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1:22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1

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供需脱节。以昆明市某高校为例,2004-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3.38%(见表1),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以在校任教、考研、自主创业等形式就业。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7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7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

大三的占18.2%,

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较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大学教育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在课堂设置上,要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方面,国外院校有许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校内就设有实习酒店,充分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要;还可通过辅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培养旅游专业素质;此外,要科学安排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方面学校可与一些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使之成为毕业生的实习基地。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2

关键词:职高旅游 专业教学 困境 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愿意将时间和金钱用在出外旅游上;再加上由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外国友人也将中国选为出国旅游的优先选择,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对于学生来说,管理专业素养不仅是自身文化素养的一方面,更是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的资本之一,因此在职高旅游相关专业的学习中,管理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掌握相关旅游知识的管理信息,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适合市场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在目前的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还是存在困境,我们只有认清这些障碍,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解决这种困境,寻找提高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出路。

一、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困境

职高学校多是以为社会提供职业的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的,招收的也多是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其中包括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学校本身重技术教育而轻文化教育,加之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不足,使得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的管理教学面临着学生缺乏兴趣,同时教师缺乏教学动力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现实困境。

具体说来,目前职高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缺乏目标与兴趣

不少职高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选择旅游专业是为了学习一门谋生的技术,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重视,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的目标。缺乏重视与目标,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加之有的学生自身文化基础不足,学习进度慢导致学生自卑,觉得学习是负担,学习积极性下降,进而跟不上学习进度。如此反复循环,导致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

2.教师缺乏动力与热情

“学生学不进,教师教无劲”是不少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职高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一般都忽视对管理课程教学的各种支持与投入,加之职高旅游相关专业教师在全国的教师队伍中处于一种比较弱势的地位,缺乏上升的渠道和适当公正的激励。另外,学生文化基础差,又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觉得在职高认真学习没有必要,教师的热情得不到学生的回应。面对这些情况,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被打击,选择消极应对的方式。如此,教师没有动力,自然学校的教学水平无法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与落后

大多数职高院校在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上采用讲授法、记忆法、模拟法等单一的教学方式。讲授法是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消化知识丽不是主动的摄取知识、扩展知识。随着旅游企业对拥有旅游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方法已不能满足这门课程重实操技能的教学要求。

4.硬件设备不足与薄弱

职高学校由于学校方面只重视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理论知识的投入,不少教室的硬件设施的配套不足,其中,多媒体教室的缺乏是主要的问题。不少职高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少,难以满足教学方面的需求。缺乏多媒体教室就意味着缺乏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可能,也就缺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可能。

二、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出路

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各个具体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系统多层面的,学生、教师、教学和硬件等层面的问题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要改善职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必须要从各个层面入手,多管齐下。具体来说,要从以下途径加以改进:

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职高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目标不明确,对专业理论知识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之,他们更多的只是将学好旅游相关技术作为学习的目标。因此,职高旅游专业管理课程教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旅游管理学知识构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相关学习的目标,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改变学习态度。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提高职高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的管理专业素养,除了端正他们学习态度之外,也要注重教导他们培养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职高旅游专业的管理课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预习与复习相结合,同时注重各个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和反馈,要及时和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疑惑,督促学生预习和复习。

3.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对课题的参与性很低,被动的接受知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该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职高旅游专业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比如角色扮演、情境再现、视频播放等方式,以此来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模拟真实情境之中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4.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品德素质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前提性的意义,一位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及时跟进新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喜爱和信任。因此,要注重职高旅游专业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培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外,还要不断学习、专研,了解最新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知识。同时,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其教学观念,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模范作用,因此,也要注重对教师品德的考察和教育,教师也要时刻勉励自己。

5.有效利用多媒体、校内实调塞、校外实训基地等设施

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单一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室的语音视频设备。旅游专业课程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与此相关的旅游管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不总是都能到实际现场去感受的,此时就需要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借助相关内容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辅助模拟教学,如某个著名旅游景点的讲解来模拟实地讲懈,让学生有切实身临其境、实地讲解的感受。除此之外,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能让模拟讲解进入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构建“学一用—学”教学模式,更好的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旅游专业管理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礼仪;男女生;差异化

0引言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强调素质化和美育化,礼仪课程已经逐渐成为通识常规教学课程,渐渐的在各专业的学科设置中普及开来。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产生只有二十年的时间,该专业下属两个专业方向:旅游社方向和高星级酒店服务方向。笔者通过担任旅游管理专业六年礼仪课程教师的经验,对礼仪课程在男女生中的差异化教学实施进行一些探讨。

1旅游管理专业礼仪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招收新生时,设立了旅行社方向和高星级酒店服务方向。礼仪课程往往设立在第一学年中,是专业中的基础课程,贯穿于整个专业培养。礼仪教学设计往往突出“四性”,即针对性、实践性、职业性、发展性。针对性即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礼仪课程要有针对性,精选合适未来职业岗位的礼仪教学内容。实践性即礼仪教学增加实训课时比例,多用项目教学模块方式,让学生在情景化模拟中实际操作。职业性即礼仪教学应该能够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发展性即礼仪文化是根据不同时代和情景变化而发展的,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礼仪规范,提升礼仪内涵,保持内在学习驱动与外在技能的发展性。

1.1男女生合班上,课程模块化任务进程难以统一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所以常年存在女生多男生少的现象,在教学中,将男女分班教学实际操作困难,所以产生了一些困扰:例如:在“衣饰礼仪”和“妆容礼仪”章节中,女生的教学要求是要学习化职业妆,岗位职业装搭配,课时量达到4-6课时,而男生在此类章节中,实际学习量只有“打领带”和“西装的规范穿着”课时量只有2-4个课时,造成了男女生模块化时长不一,课堂讲解和示范厚此薄彼,不能协调统一的现象。

1.2礼仪教学涉及形体训练配合,实操课教学难度大

由于现今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使得旅游服务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也要内外兼顾,无论在外形还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都是出色的。在礼仪实操教学中,站姿、坐姿、蹲姿、走姿、服务体态等等都是需要学生配合形体训练的内容,男女生混合搭配,实操教学难度大。女生形体训练与男生形体训练的方法、侧重点、生理特性等完全不一致,导致在实操教学中,形体模块中的课堂组织较为困难。

1.3男女生兴趣分布差异显著

在旅游专业礼仪课程章节中,女生普遍对站姿的方法、坐姿的变化、如何利用声音塑造良好形象,如何画好职业妆,服饰搭配、形象塑造等感兴趣。男生却对面试、握手、递名片,如何做介绍等感兴趣。由于女生心思细腻,擅长处理投诉,故而在沟通中占有优势,男生希望获得成就感,对“礼仪文化与情商”,“礼仪文化与销售技巧”等知识点兴趣浓厚,故而在不同章节中,男女生兴趣点差异明显导致课堂组织具有难度。

2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男女生特点差异

2.1生理特点

青春期中职男女学生已经在生理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男生注重身强体壮,女生更倾向于身姿和匀称;中职男女生在形体模块中对形体美的认知也存在差异:男生对“力量美、风度美”的理解较深刻,女生对形体美的认知则主要聚焦于优雅的姿势与迷人的气质营造。受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男女两性显现出了不同的体型:男女生在身高和体重上,就平均而言,男生比女生身高约高8厘米,体重约重10千克,在体型方面,男女体型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男子肩宽明显大于女子,而女子骨盆明显大于男子。故而男生显得方正厚实,突显庄重、沉稳、可靠的特征,而女生则是凹凸起伏、玲珑有致,突显典雅端庄的风采。

2.2心理特点

在中职校中,男女生都处于16-18岁左右年龄,在心理方面,中职男女生认知呈现出相当的一致性。这个年龄的学生性格特点是不稳定性、矛盾性与渴望被认可。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导致心理的不稳定性,情绪变化显著,容易“自命不凡”也容易“妄自菲薄”,个性强烈具有矛盾性的色彩,常掩饰自己真实性的想法,渴望被大众所认可,又羞于被大众的眼光“笼罩”。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渴望独立、勇于表现自我的个性特诊,对自我评价较高,喜欢与人打交道,有明显的求新求美求乐的心理需求。

3针对男女生礼仪课程的差异化教学实施方法

3.1实训课程形体模块男女分班,礼仪实操男女搭配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在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彰显饭店的优雅和高星级服务,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做好服务礼仪实践服务礼仪,故教案设计中特加入形体训练和酒店服务礼仪操教学,所占实训比例增加到60%,若在同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设计站队,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而形体课模块应考虑男女生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分班教学。例如男生可采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健身搏击操的方式培养阳刚之气和健康的力量美,女生采用芭蕾、韵律操的方式培养肢体协调性和气质,突出女生的柔美、典雅,男生的精、气、神。

3.2理论课程注重发挥男女生性别优势

理论课程中,男生对交往礼仪、谈判技巧、国际交往礼仪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女生在言谈举止礼仪、接待服务礼仪、沟通礼仪中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应针对男女生的兴趣点予以调和,例如上“沟通”课程时,通过活动、游戏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性别思维的惯性,引导男女生都能有兴趣探究未知的性别心理世界。在“接待礼仪”章节中,要求男女生统一合作,本着不同角度但是解决同一问题的心态来完成课程任务。

3.3礼仪规范实训课应合班上

纯男生班或者纯女生班,不利于礼仪课程的全面性掌握,而且在实训设置方面显得单薄,欠缺异性之间的礼仪训练和互动。所以,男女生比例协调的班级更有利于开展礼仪教育,因为学生在异性面前有表现欲,男生显得绅士大方有内涵,女生显得高雅高贵有气质,反而更容易推广礼仪实训环节。但是也存在着实训环节中男女搭配练习时,学生更容易害羞、更不愿意犯错的弊端,但是只要能克服此类问题,男女搭配实训,是种非常好的情景融合带入知识的方式。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4

关键词 中职 旅游文化课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旅游文化课程概述

旅游文化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基础性作用。旅游文化课程的设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旅游文化概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为后续的导游讲解技能、旅游管理能力及其它各项旅游服务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内涵和审美创新力能力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为我国中职旅游专业的教育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旅游文化课程所用教材,如《旅游文化》,其内容丰富味性十足,涵盖了天南地北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自然人文景观景、园林建筑、旅游诗文等内容。教材内涵丰富,知识系统庞大、结构完整,主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回答了“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陈述性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而且机械记忆成分居多。

2中职旅游文化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2.1课堂纪律涣散,教学效果低下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来于中考时成绩未达到普通高中入学资格的一批学生,他们整体上具备以下的特点:(1)年龄处于17-20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的后期阶段,心智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但是还不够成熟,时常会表现出一些类似小学生的特征。如思维单一,易冲动,对教学直观的依赖性大等。(2)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气质类型多为胆汁质和多血质,他们大多生性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性较大,易兴奋且兴奋后平复心情的速度较慢。(3)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注意的品质相对较弱。包括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及分配四个方面,尤其是注意稳定性极低,即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很短。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年龄阶段、心智特点、气质性格及注意品质上的特殊性对于有序的课堂纪律的打造和维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利于学生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尤其饮食文化和风土民情等内容极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积极性高涨,但他们常常会兴奋过度,在课堂上无序发言,发言内容天马行空甚至有不符合教学内容的脏话粗话,致使全班同学一团哄笑,教师短时间内难以平复这样纪律涣散的氛围。此外,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弱,兴趣保持的时间短,失去兴趣后,他们大多选择各自聊天或者睡觉,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也不利于其他认真听课同学的学习效果,更是班级不良风气的源头之一。

2.2学生缺乏自信,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现阶段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给予了职业教育大量的政策支持与帮扶,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不认可职业教育,认为这是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才接受的二流教育,学而优则仕才有前途。社会的整体认知反映到中职学生心中,便致使其产生不自信的心境和不愿自主学习的心态,长期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旅游文化课知识点众多,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和记忆混淆,仅仅课堂学习不足以掌握知识,学生课后的自主巩固训练至关重要。但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偏低,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够高效,影响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导致旅游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2.3教师激情不足,轻视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一份灵活而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目标是要引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这要求教师拥有充分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激情,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知行合一等教学探索,践行终身学习以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用激情和师爱灌溉教学这片热土。中职旅游文化课教师大多数存在教学激情不足和师爱缺失的现象,在老教师中体现尤为明显。教师激情常与学生的成绩挂钩,旅游文化课程记忆性内容多,学生又缺乏课后自主巩固训练,考试成绩常常在其它科目中处于末位,导致教师的成就感下降,对学生产生失落感,对教学的努力和热情随之降低。教师失去教学激情,减少在教法与学法上的探索,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下降,形成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不利于学生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输出。

3中职旅游文化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3.1优化班集体,打造优良班风

班集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健康成熟的班集体拥有良好的班风,能够促进生生和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提升师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针对中职旅游文化课堂纪律涣散、学风不佳、教师激情匮乏的问题,从优化班集体建设出发,能够有助于从根源上改善旅游文化课堂的不足。(1)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学生发挥作用,针对旅游文化课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需求,把握班集体的整体学习状况,同时尊重差异,在班集体中实现全体学生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2)要树立班集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动力,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调和剂。在旅游文化学习中,经教师和学生集体探讨,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个有意义的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目标。(3)合理安排座位。不合理的座位安排是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原因,且对学生各方面的互补及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座位安排要考虑学生课堂行为、个性、学习方式方法等差异,做到最大程度的促进旅游文化等课程的课堂效果。其四,有效的激励。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旅游文化课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3.2学法上注重记忆术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掌握良好的记忆术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加速知识的掌握,提升旅游文化课的学习效果及学生的成绩。(1)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利用生动的言语,丰富的旅游文化课堂形式吸引学生兴趣,激发记忆的动力和无意记忆,这是首要的前提。(2)化无意记忆为有意记忆。有目的才会有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设定短期、中期、长期可行的记忆目标,对学习记忆做好规划。(3)利用缩简和编歌诀,降低记忆难度。通过把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若干关键字,编成易于记忆的歌诀,以增强记忆的长久性。如中国菜系:鲁川苏粤浙徽湘闽。(4)联想与位置记忆法。通过联想和利用位置记忆增加视觉效果,知识的直观性及联系以利于记忆。如菜系的记忆可以将各大菜系所在地区在中国行政版图上进行标记,通过位置及菜系与行政区简称的联系以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此外,教师和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旅游文化知识识记的策略方法,让记忆术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3.3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思想开放富有创造性且热衷于新兴事物,但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旅游文化知识往往过于单调,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疲惫感,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内及课外的恰当运用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提升自主学习水平都有着显著的作用。(1)课内适当运用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强教学直观,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切忌喧宾夺主。(2)课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强化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旅游文化课的微信公众号,定期进行知识点、自制微视频、课后练习、文化故事等的推送,通过微信功能监测学生必做的预复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分析成绩等。(3)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教学网站,布置自学任务。如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幕课网、学堂在线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拓展视野提升旅游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何山.中职旅游文化微课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2015.

[2] 刘合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07B34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旅游专业发展现状

1978年成立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从此开始了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紧接着1981年,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杭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长春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院校开办旅游本科教育。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等的影响,许多院校也相继开设了旅游专业,使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目前,我国的旅游教育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含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层次。2001年对1,152所旅游院校进行统计,其中研究生教育33所占总数的2.8%;本科教育95所占8.2%;专科教育216所占18.7%;中等职业教育(含中专、职高和技校)841所,占73%。

从以上旅游专业30多年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旅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总体规模快速扩展,但单个旅游院校的规模发展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旅游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高、中、低各个教育层次由少到多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型结构,而这种结构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旅游业发展对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对高职、中职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对研究生强调理论知识;而对本科生来说,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践经验。因此,旅游本科教育是旅游教育的“夹心饼”,是旅游教育的核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旅游本科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旅游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

二、旅游专业本科教学现状

(一)旅游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方向设置不能满足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求,一般旅游院校都设置传统的旅行社和酒店管理两个方向,其实旅游专业细分的行业有很多,例如会展业、休闲业、航空业、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管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等等;二是目前一般旅游院校的课程设置都按传统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每部分又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这种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旅游行业知识需求的特点;三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合理,一般院校都是集中实践,这样既造成了实践与理论脱离,又让很多学生不能长时间地坚持。

第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目前在我国旅游专业虽然容易就业但待遇较低,被看成是“伺候”人的行业,所以就业层次低使得他们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旅游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不深,吸引学生考研的程度也不够。

第三,教学方法不得当。由于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很多适合旅游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实施;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所上课程的具体内容,灵活安排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目前旅游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大一部分是纯理论的探讨,学生写得不够深入;即使题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的,但由于学生实际调查能力有限,分析不深入,也影响论文的质量。

(二)旅游专业本科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效果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社会环境三方面。

1、学生方面。首先学生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素质条件影响着学习效果;还有学生个人的外交、沟通、团队合作等精神与能力条件也决定是否能在旅游行业就业与发展,决定其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2、教师方面。第一,由于旅游专业的教师是由地理、环境、中文、英语、历史等专业组成的,各自都有自己所学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方法,可能会对旅游教学方法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目前一般旅游院校大都是专职教师,聘请有经验的旅游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的很少,即使有也是一些形式,很少给学生上课或进行专业指导。而专职教师的实践经验比较少,不能满足旅游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三,也有部分教师因为回报率低、科研与社会工作任务重、精力不足等原因,没能根据所上课程的具体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方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相关社会环境。影响旅游专业教学效果的相关社会环境有很多: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服务业”待遇较低并且受到社会的歧视,笔者认为这种局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的全面兴起会有很大改变的;其次,高校的某些教学管理环节,如关于旅游专业研究方向的申报、学校的排课、调课制度、实习制度、传统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制度等等,这些教学管理环节既不利于旅游专业的研究方向和课程定位,也不利于有效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学生信息的反馈等等;第三,旅游教学软件、教学挂图、实验室等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的不足也影响着教学效果。

三、提高旅游专业本科教学效果的建议

根据以上旅游专业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提高旅游专业本科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参与实践活动,热爱旅游专业。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参与旅游业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热爱旅游行业,再来热爱旅游专业,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另外,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一直到大二下学期才开设旅游专业课,在这之前开设的都是英语、数学、政治等公共课,这让学生对旅游专业不了解。让他们参与旅游业实践活动,提前了解旅游专业,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具体可以让他们参与导游大赛、听取优秀导游员的事迹报告会、参与当地旅游局组织的各项旅游活动、到旅游企业进行短期实践、进行旅游市场调研等活动。

(二)强化师资队伍,提高学科地位。首先,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旅游专业一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级旅游人才。目前,我国的许多院校从管理学、地理学、建筑学、林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点开始增设旅游专业培养方向。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基本情况,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南开大学等11所院校具有独立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在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下设立旅游管理博士点。这些旅游管理博士点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大批的高级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旅游企业人才资源,聘请有经验的人担任旅游专业兼职教师;或者加强对已有的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第三,应该改进和完善青年教师培训制度,努力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让他们在相关领域有高水平的论文、论著,从而提高旅游专业学科地位。

(三)改革课程体系,灵活考核方式。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无论是在方向设置、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旅游专业一定要结合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和学校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灵活设置相关方向。例如,武汉地区的旅游专业可以开设会展业、高尔夫管理、温泉资源经营与管理、轨道交通管理与服务、航空服务、餐饮服务、康乐休闲经营与管理等方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多开设实践课程,或在某些课程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例如,饭店管理专业要开设鸡尾酒调制、茶艺品尝等实践课程;第三,在实践活动的安排上要灵活。目前的现状是先上理论课,然后在集中安排实践,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使得学生理论学习时觉得枯燥无味,而后面长时间的旅游企业实习又让很多学生不能坚持下去。如果在理论学习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实行弹性累计实习时间制,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全面完成实习活动。

教师应根据所讲的内容、学科发展动态及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同时布置思考题,启发学生课后查找和阅读最新参考文献,获取新知识,并通过增加平时的考核力度、灵活考核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旅游学的内涵、形式和功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也随之而发生变化。新的教育体系和方法不仅要为旅游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同时还要满足现代数字技术和仪器设备与旅游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入。因此,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实践,乃是旅游专业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1、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而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则应把学生与教师结合起来,开展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需要老师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重难点等的基础上,提出趣味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实行师生互动。实行互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等游戏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观点相互评判,找出对方观点的不足,提出补充建议或意见。该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案例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安排恰当的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环节:第一,为了便于讨论,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临时负责人;第二,教师准备有代表性、可操作性、针对性的案例并提出讨论要求,由学生准备分析报告或发言提纲;第三,开展小组讨论;第四,采用小组代表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案例点评。案例教学既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又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由知识的复述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数字技术和仪器设备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旅游专业的很多课程,例如客源国概况、饭店服务与操作、导游业务等课程,通过采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资源概况、服务与操作的流程与技巧、带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

[2]我国旅游教育成绩斐然.2003.10.28.

[3]我国旅游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国家统计局,2004.9.20.

[4]旅游专业博士点、硕士点在中国的发展.海峡旅游博览会,2008.8.19.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6

关键词:旅游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高校中对旅游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学生能力;第二,确立学生职业发展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促进学生成功;第三,提高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那么,如何开展好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呢?

一、帮助学生确立志向

志向是前进的起点,没有志向,就很难成就大事。志向是一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的体现,树立了志向,学生会朝着志向目标奋进,学习变得有计划性和有目的性,而不盲目和随意了。因此,在旅游专业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志向,让学生具有符合自身发展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朝着这个志向目标奋斗。

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是对自己做一个全面分析,进而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中,让学生对自我进行全面评估,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和职业的特点更了解,才能选择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也才会选择出最佳方案。在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技能、知识、情商、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掌握,摆正自身心态,不自卑不骄傲,对择业的职位、待遇等做好合理判断,避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

三、正确选择职业

在确立了志向和开展了自我评估之后,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正确选择好自己的职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尊重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等具体特点,还要考虑到职业本身的环境因素对于自己的影响,从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职业。例如,热情开朗大方的学生可以选择当导游,成熟冷静心思细腻的学生可以选择作策划等。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职业世界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四、确立职业生涯路线

旅游专业的学生职业选择好之后,要及时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路线,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职业生涯路线的不同,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也就不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会不同。就算是选择了同一种职业,岗位的设置也有不同,适合某一个岗位的人才特点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例如,在旅游职业方面,有些人适合行政,可以在行政管理方面取得成就,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有的人适合研究,可以在某一方面有所深入,成为优秀的学者;有的人适合经营,可以在市场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优秀的经营人才。总之,在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生涯路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五、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是根据学生的才能、性格、兴趣、环境等等条件为依据进行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很好地确定了学生才能发挥的程度,需要达到的效果。一般来说,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等等。目标的方向要正确,如果错误,不仅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很难实现自我的发展。因此,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目标的制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并结合自己的志向、兴趣、职业等来制订。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7

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 旅游专业 教学方法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组织形式仍以集体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程序基本是一成不变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的五段式教学。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性不强,课堂气氛不活跃。这些教学特征说明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属于传统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系统知识的传授有其成功的地方,但对于现代学生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已显得力不从心。

而导游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体力与脑力活动相结合的工作,导游带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导游处理问题的方式形形。而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底子普遍较弱,缺乏抽象思维与分析能力,大多数旅行社因规模和人员关系而不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见习机会,学生缺乏边学理论边实践的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将视频的旅游案例,运用到教学中,这样学生在没有见习机会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与案例结合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习兴趣,加强了记忆与理解能力,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素质相对较差,理解能力欠佳,文字配合相应的图片、视频、Flas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讲述“满堂灌”的单调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加影像,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对这门课兴趣增浓。

2.加强学生记忆与理解

旅游活动中的案例多而复杂,学生在没有旅游实践经验之前,往往只能通过对书本文字的死记硬背来记忆,记忆时间短暂,很快遗忘,即使教师加上肢体语言的讲解,学生往往也是难以理解,如果通过多媒体插入图片、视频、动画等方法,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如在讲解导游人员的义务时,学生通过文字难以理解,如果在多媒体中插入Flas,将导游人员的义务及违反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案例演示一下,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个难点;讲到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时,如果插入有关的视频,这样学生有了感官认识,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样讲到对这种违反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处理时,也插入相应的视频,这样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导游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的委派的义务、违反此案例的具体表现及处罚、处理规定;并且记忆时间长且牢固。笔者曾在讲完这节课后一段较长时间,在课中突然提问导游人员违反“进行导游活动须经旅行社委派”的表现及处理处罚规定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正确。

3.提高教师的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如果采用的方法及讲授的知识一直不变,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将会感到备课无兴趣,讲课无激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由于旅游业发展很快,旅游活动的新案例层出不穷,而教科书不一定很快更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新的旅游业信息。这样教师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开拓视野,上课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同时又能第一时间将新的知识传给学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兴趣与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授课的内容选择典型的案例,在学习一个理论之前,先列举一个旅游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并提出与学习内容有关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起到引导作用。其教学意义在于受教育者思维方式的培养与开发,“鱼”“渔”共授。

2.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理论知识

由于学生没有旅游实践经验,单纯讲理沦,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不能理解,往往听课有疲惫感,如果插入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生动案例,既能调节课堂气氛,又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利于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典型案例,这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经常进行旅游实践,查阅资料扩充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旅游专业的典型案例和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灵活运用所选的案例进行课堂设置,这必然促进教师课前认真备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就是将案例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使得案例更加直观、生动,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浓,对导游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记忆深刻。如在讲授“导游的讲解艺术”时,先放一段剪辑好的案例课件视频:某一导游带领游客乘坐小船一起去阳春玉溪三洞游玩,体验溶洞旅游的惊险、神秘与刺激,生动美妙的视频动画使这次旅程充满奇趣,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位导游运用了哪些导游方法?”进而引入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然后,再播放一段本地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提问学生“能不能利用这些方法对本地的景点进行讲解”。请某位学生来扮演导游,其他学生扮演游客。“导游”带领“游客”到景点去游览一番。在学生讲解结束后,及时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导游方法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可以对所放映的旅游案例进行讨论,教学能互动,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加强了记忆,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笔者对两个班级的不同学期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分别采用以讲授为主、不含案例的单纯多媒体教学(对照组)和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教学法(多媒体+案例教学组)。经检验,两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多媒体+案例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其兼具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优势,目前在中职教学中基本已普及应用,旅游实践案例插入理论学习的作用也已经被绝大多数的旅游专业老师所认可,但案例若仅仅靠口头描述,不够直观形象,不能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实践证明,将旅游案例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开拓了老师的视野,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日前中职学校普遍素质较低的学生更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晓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2).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8

[论文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各个专业面对社会需求开设非专业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对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旅游企业会计”课程,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企业会计在非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 

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把中等教育、高等普通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轨,使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层次,引起社会重视,同时也给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社会的各种不同需要培养各种有用人才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崛起及其进一步发展,将极大推进中国教育体制变革,在人才培养上将更加突出人才规格的专业技能性和岗位指向性。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构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即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思想品德等全面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会动脑”,具有思考判断能力;“会动口”,具有沟通表达的能力;“会动手”,具有操作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为步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旅游企业会计”课程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据,对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确定的教育与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模式、专业领域课程设置上就要完全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领域课程设置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人才知识结构的确定不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适应社会发展,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操作、职业行为、自我发展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专业领域课程设置还要满足岗位技能需求,体现专业知识、应用知识与技能操作的系统性,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各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开设非专业的技能性、实用性课程,以满足高职院校培养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就业岗位主要是旅游企业、宾馆、酒店等单位,并不直接从事会计工作,但酒店管理专业在开设专业课时,也要开设“旅游企业会计”课程等非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宾馆、酒店的经营管理理念,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酒店管理专业“旅游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旅游企业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也是会计入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会计有基本的概念,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发现会计现象,体验会计问题,再结合旅游企业经济活动过程,让学生去学习、思考会计知识。笔者在讲授课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会计与我们生活的紧密相关,提出学生在家是否注意到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会计问题发生的问题,好多同学都想到了父母每月的工资、开销、结余,还有同学联系自身说出自己每月生活费用如何利用的问题,这样引起学生学习会计的极大兴趣,也明白了社会人要掌握一些会计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财和生活。联系酒店管理专业特点,提出假如你是某酒店部门经理,总经理让你承包中餐部或西餐部,要求你一年上交一定数额的利润,你能不能去承包的问题,同学对此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有的同学说能包,有的同学说不能包,有的同学提出了一年能有多少顾客,给工人薪水等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利润的含义、构成,预算一年必须做多少业务、接待多少人次顾客、成本费用控制在什么水平,才能完成总经理下达的利润指标。再提出假如你是餐饮部经理,你能拿出一套餐饮成本控制方案吗?每个餐厅的保本销售额为多少?这些与会计密切关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发现只有通过学习会计知识,才能解决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潜在思维能力的释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2.采用通俗讲解的教学方法,便于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会计”教材中,会有许多会计专业名词,这些名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些难度,教师在实际讲授过程中,要对专业名词通俗讲解,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总觉得会计专业知识很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如在学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等专业名词时,学生都理解不了,为什么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称为“会计对象”,要具体化就称为“会计要素”,再按不同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又称“会计科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讲解:学院培养教育的学生总体称为“会计对象”,按系部对学生具体进行划分称为“会计要素”,各系部把学生按专业、班级进行分类称为“会计科目”。学生对身边事物都是很容易理解的,通过这种方法对专业、难懂的名词进行的讲解,效果很好,有利于学生对专业名词的理解和掌握。

3.明确教学重点,采用重点式教学方法。对比会计专业的学生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企业会计时,教授目的是有所不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为了学好“如何做账”,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为了学好“如何算账”。在讲授“旅游企业会计”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就业需求,有侧重点地来讲解教材。如“旅游企业会计”教材大致可以分会计核算基础理论部分、会计核算一般业务部分、旅游企业利润核算部分、财务会计报表部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于第一、二部分,要以通俗易懂的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会计的理论概念和基础知识;对于第三部分,采用启发、举例等形式,对旅游企业如何增加收入、控制费用、提高利润等重点进行讲解,教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如何算账”;对于第四部分,也是有重点地讲解如何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怎样来编制报表不做重点讲解就可以。采用重点式的讲解方法既保持了会计体系的完整性又突出了旅游企业和酒店管理日常业务核算,便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也达到了酒店管理专业设置“旅游企业会计”课程的目的。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开设“旅游企业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学生、专业和培养重点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应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讲授,以达到教学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侯颖.旅游企业会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邹广严.关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9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意向;调查思考

一、调查测试对象与研究方式

调查测试对象为四川理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8级学生,共对130人进行测试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27份。

调查方式是通过学生采用职业决策平衡单的方式对自身三个以上职业发展方案进行选择,对其进行价值量化打分,根据各项职业的最终量化分数作出职业决策确定工作岗位。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选择所呈现出的特征,为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提出建议。

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选择体现以下特征: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成首选

经调查显示,教师岗位占21%,公务员13%,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大学生的首选.由此反映当前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学生找工作求稳的心态,对于21%的学生想要当教师,这个比例有些偏高,据了解主要原因为:教师的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教师公招考试竞争激烈程度比公务员考试小。另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女生占多数也是选择教师比例高的原因之一,一份稳定的职业更符合女生的心理预期。有13%的同学选择公务员这一职业,无疑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他们向往“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工作舒适、稳定、待遇不错,有政治发展前途。从学生的意向选择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极高,反映了在大学生群体中,职业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开拓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注重专业岗位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有20%的学生选择从一名普通的酒店职员做起,还有12%的学生希望从事旅行社的相关工作,其中导游占多数。酒店、旅行社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这说明较大部分同学希望毕业后能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部门找到就业机会,愿意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将大学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服务社会。

3、自主创业增多

有15%的学生要自主创业,说明大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愿意自立、自强,希望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个人价值,在商海搏击中锻炼提高自己,期望将来可以大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表明一些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这也正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4、工作岗位多样化

经调查,在其他类中有考虑从事记者、会计、婚庆、销售、室内设计等等职业,多样化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在选择岗位时从实际出发,不再着重强调专业对口,头脑较为灵活。

5、考研人数较少

只有8%的学生考虑考研,比例较低。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为了兴趣或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考研目标明确,态度正确。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因此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就业。

三、调查研究的对策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选择的情况,为了让学生选择更为合适的工作岗位,正确的进行职业决策,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好就业心态,改变就业观念

目前大学生对职业选择有着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受到目前社会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倾向,如求稳心态、崇拜权力、功利心理,哪个职业热门,哪个职业环境优,就选择哪个,以至于在择业中出现了“教师热”、“公务员热”、“外企公司热”等非理性选择,作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加强自身思想教育,正确认识自我,克服盲目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意识倾向,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对现实,主动认真分析形势,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就业选择。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兴趣爱好、个人的能力、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劳动报酬等等。各人情况不同,考虑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但大学生必须明白求职是职业者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择业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利益,而要努力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单位需要结合起来,主动地服从单位需要,把个人理想自觉地统一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中去。应主动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的”就业观念,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同时,谋求自身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

旅游管理的职业兴趣篇10

关键词:职业中专;旅游地理;教学方法;问题与对策

对职业中专学生而言,旅游地理牵扯的知识面较广,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抓好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对培养“应用型”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1 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因素

1.1 教材设计不合理

当前,职业中专旅游地理教学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地理》或中国旅游出版社的《中国旅游地理》,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后,笔者发现这些教材内容大多缺乏灵活性,过于强调学科系统性和知识内容,课程设置基本可分为绪论、区域旅游资源概述、景点旅游资源三大部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难以学以致用。其次,不少教材缺乏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交通地图、旅游资源景观图、旅游线路设计等,此外,大多数教材都没有相关旅游景点的配套影音资料,只有文字描绘,学生对景观的理解职能靠想象,同时,配套练习册、填图册的缺乏也极大制约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的提高。

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不少教师对中职教学未能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中职学生学习差,上学只是为了混毕业文凭,没有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和可塑性,在教学中也缺乏激情,甚至将成绩不好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学生素质差。其次,很多职业中专学校对专业培养目标认识不足,很多旅游地理教师都是从普通教育转过来的,未能对职业教育养成正确的认识,觉得只要把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在教学时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再次,职业中专学生大多基础薄弱,基础较差,很多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不懂得以趣味性、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由于很多教材没有配套图像系统、影音资料,如果教师不主动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并应用于教学,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减,更无法提高学习效果。

1.3 学生本身的问题

当前,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职业中专学校的招生更加困难,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较差,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长、社会和教师眼中是“差生”,很容易产生逃避学习的自卑心理。不少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薄弱,贪玩好动,对上学只是抱着混个毕业证的态度,极大地制约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2 职业中专旅游地理教学方式的完善

2.1 合理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旅游地理是研究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业发展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其几乎涵盖了历史地理学、地理学、生物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园林文化、建筑设计、社会经济、环境科学、考古、文化艺术等各个学科的内容,牵扯知识面十分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必须树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将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对旅游地理的教学目标养成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实践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后,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态思维能力与地理时空观念,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旅游线路,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间的相关性,强调学以致用。

2.2 改善教学模式

首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教学。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像、符号、语言、画面等信息于一体的技术平台,是现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是职中学生成绩较差的重要原因,如果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跑到课堂之外。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将讲述的旅游区的照片、影音资料呈献给学生,并将各个旅游区进行对比,必然会加深学生对各种旅游资源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师生互动。中职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只是单调地传授知识,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讲授较多的知识,但单调的信息传递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应用自然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和模拟实践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课堂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书籍和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最后,改进评价体系。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大多是弱势群体,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偏颇,导致学生存在自卑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的教学评价题刻应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平时成绩,其二为考试成绩,其三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能力时,还要引入从业能力测试,避免将卷面成绩当成评价的唯一标准,还可将编写导游词,解说景点和涉及旅游线路纳入评价范围。

3 总结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但大多表现欲强、思维敏捷、口才较好,这恰好是旅游地理学生从业所必备的品质。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发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成为一线岗位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