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茶文化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3:45

汉族的茶文化

汉族的茶文化篇1

大凡一种饮食习惯的形成,总依赖于所处客观环境提供的物质,而藏族居住区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燥、酷寒、素不产茶,为何这里的人们养成了如此强烈嗜好的饮茶习惯呢?于此有必要对藏族饮茶习惯形成的历史过程作一些探讨。

我国的茶原产于南方,其中巴蜀和云南是最早产茶、饮茶之地。顾炎武《日知录》说:“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中原饮茶是秦由蜀传去的。巴蜀不仅产茶早,而且是最先把茶作为商品上市交易的地区。西汉王褒《僮约》中记载蜀西民间贸易活动说:“牵犬贩鹅,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境)买茶。”说明至少在西汉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蜀的商人秦汉之时已与康藏高原东部的都夷、牦牛夷等有着交换关系,以蜀中之茶换取马、牦牛等。茶这时既已成为蜀中的商品,自然会在这种交换中输入高原东部地区这些藏族先民之中。不过,限于历史条件,当时产茶不多,即在内地尚未形成普遍的饮茶习惯。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当然更无饮茶的习惯。

据藏文史籍记载,茶正式输入是在吐蕃王朝的都松莽布支赞普时期(676-704年在位)。当时体弱多病的赞普偶然捡到小鸟衔来的一支树枝,随手扯了几片绿叶放入口中嚼,顿觉神清气爽,身体轻快,于是命大臣无论如何要找到这种树叶。后来大臣在汉族地区找到这种树叶,才知是茶,带回献给赞普,赞普经常食用,身体逐渐好了起来,于是茶便成为吐蕃宫廷一种珍贵的保健药物。这种把茶当作保健药物的情况,与内地最早对茶的认识是一样的。《神农本草》载:“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都是看重茶的医疗保健作用。藏族地区高寒缺氧,食物又是牛羊肉和糌粑等油、燥性之物,缺少蔬菜。茶中富含茶碱、单宁酸、维生素,具有清热、润燥、解毒、利尿等功能,正好弥补藏族饮食中的缺陷,防治消化不良等病症,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最初仅把茶作为一种保健药看待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吐蕃王朝的前期,由于汉藏贸易尚不发达,由内地输入藏区的茶还很少,只能供王室和贵族享用,藏族人民生活中还无饮茶之习。

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昌明者,此湖乾者。’”这里所说的常鲁公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奉使入吐蕃议盟的监察御史常鲁。唐自开元后,士大夫中盛行烹茶之艺,烹茶时要加入姜、盐和各种辛香之物以调味,吐蕃赞普见而奇之,不知所煮为茶,这说明当时吐蕃尚不知唐人烹茶之方法,也还未把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享受。再看赞普拿出的茶中,尽是当时天下名茶,寿州、舒州者,指安徽的小围、六安茶;顾渚者,指浙江的紫笋茶;蕲门者,指湖北的黄芽茶;湖乾,指湖南的银毫茶;昌明者,指蜀中绿昌明茶。吐蕃宫中收藏了这许多唐之名茶,却又不晓唐之烹茶方法,正好印证了藏文史料中的记载,说明当时茶还是被当作珍贵的保健药而被王室收藏,并未成为广大藏族人生活中的饮料。

在敦煌千佛洞和新疆地区出土的一批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木简中,记载了吐蕃社会的经济生活情况,但在这些于8-9世纪的文献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资有青稞、小麦、酒、皮张、牲畜等,却单之不见有茶,这说明至少在9世纪初以前,茶还没有进入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上还没有饮茶之习。

藏族民间饮茶大抵在9世纪初以后才开始,这是因为从初唐到中唐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期中,虽然因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渠道,推动了藏汉贸易的发展。但总的说来,唐蕃因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时有发生,争战连绵,在大多数时候双方的贸易关系不能正常开展,这就极大地制约了茶对藏区的输入。所以吐蕃虽很早就输入了内地的茶,但都没有使茶在吐蕃社会各阶层中传播,更没有使饮茶成为一种全社会共同的生活习惯。

晚唐以后,唐蕃双方进入了一个较稳定的和睦相处时期。从而使汉藏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长足的进展。战争状态的结束,使官方和民间的商贸渠道都畅通无阻,这就为茶大量输入藏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给藏族饮茶之习的形成提供了物资基础。

另一方面,晚唐时期吐蕃的社会环境也为饮茶之习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吐蕃的热巴巾赞普(815-838在位)开展了空前的尊佛运动,规定了七户养一僧的制度,藏地的僧人从此脱离生产劳动,专事修习,对于每日打坐诵经的僧人来说,茶的“破睡”和“涤烦疗渴”作用尤显得突出。唐朝自开元后,因禅宗盛行,坐禅之人“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辗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风闻录》)。

汉族的茶文化篇2

一.满族茶文化概述

1.满族的茶饮历史及茶俗

满族,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起源于古代肃慎族,东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五代以后及至明朝一直称女真,1635年皇太极废“女真”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满族茶饮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叶作为贸易产品之一已经引入北方。辽金时期的女真人已有饮茶习惯。据宋人所作《松漠纪闻》记载:当时的女真族男女相爱可自由相携而去,然后才回女家拜门,执妇婿之礼,谓之“纳彩”。女婿登门之时,女方无论大小皆坐于炕上,任凭女婿来拜,谓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备物,另有酒、乳酪与蜜饯等。而在婚嫁之日,饮酒之后,仅留上等客人饮茶。所以,女真人称节日食品和待客食品为“茶食”,说明了茶在当时女真人生活中具有一定重要地位。清入关前,茶仍是满族人生活中必不或缺的商品之一,天聪崇德年间,凡有掳掠、赏赐、陪嫁中,均有茶。清入关后,满族茶俗受汉文化影响,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宫廷茶宴,精致、富贵,规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康熙、乾隆两朝,宫廷共举办四次规模巨大的“千叟宴”,宴席程序即先饮茶,后饮酒,再饮茶,讲究皇家气派,具有特定的饮茶礼仪。乾隆还始创“三清茶宴”,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间择日在重华宫举行,受邀参加茶宴的文臣学士人数有限,席间饮“三清茶”,并择宫廷时事为题联句吟咏。近、现代以来,满族人饮茶在保留传统饮茶习俗基础上,吸收关内的一些饮茶方式,并传承了宫廷的一些奉茶礼仪,例如,日常饮茶中,满族人习惯水平端着茶杯示意客人,不碰客人茶杯,主人先喝为敬。水平表示“平等相待”,先喝表示“茶里没有毒”。

2.满族的饮茶器具

满族茶饮器具以瓷器为主,至于清皇室,更有用黄金和玉器制作的茶具使用,据《清稗类钞》载,“宫中茗眊,以羒金为托,白玉为眊”。

3.满族的饮茶种类

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层次的不同,历史上满族人饮茶种类多样。茶:由于满族祖先长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属于畜牧游猎民族。因此,传统满族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后来随着与汉族的交流融合,茶叶输入后开始出现奶茶,将茶叶泡好后加入奶一起饮用。在《中国民俗大系•黑龙江民俗》一书中曾记载:女真以畜牧经济为主,长期以来,就形成了饮牲畜乳的习俗。这种习俗无论身份如何都饮用,甚至满族入关之后,王公大臣们还要定时饮用奶茶,称其健身强体。另据《清稗类钞》载:每宴客,客坐南炕,主人先送烟,次献乳茶,曰“茶”。花茶:清入关后,清宫廷专设御茶房,所收茶之种类很多,但在宫廷茶宴和民间,除传统习饮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饮品种之一。据《清稗类钞》载,“孝钦后饮茶,喜以金银花少许入之,甚香”。而乾隆所创之“三清茶”系采用梅花、佛手、松实入茶,以雪水烹而成,实为花茶之一。各种土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历史上满族农村人大多饮用自己制作的土茶。具体有如下几种: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来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疗效。糊米茶,女真时期,百姓在饭糊中加入开水饮用,可以养胃助消化。到了清代,使用粟,俗称大黄米在锅里炒糊之后冲水,可以当茶饮用,后来又发展成用铃铛麦(大麦)炒糊了就成了现在的大麦茶。酸茶,依兰、双城一带的满族用黄米面加豆面发酵后,煎沸饮用,味带酸甜,十分好喝。还有一种土茶,用野玫瑰叶(间或有少量的花)、黄芪、达子香(一种山杜鹃花)叶晒干泡饮,也十分清香;另外相传满族人还有饮用小青草之说,就是将蒲公英的根挖出来之后,晒干切片当茶来饮。也有人将中药黄芪的叶子采回来晒干后当茶饮。

二.满族茶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从满族茶礼茶俗可以看出,满族茶文化除具备自身民族特色外,也吸纳融合了诸多外来营养成分,具体看来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的影响

“文化从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在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开发之中。”(俄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诞生与成长中的自由》)茶本南方温和潮湿地理环境所产,所谓“满族茶文化”必定是在南茶北进后才具真正内涵。这一点毋庸置疑。历史上的满族祖居黑龙江以北与松辽的广大地区,生存环境偏僻,气候寒冷,使满族饮食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从饮料种类来看,女真人喜饮马奶、牛奶、羊奶等畜奶,至茶传入北方,与奶结合成奶茶。此外,由于居住山林,林中果品成为补充身体水分和养分的天然来源,南茶北进后,金女真人虽有喜好但非生活必用之物,他们常把茶与糕点、果品、汤药结合在”一起,作为饮宴中的“茶食”出现,而不单列一项,并沿袭至今,而金宋贸易中,南茶北进耗资巨大也迫使金曾下令禁茶。甚至清代方拱乾的《绝域纪略》“饮食”一章中说当地人“不饮茶”。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因素使得茶饮在早期女真人生活中不具备、至少是没有形成普遍的文化氛围,是早期满族茶文化内涵缺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2.满族历史演进的影响

作为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历史上几度兴衰。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十年后灭辽定都中都(北京),后又灭北宋,与南宋及西夏并立,期间部分女真人移居辽东、华北、中原地区。1234年金被蒙古国所灭,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明朝初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南北:南境者为熟女真,多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少汉化程度。1583—1593年,努尔哈赤起兵后11年,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中心,逐渐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清入关后开始统一全国。满族历史演进中民族地位的几度变化使其民族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并具有高度融合性和内在层次性的特点。就茶文化看,一方面,满族茶俗形成和发展无疑与其民族政权建立及南下扩张有关,从而吸纳了汉族的茶饮文化。这其中,金建国和清朝建立是满族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伴随满族南移纬度的不断延展,满族茶文化自身也呈现出内在的层次性变化,茶的清饮习惯更多地被“熟女真”间或满族上层贵族所吸纳接受,而留居东北的“生女真”间或下层平民由于生活环境所困更多保留有饮茶、各种土茶甚至少饮茶的习惯。

汉族的茶文化篇3

(一)参观培育点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为:__市__镇、__县__镇、__县钱相街道办、普安县江西坡镇、晴隆县沙子镇、__试验区__镇。

(二)会议时间

2016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拟于10月中旬召开,用时一天半(参观1天,分两组观摩;大会半天)。

(一)__市__镇

示范要求:文化旅游示范点。发挥__的区位优势,依托贵州龙博物馆和原位博物馆、茶马古道、窦氏民居群、革里生态农业示范区,深度挖掘贵州龙化石自然遗产所在地品牌优势和彝族文化,建设有自然历史、人文历史、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打造古驿__,黔龙彝地。

指导要点:一是做好风貌整治。按照融合历史、展现民族特色的原则,提炼革里彝族建筑元素,通过青瓦、青砖、木质雕窗等建筑语言,开展324国道两侧老街区、窑上及__新区风貌建设。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连接高速匝道的镇区路网、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节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公立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公共交通客运站、商贸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镇功能。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将自然水体引入镇区,融合贵州龙化石、茶马古道、革里窦氏民居、永康桥、抹角桥等地域特色和彝族文化,建设湿地公园、__中心长廊,增加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合理布设游览步道,布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镇区生态停车场,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四是丰富旅游业态。制定__镇旅游策划方案,以贵州龙化石博物馆、原位馆、革里窦氏民居群和革里山水林自然风光为依托,深度挖掘彝族雕刻文化,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旅游产品。

(二)__县__镇

示范要求:和谐宜居示范带、农业产业一体化示范园。依托气候、山水田园、镇区格局、产业结构等特色优势,统筹鲤鱼村、河滨公园、老镇区等资源,深度挖掘苗族文化,建设环境优美、产业配置合理、民族风情浓郁的和谐宜居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围绕“8+X”项目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按照齐备、便捷的原则建设或提升镇区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好镇区环境整治,完善垃圾收运系统。二是打造“宜居”特色。按照生态、环保、宜居的理念,挖掘苗族文化,做好镇区风貌整治,建设苗族文化广场,开展镇区绿化、亮化、美化。以茶马古道旧居为中心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完善沿河景观带,设置垂钓台、休憩座椅、自行车道、步行道。推动鲤鱼坝现代观光农业—民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红心猕猴桃种植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等周边区域同镇区的深度融合,提升镇区环境宜居度。三是提升美丽乡村。提升鲤鱼村品质,合理布局金融、邮政、生态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完善鲤鱼苗族广场和苗族文化博物馆,充分搭建“八月八”等传统民族节日平台,建设乡村茶室、酒吧等,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四是实施农业产业一体化。依托薏仁米产地优势,建设薏仁米产业一体化示范园,整合全镇10余个较大的薏仁米加工企业、100余户小微加工企业、200余户个体加工户,联合发展,集收购、粗加工、精加工、包装、销售等为一体,实现薏仁米年产能10万吨以上。

(三)__县钱相街道办

示范要求:现代小镇示范点。围绕纳汪村自然山水和传统格局,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朴实而亲切的美丽乡村。按照__县“北部新区”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以龙城大道、金碑大道、金源大道建设为依托,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示范点,打造现代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打造现代小镇。围绕“8+X”项目,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依托路网建设生态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交通客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垃圾收运系统,强化环境整治。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美化城镇景观;打造海绵城市试点,开展河道治理,修复城镇水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建设渗水、滞水、蓄水、净水、排水设施,增强防洪能力。二是做好纳汪新农村建设。围绕村庄现有格局,做好村落规划,重点突出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做好古井、古树保护,稻田养鱼等,整体推进民居改造。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停车场、农家乐、乡村茶室、酒吧等设施,合理布局金融、邮政、乡村旅馆等服务设施,建设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村庄垃圾收运系统。展现田园、山水、绿树、民居和谐景观,打造升级版的“微田园”,形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自然格局。

(四)普安县江西坡镇

示范要求:茶文化体验区。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发掘茶文化,促进茶旅游,做大做长茶产业,将江西坡新镇区打造成经济发展、民风淳朴、茶味浓厚的古茶小城。

指导要点:一是注重风貌规划。提升新镇区规划品位,统筹考虑镇区

与茶场、园区的建设发展,建筑总体风貌采用清净素雅风格,将种茶、采茶、产茶、品茶等环节提炼运用到城镇家具中,营造清幽、禅意的整体氛围,展现茶意之美。二是完善城镇功能。加快镇区路网、农贸市场、市民广场、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系统等“8+X”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移民安置房、城镇保障房和小康房建设。三是提升城镇品质。围绕山地茶园,修建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慢病康疗服务中心、茶文化康疗度假村、茶园栈道及步道、孔雀生态放养区、红茶体验养生坊,将观光、运动、养生结合起来。依托茶园和现有水资源,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配套以体验种茶、制茶、品茶为主体的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多个茶文化氛围浓厚的乡村旅游观光点,并配套发展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四是发展茶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茶叶为核心,大力发展茶产业,做长产业链,重点打造“普安红”品牌,形成“一个重点、多个卖点”的茶叶生产销售体系。 (五)晴隆县沙子镇

示范要求:按照“抗战历史展示区”的打造思路,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等,发掘抗战记忆、深挖抗战文化、突出抗战历史。以茶籽化石为核心,发展茶产业,构建有历史记忆、有产业特色的古茶驿站、旅游小镇。

指导要点:一是完善城镇功能。按照“8+X”项目建设要点,完善镇区路网,按照城市道路标准改造G320国道,优化配置镇区道路。启动镇区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停车场、市民广场、农贸市场等建设,推进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城镇保障房、棚户区改造和小康房等工程,建设沙子水库湿地公园,打造城镇景观,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二是加快镇区风貌建设。以抗战文化为主导,提升镇区风貌。结合二战时代特色,提炼民国建筑元素,开展建筑风貌改造。融合茶籽化石特点,综合设置街头景观、休憩设施等城镇家具。开展镇区环境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挖掘抗战文化。依托二十四道拐、史迪威小镇、美军加油站挖掘抗战文化,宣扬反法西斯精神,提炼二战烽火记忆,打造二战历史展示基地。四是促进茶产业发展。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茶文化园,展示历代民族制茶工艺;建设茶业科技培训中心,加强种茶制茶技艺培训,带动农民市民化。

(六)__试验区__镇

示范要求:汉文化示范点。依托农产品资源,发展复合型现代农业,构建产业结构先进、物流辐射广阔的现代农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汉墓群文化价值、深度挖掘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构建传统特色展示区,建设文化__。

指导要点:一是提升城镇品质。结合“8+X”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按照低碳原则,打造便捷、环保的低碳交通体系。发挥自然景观优势,利用河流水系、街道、公共开放空间,建立网状生态系统,开展镇区环境整治,优化垃圾收运系统,做好镇区绿化、美化,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按照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建设节能路灯、生态停车场,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二是展现“汉族”内涵。依托汉墓群,追朔历史背景,理顺__人文发展脉络,发掘汉民俗、汉文化、汉传统,依据汉传统民居风格,开展镇区风貌整治。在高速公路至镇区、休憩节点、湿地公园等节点,设置具备汉民俗元素的城镇家具。融合汉舞、汉诗、汉妆元素建设汉文化广场。提取汉文化特点,打造汉文化体验馆,通过汉舞、汉服、古筝、古琴展示,体验古风、古韵、汉礼。挖掘汉传统,弘扬汉民俗,通过恢复束发礼、冠礼等仪式,结合传统节庆,充分搭建汉族传统民俗展示平台。三是做强“农”产业。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结合交通优势,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电商平台,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囊括周边乡镇,辐射全省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

成立__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场培育组(包括: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训组、普安现场培训组、晴隆现场培育组、__现场培育组)、工作督导组、资金筹备组、宣传报道组等5个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一)办公室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负责大会日常事务工作;统筹协调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参观点的各项工作;负责大会活动服务指南;负责领导小组全部会议会务工作;负责大会会议地点选择;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工作督导组

(三)现场培育组

2.__现场培育组

3.__现场培育组

4.普安现场培育

5.晴隆现场培育组

6.__现场培育组

主要职责:制定本组工作方案;根据参观点培育指导要点,拟定打造目标,制定参观点现场培育实施方案,确定承载项目,建立项目库并倒排项目工期,确保达到参观效果;完成大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资金筹备组

汉族的茶文化篇4

关键词:汉字元素;包装设计;应用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锤炼,岁月的沉淀,赋予了汉字艺术之美。汉字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其中有着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茶深受文人雅士的赞赏,常以诗词、歌赋、绘画等形式来表达品茶的情趣,这也使茶文化更加绚丽多彩。从历代有关“茶”画中,可以感受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如:“文山包种茶”的包装,其图形似中国画中的写意,取文山地区连绵不断地茶山为素材,一笔带过,简略得不能再简略,确实妙笔生花,生动自然。文U明为茶而作《品全图》;坡更是留下“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唱;郑板桥也一次感叹:“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受斗茶”。可见茶早已具备文化的品味。

1.汉字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茶文化与汉字书法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们之间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汉文字中第一个“茶”字出现,就是由书法体书写,因此书法体作为茶包装的视觉元素的确是恰到好处。中国书法的笔墨情趣、线条的意象视觉都能成为汉字设计表现的最佳素材,若将汉字书法的隶、篆、行、草各体运用到包装设计中去,这无疑为包装设计的民族化视觉塑造添砖加瓦。如“茗闲情”,在新推出的茶叶包装系列中,其中一款为中国风味茶,用毛笔书写的品牌名,赋予东方韵味,深受中西方人士的赞赏。又如陈幼坚设计的乌龙茶包装中对书法字体的使用就是非常成功的范例,书法的笔墨线条艺术在产品包装中的视觉张力上显得尤为突出,有力地增强了产品文化的诉求力。

2、汉字元素设计的原则

首先,适用性原则,即形式表现与内容的统一性,结合商品本身,设计出最适合该产品的文字。不能是明明设计的是甲产品的文字,最后完成的却是符合乙商品特点的文字。

二是可识别性,前文中有提到,文字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传播,所以字体设计必须考虑文本的传达效果,产品信息能够清新并准确的传递给消费者。毕竟,无论字形有多么富有美感,如果他们连识别都不能识别出来的话,这样的设计肯定是无用的。字体的设计不应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失去字体本身的功能,所以不管字体怎么变化,设计都应以易于识别为前提。

三是要有视觉上的美感,人是一种感官动物,所以在潜意识里对于产品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是看外观的,统一产品的包装各有不同,但整体美观的产品销量一定占的比重大。所以字体设计一定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是要有鲜明的个性,必须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设计出放大产品特点的文字,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字体设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好感,这能快速的建立品牌形象。所以在设计字体是需要反复的修改与调整。

3.汉字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价值体现

3.1汉字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体现的民族特性

汉字是随着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而转化和凝聚下来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载体,本身就固有民族化的符号,对其进行创意设计运用于包装设计中,这无疑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对民族化包装设计走向国际市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汉字形态各异,变化极其丰富。汉字的笔画有点,横,竖,撇,捺,等8大类64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变。在结构的安排和线条以美的形式来搭配,巧妙地运用对称、均衡、对比的原理,设计出和谐、美观统一的风格,才能使它的艺术特色感染观众。因此,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对汉字自身的潜能不断地进行挖掘,使其形式与手法更加丰富,使汉字这一古老而极富生命力的视觉元素在民族化的包装设计领域中大放异彩。

3.2汉字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汉字创意与包装设计结合,可以在包装表面的视觉形态上产生出特定的文化符号。汉字创意设计,根据文字的内容为依据的设计,使之丰富、生动,形象。从而表现出既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新型的美学观,又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文字形象,以厚实包装设计的思想性和文化性可以说,合理大胆的运用书法元素,不但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作品的设计风格,还能增加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传统文化自身也得到传承。

3.3 让汉字元素融入时代感

时代是不断的向前发展,汉字从最初的象形经过历史的变迁,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自然美到抽象美,成为一种规范的文字符号。到今天的汉字不仅有记事的实用功能,也具有形态、结构、优美的线条等的组合产生无限的艺术美感。包装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赶时髦的艺术。所以在字体设计上也体现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载体。传承与发扬它并把其精髓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汉字在多元化、艺术化、个性化、意象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了和彰显了时代的魅力。一个简单的汉字元素创意设计,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符号,通过创意设计在特定的二维平面或是三维空间来表达汉字的意义,使汉字成为一种真正的视觉语言,更具时代性、设计感和符号化。文字的视觉性设计,是对文字的再设计,是寻找文字符号化、图形化、信息化与设计相结合的最好的契合点,能使包装形象的文字视觉设计更具时尚性。

4、汉字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设计表现

4.1笔形塑造

汉字的笔形变异是指将字体的某些笔画加粗或变细、变形或装饰等,在笔画自身上做处理的表现手法。如图4.1的粮食包装,品牌名称“面对面”在保证可读性的前提下,就运用了这种手法。从粮食的内容出发,其中“对”字的笔画局部,设计成小麦的图形,很好的将品牌的名称和内容以及原材料进行了结合,让人看上去一目了然,即体现了面条产品的天然特色,也装饰了品牌文字。

4.2文字图形化

汉字的图形化,一是通过修饰和增加附加纹样,对汉字的本体进行装饰作为图形使用,二是将文字进行组合,使其具有图形的特征,三是使用汉字作为背景来进行装饰的一种表现方法。包装设计一般离不开图形设计。可以说在茶叶包装的图案设计可以使商品生动有趣、更加形象化。下图4.2中茶叶的包装设计,则将汉字做图形化处理,采用书法字体作为背景图形,取书法笔触做主体图形。结合印章、书法等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疏密、大小等结构关系,进行组合创意变形、重新布局构成形成图案元素。这些文字图案通过虚实、大小等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整个包装不仅仅停留在书法本身赏心悦目的美感上,还使这些元素更具符号化、图案化、形象化,起到了装饰作用。

4.3意境的运用

在包装设计中,文字是传达商品信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好的包装都十分重视文字的设计,优秀的文字设计不仅能表达出商品的属性,更能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如篆书的古朴沉稳、以及不同书法体所体现的或苍劲有力,或意境天成、黑体的庄严端正、宋体的严谨秀丽、汉字几千年的演变从象形到象意,从客观对象提炼而来,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下图对书法笔触气韵的提炼,充分把握了不同时期汉字的特征及意蕴,不仅具有识别性,同时增加了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结语:文字的艺术魅力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种文化发展的源泉。包装文字设计应该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立足商品特性、企业形象,放眼市场规律,抓住消费心理的前提下,提高文字的视觉冲击力和可塑性,在风格上打破文字的传统格局和设计思想上的束缚,弘扬民族文化而不墨守成规,吸收外来精华却不一味模仿,借鉴古今中外文化精萃,提高文字的独特风格和不凡的气韵,使本民族文字更具有艺术表现力,以高水准的字体形象塑造出优秀的商品茶叶包装设计。

参考文献:

[1]李立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艺苑;2012年02期

[2]包装袋设计中怎样体现文字的表现;互联网,2014

汉族的茶文化篇5

在青海省档案馆珍藏的这幅“拒虏纳马”告示中说道“……西番都是大明皇帝的疆土,番人都是大明皇帝的赤子。大明皇帝因尔番族得茶则生,无茶则死,每年尔合当差发,依期纳马,即给尔茶篦,以全尔性命,又加赏劳。尔子子孙孙,受我国恩,真是与天地生成一般,该得尽忠报效,永做藩篱。……

除今年慧隆寺族坚措合上等,纳过差发马共捌匹,照数给茶颁赏外,各族头目传谕各番,以后务要感恩图报,一心顶戴大明皇帝,每年收养好马,依期来纳。……番汉合并剿虏,使虏不能驻牧西海,尔等自无顾虑,岁岁纳马易茶,永享安乐。……”

从以上档案内容中不难看出,明政府利用西番人民嗜茶如命的特点,控制茶叶,从“番”民手中换取大量的军马,使西番受制于中央王朝的“以茶驭番”政策。

“以茶驭番”策略的运用以推行“金牌差马”制最为典型。金牌差马又称差发马,是皇帝对臣民的“差发”,为西北、西南藏区僧俗首领族所持有、按期为明廷交纳马匹的凭证。

金牌信符是一式对剖的检验凭证。正面“信符”两字,背面为“皇帝圣旨,合当差发,不信者斩”的篆文。按照规定,每三年征发一次,届时政府派遣官兵深入草原各部。验明符印,按照规定的比价,交换茶马。金牌信符制实质上是明廷政府征调马匹的赋税性质,并非一般的商贸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饮茶最早的国家。先秦时期巴蜀地区已开始种茶饮茶,到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中原人民普遍养成了饮茶的习俗。加之茶叶具助消化、解油腻、提精神等功能,又成为肉食乳饮的牧区僧俗人民的必需品。因此,吐蕃等族人民与汉族开始了出卖马匹、购买茶叶的商品交换,开创了我国茶马贸易的先河。

到宋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皆饮茶成风。当时宋朝为了防御契丹、西夏的进犯,特别重视马政,建立了招马制度,主要购买甘肃、青海境内的吐蕃部落的马匹,最终在我国历史上正式建立了以茶易马的贸易制度。

明朝统一中国后,茶法、马政视为军国要政,形成了更为完整的茶法和庞大的榷茶官僚机构。故明代是我国茶马贸易最为发达的历史时期。

清王朝统一中国后,随着茶马贸易军事需要的消失,茶马司也成了管理民族贸易的机构。从此,我国历史上前后延续近千年的茶马互市贸易。至雍正末年宣告结束。

笔者认为,明朝推行金牌差发马制的茶马互市贸易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藏汉地区农牧经济的发展,密切了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的关系,对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明朝统治者高度垄断下奉行的金牌信符制,阻碍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传统的民族互市发生阻滞,压抑了藏汉物资交流,影响了广大藏民的生活。

汉族的茶文化篇6

1中国奶文化的形成

奶文化是指奶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中国奶类消费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1万年前。考古资料证实,中国原始畜牧业约始于新石器时代,至少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随着“拘兽为畜”,开始有了畜牧业,也自然会产生挤奶、饮奶的活动。到商周时期,“六畜”均已具备,畜牧业得到发展,肉、乳类食物的消费也日益增多。先秦经典《礼记》中已有“酪”字。但是这些记载都是零散而分散的。因此,有资料认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真正意义上的奶文化方面的记载和描述是从西汉初期才开始和传播的。汉武帝刘彻酷爱马,生活中又十分喜爱饮用马奶酒。当时,汉朝和匈奴不再发生战争,双方民族的交往也随之增加,匈奴草原游牧民族的一些生活习惯、饮食风俗渐渐地渗透到汉民族中,奶文化风俗便是其中之一,并开始被当时汉朝各民族所接受和传承;另一方面,与西域各国进行了长期友好的往来,文化得到了广泛交流,西域各国的饮食文化也被吸收进来。之后,汉哀帝刘欣元寿元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当时,佛经被大量译成中文,《金刚经•般若涅磐经》中所记载的有关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的相关知识也同时传入了中国。随后,历经中国各个朝代的文献中都有关于奶文化的记载。

2中国奶文化具有浓郁的草原奶文化特征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打造了中国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对于那些从事农牧业或牧业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地处边疆、草原,逐水而居,过着衣皮、饮乳、食肉的游牧生活,牛奶、牛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特别是牛奶,在其传统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草原奶文化[5]。他们在乳制品加工制作和饮用方面有着许多宝贵的经验,丰富了中国的奶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社会风尚和饮食风俗也发生了变化,但饮奶的习惯却从来没改变过,他们所创造的许多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乳制品至今仍然保留着,如藏族的酥油茶、酸、奶渣,蒙古族的奶豆腐、奶酪,维吾尔族的酸奶,白族的乳扇等。不仅如此,乳制品的种类还逐渐增多,如白酸奶油、黄油、奶饼,还有风格独特的醍醐、酥酪、马奶酒、呼牢道和苏提切等。其中,醍醐、酥酪和马奶酒在古代被誉为“塞北玉珍”;呼牢道、苏提切等与当今许多乳制品有密切的联系,如干酪的制作工艺与呼牢道的制作方法近似。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居民来说,高原气候和严酷的生存环境,在造就藏族居民勇敢刚毅个性的同时,也促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膳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因为地区牛羊成群,奶制品数量繁多,所以许多饮食都与奶相关,酥油茶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酥油茶由酥油、茶和盐制成。酥油是藏族人民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奶油。在过去,酥油的提炼需依靠传统的手工搅打,现在虽已发展到机械或电动搅打,但酥油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地位却一直没有改变过。对于藏族居民来说,酥油作为主要食品,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除了食用,酥油还有很多其它重要用途,如软化皮革等。酥油还被赋予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如点灯、煨桑等都离不开酥油。为了御寒保暖,以酥油为主要原料的酥油茶应运而生,并成为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藏区,藏族居民一般早上都要先喝完酥油茶才会去劳动和工作,他们也会用酥油茶来招待客人。传统且正宗的酥油茶是将煮好的浓茶滤去茶叶,倒至打酥油茶专用的酥油茶桶内,然后加入酥油和食盐,用搅拌器在酥油茶桶内使劲搅打,待酥油、浓茶和盐融合为一体后,倒进锅或者茶壶中,立即饮用、或放在火炉上加热、或装入保温瓶中。现在,在制作酥油茶时,有时会再加入鸡蛋、核桃仁、花生、芝麻等。除了使用酥油外,有的藏族居民还会用骨髓、牛奶、清油等打酥油茶,同样芳香甘美,而且可以御寒保暖、强身健体[6]。奶茶被誉为草原的象征。奶茶是以砖茶、羊奶或马奶和酥油熬制而成,再加入炒米浸泡一会儿;加糖则甜,加盐则咸,馥郁芬芳。牧民们对奶茶极其喜爱,已经达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境界。蒙古族居民更是酷爱喝奶茶,往往是每天要喝三次茶。奶茶也是蒙古族同胞招待客人的第一道食品。另外,在传统节日、婚宴等重要场合,主人会请来宾首先品尝奶茶,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这种传统礼节被称作“品食物之精华”的礼仪[5]。藏族人民也同样喜欢喝奶茶。藏族的奶茶一般有两种。一种叫“卧甲”,就是将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这种奶茶在安多地区比较常见。另一种叫“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因为加入了白糖,所以又叫作甜茶。又因为甜茶香甜可口,营养又丰富,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甜茶在卫藏地区[7],特别是城镇最为盛行。后藏有些地方喜欢把做好的奶茶倒入酥油茶筒内,放进一点儿酥油,用打酥油茶的方法搅匀。这样,不仅茶的营养价值高,味道也特别香。在众多民族乳制品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奶酒。资料显示,中国奶文化在北方首先是以马奶酒为首开始的。奶酒是以马奶、牛奶、驴奶等为原料,经过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酒,也称为乳酒、马酒或马奶酒。据专家考证,奶酒起源于春秋时期,从汉代开始就有了“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记载,在元朝时最为盛行,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已有2000余年。奶酒一直被游牧民族作为礼仪用酒,当前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广大地区也比较普遍流行奶酒。奶酒在少数民族居民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奶酒被视为“圣洁之物”,在隆重的祭祀或盛大的节日时,奶酒必不可少。如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蒙古族居民在演唱英雄史诗江格尔时,都要饮奶酒;哈萨克族的牧民在伊梨大草原上要酿制克木斯,奶酒也会作为婚礼等宴会招待客人的名贵饮料。由此可见,奶酒在各游牧民族社会习俗和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3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统治影响着中国奶文化的发展

中国奶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匈奴草原游牧民族奶文化的影响,其发展也与游牧民族进入并统治中原密切相关。汉朝之后,中国的分裂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在此期间,中亚民族逐步取得了北方的统治权,西亚和南亚的一些作物和观念随之传入中原,由于中亚统治者和佛教游僧对奶制品的大力推广[2],乳制品也借势得以发展。敦煌壁画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绘制并记载了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乳品生产的画面。例如《齐民要术》中就记述了酸奶酪、干酪和黄油的制作方法。唐朝时期藏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也更加亲密,“醍醐”开始在唐代上流社会流行。唐以后的《旧唐书》中有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诗句描写,从而作证了奶制品在唐时期的盛行。宋朝时,尽管农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在北宋时期,奶制品仍是重要的动物来源。而到了南宋,南方的汉族开始对奶制品冷淡起来,其原因主要源于心理因素。如前所述,汉朝之后,受强大的中亚饮食习惯的影响,奶制品才得以在中原广泛流行。而南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在东南部,受中亚饮食文化影响弱,加之,南北王朝互视为敌,奶制品随即被打上了“敌人”的烙印[2]。公元1279—1368年,蒙古族征服中原建立了元朝的同时,也带来了具有浓郁中亚风味的食物。蒙古人保持着游牧民族食用奶制品的习俗,马奶酒、奶酪、黄油和各种奶制品在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当其统治被汉族后,他们离开中原返回大草原,其饮食习惯在中原也就逐步淡化[2]。清朝时,皇室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入关后再次将草原“奶文化”带进紫禁城。清王朝不但使草原奶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而且为中华宫廷乳制品,乃至老北京传统的饮食也增添了灿烂的一页。但最终,与蒙古族一样,清王朝的统治被后,饮奶的习惯也随之销声匿迹[5]。

4各民族对奶都极其尊崇,将其视为上品

在欧美有一句世代流传、妇孺皆知的名言:“奶汁是母亲给自己孩子的礼物,奶酪是上帝给我们人类的礼物,奶牛是人类的保姆。”突显出其奶文化中强烈的民生意识[9]。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对“奶”十分推崇,将“奶”视为上品,但物以稀为贵,在中国,奶并未像欧美国家奶文化中所普及的那样成为“普惠食品”,而是成为了一种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草原游牧民族的心目中,奶汁被当作纯洁、平安、幸福和吉祥的象征。比如,蒙古族人民用“乳汁般洁白的心”比喻人心的纯洁和善良;亲人或客人起程时,老阿妈都会将鲜奶洒向天空,以祈祷旅途平安;婚宴上,母亲会给新郎和新娘斟上一碗鲜奶,以祝福他们新生活美满幸福[5]。主人用家中最好的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的古老传统。送别亲人时,要背着酥油茶将亲人送上车,再敬三次茶,代表吉祥如意、一路平安、万事大吉。探望病人时,也要带上甜茶或酥油茶。雪顿节是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藏族奶文化的突出代表。在藏语中,“雪”是酸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的节日。雪顿节最早起源于11世纪中叶,起初是一种纯宗教活动[8]。随着时代变迁,雪顿节的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除了喝酸,还增加了藏戏汇演等娱乐活动,并且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因此又被称为“藏戏节”。边吃酸奶边看藏戏,这种奶文化的特性是其他民族少有的。目前,雪顿节主要在拉萨举行,节日期间,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拉萨,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至高无上的佛祖。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每年此时,各地的藏戏主要流派会在拉萨罗布林卡连续几天进行表演和比赛,场面热闹非凡[11]。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也会前来参与其中,大家一起切磋技艺,庆贺狂欢。藏族居民除了观看藏戏外,还会品尝各种美酒、饮料、菜肴,玩耍藏棋、藏牌等游戏,对唱不同曲调的敬酒歌,十分热闹。产业部门也会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游人消费、品尝[10]。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奶文化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不断融入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也使自身得到了延伸和升华、展现了自身特有的传统内涵和文化魅力,充斥着游牧民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醍醐”是一种经常出现在中国古籍和佛教经典中的乳制品。《涅槃经》中这样记载到:“牛乳成酪,酪生成酥,生酥成熟酥,熟酥出醍醐,醍醐是最上品。”就是说,醍醐是乳制品的最终产品。但佛教“天台宗”、“真言宗”等流派,先后将其借喻为各自信奉的《法华经》、《陀罗尼藏经》为上乘[9]。成语“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古时的士大夫视“奶”为长生不老之药。据北魏时期的《北史•魏志•王琚传》记载:“长饮牛乳,色如处子,卒年九十。”意思是由于王琚经常喝牛奶,不仅看起来显得年轻,而且长寿,活到了90岁[9]。

在唐代,奶制品的消费达到了高峰,奶油、酸奶酪、马奶酒、干酪、凝乳和黄油相当流行。乳制品的普及也影响到了文学,从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就可以看出“酥”在当时生活中的地位[2]。元朝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成吉思汗的队伍行军时,将干燥过的“糊状奶粉”作为军粮。骑兵打仗,有时需要连续赶路作战而没有时间做饭,于是,士兵们就在马背上把一个皮袋里的水倒入另一个装有“糊状奶粉”的皮袋里,随着马的跑动,一会儿就能喝了充饥。但是他也指出,这仅限于大汗皇帝的新兵部队在执行重要任务时才有此待遇[9]。

到了清朝,皇室对牛奶及其制品更加痴迷,清代皇室不仅仅在祭祀时注重牛乳及牛乳制品,在日常的饮食中,也特别重视饮食中的营养学与保健法。因此,富有营养保健价值的牛乳成为日常食用最多的食品之一。朝廷按照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配给奶牛。如康熙年间的奶牛分配法为:皇帝、皇后共用奶牛100头,太皇太后、皇太后各24头,皇贵妃7头,贵妃6头,妃5头,嫔4头,贵人2头,皇子福晋10头,皇子侧晋5头等。除皇室家族成员食用牛乳外,宫廷各种宴会也备有大量的牛奶及奶制品[5]。慈禧太后掌权后,设立了西厨房,下边分五局,其中之一便是饽饽局。她把最爱吃的奶饽饽称为“奶油萨其玛”。清代京师典礼时,供奉食品和礼品称“京八件”,有酥皮大八件、油皮细八件、奶皮小八件。在满汉全席中,乳制品也占有一席之地,如茶、牛乳饼、奶羹、奶汤和芥酒等。

纵观汉民族饮用牛奶及食用牛乳制品的历史,可以发现,在近代以前,汉民族从未将牛奶真正纳入到饮食体系之中,对牛奶的几次尝试,主要是受游牧民族、佛教东传和中亚饮食等外力的影响。即便在民族融合的高峰时期,对牛奶的接受也只是浅尝而止。汉民族不喜欢牛奶,并不源于单纯的生活原因,也不是口味不习惯,更不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反对和禁忌。其实,牛奶对于汉民族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高成本的生产过程令疲于养活众多人口的中国不堪重负。宋代之后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更使牛奶成为珍稀食物,只能成为奢侈品的代表。牛奶真正融入中国汉民族饮食体系,是从近代才开始的,但最初仅仅只是作为滋补品。鸦片战争之后,各国列强在上海等地设立了租界,侨民纷至而来。为满足侨民的饮食习惯,上海周边的农民开始利用法泌乳的水牛挤奶。1900年6月,荷兰的荷斯坦奶牛被引入上海,并很快进入上海的牛棚。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牛奶及奶制品都用来满足侨民的需求。受此影响,华人也开始食用牛奶。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除哺育婴儿的代乳粉外,牛奶产品多数被作为优质的补品,而不是食品或饮品向大众进行宣传。当时《申报》上有关牛奶营养价值的文章,几乎都认同牛奶作为补品的滋养价值,并推荐消费者经常饮用。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牛奶的销售地点大都集中在各大药房。

物以稀为贵。当时中国本土牛奶行业极不发达,国人食用的乳制品几乎都是价格不菲的进口货,价格昂贵,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将牛奶作为日常饮用的滋补品。1923年2月,《申报》对市场上销售的牛奶和牛乳粉的价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罐头牛奶每罐价格为3角2分至4角5分,均价大洋4角;牛乳粉0.45kg的价格为1元3角至1元5角5分,均价约为1元4角。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按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衡量,属于高档消费。高昂的价格给牛奶蒙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因此牛奶也成为奢侈补品的标志,牛奶消费也被定义为穷人和富人差距的一把标尺。之后,随着牛奶生产的日渐本土化和产量的逐步提高,牛奶的高档补品形象才渐渐动摇起来。至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牛奶行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牛奶制品的价格逐渐走低,销售牛奶的地点开始向普通的食品店和南货店拓展,牛奶产品种类开始细化,牛奶消费呈现出由高档滋补品向日常食物转变的明显趋势。1929—1930年,上海市社会局针对305户工人家庭生活状况进行的为期一年的调查显示,有28家购买牛奶,占总调查样本的9.2%。说明当时牛奶的消费虽然已经普及到工人阶层,但是仍然未能成为日常食品。直到1936年,曾经被视作奢侈补品的牛奶才成为被众多国人消费的普通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牛奶的消费文化也发生着变化———从养生到卫生。古代中国的卫生观念是一种“自信的、中国式的长生之道”,是“一套同中国文化密切相连、并被外帮觊觎的先进养生之术。”在西方现代性话语系统下,中国近代的“卫生”不再涵盖有关饮食、休息、运动、睡眠等一整套养生系统,而是缩小到由微生物学等学科发展出的清洁观念,演变成为净化人的身体、防止病菌、保护身体的洁净健康。卫生不仅与个人有关,同时国家也积极介入公共卫生领域,政府卫生机构制定法规政策、实施检查监督,以国家权威保证卫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从近代牛奶消费文化中可以看出“卫生”定义在中国的时代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已经开始关注牛奶饮用时需要注意的卫生条件以及牛奶品质和奶牛的健康,如是否掺假、牛奶是否有异味等。随着巴氏消毒法的广泛应用,牛奶与“卫生”一词开始紧密结合。1925—1936年,牛奶的“卫生”标准体现在“机械、无手工、无菌、密封”4个要素上。19世纪20年代后期上海牛奶市场的“A字”标准非常典型地将这种“卫生”诉求推向高潮。“A字”牛奶是指采用巴氏消毒法,并经工部局颁发A字执照的牛奶才能称为“A字”牛奶。“A字”牛奶代表着新鲜、优质的“最高级牛奶”。此后的牛奶产品在广告中均将“A字”执照作为宣传重点。这种变化标示了中国国人牛奶消费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从而成功地确立了牛奶在消费者心目中牢不可破的健康食品的优势地位。

在此期间,社会精英还在观念上构建了牛奶营养、卫生与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间的紧密关联。于是,牛奶的营养和卫生就不再单纯关系到个人健康,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强健。首先,营养关系国民健康,关系国族兴衰,国人特别是儿童要多喝牛奶;其次,卫生是强种强国的基本要素,是民族复兴之基,要讲求并保证牛乳卫生;最后,期望牛奶消费者信任“成绩卓著”的“国人所营之牛奶公司”,虽然不特别提倡消费者要饮用国产牛奶,但是国人的健康也不应该轻易地寄托在国外产品上,并期望牛奶经营者选择优种奶牛。近代社会精英关于牛奶营养、卫生的观念及其泛政治化的民族主义取向,构建了一个身体关系国家,牛奶颇具营养价值,饮纯净牛奶能强身健体、强种兴邦、挽回权利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1936年,牛奶成为普通商品后,对于牛奶的宣传也渐渐远离了牛奶“保种强国”的想象。

汉族的茶文化篇7

关键词: 不对应现象 颜色词 转移 意译

一、引言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对应”的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也有差异,因而其语言也会产生对应和不对应。单纯地去学一种语言而忽略其文化背景,有时直译会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因此在处理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时要做适当的语言转移,以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表达。在这类词语中,尤其以表达颜色的词、动物词和数字词最有代表性。本文将主要分析“不对应”现象在颜色词方面的体现及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种“不对应”。

二、英汉互译中颜色词的“不对应”现象

颜色是事物的一个重要属性,人们对颜色的认知也是最早最基本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也有个性,这就可能对颜色词的使用形成相同或不同的象征义。虽然语言有共性,但由于各民族风俗文化、历史传统、、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颜色词语有时表现出各民族所独有的“特征”,带有显著的民族语言文化色彩。

1.英汉颜色对应词在文化内涵上的“不对应”

“红色”在汉语文化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红色是喜庆、成功的颜色,人们因此在视觉上很看重红色,并习惯将接近红色的事物(尤其是褒义的)笼统概称“红”,如:“红糖”有助于补血养身,就被称为“红糖”了。实际上,这种糖的颜色更接近棕色,英语称其为brown sugar(棕色糖)就比较精确描述了其真实颜色。再如:“红茶”的实际颜色也不是红色,若跟“绿茶”一起考虑,这红绿相对的茶名,就充分展现了汉语文化讲究、追求对称美的传统。而英语称“红茶”为black tea(黑茶),更接近此茶的真实颜色。由此不难看出可见,汉语对颜色词的使用,虽然模糊,但传神;英语使用颜色词则倾向精确,比较真实。正是由于两种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汉英颜色词的“不对应”。

2.汉英颜色对应词在感彩上的“不对应”

不同民族因其民族文化、历史背景、风俗民情、等因素的不同而对同一颜色的词有着不同的民族情感。因此,不同的民族情感就产生了汉英颜色对应词在感彩上的“不对应”。还以汉语“红色”为例,汉语的“红色”具有“喜庆”之褒义,如:红娘、红运、红榜等,而英语red表示“狂怒”、“亏损”等贬义,如:see red(发怒,暴怒)、in the red(赤字,负债)等。另外,汉语“白色”往往表示“反动”、“丧葬”、“恐怖”等贬义,如:白军、白色恐怖等,但英语white表示“纯洁”“甜蜜”等褒义,如: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 white spirit(纯洁的心灵)。汉语的“眼红的,妒忌的”也不与英语red-eyed(眼圈哭红的)相对应,它所对等的英语表达词语是green-eyed(绿眼的,妒忌的)。

三、英汉颜色词在互译的主要处理方式

1.转换颜色词

根据译入语(如英语译成汉语,汉语就是译入语)的习惯,用读者熟悉且能理解的颜色词来改变英语原文的颜色词。如:将“black tea”译成“红茶”,“black and blue”译成“青一块紫一块”(而不是青一块黑一块)。同样,汉语译为英语时也必须转换颜色,如:“黄”译做“blue films”(蓝)。汉语“红糖”的英译不是red sugar,而是brown sugar(棕糖)。汉语“白发”的英译也不是white hair,而是grey hair(灰发)。

2.意译

有些颜色词语因为是习惯用法,有引申意义,这时,可以根据原文的意思,完全忽略原文的颜色词,而用译入语的适当词语来翻译。如:pink slip(解雇职工通知单),a green hand(新手)。再如下面的例子:

Mr.Robinson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he was in a brown study.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上面这段英文内容可以翻译成如下的一段文字: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

以上例子中出现了“white”,“green”,“blue”,“brown”和“pink”五个不同的颜色词,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在译成汉语时并没有把这些颜色全译出来,而是选择了“意译”,这样汉语的读者就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了。

四、结语

在对英汉颜色词进行互译时所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的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的不对应现象。因此我们在翻译实际当中一定要灵活处理,不能拘泥于形式上的完全对应,还要追求所表达意思的对应。对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之处做转移处理或进行意译。总之,要译成可被译入语读者接受的词语。

参考文献:

[1]赵海平.颜色词翻译点滴[J].龙岩师专学报,1984(02).

[2]李太志.对应词的“不对应”及互译“变色”[J].修辞学,2004(6).

汉族的茶文化篇8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城步县”),古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地,地处广西、贵州接壤处,属湘桂黔三省交界、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交界的典型“界地”。交界地是经济文化大融合的“前线”,在民族旅游发展的推动下,这种经济文化交往变得更为频繁。

城步县现有汉、苗等10个民族,苗族人口占54%。当地苗族曾因普遍着青色衣,称为“青衣苗”,占苗族人口80%以上。从青衣苗“平话”中保留的一些古语词推测城步的苗族可能自中古时代就开始接触汉族文化,“平话”从汉、魏晋直到唐都受汉语的影响。如今民族文化中有的文化元素湮灭,有的沉寂后在创新中复兴,而有的则历时弥久仍长盛不衰。本文通过对城步苗族同胞日常生活中青衫文化、龙灯与山歌文化、油茶文化的传续与演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到相应缘由。

一、城步县青衣苗人青衫文化的湮灭

(一)青衫文化

青衫,是指用家织布缝制后,经传统青色染料染色而成的布料。其中家织布,一般是采用麻线,使用家用织布机织就,颜色多为乳白或淡黄白色。经剪裁、缝制成右衽衣衫,放入煮沸的青色染料液体中染色、着色而成。为使青衫耐穿耐磨,会对青衫进行“浆洗”,即用米汤或饭汤水加入淀粉熬煮成浆,再把清洗好的青衫放入米浆中浸泡后,取出直接晾晒干后穿着。

如今基本无人再着青衫,且仅有少数老人在幼时曾穿过,至于当时是用何原料制成青色染料已不可考。为何青衣苗已不再穿着青衫?据当地苗家老人描述,青衫从纺纱到织布、从裁制到染色成衣及平时浆洗护理步骤和工序都费时费力,且若染色手法不佳,易掉色;若不常浆洗不耐穿。随时代变迁,面对材质多样、品质上乘、色彩与款式多样、浣洗方便、价格适中的现代时尚服饰产品,苗家人逐渐选择买时尚的现代服饰替代曾经的青衫。

曾经,色泽低调的青衫,虽然制作和洗护上费时费力,但它耐脏、省钱,非常适合要上山越岭、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苗家人穿着。如今,很多苗家人不需要上山越岭、田间劳作,几近“工作服”的青衫就没有“市场”;且款式时尚多样的现代服饰,拥有着比青衫更多的优点,更符合苗家人对服饰的功能和审美的需求,于是青衫便逐渐退出苗家人的日常生活,最终成为苗家老人的记忆。

(二)青衫文化湮灭的原因分析

青衫,主要功能是遮羞、保暖、隔阻带露水的植物等,一般服饰均具备这些功能,虽然耐脏、吸汗,但其质地粗糙、不耐穿着、制作和洗护费时费力。青衫由于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而最终被舒适性更佳、款式更时尚、穿洗更方便的现代服饰取代。

二、城步县山歌文化与龙灯文化的复兴

(一)山歌文化与龙灯文化

城步县“六月六”山歌节已打造为湖南省内知名的少数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如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

城步县丹口镇下团村的吊龙,是城步县龙灯文化中的翘楚,曾于2010年飞进上海世博会,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被授予“世界最长吊龙”称号;于2009年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山歌文化与龙灯文化复兴的原因分析

唱山歌曾是城步县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在集体劳作、相亲会友、休闲娱乐、重要节事时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分为杂花歌、思情歌、古人歌、苦情歌、谜语歌等几类,尤以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山歌对唱、《贺郎歌》《嫁女歌》等最为经典。其中由著名作曲家白诚仁创作、著名歌唱家何纪光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就是以《贺郎歌》为主要创作素材,明快的曲调、悠扬的旋律唱红大江南北。以土地承包为转折点,劳作方式由集体劳作转向分散的个人劳作后,山歌就没有了对唱和知音;当山歌节不再按约开展,未婚青年男女除失去跨省区自由恋爱的机会,也失去演练山歌演唱技能的重要动力;在婚庆场合必备的《贺郎歌》《嫁女歌》等曲目,也由于青年男女更钟情于新式婚礼,能很好演唱成套婚庆山歌的歌者越来越少,山歌文化濒临湮灭。然而也因民族旅游对文化独特性的要求,使得城步县相关政府部门、地方精英和群众投入到让山歌文化重振旗鼓的浪潮中来。从1990年代起,长安营大寨村村民自发组织的第一届“六月六”山歌节,到如今由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合打造的第十七届“六月六”山歌节盛会,有效推动城步山歌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山歌文化若无赖以生存的土壤,不被广大群众需求就会枯萎,反之才会繁荣。

舞龙灯主要是农闲时,以村寨为单位的青壮年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族人安康等祭祀祈福为主要目的,融入手工艺术、绘画、布艺、贴花、文学、表演、音乐、武术的巫傩文化和礼仪习俗。舞龙灯既需要舞龙者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又需要经常性的集体练习以增强团队的协调合作能力。因此当改革开放之后,村寨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舞龙灯团队人员不足;需手把手教、学的龙灯制作手艺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农业经济收入逐渐让位于外出务工等其他经济收入,使得对祈求风调雨顺的需求也逐渐弱化,龙灯文化渐渐失去生机。但当民族旅游的春风吹进苗家、苗寨,很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又重新返回家乡参与民族旅游;而龙灯,尤其像吊龙这样具有很强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民族文化形式,既符合当地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符合旅游者审美需要,便顺利成章地有被适当开发为旅游资源的需求。

龙灯文化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为功能;龙灯文化越是技艺精湛就越增加其文化的独特性,加剧技艺传承的难度、筑起不利于龙灯文化传续的天然“壁垒”。只有当发展民族旅游业的需求、保护地方民族文化的需求等内生的需求为其注入足够强大的突破壁垒的动力时,才能驱动龙灯文化重焕生机。

三、城步油茶文化的传续与演变

城步县各乡镇均有浓郁古朴的油茶文化氛围。

(一)城步油茶的物态文化

城步油茶的物态文化,主要通过油茶原料和茶具得以呈现。

主料为阴米,是将糯米通过精选、浸泡、上甑蒸熟、染色、晒或阴干至半干、进碓压扁、最后晒干制成。常见辅料有各种干粮;应季辅料有新鲜杂粮、豆类、板栗等;“粑粑”主要由糍粑、蕨粑、糯米粉等搭配鼠尾草、金瓜等制成。茶料为在清明谷雨时节收采的当地峒茶,经煮青、揉捻和烘干炮制成茶饼或茶团。

茶篓有圆篓、蝌蚪篓等,由当地产的直径2毫米的细篾精编而成,以过滤茶汤;研钵多为瓦钵,擂茶棒多为木制,手柄处有精心雕刻的动物装饰,体现女主人的审美情趣,以研磨制作茶汤所需的香料;茶盘为长方形木盘,上层红漆,底层黑漆,色泽饱满均匀,端庄大方;油茶杯多为花色统一的小瓷碗。

(二)城步油茶的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

城步油茶作为县内普遍存在的日常饮食方式,以其相对完整油茶礼仪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在家庭主妇烹制油茶(当地称为“打油茶”)过程中,闺女会陪在母亲身边帮忙。耳濡目染之下,闺女会对打油茶手法了然于心,并负责为客人奉茶。

虽然茶叶用量大、茶汤味苦,但茶味越来越柔和,是以关于喝油茶的杯数,会有“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才好呷”的说法。又因主人家热情好客,会打油茶来招待来宾,主人家左邻右舍也会打油茶来热情款待,这油茶待客的核心,是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主料阴米搭各式各样的辅料,配上浓郁的茶汤,油茶宜饮宜食。因油茶又好喝又管饱,三杯四杯下肚已基本有饱腹感。在物质匮乏年代,油茶是家庭主妇以有限的食物滋养一家老小渡过生活难关的“法宝”。

油茶也是年轻人传情达意的载体之一。若心仪小伙来到家中,姑娘会用心打油茶,为其奉上满是情义的油茶。若情投意合,小伙自然会在接饮中,表达自己的心意。

各家主妇的油茶风味不同,但茶汤讲究的色泽金黄、味苦而不涩是共通的。当小孩不喜饮苦味的油茶时,长辈一般会告知:“吃油茶的苦,才会知道什么是生活的甜”,传递的是城步人对生活滋味的认识,与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息息相关。

“来我家呷油茶”是城步人非正式宴请的习惯表达。若谁家邀请宾朋说“来我家吃饭”用语,会遭婉拒。当地将这种非正式宴请活动,称为“喊油茶”。

(三)城步油茶文化的传续与演变原因分析

1.物态文化方面。随着城镇化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打油茶的可选食材越来越丰富,但主料阴米仍然是糯米、使用传统制法制作;茶叶也仍然以当地自产的上等峒茶为主。

油茶因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少油脂,但长安营乡、五团镇等地,有大量长寿老人都喜爱长期食用,据说与油茶既能充饥解渴,又能抵御蛮烟瘴气,防治疾病,强身健体有关。当地人使用品质更好的植物油炸制油茶的阴米和其他辅料、油只用一次、尽量减少油茶制作过程中油脂和食盐使用量,体现油茶文化对“限油限盐”饮食理念的吸纳,且仍然选择保留油茶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方面。饮油茶礼仪中对饮茶杯数已无要求,客人可随意,主人也不会见怪,这是油茶文化中一种宽容的“敬”的表达。当地很多汉族居民加入饮油茶的行列,且“喊油茶”仍是最地道的非正式宴请的邀请方式。

城步油茶于2008年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接触并喜欢上油茶这种苦辛咸甘香辣的风味食品,使观摩打油茶的过程、品评油茶成为体验民族美食文化的饶有趣味的一环。面对加工好的主料、辅料进行密封包装,将煮好的茶汤进行浓缩灌装而成的旅游纪念品,当地居民打趣道:“买回去吃不如常来我家吃,免费更保证美味”。

城步油茶,在物质匮乏年代,以少量杂粮就可当做果腹充饥的主食,助人们渡过困难时期;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它又是人人都能享用的风味食品,可满足味蕾对苦辛咸甘香辣的需求、提神醒脑、祛病强身,还以蕴含于油茶中的“敬”意沟通亲朋邻里外来客人的感情。

对比城步青衣苗人青衫文化的湮灭、龙灯文化和山歌文化的复兴、油茶文化的传续与演变可知,城步县民族文化的传续与演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民族文化要想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成为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具备不可替代性、能降低文化传续难度、增强突破文化传续“壁垒”的动力、还要能够雅俗共享具有包容性。

汉族的茶文化篇9

据考古资料,藏族文明史至少可上溯到石器时代,而藏区与中原的交往也至少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黄帝时代。不过,因藏族作为一个民族最早形成於吐蕃时期,故一般将吐蕃文化视为藏族文化之源头。

公元7世纪初崛起於藏南河谷的雅隆部落,在其赞普松赞干布(617?一650)的领导下,相继征服各部,统一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主军事联盟政权——吐蕃王朝。早期吐蕃社会文化十分落後,“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多事羊原羊氐之神,人信巫蚬,不知节候”“接手饮酒,以毡为盘,捻麸为碗”,“其俗重壮残老,母拜於子,子倨於父。”雄才大略的松赞于布,深感这一切不能适应其奴隶制政权的需要,於是大力吸取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以构建吐蕃新文化。

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大文化——唐文化和印度文化,正从两面包围著吐蕃。由於唐初薄赋轻徭政策,促进了经济大发展,中原地区正进入“贞观之治”的盛世,文化空前繁荣,困各地和诸藩国纷纷派遗使臣、商队与求学之士到长安,使唐都长安成为亚洲一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吐蕃与唐地域相交,居民相杂,长期交往,不能不对唐文化产生特别的兴趣。

据藏史记载,早在松赞干布之父郎日伦赞(即论赞索)时,就从汉地输人医药、历算之术,因无文字,仅凭口传,故传播面不广。唐蕃间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始於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641—680在藏)入藏。随著公主入藏,吐蕃兴起了广泛吸取唐文化的“新文明”运动。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包括释迦牟尼佛像、60种占卜历算书籍、医药、18种工匠、各种谷物种子、众多男女侍从在内的丰富的唐文化成果,使吐蕃第一次集中、大量地接触了唐文化。而且因为政治上的联姻,开辟了唐蕃之间文化交流的渠道,使过去零星的。民间的交流,发展为官方的、正式的、经常的大规模的交流活动,为吐蕃吸取唐文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不仅带头“自褫毡局,袭纨绡,为华风”,促使吐蕃朝野兴起“渐慕华风”的习尚,还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遗豪酋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和“派充侍子”。一方面“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又请造酒、碾、礼、纸、墨之匠”,招“知汉书舍人”。吐蕃子弟进入太学及律、算等学中就读,“在当时长安城里,曾形成一个相当大的吐蕃人聚居点”吐蕃子弟少小人学,经过长时间的汉文化教育,有的人被唐朝留下做官、委以“吐蕃舍人”等职。他们返回後,大都成为吐蕃的重臣,担负著维系和发展唐蕃交流的任务。如被《唐书》称为“颇知书”的吐蕃大臣仲家,就是“少年时尝入朝,诣太学生例读书”,唐高宗时多次担任吐蕃遣唐使。又如担任迎聘金城公主的吐蕃宰相名悉腊,也是早年留学长安,曾被唐朝任为“吐蕃舍人”,“朝廷皆称辨才”。”他对古诗文有很深造诣,曾参与唐中宗柏梁联诗。

而那些来唐“人侍”的吐蕃人,由於“或持戟丹墀,策名戎秩;或曳据庠序,高步黉门。服改毡裘,语兼中夏。明习汉法,睹衣冠之仪;目击朝章,知经国之要”,更多的接触到唐之制度与礼仪文化。回去後对於借鉴唐文化改造吐蕃社会文化更能产生大的影响。如著名的吐蕃大论禄东赞就曾将其子钦陵人侍唐,“因充侍子,遂得远观中国兵威礼乐”,成为吐蕃权臣。

继文成公主之後,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再次掀起唐蕃文化交流的高潮。金城入藏时“帝念主幼,赐锦缯别数万,杂伎诸工悉从,给龟兹乐”。”随行的汉地技艺之士特别多,对吐蕃工艺、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金城公主为促进唐蕃和好,极力从事於唐文化的引进,她曾向唐求取《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说明经过国学的培养,儒学已在吐蕃上层中有了一定影响。金城公主时赤松德赞(742-797,755—797在位)父子崇佛,公主便积极引荐汉僧入藏,同时促成赞普派人赴唐学取佛法。公元781年,唐廷因“吐蕃遣使求沙门之善讲者,至是遗僧良涌、文素二人行,每岁一更之”,把派汉僧人藏传法规定下来。此外,受吐蕃直接邀请和自发人藏的汉僧也很多,藏文古籍《译师遗教》、《大臣遗教》中记载的入藏汉僧名字就有30馀人。著名的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就是应赞普邀请自沙州人藏的一名汉僧。他人藏後传讲禅宗顿悟教法,“吐蕃大多倒喜其法,并学其道”就连赞普之妃和姨母等贵胄夫人30除人也拜他为师,出家学法。”金城公主时还有“大量藏人来内地学医,并翻译了许多医书为藏文”在这一时期,许多在吐蕃王朝任职的汉人,为唐蕃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被两次派往内地求取佛经、医药的桑希(sangnshi)原为随金城公主人藏的汉族官吏马窦之子,幼充舞童,与赤松德赞为伴。故又名“甲楚噶堪”(rgya--phrugugapemkhan,意为“汉童舞者”)。赤松德赞即位後,对其深为倚重,充当了求取唐文化的特使。

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後,藏区与中原的交往并未断绝。五代时兴起“茶马互市”,使晚唐开始的“银马互市”为主的汉藏贸易有了大的发展。仅前蜀王建在汶、黎、维、茂州所市之马,就有1.2万匹之多到了宋代,更将这种互市制度化、扩大化。从而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伴随茶马互市而加强。元代以来因中央王朝对藏区的洽理加强,藏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藏汉民族的交往亦随之发展,大批政府官员、戌军、商贾、技工进人藏区,有的还藏汉通婚,长期定居於藏区,而藏区的僧俗首领到内地朝贡,藏族高僧到内地传法,一些藏族人在中央政府中供职,以及大量藏商来往於内地、藏区,使藏汉文化交流进人新阶段。 二

在藏族文化中常可发现吸收汉文化的历史积淀。

(一)宗教文化方面汉传佛教所创的禅宗在吐蕃时期曾有过相当大的影响,藏族宗教家也认为“宗门(即禅宗)就其实义与噶举派相同,即(噶举派)大手印表示之传承”。“除噶举大手印法外,宁玛派的一些教理也与禅宗同出一辙。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使孔子成为了藏地宗教的一位尊神,“汉地儒教徒孔子皇帝是喇嘛教传说中一位神变大师,而且从来都与占卜术相联系……而在笨教徒心目中,这位儒教王成了辛绕(笨教祖师)的信徒,住在辛绕之国附属汉人的光明之地。”“藏人称‘公子神灵王’,认为他是灵异之王,还有在汉传历数禳解法中制造了《公子现证修法》仪轨。又有一类书中将其称为‘工巧公于’,认为他是一位善於工巧的能人”。有的藏传佛教高僧甚至认为儒学与佛教是相通的,“从儒家们所讲经论的隐义中,亦可见到‘有地道’的理论”,“易经的奥义可以说与无上密宗相吻合。”“此外,道教的李老君也被列入藏地宗教内,有说他是梵天的化身,有说他“与笨教的教主辛绕为一人”在藏传佛教的禳解法书籍中也有太极、无极等话和九宫、八卦等,“显然是根据《易经》而说的”。藏传佛教寺院内常见一种名为“斯巴角松”的壁画,图案即原按五行、十二生肖、九宫、八卦排列”一些法师在举行驱邪仪式时,首先画一龟背,然後在其上画出九宫图形,放一些东西於格中再作法。“这显然也家仿道家术士的“魇胜”之法。还有喇嘛占卜时所常用的“博唐”(spor—thang,五行算经)和“克甫孜”(gab—rise,五行图表),亦传自汉文化。现今藏族结婚时推算男女双方命相是否相合时仍用这些方法。道家堪与之学中四象、七星、二十八宿也被吸收进藏族宗教文化之中,如喇嘛寺院选址,要求“东为平地(代表白虎)、西为丘陵(代表青龙)、南为高地(代表朱雀),北为群山(代表玄武)”其方位与汉地“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前(北)朱雀,後(尔)玄武”不全一致。显然是因藏族以西为上方,而汉族传统中以东为上方所致。

(二)伦理道德方面敦煌发现的一份吐蕃古藏文写卷中,记载了8一10世纪时吐蕃人的道德标准:做人要“公正、孝敬、和霭、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而勤奋”显然与儒家的“孝、悌、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吻合。在吐蕃时期翻译的汉文典籍中有很多《孝经》,这显然是为借鉴汉文化以改造原来的旧伦理观念。

(三)礼仪方面

1婚丧之礼吐蕃早期盛行抢婚及自由婚。但後来藏族则较普远地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提亲必请媒人,先下聘,并勘合“八字”,要彼此不相克才允婚。出嫁必备妆奁,议亲须“门当户对”,其礼俗显受《周礼》、《礼记》的影响。人死後要举行七七四十九天的“荐七”活动,也自金城公主将此汉习推广於藏区的。

2.祖茔之制吐蕃早期“尸如虹散”,後虽葬亦“墓而不坟”,松赞干布始吸取唐陵寝之制,现存穷结藏王墓有陵亦有寝殿遗址。墓前有汉式镇墓兽和近似於阙的石碑。”其碑盖显为唐式。且历代赞普均葬於其祖地。亦是遵祖茔之制所为。藏传佛教兴起後葬法有了大的改变,但清代以来康青一些土司仍实行祖茔之制。

3.迎宾之礼藏族素以待客热情有礼闻名。客至,主人必迎於门外,进门後请客坐上位,斟茶捧献於前。这与《周礼》所规定的“每门让於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礼记·曲礼》)之礼仪几乎完全一样。考虑到吐蕃时大量派人入国学学习《周礼》等情况,可知二者是存在一定渊源关系的。

(四)医药、历算方面著名的藏医典籍《月王药珍》(sman一dpyad一zla—bavi—rgyal—po),系金城公zhu主带入藏的汉族医药书。《四部医典》所列的一千多种药中根大一部分是中药。藏医的“灸法”亦传自汉医的针灸学。藏医亦如中医一样讲究“辨证施治”,实行望、闻、问、切“四诊法”,切脉亦按寸、关、尺的名称(位置略有异)。在历算方面,吐蕃曾派了许多人向唐学习中原历法,松赞干布曾派甲迦冬衮(bya—gag-ston-krn)等四人去唐都学习历算,向“精於推算四季时节的嘉赤摩诃衍那学习了一年零七个月。”甲迦冬衮父子因此成为精通汉地历算之学的学者,相继担任宫廷卦师之职。故吐蕃历法多吸取汉历。吐蕃原只有十二生肖纪年法,引入汉历後,将十二生肖与汉地五行相配合。继之,五行又分阴阳为十数,替代(汉历)十天干。到18世纪,藏历又吸收了中原时宪历的一些成份,臻於完善。

(五)技艺方面

1.建筑艺术汉族建筑的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藻并、硫璃瓦等被不少的藏族建筑所采用,如藏传佛教著名寺院桑耶寺其主殿的第二层即按汉式建筑。夏鲁寺大殿的二层亦完全采用汉式建筑。布达拉官白宫东大殿佛座上方的藻井,柱头上的斗拱也为汉式。

2.器物制作据《拉达克王统记》记载,吐蕃“以乳制酪,以酪提炼为酥油及酪浆,以酪浆炼制酪糕(即“奶饼”);将陶土制为陶器;建造水磨;以织机纺织布”等均为文成公主自汉地传人。(唐书)载高宗时吐蕃请“造酒、碾、碳、纸、墨之匠”。其中皑即石磨,今藏语仍称为“磴”。(mchig,藏语读音为qi,汉语“皑”音Wei,可能最初藏文按汉文字的形声规律而将藏音定为qi)。藏地原有制陶技术,文成公主所传应系“上釉”技术。藏语现仍称釉子为“玉子”(g.yu—rtsi),显系音译。其外如打场的连枷(rgyadbgug),淘金的“金船”,以水银勾取沙金等器物和技艺亦自汉地传入。

3.酿酒技术吐蕃原有酿酒技术为“蘖法”。《拾遗记》说:“蘖出西羌,麴出北明”即指此。所谓“蘖”,为发芽之麦、米,因含糖化酶,能将谷物、麦类中的淀粉转化为糖,进而发酵成酒。然此法所酿之酒度数很低,易酸败,且难掌握火候技术。文成公主始将内地的麴酿法传人吐蕃。因当时唐室好饮米酒,故吐蕃当时学习的酿酒术主要是米酒(即令西安“稠酒”一类)。公元7—9世纪所作的第穆萨摩岩石刻中,规定工布小王向赞普奉献“酿酒粮食,青稞、大米任何一种均可。”藏史记载赞普热巴巾(815—838在位,即可黎可足赞普)就是因“饮米酒(vbras—chang)酣睡”被反佛派所扼杀。吐蕃後期,米的来源逐渐减少,米酒逐渐被青稞酒取代。但这时的青稞酒亦改旧式蘖酿法为麴发,其工艺与原理完全和内地麴酿法一致。若将《格萨尔王传》中对青稞酒酿造过程的描述与《齐民要术》中酿米酒之法相比较,便可发现除原料改用青稞外,其馀均相同。而藏麴的制法也与内地制麴法基本一样(药草为高原特有)。元代以来藏族还酿制一种名叫“阿热”(A—rag)的烧酒,即藏白酒。有的学者认为从名称看“似应为阿拉伯民族中传人的酿造法”。其实,此酒即(饮膳正要)中所说的“阿刺吉酒”。据考证,“阿剌吉”“在语源上,它是“汁”的同义词,本来是指“树汁”……进一步便成了一切用当地原料酿造的酒的泛称”。”蒙古人借用此词称呼烧酒为“阿烧”,显系蒙语阿刺吉(Araca)的转译。由於元代“郡县吐蕃之地”,这种酒在元代传入藏区时,藏族便借用了蒙古人的称呼。我国东汉时已发明蒸馏酒技术,元代内地更大量生产烧酒。而藏区这时又与阿拉伯国家无联系。故关蒸馏烧酒的技术只能是从内地传人藏区的。笔者考察藏区制“阿热”的釜、饭、冷凝管等,均与内地土法酿酒的设备一样。

(六)饮食方面藏族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茶系自松赞干布之孙赤都松时(676-704在位,《唐书》作器弩悉弄)由汉地传入。因它对藏族合理饮食结构的构成具有重大作用,故深受藏族喜爱,并形成融民族性格、审美观、理念和生活方式为一体的藏族茶文化。藏族饮茶之习既传自内地,故其茶文化中亦吸取了不少汉族茶文化的内容。例如元明以前内地饮茶要在茶中放入葱、姜、枣等台煮。至今天多藏区一些地方仍有此俗。茶中放盐原也是唐宋时中原饮茶之习,藏族一直保持这种习惯。唐时“称饮茗者,必浑而烹之,与席蔬而啜者无异,”即饮荼时像阳菜汤一样连水带渣一同喝掉。现今康区一些地方藏族所喝的“糌粑茶”,仍保留连茶叶一起吃掉的中原古习。

食物中吸收汉地食品亦不少,如“豆腐”、“粉丝”、“馍馍”、“菠菜”、“白菜”、“萝卜”等在藏语中均为汉语借词。巴塘面食中叫“猴子耳朵”的,即西安人所说的“麻食子”。

(七)文化艺术方面

1.音乐舞蹈《新唐书》载刘元鼎於长庆二年(822)到吐蕃会盟时,赞普举行宴会“大享於牙右,饭举酒行,与华制略等。乐奏《秦王破阵曲》,又奏凉州、胡渭、录要、杂曲,百伎,皆中国人”。说明自金城公主带“杂伎诸工”、“龟兹乐”入藏後,吐蕃王室已有汉人组成的宫廷乐伎队。联系上文所说“汉童舞者”桑布曾为太子陪伴,可知当时吐蕃王室对唐乐舞的雅乐。《秦王破阵曲》原为器乐,属唐自制三大乐之首。後由乐变为乐舞,其舞“右圆左方,先偏後伍,交错屈伸。”“乐工被银甲执戟而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曰秦王破阵乐”。此舞原属“武舞”,中原古制“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唐太宗系靠征伐得天下,故“太宗即位,每宴必奏”此乐。吐蕃亦仿行,说明其对唐乐舞所知甚深,把这一套乐礼也袭用下来。又如藏族音乐中的“囊码”(nang-ma),原为宫廷乐,後流行於民间。据说,第司桑杰嘉错(1653—1705)时期,这是少数上层享受的一种雅乐。在探讨“囊玛”源头时,我们不应忽略唐时宫廷乐之影响。八世达赖时噶伦多仁旦增班觉逗留北京时,学习扬琴、笙等内地乐器,带回藏中又融人“囊玛”音乐之中,使之更加丰富。

2.戏剧藏族戏剧一般认为系14—15世纪时唐东结布(1385—1509)所创。此时正值内地元曲杂剧十分盛行之时,也是藏区正式被中央政权派官管理之後。因此,作为中国戏剧精粹的元杂剧理当对藏戏的产生有所影响。元杂剧的程式中,照例先有一场“楔子”,由一“副末”出场介绍剧情梗概或主旨。而现今藏戏中亦有类似的情况,正戏前照例有一场“温巴顿”(rngon—pa一vdon,又称“降嘎冉”)由演员扮“温巴”(猎人),以韵律之调诵唱剧情、介绍角色,还常有一汉装老者出场逗笑(极似内地戏中丑角的插科打訁军)口这些均显然受元杂剧之影响。有的藏戏(如安多藏戏、色达藏戏等)更从表演手法,布景、道具甚至演出场地等方面都借鉴了内地戏剧的经验,以丰富其表演

3.雕塑绘画拉萨大昭寺的松赞干布和赤尊、文成公主像以及释迦牟尼塑像和“四大天王”塑像“均为中原汉地的传统风格”。在其他许多藏传佛教寺院中也常可见到依汉式风格所塑的佛像。在绘画方面,汉式绘法对藏画的影响尤其大。藏昼流派中著名的“门鲁派”(sman-ungs),尤“与汉地昼派风格相近”。”据藏文史料记载,该派创始人门唐巴·勉拉顿珠(sman—thang—han一sman-bla-don-grub)前生本是一汉地画师。他在一次“人静”中看到了自己前世所绘的一幅名为“甲则钦莫”的丝绸画,顿生“宿住通”(即了知前世的一切),才创立了这种画派。可见此派与汉式画法有很深的渊源。这种画派在藏族宗教画中很受重视,五世达赖绘“金钢鬘”唐卡时曾规定“文静佛像以门唐巴的传统绘画为准”。又如著名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所创的“噶日”画派,也是在黑帽系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川(1604—1674)大力吸收汉地画派的一些技法後,“形成与汉地画相接近的绘画新风格”,尤其在花木、房屋等的绘画方面借鉴汉画甚多。 三

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藏族文化吸收了一些汉文化,汉文化也吸收了一些藏族文化,例如唐代王室十分喜爱的马球,妇女脸上涂的日月型的膏痣,耳上戴的耳坠,乐器中的,唐朝贵族官吏用青绢制作的拂庐(大帐篷)等,以及後来元、明、清、民国各时期内地流传的佛教密宗等等均系从藏文化中吸收而来。当然,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并不是等同的,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文化相对後进的一方总是要多吸收一些相对先进一方的东西。“如像日本那样,西藏从唐朝大量的吸收汉文化,这绝不是巧合,因为中国盛唐文化的灿烂辉煌在中世纪是举世无比的”吐蕃文化构建中吸收唐文化多一些也就十分自然。而吐蕃文化又大部分被涵化於藏族文化中,因此,可以说藏族文化在构建之初就已吸收了不少汉族文化,随著藏汉民族关系的日益密切,这种文化交流亦不断加深。

汉族的茶文化篇10

1闽南茶叶包装的文化体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陆羽在其《茶经》一书中说道“天下益知饮茶矣”,就此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学,是中华茶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饮茶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大享受,茶经过几度沉浮,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饮品,现早已超出止渴的范畴,点点滴滴都渗透着中华文化的亘古绵长,正因如此,作为茶这一特殊商品的包装,更应体现其文化的特性。同时,我国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茶叶文化、语言文化、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将其挖掘并应用于当地的茶叶包装设计中,起到了传播文化和推动经济等的多重价值。本文将从包装设计中的图形、色彩、文字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关于文化性在闽南地区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一些思考。(1)图形方面的体现。闽南传统图案可以提高茶叶包装的文化品位,闽南建筑的屋角上有很多华丽的装饰图案,它们体现了闽南文化的特点,可以从中抽离出典型的图案做抽象变形。传统图案赋予了包装丰富的内涵,华丽的雕花,优雅的转角,饱和的色彩等应用在茶叶包装上,除了能起到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外,同时可含蓄地点明是闽南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茶。闽南地区的建筑可谓独树一帜,土楼是当地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造型独特,体现了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是闽南建筑的瑰宝。土楼特征明显而且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将其外形进行提炼,作为图形设计应用在茶叶包装上可以起到独特的审美效果。(2)色彩方面的体现。受众的审美与其生活成长的周遭环境、文化的熏陶、宗教的感染等都有着很大的联系,任何一种心理模式都承载着一种文化,对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中华来说,其色彩文化美学与其文化思想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色彩反映了不同民族美术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所以,把握住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亦即抓住了消费者的情感。茶叶包装的色彩设计中,有的颜色给人华丽的感觉,有的给人一种古朴、稳重的感觉,有的则使人感到清新、秀美……不同的颜色搭配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闽南茶叶包装的颜色设计应根据闽南茶的特点来定,闽南人喜欢喝乌龙茶,因为乌龙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它外形色泽青褐。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而乌龙茶茶中最负盛名的是安溪铁观音,铁观音如青橄榄,可根据它们的代表颜色作为包装的颜色,这样消费者可以在很远的地方,甚至不用阅读包装上的信息就能知道这是闽南的哪一种茶,甚至可以做成系列包装,由浅至深,由深至浅,富有节奏韵律感。(3)文字方面的体现。文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功用视觉符号,它以清晰、明确地记录传达着人类的思想、文化、历史、科学技术等。文字设计是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许多包装设计中可以没有图形,但绝不会没有文字,甚至有的完全靠文字支持构图的美感。闽南语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民族语言,来源于古汉语,是一种汉语方言,发音和普通话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广泛应用于台湾、福建等我国的东南地区。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中原华夏先祖在多次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很完整地保留了汉、唐、魏、晋及五代时代的古代中原河洛汉音,也就是那时的中原标准音。我们可以将这种带有历史文化的语言应用在茶叶包装上进行推广应用,对于本地人来讲有着浓浓的亲切感;对于外地人来讲具有别样的风土人情,富有情趣。在推动当地茶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地区的语言文化,对于我国这个多民族多区域风俗的国家来讲,能更好地促进地区文化的推广与交流。

2小结

闽南茶叶的包装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应该更多地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包装不仅具有审美实用价值,更具有现代文明的智慧,不仅是解决眼前的包装问题,更要考虑到包装丢弃后的回收问题。有的包装制作精美,成本较高,如果喝完茶就被丢弃,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造成了无形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资源的浪费,可考虑它做完盛放茶叶之后的作用。例如,可以摆放在书架上装饰房间;可以盛放一些杂物;甚至可以变成玩具等。有的包装是便携的,制作没有花很大的工夫,没有什么收藏价值,用毕即弃,这时就要考虑它的回收利用价值,就要采用可降解材料作为它主要的包装材料,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闽南地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闽南茶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断创新闽南地区茶叶包装不仅可以宣传当地文化,还可以促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拉近两岸地区人民的感情,推动两岸经济的发展。研究发展闽南茶叶包装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又能和现代科技很好融合的道路至关重要,继承发扬闽南文化的同时也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作者:李静 单位:福州大学 设计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