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教育的思考十篇

时间:2023-07-03 17:54:31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1

[关键词] 劳技教育 背景分析 主要实践 成效启示

对中小学生实施劳技教育,既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了寻求对中小学生有效实施劳技实践的有效模式,笔者从2003年开始,以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探索利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对中小学生劳技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面向全市小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技教育实践创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普遍欢迎与认可。2005年以来,原浙江省委书记、原浙江省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先后视察劳技实践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活动基地还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宫协、省教育厅、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背景分析

1.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催生”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培养动手能力……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也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要求将劳技教育作为小学至高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2.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对“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提出了迫切需求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传统的课堂教育看,动口多、动脑多,但动手少、实践体验更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专业化的劳技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设计与创作于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学生在反复实践过程中,手、眼、心、脑得到充分调动与密切配合,从而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的深度开发,培养学生对劳动实践、探索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能顺应学生的成长需求,积极加强专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载体与平台。

3.中小学校自身条件的欠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化的劳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可能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技教育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但许多学校由于受师资、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劳技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创造、放飞梦想的场所,2003年7月,绍兴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认真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身优势,建立起了绍兴市第一家劳技教育实践基地。

二、主要实践

1.在拓展对象中丰富学生的必修课

在绍兴市教育局和越城区文教局的大力支持下,明确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对象为市区各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把学生参加校外劳技实践基地的内容,列入各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以学校为单位,每学期分批组织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天的劳技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每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劳技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8天。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技实践教育活动,成了这些学生的必修课。

2.在明确原则中强化活动的规范性

一是层次性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是趣味性原则。活动内容设计要充分考虑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活动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动手的潜能,让学生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制作。四是创新性原则。设计制作的作品内容,应具有开放性,给学生自由想象与自主创新的空间。五是安全性原则。应选择无毒害的材料,无危险的工具设备,来设计作品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六是时效性原则。针对学生“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及时开发具有创新空间、具有较大科技含量的实践项目,每年更新实践项目与内容,让学生对实践活动始终充满新奇、保持热情。七是价廉物美原则。巧妙、合理选用原材料,尽量利用废旧材料、可回收材料,降低制作成本低,减轻学生负担。八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应及时组织开展各类评奖活动,如作品创意奖,制作精美奖,团队合作奖,小小领袖奖等,激发学生对实践、创新的兴趣。

3.在适应需求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我们从学生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本着以上8大原则,配备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设施与设备,先后开辟了12个劳技教育活动室,如能工巧匠屋、鲁班小作坊丝网花艺室、铁艺创作室、纸艺创想室、软陶制作室、美点制作室、串珠手艺坊创新智趣园、机电航模室趣味编织室、创意沙雕场等,每个活动室开发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还为学生安排了烧烤、钓鱼、划船、无线电测向、步调一致、勇者之路等拓展与休闲类活动。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挖掘学生创造才能,我们还每年举办一次“动手乐”劳技创新大赛,每届一个主题,学生运用规定材料,根据主题进行创作,至今已举办七期,培养、发现了一批“创新之星”。

4.在整合创新中提高质量与水平

紧紧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这个总体教学目标,选聘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学校的相关专业老师和高级技工,作为实践基地的教师,合理设置活动目标,改进活动步骤,创新活动方法,优化教学流程,不断实践基地的提高教育辅导与服务管理水平。要求教师确立知识、技能、情感三维一体的教学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技术素养为突破点,以基础知识、工具使用、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基础,按照“创设情景与揭示课题学习技能与方法构思设计与加工制作交流展示与相互点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劳技实践活动,提高劳技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三、成效与启示

实践活动开展7年来,先后有30万多名学生接受了劳技教育实践,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教师、家长的一致肯定。许多学生在作文中纷纷写道,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劳技实践活动是我最快乐的时刻。学校教师也一致认为,学生在基地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了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独立个性、体验创造快乐,培育健全人格的广阔舞台。

1.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学生在劳技实践活动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设计与创作作品,他们会在“这个不行,换那个试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养成创造性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2.规范丰富的校外劳技实践教育,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心智模式

一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劳技教育活动给孩子们转换了新鲜的角色,提供了新的学习情境,活动中,让那些调皮好动但脑子灵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创造明星”,让那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现自已的机会,也让那些“差生”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让老师与同学刮目相看。学生在这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是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动手创作时,总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螺丝拧歪了,零件装反了,木板锯断了,线缝错了,都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去不断反复尝试和改进,领悟出制作方法和要领。在这反复实践过程中,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和韧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不畏困难的劳动品质。

三是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劳技实践活动时常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大家群策群力、互相合作,相互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只有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2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高考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69-01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四种异化现象,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导致高考功能的异化,即高考从选拔人才的手段异化为摧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工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评价标准片面化,导致学生能力与考试分数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个方面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它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

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者,它们的劳动产品即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在高考制度条件下具体化为考试所得到的分数。我国目前实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必然导致了片面追求考试高分的应试教育。该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而不注重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备战”高考期间对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学生成天泡在题海里,有如“考试机器”,学校类似于“高考军营”或“高考工厂”,片面追求升学率扭曲了高中教育的目标。[2]在高考制度条件下的应试教育导致教育评价标准的片面化,考试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能力,筛选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这种考试分数只是对学生智育水平的片面反映,忽视了德体美劳等方面,必然不能表现出学生的整体真实水平。这说明了考试分数与学生能力之间相异化,考分作为不依赖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同学生相对立。这种对立表现为学生被分数的奴役,成为考试的机器,唯分数是从。这种片面的追求考试高分的高考制度,会逐渐导致学生学习的越多,被固定的思维模式禁锢得就越严重,他们内心的创新思想就越贫乏。考试分数的增值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高分,不仅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没有帮助,反而成了他们的禁锢,成了阻碍他们能力发展的枷锁。

二、教育考试内容单一化,导致学生本身与学习行为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二个方面是,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1]

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在一种被压迫的状态下学习。统一的考试科目迫使许多考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上,不得不放弃发展自己的特长。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学习行为作为脑力劳动的一种形式,不是一种自愿的兴趣,不是一种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进行的自觉的活动。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自由地发展自己。这种仅仅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并不能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个方面的能力。学生大多把学习看成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并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而只是满足学习以外的那些需要的手段。这说明了学生本身与学习行为产生了异化。

三、教育主体二元对立化,导致学生与学生、教师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第四个方面是,劳动中人与人相异化。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工人所处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1]

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3]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我国高考制度把高考成绩作为选拨学生的主要标准,同时学校也把学生成绩的优差当作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教师仅仅关心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表现不好的学生则态度冷淡,甚至是以过激的方式责骂、体罚学生,这必然会使有些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明显会导致一种缺少理想追求、缺少人文关怀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信任教师,老师对待学生不真诚。他们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歪曲的关系。

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其最终目的应是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针对现行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以消除异化现象,达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3

论文关键词:劳动异化,教育异化,教育改革

 

劳动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引入哲学领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唯物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劳动异化是个历史的过程,每个社会阶段的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资料公有,才能消灭劳动异化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劳动异化

1、劳动异化含义

马克思研究劳动异化是以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和分工为着力点,《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中提到“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分工和财产私有是表述同一件事的同义词,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结果。

劳动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劳动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外在于自己并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的物体,是一个用以表达本质的存在,主体向客体转化关系的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了生存从事劳动,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物支配了工人,这就是劳动异化。

2、劳动异化内容: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工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教育异化,体现工人体力和智力的外化,应该属于工人所得。但是在资本私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产品不归工人支配,成为资本家奴役工人的工具,劳动产品成为工人的对立面、异己力量而存在,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

第二,劳动自身的异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劳动中,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劳动是人愉悦的活动。[2]但是,如果劳动是外在强加的,劳动者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压迫劳动就是劳动自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无所有的工人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体力维持生活,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剩余价值压缩工资、延长工作时间,把劳动自身异化的程度激烈化。 第三,人与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是在于人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通过自身劳动把本质力量对象化,体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证明自身是类存在物。但是劳动本身异化, 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 变成了动物的活动,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 劳动产品、劳动自身、人与类本质的异化直接造成了人与人的异化。导致异化的劳动活动本身是作为独立于人以外的异己力量而存在,产品和活动本身也属于人类以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是劳动者之外的另一个人或一些人。[3]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存在物是资本家,工人和劳动产品都异化为资本家这个异己力量,成为资本家剥削奴役工人的工具。

二、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和原因

劳动异化概括起来就是物支配人。教育异化就是教育活动支配了学生、老师杂志网。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异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劳动异化的内容相对应。劳动异化不只是在资本主义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不只是存在于经济领域,其他领域也存在比如教育领域。

1、教育异化存在的表现主要是四点:

第一,考核目的异化

教育领域,考试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考核手段,分数只是一个学习成果的指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老师绩效的硬件、学校名次的标牌。每年高考志愿报名,各大学排名、分数线划分揪动全国人民的心。考上重点院校成了无数家长、学生的梦想,每年都有因高考失利导致自杀的事件。分数成了奴役教育的手段,处于教育的对立面、异化的产物。应试教育奴役了数代人。

第二教育异化,学习本身异化

在教育界劳动自身的异化体现在,延长放学时间、增加课外作业、参加课外辅导、分数奖惩制等手段。学习对于学生应该是自由获取知识的手段,这一过程应该是愉悦的。但是外在的强加、考评,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异化了的劳动。

第三,学生与学习活动异化

在教育界这种异化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流行“60分万岁”的口号,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60分是掌握一门学科的底线,也仅仅达到了解的程度,而不是掌握甚至突破。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维持学籍的一种消极活动,失去了目标。 第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异化

在教育界不能说剥削奴役,但是学生优秀的考试成绩往往被夸大为某学校、某培训机构或某老师的成果,从而提高知名度、增加生源。冠以“小清华”、“小北大”之称的学校,学生削尖了脑袋要考进去。学校、老师的职责是培养优秀的学生,而不应该成为挣取名誉的筹码。教书育人的活动异化成挣取名利的手段。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教育异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教育异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资源有限。

虽然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分配不均,学生想接收高校教育必须经过选拔考试。目前高校在扩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考试的目的由深造演变为争夺重点院校的优秀教育资源。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成了中国各地学业最优秀学生争夺的靶子。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商品经济,讲究效益,注重激励。

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更多的优秀资源分配在核心城市,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中东部经济发展快,人才利用率高,效益快。改革开放,一些学术腐败、拜金主义、沽名钓誉等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导致学习目的功利化,成绩名利化等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教育异化。

第三,绩效奖励制扭曲。

每年中高考、考研成绩出来时教育异化,满校园贴满了喜讯的彩条,广播里都是捷报。政府、媒体奖励、报道名校、模范老师、各科状元,从精神奖励到物质奖励不等。如果学校有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院校的学生,学校、老师、学生会有几千到几万不同档次的物质奖励。这种奖励由鼓励异化为欲望,学校间、老师间、学生间的努力异化为名利的竞争。各学校间竞争名誉,学校向老师要业绩,老师向学生要名次,学习、分数异化为功利的筹码。

三、改变教育异化,实施教育改革

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每一个社会阶段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都有新的要求。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每年毛升学率只有5%左右,扩招之后招生增幅42%以上。扩招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多是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突出,学生成了那个时代教育的牺牲品。1999年以来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扩招了但也有一些弊端。我国一年所需学术性人才大约10万人,而每年有50万研究生涌入社会,这种“千人一面”、“一刀切”的招收、教育模式在21世纪已经过时。分数不是一个人能力的标签,分数奴役了人。近年,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举措有所成效。

1、 教育管理去行政化

教育去行政化。学校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主权。教育部要向省级放权,地方政府要向学校放权,学校向教师和学生放权杂志网。新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她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比如带学生春天踏青、外国人自愿导游活动等,学校应该鼓励用于教学活动中,为教育界注入新的血液。这才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活动才能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色。

2、加强学术交流互动

我国教育机构要改变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各高校和研究所要改变传统的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传承一家学术,但是更容易落入僵化、保守的怪圈。现在我们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被体制层层分割,高校和企业、外国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必须加大学术交流避免学术名利化。

3、考核制度的多元化

第一,招生考核方式自主化

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技术层面上是有限的教育异化,最主要的还是招生方面的改革。自主招生选拔是由高校自行组织,分笔试、面试两部分。学校跟学生直接相互选择才能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2010年我国80所知名高校进行了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在招生方面打破了传统国家统一招生模式。这种模式更利于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体现人本思想。

第二,学校、老师绩效考核多元化

学校分档次,班级分快慢,老师分高低等最初只是为了激励,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现在演变为功利、名利的筹码,更多在于分数、名次是绩效的唯一硬件方式过于死板。学校把学生培养模式全面化,德智体美兼顾;老师把教育模式具体化,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特长;学生把学习娱乐化,享受学习过程。人才,先成人后成才。绩效考核要多元化,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为准。

中国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利益分化可能产生各种矛盾。在教育领域,有些人急功近利出现学术腐败等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在一定时期、某些人中存在异化现象就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活动。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高,一些异化现象的存在是正常的。

在人类被物化的当代,研究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有助于解决人的各种异化现象及诸多发展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又是通过人的发展得以体现和衡量。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指导,解决教育异化现象,实现人、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6,(5):37-38

[3]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4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劳动者;教育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了解析,其中,他将异化的概念和劳动二者相结合,认为社会中的劳动者们用劳动创造了财富,这些劳动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被剥削了,这一行为导致了劳动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社会基本经济结构和运作规律,最终得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观点。

一、“技术异化”

异化是主体在活动中产生了对立于自身的客体,客体反过来对抗主体并对主体加以控制。而技术是人类所创造出的产物,为人类的劳动服务,帮助人类获取更高的效率和能力,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科技会反过来控制作为劳动者的人类,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即技术异化。

马克思所说的技术异化,其一,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机器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大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但由于对这些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使得其没有得到适当合理的发展,本应解放生产力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却因此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逐步受到了物的控制。马克思认为在这个时代中,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工人被贬低了其劳动价值,资本家以此增加了剩余价值的获得量,而工人则逐渐成为机器,造成了人为机器服务的现象。其二,资本主义应用并不是合理适度地应用,对机器科技的使用使得更多资本家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忽略了工人自身的机能,导致对工人本身的健康和精神的危害。其三,由于资本家追求利益的野心不断膨胀,使得他们大力地发展科技而不顾工人原有的价值,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资本家为了增加剩余价值而忽视工人性命安全,具体来看,就是机器的不合理发达促使工人社会地位急剧下降,后者生活质量也随之进一步一落千丈,使得整个社会的工人阶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

二、教育异化

所谓教育异化,就是现实社会中在教育领域由于技术异化而产生的异化现象,众所周知,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不断爬升,各类学校机构的教育水平得到了革命性的提高,但同时也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难题,即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异化现象。这一现象可以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四个内涵作为出发点,进行相对应的阐述和剖析。

第一,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得就越少,他创造得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是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劳动者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1]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的教育领域,技术的发展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普遍已不需要亲力亲为地在黑板上进行书写以传授知识,而是使用现代教育科技来满足教学的需要,并方便教学的进行。包括投影设备、电子黑板、网络教学等科技产物在内的现代教学工具的大面积推行,不仅可以让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得到视觉上乃至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还能让学生因接触面的增多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加深记忆和拓展思考,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革新是可观而且可期的。但如前文所提,有时科技的不合理发展会导致特定领域的异化现象,在这里,教育工作者的劳动产品则是他们所制作的用于课堂的幻灯片、文字资料、实验设备和材料等,而随着教育工作者耗费大量劳动来越来越多地制作这些工具,教学中教师应发挥的主要作用被这些工具所影响,换句话说,教师本应是这些教学工具的所有者,但当这些工具被过度地用于课堂之上时,教师有时反而成为了单纯操纵这些工具的存在,因为科技的发展,电脑越发智能,很多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乃至教师作为学者思考出来的观点,被电脑替代性地提出和完善了。可见,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是被现代教育技术控制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就是违背教学本身的意义,使得学生更多地注意了产品本身而不是产品所包含和要表达的内涵知识。

第二,教育工作者和其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自愿的劳动,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多地运用了教育科技,其教学活动在教育工具的控制下则成为了被迫性的,而非自愿,那么教师和其劳动活动就会相互异化,从而产生学生和其劳动活动相互异化。例如,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某一部分资料和结论,如果他过分地依赖科技,会直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查阅,呈现眼前的也会是各种学者的各类言论,教师可能就会在其中进行挑选和延伸,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自己思考的成份减少了,有时只需要教授简单的内容,但因为对科技的依赖制作了复杂的展现效果,导致在实际教学时使用无意义的教学技术,呈现浪费时间资源的教学效果,拖沓了教学节奏,这些就是劳动工作者与其劳动活动相异化的现象,而他们的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另外,由于教师与其教学活动的异化,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科技的不当使用分散了教学对象的课堂注意力,降低了后者对实质知识的兴趣,从而在学习中越发地走向被动,学习成为了非自愿的劳动,但迫于考试、选拔等压力需要继续进行,那么也就产生了教学对象与劳动活动的异化。

第三,教学工作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如果劳动变成了非自愿非自觉的形式,那么劳动者就会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在当代教育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工具如电脑、投影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那么教学活动就会立刻终止,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往往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修复教学设备以重新启用教学技术上,而非在失去教学技术的支援时,思考如何降低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继续展开,在这时,教学工作者就与其类本质发生了异化。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如果在设备故障发生时颠倒了教学与科技的关系,那么其教学活动就不是自觉主动而是被动的,即是被现代教学技术推动的,因为这一行为表示了其并未认可自己的劳动,而加以了否认,从而受到了教学技术的主导和控制,而教师也反过来成为了这一劳动活动中机器的存在。而要改变这种反向的观念,不仅需要教学技术的适当看待和使用,更要重新分析和思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真正要发挥的作用。

第四,教学技术中人和人相异化。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第四方面内涵相对应,一方面,如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因为与其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产生了异化,那么对他们自身而言就是被动而且苦闷的。前面所提到的由于过分地依赖现代教学技术,使得教学对象更多地关注教学工具而非教学工具本身所要传递的知识,那么教学对象也同样会减少对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即学生更注重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制作出来的技术产品而非教师本人。因而由于教学技术的运用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课堂互动,也就产生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但在这里,主体并不是教师或学生,而是那些教学机器背后的科技。教师也因此由于学生对其注意力的降低,与学生的交流大幅缩少,有时无法发挥出主导课堂的作用。

另一方面,继续对“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句话的思考,前文提过,有些教师可能并不适应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但同时有些教师却可能会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后者中又包括了一部分不负责任的劳动者,他们觉得科技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不用再去更认真地对待工作,所以反而会因此与学生产生了异化却感到快乐。因此,我们不能否定现代教学科技带来的优势,但对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活动中对本身工作的正确观念和思想进行调整和加深也是很具有必要性的。

三、教育异化的原因

一方面,归根到底,我认为在于现实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先进与否,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劳动活动去获取利益,而人们接受教育越发地倾向于应对工作门槛、选拔标准时,接受教育将不再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而是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才去学习的生活途径,当社会生产能力真正发展起来后,教育才能体现出前者所说的效能。另一方面,马克思并不认同是科技导致了异化,而是对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才衍生出了异化的现象。所以从外部看,还是在于尚不够完善的体制和市场经济,加强对人文的关怀,进行合理的体制改革,才能更有效地减轻以至消除异化的发生。

四、总结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上个时代的残渣尚且存在,私有制成份也暂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不仅仅是教育领域,如经济领域内的拜金主义、诚信危机,政治领域内的权钱谋私、贪污腐败,文化领域内的文学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等这一系列的异化现象仍然可见,但是,并不是所有社会中呈现出来的负面和矛盾景象都是异化而来的产品,我们短期内能做的也只是调整、缩减、控制异化的发生,而随着这些行为力度的加大和不断保持,以及国家向未来的大步发展,根除异化现象或许只是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教育的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5

关键词:创新;劳动技术;教育培养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研究》是渝中区教委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渝中区中小学推进创造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对在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如何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其动脑设计、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特征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劳技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我国1981年4月首次提出开设劳动技术课,经过三十多年

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总体上讲,我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无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有的学校把劳动技术课变成了单纯的劳动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简单的对工具使用的反复训练,对操作程序的简单重复,对作品的简单模仿等现象。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深层次价值追求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课程定位上要与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区别开来。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1.开展教学反思,树立创造教育的理念

劳技教育课程价值追求是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实现的。要在劳技课堂实施创造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创造教育理念,掌握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破除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观点认为,创造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高不可攀。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创造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任何人都具有这一潜能,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得到发展。教师要保护和肯定学生这些思维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破除创造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机会被鼓励并发现、展开他们的想法,如此才能挖掘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的权威思想,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独创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倡导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要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引导每个学生亲历探究制作劳技作品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劳技作品设计制作的探究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5.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

我校的劳技课程包括生活、艺术、科技三大类,三十余门课程。要在劳技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创造教育,整体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需要对不同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疏理,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如何下手的问题。

(1)科学安排“设计”环节。

(2)合理运用“认知重演”。

(3)聚焦剖析优秀作品。

(4)开展“小创意”比赛。

6.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创新

学校对劳技课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劳技成绩的评价,切忌只重结果。要避免单纯从作品制作是否精美,学生技能操作是否熟练来评价一堂课和一个学生。要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把学生操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品创意成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习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2-01-09.

[2]竺豪桢马勇.创造发明是劳动与技术教育深层次的实践.广东教研网,2006.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试改革

作者简介:韩俊香(1979-),女,河北沧州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项目“新时期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凝炼与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Z123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1-02

自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1]以来,各高校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归结起来有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随着教学实践的向前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科体系日益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相应的完善。公益劳动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体验式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公益劳动为平台,以学生小组为活动形式的校园实践活动。本文以公益劳动为例,对校园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说明,以便更好地发挥考核评价的功能,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1.有利于推进课程建设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要想很好的实施实践教学,就要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这就要求不但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还要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以公益劳动为例的校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评价,这种探索与实践有利于推进思政课的课程建设。

2.有利于提高活动效果

课程考核是把握课程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结果直接反映了活动效果,这为进一步提高活动效果提供了实践依据。

3.有利于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责任感,提高其劳动的自觉性;在公益劳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劳动,这需要小组成员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起到了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作用;对于实践成果的展示与总结,要求学生进行语言的说明,又起到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等。公益劳动活动考核评价不但衡量活动的效果,还具有育人的功能,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4.彰显工科院校大学精神

工科院校的大学精神不但具有科学研究的求真性、实践操作的科学性,还应充满人文关怀,彰显价值理性。通过公益劳动,学生们将校园中的指定区域进行清洁并赋予一定的人文气息,既营造了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又突出了人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彰显了工科院校大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原则

实践教学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原则,使考核不单单是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方式,还具有了育人功能。

1.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均作为公益劳动活动考核的依据,避免了学生只追求劳动结果而忽视劳动过程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生形成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

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评价,既可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学会客观、理性、辩证地看待事物,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主体

1.指导教师评价

本活动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参加本活动的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评价

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不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导致学生不正确的自我追求,导致对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社会关系不能加以正确认识,从而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

(1)学生自评。参加活动的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参与度、态度等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2)小组互评。每组成员对其他组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表现给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合理、有效,组长对本组成员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评价结果。如果评价结果不客观、不真实有效,则该评价结果作废,此项评价由指导教师完成。

(3)其他学生的评价。未参加本活动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对本活动各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公正、合理,否则此评价结果作废。参与评价的学生由指导教师在校园中随机选取10名本校在读学生来进行。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1.考核评价标准与成绩组成

实践活动成绩考核评价的标准与依据,也就是考核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学生成绩的组成,主要涉及考勤成绩和实践活动成绩两方面。实践活动部分的成绩涉及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质量等几个方面。成绩以百分制记。具体如下:

(1)考勤成绩。考勤是学生是否参加公益劳动活动的直接体现。此项成绩占实践活动总成绩的10%,即此项成绩满分为10分。如果学生无故不参加实践活动,每次扣除总成绩中的2分,若三次无故缺勤,则该项成绩为0。

(2)实践活动成绩。实践活动成绩是学生参加整个实践活动的全程跟踪成绩,不仅要看学生的劳动结果如何,还要看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是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此项成绩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和劳动质量。

1)劳动态度。态度是人控制自己并伴有一定情感的对待人、己、事的特定方式。劳动态度是学生对待本实践活动的特定方式,具体体现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尊重劳动成果。通过公益劳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劳动态度。此项成绩满分为15分。

2)劳动纪律。劳动纪律起到约束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的目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规约自己的行为。不要打打闹闹,嘻嘻笑笑,做出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即此项成绩满分为15分。

3)劳动质量。劳动质量是衡量公益劳动活动的关键。此项成绩满分为60分。具体包括:第一,环境情况。衡量标准为地面、玻璃、窗台等是否干净整洁,有无纸屑和其他痕迹,是否富有人文气息。第二,劳动工具使用情况。衡量标准为劳动工具使用是否合理,如有无损坏、是否爱护,对于不好用的工具是否有修理情况等。第三,劳动成果展示与总结。衡量标准为负责成果展示的人员是否明确,是否注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分工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科学、合理,有无逻辑性。第四,团队分工协作情况。衡量标准为小组成员分工是否合理、科学,是否注意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势来分配任务、团队合作是否愉快。

各考核评价人员要合理、客观、公正地按照上述考核评价标准对参加劳动的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其中指导教师评价部分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即45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其他学生的评价三部分共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总计45分。如若发现有违背客观、公正原则或不按考核标准进行成绩评定的,则由指导教师按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做出评价。

2.评价结果表现形式

学生成绩评价以等级方式记,由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组成。其中优为100~90分之间,良为89~80分之间,合格为79~60分之间,不合格为59~0分之间。

3.奖惩措施

如果参加活动的学生的等级评定为不合格,则该学生需要重修本课程。重修后,如若仍为不合格,本活动的最终等级评定为不合格。最后,每学期末公益劳动结束后,按20%评选出公益劳动积极分子奖、优秀个人组织奖和集体荣誉奖。获奖同学将获得1~2分的学分奖励。无故缺勤三次以上的学生不得参加一年度的各类评优及困难补助。

参考文献: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7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 美育; 科学教育;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6-001

“劳动创造美”这句话着实精妙!劳动、创造和美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对劳动技能的传承,也是美育的载体,更是科技创新的摇篮。对于小学教育里与这三个词准确对应的非“劳动与技术”、“科学”、“美术”这三门学科莫属了。笔者很荣幸能同时担任这三门学科的教学,并思考如何将美育、科学教育融入到劳动与技术教育里,提高劳技课堂的质态,为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科学为劳动与技术课堂注入创新活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的“劳动与技术”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说“技术”是劳技教育的基础,那么“技术创新”则是劳技教育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学科融合可以更快更优地达成这一终极目标。

在三年级《磁悬浮列车》一课中,笔者就使用了将科学课融入劳技课里,收效明显。学期伊始,孩子们都觉得本册的手工制作比上学期难很多,制作时比较吃力。所以笔者把前几课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纸工的技能训练上。随着孩子们对纸工技能的驾轻就熟,我要求学生力求在规范的基础上使自身的作品更具创造力。于是,我尝试将科学课上最基础的设问发明法移植进劳动与技术的教学中来。教师建议孩子们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式来对自己的作品重新思考、大胆改进;并且建议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完成作业。果然,一加一的智慧大于二。展示评价作业环节,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有一个小组的作品让师生们眼前一亮:他们五个人制作了一个车头、四节车厢和与之长度相当的轨道,并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作品顿生新意。这辆加长版的磁悬浮列车自然吸引了所有同学的注意,而作者们也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中显得十分开心。简单的加一加效果真是出乎意料!不止于此,孩子们由此找到了创新的突破点。在接下来的一课——《卡车》的制作时,孩子们思如泉涌,作品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有的把车厢设计成房车,有的在车厢顶上设计窗户,有的将车厢的一端制作成可以封闭也可以打开的……这些作品,既是观察生活的结果,更是创造思维的结晶。

二、美育让劳动与技术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教育本身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既要重智育,也要重人文。劳动与技术教材里研究的对象很多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技艺”的宝贵遗产。劳技课堂里应该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如果将美育与劳技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美育之间涉及的范畴经常是重合的。比如: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剪纸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劳动与技术课里有关于泥塑的教学内容,而美术课里也有。在教学时感悟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偏重“技术”,美术教育则偏重“艺术”。但是如果能恰当地将美育的“艺术性”运用到劳技教育的“技术性”里,会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如在进行《泥笔筒》一课的教学活动时,笔者将美术课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与劳技操作进行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制作时,我采用视频教学的方法。视频中的泥笔筒选择最常见的圆柱体,学生也很容易模仿。于是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笔筒除了圆柱体还有哪些基本形。通过欣赏部分不同基本型的学生作品,讨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做出不同形的泥笔筒变化的关键在筒底,其余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视频教学中演示的一样。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基本的泥笔筒进行装饰美化。比如可以改变筒口的造型;可以用泥丸、泥条(也就是美术教学里常用的点、线、面)进行装饰;也可以用挖切、镂空的方法等等;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自然泥进行制作,如白瓷泥、黄泥、紫砂泥或者绞泥(泥塑里将不同颜色的泥进行不均匀的混合,形成自然的纹理与色彩变化)进行制作;还可以做出各种造型,如卡通的、动植物的等等。孩子们的作品当然在规范的基础上很生动、很有趣。也有孩子提出可以将手表、台历、相框与笔筒进行组合,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实用、更有创意。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9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劳作学校

凯兴斯泰纳(1854~1932),德国教育家,是德国职业教育走向辉煌的奠基者,也是职业教育领域少数几个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关于职业教育的意义、地位和运作方式的阐述成为后人不断研习的对象。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凯氏理论的两大瑰宝。他的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性,成为世人坚定职业教育信念的思想支柱。但是,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不仅仅止于意识的宏观层面,他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也有自己的设想,而这些课程思想正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缘起。时至今日,我们既保留了凯氏课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在时展进程中不断加入、改变了一些课程元素,但依然没有达到期盼的理想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读凯氏理论有关课程设想的真正涵义并寻求其实践途径。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

民族主义与国家责任凯兴斯泰纳生活在德意志民族由分裂到统一再到繁荣的大时代背景下,经历了民族融合的各种阵痛,因此他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思想毫无保留地反映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念中。他指出:“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①“教育者的全部教育必须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②他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本身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公民与国家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个公民都肩负起国家的责任,才能形成保护人民安全和福祉的坚强堡垒。作为最高道德的代表的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集体,每个公民都必须为这个最高价值的国家服务。因此,他极力提倡公民教育,认为只有实施全面的公民教育,才能唤起每个公民的国家道德感和责任感,才能让每个公民的行为成为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凯兴斯泰纳的民族主义与当时在德意志蔓延的偏执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坚持“国家的权力要掌握在人民的手中”③,并对魏玛共和国的体制表示认同。由此可见,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的,特别强调公民教育对实现国家价值的重要性。

实践主义与和谐发展19世纪末,德国在民族统一的大背景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分布的重大调整,工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是当时德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凯兴斯泰纳审时度势,提出了“劳作教育”的概念,迅速推动了20世纪早期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德国之后的双轨型教育体制。凯兴斯泰纳对当时德国传统教育中重记忆、轻实践的现象表示不满,他认为学校培育的只是“知识的仓库”,而非有创造力的新人。在这一点上,他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坚信“纯真理的含义只存在于狭小的范畴里,而人类的智慧则建立在对其最直接的人与事的了解的牢固基础上。”④所以,他要求学校将劳作课程纳入教育内容,甚至提出以“劳作学校”取代传统的“书本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有用的知识。但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并非指简单的手工劳动,而是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他强调“劳作”的创造性,试图通过启发性的劳动发展学生独立、审慎的思考能力,从而使意志、情感和劳动技能得到全面锻炼。如果说凯兴斯泰纳将公民教育作为目的,那么职业教育则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课程意识

凯兴斯泰纳希望国民学校将职业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并要求开设劳作学校贯彻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他不仅希望职业教育能融入普通教育的过程中去,还试图建立职业教育的独立地位。在劳作学校里,他提出了自己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设想。

(一)课程设计

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凯兴斯泰纳指出,尽管当时有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工劳动作为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作为原则的劳作课与作为课程的劳作课是不同的,“只承认劳作课是教育方法的原则,而不允许作为课程设置,这是无头脑的表现”⑤。为此,凯兴斯泰纳给劳作学校课程定一个原则: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手工劳作课程不同于一般基础教育的国民学校的手工课,而是以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为教育蓝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职业态度,具备职业认知。劳作课不是简单的动手实验,而是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职业伦理观。将劳作课设置为独立的课程是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突破了劳动技能附属于书本知识的狭隘理解,提出了劳动创造文化、劳动创造财富的新型观点。凯兴斯泰纳充分肯定了劳作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文化课中的劳作原则“以最少的知识素材,去换取为国民信念服务的最大量的熟练技巧、各种技能和劳动热情”是凯兴斯泰纳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他大量减少了读、写、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等课程,尽量多地安排手工劳作课。在文化课的传授中,他反对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是一再强调要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精神感悟。比如,要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就鼓励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各类遗留作品进行戏曲表演;要了解自然科学的原理,就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把握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规律和要点。在他的著作《劳作学校要义》中,将三年级的数学课设计成对工具及其零件的估价、测量和运算,不断地进行计数、称重和买卖,帮助学生获得数的概念和演算能力。因此,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中的文化课和劳作课并非相互独立的课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职业伦理教育的渗透出于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凯兴斯泰纳渴望国家成为一个高尚的道德组织,因此职业伦理教育在他看来是异常重要的。他说:“自觉地为所属集团的利益而进行某项工作,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最低贱的工作,这种自觉性始终是我们从事工作伦理化的开始。”⑥而劳动集体原则是对学生进行伦理化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彼此接触,相互了解。首先形成的品德是“关心体贴”,在此基础上养成的道德本性会让学生领悟到“责任感”这一概念。劳作教育的目的还在于唤起真正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越来越严谨的工作作风。正是德国教育家对职业伦理道德的无限推崇,才使得德意志民族以严谨和准确的工艺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很明显,凯兴斯泰纳没有鼓励设计独立的思想品德课来“传授”职业伦理的“知识”,而是一再强调劳作本身就是品格形成的过程,团体劳作是道德培养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团体劳作形成了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又促进了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职业课程的组织形式

独立思考是基本的学习方式独立思考是劳作学校的根本标志。凯兴斯泰纳认为传统的课堂领域仅仅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涵义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抹杀了他们的判断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他倡导用个体观察和个体体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适宜的需要独立思考的劳作场所和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天文学的图书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凯兴斯泰纳认为独立思考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他指出,在传统的国民学校,这种独立思考的训练受到了限制,劳作学校要改变这一面貌,必须从根本上缩减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一切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切实体会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获得赋予知识新价值的自由和力量,这是性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凯兴斯泰纳“独立思考”原则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的抵制与革新,劳作课程不是服务于表面的形象化教学,他从操作层面提炼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原则根据凯兴斯泰纳的设想,在劳作学校中,教师应按照职业的种类对学生实施分组教学。为了推广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凯兴斯泰纳曾对慕尼黑市的学校进行改造。首先,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延长学制,让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到18周岁。其次,增设了实践课,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再次,建设了为数不少的教学实习工作室,如在学校中普遍配置手工室、烹饪室、缝纫室等活动场所,由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工艺技师进行现场讲学。经过改革,慕尼黑市的学校加强了生产、生活与教育活动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育内容大量拓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次改造不仅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也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欧洲传统的学徒制体制已将职业教育的责任移交给了劳作学校。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凯氏课程的比较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不断完善,今天的职业教育局面已非凯兴斯泰纳可以预见。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课程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课题。凯兴斯泰纳的课程观在今天看来确实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他的许多课程意识还是先进的,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仍有启发性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每一种课程设计都有自身的目的,都是为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普通教育以学术成就为目标,课程的安排以知识体系发展为逻辑线索,职业教育以技能成就为目标,课程结构则应该以工作体系的发展为逻辑线索。但即便同是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多情况下,职业教育被解读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手段。这种理解无可厚非,但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效,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经济型的,一切以就业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个体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教育的德育功能。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目标则不同,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技术、有道德的有用公民而进行的,只有每个公民具有卓越的职业能力,国家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才能形成拥有最高道德的团体。因此,他的出发点是社会性的,这不仅指出了职业教育中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教育全面参与的重要性。

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施正如前文所介绍的,凯兴斯泰纳从来没有将劳作学校视为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所,而是将其作为造就国家有用公民的基地,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内心人格价值”的完善以及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在内的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是一种全面的职业教育观。首先,培养目标是技能和道德的整合体,因此,在课程上技能课程与道德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其次,职业伦理教育区分了职业道德与普通公民道德的差别,职业伦理教育拥有了独立于普通德育的特征。再次,伦理教育与性格教育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反观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存在几个误区:德育课缺乏职业教育的明显特征,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相互独立,学生很难从劳作中习得职业精神。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缜密的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敬业、合作的职业观念,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伦理观为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很多职业学校的课题设置都是依循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发展顺序。这种课程设置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因为大部分教师相信,只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了解专业的基本原理后,学生才能完成实践操作。但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在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他们普遍感到专业理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实践课虽有兴趣,但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艺不精。凯兴斯泰纳的课程思想并没有遵循这种教学顺序,而是强调职业教育一定要实现文化课与实践课的相互渗透。在教授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内容时,凯兴斯泰纳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建构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知识的内容,用生活案例领悟知识的涵义,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赋予知识新的价值。在实践课的学习中,他倡导独立思考,发现不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因此,他的文化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原则,而他的实践课程则强调了文化课的思维训练。

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观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两难选择:究竟是发展学生普适性的职业能力,还是将发展专门性职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在课程实践上,前一种观点占了上风,具体表现为非常重视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人们一直困惑于一般能力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形成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所谓普适性是不存在的,能力是需要通过活动定义的,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只能来自能力本身,而无法来自所谓的一般能力。凯兴斯泰纳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要求受教育者的人格应是一切技能的合乎目的的统一。“他既反对天才主义者强调孤立地发展学生的某种特定的技能,也反对圆满主义者企图使学生的所有技能齐头并进。他主张教育应有特定的目的,以此目的为主,调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机能。”⑦一味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恐怕只能陷入无根据的发展论中。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类型,充分挖掘他们特有的潜能,在专门性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普适性能力,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凯兴斯泰纳以其宽广的社会视野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大门,他对劳作教育的理想和实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他及其他先贤的指引下蓬勃发展,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的楷模。尽管凯兴斯泰纳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对职业教育寻根溯源依然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发现,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步履维艰,是因为对职业教育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充分理解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理念,走出困扰职业教育界的理论误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郑惠钦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190,213,19,43,27页

⑦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参考文献:

[1]吴海明.德国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陈爱江,等.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对劳动教育的思考篇10

一、树立全新理念,推进劳教民警队伍建设

面对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新形势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特点的需要,劳教民警必须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劳教民警队伍建设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把握时代性,体现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新理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起新形势下劳教工作的新理念。在理论上不断扩展视野,做出新概括,提出新思路,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实践。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总书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重要论述的基本宗旨。在劳教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确立民警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把关心民警、培养民警、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他们,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他们,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他们,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他们,形成各尽其能的和谐局面。

(三)树立法制化管理理念

劳教民警队伍建设,关键要靠制度和法律。新形势,新需要对劳教民警队伍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可是,当前劳教民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立法层次不高,制度不健全,个别民警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得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就迫切要求广大劳教民警进一步树立和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理念,同时,建立健全劳教民警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劳教民警职业,岗位特点的管理办法和执法机制。

(四)树立系统化开发的理念

劳教民警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系统化开发的理念。劳教民警队伍建设从环节上看,包括录用、培养、使用和考核、监督等;从内容上看,包括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从素质上看,包括政治、道德、文化、能力、心理素质等。总之,运用系统化开发的新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提升劳教民警的整体素质,对于做好整体劳教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抓好三项建设,促进劳教民警队伍依法行政,执政为民

(一)抓好制度建设,完善干警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和管理,关键靠制度。靠制度提升民警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以严密有度,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激励人。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教养相关法规、规章,完善民警考核、培训、轮岗、竞争上岗等项制度,加强执法执纪检查,形成 “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依托,以严明奖惩为保障,以监督机制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努力为民警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突出能力建设,提升劳教民警整体素质

1、改革干警录用制度,高质量地引进人才

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原则,消除“接班顶替”“近水楼台”“暗箱操作”等弊端,严把“进口”。根据干警在岗所担负的职责,分别采用合同制、聘任制及招标选拔制等形式,对公开录用的干警规定其任期、职责及个人所承担的义务。在人才引进工作中,除贯彻重点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原则外,还应因岗进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避免草率和盲目;对引进人员要认真考核,不听“一面之辞”,用人单位要质询考查,逐步将考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公开招考,一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他们一进入工作状态,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为劳教队伍带来活力,为劳教工作提高质量和效益。人才的龙头效应,拉动全所民警素质的提高,促进劳教民警的年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善,同时,开阔了用人单位的选人视野,为建设高素质劳教民警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强化培训,优化素质,创建学习型劳教民警队伍

经调查,目前劳教民警队伍中存在着以下问题:队伍的文化与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改善和提高,懂得法律、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缺乏,有些民警法制意识不强等。针对上述问题,为全面提高整个队伍素质,应以争创学习型队伍为抓手,全面推进培训工作。

(1)适应时势,拓展培 训领域

培训应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单位工作性质和需要,积极拓展培训类别。在劳教场所,开展以更新知识为重点,以劳教业务知识、法律知识、依法行政、公务员管理知识、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实行定人、定专业、定任务、定目标、定期限进行重点深化培养,并建立多层次教育的培训网络,使干警的继续教育工程实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可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民警的继续教育,如:所在单位按教育形式和学历层次给予按比例报销学费,学习上课时视为正常出勤,以此来带动民警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气氛,提升素质,优化结构。

(2)搞活培训形式,增强内在吸引力

对劳教民警的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职务层级、人员素质、知识结构,结合培训种类力求做到内容与对象相对合、形式与岗位层次相匹配,并注重依托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邀请委、办、局领导和市委党校老师授课。培训中,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演讲答辩,拓展训练等方式,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学员之间互学,把教与学两个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培训实效性。

(3)制定有效措施,避免流于形式

为使培训稳定有序,确保培训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要建立培训与使用挂钩,培训与考核颁证等制度,把培训作为提拔使用和晋职、晋级的依据。这样,既能保证教育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教育培训的质量,又能激发广大民警好学进取的热情。

(4)增加实践性培训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能力

要有意识地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民警放到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磨练成长,经受考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扩大心理训练的广度。

以丰富情感、增强意识、提高综合分析、辨别真伪,快速应变、果断处事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使干警能较快地适应劳教工作管理的需要。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作风转变

作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劳教民警队伍建设的重点。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劳教民警队伍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劳教民警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强化权力就是责任,权力就是服务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和形式主义,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做人民满意的劳教人民警察。

1、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改进机关作风

在管理学上,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是通过表彰先进,鼓励后进来发挥作用的。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劳教人民警察”和“向模范人物学习”等活动,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突破口,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深化学习活动主题,大力弘扬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模范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榜样引路作用,在场所内营造“比学赶超”,人人争先进,人人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劳教民警执政为民的思想境界,升华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2、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教育整顿,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劳教民警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不佳,工作质量不高,扯皮推诿和执法不公,索拿卡要等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教育整顿,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树立新形象。在整顿每个阶段提出具体目标要求,进行量化考核。如:在民主测评阶段,规定查摆问题是否深刻,查摆问题是否准确,分析问题是否透彻,整改措施是否可行等测评内容,凡是测评结果“满意”,“基本满意”率太低的,找问题,分析原因,重交群众测评。如仍达不到要求,即按待岗、试岗等程序步步推进,促其醒悟。通过整顿,洗却队伍浮尘,使劳教民警队伍焕发更清新悦人的面貌。

3、广开“阳光工程”推行所务公开

劳教单位要按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便民利民的要求,实行办事公示制、岗位责任制、挂牌上岗制、作风考评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为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把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和环节作为所务公开的重点,做到按规定公开,增加透明度,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开展各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队伍作风建设问题。劳教场所广开“阳光工程”,推行所务公开,使劳教所的公众形象更为公开透明,规范了民警行为,也有效提高了广大民警文明执法,依法办事,高效、优质服务的自觉性。

三、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竞争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发活力。现在,竞争上岗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它是以任命制为代表的传统干部选拔方式的创新。作为特殊场所,更要全面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为广大民警成长创造条件。在职务晋升方面,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现象,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推开竞争上岗,研究提高竞争上岗的科学化水平,重点研究笔试、面试、测评和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问题,研究提高竞争上岗的制度设计、技术支持水平,并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竞争上岗的效果。竞争上岗,全员从零开始,大家机会均等,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大家会认识到职位升降是靠实力竞争,拿本事说话,虽然最后上去的是少数,但下来的心理也能承受。在多数情况下,竞争者之间是强强相争,上者是“相对的优胜者”,下者是“光荣的失利者”,从而为干部的能上能下拓展了新的思维空间和上下渠道。

疏通人员流动渠道,加大职位轮换力度。若在单位采取恰到好处的“内流”,就能收到动一子或几子,而满盘皆活的效果。职务轮换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竞争上岗相结合,坚持同步推进,使职务轮换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与制度建设结合,使职务轮换工作有章可循。规定担任领导职务和管理人、财、物以及负责执法监督等职务的人员,应定期轮岗交流。一般民警每3年,中层领导 3至5年,所级领导5-8年必须轮岗一次。三是与工作需要相结合,使职务轮换成为培养民警的重要途径。民警每交流一次岗位,其知识和才干就有可能增长一次。对一些需要多岗位锻炼培养或工作急需调整以及一些工作不胜任的民警,不受时间限制,随时轮换。四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使职位轮换成为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职务轮换,使民警有了多岗位锻炼的机会,新的工作容易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内部轮岗有利于调节干警苦乐差异,做到好岗位不自傲多珍惜,艰苦岗位不泄气创佳绩。

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难点问题,就是畅通出口。其主要解决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对于那些纪律松弛,工作涣散,屡教不改,违法乱纪的民警,坚决清除出队伍,不适合在劳教岗位工作的允许其辞职,到达退休年龄依法退休。只有不适合的人出得去,不断进入新人,队伍才有活力,否则死气沉沉。实行辞职辞退,依法退休,逐步告别“铁饭碗”,打破“能进不能出”的弊端,充分发挥了新陈代谢和择优机制的有效作用。

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拔,优化组合。打破公务员制度下的轻松感、安全感和保险感,树立工作无业绩自动离岗的紧迫感、危机感和风险感,从而在客观上促使民警努力,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完善考核机制,构建考核体系

考核作为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具有基础、导向、激励、监督的功能,它是加强劳教民警队伍管理的重要手段,在队伍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明显,在促进民警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往的考核定性标准模糊,考核等次比较难以界定,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利于体现客观公正性。所以应结合劳教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劳教民警考核的新路子,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年度测评和平时考核为系列,凸显“实、深、严、恒”四字特点,独具个性的立体量化考核体系。

首先,考核内容要突出重点,体现考核激励导向性。部门考核重点是对部门参与全所工作和重大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以及对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和服务情况进行测评。平时考核重点是民警的德和工作实绩。

其次,考核方法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实行动态管理,体现客观公正性。为便于考核操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职位说明书,按职位分类对每一个考核项目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每一项考核内容根据职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的差别和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对质量、数量、时限,提出具体要求,附以详细的定性标准和相应分值,通过具体的标准去衡量每个职位,每个人工作优劣和得分,来解决过去重定性考核、轻定量考核,凭印象,靠感觉无标准的问题,克服考核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再者,考核结果贯彻奖惩分明的原则。在考核中,贯彻奖优罚劣机制,建立优秀等次比例制度。部门考评测评与年终奖金挂钩,个人考核结果与工资晋级、奖惩相结合,与职称评定、使用挂钩,与辞退相结合。切实提高考核结果的利用率,抓好考核结果的兑现。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扶正祛邪,克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铁交椅”,“太平官”成为历史,优秀人才得到提拔重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五、着眼实际,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警队伍,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的源泉,是体现“生命线”作用的重要手段。劳教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劳教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