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的价值十篇

时间:2023-06-28 17:40:33

无形资产的价值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贡献

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曾说,倘若该公司在灾难中失去了所有生产性资产,要筹措到足够资金重新建厂根本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倘若所有消费者都突然失去了记忆,那么可口可乐公司就将破产。正是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和商家心中树立起的美好形象,为可口可乐这一品牌创造了价值。由此可见,品牌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不容忽视。本文就对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进一步说明。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核算范围的扩展

从会计学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是这样定义的: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它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现行会计准则因为商誉的非可辨认性把其从无形资产中剥离出来,虽然在资产负债表中无法量化和反映,但是其确实是企业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确定无形资产确认范围时应该考虑智力资本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客户资本、创新资本和过程资本。这其中品牌实力、管理层与董事会的动机、创新能力与独立于个人的知识又是重中之重的因素。虽然以上资产难以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但确实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

二企业价值的定义与价值创造理论分析

企业价值是由企业选择的资产和投资创造的,是企业各种资源协同作用的收益。广义来说,企业价值是股东价值、员工价值、顾客价值等的集合,企业价值不仅取决于其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是企业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均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狭义来说,企业价值就是股东和债权人期望收益折现之和。在以企业自由现金流量(FCFF)为基础的评估模式下,企业价值表现为未来各期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随后,美国的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共同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平衡了短期与长期业绩、外部与内部的业绩、财务与非财务业绩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经营战略的层面来分析企业价值,基本模式为:企业价值=产品服务+形象声誉+客户关系。

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是企业拥有的各类资产。在工业经济时代,有形资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智力资本和供应链系统等重要资源,由于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而被摒弃在财务报告之外,这是造成账面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根本原因。比如实施品牌战略的公司,其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多数都大于1,财富500强企业的这一比率平均为3.5,说明这些企业71%的市场价值来自无形资产。由此可见,企业价值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来自无形资产的贡献。

三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作用

一般来讲,企业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其有形资产的价值就能够得到体现。但是有形资产的价值不会无限制的提高,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为了创造超额收益,企业必须借助无形资产来辅助有形资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企业投入相同的有形资产而创造的价值却比原来多,这个差额就是无形资产的贡献。因为有形资产仅仅是转移其相等价值,而无形资产则是其抽象劳动的潜在价值的进一步释放。因此,企业要想获得超额收益,必须依靠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创造能力。

那么,无形资产是如何创造企业价值呢?从竞争战略的层面分析,无形资产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产业结构理论、企业资源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关系理论分别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企业拥有或能合理配置的稀缺资源和这种能力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关系。但无论哪一种理论,都离不开无形资产的培养与利用。

因此,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无形资产的存量决定了企业当前发现市场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无形资产的增长、更新速度以及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此外,无形资产还能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主要途径有三种:

第一,无形资产作用于有形资产共同贡献企业价值。

如专利、商标使用权附着于机器设备、产品等有形资产,从而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来提升顾客价值,进而在销售市场上取得更好的业绩来提升企业价值。

第二,无形资产单独作用来提升企业价值。

比如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创新可以为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上的投资又能转化为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第三,无形资产之间相互作用来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部分无形资产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比如可口可乐的神秘7X配方以及其品牌形象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使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服务。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所有企业应该努力培养无形资产意识,加大力度对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建立起无形资产管理评价体系,分析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贡献的大小,分别确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设立无形资产价值贡献能力指标体系;走无形资产战略,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2

【关键词】无形资产;企业价值;价值增值

无形资产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重要资源,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相比处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企业的产品中含有的知识和技术份量不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有形资产而不是无形资产。而在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的形势下,无形资产的作用和地位正在飞速上升,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发展成为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品牌、人力等“无形资产”方面的竞争。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无形资产已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力源泉。

一、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一)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企业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

企业作为营利性的机构组织,其经营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价值的增加,而获利的根源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在企业的运作中通过将这些资源转化成创造价值的各种能力,以实现企业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人力、知识技术、管理、文化、品牌价值等无形资产或形成无形资产的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企业价值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企业拥有有形资产的多少,而在于在同类企业中占有的市场份额、知识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

企业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的发展潜能密切相关,是衡量企业的发展潜能的依据。管好用好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同时无形资产还可以通过与有形资产相结合,推动企业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提高管理效率。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共同决定着其创造超额利润能力的大小。在新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价值会使企业的潜能作用增加,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

(二)形成和创造无形资产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企业形成和创造无形资产的能力,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知识、技术、管理创新、文化、人力等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综合作用,是企业拥有的独特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文化等无形资产的集合。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各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拥有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构建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关键是企业所拥有和创造的无形资产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企业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计划,实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发展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经济

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都可以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可以将自已的知识、专有技术、品牌价值、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优化组合,通过对外参股,或者转让等方式,以求扩大企业经济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达到利润最大化。

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对企业的价值创造做出突出贡献,能够推动企业利润的提升。无形资产与企业市场价值有很强的相关性。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载体与核心因素。当今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乃至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先进技术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寡与质量优劣之间的竞争。

二、无形资产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知识技术

一个企业的知识技术创新标志着这个企业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非常有力的措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在互相促进、互相推动中共同进步,这种同向发展推动着企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知识技术作为企业的一项比较重要的无形资产,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优势资源,其以智力成果形式存在的知识产权、各种非专利技术等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售后服务各阶段做出了巨大的价值贡献,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能使企业的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为股东创造高额利润,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同时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够增加企业产品的价值,使之适应市场和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

(二)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不仅是一个企业比较重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载体。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标志着这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和提升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市场的通行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的发展,企业生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威胁,无论何时都会受到国内同行业甚至是国际上同行业的威胁。而企业独树一帜的品牌价值可以使本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分出差异,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该企业打败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

品牌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不具有自己独立的实体,不像有形资产如存货、库存商品等要占用企业的空间,但它是产品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将本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区别开,存在着自己的辨识力。在大数据时代,企业独特的品牌价值不仅是识别企业的标志,而且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的重要工具,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三)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活力的资源,人力资本具有自己的创造性。企业的人力资源不仅是关系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使一个国家、地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在企业中人力资本作为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隐性知识,人力资本的价值无处不在,包括经理人卓越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风格、企业员工特有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的人力资本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内生性,人的智慧是创新之源,人力因素更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企业如果能利用好拥有的人力资本,有助于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和价值观的培育,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凝结在一块,使得企业的潜在利润转化为现实的利润,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特别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一旦丧失,将给企业造成一种短期内无法立即修复的打击。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又是一种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贯通、互相融合,形了企业的文化优势,这是企(下转第242页)(上接第240页)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性的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

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和企业中的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企业的文化对内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力,对外是一种保障性的宣言,在企业文化的指引下,企业员工普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较强的行为执行力,能够推动企业高速高效运转。同时企业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是企业保持平稳和持续不断发展的必要保证。现如今,企业文化已成为商界通往成功之路的尚方宝剑,任何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企业,都会自发的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总结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产,在大数据即将来临的市场环境中,无形资产价值在企业整体中的价值也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无形资产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其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企业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形成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形资产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知识技术、品牌价值、人力资本、企业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通过企业的营运使之在实物生产过程、自身交易、投资融资抑或品牌延伸、企业扩张、IPO中实现价值增值。

无形资产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宏观上说,可以提高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促进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微观来看,不仅能增进企业的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又是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和增强企业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途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知识技术、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竞争。不仅如此,地区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也是所拥有或控制的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寡与质量优劣之间的竞争。无形资产已成为全球资本扩张的利器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无形资产对于企业来说,其价值是其他资产无可比拟的,因此企业要立全局观念,从长远考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无形资产,使其发挥最大价值,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因此,任何企业都不能忽视无形资产所能够对企业价值创造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苑泽明,刘静,张旭.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体系[M].会计之友,2010(02).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3

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质,而对生产经营较长时期持续发挥作用并具有获利能力的资产。故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和特点的把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但通常又依托于某种实体。

二、无形资产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持续带来超额经济收益,并由一定主体控制。拥有无形资产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无形资产所有权的排他性在市场经营中表现为独占与垄断,企业拥有它能带来超值收益。

三、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生产要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既要具备人、财、物这些传统的“有形”的生产要素,还要具备专有技术、商标权、专营权这些现代的“无形”的生产要素。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无形资产在不断出现,其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项,其次,就某一特定企业而言,能否构成其无形资产,是否具备延续性,还要作具体分析。

按其是否纳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核算为准,可分为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科目、作为资本支出处理的无形资产,以及不纳入“无形资产”核算科目、作为收益支出处理的无形资产。前者如企业有偿取得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后者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一般遵从谨慎原则,不作为资本支出而直接作为收益支出从当期损益中抵扣。所以,无形资产并非限于账面上列示的属于资本支出的部分,还有相当部分是“账外”的无形资产,对于这些无形资产企业不能忽视。

确定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具体方法:

当以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摊销为目的时,由于摊销是对成本费用的补偿,受税法和财政法规的严格规定,因而只有费用支出资本化的无形资产才能据以补偿;对于那些费用支出收益化的无形资产不得摊入成本。

当以无形资产的投资、转让为目的时,其对象就是被投资或被转让的单项无形资产。不论该项无形资产是账内还是账外,不论该项无形资产是自创还是外购,不论其费用作为资本支出还是作为收益支出,都可以列为评估对象,按照评估值入账。

当以企业产权变更为目的时的整体资产评估中涉及的无形资产评估,其评估对象是发生产权变更的企业整体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按照评估结果分析入帐。

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无论无形资产在账内还是账外,帐务处理时都必须关注无形资产各项目的特点,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无形资产的条件,是否应该纳入无形资产管理,以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

一、专利权

应注意对以下情况进行复核,初步判断其是否具备价值。

第一,专利权的残存有效期限。根据《专利法》第45条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不能续展。

第二,专利权人是否按规定缴纳年费。因为依照我国专利法规定,未按规定缴纳专利费用可能导致专利权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

第三,该专利有无涉及侵权诉讼、无效诉讼。

二、商标权

应注意对以下情况进行复核,初步判断其是否具备价值。

第一,经商标权人许可的注册的商标。因为商标权是由注册而产生,且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在有效期内受法律保护。未经注册的商标容易发生侵权行为,使用意义甚微。特别是国家规定必须用注册商标的人用药品、烟草制品以及其他商品,不得使用未注册的商标。

第二,该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否已接近续展期。对已接近续展的商标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商标的合法性。因为商标在续展时,可能因违法而被撤销。二是在注册商标转让许可使用合同中应明确由何方负责办理续展,续展费用由谁来承担。

三、土地使用权

对土地使用权,财政部曾于1995年下发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国有企业使用通过行政划拨方式无偿取得的土地,企业应按确认、批复后的价值,经财政部门批准后作增加固定资产处理,同时增加国家资本公积金,并单独立账反映。对以出让方式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价格低于所在土地基准价的土地,估价后在备查簿上进行反映,其土地使用权账面原值不作调整。

对于租用所有权属集体或农村所有的土地,承租方缴纳租金和相关税费,虽然其土地所有权、收益权不属于承租方,但由于在租赁期限内,承租方拥有长期使用权,在此期限内,土地租赁的价格会是怎样的变化趋势,应当根据土地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该土地使用权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应该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四、商誉

商誉是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这是由于企业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者由于经营效率高、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原因,与同行业比较,可获得的超额利润。

商誉是不可辨认的资产,通常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帐务处理,即该企业整体评估时,按收益法的评估结果高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的差额,确定为商誉的入账价值,为负值时,则为负商誉,不存在入账价值。

特别需要关注商标和商誉的关系,商标与产品相关,商誉是企业整体声誉的体现,两者有区别,也密切关联,如:与商誉相对应的企业超额收益中含有商标因素的作用,商标的价值是由商标所带来的效益确定的,而带来效益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信誉、经营状况的提高。所以,在判断入账价值时,要特别注意,根据具体经济行为确定商标和商誉的入账价值。

五、矿业权

矿业权是指矿产资源使用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根据《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矿业权经依法批准,可以转让他人。矿业权的价值是矿业权人在法定的范围内,经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而形成的,应当依法受到保护。

在判断其是否具备入账价值时,首先要依据并审核该矿业权所涉及的矿床勘探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评审备案证明、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验收备案证明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审查备案书等外部资料的真实性,其次是分析企业提供的生产技术指标和财务资料等内部资料的合理性等。

六、发电量指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703号)和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逐步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原则上不得建设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纯凝汽式燃煤机组,电网企业不得为违规建设的发电机组提供并网服务。

按期关停的小火电机组,可继续按照关停前上网电价转让发电量指标。纳入各省“十一五”小火电关停规划并按期关停的机组在一定期限内(最多不超过3年)可享受发电量指标,并通过转让给大机组获得一定经济补偿。

所以,发电量指标具备市场交易价值,可以有偿转让,应将发电量指标纳入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

七、污染物排放指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703号)和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污染物排放指标交易,按期关停的机组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偿转让其污染物排放指标,具体办法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制定,报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和水利部备案。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4

一、虚拟经济与财富观念的转变

经济学是研究关于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科学。但对于到底什么是财富,经济学家却有不同的看法。财富是否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是实实在在的金银?历史上,不同的经济学派都提出了他们的财富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财富应该是物质的。现今主流西方经济延承了这一传统,认为把效用作为财富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财富具有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二重属性。在商品社会,商品就是财富的基本存在形式。商品一般具有物理形态(更一般来讲具有效用)和社会价值形态。在马克思看来,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因此,财富在马克思看来更多的其社会属性决定的,可以是无形的、虚拟的。

马克思的财富观无疑是正确的,这与现今社会经济出现的“财富倒金字塔”现象相一致。从个人角度看,家庭所拥有的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据统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产在一个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正经历着个人家庭财富从价值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股票、存款、债券、房地产等占重要地位的变化。从宏观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进入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经济中出现了大量的虚拟资产。这些虚拟资产的增长速度惊人,数十倍高于实际资产或物质产品。不断形成以实际资产或物质资产为底部,上面是商品和真实的贸易,再上是名义的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最上面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头重脚轻的“财富倒金字塔”。

财富观念的转变与虚拟经济的兴起紧密相关。虚拟经济是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的,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它产生于实体经济,又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运行。虚拟经济下,资本增值的本质得到最彻底、最直接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中的虚拟财富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财富形式相对实物形式的财富更能体现市场经济下财富的本质属性,即财富的社会性。事实上,我们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可能只是一张纸,或一个符号,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相信它的存在是依据市场的存在而存在。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交换,可以被认可,它可以带给人收益、地位。虚拟经济以虚拟财富为特征,以虚拟资产作为经济运行的要素。

二、“投入——产出”与“报酬递增”经济模式的转变

这里的无形资产是相对实物资产而言的,也可称之为虚拟资产,指那些所有外在无形的财富形式,包括金融资产,还包括各种知识、技术、获得收益的权利等等。从价值确定上来看,所有这些无形资产价值确定都可以采用一种“资本化”的方法,即根据预期未来收益的折现计算其内在价值。这些资产的价格都是建立在人们的观念或信心之上。这明显区别于以投入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价值确定方法。成本为基础的价格体系逐步让位于心理支持的价格体系。

现代主流的经济分析模型以及公司营运的会计体系都是建立在投入——产出的基本逻辑基础之上的。这些模型反映了某个生产过程的投入及产出。传统的计量方式在衡量产品生产部门(如农业、采掘业、制造业甚至运输和公用事业)的经营表现时,有很强的反映能力。然而,当它们被用来提供经济中的服务和信息部门(如健康护理、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服务、教育、娱乐、媒体、软件)的信息时,其反映能力就显得十分无力。因为这些服务或信息部门中,对“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产品生产部门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信息和创意,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耗尽,相反却可以多次重复运用。有些服务(如法律或医疗服务)服务的质量远比服务的数量(服务提供者所花的时间)重要。另外还存在“网络效应”或互补效应:如果某个客户使用的“产品”(如电脑操作系统)其他人也在使用,那么该产品将给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或者如果某产品与其他产品配合使用,那么,此时的产品价值高于单独使用时的价值。虚拟经济的特征很多已经完全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情况。

无形资产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因素。这些“无形资产”或“非实物资产”,如智力资本、研究开发、品牌、人力资本等,将是推动“新经济”最为重要的要素。在这样的时代,对有形资产,如工厂、机器、办公楼、矿产资源等投资和经营的重视,将被智力、组织、制度和良好信誉等无形要素所替代。市场广泛的普遍性以及极强的渗透力,与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密切相连的。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域”(FVM)模型提出

关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争论,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期末资产价值的再确认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当期收益的重新计算问题。历史成本,以资产的原始价格作为资产的价值,在各期末不进行调整,直到资产被处置(清算)时,资产的价格变动才被记入损益。这样势必造成期末资产的账面价格与市场价格发生背离。支持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使用公允价值可以减轻这种背离,从而使会计上记录的资产价值与市场价格接近。

FASB在2006年9月颁布的SFAS 157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IASB在2009年的公允价值征求意见稿中也有同样的定义。可以看出在准则中定义的“公允价值”与“价格”有关,而其中的“价值”含义却被隐藏起来。原因可能是在这种“有序交易”中,价格最能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在现今的经济学理论中,这种价值是用未来预期的现金流折现计算出来的。所以,会计上公允价值计量虽强调市场价格,但本意应该是追求资产在经济上的内在价值为根本。在市场经济高级阶段,价值和价格正逐步趋向统一。

资产的内在价值如何实现?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只有人和物的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对处于经营过程中的资产最能体现这一点。下面,我们重点考虑这种资产的内在价值。这样的资产可以出售,也可以使用。出售可以直接换回货币。如果使用,还应该考虑到资产的使用效率问题。同样的一项资产,比如一把锄头,在张三的手里和李四的手里使用效率是不一样的。根据经济学效率原则,资产从低效率者手中转移到高效率使用者便可以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因而这种转移的机制对人类整体物质富裕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市场被认为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因而,资产通过市场交换就可能达到最好的人物结合,从而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假设前面经济收益计算的资产价值已是整个市场中最优的资产使用方式,这种资产使用方式可以在市场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即资产可以转移到最优使用者手中。

我们把上面计算的不同资产价值绘制到图表中,由此得到下图:

其中,β线为资产最优使用时得到的资产价值曲线。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资产的预期价值与资产原始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主观商誉的部分,即图2中的AeA0线段的长。主观商誉其实是企业所拥有的实体资产之外所有无形资产部分,包括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组织协调力、专利、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主观商誉可以用SG=fx(t,e)表示,其中t、e分别表示时间和企业知识积累等特征。主观商誉应该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所以一般有:SG'=ft'(t,e)>0。γ线为初始资本的市场利率线,它是资本最低回报线,可以通过转换为货币资本的利息实现。其实,通过上图可以看到企业的收益由利息和主观商誉两部分组成。

图中的线Ⅰ、Ⅱ、Ⅲ、Ⅳ分别表示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脱手价值会计(EixtVA)、剥夺价值会计(DVA)和现行成本会计(CCA)下资产在不同时段的价值曲线。很明显,脱手价值会计线、剥夺价值会计线和现行成本会计都是对传统历史成本资产计价的偏离。从理论上讲,它们更接近理想的资产经济价值线。稳健性原则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基础之一,所以,当资产的原始价值低于市价时而被确认,所以线Ⅰ可以替代γ线成为最低界限。

当资产的市场价格高过β线或跌破γ线时,资产就可能被转移出企业,这样资产从高效率使用者手中转移到低效率者手中,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

资产的公允价值应该落在AeA0EA围成的区域,即图中阴影部分,我们称这个部分为“公允价值域”。“公允价值域”意指采用非历史成本会计计量资产价值可能落入的区域,它表示资产计价对传统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偏离,以及对资产内在经济价值的趋近。

四、公允价值计量与无形资产价值发现

公允价值计量体现了市场对资产有效使用的竞争,代表了市场对资产价值的发现。资产的价值基于实体资产的效用之上,越来越多的是所注入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实,无形资产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因素。

公允价值计量为什么会在新时代成为为人瞩目的计量属性登上历史舞台,这与市场深化带来的财富创造过程和财富投入要素变化有关。无形资产、无形财富逐渐成为新经济的主角。这些无形的要素,看不见、摸不着,它们是真正的“幽灵”,无时无处不存在,并越来越左右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我们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我们却无法准确捕捉和计量。由于无法入账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多,造成了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巨大差异。这使人们日益感觉到建立在工业社会经济模式之上的历史成本会计不能满足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看为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最初一步。正如前面分析的,采用市场价格的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市场发现价值,而这些价值更多的是那些粘附在有形实体上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提供了一种计算公司市场价值的方法,而公司的金融索取权(债务加股东权益)正反映了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看作是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无形资产给公司带来的未来价值增值的总和”。无形资产可以分为需要与物质生产过程相结合,间接产生收益的无形资产,以及直接通过交换获得价值实现的无形资产。我们先来看参与经营过程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包括:知识、技能、专利等等。它们通过与物质要素结合,通过生产过程实现其价值。在会计上,通常我们可以把这些无形资产称为“主观商誉” (subjective goodwill)的部分。如图3所示,即:线段AeA0(或bd)之间的部分。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式,我们无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计量。虽然,在传统历史成本会计中,分为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可以根据其获得的成本入账。但是这个价格与该无形资产带来的未来收益无法相比配,它远远低于无形资产所带来的未来价值。如图所示,根据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系统在t2时点,我们只能确认资产的价值到D点。但是,此时由于无形资产的存在,企业资产的价值确远远高于D点。D价值点之上的广泛区域,在历史成本会计系统计量方式下,被忽略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虚拟经济逐步替代了实体经济,人们对财富的观念逐步由实物财富转向虚拟财富,以无形资产为特征的虚拟资产逐步替代了实体资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要素。这造成了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传统会计上确认的历史成本价值越来越分离。我们需要采用新的计量方式,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现无形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了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方式的重大革新。公允价值计量其实质就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计量,它采用资产的市场交换价格作为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虚拟资产作为一种纯粹的价值社会存在方式,它们的价值采用市场价格是合适的可行的。在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中,物质财富占的比重越大,个体对社会的依赖程度越小;虚拟财富的比重越大,个体对社会整体依赖度越大。资产的无形化、虚拟化,使人们越来越紧密地通过市场联系在一起。市场价格已成为人们行动的指标,人们据此判断他所拥有的名义上的财富。资产的价值越来越直接体现为它的市场价格。以市场交换价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直接体现了财富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变。

如图3,B点是企业资产在t2时点资产的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包含了资产的物质价值量,更包含了粘附在物质形态之上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线段BD表示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上确认的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它表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而对于体现为直接交易的无形资产,如金融衍生资产,它的价值唯一客观的确定形式便是它的市场交换价格。

五、结论

总之,市场深化带来的经济虚拟化与财富价值观念的转变,使价值的社会属性凸显。市场价格作为一种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价值衡量指标。以市场交换价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适应了这种新经济模式的转变,利用市场实现了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徐鸣:《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财经科学》2013年第1期。

[2]宋琰:《无形资产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16期。

[3]刘强安:《虚拟资本与公允价值关系初探》,《财会月刊》2009年第9期。

[4]刘晓欣:《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5

一、商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1895年英国首次将商誉运用于司法实践以来,国际对商誉的性质、因素、价值确认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商誉研究的成果中,国内外的共识主要体现在商誉的性质上。大家一致认为,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价值表示。即只要企业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就应该确认和计量商誉。并以公司总价值与其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简称差额论),或以预计的未来超额收益和预计的持续期限,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来计量商誉的价值(简称折现论或评估论)。虽然这一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商誉的价值计量问题,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仍然未能很好地解决,如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从何而来?能否将企业所有产生超额收益的因素均作为商誉的组成要素?其价值计量中,即使是以过去业已存在的超额收益,但以预计的持续期限和预计的折现率进行计量的结果,其可靠性有多大?对已确认的商誉价值进行摊销时,其摊销年限有的最长不超过40年(美国),有的不超过20年(国际会计准则),有的不超过10年(荷兰),还有的不超过5年(日本)等等,相差甚远。那么,商誉摊销年限确定的依据又是什么?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重新认识商誉的性质,将产生商誉的各种未入账的隐含因素凸现出来,使之成为具体的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形式,并重新构造商誉价值的计量方法,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其价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二、商誉的性质-组合无形资产

,对商誉产生的性质大致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价值论”和“总计价账户论”。但笔者认为,实际上三者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均可以统一于超额收益论中,即商誉是企业拥有的各种未入账的经济资源或优势所带来的超额获利能力的价值体现。这些经济资源或优势包括:优秀的管理队伍;特有的销售或组织;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有效的广告;秘密制造工艺;良好的劳资关系;财力雄厚、信用好,能博得同行业信赖和界的信任;高瞻远瞩的员工培训计划;通过向慈善机构捐款或派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而建立起崇高的社会威望;竞争对手经营上的不景气;与一些公司的良好关系;战略性的地理位置;才能或资源的发现;有利的税收条件;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等(GR.Catlett,N.O.Olson,1968)。这些经济资源是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获取超额收益的优势所在,人们一般将这些多种因素组成的混合体称之为商誉,也是人们早期对这些未入账的经济资源或优势的一种认识并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形资产的存在形式将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前述产生商誉的各种经济资源或优势均可以无形资产的存在形式而单独存在。比如,企业生产效率高,具有成本优势;企业产品质量好、适销对路,具有竞争优势;企业财务制度健全、信誉良好,具有融资优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良好的声望,管理水平高,具有管理上的优势;企业经营悠久,具有特有的用户群体优势;企业地点适中、方便,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企业有良好的干群关系,职工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人事上的优势等。上述经济资源或优势或构成企业的经营秘密,或构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等,其他的优势也可界定为相应的无形资产具体存在形式。因此,笔者认为,商誉是人们过去对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各种因素因认识上的局限性和计量上的难度而不得已的一种简化处理。简言之,是企业间发生兼并、合并等产权变更时,为购买者的支付成本超过被购买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找到的一种“合理”解释。实际上,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因素,无论企业是否发生产权变更,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过去的会计核算体系未将其纳入罢了。从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看,既有无形资产的贡献,也有有形资产的贡献,还有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实质上是一种组合无形资产,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产生了超额收益。将各种产生超额收益的因素加以分割,形成具体的诸如专有技术、经营秘密等无形资产具体存在形式,并进行单个的价值确认与计量比笼而统之地确认和计量商誉的价值更为和可靠。

三、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的确认与分割

(一)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的初始确认

商誉价值的初始确认,是指对业已存在的商誉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价值计量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分割的基础。过去,基于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价值表示这一基本认识,人们设计了一系列以超额收益为基础的计量商誉价值的方法,如:收益现值法、Hoskold法、Morkill法、利润购买法、利润资本化法、利润年金法以及比率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有的方法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直接根据企业的超额收益确定商誉的价值;有的方法则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以预计的未来超额收益并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后的价值作为商誉的价值。但无论何种计价方法,商誉价值的大小,都直接受制于企业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预计的存续时间、折现率等因素。换言之,不同评估者评估的商誉价值不同,有时甚至相差悬殊,除了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外,其影响价值大小的因素就在于评估者对相关参数的选取,而有关参数的选定又不同程度地受制于评估者对该参数的认知程度及其合理性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讲,评估者的经验是决定商誉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为了合理确认组合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应依据实现原则,对企业已实现的超额收益采用一定的方法确认为商誉的价值。其价值确认方法可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基本原则,采用资本利润率的原理予以计量。而商誉价值可以看作是企业为获取超额收益的一种投资,即商誉价值=年超额收益/资本利润率。因此,采用此法(此处是将产生商誉的各种因素笼统,然后再进行分割)确认商誉的价值,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确认企业已实现的超额收益,其基本计量方法是:

超额收益=(总资产报酬率一行业正常投资报酬率)×可辨认资产价值

或者:超额收益=销售收入×(实际销售利润率一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上述公式均假定企业各年度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持平,如果各年度获取的超额收益不等,则可采用复利终值的计算方法将各年度的超额收益折算到计量商誉时的价值。

第二步,将计算的超额收益按照资本利润率还原为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即商誉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行业平均利润率

假定甲公司19xx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030万元,不包括商誉的资产总值为10000万元,从有关资料获悉,该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12%,该公司的实际利润率为12.5%,表明该公司有超额收益产生。其超额收益总额为50万元[10000×(1.5%-12%)]。则商誉价值为417万元(50÷12%)。

从上例的计算过程可知,采用此种方法确认商誉的价值,计算原理简单,而且回避了诸如预计的未来超额收益、预计的持续期限、预计的折现率等人为的主观因素,其计量的商誉价值相对较为准确。

(二)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的分割

所谓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的分割,是将已确认的组合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根据其影响因素分割为具体的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前已述及,商誉是由企业过去所拥有的各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优势”既有有形资产,又有无形资产,还可能有偶然的因素。尽管这些“优势”在会计的账面上并未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也无反映,但它们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尤其是对超额收益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们对超额收益的贡献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它们对超额收益的贡献凸现出来。实际操作中,可采用层次法(即AHP法,其原理从略)将各种“优势”对超额收益的贡献进行分割,并以独立的无形资产存在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假定A经批准改制为AD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的经营业绩一直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已经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经,该企业的商誉价值为1500万元人民币。经反复核实,确定该企业产生商誉的主要原因是:商标驰名、配方独特、善于营销、客户完备、企业管理水平高。再进一步,发现该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直接原因是:产品价格高于同类企业(有垄断加价因素)、销售量增幅较大、竞争力逐年提高、产品成本逐年下降。将上述资料采用AHP法建立的层次结构图如下:

在上述层次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因素分析调查表,由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人事管理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填列,评估师收回调查表后,根据AHP法的有关要求整理出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排序以及权重计算(计算过程较复杂,此处略)。计算的结果是:商标、配方、营销技巧、客户网络、管理水平的权重分别为:0.495、0.264、0.147、0.054、0.040.有关因素对商誉的贡献额分别为:

商标的贡献额=1500×0.495=742.5(万元)

配方的贡献额=1500×0.264=396(万元)

营销技巧的贡献额=1500×0.147=220.5(万元)

客户网络的贡献额=1500×0.054=81(万元)

管理水平的贡献额=1500×0.040=60(万元)

合计

1500(万元)

通过上述计算,实现了对商誉的分割,并形成了商标权、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等无形资产存在的形式。

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742.5万元

—技术秘密—配方

396万元

—经营秘密—营销技巧 220.5万元

—经营秘密—客户网络 81万元

—经营秘密—管理水平 60万元

贷: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

1500万元

四、组合无形资产-商誉的再计价

所谓组合无形资产-商誉的再计价,是指对已分割的组合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价,即在会计期末,对原产生商誉的各种“优势”的价值进行再确认,也就是对具体无形资产存在形式的价值进行再评估,以反映各项产生商誉“优势”价值的变化,其评估仍然可采用AHP法。

若原产生商誉的各种“优势”仍然存在,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持平,则保持原有价值不变。会计上无需摊销,只需在会计报表注释中加以说明即可;若原有的各种“优势”有所减弱,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有所下降,则就其弱化的“优势”确定其价值,作为其摊销价值。其会计分录为:借: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贷:无形资产摊销一XX无形资产;②若原产生商誉的各种“优势”全部丧失,其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完全消失,应立即注销各种“优势”的价值,并将注销的理由在会计报表注释中作充分说明。其会计分录为:借:无形资产注销费用,贷:无形资产一XX无形资产;③若原有产生商誉的各种“优势”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提高,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更强,则应增加某种“优势”的价值。其会计分录为:借:无形资产一xx无形资产,贷:资本公积一资产重估增值。

综上所述,组合无形资产-商誉是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超额收益能力价值表现,是人们早期对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诸多因素无法分割为无形资产具体存在形式时的一种认识,以商誉命名之,并且一直至今。然而,随着技术的和人们对无形资产认识的逐步深入,构成商誉的诸多因素完全可以分割为相应的无形资产存在形式,并进行单个的确认与计量,以体现企业各种资产对企业收益的贡献能力,而不必再以较为模糊的商誉来反映。

①此处未考虑所得税因素。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6

企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没有实物形态、能给企业带来经营效益的资源。作为特殊的资产形态,企业无形资产不以实物形态来彰显自身的价值,而是以某种特有权利和技术知识等经济形态存在,非实体性、垄断性、超额盈利性、长期获利性等是其不同于有形资产的显著特征。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等。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无形资产的内容愈加丰富,其范畴延伸至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运作模式、企业家创新能力、企业学习能力、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营销网络等难以确指的无形资产。大量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无形资产实乃当今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不少企业依赖无形资产获得了巨大发展,它对企业的贡献已超出有形资产。

二、企业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重要价值分析

1、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超额收益。一般而言,有形资产不具备使其价值无限增高的能力,而无形资产多是科技人员和管理者脑力劳动的结晶,其在生产经营中的使用是抽象劳动的潜在价值进一步释放和制造的过程,会产生一种大于其预付价值量的扩张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远高于其成本的巨大经济效益。如可口可乐在世界饮料业、耐克在制鞋业、Intel在计算机芯片业、海尔在家电业等,他们的获利能力都超出同行,其实都是无形资产的超额盈利性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必须充分依靠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难以被竞争者模仿和替代的、能够支撑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北京大学的史东明教授认为核心竞争力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包括核心价值观、组织和管理能力、知识与技能能力、软件与硬件能力等四个方面。从这些构成要素来看,多属于企业特有的无形资产范畴。因此,无形资产已经担当起构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核的重任,企业要拥有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无形资产就成为关键。

3、无形资产在企业筹资、投资方面具有重要功效。筹资、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筹资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不少企业因为筹资渠道不畅而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发展,而根据现有法律,企业许多无形资产,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均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这无疑拓宽了企业的筹资渠道,使得无形资产具有了筹资功能,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企业的投资活动,作为企业盈利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环节。企业投资方式多种多样,而无形资产则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可以将自已的知识产权、管理优势等无形资产对外参股,或者转让,进行低成本扩张,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三、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无形资产意识,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组织体系。首先,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认识到无形资产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把无形资产切实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日程上来。其次,要健全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企业要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负责无形资产的研制、投资、开发、申请、注册、维护、考核与评价等全面管理。管理人员应具备无形资产法规知识,掌握无形资产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管理理论,善于处理无形资产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和复杂问题。

2、完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是进行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有利于从动态上掌握企业的无形财富。目前企业无形资产会计核算存在核算范围过于狭窄、核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为此,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的要求,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核算制度,使无形资产在企业会计账簿中得到合理的计量和反映。同时,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披露,及时、完整地传递企业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7

一、无形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离散分析

资产价值离散现象是普通存在的,无论是公允价值或是历史成本,流动资产或是长期资产,债务重组或是非货币性交易,价值离散是最难理解和处理的问题,但离散现象的出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形态共存的现象中对资产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的突出表现,因此,无形资产价值出现离散现象也不足为奇,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将离散的原因区分清楚,从而分析无形资产价值构成,有效地评估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从根本上应该是一致的,无形资产最本质的特征是能够带来超额收益,这也是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注: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7页。)。然而无形资产交易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往往相互背离。从理论上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量的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言“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1975年版,人民出版社,第49页。)。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同一商品的相互一致的交换关系,理论上应该是一致的,但无形资产交易中往往表现一定量的价值离散,具体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无形资产价格与价值相背离。wwW.133229.COM无形资产交易中,价格往往被动地反映价值,而且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在决定价格时不象实物商品那样总价值等于总价格,而是总价值高于总价格(注: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7页。),形成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而价格实际上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也是使用价值的交易表现,因此无形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相背离。如在债务重组时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从其价值上看应表现为该无形资产在原单位的账面价值或重估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以债权人的债权为准。如果涉及到补价,则以债权的账面价值与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补价来确定(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11月,第5页。)。这里所指的债权实际上是交换价值,本身与无形资产价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的违背了等价交换这一客观规律,形成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离散。

2.无形资产价值的不对称性。一般来讲,无形资产的价值应以形成无形资产的劳动消耗来构成,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两个方面,但无形资产价值形成不尽一致。往往形成无形资产价值的一系列费用均被抛开,如自创无形资产的开发、研制费用,由于开发研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谨慎起见,将开发研究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只将专利申请中的注册费、审计费、律师费等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造成价值的不对称;又如为提高企业品牌效应,增加商标知名度而支付的广告宣传费,实际上是促成品牌成为著名商标的一项重要劳动消耗,从理论上讲应成为商标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出于谨慎原因,广告宣传费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计量上,认为研究与开发应予区分,研究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开发费用则应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注:薜云奎,王志台:《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会计研究》2001年第3期。)。如果将无形资产开发研究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分,笔者认为可以避免不对称性,具体处理方法是对可以申请专利的、研究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或可以作为非专利技术的无形资产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对于研究失败的,开发不成功的无形资产则应作为当期损失处理,从而避免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不对称性。

3.无形资产零价值与负价值的离散性。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未来经济利益的获取与形成。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无形资产总是逐步被新技术、新经验所代替,原有的无形资产可能形成零使用价值,如果原有账面价值仍然存在,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不相符,造成价值的离散现象。同时也由于无形资产本身具有独占权和专有权,而这些特权又十分脆弱,通常很容易被其他企业购买、效仿、推广甚至诋毁,形成零价值或负价值,这样无形资产价值的离散性就十分突出。

负商誉是无形资产负价值的最好体现。负商誉足企业在兼并中产生的购买成本低于被兼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这就说明购买企业在兼并中要承担被兼并企业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和负面损失。虽然负商誉能便利企业采用购买法进行兼并所进行的会计处理,但负商誉的存在会造成企业无形资产的负价值的存在,而负价值的观点对企业资产(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而言是不相称的,从理论上讲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负价值将离散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形成价值的背离。无形资产的零价值从理论上讲是存在的,一项无形资产产生零价值原因有几点:第一,由于科技进步,新科技代替旧技术,造成某项无形资产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而被社会淘汰。这种情况下企业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意味着在无形资产使用过程中对科技进步的预测不够,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和摊销价值研究不够而形成的,因此,零价值的存在是企业损失的体现,企业应将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零价值之间的差额作损失处理。第二,企业由于破产、清算、被兼并或其他原因而不复存在造成的无形资产零价值。在这种情形下,无形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不能产生未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的零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将不复存在,应作为清算价值或损失价值处理。当然,如果是被兼并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折算应作为考虑因素。如果无形资产对兼并企业没有任何价值或兼并中未作为并购因素考虑,那么,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第三,企业由于某些不可预见的原因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消失,从而产生零价值。例如,某企业开发一新型化妆品,并申请专利和商标,由于质量和使用效果较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十分畅销,意想不到的是少数顾客使用后产生过敏或负作用,企业被告上卫检部门,经过新闻媒体炒作,该化妆品上市不到两个月就消失,也就是说该无形资产形成零价值。

二、无形资产价值构建模型分析

由于存在无形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离散现象,所以正确整合无形资产价值成为无形资产计价的关键。而且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相似,可以采用折现现金流量的评价模式进行分析。具体可以将无形资产的寿命期分为三个阶段:无形资产形成时、无形资产的经营使用期和无形资产终结时。其价值构成则应由该项无形资产三个时期可预计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来折算。由于无形资产未来收益的形成只有经营使用期和所有权转让时,所以无形资产的折现价值可以表述为:

公式中:p为无形资产价值;at为第t期该无形资产的收益值;r为预期报酬率;t为无形资产某收益年份;n为无形资产预计收益年限;pn为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价值净额;c为该项无形资产确认时的付现成本。

影响无形资产价值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期报酬率。计算无形资产的折现价值应以综合资金成本或预期报酬率作为折现率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折现率的大小也表明该项无形资产与风险量或投资者期望报酬有直接关系(注:于长春:《无形资产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07页。)。因为,预期报酬率就包含着企业风险报酬的补偿率。(2)未来期间无形资产的收益值。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未来期间无形资产可实现的收益额折现而成的,包括有效寿命期间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值、无形资产年收益评估值等,所以该公式将无形资产价值与企业未来资产报酬率、盈利能力以及风险因素相结合,从而合理地预计无形资产价值。(3)预计资产收益期。从价值本身而言,无形资产价值与该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关。收益年限长短必然会影响会计收益值,同时每年创造价值额如果呈上升趋势,无形资产价值呈上升态势比较明显;而如果每年价值额呈下降趋势,缩短无形资产使用期则可以减少价值影响值,包括风险因素的影响。(4)无形资产付现成本。无形资产取得或形成时的付现价值是无形资产价值的负影响值,直接影响无形资产价值额,无论无形资产寿命期多长,在价值平衡点上表明净现值为零时的保本点,即未来收益价值的总现值与付现成本的现值相等。(5)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价值。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价值是无形资产折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取得到期转让收益应成为无形资产价值折现的重要依据。(6)确认时的付现成本。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现着未来收益报酬价值的折现值,而无形资产取得时的付现成本应为该项无形资价值的减项,只有在未来报酬总现值大于付现成本值时该项无形资产投资才合算,项目才具有可行性。(7)无形资产投资风险。由于无形资产价值分析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此,无沦是投资报酬期望值或是风险报酬率都直接影响折现价值,风险报酬的补偿率具体又可以包括违约风险补偿率、期限风险补偿率及变现风险补偿率三个方面。

就无形资产而言,价值的评估分析有很多方法,而现金流量折现分析则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准确分析无形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离合关系,有利于评价无形资产影响因素,同时,对于整合无形资产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无形资产的价值整合分析

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其他所有商品的价值一样都具有二重性,即价值与使用价值。无形资产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而这二重性又是由无形资产形成中的劳动二重性表现出来的。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研究应分析无形资产形成时的价值整合。

1.价值整合的一般分析

取得无形资产时如何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应分析无形资产价值构成。同其他一般资产一样,无形资产的价值也是由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形成的。从无形资产构成来看,任何一项无形资产首先消耗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如开发某项专利,在专利研究、实验、开发、申请过程中,企业所消费的财力、物力都表现在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中。其次,无形资产更多的是消耗大量的活劳动,即人力资源成本。如一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虽然消耗一定数量的有形资产,但更多的是开发软件人的劳动消耗,从无形资产价值构成来看,无形资产价值绝大部分由活劳动价值组成,因此,无形资产价值与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整合无形资产价值时应着重考虑这一方面。

2.价值整合的条件分析

无形资产价值的整合确认,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该项无形资产创造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项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5月,第29页。)。从以上两个条件来看,无形资产的价值整合应考虑的首要因素是该项无形资产在未来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经济利益的多少,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是多少。如一项专利在未来可预计的使用年份内能否产生经济利益,这是形成该项专利的价值要求。西方会计常用的价值计量中的现值法就是基于这种思想产生的,就是以预计该项无形资产在未来使用期内所获取的经济利益折合为现值的多少作为无形资产价值的形成,因此对未来经济效益的预测是价值整合与确认的重点。其次是无形资产成本的计量方法问题,某项无形资产能否可靠计量是无形资产价值整合的关键。无形资产的构成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取决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因素。在采用现时成本法、历史成本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时,构成无形资产的部分消耗不能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如自创专利或自行开发品牌,开发研制费及广告宣传费等,由于无法预计这些消耗将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开发是成功或是失败,所以,这些费用就不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这属于价值离散分析的内容。

3.价值整合的特殊形态

整合无形资产价值如果只考虑外购无形资产、接受捐赠无形资产、投入无形资产及自创无形资产,那么价值确认倒比较容易,而涉及到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兼并等原因取得的无形资产,那么,价值整合就比较困难,这些特殊形态下形成的价值整合所涉及的因素就不是简单整合能解决的,而是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债务重组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整合,通常并不取决于债务人用以偿还债务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年11月,第33页。)。债务重组时,债权人企业获得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如果发生相关税费,应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这样,取得的无形资产价值不是由债务企业无形资产形成时的消耗价值所确定的,而是债务人用以抵销的债务(即债权人的债务)与相关税费整合形成的。这样价值的整合基于双方协议价值的多少,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也可以说失去了无形资产价值整合的实际作用。特别是在债务重组交易涉及补价时,收到补价与支付补价的价值处理也各不相同。债权的账面价值与补价这两部分成为价值整合的重要组成,并直接影响整合价值的构成,从而偏离了价值形成观念。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8

关键词:企业档案 资产评估 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52-01

企业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企业活动的各种原始记录总和。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结合两者定义分析,不难得出“企业档案是企业资产”的结论,《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也明确提出。然而,企业对无形档案资产价值认识及评估鲜有管理实践。究其原因:一是对此类资产价值认识不清;二是在企业资产评估对象中,企业档案因其显现市场价值不明显,其价值又难准确以货币计量,故在全部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程度与有形资产相比有明显差异;三是依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规定,企业档案如同企业商誉等无形资产一样,虽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但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反映它们的资产价值,因而未能列入资产评估。笔者认为,企业资产评估一贯针对有形资产的做法,是现代企业资产评估中存在的缺陷,需加以改进。

1 企业档案资产的价值属性

档案不是商品,但作为劳动产品,也具有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除此外,笔者认为企业档案还具有与有形资产共存的关联价值及别类无形资产的载体价值。

1.1 企业档案资产具有抽象劳动价值

按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可知企业档案有劳动价值。企业档案形成、积累、归档、管理和利用等过程中,有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档案人员的抽象劳动,也有来自企业各方面的成本投入,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档案资产的抽象劳动价值。值得注意地是,企业档案资产抽象劳动价值量具有特殊性:一是抽象劳动价值量仅是企业档案货币价值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档案资产价值不能仅用凝结在其中的一般劳动来衡企业特点不同而不同,企业档案资产的抽象劳动价值无法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衡量;三是档量;二是企业档案工作中各项劳动因案原始性特征决定企业档案资产是不可重置的,所以用于有形资产评估的方法仅能估算其大致的成本价值。

1.2 企业档案资产具有使用价值

企业档案的使用价值是档案资产的价值基础。企业档案是评估和利用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参考依据,具有相对的经济价值,同时它包含的信息,如专有技术、独享权力、占有资源等方面可以作价、转让、出售和资本化,故又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因而企业档案可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具有使用价值。国家档案局在1994年也颁布了《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规定》,该文件针对企业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提出了评估模型和计算方法,是企业档案资产使用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

1.3 企业档案资产具有同有形资产共存的关联价值

同有形资产共存的关联价值是一种相对价值。档案资产价值有一部分必须通过有形资产得以展现。有形资产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是因为有档案资产的支撑,失去档案依托,有形资产的使用、保养、维护、转让、更新、开发和改造就无法顺利进行。这种关联价值归根结底是由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决定的。

1.4 企业档案资产具有别类无形资产的载体价值

企业档案记录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是企业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载体,因而具有载体价值。载体价值不同于使用价值。档案资产使用价值主要从自身发挥的效益中体现出来,而载体价值则从其包含的无形资产价值中展现出来,因此档案资产既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又有无形资产的载体价值。在实际操作中,技术专项成果等无形资产利用和转让属于企业成果管理部门负责,而企业档案利用和开发则是企业档案部门的事,实现两者价值观的方式不同。在资产价值评估中,既不能将档案无形资产价值计算在档案使用价值之中,也不能忽视档案对无形资产的载体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企业档案资产不但在企业内部运营活动中具有价值,也具有企业外部市场价值,企业应当像对待有形资产一样,对无形资产也采用货币计量对其价值评估,并将企业档案资产纳入企业资产评估范畴。

2 企业档案资产评估方法

企业档案内容丰富多维,有些类别档案的资产价值评估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如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档案只能主要以形成的成本和在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工作获取的经济效益计算其价值量;还有党政群工作的文书类档案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将其价值用货币计量。笔者认为,企业档案资产价值评估应抓住企业科学技术档案这一主体。

国务院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指出,企业资产评估方法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清算价格法等。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档案资产评估应针对科技档案特点及价值属性,综合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分别评估企业档案资产抽象价值、使用价值、有形资产关联价值和无形资产载体价值,然后汇总计算出总价值。四类价值的评估方法如下。

(1)抽象价值主要由企业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档案人员的抽象劳动和来自企业各方面的成本投入构成的,因此可从成本耗费的角度运用重置成本法来评估它的价值量。计算公式为:抽象价值的价值量=重置成本-有形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

(2)使用价值是通过档案信息源开发利用创造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其价值量计算可参照《开发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的规定》中科技档案价值计算方法。

(3)有形资产关联价值与相关有形资产的价值紧密联系的。价值量计算公式为:关联价值=相关有形资产的价值×关联类档案资产享有比例。其中“享有比例”可根据关联档案资产对企业设备仪器、各种建筑物使用、维修、改扩建等作用程度确定。

(4)无形资产载体价值从其所包含的无形资产价值中体现出来。而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通过现值收益法计算,所以这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现值收益法计算。

企业档案资产因其价值不易显现,在企业管理中多只图有“资产”之名,并无资产管理之实。本文对企业档案资产价值及评估进行探讨,以引起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视。

参考文献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9

【关键词】文化创意企业 无形资产评估

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其视为对未来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有重要贡献的经济增长领域。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北京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到投融资瓶颈的约束,发展势头受到很大限制。

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的资产结构具有独特性。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不断创新导致的不可模仿性与核心能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产业相比,其核心资产不是厂房、机器等固定资产,而是通过研究和开发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特许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价值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当前在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未能充分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直接影响了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资和融资行为,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其原因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因此,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不是实物资产而是通过研究和开发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版权、特许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文化创意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这些无形资产与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相比,其价值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产生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不断创新导致的不可模仿性和核心能力,因此,文化创意企业通过研究和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必须具有独创性才能赢得市场。无形资产仅与它特定的主体相关,离开特定的主体,无形资产缺乏可以参考的市场价值。目前法律制度为保护无形资产的独创性,严格禁止非持有人无偿地取得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使得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由于无形资产具有的独创性和独占性,使得市场上很难找到其替代品,因而也没有相近的价格可供参照。而且有些无形资产仅对特定文化创意企业才有意义,使得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很困难,因而其市场价值更难确定。比如最近在创业板上市的华谊兄弟,由于在主板市场上缺乏可比的企业,因而退出主板市场,转而申请创业板并成功上市,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第二,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寿命受环境影响较大。与实物资产相比,无形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寿命因宏观政策、市场竞争力、新技术的发展更新、利用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替代品的出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是由无形资产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是必然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增值或减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二、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现有的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

(一)成本法。成本法分为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以研究和开发某项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所有相关成本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成本的方法。重置成本法是通过测算现实条件下被评估的无形资产全新状态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减去因各种贬值因素导致的摊销后估算其价值。在实际运用中,重置成本是根据历史成本调整得到的。

用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固然可靠,但这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首先,成本法无法揭示无形资产的真正价值。如前所述,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因此,与实物资产相比,其不可能存在活跃市场,也不存在替代品,这决定了无形资产如果以成本计量,那么最终提供的信息将缺乏决策相关性。而实物资产则不同,实物资产虽然是以成本来计量的,但由于其往往存在较为活跃的交易市场,或者比较容易找到替代品,所以其重置成本、乃至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容易取得。其次,以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符合资产的本质。资产是能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对于无实物形态的无形资产而言,这点尤为重要。如果无形资产依然遵循历史成本计量,就会导致其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严重背离。而且无形资产相对于实物资产而言,无形资产的研究和开发成本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更不相关。有些无形资产虽然花费研发费用较低,但能带来超额经济利益;有些无形资产虽然花费巨资,却由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或跟不上技术进步,其价值急剧贬值甚至表现为负价值。

(二)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是指从现行市场上寻找与所评估的无形资产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无形资产,以它们的交易价格为基础来推测所评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市场参照物,而且它们与被评估对象之间有较强的相似性。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具有独创性和独占性,不容易找到可类比的价格,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音像制品、摄影作品等市场上较常见的产品,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三)收益现值法,也称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收益现值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确定该项无形资产的价值。该方法克服了用成本法计量无形资产的缺陷,也更符合资产的本质,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从无形资产的研发到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的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而且,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对贴现率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贴现率的微小变化将导致贴现值的很大变化。因此,采用此种方法难以保证最终无形资产的信息所应具有的可靠性。

三、一种新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实物期权法

由于无形资产的独创性及其价值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均不能客观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近

年来,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逐渐被用来估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定价模型首先被用来估算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由于无形资产与衍生金融工具都没有公开交易的市场确定其价值,且其价值要根据未来事项的发生与否来确定,其价值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借鉴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

1973年,费雪・布莱克(Fischer Black)和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Scholes)提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此模型的提出对期权定价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成就。然而该模型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数学运算,给实务运用带来很大限制。1979年, 约翰・考克斯(John Carrington Cox)、斯蒂芬・罗斯(Stephen A. Ross)、马克・鲁宾斯坦(Mark Rubinstein)和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使用一种比较浅显的方法设计出一种期权的定价模型, 称为二项式模型(Binomial Model)或二叉树法(Binomial tree)。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相比,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推导比较简单,更适合说明期权定价的基本概念。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即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金融资产的价格运动有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涨或者下跌。虽然这一假设非常简单,但这一模型创造性地把一个给定的时间段细分为更小的时间单位,因而适用于处理更为复杂的期权。

由于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选择权。这样,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被视为是由常规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常规价值可运用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等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计算出来,而实物期权价值则运用实物期权法估算。

在运用实物期权法计算无形资产的实物期权价值时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将无形资产看做是一种期权,其次识别出标的资产及其当前价格以及期权的执行价格,然后分析无形资产的收益变动情况和标的资产的价格变动情况,最后采用适当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实物期权价值。实物期权价值一经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是常规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之和。

实物期权定价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的缺陷,特别是克服了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中确定折现率时的主观性,因而是一种较为客观评价文化创意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但由于实物期权计量或估价思想较为前沿,应用到无形资产估价中还需要很长的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葛家澍,杜兴强.无形资产会计的相关问题:综评与探讨(上).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第9期.

无形资产的价值篇10

关键词:无形资产;估价;无形资产确认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产生的价值越来越明显。许多上市公司的账面价值也明显小于其市场价值,股票市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那些没有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这也日益显露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以及无形资产合并的重要性。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对上市公司鼓励运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现如今中国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的背景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估价对于所有企业合并将成为一个挑战。

购买价格分配的首要条件是合并过程的透明度以及对无形资产确认和估价,最后将剩余的净值归于商誉。无形资产的摊销通常在20年以上,但在某些情况下无形资产的经济年限很不确定,因此就没有被摊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允许商誉的摊销,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将会导致年度报告利润的减少。因此,公司要仔细确认和计算无形资产并且保证无形资产确认和计算的完整性的同时独立于商誉。许多学者有这样一个观点,在现在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下。商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不同的无形资产的集合体,不能提供关于资产投入价值的有用信息。

新的会计准则从商业和会计的角度对所有的交易都有作用。笔者最近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了一些对购买价格的分配,认为以下几点在确认和估价无形资产的时候应该被考虑到。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国际财务报告提供了一些关于商业合并的说明性的例证以解释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独立于商誉,并且提供无形资产的价值的可靠的计量。要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一个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是可以辨认的而且来自于契约或者其他的法定性权利或者具有可分离性。这些例证不是很详尽的,但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来解释无形资产的分类,这些例证分为5类(见表1)。

确认过程是很重要的。基于经验来讲,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必须要以特定情况为基础单独分别确认和估计。

二、无形资产的估价方法

在无形资产确认之后。下一步就是决定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关于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决定的一些指导,然而主要的估价运用方法如下:

(一)市场法

通过参照最近在同类市场上发生的交易或者可比较的资产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关于公允价值最好的证据,因为它依靠的证据来自于实际的市场交易,然而完全的无形资产买卖交易很少,交易的细节也很少可以利用。而且很难保证估价的无形资产和市场上交易的无形资产是十分可比的。因此这个方法在实际中是很难被运用的。

(二)收益法

以拥有资产所有权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为基础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估价。

收益法针对的是以现有的条件来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未来收益。我们已经运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商标、客户关系、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基于无形资产估价的收益有两个不同的内容:确认、分离和量化可归于无形资产的现金流量(或收益);对这些现金流量(或收益)进行资本化。

主要的收益法是减少使用费法和额外收益法。减少使用费法是一种基于估计公司如果不拥有所有权而使用一项无形资产将要付出的价格的方法,如果公司拥有所有权那就是不需要付出使用费而节约的成本。额外收益法是基于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其产生的收益的现值。其他资产的合理回报率以外的收益也归于无形资产的收益。

(三)成本法

通过估计无形资产的投入或者可代替成本来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成本法是用来对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进行估价。以成本为基础的方法必须谨慎地运用,因为这种无形资产的重置或者可代替成本不是必要的正确反映未来该资产的价值。然而,成本法对于估价来说是一个有用的基准。

具体运用这些估价方法时要根据不同行业的资产的种类,可利用的数据以及特殊的环境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估价问题

从经验来讲,一般的问题包括:

无形资产的确认。关于获得的主要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无形资产的确认导致许多争论。

选取合适的估价方法。虽然市场法在运用的时候是最好的,但如果缺少市场证据就意味着收益法更加经常被运用。

适当假设的决定需要主观的经验和判断。

对于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对每一个或者每一种无形资产选取适当的经济年限。一些无形资产,如强势的品牌名称也许有一个相当长的或者甚至无法确定的经济年限。其他的无形资产,如客户关系或者客户数据也许在一个更短的年限内摊销。

基于参照市场来确定使用费率范围的程序要求更加严谨,因为使用费率细微的变化将会导致无形资产价值巨大的变化。

资本成本的决定需要主观经验和判断。资本成本应该与被评估无形资产的风险和报酬相协调。

必须仔细地进行回顾检查,这将影响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减值。

避免重复计算两个或多个产生同一收益的无形资产,如有名的商标和潜在的技术。

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减少的摊销费用首先将增加每股收益,然而国际财务报告规定的每年的资产减值将导致收益的减少。如果来自于个别品牌或者个别客户的收入少于初始计划,那么适当的减值是必须的。

确认无形资产的长期反映。一个品牌在获得后发生了变化,将导致显著性的减值。

税收反映。分情况对待是必须的,集团公司的成员公司谁使用了无形资产,谁将负担相应的费用。

在合并过程中涉及到的公司需要外部咨询机构来对购买过程中的无形资产进行估价和核算。

四、无形资产估价步骤(见图1)

五、总结

无形资产的估价从会计核算和商业角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随着企业变得更加以科技为基础。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增加的贡献比例也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