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9:5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构的理论概括。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与深化,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承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际,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进行了阐述,在提到多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时,特别强调“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体验,全身心参与,从体验感悟中理解掌握心理调解的理论与方法,既要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又要避免单纯的课堂游戏活动”。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该文件精神,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模式进行探讨。

1.课前认真准备

1.1熟练掌握章节内容,对章节的结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认识。

1.2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准备好教学资料和材料,做好教学设计。从典型案例分析、音乐放松、角色扮演、经典的心理短片电影赏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心理宣泄等方式中选取恰当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更丰富、生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热情地参与教学。

2.课中教学环节

2.1教师讲授。

借助多媒体,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讲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等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通过表情、提问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老师的语境和情感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讲授的内容,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懂得主动调节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教师的讲授要生动、形象和有趣味性一些。

2.2根据章节内容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教学活动方式。

2.2.1小组讨论。这是学生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主要体现。一是课堂讨论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二是课外讨论是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将不能在课堂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课后讨论,之后写出小组总结或进行课堂总结发言通过讨论,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学生的认知得到验证和交流,问题得到澄清,也加深对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理解。

2.2.2心理测试。以强化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或者配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精心挑选一些适合课堂完成的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维护心理健康。

2.2.3案例分析。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可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

2.2.4音乐放松。挑选经典的音乐在课堂播放,可以受到学生的青睐。特别是一些课业压力较大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使他们得到适当的放松,成为他们的能量加油站。所以课上如果提供直接的放松体验,更能赢得他们的喜欢。如果课上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课间休息进行播放。

2.2.5角色扮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深刻的体验。比如在人际关系章节,创设宿舍冲突情境,现场请学生根据扮演的情况讲解萨提亚的五种沟通模式,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沟通模式的理解。在情绪章节,请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愤怒、哀伤等,让台下的学生猜,使得学生对情绪的表达更具体。

2.2.6影片赏析。新学期第一堂课上,学生在谈到对这门课的要求时,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在课堂上看到更多有意思的视频资料。课堂上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讲授,哪怕是再精彩的案例,时间久了也会显得枯燥。视频资料的冲击力更直接,通过视听等多种感官感知,学习效果会更好。如在常见的心理障碍章节,讲到抑郁症时,可选取崔永元在《艺术人生》中讲述的其患抑郁症经历的视频,看似轻松幽默的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懂得抑郁症患者是怎样的痛苦,学会求助多么重要,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作用,等等。同时,可以请学生结合主题自己拍摄录制课程需要的视频资料,如关于环境适应、宿舍关系等内容的。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做中学体验和学到更多的知识。

2.2.7心理宣泄。在积极进行正面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宣泄式活动课给学生以宣泄的机会,缓解学生的内在压力和烦恼。通过“心理宣泄(书面表达等)――小组交流――(教师)搜集材料――教师点拨――学生自悟”,达到既定的目的。在宣泄过程中,当事人要把自己的情绪整理一下,而组员则会表示对当事人的同情、关心、支持。凭借此,宣泄可达到一定程度的身心平衡。

3.课后教学环节

3.1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环节,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标准,而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2心理咨询与个体辅导。

针对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心理状况,由专业教师进行个体咨询,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方式有面对面交流、书面咨询、电子信件咨询、QQ群、网上讨论区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慎言律行,做到伤害学生自尊的话不说,贬低学生人格的事不做,充分尊重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3.3素质拓展训练开展“放松训练”、“信任摔倒”、“驾驭制怒方法”、“微笑握手”、“化解嫉妒情绪”等方面的活动,使学生的德行从知到行得到升华。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体现,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性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它绝不应该类同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自助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23(1):47-5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其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基本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实际配备了专业的教育教学人员和必要的设施设备,能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等工作。高校也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年教学规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日益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一是适应能力问题。特别是大一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面临的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对生活的规划问题;其次,面临学习的问题。有的学生高中的成绩优势不存在,有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会规划学习生活,导致学习和生活一团糟等等。二是人际交往困扰问题。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不懂得也不敢去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的同学感觉与同学、与室友相处不融洽等等,这些问题造成学生的心理不适。三是情感问题困扰。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感情的困扰,比如在校期间是谈还是不谈恋爱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恋爱的问题,如何把握交往分寸的问题等等。四是就业压力问题。面对当今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学生在一入校就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以上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在大学生入校起就通过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认识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好学业。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矛盾,合理宣泄情绪,主动参与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为顺利完成学业和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健全。根据要求,各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般都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但由于受编制、场地等因素限制,一般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工作职责和任务不明确,工作内容与形式单一。另外,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工作的规划性不强,常常处于为了开展活动而搞活动的情况。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参与咨询和活动的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专业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很多学校的专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比较少,一般校级心理健康中心有几位专业教师,而院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一般都是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管人员组成,专职人员较少,基本都是兼职。这些学管人员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方面比较缺乏,仅能宣传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对于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扰、心理矛盾等问题无法解答,专业水平不足。

(三)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根据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而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高校仅仅在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有些高校甚至没有给学生订购教材,课程内容由辅导员下载一些心理学基本知识的课件宣讲,与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相差甚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学针对性不强。目前很多高校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偏重于知识性、理论性的陈述,侧重于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更像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老师教授内容枯燥乏味,而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就业等具体心理问题涉及不多,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对于课程的考核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试,也缺少相应的实践环节。

三、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积极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成立自上而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要认真研究,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计划和内容,统一指导授课,加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根据不同专业、年级情况对教学内容和安排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要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总结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利弊,通过评教、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对课程结果进行评价,及时改进课程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大学生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高校应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课堂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和环境,遇到问题,积极调整心态,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三)明确课程定位,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必修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自我认知层面确立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传授心理学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渗透到大学生各类教育活动中,与课外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健康电影、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竞赛等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专业从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课程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提升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教育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要能够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目前高校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大学校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大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影响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升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几项对策。

一、改善教学内容

目前,不同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一样的。这就没有体现出教材的针对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年龄层次来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要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要能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要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要能够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首先,教师要能够明确教学目标,要能够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我探索的技能、掌握调节心理状况的技能,最终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在了解教学目标与特点之后,才能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能够重视学生的潜能,要能够通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品质,要能够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学习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婚念观心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等等,这样才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的需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适当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以及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能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要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要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要能够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要能够多设置一些师生互动环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室外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建设第二课堂

建设第二课堂也就是建设校园文化,这也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有效措施。首先,高校要能够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能够抚慰学生的情绪,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使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能够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校要能够营造一种优美、宁静的校园环境,要能够使校园充满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气氛,这样对学生心理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高校要能够积极开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这能够使学生充满活力,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要能够立足学生的需求,要能够通过文化活动来建设校风班风,文化活动要有针对性、教育性。高校要能够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设计的校园文化活动要能够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要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要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要能够学生在这种环境里能够学会团结友爱、能够相互协作、能够学会公平竞争、能够享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内容,还要能够关注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考核方法就是一张试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这种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只能够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难以考察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教师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心理测试;模拟情境,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创作一些作品,通过作品内容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效果进行分析,都能够科学合理地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柳友荣,吴桂翎.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由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2] 杨立红.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4

一、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社会环境的快速转换,给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相比,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往往具有滞后性。一般而言,一种教育方法的更新往往是在原有工作模式面临巨大挑战时才会引起变革的注意。从我国当前心理教育工作方式与方法看,大多数高校还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状态,教学理念落后,教育模式单一。这种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与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大学生多元化的心理发展状况极不适应。从当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互联网中大量的不良信息严重损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形中影响了心理教育的效果,增大了心理教育的难度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效果不佳,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从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看,主要表现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负面信息对学生健康心理的腐蚀与错误引导作用。“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宣传论调,……,网络上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冲突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会使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倾斜,从很大程度上削弱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1]试想,一个长期处于虚拟世界中、整天浸泡在由各种不良网络信息构成的环境下,这样的大学生对于学习对于人生会有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么?当前,高校大学心理健康疾病呈现出多发态势,常见一些大学生选择极端方式来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其中,互联网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导致这些问题多发的重要原因。

2、传统的心理教育方法已经跟不上时展要求,需要更新心理教育的思想观念,提高心理教育的水平

原来的心理学教育方法,一般为教师所独有,学生们对其充满热情和期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可以非常便捷的掌握到各种现代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中已经对这些方法有了一个前设性的了解,对教师在课题上所讲授的各种心理学方面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大学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 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 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在互联网时代,[2]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日益多元化,开展自主学习的途径相对于以往而言,更加便捷。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深感疲倦,这时候教师如果不能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变化的情况制定新的教学思路,必然会导致教学问题的产生。因而,教师需要根据时代变化的特点,及时更新心理教育的方法思想,以切实提高心理教育效果。

二、推进高校心理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在影响高校心理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高校心理学教学体系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心理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依据心理学家陈家麟的观点,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完成自我实现。”[3]而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开展新课程教学体系的意义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新课程体系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在对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下,对原有课程体系及其教学模式做出综合性的调整。在新课程体系建设中,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对原有课程教学体系进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新课程体系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关系、心理教学实验和心理案例关系等各层面的内容。并且,在新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汲取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张在多元化的教学途径中突出对学生个体性的强调。这样的教学体系,在指导思想方面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特征。

第三,新课程教学体系明确了高校心理学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对传统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传统的心理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缺点很多,到了不改革不行的地步。“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心理健康知识,以及预防、调节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技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以消极取向为主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新课程教学体系,在对传统心理学教育体系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和教育形式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三、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新教学体系建设步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要加快心理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步伐,需要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构建当代心理教育体系的新模式。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改意识

在高校心理学工作中,高校教师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社会转型期,心理教育工作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教育的内容也更加复杂。要胜任新时期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教师们需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在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提高服务的责任意识,提高教育与教学能力。

2、更新工作方式与方法,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第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心理教学内容体系新课程教学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涵盖环境适应教育、学习心理教育、挫折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心理学教育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建议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形式不统一

各个高校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必修课、选修课、心理讲座、网络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心理课程。在开设心理必修课的学校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8个学时,仅仅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选修课一般是随机组班,每位学生四年内只能学习一学期,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各个专业,其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选择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课堂效果。心理专题讲座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开设的场次可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连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堂的互动和心理体验。

1.2 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 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 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 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 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 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 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 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知识、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依据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可选择考虑平时表现加最终考核的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可以将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程度、课堂提问情况纳入平时考核。最终考核内容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身边同学中普遍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给出自己的有效建议等。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加分。

3 总结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编优质教材,设计丰富的课堂,设置有效的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杭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的探索[J]. 社会心理科学,2013,02:55-57.8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6

【关键词】现代大学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192-01

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具备良好的知识与文化素养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大学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之外,院校还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优选教学方法,如生活化教学法、讨论法等,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一、注重生活化教学法,联系实际,增强体验

在现代教育中,提倡生活回归。由生活大课堂看,本身蕴含丰富多样的教育因素,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倘若教师巧妙的将心理教育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优选生活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则可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积极情感,增强学生心理体验,让学生主动融入教育活动,把握相关心理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1.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心理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巧,学会活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纯理论式教学内容,而需结合学生实际,由社会生活方面优选教育内容,如情绪和情感困惑;生涯规划问题等等,并引入相关的生活案例,比如:①有关适应的案例:未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不知道怎样安排自习时间等;②情绪困惑案例,如遭遇失恋等;③生涯规划案例,如不知道怎样选择就业方向,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听从家长的安排;是先就业,还是选择继续考研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态度,正确认识生活,有效处理生活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来看,并不是理论式教育,而是融合了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讲授理论知识,还需要组织多种实践性活动,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自身体验。

如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可拓宽教育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教育。例如: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可联合院校组织多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525我爱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主要;“525我爱我”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的心灵故事”征文评选;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板展示。另外,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心随影动”心理电影展播和赏析活动。此外,还可邀请心理健康专家现场咨询或者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从而让学生更主动的融入心理学习与实践活动,自然而然的接受心理教育。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可协助合作,制作相关横幅、宣传板报、海报,甚至利用校网页、校广播站等进行宣传,营造和谐心理教育活动氛围。

再如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关于“互联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本课内容,并结合自身心理发展需求而选取或提出相关课题,比如《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影响分析》等等。而后学生合理构建研究小组,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关于“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应对”的教育,教师可引导学生课前通过调查问卷、采访、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大学生挫折心理,并收集相关案例,归纳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总结归纳影响挫折感的因素,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应对挫折的策略,以实践报告、演示文稿、演讲稿等形式展现研究成果。

另外,还可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体会不同角色心理及其行为状态,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意识与学习热情。或者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评述,反思自己的行为与心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便于迁移应用,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此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学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反馈互动作用。在新课程下,教师应注重生活化评价。既运用动态方法,将评价置于生活与学习环境下,如开展情境测验等;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自我反思,相互评价,感悟分享,记录成长;运用不同标准对每位学生加以评价,赏识教育,发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使其自觉形成良好行为,提高心理素质。

二、把握讨论教学法,畅所欲言,感悟升华

所谓讨论教学法,即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以找出解决方法并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展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问题性、体验性、独立性、主动性特点,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训练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由新课程标准看,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而讨论法符合上述要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在教学中使用。同样,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

比如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不少学生存在中度焦虑,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情,自由讨论,谈谈焦虑的形成原因,相互分析怎样消除焦虑,怎样需求帮助等等。再如讲授“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时,教师可引导学习爱情心理知识,并组织恋爱心理讨论,让学生学会处理爱情心理问题。如烟台大学生开展恋爱心理讨论。课堂上,郭老师通过故事形式呈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发同学们对恋爱心理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我最近总是梦到班里的那个女生,还幻想着与她在一起,我这是怎么了呢?”如此开头引起学生哄堂大笑。然后在快乐氛围中呈现更多的案例,诱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讲讲自己或身边的恋爱故事,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也让学生踊跃参与,学习如何处理恋爱心理问题。

当然,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学方法远不如上述所说,还有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教育活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有效解决自身发展中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探寻解决方式与途径,把握一定的咨询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操作,从而帮助他人走出各种心理困惑。

总之,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若要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乐于接受知识与教育,教师需要优选方法。而选择方法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下方面,以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注重课堂动态生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营造开放、多元、互动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实践体验,唤起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经验,打破空洞说教,尽显心理教育活动的魅力,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陶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 成功.教育. 2012(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7

目前我国各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基本概况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成果并不算太有成效,依然出现很多有相关心理问题的学生。首先,基于高校领导对学生心理情况的不重视,有的学校不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和如何树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等等;而且,尽管有的学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因为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其他辅导员或者老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教学,停留在形式层面,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是因为学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不够专业,不能及时并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对此课程产生抵抗心理,也会影响心理教学的效果。最后,理论与实践没有紧密相连,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此门课程,但是辅导员在课堂上也只是单纯地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内容,也使得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不过,在新时代的催动下,国外一些心理观念也慢慢地传入了中国,经过各位心理学专家以及各高校辅导员的学习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使得很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学校一直都是注重解决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没有注意教导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受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概念是产生于美国的心理学年会的,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心理疾病,还可以帮助人们建构幸福美满的健康生活。下面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该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从重视个人问题转为关注集体情况。从美国传入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帮助人们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帮助人们往幸福的生活发展。以往的心理教学侧重的是解决大学生现存的心理疾病,而不是以预防为主,没有帮助他们建设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理,以至于很多学生依旧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作用下,不仅要注重解决大学生现存在的心理问题,还需要帮助学生预防并消除大学生隐藏的心理问题,通过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积极指引,从理论知识上丰富学生的心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让他们能够通过合理的调节方式让自己保持一个积极正向的心态。

帮助学生注意正面积极信息的了解。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下,网络技术飞速成长,网上的信息也在迅猛增加。而随着网上信息的递增,负面的不健康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而有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比较弱或者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那么他们在接触到不良信息时,往往会被不良信息所影响,使得自身的心理状态有所变化,例如有可能会让他们转变为消极心态对待学习或生活,或者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是以,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判断信息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朝着正确的健康的心理发展方向前进,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9

[关键词]隐性课程;影响;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5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29 [本刊网址]http:∥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隐性课程来实现,这是现实所需和未来趋势!在一部分高校,通过设置《大学生心理》课程、开展讲座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隐性课程却未受重视。学者就隐性课程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过相应的探讨。本文重点论述了由于隐性课程所包含的三个具体方面的缺失,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白发课程、隐含课程、内隐课程、非正式课程、非正规课程、无声课程。国内学者主要推崇“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隐性课程”这些叫法。有关隐性课程的内涵各抒己见。“隐性课程即教育者将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有意识或无意识传递给受教育者,传递借助于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互动层面)”。“隐蔽课程是受教育者在学校情境中无意地获得的经验”。这是典型的经验说。“隐性课程是课内外内隐的、间接的教育影响因素,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这是教育影响因素说。“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社会关系结构以及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学术性的知识”。这是知识观念说。“隐性课程就是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说。“隐性课程作为环境信息,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环境信息说。“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随机展现,并对受教育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教育影响说。不管国内学者如何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性课程是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关注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的内涵有多种说法,就其构成要素的划分大体一致。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一空间类,组织一制度类,文化一心理类;一种观点把隐性课程分为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显性课程教学中隐含的课程;有的学者把它分为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关系层面和精神层面。本文对隐性课程构成要素的划分更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物质一空间类(自然环境、设施环境),组织一制度类(学校组织方式、校纪班规),文化一心理类(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二)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作用的发挥不能离开其构成要素,学者们对其功能、作用的论述源于不同角度。邢铁志提出了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德、智、心、美等各个方面的功能;张显东认为隐性课程发挥着榜样引领和规范受教育者行为的作用;张青连认为高校隐性课程能够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速和谐校园的构建;王俊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论述隐性课程可以用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当中;陈满,帅斌认为隐性课程改变受教育者“文化心理层”的部分内容,对个人情感、认知、道德发展起到补充的作用;季诚钧重视隐性课程的品德养成功能。

研究者更多的关注隐性课程的道德养成作用。这就为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影响的探究留出了相应的空间。

二、不同类型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接受的教育活动,无论是知识层面的增长,还是心理层面的改进,都是在一定空间场所中进行,与空间紧密结合,依附于物质载体。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包含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

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就自然地理位置而言,有些高校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植被覆盖少、风沙大、交通不发达。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抑郁。由于出行不便,导致与外界交流少,一段时间下来,害怕交流,又会引发社交恐惧症。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需要完成的事情不能及时完成,易引发主体焦虑、狂躁等心理疾病。在高温、干旱、高寒、缺氧、低气压等气候条件下,不适应环境的学生会感到失望,有强烈的无助感;当学生正常休息受到影响,就容易愤怒,情绪失控。

自然环境更多的依赖自然的作用,设施环境较多的依赖我们自身的规划、设计。校园建筑、教室内布置构成设施环境的主体。建筑作为“无声的伴侣”,其结构、造型、线条、色彩是“静默的语言”,既要达到审美的效果又要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我国高校采取寄宿制,大多数学生远离故乡,校园建筑结构若不能满足公共性的随意交流,最基本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思想情感的交流缺乏,不利于相互理解,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也受到阻碍。有些校园建筑借用现代西方艺术造型,其实杂乱无章。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富有灵魂性质的建筑,其外观设计应当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冲击。平淡设计的建筑物不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精神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满足。运动场所如果离我们的生活区域太远,借助运动宣泄不良情绪的学生,无法及时发泄,就会越积越多,即使事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不好。校园环境不整洁,一些设施的摆放凌乱无序,难以使学生内心平静。

教室空间会影响教室内的布置。在空间有限的班级内,人数的增加就意味着空间上的拥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环境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增长,有些学校生师比高达1:10,而过分拥挤的教室易引发场所恐惧症。研究表明,教室颜色影响学生情绪,学生在浅蓝色和浅绿色环境中,心情趋于平静,静能生慧。然而高校墙壁多以白色装饰。座位的编排方式不能置学生的情意特征、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视而不见。稻田式的排列是我们当下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在这种编排方式下,后排学生自认为老师不重视,与教师心理距离感增加,无法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感受欠佳,产生课堂倦怠。

(二)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是指学校的组织形式和学校正在实施的制度规范的总称。如学校的教学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校纪班规等。学校制度设定多从管理者的角度,应该更多的考虑接受管理的主体一学生的需要。缺乏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学生首先持有排斥态度,内心不服气;在执行过程中,也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更有甚者,认知失调,对学校有抵触情绪,产生故意破坏行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对学生规定太严,学生内心紧张,担心受到惩罚;如果规定宽松,学生无惧无畏,触犯了规定,仍不以为然。目前,大学的考试(尤其是文科)延续中学的闭卷考试,评分来源多样化。师生直接接触没有中学频繁,教师主观评分占据一部分。一部分学生尽管努力,却仍旧不能迅速改善排名。大学生在激烈竞争下迫切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过分看重奖学金、助学金,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主要指校风、校园各类活动、人际关系。

校风主要包括学风、教风,从总体上反映一所大学的精神。有研究表明校风与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与学生的抑郁状况负相关。欧胜虎的研究表明学风与人际关系、抑郁、恐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与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也十分显著;教风与心理健康(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视学风与教风。

校园活动表现为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生活的一个方面,如果形式单调、缺乏意义,学生通常感到枯燥无味,无所事事,生活不充实,心情烦躁,进而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阻碍个体的发展,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反映了交往双方的社会需要是否得以满足的心理状态。据李书平等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人际关系问题居于心理健康问题的首位。学校情境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人际关系和同伴人际关系。教师自身的素质(教育背景、知识涵养、情意特点和人格特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人际关系。大学教师和同学接触的时间有限,学生的亲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师生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缺乏,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自卑、封闭等。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不利。同伴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也非常重要。同伴关系的失调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情绪,如愤恨周围同学,对所在学校不满等。同伴关系的严重失调会导致自我封闭、郁闷不安,有的同学会自杀或杀人。

三、通过隐性课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的支撑

学生通过与物质一空间的交融,解读蕴藏于内的价值寓意,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环境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按美的法则来构建校园内外,这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以直观的形式使主体的审美情感受感染,主体与环境失去独立性,消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从而产生物我无间的心理体验,促使主体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造就主体独特的心理能力。我国古代著名的六大书院,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山林中,陶冶性情,塑造美丽心灵。现代社会把学校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并不现实,打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完全可以实现。校园建筑物应富有教育意义,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室墙壁色彩可采用浅蓝色、浅绿色搭配。总之,设施的设计要有文化内涵,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的保障

高校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制度也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能规范学生心理引导的方向。健全有效的组织制度应蕴含人文情怀,能引领学生自主发展,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心理距离感缩短,加速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学校管理制度有一部分是对教师有所约束,例如高校教师应当遵守的红七条,高校教师的准人等,这些制度的有力实施,会使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管理制度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比如考评制度,只有引入公平合理的考评制度,学生有机会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发展自我,考试前心理焦虑会降低。合理规范的校纪班规,作为健康防御网能抵制班内的不良风气,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

物质一空间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组织一制度类隐性课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离不开文化一心理类隐性课程的渗透。探索建设有特色的优秀校风,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和恰当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会受到强化,加速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篇10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eepen the Re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QIN Meifa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promote students' overall growth.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evaluation in depth, in order to build a positive, diverse, overal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受高校课程定位与传统心理学理念的影响,本课程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与缺陷。(1)教育理念消极。将学生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假设体,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的视角,把让学生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行为表现、背景成因及矫正方法,及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积极性、发展性与整体性的教育理念,削弱了课程教育的原有功能,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2)课程设置随意。学时较短、时间安排不科学,不能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需要。(3)教学内容杂乱且负面。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没有统一的内容。但受传统心理学的影响,内容选择基本偏重正异常心理状态的区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消极内容。使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激发与维持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与如何去发展与挖掘我们自身内在的希望、自信、感恩等积极的人格品质。(4)教学方法刻板。首先,教学过程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主体性不强,未能凸显课程的体验性、积极性。其次,未能融合校园文化及其他课程资源,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学生间接、内隐地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积极体验、人格的完善与潜能的开发。(5)教学评价单一。大多数高校未能思考与探索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基本上是通过单一的考试形式来对本课程教学进行评价。但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导致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性,单纯以量化手段进行评价是难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把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要用积极的理念进行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且可利用这些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①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对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进行研究,更应研究如何发挥、激发、培养和挖掘人自身存在的正能量与积极心理品质。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思想影响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开始逐步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的方向转化。这种转变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为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能与积极心理品质,发挥高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2.1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解决心理疾病与心理障碍;二是解决心理问题;二是科学预防,开发学生积极人格,挖掘学生潜能。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兼顾一、二层次目标,强化第三层次目标。在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将注意力转移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品质上,从“问题模式”向“发展模式” 转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到全体学生。而教学目标也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不仅是消极地矫正心理疾病,而且应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回归到以人性为主体的平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协调、相统一,以“面向全体”、“科学预防”、“积极引导”、“重在发展”的教学理念,积极、正面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发展成才。

2.2 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目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解释,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并利用这些正能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获得良好的生活与行为习惯。②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侧重于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挖掘,如爱的能力的挖掘、幸福感的增进、感恩品质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自信心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优化、创新能力的探索、情绪情感的优化、问题的积极应对、心理潜能的开发及生命意义的探索等等,以达到增加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

2.3 兼顾显隐课程,以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整合课程教学实践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我们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分为两种,即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和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在这两种课程形态下,融入切合大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内容。如显性课程,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心理微电影、小型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等将主观幸福教育、人际交往、感恩教育、创新教育、爱的教育等内容有效地融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挖掘学生的潜能。而隐性课程是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其他相关课程(如体育教育)、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险,通过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4 以积极评价为视角完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注重引导及促进学生学生乐观的心理和积极的行为,及积极心理品质与人格培养。因此,本课程的评价应采用综合的模式进行,从积极评价出发,注重对学生多元正向的评价及学生主动、及时的内省与反思,量质化相辅,多角度、多种方式相结合,如采用问卷调查、自我主观评价、同学间正向互评、师生积极交流与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体验到积极评价,产生积极体验,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