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评估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1:27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1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88-04

1 项目背景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位于《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所确定的深圳城市“双中心”之一的“前海中心”的核心区域,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深圳太子湾前海片区作为深圳市发展的示范区域,作为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成片推广区,争取至2030年全部符合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笔者针对片区的发展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技术规划的分析与研究(图1)。

2 现状分析与策略

2.1 片区内涝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临海城市,暴雨发生频率高,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的天气过程容易引发内涝的发生。建设规划区域内开发强度大,建筑密度高,硬化面积广,雨水无法下渗,也是引起内涝的重要因素。此外,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不足,在地势低处产生内涝(图2)。

针对深圳前海及太子湾用地现状,结合周边地形、竖向规划、排水分区等,联系内涝产生的原因,准确识别内涝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构建多系统模型,应对城市内涝,为太子湾片区和前海片区的竖向设计、排水沟渠设计和局部节点大雨量的道路行洪设计,提供分析支撑。

2.2 土壤返盐碱的问题

太子湾片区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启动填海工程,海水对土壤的渗透作用导致植被生长状况不佳,填海使用的土壤基质盐碱化严重(图3)。

基地内部土壤基质采用填海造陆,容易封存咸水,保存于原海底岩土层或填土层中的咸水,造成土壤盐碱化,影响地下水化学性质。

对于填海及周边的区域,要滞蓄加有序排放,多维度清洗表层土壤。根据土地中盐碱含量进行绿化分区,针对盐碱地采取相应的适应和生物修复措施。植被的选取应以苗源充足、成本低廉、抗逆性强、防治费用低为原则。铺设地下排水管网应考虑滤水排盐。土壤盐碱度逐渐降低。

应限制地下水开采、人工补给地下水、充分利用当地雨水资源。采用集雨措施、排盐工程、土体结构规划、底泥改性和生物有机肥等相关措施。种植耐盐碱的树种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彻底改善周围土壤和生态环境。

2.3 水质性缺水与雨水再利用

前海片区近5年居民生活用水与商业服务业用水分别占总用水比例的42%和28%,工业用水仅占22%,环卫绿化用水量占1%左右。片区内再生水回用对象除工业用水、绿化浇洒、环卫和道路清扫用水外,回用于冲厕与商业性公共建筑的空调循环冷却补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应合理控制和引导高开发地区不透水用地的地表径流,通过增加场地蓄和排的能力,辅助再生水的收集与使用。

2.4 太子湾片区沿海污水零排放情况

太子湾片区填海形成的土地地势较平,透水性较差,缺少排水压差,一旦遇到天文大潮,加以台风等叠加,排水难度大、面源污染严重、地表洼地蓄水和下渗能力减弱将导致局部大量超标积水(图4)。此外,填海形成的土地改变了海岸线的长度、形态和地貌,影响地表水的流速和泄洪能力,降水时地表径流增加,峰值流量增多,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导致大量淡水资源流失和局部水灾(图5)。

应合理设置植物生态浅沟、下凹式绿地,适当采用生态透水铺装材料,回补地下水。通过合理的分级导流措施将不同降雨量情况下的超标雨水净化回用。

3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3.1 指标量化可控

规划将设立目标层、措施层和管理层,将控制指标分解至地块层面,并对地块内、道路及公园绿地等海绵措施进行量化建设指引,分级细化海绵管控指标和工程措施。

3.2 措施显效可见

海绵建设措施的组合的不仅要考虑到能够到达控制目标,还要考虑其适宜性、经济性、显效性,通过多系统模型选择针对地块高密度开发、滨海抗盐碱、污水零外排特点的高效率新技术的海绵措施。

3.3 全流程易核查

研究将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投融资的全流程的技术服务和支撑,通过规划、导则、审查、实施、评估等环节的介入,达到一张蓝图落实到底的目标,使得海绵建设全流程的各环节能落地易核查。

3.4 全周期可监测

基地海绵城市建设应当从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贯穿到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在全生命周期内,全程运用全周期的理念,在设计阶段结合运维要求,使用持续测量和验证发现改进机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可以通过不断检测生态草沟中不同植物对减缓雨水径流的不同效果,来调整下一阶段应该选择的合适植物。

4 技术思路

4.1 多系统模型的构建

首先,需要对示范区的现状水文特征进行模型评估,进而确定海绵建设目标;其次,根据示范区的详细蓝图规划,综合考虑示范区的空g布局、景观要求、经济性、维护管理等因素,进行海绵建设设施的初步布局,并进行模型评估;第三,将海绵建设初步方案的模拟结果与海绵建设目标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进行海绵建设布局方案的优化调整,并再次进行模拟;最后,反复调整直至结果达到海绵建设目标,最终得到海绵建设设施的布局方案。

采用SWMM可有效模拟海绵建设开发模式下的城市区域水文状态,应对城市内涝,为太子湾片区和前海片区的竖向设计、排水沟渠设计和局部节点大雨量的道路行洪设计,提供分析支撑。为城市区域内各建设项目海绵建设设施的布局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4.2 片区径流控制目标和指标体系构建

4.2.1 径流控制目标的确定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选取是一个技术指标与产出之间平衡的一个过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越高,需要的投入也越大。随着控制率增大,径流调蓄量也有所增加。

分析基地规划设计条件和相关参数,结合基地自身特征分析,制定汇水区划分原则,由浅入深划分;根据方法选取模型参数。根据本底模型与常规开发模型模拟结果,初步设定规划目标。通过模型试算的方法,深入研究影响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的关键因素,确定规划目标值。

4.2.2 径流污染控制目标的确定

要控制分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也要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结合深圳市城市水环境质量要求、径流污染特征等确定径流污染综合控制目标和污染物指标,污染物指标可采用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一般可采用SS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指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年SS总量去除率一般可达到40%~60%。

4.2.3 指标体系构建

为引导和约束开发单元内各建设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保障控制目标的实现,针对基地土壤返盐碱、填海区域的污水零排放、内涝、水质性缺水及雨水再利用的问题, 构建开发引导控制指标体系。初步建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雨水径流污染物控制率、峰值流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土壤盐碱土盐度控制指标、内涝控制标准等。

4.3 片区海绵城市控制指标分解

以整体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污染控制率为目标,通过水文、水力计算与模型模拟等方法或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进行逐层分解,分解至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具体指标。在明确目标可达性后,结合周边用地、绿地、水域等,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注重用地功能、高效利用现有设施,并将海绵设施进行布局,计算其径流系数及调蓄容积,据此得出地块单元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污染控制率,再通过综合计算校核整体目标达成情况,最终将控制目标落实。

4.4 基于模型构建的海绵设施多方案比选

海绵建设模型的构建基于示范区详细蓝图规划。相比传统开发模式,海绵建设模式是在示范区的下垫面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海绵建设设施进行雨水径流的控制。根据示范区用地规划和雨水管网规划,结合径流组织,将示范区划分为若干汇水区。

海绵建设模型根据基地相关情况定义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化屋面、透水铺装、调蓄水箱/水池/模块、植草浅沟、截留式净化溢流设施、雨水收集回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处理、管网、调蓄)、地下室覆土、土壤改良、特性植物选育、道路附属雨水滞蓄净化设施、排水管网及市政调蓄系统设施等多种海绵建设设施等,对各类海绵建设设施的参数进行设置。针对存水区植被覆盖百分比、配置土壤层孔隙率、田间持水率、枯萎点选取参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下凹绿地和低影响树池的土壤水力传导率等分别取值;路面层孔隙比、蓄水层孔隙比、绿色屋顶的入渗率、排水层中绿色屋顶蓄水率等进行取值。

以达到海绵城市强制性控制要求为目标,综合考虑海绵设施经济性、适宜性等因素,对各项海绵设施规模和比例进行方案比选,对设施清单遴选、设施占地面积、设施占下垫面比例进行合理配比,使示范区地块的设施选择具有弹性操作空间。

4.5 划、建设、管理、运营全生命周期的实施路径

基于海绵城市规划成果,建立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审查决策支持工具,利用系统化、多情景模拟评估技术手段,对设计方案的综合效益进行科学评估,从建设伊始即考虑到最终验收、考核评估、维护管理等问题。

在项目设计阶段,提供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审批方法,为高规格完成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建设中,通过督导工程实施情况,定时工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工程施工事中控制。项目完成后,采取合理措施指导工程验收、试验,所有工程的验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满足工程设计和管理要求,达到海绵城市控制性指标和考核指标。项目运行监测评估阶段,制定项目的海绵城市评估体系、模拟与监测布点方案。

提出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效益测算表,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运营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从设计、实施、评估一系列流程及控制,最终为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5 建设成本和收益的问题

5.1 建设成本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对各海绵设施的估价,可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本估算。成本的控制在于设计阶段对设计的合理把握以及工程施工事中控制。

5.1.1 成本费用

海绵建设结合片区排水工程进行,雨洪管理工程投资都是在排水工程基础上所增加的投资,包括各种类型的雨水利用设施及其相关的电气设备和庭院屋面排水系统,但不包括用于装饰或介绍工程特点而花费的费用。

5.1.2 运营费用

海绵建设成本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在项目使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

5.1.3 维护费用

传统设施中滞留区和人工湿地的维护费约为建造成本的3%~6%,洼地雨洪管理的低影响开发的维护费约为建造成本的5%~7%。但是,生物滞留区和洼地的大部分维护可以融入到日常景观维护工作中,不需要特别设备;而湿地和水池的维护则需要大型笨重的设备,用以移除沉积物、油类、废物以及前池和开放式池塘中生长的植被。

5.2 经济效益

5.2.1 渗透补充地下水的效益

由于低影响雨水综合利用的实施,通过增加透水面积、绿化植草面积、渗透管沟、洼地、渗水井等设施,增加了雨水入渗量,有效回补地下水。

5.2.2 因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

美国环保署研究结果表明,每投入1元环保费用,可减少3元的环境资源损失,即投入产出比为1∶3。海绵建设资金投入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环保费,但其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也会接近3元。

5.2.3 城市洪涝减缓而减少的损失

城市内涝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5.2.4 土地增值

传统设计将地上建筑与其他设施分开设计,海绵建设所应用的生物滞留等技术则可以融入景观设计,实现建筑主体与附属设施的综合设计。

5.3 环境效益

海绵建设的雨洪管理技术由于采用了生态化、低能化、可持续运行的设施,不仅能保护开发区域水环境、改善建筑设施外部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还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4 社会效益

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和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可节约优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城市提供大量环境景观用水,重建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体环境。

另外,海绵建设通过引导建设项目开展城区雨洪利用工作,可降低洪峰流量,维护自然水文循环,增加地下水补给,调节片区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规划实施,引导拟建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实现雨水的综合管理与控制,_到开发建设后径流系数不增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车 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 [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黄献明.精明增长+绿色建筑―LEED-ND绿色住区评价系统简介[ J ].现代物业2011(7).

[3]李王鸣,刘吉平.精明、健康、绿色的可持续住区规划愿景―美国LEED-ND评估体系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5).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2

随着海绵城市研究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首先是相关政策文件控制目标过高。《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就地消纳和利用70%的降雨。对于高密度城市,特别是老城区,绿地率低,地下空间往往已被利用,单纯依靠开发技术措施难以达到控制目标。另外这对去除污染物能力有限,水质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

其次是对海绵城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认识。一些地方认为海绵城市就是建下凹绿地。在资金、人员、认识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上马快速建设,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是缺少与国家政策对接的地方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一些措施对于某些地区不一定适用。例如,可渗透铺装在寒冷地区就不适合实施,雨雪融化后渗入铺装面层和基层,会出现冻裂、冻胀的现象。

四是现有措施存在局限性。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屋顶花园都要求耐涝性强植物,对物种有限定性,因此大面积推广会造成本土植物物种以及相关的其他生物物种减少。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3

目前的雨水管理通过地下管网将雨水迅速排离场地,直接排入接收水体或集中的雨水处理设施,或者由雨污综合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这种将雨水集中排放的做法引发了下游洪泛,河岸侵蚀,河道污染,栖息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的雨水管理技术通过从源头处理雨水径流,模拟蒸散、下渗、径流排放的自然过程,结合景观规划及策略性的场地设计,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将雨水由废弃变为资源化利用,而且创新性地将地下排水转向地面,形成可视化景观,将传统的人工基础设施采用了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增加了场地的趣味性及价值。这种生态雨水管理理念是人与环境生态关系的产物,既遵循了自然水循环法则,又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主要采用径流减缓、散播、渗透的策略,综合机械和生物的方法,结合雨水收集、运输、过滤、蓄存、下渗、利用的关键步骤,形成具体的径流流速控制、雨水滞留、雨水蓄存、雨水过滤、雨水渗透、雨水水质处理技术,通过系统规划和场地中的综合运用,使开发后场地水文特征与开发前保持一致,并创造出使人产生愉悦体验的景观空间形态。

1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视化内涵

“可视化”在维基百科中的定义为:可视化是指用于创建图形、图像或动画,以便交流沟通讯息的任何技术和方法。在历史上包括洞穴壁画、埃及象形文字等,如今可视化有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如科学教育、工程、互动多媒体、医学等[1],将测量、计算获得的数据信息转换为直观的图形、图像。文中将这一计算机领域的常用术语引入海绵城市雨水管理当中,内容涵盖数据信息图像可视化、场地景观水文功能可视化2个层面的内容。旨在通过可视化的手法完善现状调查评估、场地设计及施工建设、项目运行管理体系。首先,在数据信息可视化层面,对于设计、研究人员来讲,将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等数据信息通过GIS、SWMM等软件录入并得出有助于规划设计方案前期分析的图形资料;对于政府、开发商和公众而言,结合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起政府、开发商、公众等相关利益人群之间的沟通平台。通过数字模型和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建立起可查询可视化的项目资料库,另一方面通过智能终端提供项目活动信息查询,以及客观的公众参与的时空行为研究,通过各类社交网络获取并分析公众主观的意见,作为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或者后期运行维护的参考依据。其次,在场地景观水文功能可视化层面,强调水文循环过程或水处理过程的景观可视化,提升场地审美体验,促进公众教育。为保障水文功能可视化的景观感知效果,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入生态美学的原则,以期创造出集合生态、文化、感知于一体的可持续景观。雨水管理可视化尺度范畴涉及城市-社区的系统规划,以及邻里-场地尺度的设计,着力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及人工基础设施的结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以期建立发挥整体水资源管理、调控功能的绿色空间网络。(1)城市-社区尺度:主要是指流域内汇水和排水的战略系统规划,对其中自然汇水、储水区域的生态保护及修复,以及对系统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例如对自然河道、湖泊、湿地、河漫滩、生态敏感区、林地,以及城市森林、绿色廊道、城市蓝绿线等进行保护性规划,将上述大尺度开放空间作为绿色网络进行综合规划,平衡开放空间和城市土地使用利益间的冲突,维护水体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的连通性。(2)邻里-场地尺度:主要包括建筑、居住区、停车场、街道、市政公共空间的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在场地和城市的尺度之间,通过分布式的网络连接,逐层消减、处理流向接受水体的径流(见图1)。这些设施的设置,能够增加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能够减少径流,促进下渗,蓄水泄洪;能够阻止水体污染传播;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分布式水文网络[2]。通过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可将生态效益传递到城市中。在城市-社区尺度下的景观能够提供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在邻里-场地尺度下的生态效果相对薄弱,但因处于人的感知领域,其美学性更强,设计结合自然,能提供休闲、审美的多功能场地,创造户外锻炼、社交联系的机会,改善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公平。

2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视化原则、价值

2.1遵循生态美学三原则

贾苏克•科欧(JusuckKoh)在关注生态学、现象学和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将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综合起来,研究建筑和景观的设计理论与美学[3]。在对传统形式美学扩展,以及吸收东方建筑美学基础上,他提出了“包括性统一”、“动态平衡”、“补足”美学生态范式三原则。(1)包括性统一:将客体或对象置于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将之视为这个整体语境中的一部分,强调它与人、场所的统一[3]。作为可持续景观的一部分,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的营建中需要考虑雨水管理技术与可持续景观其他技术措施的融合,多种技术措施与场地属性、人文环境、公众需求、景观流线、景观节点、景观空间构成要素的融合,才能创造出包括性统一的多元化多功能景观。(2)动态平衡:该审美原理既指向源自创造“过程”的定性不对称,也指向隐含在审美“形式”中的形式不对称[3],体现了一种“过程”的秩序化。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需要平衡降水期、非降水期及寒冷天气多种气候状况,降水期景观将雨水收集、运输、过滤、蓄存、下渗、利用的径流路径、形态、处理过程进行形象地动态可视化展现,亦可具有互动性,使雨水基础设施的选取、组合配置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形成具有秩序感的构成形式,并保障干燥期和寒冷气候良好的景观效果。(3)补足:“补足”观念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就是让自然和景观来补足人类与建筑,也就是麦克哈格所倡导的“设计结合自然”思想[3]。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中采用自然材料或再生材料、选取当地植被及运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达到节省材料及节能的效果,而且可以将自然的象征意义带入公众意识中。把空间(景观)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过程,就是使人们适应场地、建构场所、形成场景的过程[4],通过场地、场所、场景构建,将传统元素或地域文化植入景观,补足现代生态景观缺失的主题感、历史文化感、集体记忆及认同感,将人与环境视作一个系统,使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和公众感知相互关联。

2.2融合四类景观价值

哲学范畴的价值,是对功利、道德、审美以及政治、法律、历史、社会活动、宗教和科学技术等具体价值共性的最高概括和抽象,成为“价值一般”。即泛指在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客体对于主体的某种意义[5]。价值观则是价值目标和尺度、准则的表现,反映了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评价标准。在信息时代,景观的价值观逐渐转为生态、社会、艺术、文化的综合体,景观的评价标准也呈现为可持续论的观点,即在保障人类发展的同时,也要协调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再生以及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伴随自然和人类社会关系的转变,反映了当今时代人类环境伦理道德范畴的发展,也为当代景观实践提供了价值参考和方向。海绵城市可视化景观建设产生于上述价值观语境,在将高效用水、节水的生态原则和生态技术用于城市景观时,需要协调对自然的强调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将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形成优秀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瑞典马尔默与城市雨水建设相关的出版物中,PeterStahre曾指出开放式排水系统有多重价值,包括美学、生物、动物、生态、野生生物、休闲娱乐、公众关系、教育、环境、经济、技术价值。文中将国外针对于雨水景观的评估搜集整理,可作为价值评定原则,借鉴用于指导国内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在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s)规章中,将水质、水量和景观舒适性并行用于排水规划评估。其中景观舒适性倾向于提供开放空间及野生生物栖息地,并包括社区价值、资源管理、空间多功能性、教育、水景、栖息地营建、生物多样性规划。美国的可持续土地设计开发评价体系(SustainableSitesInitiativeTM,简称SITES)针对场地初步选址、现状评估规划、场地设计、场地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建立了景观评分系统,并提出了相应指导原则。在场地设计阶段,SITES将场地降水管理、减少景观灌溉用水、基流下方降水管理、减少户外水使用、将功能性的雨水水景设计为舒适性景观、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作为场地水系统评价因子,并赋予相应分值。上述价值和评估标准运用于项目实践中,通过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设计,如在场地中将雨水进行地下水补给,或净化、收集用于灌溉、装饰性水景补充水等生态技术途径,进行水质、水量的管控及栖息地营建以保障其生态价值;通过提升场地的吸引力及满足公众的视觉美感、空间体验、社交联系等方面实现其艺术、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

3可视化运用于海绵城市场地景观

3.1可视化的技术措施

雨水基础设施集合了工程和生物作用,根据雨水水文控制步骤和技术产生了从硬质工程化到软质生态化的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的可视化景观设施。按照水质和水量处理的功效由小到大,依次形成相应的雨水基础设施单元要素。这些要素可用于不同的尺度范围及用地类型,既可以单体形式存在,又可依据场地条件,将不同处理程度的适用设施综合运用形成网络,提供高级别的水质处理功能,从更大程度上减少径流量。文中将可视化的雨水设施单元要素加以整合,并对其功能特性做了详细的阐述(见表1)。可视化的雨水基础设施可以用于不同用地类型,形成具有生产力和可再生的多样化、多功能城市景观,使之不断更新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居住区、公园、广场等雨水基础设施可以设计为地下水补给和雨水收集再利用的生产场地。艺术化地设计雨水网络,将建筑屋顶和地表径流收集用于景观浇灌,还可以配合采用生物系统及机械设备等更高级别的净水设施,使集水用做水景使用、建筑中水系统等非饮用水质要求的用水。公园可以在边缘区设计种植沟、过滤带、植被树池、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对周边建筑、街道、场地边缘雨水加以处理,内部场地可以设计硬质或者软质的水景用于公园内部雨水处理、利用,如建造渗水池、袖珍湿地、人工水池等景观设施。街道可设计为公共街道花园,在满足机动车、步行、自行车通行及地面停车的功能基础上,通过最小化不透水铺装使用,结合有引流作用的路缘石,结合生物洼地的作用,形成道路雨水网络,进行雨水分流排泄。停车场结合透水铺装、生物洼地、雨水花园等设施,形成生态停车场。

3.2可视化的空间营造

景观规划和设计中所规划的是人的体验,通过空间设计表达、服务于功能,通过创造最佳的空间关系,给人带来和谐、融洽、趣味的感知,产生愉快的审美体验。宜人的景观空间应该满足审美体验及环境行为。美学中的统一、均衡、韵律、色彩、质感等符合人的视觉、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合理尺度比例关系,可以作为创建景观空间的策略依据。人的审美体验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感官系统及生理、心理系统进行,受到经验、社会文化系统及伦理道德价值的影响。对景观空间的设计能产生预期的感知速度、次序、类型和程度,给人带来预期的情感和心理效应。能传达出有过精心关照的景观能引发人的愉悦感,海绵景观空间营造中可将“野草之美”“湿地之美”诸类生态功能很强、人们受知识干预而认为的美,与精心设计的人工观景平台、栈道的美相结合,促进人的积极审美体验。这也充分说明公众教育不仅有益公众健康,也有益于环境生态。景观空间是集合技术、社会、经济、生物需求,并融合材质、形状、色彩、容量,以及空间的心理效应的综合产物,需要以联系的观点来构建。(1)主题、意境的构建:在契合用地属性的前提下,通过秩序、潜在的符号暗示及特定的设计语言表达空间主题,产生具有宁静开阔、刺激好奇、精神慰藉的不同空间意向,场地中创建模拟当地水文特征或反映地域文化的空间,增加场地地域性、场地精神。H.O.Smith植物园一处活动空间中通过流域水文图的设置,强化了场地特性。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艺术化的雨水景观设施,产生与人互动的多样化趣味空间。罗斯福社区中心屋顶径流过滤池被艺术化地设计为底部铺有卵石,表层是金属拇指螺纹,由混凝土座墙围合的曝气浅池,以及与流域水文图结合的玻璃水箱,形象地展示了集水、滤水的路径和过程,卵石、草地等自然材质与金属、混凝土等人工材质的组合对比,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雨水庭院中透水格栅的铺装设置使雨水自然渗透于雨水花园中,手动泵取通过装置进入集水桶的屋顶集水的设计又可增加人与场地互动的参与性。(2)景观序列布局:在序列布局上,道路、边界、节点、构筑物等有形、无形元素由路径连接,构成了人的空间体验、场地印象。雨水景观可以结合点、线、面的设置,引导人们按所设计的开始、高潮的秩序进行运动、感知。设置吸引人注意的入口或者路径,保证其可达性和可识别性。建立雨水收集池作为景点或者焦点,如结合含有植被和水的下沉、高起、垂直、曲线、自然、几何等尺度与形态不同的水池,建立视觉趣味点。通过落水管、沟渠、引水槽、生物洼地等形成轴线,引起人们对雨水流径线路的注意。通过水平和竖直面的设计,如设立水池、跌水等,增加视觉趣味性。自然或者人工构筑的水景可形成雨水景观中的重要节点,深度上可以从深到浅至表面水膜,存在形式与规模上有湿地、池塘、湖泊、水池、小瀑布、喷泉等,从驳岸形状、类型分为规则水体与自然式水体。从动态来讲,有静水和动水之分,动水有急流、涌流、跌落、喷泉、溢漫、水雾和渗流等形态,动水通过高差、抑水堰坝的设置形成不同的流速、状态,适用于视线焦点。设计上通过步道、桥梁、挑台,设置运动路线、休息平台等,创造人与水景的最适关系,满足人们沿水景停留休息赏景、探索穿过河流至对岸的本能亲水要求。(3)景观要素设置:将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构筑物等自然或人工微观元素的形体、线条、尺度、材料、色彩、质地,通过协调、对比的设计手法,设计空间围合、空间联系,使其适应功能用途,形成视觉层次丰富的立体空间,以及开敞或封闭、活跃或静态的空间。邂逅绿地竞赛项目中一处休闲空间观景台阶结合集水、滤水、用水、渗水的雨水设施,形成带有喷泉的开敞活动空间。在触觉上,使人们能触摸到流动、降落、飞溅、薄膜等不同形态的雨水,以及植被、卵石、浮木等软质、硬质景观。从声音上,可以结合水流高度、动态(流速、流量)和落水材质(石材、金属),形成不同音量、音高和节奏。

4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4

创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是晋中市委、市政府为提升全市旅游服务质量档次,加快文化旅游名市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经过两年多的推进,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今年上半年省、国家将分别进行验收。近期,晋中市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对我市绵山风景区和正达海悦酒店两个创建试点单位进行了督查和初步评估,明确了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推进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结合晋中市监督检查小组提出的具体要求,现将落实推进创建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领导,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及辖区内的工作,调整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领导组,及时充实人员力量,保证必要投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通过验收。要按照我市创建《方案》(介政秘发[2010]109号)和《晋中市创建国家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城市工作进度的通知》(市创建办[2011]2号)文件要求,对照进度安排的任务分解、时间限定,有针对性的做好对接工作,职能有调整的部门要按照调整后的职能抓好工作落实。

二、对照标准,全面落实

市直各单位和绵山风景区、正达海悦酒店要对照《晋中市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评估表》,逐项对照落实,确保全面达标。要针对晋中市督查组在督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等不靠,认真梳理,逐条整改。正达海悦酒店要在参观灵石宏源国际酒店和参加晋中市标准化体系培训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充实标准化工作人员,集中人力、物力和时间,加大投入,确保完成创建试点。

三、密切配合,做好服务

市直有关单位要在市创建领导组和创建办的组织协调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按照晋中市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我市的创建《方案》抓好创建工作的落实,在规定的时限内整理好相关资料,迎接3月下旬省相关部门的检查和国家标委4月份初验、6月份正式验收。要突出服务意识,重点帮助和指导绵山风景区、正大海悦酒店两个试点单位加强基础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四、注重结合,突出重点

坚持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与城市建设发展相结合,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山西省宜居城市相结合,通过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城市的旅游功能,优化城市的服务环境,提升城市知名度。绵山风景区、正达海悦酒店要把创建工作分别与创建“5A”级景区和四星级酒店相结合,切实加大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完成创建试点。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5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园林工程;应用可行性;应用措施

1引言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地对城市洪雨水进行管理的一种新概念,目前,在许多城市已经被投入使用,它很好地解决了城市突出的水问题,以及生态和环境问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现正是通过大量的植被种植,因此,政府应加强园林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进一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好提供充分的保障。接下来,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中应用的价值

海绵城市不仅是自然环保理念的综合体现,也是改变城市道路积水、规避房屋倒灌现象、缓解热岛效应、降低污水排泄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项目工程,对城市形象、城市宜居性、城市功能等都会存在积极影响。从城市形象来看,很多多雨城市、地势低洼城市、径流量较多城市遭遇强降雨时,容易出现雨水“漫城”的现象,给外地游客留下负面影响,对城市排水泄洪能力存在担忧,尤其是在雨水挤占污水、恶臭水体排泄通道下,可能会造成恶臭水体堆积在路面上,给游客留下“味道”上的深刻印象,借助海绵理念的渗透,路面沉积水可以很好地渗透到地下,污水、恶臭水体可以得到有效净化,运用绿植增强城市抗洪、抗涝能力下,还可以贯彻绿城理念,进一步改观城市面貌形象,从城市宜居性来看,城市道路积水不仅会阻碍交通,飞溅水沾湿行人衣服,内涝型城市直接对城市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除了直接停产外,一楼居民、商店等可能在雨水作用下被浸泡,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借助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可以蓄积与排泄相结合,增强城市抗洪抗涝能力,渗水与滞水相结合,减少城市积水现象,透过净水与用水相结合,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水、黑臭水体,通过“蓄水反补”,缓解城市温岛效应,城市宜居性大幅度增加,从城市功能来看,传统城市对雨水、径流水、生产生活废水等的处理较为被动,大量消耗净水,排泄污水,雨季来临时,下水道、水渠、湖泊等泄洪能力较差下,很容易出现洪涝,另外,城市化的进程中,热岛效应日益显著,在夏天,城市内温度普遍较高,再加上大量空调外机,室外温度进一步被拉高,借助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城市抗洪、泄洪功能得到统筹规划,路面积水问题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夏季,蓄积的水体可以通过“蒸发吸热”的形式降低城市温度,大量绿植的运用既可以起到绿景作用,又可以为室外群众提供绿茵场地,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宜居性、完善城市功能,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工程存在现实价值。

3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可行性分析

影响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运用的质量主要是有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来看,不同城市呈现不同城市信息,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需求程度、需求目标、规划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在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时,应当注重城市信息了解,根据城市现状,了解境内水体、地势、污水排泄通道、气候类型、城市布局等信息,以此为基础,评价泄洪压力、降温需求、植物栽植要求、空间规划要求、黑臭水体净化压力、海绵城市改造成本等信息,鉴于此,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与待改造城市适配性,不仅可以规避后期建设风险,还可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方案能对城市发挥应有的效果。从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来看,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需要重视决策会议、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等流程,决策会议是评估资金、成本效益、风险等与城市建设是否相协调,对后续专项市政建设资金划拨等工作具有奠定作用,方案设计是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将海绵城市理念转化为具体方案的过程,对后续施工过程具有指导价值,方案可行性论证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对成本、风险、工期等状况论证可行性,避免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矛盾,或建设成本超出专项资金总额等,工程建设质量可以通过现场监督、建设公司资质审核、定期验收已完成工程量等形式保障施工质量,避免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现状脱节,预期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工程验收是在工程结束后,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海绵城市理念的特殊性,可以延长验收期限,或延长追责期限,便于综合考虑工程家建设质量。从可持续发展来看,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工程大部分需要长期维护,另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并非独立时,该项市政工程一般与当地地理水文、人文活动、城市基建等息息相关,因而,海绵城市需要具备持续存在能力及拓展能力。从持续存在来看,海绵城市体系初步落实后,市政府应划拨专项资金,委托工程管理人员,修缮绿植、疏浚淤泥、监督黑臭水体净化公司等,从拓展能力来看,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呈现不断扩充的姿态,海绵城市体系应当具备可拓展能力,同步城市拓展,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综上所述,市政府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注意城市信息了解程度、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规范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可以充分保障海绵城市理念应用质量。

4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具体措施

4.1选取与城市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植被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将水分进行有效的储存和排放,从而对雨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当前任丘市在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有关要求时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了园林工程建设中,采取了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建设了众多的集雨型绿地,这有效地解决了任丘市水资源短缺以及减轻排水系统运营压力。但海绵理论的运用离不开绿色植被的支持,如果任丘市政府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植物用于园林建设中,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的蓄水能力。所以,政府在建设园林工程之前,首先应选取任丘市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植被进行种植,促进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政府首先应对所在城市的环境,气候以及年降水量的分布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紧接着,应聘请相关的植被和海绵城市研究专家,结合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对植被进行合理的选择。可以先设立植被实验室,进行小面积的植被种植和试错,并且采取植物快速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和生物滞留技术对植物材料进行有效的测定,可以将植物置于干旱,适中,水淹的三种条件下,利用植物荧光仪测定在这三种条件下成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值,并且详细记录每一种植物材料叶片在三种条件下的荧光产量,然后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在保证实验数据准确的情况下测试植被的抗旱性和抗涝性,此外,还应充分考虑植物材料本身的根系发达程度和自身繁殖能力,对植物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根系稳定程度和生长繁殖速度进行测量,并且选取一个恒定的参考标准。而就任丘市海绵型植物园植物的选择来看,其在栽植水生植物时就选择了抗旱性,抗涝性强,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强的植被(芦苇、千屈菜)种植,这既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且也起到了雨水储蓄净化的功能。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地制宜选择栽种植物,可以将园林景观中植被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打造一块巨大的海绵,解决城市的各种水资源问题,促进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4.2建设可渗透地面,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水分,加强储水和排水效果

海绵城市的整体布局思路主要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六个步骤,这同样适用于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因此,针对渗的工程,政府应积极地财务措施,建设可渗透地面,从源头减少径流,净化初雨污染,促进海绵城市在市政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而可渗透路面是指采用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和透水性能强的材料所铺设的地面,雨水通过这样的地面可以很好地往下层进行渗透,从而大大解决地面积水的问题。以海绵型植物园的建设为例,其位于任丘市京开道以西,北环路已北,整片园区共占地36.19公顷,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创造了河、湖、岛相连的格局。植物园在修建过程中全园铺装面积51331.58m2,透水铺装面积33793.54m2,透水砖应用比例为65.83%,正是这些可渗透地面使得植物园做到了水能存得住,大雨排的出。现如今,新建道路中华西路、昆仑南道、渤海西路、会战北道、泰山北道等9条道和植物园园、站前公园张华绿色家园等9处公园采用透水铺装材料。主要的三种可渗透路面分别是透水砖路面,透水混凝土路面以及嵌草砖路面,因此,在铺设可渗透地面时,应根据园林景观工程的具体位置以及地形地貌采取合适的路面进行铺设,可以在人行路和园林广场中铺设透水砖路面,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置一定的路面坡度,在坡向道路两侧采用嵌草砖路面,这样既可以在降雨时,通过路面坡度将雨水进行有效的渗透,解决地面积水问题,还可以起到美化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有效地渗水排水。

4.3采用下凹型绿地,打造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指自然形成或者人工挖掘的浅凹性绿地,主要用于汇集和吸收地面的雨水,并且通过植被和沙土将雨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到土壤当中,很好的涵养园林植被,促进其茁壮成长。因此,可以即利用雨水花园这一特点,在市政园林景观的工程中采用下凹型绿地,打造雨水花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例如,张华绿色家园公园根据现状地形做的下凹性绿地,设计时在雨水花园区域底层铺设了碎石,上层铺设了上层铺卵石及散铺种植土,并种植半湿生植物,这样可以在下雨时将雨水汇集到雨水花园中形成雨季池塘景观,有效增加了公园的观赏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考虑在其表面覆盖一些净化能力强的沙子,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在地下铺设与其相通的管道,将净化过的水用于补给景观用水,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这种下凹型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蓄水和净化水的功效,还可以通过其表面植被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有效地改善环境,美化整个园林景观,将海绵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促进城市的绿色建设。

4.4在植被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植草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城市的内涝一直以来都深深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其具有积水量大,积水面积广的特点,在段短时间内很难进行解决,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生态植草沟是一项十分有效地设施,因此,可以在市政园林景观植被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植草沟,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例如,植草沟是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可以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并且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与雨水花园类似,但植草沟的成本较低,且能够较好地美化园林景观,但铺设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铺设时应充分结合地形,可以在市政园林景观中不透水的路面再用干式植草沟进行铺设,并且聘请相关的园林设计和植被铺设人员,将植草沟的断面形式设计成三角形或者梯形,并且控制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如果坡度较大,可以采用阶梯式的方法进行铺设,同时控制植草沟的深度和宽度,不断地进行实验,确保其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放水资源,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植草沟可以用于衔接其他的单项设施,比如城市的雨水管道系统和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所以,可以将生态植草沟与雨水管道联合应用,发挥其最大的效果。通过在市政园林景观中建设生态植草沟,不仅可以很好地将其与外界雨水管道系统进行连接,最大限度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4.5注重园林工程和天然水体的保护,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内部的天然水体也遭受的很大的破坏,并且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因此,要想促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注重对天然水体和园林工程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当中,大部分的水景观都是人造的水体景观,这在日常的管理和运行当中具有很大的经济和水资源消耗,完全不符合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因此,应注重对天然水体的引用,可以设置管道,将城市内部的天然水体输送到每个园林景观当中,利用天然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来形成自然的美丽景观,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大的费用和水资源,还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意识到,市政园林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长时间的维护和运营,才可以真正地建海绵城市。所以,政府还应积极地采取措施加强对市政园林工程的维修和保养,可以派遣专业的植被修剪人员对园林植被进行定期的修剪和改造,将植被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还可以个聘请专业的维修人员对可渗透路面,植草沟等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出现路面损坏等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提升整个市政园林景观的质量,促进海绵城市的形成。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6

对此,在“从巴黎协定展望世界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中,气候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蜂巢式”布局节约城市资源

近年来,每到夏天,高温红色预警不断,便有许多人戏称,“我的命是空调给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气候变暖问题和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愈发严重。而在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乡村,空气清新,气温适宜,有时甚至连风扇都用不上。人们不仅纷纷“重返乡村”避暑度假,更回归乡村生活、养老,逆城市化现象增加,难道这预示着大城市的发展到达瓶颈期?

带着这个问题,在本次大会活动期间,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生态生活的践行者,佛山杜马禅园的主人杜边疆作为主讲者,与大家一同探讨“关注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的‘红海’与‘蓝海’”主题。(“红海”代表现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未知的市场空间。)

杜边疆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模式是集约化的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从而导致人口过于集中,城乡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巨大的风险和资源浪费。而要改善这个问题,未来城市格局应该由“集约式”转向“蜂巢式”布局发展。

那什么才是“蜂巢式”城市布局?杜边疆用德国的城市状况为例,对这种布局进行了解说:“在德国,人口只有数万或数十万的小城市、城镇多,人口几百万的大城市非常少,而且每一个小城市的工业结构、科技结构、人才分配等都非常平均,几乎就是蜂巢状的。德国的交通系统特别发达,能够有效地节省交通移动方面的时间。如果一个地区发生了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对城市造成破坏的话,它所遭受的损失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是很小的,就像蜂巢的一个z房被破坏的话,它的蜂蜜不会影响到整个蜂巢的道理一样。”

其实,“蜂巢式”布局的城市发展,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了城市间应该如何解决公共资源分配问题,和及时应对自然灾害的问题上。在讨论中,有部分青少年代表提出,蜂巢式的城市布局,是否基于“平均分配”的愿望,蜂巢式布局怎样才能实现?

杜边疆提出,人口集中在某一城市,若超过了该城市的承载力,不仅导致资源分配不足,而且更没有办法应对自然灾害。现阶段,我们能够尝试进行城市“蜂巢式”布局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因为互联网已今非昔比,它是“新时代的河流”,通过这条河流,人们能快速而有效地进行财富或劳动的输出或交换。互联网在今天就像自然界的水一样,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聚集地联系在一起。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的互联网化,必然促进人们回归生态特色的生活、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蜂巢式”布局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流通和资源分配,能够有效减轻能源动力项目、交通运输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压力,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改善城市小气候状况,使城市生活更加舒适,科技与生态得以共存。

“海绵城市”建设彰显生态底色

由于全球气温总体升高和城镇硬地增速过快,我国临海城市夏季洪涝频发,城市规划和再规划时,必须考虑城市如何弹性蓄水、用水、排水。对此,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有关环保专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我国城市雨洪问题的解决对策之一,指的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弹性而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而非单纯地建景观、挖水沟。各类水系及城市配套设施都可以作为“海绵体”,使雨水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深圳市、珠海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已经开始了实际的行动,如在深圳市的光明新区,不仅对道路进行透水改造,还利用道路两端的公共景观设施、下凹绿地、人工湿地、地下蓄水池等方法进行雨水渗透、蓄积和净化处理,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种植植物,达到以绿化来净化空气和水,以及隔音的效果。

对此,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鸿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城市中心区大多人口密度高,楼房密集,在城市快速发展初期,由于片面地追求房地产经济效益,较少地考虑给环境生态“让路”。那应如何根据这种现状做出设计调整,以实现在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呢?陈鸿雁认为,一是可以“化整为零”,通过采用小块的公共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空间,达到零散而覆盖面广的绿化目的;二是充分利用高楼大厦、小区公寓住房的屋顶天台,种植功能性植物,如绿草、蔬菜等。这些与生活相关的绿化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同样可以起到缓解热岛效应和水利用压力的作用。

其实,环境问题治理最离不开的四字方针是“因地制宜”。可以说,“海绵城市”的发展为气候变化大环境下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条新型智慧道路,无论是“海绵城市”,还是其他低碳环保可持续城市设计,当它们真正契合当地环境特点和需求的时候,都能发挥出充分的环境保护作用。

“因需制宜”规划城市配套设施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脚步,其带来的一系列极端天气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可见,在城市这个人与自然的交接点,如何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使城市不仅服务于人,更服务于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处理环境问题中必须直面的迫切问题。

陈鸿雁表示,城市规划设计之初,考虑周边的环境因素,根据区域、地区相应的气候变化特点作出相应的、考虑人的健康和安全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香港中环位于海边,道路窄,楼高且密,在建设评估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如何让自然海风进入中环区域,如楼距、楼高经过精确测算得出最佳数据,并且把大楼的二三楼都建成架空通道,连通所有建筑,海风便可以通过通道进入建筑群中。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空气流通,降低温度,缓解热岛压力,又能使人亲近自然,舒缓心情。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7

律师:项目选择应充分论证,谨慎参与。

抑制投资冲动,避免盲目上马。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应当从过去对政府财政实力的单一考量,转变为对PPP项目未来预期收益的测算论证兼顾政府信用和财政实力的评价,综合论证后再行决策,尤其是非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更应从源头上进行把关。对于政府而言,也应该从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论证,只有通过验证的,方能以PPP模式实施。

结合实践来看,“财政部113号文”出台后,由于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缺乏操作细则,致使原先已经在推进的部分PPP项目进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缓。对于新推出的项目,为了尽早使项目落地,部分政府和社会资本甚至琢磨着如何绕开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流程。政府基建严重缺钱、社会资本也亟需项目寻找出路,但正是考虑到PPP项目的周期较长,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包袱较重,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确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政企双方对此均不应心存侥幸,以免埋下风险隐患。

迎合政策导向,降低投资风险。《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 60号(以下简称“国务院60号文”)明确针对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会事业等七大重点领域,提出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国务院60号文,我们可以大致窥见中央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基本认知,也可合理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

国务院60号文对于不同领域的不同政策措施文件出台时间予以了明确。以文件提及的城市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为例,财政部相继出台《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 838号)以及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 839号)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l0%。

理性定位,适度转型。只有正确定位,才能理性决策。过去的PPP项目,工程企业占主导,这一轮PPP热潮下,工程企业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过去的PPP项目背景不同的是,在经过了30年快速发展后,当今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工程企业较低的进入门槛、粗放的管理水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工程企业的转型已是亟不可待。但转型不等于转行。只有正确定位自身的核心优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承建模式带动及做精自身主营业务,才能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于地方政府而言,对于自身的区位优势也应该理性确立,避免一味盲从。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尽职调查,合理评估市场需求。项目未来预期收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需求,因此市场需求的合理评估至关重要。在捆绑土地PPP项目中,因为土地资源的最终消化靠的是人口增长和地方经济发展,所以在做市场需求评估时应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重庆市长黄奇帆提到的城市发展规律值得地方政府借鉴。规律一:在土地供应上,每平方公里1万人。规律二:工业园区发展方面,每平方公里要有100亿产值。规律三:住宅,人均40平米;写字楼,差不多2万GDP1平米;商铺,大体上大都市2万零售额1平米商铺,区县1万零售额1平米商铺。各地推出的产业园区PPP项目以及各类捆绑PPP项目均应该谨慎参考前述规律,否则,一旦供过于求,就会出现鬼城、空城,投资人就会有投资风险。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8

突发的堰塞湖险情使绵阳暂停了重建规划的脚步,然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的时间指针却已拨动。

5月23日晚,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第13次会议上下发通知,决定成立灾后重建规划组,并要求争取3个月内完成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总体方案的制定。

随即四川省政府也下发了特急红头文件――《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5•12”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紧急通知》。

一份由众多台湾建筑师联合发出的呼吁被带到了5月25日召开的“城市中国”论坛上。这份由建筑评论家史建带回的呼吁,建议半年内不易进行灾后重建规划。参与该倡议的建筑师都经历了台湾“9•21”大地震以及其后的灾后重建工作,而那次地震和此次汶川大地震在地理地貌上十分相似。

6月8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

北川重建选址之艰

在绵阳市初步拟定的重建规划方案中,北川县城选址作为单独的一章被列入主题。

远离地震带,成了北川和众多需要选址重建城市的首要考虑因素。

由于北川县城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而且周边大山岩石破碎,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因此理论上在原址已无法重建县城。北川县县委书记宋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县城在原地重建是不太可能的,肯定要重新选址。”

据史料记载,北川历史上已经搬迁了数次,但一直都没有逃离危险地带,北川县城重建的备选地址已经讨论了多处,不过无论在哪里选址重建,第一考虑的都是安全性。

然而对灾难的忌惮抵挡不了羌族人内心重回家园的渴望。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对羌族人而言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是灵魂的归宿。一个滞留绵阳的北川大婶这样说道:“这里不是我们的家,吃的不习惯,住的不习惯,不回去不行。”这恐怕是北川羌族人,乃至所有幸存下来的四川羌族人的共同心声。

经过20多天的实地考察和论证,6月9日,国家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把北川老县城的重建地点初步选在绵阳的板凳桥。目前专家组已将北川新址的初步方案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的规划,将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北川县城恢复重建的目标。

板凳桥位于安昌镇和黄土镇的交界处,专家介绍说,板凳桥距离绵阳市区比较近,从交通、大的空间布局等各方面都有利于带动新北川产业经济的发展。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介绍,板凳桥首先是安全的,在地质方面将来发生震灾或者其他的地质灾害比较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所所长朱波介绍说,现在北川加上暂住人口是3万多人,一般来讲是3个多平方公里,考虑到近期整个经济发展应该扩展到三到五万人,也就是说三到五平方公里就足够了。

板凳桥一带在历史上就是羌族活动和聚居的地区,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重建北川县城更有利于羌族文化的传承。

李晓江说,因为羌族是一个山地民族,羌族既喜欢山又喜欢水,他们和山水有非常深厚的渊源,所以既要研究山体,又要构筑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的一个水系。

但北川重建工作委员会书记左代富于6月23日表示,北川县城新址尚未确定,目前仍在做规划论证。

都江堰重建规划全球招标

500多名建筑专家组成的大型团队正在对都江堰的楼房进行评估,被确定为危房的,将立即进行拆除;具备居住和工作条件的,将在加固后再使用。危房拆除后将会按照安排,在原址上重建。目前,在二环路周围,安置房正在紧张搭建。

都江堰规划局局长屈军在这些专家和来自上海的援建专家中间奔走。“目前,都江堰临时过渡安置房的选点已经确定,其中城区共有14个安置点,这些点位主要分布在城区二环路附近,而19个乡镇的安置点也已明确。”屈军说。

重建工作开始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屈军说,除了楼房评估,这个专家团队将对选址地的地质状况和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专业评估,安全是第一要素。除此之外,再建房屋的抗震标准也要重新修订,在7度6级的基础上增加,达到新的抗震要求。临时过渡安置房的设计为两层钢板结构,墙体两边内也被要求填充有抵抗余震的泡沫材料,它将提供40万受灾群众的居住。

都江堰市的重建安置规划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领衔。这位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现在成为成都灾区灾后安置规划总规划师。

“规划图纸早一天完成,建筑工人就可以早一天开始施工。”作为先遣队进入灾区后,吴志强带领的先遣队走遍了4个市县的80多个受灾的乡镇(村),确定了40多个需要重建的乡镇名单。吴志强对我说,“我们立了军令状,在5月30日以前全部完成都江堰、彭州市、崇州市和大邑县4个市、县的80多个城镇的安置规划。”

吴志强和他的常务副院长夏南凯提出的新方案,包括3个阶段的主体工作:一是救灾避灾,继续采购帐篷;二是安置,临时安置,前面是灾民,后面是建设大军;三是永久性居住建设。吴志强在做的是最迫切的第二阶段的工作。

“永久安置点的选择要综合多方因素。”夏南凯说,“就是让这些灾民从临时安置点能住进去,而且要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灾民生活和生产的问题都解决以后,还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

考虑到未来3年的临时安置房生活,过渡区域也要保证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夏南凯说,“每50套配建1个集中供水点,1个公共卫生间和1个垃圾回收点。每1000套住房,配建1所300平方米的小学,1个20平方米的诊所和1个50平方米的商店。每2000套住房,配建一所中学。”

这个以都江堰景区为核心,呈扇形扩张的城市,在这次地震中毁坏最剧烈的地方,就是靠近景区的旧城部分。“根据评估,都江堰的老城区已不适合居住。”屈军说,规划组正计划保留老城区的旅游功能,并在周边重新择址,建造占地150万平方米的生活区。由于都江堰的历史完整性,不可能像北川那样举县搬迁,而只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和扩建。

“我们的总体方案争取在3个月内完成。”他说,都江堰要向东朝聚源方向选址建立新城区,计划3至5年内将都江堰建成能容纳108万人口的城市。

在同济专家组紧密布置安置工作的同时,由成都规划局和都江堰规划局牵头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征集也在展开。官方称,此次方案为无偿征集,将邀请有实力、有信誉、有社会责任感的规划设计机构参与。成都市政府将于今年7月组织专家对征集的方案进行论证。

这是城市重建史上首次全球化招标,5家规划设计机构最终将参与到都江堰的重建规划设计中来。屈军说,地方政府将配合中选机构做实地踏勘和调研。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的地理范围,可涵盖整个都江堰市域,重点为都江堰市城区、聚源镇和青山镇,共约1600平方公里,涉及居住人口110余万人。规划应包括灾后重建模式、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功能分区及布局结构、灾毁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产业支撑、城乡形态、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灾民安置等。

发展之困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地震破坏了四川境内众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同时切断了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命脉,比如茂县的旅游经济、德阳的工业经济等,未来的重建规划如何续存文化、延续经济发展,是规划专家乃至城市决策者们将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在地震带上所处的城市向来都是景观、物种和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这些资源往往就是这些地方经济的发展支柱。”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告诉记者。

一场地震斩断了茂县的黄金旅游线路,曾经的风景旅游胜地几乎面临灭顶之灾;这场地震同样让德阳什邡市和蓥华镇的金河磷矿、清平磷矿两个磷矿被埋――这意味着一年要输送500多万吨矿产品的德阳化工业将遭遇毁灭性打击,德阳工业的半壁江山骤然倒塌。

这些城市还想要发展自己的支柱经济产业,想要重回当年的盛况,这些资源都不可能丢弃。然而一个巨大的现实条件是,这些资源依然处于地震多发带上。这也给未来的城市重建规划又出了一个巨大难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指出:“救灾阶段大家热情高涨,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这种热情很难长久持续。灾难之后城市经济、文化的重构是相当艰难的,但是城市规划恰恰是这个重构的基础。”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9

关键词: 涪城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评价

1.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内,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分配土地,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土地利用的战略性和控制性规划。

上轮规划实施期间,为保障涪城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当时的规划思路的局限、技术手段的限制,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通过资料分析,对上轮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规划实施的效益、存在问题及成因,为涪城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编制经验和建议。

2.研究区概况

涪城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中部,涪城区是绵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绵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通信和商贸中心,全区幅员的46.2%属绵阳城市规划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04°50’,北纬31°16’―31°37’,辖区面积597.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42个村,1098个组,总人口约为65万人,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73.09亿元。涪城区境内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410―693米。区域内平坝、河谷地带多为冲积土,丘状台地和丘陵地带多为黄壤、紫色土,农田灌溉条件较好。

3.评价方法

3.1研究材料

以《1997―2010年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对1997―2010年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数据为《1997―2010年绵阳市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2 评价指标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取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对象、内容和目标,评价时遵循科学性、综合性、主导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涪城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

3.3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根据所选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涪城区资料的实际情况,选用数模型对指标量化。

[1]。

3.4指标权重测算

一般来说,根据数据的来源将权重确定的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客观赋权法需要大量的样本资料,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无法收集到大量的统计数据[2]。因此,为了合理地反映各指标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贡献程度,采用专家经验估算的方法,来确定各级指标权重[3]。

3.5指标的平均合成方法

综合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内容,平均合成的方法选择几何平均值,该方法能显示各指标之间的差距。

评价方法为:

w为权重,k为各项指标值。

3.6评价标准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总评价值80≤C≤100时,良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很协调,效果明显;当60≤C<80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各方面比较协调,起到一定效果,较好;当40≤C<60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作用不大,各方面有点不太协调,一般;当20≤C<40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比较糟糕,很多目标难以完成,各方面不协调,较差;当C<20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很差,规划如同虚设,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4]。

4.评价结果

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指标平均合成后为77.78,处于“较好”评价等级,具体评价值见表1。该结果表明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规划实施以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以规划为依据,以用途管制为手段,严格土地利用管理,并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果。效果指标和执行指标得分相近,都处于较好等级。反映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指标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较为注意妥善处理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产生了相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从中也反映了土地利用规划在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以看到,耕地保护目标实施情况、建设用地满足率、耕地总量与占补平衡率,以及环境改善率得分相对较低,有待提高。

5.结论及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显示,涪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各方面比较协调,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规划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足和困难。

5.1上轮规划存在的问题

5.1.1耕地数量减少过快

涪城区城镇周围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耕地减少数量过多过快。一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预期提高,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较大;二是因为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是在规划实施之后;三是在2001―2005年间,国家大规模开展生态退耕,退耕规模比规划预计规模大。

5.1.2建设用地增速过快

现有建设用地规模已超过上一轮规划期末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主要由于涪城区作为绵阳城市规划区主体,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第二三产业用地需求较大,规划预见性相对不够。另外,在规划初期,城市用地以粗放型发展为主,未能充分节约集约用地,使得建设用地增长过快。

5.1.3规划实施缺少必要的弹性空间

上轮规划自上而下开展编制,各类规划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和刚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超前性和长期性规划,很难做到用地规模的准确预测与合理分配,缺少必要的弹性空间,增大了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调整的频率,影响了规划实施的效率和严肃性。

5.2改进规划的建议

5.2.1严格保护耕地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

5.2.2重点控制建设用地和集约用地

随着用地总量的扩大,既要适应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调整的要求,又要反映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的趋势,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发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创新土地利用模式,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规模,纠正主要依靠扩大用地、经营土地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努力经营城市,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促进城镇和谐发展。

5.2.3圈外建设项目应留有余地

上一轮规划除省、市重点项目下达用地指标外,没有圈外项目用地指标,涪城区很多项目无法纳入规划,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由于未来圈外工业等项目用地的不确定性,建议适当预留部分可调节用地指标,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5.2.4充分考虑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化、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上一轮规划仅重点考虑了中心城市规划区,其他镇乡场镇、集镇指标太少或无指标,不符合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际,应予以调整。

参考文献:

[1]欧海若.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6):101-102.

[2]薛凌霞,孙鹏举.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

[3]胡宝清,廖赤眉,严志强.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2003,19(2).

[4]涂姗,李江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探讨――以桂林市资源县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6,5,(1).

[5]高希瑞,张永福,董煜,马丽娟.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1):161-16.

项目来源:绵阳市国土资源局资助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篇10

“我跟档案有缘”

当记者问及李旭海的工作经历时,他说:“我调入档案局,是因为我跟档案有缘。”

原来,李旭海1978年12月参军,1984年7月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毕业分配到二炮某队技术站当了一名助理工程师。谁知,不到两个月该部档案保密室主任人选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当时的他并不懂档案,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愉快地接受组织安排,走马上任当上了该部档案保密室主任。正当他对档案日渐熟悉的时候,1985年夏天,由于该部执行任务,要求所有外调的技术干部统统归队参加,还未正式任命的李旭海又回到技术站当他的助理工程师了。直到他1996年9月副团职转业再也未从事过档案工作。1996年11月的一天,刚转业到绵竹市科委任副主任不久的李旭海应邀参加“四川省人大就《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立法调研座谈会”,他在讨论发言中大胆建议:档案管理应该使用先进技术即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应将馆藏纸质档案电子化(当时还未提数字化),提供利用会十分方便。“因为我在军校和部队期间,看到许多工作都用上了计算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借着这个偶然的机会。谈点自己的想法。可是没有想到,一年多后,1998年3月,一纸任职通知把我调到了档案局,在这一千就是十四年。这也许就是缘分吧。”李旭海笑着说。

新馆建设的构想者

绵竹是“5·12”地震极重灾区,地震中,绵竹市档案局两名干部受伤,办公楼垮塌,库房经专家评估为D级危楼,200立方米密集架严重损坏。三年后,一座独立新馆矗立在绵竹大地。此次采访,记者实地参观了201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绵竹市档案馆新馆,总的感觉是布局合理、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档案馆是绵竹市利用中央资金重建进展最快的项目,也是德阳六县(市、区)第一家开工建设档案馆重建项目。新馆占地9.7亩,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新馆严格执行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充分考虑了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和未来发展需要。”说起新馆建设来,李旭海异常激动,因为目前的新馆是他三度构想的结果,来之不易。

1998年3月李旭海调任档案局局长时,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档案馆库房容量已接近饱和,从2000年到2008年,李旭海连续9年给市政府提交报告要求建新馆。2002年市政府同意划拨土地5亩,拨款600万元,修建一个3000平方米的档案馆。建设新馆的要求得到同意,李旭海非常高兴,一边忙着选址,一边按照自己的构想亲自绘制设计草图。而当这两项工作刚刚完成之时,绵竹市委、市政府决定暂缓修新馆,因为当时绵竹正在规划城东新城建设,要求新馆缓一步在新城统一修建,就这样,李旭海的一度构想搁浅了。此后的几年他继续向市里争取,2006年3月,一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拟投资1000万元的新馆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市里将100万元前期经费划到市档案局账上作为规划、设计、选址和征地使用,正当2008年5月准备立项审批时,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李旭海的二度构想破灭了口在忙于抗震救灾的同时,面对即将到来的灾后重建,他展开了对新馆建设的三度构想。5月15日。即震后第3天,在打印机因停电没办法使用的情况下,他向绵竹市委、市政府递交了手写的重建档案馆报告。随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四川省档案局灾后重建年度规划的出台,绵竹市档案新馆建设正式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2011年4月25日,投资1900多万元的新档案馆正式启用,李旭海对新馆建设的三度构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由于新馆规划合理、设计科学,被四川省档案局作为灾后重建的典型在全省推广。

数字档案馆的谋划者

如果说新馆的建成是在废墟上的崛起,那么数字档案馆的建成则是在重建中的超越。据李旭海介绍,绵竹市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已初具规模,98%的现行档案(建国后形成的档案)已实现了数字化。公众到市档案馆查阅利用档案基本上不用进库房,只需几秒钟就可办结,并且查全率、查准率几乎达到100%。“绵竹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走在极重灾区前列,就县级档案馆数字化水平而言,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具有领先地位。”四川省档案局副局长周书生如是说。

绵竹市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虽然得益于“5·12”特大地震后党和国家的灾后重建政策,但为啥能够走在其他极重灾区的前面呢?这与李旭海的超前意识和积极谋划有关。军人出身的李旭海在部队上学过计算机,当时他就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了计算机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帮助作用,因而树立了计算机管理的理念。从调任绵竹市档案局局长起,他就g在思考档案数字化,并始终朝此方向努力。2002年至2008年,在他的谋划下,绵竹市档案馆对馆藏的30万对婚姻档案和5万卷文书档案进行了目录级数字化。

地震后,绵竹市档案局将存有馆藏婚姻档案机读目录的硬盘从坍塌的办公楼中抢救出来,几名职工加班加点,把未录完的婚姻档案目录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后经李旭海与民政部门协商,对方同意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姓名、婚姻登记时间、登记机关与机读目录内容相符,可以开具相关证明,证实其婚姻关系。震后3个月时间,市档案局共免费提供婚姻档案证明400余人/次。这项服务工作的恢复,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让市委、市政府领导看到了档案数字化的实效。

李旭海说:“如果没得数字化意识,最初就想不到去搞目录级数字化,那就没有办法在关键时刻显示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也就不可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重视和支持。”是的,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由于地震后档案馆已成为D级危房,不能正常开展档案的查阅、利用工作,为保证过渡时期档案的正常利用,李旭海向市里提出了两套方案:一是建板房将库房的档案进行搬迁安置,需要花费—百多万元;二是从库房中取出主要全宗进行数字化加工,加工完再放回去,启动经费仅需几十万元。“由于领导看到了档案数字化的实效,于是慷慨地拨付了30万元经费。这样,全文数字化就正式启动了。当时板房里艰苦的工作条件感动了负责对口援建的江苏省档案局,当年9月,他们援助我们20万元搞

数字化。2009-2011年,绵竹市政府又支持了45万元。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促使我们初步建成了数字档案馆。”透过李旭海铿锵的话语和坚定的目光,记者明白了绵竹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要有意识,二是要抓行动。

现如今,档案安全意识又在李旭海脑子里扎下了根。他说:“为了保证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我们要与江苏省昆山市档案馆搞异地备份。我们采购了两套备份设备,数据已经上载,今年4月份会派人把其中一套送到昆山,另外一套留下来实时更新,到明年再把实时更新的这套拿到昆山,把昆山那套再带回来,如此,便可确保备份数据的定期更新。”

“乒乓外交”的诠释者

在中国外交史上,“乒乓外交”人人皆知,而李旭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乒乓外交”进行了新的诠释,新“乒乓外交”在德阳市档案系统成为一段美谈。原来,李旭海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打乒乓球,在绵竹也算得~--名高手。绵竹市党政主要领导业余时间经常找他“切磋球技”,这样他跟领导接触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起来,在球桌上,他多次给领导们汇报档案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这种以球会友的方式还真见效:2005-2007年,他为市档案局争取到重点档案抢救经费60万元;在新馆建设上,争取到最佳地段,并且保证独立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