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劳动教育十篇

时间:2023-07-10 17:19:37

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

一、当代青少年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1.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但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高速发展、信息迅速传播的时代。传播工具先进发达,电脑上网,生动形象,认识扩大,信息丰富。青少年处在信息环境中能较好地了解科技的发展,接受健康有益的教育,这有利于塑造适应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新人。另一方面,这些信息未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由于部分学生幼稚单纯,阅历浅,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港台生活和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港台和西方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2.生活要求高,但缺乏爱劳动的习惯。

开放改革以来,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有所增加,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青少年喜欢丰富多采的生活方式,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某些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使许多青少年只会埋头死读书,不会做饭洗衣。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一些同学出现出钱请别人当“雇工”,为自己做作业、替代劳动的怪现象。当前,青少年缺乏爱劳动的习惯不能不引起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忧虑。

3.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程度不相适应,早恋现象有所发展。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产业化,城市化及社会活动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等等因素,青少年发育期普遍提前已成为事实。部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大成熟与生理成熟的前倾不相适应。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萌生了体验异性情感的欲望。有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早恋或两性关系的错误,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各方面的情况表明,由于少男少女的出理上的早熟及思想、意志不成熟性加上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我们教育引导上的偏差,青少年早恋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恐怕还会有发展,且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

4.部分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

近年来,各学校大力加强了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中小学生的违纪违法大为减少,这是可喜的变化。但目前也有部分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有的校内外打群架,扰乱公共秩序,有的勒索或变相勒索低年级同学,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在校内外盗单车或学习用品等,影响了社会治安。学校是教育、培养、造就人的场所,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违纪违法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对当前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的教育对策。

1.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思想成长都受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当前,存在着不少与我们对青少年培养目标相悖的消极因素。我们要治理和优化环境,以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工具,如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的宣传要有利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对优秀人物的先进行为和思想,应大力提倡、推广,鼓励、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少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育场地等要定期向青少年开放,以丰富他们课余文化生活。加强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顿社会文化市场,对一些宣传暴力、色情、凶杀等有害的报刊、杂志、音像制品必须实施禁堵,绝不能让它们泛滥;对带性的电子游戏机室要查封,绝不能让它继续腐蚀和引诱学生。

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同时,学校要办成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和窗口,用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用学校素质教学推动全民的素质教育。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的积极影响,把它纳入学校德育的轨道,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当前,就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学习、宣传抗洪抢险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力弘扬抗洪精神,以增强青少年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提高学生分析

、鉴别社会信息的能力,对社会信息中有害的因素必须禁堵,以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全方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设置必要的教育阵地,如科学和教育园地、黑板报及各种专栏,使学生受到熏陶、鼓励和教育。再其次,要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家庭环境。现在,家庭关系破裂,生活中遭到不幸的孩子增多,对于这些青少年我们应给予更多的爱。同时,还要做那些因遭受挫折而心理变态的家长的工作,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目前,也要做好下岗家庭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家长下岗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优化家庭环境不能忽视家庭文化的娱乐活动,家庭文化娱乐活动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充分考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如观看影视作品、书刊志等,都要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审美情趣。2.加强劳动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

目前,造成部分青少年缺乏热爱劳动的习惯,有其多方面原因。有个别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以学挤劳”,劳动教育形存实亡,造成学生片面发展。有部分家庭只重视孩子死读书,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一段时期以来,由于社会传播工具宣传的片面性,助长了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不良习气。

要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加强和改革学校的劳动教育。学校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各种各样的劳动课,开设并办好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学农学工基地,既能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又能通过劳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利于培养劳动技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社会的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清洁环境卫生的劳动,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同时,还要加强劳动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者最高贵,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使学生通过劳动,认识劳动的美,劳动价值的美,体现劳动创造成果的关系等。家长要教育子女多参加自我服务性的劳动,从小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3.要开展青春期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家庭都要关心和重视的工作。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大家都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对于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我们首先不能大惊小怪,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接触了一些描写男女恋情的文艺作品,从而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情,这是很自然的,我们要导不要堵,要成功的引导,不要失败的“隔离”;要公开交谈,不旁敲侧击;要耐心劝导,不讽刺挖苦;组织大家讨论、研究,而不是神神秘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理智战胜感情,正确纠正谬误。如果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有力措施”,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动,甚至由公开转入地下,由青春萌动升级为两相眷恋,造成严重的后果。当然,学生早恋的情况比较复杂,引导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相机行事,切不能拘泥于一种做法、一种方式,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正面给学生以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伴随青春期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举办个别心理辅导。总之,不但要使青少年学生对自身的性解剖、性生理有一定了解,正确理解男女之间的差别,消除性神秘、性愚昧的心理,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给予青少年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青少年身心素质能健康地得到发展。

青春期的教育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应对子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状况加以关心、重视,并主动教育、引导,这对子女健康渡过青春期起的作用是极大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诸如广播、电视、书刊等无时不对青少年学生造成各种影响。因此,要搞好青春期教育必须靠全社会,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做好对违纪违法青少年的超前预防工作。

青少年违纪违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法制观念淡薄,自制能力差,自觉不自觉地做出了违纪违法的事。另一方面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容易产生观念的错位和偏差。再有一些家庭不良影响,放任、袒护他们。一些学校对后进生帮教不力,缺乏耐心,对流失生放任自流或管理不善,又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一些青少年违纪违法一般都有明显的先兆的,如盲目追求物质享受,赶时髦,比阔气,无心向学,经常旷课、迟到等。只要教师、家长随时细心观察,就不难看出他们的蛛丝马迹。与其青少年出现违纪违法后再教育,倒不如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效果更佳。这项工作不仅学校要做,社会、家庭也要做好,各方面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就一定能够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学校是预防青少年违纪违法的第一道防线。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首先就要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与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是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交往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过程,就是对广大青少年的品德、行为进行培养、熏陶、指导、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让学生记忆、理解条文,二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形成习惯,三是强化德育考核、操行评定工作,把训练和考核结合起来。对个别违纪违法的学生,要抓紧个别教育,从早、从小、从少抓起。在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的同时,要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要改

变过去把德育同法制教育混同的做法,学校要定期组强学生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制知识,举办法制知识讲座,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从而自觉遵纪守法。其次,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培养一个优秀生和转化一个后进生同样重要”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关心和爱护后进生,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满腔热情地做转化工作,预防和减少学生的流失。同时,要求全体同学帮助他们,而不能歧视他们。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2

(一)在财富获取方面

一些青少年贪欲太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目睹多彩的外部世界,又看到其他同学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自己得不到满足,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要”的习惯,并且是无节制地“要”、蛮横地“要”,通过向父母长辈“要”来满足欲望和虚荣。更有少数青少年由于通过正常途径“要”不到他们满意的结果而误入歧途,进行偷盗甚至抢劫。

(二)在财富支配方面

一些青少年消费无节制,这主要表现为浪费和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可以说是“乱用”。时下,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青少年不顾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羡慕“一掷千金”的生活,在消费方面超越甚至是大大超越自身和家庭的正常消费水平。“太爱乱花钱”成了一些青少年的“非典型性”特征。

(三)在财富意识方面

很多青少年,尤其是一些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缺乏必要的财富意识,更不用说相应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他们不知道“财富”“金钱”意味着什么,没有“多”与“少”的概念,除了“要”就是“用”。调查显示,相比日本、美国、韩国等国的学生,中国学生对金钱的意识是最低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只关心学习。对金钱:中国孩子“最没感觉”。

(四)在财富价值观方面

部分青少年片面夸大财富在人生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有钱就“理直气壮”,无钱就“英雄气短”,“金钱第一”的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一些青少年。他们把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把今后“赚大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未能认识到财富的真正意义。拜金主义在青少年中大有蔓延滋长之势。

二、青少年财富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现买的强烈冲击

许多人将“发财致富”作为“第一要务”,笃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健康的财富观,从而催生了拼命追逐金钱、比阔斗富、坑蒙拐骗、欺诈失信等丑恶财富行为。一些不良的甚至是极坏的财富思想和言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人们在迷惑、矛盾甚至是痛苦的选择中,价值观发生动摇或跨塌。学校处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各种不健康的财富行为,对学生的财富观形成强烈冲击。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财富观教育。一些家长不重视财富观教育,不愿意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谈论钱,以防止孩子染上“铜臭”;一些家长溺爱孩子,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和进行了财富观教育,但教育方法不科学,往往将孩子应该做的事和应尽之责任以物质(或金钱)交换或奖励的方式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导致孩子只认钱而缺乏责任感,以为金钱可以交换一切;一些家长没有采取行动,只“说”而不让孩子“做”,不愿意青少年在读书期间参与财富实践活动,从而使得青少年理财能力差,财富意识淡薄,不按财富规律办事。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未能很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进行健康财富观教育。学校教育仍然重书本知识,教育没有面对生动的同时也是五花八门的财富思想和行为,没有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问题、教育学生。为此,学校必须加强财富观教育。

三、厘清青少年财富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财富意识培育

财富先是以金钱的形式体现出来。青少年财富意识的发展,大致有四个层次:8~11岁少年具有简单的金钱意识,认识并能计算钱的多少,意识到钱可以买东西,有比较自觉的买卖行为;12~14岁少年具有了较为复杂的金钱功能意识,认识到钱的多种物质交换功能,买卖行为不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而且具有初步的独立性;15~17岁少年具有了全面的财富功能意识,既认识到金钱的物质交换功能,又认识到财富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还认识到财富的社会功能;18岁以上的青少年具有了创新的财富功能意识,亦即具备了运用财富进行财富增值的自觉意识。财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形成对财富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是财富观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富价值观教育

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财富的本质。财富“是因稀缺而需要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财富的创造与增加是劳动因素和非劳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财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它凝结着父母和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所以青少年必须珍惜财富。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财富的作用和意义,使其认识到:拥有必要的财富是个人基本生活的保障,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石。但财富不是人们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个人在某些方面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的手段与途径。学校要使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在创造中获得财富,在获取财富中向社会与他人奉献,而不是为金钱所奴役。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潇洒的人生,才是充实而高尚的人生。

(三)财富品质培养

财富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财富思想在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青少年在一贯的财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是财富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以下财富品质尤为必要。一是诚信。财富品质的核心是诚信,诚信立业,诚信致富。培育青少年财富品质首先必须使他们诚实守信,真正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二是自立。要求青少年在财富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和自立意识,教育青少年抵制金钱的不良诱惑,不能为财富左右,不能为了金钱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青少年要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存发展的意识,要有自立自强、奋发图强的精神,不能始终依赖父母,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三是勤奋。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勤奋。四是节俭。要教育青少年懂得,提倡消费不等于奢侈,而是对消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控,做到量入为出、用之有度。

(四)财商的提高

教育不应该忽略财商,智商、情商和财商这“三商”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获取各方面的成功。在财商教育中,重要的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也即是培养青少年获取财富的能力和支配财富的能力。社会上很多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年轻人中出现的“月光族”“啃老族”现象,无不显示着理财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不断丰裕的情况下,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这是青少年经济社会化的必然之路,这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实所需,更是青少年的未来所需;不仅是青少年本人所需,更是青少年未来家庭所需。

四、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一)要抓住关键环节

学校与家庭都应主动将财富观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视野中,纳入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之中,不能使之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盲点。在正确把握道德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现有机结合,系统的课堂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互促进,就能各施其能,各用其功。在这之中,必须要抓好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例如,教育青少年合理地对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其他用品的需求,克服贪欲。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零花钱制度给家长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机会来教导孩子们有关金钱及其功能的知识。”“零花钱无所谓好坏,而给零花钱的办法却注入了各种价值导向。”因此,家长给青少年零花钱的同时,要进行财富价值观的引导。

(二)要勇于直面现实

在课堂教学以及日常德育活动中,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财富现象以及日益变化的学生校园财富行为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敢于正视、敢于分析、敢于教育,既不在传统的财富思想里墨守陈规,也不在现实的经济洪流面前迷失方向。例如,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富豪排行榜”,教师应该理性分析,可结合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慈善捐赠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财富的意义及其局限性;教育学生评判他人的标准除了金钱外,还有品行、性格、特长等,从而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面对不时发生的触目惊心的现象,学校要适时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面对校园贫富差异,学生会感受到财富的多寡不均,产生心理不平衡。针对这种现象,对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教师要教会他们远离“金钱的优越感”,防止他们患上“富裕病”。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教导他们坦然地对待财富差距,同时用多元标准去评价别人。这些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它是磨炼学生心性、教会学生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三)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财富实践是生动的、丰富的、精彩的,是充满感性的活动,因此,适当开展与财富有关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财富的具体活动中加深对财富和财富观的理解与认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一,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例如:在小学可开展“红领巾储蓄银行”“我是小小理财家”等与学生零花钱相关的简单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适当参与学校的某些财务活动,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诸如班费、学生伙食、学生社团经费开支等财务活动。第二,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财务活动,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这样既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又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家庭成员意识和宝贵的责任感。第三,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度过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四)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

媒体作为信息的传递载体,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远,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才会有效地解决青少年财富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3

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劳节俭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新时期更具有丰富的新时期内涵。同志说过,勤劳节俭向来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传家宝。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艰苦朴素的生活,感慨地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事实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正是靠这种力量,不断走向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古训:成由勤俭,败由奢。即使到了很富裕、很有钱的时候,这个朴素的真理也不会过时。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从小懒惰成性游手好闲,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能创造一番事业,建设好国家。

一、 勤劳节俭是我国历史的召唤

1."成由节俭,败由奢"是治国安邦的大道。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晋文、秦穆等都极力提倡俭朴而摒弃奢华,从而达到了富国强兵、称雄列国的目的。西汉文帝躬修节俭,思安百姓,选贤治国,大度安邦,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使当时出现了社会安定、人给家足的繁荣景象,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之一"文景之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等开国明君,也都以勤俭治国,而使国富民强,社会繁荣的。"克勤克俭,开源节流"是治家之法宝。"一夫不耕,或为之饥,一妇不织,或为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也如此,即一方面要辛勤劳作,创造财富,一方面要节衣缩食,减少开支,以丰补歉,这样才能使家庭富裕。"勤以立志,俭可养德"是做人之美德。俭是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

2.继承勤劳节俭传统美德,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代表者。早在中学时的读书笔记就写下"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名言。建国后,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

3.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并不是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进步,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中国的国民经济必须量力而行,中国人的消费原则只能是量入而出;提倡合理消费,并不是鼓励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勤劳节俭,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现代与未来国情的呼唤,它不仅是步入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也应继续作为人们各种适度的科学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勤劳节俭是新时期青少年必备的特殊品质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事实证明,勤劳节俭正是许多人通向成功的阶梯和动力,奢靡则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劳节俭,更是新时期青少年必备的特殊品质,这是国家青少年教育工作部委员们讨论中所形成的共识。居安忘危,放松警惕,极容易使人滋长贪图享乐的思想。生活中,放松思想改造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打倒的事例不胜枚举,新时期新形势下保持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应是青少年必备的特殊品质。

三、为了培养青少年勤劳节俭的品质,我们提出几项具体建议

(一) 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凡有利人民和社会辛勤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无论是谁,任何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辛勤劳动的人,都是错误的,都是可耻的,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其二,不仅辛勤劳动者光荣,而且珍惜劳动者的成果,尊重劳动者的成果,也是光荣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和成果的行为,都是可耻的,同样也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因为劳动是财富之父,价值之源,是创造人类文明幸福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几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尊敬劳模是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青少年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圣贤们身体力行给劳动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意义。《抱朴子?广警》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罗大维在《鹤林玉露》中说:"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万恶生。"中国古代的禅著《百丈丛林清规》的主要精神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为人不可不参与劳作,每个人都有奉献的义务,才有资格吃饭。制订该清规的百丈怀海禅师不仅是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实践者。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青少年,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青少年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三)坚持量入为出,提倡适度消费

1.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钱。要让他们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不义之财绝不可取。应联系实际生活给青少年讲解,多引用一些事例,跟他专门讨论钱的问题。

2.教青少年学会积累。青少年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教会青少年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

3.教育青少年懂得量入为出。要让青少年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即使家里很有钱,也要坚持前述的两条标准。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4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这充分表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家庭个人的小事,而且是关系到祖国繁荣、民族振兴、执政党荣兴的一件大事。邓小平说:“教育得从娃娃抓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项着眼于未来、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工程和基础性工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学校,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安全与和谐,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成功荣兴。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他们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这是家庭、社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常规抓起。

一、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康德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道德教育使人摆脱动物性,升华意识,是人能够称之为人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有道是,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记,知识和能力恰恰发端于思想品德的母体。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整日琢磨不劳而获赚大钱、偷奸耍滑捞天下的人,决不会有求知的动力和奋斗的热情。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品德与学识是为人一体的两面,所以品学常常兼优,而卑劣多半与无能相伴而行。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转变的重要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侵蚀,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精力旺盛、好动、逞强、好胜心切。在人的一生中,时时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与邪、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人性中的光辉与丑恶总是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每一个人,这对尚未树立起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青少年影响更大。所以需要我们深入持久地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把德育教育植根于处在思想萌动期的孩子心中,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祖国和家庭都希望下一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但这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付出滴水穿石的功夫,千淘万漉的辛苦,培土固基,修枝剪杈,无论是社会各界、学校老师还是家庭长辈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都要有爱心、倾心、专心和耐心,这是事半功倍,惠及未来,益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的大事。有道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说明了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建设国家、民族振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二、道德养成教育从小抓起

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他们本身的体验,这是他们认知的重要来源,也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正确的信念、良好的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经验同样适用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我们既要向青少年讲道理,更要注重实践经验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既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又要让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用“知”指导“行”,用行深化知、巩固知、发展知。

就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城乡少年儿童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一方面,城市少年儿童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电视、电影、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他们接受新事物快,明白父母的心愿,在大人的说教中,你说上句,他就会把你想要说的下句讲出来,因为他早已从大众媒体上知道那些道理了,不用你讲。另一方面,农村少年儿童和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信息相对还很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依旧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好品德对他们来说,仍然遥不可及。因此当老师对他们讲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靠右行等,这些习惯在他们的脑海里往往是陌生的。

在实践方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生活即是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随手拈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实践出真知。

三、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发现,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爱劳动的孩子相比,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这说明,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往往在未来生活技能及品德上、遵纪守法等方面要远远超过不爱劳动的孩子。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有劳动意识,则说明他心中有他人。所以,在少年儿童时期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是很重要的。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下,许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习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到外面参加劳动挣钱。

实际上,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自主自立能力都比读书、比成绩更加重要,它是孩子成长中最基本的素质。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这对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应该是很好的启迪。

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观念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如帮父母做家务,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在大街上不要随手将废弃物乱扔,要丢进垃圾桶等,以此渐渐形成较高的责任意识。一个缺乏责任心的孩子,往往成就不了大事。所以,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即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也是我们的教育途径。

四、民主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青少年尤其是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好学善仿,辨别是非能力差,可塑性较大等特点,对他们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对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道德建设的任务中提到了对青少年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培养他们民主法制观念,不仅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民主与法制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懂得依法行使自己的民利,依法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因此,让青少年具有民主与法制观念,可以说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一些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法规,如交通、消防、禁毒、妇女儿童、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犯罪预防(包括刑法的部分内容)等方面的法规,可以增强他们自我防范和规范自律意识,增强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

五、环境道德教育必须重视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青年;就业结构;问题

一、龙胜地区青年就业层次及问题的分析

1、就业层次低,结构失衡

龙胜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具有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文化素质整体比上一代高,与城市青年比又较低,且没有上一代能吃苦耐劳,所以他们就业层次较为集中于二三产业,例如生产制造业、餐饮行业、旅游服务业或其他服务行业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

2、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他们工资水平普遍不高,低于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大部就是工资性收入,没有享受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待遇。他们这个群体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且常被拖欠,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打击了无良企业欠薪行为,但每年欠薪现象依然存在。

3、劳动时间长,工作环境差

由于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传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担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的工作;而且,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民工的憨厚当作自己的“摇钱树”,不择手段强制农民工长期加班,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危害。

4、就业稳定性差,容易面临失业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少数民族青年农民不断涌入该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有限,用工数量逐渐接近饱和,导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而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未能满足岗位的需要,且对工作和岗位的要求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导致他们更容易面临失业风险。

5、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权益无法保障

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农民工在住房、医疗、社保方面面临诸多问题。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约80%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并没有申请过医疗和劳动保险;他们当中虽有少数人由其劳务单位代为缴纳了保险,但是这个比例在我们调查的50位青年人中,只有3个人有向我们反映他们有享受过医疗或者劳动保障,占比6%,远低于城镇地区的职工。

二、就业层次偏低的原因分析

1、受教育水平不高

由于龙胜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十分困难,教育文化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问题,当地许多青年在读完初高中就辍学,少数人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一方面是由于当地教育投入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当地大多数人并不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水平对将来影响不大,或者是想尽早让他们出去就业创收,减轻家里负担等。因此当地青年普遍教育水平不高。

2、就业观念不切实际

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农民工由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他们对大城市充满幻想和期待,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过早的进入社会;他们这个群体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使得他们对在自己城市就业的层次过于理想化,他们大部分认为能在大城市找到既体面又能实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此他们和他们上一代父辈不同,对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较为挑剔,不愿意去做一些层次低,又累又脏的体力工作;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能力又不能匹配到较高水平的职位,所以导致了少数民族青年的一系列就业问题。

3、就业引导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彻底

龙胜当地劳动局在就业信息渠道方面建设力度不够,政策宣传没有深入基层;我们调查的几个乡镇里面的青年人对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创业政策优惠知之甚少;政府在就业引导方面力度不够,导致青年人借助政府方面的措施实现就业创业所占比例较低。

4、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虽然城乡二元制度影响逐步减弱,但是这一制度依然影响着龙胜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就业;这一制度的存在使得他们在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时受到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及政府的优惠措施大部分都针对当地的就业群体,使得他们只能处于次要就业层次,而且他们在城镇很难享受到当地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三、提高龙胜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就业层次的措施及对策

1、逐步提高龙胜青年人的文化水平

要提高龙胜地区少数民族青年的就业层次关键还在于教育;在我们调查的青年人当中,许多人读完初中就辍学了,而高等教育对于他们就业层次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对龙胜周边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当地青年人的教育水平。

2、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

加强对龙胜地区青年人就业方面的培训,尽早确定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及素质;就业观念对他们就业影响同样十分重要,好高骛远只能使他们对前途更加迷茫,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因此促进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完善政府就业引导机制

龙胜政府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层次或结构。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年青人对就业形势和就业优惠政策的认知度。其次要加大旅游业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与就业增收致富相结合。

4、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

加快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步伐,让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能享受到很多的城镇各项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福利待遇等;提高这部分青年人在就业过程中的就业保障水平以及稳定程度,让他们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梦想,同时也能加快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结语

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更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少数民族青年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更应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青年的业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希望我们提出的意见和措施能对促进龙胜少数民族青年就业产生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岩松.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2]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山西大学,2010.

[3] 刘香平.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6

【关键词】青少年;再教育;社会经济发展

一、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接受再教育青少年生活发展现状

九年义务制教育虽在我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但很多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后的青少年(尤其在广大农村)并未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继续教育,而是选择直接踏入社会,赚钱谋生。这部分青少年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和服务业,通过出卖非脑力劳动力的方式获得收入来源。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从事的工作工资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苛刻、医疗保险低、生活质量不高,也未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很好的规划,而仅仅把目光停滞在当前。

同时,随着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顺应经济大趋势进行转型升级,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后大量裁员,众多体力劳动者面临失业,而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问题也一直丞待解决。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后未接受再教育的青少年的长远生活发展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进程。

二、这部分青少年未接受再教育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因素

一方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大多来自农村,我国城乡差距虽在不断缩小,但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年收入仍远远低于城镇地区,供养孩子完成职业技术培训或高等教育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家庭原因是父母的文化水平,百分之七十未接受再教育青少年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他们中大多数被或多或少地灌输过上学无用的思想,这对孩子是否接受再教育的选择有极大影响。

(二)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虽在不断加强对知识和科技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人通过非正常渠道走上成功之路,这就加深了部分人对知识无用论的认可,社会风气每r愈下。同时,很多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和师资残缺、教学水平低下,且常常兴起各种打工热潮,再加上青少年的跟风心理,导致众多青少年不再接受继续教育甚至直接辍学踏入社会,出卖劳动力谋生。

(三)自身因素

根据相关数据表示,拒绝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中近80%是自愿放弃接受再教育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业压力大、学不会、失去学习兴趣等。此外,过多的学生过早接触社会,思想意识薄弱,面对社会上种种诱惑,很容易被其吸引而放弃学业。

三、拒绝接受继续教育青少年的生活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发展是国家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且英格尔斯等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与其现代化水平成正相关。”如果拒绝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人数比例过高,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影响我国国企改革进程,加深我国“用工荒”和“就业难”之间的矛盾,加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

(二)影响社会稳定

拒绝接受继续教育青少年比例过高会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提升犯罪率,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也不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健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造成国家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领导人就一直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和社会等相关部门为促进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然而众多青少年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拒绝接受继续教育,甚至存在大量辍学儿童,这无疑是对我国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四、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应当处理好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利民便民的教育配套设施,制定相关鼓励教育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鼓励引导帮助青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一定职业技能培训或高等教育;此外,对于社会上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政府可以为其提供一定资助,也可以鼓励企业建设职业技术培训和相关工作岗位一体化的部门,从而有利于缓解企业“用工荒”和青少年“就业难”的矛盾问题。

(二)社会方面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更加注重社会风气的进步,努力加深对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引领社会公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应当从长远角度出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实习机会。

(三)青少年个人方面

针对于拒绝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个人来说,首先应当树立起对待知识和教育的正确态度,积极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高等教育,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自我做起,帮助国家变人口压力为人口红利。

我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未接受继续教育的青少年生活发展问题一直是丞待解决的,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以及青少年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努力提高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变我国人口压力为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幸福指数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7

【关键词】 劳动力参与率;原因;对策

一、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及特点

1.劳动力参与率总体水平偏高。2000年,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为84.9%,高于世界劳动力参与率73.3%,2002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为83%左右,高于世界劳动力参与率73.3%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参与率一般保持在65%~70%之间,且呈下降趋势,中国的劳动力参与率不仅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部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2.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劳动部公布的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资料相对比,我国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平均比美国高10个百分点左右。显然,我国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超越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3.青少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在2000年“五普”时点上,我国15~19岁年龄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为50.38%;20~24岁年龄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为87.81%。“五普”与“四普”相比,15~24岁年龄段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属较高水平。在农村,这一问题则更加严重。

4.我国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也一直呈现出较高的态势。与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我国老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劳动年龄以上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并不断上升,一方面反映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老年人参与经济活动的愿望强烈。

二、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偏高的原因

1.低工资政策及落后的工资关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并按工作年限计算工资涨幅,这种做法导致了人们提前就业以及家庭扩大向社会供给劳动规模。我国的工资关系极不合理,脑体倒挂现象严重,劳动者及其家庭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不能在以后的劳动过程中得到补偿,导致青少年过早就业,提高了青少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

2.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普及程度还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在劳动者进人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

3.滞后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关联式社会保障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意味着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保险、各种福利等诸多待遇,其结果必然会刺激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老年人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4.就业年龄管理松懈。首先表现为对童工的使用。按照劳动法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录用未满16岁的童工,实际情况则是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私营、乡镇企业不顾法律规定,擅自招用未成年人。其次表现为退休人员二次就业现象极为普遍。在全国各地大小不一、所有制形式各异的众多企业内都可见到不少退休人员的身影,退休人员二次就业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社会角度看,却给成年人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5.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阵制度仍不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人,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的措施

1.调整工资政策,工资与绩效、能力挂钩。通过对工资政策实行调整,将劳动者薪酬与劳动者业绩、能力相挂钩,鼓励劳动者提高绩效,并自觉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与业绩、能力相挂钩的新的工资体制,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对劳动者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事业产业化,推迟就业年龄。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速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不仅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能延长人力资源的受教育年限,延迟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降低青少年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8

关键词: 人口文化素质 就业 教育

人口文化素质是反映人力资源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青海作为欠发达、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又是以资源为主的经济结构大省,因此严峻的就业问题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分析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与劳动就业的关系,研究人口文化素质对就业的影响十分必要。

一、青海省就业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各行业的就业队伍逐步告别了低学历、低素质时代。

(一)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

从“五普”到“六普”的10年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地劳动力人口涌入青海就业市场,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达到了435.24人,较2000年增加了148.02万人。其中拥有初中文化的人口由72.77万人增加到123.71万人,增长了3.09%;拥有小学文化的人口由80.92万人增加到141.58万人,增长了4.36%;虽然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2010年青海省就业人口中拥有小学文化的人口比重占32.53%,拥有初中文化的人口比重占28.42%,说明青海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重心仍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见下表)

2000―2010年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 单位:万人、%

受教育程度 2000年 2010年 2010年比2000年

增减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就业人口 287.22 100 435.24 100 148.02 ―

大专及以上 13.41 4.67 48.44 11.13 35.03 6.46

高中及中专 34.14 11.89 55.88 12.84 21.74 0.95

初中 72.77 25.33 123.71 28.42 50.94 3.09

小学 80.92 28.17 141.58 32.53 60.66 4.36

文盲半文盲 85.98 29.94 65.63 15.08 -20.45 -14.86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二)拥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力比例升高

在“五普”到“六普”的10年间,全省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全省就业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6.14年提高到2010年的7.83年,接收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比重由41.89%上升到52.39%,其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比重由4.67%提高到11.13%,而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比重由29.94%下降到15.08%。

(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提高

2000-2010年青海省在“普九”义务教育、积极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全省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主要变现为:第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继续向前推进;第二、各级各类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少数民族教育又有了新的发展。

二、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对就业的影响

(一)不同产业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明显差距

从不同产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看,虽然就业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产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在初、高中阶段。

1、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发展不平衡。

第一产业受过小学教育及以下就业人口的比重占68.66%;第二产业以受过高中和初中教育为主,占63.39%;第三产业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占49.33%,其中31.23%为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见下表)

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

受教育程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大专及以上 0.72 15.80 31.23

高中及中专 3.25 20.04 18.10

初中 27.37 43.35 31.05

小学 48.18 17.49 14.82

文盲半文盲 20.48 3.32 4.80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

2、高文化程度者向第三产业集聚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的同时,第三产业的高学历劳动者比重也得到了快速提高。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海就业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一产占0.72%,二产占15.80%,三产占31.23%(见上表),可见青海省高文化程度者集聚在第三产业。

(二)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

1、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海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3年,比2000年的6.3年提高了1.53年。在全省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80%。

2、义务教育更为普及,高学历人口快速增长。

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九年义务教育在青海省全面推广并逐渐普及,基础教育升学率也在逐年提高。2010年青海省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了95.6%,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了99.6%。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8.44万人,占就业人口的11.13%,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

三、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与就业问题的思考

近些年来,青海省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其中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正视和解决青海省人口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对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非常关键。

(一)就业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从2000年到2010年,全省就业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取决于就业人口的数量,更应该取决于就业人口的素质,取决于劳动技能的高低和智力开发的程度。

1、就业人口文化素质虽有提高,但仍不适应青海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从“五普”到“六普”总的来看,虽然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但提高速度不快,学历结构也不尽合理。体力型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尤其是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2010年文盲半文盲就业人口仍占到就业人口总数的15.08%,受过小学教育的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总数的32.53%。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不相适应,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对外转移。

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技术的创新。全省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仅占了就业人口总数的11.13%,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70%的受教育程度局限在高中、中专水平,因此,加强继续教育,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尤为重要。

3、教育投资成本过高。虽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教育措施,但是教育费用还在大幅度增长,由于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对高中教育经费的负担较重,尤其是在一些农牧区,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家庭无法承担高中大学教育的负担,许多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因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终止学业。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对家长学生的影响,还存在认认字,会算数就可以的思想,使很多人无法再接受到继续教育,开始以生产者的角色演绎人生。

(二)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下,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劳动力的低文化制约了农业层次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生产者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要有精品农业、绿色农业和标准农业的意识。而农业劳动力的低素质,使他们难以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导致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不快,应用率低,制约了农村生产层次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存在的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导致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城乡差距的拉大,使大部分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市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女性和老人。农业现代化需要有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的产业大军,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和老龄化现象,使未来的农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提高就业人口素质的建议

虽然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取得进步,但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却排在全国的后几名,人口文化素质的弱势将影响青海经济的发展。如何利用青海省的经济基础优势来扭转人口素质的弱势,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1、继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减轻居民教育负担。教育问题是民族的百年大计,虽然十一五期间青海的财政计划中也逐步增加了对教育投入,但相对全省人口素质的现状和教育经费的缺口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增加教育投入尤其要将农村的教育事业作为重点来抓,由于青海社会条件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远不止一年二年的差距,只有占人口多数的农村教育基础加强了,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不再是无支付能力的需求,整个人口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较快的提升。

2、进一步开拓全民办教育的新局面。

首先要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青海经济的发展需要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向高中、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方面靠拢,这就需要投资。仅靠政府的投资肯定不够,这几种教育已超出义务教育阶段,具有更为明显的投资倾向,应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调动集体和个人的投资热情。

其次公私办学并举,充分满足社会需求。从内地发达地区情况来看,私人办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对这些地区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青海省社会办学力量有一定发展,但还有很大的不足,如办学质量不够理想,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社会力量办学地位有待提升,这些都应通过规范化、法制化来解决。

普遍提高劳动力素质。青海省高中升学率不高是一个不利因素,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基本上远离城镇。由于入学门槛高,大多数农村青少年完成了初中学业后,就匆匆步入社会,从事的就业空间也很有限,从事一些体力型劳动,文化素质低根本适应不了农村现代化的需求。所以应该在如何加快高中普及上做文章,青海省有一定的民间资金基础,教育又是一块蕴含巨大需求的产业,只要政府加以引导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同时增加一定的政府投入,完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普及高中教育。

参考文献:

[1]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西宁,2011年10月

[2]陈杰.略论劳动力素质和产业结构问题[J].教育与经济,1997,(2):1―5

[3]关小梅,青海省实现充分就业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2,(4):47―51

[4]青海省统计局:全面提高青海就业人口文化素质任重而道远.

[5]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9

关键词:农民工;存在问题;原因;建议

农民进城打工,不仅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打工收入已占到家庭收入的50%以上,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会以更快的速度递增。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为实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农民工问题,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1存在的问题

1.1工作难找

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有7.5亿劳动力,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里最大的苦恼是工作难找,其次为被城里人瞧不起和劳动安全无保障。正是由于工作难找,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让青年农民工失去了与单位谈工资、讲条件的权利;同时也致使一些人没有签合同、没有工伤保障等。多数青年农民工能正确、冷静看待失业,而且本地青年农民工的创业意识明显弱于外地青年农民工,大多数人的创业想法局限于做个体户,但因缺少资金无法付诸实施。

1.2劳动生活条件差

农民工打工的主要原因是增加家庭收入,其次是觉得家里太穷想在城里生活。在农民进城打工的过程中,多数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的住宿条件很差,拥挤、脏乱、不通风,极易引起一些流行病的滋生和传播。有些业主信用意识不强,轻视打工环境,就地建房,一张木板,一叠床被,就形成了群体群居的工作生活,冬天冷得哆嗦,夏天热得冒汗,用工环境差、生活艰苦、岗位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与他们担负的工作强度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1.3子女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在城市里打工的青年农民工最担心的问题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家里的老人无人照顾、子女教育问题、收入低。家里老人无人照顾之所以成为农民工最担心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思想观念相对封闭保守,“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思想影响较重;农民工家庭的弱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子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很少,大多数成为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工孩子在城市学校上学困难,需上交让他们难以承受的赞助费,户籍问题成为困扰农民工子女正常入学的突出因素。

1.4安全隐患大,拖欠工资

农民工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胜过其他社会群体,但是得到的回报却不能和他们的付出相符。农民工打工工资不到位、安全保障问题表现最为突出;近几年,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尤其是相对贫困落后的村庄,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农民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就是凭自己的劳动拿到自己应得的报酬,但他们面临“活好做,钱难要”的难题。一方面是有些部门为了及早建成某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在资金不到位或条件不成熟时,进行超前建设,导致农民工工资无法兑现;另一方面是个别黑心包工头恶意拖欠、变相克扣,在农民工讨还工资时,甚至遭到工头雇佣的打手的暴力伤害、野蛮关押等非法待遇。

2原因

2.1劳动力供大于求

工作难找使青年农民工根本没有与用工单位讨价还价的筹码,只能任人摆布。在此背景下,有些用工单位无视相关的劳动法规,不与青年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且随意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广大青年农民工为了生活只有选择接受。

2.2缺少技能培训和组织性

与城市青年相比,青年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村情结让青年农民工始终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而青年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偏低、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对城市文明的接受程度有限,多数人只能在城市里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择业上,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盲目性大,且各自为“工”,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使他们缺少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在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2]。

2.3法律意识差,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农民工对劳动法等法律了解不够,甚至有些人一无所知。当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懂得或不会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总体特点是粗放型,大多从事脏、重、苦、险等工种,农民工普遍缺少一技之长,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劳动技能较差,很难进入文化层次要求高、劳动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的行业就业,因此造成的后果是收入偏低、劳酬不符。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欠薪、工资拖欠等不公平的问题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采取自己忍了或近乎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甚至引发犯罪。

2.4社会救助不平等

目前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动大都是靠亲戚朋友介绍或自发流动,由政府组织或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相对较少。但目前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明显滞后,缺乏对农民工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民工就业的组织与指导,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确立,城市市民已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而农民工往往不在保障对象之列,低收入的农民工不仅随时可能处在失业之中,而且没有社会救助系统的支持,成了生活在城市中却又享受不到居民权利的无保障人群。

3建议

3.1开展职业指导

农民工是社会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指导非常必要。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使他们学会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握发展条件与机遇,正确认识就业和创业;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等素质教育;要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增强维权信心,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学会利用法律这一合法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3]。

3.2强化技能培训

农民工大多是作为“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资本”而存在的,他们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被选择”的位置,而不是处于“选择岗位”的主体位置。国家对农民工的培训实施很多的民生工程,比如涉农类技术免学费。家庭困难给予生活资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青年农民工素质。已经在有关行业就业的青年农民工,应该严格按照本行业的职业标准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使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0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评定;恢复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从而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产生的运动性疲劳不可避免,篮球运动训练也不例外。本文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和篮球运动特点,针对性的对疲劳作出评定,并综合当今疲劳的恢复方法进行综述,找出最适合青少年疲劳恢复的方法,从而为他们的疲劳恢复提供理论帮助。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发育与运动疲劳特点

1.青少年运动系统解剖特点

青少年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骨密质较差,骨富有弹性而不坚固,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弯曲和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的无机盐增多,水分减少,坚固性增强而韧性减低,在骨完全骨化前,该部位的任何过大负荷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与成人相比,收缩能力较弱,耐力差,篮球大强度的训练容易使青少年肌肉出现僵硬或痉挛现象。

2.心血管系统特点

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青少年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的重量及容量都比。而篮球运动强度大、时间长、对抗激烈的项目中,青少年比成年人会更早出现心肌疲劳现象。

3.呼吸系统特点

青少年胸廓还在发育阶段,呼吸肌力相对较弱,且呼吸不深,故肺活量较,呼吸频率快。而青少年新陈代谢较旺盛,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高,再加上青少年呼吸中枢兴奋性较高,所以青少年的心率比成人快。青少年在运动训练时,主要是靠呼吸频率来增加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而呼吸深度增加的少。这是因青少年的呼吸机能较弱,调节机能不完善,导致青少年比成年人更早出现呼吸肌的疲劳。

二、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评定

1.主观评定法

青少年的运动性疲劳在身体上的表现与成年人运动性疲劳的表现差别不大。疲劳一般分成三个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疲劳。

(1)轻度疲劳表现为:运动后,呼吸会在较短时间内变浅、变快。心跳从开始的正常值迅速升高。

(2)中度疲劳表现为:①精神方面: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精神不集中、没有耐心、训练经常出错;②身体方面:面色苍白,头脑眩昏,肌肉抽筋,呼吸困难,口舌干燥,声音嘶哑,腰酸腿疼等。

(3)重度疲劳表现为: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等。

2.生理学指标评定方法

通过测定基础心律,大强度的运动后,经过十小时的休息后,基础心率比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就认为有疲劳积累现象。青少年的心血管发育不完善,在测定时,同等负荷强度下青少年的基础心律要比成年人高出10~30次/分。运动中心率,按照训练的适应理论,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在从事同样负荷的运动,运动中心率反而增加了,则表明身体机能状态不佳,机体有疲劳的现象;运动后心率的恢复,训练结束后,经过休息,正常的情况下,心率可恢复到运动状态。身体疲劳就会使心率恢复时间延长。

3.生化学评定方法

测定血乳酸、血红蛋白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含量变化可判断疲劳的产生。简单的方法可用pH试纸测唾液,大强度运动后乳酸生成会增加,唾液pH下降(正常值为6.6~7.1)。唾液pH一旦低于6.6,则表明机体出现疲劳。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疲劳恢复方法

1.准备与整理活动

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是教学恢复的重要措施。准备活动应根据课的基本内容,把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项性准备活动结合起来。一般性准备活动中,青少年易出现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对训练感到枯燥乏味,出现心理疲劳。这期间可利用游戏,改变训练环境和训练手段等能延缓疲劳的发生。整理活动部分一般包括慢跑、徒手或有球的体操。

2.保障睡眠的恢复方法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生理现象,也是最有效的自然恢复方式,它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因为人体在熟睡状态下,机体各器官的运动会下降到最低水平,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能量的消除仅维持人体代谢的基础水平,有利于能量的蓄积。青少年在平时训练期间,应加强对睡眠时间的控制。青少年每天应有10个小时的睡眠,要比成年运动员多1~2小时。为了保障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不影响正常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睡眠应注意:睡前1小时应停止一切娱乐性活动;保证每天按时入睡,按时就寝。在学校,教练员要严格管理;在家时,父母积极配合教练员工作,督促他们按时起床和入睡。

3.营养支持

科学的利用营养物质来补充在训练或比赛中消耗的能量,修复损伤的体内组织、消除疲劳。青少年的骨还没有完全停止生长,除了对糖、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基本营养素外,膳食中含钙、磷、铁的食物要比成年人多。

4.心理康复

在训练和比赛中,青少年易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心理活动发生厌倦心理,容易产生紧张、郁闷、压抑、缺乏信心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照顾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又要他们心甘情愿地听从教练员的安排。

根据青少年生理上出现疲劳的特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手段上应保障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合理营养结构搭配。在大运动量后,首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的补充。此外,重点采用一些心理康复、物理疗法,如:按摩、淋浴等,以加速消除疲劳。

参考文献:

[1]庞世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概况[J].内江科技,2009(6).

[2]丁伟.浅议运动性疲劳的恢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4).

[3]戴艳.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