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教育的感受十篇

时间:2023-07-07 17:33:21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

对于学生来说“,生产性身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劳动的身体,也就是劳动教育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徐长发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脉络。建国初期,借鉴了解放区面向工农大众的教育制度,举办了各种工农教育学校与机构。1953 年到 1957 年,开始借鉴苏联教育模式,要求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95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教育部随之明确规定初、高中需增设劳动科。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劳动技术教育成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1978 年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 1993 年之后素质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肯定,使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和建国初期及随后一段时间内高调宣扬的劳动教育相比,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表现得尤其“低调”,以至于在很多学校难见劳动教育的痕迹。虽然2001 年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6],但劳动教育并没有受到一些学校足够的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也开展得不够理想。学校教育与劳动的疏远引起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并对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与激烈争论。担忧与论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劳动的特殊意义。劳动除了可以“安顿”学生之浮躁外,还可以促使认知的转型、情感的丰富和美感的产生。

1.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心灵的宁静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经济增长方式中的“虚拟”权重不断增加,刺激着人们以创意与冒险的方式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生产机制中的无处不在的竞争与分工消解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越是人多的地方“孤独”感愈发强烈。在上层意识领域,“宏大力量”的召唤开始变弱,人群的离散性持续增强,公众目光从集体意识转移到个体利益和诉求之上,形成了光怪陆离的个体生活“怪象”。由生产和生活图景构成的认识局面随之发生根本改变:连续感、整体感、普世感、集中感、永恒感与崇高感被逐步解构,人们只能以片段化、局部化、本土化、分散化与庸俗化的视角诠释周围的世界。总之,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机制、意识形态、认识范式与文化心理等现状不断地生成“驿动”的生活图景,浮躁与急功近利弥漫到各个领域,实在感、稳定感与充实感的“机会成本”不断加大。在马克思的世界观中,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与社会之本质体现,身体存在的本质就是自觉自愿地裹挟着自身“冲入”到劳动中去,以此区别动物的肉身存在———劳动的身体就是“人”的身体。当代人群浮躁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劳动精神”,疏远了劳动而且体会不到劳动之德、劳动之美和劳动之愉悦。在布迪厄的身体研究中,社会划分以符号化形式作用于身体,引起身体资本而使其参与了社会阶层的区分。工厂、作坊、实验室、田间和地头等“生产性”场所常被理解为低端场所,其中的工作者被认为是身体资本化程度较低的“蓝领”或者“农民”。人群涌向能够促使身体高度资本化的工作场所,而这种场所往往镶嵌着巨大的压力与高度的控制,常常在制造紧张与胁迫感的同时炮制出漂浮与失落感。与这些场所盛行的心理困惑相比,低端劳动场所中身体的投入暂时终止了意识中的各种纠结,更容易让人们满足,内心更为踏实与平静。

2.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认识的转型

“如果没有拟人说,人类将难以在世上立足。假设人们彻底地抛弃拟人说,世界至于我们将变得比任何一位神祇更为陌生。因此拟人说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最根本的反应方式:它是人类在建构其自身、建构其世俗组织及神祇系谱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力量。”[7]“拟人说”的本质是以人的形象来描述人以外的宇宙与社会。在原初社会,人类无法忍受“未经勘定”的世界,因为那样只能让人们置于无尽的未知和黑暗,因而人们将世界和社会构想成为一个巨大的身体,从熟悉的身体结构组成推衍出陌生的世界、社会以及动物的种属类别———也就是所谓的“体现逻辑”。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观的变化,这种朴素的认识论开始逐渐被那些可计测之物,如数据、线条、符号、代码、指数等所取代,但“拟人论”并没有彻底退出认知领域,而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艺术之中,悄悄蜷缩在思维深处,默默发挥着作用。这种由奥尼尔所提出的身体摹状认知策略与我国学者提出的“体知”具有相同的意蕴。“体知”是杜维明先生在 1985 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建构儒家特色的知识论,即“默会之知”或“身体之知”———一种“无法用命题性语言来表达”的认知方式[8]。学校教育中的认识过程主要是模拟知识发现的过程,具有高度符号化与简约化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与抗拒。劳动教育增强了认识的自然性、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赋予学生体知的机会:学生以自己所熟悉的身体形象、身体组织结构、身体的远端近端、身体功能等为认知中介,以联想、类比、隐喻、拟人的方式拉近陌生的世界并对其进行分类、组织与演绎。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在人文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存在着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地带。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感觉的综合能力去把握它们,却无法充分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它们。劳动中的体知使学生有机会发现符号化知识中受“语言的界限”过滤的部分,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3. 劳动中的身移与情感生成

赵立行教授在《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一文中,深刻分析了桑内特关于建筑与身体 / 文化之间的关系[9]。在桑内特剖析视角中,希腊以降的城市发展史和身体形象(器官)紧密联系,身体形象(器官)分别对应着人类历史上城市理念和类型。在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时代,人们以“声音”和“眼睛”来参与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并通过城市形象规训身体行为。希腊人注重声音,因而公共集市、公民大会场、普通居民的房顶,都是聆听和发出声音的地方。开放、易于沟通、便于声音传播是一切建筑的设计基础。在声音的召唤中,希腊人更加关注集体和城邦的利益,体现出一呼百应的公民精神。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注重眼睛,因而罗马建筑往往注重中心、一致与秩序。无论是万神殿、竞技场还是被罗马征服地区的城市,都体现出对眼睛的驯化,以此将威严、永恒、秩序的观念浸透到人们内心。查德•桑内特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物质空间与人类情感具有隐秘的联系:“置身”广阔空间中的人群渴望接近与交流“,置身”封闭拥挤空间中的人群感到疲劳与烦躁“;置身”公共空间的人群会倾向于开放与接受。劳动中的身移就是将身体置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在敞视的、封闭的、安静的、拥挤的、整齐的、凌乱的、神圣的、世俗的劳动空间中———极目远望、贴身观察、低头沉思、环顾四周、正襟危坐、挥汗如雨、诚心正意、自由穿行会在身体的空间抛入与空间信息的反作用中生发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p#分页标题#e#

4. 劳动中的身体投入与审美体验

“美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孜孜以求的目标。除了传统的形式之美、心理感受与象征美之外,还有学者从其他的角度审视了美的本质。林赛•沃斯特认为,许多世纪以来,人的意识系统一直在建立自身的保护网络以回避那些不受欢迎的体验。美学冲动往往产生于人们回避令人烦恼的体验的过程中。人们允许自己为一些没有效应的行为所控制,从而把注意力从他的生活重心中转移开去。在真正的艺术体验中,人变得飘忽不定并且不再控制一切。艺术的感动对于接受者的作用力就是使他的精神世界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神情涣散状态[10]。长期湮没在“符号化”空间中的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敏感鲜活的情感表达与感受力,进而失去感受美的动力与美学品味,也就容易被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劫持着走向浮华与颓废。青少年希望摆脱社会规范对身体的束缚,但却会在工业商业设计的美学标准中失去自我。“90 后”、“新人类”“、沙玛特”“、哥特式”等青少年群体把身体视为抗争与表达的地点,但却在身体的设计、装饰、修改、自然权利等方面走得太远。在奥尼尔的分析中人际关系、政治力量、社会伦理风俗、商业机构等都参与了身体的规训与设计。将身体投入劳动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让身体摆脱上述各种力量的控制而进入“无欲无念”状态,以此来建立自身的“保护网路”,回避那些令人不快的体验,从而体会劳动带来的“神情涣散”和让人激动不已的“美学冲动”。

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与现状看,劳动教育的定位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等人呼吁在学校中实施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视为教育内容;欧文和马克思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把劳动作为教育方式;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的分支。从劳动技术教育角度看,很多国家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要求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个别省市制定的劳动技术教育具体化到细枝末节,如《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用各种布料设计制作各种新型小布艺、服饰作品,学习机缝的基本方法;学习刺绣、编织、服装裁剪的基本技能”。澳大利亚在初中开设商业原理、农村簿记、速记、普通商业研究、家政、木工、金工、制图技术、农工机械、畜牧业、农业等[11]。德国则为学生提供了分年级的机器的操作与工具使用、工业生产、经济方式、家政和职业等方面的技术[12]。在劳动教育定位不够稳定而劳动技术教育又越来越细化的情况下,就有必要梳理统领劳动教育的核心线索,寻找内在各种劳动形式中的统合精神。尽管我们习惯于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区分开来,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非是没有交集的两种劳动”[13]。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只不过是劳动的两种具体的“类”。统合劳动的精神就是蕴含在两种“类”之中的“共相”:包含着意识的身体或者说包含着身体的意识,一起创造出了价值,具有了主动性、积极性、生产性、生成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在于谋求劳动技能的提升,而在于通过劳动教育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灵魂。

三、身体视域中的劳动教育策略

从身体角度探讨中小学劳动教育策略,不是对当前劳动教育形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拓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组织视野,赋予中小学劳动教育新的内涵与外延。

1. 构建系统身体训练的谱系学

长期以来,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不断地发生矛盾。形式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活动开发人类感觉器官功能,实质教育则强调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从形式教育的立场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是一种很好的身体开发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着不同的目的:职业技术旨在劳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小学劳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动手能力”的关注不仅要放在“实际操作”之上,还应该关注“动手能力”背后的意蕴———“动手”以“动眼“”动耳”“动脚”“动身”为支撑平台。也就是说“动手能力”是建立在身体各部分功能的充分发挥基础之上,其他身体部分“动能”的缺失都会导致“笨手笨脚”状态。为促进学生身体与器官功能的平衡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妨将身体训练图谱纳入视野,以不同语境下的身体规范为目标计划性地开发学生“眼睛”、“鼻子”“、耳朵”、“四肢”、“身躯”等身体部位的功能。

2. 丰富劳动教育的身体参与空间

劳动教育中身移是世界各国流行的做法,除了可以在教室内进行劳动教育外,还可以进入“家庭空间”,如美国、加拿大、丹麦、捷克、泰国、肯尼亚、芬兰、印度、阿曼、马来西亚、玻利维亚、伊拉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冰岛、苏里南等国家实施的“家政”教育;“园林空间”,如加拿大、韩国、尼日利亚等国实施的“园林教育”;“山林空间”,如朝鲜、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山林”与“林业”教育;“渔业空间”,如尼日利亚、苏里南等国的“渔业教育”;“农村空间”,如巴西、阿曼、伊拉克、以色列、津巴布韦、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苏里南等国实施的“农业”与“农业实践教育”;“饲养空间”,如印度要求学生“打扫农村鸡场与牛圈”的规定和尼日利亚的“家禽饲养”“;建筑空间”,如苏里南的“建房与木工”;“市场空间”,如德国要求学生在“附近市场”里进行劳作、马来西亚为培养学生“买卖态度”而进行的“商业实习”等[14]。

3. 减少劳动教育中的压迫性环境与因素#p#分页标题#e#

中小学劳动教育既有组织性又有非组织性的特点。组织性体现在劳动的目的、计划、过程、时间、地点、安全保障等,都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精心设计。非组织性指的是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时刻处在教师监控之下,而是有一定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换身体姿势、移动身置、补充身体能量、暂停或继续工作等。更为重要的是身体的投入会触发不同方向、不同纬度和不同程度的思考、追问、灵感与情感。这是一种发生在身体内部的自为的认识与情感过程,外界无法侦测,难以监管。不适当的外部干涉会扰乱、中断、终止这种思维与情感过程。消除压迫性工作环境、减少教师的过度指导并降低竞争性要求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生活、美学与伦理价值,还可以促进学生顺利舒畅地进入“体知”状态。

4. 劳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身体充盈灵魂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2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和共同的培养方面,那就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技巧,有着其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内容,愈来愈受到教育者的青睐,是最有活力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本文就针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艺术教育会为更多教育者所接受。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落实和实现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在德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含有这道德教育的内容,具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艺术教育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样,有着共同一致的教育目标,都是着眼于完善人的的伦理结构,而相对于道德素质教育的刚性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柔性教育,充分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它的实行更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以艺术为思想道德的教育媒介,改变了思想道德教育讲授式的抽象说教形式。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成为令人欢喜的积极活跃的接受形式,更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将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和道理进行情感的形象化和生动化,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唤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感,促使他们受教育的自由和心理意向的明朗,更有益与促发受教育者的接受积极性,更有利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

二、艺术和教育在智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人的情感对人的认知具有着组织和瓦解的影响力,痛苦愤怒的情绪有损于人的智力操作,而高兴愉悦的情绪则更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而艺术教育则重视形象性的感性体验,能够有效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熏陶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受教育者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美感,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刺激他们的感知,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使得美感成为受教育着进行智力活动的内部诱发因素,激发受教育者接受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强化受教育者的各项心理活动和大脑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育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情绪效能。而且,艺术教育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这种媒介,生动具体地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经验最大程度地传授给受教育者,有效地提高了受教育者智力素质中对知识质量、水平层面的构造,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素质,经久不忘。

同时,艺术教育对受教育者智力的开发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人的左脑主要负责文字、语言、计算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算,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人的右脑则主要负责空间、图形、雕塑等鉴赏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还必须是创新型人才。人的右脑是想象创新的大本营,主宰着人类智慧的发挥,关乎着人是否才思敏捷。因此,重视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右脑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主动性,更有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培育出来的新世纪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更好的促进我国更高更远发展。

三、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和感官的增强,也有利于人的审美心理的构建。因此,受教育者的体质结构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教育的功效。而艺术教育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完善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和体能。

重视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于锻炼受教育者的体质体能,增强受教育者的体魄。而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他们按照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自身塑造,而且可以将建立的美的形式应用于体育技能上,通过展现优美的动作和灵巧舒展的身姿,更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动作美、造型美和谐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形象参考,能够激励受教育者进行自身身体素质的培养,达到艺术教育中所富含的审美自由、审美创造和审美超越,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体魄的发展,进行活力四射的生命追求,将美感洋溢于坐立行走等所有的行为中,凸现个人的教养和精神。

四、艺术教育在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艺术教育是落实和实现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教育媒介,往往会激发受教育者对美的特殊感受。当美的客观对象对受教育者产生作用时,就会引发受教育者的美感,产生一种激动愉悦的情感反应,能够产生一股强烈的力量侵入人的心灵深处,升华为一种美化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通常情况下,艺术教育所包含的审美素质有两个层面:第一,心里层面。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美的特殊感觉对事物的辨别形成一种自由把握的能力,进而运用其创新思维进行客观世界的形式创造;第二,精神层面。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艺术作用塑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运用其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言语来告知受教育者对美丑的辨别,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超越,陶冶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怀。这两个层面关系到受教育者对审美性情的塑造和审美心灵的构建,在人的审美素质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艺术教育在劳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劳动精神品质和劳动技能知识。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自由创造和自由超越精神,促使受教育者从艺术教育中更好地接收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经验,为劳动素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支持,有利于受教育者劳动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掌握。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融合了多元化的教育因素,能够涉及每一项教育形式,起着一种支撑和融合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其他教育形式所能够替代的。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3

一、集体劳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热爱劳动人民,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有的学生因为怕扫地而逃学,有的学生经常逃避班级的各种劳动(如搬桌椅、值日擦黑板等)。在他们眼里,这些“活儿”能逃脱是很“机灵”的,况且还有家长的支持。同时,也有教师把诸如扫地等劳动作为对学生犯错的惩罚手段。由于学生、家长、教师的这些行为,使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扭曲了,于是他们看到了脚底下的垃圾堆满了也不捡,随意扔馒头、倒饭,放学路上很随便地踩在庄稼地里……德谟克利特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劳动之于少年儿童是最基础的,在集体劳动中,师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这种竞争的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劳动热情,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从而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

二、集体劳动可以激发师生热爱学校的深厚情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像平整操场、修补教室之类的劳动,根本就不用请工人,教师带着学生就完成了。一场劳动下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校园面貌变化,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不敢发动教师和学生劳动,只得花钱请人代劳,殊不知恰好使教师和学生爱校的情感慢慢淡化,因为他们不知道校园面貌变化的来之不易,所以肆意破坏花草和各类建筑,甚至连自己的课本和作业本也不知道珍惜。在集体劳动中,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干活,不要随意损坏公物,让师生共同感受为学校添砖加瓦的艰辛和快乐,知道学校的变化需要很多人的创造,使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不断升华。

三、集体劳动可以增进师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当今教育提倡合作,生活、工作、学习都需要合作,劳动既是合作完成又培养合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集体体力劳动中,没有严格的师生和领导界限,大家围绕完成任务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协作,互相尊重。比如,抬一张床需要四人同步协调,在转弯、上楼梯、进门等处还要相互转换等等,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尊重最好的形式,学生在这里学会了如何接受别人的指导帮助,教师也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他人。

四、集体劳动可以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很多教师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师生万一受伤怎么办?其实,从劳动一开始,除了教师监督外,学生也非常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一次集体劳动就是一次安全演练。集体劳动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安全就在我们身边。不管平时怎么讲,如果学生不去体验,安全知识也无法深入到学生头脑中,只有在各种切身的活动中才能使之深入人心。

五、集体劳动可以为学校节约有限的资金

在中国,还有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经费相对紧缺,也有许多学校实行精细化、节约化管理,适当地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集体劳动,既节省学校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锻炼了师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

六、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 生活质量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53-02

教师自我发展是指教师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有效解决个体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存有的问题,改善自己的生存境况,提高个体的心理成熟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地方高校青年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的力量,因为决定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教师个体。社会支持、物质保障和心理援助等策略的运用目的在于诱发青年教师内发动力,并从根本上加速自己的专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1 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马克思说:“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能力,因此,他必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在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和教育改革不断拓展的时代,一个教师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他就不可能享受当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活质量作为人们在生活中以追求身心健康,舒适愉悦为目标指向,并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种种资源条件以满足自身生活需求的主观体验程度,它与人的职业素养和精神生活紧密关联。在各方面均具有高度素养的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能享爱生活的情趣,才能收获教师职业的幸福。因为享有最高评价的教师是哪些热爱学生、具有创造志趣和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教师生活质量、追求幸福的基本条件。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而言,青年教师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构成、优秀的能力组合、较高的专业情意和高尚的专业道德,这不仅是教师从业的依本,也是教师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首先,教师作为知识人,其拥有知识的量与质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构成是教师职场成功的条件,也是教师收获幸福的工具。其次,教师作为职业人,其专业能力和教育专长也是创造良好教育业绩的关键所在。青年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等既影响了个体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个体幸福生活的获取。再次,教师作为社会人,理所当然要注意自己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形象,而教师的专业情意和专业道德不仅影响自身的专业形象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毫无疑问,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晰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和道德规范,唤起本职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坦然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2 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着经济弱势、资历弱势、心理弱势和机会弱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自己的弱势地位,青年教师怨人忧天、退缩回避显然不是明智选择。其实,对青年教师来讲,“弱”不是先天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只是相对的,是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加以改变的,关键要自立、自强和自我超越。这就要求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认清现实,直面压力,找准定位,摆正心态,自我发展。青年教师虽然存在着诸多弱势,但也具有年龄优势、知识优势、理念优势和思维优势,只要努力学习,发奋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享受教师职业生活的乐趣。因此,青年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适应岗位需要,并直面压力,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使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统一,肩负起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其次,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不辍地工作,努力创造。在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时代,学习已成为当代人的基本需要,学习不仅为了生存和谋取经济待遇,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一个知识缺位、心智落后、精神贫乏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活乐趣的。再次,开展创造性工作。由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无论是教育内容的组构,教育方法的择用,还是教育过程的动态生成,无不要求教师付出辛勤努力。这既是教师工作的困难所在,也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高尚性所在。有付出必有回报,有创造定有收获。通过创造性劳动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和享受劳动成果的欢愉。“没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没有劳动和创造的欢乐,没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就不可能有幸福。”

创造是享受的前提,享受是创造的成果,而创造过程就是生成和享受幸福的过程。“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福。教育工作者的最主要任务是给予每个人幸福、创造性劳动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的幸福,如果他从每日的工作中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又怎能体验到崇高的社会理想的欢乐和鼓舞呢?

教师在创造性活动中体验职业的魅力,感受生命的激情,品味教育的真谛,领悟心灵的满足,收获成功的愉悦,其职业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职业具有创造性价值,但它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得到彰显。教师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创造性劳动,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意义和劳动价值,进而享受着创造的快乐和生活的惬意。“真正的幸福的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劳动。”“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由劳动所创造。”

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源泉。通过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展示,实现了教师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真正的幸福生活,是由于在劳动中和在人类活动的其它表现中进行所喜爱的创造而得到的一种真正的满足。”。

劳动在教师的生活里已成为幸福最重要源泉,创造欢乐的源泉,充分表现个人天赋、才能和志向的源泉。当然,教师的劳动不仅仅在于为自己谋求高质量生活,还应体现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对待教育,才能体会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享受工作的欢愉。没有教师创造性劳动,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不可能有教师的真正幸福与快乐。

3 保持个体良好精神状态

面对发展的困境和工作的压力,青年教师要理性认知,学会应对。首先,要利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转型社会的影响,在竞争的社会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压力与挫折是难免的。对此,青年教师无须回避,需要主动应对,积极适应。当然,青年教师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走势和全新社会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有所预知,以便寻求应对策略。其次,青年教师要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同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也是心理健康

的重要标志。不过,青年教师要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与学习,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信念支撑。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不可能渴望欢乐的创造性劳动,体会到职业的乐趣。志向是个人幸福最主要的基础,是使人欢乐与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谐地融合起来的基础。因为理想和信念作为人的高层次社会性需要,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从教热情有重要影响,也决定着教师对幸福的追求与体验。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幸福追寻的前提条件。再次,青年教师要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事教育工作。就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和情感评判,具有主观性。然而,任何人的幸福不纯粹是主观的产物,幸福的谋取必然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所从事的职业和所进行的劳动关联。任何人的生活质量都是物质待遇和精神享受的统一,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幸福更多地显现为一种精神性的雅福。当一个教师本着忠诚教育,带着职业良心去从事教育活动,追求教育理想,实现生命价值时,其职业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幸福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根本不可能有教育。

事实上,把教育活动视为幸福劳动的教师并非感知自己的损失,而是体会着生命的充实、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的释放。教师作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应有一种道德的高尚的精神力量。有了高尚的职业精神,钟爱自己的三尺杏坛,全身心投入到职业追求中,实现自我价值,就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收获高质量的生活。

马克思说:“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

应该说,对真理的探求、善的渴望和美的欣赏与创造,是教师的精神状态所在。教师在精神生活的享受中,也在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体验着劳动的幸福和工作的愉悦。“幸福――这首先是乐观主义,是对光明和欢乐的未来的信念。”“乐观主义,相信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神经力量和健康永不枯竭的泉源。”

作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执著的精神追求应是教师幸福的职业内涵。教师也只有善待他人,乐观从教,才能享受幸福的精神生活。

4 微笑面对生活

休闲娱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沉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严重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而休闲娱乐可以滋润人生,平衡身心,增进心理健康,发泄不良情绪,促进人际关系,扩展活动领域,提升个人价值,它不仅可以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释放负面情绪,重要的是可以丰富青年教师的精神生活。满足归属感。教师宵肝忧劳,唯日孜孜,虽有杏坛耕耘的愉悦和收获的欢欣,但其中的艰辛与劳顿、痛苦与忧伤也随时相伴。青年教师可能为自己的高付出低回报而不满,可能为自己的劳动价值缓显而不平,可能为低下工资收入而郁闷,可能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焦虑,所有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挤出一点时间,挪出一方空间,松弛一下神经,活动一下筋骨。投身自然、度假观光、偷闲阅读、亲情享受、上街购物、交友集会,均可从中找寻生活的快乐,体验人生的欢愉。就阅读而言,它可能使教师冲淡工作中的烦恼,缓释竞争的压力。深邃的哲语,多样化的信息,大千物象和人生百味,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变化,且带来课堂教学的无限生机与魅力。其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人是积极主动的,只有不断学习,就能有所发现:只要不辍工作,就能所所收获;只要积极创造,微笑面对生活,那么快乐就会与高质量的生活同在。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地级市高校新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8jyxm129)、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地级市高校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状态研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9:392,

②④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85

③⑤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D阅,北京出版社,1984:66。46

⑥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5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65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5

关键词:小学品德;情感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0-0020-01

品德教学需要情感的教育、情趣的引导以及文化的熏陶。小学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单纯的理性的说教与道理的灌输往往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以及思想方面的引导。教师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到目前小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思维能力等等,从而带着一颗热心来积极引导学生,用情感教育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实践引导,情感体验

情感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收获情感认知,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修炼成一种品格,所谓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良好品格塑造的过程。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将课堂理论知识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感受,从而丰富自我,塑造出一个充实的人生成长经历。例如,小学低年级“拉拉手,交朋友”这一课,就是一个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联的课题,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交友课堂,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学会同他人相处。首先,可以让同桌两人一组,先以同桌为例展开“拉拉手、交朋友”的实践,教师在一边用和蔼、亲切的话语鼓舞学生:伸出你的小手,伸出我的小手,我们手牵手,你向我微笑,我朝你点头,从此便是好朋友。让同桌之间一组,一边学习教师的口号,一边操作,通过几轮的反复,同桌之间增进了友谊,在此基础上,展开同其他同学的合作,让学生学会交友,这样整个班级就结成一个大集体,成为其乐融融的一个大家庭。

二、讲述故事,宣泄情感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从基础阶段去塑造,小学时代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孝顺美德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孝顺、尊重等品德也需要情感的力量去塑造、教育和培养,因为品德教育并非通过说教就能做到的,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感动,出现一种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效果,也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父亲的疼爱”就为孝顺品德教学提供了有利素材,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素材,用情感的力量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在未正式学习这一课前,教师可以上网为学生寻找一些关于父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看这些资料获得一种主观体验,获得一种感悟,心灵受到触动。经过实际的播放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受到洗礼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针对所看的故事发表自己的感想,或者讲述一些关于自己和父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学生在感动之心的带动下开始思索,开始搜索记忆,一些学生讲出了生活中非常小的事,但是却表达出了对父爱的深刻理解。一名学生说道:“我爸爸每天早餐都为我剥鸡蛋,将煮熟的还烫手的鸡蛋用手颤颤地剥皮,再立刻放进我的碗里,说要趁热吃……”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对父爱的理解,一些学生说着说着还哭了,这就是对父爱的深刻理解。

三、亲身实践,表达感受

情感教学离不开实践的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实践、实际体验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才能收获一种思想认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实践,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认知,获得一种感受,并将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教学,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生活。例如,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后,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劳动的感受,可以组织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为学生布置一些劳动任务。如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去户外锄草、捡垃圾等等。让小学生在擦擦、扫扫之间体会到劳动的滋味,通过弯弯腰拾垃圾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当劳动完成后,当学生静下来,再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劳动感受,有的学生说:“劳动的滋味是累的,因为伴随着肢体活动,全身很累。”有的学生说:“劳动是美的,因为经过劳动,我们的班级、我们的生活环境都焕然一新、一尘不染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很舒适,很美好,因此,劳动应该是美的。”不同学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传达对劳动的感受和认知,最后教师进行集中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苦中有乐,让学生热爱劳动。

四、结束语

品德课是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与品德的教育。品德教育需要情感的带动和支持,需要依靠情感的熏陶,教师必须利用情感教学来感动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领悟到品德的高尚、思想的纯洁,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知春,石世平,王楠.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心理预警研究现状概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6

关键词:道德信念;道德习惯;自我教育;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通过长期的、创造性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体系”。

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是他的教育理想。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和心理准备上获得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劳动生活中的乐趣、为人民服务中感受到的幸福都来源于“生活的高尚的

道德”。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中专门论述了道德教育如何实施。

同其他的教育家一样,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他认为,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等要在各种各样的集体中实施,集体和个人是和谐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遵守集体的规章制度,应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情感和共同的组织。同时,他还强调,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个性是不容抹杀的。他认为,“开发每个人的天赋和才能,使他享受到为社会、为人民的幸福进行饶有兴趣的、充分发挥了智力的创造性劳动的幸福——这就是学校的任务。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是极其重视集体这一大背景的,而且尽最大可能做到了因材施教。为此,“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在他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的事情上达到在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不会抹杀孩子个性的集体主义教育之下,道德教育才能得以完整而有效的实施。

道德教育不仅是要考虑把什么教给孩子,更重要的在于认识到道德信念获得的重要以及如何促使道德概念转化为道德信

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说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的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特征就在于,信念在他自己的生活中已变为能不断激发他创造新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然而,道德信念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只有当对真理的认识和概念的认识能深深地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个人的观点,能激发出他深沉的感情,同他的意志融合起来,并能在他的活动方式、行动举止以及待人、对己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时,才能谈得上道德信念。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许多过程以及一些辅助手段的实施。

一、要重视道德情感、道德习惯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无论是爱憎,还是喜忧,青少年必须是朝气蓬勃的,饱含激情与热情生活的一群人。如果这群人都开始冷漠了,那么无论是对个人本身,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意味着是毁灭。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实质就在于,“人的行为已经由良心的呼唤所支配,而这种呼唤的主调则是感情。”可见,道德习惯和道德情感是不同的,但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他也特别重视道德习惯在童年或少年早期的形成。儿童在这个时期就应感受过留在心里曾经的感动与印象,以及可以激发自己道德行为的思想。可以反映他们的待人接物的态度的那些道德习惯,在少年晚期和青年早期只能是巩固的问题。这是顺利进行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道德教育要提前进行。

二、从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不是凭空转化的,要在劳动锻炼和书本学习中实现

劳动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又一个特色。他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理论不同,他更多地强调的是在劳动中,道德的养成,快乐的体验与幸福的感受。在童年时期,应深入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比如,在山坡上种一些葡萄;在荒地上植上草皮;看到花园里或农田中干旱的秧苗,松松土,浇浇水;完好无损归还图书馆的书;拾起公共场所的纸屑等等。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体味的快乐与幸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转

化为高尚的道德意识。这些行为的道德意义在于“体会对劳动的尊重,而通过劳动又表现对人这个创造者品格的尊重。”这些行为并不是制度上的要求,而是要形成这样一种信念的生活课堂,一

种责任感的培养。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对“读书”尤为重视,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这是真正教育的一条金科玉律,是良好的传统,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教育,“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尤其在道德教育中,他特别重视给学生介绍人类道德价值文选中有关那些为争取真理的胜利,为争取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英勇高尚的战士们的文章。孩子们在讨论与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心灵的触动,从而树立高尚的理想,并克服懒惰、软弱、意志不坚定等缺点。这也是道德教育强有力的手段。

三、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指导。孩子有他自己的标准,有他自己衡量善与恶的尺度。老师不应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做到和学生同呼吸、共律动,“我们不仅俯就孩子们所关注的世界,

而且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中去,体验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的不安而一起激动。”

四、道德共同体的建立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集体中进行道德教育,强调个人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但他又认为集体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一体的、互助的。他非常重视一种道德关系的建立,从而促进鲜明个性的形成。这种道德共同体就是“使每个少年和每个青年在学校集体中都有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个小朋友,关怀这个小同学,同他的进步和失败喜忧与共。”这种道德共同体的教育技巧在于找出他们爱好的共同点。在二人荣辱与共的生活中,“当他感受到自己身上所有善良和道德美也在别人身上确立起来,从而使这个人变为他所亲近、喜欢的人时,这也就是道德信念正在形成的那个过程。”这样的教育是深深植根于儿童内心的,是儿童全部感情的参与所得。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道德信念”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在实现道德概念向道德信念转化的过程中,重视善良情感的培养;善于通过劳动以及读书学习引导学生净化心灵;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等教育

实践,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

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7

【摘要】只有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才能使体育知识、技能技巧、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物质的基础,反过来,又可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和良好作风。

【关键词】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辩证关系;

[Abstract] only has the development body, the enhancement physique, can cause the sports knowledge, the skill skill, the sports ability and the movement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has material the foundation, in turn, also may in grasp the sports knowledge, the skill skill, the movement technical level enhances in the process to develop bodily, the enhancement physique, raises the health standard, the raise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the will disposition and the good attitude.

[Key word] sports;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instruction; Esthetic education; Work technical education; Dialectical relations;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阐明问题,把体育的教育从整体中抽出来,具体加以分析,而在教育实践中,并不存在什么独立的与其他方面教育相分离的体育。虽然体育与其他四育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任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着其他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体育与其他四育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渗透的,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应当说,体育于其他四育处于一个教育过程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又缺一不可。如果排挤或取消体育或其他四育中的任何一育,都不能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但如果不恰当地过分突出体育或其他四育中的一育,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五育的关系,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代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互制约,统一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规律。所谓相互制约,就是五育中任何一育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其他各育的存在和发展作为条件。同时,每一育的存在和发展又为其他各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前提。体育当然有它自身的特殊规律,但是体育不可能与其他四育分割,体育应该与德、智、美、劳四育构成统一的整体,这是人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以促使人体的结构和机能完美发展,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③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专业人才;④是通过体育运动队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性格锻炼和良好作风的培养。以上四项任务统一而不可分割。只有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才能使体育知识、技能技巧、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物质的基础,反过来,又可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和良好作风。

1学校体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与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紧密相联、浑然一体,尤其是现在,体育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它充分发挥着陶冶人们情操、塑造人们品格、锻炼人们意志、增强人们体质,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激发人们爱国热忱等不可低估的社会作用。

学校体育促进德育的发展,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1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质,也是人们对体育教育效果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注重道德品质教育,比单纯教给他们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体育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便负起社会责任,担起历史使命。在校学生和他们以后立足于社会,是国家、社会以其物力、财力、劳力培养出来的,是以前人和同时代其他人的劳动为前提的。中国传统道德也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体育中加强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他们必定会想到国家、社会、教师、父母的培养之恩、勤奋学习、自觉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为今后的富国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体现“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到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3有利于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从体育中渗透德育,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摆正在集体活动中的位置,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系统科学有一条重要原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只是在系统具有整体结构,系统才能实现整体功能,这就是整体性原理。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才能使他们具有集体主义精神、高尚的风格情操和乐群合众的意识,以及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1.4有助于培养一大批追求理想和真理的新人,正如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物质的东西要追求,但不要刻意追求,在体育中渗透德育,就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化的政治信念,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以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学校体育与智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为发展智力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促进人体形态的正常发展和机能的加强,即呼吸加深,肺活量加大等,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而这正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条件,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体育的发展,而体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繁荣,体育本身已经成为一门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包含众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学校体育中,提高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可以扩大科学知识的领域,可以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体内器官的调节作用,使人体各系统更加灵活协调,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创造有利条件。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都非常重视教育。19世纪资产阶级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强调关心年轻一代健康的重要性。他说:“良好的健康状况,精神饱满和体力充沛,--这是朝气勃勃地感知世界,乐观主义精神和随时准备克服困难的思想的最重要条件。”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育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也说明了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3 学校体育与美育教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和美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自从教育形成独立的体系后,体育和美育始终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出现的。从培养人的角度而言,体育主要培养人的健壮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往往总要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是育人为健,而健是美的物质基础,美又是健的生动客观反映。健和美两者犹如形和影一样不可分离。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类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的健康分开。假如生活和它的表征是美,那么疾病和它的后果必然是丑。”健是健康:健康历来泛指有力并含愉快、平安之意,是涉及人体的情绪两方面,即身心俱泰。人的身体强壮、结实无病理反应,并与良好的精神状态相统一时所显现出来的美,则是健康美。健美又是在体育锻炼中塑造出来的一种美的形体,所以体育在人类文化中,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点,它给人类带来福音和美德感受,因此,体、美历来为教育家们所重视。

“美”象征着文明和进步,也是青少年学生们的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心理要求,应该提倡美和美育。蔡元培先生也对美育的功能作过高度的概括,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的心灵日趋高尚纯洁;无私忘我,使人的心灵趋于和谐平等;忘却忧患,去掉生活恶习,使人的性灵寄托美的享受;丰富科学知识,充实人生,使人增添勇气和活泼的进取精神。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把美育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并要求受教育者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充分感受和正确理解,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鄙,从而激发人们的美感,陶冶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身体的健美是体育中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因为美都是以具体形象表现的,也是这形象给人的美感,所以体育中的美,即是由人体活动呈现出来的。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的自然美得到充分发展,通过多年辛劳的磨练,以健美的形象,给人以美德享受。如何重视美育的教育,使体、美密切结合,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抓住身体美、心灵美、艺术美的特点,有意识发展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和观赏美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4 学校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统一的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体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发展发挥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术,同时结合劳动技术教育所开展的一些生产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劳动相互交换,使学生便于把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成为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手脑并用的合格人才,而且,这种学习和劳动的变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体力的发展。学习,虽然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它改变了学生的脑生理结构,提高了他们脑生理素质。适当的生产活动的体力劳动,则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劳动形式,从而调节他们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增强他们的体力。

体育起源于劳动,体育的目的之一正在于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体育中要用到从古代到现代的许多技术,从田径、游泳、射箭、骑马到射击、赛车、航海、航空等等,这些都是与劳动技术教育有关的,然而这些又都是体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劳动技术教育虽然有其特定的良好培养目标,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与个体意义,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但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学校中体育活动的共同责任,也是德、智、美教育活动的共同责任。体育活动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态度、熟练的劳动技能和较强的劳动能力,而且在实践中,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产生一定的作用。就此而言,劳动教育中要渗透贯穿体育,当然也要渗透贯穿德育、智育、美育。另一方面,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其他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而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8

【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体育、美育等概念以及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明确体育、美育的意义、任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美育的实施途径。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

(1)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意义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

2.智育

(1)智育的意义

① 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智育的任务

①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 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

(1)体育的概念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2)体育的意义

①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 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

① 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 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③ 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 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

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5)体育的组织形式

① 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 早操、课间操;③ 课外体育锻炼;④ 运动队训练;⑤ 运动竞赛。

4.美育

(1)美育的概念

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 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 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 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3)美育的任务

①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 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 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美育的实施途径

①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② 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 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① 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①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 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① 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 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 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9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运动心理疲劳

1.体育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1.1教学因素

1.1.1教学的进度、精度、程序化程度、运动量、动作技术的复杂性、动作技能的规律性及变化情况、操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可以引起心理疲劳。

1.1.2体育运动时间及其周期的长短。如果学生长时间无意识地高频率单调重复某一技术动作,运动成绩长时间保持不变,从而使运动员对运动训练没有激情,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厌烦乏味,而导致心理疲劳。

1.1.3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当学生置身于较差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如场地潮湿、器材脏乱、强烈的阳光直射、较大的灰尘及噪音等。心理上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的压抑状态,心烦意乱,情绪不安,思维紊乱。

1.2行为因素

学生在学习动作中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甚至对运动项目失去信心。这些学生,由于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动作失败或者身体受伤,就造成了过度焦虑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产生自卑和沮丧感。这些方面的原因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疲劳。

而由于动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欠佳,造成无效反复的练习;虽然练习方式方法正确,但是协调性较差,肢体配合不当,形成被迫的反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方法正确,但由于在单位时间内遇到较多、较新或难度较大的动作,每一次不可能凭借上一次经验掌握,导致注意状态和精力高度集中的盲目持续状态。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马上会产生疲惫感,诱发心理疲劳。

1.3交际因素

1.3.1师生之间关系

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活动的增多,他会受到来自于多方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包括班级内外的、家庭的和社会上的各种情绪因素。人与人在理智,情感,行为诸方面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指导调节着学生之间的关系。若师生之间有长期的隔阂和偏见,而相互又不得不在同一环境下学习,必然分散注意状态,抑制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承受着较大的心理负荷。

1.3.2学生之间关系

体育运动中常常不是一个人运动,而是很多人在一起共同运动。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好,相互帮助。“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不错的。但是一旦在某个具体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就会各自为阵,互不相让,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使运动能力下降,自我意识丧失。造成害羞,自卑,自罪等情绪体验。

2.体育运动心理疲劳的预防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一个“量”积累的过程,像慢性中毒那样,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有其基本规律。当人产生心理疲劳后,规律被破坏,行为效率降低,运动的准确性下降,动作协调受到破坏,同时思维及判断心理疲劳而错误增多;对潜在的可能性和应付方法考虑不同。因此,心理疲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也是多方面的。为了延迟或避免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心理疲劳的强度,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2.1合理组织体育运动教学

2.1.1合理安排训练计划

对于初中阶段来请讲,训练安排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内容和数量必须和学生的身心水平相适应。

合理地设计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心理规律及力学原理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法,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减少无效动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消除单调感、枯燥感、恐惧感、疲劳感与厌倦情绪,保持体育学习的兴趣。

2.1.2改善和优化教学训练环境

不良的教学训练环境会加重心理负担,导致心理疲劳。根据训练内容和要求,合理的规划训练场地,做到安全、舒适、整洁、定位,使之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心理疲劳。

2.2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2.1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挫折面前,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减轻心理疲劳,调节情绪。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在脚下”。

2.2.2自我重新定位

每一次比赛都提供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加强自身实力积累,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临场调节水平。

2.3加强运动员交际能力的培养

2.3.1师生人格平等

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消除隔阂,克服学生的孤独感;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也主动性,保持适宜的心理紧张状态,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

2.3.2学生之间团结互助

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体;从而防止心理疲劳的产生。人需要集体,在一个良好的集体中,个人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会成倍增长,同时,良好的集体行为也会对个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2.4确保膳食营养

维生素C是缓解日常紧张情绪的理想物质,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适量的维生素C对保持良好的心境非常有益。维生素B能维持精神平衡,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干菜、动物肝脏、面包等。

3.结语

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常常伴随着体育运动训练,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应抓住体育运动和心理疲劳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心理健康,防止在体育活动中产生心理疲劳。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我们防范于未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心理疲劳的产生,从而完善我们的运动训练工作,使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对劳动教育的感受篇10

关键词:语音 审美意义 体育教学

1,体育教师语音美化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学过程中,演讲、口令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所采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手段。教学讲解在达到传授运动技术、运动方法、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等目的的同时,也应力求使其自身成为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且具有审美性。本文着重对体育教师教学演讲语言、口令的物质外壳――语音进行审美方面的探讨。

1.1语音形式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声音是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之一,声音的美具有形式美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声音虽然不单独具备语言表达思想的直接性和准确性,但却以其音质、音色、音高、音量等自然属性表达相应的情感象征意义。正是基于声音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人类才能用声音来制造音乐。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声音作品因其是乐曲与语言文字的结合,所以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任何语言文字都难以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十分准确的阐释,因此声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1.2语音形式美是体育教学主体美的重要构成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构成体育教师个体美的品德、修养、知识、风度、运动技能水平集中体现在体育教学上,也就是体现在体育教师的劳动中。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体结合,是一种智能体能转化的艺术。体育教师劳动美既体现为其劳动产品的美,又体现为其劳动过程的美。体育教师的产品――学生(运动能力、体育知识、竞赛成绩、思想品质等)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产品。这种劳动产品的美是体育教师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是体育教师呕心沥血的结晶。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劳动对象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教师劳动过程美。在体育教师劳动过程美中,最重要的构成网子是教学演讲美:而在教学演讲美中,最重要的构成因子是教师语言美。从以往教育美的研究成果看,大部分的专著、论文对教师语言美这一课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每每论及教师语言美时,着眼点大都偏重于体育教师语言的科学性、简练准确性、思想性、逻辑性、规范性,即使是谈到艺术性也往往以动作示范美、情感美、形象美、幽默美为其主要特征,讲到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形式美的不多,其实教师语音的形式美十分重要。比如:语调的抑扬高低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而语调声调的变化必须依赖于语音的不同表相。扬,象征惊异、欢欣、愤慨、呼唤等情感;抑,象征感叹、祈使、压抑、肯定等情感;高,象征激昂、热烈、兴奋等情感;低,象征平静、悲伤等情感。又如:语速和节奏产生的韵律美不但有助于教师情感的表达和重点的强调,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在上体育舞蹈课与上球类课教师的讲解、口令的语调大不相同,又如:学生在练习长跑时的不同阶段教师的口令语调又大不相同,等等,这一切的和谐美都和语音的美密切相连。试想一位教师的语音如果沙哑、嘶裂、刺耳甚至失声,那么又谈何教师的语言美呢?缺少了教师语言美,教学主体美必然黯然失色。

另外,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无论体育教学演讲、口令的内容美还是教学演讲、口令的形式美,其审美价值到底如何。虽然与教师的主观性及文体的客观性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最终是取决于接受者的接受程度。有资料记载,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曾经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的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个公式显示了声音在信息的传送(授课)与接受(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2,体育教师语音美化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