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德育途径十篇

时间:2023-06-22 09:49:47

拓宽德育途径

拓宽德育途径篇1

[关键词] 高校德育;内外结合;复合作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这门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培养人才上的特殊作用,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德育育人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重视课内育人的同时,疏通了课外育人的渠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育人途径,深感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不同育人途径的作用规律和互相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不同育人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过程中的复合作用。

1 课内途径

课内育人途径是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活动渠道和形式,在遵循课程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课程的思想性,努力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吸收有益的思想养料,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目的。课内育人途径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1 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讲授是高校一切学科授课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过程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过程。要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准。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书育人中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修养教育。

1.2 利用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于各个时期思想领域的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计划地引入课堂,组织学生结合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展开讨论。要使课堂讨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特点,拟出一定深度、广度和吸引力的讨论题,组织好课堂讨论,题目必须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关心的,或认识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其次,要有准备、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过早地将“标准答案”公布。当学生无法解答时,要予以启发;当学生发言有遗漏时,予以补充;有错误时,予以纠正;有疑难时,予以点拨。总之,教师要置身于学生讨论之中,并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人手,不断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教师要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对正确的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模糊和错误的观点要进一步澄清和引导,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种课堂讨论,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认真组织好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内容选择上,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做到既传播文化知识又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其次,在时间进度上,要与同期讲授的教材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连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的;第三,在教师的作用上,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决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因而印象深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形式。实践证明,好的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片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和反响,如《暖春》对感恩的教育意义等,在道德修养方面容易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

1.4 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专题讲座是道德修养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专题讲座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根据课程内容而开设的小型专题课,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理论性较强、学生又难以搞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开设小型专题课,进行专门的讲授。这种小型专题课的穿插,既要考虑到深化理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需要。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中的疑难问题,而且可以使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一种是根据各个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重点而举办的大型专题讲座。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在全系或全校举办这类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形式具有信息量大、受教育面广等特点。这种形式搞得好,经常坚持,对于在学生中形成正确舆论,抵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错误思潮,会起到巨大作用。

2 课外途径

课外育人途径是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范围之外的其他教育环节,千方百计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熏陶。课外育人途径是课内育人途径的延伸和深化。课内育人途径和课外育人途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拓宽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育人的基本途径。课外育人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利用谈心对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对于学生个别或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谈心和对话,共同商讨,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效果。首先,谈心是解决个别问题和特殊矛盾的主要方式,又是获取思想信息的可考渠道。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限制,简便易行。教师与学生谈心关键是要真心诚意、平等待人、互相交心,发现有误解或认识有错误要当面解释清楚,事后不记账,不当作材料使用。其次,对话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对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式。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尽量通过平等的商讨,把学生的政治热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种师生对话的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地商讨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2.2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整个德育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行”统一起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并担任活动的指导老师,对活动给予引导、支持和帮助。并根据思想道德修养教育需要,适当融入德育内容,保证活动的健康性和有益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的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可使学生通过自学、自律、自理为主的亲身实践,经受各种锻炼,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拓宽德育途径篇2

—是拓宽校际人才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充分认识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及优秀团队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教师交流任教。自2010年9月起。第二协作组内首批互派教师交流任教活动正式启动,共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五个学科。由最初一个月的短时交流任教,到本学期开始的为期一年的教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教师学科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促进了学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是加强干部交流任职。2010年9月起,沙区教育局调整了部分干部进行校际间交流,交流到我校的是第四十七小学的教导副主任,在近一年的交流过程中,透过工作的点滴细节使他感受到不同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方式。第二,充分认识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沟通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组内协作校及各协作组间的校级、中层领导干部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协作校领导班子联动发展联席会制度。建立多层面、立体化交流平台。第二协作组协同其他协作组部分领导、教师共同组织开展了“观名校校园文化。促沙区学校发展”活动,既感受了外区三所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又强化了优质教育资源意识,达到了启迪思维的目的。

二是拓宽校本研究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教研活动同步。协作校通过举行集体备课、观摩课、理论讲座、校本培训等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协作校教师间的教学交流与沟通,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第二,常规教学同步。协作校不断加强教学常规、教学进度检查等实质性措施、方法的沟通与交流,逐步建立起了“教学业务一体化”机制。形成了优势互补。第二协作组多次开展教师培训及质量检测活动,有效推动了组内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推进。

三是拓宽教育科研月合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0年11月在沙区教育科研月中,协作组内学校以深化展示联动发展共同体的教科研水平为主旨,安排了“教育管理焕生机、教育科研赢发展”等六大板块,各校教师均参与每个版块的活动,或参加智慧讲坛、现场评课、课题沙龙、校际间师徒结对等活动,为各校领导、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

四是拓宽德育工作交流途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协作组为德育工作搭建了宽阔的舞台,拓宽了协作校教师的教育视野。如在协作校中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6所协作校中深入研讨“如何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如何建立班级的激励机制”等议题;协作校协同开展各项德育工作,如共同参加开学典礼。让不同学校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感受等。去年。由协作校第七十小学主持召开的德育课题展示交流活动为协作组内德育课题的有效开展打开了思路。成为班主任通往研究型教师的助力器。

拓宽德育途径篇3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 ----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 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拓宽德育途径篇4

 ——学校德育先进集体申报总结材料

石桥中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途径,积极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一、先进理念导方向

新时期背景下,我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两大理念”,从而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我校的德育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努力做到“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

2、与时俱进,注重实践

我校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通过开展学生代表国旗下讲话、爱国影片观后感征文比赛、家乡环境污染调查活动、爱国演讲比赛等活动和手段,将热爱祖和爱家乡、感恩社会与父母、团结同学敬师长等道德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多条渠道搞建设

依据两大德育理念,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师德为先

为了促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更上一步台阶,形成团结、文明、自强、进取的良好校风,我校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机制,组成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团队、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合理分工,聚力育人。

(二)法制教育,保驾护航

1、聘请法制副校长,做足法制法规宣传。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都要邀请派出所领导到校,为全校师生做法制报告,组织学生“学好三部法,走好第一步”活动,即学习《新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小表演、小故事等方式在班会上开展法制教育,以法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2、开好法律主题班会,举行法律征文比赛。学期初,学校统一布置以“法律就在我身边”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督促学生关注身边的法律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并举行法律征文比赛,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评比、展览。

3、法律教育进课堂,激发学法新热情。为进一步督促全体师生学法懂法,学校设立模拟法学课堂,激发了大家学法的热情,进一步宣传了法律法规常识。

(三)礼仪教育,遍及校园

我校历来坚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人人争做懂礼仪、守规则的文明学生。

每学期开学初,对新生进行军训和常规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

利用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结合时事新闻和校园好人好事、以及常规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遵规守纪的中学生。

在校园内设立文明、礼仪标语牌,以爱国爱党、青春励志、节约粮食、保护花草为主题,制作并设立了多处标语牌,让道德的馨香洋溢在整个校园。

(四)流动红旗,激励上进

为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营造班与班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良性竞争的新局面,我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注了人文教育理念,实施流动红旗评定制度。按“流动红旗”的条款实行班级量化评定,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根据量化分评出流动红旗等级。

三、综合德育结硕果

为改变学校教育生存现状,闯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我校基于学校的区域地理优势,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劳技课程基地,建立了布贴工艺、刻纸工艺、书法篆刻和贝粘工艺等劳技体验馆,开辟了花卉和果蔬栽种区及自助式小厨房,形成以劳技教育为依托、融合多学科为载体的综合德育模式。

近年来,我校在创建课程基地、从事劳技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求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我校德育特色品牌。通过对学校和课程建设物态环境的有计划改造,不断拓宽劳技和德育实践活动空间,逐步完善劳技课程实施载体,着力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形成充分展现课程特色、具有浓郁课程文化氛围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劳动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劳技理念,培养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学以致用、团结合作”的道德品质。

我校探索的综合德育模式,初见成效,引起省市区教育部门的重视,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今年暑期举行的2017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中,我校有两名学生获得省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在第五届全国魅力之光核电知识竞赛中,我校再创佳绩,经过初赛和复赛,我校有4名学生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学生禁毒知识竞赛中,我校再一次取得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2018年1月9日,省课程基地专家组莅临我校视导调研,专家组高度评价了我校将劳技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工作思路和卓有成效的做法,同时希望我校在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方面继续努力,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争取更大成绩。 

人道酬德,天道酬勤。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我校将继续秉承“以德立校””的人本教育理念,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途径,进一步打造德育特色品牌,立足学生的现实成长,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相信我校德育工作一定会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拓宽德育途径篇5

关键词: 美德教育 环境教育 艺术教育 活动教育

同志曾多次指出:“必须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党的三届四中、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任务落到实处。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对拓宽德育教育路子、深化改革、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缺陷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良好的适应传统美德教育的环境,就会导致“老师雨露润心田,生爱教育把头点。步入社会看一看,思想立刻有转变”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育环境的窄小和单一是主要的原因。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的,他们与社会、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优化家庭这个大环境,只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完成传统美德教育这个综合性工程是不可能的。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创建适应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二、创造适应传统美德教育良好环境的构想

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内容广泛,又没有固定的程序。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组织精干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拓宽了德育教育渠道,形成了创建适应传统美德教育良好环境的主体构想,概括为“四化”,即传统美德教育管理科学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系列化、传统美德教育多途径化、传统美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1.传统美德教育管理科学化

所谓管理科学化,就是创建与传统美德教育相匹配的管理体系。把组织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传统美德教育工作之中。

所谓组织管理,就是建立传统美德教育的组织机构,校内,成立由校长牵头,相关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班主任参加的领导小组,根据各自的职责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把传统美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如政治课《职业道德》一节,可以与职业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校外,同团县委、校外办联合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密切联系家长,定期召开座谈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如我校个别学生爱吃零食、乱花钱,不讲卫生,则家长应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了不使传统美德教育流于形式,除做好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之外,我们还健全了教育目标、实施计划、规章制度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使我校传统美德教育沿着既定的方针向纵深发展。

2.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系列化

所谓内容系列化,就是构成几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系列。从教育对象出发,领导、教师、学生构成一个系列。传统美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影响学生的是教师、领导,他们是教育者和传播者,同时学生的思想行为又能促使教育者反思深省,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是传统美德的教育对象。所以领导首先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修养,组织教师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内学习传统知识,加强教师修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

从教育内容出发,书本知识、行为规范、榜样力量构成一个系列。从形式方面看,讲、学、做构成一个系列,讲传统美德故事、学传统美德知识、做弘扬传统美德的事。目前我校形成了具有“团结、文明、勤奋、创新”的良好校风。从时间方面构成了一个系列。如“三八”节开展敬母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烈士们为捍卫伟大的祖国而英勇献身的事迹;“五一”劳动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家务”活动;“七一”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国庆”开展“国庆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美德教育,从而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3.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多样化

传统美德教育途径多样化,要多途径、多渠道齐抓共管,切实把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

4.传统美德教育形式多样化

所谓形式多样化,就是遵循渗透原则,把握一个“寓”字,不拘一格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挖掘教材中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找准传统美德与各科知识的结合点,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传统美德。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动用愉快的方法,摒弃呆板的说教,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如今年九月十八日,我校参加了“建国六十四周年龙山音乐会”,同学们演唱了《东方红》、《团结向前》两首歌曲,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九月二十九日举办了“为建国六十四周年献礼”的大型文艺活动。会上十二名残疾人讲述了艰苦磨炼的活生生的事例故事,催人泪下,给学生上了一次生动活泼的传统美德教育课。

三、结语

拓宽德育途径篇6

关键词: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途径 情感 兴趣 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开掘新的教育有效途径。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政治教育:正面灌输教育、疏导途径转变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学生对话调节教育、社会文化熏染教育等。教师可以运用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通过渠道学习思想和理论,提高道德评价水平,并根据历史的发展,赋予新的要求、新的内容,拓宽新的途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促进初中生思想全面发展,探讨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以科学发展观指引,实现人的发展,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我结合工作经验及思考,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一、落实情感途径,培养情感

学生习得的思想政治知识经过情感的强化记忆会更深刻,教师用情感教育完善学生人格,重视培养情感能让学生遵从道德,遵守法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利,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1]。

教师播撒爱心,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召开“爱心”讨论会,结合爱的教育进行思想政治主题教育,研究爱的艺术、方法,培养积极的情感,引导学生分析实例,回答问题,研究爱的合作关系,充分关爱学生,给学生希望。例如,教师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教学尝试,给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和参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求知欲,提供学习进步的积极体验,树立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社会理想。例如,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给学生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并发挥这种效应。巩固理解、尊重、信赖、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想政治的求知欲,挖掘潜能,明确远大的科学志向,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能力,树立学习理想。

二、全面激发兴趣,落实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有需求[2]。教师要明确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生用知识分析感兴趣的事例,并用歌曲、科学家传记、寓言故事、诗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政治主题活动,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积极学习、热爱学习并快乐学习,从快乐的心境中学到知识。教师坚持表扬学生、鼓励学生,重视评价学习,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努力学习、收获学习的成果,在教学中重视情感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增强学习效果。

三、开展多样活动,增强实效

教师重视素质教育,组织启发、开放、综合型教学方法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减少教学依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和学习的结合,重视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政治教育。

教师结合“公民教育”的主题内容可以开展劳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等,培养学生活动观念,调动履行公民职责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让学生接触社会,运用社会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新事物、新趋势,明辨是非,辨别认识主流与非主流,批判、继承、吸收古今中外的文化观念,接受思想的洗礼等。通过政治热点分析,教师教育学生认识社会、分析问题,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新时期的新观念。让学生通过公民教育活动优化生活环境,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新时期的新观念,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学生心理特征成长需要,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活动能力,帮助学生巩固公民教育的政治知识,消化和吸收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增强本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拓宽政治学习的途径。

教师可以结合共青团活动进行政治教育,发挥政治教育核心作用,并宣传政策,播报新闻,举办法制讲座,让学生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路线,树立大局观念、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教师可以开展校会和班会活动,落实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教育。针对不同思想教育,进行集体思想教育活动,如张贴标语、办板报、出宣传栏等,营造思想教育氛围,组织观看人物事迹展览等,还可以通过看电影故事片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并针对班会情况对学生进行活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果政治老师是班主任,就可以进行政治教育,强有力地管理学生集体,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多种活动的融合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定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多种形式的结合教育,结合实际,加强综合教育,增强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拓宽德育途径篇7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善对人类意味着幸福,“善是最高的幸福”。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生活的目的是其自身的善。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现代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一)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物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人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世界。不仅如此,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人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而难以自拔。有用性成了生活的唯一尺度。与物质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工具理性的扩张与技术的至上。“20世纪是第一个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并且一开始使技术知识从掌握自然力量扩转为掌握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文明危机的标志。”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人自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向。

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二)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现代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这样德育并没有改善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个人不可能获得因德育展开的过程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德育影响与个人生活异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现代社会分工的加剧与现代生活变化的加快,使个人的整体生活为自身不同的角色分割,现代生活难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在不同角色中履行不同的责任、完成不同的任务、遵循不同的准则。“现代把每个人的生活分隔成多种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它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与职业道德,更准确地说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它强调的乃是角色行为和职业行为本身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而非个人整体生活的德性。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职业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

现代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一)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生活的目的在生活自身,在生活的善。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物质本身是非自足性的。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这样,有用性作为手段的手段便不再是生活的尺度,德性就可能重新渗透生活。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科学的精神。问题在于,对科技的盲目崇拜支配了个人生活,使个人生活迷失了方向。在崇拜科技的信条下高喊要弘扬价值性必然是微弱的。要突破工具理性独尊的地位,必然要回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的指向----生活世界。个人的生活世界原本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完整的经验,“生活是经验的生活”,只有经验的整体性,才可能建构生活的整体性,才可能实现人、生活的完整性。单纯依靠科技理性显然无法获得个人完整的经验。个人只有让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进入自己的经验,才可能获得经验的完整,才可能实现生活的完整与充盈。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生活的完整。德育应该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

个性解放乃是人类发展的表现,是人类长期力争的结果,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现代社会已很难建构一套统一的客观的非个人的标准,事实上已不可能再重新恢复古典时代的德性传统。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不可能让人彻底放弃他当下的生活来接受另一种规范的生活,选择总是自愿的,个人只可选择他可能接受的生活。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个性总是再现于个人生活,表现为个人生活的特性。扼杀个性意味着扼杀个人生活的丰富性与独特性,现代德育决不应该如此,而是保护个人的个性,引导个性更好地展现并充盈于个人的生活,获得当下生活的充盈,并在此过程中寻求人类生活的共通性。

(二)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下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曾把生活分成三种: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思辨的生活,在他看来,德性比荣誉更能成为政治生活的目的,故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牵涉政治思想品质的现实活动展开的过程上,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个人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生活意义的相应拓展与生活的充盈,个人能领略因其有关政治思想品质活动的展开所带来的生活的富足。德育不可能劝导人真诚地去做与其当下真实的个人生活毫无关涉的活动,去献身于个人生活世界之外的某个目的----除非该目的成为了一种生活的精神内含于个体生活世界----既如此,则该目的已经成为个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职业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与职业之中,使得人与行为分离,职业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不同人从事不同的工作,偏重于不同的活动,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但作为生活中的每个人,他是整体性的,不可分割的。他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活动中,他的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狭隘的范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恃殊活动的人。个人的德性是角色规范与职业规范的基础,只有以个人德性来统整人的职业规范,才可能使职业规范内化为个人整体德性的一部分,并真正成为个人真诚的行为准则。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这样,职业规范的遵循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行为公正合理的保证,而且是当下个人生活完满的重要内容。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职业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这样,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统一与完整。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一)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

爱祖国不是空洞的。真正的爱国之情必然牵涉个人的生活世界,是源自个人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情感积累,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不是因为祖国本身可爱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深厚的祖国之爱,不是因为你是祖国之子你就得无条件地去爱祖国,而是因为祖国与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个人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祖国之爱。只要这种牵涉永在,则个人对祖国之爱便永不消失。意义牵涉的改变也必然会引起祖国之爱的改变。所以,德育的关键在于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德育内容转化成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并引导个人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此“牵涉”中获得德性的发展。个人需要的不是理论的生活,而是生活的理论,即作为生活精神的理论。任何德育影响如果不能给生活以启迪,增进生活的理解与智慧,勇气与力量,那么它就只是说教----谁会需要空洞的说教呢?

现实德育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活动过程之于个人的乏味。“最完美的感觉就是那种处于良好状况的、指向自身最好对象的感觉。快乐使现实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使我们去追求它。”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乃是他充实他当时当地的生活状态的最佳途径,换任何一种行为他都无法享受到困这种方式而带来的充实与快乐,助人与他的好生活密切相连,助人就是他的好生活。很难想象,如果以助人为苦,是否能成就一种真正的雷锋精神。为什么说雷锋每年三月来四月去,根本就在于雷锋式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生活状态并作为充实个人当下生活过程的快乐途径。人们只是在做一种表浅行为的模仿,而没有触及真正的雷锋精神。

我们比较一下两种德育视角。以教导“诚实”为例。一是你应该诚实,诚实对社会和他人有利,你若欺骗别人,对人不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赖,陷于孤立。

一是诚实是个人的好品性,它使个人心怀坦荡,既得人情之平又得我心之安,是个人好生活的重要品质。第一种乃是规范型的德育,“你不遵守A就会出现B,B对社会和你不利,所以你必须遵守A”。假设个人通过此过程遵守了A,但此人并非作为人整个地接受了A,而是出于B的利害关系贮存了这一规则。个人获得的是A的形式非A的精神,一旦条件许可个人就可能放弃A。显然这没有构成真正的德育,因为没有实现真正的内化。第二种始终立足个人及其生活,德育的展开与个人生活的展开相统一,个人不仅在践行某种德性,而且在获得生活的完满。正因为个人需要好的生活,所以他无法背离好生活的品质。个人获得的并非简单行为规范,而是内在的德性。个人既践行品质又获得了生活的完满。德育既实现了内在目的,又实现了外在目的。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二)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

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意义,来自于人在其世界中的‘牵涉’……人在世界中的‘牵涉’使得他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德育把人引向与环境的积极的对话,引向与周遭世界的广泛交流,拓宽并践行人与世界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关系,拓展实现个人生活价值和践行生活意义的可能途径,为个人走向好生活、生活幸福拓宽道路,个人得以践行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

人不仅生活,而且指导自己的生活(格伦)。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省察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人以其生活历程为背景,来理解、省察个人的生活历程,从而获得德性的深入与完满。

拓宽德育途径篇8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在中国常被表述为仁、义、孝,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种责任意识,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既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感恩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有所不同,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也有学者认为感恩教育是对全社会实施的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报恩情感

识恩、知恩,理应报恩。我们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从大自然得到的帮助与恩惠,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予以回报,这种回报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应包括情感上的回报。由于大学生群体日后往往能获得相对较好的社会职位和工作,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报恩情感的培养更为重要。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适度的感恩意识。既要懂得知恩图报,但又不必因为他人恩重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型化和罪恶化。合理的感恩方式。感恩不是讲义气,要在己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回报”给施恩者本人,也可以转而通过报答和帮助他人和社会公众来实现感恩的传递和接力,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是最好的报答。正当的施助心态。不能为了施恩而施恩,而应为助人而施恩;不能以求得回报为目的,而应以以己之力传递和谐为目的。做到施恩不图报,为建造美好和谐的社会而付出一份努力。

此外,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能帮助自己,是基于其美好心灵及其力所能及,而对于不能帮助自己的人,则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二、结合实际拓宽感恩教育途径。增强实效性

感恩教育应跳出课堂教学的单一途径,积极尝试和拓展新的教育途径。根据时代特征、学生特点、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方式,以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拓展多种感恩教育途径的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生动活泼、强调趣味性,而应以感恩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中心,综合考虑多种教育途径的结合与互补。

(一)转变教育理念

学校应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必须树立起“重才重德”的观念,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适应时展要求的大学生。对学生的毕业考核和评定不能只注重专业文化知识,还应将其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表现量化打分,实现对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引导和约束。但这种教育过程,应当逐步由强制转变为一种内心情感的引发和引导。

(二)重视课堂教学

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理性的感恩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感恩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感恩理论内容、经验知识的准确、深刻的理解和系统全面的讲解,会成为学生获得感恩知识和形成感恩意识的重要指导力量。

同时还应该丰富教育内容,注重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演讲活动等;让学生感悟感恩的意义和价值;学校也可通过一系列宣传,鼓励大学生义务献血,参加义务家教、植树、到边区支教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了解和体会到别人的困难,懂得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积极为社会做贡献,为自然献爱心。总之,感恩教育应将课堂讲授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将感恩内化成为自身的一种品质。

(三)积极创设校园感恩文化

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创设独特的校园感恩文化,营造具有浓厚本校特色的感恩教育氛围。一是可以设立“校园感恩节”,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对于全人类的责任,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他们懂得奉献与索取、施恩与受恩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他们高尚的感恩情感。引导大学生通过反思,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学会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对于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开展系统的感恩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感恩教育氛围。如开展以“感恩、自强、奋进、成才”,“感恩老师”、“感恩母校”、“感恩国家助学贷款”等各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感恩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自己的责任。

(四)将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树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面育人”的教育和工作理念

将院校内部各单位和个人寓感恩教育于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服务活动相配合,运用感恩教育方法,更加紧密的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开展感恩教育。实现在理论教育的同时,学校内部各管理、服务部门的每个教师、职工时时、处处注重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正确引导和感染学生,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面育人教育理念贯穿于感恩教育整个过程中。

同时,将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与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相结合,就要求院校内部各单位和个人,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工作认真、团结互助,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优良榜样。因此,也是完善院校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水平的助动力。

拓宽德育途径篇9

从教育与学科的角度来讲,高校艺术教育和德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性质,都以独立的姿态存在着。艺术教育以其时代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以及活泼轻松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深受学生追捧,其主要功能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事情、事物美感的感受,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辅助作用。而德育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普遍道德观,并适应社会,被社会所认可的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观念的社会人。但是,如果从人的素质这个角度出发,二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优缺点却能够互补并有机结合。如德育的教学形式相对比较枯燥、单一、死板生硬,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说服力不足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共鸣。将艺术教育的形式嫁接、渗透德育的内容,以隐性课程、课程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将能够发挥彼此的优势,在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增强德育实效性、优化德育环境等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的交织关系

美国学者雷德尔和杰苏普曾指出,自柏拉图以来到现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始终在艺术家、批评家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命题之一。艺术教育与德育在基本内涵、特点、形式方面有着质的区别,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1.教育终极目标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的形式的美的教育,主要以教育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和体验美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艺术修养与气质,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而德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道德认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直接目标即是打造学生的心灵美,内化学生的道德操守和道德行为。艺术教育和德育两者的教育目的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都把启迪人的情感,塑造美的心灵为价值取向,两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是逐渐由双轨到并轨的过程,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教育内容的借鉴性

战国时期著名的孔子传人公孙尼子在《乐记》中写道:“乐者,所以象德也”。其大致的意思即是,音乐是道德的升华,是道德高尚的表现。这就说明,艺术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它与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息息相关。艺术教育和德育是始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艺术教育通过生态形象的形式来感染人、启迪人,在促进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方面具有传统理论道德灌输不可比拟的优势。

3.教育形式的转移性

德育受有关规制的约束,在教育的形式上,有时难以摆脱固有的束缚。但人是自觉的主体,尤其是对于高校大学生活泼、活跃、个性等特点及他们深受当前社会各种诸如网络、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影响的前提下,仅仅依靠理论说教是无法让人信服和主动接受的。而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方式是生动的,途径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使受众在接受道德过程中化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由强制的灌输为积极的内化,可以说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这疑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和结果。

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功效

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有效性,增强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兴趣,就要注意与时俱进,用鲜活的艺术教育的形式渗透到德育过程中。

1.德育内涵―拓展丰富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高等学校的任务除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人才之外,还担负着这样的德育重任。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如他们精力充沛、单纯活泼、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接受新事物快,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在不良的负面社会影响袭来时,往往难辨真伪、善恶、美丑,尤其是当受到负责文化影响时,往往容易把持不住。因此,要把德育的内涵不断进行拓展丰富,擅长用科学的、积极向上的、审美的艺术教育介入,借助新颖、时尚的艺术形式,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实现艺术的德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教育者要将优秀的文化、美好的作品以合理、吸引人的方式推介给大学生,用高尚的美德感染他们,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德育形式―多样创新

美国教育学者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1972)一书中曾说,“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艺术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之一。它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和价值观为主要目标,迎合了现代大学喜欢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的心理,是一种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方式。而且艺术教育以其灵活性、多样性和无限可创新性的形式供大学生选择,如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绘画、建筑、电影、电视等等,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3.德育途径―广泛拓宽

艺术教育在德育序列中的作用随着近年来的重视越来越普遍。部分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途径广泛的艺术教育德育活动,如有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队等大学生艺术团体,校园内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书画作品展、歌手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始终将积极向上、道德规范贯穿其中,在无形中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艺术教育的这种情感教育和美的熏陶,是道德说教所无法取代的,它不仅能让大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的激发,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在人格、品质上有进一步地提升。

艺术教育德育功效的现实途径

艺术教育要真正地发挥其德育功效,不仅仅在于正视其固有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在现实中切实地去研究相关的体系建构和操作规程,以保障艺术教育不是停在空中楼阁,而是脚踏实地地融入到德育的全过程。

1.注重德育教师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德育教学有效性

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中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出现,其是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简单地以传授-接受的形式存在,更不是一味地政治说教和枯燥讲解,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课程,要将它变成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爱美和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艺术殿堂。正如马克思所讲的,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能力,还要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理解,要将艺术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贯穿于德育课堂,要用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形象作为手段、方式、途径,凭借教学美、教师美为学生营造美的课堂,为他们创造美的环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形成双向交流,互相内化的氛围。

2.注重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形成多样化的德育形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广泛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各高校要注意整合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多种资源和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大学生乐于参加、喜于展现的多样性艺术教育活动。如可在高校内设置一些诸如音乐、美丽、书法、戏曲、影视等方面的选修课程,每年定期举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邀请有关文人、学者、创作者开展艺术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艺术下乡、到街道等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涵,提高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帮助他们消解不良情绪,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注意艺术文化环境营造,优化德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艺术文化环境如雕塑、校史馆、展览馆等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熏陶,另一方面,要通过在教学楼、实训实验室、学生公寓、操场、食堂等学生公共场所建立德育艺术长廊、书画摄影巡展,格言警句牌等,赋予校园景观以艺术气息,增强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并在长期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德育功效。

拓宽德育途径篇10

每个人都具有合理的才干,都是某一方面的人才,问题在于能否发现。而发现和储备人才需要不断拓宽视野,也许一个“重型”人才就隐匿在人们不太注意的“角落”里。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有识才的慧眼与聚才的方法。(一)要有识才的慧眼。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不能辩证客观的识才,要么重德轻才,要么求全责备。因此,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广开发现人才的渠道,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途径,广泛发现人才,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二)要有聚才的方法。发现人才,有效的聚集人才,以便用时高效发挥,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长远性

领导干部和人劳部门是选拔、教育、使用和管理各类人才的主体。面对治黄新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着力教育培养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一)要锻炼人才的毅力。要成为一名优秀人才,没有艰苦的磨难,只会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有才无能。一个人的毅力在某种时候甚至是决胜之宝,教育培养人才不妨先锻炼其毅力,以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二)要打造人才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养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是指吸引人的力量,是能力、魄力、道德品质和风度的综合升华。人格魅力的培养,要培养人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一个有才有德的人,不论在公众场合还是涉外场所,若能充分展示优雅举止,幽默的言谈,深邃的思想,平易的风度,无疑会大大增强其吸引力。

三、人才使用与安置的高瞻性

(一)用人所长,不要以短掩长。陈云在《论干部政策》一文中说:“用人就是用他的长处,使他的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克服”。人不可能没有短处,长处与短处常常相伴而生,见人之长也难免见其所短,但要防止以短掩长。对有开拓精神,有突出特长和政绩的优秀人才,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和毛病,就要大胆启用,用其所长。(二)用人所长,还要短中见长。人的长处与短处是相对的,而且有时会互相包容,长中有短,短中有长。对待人才的长与短,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

四、完善引进机制,广揽贤才

强化培养无疑是壮大人才队伍最根本的途径,但同时也是最耗时,最费力的途径。因而,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的同时,敞开大门招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应该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人才竞争的有效途径。(一)建立灵活的选人机制。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才总是向着环境好,待遇优,最能发挥自己作用,最易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云集。用人单位应当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二)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敢于打破常规,不惜重金吸引人才,用优厚的待遇弥补自身劣势。(三)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要善于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善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增强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荣誉感;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

五、完善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

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稳定人才队伍的根本。(一)打破常规给位子。要使人才脱颖而出,必须打破常规,实行机制创新。建立一套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帅才掌帅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二)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有一个规律:早压担子早成才。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党政人才,送到上级党政机关,先进地区挂职,或者下派到基层,在困难的岗位任职。通过实践摔打磨炼,丰富领导工作经验。条件成熟时,及时放到关键岗位,予以重用。(三)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目前,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着重引进,轻使用,重外来人才轻现有人才的现象,有不小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