程建设,又懂档案管理的高效率高质量的两栖人才。总之,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是为了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利用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城建档案在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保驾护航,有机耦合,相辅而成。海绵城市建设中档案的收集利用,不仅符合城建档案的发展要求,同时也给城建档案工作带来挑战。在今后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建档案必将发挥新鲜活力,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

海绵城市知识篇2

论文关键词 海绵城市 顶层设计 立法

一、 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一)海绵城市产生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振兴经济,尽快从医治战争创伤,不遗余力地发展工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污染事件集中爆发,其中水污染事件最为突出。因为淡水资源是较稀缺的资源,为了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西方国家先是制定严格的用水量标准和污染指标,通过“堵”的手段来保护水资源,但是这种方式是一种强硬的行政手段,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抑制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难以长久,于是各国在环境保护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以建设海绵城市为中心的保护水资源的新路径,这是一种疏的手段,通过“疏”、“堵”结合来持续地保护水资源,其实质是发挥城市原来的地形来积累雨水,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源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得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

(二)海绵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系统的规划城市的建筑和道路,使得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雨天能过有效地搜集雨水资源,在水资源匮乏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前期吸收的水资源放出,做到收放自如,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其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海绵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缜密的市政建设规划,主要内容包括道路、绿地、桥梁、工业、建筑的设计。现代城市总是通过大规模的建设道路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这就造成硬质道路面积过多,影响了城市对雨水的吸收,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城市中的大片绿地被改建成工业开发区和商品住宅,导致绿地面积锐减,无法通过绿地来收集雨水。另外,城市的市政规划总是做表面文章,建广场,建高楼,而忽视了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使得城市在洪涝季节无法及时有效地排水。

其次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跨区域性。海绵城市不能仅就单个城市进行建设,要协调好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省以下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垂直管理的规定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好的基础。 各个城市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时要注意与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协调,制定好规划后报上级环保行政机关审批。人们往往会因为思维定式将海绵城市的规划局限于单个城市之内,严重违背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性,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

最后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性。现代城市偏重于经济发展,大规模征收绿地来建设厂房,公路和建筑,在绿地逐渐减少,道路、建筑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设想。那么,城市市政建设的现状是与海绵城市的要求背道而驰的,面对既定事实城市建设者只能逐步改变。一方面在旧城改造时,拆除矮旧房子建设高层住宅以便节省土地,增加绿地面积,用新型材料建设道路,增强路面的透水性。另一方面在建设新城区时合理地安排绿地与道路的比例,科学布置地下排水管网一步一步地向海绵城市迈进。

二、 西方主要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德国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西德由于经济发达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由于是法西斯轴心国因此在二战中城市建筑未受到损害,因此东德的海绵城市也是在原先市政基础上建设的,具有渐进性。由于当时德国是欧洲第一强国,市政建设较为先进,再加上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德国城市中道路与绿地的比例合理,地下排水管网发达,城市内涝较为少见。因为发展工业导致的水资源紧缺,使得管理者认识到有必要收集雨水涵养水源,此后管理者逐步在城市中建设雨水收集设施,东德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没有大动干戈。

西德在战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逐渐萎缩,市政建设水平远落后于西德。虽然东德多雨,但是没有完备的收集雨水设备和发达的地下排水管网,城市内涝严重,在两德统一后,东德开始建设海绵城市,用新型材料建设道路和住宅,增强其透水性,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大规模建设雨水收集设备,将收集的雨水跨区域输送到其他缺水的地方。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来协调东中西部海绵城市的建设,东部为中西部提供建设资金,中西部可以将收集来的雨水输送到东部,支持其经济发展。

(二)美国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但此举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美国人口较少,美国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不突出。在美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偏重于排水,并不重视对雨水的收集。美国的城市立体化特征突出,地上有四通八达的道路,地下有强大的给排水系统。美国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值得我国学习。美国城市的地下管网不是孤立设计的,全国就是一个大系统,雨水经过这些管网连接污水处理厂最后直接排入大海。二战战火未烧及美国本土,因此美国的市政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水平,随着水资源的保护成为全球共识,美国人的节能意识必定会增强,将来会重视对雨水的吸收利用,通过对美国排水管网的分析,我们认为美国将来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时,也会建设一个互相联通的大系统,然后将这个系统与污水处理厂相连接,将处理后的雨水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学校。

美国城市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与排污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每个城市都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以洛杉矶为例,其地下管道总长度约9000多公里,其中一些有近140年历史。分布在市中心的管道多为混合管道系统以便同时处理污水和雨水,其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地下空间,不妨碍市内地铁及其他地下管线的运行,而在郊区,主要采用分离管道系统,即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不同管道中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针对性,提高效率。

(三)新加坡

新加坡法治化程度高,环保水平世界领先,海绵城市的建设颇具特色。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国民具有超强的节能意识,新加坡的供水管网按照家庭和工业分类而设。家庭内部饮用水和洗漱用水也分成不同管网。新加坡的规模就和中国的普通地级市相当,因此其建设海绵城市的限制较少,发展较快,全国一盘棋统一行动。新加坡政府制定《海绵城市建设促进法》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统领,接着又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化法》对道路、绿地、建筑等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置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统一领导机构,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作为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内容。政府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予以修改补充。政府还将海绵城市的知识放入中学教材,使得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现在新加坡正在大力推行雨水工程,许多建筑物和住宅外部都装有专用雨水流通管道,内部建有蓄水池,雨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一般用户除饮用之外的其他生活用水,用这个雨水利用系统基本可以解决。新加坡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在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中,最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遍及全城的城市给排水管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

三、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绵城市促进法》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而且认为发展工业是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因此整个城市的市政规划都围绕发展工业展开。在“要致富,先修路”这一口号的号召下,我国各地都大规模地通过征地修路来获得经济的一时发展,使得绿地面积极度萎缩,硬质道路的面积大为增加。以经济中心上海市为例,上海于十年前就完成撤县建区工作,上海现在城镇化程度非常高,只有城市没有农村,没有几片像样的绿地,只有孤零零的树木,到处都是硬质道路,由于地处长江出海口,在梅雨季节城市内涝严重,另外大量的人口和工业造成了严重的用水缺口,建设海绵城市迫在眉睫,更为可悲的是上海的土地资源已近枯竭,建设海绵城市已没有回旋余地,只有融入其它地区才能建设海绵城市。

上海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只有最高立法机关进行顶层设计才能协调好各地的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海绵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舶来品,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只能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进行建设,在这点上海绵城市与循环经济极为相似,我们可以参照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来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知识篇3

一时间,类似于“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上班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里看瀑布”的各种调侃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然而,网友的幽默和调侃无法掩盖一个残酷的事实:如今城市“看海”绝非个别现象,在每年雨季就如同城市警报一样,不仅给城市敲响了安全警钟,同时也警醒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建设不能只盯着地上建设而忽视地下管廊完善。

而对城市看海的困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自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全国各地正大力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有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可以让地下管廊“智慧”起来。而就在近日,国务院针对推进城市地下综台管廊建设出台新政。一系列的举措和行动能否告别“城市看海”的尴尬,从目前来说还为时尚早。

城市化造出了“雨岛”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湖泊、湿地被填埋,城市的汇水能力大大减弱。与此同时,的黄土表面逐渐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地面大量硬化使径流系数增大,导致收水面积增加,渗水面积减少。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排水管道外排。

不仪如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导致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因此新建了大量立交桥下穿隧道、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铁等地下建筑物,但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为城市排水埋了后患。遭受强降雨时水流就会在此汇集,形成倒灌,加速内涝的形成。

有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今年以来,我国就已经有近50座城镇遭受了内涝。显然,破除“城市看海”已显得刻不容缓。

以上海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介绍,结合50年气象资料可以看出,上海市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这里有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今年海洋发生的厄尔尼诺使得水汽来源增加。然而,城市化影响是最根本的原因,超级城市不断扩张,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汽车保有量增大,曾经的稻田被交通和楼宇代替,失去了自然温度调控,使得城市频频经历极端天气。

城市“看海”愈演愈烈,也再次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及重视。7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指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既是拉动有效投资的着力点,又可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城市安全水下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

事实上,在今年“城市看海”的名单中,还有许多新建城区上榜。比如今年6月份南京三次明显降雨过程让南京所有大学成为“河海大学”,郊区的大学城成为了“知识的海洋’,其中还包括江宁新区和机场周边,新区的洪涝反映出城市规划思路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或为城市排水减压

面对城市看海的困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自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的像一块海绵:在下大雨的时候,能下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水: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认为,首先应该“弹性储水”,即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的敏感区采取保护,并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够循环用水。城市应像海绵一样在城市各个环节中储存起来,在每一个区域上保护湿地、公园,使城市能够弹性地来应对降雨,弹性地应对水的短缺。

其次,城市中的建筑应能弹性储水并循环利用。仇保兴称,建筑应该能够把大部分降雨在内部吸收、利用、循环,这种“海绵建筑”可使地表净流量减少80%。而将社区跟水景观、人居关系改造结合在一起的“海绵社区”,通过层层过滤肮脏物质减少面源污染、通过碳交易抵消“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本等,都是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

据悉,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中,已有16个城市被列入名单。国家将分3年,对名单中的直辖市每年投资61亿元、省会城市每年投资5亿元、一般城市每年投资4亿元。张建云说,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看海、城市污染和城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而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宄员严登毕看来,比如绿地建设跟城市硬化地面建设配比关系,要确立合理指标;再比如说国外很多城市绿地往往有一个涝水储水系统,要求地面应该比绿地要高。“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遵循内涝发生的规律,首先要让涝水尽可能少。”

智慧手段挥别“看海”

除了“海绵城市”外,另一个热词是“智慧城市。能否利用智慧的手段挥别“看海”?

仇保兴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助于“海绵城市”的实现。智慧城市手段可以把各种各样分布式的能源、分布式的绿色设施和分布式的“海绵设施”协同起来,充分监测水的循环利用和可能出现的水污染,对暴雨预警和水生态、水系统进行充分应用。

“要把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结合起来,应用在城市的公益性、生态低碳和灾害的应对上。”仇保兴说道,“要通过智慧城市,把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的能源、分布式的绿色设施和分布式的海绵设施协同起来,让城市拥有智慧的排水、智慧的雨水收集、智慧的管道检测、智慧的水循环利用。”

当然,能否利用智慧的手段挥别“看海”?两院院士李德仁则认为,可用数字模型规划基础设施,比如在排水管网上装设传感器、流最计等,再通过网络中心管理收集到的各类数据,从而及时获得问题反馈。例如,一旦管道的哪个位置出现阻塞现象,管理者就能通过呈报数据迅速知晓并予以疏导。

而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品陈锐看来,除了设施,智慧城市中“人”的角色不容忽视。他认为,设施完备并不意味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就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否部具备了解决结构性问题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此外,各个责任攸关的部门也要合作起来,联防联控,互联互通,实现多部门协作的运行机制。

海绵城市知识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生态环境

在对城市水资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中发现,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水Y源问题仅仅采取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根本不够的,在这种条件下还需要对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采取新的方式进行解决,保证我国城市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制定的城市自身规划采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海绵城市理论,在采取这种理论知识来解决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不仅仅能够促使我国城市规划顺利进行,还能有效保障城市规划的质量,减少其中存在的问题。

1 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在对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采取的海绵理论进行全面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理论对于治理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和规划障碍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人们对海绵理论的了解程度还存在一定缺失,这就对海绵理论的正常实施产生阻碍,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笔者在这里对海绵理论自身的内涵和其他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其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对海绵理论进行全面研究中,了解到这一理论主要通过对城市内部雨水进行及时吸收和洁净的手段减少城市水资源污染,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已经处理的水源进行有效排放。对于海绵理论来说,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改善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借以提升城市自身降水的利用率,促使城市的良性水循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另外在实施海绵理论的过程中,还要保证相应人员对这项技术手段和城市自身环境状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有效发挥城市海绵理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

在目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乡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对于促使我国城乡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社会和城乡同时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忽视对城市内部水资源的防护,这就加大了城市内部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对城市发展也产生阻碍作用。加上现在社会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自身降雨量也逐渐增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城市内部排水系统还没有达到全面完善的地步,使得水资源不能及时排出,进一步引发洪灾等现象。针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相应技术人员联合城乡发展执行者制定有效的海绵理论,有效减少城乡水资源遭受破坏所引发灾害的现象。

3 海绵城市理论实施策略

要想保证海绵城市理论得到全面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城市自身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明确城市未来发展趋势,这样不仅仅能够促使城市内部的海绵理论得到有效发展,对于减少城市水资源危害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目前实施的城市海绵理论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保证海绵理论的全面落实还存在一些阻碍作用,针对于这一点就应该对城市自身涉及的城市海绵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策略,促使城市海绵理论在城乡规划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3.1 完善水系统建设

湖泊、河流、池塘等水资源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因此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在城市规划中我们理应充分发挥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城市雨水净化的天然加工厂,建立完善的水系统。建立完善的水系统首先要求在城市规划中要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当中的湖海水系,使其可以进行自我净化并最大程度地对城市雨水进行处理。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切忌将一些严重污染的水资源注人城市原有的水系而破坏其自然净化系统。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水系统由于受到一些工业污水和生活杂物的影响,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已经十分微弱,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就要求管理部门结合城市实际发展对其进行恢复,比如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对排污企业进行管理、对周围居民进行管制等。

3.2 完善城市道路规划

首先需要保持交通路面的通畅,保证城市道路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然后依据海绵城市理论将道路两侧原有的绿化建设改为下凹式的绿化带,这种绿化带相对于传统的绿化带具有减少路面雨水径流量、改善路面雨水径流质量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水环境和质量。海绵城市理论在程路面规划建设中一般采用透水路面、LED树池等手段进行协助。

其次可以利用充分利用道路景观的绿化带。构建下凹的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带可以将道路雨水径流直接汇人这些表面为道路景观的“暗道”当中,既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又可以实现城市道路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功能。与此同时道路景观绿化带在储存雨水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雨水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的功能。

4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4.1 LID思维模式的引人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一直在寻找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在这一方面,美国最早提出了一种雨水管理模式,就是采用源头分散模式对场地进行开发,这样就能确保场地在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保持不变。这些措施都很好的符合了海绵城市中的相关理念。

4.2 绿色屋顶和与雨水花园相结合

所谓的绿色屋顶就是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特性,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生物群落。绿色屋顶的设计主要采取了垂直绿化的方式,而在绿色屋顶的设计中,雨水收集是关键的步骤。雨水花园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砾石层、砂层、种植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并且在系统中还设置了穿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当收集到的雨水达到一定的容量后,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溢流管排除,这样在保证了植物的灌溉效果的同时也不会因为雨水量过多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城市中实施的海绵理论对于减少城市自身出现水资源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人们对城市海绵理论起到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的海绵理论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自身在实施的过程中还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另外在实施城市海绵理论的时候,还要保证相应人员对这项理论进行全面学习,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合,从本质上保证我国城市自身生态环境建设和相应规划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君,刘维彬.殴美城市理论在城市活力方面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2004(03).

[2]张洪立.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5(06).

海绵城市知识篇5

[关键词] 城市规划;海绵城市理念;实践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9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91- 02

0 前 言

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对我国而言城市规划更是核心内容。但由于自然灾害因素,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受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理念,该理念积极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且能够改善城市水灾害问题,如水资源匮乏、城市洪涝等灾害,可以说,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海绵城市建设息息相关。

1 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将城市喻为“海绵”,是以高效利用城市水资源为核心,简言之,海绵城市就是建立一个雨水开发系统,通过该系统使城市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包括如滞留、净化、下渗等措施,以此增强城市渗透调蓄及净化排放径流雨水的能力,从而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充足性。简单来说,该理念是以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构建雨水全过程控制系统,可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实现高效科学的水资源利用,特别是在雨水处理方面提倡自然处理,简言之,海绵城市是一种可持续的绿色雨水排放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实质上并不复杂,比如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恢复修复生态等。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强化保护城市现有雨水滞纳区,如河网水系、绿地和湿地等,并且当城市规划设计中发现有水系统被破坏时,要积极应用生态手段加以修复,充分增强城市雨水滞纳处理能力;其二,则是加强影响较低的技术,包括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以此提高城市净化积存雨水的能力。

2 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策略

2.1 建设完善的水系统

实质上,水资源系统如河流、湖泊等都具有净化能力,故此,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湖泊、河流等城市雨水天然净化工厂的利用,通过此来实现水系统的完善建设。首先,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对原有湖海水系进行保护,使之在实现自我净化的同时,能够高效处理城市雨水。简单来说,就是避免城市原有水系被污染严重的水资源流入,造成其自然净化系统崩坏。现阶段,由于生活杂物、工业污水等,我国城市水系统备受侵害,自我净化能力大打折扣,这就更需要管理部门针对城市实际情况,积极建设海绵城市恢复水系统自我净化能力,如严格管理管制排污企业、附近居民等,从根本上证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2.2 建设人工生态海绵体

实质上,并非所有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海绵体,部分城市甚至可以是严重匮乏天然海绵体,这就对海绵城市建设不利,故此,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关注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人工改造手段,促进城市排涝蓄洪等能力提高。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实现海绵城市理念,不一定要完全依靠城市原本生态环境,而是通过人工建设绿地园林等手段,充分改善城市污染现状,或是改造构建完善的城市水系统,利用大型水网生态系统调节城市自然水体。除此之外,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更新传统居民区、工业区等建设模式,比如以分散小规模的下沉式绿地来替代传统集中式绿地,进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可通过改造城市原有绿地园林,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做出相应的改进,从根本上提升绿地生态效益,使城市水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3 城市雨洪管理海绵技术

建设海绵城市,其实就是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内部水生态设施,促使城市海绵功能全面发挥,比如建设城市湿地来达到防治城市雨洪灾害的目的,同时湿地内可设计雨水集中区,以便高效合理的管理雨水灾害,且形成镶嵌式的海绵结构形式。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设计期间,一方面要建立整合多处系统化湿地系统,另一方面则要提供适合该系统内生物居住的环境,使其原有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同时,能够创造更优质的城市居住环境。总之,构建湿地系统时要加强水质净化、地下水回雨水等环节,特别是要合理设置潜流整合功能,确保被净化后的雨水能够充分汇入湿地,促进地下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2.4 完善城市道路规划

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是由于城市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日益加剧,故此,从这一点来说其具有解决城市洪涝灾害及其径流污染负荷的能力,将该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中无疑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道路占的水径流量在城市建设中相对较大,不但会严重污染城市水资源,更是城市雨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所以,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和完善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一方面,路面交通要充分确保通畅,不能影响城市道路正常功能。比如,以下凹式绿化带替代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前者相对后者而言,能够有效改善减少路面雨水径流质量和径流量,使水资源质量得到最大化提高。此外,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还可辅以LED树池、透水路面等手段。另一方面,则是道路景观绿化带的合理利用。下凹式道路绿化带主要作用是直接将雨水径流汇入地下,这种设计对道路正常功能毫无影响,不但能够实现雨水储存,还能在储存过程中自然渗透、净化雨水。

3 促进海绵城市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建议

首先,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总规、专项规划等相结合,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期间,既要注重生态化,又要充分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并对城市“绿线”“蓝线”等开发边界进行合理划定,以此保护原有自然资源如河流、湖泊等。其次,加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重点突出公众参与。海绵城市的成功创建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雨洪利用能力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这一点对存在内涝风险和缺水的城市中至关重要。建议可针对某些具备较大雨洪利用潜力的城市小区等,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试点工作,但试点要根据实际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各方要求,再以先M的技术手段、理念方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中,进而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效率。并且还要引导城市居民监督海绵城市建设,让公众形成低影响开发理念,积极支持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再次,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政策。比如,针对尚未建设但已划拨或出让的地块,予以资金激励、设计条件变更等措施,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内容融入其各方设计中,特别是建设合格的需加以激励。而针对未出让地块则既要坚持传统硬性指标,又要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的指标。最后,则是要加强城市建设部门与水利部门的联动,在城市规划行政审批内纳入海绵城市相关指标。

4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来说,我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故而,要真正完全建设海绵城市,不但需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还需要加强对该理念的学习贯彻,从根源上先保证理念的进步发展,然后再针对其来整合管理城市,通过建设完善的城市水系统、合理完善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人工生态海绵体等手段,充分确保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明.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建材与装饰,2016(5):73-74.

[2]张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6):128.

[3]笪玮,李虹,马波.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管窥[J].中国房地产业,2016(7):62-63.

海绵城市知识篇6

关键词:水资源;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26-02

一、序言

水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持续性资源,是维系我们日常生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园林绿地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对雨水的利用起步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雨水利用策略,如今,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生态环境的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随着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加重,雨水景观利用问题在2013年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提出在全国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鼓励雨水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因此,如何将城市建设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动态

(一)国外海绵城市

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雨洪的利用上。美、德、澳、日、英、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走在探索的前列,改变以往国外城市集雨工程快速、高效的排水做法,在雨水系统资源收集、管理、循环利用上,并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利用系统协会,各个国家研究制定了不同性质的部级地方政策法规,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80年代末民间“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成立。90年代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把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1996年开始对地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雨水利用补助金,并形成制度。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了“对未受污染雨水的分散回灌系统的建设和测量”,1989年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它以德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方法规形式对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出要求,引导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征收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技术上,德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体现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三种形式。受美国BMPs影响,德国采用雨水系统的措施类型是“湿地过滤沟系统(MR)”。目前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及标准已经实施,柏林等一些城市已将城市雨水利用和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已建或正在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德国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量调控。20世纪30年代,主要重点是控制洪、减灾和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水质改善。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重点是点源污染的控制、防治水土流失、滨水区环境的保护和完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等。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首次提出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BMPs),核心理念是对非点源水体的污染控制和源头控制与研究,技术处理上强调工程和非工程、生态与自然措施结合的方法;第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重点是控制非点源、雨水循环、健康福利、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运用等。1990年,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环境资源署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的理念与技术体系,它是弥补BMPs技术上的缺陷,在BMPs基础上形成的雨水控制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LID是一种基于微观尺度控制的场地设计策略,其原理是通过渗透、过滤、蒸发、截留等方法模拟雨水的自然水文过程,将径流控制源头,减轻城市排水管负担,结合景观设计,创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澳大利亚在1994年提出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2000年就政府与规划部门召开了“水敏性城市设计――城市区域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会议,它与BMPs相比,包含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注重水质的保护和改善,把雨洪管理与城市给排水和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倡导多目标的发展方式,维持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英国1999年提出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该系统从宏观的角度优化集水区域,全面考虑雨水径流的水质、水量、景观和生态价值等因子,通过过滤式沉淀槽、洼沟等与BMPs技术措施结合,改善城市整体水循环和区域水生态系统。

(二)国内海绵城市

我国城市的雨水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结合国外成熟的雨洪控制系统技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作为试点,水利部于2001年颁布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志着雨水系统控制技术的初步成熟。2004年,深圳市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联邦环保局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签署包括流域管理、面源污染控制和低冲击开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框架。编制城市绿地等雨水利用工程的地方技术规范,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建设“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光明新区,转变城市雨水系统从快排为主到“渗、滞、蓄、用、排”的建设理念,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14年2月出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城市暴雨内涝防治工作。一是实施“城市排水(雨)综合规划纲要”并编制“全国城市排水规划的设施建设。二是围绕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推进低冲击发展和建设模式,加快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化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强调以弹性、慢排缓释和控制源头分散为理念,整合降水、地下水循环系统性、地表径流等给排水各个环节,以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保障。城市绿地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的海绵体。绿地是城市最重要的透水性下垫面,承担着城市雨水径流渗透、城市水循环的平衡、生态环境的修复等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就是构建一个低影响雨水系统,通过渗透、停滞、积蓄、净化、排水等其他技术手段,使水循环径流更加顺畅、自然。我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强调“大”字优先,违背城市可透性的基本原则,忽视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出现大尺度的硬质铺装广场、大水面等,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三、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提出的挑战策略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作为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把构建生态安全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和水循环系统纳入教学中,并更新园林设计教学理念、技术实践研究和掌握风景园林行业规范标准等,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加大投入基础学科研究,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从基于建筑学视觉到BMPs、LID、MR、WSUD、SUDS、LIUDD等水文水力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再到雨水处理、植被选择、后期维护管理、国家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制定等都需要在实践需求去完善解决,缩小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

(二)更新教学内容与理念

改变以往的教学体系课程,增加一些水文水力学相关的课程,聘请一些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与雨洪管理、雨水收集、水生态生态环境、水文学方面有实战经验的教授授课。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加强对雨洪利用的研究,编写与之相关的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开设相关课程设计。

(三)扩大学科交融

本学科的融合需要市政工程管理、建筑学、生态学、农学、城市规划学、给排水、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风景园林学、管理学等专业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更好地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四)多渠道拓宽实践平台

国内一些较出名的园林设计公司、设计院和企业已经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交叉、新兴领域扩展,开拓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市场,实现双赢。建立长期校外实习和就业实践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践,是提前了解行业现状的重要平台。

四、结语

在国家新的政策下,国家确定16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以海绵城市为目标,发挥利用雨水资源的优势,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态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人员正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一个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希望在新时期、新形势政策、新技术理念的指导下深刻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征,明确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拓宽眼界,强化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知识和技能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海绵城市知识篇7

[关键词]绵阳市;会展业;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00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134-02

1 绵阳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绵阳是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近年来,依托明显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运输、坚实的产业基础,绵阳会展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绵阳夏季品牌服装博览会、“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示会等区域性展会每年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暨世界航天科技展、中国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性展会也纷纷进驻绵阳。2014年,绵阳会展业正以每月一场大型展会的速度在突进。

1.2 涉及领域广泛

截至2014年底,绵阳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客商参展,涉及经贸、消费、文化三大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食品、服装、建材、汽车等已成为绵阳每年会展的必定项目,化石标本、文物书画、风筝艺术等文化领域的展出层出不穷,电子信息、现金制造、生物医药、通用航空、汽车及零部件、冶金机械、新材料、军工等领域已成为绵阳会展业的主体。三大会展对于促进商品流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1.3 初现会展品牌

绵阳市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军工科技和军民融合产业优势明显。此外,绵阳还拥有长虹、九洲、丰谷、湖山等知名企业品牌和“512汶川大地震遗址”的旅游品牌。近年来,绵阳借助这些已有品牌大力推进会展品牌战略,先后推出了“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展示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两个品牌会展。这些品牌会展,不但增强了“绵阳造”产品和军工科技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而且推动了绵阳会展业品牌化的发展。

1.4 经济效益带动明显

绵阳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绵阳与其他地区的产业良性互动和深度交融。例如,2014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与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的产业项目有945个,金额883.6亿元。不仅如此,会展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如餐饮、交通、住宿、旅游等十多个相关产业的收入,间接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绵阳博览事务局估算,2014年绵阳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有望突破40亿元。

2 绵阳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相对较小,品牌影响力弱

据亚太会展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会展业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共举办展会7 851场;南京220场,位居全国第一;西部城市中,成都503场,重庆581场;绵阳是48场。可以看出,无论从全国总量上看还是与其他城市比较,绵阳会展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此外,由于绵阳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宣传时间短,除科技城科技博览会暨民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绵阳国际汽车展、“绵阳造”名优特新展销会等几个展会有一定的影响外,其他展会的品牌都与名牌会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2.2 会展配套设施不够完备

会展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会展配套设施的好坏对会展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会展发展较好的西部城市中,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美食中心、艺术馆、歌剧院等基础设施功能俱全。相比较,绵阳会展的配套设施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目前,绵阳国际会展中心,占地86亩,总建筑面积17 278平方米,仅仅设有4个室内展馆和1个室外展览场。与之配套的餐饮、宾馆、交通设施等几乎无法跟上。会展配套设施的不完备,不但会影响绵阳会展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妨碍了绵阳会展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3 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会展业作为一个精细的服务产业链条,场馆布局与管理、招展招商、展会运作流程、餐饮服务等各环节都需要具有会展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专业人才。目前,绵阳会展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属于未受过专业训练、半路出家的。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培养的有会展专业人才,但这些人才大多流向北京、上海、南京等会展业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绵阳对会展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2.4 运作方式单一

目前,绵阳基本是以政府为主导来运作各项会展。科技城科技博览会暨民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绵阳造”名优特新展销会等展会,绵阳抽调了相关政府部门大量工作人员开展筹备工作。家居建材博览会、夏季品牌服装博览会、国际工业装备展等一批展会,也是在绵阳博览事务局的主导下纷纷登陆绵阳的。而会展行业协会、专业的会展公司等市场经济下的行业运作组织还未成立。

3 绵阳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3.1 实施会展品牌建设工程

大力宣传“中国科技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绵阳众多荣誉和称号,提升绵阳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充分发掘绵阳的电子信息和军民融合两大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科技城科技博览会暨民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绵阳造”名优特新展销会两个定期会展,以突出绵阳“高新科技”“军民融合”的会展品牌,不断扩大绵阳特色会展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与国内外会展机构和企业合作,吸引符合绵阳产业特色的国内外品牌会展项目来绵阳举办,提升绵阳会展的国际影响力。

3.2 完善会展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

加强展览场馆建设,逐步扩大场馆建筑面积,引用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的建筑理念,打造一座有代表性的集展览、会议、车场、信息交流、商贸洽谈、室内外广场、外商服务中心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国际展览中心。优化绵阳基础设施建设,除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步伐外,还应继续加强通信、餐饮、宾馆、旅游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绵阳会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展馆翻译、物流、广告、会议用车、游艺活动、文艺演出等服务水平的专业化,助推展会层次水平的提高。

3.3 构建会展专业人才体系

聘请会展专业的专家开展讲座、选派会展从业人员到国内外知名会展观摩学习等,多途径提高绵阳现有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优化绵阳人才引进环境,从全国招聘有专业办展经验,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会展人才。完善绵阳高校的专业设置,在绵阳本地的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或在普通高校相关专业中设立会展方向,培养一批服务绵阳会展发展的专业人才。

3.4 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运作方式

以绵阳博览事务局为牵头单位,成立会展发展领导小组,负责会展业发展整体规划,规范、管理和监督会展业的发展。多途径对会展业发展进行有效引导,根据2014年绵阳政府文件《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意见》,尽快研究制定促进会展的金融、税收、科技、特色产业等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民营资本组建专业会展公司,努力培植几家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会展企业,促进会展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借鉴上海、南京的经验,成立会展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规范、行业培训、行业自律、行业交流,维护参会人员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会展业的公平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武佳.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崔平,金孟安.我国会展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1).

海绵城市知识篇8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园林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57

前言

伴随着生态学的出现与发展,风景园林设计思想也逐步经历着“人定胜天”、“以人为本”到“遵循自然”3个阶段。自19世纪下半叶至今,乡土化设计、自然式设计、保护性设计以及恢复性设计成为生态设计思想的4种倾向,在保护性设计中,麦克哈格开创了园林生态设计的科学时代。园林生态学是传统生态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尺度,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从研究层次来分,由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深入到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其中生态评价、斑块和廊道等理论为园林绿地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与方法,使园林规划在形式和功能相结合的同时发挥着生态效益。

随着园林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新的学科生长点在知识交叉融合中得到形成与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水域景观生态学、景观综合模拟、多功能景观研究、景观遗传学、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性科学5个方面,“海绵城市”则是解决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途径。

1 海绵城市理论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去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其工作机理为:在保证城市排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自然方式与人工措施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雨水的吸收、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从而促进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2 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海绵城市转变排水防涝思路,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低影响开发3个方面,其建设路径通过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利用来实现。首先,在能产生雨水径流的起始场所以建造雨水花园、屋顶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景观元素来汇聚并吸收降水,补充地下水源。当地面入渗能力小于降雨强度时,则结合园林设计手法配置植物、挖沟筑渠、建造景观等过滤净化雨水,随后将溢流汇集的雨水运输到生态湿地、景观雨水塘等,若景观水体容量达到饱和,则溢流至人工蓄洪池或城市河道。

2.1 雨水收集系统

2.1.1 绿地生态水渠

针对现存地形条件和景观需求设计3种形式各异的绿地生态水渠:对截洪沟改造利用,成为收集、存储、过滤3种功能兼具的生态水渠;在山坳设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结合现状地形设计渗透式采集通道。

2.1.2 道路渗滤沟

不同位置及不同使用功能场地在设置渗滤沟时同样采取不同形式:园路因行人较多,雨水受一定程度污染,渗滤沟需结合绿地过滤设计渗滤沟;硬质广场路面每隔20m左右设置渗滤沟,设计时需结合地面找坡及铺装设计;停车场应在植草砖停车区设计多孔沥青车道,尽可能让雨水下渗,并结合弃流及土壤渗滤设置穿孔管集水。

2.1.3 渗透性铺装

渗透性铺装具有入渗、滞留的能力,能够让雨水回归大地,解决地下水回灌问题。透水铺装成功实例很多,例如,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山路道路,全长84km,断面宽50m,道路坡度2.8%,横坡1.5%,人非混行道横坡1%。机动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人非混行道路面为普通花砖铺砌。该工程通过雨水下渗实现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同时提高了绿化带土壤保水量,降低绿化用水量。然而,人流密集的主广场上在污染清理和耐用性上均存在一定问题,所以不宜选用透水性过高的铺装材料。因此,透水铺装的应用中有很大考究。

2.2 雨水贮存系统

2.2.1 人工湖

结合景观水景要求设计人工湖,建设时溢流口与驳岸的标高都应根据常水位设计,一般溢流口要高于常水位10cm,这样处理在保证使用者亲水活动的同时,又为雨季蓄水打下基础。此外,人工湖多设有若干水生植物种植池,丰富湖区景观效果;沉积雨水携带的泥沙,保证湖水清洁。

2.2.2 地下贮水池

结合生态水渠、道路渗滤沟等集水系统设计地下贮水池,根据场地条件及绿化灌溉就近原则可将贮水池分为2种形式:草坪高位坡地上多设自动滴灌式贮水池,将清水池中雨水抽取后贮存于坡顶土层下方贮水池中,利用重力作用灌溉下游草坪;高位集水沟收集过滤的雨水是山地贮水池的主要水源,经过滤后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供给附近低标高厕所冲厕以及绿地灌溉。

2.3 雨水净化系统

2.3.1 土壤渗滤净化

大部分雨水先通过土壤渗滤净化后再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未经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一般由水生植物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

2.3.2 人工湿地净化

人工湿地净化由2个处理过程组成,初级净化池,未经土壤渗滤的雨水在此经过第一步净化;次级净化池,初级净化池排出的雨水,以及经土壤渗滤排出的雨水在此进一步净化。初级净化池与次级净化池之间、次级净化池与清水池之间用水泵进行联接。

2.3.3 生物处理净化

生物处理净化为利用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多与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结合。如生物滞留池,通过利用流经区域的土壤和植被来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最终,将径流作为片流传递到治理区。在治理区中有草地隔离带,水洼区,有机层或覆盖层等。

3 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规划中的实例分析

位于柏林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由戴水道设计。广场建设中,水面用地占总面积的19%,可收纳周边屋面和地面雨水约1.5万m?,以水作为设计主题能够营造出的所有可能性捕获了人们的想象力;以雨水作为如厕冲水和灌溉绿色空间的建议符合生态需求。另外,这样的设计提供了建造阶段不降低地下水位、且能够适当收集建筑体滑落雨水、填充附近运河的可行性。

玛琳黛德丽广场水体是波茨坦广场设计的亮点,水体自主体部分向流动阶梯滑行,在此处创造出具有韵律感的波形结构,之后毗邻广场,水体从两侧缓缓移动穿过线形水阶,清晰地与建筑体形态呼应。最终,水流进入一个狭窄的水渠。这一设计的实施使水质保持很好,对于降雨也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同时能够节约建筑物内部的净水消耗量。用设计语言来讲,这一处具有城市水敏特征的设计赋予了波茨坦广场开放空间独特的魅力。

4 结束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生态设计研究的一大突破,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它通过利用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地上和地下相结合、人工和自然相结合,解决了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起到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相关建设的分析借以提醒在园林规划中应秉承节水优先、系统整治的原则,着力建设集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于一体的“海绵城市”。

参考文献

[1]刘青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13,10(1):12-16.

[2]傅伯杰,吕一河,姚雪玲,刘宇.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J].生态学报,2008,28(2):798-8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2014.

[4]董淑秋,韩志.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18-21.

海绵城市知识篇9

1、第173集,我爱做鬼脸

2、《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是一部由舍曼·科恩、沃特·杜赫、山姆·亨德森、保罗·蒂比特等导演,汤姆·肯尼、比尔·法格巴克、罗杰·布帕斯等配音的美国喜剧动画,于1999年7月17日在尼克国际儿童频道开播。

3、《海绵宝宝》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主角海绵宝宝和他的好朋友派大星、邻居章鱼哥、上司蟹老板等人展开,场景设定于太平洋海底,一座被称为比奇堡的城市。2005年1月30日,该片荣获第32届安妮奖授予的“最佳TV动画制作”奖。

4、这部动画除了固定描绘的卡通场景与人物之外,也会穿插一些真实的物件或人物:例如曾出演《海滩游侠》与《霹雳游侠》的大卫·哈塞尔霍夫,以本人的身份出演了几集。但海绵宝宝卡通的内容基本上与海洋知识无关,甚至夸大到完全不合乎科学与常识,例如海底生火、海底冲澡等,剧集内容也会时不时的嘲笑精致艺术和章鱼哥的劳工权益想法。

(来源:文章屋网 )

海绵城市知识篇10

2017年元月10日中央推进防灾减灾救援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重点强调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同时,要加快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的步伐,要努力改变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落实城市综合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按照国内外最新城市综合减灾理论,安全城市能力建设贵在营造一个有韧性的城市系统,以此作为衡量城市是否具有本质安全度的标尺,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当代威胁城市灾情的再认知

(一)全球灾害高风险地域不可忽视

灾害,尤其是气候灾变在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后,还会给未来夏季奥运会以无法避免的殃及。2016年8月英国《柳叶刀》杂志上载文指出,因极端气候变化导致的温湿度升高将损害运动员的健康与安全,未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可能都不适宜举办夏季奥运会,到22世纪或许只剩几个北半球城市可能有条件举办夏季奥运会。在这篇名为《最后的奥运会?气候变化、健康与户外工作》的论文中,美国、新西兰等国研究人员说,他们用两个标准的气候模型预测22世纪的温度、湿度变化,综合评估了适合主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数量。60万人口以上的北半球城市是举办奥运会的人口最低限度,海拔1 600米以上的城市不在研究范围内,因为在这一高度的最近一届奥运会即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就出现低压、低氧等问题。研究发现,到2085年,西欧以外543个北半球城市中,只有8个气温凉爽程度的城市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这8个“低风险”的城市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拉脱维亚的里加、蒙古国的乌兰巴托、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温哥华等;西欧有25个城市属于这种气候“低风险”城市,但拉丁美洲、非洲就没有一个城市合乎条件。据此分析,已赢得2020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东京,同样是因为太炎热不是奥运会适合地。作为一个预测,到22世纪,只有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和都柏林,苏格兰的爱丁堡和格拉斯哥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

由夏季奥运会受极端气象条件分析的影响,这里考察2016年上半年全球“破纪录”的天气变化。据2016年7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WMO)信息,2016年已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NASA GISS)的报告,截至2016年6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连续14个月创下高温纪录,连续378个月超过20世纪平均温度,上次全球低温低于20世纪平均温度还是在1984年12月。2016年7月20日,科威特气象局在其西北部的El Mutriba镇最高气温达54℃。据统计全球在20世纪有两次54℃以上的记录:其一是1913年7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谷曾达到56.7℃;其二是1992年9月13日,意大利军方驻扎的利比亚沙漠气温高达58℃。据2016年纽约一项跟踪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影响报告说:随着气温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死于中风,此外心脏病发生率更加频繁,呼吸系统疾病也越发严重,在影响因子中,老人和儿童对极端高温承受力尤其脆弱。预计到2080年,纽约每年因高温而死亡的人数为1 552人;而高排放模型则显示,同期每年会有3 331人死于高温。事实上在不考虑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因素影响情况下,据比利时灾害疫情研究中心(CRED,全球灾害分析研究机构)数据,亚洲是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而中国自然灾害数量势必又是位居全球前列。2015年全球共有346个自然灾害被记录在灾害数据库(EM-DAT)中,其中亚洲有152个,占到总数的44%。另外,位居2015年灾害数据库前列的灾害记录中,中国有26个、美国有22个、印度19个、菲律宾15个、印尼11个。同样,在2014年灾害数据中,进入全球前五位的也是这5个国家。回望1995~2015年自然灾变统计,其中由洪水、风暴、热浪及其他气象相关事件导致的自然灾害占到总数的90%,而随着洪水和风暴发生频率逐渐上升,气象灾害正在变得更加频繁,特别要注意到在受洪灾的23亿人中,有95%的人口恰好生活在亚洲。

(二)缺少韧性是中国城市安全度低的主要症结

2016年,尽管全国上下对防灾减灾瓶颈难题不断突破,但真正距综合减灾的城市治理走到前端尚有距离,我们在防灾减灾上一再经受“大考”:以极端天气为例,全国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超强厄尔尼诺挟暴雨、高温闯大江南北,“BOSS级寒潮”、“暴力梅”及罕见龙卷风重创我国部分省市;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报告,尽管安全生产情况虽有好转,但基础形式依然“揪心”,因为不少大中城市尚“潜伏”历史遗留下的化学危险源;2016年全国先后出现51次强降雨过程,473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5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31个省(市)区受灾,城区“被淹”不计其数……面对这些城市防救不利的应急状况,最应检审的是:城市何以没有招架之功?城市自修复性的弹性能力哪去了?“海绵城市”建设至发挥作用面临考验。2016年,南方暴雨、北方暴雨,在一轮雨下,又现城市“看海”景象。只是相比几年前,全国各地城市正紧锣密鼓开展着地下管网、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事实上,自2015年起国家便开始了“海绵城市”试点,希望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减少城市内涝现象。不过,全国两批30个试点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市内选取一小片区域来投入建设,如北京2016年就只选择了通州两河片区,总面积不过19.36平方公里,与全北京1.68万平方公里相差太远。要注意到,海绵城市不能仅靠“一个点”的建设,更需要“多个面”和周边环境的整体融合。要采取“打通条块”、甚至“跨区域联合”的综合建设机制,形成超越具体属地和部门的工作机制,将有限资源发挥出整体优势,不然“孤岛型海绵城市”反而是更大的浪费和预支。被国内日益重视的成功例子是:日本东京的地下排水系统――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总长6.3公里,直径10.6米,斥资2 4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00亿元),耗时14年才建成;而香港,从曾经一遇暴雨就遭殃,到如今不断完善的城市雨水排放基建和制度,走过了二三十年历程,为此投入港元数百亿元。面对中国城市“看海”,我们要有实招,在安全韧性理念下,应急处置首当其冲。应对内涝灾害,预案启动是否科学高效,救援实施是否快速有力,信息渠道及其辟谣,都会最终影响应急处置的结果,都会在雨洪袭来时,提升城市的安全应对能力。

“韧性”是目前国际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的关键。针对城市安全能力,已有生态韧性、工业安全韧性、交通系统韧性、配电网可靠性韧性等研究,甚至从应急管理上也提出人生理与心理上的韧性研究。无疑,安全城市的韧性或弹性的提法,要求城市设计与建设从一开始就要赋予系统的防御与灾后可恢复能力。以此观点看城市防洪排涝屡屡不畅是有原因的,重在观念上的偏差。当代城市防洪忘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以柔克刚的理念,死抱着“严防死守”的僵硬观,迄今中国找不到一条河流不被刚性的防洪大堤所捆绑。成百上千年的国内外城市成功防洪经验说明,不可简单用“防线”抵御洪水,“韧性”的哲理是弹性及自恢复,是和谐共生,是“理水”的智慧。中国正推进的“海绵城市”策略是正确的,重在上升为“海绵国土”,重在要从海绵治水观上升为韧性安全城市的整体建设观。

二、建构安全韧性之城的基本策略

当代城市安全管理要补的短板是:重经验轻制度,重处置轻预防,重顶层轻基层,重政府轻社会,重应急轻常态,重脆性轻韧性。据此,要从提升城市管理者综合减灾管理能力出发,普及城市大安全观意识,要求城市管理者,尤其是第一管理者高度树立“防灾不容想不到”的超前意识,建立事故灾难并非防不胜防的自信观;不能让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徒有其表,改变城市应急预案看上去完美,实则不可用的状况;面对城市防灾基础设施不完备,生命线系统安全无保障的现实,要创新管理思路,切不可让安全城市建设“败絮其中”;面对危机与灾祸,城市社会如何做到不恐慌、不紊乱,如何在危机处置中提升政府的应急管理信用,城市市民对待危机的态度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安全文化教育逐步提升,尤其要在城市管理者中传播从“人为”城市向“为人”城市转变的管理思维是何等重要,越高速发展、越智能化,往往越埋下可崩震城市大系统的困境,所以必须追求安全城市的形态要韧性。国家大力倡导并推进的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不仅仅为了水资源及城市防洪,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安全形态,面对巨灾打击如何不瘫掉,且具备及时恢复城市关键职能的能力。诚如城市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要有功能、要素、统筹能力等特质,尤其不可缺少活力与弹性,这是自适应的能力标志。目前,国内尚未系统化提出城市安全韧性的观念,至多只在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方面展开相关研究,如对城市关键系统的脆弱性及安全容量与冗余性。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偏向预防层面,未能将“应变”和“重塑”提升到相同或更高的程度。同r要注意到,现状的事故灾害风险不仅频发,并会使城市系统在巨灾打击下遭到重创,所以仅靠传统以防御为主的研究,往往缺乏系统事后恢复力及优化能力。要承认,不包括安全韧性的减灾建设,必然缺少对系统整体性安全能力认知及把控(即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协同),因此系统的安全韧性可涵盖并弥补传统安全建设之缺陷。综上所述,从韧性之城建设上要不忘如下建设要点,它们是建构韧性之城的关键:

其一,全面把握城市事故灾害风险,以适应系统安全韧性的新认知。这就需要加大灾害风险源普查,准确摸清“风险存量”,即要对城市主要灾种的风险点、危险源、事故隐患和种类及数量建立大数据档案,并要根据年度及城市建设变化,予以及时调整,从而在减少“风险存量”和遏制“风险增量”基础上,筑牢城市安全运行的风险评估制度。与此相对应,才有韧性之城的抗扰动能力。

其二,认清安全韧性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维持、应对、恢复和优化四个过程。城市只有全面提高系统安全韧性,才能体现“短期止痛”和“长期治痛”的本质区别,从而改变城市在面对灾变时的被动局面,为城市风险控制提供系统安全规划新方法。大量的灾例表明,现代城市并非“安全岛”,灾害的降临从来就不分地域和时间,只要条件成熟就会光顾。所以,用安全韧性赋予城市,城市就有了“免疫力”。

其三,努力将安全韧性管理做成城市品牌。2014年,丹麦哥本哈根被欧盟评为“欧洲绿色首都”,因为它已在城市暴雨管理与防洪减灾上打造了城市品牌,城市防洪是韧性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圣・安娜广场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著名地标,如今惹人注意的是括宽了街心公园,但其绿地都呈下凹式,路面用花岗岩石块或厚木板铺成,其重要的功能是渗水。遇到暴雨,雨水通过绿地下的管道流到海里。可见,韧性城市的“海绵观”既是一种城市安全设计的形态,也是城市雨洪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这里并非有高技术,只是在防灾减灾与“智者乐水”的哲理下,靠“渗、蓄、净、用、排”等技术,达到缓解城市内涝及微气候调节的目的。

其四,应更强调城市安全韧性建设过程中的弹性治理。韧性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渗入城市研究中,它一方面强调城市对外来冲击的预防和适应力,另一方面也强调城市要有对外界不测的可转化力及持续力。韧性城市重在吸收与化解压力与变化的同时,仍旧保持城市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能力。若以旧城区的安全弹性治理为例,就要敏锐注意到人口高密集度、城建干预集征下的可持续策略。这种安全韧性治理,实行多维度的一体化策略,因此,在用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观念和行为来解决城市灾变问题时,要找到那些城市易灾的问题“集合”,要发现应从内部到外部的安全营造对策,要为旧城区脆弱的生命线网络“补强”,给予较高备用冗余的安全系统,以防备其灾变时的损伤可能。

三、安全韧性之城建设示例

韧性城市,亦可称弹性城市,其建设理念强调当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和出现时,城市要有能力吸收和化解这些变化。韧性系统规划设计往往是本质的,既包括城市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物理系统,如生命线系统,也包括人类城市社区的要素如学校、邻里、文化设施等。其建设示例如下:

(一)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韧性安全设计

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支撑体系,是保证公众正常生活与应急状体下城市基本运转的一系列设施。现代化程度越高,城市生命线保障能力就要越强,用“坚不可摧”表示尤为恰当。安全韧性理念下的生命线系统的建设是个发展中的问题,它要求系统在具有“坚不可摧”功能时,采用柔性、弹性、可自我修复的方法来达到。事实上,在认知城市生命线系统面临的危机时,有源于自然灾害加剧的危机,有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危机,有突发事件频发带来的危机。无论何种原因,都要求生命线系统具备抗灾性能、具有可耐久的健康运行态、关键时期发挥应急功能的能力,所以用传统灾害防御与抗灾策略恐怕不适用。针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在韧性安全保障下的设计之思,从仿生物植物抗灾能力出发,韧性生命线系统构成要改“树枝状”为“树藤状”,通过建立“树藤状”主辅系统,为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安全提供有生命修复力的保障。如当“树枝”损坏无法提供能量或信息及有限保障时,利用“藤”的辅助和补充功能以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功能之发挥,在这种有主有辅的冗余备用系统中,就较充分地体现冗余的系统扩容及匹配能力。此外,韧性安全系统还具有区域的网络综合环节,可解决单一生命线工程的脆弱性,通过保证切断任一环节事故点,达到保护整个生命线系统安全的目标。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在智慧城市条件下,具有能力可改进、故障可排除、性能可移植且不断更新之作用。

(二)水韧性城市的安全设计

美国纽约在2012年经历了“桑迪”飓风的重创,在荷兰提出“城市蓝图”研究项目中,纽约是北美唯一列入计划的大城市。飓风“桑迪”使纽约地铁受淹且瘫痪,造成117人死亡及20万居民住宅受损,总经济损失超过190亿美元。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是全球平均值两倍多,而其大宗商品的供给量也只是全球平均水平,所以美国既是温室气候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纽约等城市易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正是由于缺少韧性所致:城市土壤大多被混凝土、沥青和石料所密封,雨水难以渗透,导致大量暴雨径流无法排泄,从而造成内涝。自此之后,一个更强大、更富弹性的纽约防灾规划建立起来,它涉及海岸保护、建筑、保险、生命线系统、医疗保障等系统,构成了城市运行的关键网络。“水韧性城市”并非独立系统,它也不是只针对洪涝,而侧重于对雨水的吸收、释放,通过韧性安全设计,更从根本上提升防涝能力,补齐基础设施欠账,打造智慧防涝系统,需具体做到:要找出原因,即城市何以能无序开发、排水体系不科学、管道设计不合理、监测预警薄弱等;城市管道分属不同部门,陷入“九龙治水”局面,城市排水防涝需水利、气象、应急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单靠提升排涝标准、加强设施建设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改变开发模式、提高检测预报水平上综合施策。面对每年频发的城市洪灾,我们不能不问:蓄洪能力够不够?大小河道通不通?防洪设施行不行?对此,2016年7月中央领导同志在湖南、湖北考察救灾现场时指出:中国城市规划需“补课”。其意指,一次又一次的洪灾肆虐表明,以往粗放的城市化运动不可再继续,掠夺式的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能再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