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3 17: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篇1

关键词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 反思 路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1.冲突还是对接

互联网技术开阔了人们的思路,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对于具有地域特征和历史积淀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使青少年被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改变,他们能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来获取更多传统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多元信息又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冲击,扰乱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冲突还是对接?答案毫无疑问是后者。如何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对接并有机融合,是当下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话语权由谁主导

“互联网+”时代,信息既丰富又复杂,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同时,过去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此背景下,教育者把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成为了引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者如何主导“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话语权呢?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丰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改进“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一些枯燥、抽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把握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的现实性。

3.传授式还是渗透式

所谓“传授式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将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内化,以实现教育目标。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授式教育”方式弊端日益凸显,已经无法直面全方位、开放性的“互联网+”挑战。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于“渗透式教育”。所谓“渗透式教育”,就是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与实践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1]。“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营造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陶冶和提升。

4.教育效果可否实现“1+1>2”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并非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简单叠加,它更为注重互联网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克服旧教育方式难以“引人入胜”的缺点,运用互联网技术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等优势,实现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效应、效力的最大化。这种教育模式更为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传统文化课程对学习者的渗透、内化,其教育效果更加有效。

二、“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建构

1.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已不再局限于某一空间、某一地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从过去单纯依赖书籍、课堂等载体传授,逐步转变为越来越靠信息技术传播。我们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

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时,我们应立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同时,还应深入挖掘“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发挥其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快捷、便利、易接受等优势。例如,学生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尽相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在线社区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和不同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构建教育功能强大的“自媒体”、“社交圈”,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快乐地学习传统文化。

2.把握教育主导权,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育者把握教育主导权,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进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学校―家庭―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首先,学校应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主导权,制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还应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渠道。其次,家庭与社会应共同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连接纽带,互联网技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校讯通、微信群、网络互动平台等媒介的作用,成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选择。

3.开发符合青少年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直接决定了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们应开发符合青少年认知特征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力求趣味性、多样性,避免出现空洞乏味的说教。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趣味性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在线学习课程。开发这类课程,“重在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真正地体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永恒的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2]。

4.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手段的改变,还有教育方式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即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传统文化教育学习氛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注重“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翻转性”,即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享云端教育资源,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来,加强师生交流。此外,我们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中,开展探究学习、在线学习等。

5.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实现“1+1>2”的教育效果。

例如,将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求树立“以用户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还要求注重“用户体验”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体验性。此外,“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也给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互联网+;非物质文化;可持续发展;台州黄岩翻簧竹雕

自20世纪开始,人类对于文化活动的传播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叠加,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精神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了人类对文化社会演变的认识和发展方向的预判。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其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不仅能够保证我国文化的完整性,更有利于促进人们精神上对社会的认同。

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及重要性

在信息化笼罩整个社会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是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形式。

1.1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

人类历史上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为:笔墨录音电视互联网。在这个传播模式中,体现的是人类对文化传承形式的演变,更彰显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模式[1]。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不仅传承人缺乏,传承技术更是不够创新。互联网是当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利器,若将互联网+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不仅能够带动传统文化繁荣,更能丰富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

1.2 强化互联网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各种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消费的需求,更能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拥护。任何文化形式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在某个时代引起多大的波动,而在于其能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代背景相融合,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互联网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关注,当代人们日常休闲和工作都会依赖互联网[2]。若能将文化与互联网相融合便能够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进而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此外,当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许多的商品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销售,若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便能够通过商业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产业相挂钩,在传承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能够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

2 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是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强化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可持续发展备受社会的关注。

2.1 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

电子商务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其经济运营模式的出现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更对各类文化的传播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是一种手工艺艺术,其文化可转换为物质形态,不仅具备物质价值,更具备欣赏与收藏价值。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可以以商品的形式上传到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电子商务来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实现经济与文化“双收”的局面,在商业流通的过程中,还会勾起部分国人的兴趣,进而转向对该手工艺技术的学习,促进台州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2.2 形成规模性的技能培训基地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门手工艺技术,其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人们主动的进行培训和学习。然而,现阶段我国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继承人少之又少。而且,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规模性的传承,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形成规模化。为此,在台州黄岩翻簧竹雕形成商业规模的前提下,使业界人士共同融资,组建黄岩翻簧竹雕的培训机构,使技术形成规模化、制度化。作为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政府亦要提高扶持力度,提供培训基地一定的厂房设备,并减少相应的赋税,让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艺术在良好的环境下得以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 强化互联网+的理念,提高宣髁Χ

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在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转变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理念。在互联网+模式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进行文化传播。强化对黄岩翻簧竹雕手工艺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在互联网环境中形成固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的氛围,让人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受互联网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进而对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对民族文化继承的责任感[3]。

2.4 通过互联网来革新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主要以继承人的方式“人对人”进行传承。这不仅降低文化传承的效率,更影响了其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为此,要与互联网进行对接,通过互联网+模式来讲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方式进行革新,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等公众平台对其进行宣传,在保护性继承的手法上进行改革,通过明星效应、非继承人培训和网络真人秀等形式,以“互联网+”新媒体渠道播出,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互联网+模式在当今时代与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中,台州黄岩翻簧竹雕不仅拥有者独特的文化特性,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工匠精神”的体现,为此,要切实强化互联网+模式下台州黄岩翻簧竹雕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犹建.网络时代数字化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01(19):39-40.

篇3

中国的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其载体有:互联网、手机载体、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作为数字媒体这一朝阳产业,势必将深深影响着社会未来的发展。而数字媒体如何融合和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由得引起笔者的深思。

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的迷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的结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

然而用数媒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表达出来却是一件难事。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不是言传而是意会,而数字媒体时代更多的是程序和程式化,体现不出千年来的文化韵味,对意会更是无从体现,因此,价值观的不易表达,使得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迷失,倒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此外,数字媒体时代的出现也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温文、含蓄、低调,显然与数媒时代个性张扬的特质相抵触,两者思维特点的相异,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媒时代消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数字媒体如何表现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的发展,只有真正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有富有中国特色的飞跃发展。

运用数字媒体,从事物、事件的起源、发展、传承到影响等多方面加以详细还原,展现传统文化的真谛。艺术品是无形文化和技艺重要的物质载体,从数字化保护技术来看,出版电子书是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使传统书籍与数字时代相适应。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型多媒体电子光盘,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展示了民族起源、语言文字、经济政治、绘画体育等方面内容。

不能否认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在现时代的积极意义,一旦传统文化缺了位,无疑将会影响精气神,对于数字媒体也是如此,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融进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有精气神,才会有长足发展。

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中交往的时空限制,使全球性普遍交往成为可能,使网民能拓宽个体的社会认知范围和程度。

利用网络文化整合中国传统文化。采用不同方言的汉语传播群体利用汉字输入和电脑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汉语信息交流,来整合长期分裂的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中华民族正逐渐成为入网用户数量庞大的群体之一,汉语也将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响亮的声音之一。经过互联网络复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中渗透中国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1.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人文环境。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被教育者进行人文熏陶,是远程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远程教育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案例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图文并茂的形式,图像的出现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文字的理解,或者是用音频、视频等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样,远程教育中应该选择相应的媒体进行展示。比如,对于传统哲学、历史、政治、法制等知识理念,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为远程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更关注人本身,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在数媒时代下,作为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由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一的书籍馆藏到多元的书籍、磁带、录像带、电子图书等馆藏,不断满足和提供给用户获取广泛性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文化价值的借鉴和体现,无疑赋予了新时代图书馆以新的服务标准和价值体系,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建设方向。

以中文文献为馆藏主体,以传统文化立馆。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汉语为国语的国家,中文文献具有广泛的读者。目前,包括因特网在内的许多情报网络,中文文献量极少,对我国不懂外语的读者而言,存在严重的情报语言障碍,因此,要高度重视中文文献的转换。

特别是在提供传统文学著作的电子文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建立超链接,组建知识枝系,让读者了解此著作的背景文化资料,健全知识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数媒时代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文明的体现,更是一种科技的进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数字媒体冲刷着传统意识文化形态的同时,也在被传统文化过滤着,因此它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土壤里,才会更好更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玲:《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重塑》,《甘肃社会科学》,2007(3)。

2.徐黎、徐进:《从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数字化的区别和联系谈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

3.徐俐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再思考》,《图书馆》,2006(6)。

4.王国庆:《网络文化两面性的分析及负面影响探源》,《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版。

5.陶春:《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党政干部学刊》,2007(8)。

6.蒋国伟:《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情报学报》,2006(10)。

篇4

关键词:传统村落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数字化 互联网+

一、保护传统村落这棵大树

“传统”的特征在于强调文化从古至今的延续,它诠释了一组人群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传统村落以空间为单位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衍变与发展历程。在2014年中央政府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进行保护工作,提出“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明确要求四部局建立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政府、社会的任务,同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成为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手段。

虽然传统村落的保护任务明确,但实施过程仍然任重道远。难点在于保护后的开发利用,基于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中保护环境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容易被剥离后分析,走上重保护、轻发展成为研究方向。打个比方,传统村落好比一棵大树,现在保护的建筑、格局等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干,传统村落的人群的活动、习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像大树的树叶,没有非物质文化传统村落如同冬天掉光树叶的大树,毫无生机,时间久了,树干也没有了养分,树也没法活了。所以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还原技术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方法,以“互联网+”发展思路构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依存的保护生态,让传统村落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文脉的根扎深,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保护也好,发展也好,都先阅读其表象,挖根寻脉,沉浸内涵,梳理后才会有思路。传统村落的格局、建筑等物质文化就是传统村落的表象,并称为风貌,它的视觉感观体验更直接,并具备各自独立的文化情景,也因为是实体的存在,时间与人为因素留下的痕迹更明显,保护的工作量与难度体现在风貌的还原与修复上;传统村落中人文传说、节假日习俗、手工艺等为内涵,它依存人文活动环境而存在,是村落中人与物的身份标识,保护的难度体现在记录、推广与发展。所有我们先重点分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发展现状。

(一)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对象上,传统村落具备不同地域、时期、文化背景的风貌,在保护还原、修复实施过程前期就存在体量大。在传统村落保护研讨会上提出:“从2012年以来,我国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掌握了近2万个具有一定传统文化资源的村落信息,……目前,已经有3批2555个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2万个到2555个,从数字上体现出保护工程的庞大以及保护方案实施的艰难。

保护效果上,也只能实施村落风貌的局部还原,建筑的结构加固、细节的修缮等。传统村落中修建的技法工艺很多已年久失传,修复还原过程都存在资料不齐,技艺不精,审核不专业等问题,难以保障修复效果。同时,“历史建筑修复需要配套的建材生产、供给,需要建设一支历史建筑修缮的专业队伍,需要培养木匠、石匠、泥瓦匠、雕刻师等传统手工匠人、并传承历史技艺。”因此实施方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才能保障修复效果。

保护方式上,如果前期未针对建筑空间的划分、物件的使用进行发展规划,建筑空间仍然难以参与现代人的社会活动,与现今的时空产生隔离效应。在问卷124村中,居住在古民居中的人口21307人,……占问卷村村均艏人口的9.2%、常住总人口的9.4%。可见传统村落古建筑即使完成修缮,仍然无人使用,很可能导致二次荒废,成为当地的负担。

(二)非物质文化现状

保护意识上,大众并不强烈,甚者认为当下社会发展驱动下,老底子的文化与技艺自然应该被遗弃,并未意识到文化是村落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每个人认知的组成背景,是村落的存在根本。保护方式上的不够全面,很多针对文化的保护方式基本运用文字、影像记录后传播,民众只能通过阅读、观看被动式接受文化信息,体验效果对于文化的涵义深度上来看远远不够;保护传承与发展未进行规划与引导,文化的保护不同于物质,不仅仅是记录、保存、体验,更多的是传承与发展,文化的生命力依托于人的活动,如何让传统村落的文化重新以新的方式浸染我们,这才是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的很难做到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偏执或者忽视某个方向,如果作为阶段性的先后实施,无可厚非,但长久的失衡必定会带来物极必反的负面效果,因此建议传统村落首先从保护与发展的规划上相结合,运用保护手段推进发展,带动文化、旅游、手工艺等传统产业的创新升级,形成村落的品牌效应,反哺保护方案的实施,实现冯骥才老先生在《留住我们的乡愁》提到的“这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留住日常生活的场景,更是帮助他们留住自己的文化传统,留住对我们民族身份的记忆与认同。”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自我调整、创新、优化的过程,这既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的,也包括空间与时间的,它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化、系统化的思路,逐步形成符合各个地域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途径。整个过程我们按照互联网产品历程划分三个阶段。

(一)保护内容数字化还原模式

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是保护与发展的根,没有内容就没有文化的形态,我们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内容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呈现,完成传统村落与互联网结合的基础技术路线研究。其一,数据的采集:

针对保护对象的体量、类型、技术等问题,非常难做到实物与实景的还原,因此在保护的方式上建议采用视觉为主的数字化形式,采集记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采集类型主要分为:图片、影像、虚拟,三种采集类型针对不同的采集条件、环境、人群、对象;图片类型:采集方式适用于全社会人群,设备非常普及,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完成;采集对象无限制;后续的处理也相对简单,呈现的平台无限制;影像类型:采集时需要有一定摄影经验,设备普及;采集对象无限制;后续处理需要软件,有视频剪辑处理经验人员,呈现平台无限制;虚拟类型:适用于专业人员,使用必须具备专业三维技术知识,设备与软件都有专业标准配置;采集对象仅适用于物质文化表现;后续处理需要三维虚拟相关专业知识人员操作专业软件,呈现平台需要对应交互技术,比如触屏的交互、VR或者AR设备支持等。

三种采集类型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不同的适用人群与对象,从普通大众到专业人士都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内容采集,为后续的呈现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

其二,数据的处理:

首先,建立云端数据导入模块:设定平台的数据导入功能,研发图片、影像、虚拟三种数据类型的导入端口,并要求导入用户设定文字描述与标签,具体包含数据的类型、地域、年代等作为查询标签,导入设定后上传数据库与文件云存储,并生成可阅读、分享、呈现、标签搜索的信息内容;然后,设定数据查询标签模块:平台中设置查询、链接模块,通过标签筛选数据,快速定位用户需要查询的数据内容,并免费提供数据链接端口,为社会参与推广宣传传统村落提供数据支撑;最后,设定数据分析模块:平台可分析数据查询、读取次数,可分析人群对于传统村落的兴趣需求点,为数据采集人群提供精准需求,为用户人群进行精准的推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提供精准规划数据。

数据处理提供数字化内容的操作环境,不仅要实现对内容进行审核、管理、存储的基本处理,而且要实现内容的传播、分析、流量转换,实现传统村落的内容“触网”,完成“传统”到“互联网+”孵化环境的构建。

其三,数据的呈现:

数据内容的呈现体现在平台的前端展示模块,运用创新的数字化呈现技术展示,依据不同展示内容可将呈现模式分为普通模式、VR/AR模式。普通模式:以图片+视频+文字展示形式为主,提供传统村落相关的介绍、游记、事件、活动等,采用自媒体的模式传阅,无呈现内容的限制,适合大众平台,无硬件平台限制;VR/AR模式:用户可以从普通平台切换成VR/AR模式,可360度观看村落的格局、空间实景,无需出门可实现看古村,是下个“互联网+”的呈现形态,该呈现技术适合展示村落空间环境、建筑格局等内容,硬件上需要VR/AR设备。呈现的内容都来源处理后的云端数据库,呈现的模式只是体验方式丰富,它的重点是强调体验情景、视听效果以及内容真实性与准确性,其目的将传统村落数字化的内容转换信息传递用户,引导用户行为,提高社会对传统村落的关注度。

总的来说数字化流程能够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的数字化采集、记录、传播、转化的功能,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并分析出适用从普通到专业级别的采集模式,整理出数据标签化的处理统计方法,设计出符合普通到VR/AR硬件平台的呈现方式,拓展内容的来源渠道,夯实发展的群众基础,构建传统村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数据库,实现传统村落的“互联网+”基础阶段。

(二)“互联网+”流量拓展模式

如果完成了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的数字化,可以说具备了内容的文化资源,但不代表具备产业价值,而且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如果只是放在温室中保护,永远不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因此对于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运营尤为重要,它需要我们分析如何将传统村落的内容进行传阅、挖掘、创新、发展过程,研究运用“互联网+”思路,实现“内容――流量――流水――内容”这一闭环,构建循环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互联网生态圈。

其一,内容产生流量:

内容是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它由提供者上传后分享浏览者传阅,并产生阅读价值与流量,阅读价值越高,流量越高,同比的传播率越高,社会效应也会增加。可见数字化内容的价值评定第一阶段的标准就在于流量的多少。我们研究发现传统村落中能产生流量的相关的内容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传统文化信息:历史人文传说、文化习俗等介绍解说性信息,它能采用图片、影像、文字构建情景化内容,可作为阅读消费方式实施推送;其次是旅游信息:以个人、运营团体组织、政府的角度推送相关内容,重点结合时节与自然景观、热点事件等推送至旅游消费群体;再次是手工艺产品信息:传统村落中传统的衣食住行相关的工艺品、传承技艺、人文背景以及现今创新应用发展情况,运用故事、产品化消费形式推送产品消费群体。

总之,内容是流量来源的基本,内容必须实现社会大众、用户人群、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必须达成一定的点击率,从传播对象上提高分享传阅指数,具备传播价值;必须具备传播对象到提供者引导作用,形成阅读者到传播者到提供者的转换功能。这样内容才会持续产生流量,才能达成构建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数据基础。

其二,技术拓展流量: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属于传统文化,我们希望运用技术改变传播、阅读方式,提供快捷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深层多维的体验环境,让阅读者更多、更快、更广的接受数字化信息。

―可运用数据分析方法,为用户提供精准、快捷的阅读方式。首先设定排名功能,可依据阅读内容的相关属性进行排名,比如按照时间排名可阅读最新的相关资讯,按照点击量排名可获得热点的咨询;其次设定标签智能搜索链接功能,当点击阅读某个内容时,会依据内容的标签自动只能搜索相同标签并提供链接的点击,为用户提供便捷接口;二可通过引导用户社交行为,用户阅读后可进行互动、转发、喜好选择、留言等社交功能,在提高用舨斡攵鹊耐时拓展信息的传播渠道,提高阅读的趣味性的同时拓展了平台的流量;三可采用VR与AR新型技术呈现,用户即可通过传统的阅读,还可以体验全新的全景式阅读。VR技术在网页与移动手机上为用户提供全景的图片、视频、三维数字化的空间体验,用户在全世界的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可体验传统村落中民宿、古宅、景观,还可穿越式体验传统村落的虚拟时空,完成传统村落的从古至今寻根问祖式的阅读方式,AR技术提供同一空间的维度下不同时间的维度体验,比如我们能够详细了解传统老宅,却无法快速查阅相关详细,在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快速读取数字化后的内容并自动切换到AR模式,实时提供用户多渠道信息。通过VR/AR技术,能解决传统网络传播的很多痛点,比如阅读情景与空间展示的局限性,因此新型技术的运用一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流量顺势而来;四可设计线下导流渠道,数字化内容与传统村落实际线下资源相合,线下提供端口,线上提品信息、地理位置、联系方式等,用户即可通过线上了解内容信息并导流至线下吗,线下拓展推广产品相关的文化衍生信息渠道,产生新的流量辐射点。

总的来说,在“互联网+”的环境中,流量是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我们运用老的或者新的技术手段,无非是增加体验方式,增强体验感受,模糊信息接受者与传播者的界定,以网状的形式传播传统村落内容,提高阅读量与流量,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也要优化传播的环境,建设传统村落的触“网”之路。

(三)“互联网+”流水转换模式

流量是数据的积累,是数字化保护的成果转换的先决条件,是传统村落进入“互联网+”的评价指数,但不是结果,所有的流量只有转换成流水才具备价值,才能构成闭环式的互联网关系,才能达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自我平衡的生态模式,所有我们接下来研究如何将需求转换流水,如何将流量变现。

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传统村落拥有丰富、厚重、高价值的文化资源,但转换成为产品需要平台与环境。首先缺乏的推广与宣传平台。很多传统村落已经具备众所周知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但却不知位置所在,比如《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地――黄公望村,坐落于第三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中太湖粮仓的一一湖州荻港,这些村落不管从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内容,都是值得我们关注,也非常具备体验价值,因此如何运用推广宣传推进用户的文化认知到认同,打造传统村落的“粉丝经济”,引导用户的文化体验、手工艺产品购买、旅游等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其次文化传统信息的开发平台。数字化保护内容形成数据库资源后,可为传统、时尚等相关文化产业提供素材资源。比如最经典的“乌镇模式”,从早期的传统影视的介入到世博会的推广,乌镇戏剧节的深入挖掘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关注,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造就了现今的乌镇,既得到保护,又促进发展,并产生新的文化聚集,这就是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开发模式,每个传统村落都可依据自身的文化特色进行挖掘,分析内容流量类型得出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转换思路,通过互联网逐步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成为传统村落的“网红”;总的来说,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是发展概念与生态链的形成过程,这种转换是长期的、见效慢的过程,但也是最根深蒂固、无法复制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文化传统信息是所有转换中必不可少的闭环构成因子,必须重视研究。

旅游服务信息的转换:文化传统信息的转换能够带来用户的消费行为,以文化理念为核心导览引流,但能否落地取决于服务,与传统村落相关的服务内容都可作在平台转换落地,具体涉及用户的食、住、行领域。首先是旅游服务前的线上信息渠道转换线下旅游体验。用户已经了解文化信息后却不知道去哪里得到更多更好的体验的痛点问题,提供用户从线上信息阅读到线下传统村落实体体验消费的转换;其次旅游中的线上信息查询转换线下服务。我们可通过在传统村落中设定二维码方式链接线上查询,方便信息提供者为用户在线下建立服务关系,比如电子导览、购票、外卖等消费行为;最后是旅游后的线上信息分享转换线下旅游导览。作为游者既是一种记录,也是阅读体验,更是社交分享,以游记、攻略等方式上传至网络平台,让用户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提供者,用户网络社交的辐射人群转换成为旅游用户。我们通过分析旅游的历程的前、中、后三个时间阶段,划分为信息渠道、信息查询、信息分享三个形式的转换,所有的转换来源于线上传统村落的内容,结束于线下提供服务为消费目的的转换节点,实现线上到线下的流量转化到流水的过程。

传统手工技艺的转换:传统村落中手工技艺是生活方式的载体,它代表古老的生活劳作方式,但是当下都市的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繁重的生活压力,所以民众开始倡导传统村落中的慢生活、慢文化,传统手工产品正好具备这样的文化基因,它能提供现代与古代的生活结合创新的转换方式,它是生活体验后的一种回味,所以我们以传统手工生活鼍拔原点,结合符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人需求的生活语境化的体验产品,比如影视、网络公众产平台、数字媒体APP等为载体,达成具备传统手工技艺基因的现代消费产品。第一类;转换影视案例《日食记》系列,以具备粉丝400万左右,日均阅读10万+的流量,该产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饮食制作,运用日常传统的手工器皿,特点在于生活化的视听语言与全手工制作的食材内容,强化温馨的生活理念,营造复古清新的情感体验;第二类:转换网络公众平台案例,微博公众平台的茶人王心,只针对茶领域,拥有200万粉丝数,并开拓直播、Zaker等传播渠道,在茶文化产品与品牌广告推广有一定转换,以茶文化为依托,传播禅宗理念,寻求文化认同;第三类:数字媒体APP案例《榫卯》,它通过图文非常详细的诠释中国传统木工技法,上线后20日取得了16万的下载量,并连续一周停留在App store教育类排名第二的位置,目前在教育类排名第十,这类产品是宣传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虽然未植入家居产品产品链接,但可预见非常适合作为榫卯元素的设计类产品的转换入口;综合来讲,三类转换形式都具备各自的特点与优略势,其核心在于生活理念、禅宗理念、工匠精神的分享,有这些深厚的人文内涵,传统村落中手工技艺传承与产品的转换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流量的转化是终点也是起点,只有转换后才能验证用户需求,才能实现内容的去糟粕存精华,才能实现文化内容转换产品,才能体现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转化不仅能提高社会对传统村落的关注,还能促进资本市场对传统村落的创新发展投资,还能引导用户人群重新参与传统村落的人文、经济相关社会活动,构建传统村落数字化的内容生成、流量形成、流水转换完整的互联网生态闭环,在保护传统村落同时达成创新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篇5

那么,当网络与传统佳节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凝聚力量、滋养人心的积极作用,2016年中央网信办部署各地各网站在中华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各地各网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内涵丰富的网络文化作品。

网络中国节的兴起,正是时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的创新之笔,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入了现代网络文化要素,让我们感受到用现代手法再叙传统节日之美的独特意境。

科技与人文,网络春晚直播幸福新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到春晚,在人们记忆中首先定格的就是除夕夜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而近年来,另一款主打互动、更重特色的网络春晚也越来越被网民所熟知和喜爱。鸡年小年夜播出的CCTV网络春晚,为观众提供了一道春节开胃大餐。

网络春晚是一场办给老百姓观看的晚会,且更具网络属性,它打破了设备、地域、时空的壁垒,许多现场观众和全球华人网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微博墙、九宫格日等时尚、新颖的晚会互动方式,加入到了网络春晚的大聚会中。

CCTV网络春晚自2011年举办以来,受到了多方好评。相较于往年,今年的网络春晚在技术、主题和表现形式上都更进一步。在带给观众无限精彩和全新观感的同时,将创新和突破的“接力棒”紧紧握在手中。例如,201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直播,便在2017年的网络春晚中被采用。网络春晚以“网络共新年,幸福正直播”为理念,首次引入了直播概念,打通晚会场内与场外的空间界限、时间界限,实现实时的同步互动,大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厚度。

除了网络直播,节目组更是采用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尊崇礼仪。那么拜年礼节是怎样的呢?跟着@TFBOYS组合 一起学习吧!见到平辈要抱拳,但要注意男女有别,见到长辈要鞠躬。”类似短而精的内容不断在中央电视台综合、财经、综艺等频道以及央视网新媒体平台等多终端播出,微博话题#CCTV网络春晚#累计阅读量达 7.8亿次,通过央视影音客户端参与晚会活动人次达718万。同时,晚会首次通过Facebook Live进行全球直播,有超过80万海外用户观看了直播视频。

特色与传统,各地各网奉上节日盛宴

中国历来重视对传统佳节的庆祝,除了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节,还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元宵节,“种瓜点豆,踏青游春”的清明节,“菖蒲美酒清樽共”的端午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七夕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节以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重阳节。

每逢佳节倍争妍,各大网站竞纷呈。各地各网站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网络中国节相应节日专题页面,精心策划系列网络文化活动,推出网评文章、动漫、微视频、互动游戏、H5、VR、直播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文化作品,集纳展示相关新闻报道,在全国全网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如中国网推出《过年啦!藏历新年初一 我们在拉萨这样过》等展现富有地方特色的过节盛况的网络文化作品;央视网、江西广播网等分别推出《动漫:我为爷爷煮蛋羹》《网评:让端午文化精神辉耀时代光芒》等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的网络文化作品;宁波日报网推出“最美家书”等系列互动征集活动,光明网先后推出《新春捞饺子》《蟹味重阳》等互动小游戏,吸引广大网民在互动参与中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中国节”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得到了各地各网站、业界专家以及广大网民的广泛好评。中国青年网评论: “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网络中国节’活动为人们上演了一场场‘文化盛宴’,也为传统节日找到了在新时代的最佳打开方式,让传统文化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得以凤凰涅。”

而针对2016“网络中国节”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著名节目主持人、朗诵家陈铎先生表示,“互联网时代,网络内容丰富,我们要树立一些榜样、标杆,要有所引导。网络工作者要特别认真、特别严谨地把最好的东西、最有营养的东西、最值得大家去了解吸收的东西传递给千家万户。”

他乡与故乡,好网民回乡看中国

“每次回家都会觉得家乡有些微妙的变化,不知不觉家乡的样子已经不是我印象里的样子了。它比小时候的家乡更加繁华,想必几年后还会有更大的变化。我想用视频记录下家乡现在的样子,也记录下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过新年的喜悦。”

“我的家乡如今处处呈现着生机与希望,鳞次栉比的楼房,美丽休闲的广场,宽敞洁净的街道,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林海风景线。家乡的巨大变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道路上的一个缩影。纵览金河山水,处处彰显活力。”

“时代在发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农民的腰包里鼓了,头等大事就是先盖家里的新房。老房子还舍不得拆,里面满满的都是回忆,新房子已经盖好,富丽堂皇的,是对生活的满意和希望。”……

这些话语,是春节期间返乡游子心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出走多久,不改思乡之心。但时展所带给家乡的巨大变化,同样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为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爱国报国优良传统,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热爱家乡、服务人民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培育,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于2017年春节期间发起2017“中国好网民・回乡看中国”网上寻找百名青年观察员行动。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媒体;创新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攒了几千年的精神文明、文化成果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是最基本的文化基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教育模板都在当代得到展现。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知识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5.1%[1]。基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也已渗透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随时随地分享信息、阅读、搜索、查看最新消息等等。新媒体的使用量俨然悄悄超过传统媒体。它具有的去中心化和双向交流的特质,让各种文化在新媒体快速传播中,积极创新,提升了影响力。新媒体的崛起让众多大学生无一不参与,无一不使用,这恰巧提供了一条新的传播途径。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较单一,多以上课、讲座的形式为主,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学习的兴趣。而新媒体作为信息时代之首,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直观快捷的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类的感官体验,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如果用最热门的新媒体结合最需要拓宽传播渠道的传统文化,会让单调的传播形式变活跃,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传下去。

2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策略

2.1从新媒体角度

2.1.1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进行有效传播1)时效性:纵观新媒体的各类优势,都远不及新媒体能在如今社会信息爆炸的同时,还能从容处理信息并即时来得让人震撼。调查数据显示有21%的大学生认为新媒体的时效性利于传播传统文化,因为它快捷、方便,可以筛选出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在享受它的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对它产生了依赖,即黏性。数据显示有36%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3~6小时,正是利用这种高效的黏性,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新媒体的同时了解到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有关传统文化的消息不一定最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所以不仅要利用新媒体的时效性,时时更新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增强传统文化的存在感。2)便捷性:数据显示有35%的大学生认为用新媒体接收信息是非常方便的,可以随时随地收到各种新鲜信息,有研究者从成本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构成挑战。”[2]低成本,高回报,新媒体的便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快速通道。3)互动性:互动是新媒体的又一个核心代表关键词,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沟通平台,不仅可以创造自己的表达,还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从事更多的活动。互动是促进信息传播的一种创新方式,新媒体的这一特点在满足大学生的性格追求的同时,还是信息与受众间的桥梁。新媒体的共享性和互动性正是解除传统文化传播困境症状的对症药方,在利用新媒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设立意见建议,论坛留言,话题讨论等互动区,以增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互动效果。

2.1.2创新的传播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使用QQ、微信、微博分别高达77%、58%和33%。这三种媒介是大学生用率最高,然而这三种方式各有特色:1)QQ是大学生中利用率最高的,它是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了解各大班级、校园群体多以QQ为主要信息传播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兴趣部落,公众号,QQ空间来推送传统文化相关内容。2)微信可以通过添加好友构建自己的社交圈,是半公开的社交软件,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会关注几个甚至十几个公众号,受众也可以对感兴趣的推文进行互动和留言,我们可以对受众进行个性化推送和对软文进行分类。同时,通过人们的转发分享,让更多朋友圈里的受众关注与传播。3)微博的特点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利用微博来进行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快餐”平台,因为内容精简更容易让人们接受,现代的人们生活节奏很快,多是利用碎片时间摄入信息,所以微博就成为大学生搜索信息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2.2从受众的角度

2.2.1进行氛围营造,普遍传播

传统文化虽百用而不知,但却早已渗透人们的日常,只有把已贯穿生活的那部分明显化,把鲜有人问津的部分存在化,才能有效增强传统文化的存在感。我们可以利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电梯电视、公交电视等媒体资源,进行氛围营造和传播。通过调查了解到,有63%的大学生接收过来自网络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新媒体覆盖面广的特点,增加传统文化的曝光率,让传统文化围绕在大学生身边。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不仅要依靠新媒体的力量,传统媒体也不容忽视,利用创意广告在公共场所进行宣传,通过标语、绘画、雕像、公益广告等多元化的方式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受到文化的熏陶。

2.2.2利用使用习惯,重点传播

数据显示,有45%大学生喜欢视频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因此可以针对他们喜好,在QQ、微信、微博上,以创新的视频传播方式推送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内容越多元、越独特,大学生越会被吸引,越容易接受。新媒体语法规则中说到“没有新媒体,只有新服务”[3],不论什么样的新媒体其最终目的都是更好的服务,只有遵循这样的道理,受众才会选择信赖。同时,从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晚上使用手机远大于平常,所以在选择手机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的同时,还可以将推送时间选择在晚上,以增加接受率。

2.2.3迎合大学生更喜欢的传播内容

第一,通过调查数据知道大学生们有63%的同学喜欢《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59%的同学喜欢传统美食,对风俗习惯感兴趣的达到50%,针对这一类与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传统文化类别,譬如美食和地方风俗等,会作为先期传播内容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以他们的喜爱为突破口,随之循序渐进拓展到其他领域。第二,调查中有49%的同学喜欢有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随着电子书籍的使用率日趋升高,可以在微信和QQ上建立有关传统文化的公众号传播电子书籍,同时,也可以创新传播,例如利用有声读书、有声小说、广播剧等方式使传统文化书籍的传播方式不仅仅只是阅读。

2.3从传统文化自身角度

在力求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道路上,不仅要竭尽所能的发挥新媒优势,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

2.3.1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意融合

人们不再满足于形式单调的传播方式,而是用不同的文化形式表达传统文化,力求以更新颖独特的方式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例如将戏剧融入进流行歌曲中,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迎合了大众的喜好,跟紧了时代步伐。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传统文化新融合,改变以往口耳相传的模式,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吸引大众关注。

2.3.2传统文化作品的内在提高

在时展和西方文化冲撞的混杂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迎合大众口味,传统文化经被做了很多改造,甚至是扭曲。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不仅要考虑作品的回馈,更应该注重作品的内涵价值。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影视潮流,越受关注,责任越大,影视制作业应该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利用它的受众广而多的优势,尽心尽力为传统文化传播助力。

3总结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带来了满满的文化自信!作为最富有创新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创新融合的方式让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为其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有意识的维护和传播传统文化。利用新媒体来弘扬传统文化,即顺应了时代步伐,也迎合了受众需求,还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创新、形式创新,是一举多得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2]张毓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J].中国记者,2005(8):32-33.

篇7

[关键词]网络传承;戏曲艺术;传统艺术文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6.230

1 文献综述

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是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表现的大多是民间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闫飞瑜[1]认为传统戏曲借助网络平台可以有更充足的发展;余浩[2]提出利用微传播“微”赢天下;房晓[3]指出戏曲文化要有品牌,要返老童走时尚路线,形式内容要创新,还要落地还俗走群众路线,目标群体大众化。互联网的发展为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戏曲受众群体边缘化。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我们义不容辞。王廷信[4] 和杨燕等[5] 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将当下定位为戏曲传播新时代,并对目前存在的戏曲网站的种类、数量等进行了分析统计,从戏曲网站传播的意义、网络戏曲传播的特点几方面来对戏曲网站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孙昭[6]在文章中提到2013 年,陕西省委提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为实现“陕西梦”,助推“中国梦”创造良好氛围,凝聚正能量的号召。其中和谐陕西是实现“陕西梦”的根本保障,也是文化艺术工作的核心内容,而网络与戏曲的联姻无疑能够为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建设和谐陕西提供一种契机。郭宇芝[7]提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戏曲文化市场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面对现实,了解市场并且依靠市场来实现可循环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市场需要认清形势、勇于创新,以互联网思维为工具重新思考市场发展的契机,借鉴互联网经济的成功模式,开拓戏曲市场发展的新路。

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现状

2.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传播途径多样化

“就戏曲而言,其传播形式亦可划分为舞台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广播影视传播时代,最后还有一个就是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它跨越了时间限制和空间范围,以其独有的时效性、广泛性、快捷性,为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周华斌[8]教授认为,戏曲从最初的通过“勾栏”、广场、戏园、剧场的传播到如今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传播,不仅改变了戏曲单一的舞台表演形式,创作了新的戏曲类型,又使戏曲得到了全方位的普及。当下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网络直播、微电影等传播途径,极大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2.2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平台多元化

戏曲艺术的发展平台在移动端的集中趋势下主要体现在专门的戏曲传播门户网站、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在一些图片网站、视频网站、网络交易平台上也有与戏曲有关的内容,强大的网络空间给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虚拟舞台”。

2.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数据信息共享化

建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数据库,整合网络戏曲艺术资源,是实现戏曲艺术资源交流共享的必要条件。有学者说“戏曲互联网传播的主要功能有两种――展示和交流”[9]。戏曲艺术的发展在于人们对戏曲资源的交流、理解、接纳与吸收。互联网所包含的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在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下用户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分享自己所推崇的戏曲艺术文化,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戏曲艺术的长远发展。

2.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表现形式多样化

基于人们对戏曲艺术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戏曲艺术自身网络传承的客观要求,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步多样化。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在2016年春晚上将流行音乐与戏曲艺术大胆融合,《华阴老腔一声喊》展示了新式摇滚的巨大魅力,颠覆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传统观念;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均将戏曲艺术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少年版《白蛇传》将黄梅戏与影视作品巧妙结合,深受大众喜爱与追捧;蔡国庆在综艺节目中一首《霍元甲》嗨爆全场,流行街舞与戏曲艺术的相互融合,让人叹为观止。流行元素为网络传承下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蓬勃发展。

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存在的问题

3.1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非遗传承人才缺失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厚重的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戏曲艺术传承人逐渐趋于高龄化。例如,2016年春晚中张喜民带领的华阴老腔团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艺术家。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非遗传承中,年青一代的爱好者少之又少。甚至,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剧种之一锡剧也曾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3.2 戏曲艺术不同剧种网络传承的受众群体差异大

我国戏曲艺术剧种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吸引的受众群体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不同剧种网络数据调查分析发现:秦腔播放量与点击量始终高于昆曲,整体起伏并不大;而京剧与华阴老腔的比较中,京剧播放量与点击量远远高于华阴老腔,且华阴老腔的浏览数量始终较低且区域平缓。这种现状最直接地表明,戏曲艺术的发展重心不仅是网络传承,而且在于受众群体的受众需求和自身知名度的高低。

3.3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创新力不足

创新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核心内驱力。互联网为戏曲艺术传承提供了客观的外部条件,但同时,更应该注重戏曲艺术文化的本质创新。中华传统戏曲艺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以强大的包容性融合各种优秀文化,形成独特的戏曲艺术魅力。

现在,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包括传统形式、戏曲与流行音乐、舞蹈、影视作品融合等。如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摇滚作品《给你一点颜色》、周杰伦的《霍元甲》、王力宏的《花田错》、陶吹摹端杖说》、李玟的《刀马旦》等都深受人们喜爱。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的戏曲爱好者与艺术创作者支持与创新。

3.4 网络传承下有知名度的网站占比较低,且影响力较为薄弱

据不完全统计,2011 年我国互联网上存在的戏曲网站林林总总,专业的戏曲网站至少在 1100家以上[10],戏曲网站的建设不断增加。但是,知名度较高的网站所占比例太低。尽管戏曲艺术网站处于上升阶段,但从全球范围横向对比,我国戏曲艺术网站还是缺乏一定的实力与能力。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

3.5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不仅在于企业、个人的努力和创新,同时更在于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目前很多戏曲网站的发展停滞不前,主要是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匮乏的问题,导致网站各方面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企业缺乏政府政策支持,造成其融资难,网站运营成本高,很多小的戏曲艺术网站纷纷关闭,同时,政府对戏曲艺术宣传力度小,了解的人少,导致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小。

4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发展应遵循四步走原则:①培育人才;②勇于创新;③扩大影响;④政府支持。

4.1 加大戏曲艺术文化的教育力度,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

大力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是对其网络传承的基本要求。应该加强传统的戏曲艺术文化教育,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戏曲艺术是我国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积累,戏曲艺术的网络传承,依靠的并不仅是老一辈戏曲艺术家的研究发展,更是当下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任务与责任。

4.2 提高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创新能力

纵观我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广场厅堂,到后来的广播电台、电影电视,每种媒介的诞生都在拓展蚯艺术的外延[11],戏曲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和专题片等戏曲“变异生态”[12]或“延伸生态”[13]的出现,既忠实了舞台戏曲文化,又赋予戏曲以新时代生命。戏曲艺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1)革新戏曲艺术的内容与思想。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戏曲艺术的内容创新要符合社会主流思想要求和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

(2)加强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传统戏曲艺术单一的表现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时尚戏曲艺术的消费需求。应该认识到戏曲艺术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将其与时尚的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舞蹈、小说、话剧等融合起来,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

4.3 增强戏曲艺术网站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是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含三层内容:

(1)资金充足是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必要条件。很多戏曲艺术网站知名度低、影响力小,甚至有的网站建设半途而废,根本原因在于网站建设过程中盈利模式的固化,从而导致网站建设成本高,利润低,资金不足,难以为继。

(2)戏曲艺术网站建设技术不成熟。有学者认为“目前的运转都是完全凭着自己对戏曲的热情和钟爱,再加上自己有限的资金来源和有效的网站赢利模式直接引导着戏曲网站的正常运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戏曲网站生存的关键问题”。应该努力提高戏曲艺术网站建设的维护技术和资源更新技术。

(3)企业戏曲艺术网站建设应遵循强强联手的发展理念,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整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促进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快速发展。

4.4 加强政府对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

(1)加大对戏曲艺术文化网络传承的政策支持,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政策偏移。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传承下戏曲艺术知名度。

(3)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戏曲艺术文化的网站建设,降低企业融资难度,促进企业转型和戏曲艺术文化的发展。

(4)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是网络传承戏曲艺术文化的根本保障。

(5)弘扬优秀戏曲艺术文化,加强对戏曲艺术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

5 结 论

戏曲艺术网络传承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自身创新的本质要求。戏曲艺术网络传承的发展代表的不仅是文化本身,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刻体现。戏曲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戏曲艺术网络传承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个人、企业、政府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闫飞瑜.戏曲艺术的网络普及与发展[J],戏剧文学,2013(9):116-118.

[2] 余浩.自媒体时代的戏曲微传播[J].西部广播电视,2016(5):38.

[3] 房晓.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J].投资北京,2013(8):38-40.

[4]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J].戏曲研究,2004(3):101.

[5] 杨燕,韩|,周斌.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68-72.

[6] 孙昭.传统戏曲艺术的浴火重生――陕西省戏曲艺术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当代戏剧,2016(6):42.

[7]郭宇芝.互联网时代的戏曲文化市场发展契机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8] 周华斌.戏曲与载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44.

[9]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82-85.

[10]云海辉,杨燕.中国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受众及其需求[J].现代传播,2011(8).

[11] 杨燕,周斌,韩坤,等.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2008(5):69.

篇8

关键词:互联网+ ;政工思想;工作要点

十以来,在讲话中指出,互联网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新时期,更要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完善制度,融入互联网+思想政治方法

互联网+传统产业,引发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会带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提升。互联网市场规模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必然引起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能使企业管理者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起与职工沟通的桥梁。互联网具有环境虚拟性和角色虚拟性特点,它便于行为者在网上吐露真实信息,许多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暴露、吐露的真情实感,利用虚拟的网络平台,就可以非常直接和比较可靠的了解企业职工思想状况。

二、增强管理,提高互联网+思想政治应用

虚拟化网j应用正在走向扁平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扁平化的思维,只有敢于直面社会热点、舆论焦点,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及时回应职工关切,积极影响引导舆论,才能推动现实问题解决,消解诱发矛盾的负面因素,聚集推动发展的正能量。通过互联网+还可以不断倡导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的组织,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最大化。

三、转变沟通,促进互联网+思想政治协同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很强的历史责任感,着眼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招聘比例,加强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力争把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成既是政工师又是经济师的“双师型”复合人才。宣传部门要善于同信息部门、生产部门进行横向联合,只有实施跨领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不断开发新平台,才能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不断向精确、实时、快捷、{效转变。

四、网上教育,平衡互联网+思想政治关系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双方是一种事实上不平等的“垂直型”关系。由于受“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教育执行者往往自居于“教师”、“领导”、“家长”等“优势”和“主导”的位置,教育活动是单向式的灌输和施与,这种僵化的、与人本精神相抵触的做法显然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了误区。互联网是一种崭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虚拟环境、平等交往、大众参与是它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消除或模糊了现实人际交往中职业、年龄、职务等自然的和社会的种种差别,使人际关系平面化、单一化,真正实现了平等。另外,互联网文化是多元的,它的分享具有强烈的大众参与、自主选择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只能是平等型,在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真正实现了平等,建立在师生、长幼、上下等垂直型角色关系上的教育在网上很难有生存空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掌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特点,以平等交往的心态和“网友”的角色身份积极参与网上教育。

五、网络互动,拓展互联网+思想政治领域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毕竟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其互动性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根据互联网的特点,及时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以人为本,互相交流,讲究工作的艺术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人网络。比如,设立网上交谈室或网上论坛与企业职工交流思想,发表正确的思想和见解,解答企业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电子信箱为企业职工提供专门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面教育,提{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

六、加强监督,确保互联网+思想政治落实到位

互联网信息时代,工作方法要创新。利用互联网+进行企业政工思政教育工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坚持的。因而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大监督的力度,要时刻的保障企业思政工作的积极性,避免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任何的纰漏。

[参考文献]

[1] 杜向荣,胡明,张寰.从“企业+互联网”到“互联 网+企业” [J].管理纵横,2015(36).

[2] 王新.“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研究[U].管理观察,2015(11).

[3] 李长恩.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传播;保护

戏曲出自民间,极大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智慧。在大多数人看来,传统戏曲类似于现在的唱歌,但实际上戏曲包含的内容广泛,处处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背景联系紧密,而我国的文化背景涉及了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浓缩了传统社会以及现代社会的多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精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可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形式不断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在保护和传播方面遇到一定的阻碍,所以进行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探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对传统戏曲文化保护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与现代文化以及网络进行结合,激发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力,加强戏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播。

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追求现代艺术,使传统戏曲文化逐渐边缘化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它具有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现代文化受现代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影响,具有充分反映现代中国元素、中华精神、中国特质的文化属性,这恰恰突出了现代文化的现代化、先进性、多样化特征。传统戏曲追求团体性和个性相结合,注重技艺的掌握和传承,而现代社会追求个性发展,更看重个人的视觉体验,多从是否具有美感、是否能快速从这些艺术作品中获得需要的资源等角度来评价作品,忽视对技艺的传承。人们通过看电影、看电视、玩电脑就可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这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当代人的目光,这些因素使传统戏曲文化逐渐边缘化。(二)反对创新,惧怕新艺术元素的引进戏曲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意识与文化形式不断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让戏曲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而在能让戏曲重获新生的众多方法中,大众能接受的但反对者也很多的就是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元素创新。从现状来看,一些戏曲工作者反对创新,只勤于苦练,追求对传统技艺的掌握,执着于保持传统戏曲的原有特征,忽视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创新,长此以往必定不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就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戏曲特征的同时对戏曲进行创新,实现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戏曲传播者不能执着于保持传统戏曲的原有特征,而是要结合社会现状,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让传统戏曲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三)漠视需求,违背传统艺术发展规律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歌手的演唱会人山人海,却很少看到戏曲舞台人山人海。究其原因,首先,传统戏曲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标准。戏曲爱好者多数为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戏曲发展的市场不断缩减,戏曲听众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戏曲的传播受到很大冲击,也致使部分传统戏曲工作者创新积极性不高,对听众的要求不再重视,逐渐淡漠化。这不利于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加深传统戏曲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其次,为了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有的传承人会过于依赖现代文化,使改良后的戏曲文化完全失去传统文化原有的特征,使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逐渐失去本该拥有的文化精髓。

二、现代文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策略

(一)以开放积极的心态重视社会需求,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戏曲艺术的有机融合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是对传统社会时代特征的文化展现,有多样的形式,我们要想更好地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必须先了解现代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质,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让两种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实现多元化,以群众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完美地展现传统戏曲文化。从目前来看,戏曲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忽视,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应重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首先,面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现状,我们要开放心态,重视听众的要求和意见,将听众的观点纳入戏曲文化创新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其次,在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播之前要确定戏曲传播的重点,然后再以重点为中心来传播戏曲文化。再次,传统戏曲文化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精神面貌,时代久远,稳定性强,这也是它无法良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时,文艺工作者要灵活变化戏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符合听众需求的方式展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使戏曲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二)结合传统戏曲表演规律,拓宽戏曲演出市场传统的戏曲表演中展现了表演者的嗓音和唱腔,还有他们的姿态和舞步的结合。所以,戏曲对于表演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在戏曲表演之前都会对表演者进行动作、眼神、走步等方面的指导,以期在人们面前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听众通过人物表现就能感受到戏曲抒发的情感,增强对戏曲的印象,同时提高对戏曲的关注度。戏曲最受欢迎的是表演者的唱腔。因为戏曲表演者的唱腔具有极强的情感表现力,表演者着力于通过唱腔对生活场景及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让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戏曲内容。所以,为了让人们通过简单的文字感受到戏曲抒发的感情,表演者一定要有极强的唱腔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戏曲的感染力。基于此,我们可以为戏曲的传播拓宽一些途径。如通过宣传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戏曲表演者的技艺让人们对戏曲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人们对戏曲文化的追求。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戏曲表演场地的方式增强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感,弥补人们对传统戏曲文化认识的不足。如此人们也能在戏曲的熏陶下逐渐对戏曲文化生出感情,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发展。(三)创新艺术思维,发掘传统戏曲文化价值传统戏曲文化最具有传播价值的就是其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这也是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关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方面发掘,发现其中蕴含的哲学价值以及音乐价值。哲学价值体现在戏曲表现出的历史文化以及时代精神、思想特点等。这些文化价值是我国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时候,对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我们可以再利用,注重戏曲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将戏曲中蕴含的经典文化与现展理念相结合,让现代文化更加多元化,让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助力社会发展,也让社会发展推动戏曲文化不断创新和完善。音乐价值是指表演者独特的唱功和唱腔,听传统戏曲,让人们走进拥有历史感的时代,更容易融入戏曲环境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四)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戏曲工作者在传播戏曲文化时应该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当将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后,人们就能足不出户了解传统戏曲文化,并拉近自己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而利用互联网技术也能将传统戏曲文化知识通过简单的方式展示出来,如网上有很多有关戏曲文化的教程和解说,通过观看网上视频,可以增强人们对戏曲文化的接受度,发现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精髓,最终达到促进戏曲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只有人们对这种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顺利地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才能更好地结合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文化。

三、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方法

为了保障传统戏曲文化的价值,我们应该对这方面的保护工作进行策略研究。(一)文化的传播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变化。所以,为了保障传统戏曲文化的特有价值延续下去,我们在保护传统戏曲文化时应该注意戏曲在语言艺术和表演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保留戏曲特有的风格,在与现代文化融合过程中尽量还原传统戏曲文化。(二)有的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地域色彩浓厚,在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的当今时代,这些戏曲文化尤其容易流失,我们在传播这些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时应该将其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让人们感受到国家对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视,保护传统戏曲的多元化。(三)对于戏曲的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戏曲艺术挖掘和新人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人们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戏曲文化的全面保护。

四、结语

传统戏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现代社会,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让戏曲文化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生.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承[J].大舞台,2018(14):78-79.

[2]尹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云南白族传统乡戏“吹吹腔”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67-68.

篇10

1.1网络语言的任意性挑战语文教学的规范性

语文文化是以我国传统语言文字为发展基础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有效培养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上可以准确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能力。但是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其对语言教学培养目标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比如网络语言中经常以错别字或者新造字来表达人们的意图,例如这样子会被简写成酱紫,什么错写成神马等等。网络语言这种对传统语言的消极打击,对于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学生群体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语言教学中不注重网络语言的冲击,那么必然就会造成学生在交际、写作以及阅读上存在很大的语言障碍,同时也会影响我国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发展。

1.2网络语言的标新立异挑战语文教学的传统性

网络语言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词汇上的标新立异。很多网络语言都是以吸引别人关注而出现的,比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这句原本是以表达作者美好情感的诗句在网络中被改为待我长发及腰,甩你一脸马尾可好,这样的语言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其对原句的内涵是一种颠覆。但是尽管这样的语言没有任何内涵,却能够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语文这门学科涵盖了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等丰富宝贵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网络语言这种恶搞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会对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阻碍,不利于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性发展。

1.3网络语言情感性挑战语言文学的严谨性

一般来说,互联网中的交流语言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也就使得网络语言在内容组成上具有更强的情感性,比如在网络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可以充分描绘出网络语言的特点: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的样子,哪怕你是一条狗。所以说,网络语言在使用与形成上,不会受到发言者和创作者的年龄、能力或者社会地位的限制,但是网络语言一出现就会受到很多网民的追捧。比如“濉闭飧鲎郑不仅能够表达出发言者的无奈,而且还可以用在对一个人的面貌的描述,这种效果是语文教学所无法做到的。然而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语言则是专属于表达各类情感且其每一种情感所使用的语言是特定的,具有很强的文学气息。所以说,网络语言的情感性的特点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语言组成、语言表达效果上的巨大反差,使得传统语言文学严谨性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但是从实际的语文教学上,学生对于网络语言极力追捧,而对于严谨性的传统语文语言却没有多大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不仅会对传统语文语言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对语文的学习。

2.语文教学有效应对网络语言挑战的策略

2.1合理看待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发展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兴事物以及未来语言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就要合理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存在,并且要将好的网络语言引入到语文教材当中,从而可以让学生可以正确的运用网络语言。

2.2对学生进行网络语言的运用进行正确引导

当前学生在网络语言的运用多数都是跟风,这也就需要语文教学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对学生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进行正确引导。首先是要对网络语言有一个正确看待态度,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教学理念进行创新的方式来让传统语文成为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语言的主要平台,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来让学生了解传统语言的魅力,以此来达到学生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合理运用网络语言的效果。

2.3开展语文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系统本身具有便捷、内容丰富的特征,所以当前教师在应对网络语言挑战上要在保障传统语文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将网络语言的优势引入到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以此来促进传统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创建网络教学平台来融合各项语文教学资源来促进网络语言与传统语文教学的融合。

2.4家长与社会要负起对网络语言的责任

首先,家长应当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语言学习、交流与运用环境,比如家长要对学生平时运用不良网络语言的行为进行纠正。而学校以及相关组织部门也应当通过加强网络语言管理来进一步的促进我国语文教学以及汉语的规范性发展。其次是从学生角度上说,家长在学生接触网络语言以及运用网络语言上主动地结合传统语文教学内容,从而可以自觉地正确看待与使用网络语言,让其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避免因为过多使用网络语言而耽搁正常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3.结语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事物,其对当前语文教学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传统语文教学作为有效传承中华文明,以及培养学生规范运用汉语的主要渠道,只有正确看待与运用网络语言才能是有效应对网络语言冲击的良好手段。所以说,当前在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应当通过共同努力来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并且将其中好的内容引入到语言教学,剔除不良内容,以此来让传统语文教学可以朝向规范性、严谨性以及传统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巍.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02)

[2]蒋丽,张金帅,孟玉梅.宽严相济应对网络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冲击[J].文教资料,2010(01)

[3]张连法.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