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精神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6-15 17:40:12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

——超越宗教,追求精神性

一直以来,都把身、心、灵三位一体的概念记在心上,只是对于心与灵的区别没能特别清晰。看完《超越宗教》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心”意指精神,“灵”则是灵魂。精神涉及高度,是一个向外、向上探索的过程;而灵魂则涉及深度,是一个向内、向下探索的过程。

超越宗教,是指宗教不是对于精神性追求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并且只适合于一部分人。

对精神性的追求应该包含对精神和灵魂的两方面探索,要有一个“上天入地”的精神:努力让精神达到一个高度,让灵魂达到一个深度。而后者更加重要,因为,人们往往会忽略深度的重要性。

书中的一个神话给了我巨大的震撼:人的神性是生来就有的,上帝为了让人类找不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神性,就把它放在人的内心深处。他觉得,如果放在高山、河流中,人们总有一天会学会跋山涉水,总有一天能够寻找到,而只有放在人类的内心最深处,就可能永远不会被找到。因为,自视甚高的人类未曾想过也不可能想到要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从而发掘出自己的神性。

读完这个神话,我不免感到深深的羞愧。这不只是一个神话,它揭示出了人的本性,也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忽略的一部分人性。人的力量很强大,只要认定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探索。但最讽刺的就是,我们从未意识到向内探索也是一条路,而且会比向外探索之路有更大的收获。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精神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人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逐步改变了以教师或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更加重视聚焦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注重质疑,培养探索精神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质疑不是简单的提问,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和热情。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起点,只有质疑,才会更深入地进行探究,感悟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理论的研究中,创造发明往往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只有思维的矛盾,才有思维的动力。苹果落地,使得牛顿提出了疑问,经过观察探索并最终得到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质疑最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这样学生只有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问题,常常忽略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的愿望,这就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知识形成、运用等环节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质疑;在数学公式、计算法则上进行质疑。

例如,教学《等腰三角形》角的问题中,首先设置以下问题:(1)顶角为40°时,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

少?(2)底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3)有一个内角为40°时,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有一个内角为140°时呢?(4)通过前面几个问题的探讨,你有什么发现?那么,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为n,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

二、创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数学科学是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统一体。知识面狭窄,思想和方法贫乏的学生难有大的创造力,善于探索的能力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扩大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切实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挖掘数学教材中潜在的趣味内容,联系生活,精心设计课的导入和课堂问题。例如,通过生活实例或故事情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动手实验、设置疑问创设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数学问题情境既可以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是虚拟的问题情境,让教学过程更生动、更有趣。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和内容更加抽象,教师还要考虑多学科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亲历教学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例如,学习过(ab)n=anbn以后,一些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认为(a+b)n=an+bn,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a+b)n,然后让学生用具体数据进行代入求值,进而让学生发现原先自己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出观念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知识背景,以便设计最佳的设问角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三、动手实践,培养自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关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只靠看和听,能吸收的新知识永远不如通过动手实践吸收的程度高,并且记忆的时效更持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学会数学思考,在操作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把边长为a、b的两个正方形连在一起,它的面积是a2+b2,让学生动手按所标识虚线将左右两个直角三角形剪下,刚好拼成了一个以三角形斜边c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c2,所以剪拼后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剪拼前的图形面积,即a2+b2=c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更好地在操作与实验中去体验和思考,主动认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3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五、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

4.训练学生抓装一闪之念”,及时运算、分析、实验、验证,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5.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以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等人发现稀有气体元素为例,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用,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

6.培养学生搞创新的群体意识。个人奋斗,身单力薄,智慧有限,火光一点;集体创造,力大无比,智慧无穷,火焰冲天。教育学生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共同创新,为将来集体搞科研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矗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4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逐步培养探索精神。

例如: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我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活动去充分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于是有的学生在操作中按顺序数出长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面,共有6个面;有的学生通过拆长方休纸盒,然后将其展开,或把纸盒的每一面剪下来,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又通过观察、重叠、比较,相互交流,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三组相对的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通过活动感知了长方体面的特征,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2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通过教具演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量出求周长所需的数据,接着再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4+6+4=20(厘米),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其它列法吗?这时又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2+4×2=20(厘米)的算式,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6+4)×2=20(厘米)的算式。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从而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3在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创设一种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怎样量物体的长度”,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①发给每个学生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让他们自行量出纸条长度;②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③全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法,并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同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量法。这样,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便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量法,而且能根据正确的量法说出测量错误的原因所在。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性格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注意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一类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伸出双手,数“一”时同桌两个学生对击左手掌,数“二”时对击右手掌,数“三”时对击两个手掌。游戏完后,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谁的手掌面大?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5在自学活动中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授课与自学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5

一、科学精神的涵义与特征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科学精神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存在争议,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本体论方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可知的,物质世界是可以通过自身解释的。②方法论方面:认为观察、实验和理论分析是认识世界的方法。③价值论方面:认为科学应该造福于人类而不应为财富和权力所利用,成为统治人类的工具。

科学精神的一些重要特征,不但在科学活动中有重要意义,对从事其他活动也产生借鉴作用。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继承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

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而且具备完备而严谨的知识体系。前辈科学家在物理学探索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进行过很多的尝试。物理学的教育中应该不单单把科学家最后得到的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把整个探索过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既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地过程,又能比较快速的得到最终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反过来也可以很好地促进物理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领悟物理知识的本质内容。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活动,可以深刻理解物理学科的规律,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发现和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此后还可以进行反思、讨论争辩和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整个过程中会体验到失败与痛苦、成功与喜悦,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更加深刻。

三、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培养的途径

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可能在物理教学中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花费时间进行实践,只能渗透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等各种日常教学活动中开展。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⒈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与理论高度结合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灵活地开展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潜移默化地把坚忍不拔、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等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物理实验中。实验教学一般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两种形式。

⑴ 教师演示实验。一般是验证某一规律或结论,或展现在科学发展进程中发现某一问题或解决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主要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教师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传授知识、演示实验现象、告知实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科学发现的过程十分艰难,要有不怕失败,勇于献身的科学精神,还要有客观公正、细致周密的科学态度。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可以发动全班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可以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协助教师来完成演示实验,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表述实验现象,让归纳能力强的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继而能够共同讨论、研究和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⑵ 学生操作实验一般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指导、监督和检查等作用。在

学生亲自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使其既动手又动脑,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熟练使用器材的能力。实验中时常会发生一些意外现象,出现一些事先未预料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多实验,只有两个以上的学生密切团结合作,才能使实验顺利完成,这就需要进行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⒉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的培养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6

1 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会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3 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开展化学游戏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4 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5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5.1 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5.2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5.3 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 化学史 化学史教育功能

2016年9月13日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包含科学精神在内的六大素养,并将科学精神的内涵解构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

1核心素养视阈下科学精神的内涵

要为科学精神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和对科学下定义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在不同的领域,学者们对科学精神内涵都有各自研究。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将科学精神的内涵概括为:追求实证性、具有理性和创新性;胡佳飞等在研究翻转课堂实践中将科学精神定义为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另外,还有学者结合化学史等探讨科学精神的内涵。总结发现,科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且不同学者科学精神内涵的理解大体一致。其核心要点包括:求真、创新精神、批判、探索、和理性精神。

时至今日,学者们对科学精神的讨论仍未停歇。随着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又赋予了科学精神一些更加具体的内涵。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并对每一要点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

科学精神是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化学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 化学史的科学精神教育功能

2.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首先要做到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如思考问题时主观臆断,实验中马马虎虎、观察不仔细,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缺乏实证意识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崇尚科学、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品质。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上的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氮气时发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离出的氮气质量不同,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没有放过这千分之一的微小差别,更不认为这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他尊重实验结果的细微不同,并与拉姆塞合作,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最终通过大量实验于1894年发现了新元素氩。

2.2利用化学史树立学生批判质疑的态度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教学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简单接受所提供的每个知识,而是在于使他们形成有批判精神,能够检验真理的科学创造能力。化学史对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拉瓦锡没有质疑“燃素说”,燃烧现象的本质就不可能被揭开。为了理清燃烧过程,拉瓦锡没有轻信波义耳和斯塔尔这些极有声望的前辈的结论,亲自做了大量精密实验,从而发现金属燃烧后增加的重量完全来自于空气中的氧,而与所谓的“燃素”无关,进而了燃素说。事实上,早在拉瓦锡之前,普利斯特里和舍勒都独立地发现了氧,然而他们都是“燃素说”的忠实信徒,没有对“燃素说”提出质疑,使得真理从鼻尖溜走。通过这一生动的化学史案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迷信权威往往会成为人类进步的桎梏,而且能提高自身批判质疑意识,使他们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3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整个化学发展史是一部化学先驱们不断探索、创造和发明的历史,科学探索和创新推动了化学知识进步完善的进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某个化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沿着轨迹去思考,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体会探索的乐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具备勇于探究的精神,首先应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科学家之所以能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离不开他们好奇心和想象力。如在苯的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凯库勒执迷的研究它的情景:一天夜晚,凯库勒在书房打瞌睡,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他像触电般猛的醒来,接着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成功的提出了重要的结构学说。凯库勒从梦中得到启发,因而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的假说绝非偶然,这其实是他长期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力的结果,启示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

应指出,教师在对化学史素材的选择上,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中呈现的有限的史料,而应依托相应知识点充分挖掘相关素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史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极大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蔡铁权.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地位及养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79-93.

[2] 陈伟山.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科学精神培养[J].高教学刊,2016,(09):265-266.

[3] 胡佳飞,王伟,潘孟春,于洋.科学精神培育与翻转课堂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9):33-34.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8

一、科学精神在中学生物课中的体现

关于科学精神概念,中外科学家都有不同的阐述和理解。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于社会为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由科学精神自然导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科学的精神气质就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综合体,科技共同体理想化的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祛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通过被科学家内化形成科学良知。”“真正的科学精神尤其体现在激情、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总之,概括起来讲,科学精神就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的力量让人们能够拥有批判的头脑,能够进行理性的思考,能够展开自由的讨论,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精神让人们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反对因循守旧。

生物课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有重要作用。中学生物课本中体现科学精神的内容有很多,这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1.质疑精神随处可见

质疑就是结合证据、提出疑问,科学提倡这种理性的怀疑。在中学生物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渗透了质疑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生命的起源”中介绍了海洋的化学起源,说明“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同,但是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课本中提供了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有一些学者探索地外生命等实例。这就说明了科学存在相互质疑,但这种质疑是基于证据出发,而不是非理性的怀疑。

2.不断探索促使科学的进步

科学属于一个开放性知识体系,科学家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课本在编排中体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例如,介绍完“生物的特征”后,课本接着写道:生物还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等。在“生命的起源”中,课本写道: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科学家还在不断地探索。以上内容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3.实证精神推动科学不断向前发展

科学是比较注重证据,并基于证据的逻辑推理。课本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这一点。例如,在“生命的起源”中分别介绍了原始大气的成分,由这一证据引导学生推测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种推测是基于证据的,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的某些客观的看法,而不是凭空想象。此外,课本还介绍了陨石中含有其他氨基酸的事实,并引导学生基于这一证据做出合理的推测。

4.想象与创新是科学精神中的必备素养

想象出于人们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或奇妙现象背后的一种非理性思考。这种想象思维对科学发现是非常重要的,中学生物课本中也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课本叙述: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将这种病原体称为“滤过性病毒”。虽然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想象并不相符,但是如果没有他最初的想象,何来根据想象设计实验所得到的惊人发现呢?

二、科学精神教育在中学生物课中的实施

1.通过学习生物科学史来倡导质疑精神

科学发展史是人们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一个艰难过程。生物科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学科,既包括科学家探索生命规律、揭示生命现象的历程,也包括科学家在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规律时的各种观点和态度,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生命科学史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不断质疑的科学精神。中学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生物科学史内容,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历程中,从而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和本质,感悟科学的质疑精神。

2.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管理;兴趣探索;精神能力培养;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14-01

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有着“主导”和“主体”的客观存在以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简单地说,两者之间的“统一”在发展目标方面,而“对立”则在培养之中。那么对于幼教工作而言,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放大统一而减少对立”因素呢?现代幼童学习观认为:学前教育应当是一种在主动状态下的身心自由、和谐发展的健康学习活动。而对于幼儿的科学教育,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此支持和引导他们历经探索过程,从中获得一定的情趣并使之不断放大,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努力营造相对和谐的心理氛围

由于幼儿从未历经生活的洗礼,加之受到独生子女家庭的偏爱和溺爱,他们的心理因素既非常简单又相当脆弱。对此,美国应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学前教育中,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与主动探索精神的两大重要条件。本文从实践中认为,创造幼儿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培养兴趣、激发活力。“幼儿缺乏自控责任意识,却有着丰富的探究心理。”幼教人员一方面要在观察中摸准他们的“兴奋点”,一方面努力抓住生活中的诱发因素,促使其在“激励、唤醒、鼓舞”之下能够尽情释放内心的各种冲动和欲望,从而源源不断地爆发出他们的兴趣与活力。其次要充分民主、积极欣赏。

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幼教人员一定要努力以平等民主的形象给予合作、支持和欣赏,这样他们才能在“心理不设防”之中进行丰富想象、尽情玩耍、快乐享受,才能“创造出自己能够创造的东西”。再次要允许出错、宽容以待。幼儿的事物的认识和做法由于受到感性经验的影响,存在相当程度的局限性和阶段性,他们在满怀好奇心理和良好愿望的心境下去探索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各类错误。对此,我们不仅应当允许他们出错,还要注重引导教育的方式,善于给予他们正确的帮助和合理性规范。切不可用一根尺子量人,更不能滥用非权力影响因素强行“规范”之、无理“修理”之。如此而为,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造潜能。

二、努力提供相对满足的物质条件

有人说:因为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所以幼儿们只“相信、依赖”那些可观可感的物质材料,并把之视作他们认知物质世界和建构知识结构的桥梁与中介。因此,在进行幼儿探索精神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运用物质性材料来有效刺激幼儿的各类探究欲望。如在开展“一切都在变”的兴趣教学活动中,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些诸如盐、水和冰块之类的操作材料。离开了这些必需性材料,要么是做“无米之炊”,要么是搞“纸上谈兵”。再如,有幼儿园在开展“有趣的鸡蛋”系列活动中,给小班幼儿准备了碎海绵、碎布、沙子、瓶子、油泥、珠子等操作材料,让他们探索“怎样让鸡蛋站起来”;给中班幼儿准备了许多生鸡蛋和熟鸡蛋,让他们进行“分辨生熟鸡蛋”的探索活动;而给大班幼儿准备了生熟鸡蛋、食盐、透明容器、空瓶、纸板、海绵和小棒等许多材料,让他们探索“沉浮的鸡蛋”和“打不跑的鸡蛋”等游戏活动。教育心理学表明:幼儿的智慧出自于他们的手指尖上。这些物质性材料直接呈现在幼儿眼前,既能给他们提供视觉上的有形性刺激,又能迎合其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有效诱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各种欲望,促使他们在“动手动脚”的快乐之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探索。实践证明:幼儿的思维都离不开动作。“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爱因斯坦语)培养幼儿的科学性意识,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和昂贵的教具,只是需要给他们提供“探索和操作”的平台和环境,还有来自老师的支持之心、激励之意和珍视引导之举,如此而已。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篇10

1.认识的更新.过去认为有效的学习就是勤奋苦练,而现在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师生都必须认识到:(1)学习应是主动的,教师指导、调节、尝试的机会和空间,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反思、议论自己的活动.学生也帮助确定自己的目标和评估的手段.(2)学习应重视探究,学生使用探究的方法提问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各种不同的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结论,而且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断修正结论.问题的探索导致更多的问题.(3)学习应是反思性的,教师帮助创造情境,使学生感到可以安全地提问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应当创造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议论学到了什么和是怎样学习的.

2.观念的转变.首先,教师要放下一点师道尊严的思想,放下一点架子,要把学生看作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和支持学生,建交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师生之间在知识、能力、阅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教师要尊重、信任、平等、友好的情感去对待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求教师实行开放式教学,创设宽松、自由、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只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无所顾及的情绪氛围之下,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尝试、发现、创新“的过程中来,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为,才能不断地激发创新的火花.第三,有特殊创造性的学生往往有特别的性格特征.其中有的是令人喜欢的,有的则不一定令人喜欢,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眼光去看它.我们要分清是非,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要有必要的宽容,而不要过分挑剔,更不要压制.第四,平时,教师要恪守”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耐心地听取学生的独立见解和不同意见,平等地和他们讨论,因为只有高质素的老师才能教出高质量的学生。

3.改革教学方法。(1)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欢迎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鼓励学生在答题时另辟蹊径,提出创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能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结论,鼓励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答,接纳多种解答,哪怕学生有错误的地方,也要善于从中寻找“闪光点”.教师要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各种问题,要激发学生去质疑去解惑,使学生学得更主动. (2)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主动探索而展开.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变陈述式教学组织形式为探究讨论式的教学.教学的全过程尽可能地“放得开一点”,在问题引入时,要引导学生自己解读问题,理解题意,由起“疑”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在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探索解答,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如遇到疑难或寻求的解答不完整时,老师不应该马上给出完整的解答或直接陈述定理性质,而是应该组织学生主动议论、交流,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思考去质疑,由学生自行给出结论.

4.评价观念的转变。

(1)对学生的评价.好学生的定义,不能单纯是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的话,还要看他有没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中小学生的创造精神主要表现在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表现在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